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研修团队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组织策略
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有效实施“学、教、研”一体校本研修的基础保障、基本前提,包括内部保障、制度管理、团队建设、专业引领等基本因素。问卷调查发现:有67.74%的教师认为将专业阅读、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会促进校本研修向深层次发展,对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有帮助;41.93%的教师认为加强组织管理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最需要做的工作。我们从机构建设、团队建设、文化孕育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学教研”一体化校本研修的有效组织策略。
1.机构建设
无论何种形式的校本研修都应该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规划与实施。目前,各学校在主观上对校本研修工作比较重视,有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人员,设置专门的教科室研究机构,聘请专家指导,骨干教师参与,这在一程度上促进了校本研修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校本研修机构与其他业务部门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二是职能不明确,缺乏规划、组织和协调;三是业务指导能力不强。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机构建设上实施两点。
(1)成立“学教研”一体化校本研修工作室。学校的科研与教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教研”一体化这样主题鲜明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更应该加强教研与科研的整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将科研与教研合二为一,成立专门的“学教研”一体化工作室,由业务副校长任主要负责人,负责教研与科研的统一管理与实施。如图1所示:
(2)确立各部门工作职能、流程和任务安排。业务副校长和教导处的主要工作职能是统筹规划、协调读书社、学科领导、教科室主任的工作安排,做到工作协调一致、互相支撑、相互融合。教科室主任主要负责组织、规划和指导教科研工作,为教师开展主题式教科研活动提供服务、指导、培训。教科室主任的角色定位在协助业务副校长工作,指导骨干团队、各学科的教科研工作,起到协助、沟通、规划、指导的作用,也是基层教师与校外专家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2.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以年龄、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水平为界限,以自主、自愿参与为原则,以推动不同层次的教师发展为目标而组建的“学教研”一体化校本研修团队。
首先,建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骨干研修社团。以专题阅读、主题教研、专家培训活动为主,每月活动一次,提前布置主题,成员进行专题研修。以“读名师、研名师、学名师”主题研讨活动为例,主持人提前布置成员了解自己喜欢的名师,然后撰写相关的名师分析,设计调查问卷,布置下次活动。
其次,成立以4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研修社团。中老年教师是学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虽然年龄较大,但教龄很长、经验丰富,是学校稳定与发展的基石。中老年教师研修社团,以自主研修、定期交流为主要活动方式。一方面,以图书阅览室为主阵地,为中老年教师提供“精神食粮”,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搭建沟通平台,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可互相交换书籍,可以交流读书感悟,还可以积极献计献策,参与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不给太多压力,没有记笔记、写心得、等硬性任务,避免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工程。
3.文化孕育
文化的形成对存在于“场”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将施加“力”和“能量”,具有激励、凝聚、熏陶、约束、辐射的功能。“学教研”一体化校本研修文化的孕育,旨在通过团队合作、氛围营造构建学习型组织,孕育出积极向上、和谐共处、目标明确、共同成长的校本研修文化氛围。
一是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校本研修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推行校本研修工作中,教师要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强调团队精神,责任共担,群策群力完成任务。每位教师在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彼此互动、共同成长,成为凝聚人心、通力合作的专业发展团队,成为合作探究的场所,促进学校建构合作共赢的研修文化。在团队合作过程中,采取类似于“LDC”活动方式,任务分担,每人都有自己的主要任务、目标,并且在团队中围绕中心目标进行学习、研讨、互动交流。
二是氛围营造。文化的孕育需要良好的氛围。校本研修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体现了民主、平等、开放、宽松、和谐的人文精神。在氛围营造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开放、对话、分享、共赢的原则。
三是创造共享。主要采取工作分析活动(学期初对工作的前景作出规划、确立目标措施,工作结束后写出分析报告)、论坛活动(专题性论坛)、头脑风暴会议(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发散思维)、信息会(对研修信息进行)、网络研讨会(通过网上研讨交流,拓展研修空间)等方式,实现研修的创造与共享。
二、实施策略
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团队建设是实施“学教研”一体化校本研修的前提与基础,是刚性保障;合作共享、和谐共进式研修文化的孕育与形成是有效实施校本研修的软环境与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专业阅读、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有机结合,有效实施,这需要把握点上突破、面上结合的原则。
1.研训一体
“研训一体”是指学校或教师个体就专业阅读、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解决教师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二者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其具有共同性(指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的内容与目标是一致的,即研究的问题从教育教学实际中来,培训也针对研究的问题而展开,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提高教师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服务质量。)、互补性(指学校教研部门与教师内心的成长需求相互补充)、整合性(研训人员的整合、研训内容的整合、研训形式的整合)三个特点。
一是入职阶段的“研训一体”。针对入职时间为1~3年的新手教师,采用“校本教学研究+引领性培训”的培训策略,成立青年教师研训指导小组和领导小组,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备课指导、课堂观察、微格教学、专题研讨、自主反思、师徒结对、教学比赛等形式,解决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其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对于新手教师,学期初通过指导小组的要求,进行相关课程标准、教学常规的学习,通过“自己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个人修改备课”的三级备课方式进行备课,然后指导小组进行课堂观察、诊断,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要持续两周的时间,每月进行两次;同时,要求教师进行学后反思、备后反思、课后反思,并经常性地采用微格教学进行自主观察、检验,每月一次。领导小组由相关的学科领导、教研组长组成,负责组织教学比赛、汇报展示课、青年教师成长分析会等活动,对新手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并与指导小组相互反馈交流,共同指导新手教师的成长,活动的组织开展一般一学期进行一次。通过学习、备课、磨课等培训、研修相结合,在短时间、多形式的提高培训中,提高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经过3~5年的磨炼,逐渐达到熟练新手水平。如图3所示:
二是专业发展阶段的“研训一体”。主要是针对教龄在5~10年,进行过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执讲过烟台市级以上优质课的教师,他们的专业已基本成熟,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教学智慧。但是,研究发现,科研能力不高已成为其制约专业成长的根本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提升,需要学校依然进行培训支持与管理,采用“校本支持+课题研究+学分管理”的系统模式。
校本支持系统、课题研究系统、评价管理系统,这三大系统分别取向为技术支持、科研能力培养、管理评价保障、支持系统与管理系统的最终取向为科研能力的提高。首先,新学年第1个月内通过专业阅读、同伴互助、问题诊断、课堂透视等形式,让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并进行阶段性的研究观察;然后,通过专题培训、专家指导、外出学习等方式让其对所研究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明确研究问题的主要内容、方法与阶段划分,为其立项申请、开题论证打基础,然后通过1~2年的时间进行行动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将其成果进行推广,推广的形式为“召开推荐会”“展示研究成果”“课堂汇报展示”等。学校将其纳入考核奖励范畴,激励这部分教师更加积极、扎实地进行课题研究。
2.三题三级
“三题”指的是专题阅读、问题教研、课题研究三种校本研修形式;“三级”指的是自主研修、骨干团队互助研修、专家引领,“三级”是建立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理论基础之上。“三题三级式”校本研修在其组织实施中,既可以是自为一体、单独存在的,也可以是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如图4所示:
(1)专题阅读(自主研修)。专题阅读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长期的、持续的、研究性的、反思性的阅读方式,包括自主专题阅读和团队共同阅读两种组织形式。其中,自主专题阅读是以个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承担的课题为切入点、突破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阅读。
对于个人专题阅读的组织实施,需要学校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机制。首先,要求每位教师选取一个问题作为研究点,这个研究点可以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这个点制定个人的专题阅读计划,学校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汇总,留做专项评估的依据。学校要满足教师的阅读需求,积极为教师提供书籍,以激励教师的阅读积极性;然后,教师根据个人的计划,进行有层次的阅读。在阅读之前,学校要做培训,教给教师阅读的方法,如,摘抄阅读笔记、制作读书卡、写读书反思、写分析报告或论文等,对于教师的阅读情况,学校要做跟踪式检查,采用交流和查纸面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专题阅读质量要纳入教师考核。
(2)问题教研(团队研修)。“问题”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疑惑,课堂教学中亟须解决的困难和疑惑,“教研”是通过教学研究的方式来解决。可以说,“问题教研”是以学习、研究、研讨的方式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这里边“问题”是抓手,“学习、研究、研讨”是方式。
研修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参与教师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展开研讨,这个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观课议课”的研修形式,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观课议课按照“观课教师与讲课教师交流教学目标(解决的主要问题)――观课教师分观课点进行观课(注意观课位置)――观课教师与授课教师之间共同研讨主题或问题(注意交流研讨方式)――授课教师教后反思(结合研讨建议和体会)――组内教师第二次磨课(基于问题修改后第二次上课)”的流程进行。
问题教研从课堂教学的问题出发,从教师渴望改变教学的需求出发,以实际教学为例,围绕教师关心的问题展开研讨,每位参与者都针对教学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和困惑,在相互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教师在参与式研修活动中感受研之有用、研之有得、研之有效,形成良好的研修氛围。
(3)校级科研(专家指导)。调查问卷显示:65.83%的教师认为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制约自己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于每年立项的省市级课题、县级小课题数量有限,不能保证有研究意愿的教师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需要通过校级课题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按照“提出申请――集中汇报――行动研究――整理成果――现场鉴定”的程序关注和指导校级课题。
一、营造“和合共进”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教师发展的土壤和根基。近年来,六中以“融合、和谐、合作”为核心价值取向,致力于“和合共进”(崇尚和谐、合作,携手奋进)的学校文化建设,并物化于校园环境之中,浸润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研修行为之中。在教师的专业学习方面,学校着力于推进教师从“群体”走向“团队”。学校创建了以教研组、“影子导师”跟踪对子、校内“青蓝对子”、课题组和“骨干教师工作室”等为基础的正式团队和以教师社团、文化沙龙、学术沙龙等组织形式为载体的非正式团队,并通过“形成——改进与规范——稳固”三个阶段进行团队心理氛围和成员行为的强化、优化、固化。教师们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互信、共识、分享”的氛围,在个人成长中“和合共进”。
二、推行基于统整的有效研修方式
总的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最终落脚于学校,植根于课堂,但又不能囿于课堂。学校更应该基于统整,推进有效研修,搭建教师自我更新的平台,促进教师全面成长。学校要从更广阔的视野去引领教师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铺就路径。
第一,全面推行基于信息技术的网上研修。时间是教师最匮乏的资源,为此,六中自主创建了基于网络的“六中校本研修网”,让校本研修更趋便捷、高效,实现“人人、时时、处处”有效研修。比如,六中“教学评估中心”持续推行的网上观课和后续倡导的网上评课及专题研讨,使得“人人、时时”参与对话,及时反馈、交流、研讨,教师的参与率很高。“校本研修网”的有效使用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更新和专业发展,促使教师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
第二,将学校龙头课题统整为校本研修课程。学校将课题的实施与教师的研修统整起来,将课题变成研修的课程。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修,在“做中学”,在研究中成长。“课堂如何转型?”“我们到底该如何有效地教?”是目前教师最需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六中实施的“‘以学施教’四环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以学设教、以教导学、分层练习、有效反馈)龙头课题,成了全体教师研修课程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教师们全员参与,积极互动,有效对话,并以学科组(教研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班开展研修。研修的重心从专家式的讲堂和论坛移到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师们在学校“以学施教”四环节教学策略的施行过程中,学会了课堂观察与课后研究。这些研修活动贴近教师的需求,使其在基于课堂实践的“微格研究”和“课例研究”中逐步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为了促进每一个教师和教研组的积极参与,学校将重心下移至教研组(备课组),实施“组本研修”。在学校的推动下,广大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网上研修”,如及时进行“网上评课”、“专题研讨”、“课例研究”、教学专题调查分析、视频课例分析、经验分享等集体互动性研修活动。研修活动中体现出了平等参与、共同合作;尊重多元、形式多样;总结经验、建构知识;重视过程、促成变化;依据理论、反思实践的行动原则。全面推行“课例研究”,让教师像优秀的医生成长于“病例分析”中一样,成长于“课例研究”中,并形成一个个基于课堂的“学习共同体”,不让一个教师掉队。其中,学校借助于专家和专家型教师力量,大力推行“同课异构”和“多轮磨课”等方式,加强课前、课后的互助、切磋,有效促进教师在课堂中成长。
第三,推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修方式。如何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新困惑对一线教师来说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教师“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的研究品质,促进教师间多元思维的碰撞与互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学校实施“教学问题会诊”实践体验研修课程。该研修在一定范围的“教师团队”(如“教研组”、“备课组”、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年级组”)中展开,让所有在场的教师都投入到“教学问题会诊”之中,引导教师把问题看作学习的资源,把解决问题作为专业发展的契机。在对问题进行合作互动式“会诊”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并能够在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参与团队对解决问题的决策。“以问题为中心”的研修方式引导教师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也提高自己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和改变现状的信心。
第四,推行“漂流瓶”式专业分享方式。教育智慧的分享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专业知识漂流”在六中已经成为一种专业生活方式,如教学日志漂流、教育教学故事漂流、教学反思记漂流、“我最爱读的书”及读书笔记漂流等。教师们通过“漂流”分享了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智慧,加快了成长。
第五,建立“影子导师”制,强化专业引领。教师最需要的研修方式还包括与专家共同携手,前行在实践的地面上。近年来,学校主动与外部专业力量合作,实现院校际教师教育资源(包括外省市名校及市、区级专家)联盟,实行“友情结对,跟踪指导”的教师培养方式,并逐步将“重点跟踪,全体跟进”的“影子导师”策略在全校推进。目前,六中除了实行走进课堂的“影子导师”制,还有活跃于六中校本研修网的“影子导师”制。导师的专业引领,实现了时时、处处“形影不离”。
第六,推行“小课题”式“校本科研”,促进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成长。为了转变教师对教科研“高处不胜寒”的认识,从2010年开始,六中降低了教师科研“规格”,推行了“小课题”管理办法,促进“研”、“修”一体。“小课题”不需要专家评议和学校审批,只要经过教研组共同评审后将方案(备忘书)提交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备案即可。学校引导教师走“从问题到课题”的路径,鼓励围绕学校推行的“以学施教”四环节教学策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自行选题、自行申报、自主研究、自我提高、自成理论。“小课题”可以是“个人课题”,也可以是“集体课题”;可以是“微型课题”,也可以是“小专题课题”。学校鼓励教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践性问题,促进专业成长”的校本科研方针,注重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来自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具有价值的“真问题”,同时在问题解决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1.让课题研究“落地生根”。在“名师聊课室”的引领下,依托学校《同课异构的范式研究》《加强课外阅读实践,引领小学生亲近母语研究》等4个省规划办课题开展日常工作。每个学科一个主课题,围绕课题我们探索出一套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模式。“案例分析——理论学习——课例展示——听课评课——反思总结”这一基于实证的研究思路,是“名师聊课室”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范式。同时加强校本特色研修,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以“中华经典诵读”为抓手,开展校本阅读、主题阅读等课题研究和实践,积极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如2010年研发的“艺体诗词赋”的校本课程,既培养了教师的创作品质,又提升了艺术教育的内涵品位。
2.为打磨课堂“建章立制”。学校扎实开展以“磨课”为策略的课例研究,将教学研究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起来,培育了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文化。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基于“名师聊课室”基础之上的课堂研讨模式。一是一人同课多轮。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节课,内容重复,但教学行为却不断跟进。其基本流程:确定研究主题——选定课例内容——独立备课——集体备课——反复修改——展示研究成果。这种模式对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显著的成效。二是多人同课循环。确定同一课题,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一个初步的教学方案,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学情以学定教,各有侧重,方法灵活。这种备课既发挥了集体的优势,又彰显教师的个性特点,有利于提高研究团队的整体水平。三是多人同课异构。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接连上课或是由一位教师连续几次采取不同的方式上课,它能够在教师之间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效应”,对于提升教师群体的教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尤其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技艺,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3.为素养提升“釜底加薪”。“名师聊课室”根据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为入室的教师精心绘制了专业阅读地图。并提出“四读”要求:一读教育经典,把握其精髓;二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读人文书籍,润泽精神空间,涵养人文智慧;四读网络信息,收集、处理和运用教学信息。阅读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而这种底蕴的获得离不开专家引领和自己努力。每学期“名师聊课室”都设计组织教师读书沙龙,曾先后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石宜君、陈弈君等全国知名教授参加教师的读书沙龙并给老师们开展《为思维而教》《小学生绘本阅读的现状及策略》等专题报告,她们精彩的报告润泽了老师们的心灵,让大家受益匪浅。每学期“名师聊课室”还向教师征集“我最爱读的一本书”,经筛选后,学校出资购买并在读书节上举行赠书仪式,同时下发推荐目录,鼓励教师读书多元化。“名师聊课室”还参与学校的读书汇报活动。这样,既督促教师做好学校推荐书目的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又锻炼教师的胆量,培养写作、表述等全方位的素养。同时还建立教师博客。让“名师聊课室”的成员将每天读书的收获及时上传,留下记录,实现教师读书心得的智慧共享。
“名师聊课室”成立以来,取得明显的成效。一是唤醒了教师的研究意识,提升了研修技能。它让教师能够带着研究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剖析学生行为以及反省自身困惑。同时也学习并尝试了课例研究方法。明确了课例研究的步骤、选题、需要把握的尺度与研究研讨的价值取向等。每一个入室研修成员都进行了多次公开课的展示。并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选取各自的观察视角,对同一堂课进行不同专题的课例研究。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研究中尝试研究。二是建设了学校的研修文化,享受了研修过程。它让入室教师享受了研修过程,也营造了学校研修文化。在这种研修文化氛围中,教师关注的是远比结果更加重要的研修过程。在课例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碰撞和思考,才是每次集体研修的真正收获。在读书活动、分组学习和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深入的钻研,没有反复的推敲,就没有实际工作中的驾轻就熟和教学艺术的豁然开朗。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了学校内涵。它关注个人专业成长,也关注整个学校的教师团队建设。可以说,它稳定了专业方向,使年轻教师有多年如一日的追求,还坚守课堂这个主阵地,同时兼及科学、文学、哲学等相关学术知识。它为我校的全体入室研修教师打开了一扇窗,让老师们透过这扇窗开辟了一片新视野。学校依托“名师聊课室”,把它作为思考的基点,丰厚了内涵,构建了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平台。
关键词:教师培训;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2
2012年起,安徽省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本轮培训采用校本研修、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或送培送教)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推进混合学习。如何整合几种培训方式实施混合式培训,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无为县教师培训工作首先面对的问题。
一、“十一五”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无为县教师培训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探索符合本地实施的教师培训模式。“十一五”期间,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人数多(近万人)、地域广、难以在暑期完成集中培训的难题,无为县采用“校本+远程”培训模式。围绕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和命好题,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无为县的“校本+远程”培训模式得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肯定。但是,总结“十一五”教师培训实施和管理,不难发现还存在4个方面的不足。
1.远程培训监管不到位
参训教师的远程学习往往只重视完成规定的在线学习时间和作业,忽视对视频讲座的内容理解和掌握。为了完成任务,出现了一些应付培训的现象,如人机分离、挂网攒时间,青年教师代学代做作业,交流研讨、在线答疑的参与率较低。尽管采用了自动掉线或随机问题应答等监控学习的技术手段,但仍难以监管到位。由于监管不到位,影响了培训效果。
2.校本研修指导不到位
“校本+远程”培训模式下的校本研修旨在发挥学习共同体优势,改变校本研修局限于本校教师和资源的难题。由于没有建立校本研修指导的长效机制,网上指导难以有效实施。一是仅靠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者、县教研员和少数骨干教师,力量明显不足;二是没有将网上指导作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工作量,并与业务考核挂钩,致使他们缺乏高度的责任感。
3.培训指导方式比较单一
无论是视频讲座,还是在线答疑,培训者主要以讲授和灌输为主,多为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的长篇大论,而不是示范、展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教师直观地了解教育思想与教学技能。在线的校本研修指导方式,因参训教师参与度不高,也基本上是浮在表面,无法针对学科教学现实问题答疑解惑,切实帮助教师提高技能,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改进实践。
4.培训管理考核难有作为
对参训教师远程学习的管理,除了技术手段之外,几乎靠自觉性。尽管设置了网络班级管理指导教师,但管理指导教师面对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难以实施学习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使得远程培训考核依据网上数据,校本研修考核依赖检查过程资料。
总之,无为县“校本+远程”培训模式的四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培训成效,有待进一步完善,做到监管到位、指导到位、方式重实效、考核提实效。
二、“十二五”教师培训采取的主要对策
无为县“十二五”教师培训针对“十一五”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关于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培训管理机制创新、培训团队建设、网络平台优化和培训模式完善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以解决上述四个主要问题,有效实施混合式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层级管理,整合资源,建立片区管理机制
1.1构建层级管理架构。成立以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无为县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管理部门设在县教育局职成股。成立以县教育局分管局长为组长的教师培训业务指导组,业务管理机构设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各中心校和县直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和业务管理组织机构。各中小学校长为本单位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
1.2整合多方培训资源。在县教师培训业务指导组统筹下,整合师训、教研、电教等部门机构和优质中小学的师资、场地、设备、设施、图书等资源,由县教师进修学校牵头,教研、电教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协作,共建教师培训团队、开发课程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实施教师培训、指导校本研修,切实推进混合式学习,实现研训一体化。
1.3建立片区管理机制。将全县24个中心校和18个完职中划成7个片,进行分片管理。每个片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片管理员,负责片内培训的具体事项。
2.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组建多元培训团队
2.1树立“互为人师”培训理念。根据成人学习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教师培训需要突出教师实践性知识,通过专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凝练为个体的学科教学知识和个人理论,在与同伴的专业对话和智慧分享中实现专业发展。“互为人师”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专家在进行专业指导的过程中也会受到被指导教师的“反哺”;二是教师之间的深度专业对话能够促进彼此的深刻反思和专业性思考。基于这个理念建构的教师培训,“师生”同台,同伴献艺,使参与式培训落在实处。
2.2创新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无为县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分层遴选、分步培养。
(1)分层遴选。从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星和骨干教师中层层遴选兼职培训者,与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专职教师、县教研室教研员一起,成为县教师培训师资库成员。这些兼职培训者在知识和技能上都必须具有较高的水准,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强。
(2)分步培养。培训师资库成员不同于一般教师,他们不仅能上好自己的课,而且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一个能上好课的学科教师向一个专业的培训者转变;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介绍给其他老师,从而推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所以对他们需要进行教师培训的专业培养。
3.基于合作,立足实效,优化网络培训平台
无为县“十一五”期间的“校本+远程”培训,培训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于2004年自主开发的培训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远程学习工具日益多样,仅靠进修学校自身的人力资源、设备条件和技术力量很难支撑“云平台”环境的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
3.1合作建设培训平台。县教师进修学校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打造了全新的教师培训平台。县教师进修学校提供开发思路和具体实现功能,科大讯飞公司负责开发并进行日常维护。因为有强有力的技术后盾,所以县教师进修学校可以专门研究如何让网络平台在功能上更进一步贴近具体的培训,如何让远程平台更高效、有序地承担远程培训工作。
3.2多功能一体化环境。新的教师培训平台根据“十二五”教师混合式学习、研训一体化要求,以“网络班级”为载体,实现了集网上学习、网上活动、网上评论、网上交流、网上考试和网上考核等全方位多功能一体化,成为全县教师网上学习和活动的家园。
4.统整方式,形成合力,有效实施全员
“十二五”教师全员培训采用“集中+校本+远程”研训一体化混合培训模式。无为县在2012-2013年中小学教师“有效学习内容”主题全员培训中,有机整合集中、校本、远程三种方式,做真远程培训、做实集中培训、做细校本培训。该县的做法如下:
4.1远程培训。首先通过训前指导,让参训教师知道年度培训主要学什么,如何进行,怎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接着,在网上安排了师德、现代知识观、新课标解读等5个专题的学习,帮助教师掌握远程学习方法、校本研修内容,更新理念和知识。参训教师必须看完规定的视频课程,并要对视频进行评论和评分,发表规定数目的交流文章,参与网下研讨交流,通过网上考试,参加网上活动才能顺利结业。
4.2集中面授。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分学科、小班化集中面授,主要是进行专题内容(新课标)的指导,并安排学员进行参与式讨论。二是进行同课异构活动,通过不同的教师,为不同的学生上相同的课,让参加活动的参训教师进行比较,看他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4.3校本研修。集中面授结束后,开展“研课标、说教材”校本研修活动。主要以校为单位,教师少的学校需联合几个学校开展活动。制定了活动主题、开展流程、评分标准,印发了研训手册。通过层层开展活动,巩固了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运用了新课标理念,培养了一批拨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方.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2010.
项目管理的内容应侧重于:名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学科团队建设和教育成效三个方面。但具体到学校对“名师”管理内容的要求上,应当有利于学校对名师实施的管理和评价,并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名师”发展基础的差异。在一级指标上提出五个纬度的要求:①课程管理;②联系指导与带动一个专业发展团队;③有明确的的研究方向并有相应的成果;④在一定范围内举行一定数量的学术讲座;⑤承担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中重大问题的研究。每一纬度下又细化为不同的二级指标,并从数量和质量上提出具体的数值和标准,便于实施过程性自我管理和形成性评价。
影响“名师”专业品质的核心是“崇高师德”,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无论名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还是“名师”围绕共同发展愿景缔结成一定关系的团队建设上,都能在发展过程中折射出“名师”的专业精神。学校管理只有将管理目标具体到三个纬度的具体要求上,名师的管理才富有成效。任何游离于学校管理目标之外,或者偏离教育教学这一主线的所谓“名师”专业兴趣和专业个性,对学校现实的发展都没有真实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项目的系统性首先表现在项目内容的系统性上。
一、名师的自我专业发展
名师自我专业发展对应的项目包含: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教育成效等内容,各项均包含二级指标。从总体上应涵盖如下内容:“名师”自我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团队的愿景目标;团队的研修性学习;校本教研;学业评价和名师专业发展团队的绩效自我评价等内容。
校本教研包括集体备课和互的课例研究两类。集体备课主要是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作为单元主备承担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教学案的编写、相关试题的命制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等内容以及为推动课程理念的具体实践,对那些能有效呈现学科思维特点和新教学要求的课例进行的示范性教学。
互的课例研究从对象上分三类:自我课例的反思性研究、同伴课例的反思性研究和对专家课例的观摩性研修。教师作为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基于已有的认识,包括未定型的理论和感性的经验认识,在教学现场中,对自我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行为进行对照,比较其差异,并发现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提出“为什么?”的反思性研究。研究的结果必然是对已有经验的批判性分析,从而架构适合新形势需求,符合自我教育习惯和认识的经验框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尝试改变自我,并积极建构“运行模型”的习得性过程。这种基于对教学案例的行动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形式,为此校本教研的下位指标就应当是基于课堂教学的行为研究,包括课例反思性研究,主要是对精彩课例和缺憾课例的反思。
学业评价是对对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中基于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业水平的终结性评定。包括评价内容的选择与命制、评价方式的选择,学分的认定和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性评定等工作。“名师”及其带领的发展团队,是研究并积极参与评价的主体力量。只有这样,学业评价才能成为真实有效的评定,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与学的文化才能得到有效地建构。因此,这应当成为名师专业发展团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例如,“名师”项目管理制中,关于“第一、课程管理”项目要求的二级指标规定如下:
课程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和基于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性检查和评价由年级负责。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1)承担教材解析和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具体为单元集体备课把关负责和教学案的编写工作。一学年不少于4个单元,课时教学案不少于6个。
(2)在备课组以上承担教学观摩每学年不少于4节,附带规范的教学设计、说课材料和听评课后教学反思。
(3)指导本备课组进行科学的学业评价,命制单元检测试题不少于4套。完成并指导所在年级所处学段规定的学分认定。
(4)研究、探索性实践规定的国家课程的选课指导,进行有效地选课走班和教学班的管理工作。
2.校本课程的研发与管理。
(1)主持并指导教研室形成科学有效的校本课程规划,指导所在的备课组不断完善和修订基于学科拓展的校本课程研发计划,帮助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课表。
(2)进行校本课程研发,撰写《校本课程纲要》、教案、参加选课指导和校本课程介绍。每学年不少于2个教学单元(一教学单元相当于两节课时)。
(3)进行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每学年不少于4教学课时。对选修校本课程的学生进行学业评价。
(4)主持并参加备课组提交给年级的校本课程成果的梳理和归并工作。
(5)承担校本课程教学示范和经验报告的任务。
3.基于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主持并指导所在的备课组进行学科内或者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包括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方法、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物化成果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研究报告。每学年不少于4次,不同年级应有不同研究侧重点。时间相对集中在节假日和周六周末进行。
项目管理中对名师的教育研究规定为“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并有相应的成果”,二级指标表述如下:
对教育教学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提炼,上升到课题的角度进行研究,有明确的研究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研究方法和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成果必须是直观可物化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既可以是发表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也可以是发表在学校期刊以上的经验材料。
每学年至少有两项研究课题,及其对应的物化成果。
二、以“名师”为核心的教师发展团队
学校以项目的方式对名师实施任务驱动式管理,项目只是发展的一个框架,至于选择什么路径和内容由名师及其团队来决定。学校尊重名师的自主和创新发展,目的是赢得名师对学校管理的理解。
项目管理下另一种设想,就是通过强化项目对团队的引导和有效的制约,加强团队内名师对一般教师的带动,同时实现一般教师对名师的督促。由于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项目愿景,具有明确的目标发展意识,为实现共同的项目任务,都能自发并自愿地接受项目管理组成员的监督和管理,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自我实践行为,减小管理带来的最大摩擦。项目管理既然是一种组织性管理,就应当有相应的章程和运作的规范,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履行团队的基本要求、愿景和规划才能得以实践。因此说,以项目的方式对名师实施管理,管理的对象不应当是一个具体的教师,而是基于优秀教师这一凝聚核共同成长的互团队。
“名师”对同伴的管理主要是项目领导。它是基于项目要求,主动联系有相同发展意愿的教师同伴,从自我和同伴发展实际出发,分析项目要求形成共同的发展意愿,达成共识的互动性过程。只有通过这一方式,才能把外在项目变成名师团队“我们的项目”。基于这种共同的发展愿望,才能制定具体可行的项目规划,才会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措施以及分阶段的工作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名师及其发展的团队才会进行有效的互助,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才会真正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和基于共同利益的互评价。为此,名师对团队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就应当是:柔性组织的建设、构筑团队共同的发展愿景、制定具体的项目规划、实施必要的质量评价和进度监控。
例如,“第二、联系指导与带动一个专业发展团队”项目二级指标规定如下:
(1)每一学年通过教研室和备课组建立一个固定的指导和一起研究发展的团队。制定具体而翔实的专业发展规划,项目内容、活动方式、阶段划分和相对应的工作措施等内容。具有详细的过程性记录,包括团队人员活动的过程性材料和签到表。
首席教师联系指导的团队是教研室全体人员,校级名师联系指导的是一个备课组以上人员,骨干教师联系指导的是三名以上的教师。
(2)一学年对联系指导团队进行校本培训4次以上。
(3)一学年承担该发展团队4次案例示范研究,并撰写相对应的反思性研究报告。
(4)承担对应联系团队校本课程研发指导工作,制定具体的课程规划和课程资源的选择与整合,每一学年不少于2次。
(5)承担对应联系团队基于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研发的指导工作,制定具体的研究课题,参与并指导研究性学习报告的评价工作,每一学年不少于2次。
(6)保证联系团队所有人员无违师德事件的发生。指导团队成员完成《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记录工作。学年结束完成一份联系指导团队的发展报告。
为推动名师教育成果转化成教师群体的认识和实践行为,项目管理二级指标下应对应“在规定范围内举行一定数量的学术讲座”等工作。在推动名师成果梳理的同时,促使名师不断地进行理论研修,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次,从而推动名师自我素养的发展。
在第四个项目内容“在规定范围内举行一定数量的学术讲座”中,规定如下:
“名师”就自己近年来在学科研究、德育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创新、教法创新)辅导竞赛和自我专业发展研究等内容所取得的成就,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学术报告,它不同于团队带动建设中的学术报告。每一学年不少于2次。
其中,首席教师报告范围在学校范围内;校级名师在教研组以上范围内;骨干教师在备课组以上范围内。
佐证的材料涉及听会人员签到表和报告文本(电子及其纸介)。
每一学期开学之前要把报告的时间汇报给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以形成统一的计划。
学校通过对有限发展点的投入,旨在激活一个群体在学校管理目标调控下的自主性发展,将群体无序散乱的发展状态,规范到以组织为单元控制的有序发展中去。培植名师发展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精神是校本管理的有效方式。
三、教育成效
学校以项目管理为推进方式加强名师的自主管理,提高过程中质量的监控意识,最终落脚点应当是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提高上来。如果偏离这一主线,教师专业成长就失去了发展和存在的意义。为此,加强项目管理制下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促进不同学生全面、和谐与差异性发展,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教学过程只有源源不断地推动各种类型和各种发展层次的学生学习力的提高,提升其学业的胜任力,才能将外控下的驱动变成学生自我的发展,学习才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幸福。所以项目管理制下教育成效的评价,就应当落脚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成效上来评定。
直观的成效主要是以名师为核心发展团队取得的显性成绩,包含教学技能评比,像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教学能手评比和各级各类名师的评选等内容;学生的竞赛辅导,包含科技制作、电脑设计、美术创作和各学科的竞赛以及指导学生刊发的各种作品等获奖项目;科研绩效主要是指基于学科教学、德育管理和学校管理研究刊发的各种学术作品和论著以及承担课题过程中进行有效研究出现的成果。学生和社会的评价尽管是隐形的,但反映了对学校教育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因此应把社区以及学生家长的评价纳入教育成效中。在终结性评价中,通过对这些成果数量的清查和质量的评定,构成对名师发展团队教育成效的评定。
对于学术成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定位:任现职称以来,且在项目任期内取得的成果,包括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学术杂志和报纸上刊发的专业学术论文,或者出版的专著。
1.课题研究。只有重点课题和一般性课题之分。而且课题积分不是通过课题立项或者结题就是课题研究,而是围绕课题进行了实际研究,并有相对应的,通过学术期刊的刊发或者在山东省泰安市以上的学术会议上进行过报告交流,得到推广的材料才能称之为课题研究成果。
2.学术论文。只有中文核心期刊和一般学术期刊的区别,级别不是评价等次的依据。学术论文特指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科管理和学科研究的教育类作品,不涉及试题编写和教案集。
3.专著。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研究出版的作品。
为尊重名师发展基础的差异和兴趣点的不同,项目管理的第三个内容“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并有相应的成果”要求如下:
对教育教学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提炼,上升到课题的角度进行研究,有明确的研究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研究方法和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成果必须是直观可物化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既可以是发表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也可以是发表在校级以上的经验材料。
每一学年至少有两项研究课题,及其对应的物化成果。
名师及其团队成员在创新性实践过程中,通过合作与互研究,推动项目的规范运作和科学实施,是以校为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形式。限于目标的定位、理论的支撑、有效的指导和反思的深度等条件的限制,也迫于现实的教育环境还没有发展到能有效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机,项目中的一些问题很多时候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效,但这并不能说项目运作没有开展。在项目执行和反思性研究的过程中,任务驱动下实践过程赋予名师发展团队成员的内心体验是隐形、不易量化,但却富有极高价值的,是一种经验性知识。从教育功能持久性的角度审视,经验性知识很多时候比那些显性、容易表现的成绩对未来的发展更富有意义,它能够提供智力支撑,即可以形成实践性智慧,这应当是项目管理中对教育成效的重要诠释。
因此说,初期的名师评价仅限定在名师自我的教育成效上,但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对名师管理的期待将从单独的个体发展到对团队发展目标的管理上。以课题引领为推动方式的专题研究,将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1]李敏,檀传宝.师德崇高性与底线师德[J].课程・教材・教法,2008,(6).
[2]王恩惠.通往名师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参考,2008,(5).
[3]刘艳.真实性评价设计要素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2).
关键词:教师培训模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03)02-024-04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全民素养,建设教育大国的基本保证。为此,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11年起,启动新一轮教师培训计划;陕西省人民政府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搞好农村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尤为重要。教育部提出,要积极创新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陕西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也指出,要探索“院校集中-送培下乡-远程网络-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
如何创新培训模式?各地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好的思路和建议?围绕上述问题,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我们选择了陕西省代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3市6县作为样本,分别是:陕北的榆林市及靖边县、横山县;关中的宝鸡市及扶风县、户县;陕南的安康市及旬阳县、石泉县。在以上3市6县,课题组成员分别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学部门、教研部门、电教部门的同志进行座谈,先后召开了20多次座谈会,230余人参加;课题组还深入到十几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并分别与校长、中层干部、教师进行座谈,了解学校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
一、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段教师培训模式现状分析
陕西省目前采用的培训模式主要是院校集中、送培下乡(阳光师训)、远程网络、校本研修等四种模式。
(一)集中培训
院校集中培训主要指国、省两级下达的脱产培训任务,也包括市县级培训集中脱产培训。
1.国、省级培训计划。2011年,“国培计划”下达给陕西省农村骨干教师脱产培训任务共5100人,其中:3个月脱产培训1300人,10-15天脱产培训3800人。“省培计划”6820人,其中:长期培训1100人(未实施);7-15天的培训5720人。
国、省教师集中培训的优势是由高校统领,使基层一批骨干教师有机会接受省内外高水平的专家指导;培训时间相对集中,使受训教师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学习效果较好;通过名校、名师的观摩学习,使教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好的经验。同时,各地骨干教师聚集在一起,便于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2.市级培训计划。三市本级集中培训情况是:榆林市2011年中小学教师市本级培训有六大类(包括教师全员培训、队伍建设专项培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教育管理者培训、基础教育课改培训、苏榆合作计划)35个项目,集中培训5912人。宝鸡市、安康市是教育部改革试点市,国、省安排的培训计划多,市本级安排的相对少。其中:宝鸡市安排脱产培训六个类型17个项目,2539人参加;安康市安排脱产培训8个项目,1118人参加。
市级集中培训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任务繁杂。有来自国、省下达给市的培训计划,有市自己安排的培训项目,还有市集中送培到县的项目。
(2)培训内容都是以聚焦高效课堂教学为主,更关注针对性与实效性。
(3)培训机构不仅限于高等学校,如安康市由安康学院和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承担;宝鸡市由宝鸡教育学院承担;榆林市主要由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承担,还邀请有关方面如电化教育等部门参与。
(4)各市都注重了专家团队建设。安康市组建了由安康学院、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安康市教研室、安康市电教中心及有关县区师训中心的教授、专家学者、师训骨干教师参与的专家团队。宝鸡市的专家团队中高校教师占10%,教研机构专家占20%,一线优秀教师占62%,域外专家占8%。
3.县级培训计划。六县都建设了自己的培训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县本级集中培训为主,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等单位组织,培训对象是全体教师,着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研究、课堂教学、班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送培下乡
送培下乡分为三类:一类是省级送培到县,二类是市级送培到县,三类是县级送培到乡镇。
陕西省2011年“省培计划”为63520人。其中,送培下乡54000人,占全部培训人数的85.01%;其中,市、县送培50000人,占全部“省培计划”的78.72%,占送培下乡任务的92.59%。
各市还有自己的送培计划,如榆林市分别在两个县进行了1500人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集中培训。
各县基本上都安排有送培到乡镇、学校的培训。如靖边县2011年送培24项,参训教师2574人次;户县参训教师1630人次。
送培下乡是最受基层教育部门和教师欢迎的培训形式。它的特点是:
1.便于集中;不影响正常教学,参加人多,有利于解决供需矛盾;费用低,效果好。
2.基于教学,聚焦课堂;示范引领,针对性强;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专题报告、教学展示、观摩研究、课例分析、归类总结等参与式、互动式培训。
各地都创造了很好的培训模式,例如,组织模式:联片设点,送教下乡是普遍采用的组织模式。如旬阳将全县28个乡镇按相对集中原则联为片区,在片区设立培训基地,再分科、分批安排培训。
(三)远程培训
在“国培计划”中,远程培训占比很大。“国培计划”(2011)――“陕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总人数为71100人,其中远程66000人,占全部“国培计划”的92.83%。
基于“省培计划”的远程培训,主要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程学科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共计3900人。
基于市级的远程培训也有,如榆林市安排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项目120人。
远程教育由新思考网、中国教师研修网、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提供课程。
好的评价是:工学兼顾,不影响工作;内容和课程同步,可指导教学;名师多,有示范引领作用;课程门类多,满足了教师的个性化要求;符合大规模,成本低的原则。
(四)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一切培训的落脚点,也是各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学校主抓的项目。各县、各学校都有校本培训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和相对成熟的经验。概括如下:
1.培训宗旨:教、学、研一体化;着力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培训原则:面向全员,整体推进;以校为本,突出特色;聚焦课堂,注重实效。
3.管理模式:以县统筹;县、乡(镇)、校相结合。
4.运行模式:联片研修、联组研修、送教下乡等。
5.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等四大类。
6.研修模式:课程引领,研修一体。
7.考核模式:各县、各校基本上都建立了以教育教学效果考核为核心的评价机制,与常效教学结合,与教科研活动结合,与绩效工资挂钩,与评优树模挂钩等。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院校集中培训方面的问题
1.培训院校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由于各省、市陆续撤并了承担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省级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任务就交给了普通高等学校,且通过邀标、招标的方式分配培训任务。如陕西省承担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的共有20家高等学校,其中5家是外省的院校。
这些院校大多是以学历、学科知识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多数没有设立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门机构,培训任务由负责成人学历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承担。继续教育学院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宏观管理任务,包括牵头制定培训项目方案,负责培训学员的日常教学和生活管理;具体任务实施由相应学科的各院系承担,包括制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选派教师和班主任等。由于各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通常不是从事教师培训的专门机构,也没有配备专门从事教师培训的专职人员,致使一些培训项目方案缺乏针对性,培训质量不高。
2.尚未形成高水平的专职培训者队伍。教育部文件规定: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专职教师。培训任务分配到各高等学校后,各高校再分配到院系,由其制定培训方案并选派教师。各院校没有配备专门从事师资培训的教师。由于受现行学校考评制度的制约,多数教师更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师资培训任务上,更没有把师资培训任务作为事业或职业来规划。
3.不了解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在调研中,地方教育部门和受训教师对院校集中培训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不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培训缺乏针对性。在授课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不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课程标准和教材,不了解培训对象的情况,也没进行过专门的调查研究,基本上是培训者讲自己想讲的,受训者听不到自己想听的,无法形成互动。二是培训内容重复,缺乏统一性和递进性。有教师反映,在省上参加的培训和在市上参加的培训内容差不多。也有的是在同一学科领域里,由于所请专家不同,对相同的问题持不同的观点,使受训者无所适从,感觉不听还好,越听越迷惑。还有一些培训是系列培训,如心理学,但每次从内容安排上都大同小异,没有层层递进。三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不少培训教师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是上大课,满堂灌,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如情景讨论式、角色扮演、辩论等在培训中鲜有所见。一些培训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无法提供给学员大量而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送培下乡方面的问题
送培下乡以聚焦课堂教学为主,是基于实践的培训。这种培训模式,辐射面广,使大批基层教师能够享受优质的课程资源,得到高水平专家的现场指导,因而是基层较为欢迎的培训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高校的教师由于缺乏的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深入研究,在指导中针对性不强,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将集中培训的模式带到基层,以空泛的理论为主,结合实际比较少。
(三)远程培训方面的问题
1.管理机构不统一,管理人员层次不齐。目前,远程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有的在市,有的在县;组织者各异,有的是项目办,有的是教研室,有的是招办。在管理员和辅导员中,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中小学的校长或教导主任,也有学员自己担任的,层次参差不齐。他们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也没有对培训内容进行集体备课研讨,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和解决学员所提出的问题,满足不了学员的要求,对各学科缺乏指导力。
2.远程网络服务不到位,不能完全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远程网络课程资源播放一般都安排在指定的时间,并且教学实录、专家讲座、教学内容均不许下载。因此,如果学员没能在指定时间内看完,过时间就打不开了,本期学习作废。另外,有些农村学校网络支持有困难,还有的学校计算机数量不够,教师自己又没有,影响学习。
3.远程学习自由度大,质量监控有待加强。远程的特点是过程考核,学习主要靠自觉。学员自主选课,自由点击,通过登陆时间、作业、研修日志、主题帖、回帖等进行考核。有的网络有点击时间要求,如20分钟必须点击一次,证明你在线学习;有的没有时间限制,只要点击就算学习了,学习效果很难保证。学习检测由作业、发帖、发表文章组成。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学员的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也判合格或良好,都认可了。总之,远程学习自由度大,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学员的学习质量监控,还有待研究和改进。
(四)校本研修方面的问题
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地和各个学校都在校本研修上做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调研中,几乎所有学校都可以拿出校本研修的规划、实施方案、评价标准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校本研修的理解、执行还不到位。一是对校本研修内涵和战略地位理解不到位,二是对省级文件执行不到位。
2.尚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虽然省已经明确了“3+1”的校本研修行动推进机制,但各地落实不到位,仍然是单独练兵,各自为营,尚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3.缺少总结、评价及专业引领。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没能在有效的层面进行很好的总结、评价并使之推广,同时缺少专业引领。
三、改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模式的建议
教育部倡导的几种培训模式是为了解决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无论哪种培训模式,都应以提高质量为原则。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集中培训的质量
1.建立起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高等师范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各级各类教师,而研究、解决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社会最重要的途径。
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各高校应成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学校各学科的教师培训工作。
2.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教师队伍。承担培训任务的高校首先要建立一支由各学科骨干教师梯队组成的专职培训教师队伍。由教授担任首席专家,把握培训方向,统领培训全过程,同时吸收年轻教师参加,在培训过程中使其成长。要鼓励教师从事专职培训工作,或抽出主要精力从事教师培训,并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同时,要注意吸收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参与培训,数量不少于50%。专家团队人员既要相对稳定,又应有所流动;稳定以保证其质量,流动以保证其活力。
3.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院校集中培训反映最强烈的是“两张皮”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机构在制定培训方案时以教师的需求为导向,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把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要能给受训者提供合适的“菜单”;二是培训者要深入到中小学课堂,深入到中小学教师中去进行调查研究,要善于发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送培下乡应强调针对性、时效性
1_明确培训总体模式。各科培训都应以聚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为中心,都应包括理论引领、教学引领、互动研讨、研修应用等环节。反对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提倡专题报告、教学展示、课例分析、观摩研究、自我反思等参与式、共享式培训模式。
2.充分发挥地方教学、教研部门的优势。实践证明,由市、县教学、教研部门组织的送培下乡效果最好。他们知道教师最需要什么,知道什么时间安排培训最合适,知道怎么评价和安排怎样的形式进行评价,应充分发挥他们在培训中的作用。
3.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价。这里主要是指受训教师是否通过培训真正得到了提高。一些地区采取“一课两上”的方式检验学习成果,是不错的方法。
(三)大力改善远程网络培训机制,提高质量
1.建立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议以县管理。即以县报名、管理,市备案,省统计。各县应建立远程培训管理机构或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行政上由教育局管理,主要是把握全局;业务上可多种形式,由电教部门、教研部门、专门机构管理都行,负责督促上网、检查学习、反馈信息、考核等。这样,网络培训就可以和其他形式的培训融为一体,成为整个教师培训的有机组成部分。
2.改善远程网络学习服务。各大网站的课程资源应向学员全方位开放。网站开放时间应与学校教学规律结合起来,避免学校常规活动的高峰;每个模块开放的时间应适当放宽,即在某门课程学习期间,学员可在任意时间上网学习;个人需要时也可下载。这样,让受训教师有所选择,不必再为安排课程、参加会议而影响学习。
3.加强考核和质量监控。远程学习考核除了目前要求的过程考核,为确保学习质量,建议在学习结束之后,由各县管理部门对其学习效果,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等进行灵活多样的考核。
(四)校本研修要因地制宜,为教学实际服务
1.要有长、短期计划。校本研修是教师培训的落脚点,要着力解决本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就必须有长期的规划,以指引自身的方向。同时,要有一学年的短期计划,明确本年度要解决的问题,使全体教师本着这一目标前进。
关键词:教师发展;学习共同体;E–PDS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43-06
2003年,常州市教育局将勤业中学定为首批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签订协议,通过院校合作的方式展开课程改革实验。
随着课改实验迅速推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低”的问题,逐渐成为阻滞课改的主要障碍。经过研讨,合作双方深刻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课程改革成功的核心要素,所以,对勤业中学来说,深化课改的当务之急在于创新校本研修机制,促进教师发展。为此,我们引进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理念,以网络教研平台为载体,建立勤业社区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展开PDS本土化、数字化行动研究。
2006年下半年,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研究项目成功立项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在PDS教育平台上,构建社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经过长达六年坚持不懈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包括“数字化教师学习共同体本土实践范式”在内的一批重要成果,获得“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优秀教研成果奖。更为重要的是,PDS推动了勤业中学的跨越式发展,使我校从改革前的一所薄弱初中,跨入了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的行列。实践证明,“E–PDS”(数字化教师发展学校)是一个有意义的校本教研创新范式。本文将从系统规划、行动创新、生成模式三个方面,论述“E–PDS”的规划、研究与建模。
一、系统思考,创新设计
在没有本土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如何将PDS理念融入我们的校本数字化行动?这是课题规划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从剖析本校教师发展问题、汲取PDS经验、创新PDS数字化交互机制三方面,形成了研究行动的顶层设计。
(一)立足校本,剖析教师发展问题
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寻找“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低”的典型表现。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类,课题组归纳出这样三个典型特征:其一,专业发展目标不明,信心不足,缺乏自我发展内驱力。其二,学科专业视域过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不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弱。其三,教学理论素养偏低,教学反思深度不够,难以将课堂中的实践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由此,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教师发展理念陈旧。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一直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广大中小学校普遍缺乏“以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发展”的理念,教师评价标准偏重教师对学校发展付出的“苦力”,轻视教师为学校发展付出的“智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弱化。
2.教师培训方法落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但传统的以单向传递为主的教师培训方式,不重视教师学习团队建设,缺乏支持教师个体间基于实践经验的对话与交流的环境,导致教师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的效率低,过程长。
3.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传统教师培训机制的职能分离模式,直接影响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一般来说,职前教育机构(师范大学)主要负责教育理论教学,职后教育(校本培训)主要负责实践案例分析。导致缺乏实践体验的师范生,死记硬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当他们入职后,常因不会灵活应用学过的教育教学知识而一筹莫展,只得在实践中从头摸索,形成一些基于自我体验,但并不一定正确的教学认知,阻滞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基于校本的教学研究又只聚焦于实践案例讨论,缺乏必要的理论培训,使一线教师因缺乏理论的指导而产生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无法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结构良好的学科教学知识的问题。
(二)汲取PDS经验,创新本土实施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低”是一个系统问题,必须采用系统方法来解决,那么,如何活用PDS经验,创新校本研修行动研究内涵呢?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深度研读PDS核心理论。
通过研读,我们认识到:PDS与传统教师培训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独立于中小学以外的教师培训机构,而是以中小学为基地,由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合作构建的教学研究共同体。PDS既能够为中小学在职教师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校本研修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供新的学习方式方法。又能够使大学教师倾听到教育一线实践的呼声和需求,为师范生带来鲜活、生动和真实的教学实践情境,是一种合作双赢的研修方式。
我们认为,PDS提出的“为了每一个人的发展”的理念,通过组织目标系统化,将每一位教师培育成有创见地从事教学和改进教学的人的策略;PDS将行动过程与结果定位于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的思考,将行动实施由任务驱动转向对人文关怀的策略;PDS注意发挥组织成员在研修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条件的策略,都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PDS秉承古德莱德(1986)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改善教师教育的现状”理念,始终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价值追求,尤其值得我们学习。而PDS基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多元、合作、田野、学习、共赢”的研修形式,也可以成为未来行动的蓝本。
深入的文献研究,为行动创新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我们将PDS先进经验融入了PDS数字化教研的系统规划,提出了勤业社区教师发展学校的三项行动策略:
1.合作共赢策略。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功,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亲密合作,创建学习共同体,谋求共同发展。
2.持续学习策略。通过持续不懈的共同学习,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提升大学教师与师范生的实践研究能力。
3.实践研修策略。通过院校合作,共同聚焦课堂,研究如何改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教学经验向教育智慧转化;开发适应不同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促进学生发展。
依据这三项原则,我们对勤业社区教师发展的研修内容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形成六个研修模块:①系统规划;②理论讲堂;③聚焦课堂;④勤中论坛;⑤专项研究;⑥自我评价。这六个模块组成了一张研修内容的系统网络图。(如图1)
(三)基于网络,创新PDS交互机制
PDS多元、合作、田野、学习、共赢的行动理念,决定了PDS研修活动的广泛交互性。而我国人口众多,学校规模大,同等级学校中,师生数数倍于美国,PDS研修活动生成的信息量亦数倍于美国,这给PDS本土化行动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我们抓住21世纪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的机遇,建设PDS的数字化平台,引入“云”技术、自媒体等网络高科技,建立共同体成员间信息交互的多维度网路,帮助老师们建立起跨越时空的学习共同体纽带,为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思维对话服务。
二、 立足校本,创新行动
系统规划,为PDS本土化、数字化研究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让我们的行动研究更为科学、理性,达到理念与行动、理论与实践、方法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境界。
(一)理念与行动深度融合
我们通过创建PDS的校本评价标准,将PDS理念深深融合于行动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由此,唤醒教师专业自觉,达成行动目标。主要评估标准见表1。
PDS理念融入行动,激发了教师的专业自觉。这是L老师描述W老师课堂的笔录:“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温暖、柔和,课堂的气氛热烈、和谐。教师很‘忙’,忙于分析学生发言中表达的学习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忙于为学生的‘学’提供帮助。学生也很‘忙’,忙于投入学习活动,忙于参加师生对话。师生们为‘学’而合作忙碌,其乐融融。我常常忘了观察者的角色,被这‘忙乐’的课堂吸引。”这段精彩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专业自觉的教师是如此热爱自己的课堂,师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如此阳光,科学、民主和爱,深深融入学习中。
(二)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我们的“理论讲堂”模块,利用每周周末一个半天时间,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各位专家,为教师开设了为时2年,多达320学时的理论辅导课,帮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我们还邀请专家教授参加每月一次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研修活动,共同聚焦课堂,观课评课,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课堂教学现象,深度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学实践经验向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其主要流程如图2。
课题组还引进课堂观察与录像分析等数字化技术介入教研,自主开发了以“观课手记”为代表的系列观察工具,为教师实践性学习搭建了“学习支架”。六年来,学校已展开“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49次,参与人数达5100多人次,在教学平台上发表“观课手记”2300多篇。实践证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高了教师对自身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策略与方法深度融合
借鉴PDS系统化研修经验,我们积极推进研究行动的全方位整体演进,促进研修内容、行动策略、网上交流方式深度融合的行动格局。目前已经形成的策略与方法深度融合案例汇总,如表2。
策略与方法的融合,起到了研究对实践的反哺作用,共同体成员主动将研修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课堂中,提高教学绩效,生成新的知识。
三、实践反思,生成模式
(一)E-PDS实践建模
回顾六年实践,我们认为,可以将这一创新行动概括为E-PDS——数字化PDS的实践模式,E-PDS模式结构图如图3。
E-PDS——数字化PDS的实践模式也可以称为“E-PDS124行动研修模式”。其内涵为:
E指数字化学习,在本文中,专指数字化教育平台,PDS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缩写。两者合起来,表达“基于数字化教育平台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之意。
“1”是指一个平台,即数字化教育平台,它既是行动载体,也是行动知识管理的基础,是行动研修得以实施的保障。平台以团队共同愿景为核心,构建起基于知识管理的互动信息网,将行动研修实践与其目标连接起来,促进行动中多种知识的交互和融合,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
“2”是指两个方向——学科教学知识的数字化双向融合,通过E-PDS,促进教师“对教学最有效的知识(PCK—学科教学知识)”之双向传播。学校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通过勤中论坛、理论讲堂、聚焦课堂、项目小组、自我评估等研修活动,帮助教师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融合。
“4”是四种行动研修方式一体化,即实践、对话、反思、生成一体化研修的行动方式。实践、对话、反思、生成一体化研修的行动方式,是PDS的六项原则本土实践的产物。对话是言语交互,思维交锋;实践是探索体验,合作创新;反思是理解顿悟,知识分享;生成是智慧融合,再次创造。这四个环节的内涵可以这样界定:
对话是维系共同体生机的信息通道。对话贯彻于行动的每一个环节,对话是丰富多彩富有生命的过程。在数字化学习共同体中,老师们通过与专家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书本对话,与课堂对话,提升自己的教育视野,激发自身的教学灵性,感悟“如何教得更有效”的教学实践知识,丰富学科教学知识。
实践是行动的主体,是一切教育智慧生成的土壤。我们深悟E-PDS最突出的优越性在于:专家指导下的实践,既能保障行动方向正确,又能减少行动失误,有利提高研究绩效。实践的理念贯穿于课堂,同时还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它使教师主动意识到: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在做中学。由此,激发了课堂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勤中课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蔚然成风。
反思:E-PDS是典型的“反思论”教师教育模式。数字化平台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加强对教师反思的知识管理,通过知识的共享,促进反思深化,引导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自我调整、自我建构,获得可持续的专业成长。
生成是再创造,是通过对话、实践、反思等研修行动孕育出的智慧结果。生成是融合,是教师将自己的实践知识与他人实践知识交互产生的质的飞跃,也是团队智慧的融合和升华。
对话、实践、反思、生成四种方式,不是割裂的模块,而是一体化的行动,是维系师生可持续发展活力的内生动力。
(二)数字化知识管理机制建模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表明,丰富的实践性知识积累对教师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性知识的特点意味着这种知识资源的获取、组织、储存、分享及应用更新,都是在实践共同体中动态生成的,但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鲜有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共享机制。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建设,创造了通过分享与交流促进学科教学知识再创造的途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E-PDS,教师的知识共享、学科教学知识的增长也会自然发展,但这种发展,是随机和无序的,其发展速度是缓慢而随意的。而E-PDS实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数字化知识管理,使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交互、融合、再创造的过程成为一个目标明确、行为清晰、过程有序的可持续增长过程。其实践原理如图4。
论文摘要:以培养热能动力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研究性教学”理念为引导,整合技术基础课教学资源,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按照“拓宽基础、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思路全面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优化培养过程,实现科研与教学结合,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与创新研修课程教学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相结合,进一步增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部先后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重大举措,以期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哈尔滨工业大学以此为契机,全校范围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会,进一步理清了学校精英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通过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国家与社会需求,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教学工作具有优良的传统,主要沿袭了原苏联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但学院原有的培养模式的教学效果同学校确立的“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培养目标的要求还有差距。传统教学方式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教师传授的知识按形式逻辑演绎法的要求构建成简明的知识体系,[1]没有体现知识发现、理论形成的过程,人类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工程应用中许多巧妙的思维被淹没在繁杂的理论知识中,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开展“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的方向。[2]技术基础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承前启后的桥梁与纽带,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基础课的学生覆盖面广,教学改革能使更多学生受益。
一、确立研究性教学理念,明确基础课教学目标
研究性教学应成为现代教学理念的构成要素,它是对传统的传递式——被动接受式的教育理念的革新。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的实践要求把“答案”变成“问题”,进而在对“问题”的追问中建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研究性教学和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2]“组织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工程热力学”等技术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成立教学改革团队,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讨论,以“研究性教学”理念为引导,按照“拓宽基础、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思路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优化培养过程,在普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创新研修课”、“科技创新”指导等环节,实现精英式培养,取得较好的效果。
围绕学校“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热能动力类本科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在继承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动力类专业教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展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研究,完成了省级教改项目三项。积极实践“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培养热能动力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1.搭建技术基础课任课教师交流平台
过去热能动力类技术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分属不同的专业方向,承担各自的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交流很少。课题组成立后,建立了教学例会制度,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讨论技术基础课的教育教学理念;分析技术基础课程之间的联系,优化教学内容,实现课程间的融会贯通、资源共享,为后续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观摩名师教学录像、总结教学经验、讨论教学的难点、疑点,提高了教学团队整体的教学水平。2009年,热能动力类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2.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
建立、完善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通过教学示范和课堂点评等环节,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教学团队40岁以下青年教师在学院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都获得一等奖,在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都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
三、开展全方位课程建设,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1.改进教学内容
热能动力类技术基础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没有突出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按照专业发展需要和学科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逐步优化教学内容。借鉴了国际一流大学的相关教学教材,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补充,增加了本领域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热门问题。同时,坚持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授课教师的科研经历,一方面使授课内容更为生动,另一方面也向学生们展现了专业未来前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2.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技术基础课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方面的局限性,在教学中进行一系列渐进式改革。逐步摒弃“照本宣科”、“灌输式”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和教学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探索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课堂教学要素有机组织起来,发挥整体的最大效能。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专业课程打基础”为原则,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学生通过主动探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发言,促进师生互动,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从事类似于科学家发现真理的学习活动,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学习理论与发现问题的方法。例如笔者在流体力学教学的流动阻力及能量损失这一章教学中,不但讲解了教科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而且还收集了大量的史实资料,例如把雷诺、普朗特、尼古拉兹等科学家当时研究的思路、考虑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方式的特点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模拟或重现当时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学习和体会一下科学家创造性工作的过程。
尝试将专利分析引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从公开的发明专利细节中,分析其理论基础和发明人的创新思想及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发明专利具有实用性,具有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要解决的是工程实际问题。[3]对发明专利的分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注重基本理论在专业中的应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互动效果好。
3.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研制的技术基础课的CAI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录像、声音于一体,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使教学方法多样化、现代化,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模式。流体力学CAI使抽象的流体力学概念与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例如:流线的定义——流线是表示某一瞬时流体各点趋势的曲线,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流速方向相重合。传统模式无法形象地表现出抽象的概念,用多媒体技术来显示流线,结果一目了然。这些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在调整教学计划,压缩教学学时的改革中,它是解决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数少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变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省时省力,使教学化难为易,增加工程或实践实例,施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授课采用多媒体形式,幻灯片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但不繁杂,结合CAI课件讲述,思路更加清晰,遇到相对复杂的问题,又以板书体现,板书结构清楚,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讲述的内容。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做好笔记,积极配合教师。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改革统一起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察,推行累加式考试
革新传统的考试模式,借鉴欧美大学的考核目标、考试方法与考试思路,结合热能动力类技术基础课程特点,深化考核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全面采用累加式考试方法,以综合评价与过程评价为主,考试手段多样,不仅限于笔试,根据课程情况,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堂讨论、平时作业、阶段测试、课程设计、计算机编程、课程报告、专业外语资料阅读、长摘要撰写、实验等多种形式,全面考察和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课程的教学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考试方法改革,改变过去期末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实践表明,考试方法改革对提高学生出勤率、促进学生听讲和培养专业能力都是有益处的。
四、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开放式实验平台
实验教学是书本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纽带,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成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整合学院原有的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相互配套、资源共享、类别层次清晰、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实验教学管理新体系。强化实验教学建设,部分知识完全通过实验来认识和学习,实验教学突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技术基础课任课教师参与开发引进了多个新实验项目和实验装置,增加设计性试验,开阔学生视野,启迪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与研究所共建科技创新实验室,为本科生科技创新提供实验平台。
2.技术基础课教学与“创新研修课”、“科技创新”指导等环节结合,实现精英式培养
由于授课学时等因素限制,技术基础课的研究性教学效果受到制约。所以笔者认为应以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为主线,统筹规划研究性教学的教学环节,将技术基础课教学与“创新研修课”、“科技创新”指导等环节结合,在教师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上,将科研项目内容引入教学,教师将科研成果与所讲授内容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加深对专业基础课知识和理论的理解,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五、教学改革效果
以“研究性教学”理念为引导,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效果显著。热能动力类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40岁以下青年教师在学院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都获得一等奖,在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都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燃烧学”课程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工程热力学”课程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课程。完成黑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三项,以上教学成果实现网上共享。
本课题提出的热能动力类技术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在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指导本科生多次在国家级和校级科技竞赛获奖。本科生参与申请发明专利,并在核心以上专业期刊。
六、结语
在“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导下,整合技术基础课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成员分布于不同专业方向,相互间的研讨和交流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全方位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将教学和科研、技术基础课教学与“创新研修课”、“科技创新”指导等环节结合,实现多元化专业教育和精英式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歆杰,陆文娟,王树民.专业基础课中的研究型教学——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18-121.
一、基本情况
我市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辖两县两市两区,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市、县各1个,总人口460万。全市共有普通中学280所,小学987所,幼儿园178所,教师共计4.2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60%以上。
1. 我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
(1) 现有硬件环境,我们对全市120所初中学校的常规电教设备进行了调查,发现有32%的学校教室没有电脑,有43%的学校没有电子白板,还有33%的初中学校连投影仪都没有。
(2) 在信息技术培训方面,全市95%的中小学教师已取得了信息技术高级证书,对教学设备具有了一定的驾驭能力,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意识淡薄、能力不足,距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
(3)全市60%以上的教师在农村,50%的农村学校尚未通网络,教师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取教学资源,教师的信息化教学难以实现。
(4)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水平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只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的驾驭能力不够,尤其在网络交互方面;在课件制作方面,仅有3%的教师能利用Authorware、Flash等制作工具,8%的教师能利用几何画板,其余教师多用PowerPoint(60%)作演示性文稿,大部分教师制作和应用课件的水平还比较低。
(5)对教学与学习理论、方法的掌握程度。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新课改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等都有所了解。但就熟练程度而言,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能够熟练应用的仅为调查总数的3%,能够应用的也仅为6%。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让教师把学会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去,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仍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信息技术概念认识模糊,应用积极性不高。许多中小学教师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解为计算机培训(或者微机培训),虽然对教育技术概念有一定的认同,但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还有待提高,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和领会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还停留在教的层面上,没有转到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层面上来。而在教学中,甚至还有学校把现代教育技术排斥在课堂之外,仍然坚持“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育模式,把大量的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作为一种迎接上级检查的摆设,导致很多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2)培训经费难以落实,教师经济压力大。我市地处湘中偏西,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市、县各1个,60%以上为农村教师,教师工资收入低,财政应该投入教师工资1.5%的继续教育经费大部分县市区又没到位,培训经费由教师个人支出,增加了老师的经济负担。
(3)培训方式单一,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目前培训方式主要有“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两种。骨干培训模式是首先培养一批学校的骨干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尝试,而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全员培训模式指的是对全体教师实施教育技术的整体培训。目前,很多省份采用的培训组织形式是先“骨干培训”再“全员培训”。培训特点多以集中面授、集体听讲为主,这种形式占到了所有培训课程的95%以上,而网络授课、以课例和讨论为主的培训还处于尝试阶段。信息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起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怀疑精神为目的的课堂;而我们的信息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我说你听”的旧有模式,亟需为学习者创造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
(4)培训内容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培训效果差。目前绝大多数地区主要由培训机构负责培训,部分主讲教师不太了解中小学课堂,所采用的培训形式严重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采用的培训形式,严重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缺乏典型案例。受训教师所工作的学校软硬件环境有很大差异,个体能力层次差异也很大,培训中很多都没能针对学校和受训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仍然采用统一的教材和步调。在培训方式和内容上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发展时期受训者的需求,以致最终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对策
1. 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
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 12月 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5年 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2014年7月23日,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湘教通〔2014〕311号文件,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2014年8月2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启动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各地各学校应按照省工程办的统一部署,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通过工程的实施,建立一套规范性、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标准、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对于进一步规范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管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进一步促进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让教师明白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是教育大势所趋,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2. 周密组织,扎实工作,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根据我市的实际,从2014年开始,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工作量大,任务艰巨。2014年,是工程实施的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局,对于该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全面完成目标与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要统一思想、集中精力,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继续抓好各级培训基地的建设。根据湘教发〔2011〕22号《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我们已成功申报并经省教育厅批准了13所省级基地培训学校,但对承担全市4万余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来说是杯水车薪,困难还很多,我们要根据本地实际,继续抓好省级基地校的申报和建设工作。
二是切实抓好工程规划。2014年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开局之年,各县市区要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和市局的《实施规划》,制订本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细则,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各地的教学实际,按照先易后难、先骨干后全员、逐步推进的方式。规划要做到有总体目标、年度计划;有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有相关责任、考核评价。为了使这一轮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不致流于形式,不致成为变相的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对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培训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培训目标和培训教材内容体系等多方面做出明确的区分。特别要指出的是,本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要把握农村教师和城镇教师的实际需求两个重点,突出工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改善硬件环境。提升工程硬件是前提,应用是核心,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利用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的契机,加强对学校电教设备的配置(如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器等),教师才能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同时为了适应并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学校可建立网站、网盘、QQ群等,把教师的优秀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优秀论文、学生的优秀电子作品等及时上传更新,全体教师可随时调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鼓励每位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网盘等,既可实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又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1世纪是合作共享的时代,实现资源合作与共享,可省时、省力、高效、互补,共同创造出更为美好的成果,是所有教师所向往和追求的。在网络资源相当发达的今天,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站为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把最新的信息和应用软件、信息采集工具(硬件)等在相关的网站、网盘和QQ群上,让老师们学习、交流。也可以把多媒体硬件、软件的使用方法做成课件或视频在网络上供教师们学习。
四是切实抓好培训师资团队建设。培训者团队的整体素质既影响培训理念,也会影响培训方式,老师们参训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培训的效果。本次培训为全员培训,受训人员广,培训对象整体师资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性比较大,培训内容各异、方式多样。各级培训基地要千方百计建设一支责任意识强、专业素质高的培训者团队,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从而整体实现提升目标。首先,我们挑选300名学历高、敬业精神好、教学能力强、信息技术精的教师参加省级骨干培训;其次,市本级完成150名市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队伍建设,实现市级所属培训任务的市直、开发区各中小学的“引领者”全覆盖;然后,各县市区教师培训机构完成1000名县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队伍建设,实现县级所属培训任务的城镇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校的“引领者”全覆盖。通过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覆盖中小学各学科各学段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
五是切实抓好全员培训工作。从2015年起,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为引领,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以市、县、校三级培训为主体,分年度、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到2017年,全面完成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试认证。建立健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与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六是创新培训模式。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即“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有效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优化培训课程资源,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主要依托县级及以上培训基地学校组织实施,通过组建以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以微课程为切入点,结合学科案例教学,采用案例“观摩、解读、研讨、实践、评价”的培训流程,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和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力,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实用性、关键性问题,实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教师教学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
网络研修:主要组织教师通过网络研修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交流和探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根据教师需求,确定研修主题,设计系列课程模块,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明确线上与线下研修任务,着重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掌握但在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中尚未掌握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网络研修时间不少于30学时。
校本研修: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将所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师生负担轻、教学效果好的优质课堂,并以微课的形式上传教学课件至个人学习空间,同时加强相对应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跟进培训与教师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校本研修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七是抓好培训结业和考试认证组织工作。中小学教师参加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修完相应的学习课程,并同时按要求参加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经考核合格后,发放培训结业证书并记继续教育学分80分。培训合格后,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测评,考试合格者,由省工程办统一颁发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中级合格证书。考试认证既是检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质量与效益的基本环节,又是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学习的助推器。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抓好考试认证组织工作,建立健全考务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考核、上机考试、综合考评有序开展,保证考试认证工作的严肃性。上机考试由省项目办统一组织,组考工作由各培训基地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基地要高度重视组考工作,认真组织参训教师参加考试,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公平公正,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试认证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3. 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稳步推进,根据省里的模式和要求,市教育局成立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下设提升工程办公室。各县市区教育局也要成立相应的实施机构,明确专门的工作人员,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要根据省颁“实施规划”和市里的“实施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细则”和年度工作计划。各级培训机构要履行职责,为全面完成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
(2)加大经费投入。经费投入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物质保障和前提条件。要在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和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市本级安排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市级骨干教师和市直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各县市区也要安排专项资金,主要负责本地区教师全员培训和培训基地建设。同时,我们要根据有关教师培训经费的政策依据,积极主动,据理力争,争取政府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资金投入,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
(3)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广大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激励机制,是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已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2015年起,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与教师资格证再认证、教师职称评定、教师聘用、特级教师评审等挂钩。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激励机制。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对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及时表彰,切实提高本工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4)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应用是促进某种技能更快提高的最佳手段,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学校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技能的竞赛,如操作技能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运用多媒体技能论文比赛等,通过竞赛激励教师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提高自身的能力。对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优先外派学习。学校行政领导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培训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学校要积极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对优秀老师给予表彰奖励。
(5)强化部门协调。沟通协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责,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的职责,更是每个教师的职责。财建、教师、基教、电教等各个部门要紧密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与各中小学校要沟通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