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中学教学规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教学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教学规律

第1篇: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关键词:物理规律教学

物理规律反映了各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反映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物理过程的必然性。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所以,物理规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理论的中心环节,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之一。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现结合本人多年的物理教学经历,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物理规律,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应给学生创设一个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在中学阶段,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中发现问题,有时也可以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展开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创设的物理环境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规律。例如使学生获得探索物理规律必要的感性知识和数据;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创设的物理环境还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带领学生探索物理规律

在学生有一定的需要和积极的准备状态下,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如实验探索、理论推导等,向学生阐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的关系,归纳出牛顿第二定律。这样学生对该规律的建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才能较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领悟其物理含义。

另一方面,向学生呈现物理规律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三.要使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在规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物理意义,防止死记硬背。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语言,另一种是数学语言,即公式。对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必须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学生,然后再逐字逐句解释和说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时,要注意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是静止的,它就保持静止状态。

对于用数学语言即公式表达的物理规律,应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如,对电场中同一点而言,不能说场强E与电场力F成正比,与电量q成反比,因为场强E由电场和电场中该点的位置决定。

四要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物理规律往往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或推导出来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超越这个范围,物理规律则不成立,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结论.这一点往往易被学生忽视,他们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乱套乱用物理规律,得出错误结论.因此,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正确地运用规律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动量守恒定律,它的成立条件是,所研究的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这属基准条件。如果系统受到外力F外或合力F合不为零,其动量是不守恒的,但可能有两种情形:其一,系统中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F内远大于F外(或F合),该系统的动量可看作是守恒的,其条件属近似条件;其二,选定直角坐标系后,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外力各自沿x轴和y轴进行正交分解,若沿某一坐标轴(如x轴)的各个外力(含分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轴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其条件属分动量守恒条件。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适用于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它不但能解决低速运动问题,而且能解决高速运动问题;不但适用于宏观物体,而且适用于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此外,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相互作用,动量守恒定律都是适用的。

第五,加强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和指导

物理规律来源于物理现象,反过来应用于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运用,还能检验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情况,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在规律教学中,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物理问题,有计划、有目标、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多次地进行训练,使学生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讨论,深化、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经常用学过的规律科学地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通过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逻辑地说理和表达.对于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逐步训练学生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

最后指出,由于物理规律的复杂性,必须注意规律教学的阶段性,使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要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2003

第2篇: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一、明确物理规律的类型和特点

(一)物理规律的类型。

物理规律在教学中通常表述为物理定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以及物理法则、公式和方程,等等。这些规律可分为两大类:物理定律和物理定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常把物理规律分为三种类型:实验规律、理想规律和理论规律。

(二)物理规律的特点。

一般而言,物理规律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内在联系。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去创造规律。也就是说,人们只能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和观察实践去发现规律,而不能凭主观意志去创造规律。

2.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物理规律实质上是揭示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物理规律的掌握是物理概念形成基础上的理性认识过程。一般情况下,物理规律既可以用文字表述,又可以用数字关系式或图像表述。但无论采用哪种表述方式,都涉及有关物理概念,同时决定了在物理过程中有关概念的必然联系。

3.物理规律具有一定的条件、近似性或理想化。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或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因而,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条件下接近并发现其中的物理规律。这就决定了物理规律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或理想化,是由于人们在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对复杂问题的处理总是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对问题作适当简化之后才能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发现物理规律。

二、明白物理规律教学的程序

学生学习物理规律首先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结论,然后将得出的结论运用于实际,使知识从弄懂到会用。物理规律教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完成上述认识的过程。物理规律的教学大体经过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四个阶段。

(一)对于提出问题的教学,要创设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情境。

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开始阶段要创设好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情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联系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理现象或借助于演示实验,也可让学生亲自做实验,等等,使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探索物理规律所必要的感性知识,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1.对于探索规律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建立规律。

通常在中学阶段,探索并建立规律主要运用实验归纳法和理论分析法来进行。

(1)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实验规律的教学中,通常使用如下三种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法、验证实验法及演示实验法。

(2)理想规律的教学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从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使用“合理推理法”。

(3)理论规律的教学

理论规律是指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常用的理论推导法和数学表达式法教学。

2.对于讨论规律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对物理规律的讨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许多物理规律通常是用公式来表示的,因而,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是应用公式的基础。

(2)规律表述式中的关键词及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

规律中的关键词句是学生正确理解规律和运用规律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加以强调。

(3)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物理量都有单位和物理意义,不同的单位对应不同的数量。教师要在教学中强调它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将物理量中数量与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习惯。

(4)规律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由于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总结出来的,因此,如果不考虑公式的适用范围而胡乱套用,就会导致错误。

3.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与掌握。

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在于运用规律。因此,教师在物理规律教学过程中,典型例题选讲和习题练习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规律,并且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练习的核心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精选练习题。对于习题的选择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选择的练习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其次,所选题目要有典型的代表性、启发性和灵活性。最后,由于物理规律教学一般具有阶段性,某一阶段只要求学生掌握到一定的程度。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阶段,对学生提出适度的要求,切不可随意对知识加深和扩展,以免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最终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知道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弄清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建立这个规律的简要的历史过程,并知道这个规律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益。

(二)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

物理规律往往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或推导出来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超越这个范围,物理规律则不成立,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结论。

(三)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精心挑选习题,让学生通过适量训练,在实践中总结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提高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第3篇: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一、作文教学要有计划性

老师所设计的作文教学计划既要贴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又要适应于各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老师所制定的计划要确保学生作文容易跟上教学计划,融入教学计划。老师要是没有设计一个完善的,系统的写作教学计划,学生就没有一个提高作文能力的渐进梯度。因此我们老师在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必须遵循“先易再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全面”的循序渐进的规律。

老师制定作文教学计划要依据作文的个人化性质特征,即合乎作文教学的一般规律,都因人而异,富于个性和创造性,切忌呆板、僵化、教条操作。老师要在实施作文教学计划的环节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来完善作文教学计划。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校应当开展多形式教学经验探讨与交流,组织老师参加提高专业能力的培训。提高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老师也可以组成作文小组形式经常探讨与交流,或者共同设计作文教学计划,一定比一个人设计的作文教学计划要完善得多。理论上讲就是学生得到多个老师的教导,老师也能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后,学生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写作兴趣

在教学计划的前期,老师要多布置命题具体而细微的小作文,字数要求一定要低,让学生敢写,能写,心里没有写作负担,自然就写的得心应手。例如:每日天气观察;每日笑话;今天的?摇?摇?摇餐;我今天最?摇?摇?摇(开心,沮丧,紧张等)的一刻等等。老师要多做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布置作文题目不能随意随机,在教学计划中,老师布置的命题要健康向上,角度新颖;多提倡真,善,美;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假,丑,恶。新颖的事物的特征会给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产生巨大的思考激发,高度提高了他们对作文命题的注意力,充分引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例如:我的坏脾气;看见老人摔倒后;招财猫的故事等等。老师也可以做出多个命题,由学生投票决定作文命题,老师命全题或命半题,另半题由学生自己填写,也可以完全由学生命题,还可以先由学生以某人某事为原型进行创作,构思成故事、人物特写、小说、电视剧本等文章后再命题或由集体讨论命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参与热忱,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把老师为主的讲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

安排学生作文教学计划要着重安排学生勤思多练,不能违背前人总结出来的写作学习经验规律。古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量变的积累就会引起质变,要求学生写日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实践证明在对学生日记不做字数要求,尊重学生隐私不检查日记内容的前提下,我的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够自觉养成长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有益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勤奋精神。

四、在大量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强化仿写训练

老师要适当推荐一些合时合适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更要带领学生对所推荐作品进行分析,学习,有效的读写分析训练能加强学生们的写作规则理解与吸收,通过写作读后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计划里安排课外文学作品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实践证明,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不仅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得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迅速提高。

模仿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既是人类的先天性本能,又是后天学习提高的有效的必要的手段之一,离开模仿,没有人能够登上各种能力的高峰,人类就没有进步,毕竟天生奇才的超人千百年难得一见。我们老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们的写作模仿,写作模仿是学生乃至所有人写作能力提高的必经步骤。在教学计划中老师要把握好这个环节,合理有序的安排学生“抄袭”文章,通过“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各种模仿方法引导好学生的能力转化过程,学生的创作能力才能明显得到提高。

五、妥善处理作文教学规律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第4篇: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场强度;物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中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物理规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科学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物理规律知识。

一、高中物理规律的特点

(一)只能被发现,不能主观创造

通常情况下,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实验和思考就可以发现事物存在的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们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创造。我们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方法发现物理规律。归纳推理法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推出事物的一般原理,能够体现事物的共性。演绎推理法由定义的根本规律出发,层层递进,从一般到特殊,逻辑严密结论严谨,能体现事物的特性。

(二)物理规律反映物理概念间的联系

物理概念组成物理规律,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物理规律反映各个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就拿欧姆定理举个例子:电阻、电压、电流等物理概念组成了欧姆定律,研究导体时,可以通过测量电阻、电压、电流这三个物理量的数值来得到导体的性能报告。欧姆定理反映出电流强度和导体电阻成反比又与导体所受电压成正比,即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局限性

物理规律普遍具有客观性和局限性。由于物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是在实际的客体通过简化后得到的,而且实验人员对实验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和仪器自身的精确度都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所以物理规律只能够在一定的精确范围内反映各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二、物理规律教学的阻碍

(一)感性认识不到位

物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物质的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也是当前被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的基础科学。有部分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有思维障碍,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将物理这门学科排除在了生活之外,把物理想象得过于复杂和专业,在学习前就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要想学好物理,必须要联系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理论为依据,多动手勤动脑,增强他们的见闻,帮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

(二)前学科观念的影响

前学科观念就是指在学习之前,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某些问题已经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概念。有些前学科观念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有些则严重干扰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比如学生总是认为一斤的棉花比一斤的铁要轻;在惯性分析问题上总认为惯性的大小和运动物体的快慢成正比;在摩擦力的探究中,学生总是认为摩擦力方向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而且摩擦力总会阻碍物体运动;在自由落体问题上,认为较重的物体比较轻的物体要下落得快。物理的学习就是将学生脑海中的错误意识消除换上正确的新的意识,如果不能达到效果,物理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三)不利的思维迁移和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迁移分两种,一种是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续学习的顺向迁移,另一种是后学知识对已学过的知识的逆向迁移。思维定势是指大脑被外界多次刺激后产生的固定的思维方式。思维迁移和思维定势都有可能对学习造成不利影响,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教会学生变通地学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三、高中物理教学对物理规律教学的探究

(一)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老师毕生致力于教书育人,但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将知识功利化,“填鸭式”教育成了老师应试教育下的无奈之举。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尝试着摒弃传统的开门见山直接切入重点的教学方式,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慢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解答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老师这种抛砖引玉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知识点,比起死记硬背效果更显著。就拿探究“电场强度”这节课为例,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不直接切入重点,而是问他们是否清楚电荷相互作用力的产生原理。之后让学生带着疑问看到课本上的图14-5。通过他们的观察,很快发现电荷A和电荷B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相互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让他们大胆假设,然后小心论证,在一问一答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掌控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课时感觉听懂了,换个题目又不知如何下笔。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明白物理规律的深层意义,防止学生只记住公式而不能将公式灵活地运用在各种题型上。以“电场强度”这节课为例,电场强度的公式是E=F/q。对于这个简单的公式,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公式的内容,也不能仅仅告诉他们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成正比,与电量成反比这个事实,而是要让他们明白是如何推倒出这个公式、得到这个结论的。

(三)让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成立范围和条件

物理规律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成立的,它具有自己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学生往往都只会一味地套用公式而不管公式在题目中是否试用,使得考试成绩不理想。在“电场强度”这节课中,学到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该公式的并不是对于所有的静电场都是适用的。在学习这节课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调“点电荷”这个概念的相对性,严格上说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述了高中物理规律的特点,指出了当下对物理教学有阻碍的因素,最后以“电场强度”为例浅谈了对高中物理规律的探究成果。由于物理规律本就复杂难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让学生适应物理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物理规律、理解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雷怡.以“电场强度”为例谈高中物理规律的教学[J].中学物理,2013(04)

第5篇: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数学就是其课程的内容来说,是一门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尤其是初中学生刚接触到几何概念和几何证明,学生觉得不好学,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淡薄了,想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保持长久,就得从学生的心理作用着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 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特别是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失去信心和毅力,他们的情感带有冲动性,这些心理特点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上表现很鲜明,不稳定的好胜心使他们产生想当数学家,想参与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这种求知欲的理想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初期动机。但我们知道理想、动机和兴趣生根、成熟,然而兴趣都是理想和动机的先导,特别是对孩子们来说,兴趣的萌发总是先于一切理性的教学和教育,所以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一定要充分把握住这一点,从孩子的心理角度,首先致力于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初中学生的兴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教学;二是课时内容有趣生动;三是学生自己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1) 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学生兴趣。

当代的中学生很会评价老师,尤其是与老师第一次会面,也就是老师给他们讲完第一节课后,学生立刻在老师背后展开评价活动,互相问是否听懂了,老师讲课的语言是否精炼准确,是否由难化易,听这老师讲课是否解渴等等,也就是说满足了他们的心理要求的老师就是好老师,根据这一心理要求,我尽力满足他们,辟如初次与学生见面着装要雅致,举止要大方,语言要清楚,交代课程时,尽量做到精炼准确,以便激发他们的第一兴趣。

(2) 使课时内容生动,强化学习动机。

数学史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启发学生思维的极好材料,对于具有好奇,好胜心理而喜欢独立地寻求数学规律的初中生更具有吸引力。老师必须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根据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地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现代化科学技术联系起来,使他们了解到当前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有用的,譬如:在讲“黄金分割”时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国旗上要用五角星的图案,在讲到比例、相似时提出如何用直尺和卷尺来测量楼房的高度等等。这样就把学习的数学知识生动地跟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知识有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把握住学生兴趣起伏的脉搏,因势利导巩固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学习成绩是密切相关的,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旦不好,或者老师不及时鼓励,他们就会感到数学难学、难理解、掌握,兴趣就会急剧下降,及时地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如:有一个差生名叫陈志宏,最初的数学成绩是30多分,他对自己的成绩很悲观,产生了离校的念头,我抓住这个时机跟他谈心,经常把他带到家里、办公室,给他讲解每一试题的分析过程和解题方法等,有的让他自己动手做,有的我和他一起做,使他由好奇到好胜,时间久了他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中考试中他的成绩达到了58分,分数虽然不高,但是他进步了。在这基础上我鼓励他、督促他,结果他现在的数学分数达到80分以上,我看到这机会所以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在上升,就这样他由一个差生变成了一个优等生。象他这样的学生不是一个而是很多,很多这样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成绩一次比一次高,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因势利导,使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步骤,及时反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的目的。每当学习一个新概念、新知识、新内容,我都十分注意布置他们进行课前预习,我提出具体的预习提纲,提出思考题目,在讲课以前,我一定要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鼓励他们自己总结课程中的重点内容,鼓励他们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争论。在单元复习中,我鼓励他们自己制定复习提纲,自己选择单元中课本例题之外的典型题,以使他们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促进分析能力、自觉能力的发展。有时我进行小复习提纲和作业的展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巩固兴趣、加深兴趣的目的。几年的实践证明,效果是鼓舞人的。

(二)按心理学的遗忘规律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合理分配时间,进行多样化的复习。

数学是系统性、联系性很强的科学,知识结构严谨,如果某一概念、公理、定理、性质、法则没有理解下一步学习与此有关的知识就学不懂,因此必须每个单元都要进行小结或小测验,给学生一个反馈的机会,用以学习和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一般在复习时都根绝遗忘发展的规律安排学生复习的。

(1) 要做到及时复习。

心理学中提出:“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灭的结果。”它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遗忘的原因在于识记后缺乏巩固复习,研究结果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里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即在遗忘尚未大规模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即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以前进行及时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剧遗忘,基于这种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一前一后”的作用,即每节课结束前要总结当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有比较深的印象,从而强化其记忆。下一节课上课,已定要复习性地提问,从而督促学生及时复习,以达到阻止急剧遗忘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也就注意及时复习原理的应用。如:在相似一章中,讲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后紧接着讲相似三角形,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必须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两者是紧密相联的。在数学中及时复习是关键的一个方面,复习时间不一定很长,哪怕三五分钟也可以,我认为只有做到及时复习才可以做到前后衔接,有利于教学。

(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因为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是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例如:学生的记忆有强有弱,对于同一概念,记忆力强的学生只需要复至三次,记忆差一点需要复习四至七次,所以不同类型学生复习的时间是不能相同的,为了解决这个差别,不同的课程内容,有目的检查不同的学生,如对于需要记忆掌握的概念,公式就反复提问,那些记忆能力较差的学生,使他加强记忆;对于那些遗忘快的学生,就得经常提问前一节或前几节所学过的知识,以巩固他们的记忆;对于那些常于机械记忆的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就得提问那些比较灵活的问题,去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那些容易发生混淆的问题去提问那些意志品质较差、较粗心的学生,经常的提醒他们,这样才能使有限的复习时间更有效的发挥作用。所以,只有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才能对学生有帮助。

(3) 多样化复习。

第6篇: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关键词:迁移规律;概括能力;元认知能力;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52-02

前言

开展的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中一次力度较大的变革,首先是课程体系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相关课程,明确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的三维目标。应用经验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要通过学习迁移才能实现,如何更好地使学生学会迁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有效地解决问题,是每个学校和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

一、迁移理论概述

迁移也称学习的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通常根据迁移的效能和迁移是否发生,把迁移分成三类,即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也称积极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消极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的促进作用。零迁移也称不确定迁移。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而迁移是否能够发生,迁移的量有多少,直接关系到学习迁移的成效。只有掌握了迁移的基本规律,才能提高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与“学”的效率。影响迁移的因素很多,有的因素对迁移有促进作用,有的因素对迁移有阻碍作用。我们可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与归纳迁移的影响因素。从学习者的主观因素来看,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学习者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动机水平等;从迁移学习过程中的客观因素来考虑,迁移的影响因素有学习任务与目标任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学习任务与目标任务之间的迁移的远与近的程度等因素。

二、迁移因素分析

(一)迁移与问题相似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问题之间的相似性能促进迁移。通过运用对比案例(contrastingcases)方法的教学增强学生理解何时、何地为什么要用新知识。适当地安排对比能够帮助人们关注以前忽视的新特征,并且知道哪些特征对于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有关或无关的。适当地安排对比案例不仅有利于知觉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概念学习。先后材料的共同要素重叠越多,相似性越强,迁移发生的几率越大,迁移的广度也会更大。

(二)迁移与能力和动机

通过心理学各种研究可看出,实现迁移成功首先需要学习者对(学习问题与目标问题所对应的)领域知识有足够的掌握程度;其次学习者对迁移问题本身的理解要达到足够的水平;再次是学习的方式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因此,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是迁移成功的首要因素。

(三)迁移与概括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Judd进行的研究表明,知识的迁移是存在的,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知识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是可能的。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原理、原则的作用,因其具有普遍化的作用,可以适合于一切有关问题的解决,足以加速问题解决的步伐,增进学习迁移的效用。

(四)迁移与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能力,它表达了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反思能力。学习时学习者对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编码的能力是思维能力或元认知能力的体现。相似编码能够有效地使用更概括和更完整的相关图式来改进表征,从而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学习和迁移中,元认知有两种:有关对自己已有知识的思考和如何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一般具有高元认知水平的人会躬身自问:有关这个主题我已掌握了多少知识?我需要多少时间去学习这个主题?好的学习计划是什么?如何评测学习结果?如何修正学习步骤?如何查处错误?如何理解学习内容?这些自我意识的问题帮助学习者主动监控学习过程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评估自己对某一特定测试的准备情况,以促进迁移。

(五)迁移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效能期望则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三、计算机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

迁移与动机的关系事实上是一个学习的非智力因素问题。问题过于简单会使人厌倦,难度过大的任务也会引起挫折感。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或教学过程更注重学习材料的难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效地导入新课,引入主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教师应该注意要经常采用提问的方式,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上《计算机基础》中硬件组成一节时,我想由故事引入是个好方法,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听故事呢?“这五大功能模块是怎么来的?由谁提出来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于是自然就引入了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故事。

(二)游戏激发学习动力

玩计算机游戏是大部分学生的兴趣之一。因势利导把游戏作为切入点,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插入一些游戏的例子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我在《汉字录入》上机练习时,允许学生利用软件的游戏,如“警察抓小偷”、“打地鼠”等游戏进行录入速度的练习,他们找到了乐趣,有了成就感,进而自觉学习。

(三)实时点评,优化考核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适当的考核,也是刺激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在《网页制作》课程中,每节课都有要预期完成的任务,即制作一个相关网站。在学生按要求制作成功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学生示范并点评,指出哪些地方运用知识技巧恰到好处,哪些地方运用的比较合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等等。

(四)现学现用

现学现用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间接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学习完Word表格制作后,让学生制作一个毕业生简历表。当大多数学生顺利制作成功后,就会信心百倍,会感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四、探析迁移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促进迁移的发生。概括的基础是分析。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或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或把过程分解为阶段,或把动态凝固为静态来研究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能力是概括的重要因素,分析出问题的本质才能够正确概括。

(一)教学中多采用比较的方法

通过比较,可以区分出知识的异同,易于建立准确的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比较,能够提高学生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防止负迁移;通过比较,能拓展学生思维,为今后的问题解决提供新思路。

(二)教学中多设置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重视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与经验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更具有探究性与创造性,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及学习迁移能力。例如,让学生利用Dreamweaver的知识设计一个个人或者班级网站。

(三)教学中创设多样学习情境

营造和谐的氛围,是创设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的前提;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创设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的重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是创设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的目标。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多样的情境中学习更利于学生概括概念的相关特征,形成对知识更灵活的理解,在新情境或实际问题中有效地迁移。多样的学习情境可以来自于教材、课程标准、生活、实验,也可以来自学生的错误,还可以来自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及教学的感悟等。

结语

教学实践说明,教学中运用现代迁移理论,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培养。俗话说,教有法而无定法。同样,学有法亦无定法。为促使学习活动产生正迁移,教师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动态学习心向。鼓励学生在面临新课题、新情境学习中灵活运用原理、法则解决问题。教会他们能经常“随机应变”、“另辟蹊径”的学习方法。许多教师在实践中也认识到,学生学习问题虽千头万绪,但只要把握住迁移,教学就可做到“教有条理”、“学有头绪”,使学生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凯,李智.基于学习迁移的通识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

[2]聂良佐.影响学生学习迁移问题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

[3]杨振华.论学习迁移在林业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1996,(4).

[4]王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学习迁移规律[J].现代教育科学,2003,(10).

[5]杨红.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分析及促进积极迁移的策略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7,(4).

[6]任洁.定势对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

[7]齐冰.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12).

第7篇: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关键词】记忆的规律 应用

英语词汇的掌握已经成为英语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很多同学会反应英语词汇特别难记,有时学生会花费了大量时间还有精力精力,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有时会出现边学边忘,边记边忘,所记忆的词汇量始终不会太多,新记忆的把原来记忆的给覆盖了,记忆的词汇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英语成绩重要因素,接下本文将从记忆规律入手,探讨如何更多的记忆英语词汇。

一、影响英语词汇记忆的因素

1.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发现,人在记忆后会产生遗忘,而以往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在记忆开始的时候遗忘会很快发生,随着时间的增加遗忘会变慢,等到了一段时间以后遗忘可能就不会发生了,形成永久星际一,总的来说遗忘是先快后慢的,为了防止遗忘可以在记忆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各种强化活动,对所要识记得东西进行强化,对于英语词汇的记忆来说可以合理的安排对知识的复习,这样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在吉尔福特对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的指引下,我们能够认识到不同性质的材料会影响记忆的效果,没有意义音节记忆起来比较慢,而像诗歌、散文等有韵律或者对于学习者感兴趣的材料,记忆起来就比较快。

3.记忆的信息呈现方式如果是多样化的,如采用多种感官相结合的多渠道输入的,记忆的效果会边较好。

二、在教学中利用记忆的规律进行记忆英语词汇

1.从所要记忆的词汇的数量和难度等因素来考虑教学方法。这对这一方面的问题老师首先可以对所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可以自学掌握的和不能够自学掌握的,常用的和非常用的,对于需要常用的词汇比较重要的词汇,在课堂上首先老师要让学生会人会读会写,然后再对于该词汇进行做一些搭配,组成一些常见的词组或短语,而对于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的词汇,学生就可应通过课本后工具书自行解决其发音、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处理就能够合理的分配这一节课的时间,控制好所要讲授的词汇,做到有的放矢,更好的把握课堂的节奏,提高课堂效率。

2.从影响学生记忆词汇材料性质方面来调高记忆的效率。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需要记忆的词汇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什么意义,那怎才能更好的把所要记忆的词汇建立良好的记忆线索呢,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对词汇的总结和对学生的引导,可以对词汇按照词义进行分组,这样记忆和回忆起来就会比较条理。

3.从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方式和方法两个方面来提高记忆。通常情况下对于课堂词汇讲解过程应包括英语词汇得用法、对词汇进行对比和辨析、通过举例来掌握词汇的用法这几个过程,特别是到最后一个环节要让学生自己用该词汇进行举例,使他们把多种感官都全面动员起来,充分投入到对该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学习过程中去。实践证明运用无举例、教师单独举例、学生自己举例三种记忆词汇的方式,他们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没有采用举例来进行教学的词汇的记忆时间比较短,大约在一小时以内,记忆时间最长的是由学生举例的,记忆的时间在一周左右.通过研究表明,所用时间比较少的是无举例的教学方法此方法目标比较明确,收效快,有利于短时记忆,但是缺少趣味性,方法比较石板,不利于学生的长期记忆,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举例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所学的只是更贴近于现实的生活,知识更具真实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表现出非常强的学习兴趣,能够很好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这种记忆方式记忆的词汇时间比较长,记忆的效果也比较好。

4.从记忆的时间方面提升记忆的效率。教学时对于英语词汇的记忆应该是按照记忆的相关规律进行复习,这样做能够在遗忘前就对各种活动进行巩固,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说,应该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

(1)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举个例子,在讲解英语词汇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学前准备,然后把课本合上,根据教师列出的英语词汇再让学生写出中文意思,并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由于时间上的原因,记忆时所使用的方法是学死记硬背法,在记忆时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很高,会有很浓厚的兴趣,这类游戏在课上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对于词汇的记忆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2)英语词汇讲解时采用游戏的方法,并且精讲精炼,同时也可以对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等方面做细致的讲解。

(3)在下一次讲课的时候,黑板上可以列出一些新词汇,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的方式,达到对词汇的巩固的目的.

(4)在讲解的两篇课文内容近似时,教师可以对出现的相同词汇进行提示,而对相关词汇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导,或利用学过的词汇进行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通过完成课后的词汇练习达到对词汇巩固的目的。

结语:总起来讲英语词汇学习是影响英语习是否顺利的重要因素,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也是英语学习的难题,要扩大学生词汇量,不能仅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词汇教学对于学生词汇的记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记忆规律,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在教学的呈现方式和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这样能够很好的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规律;教学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物理成了“老大难”。对于身为物理教师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我不断探索,以期使自己的教学走出这一困境。

我发现,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好多学生对于物理规律学的不透彻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体系,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必须将原来分散学习的有关概念综合起来。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来引导学生研究新课题,提出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与新的兴趣。另一方面,物理规律本身,总是以一定的物理事实为依据的。因此,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也必须在认识、分析和研究有关的物理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 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更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二、让初中生理解物理规律的意义

每一个物理规律,都有其一定的物理意义。初中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一般着重于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达,即用一段话把某一规律的物理意义表述出来,有些规律还用公式加以表达。对于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要认真加以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结论。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理想规律的教学,就可采用“合理推理法”即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想象,由有摩擦的情况推想到无摩擦时的运动情况,最后把这一规律的内容表述出来。在理解时,要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正确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 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它就保持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许多理论物理规律的内容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公式。要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当使学生理解,这一公式表达了电流的强弱决定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和导体本身电阻的大小,即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中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中的 I、U、R 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的。把公式进行变换,得到电阻的定义式 R=U/I。 如果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就可能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这一错误的结论。

三、让学生会选择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源于生活,学习他也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因此,每一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也是一定的。 学生只有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乱用规律、乱套公式的现象。

四、厘清相关物理规律之间及与之相关的物理概念的关系

物理之所以让初中生觉得难学,就是因为物理规律总是与许多物理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某些物理规律也是互相关联的。因而,应当使学生把物理规律与同它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搞清楚。 如:牛顿第一定律与物体的惯性虽有联系,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把惯性与运动状态等同起来,把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成是“保持物体的惯性”。

五、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物理规律

让初中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并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新的教学要求中,不要求学生能解决复杂问题,但是,应当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规律。 我们还必须认清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初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感性知识不多。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多数是从事实出发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他们在学习规律时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必然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2)相关知识的准备不足。物理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前面学习的知识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后面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前面的准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物理规律的教学必然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如果前面的知识准备不够,就会给物理规律的学习带来困难。如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就要有密度的概念、重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压力和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等,如果在某一环节上准备不足,就会对这一规律的学习产生困难。

第9篇:中学教学规律范文

关键词:物理规律 规律教学 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听到不少学生说物理难学,究其原因,其一是在于未能准确地把握概念,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握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运动变化的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学生把握好物理规律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在初中物理知识的结构中,有一些占主要地位的基本规律,这些重点规律的教学的成功,对于学生学好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明确对重点规律的教学要求。

重点规律的教学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物理规律本身反映了物理现象中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和有关物理量间的严格数量关系,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必须将原来分散学习的有关概念综合起来。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来引导学生研究新课题,提出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与新的兴趣。另一方面,物理规律本身,总是以一定的物理事实为依据的。因此,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也必须在认识、分析和研究有关的物理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更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二、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初中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一般着重于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达,即用一段话把某一规律的物理意义表述出来,有些规律还用公式加以表达。对于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要认真加以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结论。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想象,由有摩擦的情况推想到无摩擦时的运动情况,最后把这一规律的内容表述出来。在理解时,要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正确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它就保持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许多物理规律的内容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公式。要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当使学生理解,这一公式表达了电流的强弱决定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和导体本身电阻的大小,即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中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中的I、U、R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的。把公式进行变换,得到电阻的定义式R=U/I。如果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就可能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这一错误的结论。

三、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每一个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反映某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的,而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因此,每一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也是一定的。学生只有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乱用规律、乱套公式的现象。

四、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物理规律总是与许多物理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某些物理规律也是互相关联,应当使学生把物理规律与同它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如:牛顿第一定律与物体的惯性虽有联系,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把惯性与运动状态等同起来,把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成是“保持物体的惯性”。我们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是否受力,任何时候都有惯性;而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反映这些客观事实的物理规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五、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并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于重要的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在新的教学要求中,不要求学生能解决复杂问题,但是,应当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综合地运用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等概念和规律解决日常生活用电的简单实际问题、家用电器的选择与使用、用电多少的计算、保险丝的选择等。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规律。我们还必须认清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初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的感性知识不多。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多数是从事实出发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他们在学习规律时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必然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二是相关知识的准备不足。物理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前面学习的知识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后面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前面的准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物理规律的教学必然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如果前面的知识准备不够,就会给物理规律的学习带来困难。如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就要有密度的概念、重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压力和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等,如果在某一环节上准备不足,就会对这一规律的学习产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