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双边性教育规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双边性教育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双边性教育规律

第1篇: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B)―0040―0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要求通过体育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精心施教.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一、教师以身作则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师生默契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首先.教师应举止大方,衣着整洁。教师具有良好仪表、举止大方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其次,在教学中,教师的谈吐要文明,应注意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文明向上的话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情愉悦、跃跃欲试;反之会使学生消沉、厌烦。善于运用语言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多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再次,示范动作规范、优美大方。教师的示范动作规范、优美大方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动作示范与语言讲授互相补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最后,教师要言行一致,爱护学生,做到“诲人不倦”。

二、结合课堂常规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

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途径。教师结合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认真遵守各项规章的良好习惯。又如,在上课伊始,我们常让学生做一些队列练习,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家做动作时一定要步调一致、精神抖擞。如果一个人的动作错了,就会影响到整个团队。”这样长期要求下去。不仅培养了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动作整齐划一,既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又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接力跑、拔河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学生中长跑练习中出现“极点”时,教师可借机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体操练习和跳跃训练则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质等。在教学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则是游戏,教师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无疑是极佳的选择。如,在上体育课时.我组织全班学生玩一个“阳光伙伴”的游戏,即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学生把腿绑在一起向前走.看哪组先到达目的地。这个游戏的关键就是看同一组的队员是否能默契配合并互相帮助,但这个“诀窍”我并没有对学生们说,目的就是要看看他们是否切实具有互相帮助的品质。游戏开始后,有的小组手忙脚乱,由于步伐不整齐。没走几步就摔倒了.而有的小组则已经找到规律,并有条不紊地行走着。我及时提醒那些忙作一团的小组向做得好的小组学习,很快那些落后的小组领悟到了游戏的窍门。最终所有小组都成功地完成了游戏,虽然各小组有先后到达之别.但学生却因为这个游戏懂得了互助的意义,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这已经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

第2篇: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彰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是贯彻始终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注重的是共性教育而忽视了个性教育,其后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依据问题解决问题,缺乏创造力。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敢做,展现个性。

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深有体会: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缺少教与学双边交流,则使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趣味索然、昏昏欲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学习能力,后果不堪设想。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起知识来,轻松愉快,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生间应该互相尊重,特别是对学生人格与思维的尊重。

调整教师的教学心态和注意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改善师生课堂关系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站在传授者的角度去教学,而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学习者的心态,调整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主动适应学生,让学生觉得你是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实现这种心态的转变,关键是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学生。上课时,老师要和学生像好朋友似的进行“谈心”,让他觉得你是尊重他们的,多给学生以鼓励的目光与激励的语言。老师要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发言,蹲下来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的语言要随和,要适合学生的口味,多给学生以表扬,变老师课堂提问为学生质疑探究,变问答式教学为师生共同探究性学习。如下语言是老师在课堂上应多说的:“老师能给你提个意见吗?”“回答得真好!”“你愿意说给老师听吗?”“老师觉得你今天表现好极啦!”……这样营造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便不是难事。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课堂上展露无遗,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发展其个性特长。

二、以生动、丰富、充满个性的教学艺术激活学生的思维,展现个性。

要在课堂上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在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源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及其独特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中随时随地地注意诱发学生的个性思维,激发其想象力,而教师的教学艺术正是其得以诱发的原动力、催化剂。课堂是展现教师个性的场所、教学艺术是展现教师个性的手段。教师有个性的教学艺术,能让自我为之投入,学生为之感染。那么何为有个性的教学艺术?我认为是在教学中充分展现教者特长、特点,并把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做到收放自如,教与学相得益彰是也。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己之长驾驭教学艺术。例如,你是擅长音乐的,你就在课堂上充分运用音乐的感染力,让音乐辅助你教学。如果你是擅长表演艺术的,那么你就可以在课堂上多进行一些即兴表演。我在课堂上就经常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锻炼思维,进行课外拓展。总之,教师的投入能带动学生投入,正所谓“你投入,所以我投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同样要切合学生的整体个性。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班级的整体个性。课堂教学中要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体现自主探索的精神。遇到难题的时候,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探索学习的乐趣。例如,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班,整个班的学生比较“好动”,上课时很多意见发表,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生动的故事情境、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人和事等引入新课,并在课堂中利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问题猜想等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实践过程中还不时举办一些讨论会,让他们在辩论会上有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对法则的理解,有的同学把正数和负数看成是交战的双方,一方举“正”旗,一方举“负”旗,看哪一方的力量(绝对值)大?哪方获胜?这样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互相交流,寻求知识的规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教学效果水到渠成。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

三、尊重个人体验,抓住其个性的闪光点。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最突出的一点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也由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所以教学中切忌教师样样包办,应该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趣味,开发自身的潜能。如在教学“从不同的方向看几何体”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要从三个方向看?为什么不从右面看?”从这些话可以看出,这位学生是在积极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我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向全班展示了这位学生的问题。这样做尊重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其他学生也从中受到了启发。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第3篇: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理论;发展;知识观;变化

一、当代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与传统的知识观

我国当代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源起,学术界公认的时间是80年代初期。在社会整体大环境呈现出对人的主体性的褒扬的背景之下,教育领域中对传统学生的被动地位进行了反思。1981年所提出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说法和此后的论述是有关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最早提法。但是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命题提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理论界对“主体性教育”的理解基本上停驻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主导与主体关系的讨论。到80年代末,主体性教育理论走出了师生谁是主导与主体的狭隘区域,开始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层次上思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问题。提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的说法,并对学生主体作出了定义:“指能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人,主要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个体。”显然,在这种议论框架中,主体性教育理论是作为反对传统观念中教师为惟一中心的弊端而获得理论的合法性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师生关系的主体地位之争到学生主体之辨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是从普遍的哲学概念到对教学中师生位置的形而上的抽象演绎。仍然未能从知识观的角度对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性质及其对人的认识论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解释。

同时,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到教育整体的主体性问题,将整个教育独立出来,作为理论的阐述对象。论述的焦点集中于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教育是否具有主体性,能否对社会的发展作出回应。有研究者提出:“教育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教育的特殊功能与本质力量,是微观教育与宏观教育运行的核心与动力。”并且提到“主体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更有学者认为教育主体性问题明确地说是教育主体哲学,也即是主张教育是主体的教育哲学。并认为教育主体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教育实践深层的反映,是能指导教育实践变革的哲学。”

在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对主体性的弘扬与主体性的反省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指出“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带来文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带来了财富的分配不均及相应产生的心态失衡,这就使得人的主体性的能动发挥反过来成为一种异己力量,反而失落了人的主体性。”也有研究者跳出理论层面的概念探讨的领域,对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构建与完善”,并说“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机制”,应根据“活动性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去行动,去实行操作,给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这说明人们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认识更为全面。

总之,学术界对主体性教育内涵的解释日趋全面,并且努力尝试在实验研究中更好地培养人的主体性,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定位也更为清晰。“主体性教育解决的是人的构成的哲学层面的分析,研究的是人的良好素质的全面构建。它的各种思想使素质教育有了一个高的目标定位”。

但是,从整体上看,当代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出发对人与教育的思考,是不够全面的。从学生的主动性到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主体性到教育主体,从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到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素质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对主体性的强调始终把学生、教师甚至教育作为一种掌握知识、教授知识、传承知识的工具,其对主体性的强调程度与理论解释的深入程度只是说明了对这种教学理论工具性的强调程度。有学者提出“不清除主体性教育思想中的工具论教育观,不深入剖析和批判现实教育制度对教育中的自主权的压制,教育中的主体性研究就会误入歧途。”而这种歧途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识观的陈旧──默认教学过程中知识性质的不可怀疑性和一致性,认为所有知识有其绝对的客观标准。“在人们的观念中,好像自古以来人类知识的发展就是数量上的增加,就是新知叠旧知,就是不断剔除错误观念,获得正确知识的过程。”然而,这是一种有待于质疑的观念,是现代科学理性过度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反映。这种静止的唯理性的知识观决定了有关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背景,限制了对教学过程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削弱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在知识成为时代主题的语境中,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知识观,必须从知识与教育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主体性教育理论。

二、新知识观与崭新的知识与教育关系

从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看,知识的性质及其对知识负有解释责任的教师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最基本要素,知识的性质、教师的知识观往往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性质。人们对人的主体性(包括教育的主体性)的认识是同人们所拥有的知识观相联系的。“一个社会的教育不可能传递那个社会中所有的经验,只能传递对那个社会发展来说最具有价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获得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始终未能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性质作出科学的解释,默认知识性质的不可变更性,实际上就是承认了知识标准的惟一性。当代的知识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已经对这种知识观提出了怀疑。这种对知识的绝对标准的质疑必然影响教育理论,影响主体性教育理论对教学问题的解释。

事实上,对于什么是知识及知识的标准问题并不是一个无须怀疑的问题。“知识是一个人能够在话语实践中所能够谈论的东西,是主体采取一定的立场谈论其话语实践中所要研究的客体的一种空间,存在着科学之外的知识……”知识已经不再是一种静止的东西,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东西,从个体意义上讲,是与人们的主观意识相联系;从社会主体的意义上看是权力与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权力/知识,贯穿权力/知识和构成权力/知识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决定了知识的形式及其可能的领域。”。而主体性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就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代表的理性力量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教育过程中的知识观自然呈现出纯科学主义的取向。

这种取向,在现代教育的各个领域通过书写、考试、评分等规范要求使得受教育者完成接受一定权力知识的过程,使受教育者接受工具理性的知识和知识观。虽然我们在各个阶段都强调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但事实再一次表明,在对知识的单纯热诚的投入底下,是权力/知识的机器,也就是那些首先令实验室的世界能够存在并继续发生作用的教育实践方式。”这种强调自然科学、理性主义的知识观不仅影响着西方的教育,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来说,更是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这种权力知识的逻辑。显然,在我国改革开放与赶超西方的现代化大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它强调的主体性体现出来的工具理性的强盛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也对知识的理性主义解释提出了怀疑。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只是一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认识世界的惟一方式。教育与教育理论中的知识观显然不能延续这种认识,而应是解放学生对知识的这种片面认识。“以前,学校仅仅是教学过程的场所,即吸收知识的地方。现在,它应该进一步成为保证个性全面发展的机构。”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应该是僵化的、工具主义的,而应该既关注学生的眼前,又关注学生的未来。在教育内容的恰当性,上不仅要有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反映的要求,也应该有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身心能力发展的要求。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对学生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这些知识有利于某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掌握知识并不是一种为了某种外在目的的工具,而是生命中一个阶段的真实感受过程。这种感受过程就是完成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与知识的关系不再是知识为教育立法,决定教育过程的性质,而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在这种过程与关系中,教育过程实际是在解释知识的多面性价值,解放社会对知识价值认识的不科学一面对学生的束缚。学校课程应随时考虑到决定知识解释的因素的存在和影响,在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应“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

这种对知识的新认识实际上促成了一种新的教育与知识的关系。在传统的知识观背景下的教育不必考虑知识真理性意义,两者只是单向的输入与输出的线性关系,而在知识的客观标准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新知识观条件下,教育与知识的关系就是一种较复杂的生产与阐释关系了。“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性行为才能得以不断的扩展和生成。”这样,教育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再生产并形成一种新的知识价值观的过程。

这种新的知识与教育关系的形成,使得强调工具性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必须抛弃其不合理的概念与解释问题的方法。同时,主体性概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主体性教育理论拥有了全新的解释能力与应用领域。

三、新知识观背景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新视野

一定的教育理论或思想总是蕴藏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并体现该文化的特色与时展的要求的。从这个角度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当代表述应该是一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与信息时代特色的表述。而从上述主体性理论发展与知识观的变更情况来看,这种表述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新视野。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中的人的主体含义的新阐述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条件下人的主体性完全不同于传统工业、农业条件下的人的主体。数字化生存条件下的人之主体性的定义及形成与基于“比特”的世界紧密相联,而不再是物质化生存条件下与“原子”紧密相关的主体性,主体性素质的构成也将发生重心的转移。如果说传统知识观下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原子”的人的活动的话,那么,新知识观下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基于“比特”的人的活动。这新逻辑起点将重新解释主体性教育理论中人的主体含义。以教师为例,在知识变迁速度缓慢的年代,教师可以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前沿,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跟不上知识更新的脚步。而且,在对知识的价值观比较一致的情况下,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角色也是相当稳固的,充当着社会的良知、社会文化价值的立法者的角色。但是,在一个知识的载体完全数字化、更新速度极为快速的年代,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很有可能已远远落后于学科知识发展的速度,成为陈旧知识的仓库。同时,由于信息渠道与来源的多样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中心来源,因而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角色也被消解。“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成份,教师有可能有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立法者,而是阐释者,他的任务也不再是传递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种由知识性质变化所引起的教师社会地位与角色的变化对人的主体性含义的阐释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二)以新知识观为导向的新课程观

新知识观背景下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得以实现有效解释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确立以新知识观为指导的新的课程观。传统知识观意义上的课程基本上是以工具理性为导向,以知识启蒙为信念,设想所有可能的知识都能统一于以理性原则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之中。但事实上,知识的爆炸与知识标准的多元化倾向已经打破了这种设想。“电脑驱动的信息崇拜已导致了知识爆炸,该爆炸其实是知识的解体,原因在于人们无理性地将所显示的全部信息包容进一个框架里去──即使有互联网的存在。”这种设想的破灭使得教材的意义需要重新解释。过去,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关于某门学科的最权威与最先进解释。但是,现在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只是一个有待学习者解释才可能接受的教材而已,不再提供一种结果,教材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开放性的允许个体解释的材料。

(三)对教学过程的新理解

在没有考虑知识的变化之前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它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是机械的、技术性的。即无非是从施加影响过程,或者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再则是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但是在知识与人的主体含义改变之后,这种教学过程理解方式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教学过程更是一种开放的交流过程,是个体与个体的全方位接触、本真的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为了未来的某个不确定目的的工具。“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交往不是教学手段,不是平行的过程,而是教学存在本身。”同时,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的情意部分就不再是认知与技能掌握的附属部分,而成为一个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整体。这为新的教学过程观的产生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四)对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信息化的新理解

在以知识的工具价值作为认识的主要目的时,主体性教育理论中有关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的解释的目的集中在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方面。甚至在这种解释逻辑下,将所谓的信息等同于知识,将知识的获得等同于人的发展。而事实上,在信息时代,信息并不直接意味着知识,更不直接意味着智慧。现时存在这样一个既危险又混乱的症候,许多人随便地谈论什么“知识社会”,实际上他们所指的不过是“信息社会”。从信息到知识,再到个人独特的智慧,要求个体具有相当好的信息搜索能力、判断能力、信息的提取比较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那么,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程度就不是必然的实现学生的知识创新与人格形成的必然前提,与教学中的其他手段一样,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与他人交流、获取知识的途径,并成为学习生活的一个元素。

四、结语

知识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对象,知识的性质与人们对知识性质的判断往往决定了教育的本质。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而言,从知识观变化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清晰地揭示其理论价值的工具理性缺陷和概念框架的不全面性,从新知识观的角度审视主体性教育理论,实际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注:

[1]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J].江苏教育,1981,(10).

[2]郭文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J].教育研究,1989,(9).

[3]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4]郭文安、王道俊.论教育的主体性思想及教育的规律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学版),1991,(4).

[5]杨小微.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一个基本取向[J].教育研究,1996,(7).

[6]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1997,(11).

[7]裴娣娜.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J].教育研究,2000,(5).

[8]康永久、吴航.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冲突与走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

[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1.97.

[10]Foucault,M:ArchaeologyofKnowledge[M].LondonandNewYork:TavistockPublictions,1972.183.

[11]福柯.规训与处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出版社,1995.30.

[12]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编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68.

[13]S.拉塞克、G.维迪维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高毅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6.

[14][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1.226.

[15][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7.

[16][法]齐格曼?鲍曼著.立法者与阐释者[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0.

第4篇: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教育观;教学方法改革

一 、根据中职教育目标革新职业教育观

1.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要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是将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联系在一起,并为继续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过程。其教育目标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大到整个职业生涯,其性质也由终结教育变为终身教育。职业教育不再只是职业技术培训,而是把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的全面教育,是把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

2.职业教育是开放性教育

职业教育是包括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也是包括学校、企业和社区教育在内的开放性教育。其类型,有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有职前与职后培训;其空间,由学校到家庭、企业以及社区,真正形成一个学习化社会;其时间,与人的生命共始终,活到老、学到老,真正做到终身学习、终身教育。

3.职业教育是成功教育、普及教育

人才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其发展也是个性化的,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是成功者,使学校教育成为一个“因材施教的柔性教育系统”。

4.职业能力的内涵不再是狭义的职业技能,而是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未来的劳动者具备现代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这也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目前中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理论滞后

作为职业教育核心领域的教学方法,其理论研究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应该看到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是带有根本性的一项工作,没有教学方法的相应变革,职业教育的改革就成为空中楼阁。改革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尤其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日益更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2.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的变异性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沿用高校的教学方法,体现以知识为本位,教学内容深奥苦涩,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要求“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3.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的传统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存在更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完全破除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病。传统教学方法只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只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煞相对独立的一面;强调外因的一面,忽视内因的一面,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教育注入的结果。“填鸭式、满堂灌”常而易见,教师总以多讲而尽到一位教师的责任,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底,忽视了师生的双边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中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职的培养目标已不是“中等技术和管理人员”,而是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应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转变。

l.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技术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一体化”教学方法,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市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

2.从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出发,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模拟(仿真)教学法,是由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模拟企业生产现场,仿真企业实际运行过程,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生产现场难以安排实习任务的生产过程,改用现代化的仿真设备进行教学与操作训练。

现场教学法是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习现场或工厂车间,学练做相结合,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情景教学法是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

3.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运用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次序进行。提出问题,通过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去学习、思考讨沦、训练,寻求得到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

4.从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运用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法等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方法能力,使教学达到“教为不教”的境界

目标教学法对人的认识目标按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顺序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六个层次,教师依据教学要求制定出教学目标并分层次地进行教学,形成一种对教学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法。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达标教育为核心,以教学评估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手段。这种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行为导向法,是指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前提,为完成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其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会获得信息、学会计划、学会决策、学会独立完成任务、学会自我分析判断检查完成任务的质量、学会评估这六个步骤,来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第5篇: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一、精心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抓备课这一环节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力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

1.备教材。备教材是备课的前期基本工作。通过钻研教材要把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准确和透彻;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做到有针对性,是教学目标的最好体现,同时体现技能的培养。

2.备学生。备学生是尽量了解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做到因材施教。

3.备教法。备教法就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可以接受,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教艺,备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先进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工作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用一生的时间去用心备课。

二、培养兴趣

有无学习兴趣,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理解和运用,学习兴趣高不高,关系到学生学习参与的深度、持久与创新。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活动规律,有的放失进行体育教学,才能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体育锻炼的动机是由学生的动机引起的。它的心理成分:一般包括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即平时所讲的学习、锻炼的目的,需要多方面经常性教育的配合,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培养学生的兴趣,更不可忽视,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兴趣。比如当学生看到一些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游戏或比赛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产生一起学习或一起活动的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是暂时的,一旦满足了学生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教师要利用这暂时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进行感兴趣的活动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身心健康的教育。因为在体育活动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动作或伤害事故。学生活动时有兴趣和无兴趣其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集中注意力,学习时积极主动,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使课堂气氛活跃。总之,教师应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规律,这样才能使自己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三、探究教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的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教材的特点,运动规律和学生的实际。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积极探究教学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教师在利用具体教法时要遵循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害怕心理并融入到良好的学习氛围中。

四、注重内容

第6篇: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关键词] 个体差异 新课标 教学 体育 主体 学习

常听见教师们说这样一句话:恨铁不成钢。这是一句在校园生活中常见的评价话语,体现了教师们的一片苦心。教育的现实也正是这样,我们面对的永远是一群发展不均衡的孩子。同一个孩子,也许他在这方面很优秀,在那方面却不行。在某一段时间很差劲,在另一段时间却有一定的进步。这就是个体差异,只要有人群,就存在差异。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对个体差异最早进行研究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孔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教育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如果只用一把尺子,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达到老师心目中的标准,那么,很多学生就只能排在后面,而且很可能一直排在后面,这样将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在教育学、教学论中,对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学活动应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活动。在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的体育教学中,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体育新课标的要求,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体育是一种以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方面。只要学生认真、主动的完成学习要求,学生在上述方面的状况就一定会发生积极的、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变化。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并不仅仅与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而且与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从健康角度来讲,每个学生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体育课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都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原则,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做相应改进,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

以往教学表现为主体性缺失,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多数课仍然停留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单纯竞技运动技术传习式教学力主要教学方式,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过分强调练习方法的整齐划一,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学生处于被动练习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就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选择和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的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得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平等的享受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新课标》理念之二,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关键在于要将新体育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大面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新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课程改革的目的。

2 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2.1 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在我国,从有教师的年代开始,教师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长期以来,学校只注重教师的“教”法,强调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现代的教育思想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许多教师目前从感情上很不愿意接受这种思想,因为重视学生的学法必然影响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绝对地位。然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学校教育就会止步不前,学生很难得到真正的发展。

然而体育是教与学双边统一的过程,在现时中,学生的学是是学习者自身主动的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不同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因此课改后的体育教学,应充分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尊重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是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学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这种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和体育教学的时代要求促使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落后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从而逐步树立了以下一些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观念。

第一,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大健康的定义来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实施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增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并促使学生将这些方法延伸到课外和生活。

第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生体育意识。德国教育家第思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体育教学应该瞄准学生的未来生活,重视体育教学的延迟性价值,即对将来生活的有效迁移价值,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十分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关注学生发展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从教育和学生的需要的角度去设计教学。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要求,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体育教学的目的。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设计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体育的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教学方式上,采取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根据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平等的体育教育。注重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凡是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可及之事,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在其中只是创造条件,指导帮助,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参与管理,参与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健身。学会创造,从而达成育体、育心、育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

2.2 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

第一,促使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德国教育家福禄倍说过:“学生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因此,教师应当为他们的自身活动创造环境。”体育教师要在深刻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内在需求的基础上自由选取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领导者、操控者的位子上走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心心相印,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

第二,促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学习者。这里所说的学习一方面在于了解新知识、掌握新信息、熟悉新技术,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摸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认识特点,以学习者的角色体验体育学习过程,从学习者的立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结经验。

第三,促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服务者。从大的环境来看,教育属于服务行业,教师也就自然成为了服务者,这是一种对国家、对家长、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单单从教学来讲,教师更是一个服务者。为每一节课做好准备,为每个学生做好准备,小到器材的准备,大到自身素质的提高,这都是服务。

3 结论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其创设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实践中的创新成果。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富于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勿庸置疑,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芳.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Z].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第7篇: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五、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第8篇: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师师德;学习兴趣;教学反思;有效课堂

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是,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准备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的活动。但是,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果。所以,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与探究性学习的动态课堂,力求使英语课堂教学有效。那么,新课程改革要求什么样的新型英语教师呢?

一、英语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人

教师只有热爱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因喜欢你而喜欢你教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做到有博爱之心和宽容之心,要做到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和理解学生。教育是从理解开始的,要平等的对待学生,“以爱育爱”不仅仅是口号,它必须要求教师心底无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看到学生的差异,认同学生的差异,才能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使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掘。

二、英语教师要成为学生信赖的人

教师要有崇高的品德,如果每个教师都能以职业为傲,修身养性,那才是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具有高尚品德、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其次,教师要以诚信为本,要让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美德。教师要不断钻研自己的业务知识,一个人只有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能力,才能在人生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教师,教书即生活即人生,要努力让学生信服你所教授的点滴知识。

三、让学生对英语课程感兴趣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有美的师德、高超的语言教育能力,即精深的教育理论、娴熟的教学技能、渊博的综合知识,还要有调动学生学习的艺术。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只要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扮演好角色,做好导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其核心是“有效课堂教学从哪里来”。

学校的核心是教学。所谓的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取得直接的教学效果,关注长远效益,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的,究竟谁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当然是专业化的老师了。怎样才能使课堂有效?首先应具备的条件是精心的备课,有效地讲课,有效地评价,方才能使课堂有效。一句话,有效课堂是与智慧型的教师分不开的。那么,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生命。因此,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所以调整教师的生命状态很重要。

2、组织教学要有序。教学是集体的活动,组织课堂纪律是维护集体的唯一方法。而且,课堂教学的中心只有一个才能称之为有效。

3、教学方法要有恰当性。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师的个性特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兼顾教学设备的条件,符合教学内容并考虑教学环境等因素。

4、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责任心,工作积极性高,情绪高昂,情感丰富,事业心强。这种状态下的教师才能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轻松地学习,快乐的成长。

5、做学生探究内动力的评价激励者,“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应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高涨还是消极,学生的主体精神是否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到学生发展之上,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去设计、组织、引领,而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应激励学生什么?

(1)激励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外界事物产生的好奇心。满足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止境的本能欲望。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了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就被激活。

(2)激励质疑,喜欢质疑,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敢于挑战权威是创造者重要的人格特征。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只有获得了言论自由,特别是得到“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有了疑难就是成功的一半,知大疑则大进,知小疑则小进,不知疑则不进。质疑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会通过巧妙的语言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并将这一资源纵向挖掘,让它闪闪发光。

有句话说得好,评价不是筛子而是泵,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语)。因此,教师要做学生探究内动力的激励评价者,在教学中,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给予关注,尤其能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形成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6、做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反思者,从未来培养和发展的趋势来看,实践反思是未来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叶澜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因此,学会反思已成为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新角色。事实上,在整个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所以,教学反思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反思在课前,主要反思自己如何进行的教学设计;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否适合本节课的教学现状;所需要的实验材料是否备足、备好等。

(2)反思在课中,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高质。首先,反思教学行为。主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能否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其次,反思教学策略。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最后,反思教学过程。新课程强调的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3)反思在课后,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写出“教学反思”。主要围绕两个方面:首先,反思每一节课的成功之处。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师生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某些教学是思想渗透与应用的巧妙之举。这种实践反思日积月累既有利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也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尤其是在教育不断发展创新的今天,课堂教学面临着很多新问题,上一节课留下些遗憾在所难免,所以教师要直面缺点,认真对待,对它们进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教学时改进、借鉴的资源。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因为,最终唤起教师生命力的是教师自身,唯有教师本人才能为自己描绘出真实的形象。“我思故我在”,知道并且做到,就会做的更好!

7、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设计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必须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确保学生的视听觉通道有效参与。同时,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作为教师要让孩子有信心,给孩子信心立足于社会。作为教师要让课堂活动成为师生学与教的动态交流、思考、合作、展示的互动的活动,让每一个“片段”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过程。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教师的教学方向是让每个学生快乐的成长。教育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必须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课前参与以体验性教育为主;二是课中探索以探索性教育为主;三是课后延伸以实践性教育为主。让课堂教学成为和谐的课堂教学。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自己的语言魅力,知识魅力,仪表魅力和人格魅力,在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反思和不断总结的过程中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才能更好的把教学质量搞上去,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第9篇:双边性教育规律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德育

数学知识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出门购物需要计算,在家看表和时钟时需要读数,吃饭时摆对碗筷,喝药时分准剂量等等日常生活细节都要运用到数学.同时数学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载体,常常把它作为一个重要渠道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数学课堂上透过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的简单组合,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法、严谨的思维、有趣的规律.通过这方面的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体验一代代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发展进程中,他们是如何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对科学的严谨精神,创造了许多数学成果.从中了解到数学家一代代的传承与突破,最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从这些数学家身上领略到更多的高贵品格和数学精神.这样的数学课堂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的途径,如何在数学课中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品德教育,并进行扎实有效的德育渗透呢?下面是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时要常常运用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书本上的数学理论知识都是一代代数学家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这些科学理论又指导我们的实践,教师经过课堂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启发,学生就会了解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运用.比如,在学习负数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零上度数与零下度数,仓库运进20吨粮食与运出50吨粮食等,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由此就有反映其意义的正数和负数了,学生了解了这个概念,我们也由此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了,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只有掌握好了数学知识,才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再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二、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有效地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教学活动融合起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教会学生爱自己的国家与民族,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而数学教材就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作为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这方面的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数学的知识,预先在备课中就选取相应的实例来为学生们讲解,这样的实例是十分丰富的.比如,古今中外那些伟大数学家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通过讲解这些在世界数学史上闪闪发光的不可磨灭的成就,无不激发起初中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沿着先辈的足迹继往开来,学好数学为祖国的壮大而拼搏的信心.

三、充分挖掘教材,对学生实施个性教育

(一)数学学科相对其他学科的独特个性

1.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其他学科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数学的这种特性来让教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又从数学中感受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请你帮学校的总务主任算一下,学校计划花5400元钱买篮球和排球,共准备购买138个,其中每个排球30元,每个篮球50元,问两种球各买多少个?题目以发生在身边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2.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利用数学这种独特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渗透和揭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学生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如何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能力,分享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锻炼独立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培养及发展学生个性

个性教育就是实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及积极探索精神.而在传统数学教育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填鸭式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是接受了知识,而没有掌握知识,也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个性教育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例如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障碍的设计就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双边活动相结合,其基本教学结构,如以下程序组织活动:1.创设教学“障碍”.其基本内容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现有知识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具有有效性和启发性的障碍,让学生有意识进入探索问题的情境,明确探索的方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下一环节探索排障做好心理准备.如在教学“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先画出如下函数的图像:(1)y=x2+2x-3;(2)y=x2+2x+3;(3)y=x2-2x+1.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有些是一个?有些是两个?而有些又没有?”通过设疑巧妙地设置了教学“障碍”.2.引导探索排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推到高点,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预先设计好一系列的探索步骤,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回忆,多角度、多方位考虑,从易到难,有效迁移,指引已初步激发探索心态的学生,根据客观条件,寻找最佳方案,快速、独特设计排障途径.在上述问题中,当学生出现疑惑时,教师提出“金点子”,引导学生探索排障途径,先让学生动手解如下方程:(1)x2+2x-3=0;(2)x2+2x+3=0;(3)x2-2x+1=0.再根据上述方程根的情况,结合每个方程“Δ=b2-4ac”的运算,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对比,讨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Δ=b2-4ac的值与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的关系是怎样?”3.培养创造意识.这是教学“障碍”设计的第三个环节,这实际上是前两个环节的延续、发展和升华.学生通过动机、心智训练,已由被“他人激发”转向“自我开发”,进而跃迁到感知和领悟层次中,利用现有条件,已知的信息,对已有的设想方案进行集中、筛选、归纳、模拟,设计出一种新颖的、独特的、相对于学生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新方法.

(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提供个性发展的永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