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现代科学新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科学新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科学新技术

第1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景 模拟实验情景 丰富课程资源

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对跨世纪人才的高度关注点着眼于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优秀科学素养的精神。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创建是无疑是一项突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开篇就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基本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一提法足见小学科学课程在现代教育中的举足重轻的地位。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下,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却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不论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认识中小学科学都属于弱势科目,可有可无。科学课涉及的内容较广泛,需要老师也要有较广阔的视野,扎实的知识基础,有的又比较抽象,离学生的实际距离较远,实验的材料很多又难弄,而且费时费力,所以不受老师们的欢迎,反正是"副科",干脆手拿教科书,照本宣科,如此枯燥无味,学生自然也不喜欢。因此教与学都缺失热情,最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混"迹于滚滚教育改革的成就中。

过去,我的科学课堂也是死气沉沉、强记硬背。近几年,却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回顾反思发现:电教手段的运用功不可没。电教手段在语、数、英学科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感到尤为明显。现代教育技术以声感、形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抽象变形象,复杂变简单,远在天边变近在眼前,大大降低老师的教学难度,效果显著。当然实际操作中只有恰当地应用好电教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与学中的媒介作用,化难为易,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电教艺术的关键在于巧用电教手段。教学中不注意电化教学的特点,不考虑选择运用电教手段的时机,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景。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动机。过去的教学多是以质疑、图片等单一的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一上课就毫无学习欲望,懒于思维。我尝试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软件、设计并制作动画等创设激趣情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升旗手是往下拉旗绳,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根据平时观察的经验,马上作出了回答,教师再放大旗杆顶端的部分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这种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科学知识。

2、创设感知情景。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借助挂图或模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感兴趣;我借助电教手段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学生学自然兴趣浓厚。如讲《植物和我们》一课,学生掌握了植物的概念以后,能否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些部分。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以番茄为例,通过动画演示,将番茄的生长过程展示剖析,学生很容易识别出番茄的各组成部位及名称。学生通过表象获得了感知,把概念和"实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总结出植物的结构特点。再投放几组植物投影片,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学生能很快识别出哪些食用的是根,哪些食用的是叶。在情境中引发了兴趣,烘托了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既学到了知识,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模拟实验情景,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科学课上有很多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进行实验,但是有些内容是很难在课堂上用实验的方式完全呈现的,而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教师说得费劲,学生也听得吃力,这时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实验情景,教与学都变得轻松、容易。例如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时,过去的模拟实验,是一生手持手电筒当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亮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亮绕地球一周,从而分析日食与月食的成因。这种模拟实验受一定条件的限制,用手电筒当太阳必须在光线暗的地方进行,学生操作的"地球"与"月亮"的运动不规范。现在我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动画,不但能真实地模拟出三个星体的公转,还能呈现出三个星体的自转,而且更接近于真实的实验条件,教师只要在旁边稍加点拨,学生就能一目了然。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模拟实验,更接近于真实的实验情景,它有大小互换、虚实互补、零整拼装、动静结合和远近交替的特点,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立体感,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还比较安全,教师更容易控制实验条件,而且操作性强,教师便于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三、妙用配套光盘资源,有利于丰富课程资源,深化学生的科学品质。

第2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历史学科教学 整合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没有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阴影,教学观念上,突出“教师中心”、“知识本位”,在教学中,教师片面地突出知识的传授,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法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重教不重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本无法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便可想而知。

新课改以来,学校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目前学校以国家级课题《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龙头,经过集中研究、实践、探讨,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3.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

二、信息技术和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教学优势

1.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再现历史景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历史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过去性,历史是不能进行试验、重演的。而信息技术却可以将声音、文本、动画、图像集于一体,把书本上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使历史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把过去的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把死的历史变成了活生生的历史,变“看历史、听历史”为“感悟历史、体验历史。”

2.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好多内容比较抽象,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时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它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如讲“英国的权利法案”内容时,对于法案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我在课堂上补充了权利法案内容的原始文献资料,学生通过史料获得了深刻的记忆,很轻松地突破了重、难点。

3.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功能,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历史既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可以动手操作(触觉),这有利于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现代教育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那么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视觉和听觉,三小时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65%。

4.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仅凭教师的单纯讲解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手段单调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采用多媒体课件就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动静结合的画面,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等心理因素保持十分良好的状态,使乏味、枯燥的历史变得有趣、轻松,再加上教师必要的讲解,就会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这段历史时,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学生只看教科书上的内容往往看得红火热闹,对于那一阶段的历史却没有什么感觉、印象,这就不容易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但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这一阶段的图片、纪录片,以及其他的材料输入多媒体课件,使触目惊心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真实的画面,再辅以教师的讲解,就会引起他们对历史的深度思考。看似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实质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使学生明白表面现象下的本质含义。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领悟到教学内容的真正含义,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5.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传递情感,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中学历史新课程的标准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历史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平时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和粉笔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教师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强化和训练,而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这样,爱国主义的培养,民族情感的培养,就流于形式,成为空话。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优化整合的优势,这就为历史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我相信只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去开发、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就一定可以实现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第3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021-01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陈至立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这种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科教学中。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乐趣---志趣逐级发展。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象、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的为学生传递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多的聪明才智。如截面问题,折叠问题,侧面展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形,空间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这些传统教学的困难,通过计算机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再如利用计算机可以测算出平面内任一点的坐标,当用鼠标拖动点运动时动点的坐标的变化能及时显示,可以通过动画生动地表现曲线作为动点的轨迹的形成过程,《几何画板》对九年级《圆》这一章有关轨迹的问题的解决特别得心应手。

二、人机互动优化探索新知的形成过程

多媒体计算机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人机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例如几何中的旋转问题:一个正方形的一个顶点绕着和它全等的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旋转,重叠部分的面积和原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用flash制作好课件,让学生在课件中亲手旋转操作得出结论。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这种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降低知识的难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乐于接受。

三、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媒体技术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提供各种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初中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用Authorware软件编制试题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另外,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极大,多媒体技术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载体。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将问题设计成A、B、C三级,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级别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了最佳教育效果,而教师也可以根据现场反馈的情况重新确定难点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显示出极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五、启迪思维,提供创新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能力

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可用《几何画板》先画出任意三角形ABC,再度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并求他们的和,学生发现他们的和为180度,然后让学生任意拖动其中的一个顶点,使三角形ABC的形状发生改变或位置发生变化,学生发现每个内角的大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和还是180度,并且将刚才的数据列成表格,便于进一步比较与发现规律。于是学生可以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为180度。同样用《几何画板》将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内角通过割补与另一个角构成一个平角,通过演示,再次展示定理的发现、证明过程。另外,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能充分挖掘教材,有利于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的教学时,用几何画板制课件,让学生操作看a的正负性的变化引起图象开口的变化;│a│的大小的变化引起开口大小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六、多媒体的正确合理使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4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巧妙融合

科学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我们了解科学知识的宗旨就是保护自然环境,珍爱自然生命,所以对于人类赖之生存的地球而言,科学是它的“保护罩”。因此,从小学起教师便要着手自然科学知识的灌输,从而让学生对科学的了解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加深。本文旨在以信息技术的大势凸显教师教学渠道之宽阔,只有灵活地将各大有效技术串联在一起才能使课堂绽放出精彩的火花。

一、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科学课堂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科学领域的解释往往侧重于抽象、绕口、复杂,其难度自然也超出了小学生的正常可接受范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创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借此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进而深入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水的形态变化”这一小节开讲之前,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形态”二字的含义吗?生1:指的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或状态。师:是的,那你们在生活中亲眼见过水的哪些状态呢?生2:自来水、蒸馏水等是液态的,具有可流动性。生3:冬天里液态水会凝结成冰,成为固态。师:同学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可知你们对于周边的生活观察还是较为细致的,但是还有一种形态大家都忽视了。此话一落,学生都陷入了沉思:水还能呈现出哪种形态呢?教师可稍做提示:液态、固态都呈现过了,还缺哪种状态呢?有同学立马反应过来:气态。既然水的三种形态已向学生托盘而出,于是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像、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及其三种形态之间的变化关系。然后让学生用文字叙述的方式将“自然界中水发生变化的条件及过程”完整地表述出来。等学生完成这些任务过后,教师还需帮助他们得出促使水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原因是温度的高低关系的结论,其中以0℃为变化的分界点。通过以上的多媒体学习,学生就能知道气态水包括“霜、雪、露、雾”等多种形式,再者这些字都是雨字头,自然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教师分别将水的固态、液态、气态表示图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得出三种形态之间的不同点,而后在用箭头关系表示出转换循环图,这样一来就加深了学生对水循环的记忆与理解。

二、创设模拟实验,促进学生知识建构

现代信息技术是协助科学教师一改传统教学风格的最佳辅助工具,所以在创建先进课堂、营造良好气氛的同时,教师可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凸显课程的主旨和整体教学目标,开展模拟实验,让学生在知识的感染下逐步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中来。例如,在研究地球上的“可利用性水资源”这一概念时,教师首先向学生灌输了只有淡海水才符合人类食用标准的知识,但“可利用性”的标准并不仅仅局限于“可食用”这一方面,也包含可运输、可转化、可滴灌等作用,因此在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水的循环利用”这一思想成为关键点。为了促进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教师可利用Flash课件制作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动态图,然后再用对应的箭头标示出哪一部分水蒸发到达了大气层,而又有哪一部分水降回到海洋中,只有熟知了这一过程,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在“改善水的质量”这一实验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思考正确的解决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给予了学生一个见证“动态水循环”的最佳平台,使得教学效果加倍。当多媒体与课堂紧密相融时,学生也会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微世界”中以更仔细、更全面、更清晰的心态去观察,发现“新大陆”,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

三、突破理论教学瓶颈,延伸教学内容

第5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方兴未艾而又不轻松的话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两者整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现结合我身边整合的现象谈一谈我个人对整合的简单理解。

首先,要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必须清楚以下几个概念:

一、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由信息媒体和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两个要素组成。从教学应用的角度看,直接应用比较多的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二、什么是学科课程整合

从理论上讲,学科课程整合意味着对学科课程设置、各学科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学科课程整合指打破学科课程间以及课程与生活生硬的割裂,重新归于知识一体的课程追求及形态,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之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做了如下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教授做了如下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习;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识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

结合我们中学教学的实际,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学各科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更好的促进各科课程的教学,同时促进师、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

其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表达心中的知识含义,学生更快的接受所接触到的知识。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二、不要为了整合而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本、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媒体整合在一起。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很好的辅助作用,但也只是辅助作用而已,万万不能将手段作为目的。即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要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应该充分发挥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不能滥用互联网

现在很多学校都接入了国际互联网,为了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许多教师动则让学生到网上找知识、自学,出发点是好的,但许多学生借此学会了玩网络游戏。诚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一定要把握好适当的尺度,能由教师利用网络解决的先由教师解决,实在需要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知识、扩展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监管,切忌“大网”一撒放任自流。

四、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教师不能各行其是

近几年来,宽带、校园网铺天盖地,多媒体教室比比皆是,而面对优越的条件,有些人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课程整合理解片面,学科老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多数是信息技术老师的事,因为信息技术老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己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存在缺陷,将整合的趋势拒之门外。信息技术老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学科老师的事,学科上的事我不太明白。殊不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将整合课上得有声有色。

五、要持之以恒,避免整合流于形式、应付了事

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达到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实现的,个别教师在整合初期热情高涨,言必提整合,课必用信息。时间一长,在讲课的过程中遇到信息技术上的难题,或者是几堂课下来没有明显的效果就没了热情,走回了老路。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为教学注入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教学中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

六、要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不断创新

第6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同一段时间内,人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量是不同的。其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达94%之多。另一实验还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学习时注意的集中率是83.7%,而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听觉的,注意的集中率只有54.6%。以上数据说明:视听结合所接受的信息量和记忆度都超过单项感官接受的效率。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文化一脉相承,漫长的中国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资料。这些丰富的图文素材为历史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资源共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网络上的资源共享优势一改历史教师传统的单纯使用教材、教参备课的方式。历史教师随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充实自己的个人素材库,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筛选、整理、提炼,实现备课的创新。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构思,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历史过去性和一维性的特点,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变成形象、生动、直观的历史展现,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情感共鸣,使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网络支持下的学科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教学的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余地得到无限延伸,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得到尽情发挥。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的历史。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这些资源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所以历史教师在开发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讨论的问题、撰写的文章以及完成的作业,给予个别或普遍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应该说,学生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问题的提出中,常常能闪现出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学生的问题可能会打乱教师的整个教学进程,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要完成教学进度而无视学生的问题,那将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地应用信息技术时,不仅要理解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要了解学生,还要考虑到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要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只有这样,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才能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实践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历史课堂中的现代建构意义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计算机的帮助,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民主的氛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网络建立联系,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的转化。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由性和主动性,藉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随着历史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学科信息化平台的创设,学生就会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寻未知,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养成,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知道怎样获取知识,知道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可以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和凝练,从而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这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学科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向前发展的各个时期,先后形成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历史课堂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7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学;小学;现代技术;教学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现代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如何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达到这些目标呢?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我曾经听过一节有关计算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二、捉住亮点,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他能想老师所想,有甚者能想到老师想不到的。如:我在给学生上《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竟然将每一个问题都轻松的转化为他们最能理解的元角分问题来进行大小比较。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三、让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美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唤起人们的愉悦。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充分揭示数学美,能使学生对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美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在讲《对称图形》时,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距离学生较远,不能亲眼所见的生活场景再现的优势,让学生欣赏教师从搜集的大量具有对称现象的美丽图景。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探究欲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意识。然后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能看到哪些对称图形,并让学生画出各种对称图形,这种审美心理活动能启迪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触发智慧的美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有符号、公式和理论概括的简洁美与统一美、图形的对称美、解决问题的奇异美,以及整个数学体系的严谨和谐美与统一美,等等。但是学生未必能感受到这些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这些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之美。

第8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一、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实施整合不可忽视的前提

很多实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了信息技术就是课程整合,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和交流的工具。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对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什么没有搞清楚。把整合的重点放在教师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在教学中多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域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一种手段方法,它没有改变教学内容,更没有触及到教学结构的改变,它只是作为教师辅助教的工具,不能改变教师、学生的地位、作用。它巩固并强化的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巩固并强化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手段方法,是辅助教师教的手段和方法,而整合则涉及到教学结构的改变,通过整合可以建构或营造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学生上网收集更多的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就可以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这样就不仅仅是手段方法的改变,而是涉及到教学结构、教学环境的改变。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整合的局部,而不能理解为就是整合、等同于整合。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景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这也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二、硬件建设的不平衡成为影响课程整合的全方位推进的瓶颈

由于办学条件的不平衡问题,各学校的课程整合步伐也有很大的差异。重点中学的设备配置要高于普通中学。一些走在教育信息化前列的学校,拥有自己的校园网、资源服务器,学生能够自主开发基于课程专题的学习型网站,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甚至从未使用过计算机、课件、因特网,电子邮件等,所以,经济的不平衡造成了各地信息技术水平的层次不一,进而影响到到课程整合的全方位实施。

实施整合的前提是有基础的硬件环境,但没有硬件,整合只能是“纸上谈兵”。在目前基础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硬件建设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自筹资金购买硬件设备。所购设备不能追求高档、不赶时髦,只要求可行、实用。二是学校、社会、电脑公司联手进行硬件建设。单靠学校自己的那点可怜的经费去搞硬件建设,就是再等到三五年也不一定办成事。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首先求助社会上一切愿意资助的单位或团体;然后和有实力、目光长远的电脑公司协商、合作,一次购买设备三五年内分批付款,电脑公司让利,学校计算机的配件由电脑公司供应,实现“双赢”。三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闲置着较多数量的低配电脑,扔掉可惜,留着无用还占地方。通过采用合理技术可使计算机重新上岗,并能很好为教学服务。硬件建设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力求实用、可行即可。解决了硬件建设问题才能为整合铺平道路。

三、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是影响整合实施的重要因素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参与者,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现代化的速度和方向。如果教师不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特别是计算机,他怎么可能给学生以技术、思想上的指导呢,更不用说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整合研究发展的方向就是将研究性学习与课程整合结合起来。一次成功的整合课需要时间、资源和技术的支持,需要多部门教师的协调配合,每位教师承担不同的职责:图书管理员提供文献资料、书目及电子搜索环境;计算机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因特网搜索和查询技能,以及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并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予以技术上的帮助;美术教师提供所需要的艺术素材,并协助学生设计符号;任课教师描述计划和组织相关的活动,帮助学生鉴别和查找资料、评价学生的作品等。由此可见,整合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没有娴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整合”只能是“凑合”。

教师目前在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office软件的使用、浏览器的使用、上传下载文件、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使用网络学习工具等。给学科教师实际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是实施课程整合的必要条件。许多学校采用“外请专家、内用高手、内外并用”的方式,把培训工作做在实处,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为整合实施提供了人力支持。

第9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

1.引言

《现代通信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主干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考试科目之一[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现代通信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有关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数学要求高,公式推导多,抽象难懂,如果没有配套的实验课程同步,学生会觉得这门课枯草乏味,缺乏兴趣。同时,对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来说,光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然而,目前的通信实验课程多数只重视实验结果,不讲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生们会根据书本上给的公式来代入仿真软件,但不关心如何建立模型,以及如何使得建立得模型更加得简洁,节省资源,因此也就更谈不上今后综合应用这些科学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了。针对这种情况,通信技术专业的《现代通信技术》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是为配合《现代通信技术》课程而开设的,是与《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同步但单独开设的一门课程,使用教学仪器厂家的通信原理实验箱进行实验,几乎全是验证性的验。单纯验证性实验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第一,理论课结束后,学员对实验的预期结果非常清楚,实验课要做得工作仅仅是再现结果,因此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大,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不高。第二,通信原理实验箱模块设计不灵活,每个模块的设计只能完成既定的实验结果,学员不能对实验进行优化,更谈不上通过实验进行科技创新。第三,因为资金问题,实验所用到的硬件设备较陈旧,设备层次低。

3.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关键在于实验内容的改革,按照我院课程标准,拟定新的实验课程教学方案,使实验内容既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又与现代通信技术同步发展。针对我院实际情况,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从以下内容入手:

3.1 注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预先设计好的,只要求学生按照已知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2],这种实验方式在基础训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目的是:①对相应的理论课进行验证,例如眼图试验。②加强基本技能如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而这种实验的最大缺点是只要你的仪器好用,线的连接正确,在示波器上波形和数据马上显示出来,因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加强创新型实验

在实验性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一些设计性试验,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设定的。这部分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给出设计性实验的研究方向,把班级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必须选择一个设计性的实验题目,在理论课结束之前必须完成。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通信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如:选项、立项、方案论证、模块设计、仿真实现、装配调试、系统测试、总结报告、文档整理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付诸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及合作精神。完成学生由单元设计向系统设计的过渡,掌握现代化设备在系统和实验中的应用,为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实验改革的体会

鉴于作者的体会,通过以上方面的改革措施,《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果。把一直以来“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改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通信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或从事研究奠定科学素养,也为以后从事其他工作时,提供良好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方法模式。

4.1 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程序,独立完成《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他们既是实验的设计者,又是调试者。从查阅资料开始,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方案论证、编写算法程序、调试系统、选择参数、直到得到佳实验结果。在这种创造性的工作中,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和大胆创新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如有的学生用自寻优的方法寻找设置实验参数,以求获得最佳控制效果;有的学生将人机界面设计得十分美观、实用等等,这些例子举不胜举,总之实验把动脑和动手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2 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作为指导教师,本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但由于电工电子实验是面向全校工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比较重。为了提高效率,实行的是通信、网络、交换、电工等各门实验课的教学人员分别固定的方法。每位老师基本上只负责其中一门或两门实验课。这样,虽然教师能对所负责的实验课内容非常熟悉,但若长此以往,则对其它方面的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学习,不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然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测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训练过程中,不但扩大了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且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贯穿综合性考虑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5.结束语

实践证明,以上对实验课程进行的改革与探讨很有意义,这种“以学为主”的实验教学形式,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当然,要能完全按照文章所提及的思路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还需要有教学安排上能增加试验课时量,同时获教学实验经费上的支持。有理由相信,经过多方努力和进一步完善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实验课程的教学必定会更上一层楼,使实验室真正起到大学心脏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纪越峰.现代通信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