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研修初中数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18-02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而“磨题”是构成规范、科学的校本研修三个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磨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策略。
一、“磨题”的概念与价值
“磨题”这一概念出自教研实践,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对题目及其解答过程进行锤炼、琢磨,从中悟出道理,生成解题技能和教学策略的过程。“磨题”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能。
教师通过“磨题”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其价值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磨题”有助于教师心智能力的提高。数学训练对于提高人的心智能力的作用早已被证实。教师可通过“磨题”训练自身的比较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等多项能力,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和思维的敏捷性。
2.“磨题”有助于提升教师解题和命题的专业能力。“磨题”可以使教师在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上有所突破,同时能提高教师的命题水平。
3.“磨题”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学生练习中都是使用陈题、偏题和怪题,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通过“磨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
4.“磨题”可以提高教学的人文性、训练的针对性、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适应性。教师通过“磨题”能找到合适的学生训练量,从而能减少过度的训练给学生带来的身心伤害,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通过“磨题”还可以真实地体会学生作业时的感受,加深对学生的理解,从而能使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实际。
二、“磨题”的策略
初中数学教师的“磨题”一般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领会新的教学理念
理念决定行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读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利用各种机会多和专家交流,准确领会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在“磨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作用,把先进的数学解题思想有机地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2.提升解题能力
教师必须亲自做课本上的习题和中考真题,通过长期刻苦的磨练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准确把握学生作业的难易程度。教师可每周精心选择或设计两套具有中考特点的试题对毕业班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有效指导学生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磨题”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指导解题的资料和视频,汲取专家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的经验,对试题进行分类整理,搞清各类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各类试题的解决方案,总结解题规律,从而能有效地指导各类学生。
4.提高命题能力
命题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教师把握教学内容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数学命题能力才能对学生的数学能力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在“磨”命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熟练掌握命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弄清各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根据需要参照中考数学真题的难易程度和导向进行创造性的命题,然后通过学生的考试实践来分析命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改进今后的命题。
三、“磨题”的注意事项
“磨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下列四个方面:
1.变化图式——注意题目形式的整合度
【例题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与DEF全等的是( )
A. AB=EF,BC=DE,AC=DF
B. AB=FD,∠B=∠D,BC=DE
C. ∠B=∠E,∠C=∠F,BC=EF
D. AB=DE,∠B=∠D,BC=EF
【例题2】如图1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破成了三块,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哪一块去配?( )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评析】例题1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例题2是利用“角边角”判定三角形全等,学生如果没有理解出题意图,就无法给出正确的解答。这样通过对试题的整合,让学生学会将形式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同一类数学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使学生在解题时既省力省心,又能巩固基本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收到“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
2.理清层次——注意题目设置的难易度
【例题3】在图2中已知MB=ND,∠MBA=∠NDC,根据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M≌CDN的是( )
A.∠M=∠N
B. AC=BD
C. AM=CN
D. AM//CN
【例题4】在ABE和ACD中,给出四个论断:①AB=AC; ②AD=AE;③AM=AN;④ADDC,AEBE。现将四个论断分别粘贴在四个学生的后背上,进行如下游戏:四个学生中的三个学生站在讲台的右边,要求以这三个学生背面上的论断作为题设(已知),另一个学生背面的论断作为结论,使之组成一个真命题(正确命题)或题目。这个游戏可以进行几轮?试写出简要的思路。
【评析】这两道试题在编制时不仅注意题型的变化,还注意对题目难易度的把握,两题之间有一定的梯度,试题的安排顺序体现了对学生的要求由低到高。这样设置题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有成就感,从而乐学、爱学数学。
3.一题多解——注意题目解法的多角度
不同的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对同样的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和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磨一题多解”来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4.把握难点——注意知识应用的控制度
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初中平面几何的重点内容,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构造全等三角形,这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初中数学中构造全等三角形问题的常见类型一般有如下四种:
①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构造全等三角形;
②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三角形中线和角平分线”等知识构造全等三角形;
③利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④利用图形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
这些类型的问题各有不同的难度,教学中应用这些问题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
一、开展校本数学教研活动存在的误区
误区1:教研就是天天有活动
在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时,不少教师甚至是学校的领导认为只要天天有教研活动,就能取得良好的教研效果,但是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作为一所山区的中学,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几乎天天举办教研活动,如周一集体备课,周二集体学习,周三对校本进行研修,等等。但是即使天天有活动,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没有积极发表观点,只是单纯地敷衍应付,就会使得教研活动的开展形同虚设。
误区2:教研就是做好会议记录
山区的一所中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一般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展开。但是在教研活动中,一般都是由教研组长讲解备课思路,其他成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埋头记录,甚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出现了有“教”无“研”的教学现状。
面对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到真正的以研促教,在教研活动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真正做到“学生有提高,教师有成长、学校有发展”,是一直以来存在的困惑。
二、新课程标准下山区中学开展校本数学教研活动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做法1:更新观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当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这句话充分说明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思想教研交流的重要性。在山区数学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之前相互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并在在相互的交流中吸取到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从而促进教学校效率的提升。
例如,我校是一个山区中学,其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匮乏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仅仅在学校内部进行教研活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不明显的。山区学校可以请市里的优秀教师来学校讲课,并组织学校教师听课,从中吸取好地教学经验;另外,学校还应该给教师创造条件,多组织教师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扩大数学教师的眼界并拓展教师的知识面。这样教研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而是扩大到学校与学校之间,不但锻炼了教师队伍,还更好地提升了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
做法2:创造生成,重视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改一直强调,学生是课堂学生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本”进行开发与利用。为此,我校开展了以“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作为研究主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更好地引导数学教师关注课堂,并要求数学教师能积极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1. 定期开展教师座谈会,落实课题研究。
座谈会的开展要定期进行,并让数学教师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的具体做法。另外,教师还可以就自己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从而解决自己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2. 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任何教研活动的展开都是为学生的教学活动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把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非预设的生成加以利用,如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生成。善于挖掘与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加快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的生成通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客观学习规律,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通过抓住这些随时可能生成的“错误”,并及时加以引导与利用,能够让学生通过“纠错”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也就是说,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错误的生成,将其视为一种生成性课程资源,积极发挥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这些“错误”,使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优良素材,而不是一味地马上否定或更正错误。
做法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方式
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让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利器,我校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研教互动”,真正将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1. 开展教学研究主题活动,实行一月落实一个主题。例如开展了“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月”、“ 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月”、“教学问题活动汇报月”等。2. 由于我校是山区学校,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因此,教研组长提前收集了国内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录像,并组织教师一起观看,从中获得教学技巧与经验。3. 经常与兄弟学校进行联合教学活动,如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教学研究,为教学模式的更好实施奠定基础。
精准掌握教材,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一场春雨过后,星期一的早晨,街道上,人们抖擞精神赶往单位开始新的工作,而我走进了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中学的校园,首先到校长室听李正午校长介绍他所了解的教师李守富。
十多年前,李校长在另外一所中学工作,那时他就听说李守富老师的教学成绩在全区领先,一所普通校的数学教学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甚至比同学科的教师高出很多分,这在当时被称为“李守富现象”。到了军粮城中学,李校长对教师李守富进一步了解,他说:“李守富是军粮城中学优秀教师的代表,他的数学专业水平令人佩服,教师们说李老师对教材的掌握非常精准,有时就像教材是他编写的一样;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对班中学生的倾情辅导,凝聚了他的心血;身为一名教师,他无私奉献,义务教育辅导学生;他热情帮助其他教师,出谋划策,解决难题。所以,在学校工作中,虽然李守富是个不愿宣传自己的人,但作为校长,我注意发挥李老师的引领作用,带动教师们钻研教学,创新工作。发扬自学闯关教学模式的优势,开发初中数学的学科特色项目,助推全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中学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但站在我面前的李守富老师显得非常年轻,给人的感觉是朴实、健康、阳光,谈话时带有数学教师的特点,语言简练、逻辑清楚、分析准确。
初为人师时,李守富经常到图书馆研究教科书和教参,做各种数学题,分析题目的联系。他认为:教师只有了解教材、研究教材、掌握教材、重组教材,才能在课堂上讲清楚、讲明白,有针对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总结非常重要。李守富老师介绍说:“自学闯关教学模式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在课堂上逐个闯关,总结闯关心得(不同知识点),反馈时纠正问题,课下不留作业。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集中精力学习,节约时间。自学闯关教学模式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逐步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谈体会时由漫无边际到增加知识点的理论性;题目设计由盲目到用思想方法串起来,体现一条主线,等等。”
把课下留给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下留给自己”是李守富老师的一条教学座右铭,课下他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他说:“首先,我要求自己要艺术性地处理教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努力地打造着自己的每一天,追求每天的生活化、艺术化,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同样向往艺术化的学习生活,如果教师能把课堂设计得充满悬念、充满情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被调动起来。备课时我把课本内容重新组合,把每节课必用的旧知识融入新知识之中,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每天的更新中逐步立体化,同时,为了使学生课上听起来流畅,不脱节,我再努力寻求一条贯穿整节课知识的线索,有时为了寻求最佳线索,我需要设计多种方案。然后,我把自己放到学生的角度上,分别把这几种方案讲给自己听,回家的路上、睡觉的床上、办公室的办公桌前都是我的课堂,我把设计讲给自己听,之后,把最能使学生接受的设计选择出来放在课堂上,成为师生活动的脚本。”
李守富老师深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它是联系知识与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中介和桥梁。所以,他争取使每一节课在自己的设计下闪烁着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光辉。进行教学设计时,他努力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根据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设计,把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解决方法相同、相关的题目,用变式的形式串联起来,在变化中(如条件变化、结论发散、形式变化、适时延伸、背景复杂化等)求不变(解题思想和方法不变),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变化的情境不仅真正掌握了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理解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质,而且也于每天中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下形成了数学思维,当他们独立面对数学问题时,就能有效地应用课堂上学的思想方法,迅速地加以解决。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李守富老师的另一条教学座右铭,他努力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穿针引线”下成为学习的主角,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体验、多合作、多总结,“自学闯关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自学闯关教学模式就是把每一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分解设计成每一关的题目,一节课有几个知识点就需设计几个闯关题,形成一系列的闯关题,学生通过自学、求助教师、求助课本、求助同学等方式闯每一关的题目,每闯一关都要找同学谈闯关心得,这实际上是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它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激发热情;合作闯关,探索新知;交流心得,获取新知;独立测评,巩固新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要循环进行。
虽然军粮城中学的数学“自学闯关教学模式”通过几年的逐步改进越发成熟,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绩,但李守富老师说:“它还只是个雏形,未来的路上,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地用实践来完善它,用热情来呵护它,用智慧来坚守它。”
回首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从目标教学、分层教学到先学后教和后来的自学闯关教学,李守富老师认为自己都有幸成为课改的一员参与其中。分享课改成功喜悦的同时,又面临着新课程理念的冲击,而他一直恪守着“把课下留给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座右铭,追求教育教学的本真意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做最好的自己。
创建特色学科,形成学校品牌
刘丽霞老师现任数学学科组组长,2000年时李守富老师和她结为师徒,在李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到了很多东西。她说:“对教材的每一节内容,李老师刻苦钻研,优化设计,用最好的方式,把最经典的知识和规律呈献给学生。对每一个学生,李老师不厌其烦,细致入微,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对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李老师学习新理念,与时俱进。”对待徒弟,李守富老师耐心指导,全力帮助,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授,一个一个的闯关问题,一个一个的教学设计,具体地提出建议。近几年中,李守富老师带的四个徒弟都取得了专业素养的进步和教学成绩的提高。
2011年,《军粮城中学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特色三年规划》出台,打造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活动在军粮城中学正式启动,李守富老师继续带领学校初中数学教师开始全方位地实施初中自学闯关模式。为了发挥学校初中数学学科优势,着力创建数学学科特色,形成数学学科品牌,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达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品质的目标,军粮城中学制定了数学特色学科创建方案,要深入研究“李守富现象”,提炼概括出初中数学学科特色,形成比较成熟的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挖掘教师潜力,通过群体合作,不断完善和丰富特色内涵。李守富老师在校本研修、改进教学模式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带动、影响作用。目前,李守富老师在思考的教育教学问题是“构建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和艺术性和谐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学有所得”。
李守富老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他管理班集体的特点是目标教育,注重习惯培养,让学生把班集体当成家一样、体会到家的温暖。他所带的班被评为区级三好班集体。
1.问题的提出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在教科书中安排的两模型,学生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方向判断错误。
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人教版中是通过画几个二次项系数相同的二次函数图象,如:y=2x2,y=2(x+1)2和y=2(x+1)2+3的图象,归纳总结y=a(x-h)2+k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ax2平移得出平移法则:"一般地,函数y=a(x-h)2+k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ax2的两次平移得到,当h>0时,向右平移h个单位,当h0时,再向上平移k个单位,当k
2.人教版教材安排与四种结构模型教学的安排介绍和区别:
人教版安排:首要是(1)、y=ax2型:1)图像时一条抛物线,a大于0,开口向上,a小于0开口向下。2)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y轴。3)顶点坐标是原点(0,0),y=ax2 y=ax2a与a比较绝对值大的开口小,绝对值小的开口大。介绍完上面一类后就直接开始介绍y=a(x-h)2+k的图像及其性质,即:它的图像有(1)、当a大于0时,开口向上,当a小于0时,开口向下;(2)对称轴是x=h这条直线;顶点坐标是(h,k),y=a(x-h)2+k与y=a(x-h)2+k中,a与a比较,绝对值大的开口小,绝对值小的开口大。最后就是二次函数都可以有这两种类型平移变换而得。在人教版教材的安排下,学生们学习时实则是增加了难度的,一方面要考虑原函数的性质图像,另一方面要兼顾怎样平移得所需要的函数,若在问题里再设置一些难点,学生困惑就大了,解答问题的能力肯定受影响。
教材研究成果:对二次函数分四种模型对照学习,对校本教研后的成果,分为:(1)y=ax2型,(2)y=ax2+k型,(3)y=a(x-h)2,(4)2y=a(x-h)2+k型;其次对各种模型间的互换,采用平移变换就选得顺理成章。
校本研修后我的编排:
(一)y=ax2型:这种类型在人教版上已经经介绍,这里就不重复说明。
(二)y=ax2+k型:
(1)图像时一条抛物线,a大于0开口向上,a小于0开口向下;
(2)对称轴是y轴;
(3)顶点坐标是(0,k)点,两个同模型或不同模型之间都有 a小开口大,a大开口小;
(4)1)y=ax2与y=ax2+k的关系是,可将y=ax2的图像向上或向下平移|k|个单位得到y=ax2+k(k大于0向上,k小于0向下);2)y=ax2+k与y=bx2+l之间,y=ax2+k可由y=bx2+l向上或者向下平移|l-k|个单位(l-k大于0向上平移,l-k小于0向下平移)。
(三)y=a(x-h)2型:
1)图像时抛物线,a大于0开口向上,a小于0开口向下;
2)对称轴是x=h这条直线;
3)顶点坐标是(h,0)点,两个同模型或不同模型之间都有a大开口小,a小开口反而大
4) 1)y=ax2与y=a(x-h)2,y=a(x-h)2可由y=ax2向右或向左平移|h|个单位得到(h大于0向右,h小于0向左),如果要由y=a(x-h)2变为y=ax2刚好反过来平移;
2) y=ax2+k与y=a(x-h)2,y=a(x-h)2可由y=ax2+k先向上或下平移|k|个单位(k>0向下,k<0向上)化为y=ax2后,再向右或者向左平移|h|个单位得到(h大于0向右,h小于0想左),后者变前者则刚好反过来平移;
3)y=a(x-h)2与 y=a(x-m)2, y=a(x-m)2由y=a(x-h)2向右或向左平移|m-h|个单位得到(m-h>0向左平移,m-h<0向右平移)。
(四)y=a(x-h)2+k型:这一类也在上面人教版教材中提到过它的具体图像和性质,在这里不做重复,但需要补充的是:它与其它模型间的转化,总结为:
(1)y=a(x-h)2+k可由y=ax2+k的图像向左或右平移|h|个单位得到(h>0向右平移,h<0向左平移);y=a(x-h)2+k可由y=ax2+l的图像向左或向右平移|h|个单位得到(h>0向右平移,h<0向左平移),再向上或者向下平移|l-k|个单位(l-k>0向上平移,l-k<0向下平移);
(2)y=(x-h)2+k可由y=a(x-h)2的图像向上或向下平移|k|个单位得到(k>0向上平移,k小于0向下平移);y=a(x-h)2+ k可由y=a(x-m)2的图像向上或者向下平移|k|个单位得到(k>0向上平移,k小于0向下平移),再向左或向右平移|m-h|个单位(m-h>0向左平移,m-h<0向右平移);
(3)y=a(x-h)2+k可由y=ax2的图像先向左或右平移变为y=a(x-h)2,再向上或下平移可得或者再向左或右平移可得y=a(x-h)2+k;或y=ax2先向上或下平移变为y=ax2+k后再向左或右平移可得y=a(x-h)2+k;
(4)y=a(x-h)2+k可由y=a(x-m)2+l向左或向右平移|m-h|个单位(m-h>0向右平移,m-h<0向左平移),再向上或向下平移|l-k|个单位(l-k>0向上平移,l-k<0向下平移);
一、“3+x”一体化校本课程的提出
我校的建校史就是一部课程的发展史。“3+x”一体化校本课程是在一系列课程内容、体系、形式变革和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概括起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我校编制了《泰山学院附中学科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泰山学院附中实验教学实验细目》(以下简称“《细目》”)。每到新学期开学前,学校都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编制适合我校特点的《纲要》,并且每学期都进行全面修订,将修订工作贯穿在学期教学中,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结合《纲要》对上一周的教学进行总结,对下一周的教学进行研讨,对《纲要》中的问题加以修改。
例如,我们编制的《初中数学星级作业》分为基本水平展示、中级能力提高、拓展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学校精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训练题组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初步实现了五个功能:作业题目类型多元化,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类型;作业题量控制,实现有限覆盖;每一题目都标有星级,学生可自主选择;课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控制教辅资料,减轻学生负担。我们分年组织编写了《细目》,把课程标准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进行一一梳理,明确学期内容与整个学段或学年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能力。
二是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整合。我校开设了12门国家课程,9门地方课程。地方课程的开设,在时间上相当紧张,在师资上比较缺乏,在内容上部分知识重复、陈旧、脱离生活,如果不进行校本化整合,地方课程非但难以落实,还会效率低下,收获甚微。为此,我们分别在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举办暑期骨干教师研修班,研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2016年7月28―30日,课程研讨会在先期实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多个整合方案,如《基于项目制学习的信息技术STEAM课程》《环境教育与情景英语课程整合探索》《环境教育课程纲要》《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整合方案》《安全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意义及实施》《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还有关于校本课程的《“拼天下”STEAM综合课程深度开发策略》等。
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打破国家课程原有学科体系的整合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对内容、时间、师资和场地进行全方位整合,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探索整合课程的最优方式。在原有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提出了“‘3+x’一体化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的设想。
二、“3+x”一体化校本课程的构建
在课程开发上,我校放眼未来,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课程的整体性,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把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我们围绕“3”设计了一个“课程魔方”(见图1),这个“课程魔方”正面三部分依次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底面三部分分别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侧面三部分分别为七、八、九三个年级。
这个魔方有27个大小不同的小长方体也就是9维27个课程群,在每个课程群中,架构了多元、多阶、严密、立体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真正成为“一体”。我们认为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的“DNA”,与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一致的,所有课程都必须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来构建。多样的校本课程就像营养品一样,滋润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学校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需求提供的课程群。这些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七年级主要开设“基础型”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国家和地方课程规定的基础课程外,我们又开设了七类基础型课程,将三级课程整合为一体。我们开设的基础型课程是:
①学科类课程(语文阅读与写作、散文游记选读、望岳文学编辑部、数学傲来峰俱乐部、泰山植被研究、泰山小导游、法律大讲堂、英文剧场、法语俱乐部、日语俱乐部等);②人文素养类课程(泰山文化之历史名人、泰山石刻、中华字谜、对联文化等);③科学素养类课程(数学思维方法、生活中的物理、生物实验设计技巧、丰富的生物世界等);④艺术素养类课程(播音主持、声乐技巧、美术欣赏、漫画设计、陶艺制作、布艺创作、剪纸艺术等);⑤身心健康类课程(乒乓球运动、溜冰与平衡技能、轮滑、定向越野、极限飞盘、心理辅导等);⑥信息技术类课程(动画制作、VB程序设计、3D打印技术、机器人大赛等);⑦生活技能类课程(化学与健康、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插花艺术、水培生活等)。基础型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思路和理念在课程建设的集中体现,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校内开设的基础型校本课程排在了课表里,利用学校的“自主选课学习日”,教师人人开设课程,学生人人选课走班。课程的开设实行教师网上晒出课程方案,学生网上抢课,先到先得,额满为止,打破原有班级,成立课程班级,实施走班主题教学,这样就更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八年级主要开设“拓展型”课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结合国家和地方课程,我校紧紧围绕着“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学生核心素养,创建了自己的校本拓展型课程,使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融为一体。我们的拓展性课程也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课程如开学课程、主题班会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习力系列课程(学长学姐谈学法、班主任谈学法、身边伙伴谈学法等)、知恩感恩系列课程、校园节日课程(体育与健康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演练课程(集会防踩踏演练、灾害事故应急疏散演练等)、开放周“家长讲坛”课程、“学友讲坛”课程。校外课程如攀登泰山体验课程、“远足励志”课程、“暖冬行动”志愿者活动课程等。
九年级主要开设“研究型”课程,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我校面向有特殊或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开设了各种研究型课程,使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成为一个共同体。我们的研究型课程主要以社团活动的形式进行。这些课程不占用统一课表时间,学生来源打破年级。课程开发的教师也不固定在某个年级,有特殊技能的教职工都可以参加,活动场所也不局限于校内。学生和教师平等的组成课程团队,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充分利用家庭、社区、企业等社会资源,往往与杂志社、工厂企业或某些政府机构有联系。如我校的望岳文学社培养了一大批写作尖子生,其创办的《望岳文学》校园期刊,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校园期刊。我校的小记者团积极外出采访,进行写作训练,许多作品发表在《泰山晚报》上。我校的拱北石科技社积极与泰安市科协联系,走出去请进来,提高了科研能力,多位成员获得发明专利。我校的3D打印社积极开展活动,制作了多个作品,部分生陶醉在创客
空间。
课程魔方把三个级别、三种类型的课程和三个年级都交织在一起,纵横有序,高低衔接,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式网状结构,使各种课程成为一个有机体,集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给学生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x”是一个未知量,可以无限地扩大增长,意味着学生有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这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存在于学生身上,难以预料又即时生成的具有课程价值的活动,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自我开发。这种课程内容由学生自主确定,过程由学生自主实施,效果由学生自我评价。因为是即时生成,又具有不确定性,我们统称为“x”课程。例如,我校八年级女生自己开发的“剪纸小组”,男生自己开发的“吃货小组”(烹饪),小作家范开源和同学开发的“创作小组”等都属于我们的“x”课程。“课程魔方”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各种课程的“一体化”,再加上“x”课程的补充,我校的课程构建可以说达到了高度的“一体化”。
三、“3+x”一体化校本课程的实施
“3+x”一体化课程是一个立体网状结构,千头万绪,复杂繁多,没有一个有力的领导机构和控制程序是很难实施的。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课程管理科,三个年级分别设立三个课程实施小组,配备两名工作人员。每学期初,我们先发动组织师生申报自己开发的课程,然后写出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交给课程管理科审批,批准后按计划具体实施。课程管理科的任务非常艰巨,首先要定好课程的主要承担者,安排好各种课程的实施时间、地点,协调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各种关系,分配好实施资金和器具,然后是实施过程的控制。过程控制是一个最难的工作,不做好过程控制就很可能使课程的实施有头无尾,雷声大,雨点小,甚至“不下雨”。鉴于此,课程管理科安排了专门的课程监察人员,按时检查课程实施情况,做好课程实施记录,从细节管理上严格要求。期末要求每个课程小组都写出总结,学校给予书面评价和一定奖励。因为课程管理科工作做得具体扎实、细致到位,所以我校“3+x”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我校整合开发了200多门校本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我校教师开设的英语配音课程将手机与多媒体连接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便捷的表现平台。通过配音这个过程,配音者能更精妙的把握英语语言的细微之处,更深切地体会到努力付出之后“成功”二字的内涵。可以说,每一段配音的成功都会催生内心巨大的成就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当学生体验到了自己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他们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通过配音,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心生强烈的内驱力并由此辐射到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学习态度发生巨大转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实践与反思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首期农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河南大学于2007年7-8月承担了首期农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政治6个学科546人的培训任务。总的来看,整个试点培训的组织、实施和效果都十分令人满意。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机构健全,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
首先,我们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培训目标概括为四句话:确立一个目标,重视两个服务,形成三个板块,突出四个重点。具体地说就是指,学校要以培养能适应21世纪农村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型师资为目标,做好教学和后勤两方面的服务保障,形成理论与技能、实践与观察、课题研究与跟踪指导三个板块,重点要培养学员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其次,学校成立了以河南大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培训领导组,各承训学院院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下设培训领导组办公室(学校培训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成人教育学院的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由成人教育学院主管培训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同时成立了专家督导组,负责教学的实施和督导工作。各培训教学学院成立相应的培训领导小组和导师组。在培训开始之前,学校培训领导组召开由各相关职能部处和教学学院参加的专门会议,要求统一认识,明确培训的目标和意义,以培训工作为中心,为大局,相互之间要密切合作,齐心协力。这为培训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和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提供了组织和思想上的保障。
二、依托学校的学术优势和优秀的教师资源,实行开放的师资配置方式,保证了培训质量
选派什么样的授课教师,是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①。教师专业素质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教师的水准和素养,对于培训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河南大学迄今已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传统与土壤积淀颇深。针对这次来参加培训的都是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我们特别注意师资的配备,选派的教师绝大多数是高职称、高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多的教学科研成果,同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师德风范,还要对中学的教育教学状况比较熟悉,做过实地调研。这样我们就基本上保证了所选派的教师,有理论,有实践,能向学员介绍学科发展前沿,讲述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能有效地拓宽学员的视野,改善学员的思维方式,从而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三、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是培训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开展的依据
河南大学在培训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始终以提高学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心,突出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制订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时,都要经过多方论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力求做到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强调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认真落实,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
在教学设施和手段方面,我们为所有培训的专业准备了多媒体教室,尽可能选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音像教材。虽然培训时间比较紧,但各培训教学院系还是尽可能地为学员提供计算机房供他们实习上机,提高运用新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特别注重引导参训学员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和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着力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将教材和课程分为三个模块:教育理论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和信息技术模块。设有教育教学科研方法、如何开展校本研修,增设新课程培训内容,培养运用计算机进行课件制作与开发的能力等。
在教学方式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采用“学习、研究、培训一体化”,学研结合,以研为主,学用结合,以用为主,实行导师制;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跟踪指导相结合。采用专题讲授、师生间讨论、学员间相互交流的互动学习模式。我们六个学科教学学院,在培训期间至少召开了两次学员座谈会,了解培训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保证培训效果。
建立了教学评估监控体系。以“课堂教学评估方案”为中心,采取专家督导组评估与学员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开展检查、自查活动,使教学活动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测与监督,有利于保证培训的质量和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加强管理与热情服务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基本保证
1.培训前教育。在培训正式开始之前,我们都组织欢迎新学员仪式,进行培训前教育,比如实施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学员应该如何能够学有所获;学员需遵守的纪律和管理制度等。
2.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突出人文关怀。一方面,河南大学制定了《农村骨干教师学员手册》、《班主任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规范培训管理工作。在考勤管理上,我们抓得相当严格,因为没有时间保证就没有培训质量保证。班主任要做好日常考勤,严格纪律,学员请假要严格履行相关手续,各教学院系在评定学员成绩的时候,将考勤情况与学科考试成绩相结合起来。在每个培训学科班级建立了班委,架起一道学院和学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在考勤、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在强调严格管理的同时,也着力体现人文关怀,强调热情而周到的服务,了解学员所想所需。我们要求,主管培训工作的院系领导和班主任要走进学员的思想和学习、生活状况之中,耐心细致地解决学员遇到的困难。我们注重从对小事情的处理中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体现管理人员认真负责、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化学化工学院为学员着想,在培训开始前发放一个装有笔记本、圆珠笔、培训学员手册的资料袋,培训学员手册的内容包括:学员守则、培训方案、日程安排、课程表、学校结构示意图、生活服务指南,学员说:“这个袋子很温暖”;化学化工学院把授课教师的讲义和有关资料刻成光盘免费送给学员,学员说我们工作很认真很敬业,通过培训,获益匪浅。在这种人性化互动式管理中,学员之间、学员和授课教师之间建立了感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培训院校也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
五、培训的效果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意义深远
培训结束后,我们在召开由学员和授课教师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中发现,学员们普遍表示经过培训收获很大,在教育观念、师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为基础教育改革作贡献的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他们也表达了对培训院校、授课教师的感激之情。
此外,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即对学员进行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来考察培训的效果。从调查结果来看,学员们对河南大学此次培训的课程设置、管理工作、授课教师普遍地表示满意。总的来说,学员的收获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七点:
1.增强了师德修养;2.更新了教育观念;3.有了危机感和责任感;4.开阔了视野;5.交流了情感;6.受训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方法;7.增强了学员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作出贡献的信心。
六、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和一些设想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要求,认真严格地选拔培训学员,并且要给学员提供时间和工作上的保证,免除学员的后顾之忧,避免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过多地请假而影响培训效果。
(二)针对参训学员教师和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应该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浓缩公共课程的时间和内容,我们准备自主开发一套公共课培训教材,并增加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课程的比重。同时,学员反映培训时间过短,要求增加培训学时。
(三)学员培训中的文化娱乐工作是较为薄弱的一个方面,在以后的培训中需要仔细认真地考虑,合理地做一些规划设计,“以乐促学”,力求达到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尽可能地增强培训效果。
(四)为了给培训学员一个培训后继续提高的机会,我们设想:省教育厅能否让培训学员在接受更高一级成人学历教育时免试入学?同时制定特殊政策和措施给予攻读本专业在职硕士学位者提供一些特殊照顾?
“应试教育”对农村影响比较突出,在调查中,73%的教师认为农村学校仍以升学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惟一指标也是升学率,多数县把各乡镇的中考升学率放在首位。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压力加重。调查的辍学生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息时间,除了晚作业外,很多学校都增加了午作业。对辍学生调查显示,由于考试压力而辍学的占89%,对在校生调查“学生辍学原因”时,认为考试压力大和学习太累失去了信心的,分别为89%和82%。
学困生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三重“歧视”,对老师和同学的态度、行为异常敏感,不仅易受伤害,而且极度自卑,在家中还会经常受到恨铁不成钢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家长的伤害。对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还有什么比离开学校更好的逃避方法呢?考试经常排名次,班主任评语措辞又很严厉,家长看到成绩后表现出失望和不满,致使学生压力过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没办法干脆放弃学业。
初中学生厌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增加到至少7科,学生无法快速的接受如此之多的学习任务。学生说,一科还没有学明白,其他学科的内容就又上来了,好像有学不完的内容在等着自己,时间长了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少,越来越觉得学习是—种负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科目是英语、代数、几何。调查发现,新的课程改革没有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例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的初中英语是在小学学两年英语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很多地区几乎所有的村级小学和部分中心校的学生没有英语基础,升入初中后不能适应,学习很吃力。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代数和几何分开进行的,许多学生不适应,认为代数和几何很难学。另外,农村师资质量不高,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学生的兴趣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
农村学校课程与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与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据在内蒙某旗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反映,有74%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不好,唯书本、满堂灌、题海战术,这也是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厌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观念落后、错位
在农村,农民的观念并没有也不会随着农村的发展而同步改变。落后、错位的观念依然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长期落后、贫困的农村环境以及不平等的城乡待遇,作为父辈的农民,受尽了一辈子的煎熬,他们认为下一代改变这种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脱离农村,这是多数农民教子读书的价值观,也是多数农村孩子的价值追求。但应试教育给农村孩子带来的伤害比希望大得多。农村教育质量差,升学的机会远远不能和城市相比,每年能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农民普遍认为,中学学的东西农村用不上,如果“考不上学,还上这个学有什么用”,“能看个报、写个信就行了”,“什么时候种地都是种地,早种比晚种强”。
高等学校扩招之初,农民对改变子女命运、跳出“农门”又有了一线希望,但随着高等学校的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这种希望又一次破灭。高等学校扩招后,毕业生大量增加,现有的就业市场,容纳不了这么大的就业人群,加之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或找不到理想工作,散落在社会无所事事,特别是家在农村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家长无权无钱,找不到“后门”,只好赋闲在家。以前初中毕业后,如能考上中师、中专,也能分配,找到工作,现在连大专毕业生找工作都困难,何况中师、中专呢!因此,许多家长产生了供子女读书不划算的想法。农民认为,“既然上学学习已经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何必再去读书”,还不如早点干活挣钱贴补家用。可以说,农民的这种观念,对初中学生辍学影响非常大,但也有不少农民,由于子女学习好,跳出农门的希望很大,就是举债供子女读书也是愿意的。
农民重男轻女思想仍比较严重,并有广泛的影响力。在男女孩间,男孩优先,女孩次之,认为女孩早晚都要嫁出去,是人家的人,供其读书无用,导致辍学学生中女童多于男童。
在这种环境下,有的农村地区“读书无用”、“文盲无害”的错误思想比较流行,致使某些家长不积极或拒送子女上学读书。对在校生问卷调查中显示,赞同“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占75%;对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68%的辍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对它的影响很大和比较大;教师问卷中有62%的人认为现在“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很盛行。
从调查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观念的弊障是农村初中生辍学的最重要的因素。
另外,长期以来,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很少,农村文化处于贫困化状态。文化的贫困,强化了农村的落后观念,催化着与农村建设相错位观念的滋生,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同时反过来,这种情况又会造成农村更加贫困的文化,进而又“催化”着新的初中辍学学生。这种循环还在恶性地进行着。
(三)农村教育缺失
农村学校教育还远没有离开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没有成为教育的实际行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一句空话。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惟一尺度,作为奖惩学校和教师的基本依据。访谈时学生告诉我们,为了追求合格率和升学率,很多学校让教师动员学习不好的学生退学,有一些学生就是因为老师认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学校为了保证合格率和升学率而被劝退的。
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时有伤害学生的行为发生。近些年农村教师学历有所提高,但是,教师的实际学识水平、能力和思想素质与其学历并不完全相称,这是相当普遍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有不少农村学校教师学历并不高,内蒙某旗有40%的初中教师取得大专学历,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只有8—9%,从专业技术职称看,初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只占本旗教职工总数的32%,而城镇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占教职工总数的70%,农村初中初级职称占55%,城镇初级职称占28%。长期以来,农村送出去的本科生回不来,专科生分配回来的少,许多专任教师只能通过成人或自学考试取得合格学历。几乎有一半的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尤其是英语和信息技术课异常薄弱,大都是“半路出家”,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学习氛围差、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态度不好,学生普遍希望教师对待学生要平等、关心,不要讽刺、说难听的话,并且“不要为一点小事而惩罚学生”。在教师问卷中,有72%的教师认为“学校中存在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调查发现,非人性化管理导致教师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创造力。被调查的教师说:“管理太苛刻了,我们的工资有30%预先扣着……迟到、请假都要扣工资,而早来、晚归、加班却不加工资”;“我们的周末、假期被各种各样的考试、继续教育挤满,不管有没有用,不管有没有效,反正就要考你”;“学校要求教案必须按统一的格式写满四页,写得不满不合格,格式稍与规定有出入就不合格”。机械的评价方式,很难为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创造好的环境,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对工作的态度认真负责,但其付出与效果却不成比例。非人性化的管理和评价,使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心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在对教师进行调查时,对“若有可能,你是否愿意调离教师工作岗位?”一题的回答,某地区被调查教师中竟有82%回答很愿意和愿意,只有6%的人愿意坚持留在自己岗位上。有一位教师说,“我们天天盼,盼快点到五十,到五十岁就能退休了”。管理上的弄虚作假也让教师无可奈何,调查时老师告诉我们:“上边一检查我们就变,现在我们讲课都是‘两张皮’,有人来听课一套讲法,实际上对学生又是一套讲法”;“学生练习册说是不让买,实际照买,做题时发给学生,做完就收上来……”。教师既要不停地变换“两张皮”,又要面对过于严格、规范的管理,同时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和培训,他们到底还有多少时间、精力和真心去面对学生?
(四)经济困难
我国农村经济无论从相对的角度,还是从绝对的角度说都是落后的。虽然有的地方比较富裕,但就农村的整体来说,多数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
农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得到的收入,由于土地有限,而且多数靠传统方法耕作,收入更有限。据在内蒙、吉林调查,2002年很多农民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而同年供一个初中生读一年初中的费用是400多元。在内蒙,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约占辍学人数的71%。困难的家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常年患病,家中没有劳动力;另一类是家庭耕地少导致收入少,供孩子上学有困难。尽管学校对贫困的学生有一定的补助和减免措施,但是学校的资助能力有限,而家庭困难的学生比例较大,有的学校需要补助的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0%多,学校对学生的补助很多是轮流的,今年给这一部分学生补助,明年给另一部分学生补助,没有能力把所有应该补助的学生一补到底,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过补助的学生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有的学生家里年年靠借钱交书费、杂费,今年借,明年还,一些初中学生不想让家庭再负债而走上辍学之路。
广大农村多子女的家庭不在少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不少家庭子女都比较多,在相同经济收入的情况下,生活相对比较困难,负担多子女上学读书几乎不可能。据调查,在内蒙、宁夏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生多是多子女家庭中的成员。辍学生中,家庭兄弟姐妹在三人以上的占80%左右。在内蒙,我们走访的一个辍学生,家中有6口人,除父母外有三个女孩,一个男孩,家里一贫如洗,仅有6床破旧的棉被,一个破饭桌,一个14英寸的黑白电视,母女衣衫褴褛。在农村,靠种地维持生活并供一个孩子读书就已不轻松,多生、超生,导致家庭贫困加重,也是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农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经不住突发事件的冲击。正常年景可以维持生计,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家庭温饱问题难以维持,更没钱供孩子读书。有一部分学生就是因为家庭出现变故而被迫辍学。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数字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个别县或学校辍学现象触目惊心,令人堪忧。吉林省A县1999级初中学生辍学率最低的学校其辍学率为6.88%,辍学率最高的学校其辍学率高达71.93%;B县2000级初中学生平均辍学率为48.5%。黑龙江省某县1999年入学的四年制初中学生总辍学率为67.86%,其中辍学率最低的学校其辍学率为34.7%,辍学率最高的学校其辍学率为80.85%。抽样调查河北省某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辍学率最低的学校其辍学率为2.97%,辍学率最高的学校其辍学率为60.87%。随机抽取河南省某县三个乡镇1999年入学的初中学生,辍学率最低的为34.62%,最高的为64.31%,平均为42.68%。随机抽取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县三所学校,辍学率最低的为7.6%,最高的为50%。某旗1999级初中学生总辍学率为22.921%。(本文数据均参见《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此外,农村初中还有为数不少的隐性辍学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的由于家长反对其离开学校等原因,而留在学校,但不追求完成学业,也不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任务,而是只等着拿个毕业证。
这里显示的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状况,虽然只是我国部分县的部分学校的情况,但是其他许多农村学校,同这些学校处在同一环境中,有着大致相同的背景,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应引起有关方面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分析
我们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显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家庭、文化等各个方面,导致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厌学
调查显示,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农村初中辍学生中,多数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由厌学走向辍学。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极大压力,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
三、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对策探讨
(一)落实“三农”政策,强化教育扶贫力度
“三农”政策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基本国策,只有认真落实这一政策,才能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实现农村小康。同时,落实“三农”政策,也是解决农村教育和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的最根本措施。从教育这个角度说,落实“三农”政策,就是要强化教育扶贫力度,要像开发西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既要有声势,又要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高等师范院校要招收农村定向生,学校可以减免部分或全部学费,或者地方政府补助部分或全部学费,毕业后回到农村中学从教;也可以像组织西部支援者那样,组织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数年,数年后给与某些的优惠政策;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有条件的农村中学教师带薪到高等师范院校脱产进修;建立城市中学教师到农村中学任教数年的制度,并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各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城市中学,要从图书、微机、实验仪器等方面支援农村中学建设,使其物尽其用。各级政府要积极吸收社会教育捐助,建立困难学生资助基金,做到严格管理,专款专用等等。
(二)依法治教,加强政府责任
政府要依法行政,按照《教育法》规定,依法保证义务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要对近几年来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分析,按照法条衡量,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措施,把“三个增长”落到实处。要研究制定教育经费定期报告制度和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等有关制度,监督和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要依照《教育法》规定,改革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争取做到事权与财权统一,教育经费单独列项。
要依法保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对各种违反国家规定,侵犯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的行为,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削减思想品德课、体育课的行为,非法印制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传播、贩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行为等等,进行重点监督和查处。
要依法保证农村教师待遇的落实。要依照教育法律的有关规定,积极制定和建立正常的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和教师工资水平监控制度,完善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制度。对于拖欠教师工资的违法典型,认真追究责任。
依法规范义务教育收费行为。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收费审批制度、收费公开制度、收费使用管理制度、收费监督检查和违纪处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明确收费程序和办法,规范收费行为,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收费项目,尤其对实行“一费制”的地区,严禁提高收费标准,并努力做到向社会公开,使收费行为走上规范化轨道。
依法防止初中学生辍学,实行乡镇政府目标责任制,将控辍任务落实到乡、村一级,依法健全和完善辍学生报告制度。县、乡镇和学校建立详细的学籍档案,各中学定期向乡镇和县报告辍学情况。一经发现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立即查明原因,查明后由当地政府和学校针对具体问题帮助解决,动员学生复学。
对实施义务教育漠不关心、不作为的政府及其官员,进行教育和依法查处。
(三)加快农村中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弘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农村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教育。农村教育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首先要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理念,不仅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学校负责人要知道,教师要知道,而且所有的学生,包括辍学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知道,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决策,必须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和方向,各种教育改革举措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革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侵袭和干扰;第三,素质教育不能只挂在口头上,必须落在实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学校,都要狠抓落实,一抓到底。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学生辍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自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自觉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快速提高现有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准备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一文中,提出实施“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计划,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服务的思路。按照教师教育改革总体思路和“教育部关于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以及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上挂高等学校,下连中小学校的新型县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成为农村教师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站和教学点,为教师研修学习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大规模开展高水平的教师培训,使不同地区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大幅度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第三,培养农村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根据学科特点,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创造性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改革农村课程设置。从增强农村初中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学生就业需要出发,对农村初中课程进行调整、改革:第一,增加选修课。当前农村初中课程,选修课所占比例太低,需要随着年级的提升而逐步增加,而且实用性的技术课程,职业性选修课程应占相当的分量;第二,增强普教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普教和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农村,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联系起来,与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实践的能力;第三,要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第四,结合当地实际,有选择地把“绿色证书”课程内容纳入到农村初中课程之中,农村初中毕业生实行“双证制”;第五,农村学校增加劳动课,增加职业技术课,从而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改善农村学校管理。首先,改变管理观念,实行人性化管理。农村教育需要有现代素质的管理人才,能理解、尊重教师,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开放而有效的管理为老师注入活力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工作智慧;同时也会打破沉闷的学校生活,让学生离教师、离课堂更近,而不是辍学。其次,改变教育评价体制。以成绩、排名为基础的传统评价方式既害学生又害教师。还有什么比排名次更能打击、伤害大多数学生?还有什么比以考试分数为评定标准更能误导教师的教育方向?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不仅会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也同时引领教师不断地追求真知、提高能力并勇于参与到教育变革的实践中来。第三,提倡严肃诚实的管理风尚。管理态度、方法、风气都会直接影响教育部门的风尚也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和素养。诚实的精神面貌是现代的楼房和设备所换不到的。不诚实、不务实,再大的财力投入也改变不了教育力量的苍白。在教育管理上,要实事求是,坚决摒弃弄虚作假等腐败的行为,这是养成教师和学生诚信的基本条件。
(四)建立大区域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发挥大区域的管理优势
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推进,但这一推进的重点是以“三个确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为主要内容。从体制改革的立意来看,“三个确保”仅仅是从稳定角度出发的考虑,然而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完全实现农村的义务教育。从农村教育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建立以地(市)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并逐步过渡到建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能对教育提供较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提供较大的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空间,有利于在全地区范围内合理调配和使用教育资源,有利于发挥优质学校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示范作用,有利于加强对薄弱校的支持力度,也有利于各类学校教育的整合和协调发展。推动区域教育符合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易筹集社会资金支援教育,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基金制度等。
教育大区域管理,要建立相应的区域性教育评价制度。区域性教育评价,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内容,其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理念,通过评价引导社会和人们转变观念,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矫正农村教育培养目标错位,使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区域教育评价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和驱动器。评价要制度化,增强实效性,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敷衍了事,走过场,而是真正成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落实素质教育,管理和指导农村学校办学,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升华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景英.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摘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教育缺失、学生厌学、农民经济困难以及观念蔽障等。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一是落实“三农”政策,强化教育扶贫力度;二是依法治教,加强政府责任;三是加快农村中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建立大区域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发挥大区域的管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