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第1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一、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从理论上接受社会主义理想和无产阶级人生观是不成问题的。但我们在具体做法上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阶段的实际,讲究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层次性、渐进性,明确区别应当提倡的、必须做到的、允许存在的和坚决反对的各种思想道德、行为方式。教学中应注重实际、讲究实效。在教学“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内容时,下大力气剖析了孔繁森、徐洪刚等人的事迹,他们用生命的火花照亮了通往美好未来的前程,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为金钱利诱,教师应在介绍他们闪光事迹的基础上,再剖析他们的思想,然后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错误的人生观,逐步培养他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正视现实,扎实工作,成为生活的强者。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教育起点高,效果也好。

二、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要想在人生价值观形成中实现学生从知识到信仰的转化,就要在学生心理上做到通情达理、情理融合。教师一定要善于用情感这座桥梁,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行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短剧表演、看教学录相片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他们爱学、会学,从而达到对理论的认同。在教学“人口过多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问题时,我播放了小品“超生游击队”的录相片段,学生非常兴奋,娱乐之中了解了众多的人口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认识到人口过多的危害,这对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具有指导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学生易于领会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与指导学生的行为结合起来

第2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中专生

一、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

(一)脱离中专生生活实际

随着现代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研究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等工作,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专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总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无法有效满足中专生的自我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仍然无法达到现实教育要求。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性,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走形式化,没有从中专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思想教育重视结果和屏蔽,追求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工作成效,热衷于进行场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观上忽视了中专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思想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等理念相违背,不利于满足学生的实际思想需要。

(二)忽略中专生多层次需要

虽然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制定了发展目标,如鼓励中专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中专生的全面发展。中专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不断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中专生,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能在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中专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在实施过程中很难满足中专生的多层次思想需要。如思想政治教育对中专生的学习状况、能力层次等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对中专生的性格和思想状态等个性特色不够关注等。

(三)忽视中专生主体地位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进行新的思想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方法探索,如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多样的室内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归属感、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有的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心理咨询室、配备相应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不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以传统的灌输讲解为主,客观上造成了中专生的主体感的缺失。

(四)轻视中专生的心理健康

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轻视中专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思想教育采取传统的专制式管理,学校和班级制定严格的管理条例,教育工作严格按照管理条例监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但是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如学生的厌学情绪、人际关系处理存在问题以及性格内向等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中专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解决,不利于学生的后期成长和发展。

二、人文关怀缺失的归因分析

(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对中专生人文关怀的正确认识

部分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对中专生的人文关怀有足够的重视。例如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给中学生空泛的思想道理,让学生很被动地接受思想道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多层次思想需要以及主体地位。而中专生的自我归属感差、目标不清晰以及心理波动等问题没有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中专生的人文关怀的重视度不够。

(二)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足

由于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理念的束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还不到位。人文关怀涉及的理论是多方面的,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放性的指导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规律,关注过程的建构主义理论等,但是许多中专学校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工作研究还不够。

(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素养不高

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对中专生的人文关怀工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养要求是十分高的,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和经验,还要有足够的责任性、爱心和耐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但是很多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应的人文素养是达不到要求的。

(四)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的影响

中专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顺利展开还需要一定的教育环境作保障,教育环境包括班集体环境、学校人文环境、家庭教育环境还有社会人文环境,人文关怀工作需要包括教师、学校管理、家长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协力参与,共同建构。但是当前中专生的人文关怀环境是很不理想的,缺少班级和学校的宏观人文关怀氛围、没有理想的的家庭环境的保障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的支持。

三、加强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一)拓展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载体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第一,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人文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到相应的课内外人文互动中,精心组织和策划有利于发展中专生身心健康的人文活动,如体育赛事、科技创作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活动。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积极拓展中专生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空间,多组织中专生去校外体验社会实践,拓展中专生的视野和人生经验,以活动为载体推进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促进中专生的全面发展。第三,以网络为媒介建构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文关怀教育平台。积极建设校园网,优化校园网站,通过网络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资源,利用网络互动性和及时性来强化同学生的联系,并积极引导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第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一方面要严肃校纪校规,另一方面管理要严宽适当,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提高管理水平。

(二)改进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三贴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即贴近中专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中专生着想;要贴近中专生的学习和生活,对症下药,针对性地引导,提高引导效率;要贴近学生的时代思想,拉近同学生的思想距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教育者要积极运用心理疏导法,建立心理咨询室,平时多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普及,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另外,情感体验法也是有效的教育方法。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换位思考,体谅学生的情感,引导和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

(三)营造浓厚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

第3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教育

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物质技能的进步,对人精神世界丰富性的关注相对比较淡漠,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重理轻文,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轻视人文精神素养的濡染,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存在“精神发育不良”的问题。科学是立事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与人文交融,方能成就可持续发展的人。

高职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对学生注重职业技能的传授,有意无意淡化了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针对这一现实,对高职学生进行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培养势在必行。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两种宝贵精神,关于他们的内涵,学者从不同角度纷纷解释,总的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尊重实践、崇尚创新、弘扬理性。[1]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和实践规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它们都体现了人的情感、精神和认识水平,本质上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二者之间应该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开发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教育的现状

高职教育受市场经济影响大,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十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则用力不足,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近年的就业率有所上升,但离职率也相对较高,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同度不如普通高校学生,这种不满意往往不是业务上的,而是素质因素居多,如工作责任心不强、不遵守纪律、与人协作能力差等。综合素质培养的缺失,使学生在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的竞争实力不强。

让我们考察高职对在校学生的培养现状,学校往往基于市场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技能课,对学生的培养有功利化趋向,一些院校除了政治课外,在人文类课程的开设上几乎是空白。课程学习是对学生知识素养培养的载体,课程的设置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人文课程的缺失,在学生形成合理知识方面造成很大的缺憾。学生忙于职业技能的训练,很少接触人文类学科知识,对中外优秀的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缺乏广泛的了解。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形成的平台,职业化教育导致学生人文精神失落,一些学生除了专业知识欠缺外,还思想贫乏、精神空虚。对生命缺乏关照的情怀,价值观念跟着市场和功利走,道德上没有是非标准,心理脆弱,不堪一击。

缺乏人文精神培养的职业化教育,其实真正的科学精神也不容易培养出来。科学的技能不等于科学精神,没有人文精神对人灵性的开发导引,科学的创新性精神也不容易发掘出来。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研究中最可贵的因素是直觉,人文思维是开放的形象思维,是直觉、顿悟、灵感,是人所特有的,也是人灵性最重要的体现。爱因斯坦以他切身的体验深刻地论道: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可以说,没有人文思维,就没有原创性[2]。科学精神的主要特征是求实、批判和创造,它本质上与人文精神一样,都是出于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而产生的,高职注重实用技能的掌握,学生眼界狭小,为了学习技能而学习技能,没有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支撑的职业训练,只能使人变成单面性的“工具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许多领域都呈现出综合性特点,要求做事的人文理知识兼备,以全方位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素质高的人在各行业比较受欢迎,高职院校单一的技能训练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培养的策略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价值上是相互支撑的。没有人文的科学和没有科学的人文都是残缺的存在,“科学决定道路,人文决定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培育,并且从观念到行动上积极寻找合理的策略路径。

(一)树立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营造文理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就要转变技术本位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关注的是职业人的培养,实际上更多看到“职业”,对“人”的问题思考不够,对人和职业的内在关系没有科学的把握,割裂了“做事”和“成人”的统一。忽略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发育。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夸美纽斯说:“一切教育应源于人自身的目的:追求高尚而完善的人性,探索生命的真谛,在混乱的密林中为人类德性指引出路。”[3]高职院校应该确立“育人”为先的理念,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积极搭建平台,营造文理交融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浸润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文理融合、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高职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内容要突破专业的限制,比如经常举办科技或人文知识讲座,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听讲,参与讨论。成立各种科技和文艺社团组织,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真切体察坚持不懈、团结协作、与人为善等科学和人文精神,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综合素养。经常举办一些辩论比赛,让各种思想交汇碰撞,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学校还要注重图书馆的建设,一本好书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可以给他们许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经验和哲理,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体察身外的世界,提高人文精神素养。

(二)加强文理兼备的课程体系建设,创设科学和人文精神融合培育的园地。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人文类课程偏少,大量的课时都在训练专业技能。为了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有必要加强课程体系改革,适当增加人文类基础课,开设一些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这些人文课程会给学生打开另一方独特的天地,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融文理于一体的课程,如各学科的科学发展史课程。著名的科学史家乔治·萨顿一生致力于科学人性化的工作,认为科学史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桥梁。他说:“科学的历史,如果从一种真正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将会开拓我们的眼界,增加我们的同情心;将会提高我们的智力水平和道德水准;将会加深我们对于人类和自然的理解,即达到人文主义的目标。”[4]由此可见,科学史课程也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发展。

改革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文课程开设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精神价值体系,塑造健康人格,使学生有学识、修养、爱心,对人和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独立理性人格和创新精神等,如果教学方法还停留在过去“灌输式”等机械落后的层面,人文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应探寻有利于学生精神成长的教学方法,利用课堂讨论、情感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学生自己探寻人类精神情感的境界和奥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扩展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手段和平台。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先进媒介,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可利用校园网络,建立素质教育园地,开设科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网络讲座等活动,有机结合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文化、艺术、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展示人文文化的精神魅力,并且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体会科学家身上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学会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人文情怀。

教师可利用网络,搭建和学生课外平等交流的平台。比如,可以利用博客这个媒介形式,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写成文章放在博客上,让学生质疑,谈自己的想法,和老师展开讨论,这种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精神。老师也可以利用博客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应用活动,如就人文或科技领域某一问题,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把研究成果放在网上供大家交流学习。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提高。

总之,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知识、技能、素质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坚持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9.

[2]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02:11,12-16.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2.

[4]萨顿.科学的生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49.

第4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家校;习惯;育人

【Abstract】In this four years of the boarding make the form master of class the work, I tight tight around the student be good of life hygiene habit of become education, hold hands with parent, together teach a person.Each Monday letter, pay attention to a school contact;Training parent, common exaltation teach person's level;In time communication, the point speed up.Learn through playing in the student the normal regulations the training, the study become, let the student is in the activity and in the environment smoked under the pottery, promote good life hygiene habit betterly become.

【Key words】School in the house;Habit;Teach a person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生成才需要健康的体魄,养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是前提。

然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常发现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水平、职业特点、教子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家养成的行为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学生到学校寄宿后,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刷牙、洗脸、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洗餐具、洗澡、洗袜子等小物件,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要合理安排好自己一周的零花钱,还要适应学校的膳食。刚接受寄宿制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那阵,我发现,他们的生活卫生习惯存在很多问题:如不会洗脸洗澡的孩子不少,不爱刷牙的孩子很多,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好吃零食、随手扔包装纸,在墙上、桌椅上乱涂乱画,读书、作业时不注意用眼卫生,环保意识淡薄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训练,学生的生活卫生习惯有所好转。也有学生的卫生习惯还停留在学校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中,特别是一些男生,一旦放松监管就会呈现出不良的卫生习惯。我意识到,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往往需要花较大的精力,反复坚持,才能成功。只有加强家校联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才有保证逐步养成。因此,在这四年的寄宿制班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紧紧围绕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家长携手,共同育人。

1.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1.1 每周一信,家校联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以期获得更佳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刚入学的那一学期,我坚持每周给家长发一封信,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希望家长能跟上来,特别是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更是特别要求。如:我在2006年11月16日给家长的信中写道: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星期天回家请丝毫不要懈怠.有一个值得家长重视的问题是:每个星期一孩子们显得特别野,不能静下来搞学习上的事,上课有一些孩子吃零食,下午打瞌睡的也特别多。老师分明感觉到有一部分家长不能较好地与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上几封信都说过,星期天不能让孩子太疯玩,晚上让孩子早睡,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很多家长体会到了我的苦心,跟着一道严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2 培训家长,共同提高。

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每一次家长会,我都高度重视,认真准备。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按学生生活习惯的差异分类开家长会,并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探讨。内容有自己亲自办讲座,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榜样;请一些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孩子的家长来给其他家长传经验……这些既提高家长的素质,也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及时沟通,重点督促。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上的一致性,才能发挥对孩子的最大教育。而前提是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了解。从一年级到现在四年级,我班星期五放学都有一个习惯,如果学生在学校有问题,我会把家长找来,交流沟通,取得教育的一致性。我班有一个女生,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跟乡下的爷爷、奶奶生活,生活卫生习惯特别差,入学后,既不喜欢洗脸、刷牙,头发时常也是乱蓬蓬的,课桌里的书籍、本子一团糟,衣服穿不到一天,准会脏脏的……为了改变这个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我找来她临时监管的姨妈,请她帮助督促这孩子周末回家后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通过几年的共同努力,这个孩子已经逐步爱卫生了,也能把书包整理得比较整齐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寓教于乐,学习养成

我班充分利用晨会、读报课、班队活动等阵地开展以培养学生生活卫生习惯为主题的宣讲、督促活动

2.1 活动育人。

班队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我班每学期至少五次开展以培养学生生活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如何保护眼睛;如何洗袜子等小物件;如何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一天的时间;如何提高晚上睡觉的质量……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生活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生活习惯好了,也更爱卫生了。难怪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最喜欢班队活动课了,它教给了我许多以前不会的知识……。”

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对于寄宿的孩子来说,寝室就像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如何让家更舒适,更温暖,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寝室卫生好了,走进去让人感觉舒服了,学生也能睡个好觉了。在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特别重视充分发挥生活老师的指导督促作用,配合生活老师教会学生一些日常的生活卫生技能,并和生活老师一道检查督促,持之以恒,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组织每个寝室的室长和生活老师一道进行文明寝室的评比活动,在评比中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竞赛我班每天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分别从教室卫生、公共区域卫生、自我形象、文明、桌椅餐柜五方面入手。由值周班长和劳动委员记好检查表,写清扣分情况,评出一周生活卫生星级学生并在星期五向全班学生汇报。日常行为规范竞赛促进了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2.2 环境育人。

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因此,我十分重视教室的布置,有队角、好人好事栏、行为规范栏、图书栏等等。充分利用教室的四周,教育学生,随时随地让学生注意自己的习惯。我还和生活老师一起,美化寝室环境,在墙壁的四周贴上文明标语,如:被辱整齐、讲文明、讲礼貌、团结同学、按时就寝……这样有利于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

2.3 责任育人。

建立班级监督岗为了强化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我班成立了值周监督岗,负责教室、公共区域的卫生监督。对全班学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记录和星级学生评比挂钩。这样促进了学生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的形成。

开展个人卫生检查每星期都定时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由值周卫生委员对每个学生逐个检查:是否经常洗头、洗澡;衣着是否整洁;指甲是否勤剪等方面来督促学生自己动手,整洁一身。

3.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1 循序渐进,形成训练。

从学生的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如一年级刚入学第一个月,我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在低年级时逐步培养学生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乱扔果皮纸屑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现在到了中年级我要求学生自己做到勤换衣服、勤洗澡洗头,自己洗袜子等小物件,能够整理自己的床铺,清扫教室以及公共区域的卫生并注意保持。

3.2 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摆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3.3 个别指导,全面训练。

培养学生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班集体的卫生习惯状况是通过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我对班里各种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坚持正面教育个别卫生习惯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同时,让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学生成为骨干,作为榜样带动卫生差的学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予以鼓励。

4.齐抓共管,成效显著

经过几年的养成教育实践,我班学生的生活卫生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已经有80%的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卫生习惯不理想的学生明显少了。许多学生从以前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成长为今天的自理能手,明确了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对习惯培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刚住校的那段时间,我什么都不会,晚上睡觉不洗脸、不洗脚,有时连衣服也不脱。早上起来系鞋带也要花上好几分钟。现在,在班主任和生活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很多。我能自己穿衣,叠被、系鞋带、洗碗、洗袜子、红领巾。在家里也变得勤劳了,爸爸妈妈都夸我长大了爱劳动!我真高兴啊!……”

第5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对策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精辟而深邃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指导思想。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及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深切关怀人的发展及生命,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和需求,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发展为本,把大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调动并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忽视人文关怀的现象,这种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及学生身心健康和个体的发展。为此,笔者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对策做些探讨,以期对我国当前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裨益。

一、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首先应转变教育方式。教育方式的转变主要是指从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转变,即从忽视大学生的发展向重视大学生的发展转变。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盛行听话式的教育方式,即向学生简单说教、硬性灌输,不重视学生的发展,把受教育者当作“物”对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不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受教育者当作“驯服工具”来培养,作为“美德之袋”进行灌输。这种一味说教、灌输,只会造成学生情绪上的抵制和行为上的叛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注重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在对话式教育方式中,教育者充分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支持、鼓励有见地、有思想的学生,允许师生讨论甚至争论,使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取信息,在坦诚的讨论中得到启迪,在共同的参与中接受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互动舞台。同时,教育者还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消除师生之间沟通的距离、障碍,使学生能够平等地真诚地与教育者交流,而且乐于与之交流,通过双方精神、心灵上的交流,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识,促进双方在思想上、认知上向更高层次的转化。

二、增加教育者的情感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人际关系的剂,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关系的基础。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既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和思想碰撞。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必须遵循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越融洽,心理沟通越微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越好。

从情感入手去关注学生心灵深处的内心体验和微妙的精神世界,是对学生加强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大学生来讲,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感或情绪障碍,甚至出现认知接受而情绪抵制的现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较为深刻地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进行情通理顺、顺情入理的教育。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以诚挚、高尚、深厚的情感去关怀和感染大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和个别“问题”学生,争取以情感叩开学生的心扉,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与受教育者感情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克服消极情感,调动学生积极的感情体验,从而引导大学生在理智上不断升华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的境界,以健康、稳定、高尚的情感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三、注重个性化的教育

个性化的教育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关心自己,自己爱护自己,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决定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的共性,用一套事先预设好的模式、规范去要求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独特魅力而又千差万别的具体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属于个体自身的东西越来越少,毫无个性可言,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个性的受教育者,他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和才能,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方式,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追求向往,所有的一切都打上了作为个性的独特烙印。因此,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社会适应性,而应根据大学生个体差异,重视个体需要的多样性和教育的层次性。在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到大学生个体心理、思想上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真正从不同个体出发,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实践也充分证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更富有针对性,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如果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个别教育,势必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是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最直接的反映,具有内在教育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载体。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但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尚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抓住这个根本,才能使全体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高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研等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正确思想教育和优秀传统美德的熏陶,使自身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道德素质也得到升华。(3)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努力营造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氛围,充分体现大学特有的人文关怀。在校门、办公楼、教室、图书馆及其他学生经常出入的活动场所,要有体现办学宗旨的人文特色的内容。要美化校园物质环境,改善设施,合理布局,向大学生传递现代化、科学化、民族化的信息,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4)优化信息环境。高校要充分运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等各种文字和电子传播媒体,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力求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知识和信息上报、上网,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

五、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弘扬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主体性品质与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完全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当作纯粹灌输的对象。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导致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造成受教育者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结果。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和教师同是教育的主体,在双主体的相互关系中,学生又居于中心地位。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活动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才能把教育的知识生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有的教育最终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得以验证,也就是说,学生才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心所在。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一个更加平等交流的位置上,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对自己人格与尊严的尊重,实实在在地体验到自己积极、主动参与的价值,使他们懂得提高能力与综合素质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进行完善自我的教育;要尊重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动性的发挥,给他们以平等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从而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如引导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辩论、演讲、情景模拟活动等,从而最广泛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第6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焦虑障碍;横断面调查;认知倾向;D型人格;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2-0090-04

二十一世纪,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焦虑障碍是常见的心理问题。国外报告,焦虑障碍占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的第二位,青少年早期发病率达412%[1]。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心理问题的时期。中学生焦虑障碍与消极归因方式、个等有关[2,3]。所谓认知倾向,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及外界事物的评价和态度,包括乐观和悲观的认知观念和态度[4]。而D型人格也称痛苦人格,表现情感的消极和社会化程度低,社交困难等,消极情感和社会抑制是D型人格的两个突出特征[5]。本研究采用认知倾向问卷,D型人格量表等问卷,对中学生焦虑障碍的认知倾向、D型人格和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研究,拟探讨其相互关系,以提供科学的干预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焦虑障碍组来自河南某心理咨询中心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就诊的中学生,由一名主任医师和一名主治医师确定诊断,入组符合以下标准: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6];焦虑自评量表粗分大于50分;排除器质性疾病致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重性精神疾病;研究对象均为初高中汉族学生,年龄12~18岁;均为首次发病,未经系统治疗,知情同意。

符合条件者共77例,男性44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16±2岁。焦虑障碍组包括强迫症43例,社交焦虑10例、广泛性焦虑16例、惊恐发作5例,单纯恐怖症3例。初中生35例(初一10例,初二9例,初三16例),高中生42例(高一12例,高二10例,高三20例)。

对照组来自新乡市三所中学(普通、重点、技工学校各一所)的健康中学生。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每所学校不同年级共抽取六个班,三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共抽取18个班796人,在所收集的样本中以性别、年龄、年级分布相近作为匹配条件,共纳入12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12名量表填写内容不全,剔除后实际入组108名,男性61名,女性47名,平均年龄16±2岁。对照组年级分布为初中生43名(初一13名,初二10名,初三20名),高中生65名(高一19名,高二17名,高三29名)。

两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其他家庭人口学资料(家庭结构、父母文化、职业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

1.2 工具

1.2.1 认知倾向问卷(Cognitive Appraisal Orientation Test,CAOT),共含10个条目,分悲观和乐观两个因子,采用0-4分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认知倾向越积极,在国外使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7]。本研究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同意使用该量表。由本课题组进行汉化和信效度检验,同质性信度068,一周后重测,重测信度063,达到量表品质要求,适合国内使用。

1.2.2 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DS)[8]共含14个条目,分消极情感和社会抑制两个因子,采用0-4分5级评分法,两因子都大于10分者为D型人格[8]。本量表经原作者授权使用,并进行汉化和信效度检验,同质性信度088,一周后重测,重测信度0.76[9]。

1.2.3 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FES)[10]由Moss等1981年编制,共设90条目分为10个分量表,包括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和控制性等十个因子层面。

1.2.4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1]。

1.3 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以及路径分析。

2结 果

2.1 焦虑障碍组和对照组认知倾向、D型人格及家庭环境量表评分比较

表1显示认知倾向问卷中,焦虑障碍组乐观因子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

2.2 焦虑症状严重程度与各因子得分的相关分析

焦虑与乐观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57,P

2.3 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焦虑为因变量,以认知、D型人格及家庭环境量表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消极情感、家庭亲密度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信息总量的50%,见表2。

2.4 焦虑障碍的路径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预测变量对焦虑障碍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效果,依次以焦虑和各预测因子为因变量,进行复回归分析。首先将所有预测变量纳入焦虑障碍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依据焦虑障碍的相关理论建立路径模拟图,最终根据进入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和显著水平(P

3讨 论

本研究发现,焦虑障碍中学生的乐观认知倾向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乐观程度与焦虑症状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是焦虑障碍中学生对不确定的事物容易表现过度的担心、紧张和害怕,过高估计了危险和困难,低估了自己的应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缺乏乐观自信的认知态度。一但面临学习的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失败,容易自我否定和过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心理冲突引起的焦虑就更明显。这与国外Nathan等研究发现焦虑障碍患者存在不良的认知方式相似[1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研究发现,焦虑障碍中学生多表现为D型人格,其D型人格特征量表总分及消极情感、社会抑制因子分均大于对照组。提示D型人格特质的焦虑障碍中学生可能易经历消极痛苦的情绪,经常感到紧张和担忧,同时由于担心遭到拒绝,不愿和别人主动交往,社会交往功能可能因此受到抑制。回归分析发现消极情感的人格特质是焦虑障碍的风险因素之一,表明D型人格对焦虑障碍的发生存在影响。这与Nathilcle等的观点相似[13]。

本研究揭示,焦虑障碍中学生有明显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家庭成员间亲密程度低,缺乏承诺和责任,对立和矛盾冲突较多,渴求成功和获取知识的愿望不强,缺乏道德和文化价值取向,家庭规范和约束力不够。相关分析发现家庭亲密程度越低,矛盾冲突越多,家庭娱乐性和文化价值取向越低,焦虑症状也越严重。回归分析发现家庭亲密度可以预测焦虑障碍的发生,推测家庭亲密度可能与中学生焦虑障碍的关系比较密切。可能的原因是,中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和环境的不适应,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父母一味地要求他们学习,忽略了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再者,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可能增加了与父母的对立冲突,也易对枯燥的学习产生厌倦,对成功的愿望和知识的渴求度不高。国内戴文献等研究支持本结果[14]。本研究未发现控制性因素对焦虑构成影响,国外有人认为控制性是引起焦虑的可能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性越强,子女焦虑程度越严重[15]。这可能与国外青少年独立性较强,崇尚自由,当受到父母的约束和控制时,内心的焦虑体验较明显,而中国传统上则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可能是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

本研究通过建立焦虑障碍模型和路经分析,进一步探讨D型人格及家庭环境等影响因素对焦虑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研究发现,消极情感对焦虑有直接影响作用,表明个性消极,紧张担忧的患者,面对外界应激易产生焦虑情绪。消极情感可能是作为易感素质,对焦虑产生直接影响作用。家庭亲密度对焦虑也有直接影响作用,同时亲密度对消极情感影响较明显,它也可通过消极情感间接影响焦虑的发生,说明不良家庭环境可能影响了个性塑造和发展,从而对焦虑产生影响。这与国外Susan J等研究相似[16]。尽管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学生焦虑障碍有影响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弱,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小,混杂因素控制不力。同时也说明中学生焦虑障碍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乐观认知倾向并未进入焦虑的回归方程,可能是认知倾向作为一种中介,在外界应激与情绪间起调节作用,而不直接影响焦虑的发生。

第7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227-02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纷繁复杂,互相竞争,许多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问题上往往感到茫然失措,因而自身定型的价值观几乎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有着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同时又有着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因此,对于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与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现状

1.教育形式单一,方法多以灌输为主。目前大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但部分高校存在授课内容教条,授课方式单一、死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作为一般性的知识讲授,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在本次调研中,在“您认为以下哪种途径更有利于宣传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选择“网络媒体宣传”的占69%,选择“榜样示范作用”的占45%,选择“志愿服务活动”的占38%,最后才是“课堂教学”占29%。在“您认为学校开展的哪类活动对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影响最大”问题的回答中,61%的学生党员选择通过校园文化活动,27%学生党员选择了社会实践活动,11%的学生党员选择了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由此可见想要完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靠课堂讲授方式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拓展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

2.停留在被动接受阶段,不能很好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说明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仅限于在比较粗浅的层面上,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统计,在“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的选项中,有85.4%的学生党员选择了“知道、了解”,但仅有27%的学生党员选择了“经过仔细揣摩,了解其中的内涵”,在“如果你看有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文明情况时,您会如何处理?”选择“上前制止的”占25.7%,选择“非常不满,但不会制止的”占65.3%,选择“装作没看见的”占9%。在“您认为身边的同学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的问题回答上,选择“是的”占39%,选择“没注意的”占44%,选择“不是的”占14%。从以上问题的回答上反映出目前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认同上升到行为认同的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没有很好地完成过渡,虽然对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没有排斥感但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将其作为只能停留在思想意识中的“观念”,而不是用来指导实际的“行为准则”。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还不够坚定。开展对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党员能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坚定信念。但随着社会转型、贫富差距的加大、西方不良思潮的涌入,市场经济利益思想的影响等使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给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你认为认为理论是否能够继续适用于在当今中国”的看法上,选择“继续适用”的仅有49.5%,勉强占半数。在“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前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中,只有51%的学生选择了“坚决支持”,7.6%的学生选择“有所怀疑”,2.1%的学生选择“失去信心”,其余的选择了“不好说”。这反映出目前的“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务实化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还不够坚定。

二、影响90后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的因素分析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一方面,通过网络、新闻出版媒介、影视音像制品等渠道宣传西方文化价值观,降低我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侵略、文化霸权,对我国核心价值观构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您认为以下何种因素对自己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最大的问题中,选择家庭教育的占61%、其次就是媒体信息占29%,可见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对于大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何等重要。另一方面,西方新经济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功利主义、西方人权理论等社会思潮不断涌入,使一些大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表现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极大挑战同时也更加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2.社会变革、经济转型带来的冲击。面对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甚至出现混乱,对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的信心、信念受到剧烈的冲击。这种状况对部分大学生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学习目标、生活空虚、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有的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

3.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涉世不深。对党和国家历史以及国情尚不完全了解,再加上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领域战略图谋的影响,容易在思想上产生混乱,突现价值冲突,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认为其更值得提倡,甚至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入党动机是纯正的,但是在“你的入党动机是什么”的回答上还有32.4%的学生选择了方便今后就业,22.7%的学生选择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8.9%选择了受父母或老师的影响。这表明这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将入党作为实现个人发展,展现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存在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

三、教育对策

1.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整合社会不同价值观念、体现不同层次人群的价值追求,凝聚全体中国人民力量的主流价值观,以对抗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价值理念,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体的利益追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民族复兴大业的创造热情。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也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和团结意识,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思想意志,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2.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打破对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的“灌输”模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组织开展学生党员”点题轮讲”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丰富、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优势,以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的集成化手段,多层次、立体化开展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运用电子邮件和论坛实现党群的互动,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内容上尽量减少传统的理论说教,敏锐地捕捉适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议题,通过建立学生党支部QQ群、飞信群等方式为党员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借此交流学习心得,宣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树立学习典型,以榜样教育的方式带动周围的同学自觉加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队伍中来。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构建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等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的职责分工,提高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在这一动态循环系统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灵活多样的教育载体和有效的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的职责分工是,思想理论课教师负责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老师和班导师负责带领大学生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活动。

参考文献:

[1]谢宏忠.大学生价值观导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周正艳.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6).

第8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我省从1993年实行建筑企业劳保费用统筹管理以来,有力地保障了国有建筑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对推动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一个时期,有的地方随意表态,越权减免建设工程劳保费用(简称劳保费用),造成全省劳保费用减收,致使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建筑企业劳保费用收缴管理的有关问题重申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劳保费用是建筑工程费的组成部分,也是专项用于建筑企业职工养老的资金。这项费用实行统筹管理,是省政府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平等竞争机制,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国有建筑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劳动厅关于切实保障建筑企业离休人员基本生活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1997〕63号)精神,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征收工作,务必按规定标准足额收缴。

    二、未经省政府批准,任何地方政府和部门都无权减免劳保费用。凡擅自下发减免劳保费用文件的,要自行纠正;已减免劳保费用的工程项目,由当地政府负责,限期办理补缴手续,足额追缴。

    三、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与有关单位密切合作,加强劳保费用的收缴管理工作。要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认真及时地做好当地企业和跨地区承担施工任务的企业劳保费用的结算和拨付工作,不得拖延或截留。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建筑企业离退休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第9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范文

一、正确的价值观是建立正确人生观的基础

人生观从萌芽、发展到基本形成都在青少年时期,特别在大学阶段,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的重要阶段。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生活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系统概括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观念。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解决的是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它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生态度回答的是人生的路该怎样走的问题。人生价值主要指人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生意义的评价,是把人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个体所应具有的最基本价值取向问题,也是决定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因素。当然,这三者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有利于其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然而人生观又受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关系和世界观的制约。作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作为学生时代的佼佼者时最容易对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动摇。因此,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生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大学教育本身的任务和历史的责任。

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基础

世界观是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根本性的总观点,是一个人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认识的综合体现。世界观的形成不单纯是一个认识问题,而且还与个体的情感、意志、动机、理想、立场、态度和道德品质密切相关。在一个人的认识过程中,世界观是最后形成的,是对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发展和升华,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定性认识。从人的思维和认识角度看,世界观主要包括知识、观点和信仰。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们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成果。知识是经验的初步概括和理论的规律性反映,可以分为科学的和日常生活的、被理解了的和表面的。观点决定着人们运用知识的动机和方向,不仅推测存在的知识,还包括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某种认识,是对知识的理解、评价和进一步掌握。观点可以是唯物论的也可以是唯心论的、正确的和错误的等。然而社会需要的是正确的和唯物论的认知,是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益的世界观,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从世界观的形成过程看,大体有五个阶段:朦胧阶段、观察阶段、探索阶段、定向阶段和校正阶段。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这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从探索到定向阶段。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身心发育走向成熟,精力旺盛,自我意识增强,会较多地考虑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随着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不断增加,从而形成对整个社会的看法,这也就是个人价值的取向,这种观念一经形成,将会影响个体的整个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乃至于影响整个人生。

然而,从整体上看“世界观”也是一个人对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价值认识和评价后所做出的意识形态到行为方式的理解和抽象。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不同的世界观的形成。不同的人生观点也会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大学教育期间必须重视学生价值观教育。

三、正确的价值观还是学习的力量源泉

学生有无正确的价值目标,是直接影响其学习活动能否自觉、持久的重要因素。作为大学生往往都已树立了远大的生活目标,其价值观已经成为自我意识的核心结构,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活动开始起着支配作用。如果一个大学生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他的学习将会变成自觉主动持久的活动。然而事实上,在当今“金钱”价值观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丧失了正确的价值目标,胸无大志,无所追求,农村学生把“跳出农门”作为读书的最终目的,城市学生把追求享乐、追求富贵作为学习的目标,从而导致学习上得过且过,甚至上了大学后就产生了厌学心理,意识不到自觉学习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价值观的性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为深刻。学习既具有个人意义,又具有社会意义。因此学生的学习既可以是利己的,也可是利他的。学生如果选择了正确的价值观,把学习的个人意义与学习的社会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自觉而勤奋地学习,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仅仅是利己的,就有可能因计较个人得失而经受不住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也有一部分学生滋生学习无用的思想而把培养人际关系作为大学学习的主要任务,并由此而产生了所谓拉关系、请客送礼、培养感情等不良习气。这往往是缺乏正确的价值目标造成的。

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后,一切知识技能的学习都会经过价值评价的“过滤”。凡是对个人有价值的事物,都易于构成知觉的对象。价值评价对接受知识的内容、范围和是否进一步学习,以及是否将其付诸实践等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学生面临走向社会和就业问题,他们也开始追求学习内容的“实用价值”。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那怕没有兴趣也会集中精力地去学习掌握,反之被他们否认的价值评价的东西他们就不乐意学习,更不用说将其付诸实践了。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教育与指导,并与人生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优良品德、行为习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四、正确理解和实施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