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教学常规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常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常规管理

第1篇: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1.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每个学期学校都对教学常规规范组织了学习,教师们的教学计划和备课的各环节也比以前更全面,而且备学法和教法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太好,教学质量也不高。我认为主要原因有:

(1)学校常规管理还不务实,标准不高,怕得罪人,制度和规范落实不到位,特别是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需大力加强,部分教师的备课纯粹是应付检查。学校要出台几条关于教学日常工作的硬性规定,使这种现象得到真正改变。

(2)有的教师对“备课重在备什么”的认识不深刻,不到位。备课应该重在备学法和教法,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学目标,找准重点、难点,预设好教学的各个问题,灵活组合教学资源,选择正确的学法和教法,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板书。教师抄备课、抄知识点的比较多,备课不想动脑,也不想费力。

(3)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还存在。如有个别教师在学校检查后间隔半个月没有备课。学校要重点抓实这几项工作:课前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阅作业、认真辅导、检测巩固等。

(4)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还不到位,在科目管理、教师要求、教学常规管理、奖罚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辅优补潜工作落实不到位,“辅优纠偏补潜”名单没有落实到每个班级和每个教师。

2.改革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方法

(1)备课形式允许多样化。目前我们对教师的备课要求单一,就是备课本上写教案,一节一节地写,按周计算数量。由此出现了完成任务式的备课,如抄写备课、课后备课、一连备好多节课等现象,对兼教几门课的教师来说,耗时耗力,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我想将集体备课、电子备课、课件制作、手写备课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落实备课的要求,从而减轻教师们的负担,达到资源共享、个人与集体智慧相结合、共同提高、增效减负的目的。

以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为主,电子备课和课件制作为辅。集体备课要规定时间、地点,规定内容、规定人T,每周坚持一次以上。集体备课和课件制作要做到资源共享。

(2)多层面修订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关规定。首先要从教育局层面重新制订或修订《湖南省安化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完成好顶层设计。我想应从备课、上课、阅卷、辅导、测评这五个方面的常规工作作出具体的管理规定。

中心学校修订检查督查方案,根据全县的管理规范分别就教学常规工作五个环节作出督查的具体要求。

从学校层面,根据本校的实际对教学常规工作作出几条明确的规定,如:作业的批阅,课堂作业面批率要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作文批改,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必须详批三分之一以上,允许学生相互批阅三分之一等。这些都是怎样落实上级的要求和规定的细化。

(3)改进检查评价方式。县教育局督查的模式要改进,如看备课不能只看书写的教案,随堂听课督查要查当堂课的教案,如果用课件上课就确定本堂课有没有备好课。学校的日常工作检查要改进,不能一味地查教案、点数量,重点要看质量和效果,将平时的督查作为评价的依据;尤其是学校对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必须与教师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

此外,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和实施,也要纳入评价常规教学的一个方面,每学期要落实一次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与评价工作。

(4)落实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抓实常规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我们要按照要求每月组织一次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围绕教学态度的端正,将“备、教、批、辅、考、评”这些教师应该做好的“茶饭功夫”,真正落实到位,督促到位。另外,对后进生和偏科生的辅导转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化等内容,要加大督查力度。

每次中心学校发出的常规检查通报要具体化,要组织学习,并落实到位,奖罚到位。在常规工作中开展好学校、教师、班级、学生四个层面的自查自评,根据问题明确整改目标,采取得力措施,对问题较大的教师进行跟踪管理、有效转化;并分月按学期搞好总结评比,确保常规工作的管理取得实效。各学校要每月上交常规检查和评比结果到中心学校;中心学校对各学校每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要有详细的工作台账,与学校和个人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挂钩。

第2篇: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

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一方面教师直接对学生施教,学生直接受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又通过“管”这一中介对学生的学施加影响。作为“管”,一方面是既管教又管学 ,另一方面又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反馈调节的环节和渠道,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实施,更能保证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常规管理的细化:

教学常规管理决策组织要着眼于“实”字,首先是符合实情,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的两个方面,依据“教”与“学”两者的主要过程环节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确提出了老师教学常规的“六认真”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和学生学习常规的“六认真”:认真预习,认真上课,认真作业,认真复习、巩固,认真参与考查,认真参与活动;为了保证教与学这两个“六认真”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我们又提出了常规督导评估,即“管”的“六认真”:认真抽查教例,认真听课,认真进行常规检查,认真抽查作业,认真考核评估,认真评定特长;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习惯称之为教学常规管理“三个六认真”。这“三个六认真”精而易行,便于操作。

“滴水能够穿石”,靠的就是一个“恒”字,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也最容易三日风两日雨,虎头蛇尾。可是时间一长,在这方面暴露出来的情况、问题就比较多,一是抓常规管理的领导本身会觉得,这不仅看考试结果,还要看教学全过程,看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每一次备课,每一次辅导,觉得繁难;二是教师本身,也有人认为大差不出就行,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坚持一周、一个月还可以,要坚持一个学期,亦多年如一日,实在太难;对待执行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的态度是一抓到底,决不动摇。首先,严格制定各种纪律制度,保证常规管理持之以恒地实行。如,校领导班子每日巡查,教导处定时抽查,遇到问题当面指出,当场解决,形成教学常规日日有管,天天有效的格局。当然,光靠领导一头热去管还是不行的。同时,我们还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从思想上引导大家认识到:作为教师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作为学生没有自觉守“规”的恒心,同样很难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实治学的品质。逐渐,大家慢慢地结成共识,形成持之以恒严格向常规要习惯、要品质、要质量的观点。

抓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管”的结果必须反馈到“教”与“学”而且要快、要及时。反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当面交流,如:随堂听课、推门听课后,与教师进行直面交流,提出建议。二是集体反馈,如每次抽查、定时检查一结束,就召开教学常规专题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反馈。教案方面有:备课、进度、教学法、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作业方面有:课堂氛围、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对各方面的优缺点都进行总结,要求教师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完善。反馈快,才能使常规管理及时调控,实实在在地逐步完善。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充分意识到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常规总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已发生了变化,那么常规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就必须重新修订,有所出新。常规的管理和执行也是因人而异,因情有别的。尽管我们教学“六认真”是统一要求的,但在具体处理上,我们还是把高级教师与初级教师适当区别开来,把经验丰富的与初涉教坛的区别开来。就学生一方而言,我们对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也有适当的差别。就我们学校来说,过去在组织管理上,教学常规管理分归教导处负责,而现在是校长领头,各处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注意民主管理,各种常规草案拟好后,由教代会讨论通过。执行过程中也让教师参与常规检查,调动大家,共同遵守常规,且注意让学生参与管理,形成教、学、管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教学常规管理的评价:

过去我们在教学常规评估方面满足于综合印象法,现在我们主要采用量化评估考核法,对教学人员从德、勤、能、绩四方面进行量化计算。在充分了解情况,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全面量化考评,计算出成绩来,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发放绩效工资,评优晋级。过去我们主要重视结果性评估,满足于给教师画一个句号。现在我们更重视形成性评估:

第3篇: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一、为保证本次活动月活动顺利实施,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活动月领导小组。

8月31日一开学就召开了动员大会,首先领导班子会对各项活动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然会教师代表会集体讨论通过。

二、本年度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加强体育与健康、艺术课程的开设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定为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周三下午第三节全体小学学生集体跑步一节课,周三下午第四节全体中学学生跑步一节课,切实保障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本学期继续深化“自主学习、魅力精讲、达标训练”为核心的三环节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生生科代表、师师科主任”的育人管理模式改革。今学期,我们在课堂三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导学案教学,使得导学案教学和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为构建高效优质课堂,强化课堂教学的探讨和交流,开学以来,我校深入开展听、评课活动。听课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切磋了教学方法和技能,又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听课活动,我们发现任课教师均能针对学科的特点,合理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突出专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有效运用多媒体配合适当板书来组织课堂教学。

通过评课,我们也发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有待加强的地方,诸如对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还有待提高等。

四、为进一步落实育人和教学任务,结合我校学生的现状,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初中七八年级深入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并且实行励志教育。励志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有力补充,通过学生自我励志、心理训练,增强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五、为了加强读书工作引导,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学校每周有读书日,每月有读书周,每年有读书月。每天推行“晨诵,午读、暮省”活动,学生每天在白天读书的基础上,利用规定的写日记时间,反思自己,写出心得。学校还鼓励和引导教师经常撰写教育随笔,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4篇: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教师素质

一、抓制度、促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实基础

教学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各种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否和谐顺利进行,就集中表现在是否建立起正常的稳定、协调、有活力和系统的教学秩序。为了保证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我们按照教学规律,结合学校特点,依据可行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上、适应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技术性原则制定了《常规教学管理条例》《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管理条例》《学生作业批阅、单元检测情况检查实施方案》《教科研奖励条例》《集体备课实施方案》《教师职员聘任方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各种教学质量奖励方案,以及教务处主要职责和教务工作岗位职责以及30余种部室管理制度。这些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检查有尺度,评比有标准,为学校教学管理步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抓常规、促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常规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主要环节,常规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学校兴衰的大问题。我们认为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必须抓严、抓实、抓细、抓精,坚持始终。为此,我们建设立了“四大教学管理体系”

1.教学常规管理体系

教学常规主要有“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我们依据“教”与“学”两者的主要过程环节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据《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和《学生学习常规》明确提出了教师教学常规的“九认真”和学生学习常规的“八认真”。为了保证“教”与“学”这两个“九认真”“八认真”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我们又提出了常规督导评估,即“管”的“五认真”,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之为“985认真”。教师教学的“九认真”中的“八认真”大致对应学生学习的八认真,一方面教师直接对学生施教,学生直接受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又通过“管”这一中介对学生的学施加影响。而学生学习的结果乃至过程同样要反馈给教师。作为“管”,一方面是既教又管学,另一方面又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反馈调节的环节和渠道,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实施,更能保证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

教学常规管理我们注重了一个“实”字,“实”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落实”,这是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就是“实效”。制度再多、再全,不落实等于零,只有把健全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落实到每个环节中,通过抓严、抓细、抓精、抓实,坚持始终,才能收到最后的实效。终结管理是目标,过程管理是保证。我们在注重终结管理是目标首先强调的是过程管理,在制度的具体落实和抓教师计划的制定、备课环节、自习辅导、作业布置收缴与评阅、复习检测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环节上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2.课堂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学校成立评估小组,对全校所有教师的教案、课堂教学进行不打招呼的评估量化,对于哪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映问题较多,满意率不高的教师,评估小组多次进入课堂进行评估,评估量化的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和年度教师职务考核,并作为教师评优评模和教师聘用、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每学期还召开两次各班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学生参加的评教调查,将评教情况通报给全体教师,并将学生评教满意率与绩效工资、年度考核挂钩,促进教师积极改进教学。

3.教学评价体系

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我们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制定了《石泉中学高考奖励方案》、《石泉中学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全校营造出这样一种氛围:在学校最辛苦的是教师,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是最光荣的,地位最高的是教师,收入高的是教师(相对于行管人员),职称高的是教师,荣誉高的是教师。

4.教师全员聘任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了校内教师全员聘任制。聘任程序为:领导小组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在政教处的指导下提出班主任选聘建议;班主任在教务处指导下选聘任课教师;在分管校长的指导下,处室主任提出所负责部门的教学辅导人员和行政人员选聘方案,报聘任领导小组决定。制定了严格的教师的聘任办法和落聘人员安置办法。

通过近几年内部全员聘任制的实施,教师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各班形成了班主任为中心,全体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抓活动、促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管理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根本措施。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强化科研管理的有关措施》,建立了科研管理机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推动课程改革的催化剂。

1.坚持求实、求新原则,立足校本研究。所谓“实”,一是研究课题务实;二是研究过程务实。所谓“新”,一是课题应有时代感;二是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因素,研究总结,反映出新时期的经验;三是研究的角度新,思路有新意,能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解决本学科中的研究课题。

2.大力开展高中新课改革专题的研究。各教研组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广泛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了起来。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不定期邀请一些省、市专家和我校教有所长的教师作高考复习、课程改革、课改与教师成长、《论语》解读等方面的讲座。每学期都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高考复习研讨会,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考察学习。

4.开展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将优秀论文续集出版《石泉中学教师教研教改经验论文集》,并将优秀论文推荐给省市报刊杂志发表。目前已有100余篇优秀论文在省、市、县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四、抓素质,促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们围绕优化教师管理,着重抓了教师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1.实施内功锤炼工程。教师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着重从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学科专业素质,综合文化修养等方面促进教师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对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抓好五项校本培训,即:教师理论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培训。实现“教师与课改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同成才”的目标。

第5篇: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快速变化的世界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未来,关注未来社会的主体——今天的孩子们。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社会赋予了幼儿教育更高的期望和更神圣的使命,创优质高效的幼儿教育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一所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学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才能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保证教学效益的提高。

近几年,我园逐步探索了一些管理办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1)管理观念滞后。幼儿园的管理多属于事务型、制度型和经验型。对管理者而言,抓管理就是抓具体目标、计划的检查,抓具体活动的效果。(2)对各项教学工作缺乏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即使有,可操作性也不强,无法检测工作效果。对于幼儿园而言,我园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原因由以下几点:一是我园是黄陂前川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园,在全区起着窗口和辐射作用,目前在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方面还没有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希望通过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在全区起辐射和推广作用。二是由于在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上没有经验,因此不能出效益。迫切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园决定开展“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研究”。

二、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目前中小学关于教学管理创新研究、教学管理精细化研究、优化教学常规管理研究、有效性教学管理研究等较多,也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校本教研活动,重视教师素质提升,实行均衡教育教学,推行教学质量评估。还有推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管理模式。“一个中心”即以常规管理为中心,抓住课堂主阵地,全力实施“有效教学”,让教师具有扎实的授课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举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两个基本点”即班主任为单位的班级管理团队和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教师团队。推行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中坚力量,发挥教研组集体研究的潜在能量,通过专家引领、专著学习、学术组与备课组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但是这些经验和成果适宜于中小学,而幼儿园以其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课程理念,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研究出适合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1. 教学常规:就是指关于教学的日常规定,它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准则和常态要求。

2.管理: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来协调他人的劳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根据教学工作规律和学校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教学日常规章制度,使教学能顺利进行,并日趋有序化、规范化、稳定化,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的活动。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

四、研究目标

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现状,探索出适合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办法,提高幼儿园管理质量和教学效益,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五、研究内容

1、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

2、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研究。

3、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模式的研究。

六、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和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课题开题前,了解幼儿园教学常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行动研究法:通过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断调整管理方法。注意边研究边总结。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全面完整的归纳、提炼,进行分析,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年6月)

(1)研究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征求意见,确定课题。

(2)广泛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确定课题内容。

(3)确定研究对象,培训研究队伍。

(4)制定研究方案,明确人员分工。

2、研究阶段(XX年年7月—2010年7月)

(1) 对照《纲要》,深入学习,查找问题,开展研究。(XX年.7~XX年.12)

学习内容:《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细则》、《武汉市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等。

(2)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常规检查记录等形式,完成调查研究报告。(XX年.12—2010.3)

(3) 建立健全保教人员各项管理制度(2010.3—2010.6)

结合平时的保教常规管理,反思保教人员的行为方式,规范各保教人员的行为,建立各项制度、完善评体系等,创新保教常规的管理行为与方式,有效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量。

(4) 研究阶段小结(2010.6~2010.10)

总结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召开课题中期报告会,制定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5) 深入开展研究工作(2010.10~2010.7)

以“行动研究”的方式,不断调整实验方法,检验保教人员管理制度,研究常规管理的策略、内容、途径和办法、措施,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

(1)收集整理阶段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总结。

(2)申请结题,请专家评定鉴定。

八、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立足本园实际,构建了制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第一,立足本园实际,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通过反思、审视以前的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有的制度不符合本园的实际,有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还需作进一步的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先后制定了《幼儿园工作质量评价考核制度》、《幼儿园听课、评课制度》、《幼儿园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幼儿园奖惩制度》等,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了依据,也为幼儿园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标准。

第二,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制度化、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

一是园长参与教学过程,实行多项互动管理。保教工作一向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现代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以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园长深入实际的教育过程与教师平等互动,把握保教工作的大目标、大方向,实现有效管理。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支持她们的大胆创新。

二是让教师参与管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支持教师进行自我管理,让教师来参与制度的制定,计划由下至上形成。促使教师对工作负责,实行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在各项竞赛中,各项评比标准由老师制定,个个老师都是评委,都可以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都可以对自己和他人的工作给予公正的评价。

(二)构建了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第一,实行多元化评价

变以前的管理者评价为教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幼儿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管理。

在评价教师的时候,让每个教师先给自己找长处、优点,然后综合出有利于幼儿园发展及个人成长的奖项:备课优秀奖、环境创设创意奖、组织能力奖等。这种评价和奖励让大家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每个人既知道自己的长处,也可以吸收他人的长处。

第二,各项活动评价标准科学、合理。

以前的各个环节的教学评价缺乏,要么没有评价标准,仅凭个人的直觉打分、评价。要么就是评价标准不合理,要么就是可操作性不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环境创设、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教师备课、户外活动、教师学期评价标准进行了完善,增加了个人自评、年级组内互评、幼儿园集体评议结合。同时,都有较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一栏,有利于教师不断反思行为,不断改进,新的评价标准更具人性化,更具操作性。

(三)探索出了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模式和管理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探索出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的模式:

提出要求,规范行为——检查监控,及时反馈——评价促进,全面提高。

1、提出要求,规范行为。就是在管理过程中,首先提出保教人员的工作常规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检查监控,及时反馈。由行政领导、保教主任、年级组长组成三个层面的常规督导检查队伍,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网络,健全幼儿园检查机制。在检查过程中遵守“重点问题早发现、疑难问题多研究、解决问题找策略”的原则,及时、准确获悉全园师生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和工作进展等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中的盲目性、随意性。经常化、定期化的保教常规检查,加强了保教常规工作的质量监控。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3、评价促进,全面提高。

根据工作完成的情况,对照标准,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总结好的方法。对不足的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最终实现整体推进。

九、研究的效果

1、教学方面

(1)建立了有序化、规范化的教学秩序。《幼儿园一日保教常规》的制定,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教学常规的具体要求,逐步形成了有序、规范的教学秩序。

(2)各阶段的教学常规有条不紊。开学、学期中、学期末要做哪些教学常规,都能够运筹帷幄,有条不紊。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都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2、教师的发展

(1)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过三年的实验,以向“管理要效益,向一日生活要质量”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这一思想的确立,标志着教师价值观发生了重大的革新。实验显示,广大教师基本实现了由重教学结果管理向重教学过程管理方面的转变等。在教学中,教师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自觉运用教学常规来规范和指导教学。

(2)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几年来的实验,在规范的教学常规指导下,使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自觉遵守常规,在运用中创新。

(3)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三年来的实验研究,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成效得到显著提高,其只要表现在:一是规范了要求,实现整体推进与规范管理的实验过程中,基本上达到了各项教学活动标准。部分教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及教学常规,促进了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的发展,其内容在“家长开放日”中的半日活动展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4)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通过科学、公正的评价,教师能做到“见贤思齐”,对做得好的给予激励和奖励,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幼儿方面

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促进幼儿素质全面提高。以前未建立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教学常规指导教学,存在“重教轻保”,“重集体教学活动忽视生活活动”等误区。随着实验的深入,理论上的进一步学习内化,教师进行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幼儿不仅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方面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设想

1、存在的问题

(1)研究缺乏可供借鉴的方法和相关的文献。

中小学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研究了一系列成果,但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同中小学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全区仅一所教育部门举办的一级幼儿园,因此,在研究中缺乏及时的、必要的专业引领,因此,在研究中的难度较大。

(2)课题研究中教师积极性不够

由于是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多教师觉得这是管理者的事情,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因此,教师研究的积极性不够,只是按照管理的布置的任务完成工作。

2、今后的设想

(1)不断完善研究成果

在研究中切实感到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的重大意义,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与高效,是我们准求的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推行研究出的成果并积极再探索,将成果不断推广并完善。

第6篇: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现阶段,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培育一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及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国家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增强教学常规管理这一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进而引导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升,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阶段的重要命题。

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学常规)的总和,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引导和制约两种功能,具有前瞻性、规范性、指向性、可控性、特色性等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向的内容:

1.

教学常规工作任务性管理制度

它包含:教育思想的管理,表现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教学过程的管理,表现为对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督查、评价;教研活动的管理,表现为通过开展说课、授公开课、评课、教师竞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2.

教学常规工作时段性管理制度

它包含:期初的管理,重在计划;期中的管理,重在落实;期末的管理,重在总结。

3.

教学常规工作结构性管理制度

它包含:对教师教学的常规管理,表现为备课、上课、实验实习、复习、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核等常规要求;对学生学习的常规管理,表现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常规要求;对管理者的常规管理,包括课堂常规、教务行政常规等要求。

4.

教学常规工作程序性管理制度

依据教学常规工作实施的过程,教学常规工作程序性管理制度应包含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阶段性考核等五大环节的基本规范。

三、现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仍大量保留了原来的管理方式,并没有按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进行根本性的设计和改革,具体表现如下:

1.

刚性化管理――“章”本位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规章制度的制订和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量化评分、量化考核、量化管理。教师和学生没有了一点自主性,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俨然成了程序化管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是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实际上许多问题和环节都流于形式,领导忙于考核,教师疲于应付,到头来反而使得教学过程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更有甚者,有些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或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操作监管,使得制度成为摆设,没法执行。

2.

标准化管理模式――“管”本位

“人因个性而存在,人因个性而美丽”,教师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现行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用既定的、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妨碍了教师个性特质的发挥与作用,造成有的教师因工作不能发挥特长而彷徨不前,也有的教师虽工作有创新而得不到承认,变得消极。

3.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习惯”本位

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尚停留在习惯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忽视甚至完全放弃教学常规管理改革,对当前的产业行业变化、学生特征变化、课程改革理念、教学前沿手段、教师诉求等漠不关心,造成教学常规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教学管理的绩效不见提升。

4.

学研管理制度――“功利”本位

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对新理念的学习浅尝辄止,意识不到理论将为行动指明方向的重要性;对教科研项目,重申报、轻研究,重证书、轻成果,重程序、轻鉴定,造成了整个学术氛围的浮躁与功利。

四、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度建设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学校学习型组织形成提供环境,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应该用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来指导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剔除一些落后的、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规定和要求,改善不合理、不完善的规范和做法,最终形成新的有利于课程实施和师生成长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

以学校为本

高职院校应以校为本,变行政管理为校本管理,所谓校本管理,即“以学校为本的管理”,是基于校情和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实施的管理;校本管理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常规管理必须从传统的行政管理逐步转向根据校情而实施的校本管理,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2.

以课程为本

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真正载体、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课程管理是教学常规管理的核心内容,课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要突出课程设置的管理。近年来,中国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加剧,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加强课程设置的制度化管理,做好课程的开设、退出和升级的机制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变化的及时对接,提升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性。

(2)要加强课程开发的制度安排。人才质量的提升有赖于课程质量的提升,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实际状况,设置好开发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的科目和时间节点,建设好一批专业核心课程,带动整个专业课程的质量建设与提升,进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

(3)要构建好学习型组织。高职院校课程的建设,单凭个体教师的力量,受个体的精力、专业视野、知识层次、技能水平等的限制,是很难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的,只有集合同行、企业骨干等的力量,才能建设出质量较高的课程,故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中,应构建好学习型组织,共同学习、研讨与工作;当然,在教科研工作中,也需要构建好学习型组织。

(4)要体现评价理念的转变。首先,要改变教师评价的单元评价做法,真正引入教师、学生、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其次,应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进行审视,观察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方面是否有提高;再次,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上,要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素质的发展,以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还应设立鼓励特长生脱颖而出的评比制,使特长生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3.

以师生为本

高职院校应以师生为本,变物化管理为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是一种有利于师生健康、持续发展的管理,强调的是开发与促进,强调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情感与文化氛围的建设。高职院校教学常规管理从物化管理走向人本管理,是管理方式的转变,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1)要转变传统管理职能。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三本”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实施人本管理,即:“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2)应体现师生参与的思想。人本管理的落脚点是师生对学校决策的可信度,学校主要的决定和决策应更多地吸收有关师生的决策或参与,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使师生产生对学校的高度认同感,使他们从习惯了服从的管理规范中走出来,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

(3)要适时调整激励策略。以教师为本,需要教学管理者运用激励原则,通过目标激励、领导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信仰激励、物质奖励等手段以获得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使教学工作成为教师的内部需要,并在工作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4)要促进人的主动发展。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管理者过分强调规范、统一和模式化,过多干涉了教师的自主抉择权,从而使教师处于被动、服从和依赖的地位。学校要给教师提供一定的自主抉择权,让教师专业自主、工作自主,得到主动发展;在对学生的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教师挖掘学生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4.

以开放为本

高职院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应做好开放式办学。构建信息反馈机制,对接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行业企业技术变革和管理转型;构建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实现人员、技术、设备、场所等资源的流通与共享;建设前瞻性遴选机制,积极跟踪政策热点、经济热点、技术热点等问题,促进专业、课程的提升或转型;同时,建设对外服务机制,积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策略

1.

抓住出发点、切入点和着眼点

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教学常规管理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切入点,是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由施教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着眼点,就是促成师生的自主管理,通过制度创新,激活教师的自主发展、激励学生的自我管理。

2.

第7篇: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我校按照省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设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开足规定教时,教师要按教学大纳和教材进行教学,要把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提升到执法的高度来认识,在增强执行教学计划意识和自觉性的同时,学校严格管理,以保证全部课程特别是音、体、美、品、自、劳,课程的落实和质量的提高,将“两操一活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轨道。使活动课落到实处,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使活动课实现由随机无序到规范化的要求。

(二)严格过程管理,规范教学环节

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我校以《教学常规量化评估》为准则,重环节、讲过程、看实效。教务处把抽查、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序进行。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学生要认真预习,做到难点分明,听讲有重点,上课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或复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课后要留书面作业(音乐、体育除外),学生作业要注意整洁、美观、正确、规范,坚决杜绝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教师对作业要全收全改,精批细致,做到不错批、漏批。对作业存在的问题要作好详细记录,并及时予以纠正。辅导学生要讲方法,重实效。要将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个人辅导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素质。

(三)抓教研教改、促质量提高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成功之路,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组织了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身边或外地经验,并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积极探索出合适的教法。①注意上好每一堂课;②每学期安排教学活动月;③安排好听课、评课、教案及作业展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④要求教师写心得体会或教学论文,教务长汇编成集。教研、教改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两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了教研教改活动,以教研教改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两年来,我校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双溪镇是独占熬头的,张金霞校长的两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科教成果特等奖,多篇论文、范文获得省级一、二等奖,石秋燕、杨艳珍、毛怀寅、陈细兵等许多老师的论文获得市区级一、二、三等奖,黄志远主任的课件、石秋燕老师的优质课、说课也获得了咸安区竞赛一等奖。我们学校被评为“咸安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学校”。

(四)着力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

教育需要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提高师资质量,我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校做到“五个重视”一是重视培养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抓好学科带头人。二是重视培养常规教学积极分子,以点带面。三是重视发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潜能,搞好传、帮、带。四是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做到因人制宜,合理任用。五是重视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经考核合格的学校报销相关费用,否则费用自理。这样,全体教师能积极参与培训,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五、积极开展活动,着重培养能力。

开发学生潜力,发展学生特长,开展活动是最好的突破口之一。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切实做到有计划,落实目标和措施;有安排,落实时间和活动进程;有组织,落实指导老师,建立责任制;有场地,落实器材,开放活动场所,确保活动正常化、系列化。结合创新教育活动,积极组织体运会、庆“六。一”、艺术节、小发明、小制作、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陶冶了品质,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只有辛勤耕耘,才有可喜的收获。。我相信,通过更高质量的常规教学管理和全体教师员工的勤奋工作,努力拼搏,今后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硕果累累,捷报频传的。

第8篇: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一、抓常规,教学管理细化中日臻丰盈

几年来,我们合理制订并完善了学校各项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有法开展师培、教研、科研工作,做到各项工作分工与整合并行。我们知道,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我校出台了备课、批改、实验等九项制度并按章执行,教导处坚持两个结合:即对教学常规进行定期与随机相结合、定时与抽查相结合,实行“月总结、周必检、日巡查”的检查督促制度,即:每月一次月工作总结,梳理全月的教学工作情况,每周至少一次必检集体备课、一次抽查集体备课,每日至少一次课堂教学常规巡检,每项检查有记录、有轨迹、有总结。质量管理采用个人分析―组内小结―学校总评分析报告的分层质量分析管理方式,结合学校期末学科质量分析会的召开,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管理的有序开展,使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一步明确:备课求“深”,即深入浅出;上课求“实”,即教学风格朴实、踏实;作业求“精”,即减负不减质;教法求“活”,即教学设计灵动新颖;手段要“新”,即善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导要“细”,即体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质量要“高”,即力求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二、研促培,生命课堂凸显教学特色

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注重以研促培、研培相融的培训管理模式,以校本培训及教研活动为突破口,注重研培结合,为教师提供磨炼业务的平台,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升业务素养。学校校本培训坚持采用“个人研修―讲座辅导―反思整理―实践提升”的研修模式。通过开展全员性的白板实用培训、关于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等系列专题培训,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使他们更加从容地走进生命课堂、走进可爱的学生。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及大学区教师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多学习、多历练、多收获。我们还开展多层次的青年教师跟课活动,在教研员的悉心帮助下,青年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组织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教导主任跟课活动中,教导主任与青年教师共同切磋教法,研读教材,一同成长。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对生命课堂的模式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尤其在关注学生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机融合,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两个问题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三、建平台,教学骨干活动中历练成长

为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教育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实践中磨炼教师实战经验。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吉林市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吉林市优秀视频评选活动,吉林市优秀微课评选活动。我们还开展了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活动中,我们经历了“教师自修―名师师范―专家引领―个例实践―成果展示活动”的历程,借此机会,我们还开展了学校“大练兵、大比武”教学特色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因活动流程设计新颖、展示内容生动翔实、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沙龙探讨贴切深刻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扬。

四、分梯次,名优教师实践中光荣绽放

本年度,学校注重骨干教师、名师队伍建设,以骨干教师培养为主线,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开阔教师专业视野,增强教师队伍软实力。在青年干部中开展“教育思想分享”经验交流活动,在学区内骨干教师中开展“影子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教法实践成效。新教师培养,我们采取理论夯实、实践跟上、反馈引领的培养方式,使青年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五、手牵手,教育资源实现双赢共享

第9篇:教学常规管理范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的保证,而抓好教学的常规管理又是做好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此,我校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向教育规律要质量,向良好的教学秩序要质量,向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要质量,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质量"的学校教学工作主导思想,坚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不断强化课改理念,承袭传统教育精华,抓基础,抓薄弱,抓关键,围绕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做到常规教学的精细化管理,为学生一生的成才、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抓备课的精细化管理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备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师课前如果备课不充分,就很难找准教学目标,很难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抓住思维训练点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不可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等等。可见,备课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我校每学期开学前一周把全镇教师集中到中心校进行集体备课,主要是教学校长总结上学期教学工作情况,传达市进修学校的备课精神,提出本校的备课具体要求。然后分学科、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教务主任和村小校长要深入到备课地点且参与其中,确定中心发言人,组织教师进行研讨,通过解读教材,了解教材整体知识体系安排,围绕单元主题或重点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设计,达成共识后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

二、抓课堂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渠道。为此,我校提出来教师课堂教学要遵循:"三个突出、四个并重、五种思想"原则。

"三个突出"是:突出"精讲多思",讲到什么程度,哪里放哪里收,要按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定位;突出"学生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放手、多扩展,实施创造性、开放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练、答等多种感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课堂;突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高效地获取知识。"四个并重"是: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会学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新学习并重。"五种思想"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正视学生在学习和个体发展上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种差异搞好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创造性的进行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在明确课堂教学具体要求后,教务处通过诊断性听课、指导性听课、评价性听课等多种听课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督促管理、帮助,对个别教师耐心指导、鼓励帮助,并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把所有教师都领上"道"。

现代多媒体走进课堂教学之后,我们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强化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的整合,创生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时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新课改中,我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也就是要看是否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三、抓思维训练的精细化管理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还要通过各种能力训练来体现,即,要通过问答、解题、实验、实习等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运用,即由知识转化为技能。对小学生而言,教师不但要考虑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技能,怎样去教,更要考虑让学生怎样运用这些知识,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获得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因此,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给学生留有思维训练的空间是十分必要的。

布置作业体现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们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能揭示规律和方法的作业,不布置简单重复性题目;布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兴趣的题目,不布置教师一时冲动决定的题目;布置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巩固提高的作业,不布置充数作业。只要布置训练题目,教师就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负责。

四、抓辅导的精细化管理

无论是课外辅导,还是课内辅导,都是教学的辅指导活动,是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辅导上,既要因人而异,又要讲求实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对成绩优秀、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发挥其特长。我们的做法是:让涓涓细流润心田。给优秀学生开"小灶",给后进学生以信心,让全体学生有提高。辅导的形式有个别辅导和面向全班辅导,有的教师则深入到学生家中进行辅导,对偏科的学生则落实教师的目标责任制。学校提出的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输在基础教育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