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第1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应该有一桶水,必须做到知识渊博,知识技能扎实过硬。不仅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有扎实的基础,还要广泛摄取社会、自然、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你的无所不知、津津乐道和幽默风趣由衷地佩服,并渴望上你的课。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多数学生只有喜欢这位教师,才会注意听他的课,注意力集中,思维也会活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老师无私的爱,师生平等对话基础上的。老师应该严而有度,而不是高高在上,应当关心爱护每一位同学,真心和他们交朋友,谈思想,这样他们才会真心喜欢你,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课堂效率才会很高。

二、上课要有激情

展示教师热情的一面,点燃学生的激情与学习的欲望。教师在上课时的热情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热情度。课堂上一定要有激情,学生有,老师更要有。一个人的激情是可以感染别人的,作为老师,要做到有激情,首先自身对生活得充满激情,那你在课堂上才能做到讲课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你才会感染你的学生。如果我们每天神采奕奕,精神百倍,对生活充满了热情,那我们在课堂上的这种表现也会感染每一个学生,让那些成天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学生陡然有了精神,奋发向上。反之,你那轻柔舒缓的语气就像在给学生唱催眠曲,使得学生只想睡觉。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被激发出来,他们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认真备课

教学有效性最大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深度和广度,只有精备课才能提高课程的有效性。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要让教学活动生活化、活动化、趣味化的人。所以教师的备课要全部围绕这个重点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同时又能走出教材,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来制定计划,要制定多种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训练。

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学生参与

教学的有效性还有赖于学生的参与度。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全体同学能积极参与起来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对于同一项活动,程度好的同学一会就能完成,而程度差一点的同学却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不能灵活变动。时间一长就制约了一些同学的积极性,消磨了他们的自信心,以致最后失去学英语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组织权,给学生特别是程度稍差的同学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在小组安排时要注意好差搭配,以优带差,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五、善于观察

课堂上我们不能只是埋头讲解知识和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还要不断地观察学生,看他们是否在专心听讲,是否能接受你所讲的内容。我们的眼睛不是停留在备课本或黑板上,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眼睛停留在学生的脸上,要读懂学生的表情。如果发现有的学生表现出似懂非懂的表情或困惑不解的神情,那我们就得讲慢点或更容易懂点或重讲一遍,或课后有针对性地辅导。

六、下课前总结

临下课前几分钟,要给学生或叫学生自己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有哪几个知识点。这样一来,记忆得到强化,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想办法补救。

七、练习题不宜过多

第2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职高生的职业道德状况

职高生一是他们大部分有自卑感,不少学生是出于无奈才进职高校门的;二是他们中单亲家庭及父母双下岗家庭的比例明显要高于普通高中学生家庭,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的父母亲由于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教养方式上存在着缺陷,使这些学生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不少学生职业理想模糊,缺乏学习动力;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社会责任感淡薄。

其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职高生价值观念发生转变

目前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传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等负面因素对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目前人们对职业价值观的判断和取向,较多地选择现实利益标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的形成。

现实中是做不到的;在义利观上,有人认为“利己未必不道德”,要做到先义后利、为义舍利是很难的。尤其是做事先讲价钱,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利他时先要利己,更有甚者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践踏社会公德。

相当一部分职高生的不良习气在初中阶段就已形成,进入职高时仍未转变。由于环境的改变,他们从原先较为分散孤立的状态变得相对集中,通过校园传染,问题学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校内,“问题学生”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教学秩序,言谈举止不文明,不服从学校和班主任的管教,甚而公开对抗。鉴于这种情形,我们应正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职高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其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职高生缺乏敬业意识

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也对传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对于“爱岗敬业”,有人认为新时期“敬业”不一定要“爱岗”,也有人认为“爱岗敬业”是有条件的。调查表明,大部分的企业认为“爱岗敬业”最能体现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将其作为他们选择员工的首要因素;然而据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在回答“你认为用人单位最欢迎的毕业生是怎样的”时,选择“爱岗敬业的人才”的还不到四分之一,企业的首选却成了学生的末选。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高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应该切实保证跟得上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是社会对职高培养人才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为社会输送专门人才的职业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已不再仅仅是过去那种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敬业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二、市场经济对职高生的职业教育采取的措施

一是结合专业实际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刚入职业高中的某些学生,认为迟到早退、吸烟打架、顶撞老师是无所谓的事,怎样结合实际让他们明白服从管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呢?最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就应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自己负责的人。市场经济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要让学生明白向自己挑战,战胜自己,才能适应社会。

要教给学生学会做人,首要的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能主导人的思维,它能从精神上驾驭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保持理智,遇事沉着冷静,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始点。如按时作息、按时出勤,着装要整洁;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在人前不做小动作;物品摆放在固定的位置,用毕放回原处,不乱丢废弃物;诚信为本,信守诺言,借用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汇报工作要及时准确、不加主观意识;在钱物面前做到公私分明,不浪费、不占别人便宜;待人和气、克己忍让,工作上不要偷奸耍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为他人想,背后不议论人。经过上述反复教育和行为训练,对于改变学生的不良举止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大有裨益。

二是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职高学生虽说是职业已经定向,但在他们头脑中职业形象和对专业的了解仍然是很模糊的,学会运用智慧做事,这样有助于你准确地判断,开发你的潜能达到成功的目的。要告诉学生多看书,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听课,才能掌握好专业知识,依靠知识改变命运,尤其职高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他们人生的依傍,能使他们的人生拥有更丰厚的财富。

培养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要学会抓机遇,给自己创造机会。机遇青睐于有准备的人。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教育学生要想成功,就要学会管理时间,把握时间,做最有效的投资,用好零散的时间更是省时之道。

三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初、高中生是处于心理发展最不稳定的时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显得极其重要。职高新生大都带着失败、自卑的灰暗心理踏入校门,他们往往表现出两类极端的心理倾向,一类是抗拒、逆反的心理,表现为桀骜不逊,自暴自弃。另一类是悲观失落、自怨自艾、精神萎靡不振。特别是对那些在初中阶段已有所放纵的学生,培养他们有健全的人格,教育学生要有美德,培养“不妨碍别人”的基本品行,进而提倡助人为乐的行为模范。如在进行道路交通法规教育中,可以把“为了您家庭和他人的幸福,请遵守交通规则”作为切入点,讲清危害,明确法规,告诫学生要珍惜生命,从而提高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要拨弄是非、拉帮结派,全班团结一致,班集体才有凝聚力,才会共同进步。教育学生要有庄重、得体、大方的形象。教育学生要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体现着个人的修养,作为学生,穿着打扮要讲究,更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第3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拓展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哑巴英语”及传统的灌输式单向讲解练习方式等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互动教学模式能有效突破传统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瓶颈,让初中英语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能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互动教学模式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然

英语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单向教学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成了课堂的被动接收者,这样的教育状况除了让学生“写”的能力有所提高外,其他的英语学习能力变得非常薄弱,“哑巴英语”也就应运而生。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能让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气氛变得和谐、快乐,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互动教学模式是要求师生双方在课堂中融入情境、密切配合让学生从传统英语教学的被动听讲走向主动练习,让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了参与者,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在初中英语中实现互动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和教师在英语课堂的“互动”学习中感受到轻松、快乐,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双丰收。

二、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互动的体现,为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采取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及师生和对教材理解表达的一些互动。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感到轻松、自然,从而让教师达到最佳教学状态,学生课堂学习取得最大效率。因“互动教学”的特点,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不同,采用灵活的互动模式。

1.巧设问题,提速互动课堂

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是课堂“互动”最为常见的课堂活动方式。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不同,在问题预设中引入和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问题的交流互动中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知识面,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情,这样就能充分利用“问题”这把钥匙去开启精彩“互动”课堂。

2.把握角色转换,演示精彩课堂

语言学家们指出: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母语外的其他语言是最好的、最理想的学习方法。课堂的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又是那么多有限,因此当前的教育环境和状况无法满足初中生学习英语对环境的需求。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角色的定位和转换恰好弥补了这一学习环境的不足,在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中创造出理想的学习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相关要求通过对所学内容中不同角色的扮演,进行相关的角色配合练习实现相应的角色定位来实现教学中的互动。在定位和转换角色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把自己定位一个角色并切实深入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装扮,在进行角色装扮和演示中完成教学各项目标和任务。背诵或复述课文及演讲时并不是简单的把学过的内容和已知的知识进行单调的背诵和复述,而是让学生定位自己于教师或者主人翁的角色进行表达,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角色的定位和演示中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充分利用角色语言进行表演,其目的就是把所学的英语内容通过表达和角色演变融入到创造的逼真环境中去,从而让英语的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富有激情。

3.加强群体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年龄段的影响,英语教师常常会通过各种活动途径帮助和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群体的活动是互动教学模式中常见的课堂活动,对于英语课堂学习效果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组建英语活动兴趣小组,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组织小组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参加到团体中来,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学困生能在第一时间内克服学中遇到的困难,找回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同时在课时互动结束的时候进行适时的总结和点拨,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体会到互动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激情。这样不仅能加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还能让他们的对英语语言学习的生活化,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同时增强了教学的效果。其次,针对初中英语的课堂特点和要求,还能扩大群体活动范围,组织班内的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班级活动;在特定的课时内容、社会环境、节假日等组织全班学生参加英语晚会、以某一主题性质的英语辩论会等,这样既有利于锻炼初中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还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等,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和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对师生的要求

第4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成性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88-01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其强调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认为学生是认识知识、学习知识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互动,是学生在基本的认知基础上,与教师、教材的对话过程,让学生获得知识后实现知识的生产,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1 生成性语文教学

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学预设创造性的创新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实践过程,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活多变、充满活力的,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多样的课堂表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见证了国语的优美,感悟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不停的交流中完成学习,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是互相依存的形式,在课堂预设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注意发现不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具有生动性。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随堂问或满堂答,都呈现了教师更关注教学预设是否得到了使用,学生是否与课堂预设相吻合,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只是一味的跟随,思维过程及思维品质被教师忽略,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课堂变的没有活力,可想而知这样的课程肯定是乏味无比的,教师本身也会觉得枯燥。在新课改下,要使语文课堂成为具有生成性的课堂,在教师与学生的多重组合教学活动中,教师敢于突破事先的备课,抓住新的生成性资源,并引导学生追思,使学生体验到获知的快乐,才把问题与知识相结合,实现生成性语文教学。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是教学的出发点,利用各种因素生成的积极的教学生成资源,构建生成性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具有生成性的。

2 生成的重要性

生成性教学最求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其一是过程的可持续性,使过程一直向着积极的向上的阶段,其二是指对结果的发展。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能一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意愿的真实表达,而不是被动的、被迫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学生是单独的个体,是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只有生成性的课堂才能弥漫着人性的问道,而不是一个生产加工车间,才能使学生学习充满活力,教师授课充满激情。

生成性是一个动态的、多样性的课程的呈现,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成的动力来源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或实践活动,教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就是教学者与学习者的交往,通过交往才能明确彼此间的思考及见解,提升知识认知程度、提高文化修养,在具有生成性的课堂里,绝不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发送信息、学生接受信息这样单方面的互动,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重组合互动,使整个课堂具有多层次的交流空间,流动信息也不是单向性的,使得整个语文教学课堂在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状态下进行有效教学。

3 怎样展开生成性教学

3.1创设生成性教学条件

没有周密的课堂预设,就无法做到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的生成,就不会有驾驭课堂的信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优秀教师对与教材及教参的熟悉,能做到背如流,教学的预设也是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项、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时间与教学内容可以同步,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上都有详细的规定。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影响了弹性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新生成的教学资源被忽略,没有利用生成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研究与学习,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整体联系性,因此制约了课堂的生成性教学。

夜阑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师有充足的预设,并预先为学生的参与互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课堂的生成性创造条件,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弹性化,在预设中充分考虑动态的、综合的理念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预设各种情形,准备出多种策略,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书内的知识,还要预设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但备教材内容,还要挖掘、发现、使用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深入、充分的掌握,教师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使用文本信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所所富有个性化的灵感、思维,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

3.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相互间的人际交流,这也体现了语文的本质特征。所以要促使课堂生成。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互相间的交流、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是有个性的群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平等对话,从而形成民族、平等的教学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

3.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机智的调控者

第5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练习;小学数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40-01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练习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课堂练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显得越来越突出,结合本人的上课经验和外出听课的启示,总结了课堂练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重要作用。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既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识,即便是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能灵活运用的地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及法则的应用。但是鉴于传统教学注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湮没在无穷无尽的、机械的、重复的、毫无实际意义的练习中的弊端,新课程实施中的练习设计有它自身的特点,倡导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数学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1、针对书本上的习题按部就班,把练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

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使练习走过场,使练习课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练习后知识和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与发展。于是出现大量机械性的、重复性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些练习课练习形式、方法较单一

学生动手、动口、实践操作机会少,数学练习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得不到很好地结合,使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淡薄,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练习缺乏相对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极大地束缚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3、重视封闭性练习

课堂练多是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

4、练习 “一刀切”,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

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布置同样质量的练习势必造成有些人“吃不饱”,有些人又“吃不了”的状况,练习对学生的学习不具备潜在的意义。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1、灵活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

我们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同学都可以作为学生的练习场地与合作伙伴,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与社会。课堂练习的内容灵活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要创造灵活的思维

为了让学生在解题时保持兴趣,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练习不管是练习内容的选取还是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3、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设计课堂练习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4、处理书上的练习,使之更加丰满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练多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显得抽象而单板,如果教师能创造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入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

第6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日本教育专家板元昂认为,新老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最大的差别在于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及时的评价。此话也许过于偏激,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课堂观察的重要性。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观察,提高自己的课堂观察能力。

一、践行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要求

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要做这一点,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必需将眼光平等地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差异.通过用心细致的课堂观察,获得有效的信息反馈,防止有部分学生的思想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通过全面全局的课堂观察,来促使每一个语文学习个体都能全程参与语文学习过程。

1.实现三维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

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更要关注过程性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过去那种以结果论英雄式的做法,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课堂观察,通过对观察得到的信息的分析、加工、取舍来进行调整、动态规划自己的课堂教学进程和安排,确保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2.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要求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的单向传授,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条件和恰当的情境,促进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式的地进行学习。要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两种方式的有效转变,教师的课堂观察显得犹为重要,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情感状态、参与程度、学习热情和学习困难、学生交往与师生互动等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课堂观察,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状态,以便及时调控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新的教与学方式的有效性。

二、转变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要求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生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真正实现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师的课堂观察.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要求教师课堂观察的多元化和多角度,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要求教师课堂观察的多维度和全局全程性.可见,也只有在教师对整个语文课堂作为一个全面的、动态的、有机的学习共同体进行有意识的认真深入地观察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

三、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观察的原则

语文教师的课堂观察对践行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语文教师的课堂观察并不能盲目的、随意的进行,在实施课堂观察的时候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1.准备性原则

可靠、有效的观察来自于周到的安排、严密的计划和精心地准备.富有教学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会有意识地在教学的难点突、重点突出处事先准备,设置观察点,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以获取可靠的反馈信息,从而选择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个语文概念的形成,一条语文定理、法则的呈现,一段语文探究的情境切入等都可能成为语文教师精心准备的观察点。诚如巴斯德所说的那样:“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盲目的、无准备的观察,只会得到零碎的、割裂的、无价值的信息反馈,不但于事无补,有时甚至还会使教师在课堂上出现手足无措的局面,这样的课堂观察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2.准确性原则

课堂观察的准确性原则,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对由课堂观察而得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取舍,去伪存真,判断出表面现象之下的真实含义。如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问全班同学是否都懂了,这时也许有调皮的同学滥竽充数,或者有自尊心强的同学怕遭受责备,于是一齐大声地喊“懂了”,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从而对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课堂观察的准确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必需做到全面、全局.比如,在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也许整个班级气氛都相当热烈,所有学生都热情高涨,积极投入,但教师一定不能被观察到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开阔视野、善于捕捉,及时发现隐藏在热闹背后的问题.同样,在进行课堂教学环节转换时,教师在课堂观察中要防止以偏概全,不可想当然地认为上个教学步骤中取得的良好效果也一定会持续到下一个教学步骤。

3.即时性原则

虽然说语文课堂观察的第一原则是准备性,但语文教师同样不能忽视课堂观察的即时性原则。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精心预设前提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由师生互动而动态生成的课堂。现实的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不断即时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教师事先准备的多么充分、翔实,总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情况,这些意外之外的插曲有时就蕴含着极大的资源价值,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的过程中时时不忘即时性原则,对发生在课堂上的种种现象、言行及时地进行观察、分析、取舍、调控、修正;需要语文教师真正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开阔自己的教学视野,跳出惯常那种狭义的课程资源认识,把出现在语文课堂上的各种“不和谐”情况都能纳入教学资源,从而主动把握,积极引领,即使实现语文课堂的即时动态生成。

第7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方法 研究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的基本特征。化学的感性认识主要靠化学实验提供,重视化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1.充分准备,规范操作,做好演示实验

要教好、学好化学,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我的感受是: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最起码要做以下三点:

1.1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兴趣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借助实验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1.2要准备充分。

首先要熟悉材料,熟悉实验内容和试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演示实验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也要试做两次,对于影响实验的各种要素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稍有不慎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演示实验万无一失。

1.3要操作规范。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范进行,有条不紊。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用量要适当,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学生看不到应有现象,就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

2.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技能,体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的活动过程。

2.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创新,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创新来源于实践,是实践活动的结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创新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反应规律的得出,都离不开实践,而实验的过程正是大脑与感官、科学思维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的过程。显然实验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理想途径。

2.2用实验导学,激发“学“的兴趣。

如《反应热》的教学中,用“铝跟盐酸的反应”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实验作引导,借助鲜明、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将物质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内部的能量变化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用实验设疑,激发学生“思”的投入。

如在《盐类水解》教学时,组织复习弱电解质电离的知识后,演示盐类水解实验,引发学生认识冲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思”的积极性。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祈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如此反复,可使学生巩固、拓展旧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使学生有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2.4拓展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创”的展开。

由教师设计和引发思维过程,让学生实现和展开思维活动。由于亲自参与和经历了化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逐步体会到化学思维的特点,了解了化学思维的策略、方式和方法,掌握和实践了化学思维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既易产生CO毒气,又易熏黑炊具,浪费能源。因此,在做石蜡的催化裂化的演示时教师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一个特别的类似于燃气灶的小装置,通过调节空气量,让学生认识不正常燃烧产生的飘火、回火、脱火现象及排除措施,并调至最佳燃烧状态,既教会了学生合理安全使用液化气,又激发了学生研制高效、节能、安全的燃气灶具的创造性兴趣。这类实验拓展,深受学生喜爱。

3.改进实验,培养化学科学素质

化学知识从实验中来,化学实验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改革应大力改进实验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提高化学科学素质,应在以下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

3.1实验与观察。

实验是手段,观察是入门,两者都是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方法,关键在于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这已成为众多化学教师的共识。如硝酸化学性质实验教学:给盛有一滴浓硝酸的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向两支试管中用铜丝绕成的螺旋上分别加几滴浓硝酸和稀硝酸,观察现象;将一根去膜铝丝一端浸入浓硫酸,1min后取出洗净,将两端均插入CuS04溶液中,对比观察现象。上述几个实验仅用滴量硝酸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实验现象。

3.2探究和总结。

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和处理化学实验所获得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找出内在联系,抽象归纳、逻辑地总结成规律,即得出正确的结论,突出训练学生的素质能力,这是在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例如,引导学生运用辩证观点从化学键、化合价、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同的角度认识硝酸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概括出一些规律,如稀硝酸比浓硝酸稳定,浓硝酸比硝酸氧化性强,硝酸跟金属反应的定量关系、还原产物规律等。

3.3应用与延伸。

第8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重要性 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解决问题并对解决方案问题方案加以实施、评价、修改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可见,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科学地制定出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呈现有序、最佳状态,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一)课堂教学设计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

课堂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案修改五个环节。其中,明确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教学方案的选择与实施,使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受到约束,确保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有一个清晰认识和整体把握。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了教学活动中松散、本末倒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保证了教学活动高效、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教学资源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的保障。

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使之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经济、高效地选择教学资源和媒介工具,合理拟订教学进度、精确时度,准确评价和分析教学结果;及时有效地修改教学方案,使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设计方案、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优教学效益。

(三)课堂教学设计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师素质的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研究倾向于理论完善,因此脱离了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成为“纸上谈兵”,而课堂教学设计作为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教学实践,不仅将现有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而且使教学理论得到实践检验,促进教学理论的充实和完善,并将教学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

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技能。在传统师范教育中,忽视对教师教学技能培养。而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发挥自己的特点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1]。教师不但要掌握和熟练应用教学理论,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促进了教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而且为教师教学技能的成长和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高效的途径。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文无定体,教无定法”。面对不同学生,课堂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只有高效、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一)挖掘教材、依据学情,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导向,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应做好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对教材进行分析及应用,将教材内容情景化、静态知识生动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拓展,吸收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科内在的逻辑性的同时,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教学目标的重点与明确教学目标的难点;使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设计优化,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供采用的方案多种多样。此时,选择采用哪种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对各种方案的效能进行全面、系统对比,选择出最佳教学方案,在选择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短期效益,还要兼顾长远效益。要考虑设计简单、方法易行、节省教学时间、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应考虑到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及时有效地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通过观察自己或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或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2]。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行之有效”,要从五个方面评价: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任务开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解决课堂出现问题是否及时,修改方案是否有效。使教学设计修改建立在教学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学到些什么”这三个问题组成,“教什么”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怎么教”是课堂教学方案的选择,“学到什么”是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即教学监控与评价。只要将这三个问题解决好,才能使课堂教学设计变得科学、合理、优化,促进教师教学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及教学理论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第9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 多媒体的运用,有益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前,可以播放适合学生欣赏的音乐或与课题相关的视频资料,这样既可放松学生的身心,又可为课堂的教学预设相应的情景,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授课过程中,看着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精美的幻灯片背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在授课中,可以播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有利于舒缓课堂的紧张情绪,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 多媒体的运用,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在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满堂灌”的形式,对于大部分学习基础较薄弱且积极性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听课往往会感到无聊乏味、疲倦厌学而听课效率极低,直接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农村中学学生厌学、辍学现象的出现。比如在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课时,讲到“自然界的发展:从生命产生到人类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这个知识点时,我在幻灯片上向学生展示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以及从猿到人的演变的生动图片,学生就能很形象地掌握“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这一知识点。

三 多媒体的运用,将极大地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

大部分农村中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十分有限,减少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就显得十分必要。就如我校作为一所完中校,每年用于印刷的资金就有好多万元,再加上一些演示实验的用品,每年的资金投入相当大,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我们更加重视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将可以为学校节省一笔数目可观的开支。比如,在教授完一定量的知识点之后,一些老师都会印发适量的练习题来检测、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我会换成在PPT上直接显示练习题,以确保在每堂课后有相应的练习。当堂做题、讲评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印刷费用。

四 多媒体的运用,将大幅度地增加课堂的容量

农村中学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见识面比较狭窄,在传统的课堂上所学的东西相当有限。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堂的容量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到更全面更新的知识,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我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教学中,讲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知识点时,利用幻灯片展示了世界第一辆汽车、福特公司生产的第一辆T型车、我国第一辆汽车、比亚迪电动车e6、通用EN-V电动概念车等一系列汽车发展变化的图片,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对相关汽车进行简单介绍,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拓宽了学生的见识面。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可能会画一个表格来直观地分析问题。而绘制表格、填写内容、要求学生思考等都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这样,一堂课用来授课的时间就很有限。如果借助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在授课前就将表格绘制在幻灯片上,并填写好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很轻松地展示给学生,这样既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也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五 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的顺利开展、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课堂,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课堂上大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很少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至多是老师点名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或极个别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与老师互动,回答问题的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改善这种尴尬局面。比如我在课堂上布置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之后让不同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如果发现学生有新颖独到的见解时,我就会用相机把学生练习本上的答题内容当场拍下来,及时地用数据线把拍下来的学生的探究成果转存在电脑上,通过电脑显示在投影屏幕上,让全班学生欣赏这些学生的优秀成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课堂氛围良好,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也得到极大的扩充。

六 多媒体的运用,将显著地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