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孩子的价值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家庭教育;正面教育;宽严适度;陪伴
一、家庭教育中陪伴最重要
儿童一岁左右的时候,与父母之间就建立起一种依恋的关系。但是,早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安全型,即以父母为基地;第二,回避型,即有没有父母都无所谓;第三,反抗型,有不安全感,害怕被父母抛弃;第四,缠人型,总是黏着父母。第一种类型的孩子情绪较为稳定踏实,后三种类型的孩子情绪比较不稳定。10岁之前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孩子来说,在家庭当中才更能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同时,六七岁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父母在饮食方面可以更周到地考虑营养的均衡和搭配,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对于家长来说,你未必需要去做孩子学习上的家庭教师,也未必要给孩子多少物质上的丰足。你所需要的,就是拿出一点点时间,尽可能给孩子一些陪伴:他学习的时候,你安静地读一些书、写一些文字;他看电视的时候,你和他聊一聊电视里的故事和社会上的新闻;他痛苦的时候,你给他一些安慰和指导;他高兴的时候,你学会分享他的快乐……甚至,你可以什么都不做,就那么安静地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他,陪着他,聆听他,欣赏他。
二、家庭教育应该坚定不移地进行正面教育
现代家长有这样的观点“我的孩子在学校吃了亏,我也要教给孩子不能白吃亏,要捞回来”“我只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现代社会如此复杂,以后到了社会上如何适应?”孩子与同伴玩耍,发生矛盾甚至彼此厮打,实属家常便饭。遇此情况,家长要正面教育孩子,与同学和朋友和睦相处,避免冲突,学会躲闪,保护自身安全,但不能纵容孩子的暴力报复行为。常言道,吃亏是福。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具有一颗宽容、忍让之心,引导他们与小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能对同学、对同伴专横跋扈,大打出手,不计后果。如果孩子在外、在校,受了委屈,受了伤害,要通过正常渠道合理解决,不能武力施暴。教育孩子要学法、懂法,不违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要培养孩子有宽容豁达的胸怀,得饶人处且饶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他人。有一朋友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女儿成绩很棒,一日在家自学,父母外出,回来后见女儿躺在沙发里看电视,遂教育道,听到爸妈开门,你关上电视,看看书也好。朋友的教育观点我不能苟同。我们这是要将教育领向何处,事情小且轻,却让我感慨颇多。试想,孩子以这种“学习给父母看”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成长中的人和事,会是一件多么不可取甚至可怕的事情。坚持正面教育,将善良品质注入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样的家庭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能可贵。当今社会,出现了各种价值观并存、激荡的局面,善良与任性的博弈越来越激烈。家长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引导和开导,不能让孩子因为少数人的任性就怀疑自己的善良。要鼓励孩子持守善良本心,理智和客观看待道德任性,要放眼整个社会,不要只盯住某些污浊的小角落。不要因一时的得失就否定整个世界,就否定善良的存在。要让孩子坚信,善良不是用来换取回报的,而是一种人性美的最高追求。善良本身就是一种高贵,一种需要仰视的海拔。唯有心无旁骛来,潜心修炼,方能尽显人生的价值。家庭教育应坚定不移地坚持正面教育,让善良永驻人心。
三、家庭教育应宽严适度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洁白无暇,我们要慎重的去下第一笔,我们怎样正确引导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呢?这就需要正确引导,爱的恰如其分。我在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刚会走路、哑哑学语的孩子,自己被一个小板凳绊倒了,哭了起来,母亲奔过来说,宝贝不要哭了,是他绊倒的,指着小板凳,妈妈给你打它,说着啪啪打了几下,孩子还在哭,母亲又拿着孩子的手说:“宝贝打它,看它再敢欺负你"我看这一幕就找到了现在孩子自私的根缔了。家长这样引导孩子,会使孩子潜移默化的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就要去出击。不论孩子有多小,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分清是非,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是自己不小心绊倒的,就应该自己爬起来,把小板凳拿到一边去,不至于挡道。也许这个家长觉得这是无所谓的,可是在孩子的心理就会留下错误的信号,也许家长觉得很爱这个孩子,但是爱的不恰当,那就叫不负责任的爱。还有的家长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是家中的太阳,一切都围着他转,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自以为是的坏习惯。所以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常言到,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误导孩子,把握住启蒙教育孩子这个“度"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使孩子有一好的开端。
二、老师的教育
孩子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爱心去感动他,用热心去教育他,用恒心去转化他。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教师的责任重大,既要教育做人又要教育怎样学会求知,所以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作学生的表率。对一些调皮的孩子,我们一定挖掘他的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把握转折点,促进飞跃点,鼓励孩子克服困难、独立自主、坚强起来,迎接挑战。有这样一个孩子,由于家庭条件很好,生活富裕,夸张的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中视他为小太阳,百般迁就,然而,由于过分的溺爱,教育方法不正确,使孩子形成一种任性、自夸、骄傲的性格特征,也养成了惰性,随意性。作业经常不交,写字十分马虎潦草,有时作业是偷工减料,与学生打架,常受到家长的投诉。这样他成了班里的一匹熬杰不驯的烈马。老师、家长都很头痛。家长和老师互相配合,商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家里不要过分迁就他,做错了就要批评。在学校,老师严格要求,不交作业一定要补全。发动学生亲近他、帮助他,老师利用课余时帮他补课,教育他不能骄傲,通过各种活动,如“开展剖析自己”的讨论会,是孩子认识到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他在失败的教训中,感悟到了再不能这样下去,于是他想通了,逐步有了改变。老师抓住时机热心的教育他,帮助他,逐步地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后来,他终于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用爱心去教育孩子,发现他们的长处,因势利导,让学生心服口服,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度”,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务。
三、学校、社会的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对于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很多家长也开始注意到孩子价值观的取向问题。本文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着重谈谈以上两个问题。
关键词 细节教育;自理能力;积极与家长沟通;自理能力和价值观的结合
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或是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会每天只会想着自己如何如何?……”其实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老师或是家长对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人生观树立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现在看起来不是特别突出,但是日积月累之下,终究有一天会变成孩子人生性格中的一部分。如果到了那时我们再想补救可能真的是亡羊补牢为时晚矣。那么如何才能在孩子人生起步之初就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结合我的班级管理经验,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小事入手,运用细节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大部分人可能都是班主任。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苦差事,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工作。其实这何尝不是我们亲近孩子,利用一切资源引导孩子教育孩子的一个优势呢?正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的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只有我们深入孩子当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融入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动一切资源,利用一切手段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其实生活即教育。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的时候就严格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这在一开始看来可能有点不近人情,毕竟一年的孩子还小,他们还没有从幼儿园的环境中适应过来,你不可能要求他们马上变成一个能够完全自立的小学生。当时我的家长们也是这样和我说的。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之后,我们班级的孩子是同年级中最让所有任课老师喜欢的孩子。因为我的班级永远是最干净的,纪律永远是最好的,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事后,有的老师问我训练孩子的窍门,我的回答很简单: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我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班级,我总是第一时间为孩子做示范:如何扫地,如何擦地,如何擦黑板……孩子们第一次可能做不好,没有关系,我们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长大,他们做的也越来越好。然后,我们开始鼓励孩子,不错过一切机会的鼓励孩子,在班级、在操场、在公共场合,在私下……孩子会随着我们的鼓励而不断树立信心,会随着我们的鼓励知道凡事要身体力行方能出真知。这样,孩子会在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中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在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中培养自己,训练自己。真的让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伴随孩子茁壮成长。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无论老师在与不在,无论家长是否关注,他们总是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自理能力就是在这样的一点一滴中培养起来了,学生的自立就是在这样的榜样教育中树立的。
二、积极与家长沟通,利用学校、家庭因素构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基地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养成与父母的示范有密切关系。同样能够得到学生父母支持和认可的老师是幸福的老师,也是一名合格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力争把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毫无保留的告诉家长,满足家长的好奇心和急切的要求。同时,在学生学习或是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我也总是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也鼓励家长积极与我沟通。只有老师和家长沟通的畅通才能保证孩子学习的无忧。因此,在班级管理时我尽可能的满足家长的要求,尽可能的为家长着想。正是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我与学生家长建立了融洽的关系,为我下一步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我建立了一套从学校至家庭的学生教育通道。在学校我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父母生活的艰辛和对自己的爱,让其认识到作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为他人着想,如何更好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力争在学校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感恩意识。在家庭,父母更多的是与老师沟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老师的地位和形象,让学生意识到学校所学其实就是身边经常发生的事。这也是学生树立正确认识观、价值观的良好开始。
三、自理能力和价值观的结合
无论自理能力也好,正确的价值观也罢,他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把二者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事半功倍。其实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也强调这点。在班级中你是否会遇见这样的场景:同样是打扫班级,但是有的学生就会“聪明”的选择擦黑板,而且这一个黑板就会擦上一整天。这样其他学生就会产生不满。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我们大人都知道:擦黑板活轻巧,不怎么出力,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会如何教育?这个时候不如我们老师或是家长主动承担那些脏活累活,让孩子看在眼里,然后在与其交流。由眼到心的过程看似简单,却往往是最深刻的。其实这些孩子并不是自理能力不行,而是有些时候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心理的干扰,产生了一种所谓的“聪明”。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产生的诱因之一。所以,价值观和自理能力的结合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在学生的学生生活和成长中至关重要。
总之,教育教学的路漫长而辛苦,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只有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只有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人生价值,才能让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才能不辜负家长的重托,才能承载社会的信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2008).江苏教育出版社
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教育,由于血缘亲情,家长可以“以情?尤恕钡姆绞蕉宰优?进行教育。对青少年而言,家庭是其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其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儿童最初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在儿童进入学校乃至社会,家庭仍然发挥着其独有的作用。因此,家庭对一个未成熟的个体而言,其意义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1]。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和各方面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农民工的外出致使家庭教育缺失,牵一发而动全身,致使青少年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一、梅香村农民工回流前出现的青少年教育问题
(一)父母缺位致使青少年启蒙教育缺失
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性格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与早期(一般指0~6岁)的家庭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启蒙意义。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儿童初生几年的最初阶段。正是这个时期,儿童的脑和感觉器官才发展得特别急遽,许多偶然的联想――人的心理基础,特别迅速地形成起来,牢固起来。”[2]幼儿时期,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养育、合理的教育和训练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脑的发展。然而,很多农村地方就做不到如此。在梅香村走访所得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在孩子的母乳期满便双双外出务工,由家中老人照料,或是父母一方外出,由另一方照顾。如此,父母缺位必然存在,通常照顾孩子的家长也会因照顾家庭而疏于照顾孩子,孩子在成长期间得不到来自于父母的悉心教养及合理训练,贻误最佳教育时机,导致儿童的启蒙教育缺失,从而直接影响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和障碍。
(二)隔代教育致使青少年存在不正确的价值观
一方面,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极端的教育方式埋下道德隐患。隔代监护人观念陈旧,教育方式跟不上现代化教育,启蒙时期的思维得不到开化训练,潜意识存在的道德及价值观认知程度差。另外,隔代监护人大多年迈,青少年除承担日常家务外,要帮着干农活,照看弟妹,早当家的孩子在处于青春叛逆期时厌烦当下的境况,父母的缺位使他们缺少寻求帮助、情感倾诉的对象,造成心理失衡,且青少年自律能力相对较弱,极易出现不良行为举动。当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时,或是不犯大错的默许,或是“棍棒教育”,隔代监护人极端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不能意识潜在错误,反而增长他们的叛逆之心,埋下人格、道德价值观的隐患。
另一方面,民族语言环境跟不上汉语智育,青少年的学业得不到辅导,潜在隐患的价值观难得纠正。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落伍是不可置否的,但梅香村地处民族地区,村里4/5的隔代监护人沿用民族语言,不懂汉语,不具备教育下一代所需的素质水平。生活中的交流都用的是民族语言,面对汉语一无所知,隔代监护人即使想要辅导青少年的学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青少年在易模仿的时期对社会是非的辨识仅凭自己浅陋的认知,其思想和价值观念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引导和正确帮助,在不确定的是非判断标准下也就导致了青少年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存在。
(三)父母的远程物质教育深化了青少年不正确的价值观
青春期易受外界诱惑的青少年是否能抵制住诱惑,父母的正确引导是关键。但在梅香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自知不能陪伴孩子成长,普遍存在着“补偿心理”:只要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让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求,或是用钱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甚至教育孩子“向钱看”变成了常态。另外,学习的好坏也用金钱来衡量,基于只要父母看到好成绩就会给零花钱的习惯,“改分”之风盛行。父母继续外出后,对金钱的渴望迫使他们做出偷、抢、收保护费等行为,而这些情况是隔代监护人和教师无法及时发现的。父母的物质教育,不但没有对孩子起到好的教育作用,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而恶化了孩子的价值观,产生拜金主义思想。
(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难以形成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3] 2013年以前的梅香村只有其中一种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失联。一方面,梅香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基本上都是春节才返乡,所以孩子上学期间,要享受到来自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奢望。虽然教师会联系孩子的父母说些情况,但毕竟“天高皇帝远”,父母也只是通过电话警告而已。另一方面,教师可能会联系隔代监护人,祖辈通常会因文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落伍、不懂汉语等原因,对学校反映的情况理解不透彻,导致学校教育孤立。再者,偏远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师严重缺乏,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智育之外还有德育,即使梅香村的人数再少,教师所涉及的领域也只是学校。家庭教育缺失,孩子不论是性格、心理、道德,还是学习教育上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督教导,与学校教育难以形成合力,以致青少年教育问题堪忧。
二、内外合力下的农民工回流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解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13年的梅香村出现了农民工回流这一现象,显然这为健全家庭教育及解决青少年教育问题缓解了一定的压力。但若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支撑长期的家庭教育,农民工依然会选择外出务工,如此周而复始,虽然缓解问题,却不是根本解决之道。那么如何把握农民工回流这一契机来“留住人”,就成为了健全家庭教育的持续发展、解决青少年教育问题的首要任务。
(一)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在教育的综合工程中,农民工父母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键性因素和决定性力量[4]。农民工父母是否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要从农民工自身寻找原因,找到原因所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回流的农民工才能坚定、专注于青少年教育。通过调查发现,梅香村农民工回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换届后的梅香村村委对满目疮痍、冷冷清清现象感到辛酸,建设好家乡的想法在村委的心里萌发。同时“十二五”计划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等一系列的强农惠农的加快社??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针对性政策出台,并且高效落实实施,在外务工的农民看到了回乡后的保障。
二是外出务工的人员心灵疲惫,归乡心切。据访谈人员所述,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其中一部分人只懂民族语言,难以沟通,外出只能做劳力活,十几年间都从事单一的工作,在外生活压力大、消费水平高,照顾不到老人和孩子,经年累月在外务工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身心疲惫,在政策的保障下毅然选择返乡。
三是有自我创业的想法。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创业的背景下,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水平,务工培训中获得了一定的技能和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在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基础上萌生回乡创业的想法。
四是意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相较于传统农民来说增长了见识,文化素养有一定的提升,外面良好的教育状况令他们考虑到家中孩子的教育情况,虽能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但鞭长莫及,只有亲眼所见和长期教导沟通,才能了解、教育好孩子。
(二)外力作用下国家和政府的推动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要目标,要达到目标就务必要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统筹城乡得以实现的关键点是正确引导农民工,统筹城乡中的亚层次是教育,统筹城乡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农民工子女教育[5]。在教育政策的背景下引导回流农民工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专注家庭教育是解决青少年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所以,梅香村村支两委在解读政策的同时言明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在政策的引导下针对本地做出了一系列的整改:一是学校针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失联开展家长座谈会,言明培养人才、孩子在长成人的过程中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学校挑起的只是一部分担子,另一部分需要家长与学校密切沟通,共同为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教育环境。二是针对存在根深蒂固的“读书无用论”、重养轻教观念的家长进行走访调查,举行座谈会,回流农民工的眼界相较于老一辈人来说宽泛得多,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并且村委以身作则,回流农民工在看到成功的身边案例时,渐渐地对家庭教育上心,虽然目前并未达到全部摒弃的效果,但也是指日可待的。三是改变重智轻德的普遍现象。在德智并重的社会,有时候德比智更重要。梅香村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思想深入行动后,对子女的教育呈现“先国后家”“知识改变一切”“感恩常驻心间”层层递进的态度。
近年来,农民工“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趋势正渐渐向西部回流,政府要认清农民工回流的现状,做好回流农民工的安置工作。青少年教育是一个长期坚持的综合过程,经济基础的支撑成为了回流农民工是否能专注家庭教育、健全家庭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关于本地经济发展,梅香村做出了很好的决策:
一是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留住人,保障健全的农村家庭教育持续发展。民族地区的很多民族传统比其他地区更有优势,苗绣这一资源的利用及后期“锦绣计划”的实施一方面能够留下外出务工的妇女,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她们就近创业就业,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照顾家庭,给予青少年应有的关怀呵护,填补父母长期缺位带来的空白,给予青少年在道德价值观、性格培养、学业辅导上应有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
二是引导回流农民工利用“家庭禀赋”自主创业。“家庭禀赋”是家庭所拥有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并可以划分为家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主要方面[6]。对于返乡的青壮年来说,苗绣是不切实际的。怎样运用好家庭禀赋来解决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就显得尤为重要。经梅香村村委考察与返乡农民工共同商议,决定摒弃单一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利用物质资本改种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技术简单。青钱柳,这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结合更加坚定了农民工不再外出的决心,青钱柳的简单种植技术也为教育孩子腾出更多的时间。解决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回流的农民工不再选择外出务工,给了青少年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躬行身教的榜样示范,为及时树立青少年的生活观、价值观提供了可行性[7]。
1、用爱和尊重开启学生心灵之门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尊重是孩子发展的动力所在,尊重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人格。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要对学生付出一颗火热的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尊重。有一个叫王乾的学生,父母离异,跟着他母生活,纪律涣散,我为了教育好他,和他多次交流,从学习上关心他,在生活中帮助他,教给他一些生活常识,有时也给他买些吃的。他受到感动,改变了一些坏的习惯,树立了人生的信念,使他最终成为一个社会的有用人才。
2、用无声的行动感染学生
教师的高尚品德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我努力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学生的品德形成要靠长辈和教师的人格影响。作为德育工作者,以身作则,可以达到潜移默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事德育工作多年来,我始终以敬业乐业的精神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衡量自己的言行,以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比如说学生铅笔掉到地上,我会弯腰把它拾起;地上有废纸屑,我会悄无声息的捡起;卫生区乱了,我会不动声色的自己去扫;学生烫伤了,我骑车带学生医院检查,及时治疗;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我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学生树立了敬业乐业的典范,为他们树立了爱心奉献的榜样,潜移默化的教育着学生,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倡导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3、用不断创新实践的德育活动教育孩子,用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学生
一、孤岛中的孩子:影片《走路上学》的寓意影片
《走路上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西部山区的孩子瓦娃一家住在江的这岸,彼岸是学校,之间没有桥。瓦娃每天都艳羡地看着姐姐溜索过江上学。但是,他只能艳羡———因为妈妈曾有过溜索差点摔下江中的经历,因此严禁瓦娃溜索。抵挡不住诱惑,瓦娃偷偷地溜过江去,到学校教室外偷听上课。那天,姐姐溜索过江时绳子松了,掉入了滔滔江中……瓦娃陷入了自闭。最后,千呼万唤的桥终于建成,瓦娃终于可以走路上学了。这是一部充满爱的影片。据导演彭家兄弟透露“:当初创作这部电影时,就是希望这部电影能够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使他们有信心有勇气去追求梦想、憧憬未来。”———这大概是影片的本意。但是,转念一想,其实我们的孩子并不缺乏爱啊!父母、长辈千般疼万般爱,爱的教育也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可是,为什么孩子们对地上的垃圾视若无睹,对他人的态度如此冷漠、骄横,对弱小生命可以毫无怜悯甚至于残忍虐杀?我宁愿把这部影片解读成一个寓言———一个关于当代中国教育的寓言。因为爱,妈妈把瓦娃禁锢于此岸,不让他学溜索、不让他过江。因此,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正常地去学校上学。他的生活中,没有浪漫的唐诗,没有手工课制作的风车,没有快乐的游戏,没有一起戏耍的伙伴。姐姐便成了瓦娃唯一的寄托。一旦这个心灵慰籍丢失,瓦娃的世界便随之崩溃———孤独,乃至后来的自闭———瓦娃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孤岛中。仔细想来,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竟然是妈妈的爱!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陷入爱与孤岛的死循环!
二、家庭教育狭隘的爱是孤岛悲剧的主要原因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家庭教育左右着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在独生子女政策下,爱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现在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的爱,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大胆表现、勇于创新的良好品格。但是,当爱走向另一个极端,结局便南辕北辙,孩子的命运偏离了正轨。“一切为了孩子”———父母们信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的权利和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还罢了,最致命的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父母们无时无刻不用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你是受所有人宠爱的,你是最棒的,你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如此等等———无论是否本意,也无论家长、教师再如何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要关心他人热爱社会,都是无用的———在身教和由此引起的心理暗示的共同作用力下,语言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爱是自私的、狭隘的爱。它忽视了对尊重、责任、同情等美好品质的培养,造成孩子对自身感受极端维护乃至漠视他人感受、集体意识淡薄乃至公德观念缺失、丧失了责任心和对规则的敬畏之心———与人交往、与社会接触的态度逐渐偏离正轨。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被扭曲,渐渐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割裂,置身于孤岛。“如果成年人百依百顺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孩子就会长成一个随心所欲的人,一个充满刁钻古怪念头的角色,一个骑在亲人头上的小霸王。”———苏霍姆林斯基。何止是“亲人”头上,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对他人对社会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青少年自杀率: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全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30万人。自杀者平均年龄32岁。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2%(1988年)。而且这个年龄段自杀人数还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以60万人为基数,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青少年犯罪率: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姑且不论自杀、犯罪的具体原因,其背后反映出来的,难道不是对他人尊严、权利的漠视和责任心的严重缺失么?
三、以大爱点燃大爱———架起走出孤岛的桥
爱既是“最简单”的要素,更是最根本的要素,是品德的核心:对自己的爱是自尊自信,对他人的爱是尊重、同情、善良,对集体对社会的爱是公德心、责任感。要帮助孩子走出孤岛,唯有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实行大爱教育,以大爱点燃大爱,从培养大爱精神着手培育种种良好品格。
1.家庭教育:树立“战略上重视孩子,战术上轻视孩子”思想。“爱子必以其道。”父母的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方能爱得其所、爱有所值。①弱化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由于传统的家庭观念、现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独生子女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的恐惧导致在家庭生活中把孩子置于中心地位,时间、精神、物质等等统统围绕孩子转。这种做法无形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自己是世界中心的错觉,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被扭曲。应树立“战略上重视孩子,战术上轻视孩子”的指导思想,指导家庭教育。思想上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尽量满足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合理需求;但是必须在语言和行动上予以淡化。向孩子明确家庭成员民主平等的原则,包括物质在内的分配不以孩子为中心;在孩子面前尽量不以孩子为中心开展话题;家庭活动不以孩子意志为中心安排;在家庭生活方面,给自己一点闲暇同时也有利于给孩子培养独立能力的机会;如此等等。②把握好严与爱的尺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理念已经成为共识。需要强调的是,爱是有原则的。尊重并激励孩子的同时,还要尊重客观规律。
没有原则的爱即是溺爱,本质上说是一种自私的爱———它教会孩子的,其实只是爱自己。溺爱在家庭教育中的表现,除了纵容孩子的无理要求外,还表现在滥用激励手段。为树立孩子的自信,不顾事实一味表扬奖励。陈鹤琴说:“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其当,也是很好,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滥用表扬不但使孩子对激励手段麻木,更容易骄纵孩子心理,容易让孩子滋生目中无人、天下第一的思想。惩罚措施错失。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为维护孩子,对孩子出现错误舍不得批评乃至惩罚;其二,很多家长是舍得批评惩罚孩子的,但是对家庭成员之外的人比如教师对自己孩子实施批评惩罚时则显得义愤填膺,不分青红皂白维护孩子,在孩子面前批评甚至是辱骂、殴打教师。这样的做法使孩子丧失了责任心和对道德规范、纪律乃至法律等规则的敬畏之心。首先必须明确,惩罚是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其目的不是为了发泄愤怒,而是为了告诉孩子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情必须承担后果。其次,惩罚的方式是多样的,必须采取尊重孩子人格尊严、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而更容易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的方式,如剖析个中道理;如让孩子静坐反思,让孩子采取相应的正确方法做一件事,等等。功利性地强加意愿,这是传统的家长专制观念作祟。家长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路发展。于是乎一是下了诸多禁令,这也不准那也不准;二是让孩子上中、英、数、图、音、体各种课外辅导班,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塞得满满的。此外,因为焦虑而简单粗暴地对孩子的错误实施超度的体罚也是其中一种表现。
这些做法,不但扼杀了孩子自由活泼成长的机会,还对孩子的人性造成扭曲。正如龚自珍在《病梅馆记》所说的,“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梅皆病。”应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③以身作则实施大爱教育。菲尔丁说:“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人心里。”这是典范的作用。大多数家长会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可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育孩子要关爱他人,却在经过乞丐身边时视若无睹。孩子说:“爸爸,给那人一点钱吧,他好可怜。”爸爸说:“骗钱的。”———孩子在这样矛盾甚至是虚伪的教育中成长,不可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以身作则,关爱身边的人,说教百句,不如身体力行一回:对身边的人多关心,言行多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对陌生人伸出援助的手,关心公益,带孩子一起参与义工活动,等等。
2.学校德育:实施以大爱为中心的情景德育引导孩子树立大爱观。学校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无疑起着重要作用。问题是,时下的学校德育仍然偏向于说教,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班会、主题队会等德育阵地的宣传难以触动孩子心灵,无以载道。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应摒弃枯燥乏味、空洞无物的德育方式,把德育与孩子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孩子在实践中去感受德育观念的成就感或失落感,引导他们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①为人师表以身模范,美好品质首先必须在教师身上体现才能让孩子信服,德育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教育孩子要有公德心,教师看见垃圾必须率先捡起;教育孩子关心他人,教师必须先关心孩子;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教师必须先尊重孩子;教育孩子语言举止文明有礼,教师必须自己语言举止文明有礼;教育孩子要讲诚信,教师不能对孩子失信;如此等等。②开展以大爱为主题的情景德育,引导孩子在生活实践中感受爱、理解爱、传递爱、回馈爱,营造大爱氛围。感受爱:孩子的生活环境充斥着爱。但爱的泛滥和无度则造成麻木,使孩子缺乏对爱的敏感。要让他们具备爱,首先必须让他们感受爱的喜悦。我们可以让孩子感受家庭的爱,如让孩子调查了解家长的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家庭开支以及孩子身上的支出所占比例;让孩子一起完成家务体会艰辛;让孩子谈谈当天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了哪些爱心故事,等等。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第十七章)
老子的原意是阐释“无为而治”的,但细究之下,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思想一样可以延伸运用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从教育角度讲,对待孩子一般也会有以下几种方式,孰优孰劣,老子已经给出答案了。
第一层次:不知有之
“不知有之”的意思就是让孩子感觉不到你在教育他、要求他,让他顺其自然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家长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了解孩子的发育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给孩子创造适当的环境,给予适当的引导,而这样“不知有之”、“无为而治”的教育往往事半功倍,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会很健康。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比如说,孩子的礼貌问题,首先家长要了解到孩子天生并没有什么礼貌的概念,这是后天的行为规范的塑造,所以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一开始不能用礼貌与否来评价,比如看到长辈是不是打招呼、会不会跟其他孩子分享玩具或食物……对待这些问题,家长只能根据孩子的发育规律,加以适当引导,同时自己以身作则,作好示范,孩子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会建立起礼貌的行为规范。我常常见到有家长要求甚至命令孩子跟别人打招呼,如果孩子不愿意就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自己家的孩子,而实际上,家长本身也不是特别外向和热情的人。其实只要家长作好示范,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当然也能热情阳光地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
第二层次:亲而誉之
“亲而誉之”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家长如果用平和的态度、适当的说教来教育孩子,并且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让孩子在被教育的同时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或者畏惧感,孩子对你的教育就会从心里认同,而不是通常的权威高压之下的被迫认同。
做到这点,说教的方式很重要。首先,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家长都不能带有情绪,也不对孩子进行辱骂。其次,家长要就事论事,说清道理,不牵扯到其他无关的事情。比如说,小萝卜前段时间很爱打人,我会针对她每一次打人的情况实际分析,耐心地问清楚她打人的原因。问清楚原因之后,我再和她一起探讨,她这次打人错在哪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她认识到她的行为具体错在哪里,但过后我就不再强调这件事情。如果又有打人事件发生,我还是会这样做,但不会把之前的打人事件揪进来一起说。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她打人的情况就少多了。
我很反对家长针对孩子的“犯错”,在无情境的情况下反复提示、说教,其实这不仅会让孩子产生反感的情绪,甚至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从反面强化了孩子的错误行为,与家长教育的初衷就南辕北辙了。与其这样,不如“无为而治”!
第三层次:“畏之”
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家长会通过斥责、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得到的结果只能是这个:畏惧。殊不知孩子是因为畏惧才顺从了家长的要求,并不是因为真正懂得了行为处事的原则和道理。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懦弱,会畏惧强权,没有办法形成真正的自主精神。有的孩子甚至有样学样,也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侮之”
如果家长经常无原则地、不分场合、不问事由地责骂孩子,结果只会让孩子更叛逆。因为家长本身就没有把握好规则的度,对孩子也没有理解和尊重,你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他也一样会学习你的态度,对你没有尊重,推广到孩子的社会行为上,他也会对其他人缺乏尊重,缺少必要的规则意识和边界感。
我们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放弃式教育法,而是要求家长本身就能坚守规则,言行一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坚守规则,言行一致,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你所要求的种种呢?比如有的妈妈会跟我说,他们家的孩子看电视成瘾,怎么说都说不好,但实际上家里的大人就有一进屋马上打开电视的习惯。在这样的氛围下,去要求孩子少看或不看电视,这怎么可能让孩子做到你的要求呢?这种情况之下,不管父母采取再怎么严厉的教育,效果都是有限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见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生活环境和血缘关系决定了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孩子的语言、态度、为人处世方式和价值观都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
在幼儿园阶段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管仲曾经说过“知子莫若父”,真正理解孩子的不是别人,而是养育我们的父母。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态度和个性,明确体现了因势利导的原则。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凡事都有两个方面,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它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超如果过这个水平,家庭教育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放纵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良后果是,孩子养成不负责任的态度,不被他人接受,霸道专横等等。包括父母的错误教育“逼子成龙”等阻碍孩子成长的教育观念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这些确实是家庭教育的弊端。因此,如何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推行势在必行。
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是最复杂的教育项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能完成抚养一个人的。”因此,为了幼儿的良好发展,两者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家庭教育不像学前教育那样系统、规范,但它占据了教育对象的起点,决定了学生价值观的初始取向。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应该被重视。家庭教育的优势可以弥补学前教育的不足,而不是取而代之。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用专业的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而不是用家庭教育来取代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支持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结合。此外,在一起教育孩子的时候,双方应该努力达到同样的原则。另一方面,在幼儿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在家庭中有效地融合和发展。儿童在家里玩的把戏的影响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被使用和扩展。为了孩子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幼儿园学习,在家里实现稳定的合作教育。
二、幼儿园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沈阳市三色花幼儿园为例
沈阳市三色花幼儿园在实施家园合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调查发现,尽管合作形式多样,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视度较低
通过调查发展,部分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概念不确定,对参与家园合作没有兴趣。有些家长在家里不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项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过程。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现象却被家长和教师所忽视。
(二)家长缺少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心理学理论:儿童的发展包括阶段和连续性。阶段是儿童年龄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连续性原则决定了学生也处于早期阶段特性。由于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缺乏了解,许多家庭在教育过程的早期就采取错误的教育方法。家长根据小学的内容教育孩子,特别是孩子的写作需求不规范。教师的写作需求会让孩子的写作难度加大。有些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写汉字。当他们进入小学,他们厌倦了写作,这导致缓慢和耗时的写作。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家长对孩子上小学的期望很高,会按照小学生的要求孩子,严格要求孩子在身心上施加更大的压力。有些孩子会产生不想上学的想法。对家庭作业也很反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教育误区;规避改正
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来。现在由于许多农村父母的自身文化水平过低,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父母的不懂得教育,导致他们在孩子教育问题方面放任不管或者使用错误的教育方法。这些情况对孩子日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和文化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需求,人们的思想与时俱进进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农村家庭的家长受自己父辈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觉得“棍棒之下出孝子”,从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区。
一、当今农村家庭教育的误区
关于劳动的误区,农村家长狭义地认为做事就是劳动,其实劳动并不是单单指做事情。劳动是对自身品质的提高。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劳动,而且应该热爱劳动,在劳动中,我们会养成吃苦耐劳的品德。同时,在农村家庭中,也存在着父母对于价值问题的缺失,农村家长可能会认为学习好就行了,其他的不重要。农村家长并不注重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他们仅仅认为学习好就行了。然而,中学阶段正是价值观的萌芽阶段,如果孩子的价值观得不到正确的指引,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中学生,我们应该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侧重孩子在单一方面的发展,所以家长要转变思想,不能有重智育轻教育的思想,对中学生的成长要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农村家庭的家长往往揠苗助长,忽视了孩子的学习规律。由于农村家长文化偏低,对文化的渴望全都加载到了孩子的身上,还会因为自身的虚荣心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所以他们就会把孩子送进各个辅导班,忽视孩子的意愿。而且他们崇拜名校,不惜花重金把孩子送进去,以为名师可以点石成金,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学习基础,还有心理方面的教育,最后往往适得其反。农村的辍学率较高,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偏低,认为孩子上几年学不仅花钱而且还浪费时间,认为读书不如出门学个手艺,将来可以趁早出来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家长们总是缺少长远的眼光,不相信教育是对孩子一生重要的长久的投资,这个观点导致现今大部分学生高中甚至九年义务教育都没完成就辍学回家了,白白浪费了孩子的大好青春。
二、规避农村家庭教育误区的方法
在农村家庭教育中,首先应当改变的是农村家长的观念,家长不应该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读书不仅能够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更可能在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家长也应当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将眼光放长远,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当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想法,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尽量满足孩子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在与孩子交流时,切记不可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应该与孩子平等交流。在一个农村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平等关系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孩子的青春期,心理开始有逆反情绪时,在家庭中,父母不可以认为孩子对自己尊重是应该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也应当有相应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主动与父母交流,当出现某些问题时不会有所隐瞒。而且只有构建了平等的交流环境,父母与孩子才能更好地交流,才能加强相互理解,这样的关系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进行教育,有助于父母理解孩子,有助于孩子接受父母的管教而不产生抵触情绪。农村家庭的父母由于生计不得不离开家庭,出门打工来补贴家用。孩子只能与兄弟姐妹或者与其他长辈住在一起。这时父母不仅不应该掉以轻心,而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成长以及教育问题,多与孩子交流,在百忙之中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家长也可以与学校联合起来,不仅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内心的成长,一旦孩子有不正常的举动,学校可以尽快通知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避免孩子出现不好的情况。综上所述,在农村家庭教育中,虽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端正了自己对孩子的态度,真正重视自己的孩子,找对了解决方法,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青.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