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热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便携式;加热装置;设计工艺
中图分类号:TH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2-0030-02
生产维修过程中,为了确保水厂安全运行和优质供水,每月维修队都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生产运行设备和零部件进行必要的检、维修及维护保养。然而在对工件安装时,经常使用柴油或机油加热安装,这种安装方法的缺点是燃油升温时间慢,耗时较长,在取出工件时要用镊子夹,如果操作不慎容易滑落工件,对工件造成损坏,特别是在使用柴油加热时会使油污撒到工作区和衣物上很难清洗,而且柴油易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有时安装工件还会使用大锤对工件进行敲击,这种硬砸的破坏性拆卸方法,也会对工件造成损伤,增加检修及维护成本。所以,通过研发便携式轴承电磁加热装置,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1 便携式轴承电磁加热装置的基本情况
1)使用便携式轴承电磁加热装置前,拆卸设备或工件要2-6人,使用后降低到一人操控即可完成。
2)使用便携式轴承电磁加热装置前,拆卸设备或工件要30分钟左右,使用后采用微电脑操控,5分钟完成拆卸轴承。
3)进行非接触式操作作业,人员伤害率降低到0。
2 装置的工作原理
轴承加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涡流而使本身发热,通常用在金属热处理等方面。原理是较厚的金属处于交变磁场中时,会由于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电流。而较厚的金属其产生电流后,电流会在金属内部形成螺旋形的流动路线,这样由于电流流动而产生的热量就都被金属本身吸收了,会导致金属很快升温。
3 装置制作过程
3.1 加热器框架的制作
1)按照设计的大小尺寸,对框架进行加工制作,为了节省制作成本,利用废旧角铁制作框架,具体尺寸如下。
移动框架中外框采用角铁焊接,两根圆柱形铁管起到光滑的作用,两根铁管之间的横框起到滑动作用。四个打眼的角铁主要是为了固定另一半框架的。
2)在制作好的框架固定一侧焊接可供手提的把手,在维修是便于携带。
3)选用四分钢筋两根,对其进行抛光打磨,便携支架采用三角形设计,顶角焊接30 mm铁管,另两个底端焊接两个螺丝,在滑动钢筋方向上焊接一对铁圈,减小阻力,与上次制作的框架进行连接,起到固定轴承的作用,另一侧连接到加热器外框上,用来代替手动搬运轴承,焊接尺寸及样式如下。
4)将已焊接好的部件进行连接,并且进行跟踪整个实验过程,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整改,完成外部结构的初步制作。
3.2 加热器内部的制作
1)制作控制板:主要由电磁线圈、散热板、控制板、电路板、风扇、软线组成,主要利用电木板的电磁作用,只对铁器金属加热,有效预防人身伤害的特点。按照电路原理进行连接,固定在电木板上,最后固定在框架上。
2)制作操控板:这是工作的难点,它主要由控制指示灯、发光指示灯、电阻和时间/温度控制器等,在这里我们采用了无线操控技术,将无线连接在控制板的排线上,达到不用手动,只通过遥控进行远程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3)轴承加热器的组装。
将已加工好的零部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
4 创效情况
整体机自重10千克,体积小巧,以往小型泵轴的费用在5000元左右,而轴承加热器制造成本280元,按每月检维修使用1次加热器预算。
经济效益(年)=5000×12-280=59720元/年
5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轴承、齿轮、衬套、直径环、滑轮、收缩环、连接器等多种等生产检修、空间狭小的泵体检修,多数情况下可以取代传统加热作业。
总之,便携式轴承电磁加热装置的研发,有效解决了工件安装时出现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近年来,国内城市积极活跃地对滨水(滨海、滨江、滨湖)地区进行规划开发,像上海浦东的陆家嘴地区的开发已经初具规模,然而更多城市仅仅是在积极筹办,如深圳、宁波等地。滨水地区的开发不只是中国的热点,同样是世界各国的开发热点。本文通过对美国几个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实例进行分析,讨论除了应该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外,滨水地区开发原则的其它特殊点。
1. 滨水地区的共享性
滨水地区景色优美,环境条件优越,可以集中各种人群活动,应是全体市民的公共活动场地,为全体市民所共享。因此,规划部门要避免把临水区域的行使权交给某一单位专用的做法,以保证岸线的共享性。例如,美国政府把长32公里长、1公里宽的芝加哥沿密西根湖滨地区划定为公共绿地,并设置法律条文加以保护。也正因此,一百多年来,这片公共绿地中只有图书馆、艺术馆等公共建筑,没有其他性质的建筑。巴尔的摩内港由一个荒废的旧工业区开发为一个公众共享的多种复合功能的商业旅游区,在内港地区的附近建造高层住宅,其周边也是共享的绿化滨水空间(图1)。在规划用地的项目上看出,滨水区尽量多设置旅游、商业、休憩和体育功能区,少布置办公区域,不布置工业项目,以保证滨水地带的共享性。因此在国内,旅馆、商贸大楼等外资、合资项目应该退后岸线,避免其独占滨水地带,而破坏了岸线的共享性。
2. 滨水地区与城市的关系
开发滨水地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自身的活力,包括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等等,因此规划要加强滨水地区与城市中心的联系,避免滨水区的独立存在。对滨水地区的规划要以城市中心为出发点,以开敞的绿地系统、顺畅的步行或公交系统把城市的活动吸引到滨水地区。正如巴尔的摩开发位于市区边缘的内港地带,通过高架步行道和市中心连结,自然顺畅地把城市活动引向内港的商业旅游区(图1)。
3. 滨水地区的交通组织
滨水地区的交通组织通常比较复杂,它往往是水陆各种交通方式换乘的地带,交通量大且集中。因此一般采用将过境交通与滨水地区内部交通分开布置的方式来简化交通,一定程度上避免交通阻塞问题。像芝加哥为了避免交通流线的交叉,把过境交通置于地下,与地面的滨水地区的内部交通分开。另一种做法是通过高架人行道或者高架轻轨交通连系城市中心和滨水地区。滨水区往往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停车场的设计也是解决交通组织的问题重点。
4. 滨水地区开发与防洪设施
城市的滨水区往往地形较低,为了避免潮水和洪水的泛滥,通常设有防洪堤坝或防洪墙等防洪工程设施。这些防洪设施一方面保证的滨水区的安全,另一方面却为滨水区得开发增加了难度。因此,规划前要对洪水的周期和淹没范围等问题做充分的调研,以利于划分不同的防洪等级。在设计处理上,一般将滨水区划分为不同标高的临水台地。例如芝加哥湖滨绿地的处理,按洪水的淹没周期,划分为三种标高的台地,包括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图2)。另外,为了防止因河流排洪断面减小、湖面蓄洪面积减少等造成的严重洪水灾害,在滨江和滨湖区的建设中,应该避免向水中填地延伸的做法。
5. 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
不论是景观空间还是建筑空间,滨水地区往往能形成城市标志性地段,吸引大量的人流,也是最具活力的城市空间。因此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是尤为重要的,不过此处单从规划原则着手,滨水地区的规划和设计应该从整个滨水区或者整个城市的层面,而并非以某个单体建筑为出发点,来开发某个建筑的视野,却阻挡了城市中心至滨水地区的视线。另外,为了更大范围的开阔滨水地区的视野,其单体建筑一般采用塔式建筑,而不是更易遮挡视线的板式建筑。
6. 结语
他山之玉,可为我用。中国城市对滨水地区的开发方兴未艾,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促进我们的工作,为城市创造富有魅力的滨水公共空间,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影响更为深远。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编.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时历史文化保护的种洲误区.并就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镶护的内笔进行了才探讨。
要了解城市设计的内涵,就必须关注城市中的生活的人。在城市设计中,人是第披关注的主体.而关注人的思想也显得地位重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思想是在千百年发展中提炼、沉淀而形成了城市的文化,而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地印刻在城市的历史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城市人。因此,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建设得n益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往往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设计仁对历史文化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
一、目前城市设计中对历史文化保护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种是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笔者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川以不用古砖,就是荃于这种邢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任旧城瑞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l泪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第二种是“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而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t往㈣城拆了占建筑.叉到新区搞明清一条衡。这种做洼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义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
第三种是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浇法。这一改就是火拆欠建,耐口垒=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就蜚;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丁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价值上部搞上地区。民旌历电的特征.以示“文”的延续。侄个城前里应有不同历电时期的建筑及J礼貌,怛绝没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五干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觥叫毫虻顾忌地作对现代化的追求。这样,殳就自然延续且通畅。
第四种是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打E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备不相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垒盘,显然不切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亩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袁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犬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K度衡使北京传统城『l亍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设计教育思想,方法义一直在承袭两方的城市设计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惜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十如何往借鉴、套用中研究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叉具备时代印记的1脏动性城市理论,是当夸亟待解决的课题。
还有,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仕佧忽略对古树名未的保护,为J逛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J玎史的活的见旺.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霞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疑腱的载体,义是历电文化的象征。这足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该忘记或瞳师的两方。
二,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
历史文化的像·盐叶是城市设讣的重要内容.其魅力不仅在下它具有很高的艺术,反映…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而且它具有寓的文化内汹.能充分反映时代的延续性将历电史化占迹和城市设计结合起来.组成几文、{l:会景观的结台俸,是一郝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活生生的教材历史文化的保护,苒内容包括:侏护对象的确定,保护方法、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
其一,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嚣名胜包括:园家。省,市、县各级文物削I】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畦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榻毁怛具有蘑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占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m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5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t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N期的迎匀[=代表,在社会I二【有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甫要人物在历也l: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感。
其二.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业来确定其保存,发展利用的办法。为此,血首先弄清各保护计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绒、性质特点,功能内客.容量。交通条件窄0I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井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浴以及心里情感上去完蒋和发程。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
对古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如“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之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3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了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一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的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的印象。
划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范围,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还考虑满足景观的观赏要求,完善原计划的意境,保护古建筑的历史格局和景观,提高其环境质量。
其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城市设计是一种广泛开展的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规划业务。其传统的建模方式基于SketchUp、AutoCAD、3DMax、Maya等软件平台,存在建模过程复杂、科学性不足、数据更新不足、效率低等问题。对此,本文探讨了基于参数化建模的三维城市设计方法,采用新兴的建模软件城市引擎(CityEngine),与具有强大分析功能的ArcGIS相结合,高效快速地将2D数据转换为3D数据,最终实现城市设计的参数化、数字化、可视化,并提高城市设计的效率和科学性。
一、传统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目前,城市设计传统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三维可视化不强。现有城市设计主要基于平面二维设计的方法,完成方案之后,再开展三维建模。由于可视化不强,在对方案进行评价时,无法观察到很多方案细节。此外,在设计方案时,设计师往往只能凭借经验,无法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下感受建筑的尺度、比例、色彩对比等。
二是建模过程复杂。通常来说,城市设计要对一定区域内所有建筑进行三维建模,数量巨大任务繁重。传统建模对单栋建筑可以做到很精细的程度,对于大量建筑群就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还要考虑到城市建筑风格、建筑色彩等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建筑外表面上进行设计,无疑加大了建模的工作量。
三是群众参与性不高。传统城市设计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由设计方设计并交甲方(政府)评审,根据甲方意见修改设计,广大群众无法有效参与到设计之中。
目前国内对城市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有一定的研究。刘增良、杨军、张保钢(2009)探讨了目前主流的三维建模技术方法,并且在实际的三维规划中对各类三维建模技术进行了综合应用[1];阎凤霞、张明灯(2009)提出三维数字城市构建和实现方法[2];冉磊、高磊、张宇琳、杨艳峰(2010)又进一步论述了三维数字城市建立的路线、技术流程及数据处理过程,最后探讨了数据更新和维护及三维数字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3];王法(2011)以奉化市为例,对城市三维仿真建模的基本技术路线和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三维地形、模型、参加的优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方法[4]。
在三维建模方法,应用最多的是基于3DGIS系统。单楠(2009)采用SketchUp和ArcGI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三维GIS的开发,并在小区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应用[5];吴学强、孙建刚、李想(2013)将ESRI CityEngine用于大庆石油储库的场景建模中,提出基于规则的建模平台,使得使用者只需要改变模型的参数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模型或者不同的设计方案[6]。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上分析可以发现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研究中涉及到三维建模与城市设计的很少。大多数研究是基于三维建模的城市,以及数字城市的发展。对于如何让参数化三维建模在城市设计中起到作用,如何通过三维建模在区域场景中直接开展规划设计,并且能够实现可视化等问题的研究,涉及度以及深度都远远不足。
二是城市规划领域三维建模对新技术研究不足。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大多是基于SketchUp、ArcGIS及其拓展程序,而这些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当前城市设计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亟需引入新的技术方法,来打破传统设计理念的桎梏。然而,国内对新技术的研究却还没有大的突破。
二、基于城市引擎CityEngine的三维城市设计方法
(一)基本原理
参数化建模(Parametric Modeling)是用专业知识和规则来确定几何参数和约束的一套建模方法,通过简单地改变模型中的参数值就能建立和分析新的模型。本文的研究是将参数化建模建立在CityEngine这一软件平台上。
CityEngine是基于规则进行建模的软件,它的建模速度快,规则模型可重用性强,基于工作流场景画面显示流畅,并能实时、动态、有效地优化城市设计场景模型。
将CityEngine与ArcGIS相结合,协调建模。首先在ArcGIS中将建模所需的二维数据处理好,通过Geodatabase文件导入模型基底到CityEngine中;然后将已经整理好的规则应用于基底,这时初步的模型就建立起来。这里的规则是指预先对模型进行的各项定义,如建筑风格、建筑层数、道路宽度、绿化布置等,这是CityEngine的核心部分,存储在规则文件.Cga中;接着就要在CityEngine中通过修改参数来修改模型,并在这个过程中反复修改方案。在CityEngine中,一组参数对应一个规则,每个规则所建立的模型也不同,因此我们通过应用不同的规则来直观地观察不同方案的合理性;同时CityEngine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分析,如日照分析、视域分析、天际线分析等,通过这些分析来调整方案,达到建模与方案设计同步进行,并使二者产生积极的互动,最终通过参数化及可视化的方式,完成整个城市设计。
(二)方法应用
1.准备工作
(1) 二维数据
将CityEngine与ArcGIS相结合,实现二维数据到三维数据的转换,在建模之前要构建模型基底(图1),主要在ArcGIS中进行,以AutoCAD辅助。
(2) 规则
应用CityEngine为城市设计建立模型,其高效性来源于规则的使用,在真正建立模型前,要建立相应的规则库。城市引擎CityEngine建立的模型可以实现共享,因此规则的来源之一就是采用其他设计者已经建立好的规则;另外也可以预先按照设计要求自己设定规则,例如要建立一个高12米、层高为3米的建筑,就可采用以下语句:
Attr height=12
Lot——>extrude (height) Mass
Mass——>aplit(y) (~3:Floor)*
城市设计建模所包含的要素十分丰富,建筑、道路、绿化等都需要准备相应规则,而且规则不能过于单一,要建立多个规则以供修改方案使用。
2.模型建立
将ArcGIS中的二维数据通过GeoDatabase文件导入到CityEngine场景中,拖入规则到指定地块,快速建立模型(图2、图3)。
3.模型优化
为了达到三维建模辅助城市设计的目的,要开始在CityEngine中调整模型,以到达最优设计。
调整模型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检阅视图(Inspector)中修改。当我们想要调整某栋建筑的高度时,可以选中该建筑,再在同步弹出的Inspector工具栏中调整高度参数,或者重新输入新的高度数值。二是在规则的定义中修改语句。先将规则文件进行调整,然后重新加载进CityEngine的场景中。如:修改建筑的规则高度改变最初所设定的高度,修改语句attr height=18,在规则中将原来建筑的高度由12m改为18m。三是在规则交互视图(Model Hierarchy)中修改规则参数。CityEngine中规则文件的可视管理使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改写视图参数,调整规则视图的组块结构就可以高效直观地增减或删改规则。
4.模型分析
CityEngine中提供了多种专业分析,来辅助城市设计,进行方案的修改。如参照阴影分析(Shadow Analysis)可以调整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参数;通过天际线分析(Skyline Analysis)可以改变建筑布局、建筑高度等,由此进一步完善城市设计方案,使最终的方案更加科学,这是在普通的建模软件中无法实现的操作。
5.成果输出,完成城市设计
方案的设计和修改与模型的建立实现良性互动,当方案最终确立后,最终的效果图也同步完成。
三、结论与展望
将CityEngine、ArcGIS等先进数字技术应用于城市设计,可以弥补传统城市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参数化建模大大提高城市设计效率。Esri CityEngine可以利用二维数据快速创建三维场景,而且对ArcGIS的完美支持,使很多已有的基础GIS数据不需要转换即可快速实现三维建模,减少了系统再投资的成本,也缩短了三维GIS系统的建设周期。
第二,规则的应用使城市设计走向可视化、科学化。CityEngine最关键、最强大的功能之一,是通过提供可视化的、交互的对象属性参数修改面板来调整规则参数值,比如房屋高度、屋顶类型、贴图风格等,可以立刻看到调整后的效果。
第三,使用CityEngine进行建模实现城市模型共享。CityEngine基于WebGL技术,大多数的浏览器都无需安装插件便可直接使用。此外该软件与当前主流的GIS平台ArcGIS紧密集成,让使用者可以在工作中轻松使用海量的3D城市模型。
CityEngine开启了全新技术应用领域,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规则化大规模快速城市建模成为了可能,这将大大提高城市设计的建模高效化、分析科学化、三维可视化,并对于提高公众参与度具有重大意义,使城市设计在新技术应用的领域上升到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增良,杨军,张保钢.面向城市规划的三维建模技术探讨与应用[J]. 北京测绘,2009(2):1—3.
[2]阎凤霞,张明灯.三维数字城市构建技术[J]. 测绘学刊,2009,32(2):93—96.
[3]冉磊,高磊,张宇琳,杨艳峰.三维数字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 城市勘测,2010(2):99—101.
[4]王法.城市三维仿真模型建模方法研究——以奉化市为例[J].科技信息,2011(7):64—65.
关键词:城市规划;作用;规划的编制;方式;控制性详细规划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som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most of the city is planning or partition plan as the basis, to land use control as the key point. Urban planning is a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and strong professional, this article detailed about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main content, way and function.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Action; The preparation of planning; Way;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在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怎样有效针对性的去落实城市设计的相关概念,以及如何保障规划控制对城市形态的良性指导,不但是目前非常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难点问题。虽然现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两者同时又是相互融合与互补的,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建设专项规划中都包含了城市设计方面的内容。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1控制性详细规划做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环节,既深化、细化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又对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起控制指导作用,确保了规划体系的完善和连续。
1.2控制性详细规划填补了形体示意规划的缺陷。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抽象的规划原理和复杂的规划要素进行简化和图解化,最大程度实现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1.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衔接的重要环节,更是规划管理的必要手段和主要依据。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控制方式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是在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指导下,主要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公共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的控制。规划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规定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容积率、绿化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及其他配置的公共设施;指导性指标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体、体量、风格、色彩要求及其他环境要求。
3规划研究思路、技术路径,保证规划全面性、系统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规划经过较为深入调查了解,对编制区内的区位条件、用地现状、建筑物状况、道路及各种市政公共设施、环境状况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分析和研究了城市总体规划对该编制区的规划要求。在城市总体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对编制区的建设在发展时序上、空间布局上、道路系统、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安排上进行上、下层面规划的有效衔接,确定编制区内的规划原则,用地布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本编制区内的规划原则、用地布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本编制区的各项要求,以近期建设引导远期目标的实现。规划思路“自上而下、有效衔接”,体现了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规划以“片区、地块、细分地块”的研究思路,对用地、设施进行“从大到小、层层落实和控制”,建立科学的规划控制体系,确定合理的用地功能、公共设施配置,塑造优美的绿地景观和综合环境,并以地块为单位作出相应的定性、定量控制指标和引导要求,同时又结合实际,兼顾当前和未来,使规划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操作性。为最终将该编制区建成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综合功能区提供建设管理依据,体现了规划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对每个地块做了法定和管理图则,为加强开发、建设方对用地选择的可靠性和目的性,增加了透明度,分图则图文并茂,其中既有地块的位置图,又有地块控制图则,同时对地块的综合控制指标和控制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减少了控制的难度和随意性。规划注重城市设计引导。规划从建筑群体环境层面上对各主要功能片区空间进行空间景观分析,特别对区内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中布局区、主要景观节点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和引导,这些深化和引导是传统控规成果的延续和扩展,是为充分反映规划意图的补充和具体化。虽然这些空间景观规划是控制编制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不是强制性要求,但对下一层次的规划不失为一种建设性的引导。规划强调关系公众利益的公共设置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同时对规划区内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突出满足城市发展的非盈利性项目(如社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社区医疗卫生、小学、幼儿园等)和各级市政公用设施(停车场、供水、供电、电信、环卫)的用地控制要求做为规划强制性内容,并将这些需要配套项目的种类、数量、分布和规模落实到用地上,加强了对城市建设的具体调控和引导,保证基础性、公益性用地不被侵占,切实保证公共利益。
4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几点建议
我国城市规划的误区。历史上由于种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规划设计与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之间一直难以区分,这种现象造成我国的控规地从美学和视觉效果出发,缺乏对土地经济体制的全面认识。在控规立法上,我觉得应该注意两个原则:对用地的控制要符合土地建设开发的经济规律;一切对地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应该在立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4.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技术成果,它在总体规划下一层次。它必须经过审批程序变成工作图则,不是法律,供内部掌握,作为既具有刚性又具有灵活性的指导规划管理和实施的具体依据。
4.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遵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和不同管理要求制定不同规划深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根据开发期远近以及城市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规划控制的内容和深度,使规划始终保持一种灵活和现实的调控作用。
4.3进一步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问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公共利益不受分割,保持公共环境、政府的土地收益等,研究市场经济中什么情况下严格控制什么内容,哪些内容可以由市场主体自由发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并非越庞大越好,内容越多越好,内容深度有待进一步探讨。
4.4应加强对土地经济、土地开发和政策的研究,根据经济规律和环境容量而非规划师的主观来确定指标,避免指标的随意性。
4.5控制指标的确定可以通过形体布局模拟推算法、经验归纳统计法和调查对比分析法等方式确定,一般采取多种方法的综合确定指标。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地区控制原则、地区规划发展目标、现状及规划基础设施水平和地价因素等确定。
4.6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技术成果,编制主体可以是规划设计单位。但作为规划、管理、法律三者交汇点的法定成果、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法定图则等应有政府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关键词:梅州;江南新城;设计体系,中轴线设计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产业一体化、城镇快速化的背景下,我国迎来了新一轮城市化浪潮。各城市为了在这一浪潮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承担更高的职能分工,不约而同的将新城开发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突破点,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为促进省内区域均衡发展,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珠三角以外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与梅州相关的包括 《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等,从资金、项目、用地等方面均给予梅州一定的倾斜和扶持。近年来,整个潮汕地区的发展对于推动粤东地区发展,促进广东省区域均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梅州通过与潮汕地区的紧密合作,对于带动整个粤东北地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梅州江南新城规划设计为例,论述了江南新城规划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要点,以供大家参考。
1 项目概况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梅州江南新城位于梅州中心城区南部,规划范围为26.94平方公里。规划除上述范围外,还将北部包括芹洋半岛及金山片低丘缓坡地纳入研究范围,总用地面积约32.29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772公顷,占规划总用地面积66%。总建设量约2200万平方米,其中安置区建设量约20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约18万人。
2 新城发展概念规划
2.1 空间发展战略
江南新城位于大梅州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轴、产业发展轴和城市功能中轴线”交汇之处,是畲江工业新城、雁洋核心区与梅州中心城区联系的契合点。根据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中,江南新城是“城市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双核”之一的 “城市现代服务中心”,“七个中心”中的“长沙组团”和“泮坑文化旅游休闲区”两个中心,六园中的“泮坑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园”,是未来梅州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发展目标
江南新城是梅州城区扩容提质的龙头项目。2011年,梅州市政府以“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为目标,拉开了江南新城建设的序幕。目前,江南新城定位为“新型城镇化创新区、生态适宜型产业集聚区、世界客都展示区”。其城市设计由此展开。规划充分利用城区南拓的机遇,以生态文明与城市运营为理念,涵纳休闲旅游、综合服务、文化创意、教育科研等功能。
3 新城规划原则
(1)传承创新的原则。传承客家文化与建筑风格,合理开发利用传统建筑,同时结合时代元素积极融入创新,建设世界客都展示区。
(2)务实科学的原则。围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产业是城市的支撑、水系是城市的血脉、生态是城市的衣裳、功能是城市的命脉”等六要素进行科学规划。
(3)超前规划的原则。高标准公共服务配套、高效交通系统构建、高质量生活环境营造,建设集约、高效、生态、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创新区。
4 客家地区新城规划设计体系构建要点
4.1注重城市文化与空间尺度
梅州江南新城规划范围内有多处的历史建筑,但是普遍分散,想立足成片保留、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带动新区文化发展有相当难度。而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下,新城肩负着筹集资金、反哺老城的历史使命。因此,城市设计借助城市门户地位,提出三条文化空间发展策略,其一,聚落再现。提供发展文化旅游的载体,在保存现有传统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观光、农家体验、养生体验为一体的养生文化旅游。其二,注重场地因素与建筑细部。新城承载旧城人口的疏解,城市建设多,且江南新城毗邻两大城市交通枢纽设施(梅县机场、梅州火车站),远期可能形成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量大,考虑新建的公共建筑,在建筑细部的设计上结合地方建筑特色,将快速有效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其三,突出城市公共设施、街旁景观植物配置对当地材料的利用,传承古城文脉。
(1)宏观层面――聚落再现
空间特色上,新城应继承旧城空间格局,且形成新的特色。新城利用现状水塘广布的特点构造水乡特色,形成由水、路相间的方格网形道路系统与水网系统组成的新城街坊。
由于新区开发,传统的聚落将面临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以居住小区形式出现现代聚落。但千人一面的风格形成的现代聚落难以体现当地固有的文化风情。在新城建设中,适当考虑对传统聚落的再现,城市新面貌与文化融合。(此处不用新开一段)梅州市的传统群落具有三大特点:其一,顺应自然山水地势;其二:以祠堂、风水塘为村落公共活动核心场所,其三,具有融合山水环境的街巷空间。充分借鉴和应用客家传统聚落环境的空间形态,保留原有肌理与尺度,形成新旧文化的聚集地,力求营造富有文化传承和新场所功能的地缘空间形态。
(2)中观层面――注重场地因素、建筑细部
规划设计应尊重场地自然环境。在场地设计中,做到以下三点,有利于新城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其一,对地区内水体空间及其他自然要素进行抽象提炼,分析水体空间的形态、功能、格局等特点;其二,以保护为前提,确定场地的景观格局与特色;其三,分析滨水地段的原有肌理,如建筑布局方式、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在具体设计中应有所延续。
规划设计应注重传承与创新。客家建筑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空间布局上以围龙屋的布局形式为主,即中部堂屋,两侧横屋,后部围龙的结构形式(见图1),室外空间呈“半月塘――禾坪――天井――化胎――风水林”的序列(见图2);其二,是在建筑上以具有四大立面元素,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行特征的水木山墙、白墙灰瓦、凹式大门、青砖勒脚。利用这些立面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手法结合,引导新建公共建筑设计。特别是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城市规划展览馆、会展综合体这三大公共建筑。其目的就是公共建筑打造为具有客家特色地标典范。
(3)微观层面――街旁景观植物配置、城市公共设施
街道空间上布置地景草坪、景观水道、光柱等景观小品,融入客家历史人文的介绍。使人行走其中,犹如在时光中穿梭。将梅州的、客家的标识,如独有的灯笼造型灯饰,融入到街旁景观以及城市公共设施中,形成一个系列的景观小品,打造新城环境品牌效应。注重街旁景观植物配置、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有利于塑造整体和谐的感觉,刻画出本地区的传统特色。
4.2注重城市文化与空间要素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要素,书中提出:以人的视觉为中心,城市通过上述五要素共同作用于人脑,形成个体对城市的整体感知与理解。文化体系的构建也是如此。对应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要素,规划形成“点――线――面”为结构的文化体系的空间布局。
(1)点――公园、广场、商业综合体
江南新城策划汇聚公共建筑、民居保护群、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小镇、市民节庆广场、酒店及旅游配套服务公共设施于一体,形成一条产业集聚与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客家文化长廊、商贸消费长廊、休闲健身长廊。规划节点空间,通过在建筑色彩、环境景观塑造等设计手法,体现客家文化中崇文重教、重乡崇祖、兼收并蓄的精神,在城市节点空间中注重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营造客家风貌和现代城市风格复合相融的生活空间。
通过规划廊道,延续山青水绿的梅州风貌,通过绿化、水系等大面积公共空间与城市开发进行有机整合。结合山体和水体,规划2条生态廊道。中轴线生态廊道宽800-1000米,长7-8公里,泮坑、路人坑生态绿廊宽100米,长4公里。打造两大景观湖,在梳理现状水系的基础上注重活水连通,将梅州山城风貌引入到新城景观中,营造“森林里的宜居城市”,体现“森林围城大公园”的当地城市景观特色。
以城市道路及生态廊道为边界形成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区域的定位来源于地块功能,文化意象则源于传统文化要素,包括:耕读传家文化、重乡崇祖文化、客家养生文化等。依照文化风貌,将江南新城划分“三大区段,九大分区”的功能分区。三大区段:剑英公园区段、文化商贸产业区段、客家万博园区段。划分剑英公园区、文体公园区、金融信息服务区、文化教育区、旅游服务区、世界客家艺术区、客森林文化综合区、泮坑森林休闲区、小密生态度假区。建设景观制高点,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形成呼应旧城由点状绿地组成“城市花园”与“森林中的花园城市”的新城格局。
4.3注重城市文化与旅游空间
(1)举行节庆的空间
结合现状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的道路,规划新建广场空间作为串联相邻城市区域的场所,作为提供市民进行特色文化盛会(山歌节、旅游文化节、客家美食节、梅州足球节)、为传承梅州非物质文化提供展示与表演的空间载体。
(2)提供游览的慢行系统
城市新区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城市生活的区域,同时也往往成为某一地区展示其经济发展速度和地方繁荣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肩负着都市旅游的功能。对于江南新城这一个规划策划汇聚公共建筑、民居保护群、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小镇、市民节庆广场、酒店及旅游配套服务公共设施于一体的城市新区,具有强大的旅游功能。城市新区建设初期难以有老城区一样的林荫大道,而具有梅州当地特色“慢活,乐活”的生活节奏,对于居民和游人,都是同等重要。因此,在规划满足道路交通空间的基础上,打造一条长约7公里人行连贯的轴线,两条共21公里长,具有吸引力的慢行绿道。
(3)文化景观道路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的时展变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新城建设成为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和热点,成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梅州市江南新城规划城市设计实例分析,总结了客家地区新城规划目标和原则,从中就如何构建客家地区新城规划设计体系进行研究,旨在有效地发挥城市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以科学有效的城市规划管控方法促进新城规划设计的不断发展,同时为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生物气候学
生物气候学(Bioclimatology)是生态学和地理气候学的边缘学科,研究气候因子季节(年)变化和生物活动周期性的关联。基于对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空气温湿度等不同气候因子的分析,创造出符合人类舒适度的气候环境并降低人工建设的能耗。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早在2000多年前,在《空气、水和地点》中就曾提到物候概念,维克多·奥戈亚(VictorOlgyay)在1963年出版的《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一书中提出生物气候主义的地域设计理论,以满足人体舒适度为出发点,关注气候和人类生理感受之间的关系,并把建筑设计过程分为四个部分:调研设计地段的各种气候条件;评价每种气候条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采取技术手段解决气候与人体舒适感的矛盾;结合地段解决气候与人体舒适感之间的矛盾。
2.生物气候图
生物气候图的绘制类型有维克多奥戈亚(Olgyay)的生物气候图法,B吉沃尼(Givoni)的生物气候图法,沃特森(Waston)法和马霍尼(Mahoney)法等,其中Olgyay的生物气候图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此生物气候图以人体舒适度研究为标准,使用温度——相对湿度指数坐标。横轴表示相对湿度,即空气实际含水量和同温度空气饱和时含水量的比值;纵轴表示空气温度,可反应空气和人体之间热能的流转,坐标点表示空气状态,适用于潮湿地区的人体物理舒适度评价(见图1)。设计原理与人体的舒适度和得失热量以及大气状态相关。
3.国内外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理论及应用
建筑学领域对生物气候学应用研究主要着手于太阳能的被动式利用,使用日照角度、强度和时间来降低建筑能耗。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筑师重点关注设计如何适应各气候带的建筑,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地域气候逐渐成为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继20世纪60年代,维克多·奥戈亚正式提出生物气候学概念,1980年代后,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建筑结合生物气候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1990年代,B吉沃尼将气候研究拓展到城市规划领域。他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的气候考虑》中系统分析了气候的成因及城市、建筑的影响因素,就不同气候区域提出建筑和城市设计的方法策略。21世纪后,美国的布朗和德凯的《太阳辐射·风·自然光:建筑设计策略(原著第2版)》(2008),史密斯的《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可持续设计指南(原著第二版)》(2009)从群体布局、建筑单体、材料构造三个层面的气候适应性和气候要素的关系着手,对生物气候建筑提出自身见解。吉沃尼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中的气候因素》(2011)研究了气候因素及其对人、建筑和社会的影响。埃维特·埃雷尔等的《城市小气候:建筑之间的空间设计》(2014)探讨了气候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人类室外热舒适的问题。以建筑高效节能为起点,重点探讨了建立在建筑-人-气候的相互和谐上的自然通风、被动式太阳能和自然采光设计。杨柳《建筑气候学》(2010年)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创造舒适的低能耗生态建筑为目标,系统阐述了考虑我国地区气候影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气候分耩方法、气候调节策略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国内高校院系目前关于生物气候的建筑文献研究多从宏观生态建筑学角度做整体性思考,或绿色建筑技术角度着手设计,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气候环境、能源资源的研究专注于结合生物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研究成果较少,相对缺乏对生物气候设计的全面理论研究。
4.风景园林应用生物气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自然观推崇尊重人类活动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国际东西方大学研究员董斌先生提出的“科学堪舆学(运用中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说和堪舆学说进行创意思维的设计科学叫做堪舆设计学)十八原则”中与城市气候密切相关的有因地制宜原则、建筑景观原则和改造风水原则。《园冶》(计成,2011)、《长物志》(文震亨,2012)、《草堂记》(白居易,唐)、《术藏》(谢路军,2010)等众多风景园林著作及相关文学作品都对景观的物候设计进行了理论经验总结,但多注重视觉描述和情感体验,缺乏科学数据论证。生物气候学可帮助设计场地获得高效高质的可持续发展。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是在保证使用的舒适性基础上,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能量流动,增加被动式能源使用,减少主动式能源消耗。对生物气候学的有效应用可为风景园林设计带来多重效益:(1)经济效益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为中国带来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发展压力。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紧凑型城市发展更需依赖生物气候能源的利用。免费绿色气候能源的使用可以节省能源消耗和设备购买运行的费用,可持续推进产业经济发展。(2)生态效益风能、太阳能、光能、水资源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热岛效应,在城市中实现固碳和碳汇效应,达到巩固城市生态环境,建立能源循环体系的目的。(3)观赏效益忽视生物气候特征的城市建设,极易抹杀城市的个性特征,造成千城一面的后果。地域性、本土性的生物气候特征是建设特色城市景观的大背景。冬冷夏热地区顺应水系,布局紧凑的风水村落格局;湿热地区出檐深远的干阑式竹楼;干旱地区外闭内敞的庭院式建筑,都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视觉景观效果,成为气候适应性景观的典范。
二、风景园林基础物候资料的建立
城市气候和人类的生理、心理关系密切,良好的城市气候环境可以让人的中枢神经保持正常状态,调节人的温热感和光电效应,促进身心和体力的恢复。物候单因子资料的建立,可为研究人体舒适度提供基础数据。中国百科大辞典将形成气候的基本因子分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包括海陆、洋流、地形、冰雪覆盖和局部下垫面的土壤植被特征)、宇宙地球物理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五类。大气科学词典则将其归纳为:辐射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地理因子。风景园林学科着重考虑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空间形态表达为主的实践研究是其改善人居环境的主要手段。在研究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上,风景园林学主要关注由气候要素和风景园林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舒适度感受。运用三元论方法,可将三者的相互关系作如下表述
1.风因子
风即大气环流,其测量参数分为风速、风向,可用流场和流线表示,主要考量标准为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各季节平均风速等。现场实测、风洞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是针对风因子的主要研究方法。风向可简单地从罗盘或云、植被的运动方向测得。数字式或手持风速测定仪一般宜设置在风向垂直线上,多次记录后算取平均值;并选择不同高度,比较风速的变化规律。风速、风向可由年或季风玫瑰图表示。风(即大气环流)是人体在室外空间中感知气候的重要因子,直接影响人体的冷热感受。注重物候条件的景观设计会充分考虑场地中空间组成因素的布置和组合,因势利导,营造舒缓宜人的夏季主导风向。
2.湿因子
相对湿度对于施加于人体的热负荷没有直接的影响,但由于它对空气的蒸发力的作用进而影响身体表面排汗的散热效率,从而影响人体热舒适度。湿度的测量参数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湿度,多使用干湿球测量法和露点湿度测量法测量。绝对湿度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水蒸气的重量,并不能直接说明空气的干湿程度;相对湿度是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与同温度时空气所含饱和水蒸汽量之比值,可以作为评价空气干湿的标准;露点温度是在未饱和湿空气水汽压不变的条件下,气温下降至出现结露时的温度。城市空气湿度多用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表示。
3.热因子
热因子由大气温度和热辐射两方面组成,主要利用干湿球、黑球、照度计等仪器测定。干球测量空气湿度;湿球温度又称绝热饱和湿度,可表现当前环境通过水分蒸发蒸腾后达到的最低温度;黑球是在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时,通过热辐射方式传输能量的测定方式。大气温度变化包括平均气温,气温较差,表示环境热辐射平均强度和温度的平均辐射温度(MRT)也可用来作为衡量温度的参考指标。热辐射分为太阳辐射照度和光照度。辐射照度时到达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通量,以物体的热点效应为基础原理,可测量总太阳辐射量、散射辐射量、直射辐射量、底面放射辐射量等。光照度是达到物体表面单位面积就的总光通量,受照平面上接收的光通量的面密度。
4.生物因子
城市环境中的物候适应性不但涉及人类,同样也涉及在城市中生存的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生命有机体,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是衡量城市物候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大气候及局部气候均有调节作用,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城市生物资源的不合理过度开发,直接导致景观破碎严重,景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同质景观丧失了异质景观应有的和谐共生系统,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
三、生物气候学风景园林应用
城市中的生态系统大多是人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基本在人类的控制下进行,人几乎是唯一的消费者。生物气候设计属于被动式能源利用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利用被动系统配合人工主动系统,塑造具地域特色景观空间,可有效提升景观的生态效能、视觉感受和人体舒适度体验。充分发挥景观固有的气候调节功能是风景园林影响城市气候的关键途径。生物气候学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主要有场地的微气候分析和评定,以及通过景观要素的空间形态布局改善场地微气候两方面。在景观空间形态设计上关注并合理应用风、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生态系统等要素,不仅可满足人类活动的生理要求,享受视觉美,同时也能满足心理舒适感的渴望。利用生物气候学做气候适应性景观设计的优点在于,使景观师在设计之初就知道何时何处需要采暖、降温、遮阳或通风;在平立剖面设计时应该利用什么,避免什么;怎么样才能达到最佳人体舒适度;如何减少施工使用时的能耗。为达到这些目的,可在现场气候单因素测定的基础上,通过人体舒适度整合分析,得出景观空间形态的关联关系,实际应用于设计表达。
1.风环境的风景园林应用
城市风场的分布情况与周边空间形态关联密切。城市中的风多为街巷风和庭院风,由热能分布不均导致的温度差、气压差造成,周边建筑构筑物和人群活动都能对其造成强烈影响。风环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营造夏季舒适通风区和冬季避风区,规避夏季气流不畅和冬季寒风、劣风、涡流、乱流等不利风易发区。景观风环境应用需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在空间上综合有序地引导气候元素,布置景观元素,以减少不舒适风场的形成,在湿热条件下引导风速,加快人体散热;寒冷条件下降低风力,保持体温。对风场的规律掌握可通过实地测定,也可借助风动模拟、CFD模拟等技术实现定性分析。
2.湿因子的风景园林应用
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湿,人体的水分蒸发受到限制,形成闷热感觉;在高温低湿的情况下,出现燥热情绪,都会给人带来不舒适的感觉。但在低温环境中,相对湿度对人的热舒适影响较小。风景园林湿因子的利用可包括雨水、中水的直接间接利用和节水灌溉系统。城市中大面积不透水下垫面需要集中且快速的管道排放能力,同时城市土壤涵养能力下降,微生物生存空间劣化。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减少城市防洪和供水压力,改善地下水和土壤条件,提高城市物候条件。在各类自然或人工的景观水体形式中,据SOPTS、ETM+遥感数据,使用热红外信息处理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水域景观的测定分析,面状水体较其它水景观类型,对局地温度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热环境的风景园林应用
空气温度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首要气候要素。根据2001年,MarialenaNikolopolou等在欧洲国家对将近1万人的问卷和实测研究,得出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决定热舒适的主要因素,但人的主动调节能力和心理作用有助于对环境的适应,提高人体舒适度。影响城市景观空间的热环境和场地围合面的空间形态及植物布置密切相关。绿地景观的热环境温度低于其它的景观类型,可形成“冷岛效应”,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师和政策制定者的共识。人类活动的时空安排和场地日照时长、日照角度合理搭配,可满足室外热舒适需求。利用屋顶绿化和立面绿化可调节小气候环境。根据当地气候规律,夏季运用建筑、植栽遮挡多余的光热,增加通风;冬季充分吸收光热,避免盛行风侵袭。以上都是关于热环境的应用策略,但关于如何合理布置形状大小不一的景观才能得到最大效能的利用,还需得进行进一步探讨。
4.生物多样性和风景园林
生物多样性是构成景观多样性的基本条件之一。生物多样性的城市景观应用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理解。宏观尺度而言,城市的生物群落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应和区域稳定健康发展成正相关。就中观尺度而言,生物系统的构筑应符合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平衡原则,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特征。微观尺度的生物种类、空间形态、生活习性可以充分融合到人类的日常活动中,和人产生良性互动。其中微观尺度在城市风景园林的具体营造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景观规划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对生物群落的保护,减少对原生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塑造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多样性。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创造以“蓝”“绿”基质为主体,和谐统一的整体,建设复层混合立交式的连续循环的生物群落。通过景观生态结构功能的分析诊断,进行景观生态评价,设计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栽种,增加动物种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四、结语
【关键词】街道;城市设计;整治;整体风格
正文:
很多时候,我们读一座城市的表情,是看密布交织的街道,如同枝干,张扬着城市这棵大树,而街上那些云集的行人、有趣的小店,或是美丽的景致,便如同枝干上繁茂的树叶,描摹着城市的风景。
每一座有意思的城市,总离不开一些有意思的街道或小巷。徜徉在香榭丽舍,那些隐藏在商店木门背后的手工艺品,让人更领会巴黎的浪漫风情;而如果没有去过淮海路,没有在那成排的法国梧桐下休憩,上海的面孔里会少了许多的小资情调。合肥自然也不例外,它的气息就躲藏在街头巷尾的砖瓦里,趁着人来人往便生发出一个又一个故事,耐人寻味。
现状分析
合肥女人街位于合肥三孝口东南角,全长270米左右,北接长江路,南至金寨路,街面很小:南北侧建筑间距,最窄处7米,最宽16米。女人街原共有店面约150多家,为经营服饰、精品店、鞋包店,特色小吃、书刊杂志,化妆品首饰商铺、电器等。女人街南侧与七桂塘菜市场相邻,中段的仁和巷通向七桂塘沿路经营有小吃杂货等,有很浓郁的生活气息。
女人街,不但是女人们的聚集地,也成了合肥人“淘宝”的代名词。走在这条小巷,你总能看见别具一格的装饰门面和夸张的店名,它们总是毫不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独特,吸引你走进去。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及周边地块的发展,女人街与周边地块格格不入的问题暴露了出来;现状问题:建筑立面新旧不一、破损严重、空调机位摆放凌乱;街道公共设施,标识指引不明、样式单一破旧;街巷路面破损不堪;店面店招劣质喷绘招贴、店铺不够整洁、高低不一;临时摊位随意摆放无人管理;无指定停车点、非机动车辆间杂停放;空中电线凌乱。
面对女人街繁多的店铺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做了以下调研。
现状调研(消费者与商家意向调研——购物人群调研、商家调研)
消费人群调研:
对象: 1、15-30岁女性消费者;2、七桂塘市场范围内居民 。
消费范围:服饰,小商品为主,夜市淘货。
购买力:大部分消费者希望淘到物美价廉又和心意的物品,不排斥购买价格高的新奇精品。
改造期望:店铺更加有特色,路面通畅。
商家调研:销售模式与盈利点:经营小商品为主,附带精品服饰。
改造期望:吸引更多顾客。
案例分析
香港旺角女人街;位于香港的油尖旺区,即九龙西部。新旧楼宇林立;旧住宅楼宇地铺多为商店或餐厅。
香港旺角女人街即通菜街,因售卖服装、化妆品、摆设等女士用品等而得名。女人街,是指通菜街的南段位于旺角的中心地带后方,全长约一公里。因为早年以销售女性用品为主,同时也聚集了许多大批女性顾客。现在女人街已成为其中一条香港最有名的购物街道,是到香港旅游的必选热点。最著名是街道中心的合法摊档,小贩通常用铁枝架起蓝白帆布,然后在小贩车上摆卖各色各样的货品,小贩一摊接一摊,布满整整一条长街。这些小贩仍以女性顾客为主要对象,货品主要是各种成衣、配饰、家居用品等,全都价廉物美,另外也有为了吸引游客而设的纪念品如T恤、仿古玩等。除此以外,这条街道上还设立了特色商店;潮流特区,。旺角也有不少有特色的街道,集中售卖某些物品的专门店铺,这些街道也因此而得到相应的俗名,例如有很多运动用品店的“波鞋街”、专卖雀鸟的“雀仔街”、满是卖花店铺的“花墟”和以售卖廉价衣服和饰物著名的“女人街”。
可借鉴:1、统一的招牌。标牌采用女性愉悦的色彩,色调统一。2、可改善:在形式上可相对柔和,体现女性特征。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总结出以下的改造思路及改造方法。
改造思路
目标:
1.改造后的女人街应有许多让人驻足的细节。
2.沿街林立的诸多小店和夜市应是这里的特色300米不到的路程,却可以消磨上一天的时光。
3.走在这样可爱繁华的街道上,随着同样来淘宝的人潮,需要的仅仅是打开猎奇的心,在一间又一间的小店流连,体味的是逍遥自在的购物享受。
改造方法:
地面改造,原有的沥青路面破旧不堪,改为福建石岛红、福建黑麻、新疆白麻、四川三合红的火烧面花岗岩进行纹样分割,新型的排水缝、沿整条女人街中心线分布的灯带,使女人街整体风格更加现代化,道路更加整洁、稳重。
楼体改造:楼体二层以上外墙部分采用弹性涂料进行外立面整新,主体色彩为米黄色。阳台统一采用白色塑钢窗进行封闭,白玻。一层的店铺店招采用英文、艺术字体或店家LOGO表达,采用亚克力发光字体,店面门间墙底部设壁灯照明,保证夜晚效果。店面外墙面统一采用大理石贴面,每间店面的门间墙与顶部同一材质与色彩,统一做法。整体色彩控制在米黄色系。
其他:因为女人街楼体密度很大,绿化面积非常有限,所以除了在女人街主街上增加固定的树池(可作为坐凳)以外,还在道路两侧增加了移动树池、和移动花箱,色彩选用稳重的深色木纹,既有亲和力,也可以点缀女人街的自然气氛。除此以外,还增加了多种样式的指示牌、标志性的雕塑、供人休憩的座椅、样式简洁的路灯等等。女人街整治前后对比照片:
总结:现在的合肥很大,值得光顾与漫步的街道也很多,深沉的轻松的、市井的时髦的、国际品牌的、新城区旧城区的。而只有节约巷——女人街,这个合肥的淘宝发源地,才能让你找到最朴实的、你最爱的,合肥表情。
参考文献:
[1]陈小燕,董冬:旧城区改造中的问题及对策.衡水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2]王建国著,《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吴明伟、孔令龙、陈联编著,《城市中心区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历史街区空间同构与共生文化重建城市触媒
ABSTRACT:The historic district is an integral part to maintain the continuity of a city’s memories. In the new economic,cultural patterns and declining historical sites between the treatment ,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idaas of handling historical neighborhoods strategically“new”“old” element ,analyze the strategies― space and symbiosis with the structure, culture reconstruction and urban catalyst.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achieved under the premise of city features the revival of historic district, and our city ultimately reach a progressive and sustainable urba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historic district,space and symbiosis with the structure, culture reconstruction
urban catalyst
1引言
近年来,由于旧城更新改造的大规模进行,对衰落的历史街区的复兴也成为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具体来说,城市历史街区面临的衰落问题主要体现在某些方面的“过时性”与当代需求的不相协调,但在许多已经实践了的旧城改造中,大规模“脱胎换骨”式的“推倒重建”,使得城市的许多历史文化内涵荡然无存。历史街区面临快速城市化的挑战,在保护城市特色的前提下实现历史街区的复兴,最终达成城市可持续的发展,是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研究了多个历史街区的复兴案例后,归纳出了三种复兴策略。
2历史街区的复兴策略一 ――空间同构与共生
“空间同构与共生”,其核心思想是“应在尊重原有空间组织的前提下,引进与周边元素相协调的现代因素,并恰当地处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空间界面,使两者和谐共生。”
“空间同构与共生”这一复兴策略,主要要求我们从现状的分析研究与评估入手,通过对街区内建筑年代、高度、风貌、质量、风格的研究,并结合对街区历史文化背景的系统性分析,将基地内的建筑、街巷、景观、风貌等要素进行梳理与归纳,并整合成为新、旧两大体系,据此对这两大体系提出功能、界面、景观的改造措施,最终生成能融合新旧体系的空间,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第一,分析研究。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数量、位置、年代、结构、质量、风貌进行全面考察与研究,确定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主要街道,整理出它们的空间肌理,绘制建筑与城市的图底关系。(如图2)
第二,梳理与归纳。通过分析与整
图2历史肌理与现代建筑分布研究图3体系的整合与加强
理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肌理和现代建筑肌理,并与街道格局相对应,探索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在逻辑。从中我们归纳得出建筑沿主要街道的发展规律。
第三,整合与抽象。基于以上的空间机理研究,我们进一步加以整合与抽象
对历史地段原有的肌理进行强化、整顿街区松散的空间肌理和结构,使原来零散的建筑融入有规律的空间关系中,并以此作为新增建筑的空间原则(图3)。
第四,功能划分。针对以上得出的空间结构特征,划分历史建筑群为主导的“记忆城市”地域,以及现代建筑群为主导的“新兴城市”地域。
第五,界面柔和。在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之间插入绿地、广场、景观小品、玻璃连廊等公共空间作为缓冲,柔化两者的界面,使历史建筑和新建筑能够相互协调,彼此对话,营造和谐的、历史与现代共生的城市空间。
“空间同构与共生”的构想针对历史街区“新”“旧”元素的冲突的具体问题,以延续地域文脉、促使城市结构的渐进式改革为出发点,在策略与方法上作出了更为谨慎、细致的探索,体现了历史街区“在延续中更新,在更新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3历史街区的复兴策略二――文化重建
城市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可识别性,而且还可以展示城市的生活品质,从而既能吸引投资又能增强市民自豪感。因此,文化策略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被各地的政府和规划部门在城市改造中所采用。目前中国城市规划界也越来越多的在历史街区复兴中采用文化文化重建策略。文化重建的重要手段是利用城市设计进行历史街区的复兴,利用城市设计进行文化复兴的具体措施如下表。
表1利用城市设计进行文化复兴的建议
4历史街区的复兴策略三――城市触媒
“城市触媒”概念源自美国的韦恩•奥图、唐•洛干的著作《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e―Catalysts in the Design of Cities),书中将城市触媒策略定义为:策略性的引进新元素,可以复苏城市中现有的元索且不需彻底地改变它们,而且当触媒激起这样的新生命时,它也影响了相继引进之城市元素的形式、特色与品质,目的在于“促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的改革” 。最重要的是,“触媒并非单一的最终产品,而是个可以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的元素。
4.1城市触媒原理
触媒最初仅作用于与其邻近的城市构成元素,改变现有元素的外在条件或内在属性并带动其后续发展。随着“媒介”(指城市开发建设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能量传递,当原有的元素被改变或新的元素被吸引过来后,原始的“触媒点”与新元素一起共振、整合,进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触媒点影响到更大的城市区域,最终产生一系列城市开发的连动反应。
4.2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
历史街区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建筑物本身,而是场所的精神性。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是指城市历史街区最重要的美学特质和内部特质,应当予以保持。因此,促使历史街区场所精神连续性的发展是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时最重要的着眼点4。
4.2.1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原则
城市触媒策略在历史街区复兴中的作用,就在于如何控制并加强场所精神的城市肌理。可以通过四种原则来实现这一目标:第一种原则是保存肌理(Preserve)。就像大多数历史保护区的保护政策;第二种原则是强化已松散的肌理(Reinforce),正如一个已经松散破败的历史街区所亟待的需求;第三种原则是修复(Repair)已失去整顿其街区能力的肌理,对应已遭到部分破坏的历史街区:第四种原则是为街区创造(Create)一个新的肌理,赋予其新的秩序,以意向性的回顾原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
4.2.2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应对策略
第一,对应历史街区物质/结构性过时的城市触媒策略
街区的过时可能因建筑的物质或结构性退化而产生,针对此种情况,城市触媒的策略将集中于街区建筑部分的结构性改建,或者部分拆除再恢复,亦或部分拆除再意向性恢复,甚至部分的拆除再完全新建。菲奇(Fitch)提出了一种关于历史建筑“根据建筑损坏程度确定进行干预的梯度”①,即:保护、修复、翻新、重新组建、转化、重建、复制 (表2) 。
第二,对应历史街区“功能性过时”的城市触媒策略
街区的过时也可能是由单体建筑或是整个街区的功能跟不上时代引起的。在触媒策略的设计中,树立示范性的旗舰项目(触媒)至关重要。当然触媒策略要考虑到街区整体,示范项目应当能指导整个街区的改善,而非零星地、就事论事地进行操作。当示范性触媒获得成功时,将刺激整个街区形成良好的趋势,出现更多的自发激发点同时作用,最终形成一系列的触媒反应而获得整个街区的振兴。
第三,对应历史街区“形象过时”的城市触媒策略
形象过时是基于对历史街区的所谓形象进行感知。形象并不单指街区或建筑的外表,也可能是泛泛的或者是针对某种特殊功能而产生的知觉印象,比如城市中某些轻工业建筑形成的街区,市民对于工业建筑的形象往往都是负面的感知。在针对此类形象过时的策略中,有时仅仅通过对街区立面或外部空间的整治就可以达到改善或改变这个街区“形象"的目的。
第四,对应历史街区“区位过时”的城市触媒策略
区位的过时基于时间发展所带来的在更大范围内城市功能的变化,当街区建筑最初建造时,它的区位条件是根据与周边其他城市功能的关联程度而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为某些活动而建造的街区建筑可能与它现在所处的区位逐渐脱节而造成过时。
区位过时起因于街区外部环境的变迁,但触媒策略可以通过改变街区内部来顺应或抵抗外部的这种变化:其一,功能引导,即可以通过策略性引导街区内部功能的调整,促使某活动在街区内部形成规模效应,以此来创造新的区位优势,之后在这个前期触媒的刺激下,街区成为一个吸引此类独特活动的场所而自然发展下去,最终达成复兴的目标。其二,物质强化,即强化历史街区物质方面的优势,创造出适宜的空间形态以重新吸引使用者,通过供给刺激需求而不是常见的需求创造供给。如强化历史街区物质环境的历史性与稀缺性,为吸引旅游者创造优势;又如强化工业建筑的室内空间特质以吸引艺术家对此类物质空间改造的偏好 。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