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校本研修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研修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研修实践

第1篇: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一、空间集备定位:真正实现集体备课范式转型

在传统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存在着组织上、操作上、效果上不尽人意的情况,使集体备课成为鸡肋。针对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充分发挥其模块(如读世界、博客、群组交流等)优势,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具体地讲,就是在大学城云平台空间中,充分发挥平台教研的自主性、互动性、民主性、开放性等特点,坚持“求异——求同——求异”的螺旋上升式集体教研思路,同中求异、异中寻同,打造教师个人精品课堂,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真正实现教研的均衡发展。

大学城云平台教研的优势:一是在活动的组织上,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确定好集体备课主题,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等多种形式,为教师自主性教研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二是在活动的内容上,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式的群组交流,可以是网络课堂的共同研讨,可以是针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质疑问答,改变传统只采用现场研讨的单一模式,避免了研讨视野不开阔,研讨形式不丰富等问题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活动的效果上,利用大学城云平台,可以随时调取网络中的信息,补充自己的教研思考,从网上获取教学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和处理信息,这种做法可以让教研变得更加时尚。通过云平台教研,既解决了一线教学的困惑,也有利于教师发表真实的言论,对学科教研的良性发展、提高老师教科研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空间集备网络:全面构建互动集体备课空间

为充分发挥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空间优势,依托教育云平台,从“教师个人——备课组——共同体——县教研员”四个层面分别设置相关集体备课平台模块,实现集体备课模块网络化,真正实现了“内联外引,强强互动”的集体备课流程。

1.教师课程模块

“教师课程模块”是在世界大学城个人首页设置的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总结、教学设计、单元检测、作业布置等内容。教师课程模块内容主要展示集体备课初级设计或最终成果。在课程模块中,要求教师建立完整的课程资料库,充分展示集体备课的成果,真正实现省时高效、资源共享的目标,让老师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

2.群组交流模块

要求以备课组为基准建立集备交流群,分年级、学科建立,每个教师可自由地、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展示教学教研成果,开展对话交流。备课组长要以交流群组为平台,主动提出集备要求、思路等,同时定期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引领群组进行创新性研究。

3.共同体教研平台

集体备课要谋求质的突破,就要突破校际之间的篱笆,建立校际联研共同体。在共同体内依托大学城“读世界”等模块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实现城乡教育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城乡教育资源全方位共享,教育公平更加划一。

4.县教研员平台

为充分发挥县教研员的引领作用,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均有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个人空间内容包括对相关学科的指导意见、教研活动计划总结、素质教育新观念等,自己制作或推荐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以及日常教研工作中积累的教研素材等,为基层教师提供示范。

三、空间集备实施:积极创建菜单式集体备课模式

空间教研意在关注教师的差异:一方面指不同教师之间由于业务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体现在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上。另一方面指同一位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的多次不同的思考而造成的差异。空间教研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提供了条件,更好地解决了集体备课中倡导的“求异——求同——求异”的螺旋上升式集体备课思路,为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基础。

1.调研分析,确定集备主题

在传统的教研观念中,集体备课受时空限制,要么窄化研讨内容,把集体备课内容局限于自己在网络中搜索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要么泛化研讨内容,教研活动无主题、无序列,只是走形式,造成活动低效。

为此,我们在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选好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单元教学设计研讨型,对单元教学设计中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重点研讨,关注中观教学,突出单元教学流程的设计;二是课时教学设计剖析型,确定课时教学设计中的三点:疑点、重点与难点,搜集整理,注重微观设计,确定研讨主题;三是教学反思梳理型,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创新进行反思,发掘高效课堂的构建规律。还有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相关其它类型,教学主题的确立,有效地保证了集体备课的效果。

2.细化目标,形成集备菜单

备课组长依据成员实际情况确定教研主题后,在个人云空间主页备课组教研交流模块中细化教研主题,让不同成员从多层角度进行准备,形成教研菜单。教研菜单的形成主要优势在于明确备课组成员的研讨目标,注重教师个性化的思考,加强了备课组力量的整合,可以有效地发挥集体团结协作,有利于共同提升。

3.在线集备,打造集备精品

依据集备菜单,备课组成员自主开展相关活动,依据备课组要求做好研讨准备。针对不同的集备主题,在线研讨的侧重点也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协同编辑型。以云平台读世界为依托开展相关教研活动。读世界是一个“由一个人创建课题,多人协同编辑管理”,基于web2.0技术的资源汇聚版块,协同编辑主要面对教学设计类研究主题,有利于真正实现“个人备课——协同二备——个性化备课”的集体备课流程。

二是跟帖研讨型。以大学城相关模块为依托,备课组成员从不同角度对研讨主题进行对话思考。参与备课的骨干教师可以围绕某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动,以便大家拓宽思路、抓住重点、把握关键、提升效果。

云空间条件下的集体备课从操作的层面分为“集体一备”、“集体二备”和“个体三备”三个阶段。

集体一备:集体备课以每周一次,每次两到三节课为宜。主备人按照规划,事先布置参备老师“集体一备”。

集体二备:主备人上传自己所备内容,然后大家提建议,并进行补充和讨论,几个来回后文本的解读将更加明晰而有深度,问题的设计将更趋合理和巧妙,教法学法的选择则更接近学生的认知,检测练习的设计更具科学性、层次性、递进性。网络条件下可以实现不见面的集体二备,备课组二备时大家统一上线,这样备课更容易形成你来我往的对话景观,能对问题做更深入的探讨,课堂魔方上提出的问题更容易保留,可供大家进行长时间思索。

个体三备:每一位老师,从集体一备中全面了解文本并有了初步教学设计;在集体二备中深入了解了文本,并不断修正自己的教案。接下来就要通过个体三备形成个性化的教案。老师可根据自已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集体教案进行再一次备课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个人教案,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个体三备是集体备课的“果”,这个环节的关键点是对共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

在集体备课在线研讨时,要注意相关问题:一是注重发言质量。备课组成员内研讨时要有问题质疑,有综合评价,有反思提升等,不能研讨简单化,影响研讨效果。二是注重问题整改。研讨的目的不在于发现问题,而在于解决问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每位教师提出个人见解,并进行充分讨论研究,最终设计出整个备课组的预案,然后教师在预案的指导下组织各自的课堂教学。

4.透视课堂,形成集备反思

在云平台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倡导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不是为了建立统一的教案,集体备课主要指对设计过程、难点透视、问题解决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不拘泥于设计的完全相同。要求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提倡进行整合与块状设计,体现个性特色。

第2篇: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激l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一是学校领导要发挥好领头羊作用,身体力行地引领校本研修工作深入开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二是实施主题教科研引领下的校本研修策略,创设研修载体,举办研修活动,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三是重视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形成提供专业支撑。四是建立科学的校本研修评价体系,科学利用教师的校本研修成果,以此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五是加强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巩固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一、校长要亲自挂帅,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做校本研修的先锋队。

学校领导引领校本研修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形成的基础性工程。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来源于教师观念和情感。校长和班子成员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能给教师专业发展指引方向,它既是一种领导力与带动力,也是一种感召力与同化力,能促进为师者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教育情感由衷地向校本研修方向转化,萌生出投身校本研修活动的动机和内驱力,进而衍生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引领校本研修工作是学校领导的神圣职责。校领导引导的校本研修工作能促进他们与教师间的融合,增进专业情感,激励教师们自觉地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取长补短,互勉共进,把校本研修活动由被动实施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离不开校领导的专业引领,校长和班子成员必须做专业人,不抛弃三尺讲台,做甩手当家,必须带着教科研课题,用实践和行动去影响、感染和带动教师,丰富和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同时,学校要赋予校本研修工作以管理内涵,让其分担部分管理任务,借助专业管理化解管理矛盾,破解管理难题,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形成助力。

二、实施主题教科研引领下的校本研修策略,创设研修载体,举办研修活动,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学校要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组织机构,落实并推进校本研修工作。首先,要提高教师对校本研修工作的认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达成校本研修共识。其次,学校要设立教科研一级课题,学科组围绕学校大课题确立二级课题,然后,组织教师设立研修子课题。课题研究为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供路线图、指挥棒和有效载体,并把研修任务目标落实到教育教学当中,也把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智慧及情感凝聚到课题研究上,强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校本研修把教师们捆绑到一起,促进了彼此学习交流,共同反思研讨,带头创新实践,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专业情感与研修氛围。另外,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校本研修的科学方法与素材,都是教师们所喜闻乐见的,极容易被教师接受和运用,这种做法降低了教科研门槛,有助于破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激发教师的好奇心和成就感,激活教师们的求知欲和正面情绪,助推教师实现自主性发展。

三、重视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形成提供专业支撑。

培训工作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快速路。培训工作必须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前提,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学校要成立培训组织机构,加大培训工作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师带徒”等多种方式,把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个人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岗位实践结合起来,给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供尽可能大的可选择空间。学校可实施引领式、激励式等积极的培训模式,让教师能静下心来,投入进去,涵养教师的参培兴趣。校本研修是最接地气的师培方式之一,它把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揉和到一起,把个人反思与同伴互助揉和到一起,把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揉和到一起,把培训变成了教师在学中思,在思中做,在做中学的循环过程,实现了教师在学、思、做等方面的融合与交替中成长,促进了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

要搭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平台。研修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操练与验证场所。在研修平台上,教师既可以练出校本研修工作的信心、勇气与本领,也可以激发出教师们参与校本研修的热情与动力,比如,学校搭建教学基本功训练平台,就能引导教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基本功训练当中去,以此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

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利用教师的校本研修成果,以此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校本研修成果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教师尊严的重要支撑与价值体现。利用校本研修成果中的杠杆功能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把教师校本研修成果作为教师评先选优、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利益上的获得感和价值上的被认同感能刺激教师自觉投身于校本研修活动,转化为达成专业目标的力量和行动,以此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学校要营造尊重校本研修成果的风气,积极创造条件,推广校本研修成果,树立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典型。学校要把校本研修成果与教师的切实利益捆绑到一起,引导教师走进自主研修的大门。当然,利益驱动模式只能作为一个手段,借助利益驱动效应引导教师由被动式校本研修向自主性校本研修转变,达到激发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的目的。

五、要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为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供支持,保护和张扬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第3篇: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校本教材 校企共同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85-02

一、研究的意义

1.落实和贯彻国家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需要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等为课程建设提出了发展与改革的要求。

2.进一步规范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是基于专业技能的教育,是和企业直接对接的教育,由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应具有较好的活跃性,特别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更应该与维修企业对接,把维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引入到专业教学中,让学生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

3.满足师生终生学习的需求

本项目中的专业课程教学平台基于学校局域网络,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集老师备课、课堂授课、学生练习、用户管理、考核于一体,保证教学成果应用于课堂、服务于老师、受益于学生,能够让师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使得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结合,实现终生学习。

4.以互利共赢深化校企合作

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引入维修企业生产技术标准,融入“7S”管理理念,修订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开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校本教材,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得到及时更新,学生通过维修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其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培养,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和深度合作。

二、研究的价值

1.推动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

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以此种模式覆盖到整个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建设,深挖内涵推动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

2.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

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减轻学校负担,确保课程改革成果可落地、可实施。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大大加快了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

3.提高专业老师水平

老师深入参与到课程的建设,老师经验分享,彼此取长补短,直接提升老师课程开发水平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做好铺垫工作。

4.解放老师,降低老师备课工作量

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专业老师的特长是专注教学设计,而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由企业专业团队完成。采用大量多媒体形式表达,其中基础教学课件采用交互式动画表现、结合三维渲染素材,老师可直接用于课堂授课课件,不用再花大量的时间去网络上搜索资源来自己编辑课件。

5.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基础教学课件将原来描绘于书本上抽象的知识点、难懂的知识点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易学;情境动画的设计提高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

三、研究内容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的构建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本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2.《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校本教材的开发

(1)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更清晰、更明确的理解学习任务。

(2)以实践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

(3)以资源库为支撑。资源库中含有内容丰富、数量巨大、知识全面的素材库,分为理论教学、结构认知、实操演示和虚拟实训四部分,教材的编写引用资源库大量的多媒体素材,条理清晰、内容全面。

(4)以实用性为原则,此教材的编写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论与实际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的校本教材。

(5)规范化、标准化、形象化。参照原厂的维修手册进行项目教学,确保技能训练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工作任务有一线技术专家的参与指导,从而保证技能训练操作要求的规范化;教材中图文并貌,采用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并且以实际工作中的真实图片为主,配以适当的文字加以引导、说明,让学生的学习得心应手。

(6)权威性。与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并组织课程专家设计、行业专家指导、一线技术专家和一线教学专家参与教材编写,保证了教材内容与理念的先进性。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指导书的开发

(1)实训指导书根据教材中的实训项目进行编写;

(2)实训指导书体现完整的实训过程,并能对实训中的关键步骤和数据进行记录;

(3)实训指导书排版达到印刷要求。

4.《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相关配套资源的开发

(1)教学实施建议

从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过程(导入、知识准备、活动设计、学结和学习测评)等方面指导教师如何设计该项目课件,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2)多媒体电子书

根据教材脚本,依据资源库开发图文混排的多媒体电子教材,支持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格式的图文混排。

(3)教学课件

A、PPT课件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主要起到展示理论知识和提醒操作流程的作用;

B、PPT课件要符合实际的教学需要。

(4)二维动画

采用图、文、影、音、3D等多媒体形式对电气零件的功用、类型、结构、原理等知识进行生动展示、深入解析,并提供交互式操作,帮助学生对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理解、记忆。

(5)技能视频

由教师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任务实操演示,并拍摄成视频,此方式能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通过演示的方式直观传递给学生。视频媒体真实的记录了标准的实操过程,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反复学习。

(6)题库

第4篇: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校本研修;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校本研修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出发的培训活动,这种活动能够不断丰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教师能够通过培养,达到时代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健康的教学理念下,快乐成长。下文就校本培训研修问题进行浅略探讨:

一、校本研修的概念及其特点

校本研修指的是教师在校教学过程中,以学校为依托所形成集培训、研修、科研为一体的教师成长模式,校本研修能够真正的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推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改革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校本研究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在教务工作中的多元互动。凭借校本研修的互动性以及开放性,教师可以将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来,将不同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方法融合起来,以促进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层面的沟通与交流。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研修的内容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以科学的、先进的、完善的教育理念为依托,不断创新思想与理念,解决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新问题,以满足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校本研修所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实际教学工作的教材研究与教学进度,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如何将创造性思维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主动构建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框架,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积极的提升自身的从业水平,改变教务教学行为。因此,校本研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并树立全新的教材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理解“课程标准”,只有理解了“课程标准”之后,才能明确教学内容。“课程理解”不仅要使教师要吃透教材,更需要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领悟“课程标准”中的精髓,并真正的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以增强教育教学的主动性与目的性,避免被动、盲目的教学工作。

再则,校本研修的研究对象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背景、经验、能力等诸多方面原因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因而校本研修的研究核心是学生,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接受来实现课堂教学,尽量避免学生产生被动与消极心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构建知识框架,而不是单纯的复制。只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细致的观察学生的经验与能力,才能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构架,进提高对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

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是课堂实践,因而校本研修工作也应以课堂为重点来强化教育改革。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这一校本研修的载体。

(一)校本研修

(二)要加强针对性要加强校本研修

(三)的针对性,其目的在于解决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对新教育改革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校本研修

(四)要保证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真实性、实质性与普遍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在务实的基础上提高创新意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以语文的校本研修

(五)为例,教师要牢固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念,打破以往单纯使用教材的状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开发利用课堂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二)校本研修

(三)要立足于教研主阵地

教育体制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载体,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而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创新,并且将教育改革与课堂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要在课堂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最终在回归到课堂实践中去。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原来照本宣科的教学变为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运用网络等媒介,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校本研修

(四)要注重个体的反思自我反思、沟通互助与专业领域是校本研修

所研究的三项重要内容。自我反思能够帮助教师通过教学中的经验积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而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思考,只有加强反思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是确定教学方向的基础,也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必要条件,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对教学工作作出反思,并且积极主动的倾听学生反馈,从而不断优化教学工作。

(四)校本研修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涉及到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因而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研究必须形成系统性。校本研修工作不但能够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还能对新问题进行提炼与升华,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与此同时,具有方向性的校本研修工作也能够促进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通过对自身条件的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上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多角度来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分析,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并最终将其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

四、结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校本培训研修是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升的途径之一,也是使教师能够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主要手段。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研修内容,对教师进行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培训,使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课堂,深入教师心中,让教师真正理解课改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反思、写教学随笔、教学札记等方式,使教师成为心理健康,知识丰富,温文尔雅,气质非凡的美丽、幸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任登中.校本培训研究与实践[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3

[2]郑金洲,俞海燕.认识校本培训[J].中小学管理,2001,?(09):21- 23

第5篇: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校本研修的对象应是教师在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必然趋势。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是学习的开端。我们认为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直到问题解决,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学习研究的过程,是教师思考探索的过程,更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

笔者曾了解到某小学早在几年前的一次选择话题论坛中,有教师提出:尽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口号由来已久,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小学阶段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依然背着素质教育的旗帜,过着应试教育的生活,肩上的作业负担并没有从实质上得到解决。这一论点激起了在座教师的共鸣。大家都认为,学生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验方式,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布置得当,会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布置失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机械应付,事倍功半。设计和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于是,该校提出开展“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减负增效,作业变革确实是出路。

提出问题仅仅是研修活动的开端,只有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探究的时候,才有可能在做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商量决定:为有效组织开展“优化作业设计”校本研修活动,活动确定三个阶段、健全一个机制、立足两个层面。

一、确定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确定主题: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的主题为“优化作业设计”。

2.学习理论:围绕主题,以学科研修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学习相关理论。

3.反观现实:联系教学实际,每位教师按照学科、本级段学生特点,根据作业布置现状,总结自己或同级段教师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成功做法,或反思作业布置低效的原因。

(二)第二阶段

1.反思成文:要勤动笔,记下自己的心得,记下自己的思考,记下成功的案例,记下失败的反思,善于物化校本研修的成果。每位教师就“优化作业设计”为主题,撰写2000字左右的论文。

2.组内交流:以学科研修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形成的书面文字材料,包括对“优化作业设计”论坛的认识、思考,在教学中已有的现状、经验等等。

3.推荐论坛人选:各学科研修组推荐典型的能代表本学科的教师参加校级层面的论坛。

(三)第三阶段

1.主题论坛:学校组织“优化作业设计”论坛,邀请市内外名师、骨干教师及相关学科教研员对本次论坛予以点评指导。

2.总结提高:对在“优化作业设计”论坛这一研修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推广,共享校本研修成果。

3.再度反思:校本研修不是消灭问题也不可能消灭问题,而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生成更多更深入的问题。学校引导教师继续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总结,使学习研究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意在把教师行动引向创新之路。

二、健全一个机制

结合“优化作业设计”这一主题,通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继续完善“校长亲自挂帅――一名副校长分管――教导处(教科室)主抓――研修组长具体负责的”校本研修管理机构以及“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学校师训分站为管理中心,以各学科研修组为主要阵地,全体教师互动合作研修”的校本研修网络,便于校本研修工作主题化、课题化的开展。

我们加强研修小组的建设,突出研修小组的地位和核心作用,落实“校本研修”的中间环节。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学校是“校本研修”的基地,就意味着研修活动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学校作为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规划等责任。研修小组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研修组织,它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由研修组长领导开展具体的研修活动,引导教师共同参与学习、交流与研究,对小组内每一位教师参加研修活动进行质的要求和量的规定,强化过程管理,以训促研、以研促教。

三、立足两个层面

我们所提倡的追踪式的教学研究一般要在两个层面上开展:一是理论层面,围绕“优化作业设计”主题搜集、整理、学习理论材料,围绕主题探索“现状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该怎么设计”,学习、思考、交流、碰撞、融合、共享,在研修中实现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出现新的问题,以至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二是实践层面,任何理论都要与实践相结合,才显示理论的生命力。在优化作业设计研修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运用学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尝试与探索,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解决实践问题的可行性的方法,并适时在教研组、学校层面交流探讨。几年来,“优化作业设计”论坛活动在该校报告厅如火如荼地展开,语文、数学、体育、信息技术、品德……数十位教师激情洋溢地阐述了自己关于有效作业设计的见解,PPT呈现图文俱佳,主题演讲声情并茂,恰到好处地介绍了分层教学、激趣设计、形式创新等关于优化作业实践道路的探索之法。《让语文作业与快乐同行》、《优化作业布置,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利用作业本,提高课堂价值增量》……教师们立足实际的有效作业案例的引述、经验的介绍及实践的困惑,推动学校“增效减负”的研修活动落到实处!应邀而来的专家们又以真实鲜活的案例为纽带,链接理论和实践,与教师展开互动式交流,由此产生的许多新的“问号”又进一步引发老师对有效作业的探讨热情。

第6篇: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35-02

笔者曾经有幸到武汉参加了校本研修等培训,在培训中,对校本研修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对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充满了信心。从“十一五”继教工程开展以来,我们就开始接触“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这样的专业术语,也曾在工作中摸着石子蹒跚前行,从认识到实践,存在许多偏颇之处,难免不走弯路。通过这次学习,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让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提高,也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开展校本研修,使校本研修真正成为“学校以校本研究方式开展的教师进修或教师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以校本研修促教师专业发展

从事教学这么多年,一直以为校本研究不是教师重点探究的问题。作为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因此也不会去认真地思考校本研修对教师成长的意义。这次培训,首先让我明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标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知识指普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专业能力指教学技巧、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态度指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品质。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的行为的某种知识。波兰尼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缄默知识”(隐性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属于缄默知识,也称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即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当专业知识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已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专业能力(实践性知识)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实践性知识不能“学”,只能“习”,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

以反思行动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是以经验的反思为基础,面向儿童创造有价值的某种经验的“反思性实践家”,其专业成长的性质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性学识”的发展。外出进修、集中培训、教师提高工程等都只能是“破冰”,将重心下移,关注绝大多数普通教师,通过校本研修,让教师自主学习、现场研究、自我反思,从而获得持续的、大面积提高。校本研修标志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是反思。教师要成长就要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入手,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常态课堂教学行为的无缝对接;通过教育科研改善教学,形成研究能力;同时要改变和拓展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把校本研修与日常教学活动整合,与教育科研整合,把问题诊断与经验总结、经验提升整合。

2.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

教师学习型组织,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更快地发展。我们的教师不是不爱学习,而是缺乏有力的保障,仅仅局限于同级同科的几个人之间的探讨,涉及面窄,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相对滞后。培训中,让我对教师之间的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的学习是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实践反思);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案例分析);教师的学习是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问题解决);教师的学习是基于对话的理论学习(相互对话);教师的学习是基于团体的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教师的有效学习方式——研修学习:听(看)中学 (读书、听讲座)—— 学;做中学(实践学习,课例/案例学习)—— 习;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行为跟进)—— 行动;把做好的东西说出来(隐性知识显性化)——反思。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与所处的世界:一种心灵的转变,从将问题看作是由“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的,转变为看到自己的行动如何造成问题。学校要在校本研修制度的指引下,制定相应的教师学习制度,使教师学习落到实处,确保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让我们的教师学会学习,在组织中研修,在组织中成长。

第7篇: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一、高位统筹,有效推进

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双阳区教育局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双阳区区域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双阳区区域校本研修督导制度》《双阳区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大行动(提升)(拓展)计划》等指导性文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采用“五三”一体化的工作策略,即行政领导、政府督学督导、进修指导“三导合一”;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主体下移、主阵地下移、主要工作下移“三主下移”;统一课表、统一时间、统一检查“三统一”;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合作的有效性、关注互培的有效性的“三有效”。同时要求每个学校教学副校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每学年初,学校把方案、计划和校本研修活动日程表上交进修学校,进修学校按日程表参与研修活动,随时指导检查,最终形成了“教育局决策、进修学校牵头、教研员全程参与指导、基层学校全员参加,教育科研引领”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区域校本研修工作扎实有效运行。

二、研培共行,有效实施

为确保区域校本研修深度前行,双阳区采取“分层分岗,走出去请进来,送培到基层”的模式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研修活动。全区先后派出领导、教研员、骨干教师100余人次到杜郎口、洋思中学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多次组织领导、教师参观省内、市内名校,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每年聘请省内教育专家为全区教师进行教材解读和教学实践引领。市教研室小学部全体教研员每学期至少两次来我区做校本研修、教材解读、教育理论辅导或订单式送课送培,专家的学术引领、专业引领为区域校本研修提供了专业支撑;每学期初各学科教研员、科研员至少为广大教师做一次学科理论、学科课标、板块教学解析及研究问题的筛选、研究方法等专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基层学校为教师析疑解惑;校长或教学校长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一次基于问题解决的专题培训,为区域校本研修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等方面的应用,依托网络平台开展聚焦主题的研修活动等。

三、建构模式,推广成果

几年来,经过各学区、各联合体的大胆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区域校本研修模式20余个,如153中学的“实施自主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研修模式;一实验的“儿童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等,提升了全区整体课堂教学水平。为了推广研修成果,小学以太平学区和山河学区为模板,初中以153中学、希望中学、152中学的校际合作为范例,分别召开区域校本研修现场会,推广成熟做法。2013年,应省小学教研培训部邀请,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聂国权分别为“国培”项目省级品生品社学科骨干班、省教学新秀班做了“农村小学区域校本研修”专题讲座,又在全省学科优秀教研组表彰大会上,做了题为“乡镇中心校辐射村小开展校本研修”的经验介绍。

第8篇: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一、确立了明确的研修目标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开展,“运用‘课程资源’,深入二期课改”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广大教师无疑成了课程资源的开拓者,为使教师们正确认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与意义,使他们具有“整合有效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实践能力,我们确立了本项研修专题。

根据我校倡导的“研修目标人本化、层次化”的原则,我们制定的研修目标为:1、适应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使教师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资源价值,提高我校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2、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真正行之有效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着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这一区级重点科研课题,在“立足校本,整合资源,拓展课堂”方面形成学校特色,并最终以校本课程形式推广、运用。

二、建立了完整的管理机制

1、完善组织架构

我校成立了“中心小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李素文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研修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研修事宜。此外,我们结合研修内容,聘请教研室教研员为辅导员,提高了本项研修的质量。

2、提供研修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我们设立了专项教师研修经费,教师外出活动有规定的报销标准,教师专业研修有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

二是资源保障。我们提供了研修所需的教材、书刊、杂志等作为理论学习的资料;根据阶段研修需求,提供相应资源,如:配合学科课堂教学研修阶段的需求,我们让本校学科带头人乔凤霞上课,聘请教研员作实践指导及点拨;争取各种机会,提供经费,参加市级项目研修及外区县兄弟学校的各类相关研讨活动……

3、规范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研修档案资料。与研修考评制度相结合,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我们将本项研修活动资料装订成册,便于审核和管理。

二是严格研修项目实施。我们认真检查教师的研修过程,对教师的参与率、目标达成率等作了严格的记录及考评;认真记录每次研修内容,并及时总结,以矫枉过正;认真开展动员、阶段性总结及全面总结,以提高研修效率。

三是建立研修奖惩制度。我们把研修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研修学习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与学校的月考、年度考核直接挂钩。

三、制定了充实的研修内容

针对本研修项目,我们制定了详尽的研修内容,要求每个学科组根据学校的研修方案选择各学科研修内容,并作相应的记录,每个教师都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研修目标,并能以实际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目标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培训计划给每位教师配备相应学习资料,一本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

四、采用了灵活的研修形式

本项研修,针对不同的研修模块,我们采用了灵活、有效的研修方式,效果良好。

1、集中培训与教师自训自练相结合,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分组进行。由学校组织,各教研组专门从实践等方面进行面授辅导。

自训自练则采用教师自主学习,教研组分组研讨,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课题研究,主题报告等形式,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修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围绕“课程资源开发”,由大规模的集中培训,到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再到与同事间的共同切磋。全校老师在一次次的校本研修中,在一次次的自发学习中,在一次次的课堂实际中,体会并学习合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3、课题驱动

我校的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学校课题《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的牵引下,教师们边研修,边提高,边研究,边出成效。

4、教学研讨

教师的工作是教学,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因此,我们创设机会让他们进行实践。为了提高教师们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研修活动:推出学科带头人引领课,让教师们学习;采用教研组公开课,让教师们探索;通过教师个人研讨课,让教师们实践……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围绕各自目标进行研究,满足了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发展需求。

五、收获了良好的研修成果

有效的校本研修促进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也推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研修中,我们开发各种培训资源,努力实现校本研修资源的优化组合。

通过本项目的研修,我校收获颇丰。

1、课题研究:《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

第9篇:校本研修实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校本研修;研修团队

校本研修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方法性支持系统,贯穿于其他各种校本形式之中。它强调以学校的特色为本,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自主研修。于是,我们学校在构建“学习型学校”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始终把目光锁定在“给教师营造最佳发展机会”上,努力创设和谐学校,扎实开展校本研修,让师生在学习性组织中快乐成长。为此,从2004年开始,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我们对校本研修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下面是我们进行校本研修三级模式初探。

几年来,学校创新性地构建了三级“自修―反思”式的校本研修模式,即以校长引领的校本研修团队、以学科研修组长引领的校本研修团队和以年段组长引领的自主学习团队。不但为教师拓宽了发展平台,也为学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关于校级校本研修学习团队

校级校本研修学习团队是在校长引领下,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从构建新型研修文化,把研修提到文化的层面的团队研修,立足于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教育关怀,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职业乐趣、建设和谐学校的团队研修。如,每学期我们都由校长、各室主任根据学校发展、教师需求、学生需要、家长呼吁、课改要求、课题安排等亲自主持专题讲座,学校还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用“请进来”来的形式,先后聘请北师大、教育部项目办、省、市、县多位专家、教授为教师的学习、课题研究、课改实验等做专题指导和培训。通过这个途径的实施,我们的“校本研修”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因此近年来,广东、深圳、珠海、江苏、浙江、湖南、河南、河北、云南、贵州、安徽、福建等外省和武汉市师训代表团以及本市、本县兄弟单位多次来我校参观考察,交流学习走进新课程“项目培训”和“校本研修”达800多人次,他们对我校师生在走进新课程过程中所焕发的生命活力给予了高度赞扬,2005年春荣幸地被教育部项目办表彰为“学习型先进”学校。

二、关于学科研修团队

学科研修团队是以学科研究为主,以“训―研―教”三维并重,通过以训促研、以研促教、同伴互助、“训―研―教”结合开展的学科团队研修活动,让教师获得最好的专业发展,我们根据学校规模,主要分成了三个学科研修小团队,即语文学科研修团队、数学学科研修团队和综合学科研修团队。

1.语文研修团队

语文研修团队本着“求真、务实、高效、轻负”的原则,针对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创建了“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研修活动模式,结合教师的实际需要,开展问题教学研究,让语文教学常教常新,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语文研修组还引导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设计一些能够促使教师反思和相互启发的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他们还引导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善于从平时的工作中找出困惑,寻求大家的帮助,发挥集体的智慧,让问题解决在初发期。还有专题讲座、学术沙龙、诗歌赏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研修团队中进行。

2.数学研修团队

数学研修团队充分发挥“骨干引领”和“同伴互助”作用:(1)带头上好示范课;(2)牵头抓实集体备课;(3)领头自评互评,“自修―反思”;(4)主持岗位专题自培;(5)开展经验交流,互动学习。

他们自主推行的集体备课模式是(确定课题、合作研究,独立备课、组内说辩,优化过程、形成预设)――跟踪教学(跟踪听课、关注生成,学生访谈、实效反馈)――课后反思(互动交流、片段反思,调整方案、深入分析)――再度实践(再次实践、实效对比,全面反思,形成案例)。运用这种方法形成了许多教学实践案例供同伴交流学习。每位团队成员在合作教学中积极实践新课程的理论和观念,以此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无论是推荐的参加省、市、县级说课和教学比赛选手,还是为全县走进新课程提供的“示范课”“研究课”等,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团队精神也在此得到彰显。

3.综合研修团队

综合研修团队是一个强化以跨学科教学进行校本研修为逻辑起点的团队,他们将人(教师与学生)的个性潜能看作是有待开发的一种资源,激励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学习与教学的综合。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关于年段研修团队

年段研修团队是通过整合,形成了相互协调的高、中、低三学段学习研修的团队,以年段为单位的研修团队积极开展“自修―反思”,逐步实现自我超越。各团队在开展自主性“读名著、品精品”读书活动的基础上,经常化、系统性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通过学习型年段研修团队的建设,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记录自己认为对自己专业发展有用的“精彩”事件,或记录同事在闲聊中讲述的教育教学“精彩”花絮,或记录各种研修活动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并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悟已成为习惯。在“自修―反思”的过程中,年段研修团队推行的是伙伴之间的学习应成为交流与合作、欣赏与激励的学习,变传统的竞争式的学习心态为相互欣赏、共同激励的学习心态,鼓励团队成员在高雅的“自修―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通过这一过程,每位教师清晰地看到了自我成长的轨迹和从他人身上受到的启示,对所有教师的后续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