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财经法规与会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经法规与会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经法规与会计

第1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条件也在发生着变化。现在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创新的精神;具有开发性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内容传授向创新转变,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鉴于此,笔者对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 紧抓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内容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以实现道德教育为目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仅仅的抓住这一目标,以对学生进行尊法、守法和遵守职业道德为主线,继而带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脱离实际,要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会计法规体系的完善、企业所得税法、物权法的颁布或调整,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的感受到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及相关政策的变化趋势。第三,还要关注对学生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教育,以便快速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 以道德教育为主

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在教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学中: 本文由收集整理

首先要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由于会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对德和才的要求都非常高:德是做好会计工作的根本,才是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条件,缺一不可。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是需要自我修养和督促教育而生成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的相互结合,把道德教育渗透到会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员。

在教育过程中,正反典型并重。在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正反二方面的典型并重:反面典型事例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警示教育作用,使未来的会计人员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洁身自爱,防微杜渐,真正的做到自重、自律;恰当的正面典型事例教育能够最大程度的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坚定他们恪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对一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的表彰,更有利于营造诚信光荣、造价可耻的环境。

最后,在对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要避免对案件的讲述过多、过细,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案件的分析上、特别是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继而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寻早并弥补管理上的缺陷。

三、 深入剖析教材,实施案例教学

教材是多位专家千锤百炼的结晶,其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非常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紧跟教材,把最全面的知识体系展现给学生。但由于其理论的枯燥性很难引起学生太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把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每一条、每一款都进行分解,然后再以具体的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并辅以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时,就可以通过下面一个案例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检查中发现,某企业会计档案的管理中其档案的保管年限如下:核算、计划、制度等文件的保管年限为5年;总账、明细账的保管年限为10年;年度会计报表的保管年限为25年。依据相关规定分析其内容设置是否存在错误?学生们通过对具体的问题的分析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特别是对一些模糊概念的区分,把比较枯燥的会计法律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确定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市场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通过实践实践或课堂模拟实践进行运用;

其次,进行批判性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批判,在矛盾与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创新意识;

五、 把考评与就业相结合

第2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关键词】会计 考证 记忆

自2008年起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实行计算机无纸化考试以来,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难度变大,社会整体通过率不到30%。2012年下半年起会计从业资格证实行“三合一”考试,即《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三门必须同时通过。2013年下半年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难度再次加大。这无疑对中专会计专业学生来说,难度就更大,通过率也更低了,加之学生普遍认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点多而细,全都是要背,而他们最厌恶机械性死记硬背,常常考试结果是其他两门都没有问题,只有这一门没及格。实际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的,因为它只有单选、多选、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共四种题型,只要重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轻松过关了,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有计划有目标学习,吃透教材,提高听课效率

(一)认真上好每堂课,及时复习。

每次上课,必须要全勤,而且在上课前要做好预习和上课时要认真听讲。预习是让学生自己了解课本的内容,在看不懂的地方做标记,然后在上课认真听讲,不懂的地方弄明白,同时这一过程中老师根据考纲内容在教材上做详细介绍,特别是重点知识的时候,老师多讲几遍。学生认真听讲时,相当于多学几遍,无形中就是在课堂上反复记忆的几遍了,这时学生有可能在上课期间就将重点知识就掌握了,记住了,也就不用再花更多的时间去记忆了。认真上好每堂课比自己看书三遍的效果好多了,而且能在课堂上马上记住重点内容,减轻学习负担的心理和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好,而且老师会将出现过的考题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并将解题方法或解题思路做个解释,增强学习效果。

然后学生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将当天所学的知识点及时复习,再次巩固所学的内容,这一过程实质上学生已学习第5遍了。最后学习可以在睡觉之前像放电影一样,将今天所学习的内容重新回忆一遍,再次巩固知识点,如回忆不起来的,明天再看看就记住了,一个学期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知识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也就不会说“记住了就忘了”,从此达到永久性记忆了。实质上学习也要讲科学发展观,它遵循的是艾宾浩斯记忆规律。

学生一次、二次能做到,但是没有坚持下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自认还有时间很长,很多,这样知识就会越堆越多没有掌握了,所以必须要是让学习自己重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因为只有重视考证,才会天天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努力一步一步都走,通过自己努力必然会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

(二)熟读教材,多读教材,有计划有目标完成任务。

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和晚自习学习外,还要最少将书本看四遍:第一遍是通读,不分主次地通读全书,了解全书的知识框架结构,在看不懂的地方做标记。接下来第二遍是精读,即是精读细读,这最好在上课后就看,掌握课本上的每句话,准确记忆概念、原则、内容,把做过标记的看不懂的知识弄懂,将其消化吸收。即使不能灵活应用,也一定要清楚内容。同时,要结合考纲,知道哪些知识是识记、领会和运用,知道哪些知识是常考点,然后进行重点记忆。精读时,一定要边读边思考,必要时可以在课本上写批注、反思;第三遍是泛读,即只看课本目录,能将所有知识点全部正确地列出来,并能画出整体知识构架,而且最好是在能不看课本,可以随意将一知识点发联系起来,进行纵向、横向联系,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当回忆某些知识忘记时,及时翻阅课本,对知识不能模棱两可;第四遍是重读,即将课本重新再读一遍,将不熟悉的地方做上标记,然后再强化巩固。

在读教材时,最好还要订立计划,每天要看多少页,复习到什么程度,如什么时候要完成第一、二、三、四遍,第二遍什么时候要完成到哪个进度,自己要有计划。这计划最好三门同时制定,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要求每科同时合格,因此三门之间还可统筹安排,合理搭配时间,不能偏科。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学好知识。

二、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点多、范围广、复习难度大,而目前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背,非常吃力,这时老师可以在上课时,除了传授知识外,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可将以下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采用表格形式来记忆。

将一些相似内容的知识点,通过表格形式来记忆。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先让学生清楚它的构成有三个层次,各层次是谁制定的,制定了哪些法律?用以下的表格的形式将内容联系一起记忆。

(二)采用浓缩字词来记忆。

考试时的题型是客观题,学生可采用浓缩字词方法来记忆,即是将一连串的内容,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记忆。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八方面。可以记忆为:“爱、诚、廉、客、坚、提、参、强”八个字来记,减少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采用接近方法来记忆。

接近法是将相似的内容联系一起记忆。对于学生来说在考试时较出差,加大了考证的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采用这一方法来提醒学生,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如“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广义的会计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请学生找出两者的不同,这时学生清楚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工作”的而广义的会计法是“会计”两者的不同只差“工作”二字。这样对比学生在考试时就不容易出错了。

(四)采用归纳总结来记忆。

将一些相同、零散的要点,重点收集在一起,一方面掌握全面,防止遗漏,另一方面便于记忆,如税务管理这一节内容,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跨地区的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注册税务登记等等都是“30日”,这时可以让学生将所有有关“30日”的内容,归纳在一起记忆,加深了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和印象。

除了上述的方法以外,还有很多的方式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记忆时可能结合口、手、脑三者齐用,或是口诀记忆法等,可以针对具体内容具体运用,从而使学习快速、牢固的记住知识内容,以此顺利通过考证。

还有就是可以通过模拟测试来作为考试的试金石,清楚自己哪些知识没有复习好,哪些知识掌握的还不彻底,哪些知识可以不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了,以便更合理地调整复习时间和内容。另外,限时做测试题可以演练自己地答题速度,有利于考场上充分发挥。然后在测试时可以提高自己做题的技巧和方法。如解选择题时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答案的,可以运用排除法、猜测法或是比较法。做判断题时出现“总是”、“一定”等绝对概念的词这很有可能是错误的,相反如出现“多数情况下”、“通常”等相对概念的词这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要顺利通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其次最重要的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方能顺利地通过这门课程的考试。

参考文献:

第3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大部分高校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任课教师以讲授法为主,通过考试的方式定期检查教学效果。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可以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讲授法下,由于过分强调记忆,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兴趣的培养。研究表明:当情绪高昂,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情绪低落,大脑皮层则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的兴奋活动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讲授法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机械记忆,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讲授法下,教师作为知识结果的传授者,在课堂上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可能拘束作为被动接受者的学生超出常规的创造性活动。

讲授法作为一种单向传播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教师反复说教的情况下开展。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以专家的身份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将其听到的相关信息转化为记忆,并通过频繁课考强化记忆。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过程中,讲授法直接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受阻,因而针对某一具体的法律条文或某一会计问题,教师与学生难以进行广泛讨论。在课程考核上,教师也很少考虑学生期望得到的知识,而是按照教学大纲组织试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主导者,课程的内容、课程的进度和课程的考核等都由教师决定,对所学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其学习积极性逐渐消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只了解该课程的知识点,却不懂应用,创新意识不断降低。

二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教学方法新选择。

第一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在于教师利用典型案例为学生设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讨论案例,从而掌握理论知识和总结实际规律。该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采取的行为方式。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给予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境,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创新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提前发到学生手中,学生有充足时间研究案例,以自己的观点参与案例讨论。学生运用所学到的会计等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讨论的过程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表达个人观点的广阔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通过信息交流与争论,创新思维能力将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下,教学考核就可以在事中进行,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准备、参与案例讨论的论据充分性、最终解决办法的可行性等进行评分,从而克服传统讲授法重视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的缺点。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此时,学生基本熟悉并掌握了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法律基础知识等。我国资本市场上涉及到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不胜计数的案件给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技术操作性强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上。学生掌握了会计基础理论之后,以“当事人”的主体身份参与案例的讨论和解决,锻炼了学生运用会计等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另外,资本市场中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现实情境,学生必须处理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分析案例中的会计材料、运用会计判断并进行决策等。如果案例成功解决,学生可以从中掌握应对复杂会计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反之,案例解决失败,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会计工作中的固有风险,体会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不同。

第二是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本质在于教师通过设立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与案例教学法相同,问题教学法也是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采取的行为方式。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发现已有知识与未知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未知的世界,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一个疑难的情境,在此情境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已经积累的知识确定问题的关键所在。其次,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假设,并通过推理判断哪一个假设能够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最后,搜集数据验证假设,从而得出结论,该结论即为掌握的新知识。问题教学法下,在问题不断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已有知识,掌握了新的知识,理解了本课程知识与其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问题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媒介,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索未知的前提。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评价相同,问题教学法下教学考核也可以在事中进行,通过对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进行评分,可以克服传统讲授法教学评价的缺点。

第4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应用

在职业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在职业学生进行会计资格考试过程中,该门课程是必考的内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通常都是一些法规条例,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强,在过去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讲,课堂参与性不足,时间一久学生就会对该门课程感到枯燥乏味,整个教学课堂不活跃,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整个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在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能够顺利通过,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我们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而应用项目教学法正好能够实现上述要求。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意识,提高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素质会计人才。

1、传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模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在过去《财经法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一直掌握着课堂节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下被动的听讲,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向学生单项的传输知识,缺乏双向互动过程。在课堂结束前教师简单的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模拟练习,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深度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学生在课下只能死记硬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对理论知识感到十分的模糊,针对实际案例不知道该应用那些理论进行分析,经常依赖教师,对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没有自己的见解。整个课堂教学由于缺乏趣味性,因此学生学生积极性不高。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进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教师一味的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却很少。目前,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极不合理,理论课程教学占据了大多数时间,而实践教学时间少,内容简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整个《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布局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够结合现阶段课程体系教学要求科学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1.3应用性不强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职业会计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掌握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应该以实际的应用为导向,保证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会计岗位的工作需求,解决工作中面临的突出、棘手问题。同时,学生今后面对复杂会计问题后,能够依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明确自身那些行为不能出现,哪些工作必须做好。而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学生掌握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2、项目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

2.1.准备阶段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老师应该针对教学计划、课时安排、课程的内容特征、每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准备恰当的项目。一般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十二个恰当的案例为宜,其中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设置3个案例,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设置3个案例,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设置2个案例,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设置1个案例,最后一章《会计职业道德》设置4个案例。对选取的案例装订成册,和教材一起发给学生,在每次上课结束时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和案例,让学生通过4~6个人自由组合成小组的形式,在课下对内容进行自我学习,自己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上课时老师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再对学生的理解进行纠正并作深入的讲解。

2.2分析阶段

项目分析阶段是整个项目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该阶段,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前自我学习的情况让学生进行讨论,首先小组之间分析各小组存在怎样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各小组应该借鉴其他小组怎样的优点,然后老师对各小组的报告做个简单的评价,提出相应章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学生进行本小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整个分析阶段师生进行的是双向的沟通和学习,学生参与学习、老师辅助课堂秩序和进程。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下面,让我们结合实际案例对这个阶段作进一步理解。例如,讲到会计工作交接时可以选取这样的案例:甲公司财务部门的张会计由于工作需要拟调到其他部门,新上岗的小王将接替他的工作,同时会计小徐由于生病向公司请假一周,在这一周期间将由李会计负责其原来负责的相关会计账务的处理,问在这两种情况下是否需要进行会计交接工作,为什么?对于这个案例老师首先让学生按小组形式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明采用的相应理论知识,然后对学生自我学习的情况和该部分内容学习的重难点进行讲解。

2.3总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老师对相应知识点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提出项目和理论知识的正确结合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整体归纳、对案例的整体逻辑思路进行梳理、肯定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指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熊翮菲. 现代国企研究. 2015(18)

[2]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 金丽娜. 知识经济. 2016(08)

[3]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 张永力. 中国市场. 2015(23)

[4]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 阳春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1)

[5]利用案例教学法改进会计教学的实践[J]. 李娜. 河南科技. 2012(08)

[6]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 张惠英. 中等职业教育. 2009(10)

[7]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旭.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8(03)

[8]浅谈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J]. 崔澜.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9)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5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问题;课程改革

一、现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学生学好《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有利于毕业生走上会计岗位时,能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熟悉我国的财经法规的规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人才,才能够依法做好会计工作,做到廉洁自律,遵守财经纪律。

同时,《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毕业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从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统计数据分析,这门课程的过关率一直是最低的,这就意味着能否学好与能否顺利通过这门课程直接决定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

由此,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对该课程的改革也就成为必然。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本身的特殊性

该课程内容枯燥、难记;知识点多、考试内容多等,让学生难以坚持,导致考试失败。特别是现在的无纸化考试环境,随机抽题,让每个知识点都成为考试的可能,这要求学生的学习应该更全面,更深入。

(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不太爱看书,理解力不强。大多数学生认为财经法规要考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不科学,特别是本院学校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差,更不利于从业者考证的通过。

(三)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沉闷

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注重理论教学,可能存在照本宣科,即使利用多媒体,也不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对课堂的气氛调动不充分,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了无兴趣。

(四)考试题库的缺失,学生练习少

随着无纸化考试环境的引入,更加要求学生多加练习相关知识点,但由于考试题库的缺失,学生在线练习得比较少,对其考试系统更加不熟悉,导致学生对考试大纲把握不准,对知识点掌握不牢。

(五)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

虽然培养方案中有会计证置换学分的设置,即使会计证是从事会计岗位的敲门砖,但仍然有学生不以为然,或者过关的决心不够,部分原因来源于该课程的考核机制不健全,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另外,来源于学生外部的监督机制缺失,学生的动力和压力不足。

二、基于CDIO理念进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改革

(一)改革理念与思路

该课程的改革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与题库建设两方面进行展开,首先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殊性,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当年的考试大纲,通过分析历年的考试真题,建立练习题库,给学生提供练习资料;最后,为了更好地监管学生,教师应进行有效地课后监督,让教师能及时跟踪学生的练考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师生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和提高。

(二)改革目标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题库的建立,旨在达到以下目标: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找到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题库练习,达到“学中练”、“练中学”,提高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三)改革内容

1.改革课堂组织方式:课堂上,可以利用“1+1+1”模式,三分之一的时间引导学生,并做理论讲解;三分之一的时间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三分之一的时间讨论与总结。同时,可以采用竞答的做题方式等提高学生的兴趣。

2.积极推行案例式教学法,同时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案例,课堂上进行分析总结(如:在会计法律制度相关内容中,可以用有关违法案件进行分析;在税收征管法律制度中,引入典型企业违反税收征管调理的案例进行讲解)

3.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梳理相关知识,巧用对比记忆法,对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式教学(比如,涉及到汇票、本票、支票的提示承兑期和提示付款期,可以用流程图与列表的形式进行讲解。)

4.构建练习题库。组织专业教师根据历年考试真题和当年考试大纲建立丰富的题库,并根据考试大纲的变化,及时更新相关知识点和完善题库。

5.考核监督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课程考核方式的设计,可以将课程最终成绩=课程成绩*40%(包括平时成绩、阶段成绩、期末成绩)+会计证考试该科成绩*60%,可以督促学生认为不仅要学知识,同时通过以从业资格证的通过作为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需要专业老师,及时跟踪学生练考情况,进行管理与考评,做到及时监督和调控。

(四)该教学改革模式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提出“1+1+1”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改变现有枯燥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以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为依据,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及时更新题库,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以学生练习为主,讲解为辅的思路,建设练习题库,让学生“学中练”“练中学”,提高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4.通过课后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师生在教与学之间相互了解,能够真正起到教学相辅相成的作用。

通过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题库的构建,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

参考文献:

[1]蒋小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3)

[2]姜东模.熟悉记忆法介绍及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应用举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6)

[3]任玉梅.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运用[J].财经界,2011,(12)

[4]林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11,(02)

第6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关键词:财经法规;互动教学;教学目标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现状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会计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理论性强,综合了金融、法律、会计、思想道德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内容复杂难懂,概念性、理论性的知识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在课堂上被动地传授知识,所以学生会产生畏难心理和负面情绪,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不高。由于课程自身枯燥无聊,而且难以理解,教师的课程教学负担重,章节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给日常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抵触情绪比较高,造成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职业道德教育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1.认真编写教案,细化知识点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专业性很强,对法规的掌握不能模棱两可,法规的记忆和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有一定困难,所以需要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析,认真编写教案和不断改进、充实教案的内容,对课程中的重要节点都要有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才能对课程的各个重要环节具有全局掌控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针对以往的课程难点和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要重点提出,并反复检验。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并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加以验证,对于好的方法和建议也应及时充实到教学中来。

2.增加课程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改进传统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细致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组进行自由讨论、辩论等,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公布正确的答案,这样既充分发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积极作用,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财经法规知识,记忆更深刻,为今后学校学习财经法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为今后学生参加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学校应该充分重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变传统教学突出理论教学的局限性,增加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具备会计专业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观,提高学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水平。

3.明确教学目标,采用情景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财经法规知识积累与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上,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才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目标。所以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财经法规教学需要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会计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遵循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秉公办事的原则,培养专业会计人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结合现实中的案例进行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体现会计实务工作,再通过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案例中包括的财经法律知识,了解会计职业道德标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增加案例分析,采用多媒体教学

会计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财经法规基础,对法律条文的理解相对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增加案例分析,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体会知识情景,将枯燥、抽象的法规知识融入生动、具体的实例中;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影像等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再现案例内容,呈现教学所需情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到案例的起因、经过和解决方法及技巧,了解会计专业学生所需的职业道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丰富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内容。

第7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自2012年1月全国开展无纸化考试模式以来,该课程的通过率一直是考证科目中最低的,影响了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因此,有必要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改革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一)无纸化考试的特点及带来的挑战

为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财政部2009年4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会计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和展开,2012年1月以来,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全国多个省市和自治区由原来的单独出题改为全国统一的会计从业资无纸化考试。

在传统的笔试考试模式下,《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成绩通过后一年内,通过《会计电算化》上机考试,考生就可以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无纸化考试模式下,每个考生的考试试卷都是随机组成的,并且考试成绩即时生成。考试方式为实行《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科连考,考生各科成绩必须一次性同时合格才能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基本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是会计工作岗位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之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既有会计法的知识、又有票据法、税法、财政法等法律知识,容量大、知识点多。为降低同一考场不同考生试题重复率,采用无纸化考试的模式下,题库的题量非常大,考核的知识点既全面又细致,教材上的任一知识点都可能被抽到。因此,《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中通过率最低的一科,意味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是否通过直接决定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二)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情和学情分析

我院财经管理系会计电算化专业成立近40年来,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一向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通过率。然而,2013年7月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国范围内实施无纸化考试,三科连考且必须一次性通过的考试新模式,使得从业资格考试难度加大,考证通过率迅速降低。截止到离校前,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2013级学生考证通过率累计37.44%左右,远远不及以前传统试卷模式下的通过率。

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入学的录取分数要低很多,也就是说,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薄弱,而且高中时代在学习上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枯燥无味,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多,多数学生根本没有主动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在传统纸质考试模式下,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考试经验给学生梳理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做笔记加上记忆进行强化巩固,多数学生都可以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但在无纸化考试模式下,随着考核的知识点范围的扩大,教材上任一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试试题的命题点,这一变化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即使再怎么努力学习,也不会记住这么多的知识点,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和考试的自信心。

二、无纸化考试下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学生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学习的难点较为集中,考试时模棱两可,主要原因是内容枯燥,没有兴趣学习,因而无法记住相关知识点。本文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无纸化考试下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教学内容与资格考试考点融合

为激发学生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动力,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点结合起来。教师在教授该课程的过程中,应当选择既适合教学又适合考证的教材,并且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对零散的知识点和考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便于学生进行理解、记忆并掌握。

2.建立模拟考试平台并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在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由于有些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再加上对考试操作界面不熟悉,容易造成考试时慌张,进而影响发挥。

通过模拟考试和相关练习,有利于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并促进教师对此部分教学点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变通。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兰贝斯会计无纸化考试模拟教学软件、长沙青蓝软件系统和网中网会计技能竞赛等学校网络资源平台进行测评练习,可以使学生通过考试测评检查自己学习过程中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并且通过无纸化考试模拟测试丰富实际考试时的经验。

3.改革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

整合资源,改革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引入情景式教学法。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影像和flas视频等再现教学内容中所描述的教学情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将该课程与专业技能比赛、课堂知识竞赛相融合。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其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在本专业技能比赛方案的设计中,应增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知识点的比赛内容和项目。②为营造班级内部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课教师应经常组织课堂知识竞赛,并制定一系列的的奖惩措施。

(3)引入案例教学法。首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自己动手寻找章节案例,然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出重点和难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往年的可准标准给定的考核c评价标准虽然包括过程性考核(40%)和期末理论考核(60%)两部分,但是过程性考核只包括考勤(10%)、作业(10%)和章节测试(20%)三个方面,尤其作业和章节测试可能存在相互抄袭的现象,并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调整过程性考核的组成部分,除考勤、作业和章节测试外,还需加入学生与教师平时上课时的互动,包括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教学评价改革后过程性考核依然占期末总成绩的40%,但其组成内容改为考勤(10%)、作业(5%)、章节测试(10%)、个人表现(10%)、团队表现(5%)。

四、无纸化考试下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备注:由于15级会计专业学生仍在校学习,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不做统计。

通过对13级和14级会计专业学生离校前考证累计通过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2014级学生离校前考证累计通过率75.45%左右,和2013级学生37.44%的通过率相比,明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排除考证次数增加带来的考证通过率提高的因素,我们对不同年级学生考证次数及通过率做了调查问卷,由调查问卷的数据可以得出:13级会计专业学生单次考试通过率平均为47.67%,14级学生单次考试通过率平均为60.53%,15级学生单次考试通过率平均为73.53%。由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朱小娟.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转变[J].职业教育.2014(26).

[2]雍媛媛.基于课证融合、课赛融合模式下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

第8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Logistic回归分析

Abstract:In our financial system commercial banks are as the main parts, the stability and health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even to national securit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bank financial risk,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bank financial risk,by comparison of commercial banks management stable and commercial banks management appear of financial risk in capital adequacy,credit,profitability,liquid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in five aspects significantly index,and then uses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to make up a multiple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bank financial risk measuring model,it is expected to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financial risks,by beforehand control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health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restrain the economy fluctuation,lay foundation of realizing the virtuous cycle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promote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to develop along good situation.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financial risk measuring,Logistic regression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11-0055-05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核心,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其风险性与生俱来。而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交叉性特征,决定了一旦商业银行出现财务风险将会很快波及到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然而鉴于我国商业银行有其自身的特点,很难直接将国外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警情测度模型直接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并且由于国内银行有政府的隐性担保,迄今为止很少有商业银行经营失败,因而国内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方面的研究也都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基础之上,试图从反映商业银行各个方面能力的指标入手,建立一个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地反映商业银行财务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状况不佳或资本结构不合理而承担的风险。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是指银行监管当局依照相关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与审慎经营原则,通过选定一系列反映银行风险迹象的指标,运用规范的统计分析方法实现对银行财务风险早期识别的过程。

本文在国外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借鉴《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和其他常见的用于评价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指标,从资本充足性、信用、盈利能力、流动性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作为初选指标来评价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见表1)。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运用特征方程和正交变换的数学处理方法对选取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运用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和风险预警指标权重得出风险预警综合指数值,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做出量化评估,从而得到“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两组研究样本,接着利用均值方差模型,通过比较两组研究样本的财务特征的显著性差异,找出影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和指标,建立一个包括7个解释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

二、研究样本的选取

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由于资料来源的限制,本文收集了包括所有上市的商业银行和几十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56家商业银行2006年、2007年和2010年的财务报告,利用财务报告的数据整理计算出上文确立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测度指标后,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指标集的权重。依据确定的权重计算出各个商业银行风险综合评价分数,综合得分越高,银行的经营状况越好。根据得分结果,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的比值大于1.4定义为无警、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比值小于等于1.4大于1.2定义为轻警、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比值小于等于1.2大于0.8定义为正常、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等于0.8大于0.6定义为重警、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等于0.6定义为巨警。将无警和轻警界定为“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将重警和巨警界定为“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由此本文得到所需的两组研究样本和检验模型准确性的两组研究样本。

首先,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是常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的两个统计指标,本文借助SPSS17.0对风险测度指标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来确定风险指标是否适合做指标精简,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选取的银行2006年、2007年和2010年指标数据的KMO检验值分别为0.513、0.527和0.518,银行2006年、2007年和2010年指标数据的Bartlett检验值为0,综合两个检验值的结果说明选取的财务风险警情测度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则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其次,利用2006年、2007年和2010年的数据提取公因子并选取特征根的值大于1的因子。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共同度检验表(见表3)。

从表3可知,提取公因子后变量的贡献率较大,信息丢失较小,提取因子的效果较为理想。

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界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方法上对权重的确定大都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因为它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但它的应用都是通过专家征询直接进行定量确定,由于现实世界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主观判断固有的含糊性,导致指标权重确定的不准确性,而且加大了指标权重确定的工作量。基于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克服了层次分析法的缺点,以减少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指标权重的可靠性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界定的准确性,对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的步骤是:设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为X1,X2,X3,…,XM,其中M表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个数。假定共有N个公因子,分别表示为F1,F2,F3,…,FN(N≤M),则预警指标和公因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写成矩阵的形式为: 。其中X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向量,A为公因子负荷系数矩阵,F为公因子向量, 为残差向量。公因子F1,F2,F3,…,FN之间彼此不相关,称为正交模型。结合正交变换和因子分析法的公式,指标XM的权重可以确定为:

因此本文采用常用的VARIMAX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Aij(i=1,2,…,17,j=1,2,…,7),则风险指标X i的权重W i为:

根据确定的指标赋权公式计算2010年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各指标权重,计算过程和结果见表4。

利用相同的方法计算2006年和2007年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的2006年、2007年和2010年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5。

最后根据各家商业银行数据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各商业银行风险综合评价分数。

以2006年、2007年和2010年风险综合评价得分平均值为依据,将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大于等于1.4和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等于1.4大于1.2的银行划分为“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将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等于0.8大于0.6和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0.6的银行划分为“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由此得到本文构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模型所需的33家“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49家“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两组研究样本,以及检验模型准确性的27家“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6家“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

三、模型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出现前,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相关的经济金融指标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异常变化,银行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这些出现差异的指标值的变化来加以预警,因此寻找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早期预警信号指标,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估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导致银行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最终引发银行财务风险,因此在选取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时,不仅要考虑指标体系的全面性,而且要考虑指标对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非重复性和非耦合性,尽量使所选的指标体系达到最小完备组合。

因此在构建模型前,首先需要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警情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在出现财务风险之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从而找出建立模型所需要的因变量,本文采用M-W-W检验和T检验比较均值差异,对选取的构建模型的两组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见表6。

从表6可知,“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在X23、X25、X33、X41、X42、X43和X51这7个指标上出现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文选取这7个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二)模型的建立

一般对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评价可以考虑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但是在本文中对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界定只有“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这两种状态,因此,一般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然而,Logistic回归分析法不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克服了线性方程受统计假设约束的局限性,不需要满足正态分布和两组协方差矩阵相等的条件,得出的结果直接表示企业发生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大小,操作简单、结果明了,因此本文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模型。

在所选取的112个样本中,令“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因变量取值为0,“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因变量为1,以上文所选取的7个风险测度指标为自变量,利用SPSS17.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Logistic模型的系数及相关参数见表7。

由表7可知,基于7个财务风险评价因子构建的Logistic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为:

P为“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的概率,X23为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X25为拨备覆盖率、X33为风险资本净利率、X41为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X42为流动比率、X43为存贷比、X51为净利增长率。

(三)模型的检验

将收集的2010年56个商业银行的样本代入所构建的模型中,计算P值,将“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的临界概率值取值为0.5,检验结果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Logistic模型对“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的预测精度达到了92.59%,对“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的预测精度达到了83.33%,对检验样本的总体预测精度达87.96%。这说明该模型具有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四、结论

本文将Logistic回归法引入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从资本充足性风险、信用风险、盈利能力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发展能力风险五个方面建立了适合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一)虚拟了“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

通过将样本银行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各个样本的综合得分。最后将样本银行的综合得分值与综合得分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划分“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与“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的界定线,既克服了我国缺乏破产银行样本以及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历史数据的困难,又避免了以往人为评估银行风险状况的主观随意性,提出了评价商业银行风险度的新方法。

(二)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

通过对“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和“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进行M-W-W检验和T检验比较均值差异,对两组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和“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相比,在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拨备覆盖率、风险资本净利率、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流动比率、存贷比、净利增长率这7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应将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拨备覆盖率、风险资本净利率、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流动比率、存贷比、净利增长率这7个指标作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重点监测指标。

(三)基于Logistic回归法构建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模型

利用筛选的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等7个指标作为因变量构建了Logistic模型,通过对模型预测精度的检验,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经营者可以利用该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1]张美恋,王秀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风险系统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5,(3).

[2]Ohlson J.A.1980.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9,(15).

[3]中国银监会银行风险早期风险预警综合系统课题组.单体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9,(3).

[4]张友棠,韩鹏,张勇.国有商业银行隐性财务危机的成因与检测指标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10).

[5]郭志刚主编.社会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何惠珍.上市保险公司财务模型选择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10,(6).

[7]John H. Boyd and Gianni De Nicolo.2005.The Theory of Bank Risk-Taking and Competi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9(15).

[8]李光敏,李国屏,于雷.灰色层次分析法在农用地定级因素因子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第9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范文

为确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省财政厅《关于全省20**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根据实际情况,就我市报名工作的有关具体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①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②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③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考试科目: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2.会计基础;3.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

参加考试的考生务必按以下情况的规定选择考试科目:

1.已通过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且成绩在有效期内的人员,凭上述合格单可单独报考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科目。

2.已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以毕业证书日期为准)起2年内(含2年),凭上述毕业证书可单独报考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

3.不属于以上情况者必须同时报考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以上(含五级)三科目考试。

三、报名时间:20**年4月20日--30日(双休日照常办理)。

四、报名地点:

1.市区报名点:旧学前47号**市会计服务中心(不包括吴中、相城区)。

2.各市(县)、区报名工作由各县(市)、区财政局会计管理部门组织和安排,并将要求及时对外公布。

五、考试时间及准考证领取时间地点: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两科目采取笔试方式,时间为20**年11月5日。

市区考生准考证10月16日起至三香路389号市行政服务中心西区二楼财政局窗口领取(双休日休息)。

2.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采取机考方式,时间为8月中下旬(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市区考生准考证8月1日起至三香路389号市行政服务中心西区二楼财政局窗口领取(双休日休息)。

3.珠算考试时间为8月中下旬(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市区考生准考证8月1日起至乌鹊桥弄18号南楼102室珠算协会领取(双休日休息)。

*、其他要求及注意事项:

1.报考人员报名时须填写《**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表》,并提供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同底版)及身份证、毕业证等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

2.报名中有关会计类专业是指:(1)会计学(2)会计电算化(3)注册会计师专门化(4)审计学(5)财务管理(6)理财学。

3.为照顾应届中专以上(含中专)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毕业生参加本年度的考试,将在7月24日--30日针对上述对象进行一次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