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第1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一、夯实基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校本课程实施队伍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力军。我校采用学科专任教师为主、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的“双轨制”指导策略,抓住教师在校本课程中重新学习、自我锻炼的难得机遇,开展了四大系列培训活动:一是通过邀请专家来校讲学、举办骨干教师讲座、开展教师课程故事演讲等方式,促进教师对校本课程内涵的了解,树立崭新的角色意识。二是定期进行常规性和主题式校本课程教研活动,让教师在集“做、说、评、思”于一体的活动中形成富有个性的操作技术和研究方法。三是实施“请进来、送出去”的教师研训工程,加强与各兄弟学校的横向联系、纵向沟通,取长补短,开阔视野。四是通过小课题研究报告评比、活动方案设计大赛、展板设计评比等活动,为教师搭建校本课程展示、交流的大平台。

二、立足实际: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之路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并实施的课程。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学生与自然、与他人和社会、与文化、与自我的关系,以一轴(校本课程开发为轴心)三线(以学生需求为主线、以资源条件为主线、以学校办学目标为主线)进行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究,先后开发出三大系列10余门特色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梁祝文化、甬上风情、气象探秘、创意版画、魅力太极、巧手纸艺等。

内容形成序列。我们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内容的序列,避免内容的无序和重复。

体现个性差异。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如我校气象探究室、科技活动室、红领巾气象站联合开展气象科普系列实践活动,并以“气象七小活动”(小观察、小制作、小调查、小实验、小发现、小课题、小报告)为载体,分阶段分年级自主实施,实现由“小研究”到“大学问”的飞跃。

体现地域特色。我校根据本地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具体情况,挖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如“千年传说梁祝故事的变迁情况调查”“宁波市十大名桥的历史调查”“黄泥墙传说与康王下江南真实性研究”等。

三、狠抓落实:构筑一道校本课程风景线

加强组织领导。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学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都十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由教科室分管,并成立校本课程教研组,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日常工作。学校将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开发校本课程需要的经费、人力和物力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学校选定骨干教师担任各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科学管理,以典型带动群体,带动其他任课教师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倡导团体指导和协同教学,进而促进了校本课程工作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全面深入地铺开。

合理开设课程。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孩子最重要的产品。我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构建形成“开发潜能,弘扬个性”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运行体系,逐步建立起由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大类课程组成的“蝶变”校本课程,旨在培养有个性、有特长、有学力的学生。目前,我开发的校本课程以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优良的品德底色、强大的学习能力、出色的个性特长、自主的实践创新、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培养目标,开设四大类课程(基础知识拓展类、体艺个性特长类、科技兴趣实践类、地方传统文化类)共计51门。校本课程的开设既连续又有梯度,旨在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便于学生针对各自的特点灵活多样地选择课程。

确保课程实施。一是活动开展有序。每学期初,学校教导处对全新校本课程系列活动进行总体安排,并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各班按计划开展活动。二是研讨坚持常态化。学校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校本课程观摩研讨活动或班级公开汇报课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强化检查督察。通过随机推门巡课、抽查教师的备课笔记等方式,了解课时的落实情况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活动的情况、内心的所思所想;通过对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活动开展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情况、对活动效果的评价等,确保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真正落实。

建设精品课程。我校校本课程的探索已有七八年历史。多年来,我们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梁祝文化探究》《气象探秘》《创意版画》等一批精品课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如《梁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挖掘梁祝文化独特的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优势和情、意、境的可感受性,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让梁祝文化走进校园,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成功打造了梁祝文化的特色品牌。

四、大胆创新: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改革是校本课程改革的难点,针对以往只有活动、没有评价的情况,我校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做了创新尝试。

课程评价实现制度化。本着整体性、多元性、过程性、激励性的原则,学校制定了《学生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实施细则》,规定学生每学年校本课程学分由考勤态度分(10学分)、过程评价分(60学分)与终结评价分(30分)三部分组成;平时加强对学生学业状况的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做好适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同时对学生学业的结果进行评价,形成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内容侧重于实践展示性内容。

活动评价实现多元化。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实行多元评价, 做到公正、公平、真实。多元化活动评价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可以是个人自评、同伴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等。评价内容多元,学校组建了包括电子文本、展板、手抄报、黑板报、调查报告、故事演讲、汇报演出、小论文以及原创作品等多个项目的评价库。评价方式多元,学校开发了形式新颖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既有活动参与、活动记载、微信表彰等过程性评价,又有各级活动成果展示、课程评优等终结性评价。

第2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1 对校本课程内涵的理解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一词是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开放性等特征.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本质上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变革, 它具有隐性和显性、有形与无形的特征.校本课程的作用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各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

2 校本课程的开发

2.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基本的理念坚持“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在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重视个体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同时也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2.2 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开发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实现手、眼、脑综合运用的过程,通过实验可以加强中学物理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著名的物理教育家、苏州大学教授朱正元就当时中学的办学条件,提出了“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教育思想,要求广大物理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实验开展起来,让学生动起手来.在新课改的今天,强化实验教学就显得更加突出.物理新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精神中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等在物理实验中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 可以指导对物理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在校本课程中, 选修具有更高要求的物理实验专题,开发物理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 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我校基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物理教研组开发了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中选择的实验是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趣味物理实验为教学内容,如不倒翁的原理、趣怪的饮水鸟、烟花在下落时为何呈现球形、帆船为何能逆风前进、在太空中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声波制冷冰箱的原理、磁冰箱的原理、如何分辨生熟鸡蛋、在失重条件下如何测物体的质量等,该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如何用实验方法观察物理现象,研究物理规律,更能够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技术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开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于以下三方面: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应用中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增强技能,在实际动手中提高发现探究与创新的能力,逐步养成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同时,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形成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趣味物理实验》的内容呈台阶式上升,既关照全体学生初步感受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又让具有理工科倾向的学生有进一步开展探究实验的条件,更让有今后从事科研愿望的学生有机会走向高校、社会,进行物理前沿体验式实验,因而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张扬他们的个性特长.

(3)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今社会,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显得格外重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永远流淌的小溪”.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主力军, 是具体的组织者、实践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变化,必然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①形成了教师的课程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形式等,必然有助于形成课程能力;②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趣味性、知识性和专业拓展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参与研究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这对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要求教师站在整个课程的最高点,对整个学科有整体的、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升了教师驾驭课程教学的能力.教师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使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2.3 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1)自愿性的原则

在实施的过程中,提前将《趣味物理实验》课程的安排挂在校园网上,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和潜能自主选择学习.

(2)主体性的原则

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并体现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体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的主体.

(3)一致性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尽可能与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同步,灵活地作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力求与物理教学内容同步.

(4)补充性的原则

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的“不足”部分的有益补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实现对国家、地[JP3]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完善二者之不足, 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

(5)实用性的原则

物理学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联系非常紧密, 因此, 开发校本课程时加强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来源于生活,让物理走进生活,能够学以致用.

(6)开放性的原则

既要切合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又要灵活安排,分段实施,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佳的实施时空,科学安排课时和学习进度.

2.4 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应强调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主要是对课程、教师、学生的评价.

(1)对课程评价

学期末,教师都对本学科的课程从优势与不足两方面进行评价,学校参考开课情况、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因素对各门校本课程进行评价,适时调整教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学校、教师、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

(2)对教师评价

学校通过听课、调查访问、研究报告, 或进行成果展示等形式,对校本课程教师进行考核.主要有“五看”:“一看”学生选择的人数;“二看”学生学习的效果;“三看”同组教师听课后的反应;“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满意度;“五看”教师教学案例、教案的实用性、撰写的课程纲要、反思能力等进行评价.

(3)对学生评价

第3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评价研究

(1)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02年12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

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02年12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第4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要求学校根据相关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开发活动主题,其运用学校个性化资源校本开发课程的属性,为创建学校特色课程提供了可能;该课程的发现域、方法域、活动域、社会域课程属性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特征和属性形成了差异,这些特征符合学校特色课程的价值追求;学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拓展更新、积累沉淀、形成成果,可以转化为有学校个性的特色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技术路线。

一、学校特色课程的界定

1.学校特色课程的内涵及特征。学校特色课程内涵及特征的适当性界定,将为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给予明确的指引,以有效避免盲目开发、失位开发。石鸥认为:“所谓特色课程,是指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比较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1]朱治国认为:“所谓学校特色课程,是指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学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能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优势的主导性校本课程。”[2]在这些界定中,均突出了在特色课程开发资源运用的特性、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及对学校特色发展的价值,阐明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关键特征。依据上述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取向的分析,本文对学校特色课程的规定性定义为:学校特色课程是学校依据课程开发的学生本位取向,运用个性化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实施的具有独特课程功能和价值的核心校本课程。其特征表现为:第一,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采用的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本土、本校特征,切合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第二,课程组织的科学性。摒弃“文献式”与“拼盘式”的校本课程开发窠臼,力求课程组织的规范性、新颖性。第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学校特色课程在规划设计上预设与隐含了综合化的学习方式,强化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第四,课程实施的持续性。学校特色课程能在学校长期、持续实施,经过课程评价检验,呈现出强大的课程生命力。第五,课程功能的发展性。学校特色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收益,能有效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不断发展。

2.学校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在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现实图景中,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视为学校特色课程,将学科延展型校本课程视为特色课程,将杂多的校本课程门类视为学校特色课程群等,均反映了对学校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二者关系认识层面的误差,需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与区别: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自主开发的供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特色课程源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采用共通与普适性的课程资源,特色课程运用的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个性化;学校的校本课程门类多种,特色课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是学校的核心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因由学生兴趣与需要的改变而存亡更替,特色课程则能持续实施,不断释放出良好的课程功能,通过修订在学校滚动使用;特色课程本质上是学生本位取向的课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咨询者,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

二、以生为本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取向

学校课程版图历来以教师本位取向的课程开发为主导,其典型特征为专家编制,教师执行;以人类文明的经典成果作为课程核心内容;教材呈现具有严谨的体系化;课程学习以传授、记诵、理解、练习为主要方式。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需由教师本位取向转向为学生本位取向。

学生本位的特色课程开发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编制技术、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成果等方面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以“问题解决”作为课程核心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在教育目标设计上“必须以诸如‘问题解决能力’之类的‘21世纪生存能力’直接挂钩的形式,把教育目标加以结构化”。[3]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追求需紧紧围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设计与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探究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主要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二,运用生活资源作为课程素材。学生本位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学生周遭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及学生主体的兴趣、爱好遴选、生成课程内容。第三,非知识体系为中心组织课程。学生本位取向的特色课程开发不以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严谨性为主张,强调以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践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探究实践行为、探究实践的成果和结论由学生完成。第四、形成学生个人成果。教师本位取向课程的学生成果在考试竞争与功利主义教育的挤压下往往凝结为分数与排名。在学生本位取向的特色课程中,学生的个人成果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完成的活动总结报告、结题报告、研究小论文、创意设计与制作的作品等,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反映与客观证据。

三、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类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及课程功能为开发建构不同类型的学校特色课程提供了依据,不同类型的特色课程均能在不同侧面、不同维度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属性和特征。基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学校特色课程类型主要包括主题统合型课程、科技创新型课程、服务学习型课程、心理建构型课程和社团驱动型课程五大类,每类课程均有自身的目标指向、内容结构与实施策略。

1.主题统合型课程。主题统合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运用学校独特的课程资源开发主题领域,分解具有逻辑关联的系列小主题,形成课程结构,学生通过主题探究与实践活动形成课程。如,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以社区瑞狮活动与习俗为资源,构建“灵动瑞狮”主题领域,开发“爱狮、颂狮、寻狮、悟狮、秀狮”等系列小主题,形成《灵动瑞狮》特色校本课程。主题统合型课程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实施的环节和阶段,以课程实施的常规课型、变式课型和创新课型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

2.科技创新型课程。科技创新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目标。中小学经常性开展的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内容包括:科技研究论文写作、科技项目设计与制作、科技实践活动、科技体育、科技创意思维训练等,这些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成为建构学校科技创新型课程的主要来源。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在育人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具有一致性,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果中遴选、加工和提炼,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课程实施的计划性、正规性和持续性,为学校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课程基础和持续发展的源泉。[4]

3.服务学习型课程。服务学习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服务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向社会,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服务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服务学习型课程具有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活动过程的体验性、活动参与的社会性及人格培养的有效性等特征。服务学习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学校在活动项目、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保障等方面做出整体规划;注重与学校德育整合及与社会实践基地联合实施;强调活动过程的完整性,让学生参与活动项目选择、活动方案设计、亲历活动过程、形成活动成果,开展活动反思、交流与评价。

4.心理建构型课程。心理建构型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核心目标。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存在以咨询为主体、以教学为主体、以活动为主体三种取向。心理建构型课程主张克服片面与单一化的倾向,整合三种取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功能,形成学校心理建构型课程的四大领域:心理健康的基础性知识教学活动;常见心理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心理疏导与调节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心理障碍的专业性咨询与矫治活动。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性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深化学生心理认知与评估、促进学生心理的主动建构有重要作用。如,中小学生学习压力与焦虑情况的调查,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研究,中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探究,中小学生网络交友现状的调查等研究性学习课题;走进养老院的慰问活动,走进特殊学校的交流活动,走进社区的宣传、演出与劳动活动,春秋游研学旅行活动的等实践性活动,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5.社团驱动型课程。所谓社团驱动型课程,即以学生社团为平台,规划、设计活动内容,通过社团组织内在驱动实施的课程学习活动。学生社团具有同质性、自治性与拓展性特征。同质性表现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理想追求是组成社团的基础;自治性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活动项目,自主开展活动,自我管理组织;拓展性表现为社团活动内容与方式具有可拓展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其中,自治性是学生社团的根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是社团驱动型课程的核心目标。社团驱动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为:体系化、多样化的社团类型及活动内容规划设计;社团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与有效性;在社团活动中融合主题探究活动和服务学习活动;通过社团平台形成优秀的学生作品。

四、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编制策略

教材是课程的实体呈现,是学生修习的主要工具与材料。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编制的特色课程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达成教学的基本规范,利于学校系统持续实施课程,不断积淀、彰显学校特色。同时,相对稳定的教材,也有助于学生基于教材设计的主题与活动方式形成丰富的系列个人成果。

1.以主题扩展建构课程框架。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的编制运用主题扩展型式,将知识集点、能力发展、活动方式、学生成果形成融合在主题实施中,通过主题扩展为子课题,各子课题的渐进实施推演学生活动,形成课程实施过程。

2.以环节推进展开学习过程。教材体系依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五环节模式“主题确立――方案设计――活动实施――交流展示――总结评价”展开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设计与主题关联的探究与实践活动、设计与制作活动、展示与交流活动等,并隐含相关的常规课型。在环节推进范式教材体系中,学生成为环节推进的主体,教学由教师传授转型为学生生成性的自主活动,学生在不同环节带来的多样化课程履历中,促进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以单元组合串联课程内容。根据主题实施的不同环节设计教材单元,使不同单元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不同单元的教学目标差异,教学课型差异,教学成果差异形成不同单元的教学个性。单元结构的一致性与耦合性,形成课程的整体性。

4.以方法指引强化课程特色。方法体系知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体性知识体系,包括思维方法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设计制作知识和成果表达的方法知识。[5]活动方法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形成的要件,强化方法指引及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的鲜明特色。在教材编制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级分布、铺设不同的主要活动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及如何撰写小论文与研究报告等多种方法的学习、运用。在教材设计中,注重融合案例指导方法,从而提升学生方法掌握的成功率。

5.以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不以系统的知识呈现为教材主体,主张在教材中以“资料袋”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及文献索引,使学生获得再活动的材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由教材设计者主动供给的学习资源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资源探寻的盲目性,保证学习资源的前沿性与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3-25.

[2]石鸥.普通高色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1-5.

[3]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14-16.

第5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这门课的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教研能力呢?我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谈点看法:

一、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教研

不少教师存在这样的认识,认为搞教研就是写学术论文、教学专著等,其实不然,教研存在不同的层次和方向,作为基层教师的我们,应该多关注日常教学各环节的落实,在教学中形成学科模块、章节、专题等知识体系,并熟练运用教学的一般规律,尽快进入教学相长的和谐境界。

1.优化教学设计,施行策略性教学

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是对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章节、片段、知识点的教学构想,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应使其体现出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和教学的互动过程,在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堂情景变化而灵活、适时修正教学过程,以充分体现和锻炼教师的教学机智。

2.开展教学比较,实施反思性教学

教学比较可以是日常教学各个环节的比较,通过对比,汲取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其中以听课、说课为主要形式。通过教学比较,反思自己固有的教学思想或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并大胆尝试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教学创新,促进教学各环节的不断优化。

3.加强交流与合作,实施合作性教学

合作性教学一方面体现在同事间的协作,比如同学科教师间资料素材的共享,教学体会、感想的交流,对某一教学问题的共同研讨等,不同学科教师间协作进行学科的融合教学等;另一方面体现在进行讲课、批改作业或辅导等方面工作的时候,充分开展以“对话”为主要方式的合作教学,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的融合和沟通。

二、尝试撰写论文,展示教研成果

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有多种成果展示形式,如有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显性展示,也可以以隐性成果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及经验总结,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得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教研论文、课题实施方案及阶段性研究报告等。尝试针对不同问题撰写论文,可以说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

1.搜集资料,撰写参考资料性论文

这类信息技术论文一般时效性、科普性较强,能有效解决教材滞后性所造成的与现实应用相脱节的矛盾。

2.教学总结,撰写教学经验类论文

教师应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考察、反思,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主动创造性地去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批判活动,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勤于动笔,经常把自己教学成功之处,处理某个知识点独特点和师生交流辩论的火花点等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才会有感而发,有东西可写。

三、开展课题实验,开发校本课程

1.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多方面原因,要想获得正式的各级课题立项并不容易,但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有课题意识,我们可以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或与信息技术学科有关的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主动参与县、市、省级课题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资料收集、数据统计,成果阶段性汇总与撰写;更有价值的是注意在教学中发现、提炼有意义的课题,在校间、校内、教研组内部、甚至是个人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循序渐进,规范自己的科研行为,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品质。

2.尝试开发校本课程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外,还要自主开设校本课程,信息技术学科在校本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和时间。我们可以运用学校现有条件,根据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尝试开发能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使我们基层教师直接参与到从课程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中,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研活动,它有利于转变信息技术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信息技术教师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

第6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特色课程;校本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25-03

一、核心素养:设置学校课程的风向标

2016年9月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和积极的价值导向。面对这一体系,我们必须着重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内容,二是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在细细研读国内外关于落实核心素养的研究报告后,我校结合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进行了反复思考。我们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色,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在走出校园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提出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所在。对学校而言,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外,更应关注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苏南农村小学,我校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质,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学校的课程方案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从国家规定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维度进行架构,形成了“一体两翼,一校两院”的课程结构。其中的“一体”是核心课程,指的是作为学业基础的国家必修课程。“两翼”中的一翼,指向促进人格成长的活动课程,包括仪式典礼、节庆活动、体育艺术科技、亲子活动、读书节活动、素质教育成果汇报展演、书画展拍等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类课程。另一翼指向促进智慧成长的学科拓展课程,包括国学经典、数学游戏、英语口语、科技小制作、小荷花剧社等学科拓展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与第八次课程改革同时进行,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一校两院”校本特色课程,即以“少年军校”为载体的德育校本课程,以“少年农学院”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以“少年书画院”为载体的艺术校本课程。这三大校本特色课程都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基地,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系统编制了课程标准、学期课程实施纲要、教与学参考用书、三大校本课程管理控制程序文件,开发设计了主题学习活动方案。它们既是课程建设的平台,又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抓手,更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地。

二、特色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少年军校有少年军校陈列馆、军事拓展活动基地、国防教育趣学空间等课程实施基地。《少年军校课程》按照低、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安排知识性主题、活动性主题、研究性主题等三类活动主题。知识性主题的活动,让参与学生获得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军事知识与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爱军、学军的意识。活动性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性主题活动,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真实的情境中逐步形成责任担当意识。研究性主题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主题的研究,通过上网学习、寻访、阅读、合作研究等不同的途径,对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现代国防意识、爱国情感等品质,提升综合素养。

少年农学院有蔬菜种植方桌田、红领巾小桃园、蔬菜大棚、家禽养殖区、小小农展馆、小荷美食工坊、小小组培实验室和玻璃花房等课程实施基地。学校围绕“我是小小种桃人,以桃为媒爱家乡;我是小小花艺师,以花为媒爱自然;我是小小美食家,以菜为媒爱生活;我是小小研究员,以物为媒爱探索”四大目标,整合校韧饨萄ё试矗优化、调整少年农学院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体系,开发设计系列主题学习活动,帮助来自农村的少年儿童有效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和体验探究学习,积累劳动和生活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爱探索的品质。

少年书画院近1800平方米,包括陶艺教室、国画教室、书法教室、创作室等十多个专用美术室。少年书画院课程实施坚持普及和提高两手抓。在普及层面上,把人人写好一手中国字作为基本要求,以书画院校本教材《清清水墨》《悠悠书韵》为依托,以美术课、写字课为主阵地,着力培养和提升全校师生的艺术和审美素养。在提高层面上,外聘有名望、有经验的辅导老师,签订培训目标责任书,做实做细做优各年级少年书画院小学员的日常培训活动,并通过师生作品展拍会、各级各类书画竞赛、书画考级、素质教育成果展演等多种方式,促使更多的学生学好书画技能,爱上书画艺术,为师生搭建展示艺术素养的平台。

纵观我校三大特色课程“少年军校”“少年书画院”“少年农学院”的实施过程,在提升学生素养、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学校内涵、强化学校特色课程的后续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核心素养体系颁布后,我们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有了新的内涵,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发挥三大课程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多源汇流:形成特色课程的新活力

1.家长群体:课程建设的新生力量

我们倡导“每一位家长都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为此,学校开展“小荷家长进课堂”活动,整合家长的教育资源,结合三大特色课程,形成课程菜单。每个班级通过家长委员会推荐有特长、热心学校公益事业的家长志愿者,每周二、四社团活动时间来校给学生授课。社团活动时间,“小荷妈妈”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童话故事绘本阅读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小荷爸爸”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校“国防军事趣学空间”里带领孩子们体验国防教育,利用VR设备模拟战争情境,进行实枪演练。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之中,使我们的课程更有了生命的活力。

2.实践基地:课程实施的最佳场所

学校是儿童成长的乐园。在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中,学生是课程参与的主体。如何利用学校校本课程基地,提供最佳的场所与环境,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为学生的素养提升服务?学校根据“一体两翼,一校两院”的课程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以“学校基地主题活动课程的系列开发”为研究课题,申报了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我们在农学院基地主题活动课上作了尝试。要求语文老师创造学生与大自然亲密的机会,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一是观察,即带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生长与收获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二是阅读,阅读与植物、节气、种植相关的农谚、古诗、童谣,丰富知识;三是写作,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收获,并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遇到不懂的,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调查访问等方式再学习。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实践基地,让少年军校、少年书画院都成为课程实施的最佳场所。

3.特聘教师:课程发展的智慧锦囊

在三大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特聘教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少年军校将继续与共建部队协同开展活动,在每学年开学前夕,学校举行全体学生在校常规军事化训练,共建部队的官兵们通过集训,让学生在学会队列、行走等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打军体拳等更高难度的动作;社团活动时,邀请官兵来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如军史讲座、介绍英雄事迹等等;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共建部队参观战士们的内务整理、军事训练,并请战士们根据切身感受讲述独立生活的体会等等。

第7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践 促进 落实

一、研究课程内涵,寻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理论依据

课改初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我们也曾走过“仅将其作为课表中的摆设”、“课时开设不足”、“将其异化为另类的学科课程”等弯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充分的认识,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思路,但这种思路是否可行,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逐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它是国家制定、地方开发、校本实施的新课程,在课程性质上,它的课程名称、内容指向以及课时要求等由国家确定,具有强制性,地方和学校不能改变。但由于该国家课程的特殊性,国家对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目标等并不作出统一规定,而是把决定权交给学校,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进行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门类的归属上,不是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门类,但却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技术,在内容上可以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作为一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以及它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为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坚定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信心。

二、发挥集体智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

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寻找到理论支持以后,我们结合这门课程的组织线索、内容范围和目标,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编写了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用书》,并在实践中采取了有效措施,建立了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对教学资源不断调整、修改、充实和完善,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1.编写活动指导用书,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常开展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然涉及到活动内容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除信息技术有省编教材外,其它三个领域均没有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模式可参考,“这门课程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和理论论证,我们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用书的开发,为师生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材料的支持。

在指导用书的编写中,学校首先组织骨干教师本着“切合实际、便于应用、活动高效、螺旋上升”的原则,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四大领域的目标,为各年级制定出比较系统的活动课题,每学年的活动设计都力求能合理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展开,切合学校、师生的实际,便于操作。比如我们为四年级设立了戏曲大舞台、小学生早餐情况的调查、家乡的历史、馒头的来历、植物的一生、我是爷爷奶奶的开心果、做环保小卫士、谷物粘贴画巧手扮生活、神奇的泥巴、学做针线活十个主题活动,其中的“戏曲大舞台、小学生早餐情况的调查、家乡的历史、馒头的来历、植物的一生”主要侧重于研究性学习领域;“我是爷爷奶奶的开心果、做环保小卫士”主要侧重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领域;“谷物粘贴画巧手扮生活、神奇的泥巴、学做针线活”主要侧重于劳动技术教育领域,每个主题活动又分为若干循序渐进的小主题,比如在“学做针线活”中,我们又设计了玩沙包、做沙包、利用技法解决问题三个小的活动主题。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由于有省编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所以在主题活动中没有专门的体现,但它与其它领域又是相辅相成的,学校微机室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上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到网上搜集资料、编辑研究报告,又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做成演示文稿或网页到学校网站,进行展示和交流。

在整体框架形成以后,组织业务骨干根据确立的活动主题,精心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用书》,每个活动主题包含活动主题分析、活动目标、教学准备、活动建议、活动过程参考、教学资源等六个部分,对诸如手工制作等的活动内容配上必要的插图和方法说明。力求使每位任课教师都能借助为其提供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参考,比较准确的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为增强课程的执行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出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自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将教师提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数量和质量情况折合成学分,在考核中加入一定的分值,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提供了保障。

学校采用巡课、学生问卷、教学研讨等形式,及时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行情况,鼓励教师创造性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用书》,逐步引导教师在比较准确的把握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我校四年级学生释磊的父母是我镇颇有名气的两位民间艺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经常被邀请去各村表演节目。任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邀请他俩来校做“戏曲大舞台”活动研究的“客串老师”,他们对中国戏曲知识的讲解和典型曲目的精彩表演,激发了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研究热情。学校借此契机成立了戏曲兴趣小组,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来为学校的戏曲研究工作提供帮助,这一举措为我校如何发挥家长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资源优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

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在开展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学校结合与西王集团、三星集团、昌德石材厂、顶峰热电、鲁杭丝棉集团等大型企业毗邻的地域优势,先后与7个集体单位、5家个体企业建立了友好关系,开辟了12个实践活动基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地参观、采访和考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以来,从活动主题的选择到活动内容的制定,从活动的准备到具体的实施,我们一起播种着希望,在辛勤的耕耘中我们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为学生展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三年级学生在《动物――人类的朋友》活动主题研究中,经历了饲养小动物、调查动物和人类的关系、考察韩店镇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生领悟到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向全校师生发出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倡议,通过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向全镇居民发出了不捕杀野生动物、不喷洒剧毒农药、不焚烧秸秆的呼吁,在全镇的酒家、饭店中开展了“拒绝野味上餐桌百家饭店签名活动”,这一活动先后在《农村大众》、《大众日报》、《滨州日报》等报纸上刊登,并在邹平电视台新闻栏目播出,学生的《韩店镇动物资源的现状调查》在《当代小学生》上发表。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而且还要亲自参与学生实践的过程,自主开发更切实际的教学资源,这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课程开发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8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培育孩子的生存技能方面,是有严重缺失的,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差。而这种缺失,表现在现实上,就是心理学家调查的结果:由于孩子活动范围变小,探索、冒险的经历变少,孩子逐渐变得内向、畏缩、胆小。2015年1月9日,在山西学校安全能力建设推进会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晋阳街小学校的“生存教育”特色汇报引起了全体与会领导和教育同仁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生存”理念的意象解读

生存教育的提出和实践是基于学校安全工作的现实考量出发的。学校前身为山西针织厂子弟学校,地处铁路边缘,全校1300多学生有80%住在铁路附近,上下学都要过铁路。加之,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学生及家长流动性极大,往返铁路的安全成了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由此,以“铁路护路”为核心的安全能力建设被首先提上了日程,并随之延伸出了多元化的内涵。

所谓“生存”,即生命系统的存在与生长,生存教育涵盖了对人“非常态生存素质”的培养教育和对人“常态生存素质”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非常态生存素质”与生命存在相呼应,关乎学生的生命安全,主要包括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自救互助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常态生存素质”与生命成长相呼应,关乎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主要指向学生的自主自立等素养,包括自主意识与能力、与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我成长与人合作过程中的思想与品德等素养。

生存教育的核心在于“W会生存,奠基未来”,其根本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生命存在与生命成长的基础,是学校“关注生命,着眼未来”的教育追求。珍爱生命,自保自救,为未来奠定生命存在之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未来奠定幸福生活之基。

围绕生存教育的本质追求,学校确立了“平安成长,快乐学习”的校训、“文明和谐、团结进取”的校风、“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的教风和“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的学风,立足“改革提升,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打造和谐平安校园,力争在未来三年之内,将学校办成太原市乃至山西省特色鲜明、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能对未来务工人员子女接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窗口学校。学校“生存教育”的丰富意象包含自性本我、低层本我、人文本我、形象本我和高层本我五个层次的生命精神属性。据此,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关爱生命、文明守礼、能动善思、阳光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人。

安全活动凝塑生存意识

早在2009年学校就开始编写并使用《安全教育》校本教材。从最初简单装订的《安全知识汇编》到随后带有插图的《安全小手册》,一直到现在涵盖思考内容、讨论环节、案例介绍等内容的铜版铅字印刷《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的内容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学校还将“安全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计划,编进课程表。1~2年级每周一课时,3~6年级每两周一课时,并配备专任教师进行教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期末进行课程评价,努力做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教师、教研、考核“六到位”,以此来保证“安全校本课程”的落实。

用故事照亮生命,以理念指导人生。为了让安全教育真正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学校还积极拓展校外课程资源,成立家长讲师团,定期进校讲安全;倡导家长每周要和孩子共同学习1~2条安全小常识;与孩子交流身边的安全故事;结合防震日、禁毒日、消防日,聘请交警、民警、武警、消防员、律师、医生进校开展专题讲座,以生活中鲜活的案例丰富“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素材,强化“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落实。

从课堂到课外,从书本到实践,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不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学生和家长喜闻乐见的有效生存教育载体。在常规安全教育活动中,学校将“我是小小安全员”活动贯穿于每个学期,通过小品、辩论、演讲、绘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学期初,开展“安全第一课”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假期安全行为,并评选“我是小小安全员”假日之星;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开展“我是小小安全员”国旗下讲话活动,让学生从小故事中学习安全知识,感受安全的重要性;每周五班会课对本班安全行为进行周小结,并评比“我是小小安全员”周冠军。

特色安全演练活动是学校备受社会关注的一大亮点。学校把交通、消防、地震作为安全重点演练内容,每月开展一次“交通法规”主题活动,每学期开展“爱路护路”活动,每年结合“5.12”防震日开展“防震演练”活动,结合“11.9”消防日开展“消防演练”活动。同时,学校大队部每学期还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社区、车站、到机场发放安全倡议书和安全传单,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促进学校与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不仅如此,太原市小店区护路安全现场会还多次在学校举行;2015年12月,学校还作为山西省代表开展“铁路护路”安全工作经验的讲座做法得到了中央护路办的高度好评,这些成绩将不断激励着“铁路护路”主题活动多年如一日的持续开展。

每个学期学校都结合学生实际和季节特点,将防火、防震、防踩踏、防漏水、防校园伤害、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等十二项内容分置于12个月中,进行安全月主题系列活动。同时通过宣传专栏、集体学习、班会教育、模拟演练、视频学习、新的交流、社会宣传等8个环节进一步夯实安全教育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现在,到处都能看到安全文化的影子:操场上一幅长100米、高2米,由师生亲自参与手绘的大型梦想墙涉及了安全的各个层面。随着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模拟体验场地和包括消防体验、交通体验、地震体验以及医疗救急体验四大体验区的地下安全体验馆的建成,学生随时能在体验区感受到安全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德育体系儒养生存素养

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生存教育”理念在关注生命本身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生命成长必需的文明素养和道德品质。

于小学生而言,生存意识和素养的养成源自良好的习惯。为此,学校把养成教育作为开展德育活动的着力点,全面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学生个性,锤炼学生品质。围绕“进校、上课、课间、上操、放学”5个环节,从“礼仪、纪律、卫生、习惯、道德”5个方面入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作12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分10个内容,形成了养成教育的任务序列。同时,以评价为切入点,通过“我为晋阳添风采”周评比栏、“我自信我能行”月冠军榜和“团结结硕果,班班展风采”光荣榜三个平台,促进学比赶,弘扬正能量,将养成教育的重点化、序列化和常态化。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把主题鲜明、彰显特色的德育活动作为促进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学校紧密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从1月份开始的迎新年联欢会、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一直到12月的迎新年梦想展望活动、“12.4法制宣传日”活动、“12.13纪念日”活动等,每个月都安排了应时主题。契合时事的活动内容,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自觉养成了尊崇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意识和习惯。

在各项德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始终坚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原则,立足学生主体,强调“六个策略”,即尊重策略,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自主、探究和实践;互助策略,组建学生合作小M,强调小组内的合作互助;目标策略,将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相结合,以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榜样策略,挖掘社会、历史和身边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示范带动学生的进步;自主参与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组织管理策略,采用“平行式”和“开放式”管理策略,前者将对个人的教育与对班集体的教育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培养,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成长,后者突出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确立道德行为。

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倾力打造德育活动的同时,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专门开设了“经典诵读”“我把数学带回家”“我爱记单词”“经典校园歌曲”等校本课程,设置了合唱、葫芦丝、跆拳道、篮球等选修类社团课程,让素质教育的花朵绽放得异常娇艳。

能动课堂彰显办学追求

“站在学生二十年以后看今天的教育,我们到底应当做什么?”苦思冥想之后,笔者认为学生走出学校是应该带走他人生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让学生的学校生活成为孩子快乐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一生中值得骄傲且颇感幸福的一部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以协助孩子一生健康成长。这也许才是教育者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在晋阳街小学,课堂是实施“生存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让学生汲取生存养分,提升学科素养的主阵地。基于此,学校积极落实“能动课堂”的办学理念,激发学生“我能、我行、我主动”的内在动力,实现面向未来“爱听会听、爱读会读、爱想会想、爱说会说、爱写会写”的育人目标。“能动”的内涵包括“自觉”与“主动”两个方面。自觉是人自我觉醒、自我更新的一种意识,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格。主动是不依赖外力而由人的需要、动机、理想等推动的自主状态;唤醒人的主动性,激扬学生生命活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

学校“五爱五会”的基本目标中,“爱”是灵魂,代表着情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会”是归宿,代表着课堂的追求,是学生学习要达成的结果;“听、读、想、说、写”是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行为,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围绕“五爱五会”的目标,学校将“倾听、阅读、思维、交流、实践”五大学习习惯培养作为课堂改革的内容,对五大习惯进行具体化分解,分解为15个微操作点,并提出相应的15条行为要求,形成“五大习惯”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引领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结合“能动”目标要求,学校先后探索形成了“目标引领――自主探究――优化指导――问题点拨――当堂检测”5环节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晋阳街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晋阳街小学‘能动课堂’学生自我评价表”。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能动课堂”五星评价方法,对学生“五大习惯”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产生“倾听之星”“阅读之星”“交流之星”“思维之星”“实践之星”,来激励学生的能动意识和自我成长。

第9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一、 “一院一园”,呈现农家韵致――“农娃乐”,乐在“农家”

学校特色和学校文化建设具有一致性,真正的学校文化是有特色的,真正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文化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实施“农娃乐”特色教育,把农家文化引入校园,促进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相匹配、相吻合。

千年农韵融“一院”,古朴农家进校园。《史记》有云:“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千年的农业发展,孕育了丰厚的农家文化。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家原本古朴的农耕用具、别致的手工制作、精巧的生活用品、典雅的装饰布局,已经逐渐被农用机械、批量商品、高科技材料所替代。这些物品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和价值,已经无法被现在的学生所了解、熟知和掌握。为了让师生了解这些优秀的农家文化,我们建造“农家故院”,把千年“农韵”引入校园。

农家故院以“一露二铺五室八房”的精致格局,重现古朴的农家场景。“一露”指露天农家小院,设有油碾、石碾、牛槽、马槽等设施,还种植了各种果树和蔬菜;“二铺”是铁匠铺和木匠铺,设有以前打铁和制作木器家具的全套设施;“五室”为内室、农具室、储藏室、生活用品室、农艺室,并有犁、耙等几百件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八房”集油坊、豆腐房、磨房、厨房等于一体,不仅有可供操作的生产设施,还有相应的生产流程图。农家故院集中体现了苏北农村农家的发展历程,也是家乡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艰辛的见证,它用无声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祖辈生活的辛劳,告诉学生要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百年童趣秀“一园”,书香校园变乐园。农家传统游戏来源于朴素的农家生活,玩法简单,动静结合,便捷有趣,健体益智。为了让农家孩子享受一个充满趣味、洋溢着快乐的童年,我们建造了“农娃乐园”, 将“划、弹、转、踢、跳、弈”等传统游戏玩法汇聚“一园”。“划”指划旱冰,“弹”是指弹瓷珠,“转”是转铁环和小狗打转,“踢”是踢百分、踢瓦,“跳”是指跳格子、跳房子、跳米子、跳节节高,“弈”指当地传统对弈的各种棋类:四蹦、五虎、憋死猫、大炮轰小兵。徜徉园内,身心愉悦,流连忘返。

受农家故院、农娃乐园的熏染,学校的每个角落在学生的眼中都充满了快乐元素,看到广场上如烟如雾的“喷泉”,便赋名“怡乐泉”;看到绿荫掩映下休憩、读书的凉亭,便称之为“智乐亭”;操场上的六角亭变成了“仁乐亭”;报告厅也成了“乐贤苑”。就连校园内建造的近百米的古诗文长廊、书法长廊、棋艺长廊……也变成了“乐吟廊”、“乐书廊”、“棋乐无穷”……学生漫步校园,浸润在快乐的海洋中。

二、 “源本究根”,传承农家文化――“农娃乐”,乐在校园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奠基。实施“农娃乐”特色教育,需要“源本究根”,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农家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将之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创造,从而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农家文化。

悠悠农情汇《农家》,传统文化润农娃。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师生发展。学校充分挖掘农家教育资源,编写了校本案例《农家》。《农家》从“农耕发展、农耕用具、农家生活、农家文化”四个板块,让学生了解当地农耕发展史,认识传统农具,触摸农家生活的衣、食、住、行,感受农家生活的演变,体会农家生活的丰富多彩,感悟农家人勤劳、淳朴、坚韧、创新的精神。2008年2月,校本案例《农家》获江苏省优秀校本案例评选一等奖。

农家教育资源中有很多教育元素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点点农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为了充分利用《农家》校本案例,学校借助校本教研活动,编写教学设计分册,构建衔接紧密、安排有序的校本实践活动体系,制定校本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让“农家”走进课堂。农家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大到一碾一磨,小到一杯一碟,都是教育的有效元素。“农娃乐”特色教育依托《农家》校本案例和“一院一园”,塑造学生人格,丰富学生知识,强健学生体魄,引领学生创造,帮助学生掌握农家生活技能。农家故院的铁匠铺里,学生抡起大锤,热火朝天,经历“千锤百炼”,感悟“淬火成钢”的人生真谛,塑造坚毅、刚强的人格;露天农家小院里,学生除草护苗,施肥松土,学会“精耕细作”,掌握了农耕技艺,提高了动手能力;编织房中,学生手摇纺车,脚踏踏板,指捻丝线,在“轻拢慢捻”中体会创造的快乐……二是让“农家”与学科融合。为了充分利用农家教育元素,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提升,我们将之与各科教学有机融合,形成教学策略――习作教学中,鼓励学生收集、改写农谚,创编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数学教学,将流传的民俗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研究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科学教学引领学生对转铁环、划旱冰等游戏进行刨根问底的研究与探索……这些农家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不仅拓展了学科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农家文化给课堂带来的变化,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10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

三、 “且研且行”,弘扬农家精神――“农娃乐”,乐在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农娃乐”特色教育就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让农家娃走向社会,边研究边实践,学会生活,弘扬勤劳、淳朴、坚韧、创新的农家精神,体验成功,快乐成长。

农根的意思在于一个“根”字,是基于农家文明之“根”。它表现在普通农民身上,就是传统的生活方式、熟练的劳动技能、朴素的生存智慧。学校引导学生开展“追农源寻农根”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探索农家生活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会研究探索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学生开展的“赣榆特色小吃――煎饼”课题研究,走访烙煎饼的老奶奶,了解各种煎饼的制作方法以及一些民间传说,通过亲历烙煎饼过程,逐步掌握烙煎饼的技能,撰写《赣榆特色小吃――煎饼》的研究报告,发表在《农村孩子报》上;学生还进行了“走进农家――农家摆设变迁的研究”、“清清白白――豆腐制作的研究”等多项研究,这样的小课题全面开花,学校把学生的研究成果汇编成集,编印了《农娃乐学生随笔》,让全校师生共享探究成果。

躬身践行,乐享农家生活。杜威说:“只有当学校本身是一个小规模的合作化社会的时候,教育才能使儿童为将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为此,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组建了二十余个“农娃乐”社团。其中有农娃摄影、农娃书法、农娃诵读、农娃舞蹈、农家气象观测、农家作物栽培等。小社团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农娃亲近自然,步入社会,将社团活动与学农、知农、爱农融为一体,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农娃摄影社团走进大街小巷,记录农家时代变迁;农娃舞蹈社团的舞蹈《烙煎饼的小姑娘》在省市展演;作物栽培、气象观测等小社团还主动与全国大型蔬菜基地――沙河“雅仕”农场合作,让学生走进农场,体验现代农场的魅力。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活中获取到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让他们经受了人生历练,积淀了人生经验,幸福地生活在农家,践行农家文化精神。

“农娃乐”特色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体现了课程的“校本化”。 “农娃乐”特色教育对国家课程有选择、有整合、有拓展、有补充,体现了鲜明的特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和谐发展。近年来我校30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县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十佳”读书明星、“十佳”小公民等。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的意义,丰富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方,龚春燕.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攀峰.学校变革之特色学校发展战略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