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感谢学院对我的信任,让我有幸能站在这里作为学员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向关心支持此次培训的各级领导和负责组织实施此次培训的常熟理工学院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你们的精心准备,合理安排,才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系统的学习机会。
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政治课教学的老师,随着时光的流逝,激情的消退,深感专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我们的政治课教学要带孩子们去哪里?我们要怎样带孩子们去那里,我们带孩子们去那里了吗?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我的心头,没有答案。正在我茫然无措的时候,感谢省教育厅组织的此次培训,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教育教学疑惑,走进曾经熟悉的校园,聆听专家的指点,倾听同伴的声音,为我们解决疑惑打开了一扇窗户。
我们充分认识到此次培训以“初中政治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以集中培训和跟岗培训的方式进行,通过专家的报告进一步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跟岗培训,向同行学习,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评课议课的能力。
带着这样的认识参加培训,我相信大家都会倍加珍惜,在接下来培训时间里,相互学习,无私分享。为此,我代表全体学员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1、 提高认识,坚决完成学习任务。在培训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用心领会保质保量完成此次学习任务。
2、 严格组织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执行纪律,统一行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充分展示自身的良好形象。
3、 结合工作,学以致用。一方面我们用心学习,充实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学以致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衔接教育
当前,衔接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每当暑假来临之际,“小升初”、“初升高”的语、数、英、理、化、生等各种类型的衔接班报名都异常火爆。然而有关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则鲜有人问津,可以说初高中历史衔接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这种缺失给高一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完成初高中历史教育的顺利过渡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奠定良好基础。
一、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衔接意识,提升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视程度。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很多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淡薄,以为初高中衔接是语数英这样的主科与理化生学科的事,与历史学科没什么关系,进而毫不关心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甚至出现了初中历史教师从未看过高中历史课本,高中历史教师也从未了解初中历史讲了什么的奇怪现象。当前,初高中历史衔接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很多学生提升历史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教师需尽快转变观念,认识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增强衔接意识,重视并落实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
2.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课标与课本是初高中衔接的根本依据。历史教师应深入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同一历史内容叙述上的异同,明确各自教学目标、内容的侧重点与内在的联系;进而比较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体系的差异,分析各自的特点和联系性,对初高中课程内容、分层次要求、实施程序进行合理调整设计的研究;在深入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的基础上,做出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对照表,明确初高中学习内容的联系和变化,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
3.抓住过渡关键期,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高一学年的上学期作为学生告别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平稳过渡,顺利适应高中阶段新的学习生活,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期。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首先,可在高中开学之初开展有关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活动与抽样访谈活动,对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和现状以及对高中历史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所反馈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初高中衔接计划并实施。其次,开学第一堂历史课是初高中历史衔接的关键节点,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准备,上好这一堂课。笔者就习惯于利用开学第一堂历史课讲授《高中历史导言课》,利用这一堂课跟学生一起回顾初中历史的主干知识,了解高中历史的知识框架,熟悉初高中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开好头。再者,历史教师应在高一学年上学期循序渐进,逐渐转变教学方式。初中历史课程按时序线索编排,条理清晰,内容较为简单,因而课堂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的基础上,按照专题编排,结构较为复杂,内容较为深入,课堂应以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以主。但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徒增初高中历史的裂缝。在给高一新生授课之初,历史教师应仍以讲授法为主,慢慢增设问题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增加问题探究环节,逐渐实现教学方式的自然过渡。最后,关于是否有必要让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专门上暑假历史衔接班的问题。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笔者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暑假衔接班。更何况初高中历史衔接的任务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是较为轻松的,更没必要牺牲学生的假期来做这项工作。毕竟假期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重要。
4.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教学中注重初高中历史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期在高一上学期,并不意味着能在这一时期内毕其功于一役,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就无需再关注衔接问题。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的知识与高中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出发开展教学,对于学生懂得什么,不懂得什么,哪些地方需要略讲,哪些地方需要详讲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收发自如。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针对高中专题式的课程编排造成知识跳跃性大的特点,有意识地强化通史思维,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理清其来龙去脉。
二、学生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体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衔接工作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能否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顺利过渡。为了发挥主体性,保证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效果,进入高中的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红英老师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浓厚的故事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学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并不难。但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面对难度骤然增加的高中历史,往往知难而退,失去对历史的兴趣。进入高中的学生应如何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呢?新课程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材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切口”,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以兴趣引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此外,琳琅满目的历史课外读物也是激发并保持历史兴趣的重要法宝。学生可在老师的推荐指引下积极开展历史课外阅读,多读一些内容与难度适宜的历史课外读物。
2.转变学习方法。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形象思维活动。因而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们习惯于机械背诵老师讲授的知识,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需要逐渐放弃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掌握理解记忆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参与式的学习,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锻炼解读史料,在史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课后不要一味地追求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应着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3.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初中历史在人们长期的印象中居于副科地位,再加上其最重要的考核———毕业会考的难度也不大。因而初中生投入历史的时间与精力少之由少。不少学生甚至只是在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背背提纲,做做练习。高中历史比初中难得多,不端正学习态度,多花些时间精力,更加刻苦努力是很难学好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要坚持预习。没有预习,听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知所云。课堂上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要指望上课睡觉而课后课后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历史成绩。课后要及时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还要努力地挤出时间广泛涉猎有益的历史课外读物以保持学习热情,开阔视野,提升历史素养。尤为关键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恒心与毅力,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总而言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关键点。我们应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红英.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J].中华少年,2012,10(19).
[2]林义元.历史课外阅读———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J].中学课程资源,2017,1,(1).
关键词:电教媒体
实验教学
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节奏的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知识容量自然增大,迫使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为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学校寻找到了一条利用可以储存和可以传递声像教育信息的媒体,如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教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优化。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发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了学习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的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1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学生分组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加深对化学规律的理解,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这是用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但是,从传统的化学分组实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还普遍存在着实验目标不明确、方法简单呆板,学生操作不甚规范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利用电教,可大大的改善这些弊端。
1·1 运用字幕投影或CAI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同时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实验的理论知识部分、观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达到的具体要求,这对于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及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字幕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而且也为实现实验课的教学优化提供了目标和依据。
1·2 运用模拟投影,使学生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
化学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某些气体易燃、易爆,有关强酸、强碱的实验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学生听而不见。因此,实验操作前有必要投影操作方法的模拟演示,如果使用实验教学课件通过正误两种演示,并分析本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观察、判断,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这样,即培养严谨求实的作风,又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如初中化学实验中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在点燃氢气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在实验前播放动画显示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使启普发生器爆炸的情景,真实而形象的说出违反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这比老师“纸上谈兵”反复强调要印象深刻的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这一原理的直观理解,又使学生在以后做相关实验时得到启迪,使实验操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1·3 利用投影或CAI课件提高实验的对比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有些实验需要对现象对比才能得出结论。由于现象的差别不大,对比起来比较困难,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经过实物投影的对比,引导观察,可清楚地比较出金属活性顺序,既简单明了,又印象深刻。又如化学实验中有关气泡形成,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的对比实验,借助实物投影来完成就会更加清晰明了。
1·4 运用综合投影或计算机辅助课件,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在某个实验完成之后,将各个零散的实验部分的各种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过程等制成投影,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形成正确定总体认识。学生做完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就将安装仪器的先后顺序、氧气的收集方法、拆卸仪器的先后顺序的投影片给学生放一遍,这样在学生做实验的基础上起到了小结的作用,这不仅使先后的实验现象连贯地再现,而且有效的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 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因此,但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的表现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这样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而演示的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固体的溶解、分子的扩散以及气体的溢出等现象,可见度较小,有时除前排的学生外,后面的学生很难看到变化的现象,再做一次实验又浪费时间。如果将这些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学生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气体的产生和溢出,颜色的变化及沉淀的析出等现象,这样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现象,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新颖的方法,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3 利用CAI课件演示现象丰富学生思维,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模拟,是CAI的一大优点,它能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难以见到的、接近真实直观的实验和体会,对掌握所学知识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象石油和煤的形成,钢铁生锈等,短的如氢气的爆鸣等,用计算机虚拟实验,可以跨越时空,即可直接将实验过程用图像显示出来。又如分子和原子的知识部分,实验虽简单,但原理却不易理解,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将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体积、分子和原子间作用力,原子排列方式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讲清楚,利用计算机对这一过程进行模拟,使之形象化,其直观性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使较难想象又不好理解的知识,在自然、趣味的环境中得以掌握。
4 利用CAI课件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初中课标”),它是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成果。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教授所说:“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笔者认为2011版初中课标新的厘定之一,是在注重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凸显了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强调了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比较分析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
1.关于课程性质,2011版初中课标将初中历史课程明确定位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定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二者的一致性在于:强调初高中历史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起重要作用。
2.关于课程基本理念,2011版初中课标的第一、第四点分别表述为:“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有以下的表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可见,二者都提出要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强调教师更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教学评价方式的更新。
3.关于课程目标,二者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别叙述。2011版初中课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共有5条,其中第1、2条主要涉及知识目标,包括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第3、4、5条主要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分两段分别叙述知识与能力目标。二者的具体内容相似,只是高中提出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也就是说,二者主要内容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学段不同,要求不同而已。2011版初中课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主要叙述过程目标,后两条主要叙述方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仍然是分两段分别叙述过程目标与方法目标。从具体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进行反思的过程;初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虽有差异,但基本的方法和原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相同的;学习历史需要养成合作、探究的方法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2011版初中课标列出了六条,分别从民族观、认同感、国际视野、人生观四方面提出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三段,从民族精神、人生态度、世界意识提出要求,二者的基本精神具有明显一致性。
4.关于实施建议,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第四部分均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利用与开发互换位置)四部分构成。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学建议共有7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共5条,二者都有强调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倡导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等。2011版初中课标的评价建议除总述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类型外,还分别从评价的设计、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三方面加以叙述,尤其详细地介绍了评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总述了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重点介绍了几种评价的方法。二者的相同之处除目的、作用、依据外,主要都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提出了评价思路,介绍了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纸笔测验(考试)等共同的评价方法。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共7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材编写建议共5条,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教材的编写要以课标为依据,要有利学生阅读,要落实课程目标。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一是提出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并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作了简要的说明;二是提出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先介绍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与开发的作用,再分别叙述了8种课程资源及开发建议。不难发现,二者都认为历史教科书、图书馆、历史遗存、互联网、历史影视音像资料、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属于课程资源,需要尽力去挖掘利用。
(二)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课程设计思路上。2011版初中课标最主要的设计思路是:“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即初中历史采取的是“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历史选修课分设六个模块。即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由此可见,高中“模块+专题”的设计思路是建立在初中“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基础上的。正因为此,在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有了“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的表达。
初中与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不同学段,课程内容除有包容外,具体要求上自然不同,初中课程内容是高中学习必备的基本内容。初高中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的差异性,充分说明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如果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实现有效衔接,高中历史教学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体例和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学习内容也无法衔接。
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将实现初中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凸显出来,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所述“如何对初中、高中、大学的历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构建、并使不同时段的课程有机衔接,避免重复、断裂、脱节与错位,一直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教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2]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本人实际情况去探索、把握好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途径,才能使初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困难少一些,衔接自然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依据以上的比较,笔者认为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重视历史的时序性,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初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目标的一致性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差异性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知识的时序性。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时序性教学,让学生建立时序意识,构建科学的历史体系。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在时序的基础上,每一单元都是分别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叙述的。同时,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因此,教学时还要注意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要适度讲清每一件大事发生的国际背景。适度构建纵横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初中教学的目标,也是高中历史学习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坚持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史习惯
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课程教学中尤为关注的内容。“2011年版初中课标”提出:“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等术语,充分表达出“2011年版初中课标”重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形成。这也是初高中历史课程基本理念、实施建议一致性中所体现出的对初中教学的要求,与“授之于鱼”精髓相通。教学中除必须重视历史学科学习方法的传授外,还包括如何预习,如何掌握知识点,如何使知识系统化,如何复习,如何巩固性练习,等等。以此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判断和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
(三)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初高中历史课程都一致强调教学必须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尽管已经实施了十年有余的新课改,但不少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形式上还是固守唯一的讲述式教学。因此提倡初中教师进一步改变原有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勾划重点以背代学的教学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问题设计、引入丰富的历史资料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利用图片、影视、原始资料等各种资源(在网络上有很多历史资源可以利用和学习)再现“历史”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读懂历史,从而进一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适当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高中历史在知识,理念上的衔接,为高中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四)关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部分初中学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着学科不对口,缺少专业教师的问题。笔者曾在2009年召开的初中历史学科会议期间进行过调查,参加会议的初中历史教师共152人,所学专业(含进修)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历史或政史专业)教师共73人,其它中文、物理、数学、教育心理、法律、生物、计算机、会计学等专业共计有79人。这样的教师队伍严重制约了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一现象短期无法得到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在岗的教师,加强学习,除学习课程理念、初中课标、初中教材外,阅读、熟悉高中教材,了解高中教学,关注每年的高考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更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更好的实现与高中教学的衔接。历史和现实是紧密联系的,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论教学还是考试初中历史教师都要关注时政热点。
通过对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初略研读,让我深感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做了一些衔接途径的探讨。不过,如何才能真正把握初高中历史课标,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4):10.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如下。
1.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2.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而且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如下。
1.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对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是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能拓展学生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精思妙想,引导学生把握好知识的有效衔接
初中历史课属于小学科,在很多学校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之其在中考文科综合考卷中只占50分的地位,以及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这一切都直接导致了初中阶段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不重视,进而无法形成有效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与系统。这一基础残缺的状况,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适应新课程按专题进行学习的特点,尤其是要求学生围绕某一特定的专题(问题或者课题)展开研究,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与方式来获取相关知识,以解决特定问题的学习。这种不适应,既表现为知识上的欠缺,又表现为方法上的无所适从。这种情况下,鉴于教学时间的紧张,要求高中教师对学生的初中知识进行专门的复习,既无操作可能,但又不得不进行必要的回顾。这只能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手段与方法,处处留心,随时注意初高中相关知识的衔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这种衔接,可以采取典型引路、随机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典型引路,指教学过程中针对相关问题(专题),选取典型事件、典型人物,以拔出“萝卜”(问题或者专题)带出“泥”(相关初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查找、反思相关初、高中历史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递进关系。这种方式,既可以对学生已有的零散的知识进行钩沉,又可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新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架构,拓展教材内容。这样的课堂,不再是一个“师讲、生背”的过程,而是变成了一个提供材料,引领学生查漏补缺、梳理知识脉络,有效领会知识内涵、建立新的知识系统的过程。
在活动中开展交流、鼓励进步的方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历史学习活动的开展,如相关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争议问题的再讨论与探究、历史故事的钩沉与展示等,又如历史知识竞赛的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的编写等等,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使其参与到活动中去。正是这种活动中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才会激发、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自然也就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方法的掌握,实现课标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设疑激趣,情景再现
传统的“师讲、生背”与定论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束缚在教师与教材提前预设的固定圈子里,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的主动性,其创造性与个性也就无从谈起。在新课标“主动学习”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的要求下,为“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我采取了下面两个方法。
1.设疑激趣。“学贵质疑,教贵设疑”,有疑问才会有追求,有问题才会有探究的动力。高中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极其广泛与综合,既涉及到人类社会交往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等。这些丰富的内容,无疑为教师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选择性空间。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与要求,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提出并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兴趣,又适于不同知识能力层次水平的学生的问题,以诱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进而培养其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2.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都有其特定的时空概念与人物场景及事件过程。尽管完全复原这些绝无可能,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有意识地编排具有一定感彩和具体形象的历史场景,以营造必要的历史氛围,诱发学生的切身感受与体验,激发探究欲望。例如,在多媒体教学《三国鼎立》专题时,我借助电视剧精心编排出各主要历史人物的具体影像,并将片头曲打成字幕。这样,在课堂初始,当各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又为学生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伴随着缓缓出现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字幕与杨洪基老师浑厚深沉的歌声,依次出现在屏幕上方时,瞬间就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穿越回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这样的情景再现,对于学生调动各种感官、体验历史情感,顺利开展探究式学习,获取知识与能力,无疑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着眼成长,鼓励学生尝试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由教育部在2000年1月已经提出,并作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的一项内容,但时至今天,仍可以算作是一项全新的教育理念。尽管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很高,例如需要小班化教学,需要充足的材料,需要社会考察调研,教师介入学生研究的时机不好把握,评价困难,教师要面对高考的压力,等等,从而导致很多学校难以真正开展这项学习。但这并不妨碍高中历史教师借此来整合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研究性学习中的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和运用,帮助学生尝试建立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艺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生来说,鼓励学生尝试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其积极的方面除了前面所述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作用外,就长期的观点来说,还可以激发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尽管这种“研究”,仅仅是形式上的研究,实质上仍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但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这种学习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
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历史课程标准》,让我们认识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中历史教学,谈谈个人对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1 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2 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一是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与否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贴近生活。如在人民版第二专题“伟大的”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我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不仅让学生应用知识,独立思考,加深对历史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3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4 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要有效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它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教材的编写是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其指导思想和原则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都是一致的。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衡量教学成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立足于课程标准。
首先,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深刻理解课标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的课程理念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着从整体上落实这些课程目标。其次,我们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以及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利于深化学生认识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历史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选修课是为一部分对历史学科有兴趣、有一定历史素养的学生开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提升学生的认知层面。因此,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必修课加以重新整合。
以人民版选修二为例,专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在很多内容上与必修一有重复之处,特别是在课程主题、基本理念、基本知识线索上有对应的衔接关系。教师在讲授时可借鉴并参考必修一中的对应内容,提醒并帮助学生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但是同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必修一侧重于对各国近代民主体制的构建与特点进行评述,选修二侧重于从英、美、法、中等国民主力量同专制势力斗争的角度,分析各国民主建设的史实和成就。
三、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有三个必修模块,这三个模块密不可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类社会历史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因此,教师应从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在落实每节课教学目标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归纳,构建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形成对专题知识体系的完整认识,拓展思维。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教师在对该模块进行教学时,可适当联系其他模块知识。如必修一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可联系必修二专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一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可联系必修二专题“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可联系必修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在教学中阐明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四、模块内部专题之间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模块专题的安排上,采取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虽然有益于先易后难、由远及近地了解历史,但忽略了历史是全球大背景下的历史。在同一模块中,中外史实被非常清晰地割裂开,不适合全球史观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将各专题的先后顺序加以调整,将同时代的中国和西方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教学,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讲授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再讲授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过把中国经济史纳入世界经济史的范畴,把中西方历史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内在联系,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同一专题内容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采用专题编写体例,每个专题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个专题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在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课标要求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曲折发展的史实,探讨影响其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三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阶段归纳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分为五个阶段:(一)产生;(二)初步发展;(三)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四)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五)统治后期的困境。通过分析每个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六、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编撰上采取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这一体系是在初中通史体系基础上设置的。相对初中历史而言,高中历史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而很多学生初中时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历史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隘,缺乏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导致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割裂,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处理时,教师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及时实现知识的迁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既注意体现学科间共同基础性,也注重相关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存在很多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知识。以人民版为例,必修一中涉及政治课中的政体、国体、法律的专业知识;必修二中涉及公司制、产权制、股份制、市场经济、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等经济专业知识;必修三的思想文化专题,由于其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流派纷呈、时空跨越大等特点,涉及比较深奥的自然科学或哲学、文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仅凭一本教材和现有知识水平很难驾驭教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展开与其他学科教师间的合作,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协商来进行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将历史史实与政治理论、经济常识、地理知识、文学理论等知识相结合,既能解答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疑问,也能扩大学生视野与分析角度,增强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训练。
高中历史新课程编写的多样化,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对新教材使用的困惑,这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与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朱汉国主编.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困惑
1.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刚刚接触新教材,对于三年教材的整体把握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教学设计中还不能够把远期教学计划与近期教学计划有效结合起来,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又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发展性探究精神。
2.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不够丰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基本功更扎实,知识面更宽,教学手段更灵活。对于知识更新速度慢的老师来说,面临的困难会更大一些。
3.在分层教学中,怎样辅导学困生方面的措施不够丰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上更投入上办法不多。
4.因教材(人民版,下同)的编写与原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历史知识点的处理方式无可适从,教师讲授的深浅度不好把握。
5.学生的知识储备欠缺,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难,现在的高中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但是很多学生不能达到;多数学生不具备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历史学科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二、尝试
1.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新课程的根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历史教师要树立明确的人文意识,让学生有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改变教师角色。把自己变为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
作为历史教师,必须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历史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知识,并且兼容并蓄,博大精深。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我尝试“神入”历史之中,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变的情感,合适恰当的形体动作,主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风姿面貌,准确具体地展现历史事件的绚丽画面:“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通过教师角色扮演,形成鲜明清晰的历史表象,准确的掌握具体历史概念,形成相应的历史感。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警察”形象,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朋友”进行对话,精心营造民主和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这样会为我们的教学扫除许多障碍。
3.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课改。“用主动的心态去参与”,“用虚心的心态去准备”,“用自信的心态去投入”。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用行动去关注、关切、关爱学生,更需要我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激发出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
4.不断更新教学原则、方式和方法。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情感动起来、嘴巴动起来、双手动起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和调节的活动。使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日趋完善和优化。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全新的历史教材和课程,我从新教材的特点、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反思。并以此来优化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三、思考
1.新教材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历史观。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为此,新教材不仅弥补了原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了不少。但师生的负担却加大了。
2.教材编排总课量太多,每一课内容含量过大,时间过紧。总是一节课下课了,感觉本课讲得还意犹未尽似得;一学期快完了,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有不少。如何才能更好的把握考试重点对教材作必要的处理,进行高效率的教学?
3.教材有些内容偏难,如必修一第七、第八专题,必修二第二、第三专题的知识,而且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又如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课含盖了巨量的教学内容给老师的教学难度增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