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中西方文化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文化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文化概论

第1篇: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价值观;绝对性;相对性

《论语・子路》所记载的孔子的一句话“和而不同”“以和为贵”。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跟随而至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文化和经济出现了加快融合的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即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内心世界是用艺术、文化价值观和宗教表达精神目标的世界。外部世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那些装置、技术、机械和手段综合表达物质目标的世界。无论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内心世界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必须面对共同生活的物质世界。”因此,在这个世界人民共同生活的地球村里,不同文化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这其中最受关注的、交融过程受到冲击最强的莫过于中西方价值观了。

所谓文化交融是“指不同种族或民族相互了解、理解并吸纳彼此的文化传统的趋势”。中西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差别是由于中西方各民族的独特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社会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决定的。首先,“从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论,中国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则是多元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大一统’或‘大同’的观念。而西方欧美人士注意变化、多样性或多元论。其次,中国文化重视伦理,而西方文化则偏重法律。“在传统上,中国人所重视的是礼或伦理。礼是敬的表现,敬是礼的内在精神。而在西方,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所以就必须制定较为严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的行为,使人不至于因为个人自由的过分膨胀而妨碍到别人的自由。”中国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集体主义,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由此而产生的技术和科技手段。另外中西方的家族本位和个人本位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大特点,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别的核心所在。其主要表现是在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中,所有的社会活动皆以家族为中心,人与人的关系也由家族关系扩大而成。而西方文化则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一切活动必须服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尊严、他人的权力都不可侵犯。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堂上,老师们经常讲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一所国际公寓里住的有美国人、中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当这所公寓起火的时候,美国人先抱出自己的妻子,中国人先背出他的老母亲,法国人先救出的是他的情人,而犹太人最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这个有趣的例子反映的是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而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以及交通运输手段的迅猛发展,加上我国与世界各地经济贸易的增多,必然会在不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文化间的矛盾和碰撞,到最终融合的情况。从而导致这种不同文化间的彼此接纳、相互交融、舍异趋同的趋势愈演愈烈。

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融合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加入,必然会给我们原有的文化生态注入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向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出严峻的挑战。这种以民族国家为基本板块的文化价值观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堡垒被攻克。随着文化价值观的融合不断深入,必然很多人会产生失落感,其认同归属感也会更加强烈。“那种狭隘的阶级、民族、国家界限意识也会越来越强,要超越和克服长期以来的现代人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中心意识超越形形的‘中心论’,其别是‘西方中心主义’主张重新认识边缘价值观,倡导一种全球平等的普世伦理。”文化价值观的融合过程曾经一度由西方的逻辑主导和控制。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予以攻击。

我们知道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造成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牢固地把一个民族国家标识出来。它具有稳定性、浓缩性和粘联性。忽略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存在,而一味地提倡和宣传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的优势,遭来的必然是一片哗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融合过程不是淡化或消灭某种文化,恰恰相反的是它是沿着民族认同的积极方向发展,与中西方民族之间互补,没有了各民族的本土文化,跨文化的交流也就失去了根基。在当今的世界文化交流中,我们不可否认,美国文化成为了主导文化,例如,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包遍布世界各地,好莱坞电影占据世界文化市场的80%。它的受欢迎程度和它在全球热播程度从这个数字来看一目了然。这也是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也就是说文化融合作为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绝对的,是与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密不可分的。这是经济乃至政治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正如萨莫瓦所说:“首先,不断变化的世界已经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次,这些变化今后还会加剧不会有任何削弱。”任何人不可能离开一个群体,完全独立地生活在真空中。世界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不论你来自东方还是西方,也不可能离开世界这个大家庭而独立发展得很好。长期闭关自守,与世隔绝,只能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虽然说这种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交融是绝对的,但是所谓的交融绝不是说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可以完全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文化。

所谓趋同和交融只是相对的概念。统一和融合只是相对的。而且大千世界,变化莫测,想要整个世界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完全统一那也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世界语(Esperanto)于1887年创立,其定位是国际辅助语言,而不是代替世界上已经存在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在全世界的推广程度比起称霸全世界的英语的地位来说相去甚远。这个例子说明要想用一种文化价值观或一种语言来代替其他的文化价值观或语言的话,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英语虽然具有一种名副其实的文化霸权地位,但是,随着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它也会遭遇挑战,单位符号信息量更大的汉语更有可能代替英语的霸权地位。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文化间的了解、认可和接纳会不断深化和加强。

先生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处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这十六个字作为我们的指导原则。以求“和而不同”为座右铭。树立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文化价值观的交融是变动不定的,它随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奇事物,而且其涉及内容和范围毕竟很广,我们只要取我所用,利我所利。我们更要客观地看到我们民族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做到知己知彼,不以大国自居,但求切合实际。最终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处于上升趋势。进一步促进中西方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彼此交流与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元梓,薛晓源.编者的话.全球化与中国:理论与发展趋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 闫文培.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M] .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第2篇: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文化;思维差异;跨文化交际;全球化;个人主义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 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3]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技翻译,2000(04).

第3篇: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送礼 差异 原因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24-02

前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以及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各国政府间的交往不断深入,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突出特征。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胡文仲,2012)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出现,人们在从事跨文化交际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时会产生文化冲突。送礼行为从古至今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送礼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礼物不仅能够有效化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所产生的误解、摩擦,还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但是,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国家礼品馈赠习俗不尽相同。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着手,对比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四大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根源,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差异对比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送礼都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文化背景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送礼文化。本节从四个方面论述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分别为送礼内容、目的、方式以及禁忌。

(一)送礼内容

在中国,送礼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人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大多数中国人不善于在公共场表达情感,所以礼物自然而然成为表达情感的载体。礼物是一种表达某种特殊愿望、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方式。谈到送礼,中国人非常讲究礼物的价值,重视礼物的档次。通常来说,礼物越贵重就说明越尊重以及喜爱对方。逢年过节,各式包装精美的礼品成为人们送礼的首选。“拿不出手”这四个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礼品的价值远远不及礼品所包含的意义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对英美人来说最合适不过了。(林大津,1996)送给对方太贵重的礼物,有贿赂之嫌,往往会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避免赠送贵重的礼品。在美国,旅游时购买的一面小国旗或者鲜花都是备受青睐的礼物。在法国,鲜花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是友谊的象征。此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婚礼、新生婴儿满月等活动,以金钱作为礼物是再平常不过了。但是,这样的送礼方式在西方国家是很少见的。

(二)送礼目的

中西方国家在送礼目的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中国人送礼的目的性要比西方国家强。朋友间的互赠礼物是为了增进友谊;父母给孩子赠送礼物是为了深化家庭关系;丈夫给妻子送礼是为了升华爱情;职员给上司送礼是为了巩固个人关系。旅游时,当我们的行李超重时,我们往往事先给工作人员赠送一份小礼物,以期顺利通关。需要寻求帮助时,我们倾向于事先送礼来获得帮助。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注重的是送礼这一行为本身以及礼物的象征意义。他们往往会在获得帮助之后赠送礼物,以此来表达诚挚的谢意。

(三)送礼方式

送礼方式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同体现。在中国,在公众场合送礼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会让别人觉得你在行贿。凡是送礼,必须是亲自送出,否则对方会生气,认为你看不起他。送礼时,尽管礼物很贵重,中国人还是会说:“区区薄礼,不值一提。”收到礼物时,中国人往往先拒绝,在送礼者的坚持下才会最终收下礼物,并把礼物放在一边。在西方,送礼通常是在公共场合进行。收到礼物时,西方人会当场打开,并对礼物大赞一番。

(四)送礼禁忌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注意不同国家的送礼禁忌,否则很容易导致误解以及文化冲突。在中国送礼要避免以下忌讳。首先,注意礼品的含义。中国人送礼忌讳送“钟”,因为“钟”与“终”同音。除非你能确定对方不忌讳,要不最好就是避免送“钟”作为礼物。其次,注意礼品的颜色。在西方国家,白色与黑色常常与葬礼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晦气,因此不要用这两种颜色去包装礼物。最后,注意礼品的数量。双数在中国是吉利的象征,单数则蕴含着孤独与分离,所以送礼要送双数。在西方,送礼最大的忌讳是礼物过于贵重。在商业交往中,带有公司商标的礼物给人一种不真诚的感觉。送花时,尤其需要注意花的数量,因为双数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吉利的。带有数字13的礼物也是不受欢迎的,人们把它和厄运联系在一起。在法国,黄色的花还意味着不诚实。

二、原因分析

上节已经对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进行了论述,本节将重点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文化起源

几千年来,儒家文化在中国占据着主导地位,备受推崇。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在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一项美德。(杜晶鑫,2012)中国人重“礼”,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在送礼内容和送礼方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看重面子,收到礼物时,总会先拒绝一番;由于顾及对方面子,受礼者不会当着对方把礼物打开,而是先放在一边。在送礼内容上,中国人讲究礼物价值,太便宜的礼品总感觉拿不出手。在西方,情况却并非如此。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和罗马文化。西方哲学和宗教里没有“仁”和“礼”。西方人自立和外向。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立自强,所以太贵重的礼物在西方并不受欢迎,反而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二)

在中国,佛教是主流宗教,其次是道教。中国人之所以信佛,是因为他们习惯寄托美好愿望于佛身上,祈求借助神灵的力量去实现愿望。由于深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在送礼时也寄托了个人的期望。例如,婴儿诞生时,亲戚朋友们常常赠予新生婴儿一副金或银镯子,希望婴儿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对中国人而言,镯子是快乐与长寿的象征,而偶数则意味着好事成双。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圣诞节也因此成为了西方人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对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送礼时尤其需要注意,在包装礼物时避免打十字架。

(三)价值观

中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都源自价值观的差异。霍夫斯泰德认为,价值观是“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霍夫斯泰德,1980)根据他所提出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个人主义文化的代表。在集体主义这一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认为集体利益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舍小家为大家”是中国人的典型写照。因此,中国人具有较强的集体依赖性,把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力图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在送礼时,中国人注重礼物的价值,通过送礼去建立和维护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推崇个人主义。在生活中,西方人追求自由与人权,提倡“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人利益的实现高于一切。这就导致了西方人在送礼时不注重礼物的档次,而更加关注送礼行为本身以及礼物所包含的价值。一张自制的卡片、一束鲜花、一张CD都能成为心仪的礼物。也正是由于个人主义的影响,西方人送礼的目的并不是要寻求帮助,而只是表达真挚的问候与祝福。与此同时,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西方国家下属给上司送礼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

(四)风俗习惯

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而造成的文化误解不胜枚举,因此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对于顺利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送礼时,礼品数量的选择值得一提。在中国送礼时要送双数。在西方,送礼时要避讳13。在礼物颜色的选择上也有所讲究。给中国人送礼,红色是备受喜欢的,因为在中国,红色代表幸运,代表大吉大利。给西方人送礼,切忌用白色与黑色去包装礼品。

三、结语

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贾玉新,2000)文化的差异,一方面构成了我们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对跨文化交际提出了挑战。在跨文化交际中,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因为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送礼文化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了达到送礼目的,有效实现交际,深入了解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SAGE Publications,1980.

[2]杜晶鑫.从送礼看中西方礼仪的文化差异[J].文化纵横,2012.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6]刘甜甜.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J].时代教育,2008.

第4篇: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饮食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饮食内容差异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4、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三、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5篇: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下,一些英文素养良好,英文水平较高的中国学者与博士虽然能就西方文化话题侃侃而谈,可一旦涉及到中国文化,他们便无法流利用英语表达出中国文化,彰显自己的中国文化底蕴与素养。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称这种中国文化英文表达障碍现象为“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文化失语症实际上等同于中国人母语文化身份的缺失(曾洪伟,2006)。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当今社会,我们不得不正视并严肃对待这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1]

二、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现状

文化的教学早于80年代就已提上日程。此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教材中就逐渐引入西方文化相关内容。随对着英语教学的交际功能的强调,文化教学亦愈发受到重视。但西方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教材中占有着压倒性的篇幅。[2]

三、“中国文化失语症”成因分析

“中国文化失语症”不仅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同时也妨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经大量研究,其成因有如下几点。[3]

1.西方文化冲击与中国文化缺失

随着西方文化如洪流般注入中国,它对国人文化观,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有着深远影响,这加速了中国文化的陌生化(曾洪伟,2006)。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虽使国际交流更为紧密,但也为西方国家实行文化殖民提供了机会。在西方文化入侵的冲击下,中国文化渐渐被忽视,并处于弱势地位。[4]

2.英语教学政策对文化引入无明确界定与对“跨文化交际”的片面理解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而 并未对“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标准作进一步阐释。

继H.D.Brown提出母语负迁移作用后,学术界已经就此问题做了大量探讨与研究,却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受此影响,许多老师过分强调营造纯粹的英语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彻底摆脱母语的干扰。而对母语负迁移作用如此狭隘的解读极有可能会引发老师在课堂中只讲英国文化而斩掉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

3.中国文化教学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我们仍缺乏完善的中国文化教学与评价体系。中国文化缺失已深深渗透入英语的教,学与测试中。教师课堂中大力补充讲解西方文化知识,会致使学生们忽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与探究。其次,大纲词汇中并不包含与中国特色文化相关的词汇及表达,并且许多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表达在翻译界也尚无确切的界定。在教师无法判断表达正确性情况下,也无法教给学生。

四、对策

在当今多元文化充溢并相互撞击的时代,我们必须正视日趋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并寻找出相应的对策来减轻它,根除它。

1.中国文化身份意识的树立与正确跨文化交际观念的培养

国与国之间频繁的交流与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使得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英语教育目的的首位。跨文化交际教学既包含西方文化的输入,更包含中国文化的输出。中国文化的教学应该被予以足够重视并贯穿到英语教学的整个进程中。另一方面,正确的文化意识培养意义甚大。[5]

2.课程改革和师资培训

关于博士生的课程改革这一课题,从丛博士已做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和建议,这里将不再过多赘述。目前,英语语言技能课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不仅耗时,并且限制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李莉文,2010)。其实,英语专业中的语言技能课应当逐步压缩(孙中有,2011),而中国文化内容的加入也含有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功能(李莉文,2010)。英语专业要在更加重视原有的专业知识课程的前提下增设“中国文化概论”,“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等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张雅丽,2013)。与此同时,师资培训也要紧跟其后,以培养出一批对中西方文化教学游刃有余的教师队伍。[6]

3.英语教材的编写与英语出版物的丰富

现有英语教材所涉及的中国文化仅仅占有微乎其微的比例。相应的,适量比例的精选中国文化内容应被纳入未来的英语教材中。相关出版社可组织出版与各阶段水平相对应的中国文化英文读物。这样一来,也就为从小学至博士阶段的各种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了另一条接触中国文化的途径,并能提高他们的外语阅读水平。[7]

第6篇: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辽东学院 外语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

摘 要:中西方比较和分析文化中两种不同文化在称呼语、问候语、赞誉与谦逊语、致谢与道歉语几方面礼貌原则的语用差异,可引起跨文化交际双方对于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重视,尽可能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从而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 :礼貌原则;文化差异;语用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63-02

基金项目:辽东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语用视域下英语学习者文化意识提升研究”(2013q024)

礼貌是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一种行为规范。因此,礼貌具有文化特征。同时,礼貌也是一种语用现象,通常意义上被阐释为说话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策略,以此来建立、维护或者提升交际双方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礼貌原则都普遍存在且具有相似的社交功能。然而,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礼貌原则也因受到所在的特定文化的制约而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为了避免这种语用失误,本文对中西方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找出差异。

一、中西方礼貌的基本原则

在西方,关于礼貌原则的概述要从1967年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开始。他指出,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会话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原则,尤其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4方面: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后来Grice发现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并不总是遵守甚至故意违反合作原则。针对这一现象,Leech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交际中要遵循另一原则——礼貌原则,并将其划分为6个范畴:得体准则:尽量让别人少吃亏,尽量让别人多收益;慷慨准则:尽量让自己少受益,尽量让自己多吃亏;赞誉准则: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在中国,顾曰国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5条礼貌准则: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事物时要抬和尊;称呼准则:按照“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原则选取适切的称呼称谓对方;文雅准则:择雅言,弃秽语,多委婉,少直言;求同准则:说者和听者在各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德言行准则: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少自己付出的代价;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二、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具体语用差异

(一)称呼语

称呼语体现了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角色、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的认定,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中国社会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语,而西方国家趋向于对等式的称呼语。中国人一直以来严格遵守称呼准则,在相互称呼时仍强调体现“上下、尊卑、长幼”之分。例如:在亲戚朋友中,辈分低的人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在学校里,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姓名;在单位中,下属不能直呼上司的姓名。所以我们在社交中经常听到王阿姨、马爷爷、李老师、刘主任、杨书记等类似的称呼,一方面体现了对被称呼者身份、地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称呼者的礼貌和涵养。与此不同的是,西方人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因此,家庭成员间的称谓并不像中国那样要复杂地使用表现辈分的亲属称谓。在英语中,除了Doctor,Professor等个别的传统的职业称呼外,是没有诸如Manager, Accountant, Engineer,Teacher等的职业称谓的。此外,上下级之间,除非在极为严肃的场合或双方地位极其悬殊,否则通常都可以直呼对方姓名。

另外,中国人出于尊重,常会以“老”称人,如“李老”“王老先生”是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的尊称,而“老李”“老王大姐”是对同辈人亲切的称呼。但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很忌讳说“老”,认为“老”即“老而无用”,在表述此意时会格外委婉,更不会以“老”相称。如果将中国人的尊老的称呼习惯套用到西方人身上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问候语

问候语是双方开始交际的最通常的方式之一,交际双方在问候时大多使用高度规约化、仪式性、模式化的套语,而这些套语也存在不同语言社区的语用差异。西方常见的问候形式主要有祝愿式问候,如: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Hello等;关心式问候,如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 /How are you getting on ?等;交谈式问候,如:以谈论天气来打招呼Lovely day , isn’t it ? It’s a bit cooler today isn’t it ?中国人也会有一些类似的祝愿式问候,“早啊”“你好”,但“中午好”“晚上好”在日常问候语中很少见。在关心式问候方面,中国人常说“你吃了么?”“你去哪啊?”“你干什么去?”这些用语的目的是为了打招呼,而不是真的想了解被问候人对于此类问题的答案。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问候西方人,他们会觉得不理解甚至反感,认为这类问题涉及到他们的隐私,而不是友好的问候。中国人也不会以谈论天气来打招呼,如果以此方式对中国人进行问候,会被理解为没话找话,令人尴尬。

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致问候时,要充分了解对方的问候语用习俗,不然会导致语用失误。例如,在大学校园,李明与一位英国外教相遇,李明想和外教攀谈几句,于是采用了这样打招呼的方式:“It’s raining today, isn’t it?”李明显然只是略微了解用谈论天气的方法来与英国人打招呼,但是他却不知道西方人在谈论天气时总是包含自身对天气的评论,所以他的话应表述为“It’s raining terribly hard today, isn’t it?”更为恰当。李明出于礼貌原则谈论了当天的天气,但他只是纯粹性地描述了当时的客观情况,并期待对方对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作出回应。然而他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在打招呼时没有提供足够的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失去了问候的意义。李明的话语只会使这位英国外教感到莫名其妙甚至生气,“难道我不知道天在下雨吗?”

(三)赞誉与谦逊

称赞是一种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言语交际行为,指说话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恭维或赞誉听话者或与听话者有关的事物。中国人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做事秉持中庸之道,因此在称赞语使用中也体现了这种影响。中国人称赞别人时更愿意遵循文雅准则,采取委婉的表达方式,如“这个新发型很适合你”“你这个想法不错”,这样既得体,也让被称赞者感到舒服。西方人在情感表达上更积极主动,勇敢大胆,对别人的赞扬也比较直接,比如“Nice haircut.” “I like your new hairstyle.” “It’s wonderful!”等等。此外,由于西方人比较注重事物的外表,所以他们喜欢直接赞美人的外貌、身材、服装、配饰等等,而中国人却注重事物的内涵,偏好赞扬人的内在品行和能力。

在中西两种文化中,谦逊都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但两种文化表示谦逊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因此,中西方对于称赞语所采取的表示谦逊的回应方略存在差异。西方文化倾向于尊人却不贬己,遵循一致准则,迎合并肯定对方的赞誉,并在表示感谢后欣然接受。西方人还认为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表现,而并非自满或自大。中国文化推崇贬己尊人准则,所以往往对于赞扬会先表示否认,然后再贬低自己一番。中国人认为这种做法是谦逊的表现,而并非自卑和虚伪,但这种做法却违反了一致准则,会给西方人造成面子威胁。下面是一位美国客人对中国朋友家的女主人厨艺的赞美及女主人的回答:

American guest:“Everything tastes great !”

Chinese hostess:“No, no, not at all, you must be joking.”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美国客人在遵循了赞誉准则的同时也兼顾了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对女主人的厨艺进行了诚恳的赞赏。但这位中国女主人却本着谦逊准则,有意违反质准则(她不承认自己厨艺好是言不由衷的),对于对方的赞美持否定态度,用客套话贬损自己的厨艺,以此来表示礼貌。这种客套在美国客人看来是令人费解的,不明白为什么女主人要拒绝接受对她的赞扬,甚至会因此感到尴尬和不快。

(四)致谢与道歉

在致谢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方面,中西方存在明显差异。西方人表达“thank you”的频率比中国人使用“谢谢”的频率高得多。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巨大帮助要表示感谢,对举手之劳的小事也要表示感谢,西方人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可以用于任何人之间,对于他们来说,感谢本来的意义越来越少,而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礼貌。在中国,“谢谢”的适用范围小于西方人“thank you”的适用范围。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中国人一般不使用“谢谢”,如果过于客气,反而会让对方觉得彼此关系不够密切,感觉尴尬和疏远。对于理所应当的服务,中国人通常不予致谢。

道歉是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为,是道德修养的基本体现。当我们的言语行为给对方造成冒犯与伤害时,道歉能够用来维护对方的面子,弥补冒犯与伤害的后果,进而恢复双方和谐关系。但在道歉的动机和道歉语使用频率上,中西方仍存在差异。西方人道歉的动机更具功利性。西方人道歉主要是为了挽回行为对象的面子,从而保证双方人际关系的正常运行。西方人将道歉作为行为手段,侧重其外在形式,而并非看重自觉地内在感受。中国人道歉的动机更加偏向人文性,重视道德和人情,注重行为人自身的情感,因为觉得内疚而道歉,即歉意生发于内而表现于外。在道歉频率上,西方人使用频率远超中国人。因为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凸显个体自身利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极为分明,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越界”冒犯他人,连咳嗽、打喷嚏这样微小的举动也被认为可能惊扰他人或传播细菌,也需要说声“I’m sorry.”因此,西方人几乎随时随地道歉。在中国人看来,道歉是一个相对郑重的行为,与冒犯的程度相对等,微不足道的小事无需道歉,所以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时不时就道歉。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有不同的规约和理解,在礼貌原则的使用上也存在语用差异。因此,中西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必须意识到两种语言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选择相应的言语行为和语用策略,尽量避免语用失误,以此确保双方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Leech, Geoffrey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 Longman, 1983.

〔2〕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等.跨文化语用学—基于NSM理论的反思[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第7篇: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 《刮痧》;跨文化;冲突;解读;大同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差异和冲突更为显著。以下仅以影片《刮痧》(Gua Sha Treatment)为例,分析中西文化上的各种差异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最后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现实性和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展趋势。

一、电影《刮痧》情节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许大同是移民到美国发展的华人知识分子,就职于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大城市圣路易斯一家电脑游戏软件设计公司。与妻子简宁经过八年的努力奋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一口流利的英语暗示着其俨然已成长为了一个地道的“美国孩子”。在业内的年度颁奖大会上,大同兴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得以实现,沉浸在幸福和胜利的喜悦当中!然而,随后的一场意外却令他如梦初醒:一天,他5岁的儿子丹尼斯肚痛难忍,从北京来探亲的老父由于看不懂药罐子上的英文说明而只好对丹尼斯采取了东方中医疗法——刮痧,而正是刮痧在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恰恰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铁证。在听证会上,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及证词轮番轰炸,令大同有口难辩,东方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美国不被承认,又无法通过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来证明其合理性,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甚至需要去靠寻找证据及法庭争辩这样的途径去证明,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兼老板约翰·昆兰在法官面前竟然不为自己辩护(昆兰也无法理解大同打儿子与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关系,又为何要代替父亲顶罪谎称是自己为儿子刮痧等)……而控方律师一再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进行诽谤和侮辱,导致许大同失去理智攻击了控方律师,导致法官无情的剥夺了大同对儿子丹尼斯的监护权,并予以禁足。最后,为了要回儿子,他们不得不夫妻分居;为了父亲回国前能再见一面孙子,无奈偷带走丹尼斯被警察通缉直至被抓……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被这接二连三的悲剧转眼间敲打得支离破碎,一场近乎“荒谬”的官司也将大同的美国梦彻底的粉碎。直到大同的父亲找到昆兰,描述了是自己为孙子做的刮痧。终于,约翰来到中国城,在详细地了解并亲身体验了一把中医刮痧的治疗过程及疗效之后才恍然大悟,在圣诞之夜说动儿童福利局的官员一起找到大法官为其正名,最终撤销了对大同的禁足令,一家人抱头痛哭,终得团聚。主人公许大同从片头在业界的佼佼者到后来沦落到被迫租住在贫民窟;从获奖后宣称自己已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并已完美的融入了这个国家,到后面的近乎妻离子散和被禁足;从荣誉的天堂坠入不幸的谷底……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

二、电影《刮痧》中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家庭式教育主要体现在孩子品德的教育上,遵从“长幼尊卑”和“仁爱、服从”的教育理念,父母在孩子面前享有对的权威,而在西方却恰恰相反。影片开始不久就有这样一个场景,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与其老板的儿子保罗无意间发生了肢体冲突,而作为家长的大同却不问缘由地要求丹尼斯像保罗道歉,这时候的大同完全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中国式父亲。而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威严遭到挑衅的情况下便直截了当关闭了儿子的电玩,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猛击丹尼斯的后脑袋,这一系列的动作正是我们中国最常见的家庭教育方式,体现的是家长的至高权威。而这个场景却令他的老板兼朋友昆兰大为吃惊,疑惑不解。因为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上,重心趋向于个人本位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公正和自由,要将孩子视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尤其要注重父母与孩子间平等自由地相处,孩子对家庭中的大小事务享有与父母亲同等的发言权等。因此,昆兰对于大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儿子进行严厉的“当众打骂式教育”的不理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思维模式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看待、观察各种外部事物的思考方式。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感知、认知世界,从而获得推理出基本的经验和文化知识,它也是形成一切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的最根本源泉。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必将导致人们在态度、信仰及情感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乃至社会风俗。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推理实证,讲究理性与论证。而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则强调直觉与感悟,多依赖传统经验及形象的思维方式。

影片中对于刮痧究竟是“治病救人”还是“虐待儿童”的争论,就是中西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冲突下的具体体现。刮痧属于中医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世代积累流传下来的经验总结。传统中医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精、气、神、脉”的统一体。刮痧以中医皮肤理论为基础,讲究通过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拭,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达到疏通脉络、调节精气、活血化瘀,从而重建人体的自然生理循环之目的。由于刮痧需要刮到皮下组织出血并凝结成米粒般大小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腺扩张,从而将痧毒(即病毒)排出体外,治愈疾病),这在美国儿童福利局的眼里却恰恰成为大同“虐待”儿童的铁证,因为这在美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中是根本讲不通的。在美国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中,医生或代夫通常都是首先要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对患者准确地诊断,继而对症下药的,却从来没有哪一种治疗方式是要依赖传统经验将病人搞得“伤痕累累”的,更没有所谓的“精、气、神、脉”之说。因此,虽然大同在法庭上极力为刮痧做辩护,但是他所引用的“气”“神”“丹田”和“七经八脉”等中医传统术语却难以让美国儿童福利局和大法官所接受。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医学理论及诊疗方法的极大差异,再加上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足,使得刮痧成为大同在法庭举证中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在法律人伦道德观上的差异

在法律面前,西方人讲究不带个人情感的陈述客观事实;在道德方面,西方人秉持公私分明,事实不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哪怕是对朋友不利的证言。因此,在听证会上,在控方律师的一再逼问下,大同的老板作为证人肯定了大同打了儿子的事实,促使法庭正式受理了这个案件。而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上,法律也不外乎人情,朋友之间是有“义气”存在的。因此,作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昆兰的“出卖”,这令大同非常失望和愤怒,并将其这种行为看作是朋友间“最可耻的背叛”,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导致二人友情的最终破裂,用他的话说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西方的朋友观则是以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与个人情感无关。因此,昆兰对大同的辞职很是不解也是情理之中的。

(四)在为人处世价值观上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尽量避免人际间冲突的发生。而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彼此间交流说话的语言和方式都比较委婉,尽量做到得体,尊重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要顾及大局,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极力维护上司或领导的面子。在大同的理解当中,当自己的儿子同老板昆兰的儿子发生争执的时候,他的“当面教子”完全是为了给足老板的面子,是增进彼此间友谊的一种方式。而西方人则认为无谓的贬损自己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与尊重他人毫不相关。在西方人的行为规范里,他们崇尚事实,不喜虚礼,在原则上很少顾及人情,甚至是有些不讲情面。那么,对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必然是无法理解了,也就更加无法捕捉到大同潜意识下这种人情世故的微妙之处。因此,当大同辞职时交代当初打孩子是为了给老板昆兰面子的时候,更是让对方极其费解甚至恼怒不已:“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简直不可理喻。”

三、结 语

影片《刮痧》以中国传统的民间中医疗法入手,通过一场官司向我们展示了华人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由于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习惯等的种种不同而导致的一系列文化冲突,折射出了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思维模式、法律人伦道德观和为人处世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和强烈的冲突,可谓是为每个身处东西文化冲突中的人刮了一回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这种文化间的相互差异和碰撞冲突必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建立起互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差异虽然是无法“刮”去,但却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影片中的转机就在于许大同的老板对中国传统文化“刮痧”的体验——去中国城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亲身体验了一回中国的刮痧之后,极力为其正名,最终得到法官的认可。从而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鸿沟,促成了许大同一家人的最终团圆。另外,主人公之所以“大同”来命名,更是体现了世界各族人民对“世界大同”寄予的无限期待,同时也希望影片中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官司所导致的家庭悲剧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04).

[4] 高永晨.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郑晓龙导演,梁家辉,蒋雯丽主演.刮痧[Z].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

[6] 李维伟.《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J].青春岁月,2012(04).

[7] 许爱兵.浅谈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冲突[J].魅力中国,2009(31).

[8] 苏丁.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01).

[9] 邵雪松.从电影《刮痧》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碰撞[J].美与时代(下),2011(04).

[10] 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11] 葛岚,洪长军,等.由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1(16).

第8篇: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1.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几项技能上,使英语脱离了生活实际。语言文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利用文化的丰富多彩,运用合理有趣的教学方法、新奇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甚至刺激,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故事、歌曲、游戏等导入中西文化,使学生了解英汉文化与语言上的异同,从而使整个英语教学显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2.深化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由于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学生容易受原来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容易出现忽视文化差异的现象,这样就可能发生判断上的失误及语言运用中的文化误解,从而导致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会。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语感后,有一定的英语理解及交际能力后,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就在于“文化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其文化与交流模式的适应性。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有益于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二、导入西方文化知识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1.导入的理论依据

(1)语言与文化的关联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又接受了基督教的重大影响,在长期演进和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渊源和轨迹。西方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几乎包括了欧美等西方国家从古迄今全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的内容。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领域来研究西方文化,其中社会语言学家在努力寻找语言和文化的对应关系,试图从文化中寻找对某些语言现象甚至语言结构进行解释的线索。从语言和文化的关联入手,我国的专家学者的许多论述,都强调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某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任何一种语言交际的要旨或终极目标都是用以传递文化信息的。没有文化要素的语言交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学习语言时不可忽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2)文化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在语言上表现为语言差异。目前,国内外语言学界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已经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语言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1989年赵贤洲先生提出“文化导入”说,他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论证了语言教学进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来又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上对文化导入问题提出了文化导入的原则等重要思想。李润新先生认为导入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导入。赵爱国、姜雅明在《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中提出“文化移入”,认为提出文化移入有两点理由:一是较之其他提法更加国际化,二是从约定俗成角度考虑新的提法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同时还指出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及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知识的文化移入有四个要点:一是移入文化内容主要源于所学外语本身,二是移入的文化内容要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三是移入的内容重点是交际文化知识与文化关联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化规约,四是文化移入的目的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上的文化教学及文化导入理论,为笔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导入的原则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必须遵照“相关、实用”等几项原则。

(1)相关性原则即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诸如政治、经济、宗教等较高层次的抽象而复杂的文化项目超出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范围,因而不适合作为小学生进行文化导入教学的内容。导入的文化内容要与教材的内容有关联,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风土人情、人际交往、体育休闲娱乐等内容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文化内容要与小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最好是能寻找到一个将西方文化导入与日常生活相连的衔接点来渗透文化意识,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融入到文化氛围之中,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2)实用性原则文化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但就小学生而言,导入的内容应该与小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让学生有亲切感并且乐于接受,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和运用这些文化知识,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有了成功感,便能激发进一步学习英语、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动机。对小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宜采取文化专题课的形式,这种形式会使学生觉得乏味。只有结合语言教学讲授文化知识,并且能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之所在,切实培养起学生“根据场合说话”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真正学好英语。

三、结论

第9篇:中西方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 时间观 差异 分析

1.中西方时间观差异之比较

1.1 圆式时间观与线式时间观

东方人的时间观念属于圆式时间观。叔本华曾说过,“时间就像一个旋转的圆,下降的弧是过去,上升的弧是未来,相交处的切线相连点是现在”。圆式时间观的支持者认为日夜交替,世纪轮回;按照钟表的形式来看,时间就是周而复始的更新着、消逝着。他们往往表现得很悠闲,在时间使用上比较随意,灵活性强。

而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属于线式时间观。时间好比一条直线,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是“行进,流逝,飞行;是河流,大江,瀑布”。而且根据犹太——基督教的传说,时间不是圆式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是有始有终的。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时间是有限的,有去无回,一刻都不能浪费。因此人们每天都匆匆忙忙,从生到死。对时间的不同认知决定了人们支配时间的方式。

1.2 多向时制与单向时制

文化学者Hall 把不同文化的时间的使用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多向计时制,一种是单向计时制。多向计时制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东方多采用多向时制。单向计时制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西方多采用单向时制,他们在工作中事先将要处理的事务列成清单并制作出时间表,然后按照清单顺序一件件去处理,通常一个时间点只处理一件单一的事情。

1.3 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儒道两家思想相反相成,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这意味着,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人们做什么,要考虑此事过去做过没有,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老祖宗是如何做的等;而且今天做的如何也往往以过去为标准,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此相连的是人们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因为这些方面都与“过去”相关。

与中国文化的时间取向相反,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他们重要的价值观是未来取向,对他们来讲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受这种取向的影响,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年龄和经验也未必值得敬仰,他们更不相信命运,因此他们的精力和努力都放在实现近期规划方面。

2.影响中西方时间观差异的文化原因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与“物我二分”的二元对立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中国哲学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一宇宙观,努力将人投入到自然中,以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合一为认识的基本前提;而西方哲学则专注于对事物作本质区别,细心地分解万事万物,以独立主体的确立作为认识的基本前提。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受客观时间的拘束程度很小。人们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比较模糊,最明显的是汉语语法构词系统中没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这些时态变化的语法标志。

西方文化采取的是“物我二分”的思维模式,将主体与客体明确分开。这种哲学观念使西方人对时间的认识更加客观。与汉语截然不同,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复杂变位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如英语中各种时态的运用对于没有相应时间概念的中国人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2.2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

中国传统的人性论是性善为本,这种人性论渊源于孔子思想,他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了孔子性本善说,注重发扬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人性论。性本善使中国人容易往后看,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向后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过去取向。

与“性本善”相反,影响西方的基督教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人们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即原罪说。对西方人来讲,回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向前超越才有希望,因此,在时间取向上,西方人是未来取向——一去不复返的线式前进取向。

3.结论

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强调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在时间观上持圆式时间观,因此,在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上遵守多向时制,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人是时间的主人,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中国人赴约、看朋友的时间也很少确定,“不见不散”意味着时间可以拖延。西方人持线式时间观,是典型的单向时制偏爱者,在西方社会里任何人都难逃时钟的“铁腕”控制。在跨文化交往中,遵守单向时制的人认为遵守多向时制的人对他们不尊重,同时安排好几件事情;而遵守多向时制的人认为遵守单向时制的人只强调时间表,不问客观情况,只要时间一到,立即结束活动,不合情理。中国是以过去时间取向为主导的文化,经验、资历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西方是以将来时间取向为主导的文化,在西方人心中,“老”意味着青春消逝,是能力衰退的代名词。

所以,中西方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了解双方文化中时间观的差异,尽量避免由此引发的冲突和障碍,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

参考文献:

[1]韩银燕,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9卷第4期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