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问题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引言
陶板是由天然的硅酸盐矿物原料组成,然后添加少量的色料及添加剂,通过破碎、混料、加水、练泥后,采用真空湿法挤出成形,在1120~1180℃烧制而成的一种硅酸盐制品,其吸水率一般控制在6%~10%。由于该工节能、降耗,符合“十二五规划”政策方针,所以在陶瓷行业中备受追捧。同时,陶板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隔热、隔音、抗震等:还具有浑厚、天然大方、淳朴等特性。本文主要对原料破碎、成品泥制备、挤出成形等方面的工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陶板原料及成形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2 陶板原料处理工
2.1原料分类
产品是否稳定受影响于原料是否稳定,故对原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原料,应选择不同的破碎设备。
(1)可塑性原料:软质粘土(如:漳州土、苏州土、界牌土等);硬质粘土(如叶蜡石、紫砂土、红页岩等)。
(2)瘠性原料:石英、熟料、废砖粉等。
(3)助熔性原料:长石、硅灰石、锂长石、滑石等。
(4)辅助原料:色料及粘性添加剂等。
陶板生产因对原料要求不高,配方中可大量加入废渣。这也正是陶板生产对原料运用的优越体现,所以应加强对废渣的管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管理废渣。
(1)熟悉工废渣特性。充分了解各类废渣特性,才能更好地使用于配方中,如:坯体废料,此类废料成分跟陶板配方接近,经分类处理,再粉碎,即可利用:水煤浆废渣、煤气站废渣。此类废渣成分复杂,只有经过小试、中试,使产品性能稳定,才可利用:
(2)确定废坯、废泥来源是否稳定。通过抽样检查及化学分析,确定其成分是否稳定:
(3)按颜色进行堆放。相同或相近的颜色集中堆放与陈腐,并保证坯体的呈色稳定。
2.2原料破碎
2.2.1设备选型
在选择原料粉碎设备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1)原料的物性。如:硬度、脆性、含水率、块度等;
(2)粉碎比能否达到所需要的粒度和颗粒级配的要求;
(3)粉碎机械的作用性能。如:能耗大小、生产能力、耐久性、操作维修是否方便;
(4)粉碎过程中是否带入杂质;
(5)粉碎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流程来完成,如:粗碎、中碎、细碎机械的组合,粉磨机械与分级设备组合,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通常在陶板生产企业中,所用的破碎设备如下:
(1)颚式破碎机:对大块硬质原料进行粗碎,如:石英、长石等:
(2)锤式破碎机:用于硬度不高的物料进行中碎,如:废陶板:
(3)雷蒙机:高效的细碎设备,用于粉碎中等细度的硬质物料,如:干燥粘土。
2.2.2粉料制备工
粉料的粉碎工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该工工序短、简单、紧凑,需人力少,适合流水线大生产。但前段粉碎粉尘大,要注意防尘,故在设计工厂时,应把原料破碎车间单独分开,并安装除尘装置,破碎好的粉料再采用气管输送到原料仓,这样会大大减少原料车间的粉尘。虽然在破碎过程中会引入少量铁屑,但陶板坯体需借助铁发色,故控制好烧成制度,不会影响产品效果。
2.3成品泥的制各
国内生产陶板的企业制备可塑成品泥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以下称为A、B、C法。
由表1可知,在选择成品泥制备工时,关键应考虑以下几点:
(1)制备工能否保证泥料的水分均匀;
(2)泥料可塑性能否达到工要求;
(3)工路线是否简单,且能满足连续生产。
同时,在设计成品泥制备工时,要结合各厂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选择合适的制备工,再根据烧后产品质量的性能,进一步改进制备工。
3 成形工
3.1成形工流程
产品的成形工流程如图2所示。
3.2挤出成形工的几个关键问题
3.2.1泥料方面
(1)原料的颗粒级配。如一些硬质原料颗粒较大,烧成后会在产品表面出现爆点,且在挤出过程中,坯体边棱会产生开裂。
(2)泥料本身是否适应挤压成形。有些泥料由于其可塑性太高或太低,或者触变性能不够理想,导致在挤压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或变形。
(3)泥料混合均匀程度和泥料的可塑性。可塑性好可确保在挤出过程中泥料不容易开裂,混合均匀可保证产品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不变形。
3.2.2挤出机方面
挤出机的搅刀角度、长度、出口的退拔度、真空度等对挤压成形有影响。选择合理的挤出设备是确保挤压成形的重要保障。
(1)真空度
真空练泥的主要作用是排除泥料中的气体,改善泥料性能。由于气体的排除和对泥料的揉练、挤压,使泥料组织趋向均匀、致密,大大提高了坯体的可塑性。如果真空度达不到,挤出坯体会有裂纹。一般要求真空度不大于4),09MPa,真空度降低的原因有真空室漏气、堵塞;真空泵中油的稠度不适合,或没有及时更换;真空泵的活塞磨损等。
(2)加泥速度
如果加料过快,真空室易堵,泥料在真空室停留时间短,气体排除不充分;加泥太慢,会产生脱节现象,导致致密度不均匀。加泥量应根据挤出机的容量大小、长短来控制,通过调节自动喂料皮带速度控制加泥速度。
(3)泥料水分
泥料水分过多,泥料过软,易堵塞真空室;泥料水分过少,会增大挤出压力,容易导致挤出机发热厉害,不利于挤出机设备保养,所以在陶板生产中水分一般控制在16%~18%。
3.2.3模具方面
模具结构是否合理。如在模具设计上,模具A出泥周围是方形(见图3),而模具B是弧形(见图4),模具B出泥两边采用弧形设计,能起到泥料的缓冲作用,能更好地控制出泥量及速度。
4 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1刀弯
4.1.1刀弯出现的原因
(1)饼出
如果挤出中压力不均,挤出速度控制不当,致使坯体的致密度不一,干燥中自然收缩程度不同,就会产生刀弯。
(2)干燥
干燥窑的湿度和温度没有控制好,致使坯体干燥收缩不同,将可能产生刀弯。
4.1.2刀弯问题的解决方案
(1)时刻检查两边挤出速度是否相同,可以采用硬度仪检测,通过数值检查致密度是否相同,或切平泥段,挤出lOOmm左右,看两边长度是否相等:
(2)做好干燥窑炉数据记录。如记录生产什么规格、颜色的砖,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形,此时湿度和温度如何调节等。只有通过不断记录数据结果,在数据结果中寻找规律,才能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2爆点与开裂
4.2.1爆点与开裂产生的原因
爆点与开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颗粒级配控制不当,当配料中混有大的颗粒,在高温烧成时,大颗粒不能完全熔融,故在坯体表面会有颗粒隆起或爆开,使得表面不平,严重时直接开裂,如图5所示。
4.2.2爆点与开裂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粉碎原料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硬质原料的颗粒级配,只要达到一定的颗粒级配就能解决此问题。
4.3色带
4.3.1色带产生的原因
清机不干净,在转产时,特别是生产不同颜色的产品,为了生产需要,清机速度较快,清挤出的泥头不干净,其上方会有残留泥。由于颜色不同,挤出产品表面会有色带。如图6所示。
4.3.2色带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般的做法是3台挤出机共用两条窑炉,在转产时,使用备用挤出机,这样可腾出时间来进行彻底清机。
5 结语
幕墙陶板是节能、环保新型装饰材料,近几年,其在建陶行业中备受追捧。然而,在国内,陶板的生产工还处于初级阶段,如原料处理、挤出成形、干燥、烧成等工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各陶板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原料的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加强对员工培训,培养出高素质员工,解决成形工中的难题。若原料管理更加规范,成形工更加成熟,陶板生产技术难关必将攻破。
参考文献
[1]石棋,李月明.建筑陶瓷生产技术[M].景德镇: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8.
重启电脑。在键盘失灵时,可以先重启电脑,关闭某些程序,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
修改笔记本键盘的驱动。若重启电脑不行的话,要看看是不是键盘驱动的问题,若是话,要找到 “我的电脑”,打开系统属性,然后选择硬件标签,再打开设备管理器,就会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默认的键盘驱动是“标准101/102键或Microsoft自然PS/2键盘”。然后右键点击选择更新驱动程序,会出现一个新的页面,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高级)”,单击“下一步”,选择“不要搜索,我要自己选择安装驱动程序。”单击“下一步”,进入“选择要为此硬件安装的设备驱动程序”页去掉“显示兼容硬件”框前的小勾。在“标准键盘型号”栏中选择“Japanese PS/2 Keyboard (106/109 Key)”,点击“下一步”,在跳出“更新驱动程序警告”,点“是”。然后再“确认设备安装”窗口继续点“是”。等完成之后,重新启动电脑。
修改注册表。要先找到桌面的开始菜单,点击“运行”,输入“regedit”,开启注册表,进入“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ControlSet001ControlKeyboard Layouts”,里面有很多项目,其中以“0804”结尾的都是简体中文输入法。然后在打开“E00E0804”,可以看到右侧子项里有“Layout File”子项,双击打开该项,将“数值数据”中的“kbdus.dll”改为“kbdjpn.dll”,点击“确定”即可。最后将所有的以“0804”结尾的子项中“Layout File”全部改为“kbdjpn.dll”,好了之后,重新启动电脑就好了。
(来源:文章屋网 )
一、介绍故事情境
故事情境是构成情境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故事的选取必须注意其生活化与现实参照性的特点,即将现实生活加以艺术化和逻辑化,抽象成一个具有生活气息和理论意义的故事。在具体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故事情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故事情境中应包含相应的数学知识,体现一定的数学道理和数学思维。第二,故事情境中所包含的矛盾和冲突应当能够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加以解答,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知识储备。第三,蕴含在故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必须和实际生活相关联,这是故事情境设计的重点所在,也是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同时直接决定了故事情境创建的效果。此外,故事情境设计可以以某一单元的数学知识作为依据,也可以将若干个单元的数学知识加以综合,该种情况下,故事情境的复杂性加大,也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一大挑战。
二、呈现故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在对情境进行介绍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动,因此,教师应该在此时呈现故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即将故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告知学生,该数学问题可以是由故事主人公所提出的,也可以是由故事本身所引出的。教师在呈现故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问题呈现;其次,数学问题的呈现应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从故事情境的不同角度出发来思考,鼓励用多种方式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层层递进式的呈现方式,一般来说,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是较为恰当的处理方式,也是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
三、开展小组讨论和研究
在教师呈现故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后,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来组合。小组成员以5~7人为适宜,并选择一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织数学问题的谈论。首先,小组成员依据教师给出的数学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在讨论时,小组成员需要广泛查阅数学教材或有关数学资料获取相关帮助,尽可能讨论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若得出多种结论,小组成员则需要进行投票表决。其次,小组成员在进行表决后,需要对该解决方案进行二次讨论,以此保证方案的民主性和正确性。最后,确定数学问题解决方案。在小组讨论和研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不仅大大激发了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使得小组成员的思维方式得到拓宽,有利于班级关系的和谐。此外,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得小组讨论能够顺利开展并完成任务。
四、小组发表讨论结果
各个小组确定数学问题解决方案后,委派组长上台对本组方案进行解说和演示,演说内容主要包括该数学问题与数学知识的对应、小组讨论的过程及方案的取舍过程、最终确定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思路和办法等。在组长进行介绍时,台下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和有关意见,组长负责解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质疑人员不得对该小组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肆意攻击,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提问,不得混淆视听,影响小组成员的判断。此外,对于组长无法解答的质疑,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调整。在该环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尊重,同时,沟通与表达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五、小组之间进行结果比较和意见交换
在小组发表讨论结果后,各个小组将进行结果的比较和意见的交换,教师并不参与该环节,学生自主进行沟通和交流。沟通内容主要包括小组成员的思考过程及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各个小组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发现本组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在该环节中,学生拓宽了学习思路,丰富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了数学解题的效率。
六、教师讲授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学习 培训设计
人类的学习就是为了更加自如地解决现在或将来的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学习其实就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怎样培养一个成功的问题解决者,帮助学习者有效成功地解决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知识的能力是学习的重要目标。[1] 问题解决对学习者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学习的内涵
1.问题
问题是指这样的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完成这件事所需要的一系列行动。事实上,当遇到不可能直接完成的事时,就有了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将“问题”界定为:在事物的初始状态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障碍的情境。[2]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应当前的情境时,问题解决就发生了。[3] 即情境的目标状态和初始状态之间存在障碍构成问题,而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清除障碍,将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过程。在问题解决活动中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3.问题解决学习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或译为“问题本位学习”,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思路,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4]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自主地解决各种问题,问题解决学习作为一个过程,有其“偶发性”,但也并不全是“偶发事件”,许多学者提出过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步骤的图示,如杜威在1910年提出的问题解决五步法;沃拉斯在1926年提出的问题解决四阶段;罗斯曼在考察了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后,于1931年提出了问题解决六阶段论。[5] 笔者在本文中比较倾向于学者施良方的问题解决五阶段论。
二、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培训设计
1.小组划分与命名
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组织形式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因此需要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为了使学员能在本次德育研讨活动中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并由小组成员为本小组命名。
2.活动过程设计及要求
(1)学习心理准备。在学习活动开始前,为学员准备了一个“撕纸活动”,即由授课教师发给在场学员每人一张A4纸,要求在场所有的学员都闭上眼睛,听指示进行折纸、撕纸,最后睁开眼睛,打开手中的纸。对于同一个指令,由于每个学员的理解不同,将会出现不同的对折与撕裂的结果。由此引发学员对日常德育活动中的问题归因的真正思考,为发现问题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2)明确学习任务,进行组内分工。德育是一个需要智慧也呼唤智慧的教育领域。针对目前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授课教师要求学员将自己在学校或班级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罗列出来。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及效率,对小组进行了明确的组内分工:① 推选小组组长,明确组长职责,组长应想办法组织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活动。② 组长指定记录员,记录员要及时捕捉本组成员最闪光的想法及问题,并做好及时记录、归纳总结。③ 明确讨论的问题,即自己在学校和班级德育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困惑以及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④ 确定讨论时间,预计40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确定本组的德育问题。
(3)问题的发掘与提炼。要求各小组用40分钟的时间就自己所遇到过的德育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深入地发掘问题,并将本组发现的问题提炼汇总,记录在大白纸上。
(4)问题的呈现与解决。要求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将本组总结的问题呈现给全体学员,并由全体学员一起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策略。
(5)总结与评价。由授课教师对大家交流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在理论和问题解决方法上给学员以指导,帮助学员梳理出问题的解决策略。
三、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个案展示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问题的解决过程阶段问题是常常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尽管问题本身是各式各样的,但是问题的解决方式可以是相同的、类似的。根据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提出的问题解决阶段所做的概括,施良方教授把问题解决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此次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也是根据这五个阶段展开。
1.发现问题——感觉到问题的存在
这是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通过设计的“撕纸活动”让学员在思想上产生“思考”与“共鸣”,使某种情境变为问题。“撕纸作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兔子,有的像照相机,有的像花朵……大约有23种之多。
针对出现的这一结果,授课教师适时地引出思考的主题:即使是同一个指令,却出现不同的对折与结果,并由此引出学员对日常德育活动的反思。撕纸活动使学员在活动中体验到困难、张力或挑战,感觉到解决问题的需要,最主要的是打破了学员的思维定势,学习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2.表征问题——明确问题的各个方面
这是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第二阶段。表征问题是在心里将问题中的各相关要素整合成连贯一致的结构,又叫问题理解。在本阶段,教师让学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有目的有分工地进行信息的提炼与总结,将各自在日常德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提出来,并由记录员加以整理,直接记录到大白纸上。在这个阶段的活动中,每个小组进展情况不一,有的小组直接开始自由发言,对部分问题还产生争论,记录员先将问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最后准备总结誊写到大白纸上;有的小组则实行轮流发言制,有秩序有分工地进行记录工作;有的小组则不是很活跃,表现得比较冷淡,问题讨论得不热烈,授课教师在看到这种情况时,适时加入这个小组,并给予引导和明确分工,进一步明确组长的职责和记录员的任务,使这个小组也慢慢地进入状态。总之,在这个环节,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使学员在相互合作中找到德育各个方面的问题与困惑。
3.探索解决策略——形成各种备择的问题解决办法
这是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第三阶段。在明确问题及其各个方面以后,学员们要提出各种可以检验的备择的问题、解决办法或可能站得住脚的假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员能自如地解决问题,学员学习知识和技能是为了解决问题。加涅认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和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性问题”。[6] 此活动环节由各个小组代表进行讨论结果汇报,将本组总结提炼的德育问题一一展现给所有学员,并进行适当的解说,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或者向所有学员提出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策略,分享其他学员成功的德育教育经验。各个小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小组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例如,含笑组提出的问题中有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责任感、不讲诚信、自私、没有社会荣誉感,家庭教育不能给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支持。这些问题的提出明显地带有以偏概全的意识倾向,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较为片面。
4.根据结果和相对收效来评价已形成的各种备择的问题解决办法
这是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涉及选择最有前途的观念和解决办法。在此阶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授课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作用,授课教师要对每个小组做出的小组汇报适时地给予回应与指导,从理论知识层面和实践应用层面做出相应的解释,尤其是在第三阶段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并存时,帮助学员找到并形成最合适的解决办法。授课教师将提到的德育问题进行了归纳。
(1)制度层面。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2)个人成长经历发展。在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中会面对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层面的问题。应该强化班组的概念,进行“跨学科研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在教师自身的成长历程中去解决:一是知识层面问题。教师应多学习有关孩子、班级、德育、教育的书籍资料,如针对学生的叛逆问题,教师应该去扩充自己关于叛逆学生的心理方面的知识,从根源上寻求问题解决的依据。二是规范层面问题。进行规范性的德育,使德育活动系统性,让行为变成一种习惯,让习惯变成一种性格。三是价值层面问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最有价值,我对谁有价值,具有公平、公正、民主、善良等基本美德。四是行为层面问题。从一个班级层面上尝试了解班级管理的相关知识、相关培训,进而建立班级规则、规范,并倡导建立班级价值观,通过具体行为去表现班级的价值观。
(3)学生层面的管理问题。例如,“5+2=0”的问题,即学生在学校学习5天,周末回家2天,最终的效果却为0。谈到这个问题,授课教师适时谈了自己的想法:“‘5+2=0’的问题,我不认为是这样,教育不是万能的,作为专业化的教育,这只是行为的横向层面,为什么知识层面是‘5+2=0’?若如此,请反思我们教师是否努力地在每天的工作当中,为社会层面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教育除了每天给学生上课、做题,还应开设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充分利用身边的社区资源。”
(4)学生问题。面对学生问题,我们应将眼光放在学校内、班级内、人心内,反思我们曾经用什么方法解决过此类问题?尝试过哪些艺术?关于德育中的学生问题,一定要用心去研究,而方法的价值在于引导人们思考,引导人们行动。
5.实施某种行动方针,然后评判它的效用
这是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第五阶段。把观念付诸行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改变,并不断重新形成观念,以使这些观念适合于现实的问题情境。对于在此次德育研讨活动中提出的各个层面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同样需要各个学校在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地应用,形成自己新的策略与方法解决德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这五个步骤为我们表明了问题解决活动中所包含的各种成分,提供了描述和分析思维过程的把手。然而,问题解决的各个步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可能观察到的,而是只能通过推断得出的,况且,并不是所有的问题解决都要经过这几个步骤或阶段。在有些情况下,这些阶段会有一些重叠,人们有时可能会跳过其中的某一或某些阶段,有时则还要回复到前面的阶段上去。因此,不能把问题解决过程看作是一种按刻板的方式实施预先准备好的程序的过程。[7]
四、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反思
1.问题设计的重要作用
问题解决学习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在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问题设计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问题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点:一是问题应该与所学的概念及相关原理紧密相连。二是问题应该具有复杂性、真实性、开放性。三是问题要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使学员能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四是问题能够在自然地进行中给学员以评价、反馈,促进有效地解决问题。
2.教师指导与促进作用
一堂好课的设计自然离不开一个好教师的指导与促进。教师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问题情境的设定;二是小组活动的引导,教师要引导小组的工作顺利开展,协助小组明确分工,顺利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状态,并支持小组的积极互动,监视小组活动,保证学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但在各小组进入问题解决学习状态时要渐渐隐退,让学员去独立探索;三是深厚的理论功底与实践运用能力也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能更好地把握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为学员选择的问题解决策略做出适当的反馈与评价。
3.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员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在问题解决学习中必然少不了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将思维外显化,可以将问题带来的认知负担分散到各个学员身上,在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中,可以共同建构知识,发挥集体的力量,每个成员都能深入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中,都在贡献思想,而不是借用思想。
4.学员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将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师生关系也将随之产生新的特征,当我们一步步走进新课程,审视自己过去的教学时,就会感悟到要与时俱进,教师就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8] 在此次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中,也着重培养学员的换位思考意识,即教师角色的换位思考,使教师在解决日常的德育问题时能够真正地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要置身于“民主”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交流、对话。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才能舒展天性,发展个性,生动活泼地成长和发展。
5.学员参与的重要性
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贝尔指出,对于教育,要记住三件事:第一是动机,第二是动机,第三还是动机。动机对于学员的学习和整个培训设计活动而言,是一个核心和关键的因素。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参考文献:
[1]金慧.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支持[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小明.学习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5][6][美]罗伯特·M.加涅.学习的条件[M].傅统先,陆有铨,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类型;问题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127-02
收稿日期:[HTSS]2006-12-12
作者简介:李慧桂(1979-),女,浙江临海人,助教,硕士,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张剑平(1956-),男,浙江衢州人,教授,博士,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蔡培阳(1963-),男,浙江临海人,副教授,从事物理及科学教育教学研究。问题解决式教学是研究性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在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影响问题解决式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问题情境通常是指问题的刺激模式,即问题是以什么样的形态、方式组织和呈现的[1],它包含两个方面,即问题和情景,其中问题是实质和主体,情景是形式和载体,通常能为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提供背景和依据。
一、信息技术问题的基本类型
对于信息技术问题这一概念,在目前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文献或讨论中,很少有人明确、正式地将其提出并对其加以界定。这里根据数学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些学者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相关文献中对于“什么是数学问题”的论述[2],[3],将信息技术问题界定为:以信息技术为内容,或者虽不以信息技术为内容,但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概念、理论或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换言之,信息技术问题所包含的疑问因素或未知因素必须与信息技术相关。由于信息工具本身及其操作的复杂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信息技术问题的种类很多,各类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所以在设计问题情境之前,需要对常见的信息技术问题类型做一下了解。
乔纳森(Jonassen)通过收集成百上千个问题实例并对它们进行认知任务分析,把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划分成从良构到劣构逐渐过渡的11种类型[4],包括逻辑问题、运算问题、情境问题、规则运用问题、决策问题、故障测定问题、诊断―解决方案问题、战略实施问题、案例分析问题、设计问题、两难问题。
乔纳森的分类是以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各种问题为对象的,而卡斯特(Custer)则从技术问题解决的视角出发,将技术问题分为四类,即发明(invention)问题、设计(design)问题、故障检测(trouble-shooting)问题和程序(procedures)问题[5]。
从学科背景体系来看,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体系是由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相关的内容构成的,信息技术课程是课程设计者按照一定的课程观,将该体系向学生发展、社会需要映射的结果[6]。因此,我们这里以上述两位学者的问题分类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新课标教材、任务驱动式教学和主题活动式教学中常用的练习、任务、主题等样本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体系构成的角度,把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中常用的问题归纳为三大类,即信息问题、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
1.信息问题
信息问题是需要学习者运用信息知识、利用信息资源来解决的问题。从信息素养的内容构成看,信息问题主要将重点放在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上。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问题通常表现为:为了解决某一课题而进行信息需求分析,选择信息来源,搜集、评价并组织信息。例如准备某个专题讲座所需的信息就是一个信息问题。
2.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是需要学习者运用技术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有时候输入IP地址能够正常访问网络,但输入域名却不能正常访问网络就是一个技术问题。从信息素养的内容构成看,技术问题偏向于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课程内容上看,信息技术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教育,“技术”是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石和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7],所以技术问题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类问题,常见的有规则运用问题、程序设计问题、故障诊断问题、作品设计问题、案例分析问题等。
3.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涉及学习者对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的问题。从信息素养的内容构成看,社会问题主要将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社会问题通常表现为在信息技术条件(环境)下,利益、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两难选择上。例如,网络已经普及到家庭,这种变迁对于家庭的巩固是利还是弊?
二、良好的问题情境的特征
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教学呢?综观相关理论与实践,这里将良好问题情境的特征归纳如下:
1.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结构性角度
问题的结构性主要从问题状态的清晰程度和解决途径的明确程度两个方面来界定,所以结构不良的信息技术问题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问题的构成存在未知或某种程度的不可知部分;不能确定哪些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问题来说是必需的,以及如何综合利用它们;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发散的从而也是难以预见的。
2.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复杂度角度
复杂度通过问题所涉及的要素的数目、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方式和相关度,以及各要素的隐含程度等来定义[4]。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复杂性的信息技术问题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意识。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复杂度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问题所覆盖的知识点的多少;问题所要求的思维水平的高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确保问题能够使学生充分接触课本上的学习内容和运用较高水平的思维形式。
3.问题的真实程度要适当――真实性角度
从真实性水平的角度看,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学术性问题、情节性问题和真实生活问题[8]。一般来说,源自学生生活实际和亲身经历的问题最能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并让学生觉得解决该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是教师的目标不是追求问题的绝对真实,而是要通过对一定程度上真实的问题的追求来促进尽量真实的问题的解决过程。
4.情景要能够激发学生动机中的情感成份――吸引力角度
增强情景吸引力的策略通常有两个:一是使之与学生感兴趣的或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二是让学生成为情景中的角色。角色的赋予可以使学生产生高度的价值感和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例如,赋予学生某公司的经理、某个决策组的成员等角色。
总之,设计良好的问题情境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可以用图1来表示。
三、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设计
1.创设信息技术问题的方法
创设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各种方法相互联系,教师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这里仅介绍其中3种:
利用日常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他们信息技术经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经历是创设问题情境的良好素材。例如:
IE打不开链接啦!张伟的PC机装的是WindowsXP系统,他正在利用IE上网,可是点击了网页中的链接之后,鼠标旁边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小圆圈,中间还有个叹号,然后就没反应,这是怎么回事?
模拟真实情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常用工具,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杂志社编辑利用MS-Word排版、教务秘书用MS-Word设计课程表等。很多信息技术问题情境都可以通过模拟这些真实工作情景而产生。例如:
你刚刚受聘于某儿童读物出版杜,出版社即将出版一本针对0~3岁的婴幼儿读物,书名为“每天聪明一点点”,主要精选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故事。你的工作就是为这本书设计一个封面,并且既要符合本书的特点,又要吸引人。你必须完成上司指派给你的工作,否则很有可能被解雇。祝你好运!
解释现实生活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是用“是与否”、“谁优谁差”等简单的话语就能回答的,人们必须对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例如,综合国力到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文明班集体奖应该发给哪个班级等。以这些问题为雏形,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来回答,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又一种方法。例如:
今天早上,老师在公交车上听到乘客在讨论一个话题――“高中学生的成绩女生不如男生”。此观点当然有人反对有人支持。那么,你认为高中学生的成绩女生真的不如男生吗?请根据我们提供的两届学生的高考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运用Excel知识将你的观点表达出来[9]。
2.设计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过程
设计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一是信息技术知识的问题化,二是信息技术问题情境化[10]。信息技术知识的问题化首先要进行知识点分析,即本次问题解决活动要完成哪些学习内容的教学,然后再设计或选择一个能覆盖这些知识点的问题。信息技术问题情境化是指将信息技术问题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为问题的产生提供背景。情境化尤其要结合学生的经历,包括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信息技术体验。
参考文献:
[1]付海伦.课题情境与数学问题解决[J].教学通报,1994(10):7~9.
[2]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刘元宗.数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2):54~59.
[4]David H.jonassen(2000).Toward a Design Theory of Problem Solv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8(4),63~85.
[5]Custer,Rodeney L.(1999).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in Technology Education[J/OL].NASSP Bulletin,Vol.83,Issue 608,P24,10P.
[6]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构成要因与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5(1):62~6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信息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68.
[8]刘儒德.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中小学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22~30.
【关键词】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表征;性别差异
1.概念界定
1.1数学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从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情境转移到解决方案的目标情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克服遇到的所有的障碍。数学问题解决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数学问题解决一般可分为问题表征、选择策略、实施操作和评价这四个阶段。
1.2数学问题表征
问题表征的实质是对问题中所含信息的提取、组织、加工和表达。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尝尝依赖于对问题的适宜表征,不同的表征产生不同的解题方法。表征包括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准确、恰当的表征是数学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
2.实验
2.1被试
我们从江苏省丰县中学高三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00个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52人,女生48人,被试者年龄为18岁左右。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被试的年龄、智力水平和学习背景的差异过大,尽可能避免外部因素导致的数学问题表征的差异。
2.2实验工具
本次实验选用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模拟试卷上的一道不等式求最值问题作为测试题,因其灵活度高,可表征的方式比较多,所以比较能有效的测出被试的表征水平。题目如下:已知x,y∈R,4x2+y2+xy=1,则2x+y的最大值为____。(尽可能多的写出你的解法)
2.3实验过程
选用一节自习课,由班主任辅助下发测试卷,测试,回收,并且事先告知学生这份测试不记名,不公开,仅用于数学研究。这样能确保学生认真对待这份测试卷,保证测试的有效性。测试卷下发100份,回收100份。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数学问题表征的性别差异
中可以看出未能正确进行表征的同学中,男女生的人数基本相差不大,在能够用1种表征方式进行表征的同学中,女生的人数要高于男生的人数,在用2种方法的同学中,男女生又相差不大,但是用3种表征方式的同学中,男生略有优势,在使用4种及以上的同学中,男生具有绝对的优势。总体来看,约有72%的男女生都可以选用1种或者2种方式进行表征。
如果把每位同学的不同表征方式按次数累加,女生合计表征63种,男生合计表征93种,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学生采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表征1二次函数表征,表征5基本不等式表征,表征6函数表征和表征8齐次式表征这四种表征方式,占了总体表征数量的71.8%,这几种表征是本身与题目所呈现的信息较为相近的知识,联系度比较高,同时也是平时遇到类似问题时教师经常讲解的几种表征方式,相反的,剩下的4种表征方式与题目信息知识关联度较低,同时也是比较少见的。
3.2学生问题表征能力水平与学习成绩差异的检验与分析
针对以上男女生出现的不同的表征方式和差异,我们跟踪了他们的高三几次重要考试的成绩,并取平均值,结果如下:
看出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的方法数和数学成绩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习惯用多种表征方式分析问题的同学,他们的数学成绩就相对表现比较好,而习惯单一进行表征的同学的数学成绩就相对差了一些。对于能够采用表征方式的个数一样的男女生,成绩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题目所给的显性信息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求一个二元一次代数式的最值问题。在我们列出的8种不同表征方式中,表征5的基本不等式表征是关联度最高的,也是最容易进行联想的,其次是通过还原,转化成二次函数问题,分式函数问题,也就是相应的表征1和表征6关联度相对低一些,另外联想三角函数的齐次式,进行构造,需要学生具备齐次式的结构体征的辨别功能,但是由于这个方法在日常学习中经常用,所以学生的表征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上四种方式。剩下的4种表征方式,不仅需要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对不同的形式进行转化,进而把题目信息和认知结构中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另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联想能力,敏捷的辨别能力以及良好的捕捉信息的能力,由于知识关联度比较小,导致学生在进行表征的时候遇到了障碍,出现的表征结果并不理想。
4.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及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高中生的数学问题表征能力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中知识的储备数量不同,其中包括认知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差异;学生对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的方式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不同;从而使得学生认知中的层次性、逻辑性不同,导致问题表征的呈现形式也不相同。
学生的数学问题表征水平和其数学成绩之间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表征方法越是具有多样性,学生的成绩越是表现较好,表征方式单一,成绩就相对较低。
5.教育启示
5.1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弄清之间的来龙去脉,才能够进行联想,建立对应的关联,才能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拓宽。
5.2加强不同板块知识之间的联系
可以采用例如思维导图的方式训练学生对不同知识间的联系,有意识的培养他们思维的联想意识,联想习惯,训练逻辑思维。
5.3班级内充分利用男女生各自优势进行教学
例如在分组教学中,每个小组在人员分配中充分考虑一些男生表征能力多样化和女生的稳定性,解题准确性,进行优势互补,互帮互助,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理论及其发展[J].数学通报,2009.48(12):9-14
的学习环境,也为班主任的工作减轻负担。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焦点解决技术运用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 焦点解决 班级 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是学校构成的基本单元,班主任则是这个基本单元的基层管理者。一个班级的学风、班风反映了不仅显示了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同时也反映了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价值取向。因此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会非常注重班级管理,关注班集体建设,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与爱。不过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是特别深入,加之一直以来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在班级管理的实际过程中,尽管做了很多事情,但效果不甚理想,相反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班主任权威绝对化、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化、管理形式魔鬼化、评价学生偏面化等,这些直接影响了班集体建设,也导致教育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事倍功半。既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整个教学环节目标的实现。
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如何运用有效途径,增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与学生共同成为班级经营的主题,实现教育的双赢乃至多赢是当前班主任的刻不容缓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是由Steve de Shazer(de Shazer, 1985, 1988)等人在处理家庭问题经验中所发展出的短期治疗模式,是后现代色彩浓郁的心理治疗技术,其最主要的特色是将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时当事人的所作所为,认为重复当事人当时的作为就可以使问题不发生,产生良性循环,而达到当事人来谈的目标。焦点解决治疗模式因其正向思考、省力及省时等优点使得这个模式迅速窜起,广泛应用在各种心理咨询情境中。
焦点解决治疗模式是将咨询的焦点由问题转为解决过程的建构,重视发展解决的过程。因此在整个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确认自己一直忽视的资源与力量时,引发出学生更多的信心,学生重复他们的成功经验,而带出其它的成功,进而达到原先想要的改变。焦点解决模式的咨询每一次都是寻找例外、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的历程。主要是在与当事人的互动中,共同思索如何在短时间(或许一次或几次会谈之内)协助当事人发展出新的思考解决方式。
焦点解决治疗模式的基本理念有:事出并非定有因;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是自身问题的专家;从正向的意义出发;小改变带动大改变;凡事都有例外;有例外就能解决问题等,这些理念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焦点解决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诚如理论依据中描述的那样,焦点解决技术的一个理念是问题解决的导向,而不仅仅是关注问题本身,而且注重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出现固然有其来由,但是做出合适的处理并不一定需要依赖过去;重要的不是知道问题是什么,而是要知道问题解决之后是什么状况。焦点解决技术的第二个理念就是重视发挥每个成员自身的资源与能力,正向、积极思考带来大的改变。这个理念反映了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班主任是面对人做工作,我们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自知之明,会知道自己要什么,会懂得为自己寻找目标。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着被肯定、被发现、被称赞的渴望。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够传递给学生一种“你值得信任”的眼光,学生就能逐渐去发现自己的资源与能力,就能够带出很大的改变力量。这使得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乐于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展现自我,体现自己的价值。第三个理念是“系统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教育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特别强调激发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量,由内而外地解决问题。这种教育范式认为,学生是解决自身问题方面的专家,班主任则是建构解决问题平台方面的专家,问题的解决需要班主任与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合作,教育中的合作关系比等级关系更有效。
(一)了解学生,了解问题
在将焦点解决技术实施于班级时,有必要需要先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特性,了解作为学生期待和渴望的解决方案。初中是学生从小学向高中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都处于成熟的过程中。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是开展班级管理的首要条件,也是所有班主任需要花时间去做的前期功课。
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期,是第二性征发育的关键时期,女孩子和男孩子之间开始互相产生性观念上的好奇,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性冲动,这个时期的学生很注重身体上的变化,尤其是男学生。
而在心理上,由于这个阶段的生理变化,导致其心理上出现很多新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关心自己的外表,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生殖器期,孩子开始爱照镜子,关注外表,但很少又注重内心的,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走上歧途,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同心协力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的难关。第二,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出现逆反心理,这个时期的孩子自以为独立了、长大了,觉得可以不要父母师长的管束了,这种心理导致父母亲与孩子之间出现比较大的裂痕和摩擦。另外这个阶段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孩子开始出现崇拜者,而且这个时期往往是低级崇拜,例如喜欢外表艳丽的人或者事物,对事物缺乏很好的判断力和选择力,因此这个时候的孩子比较容易犯错。
反观之,这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如果不加以严加注意和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得学生误入歧途。
(二)协商构建良好的目标
1.良好目标的特征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1)有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课堂氛围,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3)有助于加强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其合作学习能力。(4)有助于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内化和运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1)选择教学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教学案例。(2)组织引导案例讨论。教师要设计组织好教学,组建讨论小组,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课堂氛围,呈现案例,组织讨论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3)总结、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案例讨论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也要及时总结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步骤
(一)课前准备工作。(1)确定案例类型。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并根据大学生发展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为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学习心理、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心理、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择业心理、挫折的承受与应对、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心理危机干预等10个章节,在每个章节中,精选和制作3-4则案例。(2)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通常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包涵一个主要心理问题,这个主要心理问题又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其解决的方法有心理学原理依据且多种多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既可选择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涵心理学知识的经典事件,也可选择校内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典型例子。(3)设计与组织教学。第一,选择讨论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采用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有关学习材料,自己去发现心理知识,获得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案。第二,选择适当的教学传媒。结合教学目标、案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力求吸引学生并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我要说”的冲动。(4)组建讨论小组。一个班级一般组建5-6个讨论小组,小组规模应控制在10人以内,一般以5-7人为宜。在组建小组时,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等,成员间要合理搭配,避免过于沉闷或过于活跃。还要确保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小组领导者可记录并总结好小组成员的观点,为小组在班级中讨论发言做充分准备。(5)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研究案例,既要了解案例的基本情况,还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这些问题既要难度适中,还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知识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参考文献、为学生可能提出超出案例范围的问题做好预案。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好个人准备,教师至少提前一周将案例及相关问题和参考文献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讨论材料。
(二)课堂实施步骤。(1)呈现教学案例。按照选择的教学传媒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重温教学案例内容,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尽快使学生进入到案例情境中,激发讨论的冲动。教师也可根据讨论问题的多少、主次程度或难以程度采取呈现案例、讨论、再呈现案例再讨论的步骤进行,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讨论疑难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小组领导者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或小组领导者主持、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等多种方式,讨论对案例的看法,如主要心理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其中的心理学知识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每个人和每个小组都会对案例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这样就会形成许多问题,这就是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区别出案例中的疑难问题。(3)讨论解决方案及其实施。在对疑难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会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淘汰一些不合适的方案。确定方案后需要讨论什么时候实施计划,如何付诸行动等。(4)总结、评价与反馈。第一,教师要分析、总结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使学生明确重点。第二,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加以拓展。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赏识表扬为主,并指出努力方向。第五,教师要要求学生也要及时总结自己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的讨论调整好努力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学生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二)案例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一要应尽量选取5年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这个事件既要反映大学生将来可能要面临的心理问题,且具有代表性。第二,案例的答案应具有开放性。第三,案例的难度适中。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方式;全过程考核
一、引言
课程的考核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同时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它可以决定学生努力的程度和努力的方向。对于大学生来说,成绩与各种考评挂钩,也可能会影响到毕业和未来的就业。所以,他们关心每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并由此决定自己如何表现才能取得好成绩。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通过日常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活动来培养。这必然要求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因为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性教学就是近年来比较受推崇的一种改革选择,它的推行需要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来配合[1]。而研究性学习能否很好地进行则主要取决于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
研究性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考核方式必然也有别于传统的考试性质的考核方式。既要能够达到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要能够实现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的总体原则
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学效果的最高追求,因此,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一定要体现出对能力的考评,也要体现出对学生努力学习的准确评价,既要做到公平,又要让所有的学生理解和接受。
(一)要进行全过程考核
研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样的能力一定是在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课程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考核也应该体现出这一特点,即要进行课程全过程的考核。由于研究性教学设定的教学知识点有很多,并且每一个教学的知识点的学习又是依赖于案例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进行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课程考核的过程,与每个知识点对应的问题的讨论和分析都是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所以课程考核必然伴随课程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此外,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分析和学习,它又是一个过程,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或疏忽,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结果。就此知识点对学生考核时,除了要参考学生能够提交的最终成果,还要了解学生分析和学习的过程,及时指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要对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和正确的部分予以充分肯定,这样,不但能够给学生以鼓励,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后续的成长和进步。
(二)要兼顾个人与团队考核
研究性教学倡导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学习,无论是案例的分析还是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小组的讨论和学习都优于个人独自的学习,集体的讨论可以为问题的解决寻找到更多的思路,对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因此,小组考核是最常用的考核方式。但是否小组的成绩等同于个人的成绩,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是否相同,这个问题还需要仔细斟酌。凡是涉及到小组讨论的作业,每个同学的分工可能是有差别的,而且每个成员的投入可能也不同,一些同学会有“搭便车”的做法,同一组同学成绩相同可能对某些成员不够公平,这也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在课程考核时,既要为整体团队进行考评,也要为每个成员进行考评,可以采取成员互评的方式为个人进行评价。当然除了小组的学习之外,也可安排一些个人学习的任务并进行单独考评,这样在课程考核时就能够兼顾到团队的成绩和个人的成绩了。
(三)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只是课程考核的一个目的,课程考核的另一个目的是要通过考核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和有效的学习,这个目的对于研究性教学来说格外重要,因为研究性教学能否顺利推行一个很大层面的决定因素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决定学生如何进行课程学习的一个有力的引导,要实现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引导的工作就必须做好。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的开始就要明确地向学生介绍课程的考核方式和给分的标准,特别像研究性教学中对案例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解决这类非标准化的问题,考评的标准一定要细化。尽管每一个问题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对于同类型的问题还是可以总结出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将这些考评的标准结合具体的问题明确化后,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也具有了努力的动力。
(四)要进行公开考评
与传统的考试考核相比,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无法给出一套试卷和标准答案,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角度和解决的方法,特别是当出现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时,准确地给出优劣判断并不容易。在这种考核别是涉及到学生得分的环节,非公开的考核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而且学生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和提升的空间。所以,课程的考评应该与课程的学习同时完成,在课堂上就相关问题讨论和分析的同时,明确地告知学生考评的结果应该是一种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此时,学生对自己和对其他同学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结合明确的考核标准,他们能够接受教师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成绩评价。而且,公开的考评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优点,这也利于学生能够为自己今后的努力找到明确的方向。
三、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
明确了如上一些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考核原则之后,就可以讨论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方式了。有研究曾经总结出了几种主要的研究性教学的方法,即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2],每一种研究性教学的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课程的考核上也应该考虑和体现出这些特点。
(一)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
案例教学通常要求学生对真实情境下的企业行为进行分析和讨论,重点在于通过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这一类研究性教学,考核的重点可以设定为对案例反映问题的概括和解读能力、对企业行为决策的逆向推导能力、对真实情境再现的灵活模仿能力、对案例经验的总结分析能力以及描述和分析案例的逻辑表达能力。比如,营销课上要分析正在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成功的原因,就需要对目前消费者对综艺节目的潜在需求、现有综艺节目的特色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并找出细分市场的空隙,准确描述节目的定位,同时还要考虑到节目的宣传策略等一系列营销知识点。结合这样一个节目来学习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实际上可分析和解释的角度有很多,所以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可先由教师列出几个不同的角度,由学生依此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只要能够切合案例,从营销理论的某一个方面进行了准确的概括和分析,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较好的课程评价。案例的考核应该采用比较宽松的方式,只要是能够抓住案例折射出的核心内容,就应该获得好的成绩,而如果学生能够针对案例阐述出独特的观点则更应该被鼓励。与其他研究性教学的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的实施难度不大,公开的考评和个人或团队的考评都相对容易。
(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考核方式
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相当于完成一个研究项目,由学生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种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钻研精神,对学生投入的精力要求较多。作为依托于研究课题或研究项目的课程学习,无论是采用个人完成的方式还是采用团队完成的方式,都应该重视全过程的考核,特别是在不同的分析研究阶段,学生可能会提出比较深入、独特的见解和问题,此时需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并让学生通过公开汇报的形式将整个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过程展现给全班同学,这样不但可以让该同学通过项目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也可以让其他的同学感受到他人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式,启发个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灵感。在此过程中,应对独特观点进行特殊的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对这类研究的欲望和兴趣。如果是团队完成的方式,那么一定要分别考核团队的汇报和个人的汇报,团队考核可以侧重于研究的分工合理性以及问题研究的完整性和深入性,而个人考核则侧重于个人独特的思考过程以及来自于组员的评价。
(三)问题式学习的考核方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研究性教学最方便采用的教学方式,由于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很容易和一个实际的问题相联接,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且,有了实际的应用背景,对课程预定教授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养。对于这一类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相对容易,考核的主要指标就是实际设定的问题能否解决。比如,在应用统计学课程上,如果让学生完成一项大学生对手机消费行为的调查活动并提交调查报告的作业,教师只做一些引导工作,由学生分组完成调查和分析工作。这一任务实际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统计调查、描述统计的各种指标的运用这些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甚至也包括推断统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能够进行调查并应用上述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实际上也就是完成了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对于问题式学习的考核可以采取结果主导式的考核模式,提交的报告详实、完备,再加上讨论和汇报时的流畅与合乎逻辑,那么考核成绩就应该是比较优秀的。而对于调查报告存在问题的,则要从源头上追踪问题出现的环节,在课堂讨论环节向学生讲清楚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可适当给学生补救的机会,鼓励学生努力改进。
四、研究性教学课程考核的相关准备工作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而研究性教学的考核同样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否则课程的考核就难以进行,或者说课程的考核根本达不到检验课程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考核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是引导的部分更是总结的部分,所以与课程考核的相关准备工作格外重要。
(一)教师务必要充分地备课
研究性教学方法本身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学中采用的案例或提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精力来熟悉和选择,而且还要做好应对学生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和想法的准备。关于课程的考核,对教师的要求就更多了。即使教师在课前就收到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选择的研究问题或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仍然无法避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问题以及在作业中没有体现出的问题,为此,教师务必要做好充分的考核准备。
研究性教学采用的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教学方式,任何问题、任何案例,只要适合预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特别是现实环境的多变会催生出很多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才是更值得被关注和被研究的。课程的教学难度大,考核的难度更大,特别是考核的标准无法精确地确定和复制,所以,针对每一次的作业和每一次的学习,教师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考核的标准,并让学生信服。在课程学习和考评时,学生有时会有一些特别的想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否则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班级规模必须调整
研究性教学能够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授课班级的规模要适中,班级规模过大不利于讨论和交流,班级规模过小则难以调动竞争学习的气氛,也不利于启发学生开启更大的思维空间。对于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来说,班级规模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公开的全过程的考评必须要基于各位同学或各组同学汇报和交流的结果,而如果班级规模过大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三)预设给学生补救的机会
对于大学课程来说,考核应该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而对考核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能力培养中的一种手段。那么如果学生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得不够理想,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给学生一次补救的机会。只要是能够结合相关知识点,能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对案例问题进行恰当的分析,就应该给学生以较好的评价。所以,在相关知识点考核前后,教师还要准备一套给学生补救机会的方案。如果是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如果是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由于整个问题比较复杂,基本没有再做一次类似问题的机会,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小的问题作为备选问题,而对于问题式的学习,由于实际问题相对比较容易寻找,教师完全可以事先拟好备选题目供需要的同学选择。
为课程考核准备备选题目,这似乎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但只要教师注重平时的积累,特别是在备课时对学生讨论和考评前提交的作业适当关注,总会找到适合给学生作为补救机会的作业题目。在对学生二次考评时,考评可以比较简单,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完成,当然,要适当控制二次考评的成绩,要介于一次考评的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之间,这也是一种公平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