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关系调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共关系实务 行动导向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黄卫静(1977- ),女,河北宁晋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学及汉语言文学;田红虹(1976- ),女,河北清河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关礼仪和新闻学。 (河北 邢台 054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32-02
“行动导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的新思潮,强调通过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进行主动全面的学习,在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和学习范式,行为导向强调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工作情境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自我调节行动为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行为,达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公共关系实务”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基于此理念,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一、公共关系工作分析
通过对企业公关部门(包括宣传部、信息部、企划部)和公关公司的走访与调查,结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公关员(中级、高级)的要求,根据定量化系统分析方法,我们对公共关系职业工作进行分析,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结合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按照职业分析—职责分析—任务分析的程序,将公共关系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进行放大分解,最终划分成公共关系学习情境。
公共关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传播组织机构信息、协调内外部公众关系、进行组织形象管理。其职业职责主要有沟通协调、信息传播、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系评估、专题活动组织、危机管理、CI策划9项。其能力要求共45项,工作任务细分可达100多项。当然这些职责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在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同的运用情况。下面是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开设的“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为例进行介绍的。我们对公共关系调查这一职责进行细分:任务一,调查方案准备,包括的具体工作有洽谈和承接调查项目、撰写调查项目方案、撰写评估项目方案3项;任务二,调查方案设计,包括的具体工作任务有设计观察调查方案、设计各种调查问卷、设计实验调查方案3项;任务三,调查方案实施,包括的具体工作任务有执行调查方案的实施工作、执行评估方案的实施工作2项;任务四,调查报告撰写,包括的具体工作任务有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撰写小型调查报告、撰写小型评估报告3项。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环节是职业工作能力与教学要求的纽带,我们将教学目标与公关职业资格要求一致,与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统一,按照分层次、分类别、可操作的原则,将教学目标分为专业能力领域、方法能力领域、社会能力领域三个领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注重任务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锻炼与积累。
专业能力领域包含对每项职责的基本认知与技能操作,方法领域包含每项工作任务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社会能力领域包含完成每项工作任务所具备的态度、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等内容。“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的调查、策划、活动组织、信息传播、公众关系协调等专业能力及完成这些工作的方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三、课程组织与实施
1.教学内容的配置与序化。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上,我们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以行动为导向重新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每个教学任务是否直接使用该知识内容,根据使用的程度和频度确定各方面知识的培养程度,将事实性、经验性、结论性知识与技能融合,形成每个教学任务的基本知识点。选择项目训练使用的典型示例要求完成的工作过程必须包括教学项目的全部知识点,最好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加以改造。
公共关系所有工作过程可以归结为:调查—计划(策划)—实施—评估。我们首先通过公关项目的策划对公关过程有基本的认识,后面的传播与沟通策略制定、公关专题活动、危机管理、CI策划都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对公共关系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这不但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还让学生掌握了公关工作的方法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公共关系实务”课程内容设计如下:首先将课程的内容划分为7大学习情境,即认识公共关系、组织形象调研、公关活动管理、组织信息传播、公众关系沟通、公关危机处理、组织形象建设。然后笔者以邢台家乐园集团的公关工作为载体,将其进一步划分为12项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即公关工作规划、公司形象调研、公关活动策划、公关活动实施、制订外部传播计划、制订内部传播计划、模拟与公众沟通、公关项目谈判、制订危机预警方案、处理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投诉、处理突发事件、组织形象CI设计。每项工作任务的实施都对应不同能力目标的培养。
2.教学环节的设计。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思想,在“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笔者按照布置任务—资讯—计划—实施—展示—评价的流程,师生在任务的驱使下开始教学行动,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在布置任务时,要尽可能承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应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工作情境,并用清晰、严谨的语言表达出来,师生的共同行动产品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资讯阶段主要是完成任务时所需知识的准备,在这一阶段,应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使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接受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拓宽学生思路,改变其在接受任务时的一些简单的想法,让学生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发展。计划阶段是学生自主地进行方案构思,发挥主动性,提高计划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起到指挥、协调的作用,学生可利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制订小组的行动计划,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沟通意识,使其共同商讨制订完整、可行、创新的行动方案。实施阶段是检验计划、完成任务、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阶段,学生作为任务的实施者,要按照标准和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用准职业人的形象规范自己的行动过程,教师则要多鼓励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展示是任务完成后成果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学生互相学习的重要机会,展示不仅仅限于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成果,更多地应交流自我的认识与评价、完成任务时的体验等内容。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师生都应对共同完成的任务进行反思、总结,以便更好地进行自身的补充与完善。
3.教学方法的设计。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倡导为了行动而学习。笔者根据社会对公关人员“职业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了任务引领、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情境模拟等方法。
任务引领式教学是指通过真实的或创设模拟的任务情境,根据任务需求来安排相应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以上笔者提到的教学环节就是以任务为引领的,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引领式教学法通过完整的项目工作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探究的过程。“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涉及的每个学习任务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在学生分组的情况下,教师以公关部门经理或公关公司负责人的角色为学生下达任务,学生按照工作的程序进行操作,工作完成后及时反馈调整。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引领式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典型案例,通过师生双方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提炼掌握公共关系操作所需的知识,进而用理论指导公共关系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典型的示范作用,能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中,笔者选择经典、新颖、富有启发性的完整案例,让学生对每项公关工作都有一个整体的全貌认知,并通过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时还是从事公关工作要用到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是进行独立思考或团队讨论的一种工具,在资讯和计划阶段、总结复习时都可以使用。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直观的展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意,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由于环境所限,公共关系很多学习任务很难在社会实践中完成,更多的则是在课堂上模拟。虽然课堂不能代替真实场景,但可以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对事件进行还原和演示,再加上学生的思考与创意,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变得鲜活生动,学生通过表演多了一层工作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公关意识。在实施阶段,学生可以模拟小型公关活动的开展、投诉的处理等。
4.教学资源的配置。在教材方面,按照基本知识点内容要求,选择相应的知识,参考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要求与规范,笔者编写了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材,包含了工作任务书(工作页)、操作手册、教师参考用书、学生练习册、课件等。
教学环境方面,行动过程导向课程要求的场所范围由专业性课堂向多功能场所转变,根据每个教学任务的要求,配置合理的教学与训练设备、场地、材料,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努力创造与实际工作环境相同或相似的教学环境,能够满足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的需要。
四、课程考核评价
“公共关系实务”课程的考核主要基于适应“行动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统一,考虑课程实施的结果与进程、课程内容与目标的统一性。
首先,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对每个工作任务都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结合的方式。其次,在评价标准上,注重从多角度全面评价,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关键能力等纳入评价内容。再次,在评价主体上,采用教师、学生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主体在分数上有明确的比例分配。具体操作如下:将每一个工作任务下达后,告知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及方法,完成任务后,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明确工作要求(10分)、学习过程是否严谨认真(15分)、行动过程是否符合工作程序和规范(20分)、是否能够独立完成(10分),学习结果是否符合工作要求(30分)、工作是否有创新(15分)、工作全程评价(15分),学生自我评价占30%,小组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40%。期末进行课程整体考核“过程所得分数×70%+期末理论考试分数×30%”。
[参考文献]
[1]冯俊淇,赵勇.高职《公共关系学》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社会化;探索;高校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社会化实践的必要性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交叉性、跨领域的特性,涉及传播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学等许多基础学科。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对社会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提出的指导原则,以及在实践上对这些组织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社会组织,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没有公共关系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2014年,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延续了以往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整个市场年营业规模约为38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1.5%左右。[1]与此同时,由于行业整体稳定增长带来的人才需求量大和人才专业化问题,依然困扰着公关行业的发展。实际上,目前高校现有的公共关系学课程大多囿于课堂,走出去的时候比较少,课程与社会接轨程度不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关队伍的专业化。因此,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加深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融入度,加快授课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已经成为高校尤其地方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一个地方高校的实践改革样本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传媒与设计学院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课程,面向新闻、广告、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的大三学生。授课对象在接触公共关系学内容之前,已经接受了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吸收起来没有太大难度。那么,如何将概念和理论融入社会实践中?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困难重重。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常常并无能力为数目不少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因学业负担也很难抽出较长时间参加实践活动。[2]为此,笔者在多年公关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校学生特长和本地具体情况,尝试着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了两个学期的社会化教学探索。
(一)“社会化”的界定
鉴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特性和具体的实践条件,笔者将此处的“社会化”涵义具象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尤其是业界的专家学者请入课堂,就具体公关议题进行指导,为学生带来业界新颖的想法和操作实践。二是将课程实践推向社会,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零距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实践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具体的实战演练对象,能够为社会组织提供相应帮助,哪怕是最微小的帮助。社会化的第一个方面相对容易操作,现实中也为众多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所采用,第二个方面有一定实施难度,需要教师在合作方的联系接洽上投入大量精力,因而往往被高校课堂实践放弃。
(二)社会化教学探索过程
在“社会化”这个总体思路指引下,笔者从课堂内外入手,借助业界专家和本地企业的力量,在连续两个秋季学期开展了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入”社会的教学探索。
1.课堂内探索:
以专家辅导配合教学内容改革公共关系行业横跨管理、传播、营销、广告等数个行业,优秀的公关人才必须懂管理、会策划、能传播。这对高校公关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就是,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在美国高校公共关系学的课堂上,“教师完全是一个指导者和答疑者,是一个指路人的角色,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主要是: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及相关学习资料的指导以及答疑解惑。”[3]为此,在两学期的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笔者改变原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原有教学内容的顺序,在课程概述和公共关系概念导入之后即采用公司制教学方式,将学生组成若干家公关公司,以公司业务培训和业务实践的方式部分替代讲授式教学。之后的课程内容都按照公关公司的实际运作来进行,从公司组织结构到公司服务内容,从公众关系处理到日常传播活动,从公关工作常规四步法到特殊情况下的危机管理,依次展开。学生组成的公关公司类型不同、各具特色,每个公司可以根据成员结构设定自己的业务优势和业务范围,在每个教学单元的讲解开始之前,会有一个相应性质的公关公司完成一次业务解析。在进入具体教学单元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公司中进行了小型的公关活动课堂实践,如模拟新闻会、制作公共关系广告,或现场处理公关危机等。这种教师讲授与学生展示结合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课后要做大量文献查阅和PPT资料搜集,使学生在正式授课之前即对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通过这种公司制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公关公司的内部架构和内部运作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对公司服务范围和内容也有了一定了解。几个课堂实践给学生提供了“社会化”之前的小型“练兵”,为学生面向社会完成有实际意义的公共关系策划方案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为了配合教学内容改革,每学期的课堂都组织了一次业界专家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活动。来自罗德、迪思等中外知名公关公司的专家,结合各自特色对公关公司组织结构和内部运作的具体模式进行解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中有关公关公司、公关从业人员、公关传播与公关管理部分有更直观和清晰的了解。来自家乐福、通力电梯等企业的公关事务负责人则从公关主体的角度,阐述社会组织需要怎样的公共关系传播,并结合各自传播案例,针对如何做好公关策划进行了具体的专业辅导。两次专家进课堂活动,正好与公司制教学改革相配合,不仅让学生的课堂知识与业界现状相互融合,加深了学生对整个公共关系行业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对公关公司和公关传播的浓厚兴趣。另外,这两次专家活动的策划、会场布置和组织实施全部都由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生完成。活动本身为学生们带来了更鲜活的业界动态、操作前沿和专家视点,活动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公关运作的一种实践。
2.课堂外探索:
以定向策划实现实践“入”社会高校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知识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服务。为实现这个终极目的,社会化教学探索不仅要将“社会”引进课堂,更要将课堂带向社会。为此,笔者主动与宁波本地企业广泛联系,寻找到两个合作方,连续举行了两届校园公关策划大赛。第一个合作方是本地一家公关公司,由对方命题举办了第一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校园公关策划大赛。参赛者以传媒专业学生为主体,学生们围绕主题自行搜集资料,完成创意和策划方案。第二个合作方是本地一家专门吸纳心智发展障碍人士为员工的公益性烘焙企业,当时正面临知名度不高和盈利困难的问题。第二届公关策划大赛没有限定主题,学生以品牌的公益性为核心,结合公司提供的资料,为品牌完成一次主题活动策划,或为品牌制作全年传播计划。同时,笔者还带领部分学生赴桐乡市石门镇调研女鞋产业,并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分论坛: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女鞋名镇”科学发展论坛提交三份公关策划传播方案,为石门女鞋的品牌化出谋划策。三次定向策划活动从命题到评审均由合作公司或主办方主导,充分因应了市场需求,体现出实践“入”社会的教学探索主旨。
三、思考与建议
(一)社会化教学探索成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摸索,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实践体现出了一定效果。在两次校园公关策划大赛中,合作公司对每份策划方案都予以了认真评审,并给出较为详细的点评。这些点评反馈到学生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讲授内容,也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关主体的真实需求。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分论坛: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女鞋名镇”科学发展论坛上,由于有较为扎实的调研基础,三个参赛团队全部获奖,获奖方案也得到石门镇相关领导和石门湾鞋管会负责人的肯定。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对公共关系的兴趣和公关实践的积极性,也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信心。
(二)思考与建议
在一定程度上,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实践教学探索取得了某些成果,但从长远和整体看来,还有许多需要继续深化或改进的地方。
1.与业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公共关系由组织、公众、传播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是信息传播。[4]要深入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教学探索,相对固定的、大型的公关公司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虽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两次专家进课堂活动的主体都是著名公司公关负责人,但这具有偶然性,并非常态。两次校园策划大赛中,合作方一为本地小型公关公司,二为本地小型公益性企业。两次社会化探索的合作方类型不同,涉及到了公共关系三大要素中的组织和传播,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公关市场的运作。但是两家合作公司无论在规模还是在知名度方面都还远远不够。中国的公共关系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就省内而言,杭州公关公司相对较多,宁波公关行业的规模则比较小。如何寻找到固定的、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外合作方,比如跨国公关公司或本地大型企业,这是后续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单凭教师个人力量难以解决,需要借助学院和学校资源,与条件适合的合作方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为实践性课程的社会化探索提供长期支持。
2.保护或回馈创意结晶
两次校园策划大赛共产出402份策划方案,虽然这些方案的创意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但毕竟每一份方案都是学生团队的集体智慧结晶,应该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在后续研究或教学探索中,需要在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与合作方就知识产权保护做好事先约定,比如可以根据合作方和课题组对方案的质量评估,划定一定标准,由合作方对每一份接收到的方案予以相应的创意报酬。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创意智慧,激发学生创意积极性,也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规范创意行为。
3.拓宽实战演练领域
公共关系工作包括调研、策划、实施、评估四个部分,就这一轮社会化探索而言,探索和实践的内容主要还是局限在公共关系策划这一块。当然,在完成策划方案时,学生势必要进行相应的文献或实地调研,但这种调研是自发行为,教师难以控制和管理。至于实施和评估两块,因为条件限制较多,则基本不涉及。如果后续要展开更持久的社会化教学探索,除了继续开展策划实践外,还需要加强对实施和评估尤其实施的实战演练,比如在校内开展小型公关传播活动,或让学生参与到公关公司或公关主体的具体传播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度参与,对整个公关活动流程有更实质性的体验,同时也能检验策划方案的有效性。
4.激励教师社会化探索积极性
在这次社会化教学探索中,任课教师不仅要负责课堂内的教学内容改革,还要负责专家联系与邀请、合作方联系与沟通、策划大赛的宣传与组织,并挑选和全程带领学生团队参加省级比赛,投入精力较多。虽然从教学效果出发,教师愿意主动开展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社会化探索,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或扶持措施,单凭教师个人力量恐难以长期支撑。因此,高校应针对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从人力、物力或精神鼓励方面给予教师相应支持,激励教师对公共关系学这样的实践性课程展开社会化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公共关系业2014年度调查报告[EB/OL].
[2]梁桂军.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公共关系课程案例教学——以在新闻传播学科开展公共关系教学为例[J].现代物业,2013,(12):80-81.
[3]姚庆.从美国《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看国内高校公共关系类课程教学的改进——以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2,(2):102-105.
[关键词]独立院校 旅游公共关系学 课程改革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繁荣以及带来的竞争白热化,旅游营销和旅游公共关系也快速发展,各种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公关策划、旅游组织的形象宣传、传播以机危机处理的活动层出不穷,因此,对相应的专业人才和管理岗位人才的需求更大,要求也更高,这为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旅游管理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契机,也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塑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的模式显然完全不适应日益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笔者拟从教授几年的《旅游公共关系学》入手,从能够适应社会和旅游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为课程的主导和核心,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考核改革等方面谈谈对于此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实践,以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于旅游公关专门人才的要求以及探讨独立学院(三本院校)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一)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结合选用的《旅游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教材,进行了重组和修订,结构如下:首先用一章的篇幅介绍公共关系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即公关概述。二至四章分别讨论旅游公关三要素,分别是旅游组织的公关机构、公关对象和传播沟通。五至七章主要讲述四步工作法,即公关调查、策划、实施与评估。第八章用一个专题介绍旅游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与技能,技能侧重在公关谈判的运用。最后一章是旅游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修订后的课程体系清晰实用,更符合教学目标以及实际需要。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具体内容有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关的发展历程;公关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公共关系的职能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的相应特征和职能。二至四章的具体内容有旅游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安排、人员素质要求以及培养模式;旅游业公众的特征与类型、旅游组织内外公共关系的协调的技巧;旅游公共关系传播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旅游公关广告的设计以及旅游组织网络公关的传播手段。公关调查的内容主要有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旅游公共关系策划一是关于公关活动策划方案的编制,另外一个主要内容是近几年很受关注的旅游CIS与TDIS策划;旅游公共关系实施与评估一方面强调掌握旅游公共关系实施方案的编制,另外是旅游公共关系评估报告的撰写。 旅游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主要对于公关常用的几种类型活动要能够实际操作和参与,以及了解相应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任务组织都不能完全离开危机公关,旅游企业也不例外,第九章主要内容是危机公关的预警和处理,也包括处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最大的改革即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入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方法。旅游公共关系的实践性非常强,通过分组、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味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为了达到能力训练的目标, 我们在每一章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旅游业公众与公众协调的教学单元,要求学生课前看电影《生命的火花》以团队作业(5-6人一组)的形式完成三个具体任务:通过回答电影涉及的公众有哪些?不同内外部公众的想法和反应举措是什么和小组对电影进行点评。以通过电影分析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旅游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公众含义和特征,以及更清查地了解主体的内外部公众策略。再比如第四章公关传播,结合教学任务,以情景引入的形式提出五个具体任务:一是为为某酒店制造一次新闻事件。二是为扩大某酒店的知名度,撰写公关新闻稿。三是为H酒店编制一份对外宣传册,四是为H酒店设计一则公关广告,五是如何运用网络公关的手段塑造H酒店的形象。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它体现了体验式学习法的目标,具体来讲,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领受任务
指导教师介绍任务的内容、要求,关键点及注意事项明确传达给学生。小组提问,指导教师答疑,各小组正确理解任务,完成任务领受。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领会项目任务的意图,明确项目的要求,并体味如何更好地将一项指令明确化、简单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分析任务
接受任务的小组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分析任务的内容,阅读知识链接,制定完成任务的工作程序及任务分配,补充查阅其他相关资料。这个阶段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学生这时要做的事情包括团队成员的分工和组织、行动计划和时间安排。而制定计划的过程首先是团队成员信息交流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任务模拟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学会如何清楚地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最后如何达到共识。
(三) 实施任务
各小组具体完成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写成发言稿,要求做成PPT,并做好预演,准备汇报。学生这时要做的事情包括团队成员的分工和组织、行动计划和时间安排。然后学生分工通过上网搜阅资料、“头脑风暴”式的自由讨论、综合分析信息、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期间老师负责回答学生的提问,进行启发和指导。
(四)任务汇报
各小组根据任务的要求,在教室中汇报,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讨论。指导教师及时控制汇报进程,最后进行点评与总结。展示时发言人最好将任务完成的过程、即计划、实施、团队成员的分工以及做事的理念和方法也进行阐述,如果可能,小组中成员轮流进行展示。
(五) 任务总结
各小组对本次汇报及时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作为作业上交指导教师。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学生行动过程中的观察对各团队进行点评,用建设性语言和方式鼓励他们处理好正负两个方面的反馈。同时也可以请其他组参与点评。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比赛通常使学生的活动得到更有效的激励。这一阶段是将实际的学习心得加以分析、巩固并与实践环节相联系,也是衡量教师对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和能力的阶段,因此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了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我们还灵活运用了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情境。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方法不再是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而是在确定了一个学习内容和解决具体任务之后,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而老师也不再是作为无所不能的角色,而是由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变为配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线索、思路和支持,因材施教地启发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这样,课程的能力目标在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中得到了贯彻和落实。
四、课程考核改革
本课程平时考核(占40%-50%),期末理论考试(占50%-60%),由任课老师自主把握。为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项目任务的自主学习和实操中,笔者在《旅游公共关系学》课程中打破单一的知识考核、笔试等传统考核方式,期末试卷以开卷的形式,其中知识类试题占20%,分析型试题占40%,能力型试题占40%,来突出能力考核、专业技能考核等科学的新型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采用开卷形式和新型考核方式相结合,既加强了检验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加强了学生对上课的重视和主动。另外,平时考核除了常规的考勤和课堂表现,分组任务完成的情况也占很大比重,避免学生轻视任务完成。
五、课程教学改革小结
有人说,公共关系是少数聪明的才能做的工作,它对于传播、沟通、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旅游公共关系学》课程,根据旅游业公共关系专业人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对工作的要求,设计设计教学内容和顺序、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任务,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拟对课程考核进一步进行修改,将实训过程表现和考核实训效果(成果)或测试实操能力来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例如,和酒店结合策划公关活动的实施,以考查学生在实施或设计中的表现。另外,在把握好项目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和考核中,应聘请该有行业企业的专家和岗位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这样才能使课程得到科学地设计、高效地实施,同时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保证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菲,陈平.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旅游管理》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2(2):27-28
[2]王晓南.《旅游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初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1):109-111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实践教学 设计
一、引 言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实践教学环节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那么,对于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市场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公关决策能力和公关创新策划等能力。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由专科层次刚刚升格至本科的院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建成苏北一流、江苏省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多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其中管理学院开设的《公共关系学》就是一门紧随时代、注重应用的课程,而且这门课程通常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的前一个学期。由于很多学生对未来寄有较高的期望,对自身缺乏科学的定位,还有些学生就业压力较大,部分学生产生浮躁心理。针对学生又想学习,又想走入社会进行工作实践的矛盾心理,作为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和学生进行沟通,得到学生的理解、支持和认同,顺利地组织教学。
通过对学校部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了解,发现不少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理论教学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其应用性;实践教学中缺乏对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对于公共关系学课程来说,所表现出来的是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新知识、新技能理解不够;实践活动无针对性,系统性,实践能力得不到具体的锻炼。因此,如何向学生讲授,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掌握其中的精华,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动身、动脑,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自我定位,正确认识社会,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使得自身形象得到良好展示,为自身就业、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这需要授课教师花大力气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漏斗对接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
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应该清楚不能为了实践设计而设计实践方案,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首先要把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这就要把教学大纲上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让学生掌握,然后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实践活动,最终达到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参加公关活动实践,补充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到或难以切身体会及深刻领悟的知识,为学生就业和能力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就是所有的实践设计要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性和经济性。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笔者根据这几年从事公共关系学教学实践的一点经验,摸索了一套的“漏斗对接教学”方案,即“>
1.理论知识的讲授
每一章内容讲解前,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首先从大方面讲起,即公共关系案例;接着将案例进行提炼,概括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及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随后联系书本上这一章的内容,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理论知识学习,那么在讲的过程中要注意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论、讲知识结构,而且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想着为实践活动做铺垫。比如在讲述第一章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时,学生刚刚开学,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门新课程,为了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我选取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和克林顿“拉链门”事件(有的班级有多媒体设备,把这些资料用多媒体介绍给学生,增强视觉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经过对两个案例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同样的危机事件发生后,处理方法不同,带来的结果也是截然相反的,从中体会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接着就引入正题,公共关系如此重要那么公共关系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随后把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公共关系的涵义、公共关系的特征、研究对象等内容重点讲述,让学生对公共关系有初步的了解,为下面的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2.针对性的作业讨论、案例答辩
每章理论讲授完成后,布置一定量的复习思考题,思考题的内容一部分是上课所讲得重点内容,一部分则是根据重点又引申的实践性较强的公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对于上课所讲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引申的内容要求合作完成,并在作业本上纪录下合作的同学姓名以及合作的内容,最后老师批阅后选取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经过这一步骤,理论知识相当于又被强化了一遍,而且范围也被缩小了一部分,重点更加突出了。比如在讲述第一章时,理论知识讲完后,第一道作业题是写出公共关系的涵义、特征及研究对象。第二道作业题是你所理解的公共关系是什么?现代社会中,组织形象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何意义?学生做完后,老师及时批改,在第二次课上(给学生留有时间去查阅资料,一般情况选择理论课结束后下一次课)组织讨论第二题,当然老师一定要把握方向,进行引导或给予启发,不能漫无目的让学生随便讨论。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兴趣与热情,给学生充分的质疑时间、充分的思辩时间,进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除了布置作业以外,每章内容讲述完以后,要布置相关的案例。案例本身的典型性、针对性要较高,否则便会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案例教学特别是讨论过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也要求老师正确地引导以深化案例中所体现的原理,否则便会出现简单化、表面化、虚拟人工化等现象。因此,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要求专心选择案例,老师、学生密切配合,对案例分析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随时调整和修正可能产生的问题。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即所有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每组7~8人左右。小组一经组成,将不允许中途变更,因为案例分析报告将以小组为单位呈交。每位小组成员都应积极参与报告撰写及有关的资料收集、方案讨论和课堂宣讲等工作。案例提交在章节授课后的一周之内,小组要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将报告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组织答辩。
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情况下,同一个案例要分给两个小组,一方面,如果分组太多,牵涉到答辩时间太长,时间上不允许,因为每一章内容的课时数基本固定,基本理论要占用一定的课时,作业的讨论还要占用一部分课时;另一方面,同一个案例分到两个组讨论出来的结果一般不会相同,这样教师在答辩结束总结时,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到为什么案例结果是不同,因为不同的组人员不同、思想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分析方法的思路也是多样性的。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案例的分析没有统一的分析方法或分析标准、规范之类的东西,往往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另外,在案例分析时,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开放的氛围,每个学生都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然后,再由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理论,通过逐步的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地把问题引向深入。答辩结束后,先由学生对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为演示风度、组员合作、逻辑清晰度、语言表达能力、生动、沟通、问题回答和总的感觉等八个方面,最后老师给出报告成绩。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表达能力、说服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
3.延伸所掌握的知识,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领会知识,利用课堂面授的时间进行《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容量显然有限,这就需要将课堂延伸,也就是把学生通过听课,作业讨论,案例答辩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在课外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要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达到了对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公共关系学的精华所在。以教材倪东辉、鲍娜主编的《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为例,实践内容(部分)如下:
(1)公共关系概述――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目的:学生刚刚开学,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逐渐适应以后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2)公共关系人员和机构――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对第一章的作业讨论,案例分析,总结经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成功的案例分析和答辩,如怎样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以及案例分析中要注意的事项等。
(3)CIS战略与公共关系――案例讨论、社会实践。地点①徐州液压配件厂;维维集团徐州总部。地点②徐州地区麦当劳餐厅。目的:通过相关案例讨论,使学生了解知名公司的CIS战略,让学生增长见识;通过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座谈,收集资料,了解企业的CIS战略和麦当劳的《CIS手册》。
(4)公共关系实务――举办各种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活动,校园活动等等。
三、实施效果与建议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始终,在教学中随时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操作性很强,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做到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趣味性、时效性、启发性。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真心希望学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充分的时间、广阔的实习场地和众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更好的培育公关能力。比如加大校园开放度;学校主动加强与各资源主体平台的搭建、建立合作组织;加强学校与家长、校友、社会组织的联系;加强学校和社会、企业的沟通,做到科研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其专业文化素质。总之,要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适时争取各种可能的机会,为学生的发展拓展平台。
四、结 论
《公共关系学》课程“漏斗对接教学”模式的摸索,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学生调整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主动改变现状,而且,教师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业务能力和水平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桂英.关于实践教学的思考[J].琼州大学学报,2002(6)
2 邓艳葵.谈就业视角下的实践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3(9)
关键词:学校公共关系;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33-02
随着新世纪办学环境的日益复杂,网络传媒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学校管理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由于新环境的变化、认识和管理的不足等原因,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实践格局;学校现实中的公共关系处于危机状态,这需要我们反思问题成因,进而提出对策。
一、我国中小学校公共关系开展和管理的特点
(一)被动性。就公众关系管理来说,其被动性表现为:往往是家长或其他公众找上门来再处理,主动经营的管理意识和战略意识缺乏。在处理方式上沟通不够,往往把外部公众当作假想敌,处于潜意识的敌对状态。就危机管理而言,其被动性就更明显。
(二)局部性。我国学校的公共关系是一种自然状态的事实性公共关系工作,被当作事务性工作来处理。就事论事,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全程质量管理和问题管理的意识;没有全员管理意识,以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并不负有公共关系责任;缺乏完整的操作程序;学校事实的公共关系工作大多以内部沟通为主,较少以外部公众为活动对象;沟通活动也是断续的非持续行为。
(三)分散性。工作、人员、部门、权力和职责都是分散存在的。学校事实存在的公共关系工作不是由某一专门部门和某人专门负责,而是由学校内部的许多机构和人员分担。多数学校没有专门从事公共关系的部门,这些学校主要由校办公室负责该项工作,一些学校由校长室、教务处或德育处负责。如学生处、德育处负责学生与公众的关系,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办公室、宣传处、外事处、教务处等部门都参与学校与内部公众的联系。
(四)非完整性。从意识到实践都是不完整的,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校公共关系格局。大多数学校较少用公共关系眼光去审视问题和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作用,其效果往往是靠日积月累缓慢自发形成的,尤其缺少目标清晰的学校整体协调活动;不仅工作范围、对象、程序不完整,而且机构、制度都不完整;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危机应对方案,大多数学校教室里有一张八开纸大小的紧急情况人员疏散图纸,不够醒目;更没有完整的评价和评价机构的督促。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一)认识差距。中国是个人际关系发达的国度,按照“公共关系就是人际关系的演练”①的说法,中国应该是公共关系发达的国家,但事实正相反。一方面兴致勃勃地操作“关系”;一方面又耻谈“关系”,将之置于阴暗之角落。正如李兵在《公共关系管理》中所言:“尽管‘公共关系’这个名词在中国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但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其地位并不高。甚至还常常被一些偏见和误解缠绕,在不少人心目中‘公关’往往被当作以某种不正当手段达到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代名词。究其原因,既与‘公关,的某些现实表现有关,也与人们对公共关系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分不开。”②
学院派的预设是“攘外必先安内”,认为现在的学校首先要搞好内部管理,还无暇谈及公共关系问题。这个看法隐藏着两个误会:一是以为公共关系工作对象只是外部公众,忽略了公共关系是内部管理和有效学校实现的途径和战略;二是以为公共关系就是花里胡哨的宣传和吹牛,忽略了与公众持续沟通对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实践派是从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对学校面临的挑战比学院派敏感,又有相当具体的体会,但是怎么操作就不系统了。对于他们来说,开展学校公共关系是行动上的困难,感觉无从下手。可见,公共关系实践因为缺乏有力理论的支持,很难被当作一项严肃的管理事务来对待。把公共关系提升到管理层面来把握和研究是必然的。
(二)研究匾乏。羞耻、不屑等认识障碍直接导致学者的行为拒绝,致使国内对学校公共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严重匮乏。所以才形成目前中小学公共关系管理没有完整格局的现状。就笔者所及,目前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不多,还没有足够的教育方面或传播方面的专家愿意正面、直接研究学校公共关系管理这一问题。
(三)卖方市场。目前学校公共关系现实管理格局没有形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的公立中小学还处于卖方市场。在这个人口大国,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供不应求的前提下,许多政策保护这一市场地位。中小学的就近人学政策,使学校有了稳定而充足的生源;政府拨款制度使公立学校没有绝对的资金忧虑和后顾之忧,也没有形成和当地社区和纳税人报告资金使用的习惯和制度。长久以来,我国公立学校形成了轻视公众的办学和管理心态。而生源和资金的筹集、使用恰好是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公立学校正面临新的挑战。
三、学校公共关系需要管理
公共关系与学校生存底线的联系是长期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威胁学校和教师的生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借鉴,中国学校需要学习。因为管理是变化着的。就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来说,建议在两个层面上展开。
(一)宏观层面管理建议
理论研究应该尽快完善学校公共关系的理论体系。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团体应该重视解决学校公共关系操作中的实际困难。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学校公共关系的专门组织或负责机构,提出明确的宗旨,解决学校公共关系危机,帮助学校建立公共关系意识;上级部门应该进行有关培训,帮助校长在法人的责任中增加公共关系责任和意识;介绍学校公共关系基本知识和操作程序;或者在各级教育委员会下设立学校公共关系主管人员,直接对最高行政领导负责,为教育政策的制定直接提供调查结果等实证材料。官方协调促成学校公共关系理论刊物的正规化,提升水平,引起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促进建立学校公共关系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与机构,可以由官方授权或者由中介组织来做。督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尽快制订社会各方面联合的学校危机管理方案。
(二)学校层面管理建议
1、树立公共关系管理意识
学校公共关系的重点是提高学校的公信力。公众相信并肯定教育的价值,不信任的是学校的管理、服务和质量。学校持续经营公共关系是战略性的任务,务必形成公共关系的管理意识。学校公共关系的管理意识包括:双赢意识、公众导向意识、信誉意识、传播沟通意识、学校形象意识、全员公关意识、员工第一意识、公共关系全程化意识。
2、公共关系管理实践完整化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另一个着力点是使中小学公共关系管理实践初步完整化。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首先应该在三个层面分类展开。公共关系本身就是管理,主要由校长领导团队执行“领导”职能。管理层面的公共关系是规范的,正确地做事情,主要由学校中层干部执行“管理”的职能。经营层面的公共关系引人市场和营销因素,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经营”和“营销”。“领导”“管理”“经营”是学校公共关系管理三个层面的策略。
在这一前提下,学校应分类制订与各类公众的沟通计划,可以由相应的部门负责,目前可由校长统管公共关系工作。公共关系目标要纳人学校发展战略之中,仔细经营日常公共关系,而中长期公共关系要纳人领导决策范围;建立与各类公众沟通的信息渠道,常规公共关系信息的管理制度化,明确路径提高效率;公共关系职能明确,有具体部门独立执行;有资源可以保证公共关系的运作;学校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学校服务社区和社会的意识和行为。
总之,学校面对新世纪办学条件的日益复杂变化,应树立和提高公共管理意识,加强学校公共关系管理,从而提高我国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注释:
①贺红扬.我在美国做公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
②李兵.公共关系管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
参考文献:
[1][美]斯图尔特・克雷纳.邱琼等译.管理百年.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一、公共关系教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1]。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二、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处于这么一个良好的现状呢?当然,成绩首先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应该说,通过努力,高校公关教学成绩显著,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长,为我国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与行政管理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关系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师资水平也直线上升。
三是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而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要正呈现上升趋势[2]。
当然,高校公关教学虽然成绩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3]。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
第三,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习公关专业的教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在该学科的研究经费投入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寥寥,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太少,也不利于学习借鉴国外的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的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渐完善公关教师队伍,可以以院系的名义聘请一些公关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公关活动的资深专家作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誉教授,每年给学生开课,由此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一些既有公关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公关人才,补充到高校公关师资队伍中来。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定期或者定期地举行一些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水平。要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争取突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理论教学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配套教材。在教材建设方面,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公共关系学的示范教材,鼓励教材多样化,不仅采用书本教材,还要采用影音教材等多媒体手段,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还要充分注意到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将说教式教育转变成实践式教育[4],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开展案例讨论,举办学生模拟创业大赛、商务洽谈策划、新闻会等情景模拟[5]。这需要公共关系学教师不懈努力,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挖掘学科潜力,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多设计、安排课堂技能训练,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公共关系学理论研究,鼓励创新性成果。国家和学校应对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争取我国的公共关系学研究与国际上接轨和对话。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发挥优势。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中国特色非常强的学科,相对应的公共关系学自然也不例外,公共关系学理论的发展,必然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摘要]公共关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其所处的地位却很尴尬。本文指出了公共关系教学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认为其举足轻重;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其所处之现状,最后给出了几条可能走出困境的道路。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行政管理专业;意义;现状;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杨晓峰.把“公共关系学”课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人点[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2]张克非.对当前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1994(4).
[3]肖丽萌.改进高校公关教学之我见[J].公关世界,1996(1).
何谓城管公共关系?概括来说,城管公共关系就是公共关系理论在城管队伍自身建设上的应用,是城管队伍运用公共关系理论的各种理念、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各种决策、活动和措施更加符合公众的要求,争取公众对自己更大的理解、信任、好感、支持与配合。
一、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的个案
2013年4月10日9时40分许,松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执法大队应急中队接到G60沪昆高速枫泾道口检查站交警举报,查获在枫泾道口有一辆运输餐厨废弃油脂的重型货车。应急中队即派几名队员前往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车载共计112桶、约20吨废弃油脂,并打算运往外地,当事人无法提供任何相关审批手续证明,我队员即对该车辆进行先行登记保存。随后,上海新闻综合频道即对此事进行了新闻报道,并且对应急中队队长曹大云进行采访,使此类公众关心的事件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从而树立了城管正面的执法形象。
(一)处置得当,程序规范
在整个案件处置过程中,应急中队秉承依法办案、依规办事的原则,当场开具了《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以涉嫌违反了《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五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对112桶废弃油脂和重型卡车予以先行登记保存。同时,还开具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谈话通知书》、《现场检查笔录》等相关法律文书,并做好当事人《陈述笔录》,并对询问情况当场予以录音,将录音资料做成光盘作为证据予以保存。这样做,既保护了违法人员相对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又做到执法程序文明规范,树立起了城管队员秉公执法的良好形象。
(二)反应及时,宣传有力
在此次事件中,应急中队做到了反应迅速、及时,并且积极主动面对媒体,做到资源联动,积极争取主流媒体的支持。用媒体的力量宣传、教育群众,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正确认识、理解、支持城管执法工作,切实增强广大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意识,争取良好的执法公共关系大环境,这是当今城管工作中的难点,也是今后我们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此次城管公共关系事件扩大了城管良性影响面,并且普及了公众法律意识,使群众对城管的工作性质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那就是城管不仅是管理小摊贩的,而且还管理地沟油的收运以及处置。
二、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现状
2006年,上海市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创建。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城管执法的综合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构建城管执法和谐公共关系,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公关措施。
一是拍摄新的形象宣传片;二是更换新的视觉识别系统;三是投放公交车站牌广告、LED灯箱广告;四是推进 “进社区、进商家、进单位、进工地、进学校”(简称“五进”)活动,达到广泛宣传、定期走访、管控结合、信息交流的目的。总体来说,这些公关措施都为树立执法队员情系百姓、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奠定了基础,是构建城管和谐公共关系的重要举措。
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就此次餐厨废弃油脂案而言,未能形成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以及公共关系专业团队,成为了此次公共关系事件处理的瓶颈。针对此类事件,应该结合其他公关措施,以期取得更好的公关效果:例如:1.在各个小区发放地沟油宣传单页;2.结合电视台开展关于地沟油收运处置的专题报道;3.与松江区各商家签订地沟油处置责任书,并请各大主流媒体对其进行后续报道;4.在此后的执法活动中,加大地沟油查处范围和查处力度,每次较大的执法活动结束后主动向媒体披露事件经过等。这些措施都能进一步增强公众的信赖感,树立正面的城管形象。
如今,城管队员的一举一动仍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关注的焦点,执法事件也时常成为爆炸性的头条新闻,这既给城管宣传带来一定的便利性,也使一些负面的现象呈几何数放大,折射出城管公共关系的构建还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管主体的公关“三缺”
1.公共关系意识缺位
部分城管人员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沿用过去的手段进行执法,犯经验主义错误,在心理导向上,倾向于树立个人和组织的权威性,习惯于高高在上,而对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客观的认识,或者对公共关系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认识到公共关系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城管队伍的整体形象,关系到城管执法氛围的创建,关系到城管工作的成败。
2.公共关系理念缺乏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城管执法机关逐步转型为服务型机关,但仍有少数部门和人员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尽管每年都在开展一些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树立形象,但往往只是在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案件上。公共关系理念没有渗透到城管的各种日常行为中,许多队员在日常的执法工作中缺乏公共关系理念,很少将自己的日常执法行为与公共关系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3.公共关系能力缺失
现代公关活动要求我们的城管队员要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公关能力培养,缺乏对城管公共关系特点及规律的应有研究,因此,在执法过程中与公众的沟通上不能应付自如,难以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人情化、情绪化倾向明显,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城管客体的多样“因素”
1.群众诉求各异
在社会问题突出的今天,在市场经济与经济发展转型期,在各种利益的调整过程中,必然会损害不同单位、不同个体的利益,也就必然会出现诸多的矛盾。城管队伍作为党和政府职能改革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城市管理执法职能部门,承担着维护城市的环境和秩序,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直接面对群众,因此,部分利益受损的群众往往把问题的矛头对准城管,把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向城管部门发泄,由此出现了对立矛盾,这就不利于城管执法与公众良好关系的建立。
2.执法范围过大
由于城管机构行使的是集中执法权,执法项目多而杂,执法内容多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市民大多对城管的法律条文和执法范围不熟悉,因此,在执法活动中,民众多有抵触情绪,对城管的印象是“只手遮天”、“无法无天”。而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影响了城市环境和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群众误以为城管没有履行好管理城市环境,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职责,久而久之,城管权力大,却什么也管不好的名声由此产生。
3.执法对象多样
在进行城管执法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牵涉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执法过程让群众表示“看不懂”,同情弱者的呼声超过了理性看待执法的一面。正是因为城管工作的特定性,也决定了城管执法对象的广泛性、复杂性与多层次性,而这一特性也导致城管队伍在开展公共关系建设时,必须要考虑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按照需要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技巧,否则就难见成效,事与愿违。
4.沟通渠道不畅
目前城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还是个略显“神秘”的职能部门。市民对城管的印象大多来源于媒体宣传的“收摊”,对于城管的其他职能,民众知之甚少。而坊间流传的关于城管的流言和传说,也都因此而起。一方面,城管执法的宣传多采用形象加口号的形式出现,无形之中隔开了与群众的心理距离,群众难以产生亲近感,宣传效果也不佳。另一方面,群众对相关法律不熟悉,难以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群众的渠道。虽然设有科及群众联系热线,但基本上只是被动地接待上访群众、应付危机事件,没有定时定点地与群众进行交流,传播新的政策、法规,倾听群众意见。
5.媒体声音杂乱
现今,某些媒体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可读性、轰动性和关注性,往往是“标题党”,对各种新闻报道加以夸张,失去了新闻本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于是,城管执法机关清理马路市场、拆除违章建筑、查处户外广告等社会争议较大的行为时常见诸报端,而查处破坏园林、绿地,运输渣土撒漏,地沟油处置,夜间违章施工等行为则经常被一带而过。并且不论全国各地哪一个城管执法机关出现问题,标题大都以“城管”开头,上海乃至松江城管也因此背了黑锅。这无疑给城管公共关系建设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城管执法和谐公共关系的建构
综上所述,城管执法公共关系较为紧张,如何据此构建和谐的公共关系?和谐公共关系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即能达成,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加以实施。此次松江区废弃油脂案的公关事件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给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同时,此次公关事件的不足之处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如何行之有效地构建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创建“和谐执法”的城管公共关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公共关系建设必须积聚合力,用心规划,才能实现和谐公共关系构建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讲,在原有经验和技巧的基础上,设计出整套公共关系建设的措施,进行推广实施,是现今较为可行的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
1.培育公关意识
在各个部门中普及公共关系意识。领导在进行各项决策时,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城管形象,是否有利于改善亲民关系作为基本原则。动员每一名队员,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树立公共关系意识,以和谐执法形象为出发点开展城管执法工作,切实改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关系,使公共关系意识深入人心。并且,注意挖掘各个中队的公关人才,作为培训重点对象,负责各个中队公共关系的建设,深入群众,负责辖区内的社区公共关系建设和维护,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健全公关机构
本着精简性、服务性、协调性、自动调节的原则,设立明确的公关机构,以满足市场化进程中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多种需求。具体的机构形式包括:(1)在大队办公室的基础上增设公共关系职能,或者成立以公关职能为主的公共关系科室,主要负责信息采集、联系媒体、对外宣传、公众接待、公关培训等工作。(2)以各个中队为单位进行公共关系培训,每个中队设立公共关系联系人一名或若干,主要负责对辖区内的群众进行定期走访,建立联系员信息库,将社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分类归纳并整理,作为中队实施行政执法权、行政裁量权的基础。
3.提高队伍素质
队伍建设是一切公共关系的基础,要加强各个中队的队伍建设。一是领导以身作则,切实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广泛听取执法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内部的协调与沟通,以达到消除误解、增进团结、步调一致的目的。二是要培养城管队伍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增强其做好工作的自觉性,严格执行《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等条例,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是要切实履行好城管执法职责。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环境优良,努力树立城管队伍纪律严明、群众信赖的良好公众形象,真正做到“人民城管为人民”。
(二)实施阶段
1.深入执法一线
群众是城市管理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主人。主动走向群众,联系群众,是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关键之一。深入推进“五进”活动,组织发动群众,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一是发放资料。经常发放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城市管理职能职责、地沟油成分、争当文明市民等宣传单页资料,使城市管理宣传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是公开信息。在社区内设立城管执法宣传栏,公布具体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随时保持与群众沟通渠道的畅通;管理队员向管理对象和片区居民发放联系卡,卡上注明联系方式,附注遵守城市管理的温馨提示,加强沟通交流。
三是增进了解。和辖区内群众、管理对象交心谈心,向市民群众普及城市管理知识,增强相互间的了解,赢得理解与支持。
四是群策群力。运用公共沟通思维,强化与民众的互动,向民众请教,共同破解城市管理难题顽症。与媒体联合举办各项活动,引导市民为城市管理献计献策,拉近市民与城市管理的距离。不定期开展城管执法宣传,现场接待来访群众,讲解办案程序及法律法规。
五是组织自治。和街道社区一起,组织居民、业主共同管理自己的辖区。以居委会为单位,与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物业公司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共建活动,对需要通过行政处罚来解决的问题,共建单位及时通知和配合执法人员进行处罚,形成执法部门与共建单位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2.搞好互动沟通
有效的互动沟通有利于自身形象的塑造。例如香港政府就颇有心得,香港不仅设立了各级的机构,负责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与危机公关处理,而且以更加人性化、科技化的手段实现了与民众的沟通。
香港政府还推出了多款APP软件,实时推送各类信息,方便市民在Ipad和Iphone上查询和浏览。其中“香港政府网”APP软件页面清爽简洁,下设首页、即时新闻、视像新闻、新闻公报、相关链接五项大类,内容包括治安、环境、基建与物流、行政与公民事务、都会生活、政府评论等各项信息,信息内容及时更新,并且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为市民查询各项政府信息,反馈各项民意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政府通知你”这款APP软件,利用信息推送的方式,发送各项便民信息,只要有网络,便可及时收到政府关切的信息提醒,如交通管制、雷暴预警、泳滩涨潮等消息,甚至还有在外旅游的警示消息和入境事务助理员的面试公告。香港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各种信息类别进行选择,挑选适合的信息推送方式。这在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民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实现了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沟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可以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的实际做好互动沟通工作。
一是增设网站项目。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网站信息全面,内容丰富,为公众提供一个走近城管、了解城管、实时掌握城管信息的平台。然而有美中不足之处,网站上没有设置案件查询和留言评论功能,如果增设以上两项功能,则能够方便倾听群众的想法,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为群众提供一个互动沟通的平台。
二是开发各类软件。如可以借鉴香港经验,开发APP软件,开发各类便民软件,方便市民接收和查询城管的相关信息。拓展执法公开的内容,把城管行政管理的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办事人员等可以公开的内容全部向社会公开。同时,可以按照方便群众理解、有利群众掌握的原则,尝试用新闻推送的形式即时公开案件信息等。
三是要加强与各界的联系。经常与纪委、监察、、检、法、司等机关保持联系,定期派代表到有关单位通报情况,征询意见;加强与民间社团、社会机构的联系,经常邀请他们前来参加座谈,并通过开展城管执法开放月等活动,促进与社会各界的良性互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城管队员定期向其监管对象、管辖群众汇报社区内的环境整治与监管情况及个人的工作情况,并在群众中进行城管工作测评。
3.切实加强宣传
一要发挥媒体的正面作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高度重视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媒体的正面能量,按照有利于城管形象建设,有利于城管工作开展的原则,充分借助大众媒体,向公众传递出城管自己的“心声”,切实扩大城管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认真倾听各类媒介有关城市管理的“声音”,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城管执法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以便满足群众的需求。
二要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城管新闻的“失真”现象已经给城管建设公共关系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后果。城管队伍应该改变以往作风,主动“出击”,发表自己的言论,保证各类消息的准确性,减少、杜绝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使城管公共关系走上制度化、专业化建设的轨道,使城管信息系统化、持续化,常态化。切实抓好新闻发言人建设,重视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城管新闻定期等相关制度,有利于城管公共关系的长效发展。
三要重视公共关系广告。充分利用公共关系广告,在现有广告的基础上,增设一些具有亲和力的卡通形象的提示牌,宣传栏漫画、flash公交广告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广告形式,这样既能展示城管系统的亲民形象,又能为相关公众做出指示性的说明,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还能为日常城管执法工作带来便利,使城管执法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三)巩固阶段
1.健全回访机制
群众是城管队伍建设和生存的基础,所以要融入群众,亲近群众。城管工作主要依靠路面巡查,要求扎根于基层、扎根于社区、扎根于群众中。广大一线城管执法队员,要把经常登门回访作为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巩固城管公共关系的重要途径。每年定期对各个社区和民众进行回访,了解这段时间以来城管执法的优点和缺点所在,群众满意度如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等,以便各个中队及时调整自己的执法范围和方案,使群众支持,市民满意。
2.加强部门协作
加强职能涉及的相关部门协作,维护城管执法的内部公共关系建设。一是加强管理协作。和职能涉及部门形成管理合力,遇事不推诿不扯皮。二是加强执法协作。在执法中与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相互借力,保证执法效果,巩固执法成效。三是加强与基层组织协作。利用街道社会人员熟悉情况等优势,共同开展管理执法,建好城管执法人民阵线。
3.接受群众监督
自觉有效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改善城管队伍形象的有效措施。一是认真办理市民的举报投诉。设立的城管执法热线,要全天候畅通运行,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做到处理快速周到,态度耐心细致,答复时及时准确。二是充分发挥监督员的监督作用。与人大、政协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城管执法机关聘请的社会监督员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他们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意见。对城市管理信息员和文明劝导员汇报的相关问题,派队员迅速处置,完善不足之处,促进形象建设,实现公共关系持续良性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酒店公关管理 公关策划
公共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我国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后,迅速传播和发展,其应用效果在酒店业中表现明显。
一、现代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的主要现状
经笔者调查,我国现代酒店对公共关系管理,常见的几种看法是:一是种认为酒店公关就是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要搞好酒店的“表面礼仪”工作;二是种认为酒店公关就是酒店公关部门的人员到外“攻关”——请客、送礼来走后门、拉客户。三是种是有人认为,酒店公关就是宣传促销、促销商品等。当然,更多人是正确把握了公共关系的概念、本质,认为:公关是营销的一种手段,酒店公关由酒店营销部门负责就可以了。
二、现代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的成因分析
首先,我们从公共关系的含义来看,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想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具体而言,一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组织形象;二是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手段影响公众;三是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理论上讲,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从运作上讲,公共关系又是一种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其次,从酒店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来看,首先是酒店公共关系具有传播性职能,包括:采集信息,监测环境;组织宣传,创造气氛;交往沟通,协调关系;教育引导,服务社会等。其次是酒店公共关系具有决策性职能,主要体现在:咨询建议,决策参谋;发现问题,加强管理;防患未然,危机处理;创造效益,寻求发展等等。第三,从酒店营销工作本身来看,酒店营销不仅是酒店营销部门的工作,更应当是酒店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同样,尽管公关是营销的一种手段,酒店公关通常由酒店营销部门负责,但是酒店公关却是每一位酒店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现代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的创新思路
1.以人为本,强化酒店公关人员素质。要搞好酒店的公关工作,在树立公关意识的前提下,我认为酒店公关人员的素质是第一位的。因为不论外界环境如何,最终公关工作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是酒店公关的内因。所以酒店公关人员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关工作成败的关键。
对酒店公关人员而言,他们不仅应必备公关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还应具备会策划、实施等较高素质。由于这些高素质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因而对酒店管理者来说,从制度上进行策划和调控,不断强化酒店公关人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2.善于把握媒体效应和名人效应。公关媒体是公关主体和公关客体沟通交流的桥梁,媒体畅通,就意味着信息在他们之间可以共享。如果在某地的一定时间段内,某一种媒体效果良好,形成公关主体应用媒体的首选、公关客体选择媒体信息必不可少的参考,那么这种情况就形成了某种媒体效应。在此基础上,若又有名人介入,则其知名度通过名人光环就会更加灿烂,因而就可能会形成名人效应。
对酒店公关人员而言,善于在众多媒体中选择具有“媒体效应”的媒体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对酒店公关人员来说,利用名人效应更是事半功倍。所以,要搞好酒店公关,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策划、灵活操作,才能较好地把握公关媒体效应和名人效应。
3.准确影响主要公众。一般而言,每项营销活动都要找准对象。就酒店公关而言,找准主要公关公众极其重要,否则,公关活动就会对牛弹琴。因此,公关工作特别是具体酒店的公关活动更要准确地影响主要公众,影响关键公众,尤其是影响他们的决策。只有这样,才可以说酒店的公关活动有效果。而这一切都必须精心策划,用心运作。
4.把握关键性问题,正确处理公关危机。一个酒店遇到公关危机事件的时候,是指那种突然发生,公众舆论反映强烈的、威胁到酒店整体形象和声誉的重大事件发生之时。作为酒店的经营管理者和公关部门,必须把握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作为当事方,酒店应迅速反映,隔离危机。与此同时,应快速收集信息,启动酒店“应急”方案。二是应对酒店危机中的公众进行分析。无论是危机事件的“受害者”、媒体、内部员工、政府公众、广大消费者,还是相关团体等,作为酒店公关部门都应认真客观分析,以期做到有的放矢,使舆论向有利于酒店的方面发展。三是酒店在危机事件中应采取有效地媒介策略。公关之父艾维•李的公关思想核心是“说真话”。因而,我认为酒店在危机中,作为公关部门应让酒店与公众间的真实信息渠道畅通,避免更多误解和流言的产生。最后是酒店也应认真自查,寻找危机的根源,从而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提高全员公关意识,努力打造全员公关效应。作为酒店经营管理者,要想酒店每一员工在思想上都树立公关意识、从行为上为酒店公关,必须:一要从酒店管理制度上进行策划,在酒店管理活动上精心落实。譬如说,新进员工必须参加公关培训;每年对老员工,搞一次公关检查与测试,不合格者必须停工学习,通过测试才能重新上岗等。二要从酒店文化上进行策划,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作为酒店经营管理者,不仅要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有无得到保障,而且更要关心员工是否对酒店信任、是否对酒店有信心和依恋感,从而将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结合起来,促使员工以酒店为家,增强员工对酒店的归宿感。三要从酒店对客服务工作上进行策划,强化员工公关行为及其效应。鼓励员工将公关思想付诸实际工作,打击公关行为副面影响,树立全员公关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郭海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谈公关人员素质 [J].探索与评论,2003(05)
[2]孙杰军:酒店公关策划探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第5卷第6期
[3]王燕星:公关危机中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从三鹿集团遭遇的公关危机谈起 [J].中国乡镇企业,2004(07)
[4]杨俊:公关危机新探 [J],秘书,2009(02)
[5]张培:浅析“全员公关思想”在酒店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9(24):207
一、活动主题:文
以“迎七一,展警威,大练兵,强素质”为主题,将全警大练兵、队伍正规化建设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三者有机结合,以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形式向辖区广大群众作警务实战技能演练汇报表演,进一步深入推动大练兵活动,在推动分局大练兵活动的同时,使队伍正规化建设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亦与之齐头并进,实现三者相辅相成,互促互进,良性循环。
二、活动名称:
——“迎七一,展警威,大练兵,强素质”警务实战技能演练汇报
暨“您心目中的好民警”警民互动活动
三、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活动前准备:(6月14日至6月23日)
1、设计《“您心目中的好民警”调查问卷》,广泛征集辖区群众对丰泽全警大练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设立“大练兵信箱”、“大练兵热线电话”,群众和民警们对大练兵活动有何意见或建议,均可通过“信箱”或“热线电话”通过分局大练兵办公室向分局领导反映,分局大练兵办公室将有的放矢地在全局范围通报收到的意见建议数量和内容,增强了民警投身大练兵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及群众对大练兵活动的关注程度和理解程度,并由此广开言路,实现警民良性互动。(6月14日至6月18日)
2、召开与主要媒体记者和分局勤政廉政监督员的通联通报座谈会,启动丰泽警方全警大练兵活动方案。(6月15日)
3、制作分局《心向大练兵,情系民安宁》经验汇报专题VCD片。(6月12日至6月)
4、以小教官为主体,挑选民警进行为期10天的警务实战技能强化训练。(6月14日至6月23日)
(二)活动实施:(6月25日,星期天)
1、活动现场布置
(1)选址:泉州丰泽商城广场
(2)相关标语横幅:
主题长幅标语:“迎七一,展警威,大练兵,保平安”警务实战技能演练汇报暨“您心目中的好民警”警民互动活动
其他标语:大练兵强素质,正规化树形象。
心向大练兵,情系民安宁。
苦练过硬功夫,争当行家里手。
大练兵,炼真金,强素质,保安宁。
练出士气、练出气势、练出战斗力,练出新局面、练出大发展。
以练兵锻炼队伍,以练兵激发战斗力。
为练精兵大练兵,练就精兵保平安。
锤炼“铁拳”打击犯罪,磨利“尖刀”护平安。
向教育要素质,向训练要战斗力。
铸一流的警队,保一方平安,让人民满意。
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3)播放分局制作的《心向大练兵,情系民安宁》经验汇报专题VCD片。
(4)警民互动长席(用桌子半弧形排开)。
(5)警务实战技能演练汇报表演场地用地毯铺好
2、活动步骤:
(1)主持人介绍活动主旨和主要内容,宣布活动开始。
(2)在《人民警察之歌》歌声中,全体民警有序进场,列队集合,实施誓师练兵仪式。
(3)举行“阅警式”。通过“阅警式”向辖区人民力表有能力打造“平安丰泽”的信心和决心,展示分局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用民警标准的队列动作及严格的警容、警纪、警风给整个会操场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4)开展“大练兵”启动仪式暨警务实战技能演练汇报表演。
(5)30分钟的实战演练在《人民警察之歌》高昂嘹亮的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