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自然灾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3-0061-02
本文关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际上是针对重大自然灾害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言,既包括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性劳动力转移,又包括在重大自然灾害长期影响下的劳动力转移且应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者:
第一,转移的人员是因重大自然灾害或因此产生的衍生灾害原因而失去土地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并且土地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和耕作的灾区失地农民。
第二,虽然失地面积并未达到劳动力转移的标准,但随着自然灾害的衍生效应可能导致土地进一步恶化,无法继续靠土地生活的农民。
第三,有就业意向愿意接受安排转移的灾区农民。
第四,因生产生活受重大自然灾害或因此产生的衍生灾害影响严重需要临时性转移的灾区农民。笔者认为,要解决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应该从管理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
1 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事件中,管理体系中的“一案三制”是基本内容。一案是指应急预案,三制是指管理中的法制、体制和机制。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分析,很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都没有公开简本,难以进行全面分析。在早几年的预案中,大多没有提及关于“重大自然灾害下劳动力转移”的内容,有的甚至连提法都没有。最近几年的预案中相对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的内容,同时增加了可操作性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重大自然灾害预案的修订方面进步非常大,实用性的规定逐渐取代了指导性思想。2008年汶川地震和2009~2012年云南的特大旱灾,这两次重大自然灾害也许是有力推进重大自然灾害后劳动力转移方面内容完善化进程的重要契机。
关于自然灾害类预案需要改进的几个建议有以下几方面。
①在当前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系中,除了自然灾害应急保障预案外,其他种类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都应该明确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其框架体系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②各类自然灾害类预案中关于劳动力转移的内容应占各类预案的10%左右,笔者认为这个比例较为合适。根据本文前面对部分自然灾害类预案的字数统计,发现在有“劳动力转移”方面内容的预案中,涉及劳动力转移的内容所占比例非常小,大部分都在5%以下,内容过于贫乏和简单,不足以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下的劳动力转移工作。
③重大自然灾害下劳动力转移中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制定奖励与问责相结合的激励惩罚机制,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条文,以附件的形式详细展示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流程图与后期转移计划等。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自然灾害类预案的可操作性。
④在今后的重大自然灾害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要加强专业处置。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自然灾害总体预案还是专项预案都没有考虑到时间有事中阶段和事后阶段之分,事中阶段主要是临时转移劳动力,而事后阶段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考虑劳动力长期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必须有专业的安排和规划。
⑤在今后的自然灾害类预案修订时,应该综合各类应急预案中关于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内容,找出他们可借鉴的地方和能对其他应急预案的修订起到细化或完善作用的方面,相互弥补彼此之间的不足,这可以避免自然灾害类预案制定者和修订者主观臆测的偏差,这是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一个直接可行的途径。
⑥在某些自然灾害类预案中,应该增加相关国家组织的作用,附上我国缔结的一些国际公约中相关的内容。我国在履行国际义务的同时,在重大自然灾害后也应享有国际权力,积极接受国外援助以弥补国内力量的不足,还可以在互助中增加国际友谊,交流经验。
2 完善管理协调机制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力转移管理协调机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完善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下劳动力转移的行政体系
我国应该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重大自然灾害下劳动力转移的行政管理体系。
①应该建立专门的指挥机构,组建国家层面上的全国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指挥中心。
②劳动力转移就业指挥中心要成立专家智囊库以提高决策和方案的科学性,专家智囊库应有辅助政府指挥决策的地位,可以杜绝政府决策出现盲目。
③在地方上建立执行机构,如在地方上可以建立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平时负责收集各国和本国的自然灾害资料,建立并维护本地劳动力数据库,做好防灾工作,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办公室将以全国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指挥中心的方针和政策为依据,直接负责自然灾害下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执行与处置。
2.2 完善重大自然灾害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部门协调
我国应该设置一个独立于各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部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被赋予权力可以享有决策、协调和调度的权力,把劳动力转移作为重点协调工作来做好。
首先,避免多头管理,设立独立协调部门负责协调特大旱灾后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工作,但要赋予其决策、协调和调度的权利。把劳动力转移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就业再就业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制定详细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应做到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的总体规划,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打下了基础。
其次,做好部门协调工作,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帮助农民更新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择业观,客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敢闯敢干、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消除转移就业的思想障碍。
2.3 健全重大自然灾害下劳动力转移信息管理机制
劳动力信息资源对重大自然灾害下劳动力转移工作至关重要。如何完善劳动力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下转移劳动力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健全信息管理机制。
2.3.1 建立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
劳动力转移工作是建立在掌握大量信息资源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信息收集,包括灾害频发的原因、时期、种类、每年因自然灾害迫切需要转移的劳动力人数等等。掌握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劳动力的综合信息,同时进行信息数据监测与定期调研;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劳动力信息数据库。我们需要通过调研或者监测的方式对不同地区的劳动力信息进行定期汇总,同时要将掌握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归档,在此基础上建立劳动力资源管理信息库,以便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后能有效利用数据库中完整信息帮助劳动力顺利转移。其次,完善信息处理机制,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以便及时查询。为此,我们还需要分析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可能出现的地域、持续时间、重大自然灾害出现后会对当地居民造成多大的负面效果以及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等,这些科学数据将作为政府决策指挥机构重要的参考依据。
2.3.2 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力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铺就社会关系网络平台和通道。
①搭建政府部门间的绿色沟通渠道。我们应该考虑搭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绿色信息平台,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畅通的绿色信息平台有利于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获取劳动力市场信息,以保障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顺利进行,笔者认为绿色信息平台应该使用统一标准以便对比信息。最重要的是自然灾害后畅通的绿色通道能为他们提供各种用工单位信息和省外劳动力招聘信息,帮助他们实现转移就业;要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管理部门政府工作人员的考核。不能仅仅把劳动力转移的最终处理结果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还要将他们在处理劳动力转移工作各个阶段的表现、行动力都纳入考核。绿色信息通道既要有信息的采集和汇总功能,又要有主动反馈信息功能和激励各级劳动力管理部门及时沟通和汇报的功能。
②政府要为农村劳动力搭建关系网络。政府部门特别是负责劳动力工作的政府部门掌握着劳动力市场的优质信息资源,应该更好地加以利用建立起有利于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关系网络。
③充分发挥中介等第三方组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沟通网络中的纽带作用。重大自然灾害后,政府虽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网络沟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微观层面的劳动力转移工作可交由第三方机构如中介机构来完成。劳动力市场中的第三方组织可以在用工企业、负责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部门以及农村劳动力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并形成一个劳动力关系网络。当然,这些都要求中介等第三方组织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尽快发育成长起来。
(一)基本情况
贵州省容易遭遇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风雹、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火灾、低温冷冻、泥石流、山体滑坡和雪灾等。
(二)主要特点
1.洪涝灾害频发,受灾面积广,损失严重。从表2可见2007至2009年三年中,由于洪涝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在自然灾害类中分别占73%、4.29%、30%。2008年贵州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风雨冰雪灾害,全省88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受灾人口2736万人(次),因灾死亡人口30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48.85亿元,占2008年因自然灾害类导致经济损失的93.03%,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因洪涝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仍然高达16.09亿元,约占4.29%。2.风雹灾害频繁,受灾面积广,损失较大。2007至2009年全省分别遭遇大范围大风、冰雹天气4次、8次,19次,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分别占13%、1.36%、13%,在当年的各灾种引发的经济损失中分别排第二,第三、第三位。3.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率高,波及范围广。从表2可见,贵州省经常遭遇的主要灾种有:洪涝、风雹、雪灾、低温冷冻、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旱灾、地质灾害等。4.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惨重,其中又以农业经济损失为最。从表1可知,2001—2009年9年的时间里,贵州省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460042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为4874101万元,约占64.97%。这说明第一产业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也说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科技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贵州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及其与农村贫困的关系分析自然灾害的引发因素极多,但从宏观方面看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不外乎是贵州省的地理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而主观原因则主要涉及政府能力、公民素质、法制环境等人文社会条件,但主客观原因并不能够非此即彼的判断。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地貌属于高原山地,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土壤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这种先天脆弱、易于失衡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贵州省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如夏季持续降雨使土壤水分饱和,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喀斯特岩溶地貌使地表土壤层薄,又多为石灰岩的地形,保水性差,水土流失严重,整个生态系统表现出显著的脆弱性和不可塑造性,往往会导致自然灾害既频且强及多灾种同时爆发。
(二)第一产业占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贵州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重要位置,2006年贵州第一产业生产总值393亿元,占17.2%,从高到低,在全国列第八位。2007年农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8%,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是1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这说明贵州的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农业处于基础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2001至2009年9年中,贵州省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460042万元,而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竟高达4874101万元,约占64.97%。贵州经济总量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扩大,但是涨幅的比例和速度都还不尽如人意,在全国的位次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直徘徊在第24至26位之间。根据上述分析,贵州省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势必成为引发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以2006年为例,2006年贵州省人均GDP相当于1996年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当于1990年前后全国的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比全国整体水平落后10至15年。这种状况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影响贵州省自然灾害的产生和控制,自然灾害的频发及治理不善,又在某种层面上导致或加剧了贫困的出现。
(三)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
当地的老百姓往往认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中的鱼我不捞,别人也会捞,不捞白不捞,捞了白捞”“山中鸟儿,水中鱼儿,天上空气,地上土地,取之不尽,用之不尽”这些思想甚至导致人们往往各划其地,各抢其位,谁最快谁获益。
(四)教育的错位
和全国一样,贵州农村已经实施了9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即使是在“两免一补”的情况下,其农村中小学的情况还是令人堪忧。据调查,教育过程中的大部分相关主体认为他们的学习状态“非常糟糕”:校长认为教育经费不够、教师编制不足、教师有待培训、学生素质堪忧、老师认为工资太低,无心教学,甚至觉得学校只不过是家长们寻求的临时而又安全便宜的“留守儿童看护所”而自己则仅仅是家长眼中的“高级保姆”;学生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学生上课聊天睡觉,放学回家做农活带弟弟妹妹;有的家长则觉得老师应该尽可能少的布置课外作业,这样的话,孩子才有时间帮忙做家里的事。一般情况下,如果遇到“家长会”之类的“大事”就叫爷爷姥姥等“闲人”出席一下,甚至完全不理会不参加。总的来说,农村的教育错位直接导致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孩子在教育的权利和资源上的贫困,这些孩子成年之后又反过来指导他们采取错误的行为对待自己的家乡和人生,进而产生出新一轮的贫困群体并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扶贫攻坚总是那么艰难的关键所在。以海因里希的理论来分析,这样的教学过程自然而然的加剧并固化了人的缺点,并使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得以保持、延续和固化,从而使得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可能性大大的保持甚至是增加,其后果就是由个体行为变成群体行为,进而成为自然灾害的导火索,最终导致贫困反复出现。
三、关于贵州省农村治贫、脱贫的建议与对策
综合来看,贵州农村的贫困问题不是任何单一因素直接作用产生的,因而也不可能有简单快捷的方式解决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
完善可行的灾害救援机制应该是长效的,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救火部队,这方面的主体应该由政府来担当,也只有政府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资源。社会大众的力量则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强宣传和教育的手段和功能是必须的。另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当地居民的生产自救能力,尽可能将因灾致贫、返贫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这项工作要作为常规性工作来开展。
(二)建立健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解决贫困的关键环节在于不断发掘和创造农民增收的途径和方法。越是边远穷困的农村,人们越是更多地依赖自然,受制于自然,简单地说就是越穷就越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而这种“靠天吃饭”的生产生活方式就越是经不起自然灾害的摧残。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农民寻求新的生产方式以实现增收意义重大。比如贵州省在2009年专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6000万元,计划培训10.1万人;省扶贫办还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就地转业和创业平台,专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5亿元以上,继续在33个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和50个重点乡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对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可谓是有益的尝试。
(三)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及高职高专教育的投入,培养正确的教育理念
1灾害抗御能力变量
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最直接的评估标准就是灾害所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大小。灾害损失和影响越大,区域灾害抗御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对于不能直接度量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我们使用区域灾害损失和影响来间接度量。莱斯基(Rasehky)认为仅使用直接经济损失数据难以全面描述灾害损失,因此他增加了因灾死亡人数来表示灾害损失。本文借鉴了其研究同时也考虑到灾害的发生会对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继而诱发社会生活、工作秩序的非正常状态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进一步以受灾人口数来表征灾害对社会生活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从而较全面地对灾害人员、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做出描述。因灾死亡人数(Death)和受灾人口数(People)分别指在灾害事件中死亡的人口数量和因为灾害事件而致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人口数。直接经济损失(Loss)是指受灾体遭受自然灾害袭击之后,自身价值降低或丧失所造成的损失。其基本计算方法是受灾体损毁前的实际价值与损毁率的乘积。具体包括农业损失、工矿企业损失、公益设施损失以及家庭财产损失等。灾害损失变量数据来源于由灾后流行病研究中心管理和维护的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该数据库是国际上影响最大、应用最为广泛,并可免费方便获取的灾害数据库,为国际计划、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
2社会经济环境变量
为了准确地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做出描述,本文借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于2008年所提出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及合理性原则,同时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选择了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每千人医生数8个指标作为研究变量。这8个指标变量从多个角度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人民的生活质量、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及社会结构的合理性。
与已有文献相比而言,其划分较为细致,更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有利于完成对中国区域灾害抗御能力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关联性的全面考察。在省级区域的划分上,我们遵循传统意义上东、中、西部的划分,仅将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此外,由于自治区和海南省数据大量缺失,故将此两个省舍去,未进入样本;因此本文所使用的省际数据样本仅涵盖28个省、市、自治区。上述8个社会经济环境变量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自治区历年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
实证模型
为了论证前述表征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各因素对区域自然抗御能力的影响,本文收集了中国28省份1991~2010年的数据对如下三个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1)、(2)、(3)中,i表示某一区域,t表示时间年份,Deathit则表示i区域在第t年的因灾死亡人数,下同;People表示受灾人口数;Loss表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Rgdp表示人均生产总值;Pcdi表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cni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Sfai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g表示GDP增长速度;Tior表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Efr表示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Ndp表示每千人医生数。fi是个体省份无法观察到的效应;εit是残差项,我们将一些无法量化或未纳入解释变量但却有可能对灾害损失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说地理气候等因素归入残差项中,并假定εit~iid(0,δ2)。
本研究所使用的面板数据分析技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选择省际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以构造和检验更为真实的模型,从而克服了在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时候未能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自身发展演变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缺憾。此外,面板数据分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点,增加了自由度,同时减弱了解释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共线性,使得估计的有效性得以改进。
实证模型的参数估计
本文采用阿雷拉诺(Arellano)和博维(Bover)设计的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这一方法适用于短时期、大样本的面板数据。为了解决模型中变量量纲不统一的问题,以及改善各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我们取各个变量的自然对数进入模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
结果分析
我国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由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程度的不同来加以解释。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每千人医生数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速对区域灾害损失的影响不明显。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因灾死亡人数和受灾人口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而,其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影响不能确定。
(1)农村居民纯收入的高低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最主要的因素。
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不仅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可以毁坏经济发展已取得的成果。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束缚和影响最为严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动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从生长、发育到繁殖,都必须首先和外在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因此,农业“受自然条件之影响最为深刻”。由此,农村居民是我国社会各阶层中最具灾害易损性的群体。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居民收入偏低,除去日常生活开支之外,一方面难以有剩余资金用于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制备,另一方面无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缺乏基本的减灾、防灾常识。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大量的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往往多发于农村区域,造成重大人员和农作物损失,成为影响城市农产品持续供应、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因而,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社会,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灾害抵抗能力意义重大。
(2)区域每千人医生数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实证结果来看,每千人医生数较多的省区其因灾死亡人数、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受灾害影响人数均相对较少。每千人医生数衡量了区域内医疗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被是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组织广泛用于平价各地区医疗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WHO在2000年提出要实现全球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人的目标。美国社会学家英克斯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标准中,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25人。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和美国,其每千人医生数已达到2.2人和2.4人,而按我国目前每千人医生数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还需要25~30年左右才能达到美国和英国的水平。医疗改革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一件大事,通过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将有更多优秀人员进入医疗卫生队伍,这对增强我国自然灾害抗御能力,减少因灾人员和财物损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公共教育经费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高低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有显著的影响。
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数,被用于度量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努力程度。民众素质体现着防灾抗灾的“软实力”,全面提高民众素质必须从教育入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纲领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通过教育达到一方面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态度,自觉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灾害形成的自然诱因。另一方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以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提高民众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和生存的能力。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教育投资的增加对减少灾害人员和财物损失,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第三产业是单位能耗较少的产业,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是最有利于节约能源的产业。经济发展对能 源的依赖性是导致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因而是影响区域灾害脆弱性的原因之一。为此,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强度等是实现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灾害抗御能力。
(4)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几乎无影响。
让我们略感意外的是,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几乎与区域自然灾害抗御能力无关。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还有导致灾害经济损失增加的风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严重偏低,无法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足够的保护,导致大量的其他固定资产在自然灾害中受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保持经济增长是增强国家实力和提高国民福祉的重要因素。
但是,地方政府纯粹为了增加GDP而大干快上的思路和做法已不适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由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所造成的各种灾害,使得大量的投资和多年的积累毁于一旦,形成巨大的国民财富损失。因此,如何在追求GDP增长和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冲击,用更为高远的眼光和开阔的思路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所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已经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暴雨受灾补助申请书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暴雨受灾补助申请书最新我是__镇__村下东边组村民___,54岁,现有家庭人口2人(丈夫___和我),___年7月18日,__边村民小组突降大雨,并伴随着阵阵大风;由于我家居住的正房的墙只是用土基夯的,并且因为经济困难,多年来都没有进行修缮;阵阵大风把雨水直接吹到土基墙上,加上由于住房地势不好,房后排水沟不能很好排水,因此在雨水冲刷和排水沟水的侵袭下,造成6间屋的土基墙坍塌。
土基墙坍塌后,一直到雨季结束后,才请师傅重新拓制土基,在周围邻居的帮忙下又把墙夯起来。因为家中只是两位老人,做什么都要请人,所以修建屋墙先后近两个月,共花维修费约___余元,家中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作物,没其它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这些钱大部份都还欠着。
因此特向民政局申请,请求给予补助,望领导能给予批准为盼。谢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自然灾害的现象有哪些“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高低温试验箱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1自然灾害救助项目趋向完备
美国、日本和印度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覆盖了灾民和灾区需求的多个方面,除了传统的关于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安置和恢复重建的基本生活救助项目外,还包括对各大产业、灾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等灾区生产的救助,对失业和再就业的补助,以及入学等方面的救助。比如美国的重大灾害救助项目包括一般性联邦救助、必须的基本救助、风险防御、联邦设施救助、修复和重建受损设施等16项。日本在2011年“3•11”9.0级大地震后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救助政策,在经济生活援助、住房确保及恢复重建援助、对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救助和安全灾区重建4个领域,细分了80个小的救助项目。印度自然灾害救助项目主要体现在灾害救济基金和国家灾害应急基金中,具体项目包括因灾死亡救助、因灾受伤救助、老人与儿童救助、生活用品救助、食物救助等29项。
2自然灾害救助标准日益细化与自然灾害
救助项目对应,各国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规定更加细化。尤其是日本和印度,对救助资金和物资数量、救助期限、救助对象等都给出了操作性很强的标准,这对于提高救助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日本在2011年“3•11”9.0级大地震后的灾民和灾区援助政策规定,对于生活困难的受灾者,划分为标准3人家庭、高龄单身家庭、高龄夫妇家庭和母子家庭4类,给予从62640日元到193900日元不等的救助资金。印度在灾害救济基金和国家灾害应急基金的规定中,将29项自然灾害救助项目进一步细分,并对46项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各项标准细致而明确,操作性很强。比如印度专门针对贫穷农民的救助项目和标准包括:清淤农用土地补助6000卢比/hm2,去除丘陵地区农用土地上的泥石流补助6000卢比/hm2,修复养殖场补助6000卢比/hm2,因滑坡、雪崩、河流改道导致土地大部分损失的补助15000卢比/hm2,作物损失50%及以上的补助4000卢比/hm2,对于农业作物、园艺作物和当年种植作物补助2000卢比/hm2(干旱地区)和4000卢比/hm2(灌溉充足地区),多年生作物补助6000卢比/hm2。
3自然灾害救助形式更加灵活
多样各国普遍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风险补偿作用。发达国家一般会购买更多的保险,为灾后重建提供资金。现金补助、保险、贷款、融资等成为许多国家自然灾害救助的形式。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在救助形式上,美国强调以保险为核心,贷款主要以低息贷款为主。据统计,1994年洛杉矶地震保险补偿占地震损失的63%;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保险赔款占直接经济损失的50%。在全球有关灾害损失补偿的统计中,来自保险公司的赔款要占到整个灾害损失的36%以上,发达国家这一指标甚至高达80%。美国灾害救助机制中提供非常多“非金钱性”的福利服务,包括法律咨询、心理康复、保险服务、建筑执照申请服务、再就业服务等,且不仅由政府部门提供,民间团体亦扮演重要角色。日本的灾害救助以低利息的贷款、减免租税和非现金补助为主,对于灾害现金救助的规定极为严格,目前现金救助仅包括灾害抚慰金、过渡性生活救助金和生活重建救助金。
4自然灾害救助标准绝对值普遍较高
国外自然灾害救助标准的绝对值普遍较高。无论是按汇率折算还是按实际购买力折算,在民房恢复重建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三个方面,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的补助标准大多高于中国,只有印度在民房恢复重建救助上的补助标准比中国低。在民房恢复重建救助方面,日本的标准几乎是中国的4倍;在过渡性生活救助方面,俄罗斯的标准是中国的10倍;在遇难人员家属抚慰方面,日本的标准几乎是中国的40倍。
5自然灾害救助对象多样化,关注弱势群体
国外自然灾害救助在政策上对所有灾民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区分不同人群,偏重于对弱者的救助和扶持。比如,日本的救助项目中就专门设有对母子、寡妇的福利基金,有很多专门针对教育的补助政策,还关注对因灾失业者的救助。美国的救助政策也更多地向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倾斜。此外,国外救助项目和标准中不仅涉及对灾民基本生活的救助,还更多地涉及对灾民和灾区开展生产方面的救助,比如日本就有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救助。这也是国外救助双重目标的体现,即不仅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还要确保灾区生产的恢复。
二我国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及其存在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
目前,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主要包括救助准备、应急救助和灾后救助三个方面。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具体分担比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和自然灾害特点等因素确定。我国中央层面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主要包括民房恢复重建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紧急转移安置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等6项,分别对应不同的救助标准。在地方层面,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也开展了灾害救助标准的制定,比如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制定了《夷陵区自然灾害救助暂行办法》,对灾害救助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把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分为“三无”户、低保户、一般户,按照不同的标准给予补助
2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然灾害救助项目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主要围绕受灾群众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要展开,灾民的教育、心理抚慰、生计恢复以及企业的生产恢复等还未纳入自然灾害救助项目。中国目前有明确政策规定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只有6项,相比日本的80项、印度的29项都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目前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还是粗线条的,相比较日本区分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给予不同的救助,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发放救灾资金的同时还采取其他各种措施来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但相比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中国自然灾害救助主要以政府的现金补助为主,灾害保险、贷款、融资等占比极低,救助形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是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资金来源。尽管法律法规为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是从现有的救助实践来看,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所起的作用仍然比较薄弱。
(2)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偏低
我国目前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无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灾民的需求相适应,救助标准偏低。与国外相比,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偏低。从国际上通行的“贫困线”标准来看,世界银行将日最低基本生活费用1.25美元作为“绝对贫困线”,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即属于“绝对贫困”,印度确定的贫困线标准为日均消费低于1.2美元。以灾害应急救助补助资金为例,我国现行的人均150元的补助资金,按世界银行的绝对贫困线标准,只能维持18d的低水平生活。从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标准来看,日本对遇难人员家属的补助为500万日元(约合41.6万元人民币),俄罗斯对遇难人员家属的补助为30万卢布(约合6.2万元人民币),印度对遇难人员家属的补助为10万卢比(约合1.3万元人民币),都远高于我国5000元的标准。与灾民实际生活需求相比,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偏低。按照《人道主义与赈灾救助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灾民食品需求标准必须达到每人每天2100kcal能量,折合大米或面粉都为0.6kg。从我国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来看,按人均90元的救助补助标准测算,假设90元全部用于口粮救助,救助时间为3个月,按照目前的大米价格(5.36元/kg)和标准面粉价格(03元/kg)计算,则每个受灾人员每天只能消费大米0.19kg或面粉0.25kg。从我国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来看,按人均150元的救灾补助标准测算,假设150元全部用于口粮救助,救助时限为6个月,按照目前的大米价格和标准面粉价格计算,则每个受灾人员每天只能消费大米0.15kg或面粉0.21kg,都远低于《人道主义与赈灾救助标准》中规定的0.6kg/人•d的最低标准。目前农村平均建房成本约为600元/m2,若按照150m2建房面积来计算,重建房屋至少需要9万元,而中央住房恢复重建补助仅为1万元,高寒寒冷地区为1.4万元,即使加上地方财政补贴,受灾家庭的住房重建压力仍是非常大的。与受灾人员对政府救灾应急救助的要求和期待相比,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偏低。我国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多年来的救灾工作实践表明,我国灾害多发、易发区域多数属于地理位置较为独特、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带,当地政府财力困难,受灾人员又多为贫困人群或少数民族群众,经济条件差、自救能力弱,灾后应急救助工作难度大,救灾工作成本较高。
(3)自然灾害救助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我国现行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没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物价上涨和灾民需求同步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没有形成制度,加上地方配套救助资金不到位或未按标准补助到位,导致实际救助标准偏低,缺乏比较科学的灾害生活救助标准计算方法和动态调整机制,各地救助水平差异过大。例如,在过渡性生活救助方面,各地大都执行1980年代以来确定的标准(即每天10元钱1斤粮),但是这个标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却难以找到科学依据,中央和地方在执行时也没有依据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进行过相应调整。尽管国内许多地方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标准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但对灾民吃、穿、住、医等方面救助标准的细化仍不够,过渡性生活救助时间及标准较为模糊,导致救助内容范围扩展、救助标准和时限不一,造成救助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汶川8.0级地震和玉树7.1级地震基本生活救助标准相同,但“三孤”人员、因灾死亡人员抚恤标准有一定的差异。汶川灾区的理县,因灾死亡人员抚恤金为5000元,玉树地震因灾死亡人员抚恤金为8000元。
三结论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
根据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特点,从区域、灾种、灾害严重程度等角度来分析评估我国现有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并从适用性、完备性、可操作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在中央政府层面制定统一的救助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救助项目和标准,公开信息,提高管理水平。在对我国现行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在中央层面上首先规范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然后再逐步规范省、市、县级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标准。
2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作用自然灾害救助应从保障灾民“衣、食、住”为主的基本生活需要向满足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需求转变,增加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并对灾区的生产恢复等提供救助。2008年,我国首次将铁路、公路滞留人员和城市被困人员纳入救灾工作范畴。下一步,应进一步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将城市受灾群众和农垦企业职工等纳入救助范围。同时,增加非货币化的灾害救助措施,提供政策支持,充分发挥金融、信贷、社会捐赠等手段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
3探索建立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一、积极做好自然灾害应对工作
各乡镇要提高对防大灾、备大灾、救大灾的认识,认真抓好各项自然灾害应对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强化自然灾害应急值班制度,在汛期和恶劣天气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与气象、水利、国土、农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灾情会商和评估工作,确保灾情信息准确一致。二是加强灾情管理,上报灾情突出“快、准”,严格按照新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2014版灾情管理系统报送灾情。三是做好倒房恢复重建和过渡期灾民生活救助工作。四是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区的灾害特点,进一步完善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演练。
二、加强救灾款物规范化管理,完善救助标准
认真落实县民政局《关于转发市进一步加强救灾款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今年乡镇要在冬春荒救助、应急救助、倒房重建工作中统一使用规范表册,并积极开展工作督查,此项工作将在全县年中工作推进会中进行总结。各乡镇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因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标准,推动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
三、做好“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一是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结合“5.12”防灾减灾日及防灾减灾宣传周、“国际减灾日”等活动安排,周密筹划、精心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县局将在5月12日组织县抗灾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到乡镇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并确保实效。二是要抓好防灾避险逃生演练,进一步提升全市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对各类突发性灾害事件的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全力抓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
一是各乡镇要加强灾害信息员的选配工作,灾害信息员一般由乡镇民政助理员、村“两委”成员和城镇社区工作人员担任,也可从其他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员中聘用,工作方式以兼职为主,条件允许的地方可设专职灾害信息员。二是加强信息员管理与培训。建立灾害信息员管理制度,明确灾害信息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县、乡分级对信息员进行培训,按时完成市2014年下达的信息员培训任务。
五、做好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工作
一是积极筹措农村住房保险配套资金,确保配套资金按时拨付到位。二是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协调沟通,定期研究分析本地区农房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理赔工作。三是加强农保政策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农房保险政策信息。
一、我县救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采取的措施
位于中部,境内海拔最高处4874米,终年冰雪覆盖,海拔最低2040米。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0.2℃,年最低气温零下30多度,年降水量在231.3-555.2毫米之间,无霜期90-145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全县自然灾害呈现频发、多发、易发等特点。干旱、暴风雪、低温冷冻、强降雨洪水、泥石流等极端天气过程和自然灾害每年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上亿元经济损失。因处于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交汇区域,属国家及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抗震减灾形势十分严峻。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及草地资源,林地面积270多万亩,活木总蓄量达370多万立方米,草原面积580多万亩,属祁连山水源涵养林重点保护地区,森林和草原防火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多种自然灾害频发,使全县受灾地区群众生活困难,救灾减灾形势严峻,工作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牧民抗灾自救能力差,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由于我县属于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受自然、地利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地区物资运输费运高、成本大,造成在价格传导因素下的农业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和部分公共服务品等价格水平始终高于周边县区运行,加之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牧民住房设防标准低,抗灾能力差,灾害发生后,群众根本无力实施自救,主要依靠政府救助,同时,群众缺乏建筑技术,无法自行承担重建任务,雇用外地施工队,致使重建成本增加。
二是我县连续12年遭受自然灾害,全县19个乡镇176个村都不同程度受灾,群众返贫面大,生活困难。2012年,全县19个乡镇以低温冷冻、大风降温、干旱、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43.58万人(次)受灾,2.096万公顷(其中绝收2622.99公顷)农作物成灾,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95%,紧急转移安置604人,房屋倒塌23间,损坏266间。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8496.05万元,其中农林牧业损失20596.78万元,基础设施损失848.68万元,家庭财产损失315.83万元。虽然在我县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灾区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排,救灾救济工作有序进行。但由于连续受霜冻、暴洪等多种自然灾害侵袭,特别是持续干旱灾害,灾害救助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救灾减灾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救灾减灾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各类救灾减灾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及专业素质,然而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培训,救灾减灾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还有不少乡镇没有配备专门的民政助理员,有的民政助理员身兼多职,疲于应付,严重影响了救灾减灾工作的正常开展。
面对严峻的救灾减灾形势,我县高度重视,始终将救灾减灾工作做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及省、市的总体要求,从近期抗灾及长远防灾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以防灾减灾项目及应急机制建设为重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灾减灾工作体系,有效地开展了救灾减灾工作。
(一)减灾机制逐步健全。近几年,县上按照救灾减灾应急工作的要求,成立了减灾委员会,制定了灾害应急预案,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应急预案,县、乡、村设立和开通了灾害信息网络,逐步健全和完善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和灾情信息报告网络,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加大救灾资金物资的投入力度。2006至2012年发放救灾救济资金3435.55万元,并强化农村低保、农村五保运行机制,及时调查摸底,掌握需救助群众的基础数据,重点对因灾造成生活困难且无力自救的缺粮户、常年特困户、困难优抚对象、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及时进行救助,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全县上下通力协作,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面对严重的灾情,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层层制定抗灾救灾方案,各级干部组织广大群众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直部门特别是农业、水利、畜牧、民政、气象、电力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抗灾救灾。工商、物价等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稳定农资价格。县乡两级农牧业技术干部继续深入乡镇、村组和抗灾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掌握县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把握抗灾救灾减灾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这是我县民政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破解的难题。针对我县的防灾减灾工作实际,我们在以后的救灾减灾工作中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从近期抗灾及长远防灾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提前介入,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应急管理预案,并在预案制定的基础上做好对各级各类预案的演练、实践、运用工作,使灾害发生后能做到上下一盘棋、部门一盘棋、真正发挥预案的实际作用。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功能,建立和规范起以民政部门为中心的灾情信息平台。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在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进一步加强灾情信息报送制度。要按照各级救灾减灾应急预案的要求,严格灾情信息报送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杜绝灾情的慌报、漏报、多报及数据报送不完整等现象。进一步加大对灾情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灾情快速统计上报及灾害紧急应对能力。
(三)加强救灾减灾资金物资的争取及管理。积极向省、市民政部门汇报灾情及救灾减灾工作开展情况,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并广泛宣传;动员对口帮扶和慈善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争取上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救灾减灾、防灾、抗灾和减灾工作和项目的支持,募集更多资金用于救灾减灾事业。在多渠道争取救灾减灾资金物资的同时,加强对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措施,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救灾资金成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救命钱”。
(四)加强救灾减灾队伍组织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强对全县救灾减灾干部尤其是基层救灾减灾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办法与形式,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另一方面积极与驻军联系,根据“军队参加抢险救灾减灾条例”,进一步加强与驻天部队在抗灾救灾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从整体情况看,各党委、政府对民生工作高度重视,具体工作措施得力,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有关民生保障工作文件精神得到有效落实,各件惠民实事取得一定进展。但各工作开展存在不平衡现象,特别是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开展敬老院纳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等方面尚有不足,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予以改进。
关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规范,全部按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上级要求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足额按时发放保障资金。各年城镇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04元/人/月,农村牧区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830元/人/年,全部达到或超过自治区提标要求。前三季度,各共计保障城镇低保对象9.28万人次,发放资金2.28亿元;保障农村牧区低保对象23.64万人次,发放资金1.93亿元。
关于五保供养工作,各农村牧区五保工作完成由集体供养到国家公共财政供养的体制转变。各按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上级要求,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3083元/人/年和2196元/人/年,并足额按时实施发放保障资金。前三季度,各共保障五保对象1.98万人,发放供养资金3641.36万元。
在五保供养机构管理建设上,各自6月份起逐步开展敬老院纳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目前,各大多开展了调研和机构编制申报工作。已经完成敬老院纳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落实了敬老院事业管理人员编制。在提高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上,各工作进展不平衡,急需加大工作力度,年内完成自治区要求的集中供养率达到45%的标准。
关于城镇“三无”人员和孤儿供养工作,各共供养孤儿783人,落实孤儿集中供养标准1060元/人/月,分散供养标准860元/人/月,达到自治区要求标准,前三季度共发放补助资金411.29万元。各共供养城镇“三无”人员3058人,落实集中供养标准700元/人/月,分散供养标准500元/人/月,达到自治区要求标准,前三季度发放补助资金1102.83万元。
各综合福利中心建设和事业机构编制设置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有10个综合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基本完工。
一、**县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盆地东南边缘的山丘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从东南至西北分为东南部低山区、中部浅丘宽谷区、西北部深丘区三大类型。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90.1%。境内有大小溪河239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条。境内山丘广布、岗岭起伏、溪河纵横、地形复杂,自然灾害的成灾因素明显。
(一)自然灾害灾种多、发生频繁、季节性强
我县自然灾害种类按地球表面四大圈层内的形成以及年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四大类:
1、大气圈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寒潮、阴雨低温、绵雨、暴雨、大风、冰雹。干旱按季节分为春旱、夏旱、伏旱和冬干,发生频率最高、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伏旱,出现频率达56%左右。绵雨分为初夏绵雨和秋绵雨,频率达42%、60%。寒潮在秋、冬、春3季均有发生,以春季最频繁。暴雨主要出现在5—9月份,年平均3次,最多年份为9次。大风主要出现在3—9月份,尤以4、5月最多,年平均4次。冰雹主要发生在4—8月份,近80年共发生60次左右。
2、水圈灾害。主要有洪涝、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洪涝主要为本地暴雨型。6—9月为洪涝灾害易发期,我县每年均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多次,频率达33%。泥石流伴随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全县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600余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43%,年土壤侵蚀量达360万吨,相当于2.5万亩耕地的五寸表土。
3、岩石圈灾害。主要有滑坡和崩塌等。汛期暴雨是诱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因素。我县的易发区域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宝顶、珠溪、中敖、石马、玉龙、宝兴、拾万、铁山、国梁、金山、高升、季家、高坪、古龙等16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龙水、邮亭、万古、三驱、智凤、雍溪、回龙、龙石等10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4、生物圈灾害。主要有生物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鼠害每年发生面积约5.4千公顷。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蚜虫、赤霉病等。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约2千公顷,主要有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竹蝗、鞭角华扁叶蜂、松蚧壳虫、松茸毒蛾。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森林病虫灾害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二)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广,情况复杂
我县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三区:
1、西北部深丘区。该区主要位于中敖、高坪、三驱、铁山、季家、高升等镇乡。由于经济欠发达,抗灾能力较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低,但人员伤亡较重。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滑坡和崩塌。其次是泥石流、水土流失、大风冰雹、阴雨冷湿、浓雾和生物病虫害等,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影响较大。
2、中部浅丘宽谷区。由西向东,馒头状丘广布,地表起伏和缓,以浅丘向宽谷为主。包括龙岗、棠香、龙水、邮亭、珠溪、金山、回龙等街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抗灾能力也各异,龙岗、棠香、龙水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高,单位面积的国民生产总值较大,抗灾能力较强,但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最大。其它地区的抗灾能力中等或较弱。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涝和干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其次是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阴雨冷湿、浓雾、酸雨、大风、冰雹、生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每年对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城镇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
3、东南部低山区。位于巴岳山沿山一线,包括有万古、雍溪、国梁、石马、玉龙、拾万等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在我县居中等水平,农业生产发展较快,承灾抗灾能力中等,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大,主要灾种是干旱、滑坡、崩塌,其次有泥石流、地裂、水土流失、阴雨冷湿等,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三)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损失加剧
近年来,地质灾害、洪涝、干旱、风雹等灾害频繁发生。一般年份,大多数街镇乡每年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年均30万人受灾,约占总人口的32%,因灾死亡3人,房屋倒塌0.2万间,需转移安置0.1万人,农作物受灾21千公顷。特别是近几年灾害损失严重,1998年遭受特大洪灾,全县受灾29万人,其中成灾21万人,死亡2人,房屋倒塌0.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0.53亿元。1999年受灾12万人,其中成灾1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5亿元。2000年受灾31万人,其中成灾26万人,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0.6亿元。2001年受灾64万人,其中成灾4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64亿元。2002年受灾69万人,其中成灾33万人,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2003年受灾74万人,其中成灾41万人,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48亿元。
二、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方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政府组织指挥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行动主体,深入发动群众,依法实施救灾减灾措施,依靠科技减灾,尽力增加投入,力争实现综合防治的最大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我县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正确处理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治相结合,大力开展减灾建设,不断增强减灾综合效益。
3、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合作。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防群治,共同减灾。
4、坚持统揽全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金,解决减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重点减灾工程建设和重点地区的综合减灾工作;坚持减灾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5、坚持科技减灾,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减灾能力的进程,逐步应用高新技术,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将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减灾宣传,提高全县人民减灾知识水平,增强减灾风险防范意识。
6、坚持依法减灾,依法治灾。建立减灾工作的地方法规体系,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减灾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7、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上级扶助为辅,其他社会力量救助为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县域自防自救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减灾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一批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建立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建立健全地方减灾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全县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减灾工作的运行机制。到2010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比20世纪末平均损失率下降30%,人员伤亡减少40%。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具体减灾目标
1、洪涝、干旱。建设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9座,新扩建小型水利工程16座。洪涝灾害的防治硬件设施达到国家规定设防标准;县城、中心镇以抗御20年一遇,其他镇乡以抗御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全面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抗旱能力,农田能抗御一般干旱和大旱,50%的农田能抗御大干旱;解决农村9.3万人饮水问题。
2、滑坡、崩塌。建成全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系统;将不能消除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全部进行搬迁,对危害大的滑坡和崩塌逐步治理;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实现新建居民点和基础设施避开现有灾害危险区;使人员伤亡减少50%,经济损失减少30%。
3、气象灾害。建立以气象哨、雨量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接收系统为主的天气监测系统;建立人工防雹增雨和防雷减灾工作体系,减少冰雹次数和降雹强度;雷电人员伤亡损失减少50%,对农业生产不造成较大的危害。
4、泥石流、水土流失。县域内60%的泥石流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0平方千米以上,泥沙年流失量减少25万吨以上。
5、森林火灾。建立一套全方位监测系统,加强分工合作,把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6、农业生物灾害。切实控制迁飞性、流行性、爆发性和常发性病虫鼠害的发生;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疑难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
7、森林病虫鼠害。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检疫率达90%,监测率达85%,防治率达到75%以上。
四、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组建六大减灾体系
1、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围绕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渝西经济走廊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把防洪抗旱、水资源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强防洪抗旱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落实。坚持依法治水、强化管理和创新发展机制,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建设好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防洪工程设施体系建设,完成濑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县城防洪护岸工程建设,完成中(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增强蓄洪抗洪能力。抗旱服务组织要通过加强装备,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引进和运用适合我县的抗旱新技术、新设备,增强提水抗旱、机动输水、打井以及临时抗旱设施的能力。
组建好防洪抗旱的非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机制,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的防汛抗旱机构,组织好高效机动的防洪抗旱队伍,重点防洪的街镇乡要组建好防洪减灾机动抢险队,以完成大规模的抗洪抢险任务。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各级抗旱服务体系。以县抗旱服务队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街镇乡及村社抗旱服务组织,科学规范地指导好群众性的抗旱服务工作。
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县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加快全县防汛抗旱监测、信息传输站的建设,实现防汛抗旱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高防汛抗旱信息收集、处理、传输的速度和质量,确保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水文站1个、水位站3个和雨量站14个,实现全县水文站、水位站和雨量站的水文、雨量信息的实时传输。建成县防洪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防洪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地质灾害减灾体系
以滑坡危岩崩塌和病害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各街镇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要采取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治理一批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预测,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加快建立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对城镇、交通和居民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实行重点监测。
按照《**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结合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重点对坡度大、农村居住点集中的山前地带、老滑坡和危岩失稳地带、玉龙狮子岩、燕子岩崩塌地带、人类不良工程导致的地质灾害多发地段、渗漏而无法正常蓄水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库区,加强监测预防和工程整治。2010年前,对重点防治点内的地质灾害,要在勘察和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治理。对未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由各街镇乡负责组织实施迁安工程。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一般地质灾害实施排水工程和生物工程措施进行防治。采用修截排水沟、回填积水洼地(塘堰)、水田改旱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改变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要通过以上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切实增强我县地质灾害减灾体系的质量,达到明显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
3、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减少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损失为目标,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在现有4门“3·7”高炮的基础上,新增人工防雹增雨火箭发射装置3套,并逐步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装备;在县行政区域内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固定的作业炮点;组建人工防雹增雨指挥作业人员队伍20人。建成覆盖全县、站点布局合理、作业机动灵活、时机选择科学、组织指挥有力、效果显著的人工影响天气减灾系统,充分发挥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4、森林火灾减灾体系
要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全社会抓保护,全民搞防火,政府负全责”的总体要求,加快森林防火的科学化进程。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大力推进依法治火进程,实现森林防火工程的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按照“四网两化”,即瞭望监测网、预测预报网、通讯指挥网、森林阻隔网和防火队伍专业化、扑火工具现代化的要求,建立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大力引进和购置先进的防火设备,设立县指挥中心,各街镇乡建立监测点,实现对火源的有效监控。务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成一个集监测预报、通讯联络、指挥调度、业务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指挥系统。
为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治火目标,林区坚持成片造林和阻隔带同步建设,充分发挥天然屏障的作用。全县要共建阻隔带748千米。加强扑火专业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扑火知识、掌握现代技术、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森林防火队伍。建立林火测报机构1个,共20人;林火监测人员250人(其中地面巡护230人,瞭望观测员20人);防火通讯机构1个,共20人;森林消防队38个,共1520人,使我县的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实现先进、高效的目标。
5、森林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实现政府与行业双线目标管理,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纳入年度绿化的检查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指导和检查,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减灾工作。
按照市标准站建设的要求,建成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测报点,主要对松毛虫、柏毛虫、竹蝗等多种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实施监测,定期中长期预报,初步形成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络,完成全县的森林病虫检疫、预报、防治站的微机联网,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减灾机制。按营造多树种、多形式混交林的要求,建优良苗圃,培育良种壮苗,实现森林有害物种的有效控制。配备和完善防疫检查设施和设备,做好林木、种苗、花卉、果品等调运的检疫工作。全县设立检疫检查哨卡1个,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员2名。
6、农作物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三高”农业为目标,快速推进植保产业服务化进程。建成以县级病虫测报站为中心,乡镇测报点为主体,专业测报和群众测报相结合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结合气象资料,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和主要病虫害预报模型。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对迁飞性病虫害的监测。通过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使全县综合防治面积达80%以上。
强化植物检疫,严格控制检疫对象及危险性病虫草鼠害的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健全农药质量监管制度,组建县检疫中心,承担农药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大力引进生产技术,力争环保型农药、生物制剂使用率达50%。加快农作物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行无公害化生产,建成1个市级无公害污染的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扩大。进一步加大法制建设,健全地方性的植保法规体系。至2010年,要完成《**县农药管理办法》、《**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制定,使我县农作物病虫鼠害的减灾体系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完成三项减灾工程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速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我县减灾工作的基本途径,也是获取最大减灾效果的基础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基础性减灾工程。
1、绿化造林工程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绿化荒山等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到2010年,现有森林资源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基本实现退耕还林,实现封山育林面积23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0.3%,达到36%。
以国家实施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依托,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变生态环境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业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打造新的旅游景区,显著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采取“退田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恢复和种植林草植被为重点,采取封山育林、业主制承包等形式,对森林、灌木和未成林实施有效管护。全县新营造林地2.55万公顷,其中,封山育林0.4万公顷,完成绿色通道建设0.07万公顷。同时,要加强非重点工程营造林和草场的建设,广泛开展封山育林和义务植树活动,完成造林0.22万公顷。
2、水土保持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70万平方千米。编制《**县水土保持规划》,建立水土保持档案,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监测,提供科学防治依据。进一步加大主要溪河沿岸、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区域和蓄水工程集雨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营造水保林0.55万公顷,栽植经果林0.93万公顷,其它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2万公顷。
3、防汛抗旱工程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抗旱能力。根据我县水资源特点和实际,完成上游、化龙、龙水湖等3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力争2008年完成玉滩水库工程。新增蓄水能力1.2亿立方米以上。以兴建水利工程为重点,实行大中小并举,全面推行蓄、集、引、提、节相结合的抗旱措施,尽力增加有效蓄水量,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强农业抗旱能力,争取灌溉率达到75%以上。建设1个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3座中型水库的支渠和田间灌溉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扩建小型水库16座,新建蓄水池3170口。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兴建农村人饮水池83处,新建供水站10处。加快实施电力提灌网的技术改造工程,完成提灌站技改135处、装机功率6000千瓦,新建电灌站12处、540千瓦。组建县镇两级抗旱服务组织,增加农田抗旱灌溉面积0.13万公顷。全面推广和应用地膜覆盖、旱地栽培和旱地龙抗旱剂等新技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三)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为充分发挥减灾体系和减灾工程效益,针对主要灾种,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成具有县级一流水平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水平,进一步增强天气预报能力,形成现代化的气象服务体系。适时对VSAT工作站进行换代升级;在规划期内建设雷达观测站;在近期内,县级观测站除目测项目外,全部实现遥测自动化;全县4个气象哨逐步实现遥测自动化,增设2个雨量自动观测站点,形成立体的、完备的监测体系。建立各种气象要素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系统,提高对天气的预报能力和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短期天气和气候以及灾害性、关键性、突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3%—5%。适时开展短时、短期、中期连续滚动天气预报。加强县级气象减灾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系统和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气象服务的网络化、现代化。结合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际,加强农业气象减灾服务工作。建立专业气象减灾服务系统,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加强防雷设施的安全检测和工程验收工作,逐步建立雷电灾害防御减灾服务体系。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工作。建立县镇村(组)四级监测系统。建成以县地质环境监测站为管理中心,以各街镇乡和村组三级地质灾害监测点为网络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滑坡体、危岩变形、地下水位以及建筑物变形的监测。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监测场站,开展监测预报和临灾预警工作。重点地质灾害地区要加密设置自动雨量点,各县直部门和街镇乡要尽快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完成预报业务工作平台的开发,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到资源共享,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组建好县灾害信息管理中心
为迅速掌握我县地域内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并作出及时的救助和治理,保证我县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各种自然灾害信息进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在现有的各灾种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和各种灾害信息传输通道的基础上,尽快开展灾害信息自动化管理中心的开发建设和系统集成建设,确保自然灾害信息得到快速收集、分析处理、损失评估,增强救灾应急反应能力。
五、减灾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的巨大危害性,认清减灾工作面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做到警钟常鸣,居安思危,常抓不懈,有备而战。各级政府要把防灾减灾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保障措施,确立减灾工作的基础地位,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全县减灾安全保障机制,尽最大努力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全面落实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领导职责和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指挥、调度、通讯以及物资储备系统。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机制,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局面。
(二)强化灾害监测,制定减灾规划
认真总结减灾工作经验,分析自然灾害发展发生规律,做出科学的、及时的预测预报。建成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完善信息收集、传输网络和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科学的灾害评估系统。形成全县减灾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减灾工作的主动性。各街镇乡要结合本地灾害实际,制定减灾规划和灾害应急预案。防灾减灾的重点项目要纳入政府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协调加以解决,确保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减灾重点,完善管理体制
坚持减灾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方针,加强重点工程项目抗灾能力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减灾工作重点和重要减灾工程项目,制定有效措施,全面加以落实。建立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各街镇乡要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措施和规划的组织实施。县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努力形成完善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切实做好减灾工作。配合国家扶贫工作方针政策,建立综合减灾示范点,推动多灾贫困镇乡的防灾减灾工作进程,增强抗灾能力,加快脱贫步伐,实现减灾脱贫的目的。
(四)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减灾能力
加强对自然灾害形成、发生和发展规律,灾害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加强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防治以及对策措施的应用研究;探索自然灾害防、治、救的综合理论体系,走科技减灾之路。加快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在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减灾重点工程要使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减灾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快防灾减灾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实现防灾减灾工具、手段和设施的现代化,使科技成为推动减灾工作进步的原动力。
(五)健全法规体系,实施依法减灾
要坚持依法治县的战略方针,加强减灾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全面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减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减灾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减灾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减灾法规体系和减灾预案,实现减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六)拓宽资金渠道,增加减灾投入
建立以自救为主,各级政府投资为辅,社会各界出资为补的减灾资金筹措机制,不断拓宽减灾资金渠道。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投入,使减灾投入与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各项建设工程中有减灾项目的,建设单位要做好项目规划,落实建设资金,并与建设工程同步实施。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增大投入,参与减灾工程建设。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自然灾害防范,积极参与减灾建设。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的社会保险机制,发挥社会保险的补偿作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开展对口支援和社会捐助活动。积极发展红十字慈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抗灾能力,建立社会化的灾害救助救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