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城市治理新格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治理新格局

第1篇: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一:优势

秦皇岛能够协办2008北京奥运会,得益于城市自身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之花,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找到了盛开的土壤。

优良的生态环境。秦皇岛是清新幽雅的园林城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蓝天与绿地相映、碧海与金沙成趣。三个城市区沿海岸线依次分布,以绿色林带相隔,呈组团式布局。这里拥有中国北方最好的沙质岸线和滨海森林。避暑胜地北戴河,有着“一湾金沙环碧海,两山绿树掩红楼”的迷人景色。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连续五年超过350天,被誉为中国“长城海滨公园、休闲度假中心和滨海观光胜地”。

厚重的历史文化。秦皇岛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求仙至此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给秦皇岛留下众多的文化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境内250公里长城集水中长城、平地长城、高山长城于一身,荟萃了万里长城最精华的部分。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是万里长城古军事防御体系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为“中国三大古城”之一。北戴河自1898年被御批为旅游避暑区,至今已闻名遐迩百余年,一代伟人曾在这里留下《浪淘沙・北戴河》的著名诗篇。秦皇行宫遗址、秦皇求仙入海处、长城博物馆、名人别墅等名胜古迹吸引无数海内外人士驻足流连。

良好的体育基础。秦皇岛是热爱体育的城市,拥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传统和群众基础。近年来,秦皇岛成功承办了10多项国际赛事及20多项国家级赛事,积累了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能容纳3.2万人的秦皇岛奥体中心体育场是京外赛区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地处滨海地带,距大海零距离,是名副其实的海景赛场。赛区完善的场馆及配套设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奥运后,秦皇岛奥体中心将完善成为集体育赛事、娱乐休闲、大众健身为一体的体育主题公园,面向公众开放。秦皇岛还建成了一批体育健身场所,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健身环境。目前,秦皇岛正借奥运契机,努力打造“体育名城”。

关键词二:机遇

借奥运之帆,推动发展之舟,是秦皇岛筹办奥运伊始便确立的理念。

首先是借助奥运,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绿色奥运”,秦皇岛主攻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提升金属压延、粮油食品、玻璃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港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其次是借助奥运,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年来,秦皇岛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7年底,累计投入28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生态环境等基础建设。今年又全面实施迎奥运“环境建设十大提升工程”和“城市建设十大精品工程”,高水平建设和管理城市,城市功能和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是借助奥运,加大招商引资步伐。秦皇岛是一块投资创业的热土,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承办奥运会,本身就是对秦皇岛全方位的宣传,以此为契机,秦皇岛将进一步宣传投资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各方客商来秦投资兴业。

第四是借助奥运,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奥足赛筹办过程中,全市参与,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关注体育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城市向心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干部队伍得到锻炼,政府执行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关键词三:环保优先

秦皇岛是生态宜居的乐园。作为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秦皇岛不断加大环保投入,逐步建立“点状监督、量化管理、责任到位、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有规划、有步骤地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开展河流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治理。为了解决煤炭运输对环境的污染,秦皇岛把治理煤尘污染作为全市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试验成功并全面应用了“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抑尘效果非常明显,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高度重视水源地和海水浴场水质保护,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各海水浴场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开展“绿色秦皇岛”建设,营造城市森林,为奥足赛事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关键词四:城市开放大通道

秦皇岛地处华北、东北地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秦皇岛正围绕做好沿海城市和沿海港口两篇大文章,依托区位优势,全面打开对内对外开放大通道。

港口方面,百年老港秦皇岛港已跻身世界2亿吨大港行列。目前正按照“以工促港、以贸养港、以城育港、以港兴市、港城一体、加快发展”的新思路,在保持秦皇岛港煤炭运输主枢纽港地位的同时,调整岸线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推动秦皇岛港向多功能、现代化、环保型、综合性国际港口转变。启动实施“西港东迁”,西港区整体向东搬迁,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的深水专用泊位和大型集装箱港区,将搬迁后的西港区调整为生活岸线,开发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功能新区。在巩固已有秦皇岛至韩国仁川、秦皇岛至日本关东航线的同时,积极培育开通秦皇岛至广州等南方港口城市的国内集装箱班轮航线,开辟远洋国际集装箱航线,扩大与俄罗斯、蒙古、中亚各国的国际集装箱转运合作。

公路方面,正在构筑以京秦、沿海、承秦“大”字型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交通网络。沿海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成为东北通往南方各省最便捷的一条过境交通大通道,可将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环渤海港口综合航运规模优势。正在启动建设的承秦高速公路,可使内蒙古中东部、辽宁西部、承德和张家口地区的资源快速输送至港。

铁路方面,规划中的津秦客运专线将于2010年6月底通车,通车后年客运输送能力将大大增强,从而实现真正的客货分线运输,拉近秦皇岛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连接青龙满族自治县山神庙与辽宁省凌源市刀尔登的山刀铁路,已列为全省“十一五”铁路建设规划,建成后,可以增加内蒙古、辽西大宗货物往来。

空运方面,依托山海关机场,相继开通了至上海、深圳、石家庄等地的数条国内航线和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旅游

包机航线。目前,秦皇岛正在启动建设专用民航机场,实现秦皇岛空港的全面开放。

关键词五:黄金海岸新区

黄金海岸,位于昌黎县东南面的渤海岸边,自然地理条件独特,有中国北方最优质沙滩海水浴场、世界罕见海洋大漠,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泻湖“七里海”,还有十万亩连绵葱郁的滨海林带,是中国最美的海岸之一。

秦皇岛在这片美丽海岸启动了黄金海岸新区建设,将与周边的唐山曹妃甸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实现错位发展,实施资源整合、城乡统筹策略,优化滨海地带“一带四组团”串珠式发展的空间布局,成为秦皇岛未来建设和空间拓展的核心区域,打造以人文和生态为核心的中国北方休闲旅游文化新区。

关键词六:沿海强市

作为河北省三个沿海城市之一、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重要城市,秦皇岛以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为总目标,全面推进以实力、活力、魅力、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强市建设。

在产业发展上,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洁净产业,主攻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中国北方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港口物流集散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在港口发展上,调整岸线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力争把秦皇岛港建设成为多功能、现代化、环保型、综合性国际港口;在城市发展上,坚持高标准、高水平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一带四组团”的城市格局;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效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好海洋、河流、水源地等生态系统,营造城市森林,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在城乡协调发展上,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支持各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在改善民生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的幸福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具有秦皇岛特色的发展之路。

秦皇岛将构建五个发展新格局: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格局;三是产业特色鲜明、县域实力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新格局;四是一带三轴四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五是关注民生、发扬民主、促进民和、保障民安的和谐发展新格局。

秦皇岛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实现“两个突破、两个明显高于”,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6万元(2005年价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力争翻一番以上,突破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2篇: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护航转型发展新格局

在“十二五”《建议》转型发展方面,各地传统产业、支柱产业纷纷以高新技术为带动,同时新兴产业在经济比重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例如,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并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外,“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率先建设“无线城市”,着力打造“智慧深圳”。

以“菜篮子”稳定市场

现代农业方面,各市普遍把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建设、稳定市场供应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另外科技农业、特色精品农业、农业风险防范能力建设也是“十二五”期间各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着力点。其中,杭州“十二五”期间将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数字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宁波等地也将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风险防范能力。

构筑生态屏障 打造生态文明之城

各市在制定《建议》时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结合地区实际,纷纷把努力打造水清、天蓝、树绿、气爽的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在武汉的《建议》中,“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构建。深圳在《建议》中首次推出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这一概念,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严格管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修复和保育自然生态环境,切实保护森林植被、水源和生态湿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打造低碳城市 发展碳交易市场

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环保城市是各市“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因此提倡低碳生活、完善检测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就成为各地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抓手。济南将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杭州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打造“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深圳更是将发展碳交易市场写入规划《建议》之中。

用“市场”和“特色”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方面,开放利用地域民俗、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产业集聚,鼓励引导非公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地文化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济南“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培育泉文化品牌;深圳将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设计之都”、“时尚之都”。

扩大社保覆盖面 逐步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

做好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工作是“十二五”各地社保工作的基本要求。济南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宁波、厦门等地也将实现“社保账户跨省可接续工作”。

“一体化”开辟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建议》中“一体化”和“特色城镇”是“十二五”期间各地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例如杭州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厦门的岛内外一体化、深圳大特区的“六个一体化”等。

第3篇: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社区管理改革,建实基层治理网格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建实网格,完善治理体系。一是科学整合,突破“条块分割”障碍。前期我们重新规划调整3大类20个社区网格,社区布局更加合理,组建以社区牵头总览,包保单位、驻区单位企业共荣共建、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打破以往分割管理的壁垒,社区为核,共同治理。依托党群综合服务大厅及各便民服务店,缩小服务半径,20个社区基本建立“15分钟服务圈”,精准快速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用'小网格'撑起社会治理的'大平安'。二是健实网络,强化单元长职能发挥。每个社区网格下完善了“社区—片区—楼院—楼栋—单元”五级网络,明确负责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单元长选配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听取各项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切实把单元长选实选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把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楼栋单元。三是抓好带头人,建立专业化基层队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年青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四支队伍建设,特别是着重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利用近期社区“两委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把基层“好班长”选出来,用起来。11个“以村为核”社区平移过渡社区“两委”成员,街道选派9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担任书记,实行书记工作与“绩效工资”挂钩机制,激发社区书记干事创业动力。同时按照“工作在居住地社区”的原则,调整了52名社区工作人员,增强配齐了470余楼院长,签订正规劳务合同,把队伍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中间力量切实把作用发挥到位。

二、兜底管理,扩充治理覆盖面。一是统筹融合,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把社区网格内的基层治理工作做实做细,针对社区内执法力量分散、共同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促进中心要求每个城市社区设在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楼附近设立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配齐必须办公用品,整合社区工作人员、警务人员、城市执法中队、城市巡管等执法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共同推进基层治理深入。目前来看,效果良好,对于一些单个部门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在联合执法机制下,都能有效的化解矛盾,如店外经营、对抗执法等棘手问题。二是服务为本,主动承接治理职能。社区加快服务职能下沉,统一设置了“党建综合”、“民生服务”、“安全环保”、“社会秩序”四个服务窗口,全权负责事项受理和业务办理,精简机构、优化职能、提高效率,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严格落实各项监督职责,明确权限边界,制定监督细则,正在探索建立环卫、绿化、秩序化等外包服务保证金制度和物业公司服务保证金制度,规范监督流程,用好监督结果,充分发挥监督在落实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依托六化,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引发大量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矛盾是社会治理的难点,我们依托六化问题处理,逐步弱化分化矛盾,制定了“六化”管理工作细则、巡查人员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建立400余人的巡查队伍,定人、定位、定责,盯靠片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目前累计督促解决居民关注、矛盾集中的“六化”问题1890条,同时注重长效机制,做到“小矛盾不出片区、大矛盾不出社区”。

第4篇: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维稳大格局; 社会管理创新; 科学发展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我省近些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今后我省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还必须依赖于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此,积极谋求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探寻维护我省社会稳定的长远之计,力求以全新的“维稳大格局”理念和完善的“大维稳”工作理论体系,推动河北“大维稳”工作深层次和全方位大发展,不仅是河北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河北社会管理的有效之举,这对于破解影响和制约河北维护稳定工作中的体制性、机制,实现河北的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构建维稳大格局在河北稳定和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构建党政统揽、群众参与、协调统一的“大维稳”工作格局,为加快河北经济和文化强省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成为我省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构建维稳大格局是建设和谐河北的必然选择。当前我省既处于难得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又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违法犯罪高发、社会矛盾复杂的特殊时期,维护稳定工作领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严重影响了我省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此,准确把握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和谐、不统一因素,找准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遏制不断滋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力求在发展过程中达到新的维稳动态平衡,必然成为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理论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构建维稳大格局是实现河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需要。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活力。当前,我省正处于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处理好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积极构建“大维稳”工作格局,为“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不仅是实现河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需要,也是我省当前的一项重要使命和历史任务。

(三)构建维稳大格局是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客观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我省当前推进社会建设,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提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 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为我省维稳大格局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治保障。以十精神为指导,我省积极构建并不断丰富完善“大维稳”格局,努力实现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动态平衡。就必须跳出“就管理论管理、就维稳论维稳”的思维定势,要以保障与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宏观的视野、战略的思维、科学的指导,创新的思路来重新思考和规划维稳工作,构建一个从源头上、根本上、全局上解决问题的“大维稳”格局,不断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当前我省社会矛盾随社会变迁表现出的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类社会矛盾,而且随着各种社会变迁因素的影响,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一)因土地征迁引发的纠纷明显增多。伴随着我省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必然涉及到土地征迁。近些年来,因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一直成为影响我省稳定的重要因素,包括拆迁政策不一、拆迁安置异议、工程施工影响、征地补偿分配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这此矛盾纠纷因各方利益诉求和其他种种原因,许多没能得到及时解决而搁置下来,加上新的征迁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致使征地拆迁矛盾呈明显增多趋势。

(二)以激化甚至诉诸冲突的方式解决矛盾成为一些人的矛盾选择方式。调查中发现,我省在很多地方社会矛盾的互动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有些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态,将一些普通的民事纠纷,或是通过其他渠道能解决的问题,往往采取激化、尖锐、甚至恶性冲突的方式,如围堵、冲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拦截公务车辆;将生活不能自理者遗弃在接待场所;堵塞、阻断公路、铁路交通等种种激化的社会矛盾互动方式,非常影响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氛围。

(三)民众空前重视自身权益的维护,民生需求甚于政治诉求。虽然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涉及面广泛、种类齐全,但是,从社会矛盾形成部位的角度看,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形成多集中在与基础民生或民众切身物质利益直接相关的部位。以往我省的社会矛盾多为浅层次的问题,多表现为普通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而近年来,则明显地表现为改善环境生态、维持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准以及劳资纠纷、医患矛盾甚至影响民众日常生活的物业管理纠纷等,呈现出特殊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我省社会矛盾的一些明显特征。

(四)社会的多样化致使矛盾解决复杂化。转型期我省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波及范围大,影响人员多,社会影响广,涉及的主体利益差别甚至超过很多人的心理承受度,形成稳定共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尤其是往往关系到某一群体或多个群体的共同利益,涉及的范围和人员较为广泛。一件偶发的社会矛盾事件,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出现“交叉感染”,引发多起社会矛盾事件。伴随着突发性和未可预期性大为增加,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增加了矛盾解决的难度。

三、我省构建维稳大格局的路径选择及完善对策

(一)培育社会管理新理念,开拓社会维稳新思路。在培育社会管理新理念构建维稳新格局上,应强调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强化“人本、法治、服务”的观念;强调在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实现由传统“一元”治理向现代社会“多元”治理转变;实现由治标管理向源头治理、治本管理、系统管理思想转变;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共同治理方式和方法,以多头并进、群策群力、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全新理念,实现我省社会矛盾的根本治理和有效遏制。

(二)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维稳合力。通过着力构建党政统揽、群众参与、联防联动、协调统一的“大维稳”工作格局;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型维稳运行工作机制;构建综合治理部门、司法行政部门、维稳办、办、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大调解领导协调等多个维稳部门协同配合,多种调处方式多管齐下的维稳新格局,督促各级各单位积极主动地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形成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合力,提升维稳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基层维稳工作,夯实基层维稳基础。维护稳定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我省应以“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突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导向,坚持做到领导精力上倾注基层,人力配置上充实基层,财力物力上保障基层,政策待遇上优先基层,确保把有经验、有水平的工作人员留在基层,矛盾纠纷尽力化解在基层。从人、地、物、事、组织等基层管理要素入手,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

(四)依法疏通群众诉求渠道,科学调处社会矛盾。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各利益阶层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已成为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应主动提供多种利益诉求表达和沟通渠道,让各种意见能够在合法、合理的平台上畅所欲言,充分表达,并及时疏通、逐步调解。对社会情绪和社会矛盾的疏导和调处要讲究策略、依法进行,充分运用诉调对接、调访对接、人民调解与行政和司法调解对接等形式,既解开当事人的“法结”、“理结”和“利结”,又解开当事人的“心结”。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复杂、较难预测的矛盾纠纷,组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大调解格局的疏导和舒缓作用,特别是注意调解疏导后的随访工作,以免再次受到不良情绪的诱导和影响。

第5篇: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最终取得三创四建工作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2020年以来,武汉肺炎疫情严重,但县司法局党级及全体工作人员,不畏艰辛,一面努力做好防疫工作,一面把正常的司法行政工作做到实处,更是把三创四建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抓好落实好。

局党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此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

制订了《县司法局关于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美丽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成立局长任组长,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三创四建”活动协调推进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调度、服务、考核等工作。制订了县司法局“三创四建”活动责任分解表,明确责任到科室、到人员并严格按时间进度逐项推进工作开展。

截止到第一季度,县司法局在完成工作谋划、制订工作方案、成立协调推进小组、完成责任分解表的同时,具体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高效服务政务环境方面:广泛开展调研,学习先进地区“无证明城市”创建的工作经验;探索推动我县“无证明城市”工作。

2、打造保障权益法治环境方面:深化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畅通“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农民工法律咨询专线。

3、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发动全县人民调解员防控疫情同时做好矛盾纠纷摸排调处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建设。

第6篇: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城市一旦形成,地域和空间都有限,它要发展、要文明、要美满,不但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还要看城市管理的质量。早在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就指出:“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毫无疑问,城市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不断创新的课题,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影响着它的发展前景。

让管理与考核集中,第一时间明确问题与任务,无缝隙全覆盖巡查,给责任人压力,确保查违考评的公开、公正、透明……这样渐趋成熟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和现代通讯手段应用,正是青岛市市北区城市管理的利器。一种网格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在65.4平方公里、19个街道办事处、135个社区居委会编织起一张覆盖全方位、无死角、无盲区的大网。

自2015年7月开始,市北区委区政府坚持“看总量更看变量,重舆情更重结果,要工作成效更要群众满意”,将市容环卫、城管执法、数字化管理与监督等涉及城市管理方方面面的问题,全部被纳入城管格局中,开创了部门协作、高效运转、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小街道大城管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现代居民的日常生活来说,每日的水、电、气、电话、公交、垃圾清运等,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而随着人们各种需求的增多,自然也会要求更加专业、更加细致、更加贴近居民的城市管理方式。

与以往不同,市北区政府一改分区域、多头管理机制,将次干道及背街小巷卫生保洁、占路停车场保洁等职责,全部交由相应环卫分公司负责,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将人力业余作业变为机械化专业管理,让专业的部门干专业的事,各部门互相推诿的场景不再。

与此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基层繁杂的考核环节,全区城管工作考核的组织工作交由城管办负责,变过去的多头管理、多环节考核为集中组织考核,尽可能减少对基层的考核环节,真正实现为基层减负。“以往城管执法局考核城管执法情况,城市管理局考核卫生情况,物业办考核楼院物业管理……街道一个月要迎接五六次区级考核,而现在,城管办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考核就可以了。”市北区副区长于洋说。

同样的,将管理权、执法权、考核权下放到街道,也是市北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把利刃。首次在青岛各区市内实施的城管执法属地化管理,将19个城管执法中队的“人、财、物”全部下放到街道办事处,工作纳入街道考核体系,执法行动由街道统一部署。在对各城管作业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市场管理主体的考核工作中,街道办事处考核权重均占50%以上。如果说以前各街道是眼中有活、手中无力,对一些问题不敢碰、不敢问、不敢管,那么现在则是监管有抓手、执法有队伍、考核有依据,各街道都放开了手脚、积极作为。

作为全市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区,市北区还建立了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城市管理工作中久拖不决的难点问题,由区政府督查室跟踪督查,确保工作落实。

让数字说话

伴随着新的体制机制运行,市北区还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整合数字化城管和12319服务热线平台,助力传统管理的升级提效。

城市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内容繁杂,这就需要改变过去粗放的管理方式,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一个网格化全覆盖预警信息系统已然覆盖了市北区19个街道办事处。每个网格内,皆配了备一名环境卫生总负责人,组建社区环境卫生信息采集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城管执法队员三支队伍,社区志愿者、热心居民也成为了后备力量,持续开展源头排查、信息收集,随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置。通过微信平台或数字化平台,不仅责任单位实现了第一时间明确任务,现场落实处置和反馈,而且区领导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各项目工作动态、工作进展,随时进行调度,减少了层级,管理更加快速、便捷、直观。据统计,市北区现阶段每日采集数字化城管案件约1100件,月上报案件约33000件,按期结案率为96.16%,结案率为98.03%,信息采集量在全市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区城管执法局联合区法制办在全市率先研发了手机APP,将全部执法依据收录其中,执法队员在街面执法时,用手机输入关键字即可查询。

建立长效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的管理体制,理顺市、区、街道、社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处处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管理。在市北区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建立区政府、各街道、社区三级巡查制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作为巡查主体,公管中心信息采集员定人、定岗、定区域、定职责,对全区实施无缝隙全覆盖巡查。同时,各街道(部门)、社区(作业公司、执法中队)均建立自己的巡查队伍,每日对辖区实施徒步巡查,确保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及时、无遗漏。

当然,市北区政府监督考核的手段远不止如此。19个街道办事处、各环卫分公司和环卫市场化作业公司、辖区内农贸市场及占路早夜市、辖区内物业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城管局各市政、绿化、花木公司被分成五个组进行考核,每月组织一次,由区城管办负责制发当月全区城市管理综合考核通报。同时,还将工作与城维费、办公经费挂钩,对整改不力、办结率低的单位在区城管考核中扣除相关分数及经费,所扣经费由区城管办综合调度使用。

每月,区政府常务会都会通报各项城管考核排名,排名后三位的街道或部门要说明原因,对连续三个月排名后三位的街道或部门,由区长亲自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对排名落后的市场主体,必要时责成业务主管部门更换市场管理主体,并将考核情况纳入全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不仅如此,市北区还引入了社会调查机构对全区城市管理工作成效做出定期评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人士等,通过召开社区群众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考评。

从“看客”到“执行者”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这是各地的老话。如何做到这点,也是各地城管部门一直探索中的问题。在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方式过程中,市北区不但加强了政府行政管理,也注意到了借助社会的力量,使居民从“看客”到具体的“执行者”,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第7篇: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目标同向促联动

该市围绕人口计生工作总体目标,市、镇、村三级层层分解责任。市委市政府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统筹协调、综合决策,全面制定年度工作规划,层层下达任务指标,并作为一票否决指标纳入对镇街、部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形成了上下“同频共振”的管理格局,保证了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针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新特点,探索实行了三单、一簿、两调度的“312”工作法。各镇党委、政府和街道根据计生办每周、每月提报的计划生育情况分析报告,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工作片和村,每周由镇长(街办主任)主持召开工作例会点评工作,每月由党(工)委书记主持召开调度会,通报情况,兑现奖惩。变计生部门主导为党政抓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重点、难点问题,由镇(街)、片和村承担,镇(街)计生办、服务站集中精力抓服务、抓培训、抓指导、抓考核,形成镇(街)抓总。片(区)、村(居)落实,计生办督导考评的管理体制。

村级处于人口计生工作的前沿,是人口计生工作的关键,对此,该市突出抓好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个好阵地、一个好合同、一套好制度的“五个一”工程。注重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全面实行村级计生专职主任镇(街道)聘、村用、市备案和工资统筹发放制度。市财政出资24.5万元对全市690名村计生主任普及了中专学历教育。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村村建设了人口学校、计生服务室和生育文化大院。指导村级依法制订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以合同为载体,实行契约化管理,提高了自治能力。具体工作中,市镇村三级坚持宣传联动、执法联动、督查联动、服务联动,形成了上下协调、左右一致、整齐划一、高效运转的联动格局,梗阻、断层和盲点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责任同担成合力

市委、市政府从自身做起,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承担直接责任。四大班子成员结合职能抓好分工包靠联系单位的人口计生工作,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参照市里做法,全面担负起人口计生主体责任。同时。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党政重大事项督查和人大、政协检查视察范围,对落实人口目标责任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不力、完不成人口责任目标的。纳入重点管理,实行一票否决。近3年,有3处镇街被重点管理、2处镇街受到经济处罚。他们注重整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力量,根据职能特点,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起政策推动、宣传教育、优质服务、人力资源保障、执法监督、投入监管、群众工作、信息共享等体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细化,科学设定各个体系的主体功能、运作机制和考核奖惩办法。形成了功能统筹、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新格局。

随着新体制的建立,该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能发生了转变,由过去既是责任主体、又是执行主体转变为主要负责培训指导、督查考核、提供信息、提出建议等,把及时、全面、准确地发现问题、反映情况作为基本职责。为此,各级计生部门加强了队伍建设。大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促进了工作开展。该市还赋予人口计生部门把关权、审计权和否决权。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先树优、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推荐人选,实行事先把关审查;对领导干部调动、提拔、晋升等提前介入,实施人口目标责任审计;对各级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履行人口计生职责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完不成任务目标的一票否决;对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出生人口落户、户籍迁移等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升了计生部门的执行主体作用。

措施同步成效显

该市坚持不懈地抓好宣传、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空中四条线、地上四个一”的人口计生“双四”宣教模式,制订完善了新闻报道、政务信息、宣教直通车、生殖健康大课堂等计生宣教制度。开通了热线电话服务系统、短信宣传系统,在电视台、广播电台设立了专题栏目。村级广播喇叭早、中、晚滚动宣传计生政策法规和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普知识,镇村两级全部设立了高标准的生育文化一条街,市镇宣传服务直通车常年活跃在乡村进行宣传服务,村村成立了计生文艺宣传队,构建起了大联合、大氛围、大服务的宣传格局。

该市加大了投入力度,对计划生育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升级。去年以来,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新建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各镇街投入1 700多万元对计生服务阵地进行了改建扩建,添置了医疗设备。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力。同时,全面推行了免费婚前查体、唐氏综合征筛查等优生工程。今年以来。已开展免费婚检1246例、免费唐氏筛查792例。

第8篇: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绿色;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与城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优势是福建省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当前,福建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围绕福建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和指导推动城镇化绿色发展工作之中,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走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城市,打响清新福建品牌。

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防护林体系等。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实现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

一要明确基本生态控制线。树立底线思维,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红线。重点开发区域实行集约高效开发,禁止开发区域要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开发活动,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统筹考虑福建省的地质灾害防治、雨洪管理、水源保护、海岸带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要求,确保基本生态控制线控制范围面积不低于新区面积50%,控制区内避免大型工程建设。推动落实闽江、九龙江、汀江源头和以武夷山―玳瑁山为核心的生态功能区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快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空间开发管控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防机制。

二要科学规划生态功能结构。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网络,加强水源地的森林建设,推进郊区林带建设,建设环城绿带林地,构建区域绿道,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形成“城市森林、绿色廊道、生态水系、都市农田、城乡公园的格局。依托福建丰富的山体资源和森林资源,打造的绿色生态屏障,形成绿色自然空间,重点做好区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打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品牌,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农林水对生态平衡的贡献率。依托新路网框架和河流生态系统,规划建设绿化带和景观带,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系统。严格保护区域内文化遗址、生物栖息地和水源地,形成多节点支撑格局。合理布局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形成均衡城市人工绿地系统。

三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湿地修复。城市河流水系是城市生命的血脉,鼓励城乡零星建设用地整治复垦,扎实推进江河流整治、水资源和湿地修复保护,推进沿江沿海的林地建设。加快制(修)订水资源管理、湿地保护等地方性法规、规章,积极开展水源地生态清淤和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湿地具有水质净化、防洪、提供候鸟栖息地等作用,还能减少温室效应,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城市温度,加快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构筑天然“生态之肾”。

四要保护城市自然生态。自然的完整和有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保障,要坚持“先避免,再利用,最后处理”原则,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城市自然植被往往被视为景观低劣的之地,并常被人工改造。但实际上,它们往往寄托着“乡愁”,是具有地带性特征的群落,应该重点保护。要按照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总体要求,打好治理“城市病”攻坚战。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要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发展,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城镇新经济增长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技术体系。

一要优先保护环境。认真落实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严格环保准入,优化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从严制定不同组团产业准入目录。落实《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坚持重化工业项目布局全省一盘棋,决不上能耗高和污染严重的项目,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民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力争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优化改造道路系统,合理设置自行车专用道与人行道,发展完善步行、自行车系统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与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实行差异化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限制开发区域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

二要推进节能减排。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节能减排强制约束机制。只有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才能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目前,福建省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在发电装机容量中煤电占51.4%,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要利用“互联网+”优化配置节能减排资源,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加快能源转换,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要从终端消费等细节入手,减少浪费,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能源梯级利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引导再制造产品消费,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火电、钢铁、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抓好河流综合整治,全面实行“河长负责制”,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建设,努力建设“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自然生态。强化近海资源保护和污染整治,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全海域海洋管理。实行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制度。

三、优先发展绿色社区

遵循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社区,将尊重自然理念贯穿于社区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维护管理的整个过程,实现社区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一要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广泛采用无害、无污、可以自然降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重点开发建设无废、无污、能源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探索构建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70%。

二要实施美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点线面”综合整治,“三边三节点”规划建设和“四绿工程”,大力推进县城、小城镇绿化美化工程,基本建成覆盖城市的绿道网络,串联城市社区与历史建筑、古村落和文化遗迹,保护城市大山水格局。到2020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5O以上,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基本建成碧水蓝天、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9篇:城市治理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社区体育组织 社区治理 居民自治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行政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职能得到了转变,我国的社会管理模式也逐步走向多元化。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组织逐渐成为新格局下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创新载体,发展日益壮大,治理成效备受期待。

社区体育组织在社区治理方面有着极大优势

创新社区治理多元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我国社会治理模式走向多元格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格局和依法治理的要求,这对于社会治理落脚点的社区而言,是一次重要改革,有效推动了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权力的下放,为社区体育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创造了机会和政策依据,也改变了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有利于构建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模式。

推动居民参与渠道丰富。在如今“小政府、大社会”和“多元格局”时代要求下,社区治理归根结底依靠社区居民自身,居民的积极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所在。在社区建设和发展实践中,社区体育组织成为连接基层行政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桥梁已是必然选择。面对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社区体育组织可以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向基层行政单位提出诉求,然后由社区体育组织率领广大居民协作完成共同目标,达到“自助、助人”的效果。

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在运行服务项目上,社区体育组织鼓励社区居民在依法依规、协商共进基础上积极参与,充分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兴趣,也提高了社区服务项目的效益。

定位不准、资金困境、人才短板等问题,严重制约社区治理能力的有效发挥

定位不准,运行受到限制。社区体育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地位和角色,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争议,一些社区认为,社区体育组织只是由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组织,并没有强大的支撑力度和丰富的资源,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自然也就不能有效参与社区治理。一些政府官员、基层行政单位人员依然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把社区体育组织看成政府的下属组织,对社区体育组织进行管理和控制,甚至插手其提供社区服务和资源分配等,并没有把重点工作真正放在社区治理上来,这严重限制了社区体育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法制不健全,缺乏法律保障。目前,社区体育组织的运行面临着“法外之难”,我国法律法规未对社区体育组织的地位、职能、作用等做出明确规定,使得它在进行社区治理过程中无法得到保障,处于游离状态,在“夹缝”中生存。现实生活中,两者之间关系处于模糊状态,一方面社区体育组织受到政府的过度管控,影响治理效能,无法充分发挥治理能量;另一方面政府对社区体育组织的规范管理没有法律依据,在某些方面,社区体育组织在履行职能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同时导致政府无法依据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社区体育组织进行规范管理,使二者关系陷入模糊状态。

资金欠缺,运行瓶颈突出。资金短缺,是社区体育组织运行的一大瓶颈。目前,社区体育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社区居民自筹,方式不够多样,渠道不丰富,存在不稳定性。虽然我国大力支持社区体育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每年会以不同方式给予相应的资金资助,但是实践中,资金匮乏依然是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的阻碍。此外,社会捐助,包括单位和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体育组织雪中送炭,但是无法保证数额,这种资金来源渠道也不稳定。社区居民自筹也是社区体育组织资金来源的一种方式,但居民自筹基本均为小数额,在社区治理的浩大工程中,无疑是杯水车薪,而且,一方面会打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使社区体育组织内部涣散,另一方面会使社区体育组织的初衷异化,有“买卖或交换服务”的嫌疑,影响组织形象,引起居民不满,最终阻碍社区体育组织参与社区的有效治理。

人才缺乏,组织治理失衡。社区体育组织近年发展迅速,而对口人才的培养却无法满足社区体育组织的治理需求。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组织成员大多是社区离退休人员、下岗人员、老年居民等不具备专业社工知识、综合能力不高的社区居民,这就决定了社区体育组织的治理水平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社区体育组织缺乏专业社工,组织内部成员结构不科学,知识结构不健全,且人员流动性大,开展社区活动随意性较大,缺乏专业化、系统化。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价值没有在实际治理中得到落实,在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同样不健全的情况下,社区体育组织很难保证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多方协作落实相关措施,努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组织逐渐成为新格局下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创新载体,因此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壮大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多方协作,落实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破解治理困境,全面激发社区体育组织活力,进而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自身水平。完善社区体育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社区体育组织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转变观念,认清职责,要及时更新观念,通过突破观念上的瓶颈,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其次,要加强人才建设。强化组织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引进的同时,更要注重队伍内部的建设,建立健全与高校、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机制,为社区体育组织培育、输送专业人才。最后,要完善监督体系。社区体育组织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多方的监督,建立群众监督机制,以居民整体利益为标准,也可建立媒体监督机制。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体育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治理,通过舆论的力量对社区体育组织实行法律和道德的双向鞭策。建立监督考评机制,对治理中履职不力、作风不正、为政不廉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进行职能整合,理顺多元关系。社区职能繁多,主体繁杂,街道、居委会、社区体育组织等不同主体履行不同的职能,而居民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要想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就必须明确各主体职能,理顺多元关系。明确主体职责是重中之重,明确社区调整和网格划分、社区组织架构、街道及社区的职能、社区服务清单等标准,实行“三事分流”,政府事务、社区事务、居民事务“三事”,按照减少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管理的思路,转变街道办事处职能,把服务性职能和服务审批性事项适当下放到社区,社区原则上不再承担经济事务工作,主要按照服务清单,承担民生服务等职能。使得社区体育组织消除行政化,专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精简社区政务事项,实现职能归位。

政府引领方向,提供政策保障。政府在我国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方向、政策等方面有效推动了社区体育组织的成长。首先,要加强立法,对社区体育组织的地位、职能、作用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不仅使社区体育组织在法律上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也使社区体育组织在履行职能时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在事权的转变过程中,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程序及时向社区体育组织提供相应的经费补贴,使其能够正常开展活动,提高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有效性”,并建立财政奖励制度。同时加强调控规划,“按照社区需要、群众需求,培育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层次丰富、结构优化、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大力引进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较强服务能力的优秀社会组织及其项目落地,培育立足于本社区实际的草根型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最后,政府要加大对社区体育组织运行发展的硬件、软件支持力度,提供科学适度的引导,推动社区体育组织公信力的增强。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①江正平、赵莹莹:《基层政府在城市社区自治中的角色重塑》,《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