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建筑的艺术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的艺术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的艺术性

第1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建筑学是一门艺术,不只是供人欣赏,百姓的衣食住行中的“住”就跟我们的建筑息息相关。世界正经历着大规模的变革,建筑学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师的著作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城市中展示。

一建筑学综述

所谓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其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

建筑学这门学科以设计建筑为主,同时包含其它相关技术。可以通过对一块空白场地的分析,同时依据其建筑对房间功能的要求,建筑的类型(如体育馆、电影院、住宅、厂房等不同类型),建筑建造所用的技术及材料等,对建筑物从平面,外观立面及其内外部空间进行设计。其范围小到简单的房间布局,大到城市数个街区的建筑群体的设计。我们说,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

二建筑学的艺术性

(一)建筑学在艺术中产生。建筑学有很强的艺术性质,这一点区别于其它学科,它需要大量的财富和技术条件,大量的劳动力和集体智慧才能实现。它的物质表现手段规模之大,为任何其它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宏伟的建筑建成不易,保留时间也较长,这些条件导致建筑美学的变革相对迟缓。建筑艺术还常常需要应用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创造室内外空间艺术环境。因此,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我们知道,莫扎特堪称是位伟大的建筑师。当然他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旋律、和声和节奏,以及音的高低、时间的长短和音量的大小等。“广义的建筑师”是个很有用的术语。他们常说“谁要是想把握无形的世界,必先考察有形的世界。”1782年26岁的莫扎特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自白:“我经常后悔我没有学建筑而是学了音乐。”也许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但在莫扎特的心目中,音乐和建筑在结构和美学境界上必定有相通处。由此说,建筑学是一门艺术,但不是纯粹的艺术,它与国家的物质和技术资源发展水平紧密联系。

例如,西方的建筑风格,同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所以莫扎特音乐的根也可以在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中追寻到,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在它们的造型背后,是稳定的和谐以及对称美。其实奠扎特音乐也拥有古希腊神庙建筑的对称美和稳定的和谐。

古希腊建筑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既反映了城邦制小国寡民,也反映了当时兴旺的经济以及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反映了国力雄厚、财富充足以及统治集团巨大的组织能力、雄心勃勃的气魄和奢华的生活;拜占廷教堂和西欧中世纪教堂在建筑形式上的不同,原因之一是由于基督教东、西两派在教义解释和宗教仪式上有差异;西欧中世纪建筑的发展和哥特式建筑的形成是同封建生产关系有关的。封建社会的劳动力价值有所提高,再加上在封建割据下,关卡林立、捐税繁多,石料价格高涨,促使建筑向节俭用料的方向发展。同样以石为料,同样使用拱券技术,哥特式建筑用小块石料砌成的扶壁和飞扶壁,这同罗马建筑用大块石料建成的厚墙粗柱在形式上大相径庭。

(二)建筑学立足于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总结各种建筑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建筑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类是探讨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平面布局、空间组合交通安排,以及有关建筑艺术效果的美学规律等等。后者称为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分化出来的,它主要研究室内的艺术处理、空间利用、装修技术及家具等问题。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指导建筑细部设计和施工,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

三、建筑学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由两个渠道组成:一是国内兴办建筑科、建筑系;二是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在时间程序,留学在先,办学在后,国内的建筑学科是建筑留学生回国后才正式开办的。从现有资料看,我国最早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都始于1905年。

1902年建筑学第一次纳入了中国教育体系。1928年5月定名的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国第一个设立建筑系的高等院校。建国初期,中国建筑学专业的发展获得更快的进步,在以梁思成等知名建筑学专家的带动下,中国的建筑学专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在某一建筑物中可能某些因素很强而其余因素很弱,但在其它建筑物中情况则可能迥异。事实上,作为专用词的“建筑学”所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建筑物本身,更主要的是研究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及其如何满足、研究建筑物实体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中分别对应的策划、设计、实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建筑同其它有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结构理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运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发展,体现了新技术的魅力。建筑工业化体系的运用,加速了建筑事业的大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建筑设计领域所引起的设计方法论的研究势必深刻地影响建筑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密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当代建筑师、规划师和园林设计师面临的共同课题,同时也为建筑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建筑和建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断探索建筑学的未来,为这部巨著撰写新的更加瑰丽的篇章。

四、结语

第2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关键词:形式;环境;建筑师;艺术;空间

Abstract:Is architecture art? How to understand the properties of Architecture? From form、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 this issue talk about some art attributes about architecture as art, then bring forward synthesized and layered attribute of architecture.

Keywords:function; form;architect;art;space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1-0052-03

众所周知,建筑学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综合的学科。由于历史原因,中西方各自形成了工科和艺术学科的分类差别,本来,艺术和技术学科的分类,不应该成为制约建筑学发展的理由,只要遵循建筑学自身学科的发展规律,完全可以殊途同归,找到技术和艺术的平衡点。但历史上的种种因素,使中国建筑教育出现了过分重视技术的局面,而学生入学时基本艺术素养的缺乏、学习过程中创造力训练的缺失,教育体系的不完备,客观上也反过来制约着技术的表现力。虽然这几年,陆续有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建筑学专业,像中央美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但他们会不会走进纯艺术的怪圈,进入另外一个建筑学的极端呢?

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在竞争日常激烈的情况下,建于1947年的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图1)。我想,作为一个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在历史不太长的情况下竞争成功,其作品的艺术意义和文化意义可见一斑。

2002年10月,以“城市营造”为主题的的上海双年展在国内首次将建筑列为主要的艺术展示内容,讨论了当代都市建筑与视觉艺术互动关系这一前沿问题;2005年2月20日,规模空前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在南京动工,此次实践展邀请了24位一流设计家的设计,策展人是矶崎新、刘家琨,主办方准备将此项目办成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建筑艺术实践展,希望给建筑以艺术的定位。

随着近些年来一系列事件的展开,中国建筑已经将建筑的探索领域扩展到艺术,中国建筑正重新寻找建筑学技术和艺术的平衡。记得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它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1],这给了初创的中国建筑学以艺术的定位,而起步之初,从事建筑教育的很多人,也都是各种艺术修养兼备的艺术家。但战乱和等各种运动打破了建筑艺术发展的延续性,加上意识形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的制约,中国建筑的艺术性一直没有获得其健康的发展,艺术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缺失的状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建设规模和数量屡创新高,城市化加速。但与规模和数量相比,我们建筑作品中的艺术含量却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外国建筑师大量进入中国设计市场,形成了中外之间在很多观念上包括艺术观念上的冲突,中国建筑的艺术性问题正日益凸现出来。现实催人奋进,而对其进行分析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1形式――建筑艺术之外在美的表现

虽然说建筑是由于实用性而产生,但只有建筑的审美性才使建筑成为了建筑艺术,建筑形式因而也成为了建筑艺术表现力的主要载体。工业时代的来临呼唤着新的空间和造型以体现其时代的特征,现代派建筑师突破传统,从绘画上吸收发展的营养,现代建筑艺术逐渐走向抽象的表达。

1.1造型之美

20世纪初,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1881―1966)提出他的艺术定义,即“有意味的形式”。他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指的是艺术品内各个部分和构成元素的一种纯粹关系,而能激起这种意味审美情感的只能是有作品的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的关系或形式,这些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被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贝尔的话,道出了20世纪初艺术的一个普遍遵循的形式原则,那就是利用抽象的线条和色彩等去表现艺术的美。现代建筑在现代艺术的土壤里吸收了成长的营养,从立体派画面表现的时空概念,到抽象艺术的色彩和形式构成原理逐渐演变成了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的漫步式空间、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里面的线(阳台的栏杆)、面(阳台板、出挑的屋面)和三原色的组合,而对于学院派形式美的扬弃和空间概念的加入和发掘,使现代建筑观念和表现手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代建筑将以往建筑中对于建筑实体的强调,转变为抽象的点、线、面、体的构成关系,赋予点、线、面以抽象的审美特征,最终建筑艺术摒弃了装饰,形成了工业时代的机器美学。就像蒙德里安所认为的那样,艺术不应再去描摹事物的外表,而是要用一种抽象的视觉形式去表现事物的本质。

当然,形式美的规律是人们几千年审美经验的积累,代表了人们对于一般美的印象,单纯满足了形式美的建筑,距离建筑的艺术性还有很长的距离,形式美只是建筑艺术性之中间层次,是一种纯视觉美的处理,只能“悦目”。只有当建筑综合平衡各种表现手段,表达某种高层次的精神属性,渲染出某种具有深层次文化意味的氛围,并表达某些观念、情感和思想的时候,建筑才能成为艺术,才能真正达到艺术陶冶人心灵的目的,就是所谓的赏心,就是建筑精神意义的最高层次,也是任何艺术形式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当代,艺术的观念化更促使建筑师对于当代世界建筑的理解超越了古典形式美的原则和最新的艺术形式产生着互动。很难想象,你会利用韵律、节奏、均衡、对称、非对称等概念去分析弗兰克・盖里的比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图2)、斯蒂文・霍尔麻省理工学院的宿舍、还有哈迪德、伊东丰雄……,但面对这些建筑,你似乎又能感觉到色彩的关系、曲线的韵律和节奏。但也许媒体时代需要建筑具有更夸张的表现力,和谐再也不是唯一的审美意识了,建筑的审美外延扩大了,形式美走向了建筑师创作的人们的潜意识,成为沉淀在建筑发展过程的一个元素,就像古希腊的建筑对于当代世界建筑的影响一样模糊而又清晰。

1.2空间之美

随着空间概念成为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主体表现对象,空间作为建筑形式的表现内容就受到了无数现代建筑师的推崇,对于空间概念理解和表达上的突破也成为现代建筑艺术表现的重中之重。一些从物理学上毫无表情的空间区域,成为了建筑师表达喜怒哀乐思想的媒介。

建筑诗哲路易・康这样评价空间:“……建筑师的地位何在?……他是一个传递空间美感的人,这是建筑艺术的实际意义,思索有意义的空间,开创一个环境,这就是你的发明创造。”“……无论建工厂还是住宅,其四面墙,上面盖屋顶,可以说没有做任何事,这是大大不够的,建筑应加上更多东西,使他更好些,更有效地适应人的需求,更有价值。……我们需要建筑物,因为我们需要有用的空间;我们需要建筑物,因为我们需要使人情绪激动的空间……”[2](图3)

虽然建筑空间具有不可捉摸的抽象的表达力,但空间的设计却必须通过设计可见的构件来完成,墙体、柱列、屋顶、地板、色彩、材料围合成了空间的比例、尺度,加上围合界面本身的变化共同形成了空间的氛围。

和雕塑艺术的空间创造不同,建筑空间因为需要穿行其中而具有了可体验性和序列性,单个的空间只构成整个建筑空间序列的细胞,建筑中一系列空间的展开使建筑具有了交响乐般的节奏,主题、呼应、节奏、序曲、展开、、尾声,通过序列提供的空间表情,人们调动身体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听觉全方位的对建筑进行感知,体验建筑师刻意营造的节奏、情绪。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筑与无意义的冷冰冰的形式无关,建筑是一种对人性的体验。

2环境――建筑艺术之美的追求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当代建筑与城市越来越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除了建筑需要从技术方面作出呼应以外,建筑从艺术性上,也遵循现代建筑的传统,讲究建筑单体和群体的呼应,建筑和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的协调。

世界建筑师的《华沙宣言》这样描述建筑学:建筑学是为人类生活创造住处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建筑师的责任是把原先存在的和新的环境(自然的和人造的)结合在一起,他负责为城市外貌提供美学和设计能为人类接受的空间。

无数的建筑师从场所环境中获得设计的灵感,现代建筑大师莱特认为:“那么,让我们将赋予生命、充实生活的自然元素重现于我们所筑的房子中。这意味着一种源于场地特性的建筑。意味着向确保设计一所有价值的建筑迈出了第一步。因为在这样一所恰到好处的房子(图4 )里我们感受到一种惬意,那就是所谓的美。”[3]

流水别墅让我们体验到了这种建筑之美、环境之美,建筑师运用了高超的设计技巧,穿插的体块自然地向周围的树木中延伸,巨大的悬挑楼板也呼应了周围的岩石地貌,混凝土的精致和自然场地中的色彩、质地发生着强烈的对比,建筑成为了环境的有机部分。

当下,随着现象学研究的兴起, “场所”(place)成为许多建筑师设计的指导概念,场所更加强调人对于真实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使原本抽象的、无特征的场址(site)变成真实的、具体的行为发生的环境。

从知觉现象学出发,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用自己的作品践行着哲学、美学和艺术之间紧密的关系。在弗兰姆普顿著的《斯蒂文・霍尔》一书中,作者这样评论他的建筑:建筑是被束缚在特定场所中的一座建筑物(不可动的),不像音乐、绘画、雕塑、电影以及文学一样,他总是与某一地区的经历纠缠在一起……,建筑不仅仅是因为场地而形成的,他更是通过一种链接,一种引申出的动机来体现其内涵的,建筑一旦与场所融合在一起,就超越了他物质和功能方面的要求。[4]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这样认为,“我通过寻找一个地方本身固有的逻辑来创造建筑。这种建筑的追求暗示着发现和提取一个地理位置形式上的特点的能力,以及它的文化传统、气候和自然环境特征,形成其背景的城市结构和生活模式,以及人们在将来也会遵守的一些旧的风俗。在没有感彩的情况下,我尽力通过建筑把一个地方变得抽象并具有一般性。只有用这种方法,建筑才能排斥工业科技的领域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伟大艺术’。”[5]

而在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建筑的数量和速度不可比拟的情况下,我们的建筑艺术质量却不能和数量相比,我们看到的是孤立的建筑物高高耸立,从不考虑周围的邻居,城市广场和周围的围合建筑没有丝毫的关系,虽然这些建筑有漂亮的外表形式,有现代时髦的手法和材料,但却各自为政,城市从总体风貌上显得混乱而没有章法。我们并没有很好地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的城市设计中获得很好的经验,比较一下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和现在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超大尺度的广场,就知道我们在对于城市环境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在中国当下青年建筑师的创作经验中,建筑艺术构思的突破点也主要选择在建筑本身和城市文脉以及环境的冲突上,崔恺在设计北京的德胜尚城(图5)时,整体构思围绕着历史古迹德胜门箭楼展开,中心广场抬高,主轴线向箭楼方向呈喇叭形,使穿行其中的人们时刻能够感受到建筑和城市的血缘关系,青砖材料的运用也使建筑和周边环境融为了一体。

中国建筑师的环境意识正在觉醒,建筑艺术正成为宏观尺度上的环境艺术。

3建筑师――建筑艺术的转换轴

当然,作为建筑艺术的创作主体,一件建筑艺术作品的形成,离不开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主导,在一定的创作思想下,建筑师会从制约建筑创作的社会、文化、环境、技术、功能等方面出发,去表现自己心中对于建筑的梦想。当然,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建筑艺术家,需要有良好的艺术和文化修养,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就像路易・康所说:“我相信,要成为一名建筑师须时颇久。按一个人渴望着的想法成为一名建筑师须时颇久,你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一名职业建筑师,但要感受到建筑艺术的精神,由此作出个人对建筑艺术的贡献,须时颇久[6]”。建筑师在掌握建筑创作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技巧之后,面对具体的设计难题,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就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山东画报出版社,济南,2001.

[2]李大夏. 路易・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

[3]转引自[美] 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 王志芳 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Frampton.Steven Holl architect.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New York,2003.

第3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第4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1. 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 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 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 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 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 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 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第5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备;景观艺术的融合性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建筑坏境设备的关注度也持续上升,随着建筑技术的飞速化发展并且越来越科技化,对于建筑坏境的题案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关注建筑坏境设备问题的同时,有关专家也提出,是否可以将景观艺术介入到建筑坏境设备的研究之中,将建筑坏境的实用性和可观赏性、美观性进行有效的结合,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建筑学术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建筑环境设备与建筑装饰装修的关系

在进行“建筑环境设备”和“建筑装饰”之间的关系描述进而讲解之前,我们首先必须从二者各自的定义出发,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现代建筑是个多学科的综合体,在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中,为了提高建筑的整体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必须对其建筑设备予以高度重视,要综合考虑、协调处理建筑设备与建筑布置、建筑装饰、建筑结构诸系统之间的关系。”[1]作为优秀的建筑环境设备来说,首先,他必须是将建筑环境设备和装饰艺术进行有效的结合,从建筑环境设备而言,必须从基础建筑的功用角度进行入手,必须满足建筑设备的实用性和基础功用性,而从建筑装饰角度而言,又必须具有美学的观赏价值和意义,如此一来,如何平衡建筑环境设备和建筑装饰设计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建立的前提便是充分了解和掌握建筑环境设备的基础设施之间的建构,规模,形式,针对于建筑环境设备的不同规模,设置不同的装饰模式和装饰理念,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美的直观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既可以考虑到家住环境设备,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建筑风格,甚至增加了建筑环境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空间,但是就目前的水平而言,许许多多的建筑环境设备存在这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性,在充分考虑了建筑环境设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基本的审美需要,导致建筑环境设备的受众群体降低,当然也影响了建筑内部的商业化运作和建筑环境设备的宣传与推广;而在考虑了建筑装饰之后,又不能很好地发挥建筑环境设备的基础公用,导致耗时、耗力、耗材等等。比如说建筑的防火门设计,如果单从功用角度而言,是为了为建筑发生火灾时排除隐患,但是如果从建筑设计的总体角度而言,单一化的防火门往往容易影响总体的美感,因此将单一化的防火们进行有效的建筑装饰便变的极为重要了。[2]

(一)室内外管线的敷设

在进行室内管道的压线和敷设时,应当尽可能的不留痕迹,尽可能地降低压线的长度,一方面方便进行日常的基础修补与保养,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室内其他基础设施的美观,最后,必须值得一提的便是对于暖气基础压线的是是必须符合建筑行业暖道施工的基础规范和设计要求,就目前的安装现状来说主要分为明装和暗装两个方面,明装指的是基本在不影响外观的前提之下是暴露在外的,比如我们现在的许多居住区以及普通的公共设施办公区的建设也是走得明装的路线,而暗装则不同了,暗装则是最大化地考虑到环境设备与建筑物本身美感的一种契合性,比如相对来说较为高档一点的建筑物群体,如大剧院、高档会所、高档大酒店和高档商场、展览厅和博物馆等等,“热力管线敷设型式有两类:地上(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3]首先我们来分析地上敷设,相对于地下敷设的财力耗损和复杂程度而言,“地上敷设”更加便于操作,而且对于资金的需要也不是太耗损;而“地下敷设”则不同,由于进行地下作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将建筑环境设备与建筑装饰进行有效的结合便变的极为重要,我们完全可以将“地上装置”与建筑装饰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艺术性的美感,来不就“地上敷设”的缺憾。

(二)设备与室内景观设计的融合

如果综合分析较为大型的建筑物内部结构的话,我们会发现,顶棚的结构与设计变得非常重要,“对顶棚的装修装饰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室内上部顶面不做任何附加结构的直接装修装饰,常用于较小空间;第二类是由室内顶面基层往下悬挂的顶棚成为吊顶‘大型公共建筑主要采用对悬吊式顶棚’吊顶的形式较多。”[4]“顶棚的设计与施工是与暖通、照明、监控等诸多专业碰撞较多的方面,大型公共建筑的技术设备系统,几乎都安装、隐藏于吊顶的内部,”[5]因为几乎所有的装置和排线均在顶棚进行,因此处理好顶棚的环境设备美观也变的极为重要。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顶棚装置中的所有设施和装备,比如照明、各种压线、以及通风口和监控设备的安装等等,那么如何将我们所说的这些装置毫无痕迹地隐藏在顶棚当中便变的极为重要,也是我们分析的重点,而且根据建筑环境和基础公用的不同,顶棚的设计装饰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形式和样式,根据室内的环境无论是从适宜居住的角度还是办公亦或是高档大型剧院等等,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变,可以将弧线、材质、灯光、建筑素材等形式应运其中,产生出不同的风格和变化模式。而综合分析顶棚的吊板和材质,目前最为通用的便是金属板吊板,品种繁多,而且具有样式丰富,质量较好等等的优点。我们以“大观园”酒店进行分析说明,从建筑基础功用上来说,“大观园”实质上就是一个高档酒店,但是建筑设计师充分结合了地域以及文学因素,从《红楼梦》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的设计,融合了《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古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即雍容华贵又散发着古典艺术的气息和魅力,它所体现的主旨为:“大堂中央见图上空n米高的升天式弯顶,弯顶端部是成45度错位的一系列红色藻井,下为一组隐喻为‘十二金钗’,高低错落的12个‘绣球灯’成为顶棚整体的中心。”[6]设计者巧妙地将《红楼梦》进行融合,又进行了丰富的建筑环境设备的设置和安装,设计者将照明、通风、中央空调等等设备包括压线的隐藏问题在别有韵味的建筑装饰中隐藏的极为自然,而且美观大方。[7]

三、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着,通过对于外国建筑艺术和我国古段建筑艺术完美结合,[8]“建筑环境设备”和“建筑装饰”之间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并且是具有确定性的融合,相信随着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二者会呈现出更多的艺术价值性和建筑实用性。

【参考文献】:

[1][3][4][5][6]刘靖.建筑环境设备与景观艺术的融合性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2]张汉军张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质量控制.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第18卷第3期

第6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如果说建筑是一种静止的空间艺术,那么服饰就属于一种流动的空间艺术,它们都需要空间的体量感;建筑是与人们活动习惯相应的空间特点,服饰是随着人体结构变化与活动习惯出现的空间特点,这种亲缘关系决定了建筑与服饰之间直观的与间接的可借鉴性。

服装与建筑的关系表现在很多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受到建筑样式的启发。法国著名设计师波尔・波阿莱就曾从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名为“米那莱特外形”的时装款式;迪奥在1953年秋季时装会上推出“埃菲尔塔式夜礼服”和“圆屋顶式连衣裙”;皮尔・卡丹,第一次来访中国,推出了名为“西安飞檐”时装系列;而Gianfranco Ferre品牌更是开创了时装的建筑式美学,将硬朗的线条带入服装设计中,成功实现建筑与时装两者的完美融合,_直以来该品牌坚持了这种建筑美学的服饰特点。

服装与建筑的联系有时并不是那么直接的,而是在文化的渲染下呈现出的关联性。创立于“风车之国”荷兰的Viktor&Rolf以怪诞不羁的设计手法以及令人咂舌的空间艺术感,与荷兰建筑的空间艺术相得益彰。2011Viktor&Rolf春夏服饰与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建筑在色彩选用及外形轮廓都非常形似。他并没有有意识的以此为灵感来源,但却出现了惊人的相似,这便是在同样的文化气质下潜移默化的孕育的结果。

第7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国图工程主楼由地下3层和地上5层组成。作为古典建筑结构的现代演绎,新馆追求的是文化和历史的密切关系。新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水平伸展的体态和耳目一新的既浪漫又简约的风格。在这些外表之下,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四个基本要素:升起的基座和台阶、巨大的立柱、水平伸展的巨型屋顶以及宽敞明亮的读者大厅。新馆立面可分为三段基座内的传统式图书馆(1、2层、采用混凝土结构)――代表着中华文明深厚的基石;外型轻颖.表面光亮可鉴、让人感到悬浮于空中的“大屋盖”(4、5层.采用钢结构)――代表着科技和文化发展新方向的数字图书馆;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通透的连接体(3层)――代表着今天的人。

作为整个图书馆灵魂的读者大厅从地下1层逐层放大,直到5层,以玻璃天窗覆盖.形成开阔明亮的中庭空间效果。《四库全书》展示窗,在其中轴线上占据着主要的位置,人们在浩瀚的书籍和《四库全书》展示窗的围合中埋头学习,不禁令人联想到学者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挖掘着无穷的宝藏。作为“镇馆之宝”的《四库全书》,让新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功能外,平添了展示中国悠久文化和珍贵历史遗产的功能。它作为整个图书馆的点晴之笔,设在中央大厅的最重要位置并占有两层高度,逐层扩大的中庭让读书的人们从任意角度都能欣赏到它,而它的书架和装书的木盒因其统一有序且富于节奏感的外观而体现出建筑之美。底层平面东侧为学术交流中心和读者餐厅,它们既为图书馆提供服务,又可在闭馆后方便地独立使用。整个建筑的主要入口层设在2层,人们沿大型台阶拾级而上,从东侧大厅进入,有电梯、自动扶梯等到达不同的楼层。两侧为电脑检索,借还书柜台等。 3层平面是四面通透的幕墙,人们可以走到基座的屋顶平台向四面远眺。这里也是联系“历史”与“未来”的纽带,7.5m的层高为人们营造了宏伟开阔的气氛。处于“大屋顶”内的第4、5层为电子阅览、数字化图书馆。中央阶梯形的中庭把历史、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上下贯穿,互相交融,是人们读书的最佳空间。垂直交通和消防疏散设施均匀分布于6个混凝土核心筒内。

工程于2004年1 2月开工奠基。主楼北侧的地下车库结构已于去年11月完成。目前,主楼基坑已开挖完成.正在浇注垫层。根据总进度安排,今年年底前,主楼结构将封顶。整个工程预计在2007年9月底竣工。

一般来说,设计投标方案的外方事务所在设计习惯及对规范理解上都与国内设计院有所不同,国图工程也是如此。尤其在结构专业和消防设计方面双方差异显著。虽然外方的方案设计在功能与形式上很有其浪漫特点,但其特点也成为了深化设计上的难点。华东院需要对外方的方案进行翻译和完善.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行的,哪些是需要修改的,都得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施工图设计深化。

结构方面难度最大的是主楼建筑顶部两层采用的大跨度巨型钢桁架体系,体型巨大,单个杆件重量大,空中组拼难度很高。为了忠实地表现原方案的设计特色,也为了保证钢结构整体安装质量和精度,华东院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经过和业主、外方、材料商和施工方多次讨论和技术分析,最终确定了巨型钢屋架在地面拼装平台的支撑桩上拼装后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案。该方案利用结构体系中的6个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作为提升主结构及操作平台,根据现场的条件,将主要巨型钢桁架构件以及主悬臂梁、主连系梁在基础结构施工前,在地面拼装完成以后进行整体提升,屋架提升总重量约为10000 t,实施后该屋架整体提升的总重量将成为世界之最。这种先上后下的施工顺序不仅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可靠,更节省了钢屋架的施工占地。今年2月,万吨巨型钢屋架已顺利完成整体地面拼装,实现了项目建设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目标。预计今年9月前后,可完成整体提升,届时提升的场面一定蔚为壮观。

作为《四库全书》展示窗口的退台形读者大厅既是整个建筑设计的点睛之笔,又是消防设计中的难点所在。读者大厅是一个逐层放大的共享空间,从地下一层直达5层,其上为玻璃采光窗。大厅总建筑面积为4460m2,总高约22m,其中地下部分高4.4m,其主要功能为阅览空间。由于大厅总建筑面积大于4000m2,超过《高规》对单个防火分区的面积要求,且建筑师对大厅上方四个角上各设置了一个消防水炮的造型不满意,为此,决定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的方法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经过对疏散人数的假定和对几个典型疏散场景的精密论证计算,得出了结论。尽管读者大厅的防火分区面积较大,但是通过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仍然能够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并有效控制火灾、防止蔓延。这些措施包括:

(1) 在中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原方案设计,通过启动中庭地下1层、1层和2层相邻防火分区的空调系统,通过门洞进行补风。

(2) 在中庭内设置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不足之处以常规灭火系统补充完善。

第8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 钢结构大截面柱焊接

1、工程概况

南京新金陵饭店工程,于塔楼的四个角上分布有八根异型柱,其位置分布见图1。

图1 异型柱平面位置分布图

2、钢骨柱截面形式分析

异型钢骨柱截面形式复杂,没有规律性,为13块钢板拼装而成,柱柱焊接时就有13条对接焊缝。它的横截面整体尺寸是属于窄而长的结构,长度为3360mm,宽度为600mm。可以将其结构抽化成窄而长钢板模型,在横口对接焊接时,容易产生弯曲和波浪变形。异型柱的截面焊缝条数较多且分布不规律,在柱柱对接焊接时容易产生较大的拘束应力和焊接应力。异型柱截面形状见图2。

图2异型柱截面形状图

根据现场塔吊的吊装能力及异型柱的分节情况,存在部分异型柱重量过大,塔吊吊力不足的情况,采用将异型柱分片,在现场组对焊接的方法,分片后的异型柱见图3。

图3异型柱分片图图4异型柱立向焊缝坡口形式图

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且经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采用了半熔透双面角焊缝。采用这样的坡口形式优势在于,降低了立焊的焊接量,双面焊可以让两名焊工对称同时施焊,大大的提高了焊接工时且减小了焊接时腹板的角变形。异型柱立向焊缝坡口形式,见图4。

2钢骨柱焊接

对于分片安装的异型柱,首先焊接半熔透立向角焊缝,再焊接柱柱上下对接横口焊缝。采用先焊接异型柱立缝再焊接横向焊缝,立缝处于横向自由收缩状态,焊接应力较小,异型柱形成整体后横口焊缝依然可以竖向自由收缩,没有拘束应力。所以采用先焊接半熔透立向角焊缝,再焊接柱柱上下对接横口焊缝,是可行的。

1)分片异型柱半熔透立向角焊缝的焊接

采用两名焊工同时对称施焊。为了避免同一位置焊接时,两名焊工同时焊热输入过高、钢板热量大和从间隙透过的弧光影响另一侧的焊工施焊,从而影响焊接质量。一个焊工先起焊,大约领先反面焊工1.5米左右,反面焊工开始焊接,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了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焊接质量,改善了焊工的施焊作业条件。

2)异型柱上下对接横口焊缝的焊接

异型柱横截面形状较复杂,在焊前需确定合适的焊接顺序,避免异型柱横口焊缝截面产生极大的焊接应力。焊接顺序依据先中心后周边、先腹板后翼板、对称于中轴线焊接的原则。由于有限的焊接作业面,使两名焊工同时对称施焊,如图5所示。

图5异型柱上下对接横口焊缝的焊接顺序图

焊接顺序为12345678。

3)焊接方法

根据高层钢结构的安装特点及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质量、焊接速度、操作方便程度、全位置焊接性能、抗风能力诸因素,选择半自动CO2气体保护焊(GMAW)为本工程的主要焊接方法(焊缝质量好和熔敷效率高)。

4)焊接参数

异型柱的材质为Q345B,板厚为30~40mm。坡口形式:翼板上下对接为单V带垫板坡口、腹板上下对接为K型双面坡口。焊接参数见表1和表2。

表1焊接参数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焊接工艺参数 备注

标准型号 规格/mm 电流/A 电压/V 气体流量/

(L/min)

GMAW实心

焊丝 ER50-6 1.2 200~260 26~30 22~25

表2预、后热参数

预、后热方法 铁壳式电加热带加热

母材 板厚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后热温度 后热时间

Q345B 30~40mm 60℃ 60~220℃ 200~250℃ 1h

5)焊接操作平台

由于异型柱截面形状较复杂,且根据焊工对操作环境具有安全、适当的理念要求,设计出操作平台也较复杂,示意图见图6所示。

图6异型柱焊接操作平台示意图

3、异型柱焊接收缩变形对柱体垂直度和标高的影响分析

分片异型柱的立向焊缝为半熔透对称双面K型坡口,横向焊缝中腹板为双面K型坡口、翼缘板为单V坡口。从焊缝的截面分布角度讲,见图5所示,可知在长腹板两侧的翼板是几乎对称分布,在翼板的焊接时,由两名焊工根据图5所示的焊接顺序同时对称焊接,保证对称翼板焊缝收缩同步,因此也不会引起柱体垂直偏差。

综上分析可知,我们采用的合理有效的焊接工艺和焊接顺序对异型柱柱体垂直度影响极小。

4、焊接总结

异型柱横口焊接,母材板厚为30、40mm,坡口为腹板K型、翼板单V型。为了科学、准确的得知横口焊接时的竖向收缩量,我们采用数据统计法,对负二层八根异型柱在焊前和焊后做了柱体标高观测记录。统计结构表明,竖向收缩量平均值为2mm。为了保证焊后柱体标高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在异型柱安装、校正时对柱体标高预留有2mm的焊接收缩量余量。

5、结束语

通过对复杂截面异型柱的焊接分析,重点讲述了为了保证柱体垂直度和降低焊接拘束应力编排的焊接顺序、采用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自行设计的焊接操作防护平台以及焊接对柱体垂直度和标高的影响分析。全面性的总结出了金陵饭店工程异型柱的焊接技术的难点、重点和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2、北京出版社,编.JGJ9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第9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

关键词:朱厄特;《尖尖的枞树之乡》;生态女性主义;生态鸟托邦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4-0072-05

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rne Jewett,1849-1909)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著名的女作家。我国学界对她的关注始于1999年金莉教授的论文《从(尖尖的枞树之乡)看朱厄特创作的女性视角》。此后,陆续有论文从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等视角去研究朱厄特。2010年,唐建南在评论朱厄特的短篇小说《一只白苍鹭》时指出: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创建一个没有男性的封闭式乌托邦,这“不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种尴尬困境”,“显示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任重道远,促使人们继续对提出的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以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真正和谐的现实世界”。事实上,朱厄特并未停止对该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就在《一只白苍鹭》发表十年后的1896年,她出版了代表作《尖尖的枞树之乡》。在这部小说里,《一只白苍鹭》中那种通过驱逐男性来达成人与自然貌似和谐的做法,已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理想关系模式所取代,显示出朱厄特作为“一位有着生态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忧思的作家”在创作思想上的成熟。

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F・奥波尼在其著作《女性主义或死亡》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旨在“呼唤女性为拯救地球而发动一场生态革命”,并预言“这场革命将形成男女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关系”。此后,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思潮逐渐传播蔓延,并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壮大而日益发展。作为女权运动和生态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女性主义主张“把建构女性文化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尊重差异,倡导多样性,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同一,解构男人/女人、文化/自然、精神/肉体、理智/情感等传统文化中的对立思维模式,确立非二元思维方式和非等级观念”,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平等和谐,互蕴共荣的新型关系。在《尖尖的枞树之乡》里,朱厄特通过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意识,建构了一个“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多重和谐的“生态乌托邦”。所有这些都恰好与当下生态女性主义所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审《尖尖的枞树之乡》,解读作品中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一、自然生态――人与自然的相融

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占据着支配和统治的位置。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突飞猛进,人类征服和奴役自然的欲望逐渐膨胀,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趋紧张,进而导致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的破坏。对此,生态女性主义指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朱厄特有着相类似的看法。在短篇小说《白玫瑰之路》(1890)中,她曾愤怒地写道:“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看到这样的一幕,都会觉得人类已经尽其所能地将自己所居住的地球破坏得不堪一击了”。她因此挺身而出,为人类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努力。

“在众多美国经典文学作品中,人是作为征服者受到赞扬的,而在朱厄特的作品中,读者则领略到一种完全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确,在《尖尖的枞树之乡》里,对自然的描绘俯拾皆是,一个秀美的新英格兰地区在朱厄特笔下得到了生动、形象的再现。但是,朱厄特并非单纯为描写自然而写自然,也不仅仅是以自然作为故事的陪衬或背景来进行创作的。她艺术性地将人融入到自然中,并赋予其独特的性情,传达出这样的思想:“自然不是人类征服和施虐的对象,而是一个与人类密切相关,在肉体、精神和道德上全方位影响着人的实体”。正如评论家凯里所述,“自然在朱厄特笔下是一种力量,它使人类意识到在其周围世界万物的存在和目的”。可见,自然并不是僵硬和一成不变的,它也可以成为主体,也可以拥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在作品中,朱厄特正是通过描述海上狂虐的暴雨、冬日刺骨的寒风,以及荒凉贫瘠的新英格兰山区,展示了一个威力无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时刻对想要征服它的人抱有敌意的自然。也正是在对自然的双重特性的描述中,朱厄特巧妙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相似与相通――人与自然都有盛衰与死亡,都有美丽与丑陋,进而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所特有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埋下了伏笔。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由于女性和自然都具有创造和养育生命的能力,女性在精神上比男性更亲近自然,女性的心灵也更适合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在《尖尖的枞树之乡》中托德太太及其母亲布莱克特夫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托德太太种植草药为村民治病,以及观星识天象的本领令人钦佩,但她的智慧无不归功于自然的恩赐。在与自然的直接对话和交往中,她与之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进而对自然的原始力量有着深刻的理解。在陪母亲去参加鲍登家族聚会的路上,托德太太更是对一棵先前“垂头丧气”,现在却“郁郁葱葱”的麻栗树点头示意。在她看来,树跟人一样,偶尔也会“精神不振”,但随后“它们会发奋地把树根伸向深的泥土里,鼓起真正的勇气从头开始新的生活”,即使“在仅容得下树根的光秃秃的岩石缝隙里”,“在岩石重叠的山峰上”,或“在一小手推车好的泥土都看不见的地方”,它们都能生长,并“保持苍翠的叶子”,因为“每棵树都有自己的生命泉源”。托德太太对树的理解――把树喻人,体现了她的睿智:人也好,树也罢,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之间有着一条神秘的纽带,人应该敬畏自然。事实上,托德太太更是借树来赞扬其母。当听到“在人的中间也可以找到和它们相类似的例子”时,叙述人情不自禁地转向其身边的布莱克特夫人。布莱克特夫人已经86岁了,与儿子威廉独居在与外界隔绝的格林岛上,但她依然“矫健敏捷”,“总是轻松愉快”,“虽经历艰辛,却从未稍感不适”。在女儿眼里,她那旺盛的生命力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可与格林岛上苍翠、挺拔的枞树相媲美。托德太太、布莱克特夫人等人与自然的相融,不仅印证了生态女性主义所认同的“自然与女性之间在生物学或精神上存在着神秘的亲和关系”,更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功利性的“主体”和“他者”的占有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的自然生态和谐。

二、社会生态――人与人的和谐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对自然和对女性的统治有着历史的、体验的、象征的、理论上的重 要联系。”男性中心主义不仅导致自然生态危机,还导致女性地位的卑微和生存的困境。人类必须走出这样的困境,改变原有的对抗、征服关系,才能重建人与自然、男女两性,以及人际间的和谐关系,重建一个倡导多样性和整体性的和谐社会。因此,生态女性主义倡导男性中心主义意识,建立一种超越性别歧视的女性原则来弘扬女性独特的天性,以关爱、理解和信任取代控制、占有和偏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女性和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际间(包括两性间)的社会生态和谐。

作为一位从女性视角进行创作的作家,朱厄特“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以女性为文本创造者和文本中心的叙事结构,从而打破了美国主流文化将男性作为创作主体、把女性作为文学作品中附属物的角色模式”。尖枞树之乡正是一个以妇女为主持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妇女依旧扮演着母亲、妻子、女儿等传统角色,但她们同时又具有某些男性素质,是家庭和社区生活的顶梁柱。托德太太早年丧夫,但她绝非一个孤独无靠、勉强糊口的寡妇。坚强的个性、内在的睿智和勤勉的劳动早已使她成为自己命运的掌舵人。埃斯特小姐为了更好地偿还债务,赡养瘫痪的老母,毅然放弃了教书的职业,去深山牧羊。虽然与威廉订婚多年,而且威廉也不反对婚后把岳母接来一起生活,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独立支撑家庭,宁可忍受感情上的折磨,也不屈服于环境和命运的安排,直至偿清债务,为母送终。

在塑造男性形象时,朱厄特提出用女性的“睿智”来抵消男性的“好勇斗狠”,从而为两性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另类而绿色之路。基于这种创作观,她笔下的男性扬弃了某些男性的性格特质,融汇了不少女性的品质――或本身性格具有明显的女性特点,或从事一些女性化的劳动。托德太太的弟弟威廉并不像其他男人那样渴望闯荡世界,建功立业,而情愿待在与亲人有密切联系的小圈子里,温柔体贴。虽年过六十,他却生性羞怯,害怕跟生人交谈,看上去更像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子。老渔民蒂利自妻子去世以来,一直孤苦伶仃地活着,洗涮缝补,把简陋的家保持得跟妻子在世时一样整洁来寄托哀思。此外,他身上还有着通常只有女性才具有的多愁善感。在与叙述者的闲聊中,他羞愧地提到早年他出海打鱼时,妻子如何担惊受怕,如何坐在窗前眼巴巴地盼望他归来。而今,他有着与妻子当年同样的心情,只不过他们的位置调换了,现在不再是妻子盼他归来,而是他盼望有朝一日妻子会从门外跨进来。

生态女性主义“不仅要批判父权制,更要致力于重塑有利于富有生态智慧与生态情感的反传统的男性典型和反传统的女性典型”。无疑,朱厄特笔下的男女很难再以父权制社会的标准来分辨出谁是男人谁是女人,进而解构了男性中心主义所谓的“男性优于女性”的统治逻辑。事实上,这些男女性格中的“双性同体”是作者解构中的一种建构努力,是其所建构的男女两性和谐共荣境界的一种隐喻。在两性和谐的基础上,朱厄特更进一步创建了一个人际间充满理解、同情和宽容的和谐社区。尖枞树之乡不乏怪僻之人,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受到嘲弄和歧视。当得知神志有些恍惚的老船长利特尔佩奇在参加完葬礼后找叙述者聊起他离奇的航海经历时,托德太太解释道:“碰到丧事,他就这样。他说话的连贯性还算差强人意。航海的时候,他书看了很多,以致有些头脑失常。可是,虽然这把年纪,他现在穿得整齐的时候,还是一表人才”。约安娜小姐因爱情受挫,便自我放逐到壳堆岛上隐居。登奈兰丁的居民并未因此而嘲笑和忘记她,他们经常在路过时送给她一些生活用品,还在她去世那天,自发到岛上去哀悼她,“好像她一直都住在岸上和她的朋友都有来往似的”。此外,独居的马丁夫人因与维多利亚女王同日出生,且有许多巧合之处,便自认为是女王的孪生姐妹,尽其所能收集女王的图片,还幻想有朝一日女王会到她家作客。托德太太对此并不觉得奇怪。在她看来,马丁夫人对女王感兴趣和崇拜,是件“很自然”的事情,是其“人生真正的一部分”。

三、精神生态――人与自身的统一

“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地球生态是三者相互作用统一的动态过程,世界是‘自然――社会――精神’统一的有机整体。”遗憾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不仅引发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问题,更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精神真空、行为无能、存在疏离、心灵拜物”等精神症状。诚如生态女性主义指出: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是自然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而从精神层次上表现出来的危机才是更深层的生态危机。“不仅自然生态的破坏可以毁灭人类,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危机同样可以毁灭自身,其后果还可能远远超出自然生态失衡的后果。”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除了要解决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问题,更要解决人的精神生态问题。因此,在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同时,生态女性主义也强调自然对人的精神的疗伤作用,倡导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还人性以自然状态,从而解决人的精神异化问题,实现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