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高端科学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端科学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端科学技术

第1篇: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一、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灵活运用CAI课件,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CAI课件――这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完全改变了教师以往上课的方式。以往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用形象化、具体化的手段,很容易让学生弄清楚,达到教学目的。如《消化器官》、《血液循环》等解暗箱的课,学生不会苦于看不到,只通过抽象的想象去理解。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播放身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动态的心跳、胃的蠕动、血液的循环过程等,再加上教师以讲解员的形式进行旁白。学生观看到了平时不可能看到的画面,倾听老师的旁白,注意力被画面和动画吸引过来,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图文交互界面、窗互操作,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这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决策权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及时反馈学习信息,真正做到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如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设计几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几关,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关进行学习,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能力超差的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发生。在执教小学科学《物体的沉浮》这一课时,用flas,让学生全面了解观察潜水艇的构造,再反复观看它的工作原理。这比只是做做实验好的多,演示实验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人数、场地限制,学生不能完全看清楚,如果用课件演示,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一些科学实验,如在讲述《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用课件非常生动。总之,在学生无法实现操作、理解有困难时尽量用课件,对提高课堂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运用网络,作为课堂的延伸。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科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探究,指导学生在网络中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分工把学生分成小组,以网络为媒介搜集相关的资料,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比如在六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学习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不同主题的网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探究主题,主题相同的同学一起浏览网站,发挥集体的智慧,将得到的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分析,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科学小报告。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些都符合科学探究学习的特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仿照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如在《太阳、地球和月亮》这个单元,知识量较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小组,在网络上探究了四季的更替、白天与黑夜的变换,太阳的温度、大小、距离以及对人类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成功体验和自我效能感,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在课堂外的延伸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对问题的理解,养成多角度、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甚至改变世界观,都会影响非浅。

二、借鉴国外科学教育网站,达成资源共享

今天,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部门都重新认识到从幼儿园普及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如英国1989年开始把小学科学列为与语文、数学并重的3门国家核心课程之一;法国从1994年开始从5岁儿童培养“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等等。各国的科学教育政策清楚地表明,小学课程中,科学与其它学科是同等重要的,义务教育10-12年中,科学教育是连贯的、统一的、成体系的。

在国外的教学资源中,很多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这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他们的学习经历。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往往有教育网站的链接信息,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玩网上专门为学生学习设计的教学游戏。

另外,很多国外科学教学资源网站能够与学生教材配套,并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丰富了感性认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希尔教育学院网站中,有专门的科学配套资源,而且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资源分开,在学生学习资源中,用课件讲解的形式将知识清楚的呈现出来,比如在学习食物链一课中,从植物―昆虫―青蛙―老鹰,形象生动的将食物链产生的过程展现在孩子面前,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我们很多小学教育网站中根本就没有增设科学教育资源或者资源明显缺乏,文字讲解和图片的形式较多,不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在教学备课过程中,可以多搜集国外的优秀科学资源网站,有的可以直接给学生播放,有的可以为自己制作课件提供素材,从而为科学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营造一个有趣、直观、生动的科学课堂。

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的问题

第2篇: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传统教学 弊端 信息技术 新课堂 必要性 重要性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08

1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分析

1.1 教学目标问题重重

首先,传统教学对于不同学生设定同样的教学目标,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需求。这无形之中就给许多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和情绪排斥。这不利于学生真正学习和掌握知识,目标地设定适得其反。

其次,教学目标太集中于对认知目标的凸显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与人格目标。高中教学往往重点强调的是掌握所学知识,以应对考试。然而,被忽视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人格得以健全,素质得以提升,情操得以升华,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再次,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也过于功利化。每堂课学习什么内容,要完成多少教学任务,都硬性地规定和计划好了,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缺乏丰富性、动态性和趣味性。

1.2 教学方式弊端明显

高中的课堂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性非常差。学生一味追求“听懂”,而不是真正地学懂弄懂,整个过程中是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的思考。这使得学生到底有没有真正学到知识成为一个有待于被证实的问题。

1.3 考核办法落后单一

高中的考核办法永远是一张试卷,一个分数。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办法有它的合理性以及优点,但是同样不能否认,它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由于考试都是统一安排,这就决定了它存在很多的偶然性。譬如,考试的时候某个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学生生病了,某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状态不好发挥失常了,而某个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抱到了点子上,这样就会导致考试结果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大相径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够公平的。

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教学措施的浅析初探

2.1 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简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一直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现代社会的人必需的素质。所以,学校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这是信息社会对现代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国家也将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列入了新课标改革的范畴,明文要求各学校真正重视信息技术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严格执行。因此,探讨和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的教学,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2.2 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的措施探讨

2.2.1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首要目标

通过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关于信息技术的基本文化常识和社会问题,学会正确获取、选择、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把信息技术变为一项持久的手段,以适应信息社会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是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即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养成。

2.2.2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

高中的教学多理论且乏味,尤其在高考压力下,学生的学多是处在一种消极接受、被动为之的状态。要使学生真正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兴趣才是最好的驱动力。所以,信息技术新课堂的出发点,应该是通过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只有具有了兴趣,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会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达到双赢。

2.2.3 以学生的独特性为教学出发点

信息技术的涵盖面很广,包括的方面很多,每个学生喜欢的侧重面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学中要避免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整齐划一的规定。而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爱好与兴趣所在,尽量做到让他们在掌握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专研自己喜欢的方面,并尽可能对每个同学多一些指导。这就是因材施教思想的落实。

2.2.4 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教学的目的是育人,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所以,教学理当以学生,而不是老师,作为主体。首先,老师应该改变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多关注一下学生的兴趣、疑问,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积极参与。另外,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互动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2.5 创新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是一门极具趣味性的课程。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地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为了增强课堂的活跃性与丰富性,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小游戏、小比赛,如打字速度比赛,PPT制作比赛等等。这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作。

2.2.6 改革考核办法

一张试卷,一个分数,这种传统的考核办法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言,尤其行不通。既然是信息技术,那么更倾向于是一门技术、一门技艺。笔者认为,在考核中,只限定大致的方向与内容,让学生在所学范围内自由发挥自主创造,才是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与技巧,学以致用,学以创新的表现。

3 总结

直视并且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尚且处于初步探讨的阶段。因此,我们要不懈努力,孜孜以求,探索出信息技术新课堂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的教学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孙英娟.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信息技术教育,2007(1).

[4]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Z].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3篇: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新课改的积极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虽然浅显,但是由于其开放性强,所以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小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据了解,一些小学生在进入高段数学学习之后,其计算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数学成绩,因此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的计算能力十分重要。

一、影响小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原因

1.计算方法的多样性造成学生计算方面的不合理

在新课改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往往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样化的算法进行教学。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但是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同样存在短板。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算法的多样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一些学生依旧只是选择自己偏爱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算法的多样性也会让学生难以把握计算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机理,从而感觉无从选择。因此,算法的多样性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反而造成了学生在计算方面的不合理。

2.计算基础的不扎实造成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低

小学高段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够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低段时期的计算基础不够扎实。特别是一年级学生20以内的数的口算能力,如果这个时期学生的口算能力水平没有提高,那么高段时期的计算能力也就很难提高。例如在计算“96-49”这道题时,有的学生会脱口而出57,这并不表示学生不会计算这道题,而是计算很不熟练,这些都与小学低段时期的口算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必须从小抓起,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3.学习态度的散漫造成学生计算存在很多失误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时候一场数学考试下来,许多学生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这并不表示学生的口算能力水平高,而是学生把草稿随意写在书桌、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这说明学生的计算态度不端正,这样必然会给学习和计算带来失误。有些学生的态度不端正表现在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过于自信,因此从不检验,这也是学生出现计算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1.不仅要关注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还要提高计算方法的质量

当前,教师对于计算方法“量”上的重视程度已经足够,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但是对于计算方法“质”的重视不够。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还要提高计算方法的质量。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要认真分析,不能只拘泥于对形式的理解,还要理解这种计算方法的实质;其次,要学会利用已有计算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及时理解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对其进行优化,最终找到一种最简洁、合理的计算方法。

2.加强口算练习

小学低段学生的口算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段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的体现主要包括口算、估算、笔算以及利用计算机计算四大内容,而口算是其他计算能力的基础。同时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不仅要做到快速,还必须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率。口算能力训练中最基础的是2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做到的,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持之以恒,最终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精心设计练习

首先要增强学生数学练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的练习目的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一项新的计算规则之后,要采用“模仿练”的方法,围绕所教授的新规则安排一些基础练习,重点巩固新规则的使用方法。针对难点的练习应该采用“辨析练”的方法进行等。此外,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和认真验算的习惯三大方面。

参考文献:

[1]虞国荣,莫永技.小学高段数学复习课分层教学初探: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复习”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2(03):44-46.

[2]王春生.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3(12):135.

[3]陈海明.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8):142-143.

第4篇: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意象艺术 教学设计 实践要素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70

由于我执教的班级数量较多,自己即兴安排了一个教学内容《乱涂乱画》。因为经常看到学生会有乱涂画的现象,于是简单地说了几句,布置本节课的作业是在作业纸上乱涂乱画,而且还要比一比,谁最乱!这下学生可高兴了,都急匆匆、兴致勃勃地干起事来。有的学生想出了让人想不到的绝招:一个学生用笔在纸上画线时,另一个学生使劲推搡。到比一比谁最“乱”时,展示的作业大部分是画糊了,学生在嘻嘻哈哈中“闹完”了一节课,但我知道学生很开心、快乐。课后,我也反思了这节课堂教学:存在着准备不充分,教学过程松散,任务要求不明确等问题。但学生对“乱涂乱画”很感兴趣,因此,我觉得还是应该具有重新设计、组织教学的价值。重教之后学生在快乐之余,习作也有不错的效果,不亚于“大师”的涂鸦。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美术是快乐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天生就是创意大师,曲折的线条,跳跃灵动的点,变化无穷的色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挥洒,显现出他们纯真的认知世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智发育渐渐趋向成人化,绘画中追求形似,逐渐用“像不像”来评价美术作品的好坏、优劣,表现的事物形象丢弃了大胆、夸张的表现手法,刻意追求形似逼真的效果。但是又由于所掌握的技能水平、工具材料限制等因素困扰,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学习兴趣大打折扣,甚至陷入迷茫的境地。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掌握美术造型表现等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能带来情感快乐与身心愉悦。意象性教学设计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意象性艺术概念理解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美术门类大致分为具象表现和意象表现两大类。意象是美术中的第二种类型,它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构成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它与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格尔尼卡》相比,前者更多强调客观真实与再现,后者则强调主观感受与表达。两种不同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与中国画的工笔和写意相类似。

二、意象性艺术具有的特征

意象性艺术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对教师开发课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意象性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虚拟性。指意象所具有的非现实性,意象既可以用想象和虚构来表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可以用非现实的形态表现现实中已有的东西。

想象性。指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的产物。

情感性。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三、意象性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四个要素

1.教师要养成素材收集习惯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天成事物“乱”象本身就具有特殊性,让学生多接触感受可以丰富对事物物象多样性的感知,改变学生因接触面窄而形成的固有视觉图式,让学生获取第一手的物象印记,为意象性表现打下基础。素材的收集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物象,同时也要注意收集各艺术派别的艺术作品,诸如印象派、立体主义等大家作品图片资料收集,可在介绍作品成就的同时,让学生领略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客观事物与表达画家主观感受的方法。

2.教师要具有教学案例设计能力

美术新课标理念中强调:“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此美术教师为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须具备美术教学案例设计的能力。

例:《指甲长长啦》教学设计过程

收集资料:2011年9月14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专业歌手克里斯・沃尔顿,艺名“公爵夫人”,在纽约公立图书馆前展示她刚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最长手指甲。她的左手指甲总长10英尺2英寸(约3.05米),右手指甲总长9英尺7英寸(约2.87米)。只需484个她左手大拇指指甲那么长就可以够到帝国大厦的顶端。

分析与设计:小朋友的指甲是不可能长长的,以上的资料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长的指甲。指甲,其长长后并没有固定模式,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猜想,于是《指甲长长啦》这一意象性绘画教学课案例经多次修改设计完成。

3.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读“画”

意象性艺术因过多强调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来表现世界。因此艺术家就需要调动一切手段来表达这种感觉和意图,而不管是否与眼见的现实一致,从而产生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即在表现对象时有意或无意地改变对象的自然形态,以符合自己的创作所要表达的目的,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手法。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知道,再现客观对象时,有具象表达和意象再现两大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意象艺术作品时应更多从体会作者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入手。创造美、表现美的标准不具有唯一性,从而为理解、接纳美术作品奠定感性的理论基础。

4.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形式美法则

第5篇: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中应用低效的原因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的理念,早在素质教育的前期就被重视,也越来越广泛地在各学科之中展开。要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武装”数学课堂,必须认识到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上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领导的落后观念和教师的敷衍意识

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大力推行,但在一些地区,领导对于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视不够,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数学一直是主要学科中的重头戏,一些领导受传统意识的限制,本身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够,认识不清,认为过去一直没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也照样上得好好的,从而对现代教育技术采取“退而远之”的做法。也有一些领导基于教师不能熟练应用而耽误课程的忧虑,而直接选择了教师熟悉的传统教学方式,认为数学的教学应该以教师所能熟练掌控的教学方式为主。再者,教师把信息技术的培训只当作是一种培训的任务,不能“学以致用”,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做新的尝试。对学校的要求敷衍了事,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抗拒心理。一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不够熟练,产生畏难心理,不敢尝试。结果很多数学课堂中现代教育技术工具成为一种摆设,而没有真正地在课堂上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2.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和新技术的华而不实

数学课堂上教育技术的使用在度上把握不准,是导致教育技术使用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数学教师“用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照样可以把课上好”的陈旧教学观念意识浓厚,依旧侧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新的教育技术只是小部分接受,没办法实现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的融合。在数学课堂上,有很多知识点(如立体几何图形、算法、函数的图象等)单纯地依靠黑板加粉笔的做法,很难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另外,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工具,曲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教学各种知识都借助多媒体工具。一味地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装点“门面”,课件和多媒体制作的多姿多彩,不为突出内容,而只是追求形式。课堂热闹非凡,学生兴致盎然,但形式没办法服务于内容的表达,学生学习效果差,收效微乎其微。

3.评价体制不明和信息更新缓慢

规范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证现代教育技术有效使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现在的教师培训中,一些地区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方式不严格,无法客观、准确、全面地了解教师培训的情况,当然也就无法保证教育技术能力在课堂实践中的质量。再者,评价机制起着审核、监督的作用,能够帮助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走向统一,让培训过程中形成的教育技术能力能够在数学的课堂中得以施展。然而,很多地方没有相关的体制,使得培训过程流于形式,从而难以形成课堂上所需要的技术素养。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的奖惩措施,评价机制变为一纸空文,奖惩措施没有形成,评价机制所要求的,执行与不执行结果并无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训过程中教师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教师培训过后没有继续关注自己教育技术能力的成长,知识信息巩固和更新陷于“瘫痪”,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充实,在课堂实践中空白,使得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相结合的做法无法开展下去,又回到未培训前的状态。

二、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要用好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必须明晰它在课堂上所承担的角色是辅助作用,它所表现的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一切都是指向和服务于数学知识内容的表达。我们追求的不是空有形式,我们要的是饱满的形式,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上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课题的探讨是多维度、多方面的。

1.找准时机,用于关键

找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时机,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时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行之有效、行之高效呢?首先是在遇到新知识点时,新旧知识难以建立衔接的时候。例如,初学立体几何时,大多数的同学并不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要从直观的平面向依靠想象的立体图形过渡,很难一下子实现这个目标。此时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加以表现,翻转变化,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则学生很容易就能将立体图形和自己的想象建立联系。其次是在遇到知识疑难点的时候,要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时候。例如,二元一次方程和三角函数中,考察某一因素的变化对整体的影响,或者某一因素的变化对其他因素关系的影响时,借助动画加以演示,就可以很直观地呈现其变化过程。再次是遇到与学生生活背景或现有知识相脱离的知识点的时候。比如高中新教材增加的算法、天体运行轨道与椭圆的性质,还有许多现代的新科技在数学上的表现,学生难以接触到,此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呈现这些新科技,能使学生对知识点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2.取长补短,画龙点睛

从生理学上分析,大脑皮层的镶嵌式活动,摆脱长时间做单一重复方式,可以减少疲惫感,能够更好地被大脑接受。从心理学上分析,适当地变换方式,可以避免产生厌学的情绪。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当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调节作用。用各种与内容相符合的形式加以表达,可以促进知识点更好地被吸收。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形式丰富多样,能够把课程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比如讲到“指数函数”的有关知识时,可以通过在多媒体变换底数与图象,为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感官察悟,节省繁冗的计算和画图时间,再结合教师的讲解演示,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它的图象,了解它的性质。其次,加大教学容量,提高知识的灵活度。比如刚学到“圆”的应用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呈现静态状态下圆的事物和生活载体,还可以呈现运动状态下圆的对外表征,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启发和影响。

3.在实战中检验,从战果中调整

现代教育技术要融入数学课堂中,还必须要求教师积极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参与教学实践,在学习效果的反馈中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改善,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发挥最佳的功效。而这一切都要归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只有真正地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灵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胆地去尝试,并在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中作调整,不盲目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做到既慎用又巧用。例如,在学习“圆锥、圆柱、圆台的定义”时,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到位,对几何体的认识如果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或板书演示,难以把这种动态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可以完整地为学生展现其运动的真实状况,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的本质。另外,在数学的课堂实践中,就是要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及时反馈的突出特点,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根据情况自主学习,避免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现象,实施因材施教,充分地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6篇: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此次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整个试卷将本学期的知识整个融合进去,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五个大题。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这些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也就需要孩子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体现了灵活性。

在考察学生“数的运用”的内容多是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显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灵活性,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4、题型简约。整套试题题型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题干简约晓畅,降低学生审题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发挥水平,真实检验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                

5、难易适中。整套试题基础题占90%,难度题占10%,较好地体现这次命题的指导思想。

    二、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第一题是填空题,分为11个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第1、2题考查质量单位和单位的换算,题型简单,多数学生能按要求作答,少数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不能正确区分重量单位克、千克,不会应用克与千克的相互转化。第3、5、6题考查除法的初步认识,包括平均分、除法算式的读写、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读算式:把除以的“以”和“等于”写错,还有部分学生把“除”和“除以”混淆,导致失分现象,一个完整的除法算式读作什么,70%的学生作答成乘法口诀。第4题考查运算顺序,得分率较高。有部分同学,知道先算加法,再算乘法。但是不会写字,有些是同音字,有些是错别字。第7题属于有余数的除法,考查学生对“余数小于除数”的认识,多数学生能回答正确,少数人不理解这个知识点。第8、9题为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认识、数的组成等知识点,很多学生在读数的时候,把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混在一起,导致失分较重,这些课堂上重点训练的题型,真是不该出现这样的错误。第10题考查近似数的知识点,这题是最容易出错的,因为学生对“四舍五入”的理解不够,近似数的应用,35%的学生不会做,还有部分学生答成汉字。第11题考查判断推理,因为学生还没学过小数大小的比较,只有少数学生能作对,但阅卷时按超纲处理,统一给分。

第四题是计算题。都是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总体还是不错,但是都有因为粗心算错的。第22题是口算,正确率较高,只有少部分人在整百整千数相加。有一部分少写0。第23题是竖式计算。有一部分同学数位没有对齐,有的等号后面没有写答案,少部分不会算。导致失分。第24题,脱式计算,有几个同学没有写等号就直接算、有部分同学不会混合运算,不知道运算顺序。导致失分。第25题,第(1)和(2)小题出错的人相对较少。第26题,大部分同学不明白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不了解这个数就是被除数。导致失分。

第五题是认识统计表。失分的人数不多,多数同学都及格了,只有少部分同学对统计表中的文字理解不透彻。导致失分。

 第六题是解决问题,分为五个小题,每题5分,共25分。第27、28题考查学生对平均分知识点的掌握,题型简单,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作答。有部分学生算式写对了,但是答案不正确,可能是乘法口诀还记不住。第29题考查学生对“几个几是多少,谁比谁多多少的问题,”大部分同学能够解答,部分学生只写了第一个算式,第二个问题没有解答,这部分同学对题意的理解不正确。第30题考查学生对“比一个数多几是多少,全天共收了多少千克?”好多同学只解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没有解答,对题目没有认真理解题意。好一部分同学700加200都算错,说明三位数的加法还有困难,这个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掌握。第31题考查学生对“三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好些同学都把100减46算错了,说明数位上连续是0的减法学生还很吃力,还得加强。部分同学只解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没有解答,说明没有认真读题目,或者理解不了题意。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对平均分的理解,对除法算式读写的训练,练习算式中一些难写的字如“除以”“等于”“加、减、乘、除”,降低错误率。

2.课堂上重点讲解除数与余数的关系,这有利于后面三年级除法的教学。

3.万以内数的读写,应重点强调读书应该写成汉字,写数写成阿拉伯数字,不要出现两者混淆的情况,另外,加强“四舍五入”概念的导入,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该舍去,什么情况该进位。

4.出试卷的时候,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11题,课本上没有小数的比较,同步指导上面也只是简单提到,如果同步指导习题没讲解完的话,那么学生就会觉得陌生,甚至老师也会说是超出教学大纲了。

5.部分学生的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很慢,出错率较高。

6.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强化训练就能成功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经常的有效的训练。而口算的训练又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容易形成惧怕口算,逃避口算的心理。口算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7.基本知识必须抓实、抓细、抓紧,并强调书写的态度一定要认真。

8.培养认真读题、细心做题的习惯及灵活解题能力。二年级各种题型的种类在增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细心习惯(细心读题、细心思考、细心计算)也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成绩,也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今后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读题、做题的方法指导,严格要求认真仔细,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9.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特别是计算题和解决问题的题,让学生通过检查可以发现自己抄错的数,找错的信息和计算结果的错误,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10.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第7篇: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科技进步;高端珠宝;珠宝鉴定

在当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不仅仅带来了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更在促进各行各业发展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而珠宝行业也不例外。科技进步不仅仅带来了珠宝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对珠宝鉴定带来的重大改变以及深远影响,不仅仅给珠宝鉴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珠宝的合成处理技术也相应出现较大程度的提升,而作为价值较高的高端珠宝如何避免被“鱼目混珠”,如何真正挑选出天然的产品,则往往需要借助更为精准的仪器与更为可靠的技术。

1科技进步提高了珠宝鉴定的技术

鉴定技术如何使影响珠宝业信誉的重要依据及因素,要想保证珠宝鉴定水平的不断提升,则必须借助新的技术、新的科技。如利用显微镜技术或借助矿物的光学原理来进行细小微粒的鉴别,保证了珠宝鉴定更为可靠;使用蓝锥矿进行结果校对,使得结果更为准确;借助锥光镜来进行宝石中透明包体中的光学图形进行一定的解释,使之结果更为科学合理;从热导性的基本原理出发,鉴定天然或合成的祖母绿等等。在当下使用较多的主要为可见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紫外荧光技术、拉曼光谱技术等。以光纤光谱仪为例,在其发明以前,仅仅使用手持式分光镜进行测量,查看宝石对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并不是那么容易察觉与实现,也很难准确地判断出到底是何种宝石以及是否存在人工进行处理的情况,这对于准确判断高端珠宝的价值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而在光纤光谱仪出现后,借助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技术得以使用,主要集中观察在可见光范围内,珠宝吸收光谱所呈现出来的光谱变化情况,着重是红光波段,用来准确区别珠宝是否人工染色,能够更为便捷地区分红蓝宝石、翡翠、天然钻石等等。

2科技进步改良了珠宝鉴定的设备

在传统珠宝鉴定中,最重要的仪器包括双目宝石显微镜、折射仪、热导仪、电导仪等。利用双目宝石显微镜,可以检测到宝石中的包裹体、色区等,但其需要借助多种明暗照明手段,使用过程较为繁琐且要求较高;使用折射仪对珠宝进行测量则需要依据各种宝石的折射率来予以区分,一旦有任何误差都会导致鉴定结果的不准确;使用热导仪或电导仪则主要被拿来区分钻石与其可能的仿制品,其他珠宝涉及较少。鉴于传统珠宝鉴定技术及设备自身存在限制,提升珠宝鉴定的技术或水平则显得尤为迫切。在20世纪90年代,珠宝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主要改进了一些较为常规的珠宝监测仪器。如激光拉曼光谱仪等,这其中有结合显微镜一起可以使用的,专门测定宝石的光学符号的仪器;凌光镜,其改良后能够进行短波紫外荧光测试;可以鉴别合成钻石中内含金属包裹体的强力磁性仪等等。这些仪器,不仅仅使得珠宝鉴定在准确度、精准性、便捷方便性以及鉴定速度等多方面大大有所提升与改进,而且对珠宝自身的损伤程度也是极其细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其中需要着重提到一个技术,即模式识别系统。这种系统本身依托于计算机自身的一个辅助信息系统,其为珠宝鉴定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方法与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套程序是于20纪60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阶段中,逐渐被珠宝鉴定加以使用。其主要是先借助各种仪器以及多种检验方法对珠宝的各种数据及参量进行系统地测试,并由其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这套程序借助计算机自身强大的特性,能够对所捕捉到的有关珠宝的数据进行实时提取,并借助计算机的高计算能力进行预处理,然后对珠宝的特征进行提取与识别分类,最后得到珠宝鉴定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系统几乎涵盖了其他常规仪器的检验方法,能快速地判断出珠宝的密度、硬度、种类等,并能较为准确地识别珠宝的颜色等较为细微的信息,并由此得到较为精准的结果,在珠宝鉴定方面表现极为突出。

3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得珠宝鉴定工作效率提高

在当前,进行珠宝鉴定工作仍旧需要进行繁琐的人工输入,而高端珠宝的本身的珍贵性使得其数据较为繁琐,从设计、生产、鉴定、销售等多个环节上,信息互通的重要性也愈发体现出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得新的软件系统可以逐步取代人工操作带来的不便捷性,则使得高端珠宝从设计到销售的最终环节,全部借助网络与计算机进行及时更新与分享,使得能够随时对高端珠宝的进行监控与掌握,使得珠宝从出厂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一目了然,且珠宝鉴定的结果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反馈,大大提高了珠宝鉴定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促使珠宝鉴定进入无纸化管理,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潮流。

4科技进步对高端珠宝鉴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当下,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为珠宝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与设备,也使得人工合成、人工处理珠宝层出不穷,为珠宝鉴定带来挑战。而高端珠宝因其品牌及产品的较高地位,使得不少商家乐于仿制与合成,高端珠宝市场涌入大批的人工产品,这使得高端珠宝鉴定面临更大更多的挑战,提高其自身的鉴定水平也迫在眉睫。

结束语

当下,人们已经越来越能感受到科技进步对珠宝鉴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要迎接这种新的挑战就必须不断提高珠宝鉴定的水平与方法,及时改进珠宝鉴定设备,抛弃原有陈旧的方法与手段。新的技术与设备已经证明了其在高端珠宝鉴定上精准度更高,使用仪器更为便捷,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且对珠宝无损,科技进步必将可以推动高端珠宝鉴定水平的步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郭阳洋,罗飞飞.珠宝科技进步对珠宝鉴定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4,7.

第8篇: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

0引言

在机械工业系统持续完善的历程中,受到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以往的机械制造生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市场迅速发展的要求。传统低效化的人工制造形式,既不利于机械制造的进步,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机械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到来,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使得工业生产的效率显著提高。鉴于该状况,机械自动化制造工艺有助于未来机械工业的发展,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1.1CAD软件与CAPP技术的广泛运用

CAD作为设计软件,通过计算机来对设备和图形进行制作。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中,借助CAD软件技术的功能,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还能使得人体直观化、立体化的进行审核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同时,CAD软件技术既可以节约人力劳作,还可以实现设计项目工作的高效性。则CAPP技术主要以支承作用为主,保证设计方案更加规范性及标准化,有利于下一步的生产环节开展。

1.2体现出人机一体化的思想认识

提出人机一体化的观点,不但代表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达到先进的水平,还说明了当下的机械工业发展水平正处于总体科技的领导地位。人机一体属于智能化机械,将人纳入到机械运行中的重要成员,这样既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也使得坏境产品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1.3部分企业开始运用CIMS技术

CIMS技术是现代集成制造体系。通过运用该技术,可以对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就如信息处理的过程一样,将企业中的人员、技术以及经营管理不断优化,然后汇成一个总体。基于这样的生产方式,每个车间都可以正常有序地配合机械生产,使得企业生产的产业链运行模式得到有效的升级。

2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的介绍

2.1机械自动化技术核心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企业的生产工作中非常重要,是实现企业正常生产和工作的重要保证。而且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现代的工业生产的运用势必越来越多,这项技术很好地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同时这也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下的经济发展,要想使企业更好地生存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代,就必须要从科学技术的方面出发,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自动化生产方式,从而才能有效地保证了自己企业的竞争力,确保自己的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首先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工作压力,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同时也节省了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企业的产业结构,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收益。其次就是传统的机械工业生产的技术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比如像在生产中太浪费,同时需要很多的工作人员进行不断的工作,而且工作效率还极低。而把机械自动化核心的技术应用到现代的企业生产中后,可以有效提高其生产效益,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还大大地节约了成本的投入。所以说机械自动化技术出现大大优化了现代企业的生产结构,减少了企业中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我国现代生产企业的全面发展。最后就是在采用传统的机械生产技术的时候,不但会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因为技术的落后,最后生产出的合格产品又非常的少。这种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下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所以在使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优化其产业结构,同时降低各种能源的消耗,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核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机械生产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形式,而对着市场激烈的竞争局势,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创新。通过采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操作,加大数控化的精准度,这也是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核心。而且通过不断优化机械自动化的数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其运行的质量。

2.3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性能发展上,其将会转向比较高端的发展,在速度和精度上有所提高,此外,还会逐渐增强机械自动化应用的效率,这些比较高端的要求都是机械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在现阶段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因为其核心技术是数控技术,然而数控技术在高速发展中,所承载着一些比较重要的任务,还包括部分高端芯片等方面的合作作用,在此基础上,促使机械自动化方面的技术能够达到高速度和高精度以及高效率上的要求。同时,对于机床自身在动态以及静态上的变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高端要求的实现起到了基础作用。其次,机械自动化技术自身的柔性化特点主要体现在数控系统自身采用的比较柔性的设计上,在集成技术的作用下,对所有的区域进行模块化的管理,进而对其进行功能覆盖。此外,针对各种各样的在生产中的要求能够实现所有功能下对于系统整体运行下的柔和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机械生产过程的数据,能够不断促进其动态调整功能的实现,进而对其进行群控系统的作用。最后,是向智能化逐渐转变。机械自动化技术本身就拥有一定的自动化,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将这一特点逐渐优化和放大,然而在目前的发展中,机械智能化的发展还不很充足,因此需要非常高端的技术做保障,以促进机械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机械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然而其的发展还是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机械自动化未来的发展中,明确其发展趋势非常重要,有助于机械自动化快速实现智能化,以及向比较高端的技术水平上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鸿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核心与制造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6,27:58.

第9篇:高端科学技术范文

高铁技术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创新、再创新,走过了很不寻常的道路。我们为之高呼,为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取得的进步而自豪。但是,之所以领先于别人,一定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有更多的创新和大胆探索,当然这也注定着风险并存。我们需要加倍注意这些风险的客观存在,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显然,一些人提前陶醉了。一些非核心技术的把控和配套服务的疏乎导致事件正在一步一步地朝着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京沪高铁开通以后,故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质疑声试图给人以警示,不过有专家解释,磨合期出现微小故障,属正常现象。也有专家认为,磨合期出现的故障应该在试验期解决。而为什么在试验期内,这些故障没有被发现或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可能是今天高铁故障频频发生的根源。

那么,我们是不是急了点,或者太自信了点?对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频频发生的故障没有足够重视?

再看这次温州的动车追尾事故,让人实在看不明白,这么先进的技术条件下,怎么会发生如此低级的错误?官方的权威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我们不去假设和猜测。但是,从今年高铁系统发生的以上事件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总结高铁问题,而是到了好好反思一下高端制造业的时候了。

高端制造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是大量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结合体;二是附加值高、收益高;三是风险高。我国“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重点对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主要涉及航空产业、航天产业、高速铁路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等五大领域。

“十二五”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高端制造业将正式改写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历史,但是,高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首先,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传统制造业并不是不发展了,这里需要正确处理高端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关系。

高端制造业只是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发达国家的产业也不都是高端制造业,就连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还一直保留着部分传统制造业。可以说,高端制造业与传统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传统制造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优势突出,也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它的主要原因。但是,传统制造业往往受制于环境和资源的约束,生存空间正在被逐渐压缩。相比之下,能耗需求少,环境污染小的高端制造业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高端制造业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进步的,主要是对传统产业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方面给予提升,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其次,从实践来看,高端制造技术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积累起来的,首要的是人才基础,产业基础,其次是产业环境。今天,我们在高铁、深海载人、大飞机、航天等领域都取得了不少成就,有利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但发展高端制造业要切合自身产业基础,不能盲目发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