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制造业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造业发展趋势

第1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2006年软饮料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360.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4%;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335.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8%;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49.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26%。截至今年年初,软饮料制造业共有规模企业1067个。其中,饮用水制造业、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业企业数目最多,分别占30.08%和26.24%,之后依次为碳酸饮料制造业、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业、茶饮料及其它软饮料制造业、固体饮料制造业。饮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明确了未来饮料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2006软饮料制造业发展特点

(一)拟定饮料行业标准,规范市场

2006年,饮料行业出台和修订了许多行业标准,市场准入制度在建立,这些为饮料行业的规范和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出台了一些新标准,为这些新饮料市场的发展提供依据,如《浓缩橙汁》、《橙汁及橙汁饮料》国家标准的草案,《植物蛋白饮料杏仁露》和《椰子汁及复原椰子汁》行业标准草案,《茶饮料》标准的出台。二是修订了一些标准。针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对原来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标准进行更新。如,对《碳酸饮料》旧标准进行瘦身,放宽了碳酸饮料的“门槛”。

(二)饮料企业并购频起,市场集中度加大

饮料行业出现大量的并购重组,行业重新整合,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集中度加大,行业将分享其规模效益。

达能参股汇源。2006年11月中国最大的果汁饮料企业汇源集团在京宣布,全球知名的跨国食品饮料航母法国达能集团、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直接投资公司之一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全球三大发展银行之一的荷兰发展银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共同投资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两 亿多美元,与中国汇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上述战略投资者共持有中国汇源35%的股份,其中法国达能将持有其中22.18%股权,成为了其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者。达能目前在中国已名列包装水、饼干领域第一,这次之所以与汇源合作,很大一个原因是要进一步扩张中国市场,以汇源为跳板,进一步做大水市场。统一撤资汇源。中国台湾统一集团也正式消息称,因为受限于台湾地区对大陆的投资“政策”,正式撤资汇源。

可口可乐雀巢削减合作范围。11月可口可乐和雀巢双方全球饮料伙伴公司(BPW)的业务只保留红茶与绿茶饮料的联合发展业务,在即饮咖啡与非红、绿茶饮料产品上,雀巢与可口可乐将各走各路,二者分离的实质是非碳酸饮料市场的利益之争。雀巢和可口可乐的“单飞”,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又将增加一大强有力的竞争者,这将改变中国传统饮料市场“六分天下”的局面(以“两乐”为代表的国际巨头,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台湾饮料巨头,以娃哈哈、农夫山泉为代表的内地饮料巨头)。六大企业无论从资金、品牌影响力、市场布局,还是网络构建来说,无疑都明显占优。而与这六大家相比,身为国际知名品牌的雀巢显然也不逊色,它抛开可口可乐独立加入竞争,无疑将打破这种平衡。

蒙牛达能成合作伙伴。12月法国达能宣布和蒙牛合资,蒙牛和达能将在北京、马鞍山和呼和浩特组建三家以生产、销售酸牛奶为主业的合资公司,共涉及投资16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将生产和销售蒙牛、达能两个品牌的酸奶,蒙牛在其中皆持股51%。新合资公司7.48亿元的注册资本中,蒙牛主要以三地原有的厂房、生产线和物业作为出资,达能将拿出3.6亿元现金。合资项目运营后,达能还将向合资公司再投入共约1.36亿元的资本公积金。达能选择蒙牛是因为其广布中国的销售网络,而蒙牛看中的是对方在酸奶领域的技术和质量监控能力。

(三)运动能量型饮料发展迅速

2006年,西欧能量饮料的消费总量达到4.28亿公升,增长幅度为12%,相当于人均消费1.5公升。2005年3大能量饮料消费市场是英国、德国和西班牙,这三个国家占西欧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Zenith报告预测,今后5年,西欧能量饮料消费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到2010年,将达到5.65亿公升。在很多亚洲市场,运动饮料的消费增长也很快。

在能量饮料市场上,红牛仍然保持了最大的优势,红牛产品仍然占据着60%以上的西欧市场,只有芬兰Hartwall公司的ED和嘉士伯公司的Battery能够与之抗衡。但是部分市场份额也遭遇了“入侵”,各种其他品牌和超市的自有品牌都开拓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市场空间。在英国,2005年能量饮料和刺激性饮料的广告费用为1200万英镑,高于2004年的水平。其中,红牛和GSK(Lucozade)公司的投资占95%。

二、2007软饮料制造业发展趋势

(一)发展规划为饮料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饮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主体内容可描述为“881885712”,前两个“8”是“十五”的成就、问题,“1”是“十一五”的指导思想,接着是“八以八为”原则,五项发展环境,七个发展目标,十二项导向措施。八个主要成就表现在:数字成果、品牌十五、外贸创汇、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质量标准、带动增收、协会成就。问题指的是:品种结构不理想,企业的综合实力偏弱,饮料合格率偏低,加工用水果量不足,生产装备过于依赖进口,缺少在线检测,制造能力不足,行业布局不合理,流通秩序未突破。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从行业的实际出发,促进行业的发展,节能降耗。“八以八为”原则是指以社会责任为目标,以健康安全为主线,以行业和谐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导向,以深化内涵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环保创新为理念,以培育人才为保障。五项发展环境是指国内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竞争环境和发展趋势。七个发展目标是:科技创新,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培育国产品牌,节能降耗,树立行业形象。十二项导向措施是指对以下几方面的导向:市场体系、产业结构、降低成本、品牌经营、标准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制、人才问题、自主创新、行业自律机制、社会责任感、环保问题和饮料标签。

(二)碳酸饮料独霸饮料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

碳酸饮料发展遇到瓶颈,碳酸饮料独霸饮料市场的局面受到了挑战。一方面,碳酸饮料的消费人群一般锁定在新时代,但这一代在优越的环境下成长,喜欢追新求异,是善变的,忠诚度不高。另一方面,饮料市场每年都出现很多新品种,产品的多样性使得消费者面临更多选择,分流了原来碳酸饮料的发烧友。从2006年碳酸饮料的销售情况可以看出这种趋势,碳酸饮料的销售额占全部软饮料的比重从年初的30%下降到了年底的26%。而且,随着年轻一代纷纷从含糖饮料转向更健康的功能饮料,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朗,碳酸饮料独霸江湖的局面将被打破。

第2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汽车制造;激光焊接;趋势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037

、 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为人们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推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要关注的对象。激光焊接科技凭借穿透深、适应性好、能量密度高、精度高等优势成为当前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通过激光将几块具有一定性能、材质以及厚度差异的薄板拼焊在一起,然后进行冲压成形。不仅减少了材料的废弃,还减轻了整体重量,提升了综合力学性能。在汽车发展的80多年历程里面,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受到激光焊接技术本身的优越性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的改变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发展激光焊接技术对推动汽车行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 激光焊接技术的特点

享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美誉的激光是指受激光发射的辐射光放大。激光焊接指将具有高功率聚焦的激光束为热源,把材料融化并形成高质量的焊接接头,这种焊接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精度非常精确[1]。

在汽车制造行业中,根据激光焊接技术的差异,可以把激光焊机分为两大类:YAG激光焊机与CO2激光焊机。在制造汽车过程中的主打标工序一般由YAG激光焊机操作的,而表面处理、切割、打孔、焊接等处理过程一般是采用CO2激光焊机完成。由于YAG激光器技术的改善,也会在焊接和切割方面有所运用。激光焊接具备下列特点:

(1)应用范围比较广。

(2)可用来对那些加工材料非常脆弱、硬度极大、高熔点或者相对薄的高效率加工。

(3)热影响区与热变形都很小,焊接缝质量高。

(4)加工速度快,节省材料,污染少,噪音低,劳动强度低。

(5)其设备功能齐全,操作非常简便;具备计算机数控系统,可以进行高精度的立体加工。

2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现状

一汽大众企业是最先使用激光焊接技术的企业之一。大约是90年代的时候,一汽大众企业就在300多台汽车使用了激光焊接技术,大多应用在底盘与车体的焊接上面。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运用根据焊接方法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2.1 激光焊接

齿轮在汽车制造占较大的比重,用激光焊接对变速器齿轮的焊接的运用开启了激光焊机在汽车制造领域运用的先河。变速器对齿轮质量以及转速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需要高效率的焊接,而且由于考虑到不准给齿轮增添过多的负载,必须采用高净度焊接方法 [2]。因此最先把高效精准激光焊接运用到焊接变速器的齿轮上。

1980年期间,以克莱斯勒为首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相继把该焊接方式运用于汽车的制造行业。激光焊接技术在提升对传动部件的焊接的性能,同时大大节约了生产原料,为世界节能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近些年,随着汽车制造材质的不断演进,目前,由于材料的性能不够完善以及不能提升整车的美观等因素,限制了汽车制造业前进的步伐。多大数汽车制造公司引进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例如,新型镁、铝等质量轻的材料。该型材料引进意味着需要更高水准的焊接类型,常规的点焊技术造成镁、铝材料生成了金属键化合物,它们缩短了焊接材料的使用寿命以及削弱了使用效果,而激光焊接的出现很好地避免了常规焊接技术引起的麻烦,因此激光焊接很快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制造行业中比较盛行的焊接技术。

2.2 激光复合焊接技术

可以把激光复合焊接技术理解成在激光焊接技术基础上的改进――把电弧与激光的焊接技术进行合理的结合。一方面,激光复合焊接技术在焊接效率与速度方面均优于单一的焊接技术,而且具有较好的焊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单一的激光焊接技术在焊接时受热面积窄、焊缝深,这样对焊接材料多少有些损伤,而电弧焊接采用受热面大的导热焊接方式,不仅拥有较深的焊缝又保证了较为广泛的受热面,大幅度增加了焊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

2.3 激光拼接

汽车车身制造的传统方法是先采用冲压技术再进行焊接。此类焊接技术的特点是在完成对每个部分冲压成型工作之后再逐一焊接在一起,以至于每个成型的部件难以较好地融合成一体,从而焊接成品不够完美。激光拼焊技术的研发很好地解决部件融合所存在的问题。激光拼焊改变了以往的车身制造顺序,可将厚度与材质相异或者经不同表面处理的钢板通过激光焊技术,焊接一个组件整体。

3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与传统焊接组件相比激光焊接的组件费用略高,因此开发低成本、灵活、简便的激光焊接组件是汽车焊接领域的必经之路。目前,在汽车行业的焊接工艺中,对激光器的选择一般为大功率CO2激光器以及脉冲ZD:YAG激光器。在未来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中,激光器的功力将达到1000W以上的有光纤激光器单光纤、单模光纤。

在汽车制造业有贡献的将是二极管阵列激光焊接技术,运用其波长在近红以外区域的激光能量对汽车零件进行焊接[4]。此外,采用激光加热与其它热能相结合的方式为焊接过程提供多重热量的方式,弥补激光单热源在激光焊接技术方面的不足。近年来,广泛运用在汽车制造业方面的焊接技术的复合热源焊接技术有激光与电弧、感应热源复合焊接、双激光束焊接等技术。另外,焊接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行动灵活,变化多样,自动化水平高、都是焊接机器人所具备的优点。焊接质量优越、动作敏捷、反应迅速、机动性好,不存在安全问题等等。

4 总结

现在激光焊接技术发展的程度已非常高端了,汽车工业已经步入到一个柔性化的生产链,对相应的技术要求也更高了,加大研发激光焊接技术和相关的激光加工技术对大力发展汽车行业尤为紧迫。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激光焊接技术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国内的激光焊接设备制造能力还十分有限,需要借助国外的力量。我国制造行业的首要任务是大力提升在焊接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逐步完成对激光焊接技术设备的制造与生产。

参考文献:

第3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

发展现状

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1年12月末,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0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10%,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4.7个百分点,占比67.13%。进出口总额3239.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60%,占全行业进出口总额的53.40%;其中,进口1838.28亿美元,增长21.20%,占行业进口总额的42.28%;出口1401.68亿美元,增长29.40%,占行业出口总额的81.33%。

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达21908家,行业总资产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60%。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万亿元,同比增长33.34%;实现利润总额达3978.19亿元,同比增长32.08%。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并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五个行业的总和进行比较,以下简称“化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整个化工业里占主导地位,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都占超过50%以上。所以发展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相关经济对发展整个化工业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细分子行业收入利润概况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细分子行业中的收入利润如下所示。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6586亿元,同比增长34.51%;实现利润总额达956.9亿元,同比增长37.60%。

肥料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7290.9亿元,同比增长38.22%;实现利润总额达444亿元,同比增长73.99%。

农药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945亿元,同比增长29.67%;实现利润总额达125.95亿元,同比增长21.44%。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488.88亿元,同比增长24.89%;实现利润总额达316.7亿元,同比增长13.04%。

合成材料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07l8.4亿元,同比增长33.50%;实现利润总额达582.16亿元,同比增长23.17%。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6155.9亿元,同比增长35.02%;实现利润总额达1260.9亿元,同比增长32.33%。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3171亿元,同比增长23.38%;实现利润总额达291.47亿元,同比增长15.73%。

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总产值及发展趋势

由前文数据可知,我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化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2007~2011年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在稳步上升,虽然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但工业总产值还是使得有一定量的增长,直至2011年经济得到复苏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又有了巨大的增长。按照线性增长趋势,在接下来的2012~2015年,可预计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应该分别在70000,75000、80000、85000亿元区域范围。

企业增加值及发展趋势

规模以上企业的增加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个行业增加值水平。在2005~2009年期间,中国化学工业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生产装置,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的和规模不经济的装置,使得生产更具效益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规模日渐扩大,在2009年,更是突破10000亿大关。按照线性趋势,可预见2010~2013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应为12000、14000、16000、18000亿元。

增长状况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较快。2008~2011年间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达到l0.00%、14.60%、15.50%和33.34%。

2008~2010年间增长速度比较低迷。主要是原因是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值得欣慰是在2011年中经济复苏,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增幅陡然升高。

大中型企业数量

一定集中度水平是产业开展有效竞争、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条件。大中型企业数量及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化学工业集中度。我国化学工业企业数量在逐年的增加。2009年化学工业大中型企业数量为5578个,比2005年增加了1252个。而在整个化学工业企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又占据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主导地位。

从业人员数

化学工业从业人员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在化学工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又占主要比例,处于主导地位,2005~2009年的增长速度为5.23%,6.29%,12.98%,2.53%。

第4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一 、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的制造业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但由干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落后,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主要表现有:

1.设计方案及制造工业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完整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改革,传统制造工艺手法成熟,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也高于我国。相比工业强国的制造业技术,我国的制造业工艺粗糙,现在化水平较低,尖端技术仍在开发中。比如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普及纳米技术、微激光加工技术、复合型加工技术等,而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仍是农间作坊的模式,虽有一定的机械工艺雏形,但仍缺乏高新技术。

2.制造行业的落后。工业强国经过原始资本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业制度,在体制内的所有制造业企业都具备相应的准则,而且企业的管理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生产系统运行精确高校,生产模式更新换代的周期短。二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大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只有少数的企业运用了计算机管理模式,而大部分小型企业仍然处于人工管理阶段。

3.自动化生产程度低。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自动化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全自动机械,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集成化以及智能化。而我国仅有极少的大型企业采用柔性制造系统,大部分民间的制造企业处在刚性自动化阶段,非常依赖人工管理。

4.企业管理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发达国家将计算机运用制造业管理中。国外的企业更加重视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组织管理,提出了精益生产、准时生产、高效生产都全新的管理思想。而我国进入信息时代较晚。计算机管理模式运用并不广泛。

二、 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特点

我国对于农业发展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农业发展的进程,也同时为农业机械提供了强大的发展空间。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在传统机械生产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先进微电子、仪器等信息控制技术,综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基本环境,创造出的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应用机械设备,对农业绿色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涉及到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农业以及气象环境等多方面领域,整个生产制造是多领域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除了具备一般机械生产的共性特征与需求条件,农业机械绿色制造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速度快的优势

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农业复式作业机具与专业化生产机械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促进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进步,提高自动化水平,也同时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提高自动化程度,改善了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为推广使用新技术、进一步降低作业成本创造了条件,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具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优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消耗掉大量的自然能源,并造成一定的能源再利用不足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人们关注度的不足,大量的开发生产作业产生的废气物质对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污染世界环境。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进一步收集和积累农业发展信息,对于肥料、农药、以及能源的使用上利用绿色环保的观念精确使用份量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农业绿色可持续经济观念的正确引导下,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

3.对于现阶段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机械生产使用产生的原材料与能源的浪费

传统农业机械产品周期缺乏全局性与一致性,在使用年限后不能继续作业,废旧或者闲置设备的回收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造成了每年均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同时废弃的农机产品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机械的绿色制造,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上难题,节约人力、物质、能源和财力的投入,从而在全生命周期意义上实现资源利用率高和环境污染小的绿色设计制造,以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技术投入,在农业机械制造上产生明显的“绿色经济效应”,提高信息共享度。

三、 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

对于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来说其是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主要因素的系统结构出发,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和方式,实现 3 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涉及科学、环境等多方领域的综合研究和发展,因此,目前还处于不断完善的情况中。在带动农业,甚至国家经济发展同时,还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更加完美的发展趋势。

另外,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决策目标体系是现有制造系统目标体系与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集成,农业机械绿色制造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并且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实施将导致一批新?d产业的形成,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装备制造业、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服务产业、绿色产品设计与制造业以及实施绿色设计与制造的软件产业等。

第5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现状;趋势

汽车行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性行业,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实力的综合体现,汽车行业的发展牵涉到很多其他行业的发展,不是某个单独产业成长就能够达到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这意味着对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也要不断提高。汽车行业推出新品的速度加快,汽车相关产品种类的日益多样化,技术的含量加大,致使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保持着迅速增长,2010就已成为全球零部件行业盈利水平最高的国家。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缺乏专利、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专家评论:中国在高新技术方面跟进国外趋势做得不错,但在原创性方面有很大欠缺。从整体上看中国不算太差,但缺少领军人物和领先的理念。

外国汽车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强做大,不仅因为其拥有一批强大的整车厂商,还在于他们背后强大的零部件公司,如日本的电装和爱信,韩国的摩比斯,美国的德尔福和伟世通等,德国的博世、西门子等。业内人士表示:国外技术的进入,国内企业规模增长加速却缺少技术含量,使得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深陷内忧外患之中,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进程。

作为汽车产业的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与汽车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在世界总体经济下滑的形势下,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成为支撑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未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势必会牵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影响着其产业的格局。在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能够共享,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如何利用这一契机,突出重围,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在高端技术领域,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并没有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而缩小,虽然现在的产业规模虽然已经能够满足本土年产1800万辆汽车以及80%以上商用车和中高档乘用车的配套需求。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垄断。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汽车产业三大关键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技术几乎全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几乎全靠进口来维持,进口率高达60%。虽然中国每年都有大批汽车零部件远销海外,但都属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双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处于跨国采购链的低端。例如,目前全中国自动变速箱的销量大概有几百万台,本土零部件厂提供的不到2万台,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箱基本上是零,液压ABS、传感器、电子芯片等高端核心技术几乎百分之百掌握在外资手里。①

我国很多自主零部件企业仍停留在模仿研发阶段,主要采取照图加工、样品测绘等手段。显然,模仿已成为阻碍我国汽车零部件水平提高的一大痼疾。很少有企业,在面对汽车市场对外资高度开放的大环境下,有耐心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自主创新。因为,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模仿投入少、见效快,而自主创新却投资大见效慢,短期内无法看见成效。大多数企业忽视了对研发的投入,把模仿作为主要手段,与外资企业相比,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上的资金注入远远落后。英国劳工部数据显示,博世零部件每年投入26.1亿英镑进行研发,相当于中国的7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只单纯的引进、升级制造设备的,高端设备生产廉价低端产品的现象普遍存在。

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在长期以仿制为主的环境下,科技人才极度短缺,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企业不重视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本国的人才更倾向于外资企业。然而汽车制造业是需要大量技术支持的产业,技术问题必须要有懂技术的人才能解决,懂技术的人既需要学校和企业经过常年累月的培养,又需要自身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学习,但是现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极度缺少踏实肯干,耐住寂寞的工程师,又缺少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以及激励创新的技术环境,这更将导致人才缺乏和创新缺乏的恶性循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环境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创新型人才的问题严重,亟待解决。

根据上一年汽车行业配套市场业务营业收入,《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每年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排名。最新出炉的2014年全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三甲分别是:罗伯特・博世,电装和麦格纳。201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日本企业数量最多,占近三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8000家,平均每家产值仅为0.8亿元左右,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且实力弱,缺乏规模效应。

在本土市场上,就数量而言,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其中独资企业占55%,合资企业占45%;就收入而言,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左右;就市场划分层次来看,外资市场零部件的份额在高科技含量领域竟然高达90%,而国产品牌零部件则主要应用于国内低端品牌汽车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汽车企业开始全球性采购零部件。尽管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海外物美价廉,却在出口贸易中屡遭失败,被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方式拒之门外的主要因为核心竞争力缺失,产品替代性强。

2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趋势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相关负责人提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行业集群的迅速崛起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一方面,集群中的企业能够以自身优势为突破口,结合其他企业的特点,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创造全新的集群优势;另一方面,如同美国的底特律、日本丰田汽车城一样,产业集群可以从原材料到联合加工,再到最后组装出厂,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我国现有六大零部件的集中区域为东北、华中、京津、长三角、西南、珠三角,拥有各种产业园区1000多个,其中关键的集群区超过100个。

陕西汉德公司向印度AMW汽车公司进行车桥技术出口是中国汽车总成技术的第一次出口,标志着中国在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产品机构发生了改变,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的出口比重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出口的零部件产品过于单一,主要为劳动密集性、材料密集型的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今后,将逐步向资本输出型和技术输出型转变,向附加值高的机电类产品转变。

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型零部件制造企业都通过不断地摸索创新,掌握新技术并且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抢占了各自的细分市场。 关键零件部件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使自主品牌的质量和口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拥有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通过创新能力优势搭建符合自己优势的产业链。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在通用零部件上联合开发,加强生产链的完整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迄今,全球排名前四的汽车零部件巨头们要么是独立式系统供应商,以德国博世集团为代表;要么就是依附主机厂做配套,借主机厂迅速发展壮大,以美国德尔福派克电气公司与通用的合作为代表。而目前中国有近万家零部件供应商,较整车行业更加零散,生存状况堪忧。中国零部件企业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未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形成规模化的企业集团,最佳的捷径就是兼并重组。

第6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 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工程造价的“五算”,即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及竣工决算,其造价计算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工程造价的计算、管理与控制,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1 我国工程造价发展现状

1.1 实行了造价师执业资格制度

我国自1997年起实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全国取得造价师执业资格的人员至今已达百万之众。这些造价师是工程造价领域的中流砥柱,为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2推行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我国于2003年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对统一国内建筑行业工程量计算规则、提高招投标透明度等意义深远。但由于建筑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目前我国仍是“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定额计价并存”。我国应逐步建立统一的工程造价体系,使工程价格与价值规律相吻合。

1.3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法律法规体系远未健全,由于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导致工程建设中,工程发包常被扭曲,议标串标现象仍很严重;由于制度约束不够,建设单位不遵守行业规章制度,不严格履行合同条约。因此,加快行业立法已成当务之急。

1.4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造价咨询业发育不全

目前,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职业操守有待提高。另外,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咨询机构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等[ ]。

1.5 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的工程造价行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特别是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跟发达国家不在一个层次上。比如,当中国的造价工程师追求把项目投资压到最少而达到技术经济效果最佳时,国外同行已在追求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

2 行业发展趋势

2.1 计价方式更加规范

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一种更为合理的计价办法,其在技术上提高招投标透明度。推行清单计价,是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1]。将来,工程造价价格形成机制将愈加市场化,招投标透明度亦将不断提高。

2.2 从业人员及服务机构渐趋专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社会对咨询服务机构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不断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也将不断提高,政府也会逐步完善咨询服务机构行为规范。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建设工程造价领域必将走向有法可依的法制轨道。

2.3 行业竞争白热化,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逐步走进国际市场,并逐渐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计算工程造价。该领域的竞争将愈加白热化,工程造价行业将转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为基础上来,真正做到企业自主报价和市场形成价格。

3 对深化工程造价改革发展的思考

3.1 应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

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我国建设项目虽按基建程序办事,但常忽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上,因此常出现投资超限、资金缺口大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未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项目决策缺乏依据。同时,要更新观念,将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项目建设前期阶段[ ]。

3.2 充分发挥造价师作用

《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确立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独立专业地位,工程咨询机构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参与造价管理。但由于注册造价工程师依赖于单位,其在企业中尚无独立地位,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造价工程师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应从法律上规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中造价师的独立职能,明确其权利、义务,提高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3.3 应积极但有区别地推行清单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减少了招标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了行业行为,有利于公平竞争,应积极推行,但必须充分考虑国情,不能脱离当前市场发育和完善的实际一哄而上。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主体各方行为还不规范,工程担保制度尚未建立,亦未建立系统的报价资料,在此情况下要完全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或会造成不正当竞争。因此,工程量清单报价要结合国情,由国家统一规则,地方制订适合本地实际的细则,逐步推行。

3.4 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引入新的工具

人工、材料价格随着市场行情而变化,建设各方受信息渠道限制,未必能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以指导计价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将最新的价格信息上网,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行业水平,规范行业管理。

同时,不断为工程造价咨询业引入新的工具,用于创新,创造新的市场机遇和打造本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为工程造价行业树立了榜样[2],RICS率先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倡导工料测量师(QS)采用新的咨询及管理工具——价值管理及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VM&LCC)。

3.5 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市场

当前,限于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监管的局限性,政策法规的实施主要靠管理部门和咨询单位自律。因此,应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同时扩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形成新的监管机制。有形市场的建立不仅能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提供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还能有效遏制外企不公平竞争[3]。

4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浅谈

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技术过硬并具有国际眼光的高素质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才,是加快工程造价发展、缩小与国际差距的重要引擎。尹贻林教授认为[2],首先应从工程造价高等教育入手,引入发达国家造价工程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场景模拟和工作坊的作法来培养本专业的学生,使他们具备核心能力,满足行业生存和发展需求。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下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索,以抛砖引玉。

4.1 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该专业横跨工程技术和经济领域,其专业人才应掌握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法律知识等。而当前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理论课程不完整,跟不上行业发展趋势,教学内容重复;实践教学深度不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2)学科本位思想模式尚存: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式[ ],没有完全向能力本位转换。

4.2 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因此,应根据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应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标准应涵盖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而且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能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一张或多张职业资格证书。

4.3 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考

课程体系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开发,是较好的方式之一。对此,可以首先组建由相关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的课程开发项目组,然后进行专业岗位调研、确定专业方向,其次分析岗位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再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行教学计划动态管理,构建职业型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5 结语

我国虽然改革了计价模式,规范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但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应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充分发挥造价师作用、严格监理、实践创新、规范管理。而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是加快工程造价发展、缩小与国际差距的重要引擎。因此,应加快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教育改革,为工程造价行业发展铺路。

参考文献

[1]陈裕宏.谈工程造价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2(6).

[2]天津理工大学IPPCE研究所.工程造价新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朝辉.深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第7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中间业务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1-0038-03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一、股份制改造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股份制改造促进商业银行内部资源配置发生变化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涉及人、财、物、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全面重组与再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作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商业银行,在其内部资源配置方面,首先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其次是兼顾各项业务发展的平衡;然后才是其他的一些要求。中间业务作为一种风险低、收益高,且属于我国商业银行诸多业务中的“短板”。股改后的银行必然会在其“短板”业务上有所改进,从而促使其内部资源配置发生变化。据对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分行的调查,目前,建设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三步走”战略已基本结束。在中间业务发展上,传统银行经营理论正逐步向现代银行经营理念转变,现代经营观念趋于成熟,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了准确定位,在经营战略上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三大支柱之一进行大力发展。在机构设置方面,目前建设银行已专门成立了中间业务发展部,具体负责统一的业务规划、业务指导和有效协调。同时,中间业务在人员配备、经费开支、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自主性,拥有中间业务职能的诸部门在中间业务管理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整体功效得到较大发挥。

(二)股份制改造使商业银行利益诉求发生变化

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各金融机构为追求短期经营业绩,普遍把中间业务作为吸收存款和争揽客户的一种手段,许多中间业务诸如工资、信息咨询、上门收款、零残币兑换等业务成为银行的无偿服务。就连国际上通行的信用卡收取年费的规定,许多商业银行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性操作手段给免除了。这种现象随着银行业股份制改造的深入进行正在逐步打破。信用卡收取年费、小额存款收取管理费、工资收取单位费用、零残币兑换收费等中间业务已在部分商业银行进行,其他商业银行也在跟进过程中,并且各行在中间业务收费上表现出了意志绝对的统一。尽管部分收费单位和个人对中间业务收费表示一定的反对与抵触,但在商业银行股改利益诉求压力下,正在渐次妥协。如,建设银行代收电力公司和水务公司的电费、水费,前些年代收该两种费建行都作为吸收银行存款的一种手段。

(三)业务创新少,品种单一,实用性不强的状况正在改变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无论是品种,还是实用性方面都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变。在品种上,目前国内银行业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00余种。在一些传统的银行卡业务、结算业务、一般性收付业务上,扩大了业务面和增加技术支持。在技术含量高、盈利较大的诸如咨询业务、现金管理、风险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等方面,商业银行针对市场客户细分人群加强了市场开发和营销。其他如信托租赁、信用证、各类担保、投资承诺、外汇买卖及金融衍生等外汇业务也根据地域不同适当推出。尤其是近两年,各银行业机构普遍加大了证券、基金、保险等业务的创新与推广。在营销手段方面,目前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时充分发挥全员营销的作用,基层行多数能主动地把中间业务推广到市场中去。另外,我国多年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等市场中间业务也相应地推出货币市场投资基金、外汇理财等产品。

(四)股份制改革带来了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嬗变,给各项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目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上的问题。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通过制度性调整强行促使经营机制内生。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不仅是要解决外在的体制问题,更关键的是促进内在经营理念的嬗变。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通过统筹局部与全局,速度、质量与效益,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业务发展与队伍建设之间的关系,转变观念和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经营理念。

从焦作市近年来中间业务发展情况来看,也从实证方面体现到了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对中间业务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

1.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呈现出快速的增长态势(如图一)。2003年,焦作市商业银行本外币中间业务收入为2614.33万元,增长3.7%。进入股份制改革后,焦作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增速加快,2004年、2005年本外币当年增幅分别达到86.64%、20.79%。增长速度分别高于2003年近80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2.股份制银行改革进展不同体现在中间业务发展的不同(如图二)。建设银行是2003年以来在焦作市诸多金融机构中中间业务增长速度最快的银行(其图形变化最陡),其中间业务收入总量也由原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排名第三增长到第一。建设银行2004年、2005年中间业务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50.20%和38.77%,分别高于全金融机构当年增速63.56和17.98个百分点。反观地方性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2002年以来,尽管中间业务总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增长速度要明显低于原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增长速度。

3.中间业务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2005年焦作市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如图三)

如图三所示,随着股份制改造而形成的产品结构丰富、新增业务收入增加等原因,焦作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尽管支付结算业务收入仍居各项中间业务收入中的“龙头”地位,但银行卡业务、业务等中间业务收入快速上升。与2002年比较,2005年焦作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结算类收入占比下降了19个百分点,而银行卡收入上升了19.32个百分点。正逐步形成以结算收入、银行卡收入、收入“三足鼎立”局面。同时,担保、融资顾问、托管等新兴中间业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中间业务发展的趋势与研判

目前,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大势已不可逆转。根据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推进加快,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的特点逐步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新领域,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盈利渠道,降低经营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是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后的重要利润增长源。我们从商业银行股改后可能遇到的利益增长因素和削减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股改后短期内及长期发展趋势,并综合得出一个基本性的判断。

(一)引起中间业务增长的利益因素分析

1.内部资金争取利润最大化的冲动(属于长期性因素)。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由于持股股东呈现多样化的格局,股份制商业银行将成为一个标准的市场主体,其基础特性就是谋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这也是市场经济主体基本利益诉求,具有长期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通过多种途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从当前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总体收入占经营收入比来说,中间业务收入还具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因此,内部资金要争取在股改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金融监管约束性条件逐步放松(长期趋势,但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当前西方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上升的动因有如下几个因素:全球化、金融监管放松、IT技术和竞争(Kim Hawtrey,2003)。可以说全球金融管制的放松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机遇。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发衍生产品不断地渗透到其他金融业务。从此来看,我国金融领域全面对外放开以后,我国金融机构要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之中,在全世界金融管制削弱的情况下,我国金融管制必然会出现逐步放松的趋势。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一国的经济金融风险会很快地传导到全世界,引起世界经济波动,从而可能导致加强金融管制,所以说世界金融管制放松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3.人们对中间业务需求的增长和认知度的提高(具有长期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业务量偏小,企业和居民不太了解,一旦广大居民和企业体验到中间业务带来的便利和收益,认知度提高后,需求就会大量增长。以个人理财为例,据有关调查显示,有88%的客户表示愿意接受银行推荐的个人理财建议和方案;有79%的客户表示在接受理财服务后愿意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还有33%的客户迫切需要银行提供咨询服务等。这说明我国居民对中间业务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再如信用卡业务,在美国信用卡发卡量已超过10亿张,在日本,每100人中就有150张信用卡,而我国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再者,“入世”后,我国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他们对国际结算及其相关中间业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这些需求都将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带来机遇。

4.中间业务品种的增多为商业银行提供利润支持(具有长期性)。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增加相应品种,相应地会增加利润。

(二)制约未来中间业务增长的因素分析

1.边际收益增长趋势递减规律(具有长期性)。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中,由于存在着充分竞争,经济主体的边际收益存在着递减的规律。此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也适用。即从长远发展看,中间业务收益存在着递减的规律。

2.人们对中间业务长期免费消费的惯性心理与对中间业务收费的抵制(短期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整个客户群体把商业银行免费服务视为正常服务,一旦免费服务突然变为收费服务,便遭到客户的反对和抵触。在金融竞争日益激烈、客户选择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坚持收费的银行往往导致客户和业务的流失,实施收费和按标准收费困难。各商业银行在收费软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收费难”和“难收费”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理顺中间业务的价格、公布合理的收费标准、规范中间业务的收费管理,已成为规范和加快发展各银行中间业务的突破口。

3.外国银行进入后竞争加剧引发中间业务利润摊薄(长期因素)。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后,中间业务的竞争将非常激烈,竞争必然带来价格的下跌,引起中间业务总体利润的摊薄。

4.银行业务监管放松的不确定性。如前所述,尽管世界金融潮流的管制放松,但因经济、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存在,加之金融风险的传导性很快,银行业务监管放松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5.人们(市场)对需求的渐进性(长期性)。按需求增长的经济学分析,需求增长都具有渐进性,人们对某种产品的认可,推介尽管很重要,但人们(或市场)接纳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6.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的制约。与国外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经营管理水平,还是业务品种,抑或是人才素质、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较低,但收益与风险是始终相伴随的,中间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时,会顾及其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等,因此,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非常重要。中间业务有的部分是表外业务,所以出现的风险有时不能及时地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真实的反映,如担保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等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的特点。而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普遍存在着风险识别差、风险管理弱等问题。受风险约束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开发中间业务新品短期内影响较大。

(三)对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趋势的研判

根据上述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对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函数表达式:

y=f(x1,x2,x3,x4,x5)

y――中间业务收入增长,X1――消费需求增长,X2――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品种增加,X3――金融监管放松,X4――银行业中间业务竞争引发利润摊薄,X5――人们日常对中间业务免费消费的心理惯性。

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方程:

Lny=a+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β5lnx5

根据上述方程,我们可以模拟如下的增长图形:

在加入WTO后初期的若干年内将是中间业务的快速增长时期(其前提是世界经济或金融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或动荡)。随着股改以各项政策性利好而逐步被市场所消化,以及原本没有收费性项目重新计费等完结,银行中间业务增长将出现增势趋缓的发展趋势。最后,在各项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的整体博弈的结果下,将保持市场各方均满意的一个增长结果。

三、结论

第8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33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形势正处于高歌猛进的状态之中。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不能缺少机械制造业的带动,机械制造业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近年来,自动化技术逐渐得到重视,而我国正努力加强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机械自动化替代了传统的设备,改变了生产结构。它不仅为制造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更减少了当前制造业的劳动力。对比以往人工操作的设备,自动化技术的操作精度提高了一个层次,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诸多方便。如果我国加大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利用,那么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业将会更上一层楼。

2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现状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其支柱产业就是机械制造业,而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也一直被我国机械制造业所广泛使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机械制造业不得不重新审视现有的技术。我国想要在机械制造业上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就必须加快自动化技术与机械制造业的融合建设。

2.1 管理方面

在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业中,缺乏有效的相关管理制度。机械设计制造业的管理还秉持着传统的观念,无法与现代观念结合运用,较为保守。这就导致了自动化技术无法有效的结合到机械制造业中去,守旧的管理反而变成了一种阻碍。

2.2 设计方面

由于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业起步较晚,一些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和发达国家的设计制造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现阶段引入了自动化技术,但传统的理念使得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无法与国际接轨。

2.3 自动化技术方面

现阶段,机械制造业竞争愈发激烈,传统的工艺设备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竞争环境,各个企业争相引入自动化技术。客观来看,自动化技术在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业领域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自动化技术想要完善的发挥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改进。

3 机械化自动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

机械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高效率的技术正渗透到我国各个行业中来,而这项技术发展方向也转向了集成化、智能化、虚拟化、柔性自动化和灵活性。

3.1 集成化发展趋势

在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中,目前最受欢迎的就是高度集成化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所采用的正是集成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生产中,企业仅需要将多个系统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去,形成计算机组合,对生产制造进行管理。

3.2 智能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现如今,计算机已成为了不可替代的智能产品。智能化如此飞速发展的今天,为机械制造业带来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观,而人机一体化机械制造设备就是智能化的成果。机械智能化为人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高效的人机交互能够带动生产进程。

3.3 虚拟化发展趋势

虚拟化是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能够达到机械产品的完全模拟状态。一个企业想要长足的发展就要做到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这样才能让一个企业在市场保持应有的竞争力。既然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应用到完全模拟状态,这种虚拟化的技术往往能很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

3.4 柔性自动化发展趋势

柔性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灵活的自动化技术,现如今的市场变化风云莫测,而柔性自动化技术却能应付自如。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能够很好的应用柔性自动化技术,并将其广泛的投入到生产中。

3.5 灵活化发展趋势

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中,能够体现技术的灵活应用的便是柔性自动化技术,这项技术在生产中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的操控,而并不依赖自动化技术。这种柔性技术的应用方便了企业的管理,同时也使企业在竞争中能够灵活方便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灵活的柔性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更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失活力,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4 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水平逐步攀升,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机械设计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国的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果能在生产过程中灵活的运用这项技术,也能够使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业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当然,自动化技术想要灵活运用,就要培养相关的人才,优秀的生产技术总是少不了优秀的人才。目前,我国自动化人才稀缺,这就需要国家和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相信不久之后,当我国涌现出大量的自动化技术人才后,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业的自动化技术将会更加完善。

5 结语

为了更好地提高数控机床加工效率,就必须进行有效控制。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些都要归功于对自动化技术的灵活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为企业带来了生机,企业在竞争中得以保持源源不竭的活力。虽然我国自动化技术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但是,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正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掌握这项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技术既能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这项技术在生产中已经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技术将更加健全,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也会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具体分析研究

0.前言

机械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它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有的比例非常之大,因此它的发展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迅猛发展的关键阶段,而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这样就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度,因此,促进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就变得很重要,并且很紧迫。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机械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1.机械制造的智能化相关概念

所谓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就是指把传统的机械制造的技术和现代新的制造技术进行很好的结合,并且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开发等采取相关措施,从而形成一种集加工技术、设计技术、管理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智能化的技术具有高度柔性和高度集成的这种特性,并且该技术可以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应用来模拟人类进行一系列智能的活动,比如说,可以进行人类的思考、分析、判断、决策等一些脑力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替代人类进行工作,从而减少了人类的工作量。该技术还可以通过对数据库、软件制造的系统进行合理的运用,然后对机器人的控制能力和相应的专家的知识能力进行比对,这样就可以实现机械制造的智能机器在没有人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的生产和制造工作。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精确程度,还能够有效的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并且还能够大大的缩短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实现了机械制造业生产的科学性和现代性。

2.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目前来说,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仍然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而整体的发展水平比较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程度还比较小,对于新产品的研发能力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而国家对于研发工作投入的资金又相对较少,所以整个机械制造业就呈现出一种缓慢发展的状态。由于机械制造业的技术相对落后,生产产品的科学含量较低等现象的出现,从而严重影响了机械制造业产品的质量而且还阻碍了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虽然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处于比较劣势的发展境地,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经济市场的不断扩大,给机械制造业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这样就可以促进整个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我们国家加入了WTO之后,在国际中与各国之间的合作逐渐增多,这样又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要好好的抓住机会,迎接挑战,才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2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2.1对于性能发面的发展趋势

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其制造技术速度的快慢、精度准确与否及效率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其发展状况好坏的标准。在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方面,因为采用的是较高速度的控制芯片和较高分辨率的测试元件的数字系统,与此同时,还通过了具体、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改善了机床的相关性能指标,从而使机床在运行时的速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智能化技术的柔性方面,主要有两方面的改观,第一个就是在数控系统中采用的主要是模块化的设计,这就使得其功能的覆盖面变得很大。由于是模块化的设计,因此具有很强的剪裁性,从而可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另一个就是在群控系统中的改观,群控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能够快速的对生产资料和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群控的能力。

2.2.2对于功能方面的发展趋势

在功能方面,主要针对的是用户。用户所使用的界面就是数控系统和用户本身的一个对话框。但是因为每一位用户对于这个界面有着千差万别的要求,那么就使得在进行用户界面的开发时困难重重。而智能化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界面进行相应的修改,这个修改直接在界面的窗口和菜单中就能进行,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也能够使用户更快更好的满足自己的需求,一举两得。

在对制造企业中的相关计算的问题上,可实现科学计算的可视化,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数据进行高速的处理和解析,这样就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的图像和动画了解数据计算分析情况,清晰明了,从而使工作人员不再觉得对数据进行分析时的冗长性和枯燥性。这种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品的设计时间,提高产品的质量检测速度以及大大的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等。

2.2.3对于体系结构方面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采用的是高度集成化的CPU,这样就可以对数控系统的集成度与硬件的运行速度有很大的提高作用。该技术还采用了平板显示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原本显示器的性能。并且这种显示器的科技含量较高,重量还很轻,体积还很小,耗能较小,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智能化技术采用的是模块化生产,这样就可以使数控系统更好更快的趋于集成化和标准化。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把基本的模块,比如说CPU模块、PLC模块、输入输出接口的模块等进行标准化,还可以通过对模块进行剪裁、增减其数量等方式来对基本模块进行标准化。

对于整个智能化技术而言,不可缺少的就是其能够实现网络化的特点。所谓网络化,就是指通过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把在不同地区不同计算机或者各种电子产品的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且要根据相关的网络协议进行互相的通信。这样就可以使所有连接起来的用户进行更好的交流,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的方便。对于制造企业生产产品的设计问题、对于原材料的选择问题、对于产品的市场销售问题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除此之外,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还使得技术人员的信息交流、不同企业产品开发与合作等有了更好发展空间。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成为了一种很大的趋势,这样就为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对产品生产的远程监控和进行无人操作,从而使得制造业能够向着更科学更高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钟.浅析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1,23,(15):16-18.

[2]宋波.论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现代商贸工业,2009,7,(14):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