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基础建设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建设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建设发展

第1篇: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使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面临严峻的形势。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农民收入低、劳动力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必须更加充分地依靠林业;加快发展山区农业和区域经济,最大的潜力在山,最大的希望在林。这明确指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即依山脱贫,靠林致富;农村发展的最大潜力在林业,并且现代农业需要生态的支撑。

    2林业发展应注意的三大基础性问题

    2.1充分发挥好林业站职能

    林业站,对发展林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肩负着管理、组织该地区林业工作的重任,对维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此,要充分发挥林业站的工作职能,必须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能力建设,提高队伍业务素质。乡镇林业站虽小,但涉及林业局所有股、站办的业务,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综合业务能力,才能完成好工作;二是投入大量的科研资金,培养技术人员,并采用科学技术培育树苗;三是抓基础建设,提升林业站的形象。

    2.2优良的树苗

    要想让林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特别注重树苗的培育,要在传统育苗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研究新的育苗方法,以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良种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苗木移栽完成后,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切忌只栽不管,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第2篇: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一)加强领导,尽快全面完成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强领导。我们要将档案工作纳入了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落实了职责范围,从而为档案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确保开展档案工作所需人员、经费的落实,为行业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物质保证。其次,强化档案基础建设。基础业务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基础业务建设水平的高低也是档案馆考评定级的主要条件。做好档案年度立卷接续工作,彻底消除室藏积存零散档案未整理现象,及时纠正档案整理质量问题。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二)抓好馆库建设、健全实体管理。档案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主体,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设置了专门库房,初步实现了三室分离,较好地满足了档案管理的需要。严格按照《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员工作职责制度》、《档案保管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等相关制度,将档案保管工作落实到人,切实加强对档案保管保护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对档案馆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到防火、防盗、防光、防潮、防高温、防尘、防鼠、防虫等八防措施,确保档案保管安全,做好温湿度记录,库房整洁,无安全隐患。另外,对档案库房配备设施,如灭火器、除湿机、电源电线等进行了完好率检查,并对案卷的数量、质量、霉变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落实档案管理安全责任制。

(三)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当前,档案事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解决,在这种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提高其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强化档案培训。开展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活动,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功训练。同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认真学习档案业务基本知识,做到精益求精;虚心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做到相得益彰;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档案工作的新举措,做到与时俱进。档案管理人员要学习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实践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管理档案,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跟上当今时代的节拍。

二、不断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需求加大,需要我们档案干部及时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增强现代化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在现代的信息化社会里,档案馆要想提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就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和整体改革。档案馆综合素质及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提高档案馆领导的综合素质,从事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的管理水平、档案馆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的管理操控能力及馆藏档案资源收集开发整理利用的能力。同时,要在心中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在首先提高认识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到执着认真、坚持标准,要有盯住不放、抓住不松的精神。特别是在档案管理中的基础建设过程中,更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责任与防范意识,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并要求大家督促各单位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健全制度、查堵漏洞、杜绝隐患,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数字化是档案资源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的重要环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建立数字化系统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将纸质、照片、录音、录像等不同载体的模拟档案信息转换成电子信息,形成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利用和共享的各类档案数据库,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积极开展编研工作。档案编研工作要“立足馆藏,服务社会”,最大限度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需要、群众的需要和社会需要,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社会服务。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加强对本地区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进行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引导、规范机关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逐步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

第3篇: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一、疾控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综合性档案馆大多是馆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且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

1、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

2、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

3、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

4、许多案卷未标页码如果使用中掉页很难发现

5、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如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

6、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二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总之综合性档案馆建馆时间越长馆藏量越大的存在的类似问题就越严重。

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综合性档案馆目前还未具备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充分条件需要尽快地、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开展卫生防疫特色档案编研的关键环节

随着档案工作的升级发展,研究如何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各卫生防疫站档案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站在开展编研工作时,在突出卫生防疫专业特色上做文章,使编研材料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受到业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开发有卫生防疫特色的档案编研材料,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以业务档案为编研工作的主要对象

卫生防疫站在以开展卫生防病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书、业务技术、科研、基建、设备、会计、教学、声像、实物等档案材料。但由于卫生防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故而反映与记录此项工作的主要载体棗业务档案也就具有了极强的专业性。此外,卫生防疫在业务上又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对疫情流行规律的认识以及在开展公共卫生的监督监测的过程中,都必须以业务档案为依据。因此,在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时,应首先从业务档案入手,编研材料才可能有专业特色,才能更有效地为站开展卫生防病、监督监测工作服务。

2、选题要围绕业务上的主要任务

档案编研材料要有特色,要把好选题关。选题应围绕和反映单位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业务活动。脱离业务工作的选题,就谈不上编研材料的专业性。为此,档案人员要了解和掌握单位的中心工作,了解和掌握各项业务工作内容。此外,还可通过在借阅中开展专题利用登记、发放利用意见表和分析利用效果登记等形式,充分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业务人员的利用需求。这是确保编研选题具有专业性并能符合业务需求的重要环节。

3、积极开发深层次的档案编研材料

档案部门在分析利用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室藏档案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开展多种层次的编研加工。如各卫生防疫站的档案中均有历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及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关于传染病管理及五大卫生的法规、条例、程序及业务技术规范,而卫生防疫站做为卫生行政机关委托的执法机构,在履行其职权时必须依据有关的法规条例进行。档案部门如能编制有关的业务依据性文件汇编,就会十分有效地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

4、档案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档案人员要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做到编研材料有特色,为卫生防病业务服务,这是卫生防疫站档案工作不断发展和进取的需要。同时,这项工作也对档案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做为卫生防疫站档案人员,做好编研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应有两层含义,一是档案编研专业知识,一是卫生防病专业知识。为进一步开展有专业特色的编研工作,深入开发卫生防疫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人员应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三、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从科学与经验中都可以获知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1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

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综合性档案馆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加之移交单位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份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2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

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在重组案卷的过程中还应对那些无页码、无卷内目录、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要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全部案卷更加规范。重新组卷不仅可以优化馆藏、科学保管而且亦可以提高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后的利用效率。

3结合本馆实际规范著录工作

著录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直接影响输入计算机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档案著录规则》是规范著录工作的最基本依据。但是由于各个档案馆的条件存在差异再加上计算机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技术性要求所以各个档案馆应该以《规则》为依据,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计算机管理的技术要求制定出适合本馆著录工作的著录细则。

4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

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我们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例如“物价”问题涉及的行业较多我们就统一归入“J”类然后再根据每一文件具体特征辅以关键词标识加以区分。另外在分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校审力度以便及时校正分类人员的错误。并且还应经常组织大家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尽量做到前后标引一致同一类文件标引一致从而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5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

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检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是不行的,还须同时保证查准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我们认为规范题名应掌握的原则与要点是在填写题名项过程中要规范机构简称尽量避免在检索时出现含混不清、文不对题和计算机识别不清的情况发生。我们结合计算机检索需要在著录过程中将题名中责任者、事由、文种必要时加上人名、地点和时间)等要素都填写完整。如果题名要素不完整。则要补齐如果题名冗长则删除多余的赘词。还要统一文种题名中经常有“请示报告”等含义不清的文种出现很影响检索的准确率。所以我们便规定凡是要求批复的文件写“请示”凡不要求批复的文件则写“报告”等等这样就可在检索中区分出每份文件的实质作用。

四、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管理全面发展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4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简化查找时间,提高效率

第4篇: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基础建设;基础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的增长不仅是城市容量的基础,更是城市生活品质提高和城市文明的保证。城市供水设施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具有卫生标准。2005年中国城市自来水供水总量达到501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量达到172.5亿立方米,用水人口32682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4.1升。城市燃气工程建设使居民用上了洁净方便的煤气、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2005年全国人工煤气供应总量255.8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总量210.5亿立方米,液化气供应总量1222.0万吨,城市用气人口达到29488万人,燃气普及率82.2%。全国城市拥有公共交通车辆30.96万标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8.63标台,城市公共交通全年运送乘客483.7亿人次,城市出租车辆93.7万辆,为方便市民工作、购物、娱乐、交流提供了物质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近年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大量应用,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加,承载能力、系统性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我们先从基础设施领域拓展方面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的供给外,已经扩展到环境保护、生命支持、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

一是城市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数字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新宠,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二是防灾减灾、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受到重视。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

三是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四是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例如为了提高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自来水厂进行净水工艺技术改造,除常规处理工艺外,实施预处理工艺,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再从城市基础设施科学合理规划方面来看: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种均衡协调包括基础设施与城市规模、功能和空间的均衡,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外部环境的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本身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和协调等等。所以科学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重要前提这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将满足全国城市发展对供水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

最后从加强节水设施建设方面来看:

随着城市容量的扩张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缺水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加强水资源的再利用成为新形势下城市水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城镇万元工业增加值水效率较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提升节水能力,增加水资源再利用设施是节水重要环节,“十五”期间,中国城市每年平均节水约35亿立方米以上,2005年达38亿立方米。2005年全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3.6%;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由2000年的220.21升减少到204.1升,呈稳中有降的趋势,用水结构朝着合理的方向调整。在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中国全面推进节水型技术、设备的研究和应用,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推进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水资源再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由以上原因,我们要一面抓推进节能设施建设,一面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

一、大力开展推进节能设施建设

十一五”规划确定全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城市耗能是中国能源消耗的主体,实现“十一五”能耗降低目标首先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目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的20%左右,而采暖和空调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65%左右,供热采暖年耗能约为1.3亿吨标煤。按“十一”规划要求,全国节能2.4亿吨标煤,其中建筑节能1.01亿吨,供热采暖须承担至少1/3。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据美国1995年对商用楼宇终端能耗消费的统计,CHP的供热只能解决29%的用能及提供电力,而CCHP可以提供47%的用能及电力。

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

第5篇: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存在着很多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时灌溉非常必要,但是,在灌溉过程中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出现,主要的问题就是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出现,因此,在灌溉过程中排水也非常重要。在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对灌溉和排水都要进行重视。在一些湿润以及湿润地区,降水量非常大,因此,农田水利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水,但是,降水过程很难实现合理的分布,在降水量较多的地区补充性灌溉也非常的必要,农田水利的主要作用就是灌溉和排水。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要进行重视。

一、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于农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的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仍比较滞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村水利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1、规划散乱,难于管理

最初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修建,是因局部有灌溉、排水或者防洪排涝的需求,从而进行小区域、局部的建设,而未统筹考虑流域或行政单位的总体情况,缺乏整体规划或全局布置,使水利项目出现点多、面广、线长、施工地点分散等特点,给管理和运行造成不少麻烦。

2、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现有的部分水利工程修建年代久远,经长时间的运行,渗漏、淤积、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严重,很多已成为病险工程,运行效率极其低下,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且存在安全隐患;再者,工程设计要求低、配套设施跟不上,使得灌溉保证率较低,灌溉系数低,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工程很难发挥最大效益。再加上农民群众局限在使用主体上,没有成为工程管理的主角,由此,类似水库出险、提防坍塌、河道淤积、渠道渗漏、泵站老化、饮用水工程瘫痪等问题层出不穷,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3、项目建设监督不到位

项目建设不规范,监督不到位,质量不高。水利工程筹划阶段,设计方案没有经过深入的调研研究,缺乏科学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缺乏可行性。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取贪图便宜,没严格按照工程标准选取,就地取材方便省事。同时缺乏规范的监管体系,多数水利工程实行自建自监,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发挥质量监控的作用,由于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限,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工程质量因而得不到保证。尤其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事出有因,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追根溯源,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意识不高,各级各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淡化,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发展上,抓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热情不高;二是投入机制不灵,水利项目审批监管不严,财政虽然每年建设资金投入不少,但真正落实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上的资金微乎其微,乡镇财政无力对水利设施进行投入,群众投入难以自行组织自筹自建,加之民间资金无法大量进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三是管理体制不优,农村水利设施量多面广,但管理仍然是计划经济的模式,较大型灌区都由市级层面管理为主,且属于公益性质,政府责任大,而镇、村、组管理力度欠缺,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差;四是打击处理不力,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打击处理水利违法案件上缺乏合力,没有形成惩戒机制。

三、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保障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解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对症下药,攻克难关。

1、做好统一规划建设

农村水利的建设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的质量。一个好的规划,可以为政府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付诸实施后也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相关水利部门和人员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在进一步查清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农村水利规划,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规划一旦形成,要严格组织实施,通过落实规划,逐步解决当前农村水利存在瓶颈问题,各主管部门应从农村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入手,逐步规范完善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标准化建设的整体思路,结合当前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在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沟通的基础上,编制重点工程规划,对项目和投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包装、统一报批、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模式。

2、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深化各项改革,积极创新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个水利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以身作则,明确自身的责任,进行有效的检查水利工程安全运行跟相关的管理养护工作。各级相关的管理单位,要按照实际的法律法规,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工程产权所有者或人要在充分考虑用水群众利益的基础上,选择有利的经营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3、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涵盖的内容也在增多,因此需要相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不仅需要加大相关预算,还应当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吸引社会资金融入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鼓励当地的先进企业和个人为家乡建设尽绵薄之力。保持现有农村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渠道,扩大项目资金投资范围,把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也纳入项目预算。农村水利建设项目还要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查、立项、规划预算和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制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需的巨额投资,无论靠国家、集体或农民个人的单方面努力都是难以承担,必须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农民投入为辅、其他渠道投入为补”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新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

4、加强农村水利队伍建设

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基层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切实增强农村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招聘等方式引进专业人才,补充新鲜血液,逐步改变水利专业队伍人才短缺的现状。要充实和稳定乡镇水管人员队伍,乡镇水利站已核定的在编人员,其人头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并按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类保险。支持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水利类专业建设。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和推进水利人才战略,建设好水利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经营人才三支队伍,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打硬仗的水利队伍。

5、不断强化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水利发展与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利建设责任体系,把水利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农用田水利基础设施与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班子,加强组织领导。要提高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结束语

尽管建立完善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水利规划,科学的水利管理,就能够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构筑一道坚固的防护墙。我们相信,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和民众的支持下,农村水利建设定能全面出击,各个击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必将大刀阔斧,走进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冯广志.小型农村水利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08):123.

第6篇: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经济

1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

农村基础设施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身心健康、文化生活等都具有严重影响。具体而言,主要就是乡村道路、灌溉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网络通信等方面。这些方面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一不可,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当前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设施不完善,农业效益低下

在当前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虽然过去的破旧灌溉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节水农业发展不足,农田灌溉面积有限,水资源开源节流不足,旱作农业分布仍然广泛,这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不足都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严重的限制作用。而农业得不到发展,农民的收入就难以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受到限制,这样也就制约了农业经济的进步。

1.2村道建设不足,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经过多年的农村道路建设,大部分乡镇的乡道、村道都得到了改善,但是还有一部分地方的乡村道路依然建设不足,未经混凝土铺设的路面依然存在,雨雪天道路泥泞,影响群众出行。在已经建设的乡村道路中,由于建设标准低,监管不到位,道路建成没有多长时间就变的坑坑洼洼,通行困难,影响群众通行和农产品运输,这样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

1.3农村公共卫生、基础教育水平落后

在当前农村建设中,公共卫生建设严重滞后,各个村庄建设的卫生室医疗设施落后,医疗人员严重不足,村民基本的医疗保障难以实现。还有随着城镇的大力建设和小城镇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倾斜城镇,乡村教育出现不足甚至不断落后,乡村学校难留人,教学设施落后,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1.4山区群众人畜饮水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在广大的山区,由于住户居住分散,难以集中供水,因此群众大都采用山泉水或收集降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这样的饮用水源不仅不卫生,而且矿化度高,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一旦致病,村民将脱富致贫,扶贫成果毁于一旦,这样就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2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

在当前农村的集体经济中,由于收入来源有限,因此财务困窘,收支入不敷出,在个别村集体,甚至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而现在由于农民投工投劳和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自筹资金基本消失。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靠国家投资,因此农村经济难以发展。另外自从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后,农户都以自由土地经营和家庭经营为主,虽然对农村公共设施依然依赖,但是保护意识相当淡薄,这样就不仅无法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而且会出现倒退现象。

3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措施

3.1做好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

农村地域分散,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时,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有重点、有特色,使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安排、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加快城市交通、供水、电力、信息、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共通,搭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

3.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参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所以,各级政府要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7篇: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关键词:绿色设施;生态城镇;有机结合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主动地追求精神文明的建设。众所周知,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在改善自然环境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与此同时,也就对生态城镇建设有着全新的要求,其最主要的目标是尽可能地为人们提供协调、舒适和优美的良性生态。在整个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做到艺术与自然环境在空间上的有机结合显得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更是生态城镇发展的难点以及重点。通常情况下,借助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植物配置即参照园林布局以及植物生态习性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正确配置园林中的地被植物、花卉、乔木、草皮和灌木等各个种类植物,目的是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以及园林功能。植物造景即正确的配置园林设计中的各个植物种类,尽可能地实现其色彩、姿态、线条和形体等自然环境自身特有的美好,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求。总之,植物配置c植物造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般来说,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过程中,正确借助各个种类植物,从而设计出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与此同时,相关的其它园林景观与植物景观共同创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极大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

1.建设生态城镇

1.1生态城镇核心目标和特征

生态城镇也就是以城乡统筹、和谐发展以及生态宜居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目标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少数人先富城镇化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城镇化替代城市优先发展城镇化;集约式机动城镇化替代放任式机动城镇化;质量提高型城镇化替代数量增长型城镇化;低能耗城镇化替代高能耗城镇化;低环境冲击型城镇化替代高环境冲击型城镇化。思考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的城镇化道路,力争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摒弃了不顾生态后果而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从而以生态效益为最高准则,转向兼顾城乡资源、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以发展优美城镇环境,人文生态、社会、自然、经济统筹兼顾的生态系统为最终目标。

1.2生态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镇生态化实现城乡自然、经济、社会协调统一的复合生态系统,就是要遵循生态优先以及整体优先的原则,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包括时空纵向和横向、城乡精神和物质的各系统层次的各个方面,也就是对生态重构和重建的过程,继而对整个城镇生态系统的空间、经济、文化、社会等结构等进行重构以及创新。

1.3城乡规划角度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空间建设

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空间旨在借助城乡规划生态空间建设、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以及生态产业培育生机勃勃、天蓝、地绿、吸引力高、水清的生态景观,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建设,其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的空间关系:首先,各层面综合构成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空间建设,微观层面生态社区内部的生态空间建设;其次,纵观层面乡村、城镇、城市内部的生态空间建设;最后,宏观层面城乡外部和城乡之间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建设。

2.生态城镇建设中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

2.1绿色基础设施概念

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内容是突出自然环境的“生命支撑”功能,由自然环境决定土地使用,将社区、城镇、城市发展融入自然,建立系统性生态功能网络结构,具有休闲、生态及社会经济价值,以自然、人类以及生态环境协调统一为核心目标。

2.2在生态城镇建设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作用

一方面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将乡村、郊区、城市等连贯起来,创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网络。一是提高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管理,达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构建城乡连续的乡土生境与人文生态保护网络。二是城乡生态安全基底关键构成,为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提供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另一方面绿色基础设施包含多种生态用地,强调不同类型生态用地之间的有机结合。生态用地间有效的连接规划建设,使绿色基础设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像河流湿地、公园、人工绿地、自然林地等。

2.3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内涵

绿色基础设施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城镇化迫使人们逐渐远离自然,内涵在于尊重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首先,是与人的关系,为人们提供更多体育锻炼的绿色空间,疏导人们的心理压力,美丽的人文、自然环境有益于身心健康。其次,是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重塑半自然与人工自然绿色环境,保护原生自然生态环境,模仿自然过程提供植被、清洁水、土壤、空气等自然循环系统要素。

3.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生态城镇发展同构

3.1空间尺度同构

建设生态城镇高度关注乡村、城镇以及城市的协调统一、统筹兼顾的发展,重视城乡之间、之外和乡村、城镇以及城市有必要构成一系列完整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注重城镇生态空间网络化、系统化、一体化建设,主要涉及以下2个层面:一方面能够依托于城市或城镇,特别是乡村的生态社区,这是基于微观层面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城乡之间、之外空间范围,涉及到穿越该区域的重大工程建设、产业园区、人居环境背景区域、乡村、生态社区以及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区以及工业园区生态化问题,这是基于宏观层面的分析。与此同时,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多范围适应性,还涉及绿色街道、垂直农场、绿色屋顶和绿墙等建筑单体和建筑综合体空间范围。

3.2目标体系同构

借助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机结合,使生态建设和生产生活建设相适应,资源利用、区域开发与自然、生态保护、人文绿色空间网络系统能够更好地相衔接。主要涉及到:一方面推广生态文明教育与城乡居民绿色文化认同,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之根本,进而积极、主动参与、监督以及维护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使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城乡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完善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以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建设缝合生态环境,从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

第8篇: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关键词:水库 移民后期扶持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32-02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在呼伦贝尔盟东部,全旗总面积1.04?04km2。莫旗山河秀美,民风醇厚,自然、人文景观独具特色,主体民族达斡尔族,相传是契丹后裔,有语言,无文字,17世纪定居生活在黑龙江流域,是祖国北疆的开拓者和保卫者之一;达斡尔族酷爱体育,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我国首支曲棍球队,填补了我国曲棍球运动的空白,莫旗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莫旗境内现有尼尔基和新发两座水库。尼尔基水库位于嫩江干流中游,下游距齐齐哈尔市130km。水库正常蓄水位216m,属于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库。尼尔基水库涉及莫旗的尼尔基镇、登特科镇、腾克镇和额尔和乡四个乡镇,共安置移民20578人;莫旗境内的另一座水库新发水库位于西瓦尔图镇和兴隆乡的交接处,坤密尔堤河和西瓦尔图河的汇合处,总库容3434?04m3,兴利库容1900?04m3,属于中型水库。新发水库涉及西瓦尔图镇,共安置移民24人。两座水库的移民安置区机构齐全,但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差,生产现状属粗放型经营,耕地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广种薄收,移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对移民的扶持政策不统一、扶持标准偏低、移民直接受益不够,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等多种原因,2006年5月17号,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文件,以帮助水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尽快脱贫致富。为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莫旗旗委、旗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现就将规划中的体会简述如下。

1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通过对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使移民的家庭生产经营状况与劳动就业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家庭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结合莫旗基础设施现状,重点解决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供电、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的应急突出问题;改善文教、卫生条件;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整治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目标提出预测和评估,努力做到与非移民安置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逐步实现小康社会。

根据各移民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各时期目标如下:

1.1 近期目标

(1)购置必要的道路养护设备,对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内的现有砂石路面进行养护,对道路两侧边沟淤泥进行清理;

(2)对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内主干道两侧种植适合北方生长的金丝垂柳、馒头柳等行道树;

(3)每个移民安置小区建一所卫生室,并配备必要的诊疗设施;

(4)为每户移民建造一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控制血吸虫病及其他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5)对镇卫生院补充和完善医疗器械;

(6)对小学增加一定的房屋面积和教学设备;

(7)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内安装宽带设备,并按照线路集中情况,安装宽带节点机,使每个移民安置区都能拥有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8)进行必要的电力设施扩容改造;

(9)为有效控制农业有害生物,在腾克镇建立一处病虫观测场,保障生态建设环境,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10)在尼尔基镇、登特科镇和额尔和乡各建一处敬老院。

1.2 中期目标

(1)对移民安置小区的对外连接公路及移民安置小区内的街巷道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

(2)在移民安置区适当更新宽带设备,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带宽、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等;

(3)对现有供水系统中储水设备为简易铁制容器的,统一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的储水设施。

1.3 远期目标

(1)按照油路养护标准,对硬化的移民村内道路及对外连接道路进行养护,包括灌缝、保洁、培路肩、补坑槽等,购置必要的养护专业设备;

(2)随着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众设施的日趋完善,原有的杆路设施将会影响安置区的美观,逐步将架空线路改为管道线路;

(3)由于移民安置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电力设施需相应扩容改造。

经计算,莫旗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各时期规划项目及投资额度如表1。

2 经济发展规划

水库淹没,移民搬迁到新址后,虽然生产方式、生活模式、收入比例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改变,但种植业仍然是移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移民收入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尼尔基水库区移民全部以农业安置为主,进行耕地调剂和生产开发;新发水库由于建设时间早,水库规模小,移民数量少,没有对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做过监测评估工作。

莫旗水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是根据莫旗的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研究适合莫旗发展的生产项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的主要生产开发项目有: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蓝狐、獭兔特种养殖小区、肉牛、奶牛、大鹅养殖、小尾寒羊、温室蔬菜基地、水田开发、种植紫花苜蓿草、粉条生产线项目、小油坊生产项目、网箱养殖等。

按基准年全旗人均纯收入28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9%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近期目标为5318元,中期目标为9754元,远期目标为37053元。将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旗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值,作为生产开发项目资金的基础,以移民后期扶持时间20年为上限,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生产开发建设项目。

通过生产开发项目的投入,移民的生活水平完全能够接近、达到或超过全旗的人均收入水平,在移民后期扶持的20年内,生产开发可一次性投入,也可以缩小规模,分期投入,量力而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投资分析见表2。

对于农村及乡镇移民中,属于民政部门低保范围内的居民,规划中制定了特殊的救助规划。参考莫旗的低保标准及国家对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根据莫旗移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初步确定每个低保移民每年每人近期发放资金300元;中期每年每人发放资金400元;远期每年每人发放资金550元;并于每年核定一次人数。

另外,结合移民安置等实际情况,开展农民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户为单位,重点培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剩余劳动力,本着就近就业转移为主,鼓励培训后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外出就业打工,保证每户有1~2名懂农牧业生产技术、会经营管理、掌握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技能的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种植业技术培训、畜牧业养殖培训、水产业养殖培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移民乡镇劳动力整体技能提升培训、科技普及培训等。

经分析计算,莫旗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规划总投资为29969.50万元,其中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7998.66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970.84万元。

第9篇:基础建设发展范文

 

从经济法的视域证成其价值目标为社会整体利益,更多是借鉴“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二分法来完成的。因此,当论述促成利益均衡发展的机制时,现有的市民社会组织形态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政府公权力面前,个人显得太渺小、太单薄。若没有代表自己利益和反映自己意愿的社会中介组织的存在,个体的力量无法与以国家为后盾的政府权力来抗衡,对政府权力的侵害也就无能为力,自身利益的诉求就可能无法实现,就可能会导致政府权力的滥用。[1]本文认为,社会中间层的兴起不但有对抗政府权力干预的作用,而且在经济法价值目标——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中还是重要的实施主体与利益承担主体。现时社会中间层的发展与经济法学对其关注并不成为正比。经济法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以来国家干预说”一直占据主流,对第三部门的研究始终处于漠视状态。[2]实际上是有很多学者关注社会中间层的发展,但其研究多集中于社会中间层是一种“市民社会”的表达与实现形式而已。这种研究其实质不过是把“黑格尔——哈贝马斯”的理论框架转至中国现实下的一种延伸,而具体的社会中间层在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上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得到详细的论述。这种应然层面的讨论并不能代替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间层的实然状态。本部分将从社会中间层存在的缺位与越位问题着手来讨论社会中间层在应然角度应当处于怎样的结构与框架之中以及社会中间层是如何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

 

二、社会中间层的概念、特征及类型化

 

在现时的研究中,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以及萨拉蒙的第三部门理论相对应的名词包括了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会中间层,民间组织等几个概念。而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并非一致。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多见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论述中。[3社会中间层主要在杨紫煊教授主编的经济法教材里面使用。其实王全兴教授撰写《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一书也对社会中间层作了深入的考究。从广义上讲,社会中间层是指政府和营利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民间组织,它在外延上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它组织(含单位内部的、以企业形式登记的、未登记的社团等)。在探讨社会中间层的内涵及外延时,清华大学社会中间层研究用图形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

 

单纯给出定义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关键是明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通过归纳其特征来区分相关概念。社会中间层的特征,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一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教授(Salomon,1999)提出定为社会中间层:(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结合目前学界的观点,笔者总结了社会中间层的以下几方面特征:

 

(1)非政府性。这是社会中间层的根本属性之一。它强调民间组织在社会功能上有着与政府类是的公共管理职能,是与政府组织体系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含义:第一,社会中间层的产生是以社会需求而不是以国家职能为基础;第二,社会中间层在体制和组织上独立于政府之外,并不隶属于国家的政治和行政体系;第三,社会中间层是按照组织宗旨提供公共服务,而政府是在国家的制度范围内提供公共服务的。[6]社会中间层设立时就应当与政府机关或者是权力边缘机关相区别,并非通过政府编制或法律专门规定而设立,仅由相关主体按照社会中间层的相关登记管理法规发起、设立的。因此在中国,参与的若干人民团体就不属于此次调研的社会中间层范围,比如工会、妇联等。

 

(2)公益性。社会中间层的设立目的、组织宗旨、活动开展、提供公共产品都应当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其实施的既非企业的营利行为,也不是政府机关在法律的授权范围内,以职权或相对人的请求开展的行政行为,而是一种自愿的利他行为。另外,社会中间层不是以会员制为主的互益性组织,其受益者应当是社会上不特定的公众,在符合社会中间层的相关规定时,成为社会中间层活动的相对人。即使以会员共同利益为结社与活动主要目的相关社团在章程中有明文规定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但其主要性质仍然以互益性为主,因此不能算作社会中间层。而一般的民非(主要是一些培训机构与以会员共同兴趣为基础结合而成的俱乐部)虽然在法律上要求及自身在章程中,明确自身为公益性组织,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其更类似于企业,实施的行为更类似于营利性行为,因此仅有部分的以保护社会弱者、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民非在此次调研的社会中间层的范围之内。

 

(3)非营利性。非营利性是指组织的存在目的不是积累财富或创造利润,而是提供某种公共服务,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这并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不可以盈利,但其盈利所得必须继续用于组织的使命,而不是在其成员(原文是组织缔造者)中进行分配。[7]非营利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含义:第一,组织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二,组织的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第三,组织的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每一个社会中间层都是以利他主义和人道主义为自己的意i只形态和指导思想。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是社会中间层的本质特征。

 

(4)自治性。指的是社会中间层在人事、财务、决策等方面不依附于任何其他的社会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具有独立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是公民实现自组织的社会机制。

 

(5)组织性。主要是指社会中间层应具有一定的正式的组织形式,包括较为固定的办公场所、较为固定的人员、经常性的活动、一定的组织章程和制度规范。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条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比如,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出现大量的网上社团,这就不能拘泥于上述规定。从本质上来说一定的正式组织形式”指的是具有一定的组织边界、持续性和组织认同。

 

(6)职能的互补性。社会中间层的产生是对“二分法”的超越,在市场与政府失灵的情况下产生,其基本职能就应当是补充政府与市场所无法满足的、民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这些要求主要是指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与一般人对收入安全的需求。具体而言,社会中间层具有组织公民社会参与,进行社会动员,促进可持续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功能。

 

事实上,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中国,社会中间层都并非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术语,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侧重,但这一概念总体上强调的是类似的属性,即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社会中间层被称之为区别于政府与企业的“第三部门”。中国国内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社会中间层几乎不存在,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行为和运作机制上既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企业的社会组织;因而中国学者大多更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部门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将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社会中间层”这一概念与目前学术界所使用的一些包括“民间组织”、“第三部门”、“社会团体”等概念的基本语境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操作中笔者又根据上图1-1适当调整了概念的范围,具体的社会中间层类型。(一)社会中层在我国的发展样态社会中间层这一词汇及其所强调的各种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体制转型之间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证实,且与过去30多年来中国社会所经历的过程相吻合。中国的“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式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为中国社会中间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的机遇。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涌现出来的大量社会组织,在推动个人参与、实现社会价值、拓展公共领域等方面形成日益丰富的社会舞台,成为中国社会转型不容置疑的事实。

 

第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中间层的发展总体上呈现为在曲折中不断增长、突飞猛进的过程。从每年新增的数量来看,以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基数为1〇〇,则1979年以来社会中间层在曲折中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一度出现了停滞,但每年新增的社会中间层组织数量均高于1978年的水平,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最近10年先后出现了两次增长,在1985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978年水平的5.8倍和9.7倍。另外,从实际年底登记注册的社会中间层组织数量变化看,自1988年实施统一登记制度以来,两类社会中间层组织登记年末数在经历了最初5年的非常规增长后,在1992—2000年一度徘徊在15万家,从2001年突破20万家之后一路攀升,至2008年底突破40万家。2012年底突破50万家。

 

第二,从结构上看,在过去30多年来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各种协会商会的比重呈显著增大趋势,而各种学会研究会的比重则相对缩小。具体来看,每年新增的各种学会研究会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顶点,约相当于同期各种协会商会的3倍,但随后其增量不断减少,相对比重也显著下降。至2000年,新增各种学会研究会只相当于同期各种协会商会的四成,到2007年度更下降到不足同期各种协会商会的四分之一。与之相对,每年新增的各种协会商会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度形成一个,后来在整体停滞的背景下陷人低谷,但从2000年转人新的增长,并迅速持续扩大,2002年超过上一个,到2007年,年度新增社会中间层组织数量已相当于2000年的5.3倍。

 

(二)社会中间层缺位与越位的原因述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中间层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其中虽经历停滞或曲折,不同时期的增长态势不同,结构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但发展的总体趋势无疑是非常显著的,不仅以两次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且呈现出持续增长和不断扩展的趋势。其结果是,我国社会中间层组织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成为遍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能够承担一定的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功能。在经济法领域,学者认为,社会中间层有四个特征:中介性、公共性、民间性、专业性。其具有三项职能:一是辅助职能,辅助政府干预市场服务,辅助市场交易与竞争服务;二是干预与制约职能,体现对市场的干预与对政府的制约;三是协调职能。协调单个市场主体之间、市场主体利益集团之间、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社会中间层理应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实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际情况是如何的呢?通过对事实的归纳,至少发现存在两种情况值得研究:

 

1.社会中间层错位,成为“二政府”。1996年正式提出的社会中间层双重管理体制,在当时可以说是中国政府加强对民间组织宏观登记和微观业务管理相结合的较为成熟的制度形式。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组织的登记审批,指导检查监督组织的各项活动,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业务管理机关承担组织的申请登记、对外交往以及活动开展等。双重管理体制将组织的成立、管理、运行以及最后的解体都纳人了政府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制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合法登记的社会中间层往往不是半官半民组织就是已经落人政府严密的掌控之中。越来越多的社会中间层不能通过合法通道进行登记注册而选择其他的生存方式。比如到工商部门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身份登记注册。由于制度上的限制,许多的民间组织游离于体制之外,其组织上、人事上、活动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都较强。但是,因为缺乏“合法”身份,在现实中时常遇到“合法性困境”的难题。种种限制使“结社自由”这一原是公民所拥有的宪法所保护的权利变成了由政府批准的“特权”,通过政府规定的方式来取得合法身份的民间组织已被抹上了浓重的“政府选择”的色彩。因此,在中国,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的存在,真正的中间层常常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主管单位而被排斥于合法的体制之外。这种做法使我国的第三部门在法律的初始权利设定上就丧失了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独立性,使第三部门成了第一部门的法律附属物。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性行业协会全都是基于行政手段而组建的。原国家经贸委直管的15家行业协会有9家是由其直管的国家工业局直接转制而来。青岛有53.5%的社团仍由党政领导干部兼任其领导职务。[9]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工会。工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应当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积极发挥《劳动法》赋予的职能,在“劳、资、政”三方构成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处于积极作用,扮演三者之间的桥梁。但在我国现阶段,工会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落实,仅作为企业福利机构而存在,领导成员事实上受企业行政的控制和委派。更为重要的是,在劳动法的框架下,集体合同的签订是需要工会参与的。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大多工会缺位,无法成为谈判一方当事人,承担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并向企业积极争取改善劳动待遇的角色。

 

2社会中间层越位,走向垄断的极端。苏永钦教授早就指出,由于社会中间层毕竟只代表和维护某些特殊群体的共同利益,它的行为也天然接近于联合行为,内在地蕴含着不正当竞争、垄断风险,对社会具有无意或有意的破坏性。[1°]社会中间层成为行业垄断的主导者已经在中国出现。从应然层面,行业协会的价格自律行为必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价格法》、《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例,其

 

明确表示反对低价倾销行为,并要求企业的市场定价不应低于本企业成本。并且不能构成暴利和低价倾销。而在现实中,行业协会组织的“价格自律”,往往超出了行业自律职能的法定限度,形成价格同盟或价格“卡特尔”行为。例如,2004年,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日前出台了全国首个金饰品行业的自律办法,不仅规定会员单位的饰金价要以协会制定的中间价为基准,上下浮动不超过3%,而且要求非会员单位也须遵守,违反者将受到处罚。再如,2007年7月,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召开价格协调会议,参会企业的方便面产品的全国市场覆盖率达95%,分会负责人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布了涨价消息。但是,要明确这种价格“卡特尔”无论是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属于本身违法的严重垄断行为。《反垄断法》第13条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而美国《谢尔曼法》同样严禁这种垄断协议。

 

为什么在应然理论层面发展良好的社会中间层在现实中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呢?首先,当然与政府的过度干预有关,政府的过度干预使得市民社会的状态一直未能得以完善,进而直接影响社会中间层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作用的余地。正如之前所述,国家借助双重管理体制对社会中间层进行强力控制,造成经过登记的社会中间层几乎不存在独立性可言。朱健刚教授将之称为“前公民社会状态”。本文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在现时社会条件下,社会中间层虽然可以发挥着面对其成员的组织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却逆向形成了反抗社会整体利益的效果。这实质上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的端倪,这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的利害主体建构才可以得以解决的。

 

四、社会中间层主体存在的依据

 

尽管之前已经论述,社会中间层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种种尴尬与窘境。但是,从应然层面上来看,社会中间层具有毋庸置疑的正当性。

 

1.经济学依据。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有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或者说“公共产品是这样一些产品,无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好处不可分割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12]准公共物品则是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在消费方面具有较大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品。而社会中间层就是提供这种准公共产品的,其功能具有双向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未能完全弥补的“市场缺陷”和市场未能弥补的“政府缺陷”。正如有学者所言,社会中间层具有关注社会问题、表达和综合特殊群体的利益、沟通政府和社会关系的功能。社会部分群体提供准公共产品就是其存在的经济学依据。

 

2政治学依据。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下,不同的历史时期,原来处于国家范畴之内的实体与关系可能转移到国家的界限之外,而进入社会的范畴。[14]政府与社会中间层的关系实质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学者指出,政府和社会中间层合作治理社会问题是第三域(ThirdRealm)的“去国家化”,它预示了一种政治创新一新型的协商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它可能影响未来第三部门和整体社会变迁的方向。®社会中间层起到了沟通市场与政府的桥梁作用,以便政府在尊重市场主体独立性、经济性的前提下,集中力量、有的放矢、科学决策。

 

3法学依据。“公共领域”是指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民自主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地方。按照哈贝马斯的定义,公共领域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一部分,是存在公共需求、公共媒介和公共价值的社会空间,是其中拥有自主的独立人格和主权意识的公民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和影响,是一个社会公共领域得以拓展的基石,而各种形式的民间组织则被认为是“公共领域载体的机制化”,其核心在于拥有自主的独立人格和主权意识的公民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换言之,自由和独立的人格并具有主权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的公民,是民间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正如有学者所说,社会中间层主体就是这样一个位于法律之外的子系统,它的自我规制正好可以避免国家的过分介入,借助其本身专业知识、信息、经验和判断,能有效地执行国家政策,降低规制成本。

 

从以上传统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中间层利益主体地位是在于促成独立于政府——市场之外的利益主体群,使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在一个可以互通勾连的机制之下进行对话与利益博弈。社会中间层的出现,就是为了保障个人利益得以最大化,也是社会整体利益得到实现的最优选择。[17]并充当政府和大众之间、企业和公民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中介。[18]根植于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两大基石之上的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以克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为导向,以社会中间层主体为路径,最具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和谐关系的合理性。[2]以上即为社会中间层在经济法框架内存在的正当性。

 

五、社会中间层与政府及市场的利益博弈

 

1.社会中间层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定位。[19]社会中间层主体与政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是公共资源在该两者之间的配置关系。这种关系有学者形象地将其描述为“挤入”与“挤出”。挤入是指社会中间层可以提供为政府提供一定的竞争激励,使得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时存在竞争,从而促使政府能够改进公共产品的服务质量,提升对公民需求的满足度。而挤出则是指两者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包括资源配置领域、影响力及财力方面构成排斥与竞争。

 

2.社会中间层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博弈。经济法学界将两种的关系归纳为一般民事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宏观控制关系。但是,笔者认为,对此关系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

 

首先,社会中间层对市场主体起到上传信息的作用。社会中间层可以作为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向政府传递市场主体的信息,反映市场主体的需求,为政府吸纳市场主体的需求提供一套可供实现的机制。一种典型例子就是,社会中间层通过制定企业行业规章制度,扮演行业利益的代言人和政府政策信息的传递者的双重角色,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其次,社会中间层对市场主体起到内部自律的作用。从现时的运作中可以看到,社会中间层开始承接了部分微观管理职能,以管理主体的角色对市场主体的运行提供鉴证、评估、监督等服务,从而净化了市场,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例如,注册会计师就对企业的账目有审核职能,对其提供的账目报表具有诚信义务,不做假账。还有的社会中间层采取破除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将其自身发展成为信息中介机构,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如美国就有著名的盈利性信息服务机构邓白氏信用服务社、信用卡公司、标准普尔等信用评估机构。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论述可以看出,在应然状态下,社会中间层理应发挥着即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市场主体的作用,其目标具体而明确的指向社会整体利益。而社会中间层除了具有协调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特别功效外,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其通过大量的组成成员的利益表达让个人利益在一种公共视野上形成部分群体现实的社会需求,以此实现社会整体利益,这也体现了社会中间层在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的具有政府和市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将在后文进行详细论述。

 

六、促进社会中间层发展的制度构建

 

应然层面的理论探讨不能代替实证层面的制度建构。现时的实然状况是社会中间层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以及社会中间层成为其成员实现个人利益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手段两种不利情况。如何排除这两种不利的情况呢?本文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排除政府的不正当干预,放松对社会中间层的管制。正如之前所述,政府的不正当干预现时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构建较大的影响。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社会中间层的发展领域。由此,排除政府的不正当干预,放松对社会中间层的管制就成为了必要。

 

2.突出社会中间层的共利维护性。通过具体经济法机制促进社会中间层能够发挥其共利维护性的作用,明确社会中间层上传信息的功能,促进其能够向政府争取利益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