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火灾隐患预防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火灾隐患预防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火灾隐患预防措施

第1篇: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彩钢板 聚苯乙烯(EPS)夹芯板 岩棉夹芯板 火灾预防措施消防监督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一、彩钢板的概念、性能分类及火灾风险

彩钢板房是一种以轻钢H型钢、槽钢为骨架,以加芯板为墙体材料,以标准模数系例进行空间组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环保经济型房屋。如下图:

这种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使临时房屋进入了一个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可库存和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定型产品领域,主要用于建设工地临时性办公室、宿舍、铁路、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气等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城市市政临时性商业或其他用房,旅游区休闲别墅、度假屋,抗震救灾以及军事领域等用房。

彩钢板的基板分为冷轧基板、热镀锌基板和电镀锌基板。涂层种类可分为聚酯、硅改性聚酯、偏聚二氟乙烯和塑料溶胶。彩钢板的表面状态可分为涂层板、压花板和印花版。

彩钢板按内部加夹芯材料主要分为:聚氨酯夹芯板、聚苯乙烯(EPS)夹芯板、岩棉夹芯板、玻璃丝绵夹芯板等。其中,防火性能最好的是岩棉夹芯或玻璃丝绵夹芯,属于防火性能A级建筑材料,常见的抗震活动板房以及大跨度厂房使用的就是这类产品。如下图:

玻璃丝绵夹芯板

岩棉夹芯板

彩钢板的特性主要是重量轻,只有10--14kg/m2,相当于砖墙的1/30;隔热保温芯材导热系数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是聚苯乙烯和聚氨酯夹芯的彩板,价格便宜,一般在110元/m2---200元/m2,燃点极低、助燃性差,聚苯乙烯(泡沫)的燃点是346℃,仅比木材燃点高一点。聚氨酯燃点仅在130℃左右,跟普通纸张类似。实测统计的氧指数一般为19--30,是易燃、可燃的材料,遇到明火或电气线路短路会立即燃烧,这类彩钢板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浓烟,其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和氰化氢等有毒气体。该类夹芯彩钢板易燃,且燃烧产物有剧毒,火灾风险极大。而采用A级夹芯材料的彩钢板房其本身没有火灾风险,只是价格较贵。

可燃夹芯材料彩钢板房火灾的特点及诱因

可燃夹芯材料彩钢板房火灾主要有如下特点:

可燃夹芯材料彩钢板在燃烧时产生有剧毒的气体,极易酝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2、在搭建彩钢板房过程中,聚苯乙烯、聚氨酯处于状态,容易被电焊、气焊、切割机等明火作业直接引燃。彩钢板房在建成使用后,乱接电线,临近热源、火源,很容易使夹层中的聚苯乙烯或聚氨酯着火;3、搭建彩钢板多用于临时用房,其采用的电线、电缆等多是廉价商品,由于电线电缆横穿夹芯层或沿着板材边缘铺设,一旦老化或破皮极易发生漏电短路,从而引然夹层中的可燃芯材;4、是彩钢板房一旦发生火灾,夹芯可燃材料均在彩钢板夹层内燃烧蔓延途径多,火势发展快,燃烧猛烈,产生大量剧毒浓烟,人员难以逃生,扑救困难。5、是彩钢板房建筑耐火性能差,易倒塌。彩钢房在火灾时,强度会迅速下降。据测试,在全负荷情况下,使彩钢房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摄氏度左右,而一般在发生火场温度可达到800--1000摄氏度.在这样高的温度下,的彩钢房会很快出现变形,产生局部破坏,造成彩钢房整体倒塌。普通彩钢房一般在发生火灾后10分钟左右就会丧失承重功能而垮塌;、6、是彩钢板房着火后伴着有毒的大量浓烟,直接影响灭火人员进行灭火,且一般水枪射流和灭火器药剂难易达到着火部位,灭火药剂使用效率差,不能有效灭火,只能采取大型机械破拆方式阻止火势蔓延。

导致彩钢板房发生火灾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彩钢板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虽然可燃芯材彩钢板发生火灾后,燃烧产物毒性特别大,易造成人员伤亡,但因为此类材料造价相对较低,非常受投资商或开发商的青睐,所以应用较为广泛。不燃芯材彩钢板防火隔热性能较好,但是因其造价相对较高,因此一般投资商或开发商不愿意使用。2、是部分彩钢板建筑项目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存在先天隐患。在建设中,有的项目在设计时并未考虑防火,或者虽有防火设计但在施工过程中未按图施工,项目竣工后未经消防部门验收,致使可以把关的几个环节都被忽略了。部分彩钢板建筑使用单位存在未申先建、未验先用的违法现象,而此类结构建筑在投入使用后很难再进行防火处理。3、是业主擅自改变使用功能,增加火灾危险性。部分彩钢板房在申报消防审核和验收时的火灾危险性是丁戊类,而实际上可能是丙类厂房,或者投入使用初期是丁戊类生产,后来因生产项目调整后未及时申报。如:济南市某特种汽车改装厂擅自将彩钢板仓库改为厂房,并在厂房内进行焊接、喷漆施工作业,却为做任何特殊的防火分隔措施。2006年4月,这座厂房因焊接不慎引发火灾而坍塌,造成巨大财产损失。4、是电器安装、使用不当也是造成彩钢板房火灾的重要原因。彩钢板建筑起火原因多与违规使用电器、电路老化等有直接关系,有些是将电线直接安装在彩钢板的夹芯层内,有些是电线穿过墙体时直接在彩钢板上穿越,钻孔不加防护套容易造成电线绝缘层破损而短路,短路造成打火引起火灾。另外,投入使用后管理不善,在靠近彩钢板的部位使用明火或进行焊割作业易引起彩钢板内部可燃夹芯材料燃烧,也常导致火灾发生。

三、彩钢板房的火灾预防及对策

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彩钢板房火灾的预防工作,认真研判当前彩钢板房火灾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督促有关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彩钢板房的搭建,坚决遏制彩钢板房火灾的发生。

一是对于大跨度彩钢板房可实行消防性能评估,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就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设计出符合该建筑的防火安全系统模式,为建筑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以实现火灾时保证该建筑物内的人员生命安全、建筑安全和有效控制财产损失的总目标。

二、是使用单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彩钢板房防火保护方法和措施。建筑内部要采用A级不然材料作为芯材,这是治本的方法。在搭建过程中,芯材要远离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市内外配备简易灭火器材,有条件的应加装火灾报警器,方便人员快速撤离。要合理选用彩钢板房防火保护方法,采用外包层充水、屏蔽、膨胀材料,以增强其耐火极限。

三、是在设计施工、使用时,要按照规范划分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可将火灾限制在建筑的某一部分,从而降低损失,同时应提供安全可靠的救生通道。在使用过程中,一些热源、火源不要紧挨着钢板,要保持一定距离。彩钢板房之间至少要保持6米的安全距离。如果要在彩钢板房内设置厨房,需要有隔温层,墙面应加装防火岩棉隔热层。电线、电缆不要从芯材中穿越,如需要穿越应加保护套管,插座、开关盒应采用金属镀锌盒并明装方法。

四、是使用单位要解决因施工人员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或乱拉乱接致火的问题,设置独立的电源控制开关,采取一定的生产用电安全措施。要组织不定期的消防检查,对增加生产使用火灾危险性的违法行为要及时整改消除。

五、是对于建设工地使用不合格彩钢板临时建筑的要建立问责机制,建设单位、施工有关单位的责任人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定消防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并且明确各岗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责任。相关责任人要主动消除简易工棚存在的火灾隐患,因建设工地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发生火灾带来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四、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强力整治彩钢板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公安部消防局下发的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预防彩钢板房火灾的发生。

一是加强源头管理,严把建筑审核关。依法实施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对楼板、梁、柱、屋架等建筑构件耐火等级及夹芯材料助燃性能达不到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一律不得予以行政许可,并对设计单位依法进行处罚,切实从源头加强彩钢板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二是开展联合整治,强力惩治彩钢板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各地市防火安全委员会将组织公安、住建、安监、消防等部门。对施工现场人员办公、住宿等临时用房建筑材料和彩钢板芯材达不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A级不燃材料要求的,一律对临时用房进行临时查封,并按照擅自降低施工标准对建设、施工等单位按有关部门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抄报住建部门,依法责令工程项目停止施工,情节严重的,提请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建筑施工安装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其他相关场所彩钢板建筑耐火等级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要求、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一律严格依法查处并对危险部位或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对违法建设的彩钢板建筑,应及时移交当地规划、城市管理等部门进行查处,切实消除隐患,确保消防安全。

三是强化舆论监督,及时曝光火灾隐患。并结合近几年来发生的彩钢板火灾典型案例,对使用易燃芯材彩钢板的危害、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整改时限和在整治措施进行明确。并公布举报电话。

四是广泛宣传及培训,切实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宣传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入住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培训中开展一些模拟救火演练。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在火灾发生初期运用基本的消防技能进行逃生自救。并且要理论联系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督促其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管理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切实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施工人员和入住人员的安全意识。

结语:做好彩钢(板)房的防火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建设、施工等单位、消防监管部门、公安派出所和社会居民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能够积极按照正确的方针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去执行,就能够提高群众抗御火灾和增强群防群治的综合能力,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和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第2篇: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化工工艺 火灾 预防措施

化工企业是以企业中的安技人员﹑消防人员﹑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应掌握的安全知识为基本内容的产业,但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很多化工物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本身决定了化学工业生产事故的多发性和严重性。生产设备的爆炸以及燃烧传播速度超过声速,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冲击波将导致周围厂房建筑物的倒塌,生产装置、贮运设施的破坏以及人员的伤亡。积极落实火灾预防措施,控制火灾事故发生,减少火灾事故损失,是当前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 我国现代化工生产特点及化工工艺火灾类型

1.1 现代化工生产特点

(1) 生产材料的多样化和危险性。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料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化学危险品,分别以气、液、固态存在,具有相应的理化特性和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酿成火灾爆炸事故。(2) 生产规模大型化。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化工生产采用大型生产装置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它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3) 生产方式日趋先进。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工的生产方式已经过去的手工操作、间断生产转变为高度连续的全方位自动化,使人工手动操作发展为计算机控制,更使生产操作由分散控制转变为集中控制,方便了企业的管理。

1.2 化工工艺火灾类型

(1)化工材料泄露遇明火。由于化工企业生产使用的原料大部分都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化学危险品,这些材料一旦泄露与外界的明火相接处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爆炸现象。(2)散热材料渗出自然。一些化学材料渗入到空气中,会与空气中一些元素产生反应,散出大量的热量,达到着火点,就会自燃。(3)热量凝聚。一些化学产品在催化剂作用下会自然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在狭小的空间聚集,不能及时排出去,就会引起超压爆炸。(4)反应容器有缺陷引起爆炸。反应容器设计不合理,结构形状不连续,焊缝布置不当等引起应力集中;设备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容器时焊接质量不合要求及热处理不当等使材料韧性降低;容器壳体受到腐蚀介质的腐蚀,强度降低等可能使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

2 我国化工工艺火灾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化工生产涉及的危险品多

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种类繁多,且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化学危险品。多数化工物料对人体有害,设备密封不严,特别是在间歇操作中泄漏的情况很多,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有一些化学产品与原料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会自然分解,一旦处理不当,均可能酿成火灾爆炸事故。

2.2 化工生产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料、中间体、产品和废弃物等分别以气、液、固态存在,具有相应的理化特性和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化工生产中所涉及到的汽油、丙烷、液化烃、芳烃、醇类、醛类等都是易燃、易爆性物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环节。

2.3 化工设备容易引起火灾危险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呈现设备多样化、复杂化以及过程连接管道化的特点。如果选材不当结构上有缺陷,无法定期检查或进行预防维修,会引起装置腐蚀、损坏。如果设备不完善,缺少可靠的控制仪表等,就不能对运转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的防灾措施及时改进。就会使化工工艺生产设备产生跑冒滴漏,会有大量易燃气体或液体瞬间泄放,迅速蒸发形成蒸气云团,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限,云团随风漂移,遇明火爆炸,会造成难以想像的灾难,这样既污染环境,又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生产使用的设备仪表管道阀门等任何一个环节在设计上、选材上,以及维修保养上如果存在缺陷,都会给生产带来危险。

2.4 防灾计划不充分

我国化工产业的装置运行异常或故障由安全部门负责,各个化工企业没有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对所管辖的区域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实行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进行的定期安全检查,更,没有完善的消防组织,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无人问津,普遍存在管理混乱。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手忙脚乱,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补救措施,最终酿成大面积火灾﹑连锁性爆炸等厂毁人亡的灾难性后果。

3 为预防化工工艺火灾的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化工企业易燃易爆物品多,气体介质复杂,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和侥幸疏忽,对一些化工企业的选址要考虑周围环境条件、散发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厂房的设置,充分考虑防火分隔、通风、防泄漏、防爆泄压、消防设施等因素,尽可能设置在城市的郊区或城市的边缘,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机率,确保企业安全稳定。

3.2 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

工艺设备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处理和加工原料、物料,以改变其属性、形态或功能的各种机械、器具和装备。火灾爆炸事故往往同设备本身、同操纵设备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受高温、高压、腐蚀影响,设备材料就会性能下降、焊接老化等,为了预防和控制生产过程的火灾爆炸事故,必须对工艺设备进行研究,探讨有效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提高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能力。

3.3 制定企业章程,做好防火措施

化工企业要严格职工自身素质及操作纪律,制定并严格执行工艺操作章程,要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处置事故培训等,要制定事故处置应急预与防范措施,提高职工业务素质水平和生产操作技能,提高职工事故状态下的应变能力。

3.4 管理部门加大定期安全检查力度

消防管理部门要对化工企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整改火灾隐患。积极宣传防火意识,让员工知道化工生产中工艺设备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与隐患特点、事故原因,学习了解防火防爆技术、安全检查、安全评价与安全排放﹑置换清洗与维护检修等安全知识。提高工艺设备装置设计,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定期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及受腐蚀情况,并对隐患严重、无法整改化工企业要坚决取缔。

参考文献

[1] 唐烨,严明.化工工艺火灾类型及预防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09).

[2] 保红喜.化工工艺火灾类型及预防措施[j].科技与企业,2007(12).

[3] 朱国祥.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j].安全文化网,2005(09).

第3篇: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储罐 火灾 预防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19-01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及易爆物质,是当今社会普遍的应用燃料,液化石油气的供应范围也正变得越来越广。目前,有许多人当街开了个小门店,便成了液化石油气的换气点。在这些随意开设的店面中,大部分是不符合安全规定的[1]。例如店面的选址与相关的规定要求不符,一些换气点在集贸市场的附近设置,还有的则是设置在了居民楼内,更有的液化石油换气点直接设置在自己家中等。这些不符合规定的换气点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很容易导致事故与爆炸隐患。

1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的特征

如果在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周围发生了火灾,液化石油气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温度与压力会急剧升高,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罐壁强度会迅速下降,当在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液化石油气储罐便发生了破裂现象与爆炸事故[2]。当液化石油气储罐破裂或爆炸时,会引起石油气的沸腾液体发生膨胀,膨胀的蒸汽爆炸时将引起强烈的热辐射与冲击波,还会抛出大量的容器碎片,这些物质会对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周围人员、设备及建筑物等造成巨大破坏。因此,在设计液化石油气储罐时,要充分考虑火灾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且有效的防范火灾的保护设施,预防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并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是非常必要的。

2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常用预防措施有以下三个:水淋冷却法、防火保温隔热层法、安全阀泄法。

2.1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水淋冷却预防措施

当液化石油气储罐遭受到火焰及辐射的侵袭时,采用水淋冷却可以使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表面温度得到迅速而有效地降低,避免储罐表面的强度因温度急剧升高而出现明显降低的状况。水淋冷却法的关键在于保证喷水量能足够吸收储罐表面的热量,且要有足够供水的强度[3]。水淋冷却的方式有两种,即为固定式与移动式。固定式的水淋冷却系统分为四种形式:水喷雾、固定喷淋、固定水炮及集中罐壁漫流。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阀则可以自动感应并打开,设置为手动打开的方式亦可。移动式的水淋冷却系统采用的则是消防水枪,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喷水,移动式的水淋冷却是一种常用方法,此法简单并可移动,能根据不同的火灾条件进行灵活地操作,但是使用此法预防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的原因是工作时所需要的水量太大,容易受到场地、火焰强度及储罐方位等的因素限制,若操作人员离火焰的距离较近,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2.2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防火保温隔热层预防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防火保温隔热层位于金属壳体与火焰之间,是一种绝热层。防火保温隔热层能够使罐壁的温度升高与介质的压力上升时间得以延缓,从而为其它的灭火措施的采用争取宝贵时间。在液化石油气储罐上设置防火保温隔热层最关键的一步是合理选择安装隔热材料,隔热材料要具有能够满足要求的阻火率,并要与使用的环境相适应。设置防火保温隔热层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从火灾开始发生的时候就能提供防护,而不需要再以其他的方式打开系统,也不需要采用水淋冷却来进行防护[4]。若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直径为十五米,那么采用水进行冷却,所需的用水量为0.19~0.22m3/s,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如采用防火保温隔热层,则需要在设计初期投入较大的资金,且采用防火保温隔热层之后的储罐的支承结构与罐体的重量变大,罐体检查的工作较为麻烦,防火保温隔热层能延缓的时间具有有限性的特征,需要定期检查。

2.3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安全阀泄预防措施

安全阀泄的原理在于减低液化石油气储罐所承受的压力,避免火焰的侵袭对储罐壳体造成损坏,预防灾难后果的发生。安全阀泄是蒸汽泄压中的一个简单的方法。但是从储罐内,泄放出的蒸汽很可能会引起燃烧或爆炸,储罐就处于一个危险的范围之中。安全阀泄虽可以有效降低储罐内压力,但不能有效阻止罐壁的温度升高,若单独采用安全阀泄的预防措施,那么储罐仍然存在发生爆炸的风险。因此,安全阀泄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与其他的预防措施共同配合使用。

2.4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其他常用预防措施

在选择液化石油气的换气地点时,要注意选在远离闹市与人流较为集中的区域,如学校、医院、超市及居民区等。在放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地方,要注意保持其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如通风条件较差,则需要对其进行强制通风,如采取室外防晒等措施;在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周围不得堆放其他物品,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尤其不能放置其他易燃材料,不能有低洼区、阴沟等容易积聚气体的空间。在放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地方所用到的照明等电气都必须是防爆电气,液化石油气储罐环境需设有可燃气体报警仪;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具体储存能力,配备满足要求的消防灭火设施、器材。

3 结语

目前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前景广泛,且是一种高效的能源[5]。人们希望了解液化石油气的开采、储存及运输、使用及处置等不同环节的安全管理问题,上文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可见对液化石油气储罐设置出一系列综合配套的安全保障系统是必须的,在保证安全措施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建立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并规范液化石油气换气点的设置,以保证发生火灾时,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措施能迅速启动,保证储罐安全,预防其发生爆炸事故,引起更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孙冬.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预防及扑救措施[J].科普园地,2011(11):328-329.

[2] 丁扬发.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危害与防范[J].知识广告,2009(7):357-358.

[3] 胡广霞.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分析与危险控制[J].安全科学技术,2009(7):11-13.

第4篇: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现代宾馆;火灾危险性;预防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现代宾馆,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运营模式,向着多功能的经营方式发展,使得现代宾馆不仅具有会议、餐饮、住宿的功能,同时更具有购物、娱乐的功能。而现代宾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功能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由于结构的复杂,使得现代宾馆隐藏着火灾的危险性,现代宾馆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在火灾发生时,容易造成财产及人员的重大伤亡。因此,有必要对现代宾馆的火灾危险性做进一步分析,并且提出预防措施。

一、现代宾馆火灾危险性分析

现代宾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运营模式,向着多功能化发展。因此,把餐饮、会议、住宿、购物、娱乐等功能集为一体。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现代宾馆在进行主体及附属设施的建设时,追求美观、大方,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也正因为此,使得现代宾馆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由于结构复杂、多样化,使得宾馆内部存在许多的火灾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员集中,使得疏散出现困难

现代宾馆的客户大部分是临时的旅客,人员集中,并且流动性很大。这些临时的客人对宾馆内部的构造、环境以及安全设施的布置很不熟悉,当发生火灾时,由于自身对宾馆的不了解,再加上产生恐慌的心态,大家都想着逃离宾馆,这就使得火灾现场出现混乱,再加上火灾发生时烟雾弥漫,温度太高存在毒性,因此,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逃生的通道遭到拥堵,秩序的混乱给疏散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很容易发生人员的伤亡。特别有些现代宾馆根本没有逃生的标志,当火灾发生时,很多旅客在慌乱中不是钻进箱柜就是躲到床底下,不能及时逃生。

2 有机可燃物质多

现代宾馆虽然大部分都是采用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过,宾馆内部的摆设和装饰材料则大部分是采用塑料、木材、丝、棉等各种化学合成材料或者其他的纤维制品,这些都是属于有机可燃物,使火灾的危险性增大许多。当万一发生火灾时,这些材料燃烧快,火势蔓延迅速,并且在燃烧的过程中,这些可燃物还会发出大量有毒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再加上宾馆特殊的构造,给疏散和扑救带来很大麻烦。

3 宾馆建造特性

对于现代宾馆而言,大部分是属于高层建筑,而这其中,管道井、楼梯井、电缆井、垃圾井等竖井林立,当万一发生火灾时,这些井容易发生大烟囱效应,火焰会沿着通风管和竖井到处扩散,对整个宾馆的建筑物产生了严重威胁。

二、现代宾馆火灾预防措施

1 认真执行消防管理制度

首先,相关消防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对宾馆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发挥监督的作用,使现代宾馆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消防部门要及时进行督促,督促宾馆的建设单位要认真履行消防部门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办好安全手续,对宾馆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验收,对于符合相关要求的,才允许发放有效手续,从火灾的源头把好安全关,解决宾馆内部安全通道不通畅、防火间距不足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把好制度关。公安部明确规定,作为单位的经营者,要自觉加强消防方面的安全管理,使相关的消防管理制度能够贯彻落实,作为消防管理部门,要对宾馆加强消防、火灾安全管理方面的监督。同时,消防机构还要和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进行配合,及时对自己所负责的辖区内的宾馆进行及时了解,对宾馆进行严格监督,对于不合格消防管理的,要加大执行力度,促进宾馆行业的健康发展。

2 加强消防宣传、加强消防培训

对宾馆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消防宣传,对宾馆的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以此提高宾馆管理人员的消防防火意识,使其掌握自防自救的能力。除此之外,对宾馆全面落实逐级的防火安全责任制,要求宾馆的经营者要严格执行“谁主管就由谁负责、谁主办就由谁负责”的原则,并逐级进行防火责任状的签订,使消防安全不留死角。同时,宾馆要经常组织员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火灾发生时要懂得报警,并要懂得扑救的基本办法。对宾馆员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使宾馆员工能够自觉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能够进行防火方面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 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宾馆要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消防的预防和监控工作,要对宾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监控进行充分利用,当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灾报警时,要及时派防火安全员进行详细确认。第二,宾馆要加强对安全员的管理,要求安全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并且加强巡逻,对于宾馆内部的保护部位要进行严格巡查,有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进行报告。第三,宾馆要加强用火、用电、用气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强化宾馆工作人员掌握用火、用电、用气的操作规程,并且落实到位,使宾馆工作人员明确不超负荷用电,防止线路的潮湿、短路;对于厨房内的燃气、燃油管道、阀门、仪表等,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及时检查,防止出现泄露事件,造成火灾的发生。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宾馆人员密集,并且流动性大,宾馆内部客房的数量多,各项配套设施齐全。所以,要加强对宾馆进行火灾危险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进一步保证宾馆的正常经营。

参考文献

[1]高建民.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分级的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08(1).

第5篇: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 煤矿火灾; 外因火灾; 内因火灾; 预防

中图分类号: TD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203-01

一、煤矿发生火灾的原因及危害

煤矿火灾从本质上来讲,也属于一种燃烧现象,也是一种能量相互转换的现象,并且据有关资料统计,90的煤矿火灾均属于内因火灾,所有煤矿火灾均有发生、发展的过程,最终达到火灾的发生阶段。

(一)煤矿发生火灾的原因

一是某种可燃物质的存在。在煤矿井下,煤炭本身就是一种大量的而且普遍存在的可燃物;其次,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煤尘、瓦斯以及使用的坑木、机电设备、炸药、油料等物质都存在可燃性,它们的存在是发生火灾的基本元素。二是具备足够热能的热源。热源是煤矿进下火灾发生的必要因素,只有具备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可燃物质的燃烧。在煤矿,煤炭的自燃、瓦斯、煤尘燃烧与爆炸、放炮、机械摩擦产主的热量;电流短路、电气设备运转不良产生的过热;吸烟、焊接及其它明火都可能引起火灾。三是有足够浓度的供O2源。燃烧的定义是一种发热、发光,同时伴有烟雾产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任何可燃物尽管有足够热量的热源,如果缺乏足够浓度的O2,燃烧是难以持续的,所以,O2的供给是燃烧形成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实验证明:在O2浓度为3的空气环境里,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不能维持;在O2浓度低于12的空气中瓦斯失去爆炸性;浓度在14以下,蜡烛也不能燃烧。所以,这里所说的供O2源为正常含O2量的空气,而不是贫O2的空气。

(二)煤矿发生火灾的危害

第一,煤矿井下存在着大量的可燃物,火灾极易产生并且发展蔓延的速度快,当高温火焰在巷道中流动,混入新鲜风流时,将会在掺风点产生二次燃烧的新火源,导致火灾面积的扩大。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为CO2和CO)并伴有高温火焰,造成人员的伤亡。这些气体流入井下作业点后,使人员中毒和窒息。

第二,火灾能烧毁设备和引起煤层自燃,当井下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那么就会失去了灭火的良机,使火势扩大,这样就会烧毁大量的设备,更甚者引起煤层燃烧,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第三,井下产生火灾极易引起瓦斯、煤尘或者煤尘与瓦斯燃烧和爆炸。井下发生火灾不仅给瓦斯、煤尘提供了爆炸的火源,还因为高温火源的干馏作用,使可燃物释放出H2和多种碳氢化合物等具有爆炸性的气体。因此,火灾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进一步扩大灾情及人员伤亡。

第四,矿井发生火灾后,使井下风流反向,导致灾情的扩大,高温烟雾流经的巷道,空气质量发生变化,温度升高;另一方面使矿井通风网路的风流发生改变,使矿井通风系统紊乱,进一步扩大灾区范围,同时给井下人员的撤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危害,增大了事故损失和灭火工作的难度。

二、预防煤矿火灾的措施

(一)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一是严禁携带烟火及易燃易爆物质入井。严禁在井下使用电炉或灯泡取暖,井下不准使用电气焊、喷灯焊接或切割。如必须使用,必须制定严格、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报相关部门批准;其次,在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范围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取暖。井下不准存放易燃的油类物质。井下必须使用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加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备性能完好;防止电火花、电弧及摩擦起火生成的事故。二是加强爆破管理。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使用国家标准的矿用炸药;不得使用过期或劣质炸药,不准放明炮或者明火放炮、放糊炮;不准用动力电源放炮;炮眼的封泥长度和封填材料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的相关要求进行封填,且进行放炮,避免引起火灾。三是严禁不阻燃或不抗燃的电缆、输送带和风筒入井。井口房、井架和井口20m范围内的建筑物以及主要进、回风巷、主平硐、主要巷道的连接处、井下主要的硐室和机电设备等,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和支护或者最好布置在岩层中。井口都应设防火铁门,预防井口火灾或附近地面火灾波及井下,进风井巷与各生产水平的交汇处都应设置防火铁门,并定期对防火铁门的质量和灵活可靠性进行检查。

(二)内因火灾的预防措施。一是在开采具有煤层自燃发火危险性的矿井,要正确选择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开采顺序;提高矿井防火能力;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杜绝采取空区漏风,采取均压通风的防火措施,加强防火管理等措施来预防煤炭自燃,减少或杜绝煤炭自燃发火的隐患。二是加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煤炭自燃发火前期的相关预兆,及时发现发火预兆,为灭火工作带来时间,进行预防发火的预测预报工作,启动矿井防火应急预案,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对废弃巷道和采空区的管理,及时充填废弃煤巷,做到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遗留的各种发火隐患及时处理。四是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和新设备来提高矿井自身防灭火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矿井火灾的深入研究,一批批新的防灭火技术和火灾预防设备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如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应用报警系统能够准确地探测到火灾隐患的异常情况,通过数据信息的处理反馈给管理人员,使其将火灾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

第6篇: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宁波市献血办

[摘要]现代化血站不仅具备较集中的人员,还有较多的电气设备。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血站不仅仅肩负着采供血的功能,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些都为血站的安全生产造成了隐患。当突发事件来临时,血站管理水平会对救灾工作的效率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血站的安全管理十分关键。本文就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从天津爆炸事件给血站安全生产带来的经验教训入手,分析血站火灾预防措施和日常管理。

[

关键词 ]血站;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血站在进行采供血工作过程中,再加上通常会使用离心机、红外线等设备,其价值较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采血、供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用许多易燃易爆物品,无疑增添了血站消防安全隐患。在一些血站中,易燃物品摆放的过于集中,再加上缺少严格的管理,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甚至有一些人员在内部吸烟。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一、预防火灾的措施

(一)分工明确,防范结合

首先,血站的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切实关注消防安全。具体来说可以专门成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对血站内部可能出现消防隐患的部位进行检查,并定期抽查相关部门是否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其次,还应当将消防安全管理的任务落实到血站的每个部门,结合每个部门的工作情况与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划,避免疏忽大意导致火灾事故的出现。最后,还应当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可以将消防安全与奖金、绩效考核挂钩,促使工作人员真正地重视消防安全。

(二)提升意识,重视培训

许多血站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抽烟,携带打火机等违禁物品,就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血站一旦出现火灾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因此,为了让工作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血站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一方面让其明确血站发生火灾事故可能面临的危险,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了解一旦出现火灾隐患如何将损失降到最小。具体来说可以邀请专家来到血站进行讲座,开展血站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以及消防演练等。此外,还可以与当地消防部门进行沟通,请有经验的消防人员现场指导,并制定出与血站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消防方案,以免火灾发生突然,血站难以应对。天津爆炸事故发生之后,附近血站难以应对突发状况,影响采供血工作,不利于救灾行动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检查,消除隐患

要经常对血站内可能出现消防隐患的部位进行检查,确保站内有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还可以找专人负责管理消防器材,一旦器材出现损耗,及时补充。还要在血站内部张贴禁烟、禁火的标志,提醒出入人员不要携带明火。对特殊易燃易爆物品,应当设置专门的房间进行储存,除了管理人员之外其他人不得出入。各个科室也要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以防患于未然。

二、血站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一)消防通道管理

一些血站发展较快,设备、物品数量不断增加,原有的库房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但是由于场地有限,难以扩展。就只能在内部不断设置库房,导致一些楼梯间、消防通道被占用。许多血站出现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就是消防通道被占用,严重耽误了灭火的时间。所以,血站应当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消防通道,一方面保持消防通道的整洁,另一方面禁止消防通道被任何部门占用。

(二)易燃易爆物管理

由于血站内易燃物较多,一旦出现火灾就难以控制火势。所以在对易燃易爆物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派专人进行管理。各个部门如果需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需要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然后再统一领取。在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不能违规操作。

(三)电气设备管理

在血站中有许多医疗电气设备、空调移机电脑,这就很容易导致电气线路出现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及时检修电气线路,一旦线路出现老化等问题,就要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其次,电气设备也应当派专人进行检修,定期保养相关设备,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设备管理制度,一旦设备出现老化、故障等问题,应当立刻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三、结束语

当下,随着人们用血量的增加,血站如何安全管理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突发事故发生时,血站的采供血负荷增加,如果日常安全管理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关注血站是否符合消防安全,特别是血站的大型电器、线路以及易燃易爆物品,更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只有做好了日常管理,才会有效地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血站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倪照鹏.强化制度建设提高防灾意识是做好医院消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8(08) .

[2]姜喜军.浅谈血站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职业暴露预防措施[J].中国档案,2009(11).

[3]左涛.关于血站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6).

第7篇: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 船舶事故 预防

为了确保航运安全,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在考虑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时,必须综合分析,谋求本质化安全。下面,在分析相关事故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就常见的几种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船舶的碰撞事故是发生率最高的事故。

船舶碰撞事故大多发生在航道交汇点、渔区、能见度不良等区域。这些区域具有船舶密集、会遇频繁、航道和自然环境不尽人意、回旋余地小等特点。碰撞事故的常见原因有:船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避让操作技术差、值班时精神不振,会船时紧张过度或漫不经心等;望疏忽,局面判断错误;对当时情况和环境及其动态演变估计不足而陷入窘境;违反避碰规则;避让迟缓;使用安全航速不当,特别是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盲目高速航行等。

船舶碰撞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树立安全观念,远离航行危险。留有充分的判断、行动时间和足够的距离间隔,避免交会等。对来船早让、宽让,避免陷入紧迫局面;与他船或危险物保持足够距离,必要时减速、停船以争取判断和行动的时间等,始终有效地控制船舶处于安全位置。2)提高在通航密集水域的航行和操纵技能,改正不良操作习惯,保持正规望、判断和决策。除了及时掌握水面交通态势外,还应预见到可能的演变态势对本船的威胁,疏于望就会丧失避让时机 3)熟练掌握船舶操纵特性,灵活运用安全航速。安全航速没有固定值,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情况灵活掌握,以避免碰撞危险和紧迫局面为宗旨。切不可高速航行和不当停船。4)要通过对避碰规则和事故案例的学习,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自觉性。航行中严格遵守航行规则,航行规则是避免船舶行为冲突造成碰撞的“规则”,违反或背离航行规则,意味着要面临众多的行为冲突,碰撞危险性会急剧增长。5)健全设备维护制度,预防船舶操纵失控。主机、供电失灵是船舶失控碰撞的主要原因,应有完备的维护制度并予以切实执行,特别是老旧船舶,除了开航前的检查和试运转外,航经复杂航段、进出港前都要加强检查和维护。

二、火灾事故也是船舶易发的主要事故之一。

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有:船舶存在电气设备和线路老化问题;部分船员缺乏防火知识和经验;船舶结构不符合船舶建造规范中有关消防的规定;船舶燃油不符合标准;管系、油管等;消防器材和消防物质配备不足。

船舶火灾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要严格监督有关人员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和试验,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2)加强对消防知识的学习。船员要遵守“船员日常防火守则”,落实消防责任制。做好船舶消防演习。3)保证船舶结构符合船舶建造规范中有关消防的规定。当前,许多个体运输船舶是在滩涂船厂建造的,有关结构不合理,如船舶排水管路从油箱穿过,造成油箱不密封,油气重;油箱位置不合理、输油管路漏油等情况,这些都是引发火灾事故的重大隐患。船舶所有人在船舶营运前,应认真检查本船结构,不合理的要及时整改。 4)船舶燃油应符合标准。现在有许多非法个体供油商,他们所卖的船舶燃油有的是非法炼制或混和的,这些油品由于其闪点低,比正品燃油的危险性大,遇高温时更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5)确保供油系统完好,高温管系不得,及时清除可燃杂物。6)按规定配齐有效的消防器材和消防物质。

三、风浪事故。

虽然气象服务日臻完善,但恶劣天气依然严重威胁着船舶安全,经预报和未经预报的强风大浪等灾害性天气,是倾覆船舶的主要力量。船舶风浪事故的原因多是忽视自然环境力量,船舶公司、船长对天气力量的认识不足,或是过于迷信天气预报,不做充分的规避或对抗准备,常导致船舶事故。

船舶风浪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当经营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必须以安全为重。2)正确估量航行环境中蕴含的自然力量和船舶的抵御能力,及时正常地了解天气预报和海况,及时规避灾害天气,避免不可抗力的袭击。3)防止恶劣天气下的舱室进水和船体损坏,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四、船舶翻沉事故。

导致船舶翻沉的原因主要是船舶自身稳性、浮力丧失,或者受恶劣天气和海况、碰撞、触礁、搁浅等外力影响所致。如:人为操作失误。一些船舶忽视水密关闭装置的重要性,开航时常常不关水密门,或因维护不良而无法关闭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突遭严重横倾或大风浪时来不及关闭而进水倾覆; 船舶倾覆更多与货物装载有关,货物不按规定装载,因浪击和操纵产生的横倾力矩引起货物移动而倾覆;货物系固不良,在海浪猛烈袭击下失去控制,撞破船体导致进水翻沉等。

防止船舶翻沉的措施应该是一系列安全措施的集合。在落实上述防碰撞、防恶劣天气等安全措施的基础上,使船舶稳性和浮态达到最佳。具体措施有:(1)警惕装卸不当导致货物移动。防止货物倒塌和滚动使船舶倾覆。(2)规范货物系固。进行正规的货物系固,是预防船舶倾覆的关键措施。货物应符合系固要求,不可因航程短、天气好而心存侥幸。货物移动会在海浪推动下撞破船体导致大量进水而倾覆。(3)杜绝操作性水密失效。不论天气好坏,船舶开航时均应密封货舱盖,密闭水密门窗关闭装置。水密状况良好的船舶,能延缓进水及横倾的速度,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4)预防船体破损进水而倾覆。老旧船舶因金属腐蚀和疲劳,在大风浪中易破损进水。机舱排水系统应始终有效。发现进水,应立即排水和限制进水,采用适当的航向航速配合行动,确保船舶稳性。

五、污染事故。

水域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子孙后代将产生深远影响,污染事故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污染事故多是因为检查不认真、发现了问题不用心纠正所致。

第8篇: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安全评价;化工企业;技术;应用

化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化工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性等特点,如果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火灾爆炸等事件,能够造成安全环保事故,危及周围人群的生命安全,因此化工企业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督监管,同时受到社会群众或媒体的高度关注,为了确保生产环保安全,化工企业近年来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运用安全评价技术把关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保障化工企业长周期平稳运行。安全评价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有助于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确保化工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以及危险化学品处置废弃的过程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安全评价技术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对评价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类比行业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通过科学分析,对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发现和评估生产运行中风险隐患、危险因素、薄弱点、关键因素及风险后果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降低风险隐患的等级,预防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为增加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提供保证,安全评价技术应用范围广,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方法多样,因此需要根据化工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明确生产特点,合理选择安全评价方法,降低化工企业的事故率,发现存在的隐患,提出措施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发展。

1安全评价的原则

化工企业采用安全评价技术主要是为了找出化工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因素,包括显现出的危险因素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判断这些危险性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制定解决措施避免危险因素产生后果。安全评价技术是从源头减少和防止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降低化工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化工企业的所有方面都会成为安全评价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也都是评价过程中需要的参考数,例如工艺流程、管理方法、设备状况、培训状况等,各个方面对安全评价的最终结果都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安全评价设计内容较多,为了使评价实施过程可行和可靠,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评价原则和技术指标,保证安全评价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1.1科学性原则

化工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必须基于科学标准原则,依据科学管理标准的基础准则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判断或识别化工企业的危险因素,推测潜在事故,制定解决措施和预防措施[1]。安全评价工作能为化工企业奠定依法合规的依据,真实反映每个生产单元或环节的工作重心,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科学性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化工企业处于更加安全环保的环境,不断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系数将会逐渐提升。

1.2综合性原则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操作较多,相关生产环节涉及范围较广,不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开展安全评价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形成符合企业的安全评价模式[2]。目前安全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并不唯一,所以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时,应该基于综合性的原则,也就是结合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梳理存在的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安全评价的效能和作用,建立适合企业的有效安全评价模式。

1.3针对性原则

安全评价应基于针对性的原则,化工企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的问题就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安全评价时就要对不同的问题开展不同的评价或评估,形成具体的安全评价方案,做好预防防范措施,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通过对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针对性分析,并对生产中隐患问题严格排查,保证企业长期稳定运行。

1.4系统性原则

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存在危险性,因此只有对评价系统进行详细的解剖,研究透彻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的辨识评价对象的危险程度。在安全评价技术中,把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视为系统。为实现一定目标,由多种彼此相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整体称为系统,系统千差万别,但都具备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及适应性的基本特征。通过对评价对象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危险要素。

2安全评价的方法

目前化工企业经常利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技术进行预期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隐患消缺,现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道化学法、六阶段评价法等。

2.1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将两种分析方式相结合,即定性和定量分析双重模式,对化工企业的各种工艺流程和生产装置设备进行综合安全评价,深入分析各类风险因素和其特征,明确企业风险类型,细化风险对应的管控措施,以综合评价为基础强化管控措施的落实使用及使用效果。综合评价法具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共同的优点,即使在评价化工企业复杂指标的情况下,逐步完成风险等级的评估划分,综合评价风险因素的危险程度和危险指数,有效综合评估多项复杂因素,评价应用效果较理想[3]。综合评价法目前应用较多,得益于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云数据计算技术等信息科学技术,可从海量数据中提出有用的评价信息,为综合评价提供参考。综合安全评价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评价方法。综合安全评价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系统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安全评价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系统安全的一个整体评价。其评价步骤为:(1)明确评价对象;(2)确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确定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系数;(4)安全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5)确定安全评价的合成方法,求综合安全评价值;(6)确定评价集,并据评价集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2.2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主要通过研究系统单元、设备设施和具体操作中的风险隐患,分析相关数据,评估评价安全检查的关键点和难点,为企业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及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方案,检查表的内容应明确检查项目、关键点、难点和遗漏点等,提高安全评价检查的秩序性,避免出现漏项和疏漏,降低企业风险。安全检查表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企业生产中风险隐患的排查与评价评估,同时通过安全检查表法,也可以分析操作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员工自觉按照企业制度开展隐患自查与管控,有效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表法是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评价时,在对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列出检查单元和部位、项目、要求和各项标准,然后对照安全检查表的条目逐项检查,从而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隐患问题。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1)有关技术资料;(2)通过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3)同类企业安全管理经验及国内外事故案例;(4)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安全检查表分为3种:定性检查表、半定量检查表和否决型检查表。定性检查表是将检查的内容系统、完整、明确地列出,对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评估,以便找出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2.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andOperabilityStudy)又称为HAZOP。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蒙德分部于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以引导词(GuideWords)为核心的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已经有40年应用历史。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危险分析辨识技术,目前在安全评价中使用较为广泛,该评价技术由各专业人员构建分析团队,包括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机电仪人员、专家等,通过多方面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波动,操作过程中偏差和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后果,明确系统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危害因素,识别波动原因,有针对性制定安全措施[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一种结构化与系统化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它的目标是识别工艺过程中潜在的危险、识别工艺过程中潜在的操作性问题;其主要特点包括创造性的讨论过程、积极思考和坦率的讨论气氛及寻找潜在解决方案的途径。一个成功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取决于如下几个显著因素:(1)高效的主持人,能够控制和鼓励所有参与者之间的讨论;(2)HAZOP团队应由具有不同专长和熟悉系统的人员组成;(3)充分的文件准备(如P&ID,因果表等)。

2.4道化学法

道化学法是由美国道化学公司于1964年创造的一种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化工企业生产中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危险性进行判断和评价,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最大程度保证化工企业财产、职工健康不受损失。化工企业涉及易燃易爆等危险介质,道化法通过确定物质系数,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危险系数,计算出火灾、爆炸危险系数,同时还可得出火灾、爆炸等事故的暴露面积[5],因此通过道化学安全评价法,能够直观、量化表现出化工企业的危险性,为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提供依据,而且通过提前预测能改善加强工艺防火单元、容器抗压能力等方面,降低化工企业生产危险。道化学法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分析评价,其目的主要包括:(1)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2)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3)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4)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其适用范围包括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可燃、毒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三废处理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反应器等工艺单元。评价程序分为以下步骤:(1)确定评价的工艺单元;(2)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3)按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得出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4)用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相乘,得出工艺单元危险系数;(5)将工艺单元危险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6)用火灾、爆炸指数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并计算暴露面积;(7)查出单元暴露区域内的所有设备的更换价值,并确定破坏系数,求出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8)应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乘以基本MPPD,确定实际MPPD;(9)根据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确定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停工天数)(MPDO);(10)用停产损失工作日MPDO确定停产损失。

2.5六阶段评价法

目前六阶段评价法在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评价中应用广泛,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量和定性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取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该评价法是定量计算和定性的综合。该方法是由安全检查表确定分类化工企业生产中潜在的危险,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条件确定危险性大小,根据危险性的总体大小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及措施,相对其他安全评价方法较为实用且全面。其基本评价过程为:收集数据资料,充分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评价表,对生产工艺定性评价,检查化工企业装置布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安全环保措施等方面,初步识别危险源,再进行定量评价,检查生产介质、温度、液位、压力、操作过程等方面,确定危险性大小及危险等级,根据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及预案,将安全风险发生事故的概率降至最低,保证化工企业平稳运行[6]。

3评价技术的应用

从应急管理部网站上收集、选取了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造成重大伤亡或较大影响的150余例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统计得出,违章操作、设备故障、工艺缺陷、意外因素、管理漏洞是化学工业安全事故的五大危险源,将五大危险源作为安全评价的分析对象,开展评价技术的具体应用划分,如表1所示。

4总结

化工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复杂性增加,安全环保问题也更加突出,安全评价技术在化工企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受重视,其是提高生产安全平稳的主要方法,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安全隐患,提升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评价依据基本原则,采用评价方法贯穿化工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识别存在的危险因素、故障隐患、有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及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率与经济损失。安全评价技术需要根据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为企业制定符合的、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构建完善全面的评价体系,掌握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严格根据安全评价的内容制定预防措施,切实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创造良好的安全环保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洪武.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初探[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4):132.

[2]王旭明.化工安全评价方法选择与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0(19):26-27.

[3]张慧.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分析[J].石化技术,2018,25(12):154.

[4]安平,刘焱.石油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技术分析[J].石化技术,2019,26(6):190.

[5]郑贤斌,李自力.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在油库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3,22(5):49-52.

第9篇:火灾隐患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 森林防火 工作 重点 困难

1 引言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国际、国内森林大火频繁发生。全世界每年森林火灾达27万次,烧毁森林面积几百万至上千万公顷。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森林就等于保护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对人类的保健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森林防火成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森林防火工作的好坏,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森林防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建议性的提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

2 森林防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2.1 人为性火灾原因较多

从引起的直接原因看,具有人为性。不论是森林火情还是违章用火,都是因为人们的不当用火行为造成的。

2.2 森林可燃物增加

有些地方林内可燃物载量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发生火灾的物质基础条件完全具备,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自然因素造成森林火灾发生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2.3 宣传工作不到位

虽然各地方森林防火宣传通过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开展宣传,但是宣传还是不够深入、广泛,基层干部和群众防火意识比较淡薄,对老、痴、呆傻等特殊群体的宣传和预防措施不到位,对重要时段、地段的防火宣传及预防措施不力,违规野外用火现象较多,宣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防火知识不能真正普及到群众中去。

2.4 防火措施不力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许多地方未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宣传、管理、巡查、督促等基础工作,存在重打轻防、事后被动救火的问题。在森林防火期,只简单地贴些标语、发文件通知、召开会议之类工作,停留在表面和口头上,却没有进一步把林内可燃物管理、野外火源管理、农事用火管理和消除火灾隐患工作做细做实,导致野外火源管理失控;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导致发生森林火灾时,组织指挥、人员调配、后勤保障等工作不能及时跟上,严重影响扑救效果。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上,进行总体建设规划,省、市、县财政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工程形式进行建设改造,但生物防火林带多数建设在山脊上,土壤瘠薄,立地条件较差,有带难以成林,未能起到隔离作用。

2.5 防火经费投入不足

到目前为止,多数镇(街)仍然存在着森林防火经费未能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的问题,导致森林防火专业队建设与设备物资无法更新和储备不足,有的还停留在“一截树丫一把刀”的落后阶段,扑火力量和灭火物资运送、火场通信联络、组织指挥系统等设施也跟不上火情发展需要;扑火队伍有名无实,一旦发生森林火灾,难于马上召集到扑火人员,扑救效率极低。

3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

3.1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宣传标语等形式,教育群众增强防火意识、履行防火义务、落实防火责任。秋冬防期间,要集中开展“森林防火百日大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消除宣传盲区死角。要加大火案查处力度,公开通报一些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要通过宣传发动,让各方面力量主动参与进来,形成森林防火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3.2 建立管火机制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着力在加强预防、消除隐患上下功夫。要严格管理野外用火,对城镇周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地区要重点防控,对林内重要设施、重要目标要重兵把守、严防死守。要加强督促检查,尽快组织工作组,深入一线排查火灾隐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通过看住山头、把住路口、管住人头,做到该封的山坚决封、该禁的火坚决禁、该清的人坚决清,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灾隐患。

3.3 完善应急预案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森林火险预测预报,及时火险预警信息,确保火险早知道。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飞机巡护、高山瞭望、视频监测和地面巡护等手段,对森林火灾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测,确保火情早发现。要强化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选派得力干部担负值班任务,严格执行卫星热点核查零报告和有火必报制度,确保火灾早报告。要靠前驻防,随时待命,一有火情就近出动、快速处置,确保火灾早扑灭。要把扑火人员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火烧连营和群死群伤。

3.4 强化组织保障

提请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真正把森林防火作为重中之重,亲自动员部署,亲自检查落实,亲自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和保障。要把森林防火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从省长、市长、县长,到乡长、村长,逐级签订责任状,确保责任到人、一抓到底。各级森防指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部门责任和包片责任,及时协调解决森林防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5 提升防控水平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依靠法律,依靠科技,依靠改革,不断创新森林防火理念,完善森林防火机制,提升森林防火能力。要抓紧修订出台地方性森林防火法规,完善部门规章,制定乡规民约。及时开展野外违规用火专项打击行动,加大森林火灾案件查处和侦破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火灾肇事者。要加强森林防火战略战术、技术标准、装备机具、基础理论等研究,加快实施森林防火规划,运用现代防火技术、理念和前沿技术装备,提升森林防火效能。要创新值班备勤、预警响应、信息报送、火情研判、边界联防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

3.6 健全法律法规

在立法上,完善《森林防火条例》以解决新形势下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各地的防火条例也应在遵守《森林防火条例》的前提下,体现本地特色,符合实际情况。做到由上而下形成一套有系统的专门针对森林火灾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内容上,应更明确责任机制,各级政府要落实好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使得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能获得明确的奖励。对于森林火灾的预防或者扑救有突出贡献的人,应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于违章用火和火灾肇事者,不仅要有经济上的惩罚,还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真正做到“奖赏分明,责罚明确”。

4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我们应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