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阶段性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化工专业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思考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部分高校将转型发展,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辽东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高校,着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有关方面亟需思考的现实问题,其中如何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至关重要。以辽东学院化工学院化工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
一、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实验课是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是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的纽带与桥梁。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实验课,以开设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照本宣科的按照实验教材进行预习、写预习报告、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最后教师给出评价即可完成实验题目。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验证性实验已经明确给出实验目的、意义、原理、所有仪器设备等,学生很少能主动思考问题,很难做到知其所以然,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遑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其二,教师现场指导存在困难,实验课上只能做到强调每个实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提醒学生注意并且杜绝上课过程中发生意外,但是每名学生在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千差万别,每位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全面照顾每一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因此对实验中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一一完全解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三,学生成绩考核存在困难,本科生标准班型为每班30人,一名实验教师在课堂上要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现实,往往根据实验报告给出最终成绩,导致部分学生缺乏上课动力。
二、解决方案
针对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实验项目类型设置、实验课程开设、实践课程最终评价等三个方面提出以下设想,供大家商榷。
1.实验项目类型设置
在开设必要的、适当比例的验证性实验题目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开设,主要是针对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验证,目的是夯实学生基础。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验环节中来,通过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达到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研究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以我院《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为例,以前大多开设验证性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由于应用大型仪器的机会较少,学生做完实验很快就忘记了。为改善这种状况,将《有机合成实验》部分内容与《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整合在一起,有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合成有机物,自主选择采用何种大型仪器进行表征所得产物,自主分析产物结构。有利于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大型仪器设备应用的认识与理解。
根据各门实验课的特点不同,实验项目类型设置比例增加幅度应加大,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可以按1:1或者1.5:1开设,甚至可以将四大化学实验课和相关实验课进行有机整合,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融会贯通。
2.实验课程授课方式
小班授课模式,有条件的实验课力争实现小班型授课。对必须开设的验证性、示范性实验项目,将标准班分成5~7组,每组4~5人,由一名教师指导一个实验项目,可以做到个别指导,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针对课程中的问题探讨交流,对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做到“过程结果并重”。课堂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申请立项的方式完成。学生可以自由结组,每组学生不超过5人,自定负责人,针对拟开设的实验项目,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可行性报告,然后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实验方案和可行报告的审核与评价,如果方案可行则初步立项,进一步评价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中应体现出学生对实验中关键问题有明确认识,并有解决方案,如对关键问题认识不足,则应由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由学生进行修改完善,直到学生清晰的了解实验中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然后学生申报实验药品、玻璃仪器、大型仪器申请等等。这个立项过程就是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锻炼提高过程,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基本理论应用水平、科学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
3.实验课评价方式
实验课程评价及成绩给定方式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验证性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50%,考核方式可分两种,一是随堂给定成绩,主要针对课堂回答问题、具体操作和实验报告,由实验教师直接给定;二是随机考试,可以在验证性试验部分全部完成的基础上,随机抽取实验题目进行操作考试,根据操作情况结合实验报告给定成绩。第二部分成绩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50~70%。考核方式为评价资料查找情况、实验方案设计情况、对实验中关键问题把握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价。两部分的合计为实验课程总成绩。
三、结论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针对目前我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从实验项目设计、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该方案目前在我院部分实验课教学中已经采用,收效明显。
参考文献:
[1]秦钢年,黄大明,卢福宁,吴泽骏,廖庆敏.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01-104.
[2]张宁,蔡新红,李玲,张小海.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农机化研究,2003,(3):237-238.
目前相关人员探索出很多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比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社会调查实践、创业比赛等,但大多是单点式的、孤立的实践教学活动,缺乏根据教学计划,在不同阶段安排不同内容的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相互联系、逐层深入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做好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需要平时逐步积累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中需要周密地组织。[3]很多学校重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是忽视了对实践教学本身的管理,导致实践教学在时间、成本和教学质量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建立基于PDCA循环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不是孤立的实践教学活动,应该构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可以采用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观点构建,分为实践教学计划(Plan)、实践教学实施(Do)、实践教学评估(Check)和实践教学改进(Action)四个管理环节,每个管理环节都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开展。要将实践教学放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体系的核心位置,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学生毕业前的实践,要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进度安排,可以设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与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学校可以要求任课教师在理论讲解之外,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或者强制规定实践教学课时要求。与课程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模拟、小型实践调研、企业参观、请企业专家授课等。这种实践教学的特点是能够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学习效果较好。阶段性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在大学四年不同学年的课程安排,每个学年可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各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灵活大四下学期的企业实习也可以和学生的毕业论文相结合,这实现了企业和学生的双赢。通常由企业根据急需解决的管理问题列出论文题目,学生以此问题做毕业论文,不仅可以在公司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随着论文写作的深入,往往会得到被公司直接聘用的机会。[4]
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是实践教学计划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组织工作包括实践教学工作职责确定和激励机制的设计。实践教学职责确定。与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可以由任课教师承担。任课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联系参观的企业、联系企业家座谈等,如果需要车辆可以由教学单位后勤部门提供支持。阶段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需要有专人负责。承担实践教学实施的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好的专业能力。可以安排能力较强的专业课任课教师或教学秘书担任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教学班的班主任可以协助开展实践教学工作。阶段性实践教学通常采用矩阵制组织,实习负责人对实习活动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实施,根据实习内容的不同,邀请不同专业老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参加实习活动。实践教学激励机制的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施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承担该项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激励。可以将不同的实践教学折合成不同的课时,计入教师的工作量,并发给教师相应的授课酬金。对在实践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还应给予特别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实践教学评估可以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帮助总结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实践教学评估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指导教师的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学生参与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由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估。阶段性实践教学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社会调查和创业设计实习活动还可以组织相关比赛,根据比赛结果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指导教师评估。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可纳入相关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考核,一方面考核教师是否组织了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让学生评估实践教学的效果。阶段性实践教学活动由组织实施的教师撰写实结,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师组织和指导工作进行评估。通过对实践教学的评估,找出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措施,让实践教学逐步流程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改进:评估不同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逐步形成适合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对实习单位评估,逐步建成教学效果较好的实习单位数据库;通过对外聘企业家评估,逐步建成教学效果较好的实践教学专家库;探索不同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探索更加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估方法等。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组将以学校提出的“研究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在教学方法上求新,在教学手段上求活,达到师生关系和谐、努力提高教学成绩,以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1、在规范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课堂主阵地,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全面素质良性成长模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以科研促教学,在学校科研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继续开展教学研讨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题研究实施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继续抓好常规工作,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扎实有效地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常规教学工作主要有教师教学计划的制订、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活动。集体备课:每周五下午是我们年级组集体备课时间,主要针对典型性问题,代表性课题。由教研组长负责,提前一周为组员布置重点研究课的内容,在集体备课时间,各组员说教学思路,其他组员作必要的补充、修正,并认真做好相关记录以求最佳的教学思路。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狠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注意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采取教师先讲先导课组内老师互评,然后再进行研讨,努力创建高效互助自主学习型新课堂。
3、听课评课
每位教师一周听评不少于1节,一学期同学科听评节次不少于20节,并要有听课记录和小结。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听课时间,属本年级的组内公开课或全校性的研讨课一定要参与听课评课。
(二)锐意创新,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1)本学期,我们将在教研组内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探索教学的新思路,学期初,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通过理论学习、说课研讨、公开课研讨、评课反思等活动,努力在学期末达到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并展示。
(2)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注重积累生动、有价值的案例(教案、课件、教后记等),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数学,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数学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用心设计研究性的实践作业,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有交流。
五、活动安排
围绕本学期工作重点,将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二月份:
1、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本年级组的教学计划。
2、进行各单元教材分析,对教材有一个总体把握。
3、年级组制定安排学科教研活动、教研课活动计划。
三月份: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阶段性小结经验交流。
2、 重点分析一、二单元教学内容,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写字教学研讨交流。
四月份:
1、进行教材分析的学习与训练,培养教师分析教材、看懂教材的能力。
2、口算速算研讨阶段性小结。
3、课外阅读阶段检查。
五月份
1、研究教研课的讲评及课后反思。
2、交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题组的研究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学习效率。
3、课外阅读和日有所诵的阶段检查。
六月份:
1、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交流和总结。
2、总结本册教材的重点和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难点,制定复习方案。
3、撰写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对教研工作提出建议。
1湖南农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自制定和使用几年以来,运行状况良好,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良莠不齐,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能够课外自觉进行基础训练的人极少。因此,在调整教学计划的时候不得不相对地增加基础课程或基础课学时,以保证学生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分制与学时制同时并存的矛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安排上要考虑各学年、学期的合理分配,出现第七学期的选修课没有学生选修或选修了却不去上课的现象,原因是很多学生已经学满了毕业所需要的选修学分,这与教学计划中选修课程的门数和学分总量的要求及设置有矛盾。学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防止学生第七、八学期在校期间没有课上而失去约束,要刻意安排相应的课程。第三,受就业的压力的影响,教学计划中不得不考虑第七、八学期课程的特殊安排。第七学期以实习和社会实践为主,第八学期只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导致整个四年的课程分配不均匀,二、三年级的专业课程相对集中,学生学习压力大。第七、八学期,部分学生因为要实习、找工作或以此为由而缺课,个别学生甚至整个学期都不在学校,使校内课程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学校对这种现象没有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第四,一年级第一学期,由于新生人学时问较晚及相应素质教育(如军训等)占用了四周时间,再加上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量一般都较大,导致学期和周学时量都偏大,学生学习的时间紧迫,没有充足的课外时间进行温习和消化。第五,由于学校的排课系统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规律不协调,任何课程每周的课时安排不能超过8学时,导致单位时间内的平行课程较多,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的作业任务重。第六,师生比失调,师资不足,再加上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教师在专业实践和实习环节中难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实习指导不能完全落到实处。教学改革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湖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的调整中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首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始终围绕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培养从事艺术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其次,明确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目的,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优势、专业特色和教学资源。第三,教学计划的调整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2教学计划的内容进行具体调整的策略
2.1发挥优势,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色调整教学计划的内容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为基础依托的综合型大学,有比较完善的涵盖各学科的教师资源,可以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需要开设史、民俗学和I环境学等相关课程,如民俗传统文化、文化与设计、,卜态环境美学等既能体现与一般艺术院校的区别,又展示r小卡交艺术设计专~l!dCJ特色,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2与时具进,增加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社会在不断发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各种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必须纳入大学的教学体系,才能保证教学与时代步,才能为什公养合格的人才。艺术设计是应用型专业,与市场联系非常紧密,所有与专业相关的时尚的东西都可以纳入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中可设置专业讲座等课程,时刻关注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并及时传达给学生。
2.3与市场接轨,重视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秉承学校的基本办学宗旨,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分量,并且相应的主干课程都配备了课程实践环节。建立单项和综合的实验室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让实践教学完全落到实处。
2.4优化排课系统和方法,合理安排课程、学时和授课顺序遵循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合理安排每学年和学期的课程。对课时量大作业多的课程要阶段性集中完成教学,避开同一时段内作业多的课程重叠,避免学生作业过分集中,疲于完成任务。阶段性排课还可以让教师集中精力完成教学任务后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和其他社会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课程的因果主次关系和关联性,对课程做合理的排序,把有上下承接关系和可同步并联讲授的课程进行科学有序的排列,专业基础课部分如素描、色彩属可以同步讲授的课程安排在整个教学的最前段,然后是三大构成、图案和基础理论等课程,专业主干课部分同步穿插相关专业理论课。其中有些课程必须集中授课以保证学生学习和思维的连续性,如专业基础技法课、设计实践主干课等;有些课程适合相对地延长授课时段,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理解和消化,如专业理论课。
一、明确艺术学院科学发展的思路和规划
由艺术学院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协助,按照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保障措施和机制,已经完成学院发展规划的修订工作,启动学院发展规划修订计划并执行,为艺术学院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艺术学院建院五年来的办学经验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修订与完善了教学计划
由李志强、刘文忠负责,教学管理中心、教学秘书协助。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对我院五个专业方向的140门专业课程进行修整和完善,其中对新调整的
39
门课程,进行了全面修订。并按照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已经全面执行。通过修订于完善教学计划,使我院对五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定位科学,专业特色突出,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专业定位。
三、
建立艺术学院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艺术教育的主体,结合多层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深化与完善。
这项工作主要由刘文忠、刘欣及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负责。现在已经按照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实施。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使艺术学院以开放的思维和全面的视角组织各项活动,及时利用社会、周边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母题,对学生进行综合扩展实践锻炼。把产学研真正成为一体,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四、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这项工作主要由艺术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及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各部门负责
。通过各专业教研室根据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依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督促和检查本教研室教师的学习情况,以及把知识储备工程作为支撑,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和精品课程讲课比赛,等一系列工作,使教师队伍更加趋于合理,并能够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个梯队式的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
五、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主要由刘建强、李志强、刘文忠、马凤林及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负责。通过狠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做好青年教师思想品德的建设,及艺术修养的提高,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六、加大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
主要由李志强、刘欣及科研管理中心负责,现已建立科研工作指标科学量化,按照量化标准进行奖励。
七、继续完善制度建设与管理流程,规范好各种制度,达到科学有序发展
主要由李志强、王金麟及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各教研室负责。已完善了制度建设与管理流程,使实践流程到实践方法和手段都有明确的制度约束、有章可循。
关键词:电脑艺术设计;阶段性授课;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4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当前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是现阶段国家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的关系国家长远持续发展大计的重要行业,而电脑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其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目前,电脑艺术设计已经成为21世纪新的朝阳产业。在日本、香港美国、韩国、英国等国家中,电脑艺术设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电脑艺术设计产业市场潜力更是巨大,随着政府推动下国内电脑艺术设计产业的整体好转,其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随着电脑艺术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电脑艺术设计人才大量需求,每年虽有大量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这与市场需求还有巨大缺口。大量需要从事图形图像、广告策划、媒体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操作技能、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当前主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培养模式出发。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入手,探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阶段性授课的培养模式。
1 当前现状
长期以来,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大多数课程是以某版本的教材为依据,按照教学计划,讲授一学期的内容,大部分课程每周上4课时或6课时,也有个别课程每周上2课时,这种方式的授课在艺术类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差,效率低下
例如包装设计这门课,原教学计划每周4课时,上15周课时,共60课时。当教师在授课时,讲授一个小时,学生只能设计一个小时,此时学生的思维刚要开始创意的时候,铃声响了,下课了,打断了正在思考的学生,过几天,继续上2课时,学生就得又重新开始考虑这个设计,可能还没考虑全,就又要下课了,只能课下完成,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教师指导;再就是大多数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差,课下作业只是应付完成。下个星期,老师就会讲新的内容,可是学生也许早已忘了上星期讲的内容,老师不得不重新回顾上节课内容,本来就4课时,每星期都要花费一部分时间重复讲上次的课,那么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就越少,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1.2 教学内容知识点散
对于艺术专业来说,学生需要长时间创作,但是周学时的设定,让学生只能从零散的知识点累积学起,有的教师想采用项目教学法,可能没讲多少,就要下课了,学生更没时间完成创作了,最终只能形成学生眼高手低的习惯。
1.3 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连贯性差
例如影视广告设计的前序课程需要好多门课程支撑,但是每学期的课程门数是有限的,不能完全的放在前2个学期,这个时候本来是前序的课程,但是只能并行开课,那么在授课中就要受到影响,使得学生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
2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阶段性授课培养模式的构思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广泛征求了各专业负责人、专业任课教师和各专业学生的意见,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中的不足,结合本院教学的实际需求,重新修改培养方案,采取阶段性授课的培养模式。
(1)按照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重构课程体系,在建立艺术设计基础这一公共课程平台的基础上,每个岗位都设置对应的课程模块,构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根据自身对岗位的认识与定位去规划职业生涯、确定发展方向提供良好的课程体系基础。
(2)在课程模块中嵌入相应的项目,以项目教学取代传统的课程教学,将设计所需的知识通过项目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并使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到吸收与消化,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并使学生学会面对艺术设计、技术设计和市场设计的多重挑战。
(3)在扩展能力模块课程中,开发艺术鉴赏与分析、创意与表达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和艺术素养。
(4)课程模块的构建,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控制项目的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同时,加大实训课时比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艺术设计是以服务市场和社会为目的的内涵,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本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平面设计创意能力和广告设计创意能力,分别建构每一项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学习链路。每个链路课程反映掌握专门技术的从易到难的训练过程,也是理论知识学习的从简到难的过程。横向几个链路之间课程形成相关性,一般低年级为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中年级要集中掌握关键性技术技能及其相关理论知识,毕业前进行综合性能力培训,形成横向能力递进的层次关系。本专业的主要课程链路描述如下表所示。
电脑艺术设计课程链路描述
3 阶段性授课的优点在于
3.1 教学内容充实、连贯性强
例如包装设计这门课程,采取周12课时,授课5周,这样学生就能在短时间内对这门知识掌握的比较熟练,教师可在一周内系统的讲授知识,也可以更好的辅导学生,那么学生在一周内,也可完成一个小型项目,这样学生既系统的学到了知识,又能更好地发挥创意。
3.2 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辅导学生
集中性的阶段性授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回顾学习的时间,这样学生就有时间多在课上做设计,这样学生的灵感和思维不被打断,并且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能及时的给予指导,这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3.3 可使学生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传统的模式中,知识点零散的讲,真正需要做个整体的创作时,学生很难下笔。利用阶段性教学授课模式,学生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达到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3.4 阶段性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能力是一种检验
阶段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单纯的某一阶段小测验,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检验,“以应用为目的”贯穿于整个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它要求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去驾驭课堂教学,保持知识的结构体系,又需求教师具备将基础理论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4 结束语
本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阶段性授课的培养计划执行两年以来,使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得到了提高,同时任课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吴锡莲.浅谈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培训的教学方法――论模拟工作过程在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16.
[2]陈妮娜.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电脑教学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05,0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工商管理;教学
与既往教育工作有所不同,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很多内容,都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应坚持在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对多方面的数据、信息等,都做出准确的把控和掌握,这样不仅能够在工作的可靠性方面获得大幅度的提升,还能够在工作的硬性标准上做出良好的巩固。人才培养不能按照故步自封的模式来实施,一定要不断的突破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就。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针对性
近年来,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确能够对地方社会发展和国家行业建设提供较多的帮助。可是从大数据时代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例如,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模糊,缺乏足够的针对性[1]。首先,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开展理性的教育,很多学生都认为自身的就业空间和路径非常的广阔,但实际上能够去从事的行业并不多。此时的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过于乐观,难以在自身的锻炼和能力塑造上,获得针对性的提升,缺少足够的竞争力后,在毕业后难以得到满意的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是比较多的[2]。其次,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未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出发,自身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过于陈旧,这就很容易导致教育工作的开展,出现很大的漏洞。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计划有待完善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尤其是在教学计划上,还是有待完善的。首先,大数据时代的分析过程中,发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虽然在类型上、数量上非常的多,但是具体的课程内容并没有表现出多元化、差异性的特点,这就很容易对人才培养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很多学生容易在思维上出现错误的思考,对于将来的长久发展和人才团队塑造而言,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阻碍[3]。其次,教学计划的完善工作开展,也是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的,可是某些院校并没有按照正确的路径来完成。例如,部分院校在大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成功案例的一些特点在于计划数量较多、层层叠加的使用,可是这种方法与自身的需求和执行力并不相符,强硬的操作,肯定会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固有计划造成打乱现象,非常不利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长久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与既往的时代有所不同,大数据时代来临以后,很多教育工作的实施都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对于阶段性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设定,要保持在均衡、协调的状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认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未来发展中,必须坚持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通过在该方面投入较多的努力,能够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进步和问题弥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人才培养和时代顺从的效果上,获得阶段性的提升。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应做到以下几点:理清教学改革的培养目标;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主要应体现扎实的工商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注意理论和实践两大类课程的精心设计;加大选修课的选修空间,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重视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强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坚持打造特色化的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更加专业的成就。
(二)抓好教材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拓展,必须在教材建设上投入较多的努力,这是硬性要求,不能有任何的错误举动。首先,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应对既往的教材使用效果、学生欢迎程度、教师的反馈内容等,都做出相应的整理分析,观察教材当中的缺失和不足,要结合社会上的需求和行业发展,选择一些有针对性、有深刻内涵的教材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还可以在将来的知识教育成果上,不断的获得更大的提升,努力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成就。其次,教材建设过程中,要对教师的看法、学生的观点、国家颁布的要求等,都做出融合性的应用、选择,从而避免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手段来完成,要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加强教学计划的修订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需要在教学计划的修订方面,努力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完成,该方面的工作不能出现任何的不足现象。例如,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相关分析,认为教学计划的修订过程中,每学期至少要开展2次修订,修订过程中要结合多方的观点与看法,确保修订的正确性。与此同时,教学计划的修订以后,应做出有效的执行,并且坚持对众多的教学数据、信息开展搜集和分析,尤其要在社會上的教学时事热点方面,都要做出准确的掌控,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上,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对相关的内容做出良好的优化处理。
三、总结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直接促使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做出适当的变革,要坚持将学生作为中心;坚持在教学数据上深入分析;坚持对教学信息做出全面的掌握。日后,需继续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做出良好的改善,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更好融入,努力在人才培养水平上获得较大的巩固。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 陈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质量 监控系统 系统设计
为了建立完整的数字化校园系统,更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致力于构建一个具有明显“理实一体化”特色的,以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以相关的教学信息搜集处理为核心的,科学有效、严谨务实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而规范各种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其他教学基本建设,最终实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1 系统简介
教学质量监控是对教学状态进行监控,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由学生、教师、督导专家、校领导等多个评价主体从不同角度对各教学管理、教研室、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及效果、考试、实训等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及效果进行监控、评价。通过评价指标和公式,将评价内容数据化,并对数据进行搜集、加工处理,形成各种汇总报表,提供给教学管理部门考核分析,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为出现的问题提供客观的数据依据,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1.1 系统目标
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一套基于B/S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系统。以数据库为核心,使教务处同学院各个教学部门、二级学院、系、部、处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联。
通过系统,能够实现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全过程的监控;通过对日常教学活动的调控及监督,完成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数据保存及评价,统筹教学资源,达到节约教学成本、优化教学资源、考察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组织实施
我院对教学过程进行的监控主要分三个阶段,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每学期为一个监控阶段,完成一个监控流程的工作。
开学前:这一阶段的主要监控内容是教学相关文件、教学规章制度、教学活动规范等文件及其执行情况;主要监控手段是检查;主要任务是保证教学单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规范、制度执行教学。
2 需求分析
2.1 系统主要功能
2.1.1 教学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进程、授课计划等)准备阶段
教学资源调配,相关教务安排及;教师上传上课前的教案,课程规划。
2.1.2 教学过程监督及考评阶段
教师上课考勤由指定学生完成,上传数据,记录教师上课考勤;教师授课内容评教:评教权重依次减弱,以学生考评为主;学生评教:学生对授课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阶段性评价;督导评教:专家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抽查性考评;同行评教:专业老师通过听课对教师授课内容进行考评;领导评教:领导对授课老师授课内容进行抽查性考评。
2.2 系统功能划分
2.2.1修订教学文件
教务处根据专业建设方案,事先拟定好《教学计划进程表》。
每学期末,教务处将拟定的《教学计划进程表》分发至各二级学院教务部门,由各二级学院根据下学期的校历和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精确的《学期教学进程表》报教务处审核,审核通过后放入系统保存。
系统分发《学期教学进程表》给各二级学院,再由二级学院分发给各系部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根据《学期教学进程表》及教研室任课教师情况,制作《教学任务书》,并分派给对应教师。任课教师收到《教学任务书》,在假期中完成对应课程的《授课计划》和《教案》,并在新学期开始前提交至系统。
2.2.2教学过程监督及考评
对各种教学对象的监控表格已事先由系统管理员制定存入系统,在学期中时,由教务处指定需要评估的教学对象,并授权对应权限的人(如教师讲课记录评价由教学督导员填写,学生测评教学评价由被授课班级学生填写,教学意见反馈表由听课校领导填写,班级周教学情况记录由班级学习委员填写等等),权限人登录系统查看并需要时能够打印待填写的资料,于教学过程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将资料录入系统保存,已保存的评估结果可由有权限的人登录查看、存档。
参考文献
[1]张友生.软件体系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雁. B/S结构中职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06.
[3]张枝军,蔡锦锦.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山野职业技术学院,2007.
[4]黄和平.基于Internet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06.
[5]张趁香.基于Web Services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
作者单位
高等职业教育处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端,下牵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应用性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具有引导和导向性的作用。
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而言,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中高职的协同发展问题,如果没有中高职的协调,就没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很难与其他教育建立协调和融合的关系,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两大主体,中高职教育要协调发展,合理衔接,落到实处就是要做到,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统筹与衔接;二是专业结构布局的统筹与衔接;三是课程体系和教材的统筹与衔接;四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统筹与衔接;五是教师培养培训的统筹与衔接;六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统筹与衔接。
我们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开始,三年来与多家中职学校签订了“2+2+1”、“五年一贯制”分段培养形式的协议。分段培养即前两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后三年通过转段测试,进入到高职学院学习。通过几年的工作、学习,和兄弟院校及中职学校的交流,使我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目标有了较多的了解,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内涵、途径和阶段性任务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2013年我省开始了“2+2+1”贯通联合的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都积极参与,特别是我们面对的中职学校参与热情很高,参与态度非常积极。为了达成合作协议,中职学校只是在专业名称上尽量迎合高职院校的专业名称,而实际的培养方案 却是有着差距和断层,甚至于完全不能衔接。在这几年的合作与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中职学校的优质学生首先选择的是参加对口考升学考试和单独测试招生这两个途径,而在升学考试中有困难的学生就主要放在了“2+2+1”和“五年一贯制”这个升学途径上,造成了“整锅端”的低质生源,给高职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而我们高职院校为了跟上这个新的培养模式,和建立稳定生源的考虑,没有过多过细的考察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培养方案。因为都是在摸索阶段,给出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比较简单,粗放,没有系统设计五年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没有有机衔接,在教学、学习过程中也少与中职学校进行交流、沟通,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基本还是自成体系,独立发展。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的问题,不能做到五年系统的培养,使教学、学习过程出现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及生源流失,高职学院招生计划浪费的现象。
二、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结合我们实际情况,逐步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努力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到知识结构的连贯性,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出社会真正急需的人才。
三、具体措施
(一)统筹协调中、高职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中高职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有机衔接,自协议专业设置伊始,课程设计便随之相伴,形成一体化的培养方案。
(二)在管理体系、教学模式、实习实训方面等方面实现衔接,中、高职学校分工负责,有效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益。
(三)定期召开中、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研讨会,教学交流会,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队伍的建设、教材的开发等内容,同时为合作的中职学校进行师资培养,实现中、高职教育无缝对接。
(四)在贯通培养教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培养院校要做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及课程原理向技能掌握的转化;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纳入课程标准,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今年我院给16所中职学校授予了“优质生源基地”,我们想在今们后的合作中应该不仅仅是挂个牌而已,而是要正真发挥“优质生源基地”的作用,做到有实际意义的联合合作。我们高职院校要给中职学校一定的政策和自,从选拔到培养,正真参与到整个培养过程中,给高职院校输送高质量的学生,发挥正真“优质生源基地”的作用,使中职学校做到名副其实的输送“优质生源”。
四、创新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