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端医疗服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C: 从全球范围来看高端医疗保险的增长情况如何?
B: 从2007年至今,高端医疗保险行业本身的全球平均增长率在9%至11%之间。我们认为中国市场的增长率比全球平均水平要稍微高一些。原因是中国高财富净值的人群不断涌现,对高端医疗保险产品的需求也在增长。随着其他市场经济增长放缓,跨国公司把发展重点放在中国这样增长较快的市场,来中国工作的外籍员工逐渐增多,为高端医疗保险业发展带来好处。
C: 之前安联全球健康在中国有开展业务吗?许多国际高端医疗保险机构早已进入了中国市场,你们现在进来会不会显得有点晚?
B: 我们给欧洲的企业提供团体险,给它们在中国的员工提供高端医疗服务。也与中国的企业合作,为它们在境外工作的员工提供保险服务。今后时机成熟时,我们将在中国市场提供针对个人的高端医疗保险产品。现在,我们在中国已经获得销售高端医疗保险产品的许可,且每个环节都是通过安联保险合作来进行,包括出保单,所有的后台技术支持,以及海外理赔、支付都全部在集团内部来完成,协调合作效率很高。其他竞争对手进入中国市场找中国的合作伙伴,不是在一个集团下的公司,它们之间涉及到磨合的问题,有的高端医疗保险提供商在中国还更换过合作伙伴。
C: 高端医疗保险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比谁合作的优质医疗资源更多,但中国的优质医疗资源比较少,对于保险机构来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B: 中国有一些比较大的医疗机构,技术也很强,不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需要增加医疗机构数量,医疗能力也要提高。现在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基本上都是跨国保险机构在运营,中国本土的保险机构要成长起来并参与到这个市场中。高端医疗机构缺乏,作为保险公司我们也不可能去开设医院。市场缺口可以通过我们给客户提供的保障来弥补。我们与境外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客户通过购买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可以享受到比较好的医疗服务,比如可以就近去香港。
2014年3月15日,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联盟工作推进会暨清华大学中国国际医旅游课题研究开题会在上海召开。4个月前,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联盟(下称“联盟”)在第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成立,此次会议系联盟成立后首次全体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机构代表参会。课题组就中国医疗旅游的准入资质、运营流程、评价体系与监管体系等相关产业政策展开讨论。
“国际医疗旅游不是做基本医疗服务,而是定位于高端医疗服务。为什么周边其他发展中国家能做到的,而中国的北京、上海却做不到?”刘庭芳教授在现场的发问,引发与会者的共鸣。而这一追问也正戳中了中国在国际医疗旅游中面临的机制性和体制性矛盾。
国际医疗旅游的高端服务定位,决定了其对优质医疗资源的依赖。目前,中国优质医疗资源还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而国务院2009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出,公立医院提供的特需服务比例不能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因此,若想在现有的公立医院中对特需医疗大做文章,则被认为是“名不正言不顺”。
而理应成为开展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主力的民营医疗机构,则多数先天不足。“要吸引海外患者,医院首先要有一定的规模、技术和服务能力,以及公信力。而国内民营医院,显然还没有满足这些条件。”上海东方医院院长、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联盟副主席刘中民表示,国外医疗涉外服务的确是由大量民营医疗机构承担。因为后者已发展成熟。
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政府机构层面还未就国际医疗旅游开展的必要性与意义形成完整性认识,官方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机构,同时,在医疗服务标准和国际医疗保险等方面,还缺乏足够多的接轨。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复星医药7月4日晚公告称,2016年7月4日,复星医药与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签订《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就形成紧密的线上线下的联盟达成业务合作意向,以期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技术、平台、市场、媒体等方面给予对方支持,并基于现有业务及未来拟从事业务,进行长期且持续的战略合作。
根据公告,双方未来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双方在医疗服务领域合作中可采用的合作方式包括复星医药整合医疗服务产业链,支付宝整合支付及其周边产业链与复星医药紧密对接;复星医药引导其集团成员医疗机构使用支付宝未来医院解决方案;支付宝利用其线上城市服务的运营能力,积极推介复星医药集团医疗服务资源;复星医药引导集团成员企业对接支付宝口碑网与医疗服务场景相关的商户资源,不断优化完善客户的就医体验;支付宝利用其信用体系解决方案与信用体系搭建经验,帮助复星医药集团积极探索适合其客户的信用金融方案。其次,支付宝承诺为复星医药及其控股子公司或单位提供同等条件下支付最优惠费率。再次,双方以互惠互利原则,成立业务创新工作组,每月一次定期交流,积极尝试创新项目,例如云药房、医疗知识库等,在健康领域共同探索以人为本的创新业务模式。最后,双方将利用自身资源或通过各自合作伙伴,联合或分别对本次合作及项下具体项目合作进行具有积极意义的宣传推广。
支付宝未来医院
互联网医疗和大健康的概念自2014年,甚至更早以来就受到各路资本的追捧,在线医疗、医药电商以及健康数据等等都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热门。2015年6月,阿里旗下领先的数据医疗服务公司宣布推出医疗云服务,并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推出云上医院、阿里健康等平台,进一步涉足医疗行业。
然而,阿里在健康领域的更大布局是“未来医院”。2014年5月,“支付宝未来医院”项目启动,意在将医院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通过帮助医院建立移动医疗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构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平台。根据“未来医院”的构想,阿里将分阶段推出涉足医疗全流程的服务。第一阶段,首先推出线上挂号、缴费和获取检查报告等功能;第二阶段将阿里的服务接入医保结算,使用支付宝钱包的用户在就诊期间可直接使用支付宝进行医保支付。最终阿里要实现医院挂号、就诊、支付全流程服务,并通过阿里的云服务实现后续治疗和康复的便捷性,保留患者在医院所涉及的医疗数据。
2015年6月10日,支付宝《未来医院一周年服务数据报告》。报告指出,未来医院上线一年,全国有超过200家医院加入“未来医院”,平均每两天左右就有一家医院加入“未来医院”。
然而,医保支付是支付宝未来医院的最大障碍,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医保支付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仍未放开,支付宝未来医院与医院的合作推进实际上也很困难。
再来看复星医药,复星医药一直致力于打造医疗的全产业链服务。前总裁陈启宇透露,复兴医药对于医院的布局,主要通过医生创业办医院、企业医院改制、与公立医院合作新建医院三种方式实现。复兴医药的医院资源,正是支付宝所需要的。
虽然医保移动支付尚未完全放开,但是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今年6月15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布,将在辖区医院内试点医保移动支付,这将是全国首个医保移动支付正式试点。从深圳人社局官网公布的名单看到,支付宝与17家医院中的16家展开合作,成为最大赢家。
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被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就医移动支付领域的探索趋势势必会扩大,这也是复星医药的兴趣点之所在。以复星医药旗下的广东佛山禅城医院为例,已经实现了患者从预约挂号到就诊、缴费、取药全流程的微信平台办理。通过未来医院方案让就医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也势必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城市场景推广
支付宝的“城市服务”是2015年4月启动的,由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新浪微博发起,旨在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阿里集团所在的杭州成为首批试点城市。从上线之日起,智慧医疗就成为城市服务主打的内容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19个省份、124个城市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包括医疗在内的九大类服务,涉及40个不同类别,共计4000多项业务,为超过一亿的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体验。
作为在中国最早一批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企业,复星医药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在沿海以和睦家为特色的高端医疗服务与二三线城市专科综合医院相结合的战略布局。自2009年起复星医药逐步开始医疗服务板块的投资,近年来处于加速状态。先后收购或参股广东佛山禅城医院、和睦家医疗、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岳阳广济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今年早些时候还参与了徐矿集团旗下医院的改制,之后又宣布参与青岛山大齐鲁医院二期院区、温州老年病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
2015年作为复星医药医疗服务落子合作最多的一年,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国内十四个省市,这些新布局的医疗服务平台急需实现有效的引客导流,支付宝的未来医院既可以为这些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导流服务,又可以通过支付宝端的智慧城市计划,对复星医药旗下的医院实现场景推广。
口碑营销
复星医药与支付宝合作的另一个亮点是公告中提到的“复星医药将引导本集团成员企业对接支付宝口碑网与医疗服务场景相关的商户资源,不断优化完善本集团客户的就医体验”。
口碑网其实是阿里旗下的“大众点评”,2006年阿里注资之后一直不温不火,在于大众点评、美团、糯米网的竞争中完全落于下风,但是由于O2O的兴起,阿里重新重视旗下这家一直不温不火的网站,并在2015年与蚂蚁金服一起,各自注资30亿元到口碑网,蹉跎多年的口碑网也一跃成为阿里在生活服务O2O领域的旗舰。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1-0021-03
医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是指人们因定居地的医疗价格太昂贵或医疗服务不完善,到异地(包括到国外)寻求较适宜的医疗保健服务,并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医疗旅游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经过特别策划的就医旅行安排。伴随网络咨询的发展和廉价航空的兴起,各国就势充分利用特色资源来吸引国际患者,印度就是以民族传统医学作为自身发展的筹码,并相继推出医院+SPA(温矿泉旅游)的配套服务;泰国以低廉的价格和保护隐私为特点成为医疗旅游的引领者;新加坡医疗旅游成功的秘诀是政府支持和语言优势;韩国以演艺事业带动整形行业。我国国内医疗旅游也有所发展,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大城市为数万名常驻外国人口提供医疗服务。经国际认可的中医更是吸引专程就医者,其人数达到外国人在华就医人数的25%~30%。
医疗卫生保障体制向来是公共福利的难题。笔者从卫生资源利用的角度,就如何充分利用我国闲置的城市高端医疗资源,扩大投入产出,推动医疗旅游成为跨国贸易输出的亮丽名片,提供一些建议。
1 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
1.1基于卫生资源总量的角度
近年来,城市医疗服务领域供需状况由一度的供不应求的局面转变成需求日渐萎缩的现状,但相关的卫生资源的配置仍以扩大规模为主,呈现“倒金字塔”的配置模式。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而城市医疗资源的80%又集中在大医院,具体表现为:全国67.7%的医务人员集中在城市,其中84.6%的高级医疗人员集中于大医院0。城市一、二、三级医院享有的政府补贴的比例大致为1:22~23:110~250,在层次布局上也趋向于高购买力和高端医疗服务,开设特需病房、豪华病房,高精端仪器的设备配置的总体规模接近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欧洲CT的配备为50万~100万人口l台,而我国人均CT是欧洲的10倍以上。
1.2基于卫生资源使用效率的角度
由于居民的购买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居民有效需求发生转移,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度逐渐下降,相当数量的卫生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根据张光鹏等对我国60所有代表性的中医院的分析调查显示,东、中、西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有效的合计14所,而非DEA有效的有46所,占76.7%,说明多数中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出过剩或投入不足的现象;设备类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更是不足20%。2008年全国第四次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国内,平均一个医生全年负担诊疗人次数由1990年的1683人次减少到2007年的1349人次;病床使用率也从80.9%下降到70.90%。
2 市场前景
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向周边辐射,资产贬值引发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担忧,尤其是无医疗保险的风险人群,最基本就医保障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在医疗体系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发动了近70年规模最大的医改。2009年2月26日,在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新医改的预算案中,计划在10年内投入6340亿美元,为民众提供“可负担的”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包括覆盖无医疗保险的人群和控制卫生保健的费用,其中涉及医疗救助的措施有扩大针对低收入居民的医疗救助计划,那么谁来支付扩展所需要的成本?这个巨大的漏洞要通过增加税收、扩大赤字和削减现有医疗福利来实现。例如,政府将通过增加香烟税来支持联邦儿童健康补助计划,即增税、纳税人支付税款,纳入政府预算资金,然后由政府提供医疗。换言之,政府必将转嫁负担,最终由纳税人买单。同时,在美国主要是雇主按要求给员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昂贵的保费导致企业成本明显增加,严重削弱企业的竞争力,通用国际公司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该公司倒闭的原因不是经济危机而是医疗成本危机),对于备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有时裁员成为企业自保的措施,经济危机时很多州的失业率高达10%,贫困人口进一步增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政府财政负担。
采取国家医疗保险的英国,针对那些想得到便捷医疗服务的高收入群体,可以根据其需要让他们自行购买适合自己的商业保险,然而对于依赖国民健康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的低收入人群虽然可享有免费医疗,但是要排队等候,许多患者错失治病良机。英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3月对20万病人的调查后发现,48%的病人在18周内能接受治疗,而12.4%的病人则需要等上一年多。根据这一数据,英国大约有50万病人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接受治疗。当等待的时间成本超过私人医院的就医成本时,患者就会选择到私人医院就医。类似情况比较典型的还有加拿大和瑞典。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性和卫生产品的特殊性,再加上这些国家提供全民免费医疗的需求极大,那么在最低质量标准的条件下,必定存在一定量的人口无法接受正常治疗,只能排队等候。
在日本,媒体就曾讽刺该国的医院“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现象,并曾一度流行“医疗费用亡国论”(即政府为国民的医疗费支出的财政太多,长此以往将导致国家的灭亡)。《健康报》2002年7月16日报道说:“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而他们拥有的资产约为700万亿日元,是最庞大的潜在消费群。”老龄阶段是特殊的人生阶段,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特殊性,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升高,65岁以上老龄人患病率达48.3%。瑞典、丹麦等高福利国家公共养老负担已超出GDP的1/3~1/2,债务增速更是远远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速。
此外,有些国家是按病种进行报销的,存在医疗报销项目的局限性,例如整容、牙科手术、减肥、安乐死、干细胞疗法等,这些特殊的服务需求基于多方面的因素是无法满足的。采取不同医疗保障模式的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法满足国民医疗需求的弊端,有一部分患者就选择跨国医疗,这部分患者也就成为发展医疗旅游的潜在服务对象。目前我国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实际使用率低,正是考虑发展医疗旅游的时机,可以弥补发达国家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
3 对策
医疗需求是人们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对医疗服务的需要。医疗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直接因素,尤其是消费性卫生产品领域,早期的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医疗服务的价格弹性,大约从-0.1到-0.5之间,即医疗服务价格下降会引起医疗需求上升。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医疗价格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新医改推进的背景下,基层医院、大型综合性医
院和专科医院的服务定位更加清晰,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使公立医院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不得不重视经济利益。医院作为卫生服务的供应主体,如何在已形成的国际医疗旅游市场中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剩余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推出特色品牌?笔者就医院管理者如何开展医疗旅游提供一些建议。
3.1探索中医特色的差异化战略
2003年,WHO在指定的《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别强调了针灸、中药等传统医学在人类保健中的作用。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已与美、加、英、德等68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或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针对各地的医疗和旅游资源,可以探索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特色健康服务,构建融合中医理论、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研发脉搏波等技术,提供简单、快捷、安全、有效和省钱的心血管无创诊断方法,充分将西医高端设备检查和中医脉诊理论相结合,构建中西医结合平台。
3.2细分目标市场
在不同的医疗细分市场上,根据自身特点将目标市场准确定位,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合理的医疗旅游计划。市场细分一般按照地理环境、社会因素、商品用途、购买行为等因素来划分,根据医疗旅游的实际情况,采用下列方式:1)根据不同医疗覆盖面进行分类,可分为无医保患者和医保患者,这类人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所需成本(时间成本或治疗成本)过高,另一种是所要求服务项目不属于医保范围。2)根据患者的收入层次划分为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3)根据患者手术治疗的需求情况可分为手术医疗旅游者和非手术医疗旅游者。4)根据就医目的可分为康复保健治疗、对症治疗和整容治疗。5)根据患者的来源可分为直接就诊患者和转诊患者(通过相应的中介机构)。6)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慢性病和危急重症。
有效地细分目标市场,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洞察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如企业员工旅游体检、离退休人员的健康保健等)对于专科医院的市场定位调整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像手术类旅游项目,根据患者的要求,可安排在手术实施之前或之后。但疾病手术类旅游患者大多安排在手术康复过程中。对于非手术治疗类患者,一般可在相关专业人士的陪同下,采取治疗和旅游相结合的方案,恰当地融入水疗、沙疗、泥疗和药膳等特色项目。
3.3开展慢性疾病管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治疗技术的进步,医保知识的普及,医疗需求逐渐向老龄化疾病、健康保健、养老方向发展,而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医疗服务管理的重点,给医疗市场带来很大的机遇。在度假疗养胜地,积极营造吸引老人的老人村,提供托老护理服务,推出集中异地养老和用房养老等新模式。针对老年病、慢性病,可采用与西医、西药不同的中医保健方法,比如太极剑、太极拳、药膳、推拿、按摩、气功、针灸及温泉疗养等,虽然这些中医文化已随国际交流传遍海外,但是作为发源地的中国更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基础。
3.4建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战略
一、总体要求
在“智慧”建设总体框架内,以市直三级医院和县(市、区)区域性中心医院为龙头,以重点临床专科及骨干医务人员为主力,构建贯通市县、覆盖城乡、外联京沪等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系统。
力争到2018年年底,实现市直三级医院和县(市、区)区域性中心医院远程医疗系统互联互通;到2019年年底,建成区域内沉底盖边、互联共享,区域外靠大靠强、联袂高端,上下贯通、内外衔接,体系完备、务实应用、运转高效的全市远程医疗系统;2020年,在全面建成高水平远程医疗系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远程医疗走向社区、走向家庭、面向公众个性需求,为公众开展更高层次的远程健康咨询、远程健康教育、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居家健康养老服务、远程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等更多领域、更大范围的远程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务实应用。调动大医院及其骨干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创造必要的条件。以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宗旨,突出务实应用,提高远程医疗系统的利用度,保证高效运作,努力在基层为人民群众提供同质化的医疗服务,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的现实问题。
(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市卫生计生委统一制定全市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实施管理办法,对各地、各单位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县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远程医疗系统统筹建设与监管工作。
(三)互联互通,促进融合。加强标准和规范建设,重视电子病历与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深度有机融合,重视远程医疗系统所涉及的各业务信息系统与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的融通,确保各类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避免出现新的“烟囱”和“孤岛”。
(四)集约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好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和各业务系统,大力推进区域性各类会诊、诊断中心建设,实现资源的集约化。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大幅度减少重复检查、重复治疗,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健全和落实信息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确保信息安全,保护群众隐私。
(五)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需求引导建设,从实际出发。市直三级甲等医院和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要加快建设步伐,为全市作出示范;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要按照市制定的分步实施计划,从区域远程会诊、影像诊断、检验检查、病理诊断、心电诊断、消毒供应等中心建设入手,不断向前推进。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市级远程医疗平台建设。要打破传统的“一对一”、“一对多”远程医疗服务模式,采用“多对多”、“平台对平台”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区域内所有远程医疗服务业务的互联互通、集成共享,自由组合、统一监管。加快基于市、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的市级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将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市二院、市四院、市口腔医院首先接入,作为远程医疗服务主要的支持单位。接入平台的市直医院要积极上联国内外知名医院,每所市直医院要与三家以上国内外知名医院形成远程医疗合作关系。区域内申请接入的各医疗机构根据需要,签订协议、自由选择支持单位。
(二)加快推进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在县(市、区)范围内,依托县(市、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所〉),建设向上与市级远程医疗平台互联互通,向下覆盖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开展集中读片、出具诊断报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医学咨询等基本业务。加快建成中心化、集约式的远程会诊、影像诊断、检验检查、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五大中心”,条件较好的地区,要积极提升远程医疗的层次和内涵,逐步建设完善“12大类”远程临床医疗系统。
(三)加快建设远程医疗系统制度支撑体系。制定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运行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包括分级管理制度、审核同意制度、合作协议制度、知情同意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安全管理、准入管理制度、责任认定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调整完善,确保远程医疗系统规范、高效运行。
(四)加快建设市、县远程医疗管理中心。市和县(市、区)成立远程医疗管理中心,在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的领导下,承担区域内远程医疗系统业务运行、制度建设、接入申请、运行监控、维护保障、绩效考核、信息公示、督查奖惩等职责。远程医疗管理中心在医保、价格政策支撑下,可以承担费用管理和结算中心角色。
(五)加快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务实应用。要将医务人员参与完成远程医疗服务工作,作为晋升上一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重要条件。要将远程医疗服务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对口帮扶和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内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落实远程医疗政策,支持辖区内远程医疗机构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制定落实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绩效分配机制,远程医疗服务收费按比例补助远程医疗会诊和诊断专家及相关人员,充分体现远程医疗服务的劳动价值。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院内远程医疗绩效分配机制,远程医疗服务收费按比例补助远程医疗会诊和诊断专家及相关人员,充分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与各项医改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结合本地实际,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应用有序推进。要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争在完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相关政策上取得进展。
(二)强化资金保障。全市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工程量大、覆盖面广、建设周期长,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在系统建设运行过程中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用于市级远程平台和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以保障我市远程医疗服务健康开展。
(三)强化队伍建设。要加强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开展业务教育、培训,普及卫生信息化知识,树立互联网发展思维,加强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和能力培养,造就一支视野宽、知识厚、业务精,能力强,既懂常规医疗管理、又懂信息化时代医疗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2009年,中国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益性”定位再次回归。而此前的几年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路径在医疗卫生领域引领风潮,多数发达地区大中型城市医院实现快速扩张。而由于政策性合理引导举措的缺位与力度薄弱,中国县市级医院多数未能在前几轮的扩张中牟获红利。这进而导致多数县市医院与大型三级医院的差距愈发凸显,使得中国新医改在此局面下负重前行。
市场战略转身
作为新医改的重要策略与主要抓
手,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零差率改革在大城市屡推难行。为弥合作为基层三级医疗体系龙头的县级医院发展落后的局面,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全面转向县级医院,国家对于县级医院的财政投入倾斜度大幅加大。
无疑,这种转变对于医疗器械领域市场产生了不小搅动,但这块市场对于跨国大型医疗器械企业而言,“是咸鱼还是沙丁鱼”?业内多家厂商最初选择了观望与徘徊。相对于国际知名医疗器械厂商而言,土生土长的国内中小型企业在这一领域更为“吃得开”,其灵活的推广和合作模式,便捷的售后服务队伍等,都是其在基层医疗市场的竞争优势。
在资深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外资医疗器械企业要往“下”走有难度。毕竟,中国广大的基层市场和不发达地区医院的诊疗水平较低,医务人员操控高端医疗设备的能力还不够。因此,外资企业昂贵的高端设备并不对路。而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相对更了解本土市场,销售终端也更易深入,开发的产品也适销。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这一层面,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外资企业面临被逼退的窘境。
而据飞利浦、GE、西门子等几家外资医疗器械厂商在近几年的行动步伐来看,外资企业纷纷完成了基础医疗业务部门的建立、面向基层县级医院合理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售后团队的建立。显然,外资企业正以各种新的方式走进中国基础医疗市场。
2012年9月,来自德国的医疗器械厂商西门子医疗在江西瑞金启动名为“健康中国――重走路”的关注支持基层医疗行动,以此种方式为江西省内基层医师提供培训和交流等支持计划。而GE医疗的步伐相对更早,2011年2月22日,GE医疗集团在北京宣布,全面启动支持和关爱基层医疗的整合战略“春风计划”,多方位介入中国基础医疗服务市场。
而对利浦医疗而言,其基础医疗战略工程“蒲公英工程”的启动过程更是体现了飞利浦公司对于中国基础医疗市场的重视程度。
飞利浦基础医疗总经理曾进川原为国内一家主营医疗监护设备业务公司――深圳市金科威公司的总经理,其领导下的该公司在国内已确立第二名的市场位置。2006年,飞利浦启动与该公司的收购谈判。两年之后,飞利浦成功将金科威收购至旗下,协助其对流程、产品、技术、质量等方面进行全程改造,加速产品的更新和换代,进一步开发中国中低端市场需求。飞利浦在华业务也由此得到进一步扩展。
中国成为飞利浦新战略定位中的另一个本土市场,战略布局近几年快速扩展。除了在深圳依托金科威的基础医疗业务平台,飞利浦还在苏州建立医疗影像生产基地,在苏州和成都成立“飞利浦中国学院”,几条战线共同为中国本土市场服务。
多元化服务制胜
基础医疗业务应该做什么?在2012年10月于成都举行的第68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飞利浦了以“传递健康,惠及大众”为主旨的“蒲公英工程”,工程的同时,即明确了市场定位与服务范围。
据曾进川介绍,蒲公英的服务定位包含五个方面:适合产品、融资方案、便捷服务、培训教育、信息平台等多层面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项需求,设计打造完整的“基层价值链”。他告诉记者,对于如何理解适合的产品,他和他的团队认为,“够好不需要最好”才是真正最适合的产品。
“中国的基础医疗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和之前以飞利浦等几家企业为代表的外资厂商的产品定位,实际差别很大。如何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研发出符合基层医院需求的产品,必须与现有的高端产品区别开来,产品的易用性和价格优势都要最大限度彰显。”曾进川说。
随着国家全面实施“十二五”医改规划,基础医疗与社会化办医获得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针对国内医疗机构急需大量医疗设备却资金不足的现状,在11月3日厦门举行的第7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飞利浦医疗了一体化创新金融解决方案。这一金融方案覆盖3个月?15年的融资期限,填补了行业内5?7年融资期限空白的现状。通过分期付款、融资租赁、外国政府贷款等具体措施,帮助国内各类医疗机构克服资金限制,实现医疗设备的提前购买。
“我们的金融解决方案与全球知名金融机构拉赫兰顿共同合作。凭借在各自领域的领先优势和专业能力,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提供适宜的医疗设备和相应的融资方案。针对中国基础医疗的‘零利率’特殊方案,就是我们合作绑定的优势。”飞利浦医疗保健大中华区总裁张文明告诉记者。
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中,同一地区及不同地区的医院之间,医疗机构与保障机构之间,医疗服务监管与医疗机构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因此,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环节,而云端技术是医疗信息化的关键技术。
一康智秉承“医疗信息化,服务人性化”的公司理念,于医疗管理者、患者、医护人员、家属实现医疗智能信息化,因而“一康智云端”也就应运而生。它是目前行业的最新独家高新产品,具有多项专利保护。能自由方便的融入医疗健康云的产业链,如区域医疗、远程医疗、医疗HIS系等。此类云端的连接方式多样化,其可通过电信网、广电网或物联网方式实现从云端到客户端的服务,其内置有USB接口、线网接口、WIFI、RFID、蓝牙、3G、音频接口、高清晰摄像头等模块。在根据不同需求的背景下,所要求的款式也是多样化的,一康智云端具有三甲医院与二甲医院VIP病房服务终端和普通病房服务终端、护士站服务终端、社区服务终端、农村医院服务终端、家庭医生服务终端、家庭服务终端等,并且其功能模块化组合。
意义之于病患
1、让病人最短的时间得到治疗(床边实时诊疗平台)
2、让病人最短的距离得到治疗(放置床边,传设备带的升级)
3、让病人得到最权威、安全的完美治疗方案(远程会诊终端平台,优质医疗资源充分下沉有了病人实时反馈的完整医疗流程)
4、让病人.最优质的服务(傻瓜式操作床边上网、娱乐、游戏;自助服务;自主查询;远程5、.让病人最合理的价格(网络、电话挂号预诊,网络就诊等。节约费用、时间,诊断及时)
6、让病人家属时时刻刻了解病人动态
7、个人自建健康档案服务
8、获得个性化健康管理和卫生保健的服务,即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健康受益模式
9、获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相关信息,获得连续性、综合性、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10、获得个性化健康信息查询、健康互动及信息
11、减少看病等待时间,可以方便进行预约挂号
12、从专业网站在获得健康教育信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在需要时,可以获得专家的咨询服务
13、有专业的工具和软件管理自己的健康,了解自己健康情况
意义之于医院
1、医生:
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历次诊疗信息,及当前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
在进行远程会诊时,所有专家都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检查报告、医学影像
医生在为患者诊治时可以获得重复检验/检查提示,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医生可以为患者进行专家门诊预约、会诊、转检、转诊
2、护士:
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历次诊疗信息,及当前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
为患者提供实时快速的护理服务
简化了工作流程及工具
数字化办公,减轻了工作负担
3、医院管理者:
可以有效计医院医疗费用、效率及医疗质量,完善医院的管理决策
可以将各个公共卫生条线需要的医疗数据自动给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机构,不需要通过单独的接口手工填写数据
获得健康档案信息框架指导日常工作
获得得健康档案浏览器查询健康档案具体内容
节能无纸化管理
对于社区:
社区卫生(乡镇卫生院)用户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要能够:
在进行远程会诊时,所有专家都可以调阅到当前患者的检查报告、医学影像
医生在为患者诊治时可以获得重复检验/检查提示,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医生可以为患者进行专家门诊预约、会诊、转检、转诊
在提供各种卫生服务工作时,能够实现数据一点采集、多点应用、共享,避免数据重复输入,有效计划工作任务,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管理水平,获得居民满意度的提升
要形成易于采集、动态更新、充分利用的“活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的互通,实现区域的健康档案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有效利用
对社会:
逐步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提高医疗卫生业务质量和效率的需要
提高公共卫生资金合理分配的需要
提高卫生行政监督管理能力的需要
区域内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7、加强健康信息共享,卫生数据利用
8、提高卫生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的需要
9、加强居民与医护人员健康互动需要
新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定出台
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网站上通知,要求新型大型医用设备需经过配置评估后,方可进入医疗机构使用。同等条件下,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和购置资金以财政投入、社会捐赠为主的公立医疗机构,可以优先配置试用。禁止医疗机构引进境外研制但境外医疗机构尚未配置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
据悉,新型大型医用设备是指首次从境外引进或国内研发制造,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单台(套)市场售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尚未列入国家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的医学装备。
公立医院不得合作分成引进大型设备
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网站上通知,就2013年~2015年全国高端放射治疗设备和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简称手术机器人)的配置申请和规划实施提出要求,并强调配置这两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公立医院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严禁公立医院采取合作分成等形式引进大型医用设备。
通知强调,坚持公立医院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以政府投入为主,要积极争取财政投入,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价格主管部门,严格落实政府投入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按照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根据配置规划,到2015年年底,全国公立医院高端放射治疗设备规划配置50台,手术机器人规划配置36台,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按照全国总量20%规划配置。
上海出台“28条”支持社会办医
近日,上海市政府 《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疗机构改制、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在高端医疗服务领域、医疗资源配置薄弱的基本医疗服务领域举办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医疗护理、康复、精神卫生、儿科、产科等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专科医疗机构。
南京市启动建设市级远程医疗会诊中心
2013年上半年,南京市将在鼓楼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建成“远程会诊业务中心”,在卫生信息中心建成“远程会诊数据中心”,将和高淳、溧水两地的医疗机构试点联网。未来,还会逐步覆盖所有的三甲医院和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机构尤其是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影像数据调阅、网上集中会诊和远程医学指导等区域医疗协同服务。
现场
北京将新增一座三级甲等康复医院
2013年年底,北京工人疗养院将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的称谓全新亮相。届时,该院将成为一座集康复医疗、康复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康复医院,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与设备设施建设的水平。按照规划,医院总体定位于“首都龙头、国内领先、国际水平”,工程项目建设总规模98000m2,新增床位800张,竣工后的医院日均门诊量可达到1000人次。
深圳市福田区新建妇儿医院
据悉,目前深圳市福田区正在开工建设的区中医院后期工程中,新建的门诊住院大楼将作为区妇儿医院建设。新建的福田区妇儿医院的日均门诊量约1500人次,设床位304张。与中医院系统相比,目前深圳市的妇产科、儿科供求矛盾明显,这种矛盾在作为中心区的福田区更为突出。有鉴于此,福田区决定将区中医院后期建设中的新建门诊住院大楼作为区妇儿医院建设。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将于年中开业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建筑面积16520m2,设床位100张,预计总投资3600万美元,计划于2013年中开业。医院可以提供的康复治疗模式包括:早期的康复干预;科学的功能评估;多学科合作,恢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一站式康复服务,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患者;终身康复保健服务,定期随访,跟踪巩固康复效果等。
贵州省大龙开发区首家三级医院建设项目启动
近日,贵州省大龙开发区管委会与湖南湘峰锑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一家三级医院的投资合同。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资金提供方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环球租赁有限公司,建设周期为3年,床位不少于800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继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之后的第三家三级医院,也是一所辐射岑巩、玉屏、新晃等县域,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于一体,同时满足常规医疗和高端医疗需求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中心。
两座新建医院将落户兰州新区
日前,兰州市卫生局与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慈分院等投资商达成共识,正式签署了兰州新区民生医院、兰州新区未来时光医教研究中心及老年康复医院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兰州新区民生医院总投资约4.5亿元,总建筑面积为67000m2,计划建设周期为2013年到2016年;兰州新区未来时光医教研究中心及老年康复医院总投资约9.65亿元,总建筑面积为300000m2。其中,医教研究中心建筑面积160000m2,老年康复医院建筑面积140000m2,计划建设周期为2013年到2017年。
数字
20个
未来2年~3年,北京市将建立20个医疗联合体,打通社区医疗机构、区域医疗中心、市级或国家级医疗中心之间的转诊渠道。今后,组建医疗联合体的不仅有北京市属三级医院,还包括其他大型医疗机构。医疗联合体的辐射范围以附近居民为主,如果医疗联合体需要跨区支援,可以通过电子信息和会诊等手段来实现。
55所
近年来,云南省安宁市全力推进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力度,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建成5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79.7%。同时,为各村卫生室配置电脑、冰箱、病床、必备医疗器械等设施设备。另外,还委托卫生院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进行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医生绩效考核方案,完善管理监督机制,规范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有力带动了乡村医生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村卫生室整体实力的提升。
2096个
据悉,海南省逾八成乡村卫生室添了新装备。截至2012年末,海南省已完成2096个村卫生室的“一体机”安装工作,超过500万名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通过“一体机”完成血压、血糖、血氧、心电等健康检查,并将健康数据实时上传至个人健康档案。
810万元
为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重庆市奉节县财政局结合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规划,下达专项补助资金810万元。此项资金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主要基本医疗设备装备,范围涉及永安、朱衣、竹园、五马等1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
微博
@爱我梅州:总投资约10亿元的新梅县人民医院建设进展顺利,预计6月竣工。新梅县人民医院位于梅县扶大高新区,总建筑面积110000m2,设置床位1000张,是集医疗、科研、培训、康复、保健等于一体的“三甲”综合医院。
@柯tingting_new:昆明市儿童医院南市区新院面向社会开放。昆明市儿童医院新院一期建筑面积100000m2,编制床位800张,可容纳日均门诊5000人次。新院每层每个科室设“分诊台”, 患者看病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
@南岸政务:2013年上半年,重庆市西郊医院将由石坪桥整体搬迁至茶园新区。搬迁后,拟将更名为“重庆市东南医院”。该医院目前为二级甲等医院,茶园新区新址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30000。整体搬迁后,将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时间线杂志:墨西哥一座在建的绿色医院通过外墙的特殊设计来减少空气污染物。它使用了一种名为“Prosolve370e”的外墙砖,其特别设计的外观加上化学图层能够帮助消解周围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平均每天能处理驶经的8750辆汽车排放的尾气。
@郑州电台新闻中心:2013年3月31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医学中心大楼奠基动工。该大楼规划设计21层,地上19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42014,设置床位500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肝病门诊、病房、感染性疾病实验室等,是一所集人防、车库、住院功能于一体的医学大楼。
@建筑英才网:Klinikum医院位于奥地利克拉根福,这栋扁平化的建筑代表了未来医院的设计方向,它很好的与周围河流和湿地融合,为患者提供完美景观的同时还保障了充足的私人空间。
会议
2013医疗洗涤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方来英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
任 波 财新公共政策新闻主管编辑
[对话背景]
中国新一轮的医改是在舆论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声讨中启幕的。但自2009年方案出台至今,最核心的公立医院改革却始终限于技术性方案的少数地方试点,并未实质性推广。
随着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和支付水平的提升,优质医疗服务的提供相形更嫌不足,“大处方、滥开药”屡禁不止,医患冲突有加剧之势,由是,今年以来决策层屡屡表态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这轮改革意从破除“以药养医”入手。财新记者获悉,改革所涉部门对改革路径选择仍有分歧。恰在此时,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宣布向“以药养医”开刀。5月18日方案正式披露,涉及医药分开、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等多项改革措施出台,这被视为下一步改革的风向标。
作为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参与了方案制定的全过程。他曾供职企业,在北京市医药集团任科技处处长,也曾监管药品安全,任北京市药监局局长。新医改启动前夕的2008年,方来英就任北京市卫生局局长。
方来英反复强调,北京的改革是在中央既定方针下进行的。他对财新记者提出的许多提问仍有顾虑,但仍明确解释了北京市破除“以药养医”改革的设计思路。
他说,政府保障的基本医疗服务是视财政状况量力而行。北京的改革不需要政府出钱,也不增加老百姓负担,更不要求医院埋单,却力求建立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医疗卫生服务。
财新传媒公共政策新闻主管编辑任波,多年关注中国的医疗政策与制度转型,采写和编辑了大量相关报道,也是财新《新世纪》周刊不久前几篇与医疗卫生制度相关的封面报道“‘最彻底医改’迷路”“刺医”“大病难愈”等文的责任编辑。
北京医改能不能达到决策者预期的目标,探索出中国医疗改革的可行之路?我们拭目以待。
[对话摘登]
医药分开为哪般
任波:北京市这次“医药分开”的改革受到了高度关注,也有不少好评,认为是迈出了实现医生劳动价值、理顺激励机制的重要一步,而其降低药价的补偿机制和此前不少试点着重以财政补偿的安排有所不同。方案提出,将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以及诊疗费,增设医事服务费,医事服务费按医师级别确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思路是什么?
方来英:方案其实并不新鲜。国家2010年公立医院医改方案的总体思路就提出,对公立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北京的方案总体上与此一脉相承,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把国家方案中的药事服务费变成了医事服务费。
具体运行机制是取消以往用来补偿医院运营开支的15%药品加成,重新设立医事服务费,建立一个新的收入标准。我们希望医院关注服务提供的总量,让服务量和收益挂钩。药房过去是医院收益中心,明天我们会发现它不是收益中心了,在经济上药房的存在没意义,但在技术上保障药事服务,保障患者方便。我们希望医院管理者思路也相应改变。
任波:根据什么原则来建立这个新标准,从而实现机制上的转化呢?根据财政保障能力,医保承受能力,这几方面要形成新的平衡,测算上有没有难度?
方来英:原则上按照收入情况,按医保能够承受和财政能够保障的情况,从中找平衡。我们要处理各种财务报表,测算年度收入,医药收入等。原理也不复杂,就是1+1=2,算出北京一年有多少药品收入,医生有多少诊疗任务,两块做总量平移,即把15%药品加成平移到医事服务费里。这要考虑总的盘子,也要考虑不同医院的特点,不同医院病人结构不一样,专科特色不一样,药品结构不一样,所以还要再找平衡。
任波:这次对医生的医事服务费还分了几个层次,其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如何知道医生的服务水准刚好符合其中的某一个标准?定价机制是怎么考虑的?
方来英:我们有些基础医疗数据,比如接诊情况是什么结构,教授和普通医生各看多少病人,然后要看病人的结构,多少病人可以在普通门诊完成诊疗服务。要在不同的结构中做平衡,根据不同的调查结果去推演和测算。至于定价机制,医疗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有市场的概念和因素,但更有自身的特殊性。
管制之辩
任波: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完全由市场定价会有不理性的因素存在,所以一定要对价格进行管制?但我担心这样的定价本身就是扭曲的,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在不少国家,对于价格的形成也还是非常尊重市场的机制。
方来英:香港的例子有助于说明这个问题。香港的一般疾病大量在个人诊所完成,自己掏钱,平均费用为300港币,居民觉得能够承受,好处是免了排队。一旦得大病、重病,负担不起医疗费用,就一定会到公立医疗系统,这就要排队。香港公立医院承担20%-30%的门诊医疗服务,但承担了近90%的住院医疗服务。病人住院一天所有的开支不到100港币,包括吃饭、检查、医疗、药费,其他都由特区政府提供。既然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公共医疗职责,就应该有所管制。香港的民营医疗机构都是非营利性机构;再看美国,全美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就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几。
任波:问题是管制之下“看病贵,看病难”还是很难解决。有没有另一种思路,比如,把药房从医院拿出来,这样市场竞争充分了,药价也必然合理,比如深圳就有意放开患者到社会购药,还有不少国家就是允许患者凭处方自行购药。
方来英:药房拿出来会有几个问题。第一事关社保。社会零售药店能够纳入社保网络的有多少?到别处买药发现社保不给报销,你干不干?实际操作上是有问题的。肯定现在不能动吧?
第二,我们经常觉得药房就是发药的,但对于医院来说绝非如此。临床药学是个很技术性的学科,真正大查房的时候药师是要跟着的。临床药学最早就是始于美国,欧美国家药房的存在不仅仅是卖药的商店,否则还要药师干嘛?现在任何药店不会有临床药剂人员。并不是全世界都实行患者凭处方购药这个模式,只是其中有一部分是。
因为技术上不是简单把药方拿出去就行,而政策上又有社保体系的限制,所以北京方案没有提到药房的问题。你说深圳鼓励患者去药店购药,但你也可以去看看,深圳零售药店中从医院流出的方子比重有多少。
任波:对于医生这方面,是不是可以通过充分放开社会资本办医,政策上进一步放开,鼓励医生自由执业、自由开诊所,从而形成倚重于市场的定价机制?
方来英:对于社会力量办医,我们之前有个征求意见稿还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首先我不认为行政审批限制社会资本办医。北京46%的医疗机构是社会资本兴办,怎么能说卫生系统垄断和保护?我能给你说一大堆很好的社会资本办医,比如和睦家、三博脑外科。有人说是人才瓶颈限制了社会资本办医发展,但任何一个机构总有其品牌塑造过程,形成品牌后才能招募到优秀的医生。我们从来没有说要限制社会资本办医。
我们不久会规定区域设置规划。规划是个“地板”,是前提。一个区域这么多常住人口,政府必须保障医疗资源为他们服务。我们一定要满足人口区域的调整,医疗资源一定要跟上规划。对于想从事基本医疗服务的社会资本,不管是营利的还是非营利的都欢迎,但一定要考虑非营利的医疗资源配给。绝大多数市民要得到的是基本医疗服务,这必须满足。政府当然不能只考虑公立医院,不仅考虑北京市属,还要考虑卫生部属。高端服务和基本需求不是何者优先的概念,而是两个不同的市场需求。
任波:在方案形成过程中,一个主要问题似乎是患者对新的价格能否接受,这也是对于定价进行一定程度管制的一个原因。这次方案确定了患者支付的服务费增加部分主要通过医保报销来补,但你刚才所说的平衡怎么能够保证实现?
方来英:并不是通过医保筹资的增加来补偿。你算算,医保保障水平90%,100元药费医保要承担90元,现在100元减掉15%就是85元,医保报销90%就是76.5元,在药品这个环节其实医保少报销了13.5元。正因为有节约的开支,才有建立医事服务费后的医保保障。只要是平衡的,就不涉及巨大的财政压力和医保压力。一旦把这个15%平移到了医事服务费,我们希望医院关注服务提供的总量,和医院所有收益挂钩。
改革就要“走起来”
任波:这次的方案同步进行的改革还有对医院的医保报销实行总额预付、按病种组付费等新型医保付费方式,其实也有控制医院开支、由医保支付手段形成制约的预期。不过,其他已经实行这些付费方式的地区,都出现过推诿病人的情况,北京怎么考虑?
方来英:总额预付的核心思想在做减法,不是做加法。医院作为独立的社会单位,肯定有自己的利益。以前它在考虑利益的时候都是靠做加法,怎么用1000元挣到1500元。在总额预付下考虑的则是1000元的事情能不能800元完成,这对降低成本肯定有效。当然我们从开始就要考虑,在这个体制上不能出现医疗供给不足。这还要依赖于社保的制度设计。
任波:你提到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优质医院非常集中,但面向全国性的需求,是不是问题更为严重?这次的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有没有对北京的特殊性作出针对性的考虑?
方来英:北京常住人口的医生和床位配给,比香港和日本、欧美大部分国家一点都不低,每千人医生数量为3.4,床位数为4.9,香港床位数是5。这能笼统地说医疗资源不足吗?全国资源平衡问题怎么处理,北京无法决定。我认为关键是在整个医疗服务怎样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而不只是提高系统中的某一个局部,更不是为提高局部而牺牲整个系统的效率。
资源配置不是不够,而是不均衡。因此方案设计要从组织行为上去考虑,不能光从资源供给角度考虑。我们对病人结构做了分析,大部分病人是普通病人。这种情况下怎么提高效益?这次方案有一条,梯度的医事管理费设置当中,虽然医保都出40元,但看普通医生的个人只出两元,看双高(教授、主任医师)的个人支付要更多。我们希望病人尽量下沉。如果改革的立足点解决,三级医院门口排队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