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城市治理成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治理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治理成效

第1篇: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关键词: 碳税工具;治理成效;煤燃料碳排放;欧盟

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6-0097-04

近年来,环境污染的碳税治理诉求渐趋强烈。欧盟较早将碳税作为一种调节工具用于治理环境。1988年多伦多气候大会上,几个国家发起减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倡议,最终,芬兰、瑞典单方面提出征收碳税。随后,荷兰、斯洛文尼亚也开征碳税。1990年代末,欧盟主要成员国德国、英国引入类似的税以抑制愈演愈烈的温室气体排放。然而,作为宏观调控工具的碳税,不可避免的遭遇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困境。如何实现碳税的“双重红利”,成为理论界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对欧盟碳税实践的客观分析,评价碳税工具调控成效,为我国税收政策设计提供借鉴。

一、欧盟碳税工具环境治理成效

碳税在抑制CO2排放方面究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欧盟国家有没有获得碳税“双重红利”?此类问题的争论发端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碳税制度兴起,并将继续进行下去。本文重点关注欧盟国家碳税政策工具的实践效果,进而发掘碳税工具的真谛。以下就1990~2006年间欧盟有关国家的碳税及其减排效果进行分析。表1是相关国家的CO2排放增量和能源使用增量情况,数据显示,碳税工具调控效果明显。

由表1可知,所有北欧国家都实施了碳税政策,但唯有丹麦减排效果最佳。碳税促进了北欧诸国减少能源使用强度,但挪威节能效果最不理想。也就是,碳税对于北欧诸国而言,都有着抑制CO2排放的作用,但节能减排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欧盟区内,丹麦是唯一碳税带来碳排放稳定下降的国家。表1所示,1990~2006年间,丹麦以年单位投入近15%的速度减排①。有趣的是,芬兰、荷兰、挪威在减排方面比美国情况还要糟糕。Martin, Isaac, Ajay Mehrotra and Monica Prasad(2009)的比较研究认为,在减少因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方面,丹麦比挪威和瑞典都要成功[1]。

丹麦是否以牺牲经济增长换来环境保护目标,毫无疑问,没有税收,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更快。但自1993年以来,丹麦人创造了“丹麦奇迹”,并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Campbell and Pedersen(2007)比较了1990年代的丹麦、美国、德国和瑞典的经济运行状况时发现,在人均GDP、失业和通货膨胀等方面,丹麦与瑞典和美国情况相似,但比德国要好得多[2]。

二、欧盟国家碳税结构及其优惠政策分析

欧盟国家碳税工具调控效果迥异,是否与其税制结构有着一定的联系呢?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1年第6期2011年第6期(总第174期)唐祥来:欧盟碳税工具环境治理成效及其启示

1.芬兰。1990年,芬兰在全球率先推出碳税。考虑到碳税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国民经济发展可能产生负面效应,通过降低所得税与劳务税税率以减轻企业税负,用碳税收入抵补减税空缺。最初,碳税征收范围涵盖所有矿物燃料,并以燃料的含碳量为计税依据,税率也较低。随后几年碳税税率逐渐提高,1995年达到38.30芬兰马克/吨CO2。同时,征税范围也在扩大。在税收优惠方面,芬兰实施严格的产业审查、审批制度,事实上只有少数工业设备生产企业获得税收返还机会,造纸和纸浆生产部门大约10~12个企业获得税收豁免②。

2.挪威。挪威在1991年开始对家庭和部分企业征收碳税,其目的是将2000年CO2排放量稳定在1988年的水平。1998年税制改革,碳税征收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业且税率不得低于13欧元/吨。但考虑到碳税会削弱国家竞争力,挪威政府制定了相应的税收返还政策,如将碳税收入部分的返还给使用生物柴油的企业,以及奖励那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对于解决就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

3.丹麦。1992年,丹麦对家用能源征税,标准税率为13.4欧元/每吨CO2。1993年,对工商企业所用天然气开征碳税,税率与家用能源相同。1996年,丹麦推出新的能源税改革方案,其特点是实施行业差别税率,1996~2000年间的税率分别为:(1)重工艺,每吨CO2征收碳税5~25丹麦克朗,另签订能效改善协议且成功实施的企业,有效税率为3丹麦克朗/每吨CO2。(2)轻工艺,碳税税率是50~90丹麦克朗/每吨CO2,同样对签订协议并成功实施的企业实施低税率,2000年税率为68丹麦克朗/每吨CO2。(3)室内供热,碳税税率为200~600丹麦克朗/每吨CO2。

4.荷兰。1988年,荷兰开征环境税。1990年碳税成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1992年,碳税改为能源税和碳税,比例各为50%。但大型用户可以享受能源税豁免。而天然气使用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生产厂商,其环境税的税率比基本税率要低40%左右。2004年,税改后只保留对煤征收环境税,其他能源产品的环境税转移到能源税和矿物油的消费税之中。第二种税是“能源管理税”。该税于1996年开征,并实施低税率,随后分阶段提高税率。1999年,主要针对小型用户征收能源管理税。2004年,将部分燃料环境税融入能源管理税,并将大型用户纳入标准征税范围。

5.瑞典。瑞典于1991年开征碳税。税基是根据各种不同燃料的平均含碳量和发热量确定。最初,私人家庭和工业用燃料的碳税税率均为250瑞典克朗/吨CO2。1993年,工业部门的碳税税率降为80瑞典克朗/吨CO2,同时提高家庭碳税税率至320克朗/吨CO2。此外,对于一些能源密集型产业,采取了力度颇大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于那些为制造业和农业提供热力的企业的除去汽油以外的全部燃料的能源税和70%的碳税返还等。

综上所述,欧盟碳税政策有着明显的特征:一是各国税种设置不同、税率差异大。税种设置分为单独设置碳税及能源税与碳税并重。挪威和瑞典的税率相对较高。二是混合征收方式。即税率设计既考虑燃料碳含量,还考虑不同燃料的比价、不同行业的燃料成本比重等因素。三是实行差别税率制度。对家庭、生产企业消费燃料实行差别税率政策,目的是获取“双重红利”。四是基本配置了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是有特定的消费指向,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工具的调控功能。

三、丹麦碳税工具环境治理成效深层次原因分析

丹麦碳税以减少煤的碳排放的指向目标明确,且“单一政策功能”的碳税思想使得碳税制度设计更符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碳税工具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1. 高碳替代能源的可获得性。丹麦碳排放的减少主要得益于煤燃料消费的碳排放减少。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消费量占比大幅度下降,煤燃料排放占比下降更是明显,由1990年的33.86%降到2006年的22.61%[3]。石油燃料排放基本稳定,虽然1990年代中期曾经达到排放高峰,但2006年又回到了1990年代初期的排放水平。天然气排放一直处于稳定提高的状态。1990年,丹麦来源于煤的碳排放达到了24.41百万公吨,均高于芬兰(16.00)、挪威(3.49)和瑞典(9.61)。而1995和2001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占比分别为5.5%和16.4%③。因此,虽然单位资本能源消费量在增加,但由于发展了可再生能源,有效地替代了煤能源。可见,煤燃料的碳减排是丹麦碳减排的关键。

为什么丹麦碳税能够有效促进企业选择替代煤能源,原因主要有:一是开征碳税初期,丹麦能源结构中,煤能源占比大,达到了33.86%,因此,丹麦压缩煤消费的空间更大;二是丹麦在可替代能源上进行了大量投入,如开发风能,建造“热、能耦合”工厂以及发展氢能源等④可再生能源。丹麦的20%的电力来源于风力发电;三是通过对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等征收低税(相对于煤),从而设计出一个“人造替代性”。此种方法摒弃了按照碳含量对燃料征税的模糊做法,它对企业产生了“弃煤择气”的强烈激励。

2. 碳税收入用于环境专项治理。丹麦的碳税收入并非作为一般税收收入整体进入预算安排,而是作为环境治理目的再次回流到产业发展中。最初引入碳税时,其全部收入返回到产业中。1996年起,基于自愿协议的优惠导向,60%的碳税收入返回到产业中,40%的碳税收入指定用于特别的环境治理[3]。毫无疑问,丹麦的碳税产业返还政策有效地避免了该国经济竞争力的丧失,以及非最大化财政收入而社会理想水平的碳税设计理念,碳税政策的激励信号明显。

3. 自愿协议的激励政策。自愿协议是政府给予节能减排企业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达到了自愿协议所规定的碳排放,对企业实施较低的碳税税率。Shopley and Brasseur(1996)以企业访谈的方式评价自愿协议框架时说,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自愿协议能够激励企业投资高效节能技术。由于节能技术投资的回收期较长,没有优惠政策的支持,企业很难维持对高效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投入,自愿协议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对家庭居民非歧视性碳税政策。北欧诸国对企业征收低税,对家庭居民征收高税。此制度安排基于碳税的“双重红利”思想。较之于家庭,企业对碳税的边际税率更敏感,而家庭的能源消费刚性更强。不同的是,丹麦对企业征收的碳税税率比其它国家都要高,而对家庭征收的碳税税率又比其它国家都要低。比较而言,丹麦的碳税政策对居民家庭的歧视性更弱。

四、欧盟碳税实践的几点启示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采取任何严厉的治理措施均不为过,税收政策工具当仁不让。然而,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以及欧盟碳税实践经验,需要对以下问题仔细考量。

1. 我国征收碳税时机的选择。丹麦碳税政策成功经验之一是降低煤的使用量,开发替代煤的清洁能源,以及提高能效。从我国现时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消费占有70%左右,压缩煤炭消费具有较大的空间。但从另一个角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的依存度较高,在煤替代能源还未真正形成,以及高效清洁能源尚在开发的初期,征收能源税(碳税)不但不能有效地促使企业转向消费低碳能源,相反,会直接加重企业负担,甚至危及其生存,非但不能产生“双重红利”,而且还会形成“双重黑损”。而且,我国煤炭工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一些地区的民生基本依靠其维系,碳税对这些地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征收碳税是个趋势,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2. 淡化碳税“双重红利”效应,立足节能减排调控功能。即使我国现在还无法实施碳税政策,但能源税改革应渐次推进。笔者以为,能源税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淡化碳税“双重红利”效应,立足节能减排调控功能。虽然“双重红利”问题还在争论,但其假设前提在现时的中国尚不具备。其一,我国是以流转税为主导的税制结构,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仍然很低,碳税调节扭曲性税收的客体并非明显存在。其二,我国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供给几乎无弹性,碳税对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其三,我国大部分税种的税目、税基和税率,还未从绿化角度进行全面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而且,作为一种宏观调节工具,同时发挥着两项以上的正向调节功能几乎是困难的,倒是反向功能往往互现。因此,应该将碳税功能定位于促进节能减排,并且,还要结合其它的政策工具综合调控。

3. 实施差别征税、善待民生、重在激励的碳税政策。开征碳税以及碳税标准的设计依据是:燃料的含碳量以及实施差别税率。丹麦对煤燃料征收高税,对天然气征收低税,引导企业消费天然气替代消费煤,这种做法我国即期还很难仿效,但通过差别税率调节燃料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对不同的用户实施差别碳税,是欧盟诸国的普遍做法,也是制定税制的基本方针,我国在设计碳税时,应摈弃“善待企业、恶对居民”的做法。其原因:一是我国家庭能源消费属于基本民生。殊不知,即便在冬季,我国淮河以南的居民仍然缺乏供暖消费,因此,不存在能源过度消费问题;二是居民属于被动消费能源,能源消费的选择性较小,若对居民征收高税,不但不能优化消费结构,而且会进一步恶化民生。

碳税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其激励效用,通过节能减排战略,制定不同时期的减排指标,企业达到相应指标的,退还相应的碳税,激励企业自觉实施减排行为。另外,需要完善公共财政功能,在未建立环境预算的情况下,将碳税收入纳入专项资金管理范畴,形成健康的环境收支自循环,抑制环境的进一恶化。

4. 费税改革而非费外加税。我国现行的税制体制中,涉及到环境的相关税费并不在少数,但其发挥的环境保护功能非常有限,主要原因不仅它们分散在各种税费之中,而且基本是设置在消费环节,没有建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税制设置目标,因而也就没有形成税种、税制各要素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和制衡的相对独立的能源或环境保护税收体系。我国的碳税政策应走一条税费改革之路,而并非在已有的税费之外增加碳税,否则,其必然演化为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工具。在未来时期,我国可考虑设计融入型碳税方案,即不重新设立单独的环境税税种,主要通过对燃油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以及车船税等部分现有税种的改革和完善,逐渐构建环境税制度体系。

注释:

①另外,英国因为减少煤炭工业致碳排放下降,德国由于关闭了东部工厂而致碳排放下降。

②Speck,Stefan,Mikael Skou Anderson,Helle Orsted Nielsen, Anders Ryelund, and Carey Smith.2006, The Use of Economics Instruments in Nordic and Baltic Environmental Policy 2001-2005. Nation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e, Denmark.

③资料来源于“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Energy Annual; del Rio and Gual(2004)”.

④荷兰经济能源结构与丹麦相似,煤能源占比较大。但荷兰过度依赖自愿协议,且工业企业达到自愿协议规定的碳排放标准,可完全获得碳税豁免。而丹麦的自愿协议只是个补充机制。

参考文献:

[1]Martin,Isaac, Ajay Mehrotra and Monica, Prasad. Introduction, in the new fiscal sociology: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taxation,eds[M].Isaac Martin, Ajay Mehrotra,and Monica Prsa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324.

[2]Campbell,John L., and Ove K. Pederson. The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and hybrid success[J].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2007,40(3):307-32.

[3]Edward J. Balleisen and David A. Moss. Government and markets:toward a new theory of regul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378.

[4]Daugbjerg, Carsten, and Anders Branch Pedersen.New policy ideas and old policy networks:implementing green taxation in scandinavia[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2004,24(2):219-49.

[5]Speck, Stefan, Mikael Skou Anderson, Helle orsted nielsen, anders ryelund, and carey smith.The use of economics instruments in nordic and baltic environmental policy 2001-2005[M]. Nation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e, Denmark,2006.

[6]王哲林.环境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税务研究,2007,(7):78-82.

[7]周剑,何建坤.北欧国家碳税政策的研究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8,(408)(11B):70-73.

The Implement of European Carbon Taxation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ANG Xianglai

(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Carbon taxation has good effects on the re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European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Denmark. The emission of Carbon from coal is restricted in narrow limits in Denmark. There, fuel as coal is imposed heavy taxes. There are different coal tax rate upon firms and residents. And voluntary agreements have great incentives i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Our government should levy carbon tax on an appropriate time, and environmental taxa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reform of tax and charge. Forget the double dividend of carbon taxation and focus on its func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ifferent tax rate between the companies and the famili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Key words:Carbon taxation;Implement;Carbon emissions from coal;European Union

收稿日期: 2011-06-17

第2篇: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关键词:消防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现状;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市里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作为建筑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工程设施的质量高低无疑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注重提高消防工程施工的质量、确保项目的质量安全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只追求速度不追求质量,只会造成安全的隐患,给国计民生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加强对消防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既是维护了施工单位的良好信誉,也是对国家的稳定与人民的安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消防工程施工的特点及意义

作为一项复杂的产品加工过程,消防工程施工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作业场所流动分散,生产周期长,交叉作业等。工程项目从设计、建设到竣工交付使用,经历了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和阶段,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将会最终影响消防工程的整体质量。这些都给消防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消防工程的主要作用在于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其重要意义有: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稳定与人民的团结;在灾难发生时有效的减少财产损失。消防工程的质量优劣事关重大,直接关系到公民人身财产、公共财产和社会公共的安全,切不可稍有疏忽。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消防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二、我国当前消防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科技手段与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消防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在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的一些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

1、对消防施工单位的审查工作不彻底

消防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决定消防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条件。现实中对施工单位的审查往往只对单位整体的资质进行评估审查,而对于个人的素质的高低却疏于评判。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因法律意识淡薄或个人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随意改变设计、消防工程层层转包、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给消防工程的质量安全造成了威胁。

2、消防工程设计阶段监理介入不达要求

一个综合楼内的消防工程一般情况下应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指示及应急照明系统、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广播及通讯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涉及的学科多、专业细。往往一个系统的设计要由多个专业配合才能完成。而图纸若设计不严密,照搬图集,易给施工带来随意性。因此,在设计阶段,监理人员就应该不局限于本专业,要能看懂与消防工程相关的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土建等专业的施工图。

3、施工不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常会出现如下不规范的施工现象:在不少消防工程中,必要的防锈处理没有应用到室外消防工程给水管道的钢管内外;而在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要求使用镀锌钢管但却没有使用,泵房出水总管以及竖管除闸阀外,不用缩接或法兰接头连接,有的全部使用电焊焊接。消火栓箱底部预留孔高低位置不够,或是孔的角度不够,或与周围物体间距离过小,到用水时消防水带不易安装,或安装后水带弯折,出水不利,或者水带干脆就无法安装到消火栓。设置的消火栓数量和压力不够,与需要覆盖到的建筑物高度、面积、结构复杂程度不配套。自动报警系统的电器线路预埋管不到位,有的将电线直接埋入混凝土内。

4、竣工验收阶段对隐蔽设备的质量无从检验

对于消防工程来说,其相当大的一部分工程是隐蔽的,等到消防工程竣工时,其隐蔽工程的质量已经无法测定,只能依靠检验固定消防设备的应用性能。另外,即使提出了外露部分的焊接有不规范的情况,施工单位也往往难以整改。

三、解决消防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该针对自身在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此,笔者认为可以有针对性的从以下方面着手加以改进:

1、针对消防工程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改进:

1)要求工程设计单位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对消防工程设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与消防意识。

2)是设计单位要做好图纸的自审工作,找出图纸设计中存在的,影响今后施工、验收和使用的隐患。在建设单位组织的消防部门、设计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中, 将自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经各方商讨后形成书面纪要,作为施工与验收的依据。

3)要求消防工程监管单位切实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查,避免走过场。对《消防法》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建筑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防火设计的标准不能随意更改或降低。

4)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图纸在理解中的疑问和图纸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并整理成会审问题清单,从而减少图纸存在的差错,在萌芽阶段就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

2、针对消防工程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从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三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施工单位所实施的项目必须与资质等级相符,不允许超越资质等级的规定进行施工。由主管消防工程施工的行政部门每年对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进行评审,对不具备施工条件和施工质量与资质等级不符的企业,按照规定,该吊销证书的吊销证书、该降级的降级。

2)在对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上,施工的技术工种操作人员一般应选择具有消防工程施工经验的工人,并对其进行包括消防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安全生产知识的严格岗前培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施工规范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与专业素质。各对施工人员随意改变施工设计、偷工减料、非法转包的行为给予惩罚,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阶段的良好工作态度,从而保证施工阶段的质量。

3)对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现场要进行定期保质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要维护消防法规的严肃性,对于不按照图纸施工、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消防设施者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要依法停止施工并处以高额罚款。对已经消防监督部门验收并通过的建筑工程,要做好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发现消防设施、器材损坏的要督促相关位抓紧整改,确实使建筑消防设施在关键的时候能发挥作用。

3、针对消防工程施工的竣工验收阶段出现的问题,解决对策有:

1)消防工程的验收必须经过一定的检验程序与手段。消防工程的检测工作应做到审核与验收相分离,通过消防部门与专家审核相结合的社会中介机构审核,依靠可靠的检测技术与专门机构的专业能力,做到在监管下有效的审核。

2)验收之前,监理工程师要先组织预验收。主要工作包括:审查施工单位申报验收时所提供材料的可靠性,如消防设施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合法,是否真实有效等;检查消防报批时,消防监督部门在下达的建筑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的整改情况,要求全数合格。审定施工单位编制的调试方案并参加调试工作,做好消防系统各子系统的调试与整体联动调试工作,检查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的有关阀门是否安装正确,均已开启。经过全数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验收阶段。

3)验收阶段,需要进行的检验有:落实土建专业与消防相关的作业是否

已竣工;各消防设备的电源是否已到位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有关的标志、工程竣工图、竣工资料(包括建审意见)是否完备;消防设施经消防专业检测公司检测并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

4)建筑物使用者或所有者要健全维护管理制度。建筑消防设施的验收合格投入后,应配备受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保养,确保其灵敏有效;加强系统管理,责任到人;在制度方面要狠抓并落实故障处理与日常维护等相关制度。

第3篇: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是高职院校建设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备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或职业方向课,是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走向工程监理岗位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修订课程标准

新修订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是在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法规及政策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颁布实施,以及建设单位对监理服务的需求背景下完成的。新规范增加了相关服务专章,调整了章节结构和名称,增加了术语数量,增加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内容,强化了可操作性和修改了不够协调一致的部分内容。这就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修整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便于学生掌握全新的监理知识,更具实用性和操作性。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规划形成6个项目任务,分别是基本知识概述、监理人员和企业、目标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安全控制、环保控制)、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节能管理)、组织机构和组织协调、监理业务管理,使监理理论知识系统性更强,更利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学时规定为32个,其中包括工程实践体验4个学时,响应课程少学时、知识够用原则。

1.2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过程以新规范为主线,以培养高职学生的业务能力为出发点,在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引入案例项目教学,由案例引入穿插理论知识讲解。课堂要确定学生的中心主置,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活力,增加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教师启发、学生讨论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针对问题有个人的主观认知,善于提出观点,老师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全面活跃学生的思维,抓住学生渴求知识的兴奋点,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1.3开展课程技能竞赛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学生技能竞赛证书,为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技能竞赛情况及业务能力进行认证,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学习水平和技能。建设工程监理课程在教学的后半阶段开展课程技能竞赛活动,既作为课程的阶段性学结考核,也作为业务能力比赛,达到以赛促学的要求。竞赛时,同学们组成团队,团队的竞赛成绩与每个人的努力都息息相关,这就必然要求团队成员都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共同发挥战斗力取得技能竞赛的优异成绩。这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设技能竞赛的教学安排取得了良好效果,是同学们学习效果和业务能力的认证,对未来的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1.4工程实践体验

在课程主干内容学习完成后,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施工现场进行体验。主要由监理项目部的工程师们分头带同学们到不同的施工平面进行现场学习体验,让学生知晓监理工作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在做什么,怎么做。从看图纸、材料见证取样、旁站、验收等环节都给同学们带来了实境感受,对监理行业及监理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工地体验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

1.5考核方式改革

根据学情分析,结合高职特点,课程考核也从试卷考试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综合性考核方式,分别由日常课堂表现、实践体验报告、技能竞赛成绩、项目任务练习和结业考试组成,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业情况,综合评价学习效果,给出成绩。

2教学总结和展望

第4篇: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关键词]消防工程 ;施工质量;监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1.消防工程施工的特点

消防工程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它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产品加工过程。消防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作业场具有流动比较分散,生产周期普遍较长,还需要交叉作业等特点。由于施工环节多,从最开始的设计、施工准备,到施工的工程、调试开通,以及最后的竣工验收都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对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消防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存在不足

在现代消防工程设计单位中,由于现在做城市消防施工图的设计人员大多从各高等院校直接进入设计单位,并没有实际的消防现场施工经验,经常机械地套用各种设计规范去做消防设计。这个问题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容易忽略施工中实际操作的技术障碍。

2.2隐蔽的工程质量无法保障。

消防工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蔽工程,消防工程的质检待到竣工验收时隐蔽工程的质量已无法测定,只能靠检验固定消防设备的应用性能,对外露部分不规范的焊接即是提出也难于整改。

2.3消防设备质控不严

有的厂家生产的稳压、恒压给水设备中的气压罐,虽持有消防监督机关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但无生产受压容器的许可证,无生产受压容器的检测手段,当需要时临时制作而成,使用的钢板属非压力容器钢板(镇静钢板),有的为争夺市场,在降低价格的同时减低钢板厚度。有的将防火卷帘镀锌钢板厚度降低。

2.4建筑物室内的消火栓压力设计不合理,以及安装的位置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①由于在砖墙的内部,一些消火栓箱洞口的上部未穿过梁,这样的消火栓的箱门,会因箱体受上部梁体自重荷载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变形,造成消火栓箱门无法正常的工作;②任意变更预留孔消火栓箱底的位置,造成安装完成的消火栓的墙面与栓口的设计出水方向不垂直,导致出水受阻;由于消火栓箱的位置布局不合理,造成消防水带在使用时,需要弯折安装到消火栓上,同样将导致出水不畅。

2.5消防给水管网存在问题

由于在消防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未对消防给水管网进行试压情况下,施工人员就进行安装;或者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消防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容易造成消防给水管网安装的不合格。根据实际的施工经验发现,管网试压工作主要有由试漏、强度两个试验组成。其中,试漏试验主要是在常压下进行,或稍超压状态下;而强度试验主要由试验压力与工作压力两阶段组成。

3.消防工程质量提高的措施

3.1在设计阶段要加强质量监管

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前要对委托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核实,确保设计单位是持有与委托承包任务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具有工程设计资格证书,同时持有工程设计收费资格证书的单位之间可以共同承担设计任务,如果证书等级不同,则以较低级别单位为主,负责工程设计质量。设计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参与者,要坚持设计工作质量为整个项目质量服务的原则,将设计阶段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要围绕这三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配合策划。

①设计单位在设计准备阶段要充分理解建设方的想法要求,积极分析论证项目功能和主空间,遵守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规范,充分分析质量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风险,确保满足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质量目标。②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要根据建设方的要求,详细制定设计文件,同时协助审核时间满足建设方具体要求,对建设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要及时调整,辅助智能设计及供货单位进行智能化设计方案的分析,及时审核施工图纸是否可行,确保施工进度正常进行,对消防行政部门的整改方案要及时修改。③进入施工阶段,要充分采纳合理的整改意见,对施工单位在设计上的意见进行科学经济合理的分析,对于投资及进度的影响,要有建设方面核准签发。投资概算资料是设计方案审核是否通过的基础,要对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多方讨论,保证工程质量、投资及计划进度。

3.2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

消防工程施工现场阶段,要对产品相关的安装规定、耐压性等进行检验,将检验贯彻在消防施工全过程,对消防设备及重要配件、施工工序都要做到全方位检查并随时进行记录跟踪数据,建立完善数据档案。对于涉及到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产品,要严格执行专业治疗验收标准进行检验,要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

①施工中每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及时排除隐患,对检查数据要及时准确记录,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于可能影响工程安全和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施工工序,要通过仪器进行数据监测,例如绝缘、接地电阻等。②消防水泵通常有三种启动模式,水泵控制柜现场启动、自动启动和消防控制室远程启动,在检验过程中要对这三种模式进行检测,对反馈信号进行核对。③在对系统进行联动测试过程中,要关注报警控制器显示位置是否与探测器锁定位置一致。对防烟、排烟系统开启之后,对消防控制室的反馈数据进行核对,联动消防风机要同时启动。如果一台风机同时供应几个阀门,要对每个阀体操作之后联动风机的运作情况进行检测,保证检验程序的准确无误。

3.3管理好施工的设备和材料质量

在解决好人的问题之后,就要将重点放到设备与材料上来。质量合格的消防产品是保证现场施工质量的基础,煮好工程设施配套产品的质量是保证消防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所以对于一些不具有产品合格证的产品或者是不符合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坚决不能使用。设备与材料的质量,以及在施工过程保管是否妥善,都会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施工的设备有施工机械、测量仪器、检测仪器等,比较常用的施工机械有切割机、无齿锯、套丝机等,这些设备要定期的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保持一个完好的状态,这样才能保障施工的质量。监管机构要注意,对消防系统中使用的主要数据仪表,如压力表等,以及检测安全性的计量器如绝缘电阻表、接地电阻表等,一定要根据相关规定将其列入强制检定范围,并且消防工程施工所用到的材料和设备必须要符合设计和合同文件中的要求。施工过程中要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妥善的保管,防止设备损坏和材料变质。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和土建、装修等其他各个专业承包商一起维持一个整洁有序,安全有序的施工现场。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与项目有关文件和过程施工记录的管理工作,收集保管所有的文件和记录,比如装修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消防设施审核意见书、主要材料或设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等。

4.结语

高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建筑的稳定性能。筑消防工程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消防工程的灭火功效,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对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努力提高我国建筑消防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涌林.关于钢结构建筑防火[J].低温建筑技术,2007(1).

第5篇: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关键词: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治理低效成因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近年来,学者围绕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众多的研究。其中,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问题上,虽然尚存在一定争论,但大多数研究都认为该制度迄今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为了解有关研究现状,总结有关研究成果,尤其是期望能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指明方向,本文围绕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低效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了有关文献,对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论和总结。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低效成因的相关文献及观点

本文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低效成因这一问题上,现有文献所持观点分类如下:

(一)现行法律制度说与激励机制说

有的文献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低效成因在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唐清泉等(2006)通过对500个独立董事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现行法律制度被认为是影响独立董事有效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唐清泉等对“现行法律制度”具体指什么,并未给出明确说明。

陈艳(2007)通过对国内外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效果不很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独立董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明确否认了我国缺乏严格法律是独立董事制度低效的原因。

(二)文化环境说

与激励机制说观点相反的是,熊金才(2006)认为我国独立董事激励机制丧失激励功能的本质原因并不在于激励机制本身,而在于激励机制之外的对独立董事制度具有强烈排斥作用的、制约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文化体系,即以“感性”为特征的民族文化、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法文化和以“关系”为特征的企业文化。

这种将低效成因归结于我国独特文化背景的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赞同。如张宗益(2006)认为制度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制度安排更替或制度变更,其最深层的内在机制根植于一个社会的文化当中,变更制度不仅包括一系列正式的规则、规章,还包括一些非正式的习惯、习俗、惯例等,因此,制度的变迁存在渐进性。

(三)实施动机说

有文献认为低效成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动机不正确。如朱茶芬(2006)以1994-2000年65家自愿聘请独立董事的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主动聘请独立董事的真正动机并非基于降低成本的治理需要,而是为了讨好政府。朱茶芬认为这种聘请动机的“异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低效率。

(四)引入方式说

也有文献认为低效成因在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的方式。如王世权等(2005)采用中日独立董事制度移植及效果比较研究的方法,认为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在于我国是强制性引入该制度的。同时,王世权等指出,强制性引入之所以造成独立董事制度低效原因又在于引入的时候并未充分考虑到当时上市公司仍对现存的监事会制度存有较高的预期,而当时造成我国监事会制度失灵的根源,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它同样会造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失灵。

(五)制度冲突说与制度规定说

有文献认为低效成因就在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冲突。如雷刚等(2006)在比较了英美和德日在公司治理理念上和在外部环境上的不同之后,认为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不兼容是造成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不可行的原因。然而,更多的文献倾向于认为两种制度的冲突只是造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低效的诸多成因之一(高明华等,2006;陈正旭等,2005;何廷玲,2006;杨辉等,2006)。

还有文献明确认为低效成因在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自身的制度性缺陷(千省利等,2005);但更多的文献虽未明确地主张,但却通过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所存在的各种缺陷进行分析,隐含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这些文献所揭示的制度性问题包括有关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独立董事职权名不副实;提名和任命程序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独立董事来源不合理等诸多方面(彭等,2007;李海舰等,2006;张静等,2005;何廷玲,2006;陈正旭等,2005)。

(六)信息问题说与独董不独立说

还有的文献强调低效成因在于独立董事面临的信息问题。如靳景玉(2005)认为公司治理信息的获取是独立董事有效参与公司治理的关键,但目前我国独立董事获取信息的不完全性尤其突出,是影响我国独立董事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原因。

然而,信息问题说观点遭到了支晓强等(2005)的明确否定。支晓强等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独立董更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公司控制权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独立董事未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并非在于独立董事不“懂事”,而关键在于独立董事不独立。所谓“懂事”是指独立董事了解上市公司的业务和经营情况,以及自己所面临的风险。虽然独立董事是“懂事”的,但由于不独立,独立董事在发现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时,往往不会采取引起市场关注的公告、警示等用手投票的方式,而是采取默不作声或相对不为市场关注的用脚投票方式——离职。

(七)问题说

如谢德仁(2005)认为独立董事首先是董事会与股东之间问题的一部分,其次才是可能会有助于减轻问题的公司治理机制之一。在其与股东之间的问题未得到较好解决之前,独立董事自然无助于改进公司治理,反而可能带来负效应。徐传谌等(2006)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谢德仁的观点,并从寻租理论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寻租和设租活动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能为其提供寻租和设租的机会有: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规定较为笼统,在执行上有较大的回旋余地;独立董事选择、评价机制存在制度性缺陷;独立董事物质激励面临体制性难题。

同样是从寻租理论角度,郭宏等(2006)则对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对独立董事制度寻租动机及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独立董事制度实施过程中,管理层出于对既得利益的维护,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寻租,即通过阻碍其发挥作用来获取租金。

(八)条件不充分说

还有一些文献认为独立董事制度低效成因在于我国独立董事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尚未充分具备。这些文献在给定一些前提条件下,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推导出了我国独立董事目前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结论。如肖曙光(2007)认为由于在我国独立董事行权成本大、不作为风险小、在正常利益之外另外获得奖励的可能性小以及上市公司违规成本小等原因,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功能释放的条件尚不能得到充分满足;饶育蕾等(2003)认为,在目前我国声誉机制缺乏、独立董事获得信息成本大、对独立董事进行经济处罚较难且较少、以及外部股东查处独立董事违规成本大的条件下,我国独立董事制度难以达到人们预期监督效果;梁彤缨等(2006)认为在目前内部人违规成本小、对独立董事激励和约束弱、独立董事的时间成本、信息成本、知识成本、人际关系冲突成本都很大的条件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条件不充分说所指的“条件”可以大致概括为行权成本大、激励—约束软弱和违规成本小。

结论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低效成因上所持的观点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和分歧;它们大多从不同方面、在不同层次上揭示了该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但尚缺乏对各问题之间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问卷调查、比较研究、回归分析、博弈分析、逻辑分析等都有采用,但基于系统理论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则较为少见。这为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指明了方向,即应当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在系统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研究不同层次、不同方面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较为可靠地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低效问题深层次的成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文对有关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低效成因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分类,但有的文献所持的观点可能是其中的若干个,这是其一;其二,本文分类是粗浅的,目的是指明其中存在的观点分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2001-8-21

第6篇: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策略一】错误优先

苏教版四下《找规律》的教学片段描述——

教师出示拍照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3人排成一排照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师:我们采用小组活动,可以把名字排一排,也可以找3个小朋友排一排,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把所有的排法列举出来,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一共排出了几种排法?分别是怎样排的?

生:我们组是把他们的名字排一排的,一共有6种排法,分别是:小军、小明、小红;小军、小红、小明;小红、小军、小明;……

师: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生答略)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我们组是用数字1、2、3分别代表这3个人,也按照上面的排法有顺序地排的。

师:其实,这组的同学想到用数字表示,是数学上经常用到的一种符号化的方法。如果用A、B、C代表这3个小朋友,你能把各种排法表示出来吗?……

[案例反思] 这节课首先创设了不同排法的照相情境,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提炼出排列的规律。课显得非常顺当,正是这意外的顺当引发了我的思考。思考之一:学生真的都能自己发现有序排列的规律吗?于是我带着这样的疑问,与一些学生进行了交流,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次探索时并未有序排列,有的6种排法也未能全部排列出来。学生在回答我的“老师不是问了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不说呢?”的问题时,说道:“老师已经肯定了那种方法,我的方法没有必要再说了。”原来优化的方法过早地出现,再加上老师的肯定,影响到学生的其他方法的展示与交流,从而淡化了学生碰撞的思维火花。思考之二:学生真的经历了探究规律的过程了吗?这样的安排从表面上看,学生经历了观察、探索、归纳、发现的过程,但从深层次上看,大多数学生(未能有序排列的)仍然经历的是“接受”的过程。原因就在于汇报交流的环节,没有真正起到交流、碰撞、归纳的作用,而是用少数人的参与代替大多数人的参与,用少数人的经历代替大多数人的经历。在这里可设计三个汇报层次:先让未能有序排列且没有全部排列出来的学生汇报,再让未能有序排列但全部排列出来的学生汇,最后让能有序排列的学生汇报。这样有层次地安排学生的汇报,能让所有学生都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思考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感受简单的排列规律,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可见,在组织汇报交流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错误优先”的原则不失为引导学生历经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效策略之一。

【策略二】巧用反例

苏教版四下《商不变的规律》之探究规律环节的教学片段描述——

师:(出示例题)请同学们按要求进行探究,每人至少各算一道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一个数或同时除以一个数的算式,看看商有什么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把这些算式按乘或除分类板书成两列。

师:根据左边的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右边的呢?你能把你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生答略)

师:刚才,大家利用8400÷40这道题初步得出了结论。那么在其他除法算式里是否也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呢?你能再找一些例子用计算器进行研究吗?

学生独立写算式、计算、比较、汇报。

师:刚才我们发现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商不变的规律,那么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或减一个数商怎么样呢?大家先猜一猜。

生1:可能不变。

生2:一定变。

师:那还是让事实说话吧!请同学们自己举例来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想。

学生独立写算式、计算、比较、汇报。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发现了什么?……

第7篇: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关键词] 高职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选取 改革成效与设想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运输管理实务》是面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先进的物流运输管理理念指导下,合理、适时、有效地制定、选择和实施物流运输策略,达到最优的物流运输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从事物流运输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改革理念与思路

1.课程改革理念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设计“以知识必须够用为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按照“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产学研相结合、理实一体”的改革理念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该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物流运输管理各个岗位为核心,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采用业务流程引导教学进行的方法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训练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2.课程改革思路

本课程是以运输管理各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教学内容,通过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序化知识和能力。在课堂和现场,以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分析、角色扮演、3D软件模拟仿真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将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以保证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1.内容选取

课程内容的选取充分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思想,在理论教学方面,以够用、实用为度,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在实践教学方面,根据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情景模拟、角色体验、角色互换、情景再现、案例分析、3D仿真软件模拟等多种手段,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展现教学内容。

2.内容组织与安排

以工作项目为学习情境,选择教学内容模块,根据模块、任务和项目的层次体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教、学、做一体化。本课程共分为三大模块,具体模块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具体模块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3.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课程组成员不断交流、研讨,改革教学方法,积累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受学生欢迎的、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包括:

(1)案例教学。搜集相关案例,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做出分析判断,学以致用。

(2)3D仿真软件模拟教学。通过3D仿真软件,模拟操作各种运输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整个运输流程。

(3)视频资源。通过相应的视频播放,使学生能更加直观理解相关知识点与具体操作流程,激发学生兴趣。

(4)天空教室。课程资源及师生互动采用天空教育平台,本课程部分教学资源使用天空教室平台。

4.考核方式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分方式采取百分制。本课程的总成绩为100分,期末考核成绩为总成绩的50%,过程性考核占50%。根据学习情境重要程度测算,每个情境有具体的考核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考核具体要求

注:过程性考核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期末考核。

四、课程改革成效

基于“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产学研相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改革方案,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指导者和评估者,使教学过程向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转化。课程改革的成效具体如下:

1.颠覆传统教学理念

本课程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首先强调的是改变传统的以专任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以掌握理论知识为目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并力求把这个理念贯穿到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小组合作、任务训练、成果展示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找到了自信与阳光。

3.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在内容选取及安排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工作项目为学习情境,选择教学内容模块,根据模块、任务和项目的层次体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改革后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培养由重知识目标转向了重能力目标,学生日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培养。

4.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得到了企业的首肯

课程改革实践后,有一批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的良好职业技能与素养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首肯,对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表示认同,也希望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与改进措施,以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近距离对接。

5.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注重讲授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等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使其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五、课程改革进一步设想

1.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根据高职教学特点,进一步完善与充实情景教学项目设置内容,使其更加符合与贴切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参观教学、聘请校外专家兼职、顶岗实习等方式来充实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

3.加大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积极鼓励课程组专职教师以参加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来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4.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逐渐完成本课程资源全部上网,建立了集多媒体教材、纸字教材、网络课件及网上资源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文静.高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22

第8篇: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关键词】:工程施工监理;施工质量;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0前言

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过程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过程,它会对所使用的资源的质量有所控制,同时对在生产中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也有控制,经过一系列的控制直到质量检验合格。整个工程中,其施工阶段对整个工程的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对工程最终的质量有着直接的控制作用。质量是整个工程的灵魂,施工监理可以使施工现场的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并且更加程序化。所以说,必须加强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整个工程才能保质保量完成。

1 工程监理概述

1.1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就是由业主自己组建或者选择专门的监理单位,根据一份实施承包合同,对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如:质量、进度等来进行管理和监督。质量在一个工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全部的监理工作中质量控制就是重中之重。我们目前比较常用的监理手段主要是:停工待检、平行检测、见证等。

1.2 监理工作的实施原则

首先,监理工作在开展之前一定要签一份书面合同,而且工作期间要以此为依据,双方严格遵守合同内容。根据合同的内容,在监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建设方的利益要得到保护,与此同时,承包方的合法权益也不能被侵害。其次,监理单位对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之间的联系活动应管理到位。被监理的一方不得以任何的理由拒绝监理。最后,监理公司要严格保证质量,在整个工程中,严把“质量关”做到一丝不苟,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和大意。

2 工程施工监理质量与控制目标

开展监理工作为了就是更好地把控质量关,但是在施工期间,施工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由此说来,要想完成工程施工监理目标要从各个方面来进行把控,灵活的运用多种监督和检测的方法,对工程施工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控制。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整个工程在完成时拥有更好的质量。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有明确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监理工作不是一个对施工过程纠错的过程,而是在施工过程的各个时期通过各种严格的检测、验收来避免错误的发生。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3 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准备阶段

3.1 组建项目监理机构

建立该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对工程更好地进行质量、效率等各方面的监督。监理公司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派遣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要有着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端庄大气的外在形象,在对工程进行监督的时候,不仅要拥有责任心加强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在此基础也要提高工程在进行中的效率。

3.2 编制监理规划

监理规划对整个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有着非常严格的指导性作用。其编制的完整性会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实施。在工程施工之前,监理机构要仔细分析工程的结构特征,并安排相关人员来编制具体的监理计划。在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施工的过程,在实施中,严格按照多编制的监理计划进行施工,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错误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

3.3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施工单位在工程中要对人员、管理方案、各个环节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通过这样来对施工工程中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有力的控制。对于施工中的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技术人员一定要非常清楚,在使用前要经过严格的检测,验收不合格的产品不能投入到工程的使用当中。一些半成品的原材料也要经过认真的检查,并将其作为整个监理工作的重点。要求半成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检查直至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施工工程中最常使用也是使用量最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要保证各种成分的量基本达到配合比的需求量。并对其质量和数量进行严格的把控,符合标准后投入到施工工程中进行使用。

3.4 及时处理质量隐患

在施工过程若是存在质量方面的隐患或者缺陷,监理机构要通知监理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排除质量隐患。若是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应该立即停止该工程,在排除隐患后在进行正常的施工。质量隐患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各个监管部门各个管理人员都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验收。要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安全无隐患才能正常的进行。

4 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工程监理工作它本身并不只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施工环节,恰恰相反,它要贯穿在整个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以说,监理工程的每一个程序都会对应到相应的施工过程中。上述内容介绍了施工时质量控制的准备阶段,除此之外,监理的另一重要阶段就是施工的进行阶段,下面就详细介绍施工进行中的监理工作。

4.1 基础工程监理

在具体的工程监理中比较基础的是对场地的要求、施工测量放线和基槽开挖。首先来说施工的场地,要选择相对平整的场地,若场地中有较多的垃圾、余土或者杂草等影响施工的事物,要提前进行清理,并将清理物进行合理的处置,不能污染环境。关于测量放线,一定要在工作进行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认真阅读图纸,对测量工具和校对仪器要进行质量的检测。验线时一定要保证准确性,其精度要符合规范的要求后在进行放线。在基槽开挖之前必须对施工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数据掌握到位。在开挖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以工程的土质和边坡的高度为依据来进行放坡;不能超挖,若是在挖掘中出现一些文物或者有价值的物品,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4.2 模板工程监理

首先,模板的材料一定要达到质量的标准。对于钢管,其表面一定要光滑,不能出现凹凸不平的地方,更不能有裂缝或者弯曲现象。对金属类材料要做好防锈处理。做地基的软松土和回填土要平整夯实,其承载的能力一定要达到工程中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搭设模板要严谨地按照方案设计进行,搭建过程要保障稳定性。尤其是边角不问和一些高低错层部位还有分段浇筑的连接处一定要提起高度的重视,搭建后并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尺寸、高度、平整度等各个方面和整个施工质量不能有任何偏差,在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4.3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

钢筋混凝土是施工工程中一个重点控制方面。首先要把控好原材料、配合比和水灰的比例。其次就是砼的强度的问题,这正是整个施工中控制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对砼的原材料的组成也要控制到位。其各个成分的组成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除此之外,还要把控好框架节点区的质量。因为这是整个框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位,若是该处受到损坏,与之相连的梁柱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节点区的巩固加强。但钢筋的密度较大,施工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节点区尽量少放一些箍筋,而且两排钢筋之间的距离要控制的十分到位,不能存有任何的质量隐患。然后,还有对施工缝的位置进行严格的把控。在施工中,要对其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不能随意留缝。最后,要对处在框架和填充墙之间的拉结钢筋进行数量和长度上的控制。确保质量无隐患。

5 施工过程质量监督工作

在施工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要认真、严谨。除此之外,还要有专门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以便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的时候,每一项工作都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对工程中质量会产生影响的步骤要严格把控,如: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作业技术活动结果的管理和控制;进场的施工材料和构件的质量的控制;设备是否有故障;施工中进行计量的器具的准去性以及具体的监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等问题。 其中,对于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对施工部位起着决定性的作业。在对控制点进行选择时,一定要严格、谨慎,要选择对建筑工程影响比较大的或者是发生问题会对质量影响、产生危害比较大的位点。其次就是关于作业技术活动的结果进行的管理和控制。所谓作业活动结果,就是指一切作业的各个工序都已经完成、分项的工程准备交工验收的工程。若要工程的最终质量有所保证,就需要作业活动中的各中间环节的产品质量都达到标准要求。最后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整个工程制定相关文件,审核通过后就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把控,一些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的监督,巡视人员可以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在施工过程,监理人员尽职尽责的监督,一定会让施工工程的质量不出现任何的差错。

6 结束语

在整个工程施工中,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它决定着一项工程是否可以顺利的完工。所以说监理工作在质量的控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施工工程中,各个人员一定要严格、严谨,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过关。为监理工作付出自己的耐心、责任心、真心。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让质量得到良好的保证。如此下去,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向辉,魏铭权.工程建筑监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J]. 城市建筑,2013,18:150.

[2]詹洪升,杨富华.论工程监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2013,30:152-153.

第9篇:城市治理成效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治理模式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大,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背景下,只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才可以更好地满足我国农业对资源的需求。作者在三年基层农村挂职扶贫期间,深刻感受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用水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就我国现阶段广大农村基层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灌溉设施陈旧,设备缺乏维护

目前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但是当前农村大众,特别是留守老人和儿童的节水意识比较浅薄,很多流域上游地区或水资源丰富的地域都采用漫灌的方式,下游则将地下水资源作为灌溉用水。这种方式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由于设施建筑位置较为复杂,工程投入较少,使得灌溉设施都比较陈旧,无法满足灌溉需要,这也造成了一些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度的增加[1]。由于灌溉设施陈旧,一些农田水利主体设施完成后,配套设施未能及时完成,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发挥。当前许多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使用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对灌溉设施的重视度不够,未能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对地区农业造成负面影响。

1.2 农田水利工程改革不彻底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改革需要对水利工程的供水水价进行调整,实行收费用水,以满足运行成本为前提,以营利组织的模式对水利工程产权进行调整,积极调动工程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运行维护受资金的限制比较多,当前农田水利工程改革彻底,收费用水难以实行,改革进程的缓慢对农田水利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3 缺乏专业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人员

就我国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水利设施建设上,但是由于农村基层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许多农村基层水利工程严重缺乏专业运行管理与日常维护人员。由于经费有限,导致一些灌溉工程的渠道与水库等水利设施处于半失管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用水的正常进行,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1]。

1.4 水渠污染难以恢复

当前许多农村垃圾站建设比较滞后,垃圾清运制度基本空白,很多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垃圾乱丢乱堆,垃圾围村时时可见,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水资源的质量,对农村水资源造成了污染,极易发生排水系统堵塞的情况。水渠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渠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恢复,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积极向农民宣传水渠的重要性,以减少水渠污染[2]。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加强对污水的处理。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有一部分农民需要钻水井获取水源,这些水源未经过处理,无法确定是否被污染,因此,需要强化污水的处理系统,确保水资源的安全。

1.5 工程建设缺少整体规划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如果缺少整体规划或是前期管理不到位、审核标准过低都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营,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当前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都普遍存在盲目性,对工程建设缺少整体规划,未能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天气等影响因素,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在建立的初阶段并没有充分考虑制度的实施,只重视制度的建立,而忽视了制度实施的实际困难。在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时,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由于缺少与此相配套的制度与制度实施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很难得到普及。相关部门需要深入认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切实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营效率。

实际上,农田水利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只有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才可以实现工程建设程序的完善,进而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化系统化治理。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需要合理规划布局,预先申请规划审批,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就需要做好规划,积极向农民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益处,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可以得到顺利推进[2]。规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需要充分重视工程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造成影响。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造成影响,只有建立完善的治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做好各环节的维护管理,才可以切实保护工程质量,进而提升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制度的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的形式也逐渐转换为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的形式多样,包括将工程全部产权或部分产权转交给农民,农民联合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鼓励投资方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投资建设,使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可以得到真正的落实,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存的问题解决好,提高灌溉服务效率,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模式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指的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治理制度的指导下,对工程的治理方式进行管理,治理模式会对治理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工程治理制度是战略性的,而工程的治理模式则是战术性,对治理制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1 集权治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所涉及的水利设施多是公共的,对个体来说缺乏直接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对公共物品进行有效管理[1]。集权治理是解决公共物品的有效形式,通过政府治理是最为公平的,但是同时这种方式也会产生较高的治理成本,治理效率不高,因此,集权治理需要积极吸引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

3.2 参与治理

参与治理指的是共同参与分别使用公共资源,一般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这种治理模式是公平的,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治理中进行管理与监督,但是这种参与治理的模式对用水用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用水户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与自我管理的理念,并全心全意、团结一致地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中。

3.3 合作治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身大多存在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采取收费的形式解决其外在问题,也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的形式与个人合作,以此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效果[1]。这种合作治理模式主要用于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治理模式,可以使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其充足的重视,在重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其管理与维护。通过更为灵活的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