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主题活动;养成教育
先贤季子“诚信”“礼让”美名传扬。为进一步弘扬季子精神,让季子美德牢牢扎根在师生心中,真正做好季子传人,学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等时代精神,从多方面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小季子”系列活动,多形式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小季子”养成教育,不断弘扬季子美德,提升季子文化德育品牌。
一、多方面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小季子”系列活动
学校层面:
(一)举行“季子文化”艺术节活动
为弘扬季子美德,传承季子文化精髓,学校每年12月举行为期两周的“延陵季风”季子文化艺术节,立足于学习本土先贤季子精神,延伸到古圣先贤,着眼现代名人。活动形式多样,分层分年级,师生全体参与:
教师层面:开展季子文化研讨交流会、“季子讲堂”等活动,充分体现教师在传承文化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层面:开展《延陵季风》德育展示活动、季子美德故事情景剧表演、“诚信”、“我与文明有约”征文、“颂季子”朗诵比赛、“我爱读书”主题班会、文学创作大赛、“书香伴我行”黑板报、手抄报比赛、评选“十佳小季子”等活动。
社会层面:将季子文化延伸到社会、推向纵深,学校邀请“季子文化”辅导员、地方社会名人、家长一起参与“小季子猜灯谜游园活动”、“小季子”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将季子文化的精髓与当代精神相结合,提升我校“季子文化”德育品牌。
(二)开展创建“季子中队”研讨活动
为推进优秀班集体“季子中队”建设,充分发挥班集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彰显季子文化特点,政教处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季子中队(团支部)”专题交流、学习等活动:
1、每月开展班集体建设经验交流会。由优秀班主任针对“季子中队(团支部)”的创建活动进行交流,谈班集体建设与创建的感受、心得,引领全校班集体的建设。
2、定期开展德育沙龙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以“季子美德”为主题的沙龙研讨活动,例如,如何将“弘扬季子美德”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将季子美德融入班集体建设等等。如此的沙龙活动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充分展示出师生、班级风采。
3、期末开展创建“季子中队(团支部)”现场考评活动。在现场考评过程中,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面对全体班主任以及学校考评组领导,综合汇报一学年来所带班级的创建情况(主要工作、创建成效、亮点等),并进行现场答辩。
(三)开展“弘扬季子美德”主题德育活动
结合教育节点和年级特点,学校政教处有序规划“弘扬季子美德,培育时代公民”的系列德育活动:3-5月“学雷锋”、“小季子”社会实践活动、“缪荃孙读书”、“唱响青春,放飞梦想”十四岁青春仪式,7-12月“敬老.感恩”征文比赛、“诚信”法制故事演讲、“季子文化艺术节”等。
班级层面:
(一)积极开展创建“季子中队(团支部)”优秀班集体活动
1、各班制定“季子中队(团支部)”优秀班集体创建计划、班级公约、常规管理评价机制,创立班歌、班训等,争创行规合格班、示范班、常规管理先进集体。
2、充分利用每周班会课,各班有计划开展“季子美德”讲故事、《弟子规》经典诵读等班会活动。
3、结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五小行动的教育,各班积极展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小季子”主题班会。班主任以此为契机,凝聚班集体力量,建设良好班风学风。
(二)积极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小季子”评选活动
1、开展班级“优秀季子”评优活动。每学期各班开展评选“十佳小季子”活动:勤学小季子、诚信小季子、环保小季子、爱心小季子、安全小季子、光盘小季子、整理小季子、守序小季子、尊长小季子、遵时小季子。以此树立班级典型,榜样示范,激励每个学生争当时代小季子,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班风。
2、开展班级“读书小季子”评先活动。借助学校每学年的“缪荃孙读书节”活动平台,各班根据“读书小季子”评选要求,通过学生自荐和师生推荐,每班评出5名读书小季子,上报政教处审批,然后学校进行张榜公布、大会表彰。通过这种形式,激励学生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热情,形成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
二、多形式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小季子”养成教育
(一)加强行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争当时代小季子
1、政教处抓实德育常规管理,重点抓牢“文明行走、文明课间、文明仪表、文明集会、文明午餐”五个文明行规教育,通过班会课、课间操、行规点评、升旗仪式等德育阵地,有序推进“五小行动”、“八礼四仪”等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促进学生人人争当“五小季子”。
2、定期更新校园橱窗、开展春蕾广播活动、编辑发放“连心桥”家校报等,不断加强学生文明行为宣教活动,促进学生人人争当“智慧小季子”。
3、政教处以教育节点、传统节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缪荃孙读书节、庆祝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季子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促进学生争当“艺术小季子”。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促进班集体争创“季子中队”
1、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小季子”主题,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展示评比、黑板报、优美环境布置评比、“优秀班集体” 等评比活动,激励各班争创“季子中队(团支部)”。
2、结合教育节点,政教处、团委、少先队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活动:“学雷锋”、缪荃孙读书节、庆六一、“十四岁青春仪式”等,让班集体“季子中队”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军事文化
前言:
当今世界,各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军事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军事文化建设,对于军事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军事文化在军队战斗力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以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为基础,着重培育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促进国家军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一、融入军事精神文化进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军事精神文化包含价值观念、家国理想、历史传统文化等,军事精神文化的内容,决定了它可继承性的特点以及教育功能。军事精神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与感染力,能够深入军人内心深处,并在整个军人群体内快速传播。军事精神文化的激励作用,能够使军人时刻保持斗志,树立良好的军队风气。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累,通过时间的洗涤,更加深刻的影响着人们,这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军事精神文化,能够充分发挥精神文化的引导作用,促进广大军人群体全面建立军人核心价值观,进而确保当代军人能够传承、履行新时期的军人使命[1]。
将军事精神文化建设融入到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要注重我军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结合时代背景,在保证文化传承不变色的前提下,尽量增强当代军人的认同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军魂”的核心思想意识,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准则,履行当代军人义务与使命的同时,实现当代军人的理想与追求。
二、融入军事制度文化进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条令、条例等,是军事制度的主要内容,其强制性能够有效促进军事任务的高效执行,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先进的军事制度文化,能够提升培育力度。先进的军事制度建设,要保证军队纪律的公正严明,但并不一定要设置高压线般的制度措施,以培养军人的自觉意识作为主要的建设核心,同样能够达到约束作用。例如抗战时期。我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方针,在没有严格条例约束的情况下,同样达到了期望效果,只因在军队的不断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自觉意识。因此,将当代革命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相关军事制度文化,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同时,先进的制度文化能够有效提升军队整体的自觉意识,利用制度文化无形的控制力,束缚当代革命军人的心理。
通过先进的军事制度,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慢慢转变为军人的自觉意识,使军人从内心深处进行自我约束,实现军事制度由被动到主动的质变。
三、融入军事行为文化进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军事行为文化是军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此,融入先进军事行为文化进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对塑造当代革命军人的良好形象、规范当代革命军人的行为举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通过规范军人的日常行为,塑造整个军人群体的良好形象。军人通过规范的行为习惯,进而转变自己的品质个性,形成良好的而自觉行为。严格的军事训练、生活状态规范,由外而内的培养军人素养,加以正面价值理论的灌输,树立良好的军队形象。此外,规范军人礼仪也是军事行为建设的一部分。严格的军队礼仪规范,能够帮助军人培育请了的责任意识与荣誉意识,入伍、授衔仪式等能够增强军人对自身身份的强烈认同感[2]。通过军事行为的有效规范,能够强化军人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如认同。
四、融入军营环境文化进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军营的环境文化是军队所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军事设施和军事活动场地等共同形成的人文环境。军营环境利用军营环境文化构建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军营环境的建设与使用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军用环境文化的教育作用。军营文化设施是军营环境文化的物质载体,全面发挥文化设施的功能,能够帮助政治思想教育、军事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优化人机环境也是军营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军营环境文化建设,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坚持“反三俗”教育,有利于营造当代官兵一致、团结和谐军营环境建设。
结束语:
C上所述,本文对融入先进军事文化进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强化“军魂”的思想意识、培养军人自觉意识、规范军人行为、建设良好的军事环境等途径,全面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实现当代军人的理想追求与家国使命。
参考文献: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二十四字,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党在深刻的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与时俱进的产物,是我国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必须践行的价值观念。我们不难看出,这看似简单的二十四字背后其实也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其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对于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每个社会公民的健康成长都意义重大。
具体来说,国家层面的八个字,深刻的说明了我国的发展目标,那就是在经济上富强、人民生活富足,在政治上民主、切实保障每一个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文明、和谐发展,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社会层面的八个字,说出了每个社会公民的共同心声,我们每个人自由而快乐的生活,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平等,社会秩序公正,充分发挥法律在社会管理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个人层面的八个字,是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期许,爱国是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本质要求,敬业是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的职业操守,诚信是我们的基本道德品质,友善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只有谨遵这八个字,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含义当然不至于此,但是这是其最浅显和基本的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学习、充分了解其内涵,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践行,在促进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必须需要重视其在社会公民中的培育,本文认为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重视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传播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正确的意识,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而这一积极作用的有效实现,又是以多数的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可为前提的。所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宣传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传播作用。
我党至始至终都重视宣传,积极在人民群众中宣传各项方针政治、宣传典型事迹、宣传榜样等等,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去知晓、去认可、去践行。党和国家对宣传的重视,除了要通过政策规定、文件通知等形式,更要通过各类媒体的力量。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时代向自媒体时代、微媒体时代过渡,媒体媒介在宣传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仅需要继续主流媒体如电视、报纸等的宣传作用,通过新闻联播、专题讲座等电视节目在广大人民中进行广泛而全面的宣传,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报纸在头版头条或专版连载中对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和说明,增进人们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发挥自媒体、微媒体的作用,网站论坛的建设、微博微信平台的开设,都是现阶段必须积极重视的方面。微博微信的发展,不断成为了每个人获取知识和与他人交流的主要工具,尤其是中青年群体对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热衷度越来越高,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巧妙的利用自媒体、微媒体为其服务,通过信息推送、公众号、公众平台的建设,让其传播能更有效的深入到社会公民中去,克服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也能增进人民的了解,让广大公民更加认可,从而去践行。
2、加强教育,将其贯彻于各级各层的教育活动中
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教育,也诞生了不少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也形成了不少重要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更好地在社会公民中实施,必须从加强教育,将其贯彻于各级各层的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让大家更加全面和透彻的去认识学习,从而付诸于实践。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促进知识内化、认识深化的过程,从而使价值观念转变为每个人自觉的行为。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依赖于教育,教育的开展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活到老、学到老,是很多先哲的教育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需要将其贯彻于各级各层的教育活动中去,让更多的人在教育中学习,加深认识。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然后小学、初中、高中,然后进入大学,更多人的选择继续深造读研、读博,这是大家普遍遵循的教育路径。故而,教育的任一阶段都必须渗透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其贯穿于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始终,而这不同的阶段,人对其的认识和理解又会出现不同的特征,学习的能力、认识的程度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面贯彻,是让更多的人去客观深入了解其内容、主张、精髓。从小就端正立场和观点,也能更好促进每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区教育等非正式教育形式的教育活动也需要大力开展,通过讲座、座谈会等,营造全社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和局面,实现全面的教育,增进全面的认识,促进全面的内化和践行。
3、健全法制,为其有效践行提供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分化,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人类社会由此进人了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时代。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故文化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甚至同一文化内部的不同的人们之间, 由于其年龄、身份、地位、家庭出身、生活阅历的不同, 也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或对指导自己生活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理解。而这一切,只要不侵害他人的自由与权利, 均应得到尊重。正是基于此, 在现代社会宽容必然成为多元主义价值原则。与此相契合,我国现在正在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致力于社会思想共识的达成。
一、宽容的内涵
在欧洲,自启蒙运动以来,宽容主要被用于政治民主和宗教开放精神等领域。《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宽容解释为:宽容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指出: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宽容是个人、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属性。这里不仅仅是对一般人的容忍,而且进一步指出对与自己相对立的观点的一种容忍。科恩则认为,宽容是一种行为,作为一种行为,它是指“在多样性的情境中,行动者有力量去干涉而不去干涉敌对的他者及其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原则的克制。”
概括起来,宽容不过是对异己的思想、行为的容忍,是人们对待他者的一种态度。
中国自古代就有宽容的思想,孔子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宽容是指强者对弱者的怜悯、仁慈、施舍,君子对小人过错的容忍,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饶恕。中国的宽容的思想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和伦理性的色彩。
在价值多元化时代,差异是宽容存在的情境条件,它使得宽容成为必要。差异包括文化、信仰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沃尔泽在《论宽容》中把宽容描述为一个对待差异性的态度“连续谱”。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宽容必须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之上。没有自由,就不可能存在选择,而没有选择的自由,就不可能存在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同样,没有不同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平等,没有不同个体之间的人格平等,必然导致强势文化与强势个体对弱势文化与弱势个体的压制与摧残,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同样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现代意义上的宽容观是“容许他人有判断和行动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能够耐心公正地予以容忍”。现代宽容观认为,对于真理、道德价值理想和生活方式,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选择不同的道德价值标准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代宽容观必然是一种以多元文化为根据的宽容观。存在着不同的文明、价值标准、环境、语言、爱好、志向,必须承认在同一个问题上有互不相容且全都正确的解答,将会导向宽容立场。在这种价值观多元视野下,宽容是弱势者或弱势群体向强势者或强势群体索回本属于自身权利的前提与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需要宽容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赖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确立和巩固。在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我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国家的执政党就必须履行国家意识形态职能,运用思想和文化手段塑造和与影响人民价值观念,促使他们认可现存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从而自愿服从国家控制和管理的职能。这种职能的发挥可有效地维护统治阶级政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合法性。与此同时,从社会层面来说,这种价值多元的事实为我国社会的共处提出了亟待回答的问题:价值主体应该采取“唯我独尊”的态度而对异己价值进行排斥、打击甚至消灭呢,还是承认异己价值的独立特性,并与之和平共处呢?
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党的十报告用民主、文明、和谐、富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但是当代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多元化的国家,在不断解放思想的同时,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化也是一个必然现象,因此,在人民群众中践行和培育作为文化核心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也就是说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由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民完成。中国建立之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依然不存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利益的多元化导致人民价值观的多元化,因此怎样在整个“市民社会”中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也就需要宽容观的在场。
爷爷亲切勉励广大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做起”。
从小做起,就是要从小时候做起。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从小奠基。古话说:三岁看老。许多杰出人物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和养成的行为习惯,对一生影响至深。相反,一些未成年罪犯在悔悟自己的犯罪道路时,也常常归因于小时候未能确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才导致了“冲动”。正如爷爷所说:“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少年儿童时期正值人生起步时,要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这24个字听起来似乎是个庞大的体系,好像少年儿童无法直接参与,其实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指导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比如民主,我们可以从民主选举队干部、民主参与队活动做起;文明,可以从不乱扔垃圾、不随便闯红灯做起,从不说粗话、讲文明懂礼貌做起,从爱读书、有文化做起;和谐,可以从友爱同学、和睦邻里、关心社区做起;法治,可以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校纪校规做起;爱国,从爱国旗、唱国歌做起,从爱校园、爱家乡、关心国家大事做起,从民族团结、与兄弟民族少年手拉手做起;敬业,从学好每一天的课程、做好每一次功课做起;诚信,从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做起;友善,从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友爱小伙伴做起……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从小做起,最关键的是“做”,是付诸于行动。就像我们熟悉的名言警句所说的那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善积小德,小德成大德。我们要像爷爷启发我们的那样: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榜样引领;政府推动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5日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思想意识领域,价值多样、价值混乱、价值错位乃至价值虚无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凸显,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动摇,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自由主义,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因此,迫切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党的十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体层面提出的要求,是我国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
价值的主体性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元性。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体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当然,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个体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修正和变化的。
榜样引领与政府推动是培育践行公民个体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广泛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感人事迹、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影响人、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可以让人们在和风细雨中认知认同,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弘扬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价值观引导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一、价值的主体性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元性
价值问题,通俗的说法就是好坏问题。好坏不是任何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属性,不是靠把该事物研究透彻后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价值只能是一种关系状态,是个关系范畴,它始终要作为一个关系现象来把握。
价值是特指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思考。阳光从来都照射植物。人类是以自己的角度,比方说作物的生长、环境的生态、食物食品的来源等方面,认为阳光照射植物有价值。所以,价值一词本身就是以人为主体的、站在人的立场上、用人的眼光看问题的一个概念。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作为一套复杂的观念系统,不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且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主观性与客观性、变化性与稳定性、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是价值观的主要特征。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标准、价值认识、价值选择、价值实践共同组成了价值观的构成要素。
对于价值,它的主体可以是个体的人,亦可以是某一群体,还可以是整个人类。整个人类虽然是同一的,但群体就有不同,更不用说个体之间的千差万别,这就是价值主体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既然价值不在于客体存在本身,而是它对主体的意义,事物的本质和属性不变,但对于不同的主体就有不同的价值,这一点,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第二,对同一主体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价值;第三,对同一主体的同一方面的不同时态也有不同的价值。价值总要和主体相依存且随着主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是为价值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价值的一个核心的、本质的、普遍的特性,它决定了价值观念必然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生活经历不同,需要、能力和条件不同,其价值观是以其自己为尺度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这是价值区别于真理的根本之处。
二、价值观的可导向性是培育践行个体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榜样引领与政府推动的哲学依据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从形成条件看,主体需要、自我意识、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对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形成过程看,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将价值心理提升为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通过感知与体验、分析与判断、认同与选择以及组织与体系化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不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从形成特点看,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自主建构、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具有行为导向、心理调节和社会认同的功能,有利于人们实践智慧的生成、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化的实现。
个体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当然,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个人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修正和变化的。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认识的最终源泉,外部世界的可知性是认知的可能性的根据。认识不是离开实践而在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以,价值观是可以引导和调节的,具有可导向性。
一方面从政府角度讲,要及时制定和调整宏观政策、制度、法规等,更有效地指导和规范社会行为主体各种思想道德行为,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各类公共场所和公众行为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形成人民群众及各类新闻媒体的正确的、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如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广泛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严厉批判甚至通过不同方式制裁不道德行为,让失范者得到应有惩罚。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
另一方面从个体的人的角度讲,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法律、道德要求,对自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目标、方向进行判断和调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社会性与自我性的融合中追求价值实现。发挥人的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的主体功能,使人们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形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体自身需要的“内驱力”,促进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次向社会心理层次的转化,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真正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进而使核心价值观从价值评价层次向价值行为层次的转化,使其成为人们自觉行为的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实现源于建立何种价值导向。应在符合人们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对人们思想、道德、精神需要进行引导和调节,从而将思想道德的含义和标准广泛地根植在全社会公民的价值观中,使社会思想道德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与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观发展从一元化到多元化趋势日益加深。人们不再按照同一价值标准而生活,个体自主选择不同生活样式,“一元”向“多元”发展。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人们自然会首先关注那些能够带来显性功效的生活价值(如金钱价值、才能价值等),并相应地弱化对主要诉诸于内心体认和心灵净化的精神价值(如德性价值、信仰价值等)的追求,人们对物质享受的渴求制约了精神生活的发展。多数人关注能够带来较大功效的工具性价值(知识、才能、地位等),而对“德性”这样的目的性道德价值比较淡漠。个体价值观上的多元化来源于个体自身对生活意义的不同思考和对生活实践的不同体验。因此,我们在构建核心价值观时应建立一种价值导向,以“一元”引领“多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领域的统领作用。
三、榜样引领与先进典型宣传是培育践行个体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路径
榜样是美好道德的化身,具有激励和示范的双重价值。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党员干部,在榜样的示范作用下,都会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激发全社会对向善风尚的大力弘扬,促进社会正能量的集体输出,推动社会正气、道德力量的持续增长。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广泛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感人事迹、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影响人、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可以让人们在和风细雨中认知认同,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弘扬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价值观引导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榜样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一是“行为模式”说,建立在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榜样言行形成任何靠直接经验获得的行为,也可以抑制或消除已形成的行为。榜样就是将社会共同追求的道德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明确的、具体的行动,受教育者可以通过模仿榜样获得适当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技巧,这说明榜样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二是“人格力量”说,建立在人类对榜样美自觉追求的基础上。榜样所包含的崇高价值取向以及由此折射出的高尚思想情感和完美道德理想,给人以巨大的精神激励。经过对榜样的审美过程,人们对代表抽象符号的道德理想现实化、明确化、具体化,榜样的行为融入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情感中,并内化为不自觉的精神意识。这样,榜样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所包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就传递给受教育者,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激励着受教育者去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由此可见,榜样具有较强的激励价值。其根本力量源于人们对善良等人性基本品质的强烈认同。社会公众对日常生活中那种平凡而又出人意料的善良行为的道德激赏和赞美,体现了百姓内心的一种社会理想和价值期许。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百行德为首,百德善为先”。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向善的本性是最重要的。”向善是一种最本质、最人性的道德诉求,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
时代楷模是精神富有的典范,托起了人与人之间互助、互信、奉献和给予之基,唤起了努力向善的社会风尚和群众性的价值觉醒,能够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到道德的遵从是来自于自身对道德的需要,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从而做到自立规范、身体力行,凭着良心、良知做事,自觉把握、检验和校正自己,并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进而引发一个地方道德力量的内生发展,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精神富有的人,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以官方的力量推动全社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关系全局的重要任务来抓。大张旗鼓地树立榜样、宣传典型,在全社会开展全民性道德实践活动,努力营造真、善、美的社会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全市各行各业的工作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到促进全面发展中,“八荣八耻”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生活化、大众化,成为具体明确的行为导向和价值取向。
用身边的典型来教育人、感召人、引导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树典型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利器。伟大永远存在于平凡之中,凡人善举往往透露出人间真情。始终关注并放大生活中的真善美,努力挖掘典型人物身上蕴含的朴素的价值观,大力呼唤人们心中的爱心和善意。一个典型身上有一股精神,一群典型身上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美德。树立典型、弘扬美德的过程,也是群众从被动到主动、从个体到群体、从自发到自觉推动道德实践的过程。
2、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党政推动、各方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我们社会到处都不缺少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关键是如何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为这些道德行为提供有力的后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需要每个人的力量,更需要党委政府做好第一推手,各级各部门积极推动、同步推进,城乡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靠大家,党政部门首先要负起责任,抓好规划制定、工作统筹、部署协调和制度建设,社会各个方面要积极参与、协同推进,形成强大合力。包括文明委、宣传部、工青妇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要善于设计工作抓手,善于策划活动载体,要把宏大思想和宏观要求具体化,成为具有特定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活动项目,并且精心组织实施,抓过程、抓保障,把握节奏和节点,体现特色和亮点,努力提高活动的参与面、感染力和实效性。
3、在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过程中要注重典型的示范引领,形成“认知-实践-提升”的工作方法。做好先进典型的塑造和宣传,党委政府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宣传部门要主动深入,新闻媒体要迅速推进,专家学者要提炼升华,提高先进典型宣传的凝聚力、影响力、亲和力和吸引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践行。把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要求化为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典型来自身边的凡人善举,事迹是真实的,其蕴藏的内涵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通过学习典型让价值观和道德的力量感化人心,唤起努力向善的社会风尚和群众性的价值觉醒。同时,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开展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凝聚、提炼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学习典型-主题实践-价值提升”的模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性和群众性。
4、坚持不懈地抓教育、抓创建,着力推动实践养成,形成长效机制。大力倡导、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美德,形成抓教育、抓创建的模式和机制,创造一套潜移默化、向善向好的体制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这个宏大命题要“落地”,必须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教育和实践一起抓,遵循从下到上的实践路径,推动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注重日常言行,注重道德积累,使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要保持、巩固下去,必须物化、转化、具体化,成为法律法规、单位规章、村规民约和风俗习惯,细化为操作的规则和要求,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为人们所遵循,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根深叶茂。
主要参考文献:
[1]丁玲玲.榜样教育的困境和有效性探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2.
[2]曾长秋.树立道德模范人物与提升公民道德价值观.中州学刊,2012.3.
[3]张永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生活价值观的同异之辩.前沿,2013.1.
[4]王欣悦.榜样教育的心理学分析.北方文学(下旬),2012.1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应有机整合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系统中,承担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任,形成合力,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一、大学生伦理管理的理论之维
(一)大学生伦理管理的内涵
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和目的决定大学生管理不能是工具性、效率性、技术化和职能化,片面追求器物,忽视人的精神主体性的管理。大学生管理应是一项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与浓厚的伦理色彩的工作。
大学生伦理管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培育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伦理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以学生主体自律为主、管理者监控为辅的管理模式的动态过程”,这种管理“它只是把伦理的主体性(或曰精神性)、严肃性和神圣性在一种特殊的关系价值转换中予以弘扬,即通过构建物质动机――伦理动机的转换机制,揭示各种精神关系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发现人类思维质量关系的隐秘,来实现对人的伦理心理活动的合理调控和利用”[1]因此,大学生伦理管理是通过建设性的积极的动态管理,注重被管理者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提倡人的主体性,尊重和维护人格,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的现代管理方式。
(二)大学生伦理管理的主体
管理作为一种伦理文化现象,管理活动中呈现出特定的伦理交互主体关系。在大学生伦理管理中,管理者和大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引导和发动主体,大学生不仅是管理客体,而且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接受价值观念的主体。作为管理者,主体性表现在利用现代伦理管理方式,引导被管理者提高思想认识,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而作为相对客体的被管理者,主要是在管理者的引导、帮助下完成思想转变,接受和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念,并逐步重构自己的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被管理者的主体性表现在他们还作为接受、认同、确立以价值观这一认知活动的主体而进行着主体精神活动。可见,在大学生伦理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彼此之间是一种主体和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他们彼此在所遵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进行交流、对话、沟通、理解、体验等活动,进而达到价值理念上的共享和建构。作为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管理活动,管理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更多地关切学生的精神世界。伦理管理不是管理者辅以外力控制权威,彰显强势话语权的单向管理,而应是以引导和对话方式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互动管理。但是在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把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客体,忽视了其作为接受主体的这一客观事实,培育的对象结果是从人变成了事,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转到了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由此,大学生成为接受价值观念的被动教育者,管理者对大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视而不见,忽视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本应有的判断、筛选、理解、内化等环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造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差强人意的现状。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伦理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既然大学生伦理管理是实践中一种全新的管理范式,呈现着基本的伦理精神,反映着特定的管理伦理关系,注重学生精神力的开发和个体完善发展。那么,提高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就必须贯彻尊重、平等、公正的伦理原则。
首先,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是大学生伦理管理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也就是说,伦理管理的逻辑起点是从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出发,而不是首先从维护学校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一种管理行为。但现行的学生管理模式突出了价值观教育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忽视了价值观教育完善人性的作用,忽视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接受个体心理状态,管理的方法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管理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尊重,实质上就是营造管理者与大学生零距离的情感氛围,消除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隔阂,亲和二者的关系,形成一种人文生态力,促进个体的发展。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这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予以深刻的启示。在大学生管理中,管理者只有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关注并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人生矛盾,才能增强自身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真正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落到实处[3]。因此,管理者必须从把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需求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才能激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主动地进行价值选择,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行为主体。
其次,平等是大学生伦理管理中又一应把握的伦理原则。所谓平等原则就是指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每位学生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即人权),完全平等地享有学校社会家庭所提供的发展才能和品德、做出贡献、竞争职位和地位、获取权力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4]。把握平等原则的伦理意蕴就是要求在学生管理的各项活动中,管理者和大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相互接纳。只有这样,管理的目的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信息流的传达才会顺畅,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管理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管理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师生间要建立起平等、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力求消除彼此间的绝缘层,让彼此间的信息流传达顺畅。管理者要转变为大学生信服的指导者,而不是强势训导者,激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真诚的、宽松的管理氛围中管理者因势利导,从而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公正原则是大学生伦理管理对伦理至善追求的彰显。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公正、能力和自由三大基本价值观念中,居于首位便是公正。高等院校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机构,大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而且也体现在通过教师与学生在大学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给社会提供一个健康民主的范式和在公共领域中活动的榜样。因此,在各种涉及公正问题的学生管理活动中,高等院校必须努力体现、维护公正观念。只有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体现、维护公正观念,高等学校才能够以公正的环境感染学生、培养出具有公正意识的公民,才能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三、大学生伦理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之度
大学生伦理管理活动本身的伦理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决定了精神价值和伦理标准不仅应该成为大学生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观点,更应该成为学生管理的实践追求,以多种伦理管理方式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个体自我管理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个主要方式,可使主体主动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个体自我管理首先就成为大学生伦理管理的一个实践向度。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个体自我管理是一种自我伦理凝练动态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个体自我,自我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伦理作为人的内在超越性的一种精神活动,自我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在自我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价值观的选择、价值观的接受、价值观的确立需要自我超越性的考量、自我道德情感的接纳乃至道德意志的支撑。自我管理,不是伦理知识的掌握,也不是伦理行为的训练,而是深深触及个体价值观念、扎根人的心灵的管理活动实践。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必须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矛盾运动并结合自我管理的客观方式来实现。
(二)主体互动管理
主体互动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以管理活动为中介实施目的性的交往进而实现被管理者自我意义建构的一种管理实践活动。个体自我管理是通过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能动性而完成的,而在主体互动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将得到更充分地发挥。首先,在主体互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主体作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管理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的解读者、宣讲者和引导者,在互动中具有主导作用,是互动的源泉。传播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管理者自己除了要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脉络、基本内容外,还要清晰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实行主体互动管理,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解读者、宣讲者和引导者主导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才能健康有效地深入开展。其次,管理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主体互动管理中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伦理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属于“潜性”教育。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在管理者高尚人格感召下,大学生耳濡目染,心甘情愿地进行自我体验的教育。主体互动管理中“潜性”的培育方式避免了“显性”的传统说服教育,有利于消除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逆反心理,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因此,管理者要身正行端,形成培育中的“人格魅力场”,使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来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和正确的行为取向。最后,现代管理思想强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其他教育活动不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对于价值理念的体验和认同。而传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表现为“教师和学生教育与被教育的地位泾渭分明,师生双向沟通交流阻隔”,大学生主体性的迷失、师生情感交流的阻断,这样的师生关系挫伤和压抑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得培育活动难以展现应有的效果。有效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应该指向现实生活世界,在师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以诚相待、平等的交流、探讨中,实现情感的交融和价值的认同。因此,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感悟中发展自我,实现价值观念的建构。
(三)主体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是学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主体参与管理关注被管理者个体的当下需要,管理实践活动指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把被管理者培养成为有理性的生活伦理主体。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教师 培育和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96-01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高校教师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担负起的职责和使命。
一、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别重要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明天。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主旨明确、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校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综合国力和社会精神文化繁荣的需要
当前,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于经济、军事的博弈,更是文化的角力,社会的和谐进步更需要精神文化的引领。在整个社会精神文化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基础性和统领性作用。高校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无旁贷。
(二)在高校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个人道德素质提升需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行为层面提出的个人道德行为规范。它不是抽象的理论,它的体现贯穿于人们的日常认知和行为之中。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通过教书育人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尽的义务。
二、高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一)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育人先育己。要引领和教育广大学生,高校教师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按照同志所强调的,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信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带动广大学生坚定信仰。
(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研究者
高校教师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群体,肩负着教育科学和政治思想理论研究的责任。因此,高校教师应主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集中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实践原则、现实要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
(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高校教师应身体力行,建设师德师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通过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把高校建设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地。
(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弘扬者
高校教师在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开展相关研究、积极践行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校园讲座、课外活动等渠道,积极传播相关知识,在校园中形成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三、如何发挥高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一)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共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可以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根据不同专业课教学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等。
(二)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教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道德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除了应以身作则之外,还应加强师德建设。
(三)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
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从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改革等各个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和探索,并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 培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12个词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准则。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大学正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关系到我们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必需加以重视。
一、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五四重要讲话深入剖析了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传承和丰富内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最完整、最系统的阐述,为广大青年自觉践行以及全社会共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修身立德的着力点和培育弘扬的落脚点。核心价值观对于民族、国家发展非常重要。主席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可见,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先进文明的成长。精神是一个人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支撑与动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挺直身板的脊梁、破浪前行的罗盘。而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每个人的幸福安康,是全党全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总书记八个字箴言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体现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揭示了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努力方向,对于指导青年走好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席曾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本经典,也不是中华历史中哪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所说的一两句话,而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它是倡导辩证思维的文化,反对“过头”和“不及”;它从主体上说是人文文化,吸取了宗教思想中的某些优质思想,加以改造,使人文文化更加丰富,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中去;它是讲爱心的文化,爱国、爱乡、爱亲人、爱邻里、爱大众、爱一草一木;它引导人们去追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己内心的和谐,是追求和谐的文化;它讲和平,反对侵略,并不无条件地反对战争,主张区别义战和非义战,支持前者而反对后者;它是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在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和贡献;它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即教育,认为人们经过努力学习皆可以成才,成为圣贤;它是主张国家统一的文化。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曾提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二是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三是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四是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在这样的“世界文化激荡”中,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好角色定位
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他们具有年龄优势和知识才能优势,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重些。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德才兼备,而且“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大学生要坚持全面发展,更要坚持“以德为先”,要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大学生,要有很强的道德荣辱观,自觉地、高标准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身边做起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也包含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方面做出表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青年大学生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学习提高,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