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农村种植扶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种植扶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种植扶贫

第1篇: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重要“载体”

1.针对性。由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的群众性经济组织,因此,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角度分析看待贫困问题,就能够使我们对各地贫困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具有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从而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是有利于摸清贫困底数。由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的参与者是当地农户,因此从合作组织的渠道,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一个地区贫困农户的准确情况,可以使确定的精准扶贫对象更加具体、更加准确,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扶贫主体错位的问题,确保扶贫工作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二是有利于找准贫困类型。在找准精准对接对象的前提下,要使扶贫措施能够与贫困问题有效对接,还必须对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相同贫困问题中的不同贫困类型。由于合作组织的本土性特点,可以在这一方面为精准对接提供有益的借鉴。三是有利于完善对贫困农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在摸清底数和找准类型的基础上,完善县造册、乡建档、户立卡的精准扶贫管理体系,确保精准扶贫有目标、有步骤、有计划推进。

2.互。扶贫开发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扶贫资金、物资转变成贫困地区的产业优势,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增强贫困地区和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不可否认,要让以个体为主的贫困农户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仅仅依靠各级政府的扶持和贫困农户自身努力是难的实现的。因此,在确保各项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进村入户的前提下,还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互功能,通过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等措施,助推贫困农户把发展的着力点用在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方面,放在增强自身发展实力方面,放在提高文化素质方面,增强贫困农户的市场意识,逐步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3.专业性。合作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专业性特点集中体现为:在扶贫项目的选择方面,合作组织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分户实施、合作开发”的思路,帮助、引导贫困农户发展以当地资源为依托的特色产业,使扶贫政策措施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在土地等资源利用方面,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健全土地流转等形式,提高贫困农户的资源利用效率,为贫困农户构建稳健的收入来源;在科技扶贫方面,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在组织内部建立相互支持的方式,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科技难题;在延长产业链方面,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公司十农户”、“能人十农户”等方式,帮助贫困农户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4.持续性。由于贫困地区的突出特点,精准扶贫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因此,要推动现有贫困农户在初步实现脱贫的前提下稳步发展,不仅需要各级各部门继续给予广大贫困农户支持和帮助,更主要的还在于通过健全完善合作组织的功能,为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和贫困农户稳定增收提供持续不断的载体支撑。

二、充实“载体”功能,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对精准扶贫的促进作用

1.提高认识,强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载体”意识。站在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组织动员贫困农户、推进山区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中的“载体”作用,把加强合作组织的功能建设与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政策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为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开绿灯、办实事。精准扶贫规划要把合作组织发展纳入其中,精准扶贫工作要把帮助合作组织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使合作组织建设真正成为精准扶贫建设题中应有之意。

2.突出重点,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精准扶贫的示范带动作用。立足精准对接,明确精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立足促进贫困农户的“造血”功能,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人牵头、团结互助的优势;立足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科技扶持、促进市场流通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贫困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立足长远发展,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经济在推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帮助贫困农户稳步脱贫致富。

第2篇: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一、农业产业化扶贫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脱贫的关键

我市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但是农业资源不是最贫乏的,都有不错的资源,可以种植大面积的耐旱粮食、饲草和耐旱的中草药,既保护土地植被又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收入。现在一些被认为贫困的地区其实并不完全是资源贫困,而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生产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造成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所以产业扶贫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家的扶贫投资主要通过国家各级政府的扶贫机构,把扶贫资金投入到到贫困地区的家庭或企业中。从我们目前的情况看,分散使用国家扶贫资金的结果是贫困地区依然贫困,经济落后地区依然落后。许多具有市场潜力、具有市场效益的农业项目,没有得到规模化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所需要的资本金,没有得到国家产业化扶贫投资的有力扶持。

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是脱贫的关键。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就是要解决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中缺口所需要的资本金问题,对现行农业扶贫投资模式进行调整,可以改变当前只有单一部门投入的劣势,可以整合农业、畜牧等部门的资源优势,让扶贫资金可以发挥更大优势,符合市场竞争规律,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财政政策,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二、农业部门在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1、以"农家课堂"为主的人力资源开发,扶优扶贫。"农家课堂"是开展农村主体的精英培训,通过"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培训,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宣传、培训交流和效益吸引等手段,促进集群技术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通过各土专家演示与农艺师现场解说结合,并充分利用现场不同生长期作物资源及学员的现场培训操作,作为一个新型农民培训的亮点,体现在"多、快、好、省、土、灵、特"几个优势(一是"多",师资来源多样,有效解决定点"农家课堂"的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面狭窄等问题;二是"快",巡回教学快速便捷高效,同样的授课内容相对以往形式可大量减少授课时间;三是"好",直接到农户家中、田间现场授课,减少环节,效果更好;四是"省",有效降低了农民学习成本;五是"土",授课老师主要是土专家、土洋结合教,授课语言主要是本地土话方言,群众感觉亲切易学,授课教材多是经过专家充实过的"土经验"、"土教材",更适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六是"灵",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时期和当地农民朋友的不同需求灵活安排授课,真正实现"地头有问题地头解决";七是"特",充分体现农业种植业培训在农村培训中的重要特殊地位,进一步转变农业干部作风,增强为"三农"服务责任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培养大批技术型农村人才,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传统农业基础与现代农业接轨,促进科技型、开发型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建基地、兴龙头、拓市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2、在推广实用农业技术中,强化科技扶贫。在当前形势下,以科技为动力、为切入点,是实现先进生产力作用、先进文化带动作用,落实广大人民利益的有效方式。通过科技发挥作用,使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渐转变,是农村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我农业部门综合"优粮优经""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配套试验示范,推广生态富民"百千万"工程、小蚕共育、应急粮食试验示范、烟稻轮作、油菜+中稻、猪+沼+果+灯+鱼,茶叶综合化工开发、特色立体农业种养、农作物"三避"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中草药gap技术应用与推广、高山玉米高产示范栽培等农业实用综合技术,优先解决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延伸产业链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并围绕关键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形成简便易行的标准化的成套实用技术,以优势区域为基地开展技术组装、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为右江河谷和两翼山区农业产业调整及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3、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开发建设思路。从年起,将全力抓好"123456",即重点"构建一轴两翼特色农业产业带,研究好三条发展路子,优化四业并举,深入建设五个基地,提升六大龙头",不断强化农业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此工作思路不仅着眼于面上的产业化发展,还将继续紧跟产业扶贫的思路,捉紧壮大和发展,以面上的发展带动整村推进式扶贫的发展。

三、农业部门在扶贫工作中不可替代作用

1、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拓展扶贫空间必须加强农业。

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94%左右,农户收入仍然是"四为主"的格局,即农户收入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占全年总收入的67%;家庭经营收入仍然以农业收入为主,占家庭经营收入的65%;农业收入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占农业收入的78%;种植业收入仍然以粮食为主,占种植业的70%。滞留在农村的农村人口仍以农业的主,因此,农业种植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农村扶贫工作中,农业产业发展仍是基础。

从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型、科技型农业转化的阶段,处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阶段。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需要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把当前分散的扶贫项目、个别行为转化为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通过农业部门的技术引导盘活现有农村资源,并兴办农村龙头基地、协会、企业等,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通过深入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推动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市年将新增水果15万亩、甘蔗10万亩、茶叶2万亩、桑蚕5万亩、剑麻达到20万亩、木薯达到10万亩,优势产业调整优化面积35万亩,新增产值3.9亿元。另外,大力推广良种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收0.42亿元。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40元,超过年预计农民人均增收的42%。而且,农业部门集中了大量的技术基础,一大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农艺师是农村最信任的技术致富带头人,他们与农村群众关系密切,其中不少人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先头部队,是扶贫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因此,农业种植业还将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要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第3篇: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扶贫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贫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同时,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也在不断地提升与扩大。但农村经济的提升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对其进行保障,同时还需要创建一些相应的行业组织和专业协会。200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此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农业高速演变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范围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乡村旅游等各个领域,其服务功能和内容也由单一的服务功能开始向多元化的服务功能转化,这种转化不仅提高了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更为关注,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的还不够充分。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特点与运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农民为了得到相关服务并维护其自身利益而自愿组成的非政府组织,这里的服务可以理解为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一种交易,农民能从这些交易服务中取得实际的利益,这也是他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我国曾对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过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将较为薄弱的小农群体有效地聚集在一起,并且可以实现相对强大的竞争力使其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博弈中。而且,合作社能够较为科学地运用和开发农民所持有的自然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经济资源等等。与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能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有效地减少农户在市场中所承担的风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分工与合作的效率,加快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和发展,有效地完善农业产业的整体结构。烤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一般的企业法人、社会团体不同,它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之上,采用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合作方式,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进行集中化生产管理、统一化农事操作、现金支付劳动报酬和经营收益的烟农联合生产性管理组织。它拥有独立自主、以农民为主体、入社自由、退社自愿和服务于民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

宁远县地处永州市南部,总面积为251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的687个行政村(其中省扶贫开发重点村121个),总人口达83.9万(其中贫困人口21万,低保人口6.7万)。宁远县于2002年被列为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2011年又被列为全省48个扶贫开发片区和重点县之一。宁远县的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往往也都是“传统化”、“大众化”的模式。宁远县左坝烤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9年,是由烟草部门引导、政府主导以及烟农自发组织而成立的宁远县首家烟叶服务合作社,种植烤烟达2000余亩,蕴藏了大量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最为首要的目标就是强调科学知识的吸取和融入,同时还特别重视创新。另外,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发展思路上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缺者为贵,稀者为奇”的理念,在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引导下,运用新型农业管理和经营模式发展合作社和带动农户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农户中的影响逐渐扩大,而且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农村扶贫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近几年的实施进程中,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带动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时还在开发和促进市场导向型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专业化分工和农民组织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它还相应地为教育培训、创造就业机会和老人女性的赋权提供了极大的扶持和推动力。

二、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的扶贫路径

(一)重视科学知识,培育“四型”农民

一直以来,宁远县的烤烟种植都具有产业规模小、劳动强度大、专业化程度低以及投入成本高的特点,当地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都是使用传统而大众化的手工操作生产方式,这使得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抗风险能力极弱,种植烤烟的收益很低。人们想致富,又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也没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这些都导致了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贫困,但是他们拥有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传递运用科学知识致富的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农民不断地种植和培育新品种。在农村发展产业扶贫的同时,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还特别注重创新,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融入。同时,合作社还注重将传统式农民转变为“知识型、技术型、开拓型和管理型”的现代化“四型”农民,运用新型的管理思想和发展理念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

(二)采用新型产业经营模式,降低农户风险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农民不了解市场需求,盲目的种植生产,会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不高,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特色产品优势,无法高价出售,甚至根本卖不出去。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创建之初采取的就是“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社由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在了解市场需求后直接去农产品生产基地跟农民签订合同,农户结合科学技术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公司与农户风险共担。现在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还采用了互联网+扶贫的新型扶贫模式,直接建立自己的网站,在网上进行宣传,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极大地降低了农户所面临的风险,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三)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共同致富

当地农户生活在欠发达的地区而且受教育程度低,在进行农业生产资料选择时,无法判断市场需求,盲目的从众种植,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又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指导,这些都会造成产业结构趋同,农产品质量过低并供大于求,影响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农户的经济收入。因此,当地工商部门对合作社进行相关政策宣传,并组织和鼓励他们积极学习国内外其他合作社的经验。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了四项服务:生产、技术、知识与协作。合作社统一购买化肥农药烟苗等一系列生产资料,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给社员,让社员自愿购买。为了解决单家独户造成的劳动力缺乏等问题,合作社实行统一育苗、统一整地、统一防治病虫和集中运输烘烤。另外,合作社还成立了专门的服务性办公室,随时帮助农户解决一些农业生产相关的问题。同时合作社积极地为农户开拓市场,提供销售合作的信息与平台,让农产品能及时销售出去。为了预防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合作社还跟农民签订报价收购的协议,在农产品丰收时,合作社直接到生产基地现场付款进行收购,这些都有利于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三、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扶贫中的独特作用

(一)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

近年来,我国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扶持政策,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一系列的农业技术下乡服务活动和农民技术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提升,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对象就是其内部成员,在为其内部成员提供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材料、技术和服务的同时,它还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以便实现对优质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和共同致富。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内部将优质与薄弱结合在一起,进行薄弱结合互帮互助,这同样可以有效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还能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

(二)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的主要决策就是实行高效率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大量的烤烟栽培和种植是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的基础经营业务之一,也是其核心业务之一。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降低农业生产多样性的同时,还增加了土地的资本投入量来推动农户最大化的使用土地资源和提升农业产值。在实行此模式的进程中,农户相应地增加了自身的农业专业知识和种植技术。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也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综合效益。

1.有效利用扶贫资金,保护农民利益

为了能有效地实现群体的规模效益,保护农民的确切利益,还需有效利用扶贫资金。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条件,产品的附加值将无法提高。2016年是农业改革发展的关键年,我国有关农业补贴的资金也更侧重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这些注重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倾斜。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不仅可以增加销售渠道,壮大发展队伍,还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有效利用扶贫资金,为宁远县较为贫困的县区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帮助了不少用户提升其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效益。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扶贫中可以有效利用扶贫资金,保护农民的利益。

2.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帮助广大农民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从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立在农业家庭经营效率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方式的交易不仅能降低生产交易的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分工与合作的效率,增强农户升级组合的多元性,为农户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提升生计来源,这对于农村中的贫困农户而言显然又增加了一条能够增加收入和摆脱贫困的道路。

四、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能力

与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链较为短缺,在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才创建几年,产业链还有待延长。同时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改变农户的种植观念、带动农户生产经营经济型作物方面的作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局限性。最为重要的是,合作社还未能给社员农户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因而农民合作社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重点关注的。

在招聘渠道上,为了能够保障人才发展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上都是以熟人介绍的方式来进行人才的挑选。但是,由于合作社中所产生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这会使一些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望而却步,导致合作社团队中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从而造成合作社过于依赖当地的政府部门,缺乏自主增收致富创新的理念,无法正确评估市场需求。人才是合作社发展最为核心的基本要素,人才的缺失会给合作社在实行可持续发展和带动农户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制约,因此,这是合作社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五、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存问题的对策

为了能更好的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比如完善人才制度、细化专业分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等。人才的缺失会对合作社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制约,所以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其次,根据等级制度来进行福利待遇的发放会使部分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和负面情绪,对员工的成长和优秀员工的留存都存在着消极影响,会阻碍合作社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加强农户的话语权,使其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社员才会更为关注合作社的发展,这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应增加农户的话语权,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另外,我们还需要延长合作社农业产业链的形成,细化专业化分工,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意味着农产品附加值的增长,能为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增加农户生计多样性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农户生计的脆弱性。只有解决好以上相关问题才能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农村扶贫中的推动作用,更好地带动农户增加经济效益和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 韩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 肖彦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政府管理职能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3] 李继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4] 刘晓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5] 杨丽丽,黄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探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05):61- 65.

[6] 张礼祥,刘彦.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海南省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9- 51.

[7] 刘艳芳.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兴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例[J].农业经济,2010(05):82- 83.

第4篇: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X年以来,X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结合X实际,立足峡谷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主推“造血式”农业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

一、主要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抓好提前谋划。为保证我市产业扶贫不断深化,引导贫困农户依靠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于X年组建产业扶贫指挥部,市产业扶贫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农业农村局之契机,压实各农业产业扶贫单位、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责任。与全市各农业产业扶贫单位、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共享市乡村三级平台公司长效机制创建成果,年初制定了详细的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抓好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和项目建设,带动贫困农民增收。

(二)创新带动模式,突出特色强产业。

一是建基地、抓示范。引导广大贫困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品果蔬、特色养殖等扶贫产业,通过积极兴建各类种养示范基地,让贫困户看有现场、学有样点。目前,全市打造了草果、特色水果、特色中药材、特色种养等一批特色农业示范点X余个,基地示范带动效应凸显。特别是草果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由最初引种的X亩发展到现在的X.X万亩,人均X.X亩(按照全市人口算),平均亩产量为X公斤(鲜果),以市场平均收购价格X元/公斤计算,为全市人均增收X元,一批贫困户因种植草果脱贫致富。

二是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

昂科达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春林种养结合基地、联民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着力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昂科达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有X亩X基地,带动X户贫困户,长期用工X人,男工X元/月,女工X元/月,中药材采摘期间,临时女工X元/天,临时男工X元/天。银坡春灵种养开发基地在X市X、X和X等地建有X、X、X基地共计X亩,带动贫困户X户,确保贫困户每人年收入X万元,长期用工X人,临时用工X人次。

三是着力培育新兴业态。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电商平台“拼多多”,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依托我市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实施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和扶贫贷款力度,建立健全各类资金投向贫困地区的激励机制,鼓励发动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产品。

四是育龙头、抓对接。

把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内引外联、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和强化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为企业服务保障力度。X年拟计划对带贫成效较好的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持奖励,现正在调整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推荐X市老窝镇宏丰土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X家合作社申报X州X年的标杆社。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X个),完成营业收入X万元,同比下降X.X%。清理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整改经营异常的X个,现正常运转的有X个,参与减贫带贫的合作社有X个,带动X户X人,其中建档立卡户X户X人。

(三)强化资源整合,加大扶持力度。

以涉农项目为支撑,以产业扶贫为引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进一步破除影响贫困村发展的产业制约,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增加造血功能,带动贫困人口稳步增收,助力全市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对于已出列的贫困村、贫困户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继续给予产业扶贫政策支持。

根据我市可持续的农业产业扶贫实际,继续选择特色种植业(羊肚菌、蔬菜、草果、茶叶、水果、木本蔬菜、中药材)、特色养殖业(黄牛、高黎贡山猪、山羊、土鸡、中蜂)、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农林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生产索道、扶贫车间)三大版块作为推进农业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项目资金、财政资金扶持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市乡村三级平台公司、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广泛组织吸纳贫困户发展生产,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X年出台了《X市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到户项目以奖代补暂行规定》,对全市自行种植或养殖在册的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政策性补助。做到每个乡(镇)至少建设X个种植或养殖示范基地,每户建档立卡户至少掌握X至X项实用技术,有X至X个增收项目。

(四)增强造血功能、扶贫与扶智、扶志、扶能相结合。

一是加强技术服务。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实际,选派农业、水产、畜牧等方面的专家,成立X个指导组,深入X乡(镇)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发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拓宽脱贫致富途径。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X期,实现贫困户参加培训全覆盖,同时,抓好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定期不定期到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部分积极性较高的农户参与省、州专家讲授的课程辅导、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新技术,提高种养业生产效能,增加种养收益。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以X市百日攻击“大走访大排查”、“下沉作战、全面总攻”专项行动为抓手,采取进村集中培训宣传和“夜谈夜访”、“屋场会”、“村弯会”等多种形式,宣讲农业产业扶贫相关政策,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同时张贴政策宣传标语,让群众做政策的明白人。

(五)做精做优绿色香料产业,构建峡谷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做精做优以X草果为主的绿色香料产业。加快绿色香料产业园建设,集中力量打造绿色食品牌。目前全市绿色香料种植面积达X万余亩(其中:草果X.X万亩)。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深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秸秆还田面积X.X万亩,施有机肥面积X.X万亩,绿肥种植X.X万亩。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三品认证企业(单位)X个,X个产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X个企业,X个产品,认证面积X亩;有机产品认证X个企业,X个产品,认证面积X.X万亩。今年新增申报认证X家企业X个产品,现已成功认证X家企业X个产品。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关联度不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有的作用发挥不够。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遥远的“大市场”对接。近年来虽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培植种植大户、发展合作经营、壮大农业企业,使农民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合作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目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部分农业企业与农民联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农民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

二是内生动力不足。

我市贫困户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思维固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甚至少数贫困户存在“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的思想,影响着其他贫困户,削弱了脱贫斗志。

三是特色产业发展风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

当前种植粮油缺乏比较优势,经济效益低,必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但发展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还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帮助贫困户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办法不多,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导致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有畏难情绪,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扶贫对象除了存在收入低以外,在产业发展中还缺门路、缺技术、缺管理,不了解市场,有的还缺乏劳力,身残或智残,是产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

四是农业基础薄弱。

我市山高坡陡,大多数贫困村分布在山间,生产条件脆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五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后劲不足。

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导致多数贫困户没能力或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近年来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较快,效益较好,但有不少贫困户在发展特色产业时,主要依靠乡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帮助发展,自身的自主生产扶贫能力弱,因而产生的效益不高,若不是有产业补助资金就会亏本。

六是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非常有限,需要用有限的政府资金去最多限度地激活社会资本,用社会资本和和财政扶贫资金双重的力度去提高扶贫效益,因此还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完善。

七是产业建设人才匮乏,服务难以跟上。

产业建设需要人才支撑,才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市发展特色产业,服务部门缺乏人才。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产业建设主体,多数只懂粮油种植、传统技术,对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知之甚少,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而农业服务部门又存在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技能退化,专业人员配备不齐,服务力不从心。尤其是多数乡(镇)农技人员过多地承担乡(镇)其它中心工作,用于专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的精力有限。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着力提升产业扶贫质量。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围绕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加快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继续派出指导组深入X乡(镇)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实施、风险排查、标杆社扶持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易地搬迁后续产业保障和美丽公路路域环境涉农工作任务、扶贫数据信息质量等重点工作。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完成X.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区域化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项目资金,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向农村覆盖,文化文明向农村辐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各贫困村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不断完善X个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库的建设。

第5篇: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乡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目标任务

大小春粮食面积4.54万亩,粮食产量1.348万吨,出栏优质生猪6万头,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占45%,耕牛出栏900头,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1万人,劳务收入1.25亿元,培训农民工28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6%,达6945元,农村城镇化率提高1.7%,造竹0.5万亩,发展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3个,硬化乡村道路20公里,提灌机具改造20台/140千瓦,新购置农业耕种机具20台,农业机具补贴3万元。完成灵官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扫尾验收申报工作,实施好后安、宝合土地整理工程和五桂元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建章立制,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扶贫解困人口620人,做好农业综合统计工作。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农村房屋产权确权颁证,深化完善林权确权颁证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1、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宣传工作。

2、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3、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摸底、公示、确权、颁证等工作。

(二)抓紧做好春耕生产工作

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是农业工作的关键,村社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间,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问题,关心贫困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的农资问题。一是动员友邻互助;二是协调信用贷款。帮助解决好农用物资,千方百计避免老百姓因买不起农资而延误春耕的现象发生,为农民春耕生产打牢基础。。

2、加强抗旱,注意塘库蓄水,确保农业生产

根据气象预测,今年旱象将持续发展,各村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增强人们抗旱意识,人人参与抗旱,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能,一是要对现有塘库进一步落实责任,有专人管理,注意蓄水。二是对提灌机械进行检查,该维护改造的要及时维护改造,确保春耕提灌。三是充分利用小型单项水泵的作用,千方百计保春耕。

3、政府加强监管力度,配合工商、物价、供销部门加强对农用物资市场的监管,杜绝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坑农害农。

4、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农技站、畜牧兽医站要加强农业种植技术、畜牧饲养技术的培训,确保粮食增收,畜牧增效。

(三)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农技站、水管站、扶贫开发办要组织规划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完善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发展农业。

2、农机站做好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对乡内提灌机具进行维修改造,确保农业生产用水。组织农机手培训,协助财政部门做好农机具补贴及时发放,做好农机管理工作。

3、加强道路设施建设,做好村道公路硬化规划以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争取国家投入资金和财政奖补资金,硬化村道10公里。

4、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投入资金,建设林区公路。

5、配合国土迅速启动宝合、后安土地整理、协调工作,争取提前完成土地整理工程。

6、做好五桂元村整村推进规划的基础设施规划项目。

(四)注重产业发展,强化示范农业

各村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坝区村做好生姜集中成片规范化种植,岩区村要注意脱毒马铃薯的集中成片规范化种植。

1、继续抓好专合社大棚生姜基地发展,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生姜3000亩。

2、做好以专合组织统一加强对甜橙基地的指导管理,带动整个基地全面发展,确保基地产生效益。

3、帮助葡萄种植专业户成立专合组织,争取各级支持,做大做强该项目。

4、做好马铃薯基地发展,多种“脱毒”优良品种,形成规模产业。完成造竹任务5000亩,零星植树造林9万株。

5、抓好竹产业发展,做好红岩片区绿色长廊和高速路、321国道沿线的竹产业发展。

6、做好畜牧产业发展,一是做好生猪养殖规模户、场发展;,二是做好四坪、谊合、后安村的林下养鸡产业。

(五)加强惠民工程建设,实施农业保险

1、加强宣传力度。实施农业保险,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努力完成水稻保险21500亩,玉米保险4600亩,油菜保险200亩,马铃薯保险5800亩,高粱保险1200亩,蔬菜保险1400亩,蓄水池保险134口。

2、能繁母猪保险6990头,育肥保险15500头,商品林和公益林保险73145亩,农房保险1640户,沼气池保险1000口。

3、小额人身保险参保率30%,力争40%以上。

4、及时发放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

(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一是有扶贫互助周转金的村要认真做好资金的发放、管理和账务的上报工作,切实发挥扶贫周转资金的作用。二是做好扶贫解困工作,各村要做好2013年扶贫解困规划,落实好帮扶对象和项目,责任到人,确保2013年扶贫解困人口620人。三是做好2013年五桂元村扶贫整村推进工作,制定好实施方案。结合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农村电网改造和其它项目,整合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的发展,确保整村推进工作全面完成。四是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

(七)做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农业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其致富能力有效的必要手段。畜牧兽医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要协调配合,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和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000人次,畜禽养殖技术培训1500人次,农民工送县统一培训280人,农业机具人员培训150人。

(八)做好农业安全防范,确保农业稳定发展

1、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确保我乡森林资源安全,发放森林防火资料10000份,发放到各农户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张贴,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2、做好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对已建立的人畜饮水站或池要严格按照消毒处理制度操作,落实专人负责,确保人民饮上安全水和放心水。

3、畜牧兽医站要加强对畜禽的防疫力度。做好畜禽四季防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畜禽产品进行严格检疫,严防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危害人民健康,确保人民生活安全。

4、做好疫情、灾情和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出现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生产财产的安全。

5、做好农村沼气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印发沼气安全使用常识,禁止随意下池清理,建立管理报告制度。

(九)积极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五保等民生工作,确保龙凤和谐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第6篇: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我镇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813户2930人,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产业扶贫工作

我镇今年共安排扶贫资金64万,通过贫困家庭档案,各村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投票选出贫困家庭共175户779人进行产业扶持。通过科学规划、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并将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向重点村集中投入,各重点村已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如:蕉子坝村34户农户自行组织成立了“村兴旺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葛根种植面积达15亩,预计年产值达20多万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增加收入。

三、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圩镇内实施集中安置,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94户456人,集中安置30户135人,在全镇逐步形成了山里面耕作圩镇消费、山里面挣钱圩镇享受的局面。

四、整村推进工作

一是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攻坚整村推进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攻坚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近年来,我镇共硬化村组公路5.4公里,投资103万元;新建水圳2200米,投资19万元,修建漫水桥一座,投资4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从基础设施上看,我镇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多,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从人口素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二)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目前,我镇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办项目资金和各县直帮扶单位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

(三)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我镇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另外,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由于整村推进工作重点在基础设施方面,难以顾及这部分贫困户。

六、几点建议

1、增加扶贫重点村个数。这些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差,村容村貌亟待改善。为此,请求上级对实行差异化扶贫,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逐年增加贫困村的数量,力争6个行政村都能享受到扶贫重点村的扶持政策。

第7篇: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一、深入开展“春蕾女童”活动

使一批面临失学、缀学的儿童顺利完成学业,尽管每年我都开展不同形式的向孤贫儿童献爱心”活动。但由于天灾人祸、疾病等多种原因,每年仍有新的贫困家庭和贫困儿童出现,面临失学困难。为使这些贫困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确保她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今年以来,继续深入开展了向贫困儿童献爱心”活动。一是多方协调,广筹资金。把筹集资金的重点定位于区直各部门。一方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资助贫困儿童的目的意义,社会上广造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对每个单位、每个领导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他献一片爱心、尽一份义务,为贫困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努力下,民政局、体育局等七家单位在本单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慷慨解囊,捐款4万元,提供了活动资金。二是严格筛选,确定人选。为使最需要帮助的孩子得到帮助,首先明确规定此次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家庭年收入少于600元、城市家庭年收入少于800元、以前未受过资助的中小学生;而后各基层妇女干部集中时间和力量,深入各村(居)对全区贫困线以下的家庭进行调查走访,把贫困儿童所在学校、班级、学习情况及贫困原因、家庭年收入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上报给妇联,对上报的名额严格把关、审核,最终确定名贫困儿童为资助对象。三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加强资助单位与受资助儿童的联系,六一”前夕,组织了向贫困儿童献爱心”捐赠仪式,为受资助的贫困儿童赠送了学习用品和衣物,资助双方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将七家单位的义举广泛宣传,全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加强与受资助儿童所在学校和村的联系和沟通,对她生活、学习变化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并及时反馈给资助单位,进一步增强了双方间的信任和了解。10多个相关报道,使“春蕾女童”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资助贫困儿童的行列中来。

二、深入开展农村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家庭增收致富

第8篇: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xx县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x万人,为x个贫困乡镇"摘帽",x个贫困村"出列",x个空壳村"脱壳".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政策文件上,出台了《xx县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实施意见》、《xx县扶贫攻坚"531工程"实施方案》、《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结亲十帮工作方案》、《驻村工作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强基固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等,高位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在投入上,整合了县财政预算投入减贫摘帽专项资金x万元,扶贫产业资金x万元,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园区建设资金x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x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x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通过三资转换、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贷款风险分担,拉动信贷资金投入,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现正着手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每年由县财政贴息x万元、上级扶贫专项资金贴息x万元,拉动信用社低息贷款x亿元(年息x%),解决x户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在脱贫路径上,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发展马铃薯这一"短平快"产业,实现年亩产值近万元,2015年示范种植x亩,带动全县种植x万亩。集中连片规划种植x万亩核桃,春季已完成15541亩,冬季计划种植x亩,现全县已发展x万亩,建成示范点37个,特别是县财政今年投入x万元,强化抚育管理x亩核桃示范基地,挂果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扶贫养羊x户x只,项目效益和群众积极性、满意度提升。实行提子、刺梨产业大户带动,提子发展到现在的x亩,其中x亩已挂果、产量x万公斤,亩均产值x万元。贫困户每年在提子基地务工收入x万元。此外,建成稻鱼共生等精准扶贫示范点35个、面积x亩,亩均产值x元。发展辣椒订单种植x万亩左右,亩均产值x元。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同发展、调结构、增收入。目前,共引进培育大户x多人,家庭农场x余家,专业合作社x余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省级农业园x个以上,流转土地x万亩,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实行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同步走。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为抓手,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就是一个党建示范点、一个小康示范点,一栋黔北民居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建乡村旅馆x家x张床位,农民文化家园、文体活动场所x个x万平方米,黔北民居改造x户,示范点x个。今年1至5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

2.几点启示

启示一:精准扶贫不是"数据扶贫".数据是衡量贫困情况的可视化指标,但一些地区、一些人为了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在数据注水上大费心机,表现为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这次,在xx县的座谈会上,该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就向我们考察组一行直言不讳,为了赶进度,他们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存在"数据扶贫"的现象。对此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警惕起来。确实,信息化时代,扶贫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决策部门掌握贫困实情,但注水虚假的数据却可能影响整体脱贫的进程。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无论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还是"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都要做到数据精确、真实、可信,容不得半点水分。

启示二:精准扶贫不能等同于送钱送物。交流中,xx县干部反映,当前,有些干部对精准扶贫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精准扶贫就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只要钱和物送到位了,就算帮助贫困户脱贫了。对此错误倾向,我们必须警惕起来。毕竟,钱和物只是杯水抽薪,只能解决贫困户眼前的生计,要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真正脱贫,远不于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贫困户掌握脱贫增收的方法。比如,可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手,让有条件的贫困家庭每户都有1个以上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启示三:精准扶贫要注重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根本的长远的扶贫。在这一点上,xx县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比如,他们把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突出扶贫攻坚"x"工程,大力发展核桃、刺梨、特色蔬菜、有机高粱、牛羊稻鱼等产业,推动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我们抓精准扶贫,一定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袋子才能鼓起来,贫困户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3.几点建议

建议一: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产业扶贫。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直接安排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并逐步增加,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要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要探索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扶贫产业融资模式,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小额贷款业务,为产业扶贫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二是要坚持龙头带动。要大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形式,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要加大对贫困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增收。三是要加强科技扶贫。要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贫困户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

第9篇:农村种植扶贫范文

大胆探索推进土地整合、涉农资金整合及村级服务平台整合,有力地破解了当地农村发展瓶颈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享受到农综改利好,一些自然村出现外出务工村民“回流”返乡返耕的新面貌。

盛夏八月,是英德市各乡村瓜果成熟、水稻收割的季节,也是农综改推进的关键阶段,更是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展的关键时刻。本刊记者与英德市老促会的同志一起,深入乡镇了解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沿途错落有致的居民楼、整洁干净的街道、绿意盎然的公园广场、平整的硬化路、乡村经济合作社内有条不紊的忙碌身影和村民悠闲自得的神情……英德“美丽乡村”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作为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英德市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对象基数大、分布零散、致贫原因复杂、无劳力低保五保户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高、帮扶难度大等特点。据介绍,英德市经认定的重点相对贫困村78个,分散村211个,相对贫困户18268户共46697人,脱贫任务艰巨。

为确保全市贫困人口如期实现精准脱贫,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英德市立足农业大市市情基础,紧随中央、省、市的统筹脚步,对照《清远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依托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资源组织方式,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和农业规模化程度,探索出一条激发农村发展的新路,有效推进精准脱贫工作。

农村综合改革通过落实村民自治,推进农村土地资源、财政涉农资金和涉农服务平台整合,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开展土地资源整合,再由农民承包。与此同时,贫困村还建立经济联社,经济联社发挥生产经营指挥部的作用和服务社员的功能,各村小组或自然村成立相应的经济社,整合生产资源(主要是土地)、规划生产品种、培训技术骨干、示范带动生产。

英德市副市长巫定敬表示,把整合后的土地通过村集体发包或引进扶贫项目,引导贫困村发展规模化经营,可以有效帮助村集体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推进农综改 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土地整合后收入变高了,农村环境变整洁了,家乡更美了。”舱蛳确娲宕舐废伦榈拇迕袼怠

“桥头镇每年共有涉农资金300多万元,以前分散到各家各户,形成不了合力,作用不大,有些村民喝几顿酒、打几下牌就没了。现在通过引导村民,村民自愿进行整合,用于水利、道路、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建设,发挥的作用成几何级数增长。”桥头镇负责人介绍。

在农村综合改革中,横石水镇塔岗村的做法得到村民一致认可。该村与村民全面签订《土地整合确认书》和《涉农资金授权委托书》,成功整合全部耕地和涉农资金,通过“集体经营型”、“集体与个人结合经营型”和“置换并地型”的整合模式,实现了户均3块以下的目标。同时,该村深入开展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共修建16条机耕路和6条排灌渠。

“我们这里是果蔗的集产地,以前没有修建机耕路,成本太高,收购商也不愿上门收购,大量的果蔗烂在地里运不出来,”塔岗村村支书介绍说,“现在统一规划修建了机耕路,可以机械化运作,大大节约了成本,与市场对接的速度快多了。”

据了解,塔岗村的书房下经济合作社,实行土地集中经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后,土地由原来的300元/亩提高到现在的1200元/亩,土地收益提高了4倍,集体收入也从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7万多元。

土地资源整合和涉农资金整合,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直接好处就是村集体收入成倍增加,使村委会和村民理事会更加有底气有资源推动本村的建设,村民的集体归宿感和认同感也得到有效提升,激发了村民参与本村公益事业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村民理事会发挥作用后,村民上访基本为零,村民自治水平就真正体现出来了。”英德市委书记汪耿东表示。

推进农业产业化 助农民增收脱贫

土地资源整合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集约化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增加土地效益的有效途径。

大垌镇庙坑村原是省重点帮扶相对贫困村,在佛山供电局的帮扶下,将蔬菜种植培育发展为该村的主导产业,通过土地整合,将蔬菜基地从最初的18户75亩试点种植发展到120户300亩种植规模,全村68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参与蔬菜种植,同时,带动全村近100户村民参与,蔬菜种植户年收入从4000多元增长到20000多元。

在新时期精准扶贫中被定为重点帮扶的相对贫困村江古山村,在推动土地资源整合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该村的明辉种养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原本是村民不看好的一片洼地,处于半荒废状态,明辉种养合作社落户后,对土地进行了改良,建成了现在的蔬菜基地。在市、镇部门和扶贫单位的帮扶下,合作社本着“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300多户农民一起脱贫致富。如今,该基地已成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并成功打造了“江山明辉”蔬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