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安全工程;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260-03
引言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是中国培养安全领域专业型高级人才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安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安全科学的显著特点之一,这种特性反映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就使不同的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办学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这是目前许多高校在进行安全工程专业办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2]。实现人类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安全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是其根本的保证。因此,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从事安全工作。高等院校在此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从事安全工程专业的教育工作和研究建立、健全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同时,还要为社会的需求不断地培养高素质专业安全人才,对改善中国各企业的安全状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安全专业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在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育和安全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也还面临着一些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重庆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内涵和实施途径。
一、专业平台
打造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其内涵包括:(1)以监管部门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决策监管、协调指导、服务保障的作用,打造安全工程学院发展的政府支持平台。(2)以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安全(应急)产品的研发、制造、交易、培训、演练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产研“知识集群”在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实训、实践中的作用,打造安全工程学院发展的人才实践平台。(3)以学校为主要载体,实施 “人才兴安”战略,构建完善的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演示演练等教育培训体系,打造安全工程学院发展的基础支持平台。(4)以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和中国安科院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为主要载体,构建安全科研协作体系,实施重大安全科技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工程,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打造安全工程学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平台。
二、专业定位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安全工程专业办学层次、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为: (1)办学层次:以安全工程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2)专业定位:培养安全工程本科应用型人才为主。(3)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基础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面向石油、冶金等高危行业,以安全工程为主体,以职业安全健康和安全风险控制为两翼的安全工程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体系
安全学科既不单纯属于自然科学学科,又不单纯属于社会科学学科,而是属于综合科学。安全工程教育涉及到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理论,以安全哲学、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人机工程、行为科学、可靠性理论、毒理学等学科为应用基础理论,并结合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生产技术及安全技术知识,对人、物以及人与物关系进行安全相关的分析研究,形成在安全科学技术开发与推广、安全工程设计施工、安全生产运行控制、安全检测检验、灾害与事故调查分析与预测预警、安全评估认证等方面的安全技术理论及其实施方法体系[3]。根据安全工程学科的理论特征和结构体系特点,借鉴中国高校安全工程学科建设规划的具体特点,基于我院的学科优势,结合重庆市安全形势,确立面向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以培养安全工程为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安全风险控制为两翼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具有行业安全特色的“一体两翼”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该体系以面向石油、冶金等高危行业安全工程人才需求为主线,突出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安全健康和安全风险控制运用能力的培养,职业安全健康主要通过职业危害检测检验、评价和评估、职业危害防治等能力构成,而安全风险控制则主要通过重大危险源检测检验、安全评价与评估和灾害事故定损等能力构成。
四、专业建设条件
(一)师资队伍
安全工程专业配有专任教师17人,博士5人,占29%,硕士学位(含3人在读博士)占53%;教授3人,占 18 %,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等) 3人,占18 %,讲师 6人,占36%;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5%,50岁以上老教师占0.06%;石油类背景6人,化工类背景3人,矿山类背景3人,其他5人。目前师资方面主要不足是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安全工程专业背景人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带动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选拔培养和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强本科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批以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业方向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增强本科教学水平以及承担安全生产科技重大科研项目、创造重大成果的能力。
(二)基地建设
1.安全工程实验室及石油、冶金等特色学科实验室。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是以石油、冶金、机械、化工等特色学科行业安全为主要切入点,一方面能够进行相关专业基本的教学、科研活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安全工程学科与其他相关优势学科院系共同享有的特色方向安全工程基本实验设施和实验平台[4]。2007年,投入40万元建成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训练实验室,2008年,投入150万元建设安全仿真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价实验室,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与特色学科既有实验室为油气井、机械、冶金、化工、矿山等方向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基本实验条件与平台。
2.国家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实验室建设。2007年12月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两个省级实验室(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和重庆市非矿山安全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正式落户我院,建成后将为重庆及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加速建设的上述两个实验室,为特色行业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现场实践、科学研究、事故鉴定、安全评价方面创造完善的硬件保障能力。
3.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2009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投入建设,实验室包括四大功能,即安全基础理论实践教学功能;重大危险源监测与监控功能;职业危害检测功能;风险预测与评价功能。四个功能的分别实施,既满足安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还能满足安全工程技术科研、培训和评价等社会服务的需要。
4.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我院资源为基础,联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重庆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构建重庆市安全生产科研协作体系,开展安全生产理论与政策、公共安全、安全管理技术、职业危害、危险源监控、应急救援、石油化工安全、矿山安全、危化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实施重大安全科技项目攻关,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重庆安科院为安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五、人才培养途径
(一)按照“大平台,小模块”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所谓“大平台”,即本着“厚基础,宽专业”的本科教育要求,设置一个课程群,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安全工程学的某个较具体的领域搭建一个平台。所谓“小模块”,即根据面向行业,培养安全工程‘一体两翼’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在大平台的基础上设置若干个模块课程群,满足安全工程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和安全风险控制两翼的要求,同时依据行业的要求,设置不同行业安全的“小模块”供学生选择某个较具体的领域做深入学习,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具体的课程设置思路为:
1.“大平台”课程群。“大平台”课程群分为公共基础知识体系和专业知识体系两大部分,包括大学公共教育、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管理专业基础、工程专业知识、管理专业知识,内容涵盖了安全工程学科各个领域深入学习、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为终身学习和个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小模块”课程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安全工程、职业安全健康、安全风险控制三个方向进行小模块课程教育,而在安全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石油安全工程、冶金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工程和矿山安全工程等四个方向。(1)安全工程。以石油、冶金、机械、化工等特色优势学科行业为依托,培养在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主干课程主要有《油气安全生产技术》、《冶金安全生产技术》、《化工工艺生产技术》和《矿山灾害防治技术》等。(2)职业安全健康。以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平台,培养具备安全科学与技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安全卫生法律方面的知识能力,掌握预防职业伤害技术与方法,能够在政府安全监察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各级工会组织从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方面技术研究、监察、管理、监督检查、评价与咨询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主要有《职业中毒预防与急救》、《工业卫生》等。(3)安全风险控制。以重庆市“安保互动”建设为契机,培养掌握产品、设备及工程寿命周期(开发、设计、研制、运行及维护)中的系统的风险分析、安全评价与理论技术,掌握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安全工程技术与工作环境治理技术及现代化安全管理方法,具备分析事故隐患、消除或控制潜在危险能力,能够在安全监察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及其他部门从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环境检测与监测、危险评价安全教育与培训,在保险公司从事防灾防损、事故调查与处理及理赔、索赔等管理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有《责任与信用保险》、《人身与财产保险》、《灾害事故定损》等。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利用具有行业特色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和安全工程实践教学平台,面向行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职业健康检测和安全风险控制现场实践应用能力的安全工程高级专门人才[5]。安全工程实践教学将主要通过应急救援实训平台、安全工程实验平台、职业安全实训平台和安全风险控制实训平台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在应急救援实训平台中通过逃生训练和应急救援训练等培养学生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应急与救援能力;通过安全工程实验平台,从机电安全、防火防爆、特种设备、职场环境等四大模块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通用安全生产技术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利用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和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安全风险控制实训,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突出安全检测、安全评价两大能力的“一体两翼”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
结语
通过对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分析和研讨,提出一些新思路和一些创新措施,笔者认为,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内涵不一定强求统一和规范,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灵活确定。对我校目前采取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培养安全工程为主体,发展职业健康和风险控制为两翼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易于操作,同时为学生择业创造有利条件,将工程基础课与相关应用技术课整合成综合性课程的做法值得提倡,与我校的几大基地紧密结合,充分开发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利于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 倪文耀.关于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3):40-43.
[2] 许江,鲜学福,司鹄.关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4):16-19.
[3] 张小良,刘英学,高洁,等.安全工程学科发展与专业办学思路的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6):232-23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专业技能培养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05-02
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既定的基本国策,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高等院校又承担着培养人才和传播新知识的社会责任,所以更应该将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1]。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初步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通过自由选题、自主实施和团队合作来完成项目,进而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以综合应用。本文以亲自指导和参与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为基础,结合相关调研就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地尝试和探索。
1 目前高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呈跨越式发展,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培养的人才更多是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常以书本教材为中心,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到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的重要性,致使实践动手能力较为欠缺,不能够学以致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工科院校开设了一定课时量的工程训练实践,但多为通知性训练计划,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结合不够密切。对于大三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方面的教学,很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也让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应有的专业素养也得不到很好的继承发扬。
其次,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较为欠缺。一方面,本科教育相对于专科教育或职业教育而言,对学生理论水平和科学思维的要求更高一些,而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方面较为薄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性不强,也少有机会去使用和验证所学的知识,很容易产生枯燥感,缺少应有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大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也开始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学生对各个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对知识的掌握趋于僵化,对所学的专业技能运用缺乏灵活性。这既不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探索精神的培养。
最后,传统的课程设计和实验不能完全满足专业方向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材的知识结构日显陈旧,很多学生所学的内容,与生产现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很多所谓的重难点实际上早已边缘化,一些课程设计和实验所依托的平台也早已过时。在师资方面,中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力军,很多也是学术界的精英,掌握了较为前言的专业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的限制,无法及时全面地将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虽然新知识孕育于旧知识,但对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一定要与时俱进,及时将最新的理念和最先进的技术传授给他们,让学生始终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
2 创新训练对专业技能培养的提升作用
教育部最新下发的交高函[2012]5号文件明确指出[2]:“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使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业人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1 创新训练对专业课学习的辅助作用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面向的是本科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题、自主完成有创新性的研究项目。相对于传统的工程训练项目,创新训练项目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潜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创新训练为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深入了解专业的研究领域和成果,自主去探索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专业的喜爱。
首先,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更加深入。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开展,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不仅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所学内容,还能够学习到前沿的一些研究成果。学生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自己学习思考、查阅资料,走访相关学者,及时跟上前沿的发展。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书本上的知识已不再是简单的公式和应用题,而是实在的计算过程和鲜活的实验数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转化了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其次,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整合。大学阶段,学生往往要学习十几门专业课程,由于缺少必要的整合,导致学生机械片面的看待各科知识、思维方式单一、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处理问题的方式缺少新意和突破。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项目本身就不是单一学科可以解决的,必然涉及到专业内学科的交叉,甚至于其他专业的渗透。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并对所需的知识进行整合与升华;另一方面,通过团队的配合,成员之间既分工明确又取长补短,无形之中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整合。
2.2 创新训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创新训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训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实践训练,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项目一般是在学生自身兴趣驱动和导师指导下自主申请和实施的,这促进了学生改变以往灌输式的学习习惯,转而初步形成基于探索的研究型学习方式。学生们通过研究、讨论,带着问题主动寻求并学习新知识。
其次,创新训练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项目过程中涉及到的选题、项目组织、项目实施、接受项目审查、论文撰写、交叉学科知识补充、项目总结等复杂环节,每个过程的经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契合达到实践能力的提升,体会创新工作的乐趣。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解决问题方式与技巧也对其受益终生,比如检索有关资料,使用建模分析软件,社会市场调查和导师之间深入交流……这些收获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激发科研热情。
有了知识系统的深入和整合,有了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不断地实践,将项目由计划变成现实,不断完善,不断修正。这一过程中,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对给定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学生会在实践中体验到创新的喜悦和收获。
3 创新训练执行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创新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创新训练计划要想保质保量完成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3.1 自由选题不易过大过难
选定一个设计合理、起点高同时难度又不大的实践课题,是创新训练计划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也是能否实现大学生创新训练目标的关键。选题过宽易导致研究项目难以完成,而选题过窄又不易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毕竟大学生参与训练计划的同时还在进行大学阶段的知识学习,难度高的问题只能是让这两者难以兼顾,同时学生也力不从心[4]。大学生创新计划选题在考虑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还要遵循选题的学术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等基本原则,既要能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还要兼顾好计划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创新项目的选题要做到易而新。学生在选题时,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对所选题目的研究领域和动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较清醒的认识。首先要查阅、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重点精读3~5篇好的与预选方案相关领域综述类的文章,并带着问题去查阅,例如:该领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是什么?实际应用价值如何等。这一过程中指导老师最好能够全程参与其中,让学生能够更恰当的选题,同时帮助学生对项目进行有效分解与具体化。
3.2 指导老师的指导和监督
尽管大学生作为创新训练的对象,但无论是专业知识还专业素养都还很缺乏,因此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同样是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有价值的科研课题、传授有效的科研方法、及时纠正科研活动中的偏差、规范指导学术论文的撰写。这对教师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积极吸收和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益于教师的参与,学生的创新训练计划才具备足够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研究内涵。
当然,创新训练计划要以学生为主体,导师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学习潜能。学生在与导师交流中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自主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能一味依赖导师的指导。对于创新训练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对于项目的进展,要予以定期的检查和督促,以保证项目的进度。
目前一些教师存在着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工作量较大等原因,对于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投入很少、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学校应该考虑出台相关的政策予以激励。对于一些将现有成果直接教给学生的指导方式应该予以批评和较真,要“授之以渔”,而不能“授之于鱼”。
3.3 课程学习和创新训练在时间上的协调问题
参加创新训练的师生,有一个前提一定要重视:为了完成创新训练计划而耽误课程学习是要不得。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学习依然是他们的重要任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否则可能造成人才的夭折和损失[5]。因此本科生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打好基础而不是一味地空谈创新,舍本逐末的认为创新训练可以取代专业学习。
作为大学生的课外训练计划,时间的协调是不可避免的。在认清课程学习和创新训练的关系后。笔者也将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首先,要把创新训练计划的过程具体化,制定出详实可行的时间表,然后逐步执行。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整块时间可以试验成果,零碎时间则可以查找资料分析数据。这样做不仅可以保障项目进度,也可以保证学习的不间断。其次,成员内部也要分工明确,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时间的利用质量。要能够利用好节假日,集中时间解决大问题,突破难点。指导老师和负责人要能够做好督促工作,避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其实,我们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项目中的问题,这时就应该捉住机会深入学习,多与专业课老师交流,将专业课学习与创新训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 总结和展望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旨在通过创新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生产接轨,创新训练和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更好更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郭清,陈彦国.浅析高等工程院校的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博览 2010(1):13.
[2] 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函[2012]5号.
[3] 尹旭蕾,张磊,沈飞.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自主型实践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9.
论文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转贴于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土木工程;培养方案;设计施工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03-02
目前教育部提出工科类本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有重要作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进入企业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优势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对象,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室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使学生掌握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与工程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要经过较长时间工作实践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所以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面和就业率。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突出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从事理论应用、创新性和设计施工实习定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该方案在加强理论教学同时,明显增加了人才培养融合递进式实践环节培养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将本科教学环节细分为基本理论教学、实验技能教学和设计施工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一体,内容循序渐进。
如学生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中进行课堂讨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后到材料生产与施工企业学习材料生产工艺和根据不同工程特点选择材料,并针对实际问题应用基本理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基本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先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同时,在设计与施工实践教学环节时更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筑材料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及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和施工节奏。
三、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对实际工程缺乏深入的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要求。此外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工程实际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学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沉下去,系统地深入了解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学生在实际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过去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从而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在理论教学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设计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渐进式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制定教学计划中,特别要注重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结合理论教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并达到一定要求,就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体系。
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科研项目,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3.增加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性实验内容。专业实验课程应结合工程实际增加设计性、施工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具体工程进行设计实践,探究工程施工过程,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做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五、教学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指标和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制定教学质量指标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前提。而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建立完善的职责体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专业各部门各负其责,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要安排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学工老师要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六、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中国由理论教育大国迈向实践能力教育大国的必由之路,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并负责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着手,确保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有效实施,除了要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制订与土木工程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孔伟,毕春丽,贾瑞庆,屈成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实践[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25(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李悦.土木工程专业材料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
[4]昔春桥,杨家宽建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23-02
2011年我校烟草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工程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工程师。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另一方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可以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减少企业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但是目前的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工作实践和工作经验,对此深感无奈。这从一个方面说明目前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偏差[1]。烟草科学与工程专业非常特殊,学生的就业面较窄,就业的时效性很强,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和完善本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1)课程体系大部分仍沿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内部的封闭式培养,不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校内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与学生互动,学生的主动性较差。(2)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缺乏,不能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缺乏跨越式的突破式的思维。(3)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为了保证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实施,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对原有的烟草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的修订。(1)“卓越计划”要求夯实理论功底,要求学生不仅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同时更要加强科学素养,了解更多的相关背景,因此,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厚+宽”。在课程设置时要加强交叉学科环节;强调学生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满足不同岗位的就业要求。(2)“卓越计划”要求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我校充分利用假期小助手、课外实践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环节,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把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要贯穿到整个培养过程中。(3)根据“卓越计划”的“3+1”人才培养模式,烟草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达到了41周,并且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实践环节在企业进行,学生近距离地接触生产实际,同时组织任课老师编写实习指导书[2],保证了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一年的企业生产实习的时间,现在烟草专业每年招生规模都在60人以上,郑州轻工业学院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校内和校外的实习基地,同时和各级中烟公司加强合作,可以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双方可以合作进行企业人才的培训,可以合作共建烟草行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接受轻工业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配备必要的企业指导教师,提供开展相应活动的必要条件。(4)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我校对理论课程进行了优化,在课内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注重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优化课程结构。并在教学过程和行业的发展现状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国际国内的最新动态。(5)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改革教学手段[3]。“卓越计划”鼓励教师进行小班单独授课,将60人的大班分成每班30人的小班。小班授课可以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的交流、组织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同时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互动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也广泛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任课老师积极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网络空间”等新兴的网络教学组织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课下任课教师也利用班级建立的QQ群、微信群等网络手段积极向学生推送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烟草行业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就业关,为以后的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实践实习平台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一年的企业生产实习的时间,现在烟草专业每年招生规模都在60人以上,这么多的学生长期的集中在少数几家烟草企业进行实习目前是不现实的,实习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开辟更多的中烟公司的烟草企业作为我校的实习基地。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充分利用中国烟草总公司依托我校建立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办了多届烟草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学院已成为烟草行业人才培训基地、科技服务基地,为国家烟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校充分利用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众多烟草企业洽谈合作培养事宜,进一步拓展了实践教学平台。在此平台上学校和烟草企业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双方可以合作进行企业人才的培训,可以合作共建烟草行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接受轻工业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配备必要的企业指导教师,提供开展相应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改革课程考核和毕业设计模式
以往理论课程考核的主要根据就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以后,理论课程的考核,主要从平时成绩、期中汇报、期末考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10%、期中汇报占40%、期末考试占50%。期中汇报采用PPT在课堂上公开汇报的形式进行,每位学生10分钟的时间。这种综合考核方式适当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方式的弊端。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环,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在本科四年课程任务完成后,能否全面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的知识独立自主地完成预定的课题,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前的毕业设计大多是指导教师单独进行指导,毕业课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现在改为校企合作指导。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考虑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关注重点,同时从学院合作企业聘请企业指导教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调研和答辩,搞好过程控制。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毕业设计效率,实行“真题实作”模式。教师公布的毕业论文,至少一半以上是和企业合作的真实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综合考虑选择学生。
四、完善保障机制
“卓越计划”专业的学生需要大量的外出进行生产实践,因此,实习经费能否保证是制约生产实习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实习经费上,我校多方筹措,专款专用,保证了实践时间不会因为经费的不足而缩水。要想学生卓越,首先教师必须卓越,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校鼓励青年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积极进企业、到一线,有计划地安排45岁以下没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青年教师分批到烟草企业从事最少一年的工程实践,增强了青年教师指导实习的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有经验的老教师多深入企业或顶岗或调研。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丰富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而组建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4]。
五、结语
2011年11月,河南省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订共建郑州轻工业学院协议。按照省局共建协议,国家烟草专卖局鼓励和支持我校积极参与全国烟草系统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交流与合作,参与国家烟草专卖局重大科研活动和技术咨询;指导和支持我校加强烟草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河南省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我校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指导下,加强与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烟草行业的决策咨询、科技攻关等工作,建设以烟草加工为特色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将我校建设成为中国烟草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基地。这些政策支持都为我校烟草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京新,王世清,,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科类本科生就业适应性的影响[J].中国轻工教育,2012,63(1):11-13.
[2]王建民,杨靖,刘春奎,等.《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应用[J].轻工科技,2013,173(4):164-165.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21-02
自教育部2010年在部分高校率先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以及卓越律师四大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以来,成效显著。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已开始全面推广此项工作的进程。“卓越计划”的目的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促进高等院校培养出能较好适应国家、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随着教育技术学科在纵深方向的不断发展成熟,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已具备了更多走向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各种社会服务部门的技术与理论基础[1]。因为独特的学科性质,教育技术学能与多学科综合交叉运用,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使其专业理论和技能广泛被运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从业领域可涉及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摄影摄像、广播电视等多个行业。但作为教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国内一般在高师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主要以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一、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及人才发展现状
1.实践意识单薄,实践能力不足。随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基本都已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文凭,再者由于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主要遵循“专”而“精”的培养模式[2],导致他们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加之很多老专职教师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科班出身,教育技术专业实践能力水平不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首先应成为一名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才有资格成为一位合格的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只有在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具备或有过相关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将教育技术理论、技术知识结合实际运用经验教授给学生,而不仅只是纸上谈兵。
2.考核制度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目前各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定和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对于职称评定,多数高校主要以发表学术论文的级别和数量、主持科研项目的级别等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主要衡量标准,即使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匮乏,教学效果不佳,也不直接影响其职称的评定和晋升,这不仅帮助教师为其专业实践能力的欠缺或不足找到了独具说服力的托词,而且还加深了教师对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技能技巧的忽视。其次,不少高校在教学业绩考核时,注重考查教师学年工作量完成情况、学生评教成绩是否在平均成绩以上等因素,而未将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实践能力纳入考核范畴,特别是对于新进教师,“传、帮、带”的工作形同虚设,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少,合作少,即使部分教师想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但由于考核重点不在实践,也不得不被迫将精力主要投入到理论教学、论文撰写的科研工作中。
3.实践机会受限。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也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社会大众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认知度不够,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专业,即使听说过,第一反应是“与教育有关的学科”,而一提到“教育”大家能想到的不是“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殊不知教育技术专业理论与技术除了可运用于教育教学外,还可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机构、广电部门等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所以,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提供实践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
也许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于师范院校的缘故,教育技术实践多围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教育技术专业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同时也局限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发展。例如,在自2010年启动至今的每年一度的“国培计划――定岗置换研修”项目中,教育技术专业大三年级学生的实习实践多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或其他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方面。
二、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1.政策制度,激励机制。教育是心灵碰撞心灵,智慧启迪智慧的事业[3]。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但现行的学校管理方式、教师职称评定和相关考核制度,让专业教师无法专注于教学和实践,只能做些流于文字、理论上的研究,从而出现重研究轻教学的状况。对于学科专业的发展,更关注专业基础与理论的发展创新,而很少将之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联系。如果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激励、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专业实践操作中,在相关企事业机构工作或学习,教师们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掌握最新、最实用的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并教授给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智慧对智慧的启迪才会发生。
2.通过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技术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兴趣,鼓励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相应社会行业领域中,实践、锻炼、更新专业技能与知识,并尽可能为教师们提供并创造实践机会。例如在教授《教学系统设计》、《教育培训项目设计与开发》、《Photoshop平面设计》、《摄影、摄像基础》、《多媒体网站设计与制作》等理论实践和软件操作类课程时,如果教师具有在相关项目培训设计或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的经验,或会场、风景、人物等摄影、摄像经验或PS软件图像处理、海报设计制作、网站设计制作或等实际工作经验,就能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更多书本以外的实践经验和诀窍,甚至带着学生一同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工作中。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3.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根据专业特色及实际运用情况,教育技术学专业理论与技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设计与管理、摄影摄像、专题片制作、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等领域。校企合作,不是工科专业的专利,为了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素养,提高学科专业知识的实用价值,学校学院应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或相关部门、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教师搭建产学研一体的平台,鼓励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研究到相应的社会组织机构中去学习、实践,如电视台、网络公司、平面设计或广告公司、中小学校等,为教育技术专业,为教师提供多的教育技术专业实践的机会,让社会大众更多地认识、了解教育技术学这个专业。届时,还能有机会邀请到来自各行业领域的技术骨干或卓越人才到学校做讲课或与教师、学生座谈,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并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发展情况,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教师专业技能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保障;教师的成长、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提高是学校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推广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应用领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张义兵.教育技术毕业生走向企业的五种角色定位[J].中国电化教育,2012,(3).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实践教学体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长江大学于2001年新设置的专业,本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培养计划,称为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反映了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集中体现了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1]。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按照学校的教学指示,本专业每年都会进行计划的修订工作,以顺应时代的快速发展,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更改专业简称
力求统一化、标准化,在本次修订中,专业简称没有沿用以往一直使用的“装备专业”的名称,而以“过控专业”取代。在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增加了院系和学科介绍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两部分与原有的专业特色、业务培养要求和课程结构一起共同构成新计划的全部内容。
二、调整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搭配等,反映了课程各部分之间的配合关系和组织方式,体现了课程设置理念和价值取向[2]。本次修订工作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1.增设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现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强调的是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训,而通识教育旨在教会学生谋生手段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理智、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3]。美国是最早也是最完善地开展通识教育的国家,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一直致力于推行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自21世纪以来,国内不少高校也都相继进行通识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北京大学实施“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等[4]。
秉承通识教育的宗旨和理念,为了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以拓宽知识面,本次修订首次打破了学科和专业的界限,科学地增设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正式建立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其中开创性地设置了限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属于学校平台课程,涉及、思想、高等数学、计算机、英语、体育、历史、时事、道德、法律十大领域,共计16门课程,高达752个学时、45.5个学分,为全校学生所必修。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由学校提供,分为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语言学习与跨文化交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艺术欣赏与体育健康四个模块,要求本专业学生选修总共不低于10学分,其中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模块中至少选修2个学分。
限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艺术、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四门课程,其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大学艺术旨在艺术文化熏陶下帮助学生有效成长,促进其终身社会化;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学方法以培养学生优质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而言,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可以降低择业的盲目性,增强其实现角色转变的主动性。
2.取消公共基础课程
新计划取消了公共基础课程,课程体系改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四部分构成。在此需强调的是,通识教育课程并不仅仅是对公共基础课程进行简单的名字替换,在课程内容设置、课程顺序编排、课程学时分配等方面均有大幅调整。新计划对课程比例进行了相应更改,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1%,所占比重最大,充分体现了平台课程的特点。学科基础课程是按照学科大类培养而设置的,所占比重约为24%。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分别占25%和20%。
3.优化专业必修课程
在新计划中,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专业必修课程的前置因素和知识的自然衔接过程,削减设置重复的课程,避免资源浪费;剔除内容落后、知识陈旧的课程,并对排课顺序、开课时间、课程学时和学分等内容进行优化,以均衡协调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力求教学效果最大化。
在新人才培养计划中,根据静设备、动设备和控制三条主线,设置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和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三门专业必修课程,学时总数分别为64、48和64,在所有专业课中位居前列。以三门主课为中心,基于为核心课程进行知识铺垫的原则,辐射出工程材料及成型方法、机械原理、工程流体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六门专业必修课,并依据其内容安排学时数从32到56不等。另外,考虑到考研、招聘和毕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所有专业必修课程一律不安排在第七和第八学期。
4.改革专业选修课程
18世纪末,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提倡在大学里教师可以教授自己认为最好的课程,学生也可以学习自己愿意学习的任何课程。基于此理念,他首次提出了课程选修制(Elective System)。借鉴德国的经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于1825年首开选修课先河。直到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才正式确立了选修课制度,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目前,正确处理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关系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
在新计划中,选修课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前者已在前文中提及,不再累述。专业选修课作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与扩展,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旧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选修课不仅数量屈指可数,而且在整体专业课程中所占学时和学分的比例相对较小,犹如餐后甜点一般,其重要地位并未得以凸显。随着时代的更替和科技的发展,陈旧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已经无法跟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步伐,专业选修课的改革呼之欲出。
通过到相关企业调研、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参与大学生招聘会、跟踪反馈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情况等渠道,掌握人才培养现状和社会需求动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遵循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原则,系统地完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新计划更注重专业选修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互补和承接关系,课程设置模式更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修订后的专业选修课广泛涉及机械、化工、数学、信息、电子等众多与专业相关的领域,共计24门课程,在专业课中所占比重增加到40%。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能够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密切联系企业需求,而且能够反映有关专业的前沿知识、先进技术和创新方法,对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5.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以人才培养计划为蓝图,旨在培育出知识与能力并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存的优秀应用型人才,而理论知识的巩固、动手能力的提高及综合素质的内化都与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相关。在新人才培养计划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循序渐进地培养能力为原则,优化并重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体系由设计、实验、实习、实训、实践五大类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环环相扣,其中每个环节又以基本能力锻炼为基础,以实践教学课程为支撑,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动力,以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依托。在实验教学中,取消了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研究性实验,并加大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另外,重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与开展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看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及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6.制订学生自主发展(Self-development)计划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把学生训练成书呆子,而是要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的全人。因此,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要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展。在本次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中,制订了类共22项学生自主发展计划,旨在锻炼学生在创新发明、口头表达、动手实践、科学研究、产品研发、艺术鉴赏、组织策划和团队协助等方面的能力。新计划要求学生除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还要取得10个自主发展计划学分,其中至少包括2个实践创新学分。新计划以学生发展为本,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5],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面临新形势,本专业开展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正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施质量兴校。
参考文献:
[1]郝建华,卢祥云,韩曜平,冀宏.应用型本科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常熟理工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1,06:14-16.
[2]田斗南.高师本科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1:92-96.
[3]常洁,袁爱雪.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1,12:85-87.
[4]刘天峨.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意义与出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2:99-102.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焊接技术与工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02-02
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尤其是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毕业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企业需深度参与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或者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根据以上三点,卓越工程师培养应设定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联合进行,并尽可能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模块化和定向培养,其中,教师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衔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元素,是能否培养出卓越人才的关键。西华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前身为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1991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7年招收本科生,1999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要求,与铸造工艺与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合并成成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焊接专业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分离出来,设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与生产应用紧密相关,其实践性非常强,符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理念”,为了进一步深入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对本专业课程安排、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及教学现状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涉及了材料、力学、自动控制等学科的交叉性学科,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三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在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灵活运用,如:焊接过程是一个复杂、影响因素诸多的金属融化和凝固成型过程,在工艺设计时既要考虑母材、焊材、焊接方法,还要考虑不同的零件结构及其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要想真正掌握并灵活应用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校焊接专业课程教学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虽然前期开展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活动,但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学方式单一,授课方式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2)教材内容理论脱离实践、应用实例少,学生在进行焊接实践时无从下手。(3)课程实验主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参与程度不够,兴趣不高,难以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4)各门课程的考核仍以闭卷的书面形式进行,以考察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以上四点教学和考核方式均不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能满足“卓越计划”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培养的要求。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与要求,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本专业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议,拟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同时吸收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并与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增加典型焊接件工艺设计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掌握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步骤及方法。根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本学院本专业特点,明确提出将本科毕业生培养成为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围绕上述目标,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基础,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培养计划进行模块化设计,把授课以及实践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焊接理论基础知识、焊接工程师必备专业知识以及行业企业相关内容的实践。通过三部分教学模块相互配合,使学生及时巩固焊接基本理论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实验和实践现象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时将实物展示给学生,并采用启发法及课堂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述焊接接头的三个重要分区时,向学生展示一个典型的对接焊接接头工件实物,并采用低倍组织显示区分三个区域,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的感受,同时,教师提出几个组织与性能方面的思考问题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不均匀性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其不均匀性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完成直观认识后引导学生联想相关热处理学理论,树立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紧密关系的思想,让学生主动联系各个知识点并参与教学。
2.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采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展现具体教学内容,使教师摆脱了讲台上课堂内对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进一步扩展学生认知的广度与深度。多媒体可以清晰生动地展现某些复杂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并促使学生发现规律,想象这一变化的机理,增加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利于认知思维的深化与发展,更有利于增强工程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搜集、制作焊接工艺方面的图片、动画,丰富该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焊接氢致裂纹的成因时,如采用板书教学来讲述其影响因素,则显枯燥并且不易掌握,如采用Flas的形式描述氢原子扩散或者化学反应的过程导致氢脆或氢腐蚀现象,则可清楚、直观地看到裂纹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内容。采用这种方式将单纯的听觉语言转换为视听同步的教学活动,学生理解更加轻松,降低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枯燥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课内实验教学改革,焊接专业实践性很强,但现有的课内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数字技术如:焊接过程模拟有限元软件引入课内实验,使之应用于实际焊接生产工艺设计,通过焊接工艺过程模拟,可以更加直观体会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过程的影响作用,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坡口形式等对焊接过程的直接影响作用。比如:焊接工艺课程采用SYSWELD软件开展焊接速度对热输入的影响,速度的快慢对热影响区的宽度,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等会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模拟软件直观地显示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给学生直观的认识。通过增加这种实验改革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并结合先进技术手段加以应用的目的。将原理与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对加强学生深刻认识焊接工艺设计原理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实践环节的改革,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扎实掌握基础理论,提高设计能力,为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基于校企合作实现实践研究型教学,企业优秀工程师、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和工程经验,聘请优秀工程技术骨干承担课堂及课外教学任务,讲解具体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焊接工艺设计的关键环节等,使得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现场技术。通过将技术骨干请进来的方式弥补大学教师在实际工程领域经验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认知水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做到课堂上的教学理论与课堂外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结合本专业的情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及企业的科研项目,特别是本科毕业设计方面,做到学有所用,积极联合企业结合具体问题开展工作。学生在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对现场问题的直观了解,提取来自现场的工程问题,结合查阅相关文献,并提升为科学问题,从而反馈至理论学习中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通过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实践内容及行业规范的考核。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焊接工程师为从事开发、定制焊接工艺,指导工人作业,维护焊接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以期中、末理论考试为基础,并将以上考核内容延伸到现场实践中,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践考核指标。基于以上思路,我院已经成功开展了第一届高级焊工培训,首次培训为期52天,共30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时140,实践操作课时160,通过此次长课时、持久性的培训,将以往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在焊接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都受益匪浅。通过对实践技能的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训学员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急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门专业,通过对该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环节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深入认识水平,并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
[3]毛艳华.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的《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改革[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3(3):85-88.
关键词:园林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实验教学体系;吉首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62-03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高校专家围绕着如何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然而提出的方法普遍缺乏适应性。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卓越农林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4]13号)。吉首大学园林专业被列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专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借鉴和总结其他高等院校专业办学经验,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高效地完成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迫切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备创新能力的关键的教学环节。本研究以吉首大学园林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人才类型的要求,提出构建科学的全面的实验教学体系措施。
1 现有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吉首大学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同类实验课程间知识点划分不够明晰,缺乏联系和衔接,导致植物学与花卉学、树木学,植物造景与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等同类课程中部分实验项目重复和交叉;(2)实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各门课程中实验项目设置互相独立,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所获得的知识零碎,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实验项目中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比例较小,验证性实验比例较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实践能力也受到抑制;(4)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动性表现不足,实验教学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5)考核形式单一,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往往以实验报告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这种只注重实践结果而忽视实践过程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6)实验资源不足,与企事业生产和园林学科的前沿研究脱节,不利于企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学习[1-2]。
2 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实验教学体系[3-6]
2.1 构建实验教学目标体系 本专业以服务武陵山区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城乡环境保护、风景区、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城乡景观、园林建筑、园林绿化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卓越园林人才。为达到以上目标,根据新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实验教学新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内容体系为基础、保障体系为支撑,以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分4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2.2 设置实验课程体系 旧的实验课程体系是以课程为主导安排实验课,在新的实验教学培养目标体系下,应以能力培养为主导,将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为专业基本技能模块、职业综合技能模块和科研创新能力模块3大课程模块,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前沿、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科研、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其中,基本技能的模块包括园林植物应用能力、园林技法表现能力、园林方案设计能力和园林工程设计能力等;综合技能的培养包括园林施工管理能力、园林养护管理能力、园林场地设计能力以及园林效果表现能力等;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园林植物与应用、园林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工程与技术、园林建筑设计等研究领域。然后对每一模块中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基本技能模块中园林植物应用的能力包括园林植物识别能力与园林植物运用能力。
2.3 建立阶段式培养模式 能力培养分为入门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技能培养阶段、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阶段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阶段4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开展。第一阶段为入门教育阶段。教学对象主要为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故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特色、课程设置、专业现状、就业和发展前景等,并带领学生到公园、风景区、施工现场等进行专业认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第二阶段为专业基础技能培养阶段。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一大二学生。该阶段实验教学以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为主体,以基础理论课程为补充,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园林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园林基本构成要素、园林空间和环境的关系、园林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方法、常用的园林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第三阶段为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阶段。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二大三学生。该阶段以综合实验课程为主体,市场项目为补充,学校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联合,鼓励学生将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就业实践相结合,借助企业平台,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创作的设计能力,完成职业综合技能教学任务;第四阶段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三大四学生。该阶段根据现有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开展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形成以创新类实训课程为主体、各类市场实际项目和专业竞赛活动等为补充的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系统掌握园林专业知识和园林技术,具有设计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2.4 完善实验教学条件体系
2.4.1 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围绕“3个层面”“4个阶段”的实验教学,建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以学院教学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或行业企业的知名技术专家作为带头人,以学院教师及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作为骨干教师的核心队伍。不断优化教学团队,重点构建实验教学团队、教学拓展团队、科研创新团队3种类型的实验教学团队,建成一支职称、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和专兼比例合理,创新意识强,实验教学水平高,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2.4.2 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实验教学平台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有利于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原则,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实验教学平台:整合分散校内的实验资源、积极拓展校际合作,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提供平台;加强校企深度联合、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创建平台;学校实验教学与科研院所实验紧密结合,创建大学生创新就业实践基地,为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渠道。
2.4.3 建立导师制 为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建立导师制。导师包括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大一学生完成入门教育,对本专业的学习有足够的了解后,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选择一名校内指导老师,完成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参与校内导师的科研课题、工程项目或是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或挑战杯项目;大二学生则可在具备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一名校外企事业指导老师,通过参与企事业的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完成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
2.5 制定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和园林专业的学科特点,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细节考核,制定“三模块、四过程、多形式”的考核评价体系:“三模块”考核分为基础技能模块、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模块,其中基础技能模块考核的主要以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质量和平时表现为考评内容,综合技能主要以文献考评和方案考评为考试内容,创新能力模块主要以实物考评和项目考评为主;“四过程”包含实验态度评价、操作过程评价、实验结果评价和实验考试评价;多形式则是指考核形式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实验课程模块,从平时表现、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报告质量、操作考试、文献考评、方案考评、实物考评、过程考评和项目考核等方面建立多元考核标准。新的实验考核体系的最终成绩包括自评成绩、小组长评定成绩、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老师评定成绩,并分别乘以权重形成总分。
2.6 创新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实验教学管理是指对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与监督,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学校和学科特点,实验教学的管理应采取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和院系成立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教学基地,实行专人负责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实验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如统筹安排、调配和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研室具体负责各实验教学模块的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安排,并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3 结语
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卓越园林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在新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吉首大学园林专业只有把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构建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坚持卓越园林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制定卓越园林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和实验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系统专业建设,以此解决卓越园林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卓越园林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素华,蒋亚华,刘宇,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宿迁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 2016,(22):127-129.
[2]王浩,苏同向,张青萍.风景园林“五化法”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园林,2009(2):40-42.
[3]冯潇,李雄,刘燕等.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思路[J].中国园林,2013(6):19-22.
[4]梁娟,周红灿,孔繁磊.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