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如何提高竞争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竞争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提高竞争力

第1篇: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摘要:近些年来,农资企业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农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农资企业产能过剩的现象比较严重。农资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其中提高成本竞争力是农资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农资企业;成本竞争力;建议

一、引言

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政策,但由于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农资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农资企业一方面受到来自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另外,还受到国际市场环境的冲击,农资企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在这种背景下,农资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提高抵御市场环境的冲击的能力,而关键是农资企业如何提高成本竞争力。

二、农资企业提高成本竞争力的意义

1.成本竞争力是农资企业竞争的根本

在加入WTO 之前,我国农资企业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取得了竞争上的优势,在加入WTO之后,外国农资企业大量涌入,充分地利用了我国农资企业的廉价劳动力的特点也取得了成功。成本不仅仅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规模,而且成本是企业竞争的根本。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在于优化资源要素的分配,降低生产、经营、管理成本,从而建立成本优势,也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农资企业的成本竞争力是我国农资企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成本竞争力是农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关键核心的技术并非必须的,但成本竞争力是企业最终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杀手锏。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必将进一步开放,农资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产品或者服务同质化的情况下,要想抢占市场,进而获得利润,就必须拥有成本竞争力。如果企业拥有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或者受到削弱,那么,企业就将被拥有成本竞争力的企业所挤出市场。

三、提高农资企业成本竞争力的建议

1.制定科学的成本竞争战略

农资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发展规模经济、进行技术创新、产业转移等方式提高成本竞争力。农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因为缺乏科学的成本竞争策略。我国的农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经营管理中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经营管理手段也比较落后。因此,战略规划对于农资企业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命题。经营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很难制定出科学的企业战略。由于过去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很多农资企业家在那时通过灵活地经营策略取得了成功,于是他们高估了自身对于当前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他们对科学的成本竞争战略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科学的成本竞争战略是农资企业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杀手锏,科学的成本经侦战略系统地规划了农资企业未来的成本竞争策略,以便让农资企业在发展中具有稳定的战略目标,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长期适应和应对能力。

2.建立有效的成本竞争战略机制

农资企业的成本竞争战略机制由生成机制、协调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构成。具有如下特点:

(1)目标性。目标性指的是成本竞争战略机制中的任何部分的行动,都是在成本竞争战略的指引下进行的。在成本竞争战略的指引下,该机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各自的职能发挥作用。另外,该机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本职工作,发挥良好的效果,才能通最终实现成本竞争战略的总目标。

(2)系统性。农资企业的成本竞争战略机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是相互独立、无序排列的,它们按照预先制定的机制,各个部分虽然相互独立,但是又是相互联系、制约和监督的。在成本竞争战略的指引下,发挥好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最终又促进成本竞争战略的实现。

(3)动态性。动态性是针对成本竞争战略机制的应变能力而言的。具体来说,农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竞争环境、组织架构变动等情况,此时,成本竞争战略机制应当随着上述因素的变动而不断变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农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当认识到成本竞争战略的动态性,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变化,不断调整成本竞争战略机制的要素构成,并进而促进成本竞争战略机制的良好运行。

(4)整合性。成本竞争战略机制的构成要素中,各个要素在发挥作用时会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矛盾和冲突,但为了能够让这些要素在共同的战略指引下正常的运行,就要让各个要素实现优化组合,从而实现预期的成本战略目标。成本竞争战略各个要素在运行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并进而优化组合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成本战略竞争机制的整合性。

3.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农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指的是农资企业在确保竞争优势之时,需要兼顾开展成本管理。以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成本管理特点有:(1)外向性。外向性指的是企业重视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把企业的成本竞争力置于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的考量,并不是简单地在生产阶段对成本进行控制,而是能够从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中获得产品价差等信息,从而找出成本控制更好的方法。

(2)竞争性。竞争性指的是企业克服了传统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成本管理的重点从短期效益转向了企业具有可持续竞争的方面。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农资企业树立正确的成本竞争战略,从而帮助农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3)长期性。长期性指的是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当用长远的眼光分析、判断企业竞争态势的变化,以帮助企业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

(4)全面性。全面性指的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涵盖了企业各个组成部分,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应当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原料的采购、实验等各个方面。通过对各种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发掘企业的成本控制着力点,以降低企业的整体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农资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当与其战略目标形成有效地结合,让成本管理置于企业战略之下,良好的成本管理又能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战略成本管理是在充分考虑企业竞争力的前提下进行的,它注重企业成本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并研究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前提下如何保持或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朝,颉鹏,杨彦林.积极应对农资价格上涨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徽县新柳村主要农资价格情况调查[J].发展,2011(07).

[2]吴敏盈.农资价格飞涨抵消惠农“礼包”[J].农家科技,2011(05).

[3]孔晓明.河南秋播农资价格同比大幅下降[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09(11).

第2篇: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平面媒体;核心竞争力;新媒体时代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为了更好的为广大受众提供信息服务,平面媒体的中心逐渐向广大读者转移,以读者的需要为目的进行消息的搜集和传递。不同形式新媒体的出现蚕食着平面媒体的受众和市场。为了更好的实现与其他媒体形式的竞争,平面媒体必须发展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培养其独特的受众定位或其他途径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最大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关键

平面媒体若想得到持续的发展,必须以维护好广大的客户关系为基础。各种新兴媒体由于其呈现方式的多样性都对平面媒体的受众有着较大的诱惑。因此,平面媒体必须紧抓其与各种媒体进行竞争的核心优势,也就是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平面媒体和广大读者之间建立了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之后,客户就会感性的选择报纸等平面媒体进行信息的获取。当然,平面媒体应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确切的信息。当平面媒体与其受众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之后,广大受众也会相应的忠诚于自己的选择,与平面媒体逐渐建立起持续的鱼与水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不少平面媒体还通过本土战略来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如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洛阳晚报》,自2003年至今,通过发表于《经典洛阳》这一板块的数百篇文章,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各种历史人物、时间和历代遗存的经典文化,其内容有不少呕心沥血之作,收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认可,在业界也颇受好评。平面媒体的品牌是建立在一定客户基础之上的,只有具备了客户基础,平面媒体的品牌效应才能得以展现。平面媒体通过不断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维持并扩大自己的客户群,才能更好的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二、优化杂志的呈现方式,给受众带来阅读

平面媒体以报纸或期刊等为其最终的播发形式,如何更好的提升报刊的呈现水平恰恰是提升平面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强调文本的表达形式

平面媒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其文本的书写和表达形式的选择。比如《环球》杂志中,对于文本的表述强调其内容的新闻性、叙事能力和细节表现等,并以此来让读者更真切的感受到期刊所要传递的信息。具体来说,就是以读者感兴趣的小角度切入,以人物故事为主线,通过持续的、鲜活生动的、细节丰满的报道来增强期刊的传播效果。新闻分析类的文章,最好围绕故事的情节展开叙述,新闻评论类的文章,则要通过观点鲜明、笔锋犀利的稿件来阐述。

(二)精心制作阅读进入点

平面媒体为更好的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每一板块的切入点选择上也要颇费功夫,比如说文章的标题选择、排版、图文的编辑等。平面媒体的版面设置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才能让读者对其产生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平面媒体的标题是其核心所在,它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和精心的选择,才能让观众通过对标题简单的叙述就能产生阅读的欲望。一般来说,报纸的标题设定要标新立异,并注重小标题的设定,同时还要通过文章精彩内容的醒目编排使读者瞬间产生阅读的兴趣。

(三)结合新闻性和视觉性甄选、编辑照片

平面媒体中的图片选择和编辑也是其增强视觉冲击和真实、直观的传递信息的关键。杂志中图片的选择要注重新闻性和视觉冲击性两点。图片的新闻性也就是说图片的选择要客观、真实,不能为了提升图片的效果而进行虚假的修改;视觉冲击性也就是说图片的选择要从视觉效果考虑,最好同时具备美观和视觉冲击的效果,让图片在进入读者眼中的时候,就能在其心中激起波澜。当然,也不是说注重图片的新闻效果就是不能对图片进行任何操作。编辑可以通过剪辑和局部放大等手段将图片的重点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更加轻易的发展其信息的重点。

(四)改进版式,打造主流、活跃、时尚、精致的形象

平面媒体的版面设计也是其吸引读者并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平面媒体的内容必须经过精细化构造,板式也要精心的设计以保证期刊能以主流、活跃、时尚的形象进入市场。平面媒体中的期刊,其封面设计也是重中之重。因为作为期刊这样的平面媒体,若不能通过封面瞬间吸引住读者,五步之内若不能吸引住读者,或读者拿起杂志三秒之内还没有购买的欲望,读者也就很难进行购买或阅读了。同一杂志为提高辨识度,最好采用统一的编辑风格,提高其辨识度和知名度。

三、平面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来势汹汹,平面媒体必须积极主动的与之接触和交流,以开放和融合的心态与其化敌为友,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才能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但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把握趋势

现在发展新媒体,要高度重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在线产品开发,积极抢占移动互联网先发优势。如果移动网媒发展能占得先机,那么,传统纸媒在新媒体领域还有可能后来居上。

(二)注重融合

传统纸媒做新媒体,一定要借力自身的内容优势、品牌优势,缩短新终端的培育期;同时,又要借助新媒体终端,克服传统纸媒不能实时、互动、多媒体的缺陷。而要实现两者之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三)尊重市场

传统纸媒发展新媒体,不能头脑发热,跟风砸钱。态度积极、敢于投入是对的,但也要研究市场,尊重规律。推出一个产品,一定要有盈利模式的设计。

四、结束语

传媒在人们生活之中已经不可或缺,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平面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今天已显现出其颓势和不足。面对多种新媒体的冲击以及媒体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平面媒体应该积极的进行创新并加入媒体革命,在竞争中紧抓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良好客户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以及自身的创新获得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娜.国外发展传播理论与实践60年[J].新闻爱好者,2011(1).

[2]姬海法.报纸要加强与读者的互动[J].新闻爱好者,2012(3).

第3篇: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加入WTO,中国向世界的融入和开放在2002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它表明外资进入中国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国内企业的竞争环境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过去的竞争力优势是否依然存在?过去,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关系优势形成一定的竞争力,而在加入WTO后,外国企业在中国办厂,同样可以把廉价劳动力变成它们的优势。特别是外国企业可以用较高的薪水吸引高素质的雇员,相对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企业还要便宜。关系网这个中国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也将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在WTO条件下新外资投入的要求是,市场必须有共同执行的准则,而且这些准则是不允许随意改变的。他们希望中国的市场更为规范,与世界资本市场规则更快地接轨。因此,在规则方面我们不再有优势。而游戏规则的改变比关税带来的冲击要大得多。在加入WTO之后,无论对外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竞争优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没有了传统的竞争优势,培育和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重新取得竞争优势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1921)曾说:“成本记录的是竞争的吸引力。”生产几乎是无处不在,而生产的后面是其形影不离的成本。成本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生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它是企业竞争的基础。Penrose女士(1997)在其企业成长经济中强调:“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科斯在其对企业组织中也特别强调,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并不仅仅在于其具有较高的经营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企业具有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由此可知,培养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组织”企业生产要素,以相对低的成本经营。成本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的根本。只有提高成本竞争力,企业才有了竞争基础,也才可能获得持续。因此,提高成本竞争力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二、成本竞争力的实例证明——成本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解密联想与戴尔的差距,我们可以从现实角度进一步认识成本竞争力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联想是中国PC的老大,是中国的优秀公司。戴尔是世界PC的老大,是世界级的优秀公司。联想与戴尔都是没有核心技术,但都有自己核心竞争能力的优秀企业,它们的成长都很短,盈利模式也完全不同。在一个既定的产业中,对竞争优势的争夺主要是围绕所谓的“三维竞争优势”——客户优势、地域优势和产品优势展开的。联想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将这三者整合为一体,创造性地将高的PC竞争转化成了消费化竞争。它通过把握消费者心理,通过品牌推广、销售渠道控制与区域网络建设,通过在国有企业及政府部门方面建立起业务关系网,将销售点、消费者(特别是政府和企业)与它自己之间的三角关系变成了一个“价值增值游戏”,每个参与者都从游戏中获得了好处,从而使联想成为最大赢家。这种将PC品牌消费化的中国式创造,成功地将渠道利润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将只会“高举(价)高打(中心城市)”的IBM、康柏、HP等挤出市场。与此相反,戴尔采用三个金律(Three Golden Rules):压缩库存、倾听顾客意见和直接销售模式,在产品、客户和地域上创造了竞争优势,在除中国外的市场上都屡战屡胜。

戴尔是公认的没有核心技术而做到业界老大的例子,但它是公认的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所有的人都知道戴尔在做直销,依靠的是建立在直销模式上的低成本配件供应与装配运作体系的实施能力。IBM和康柏都曾经模仿戴尔的直销,但无一成功,原因就是成本太高或效率太低。戴尔从下定单到发货这一过程大约只需一天半的时间,1995年戴尔的库存天数为32天,1998年已减少到7天,据说现在又缩短到5天。这些IBM和康柏没有做到,联想更不可能做到。低成本的直销加上对商业客户战略性的选择构成了戴尔的比较竞争优势,而对装配与供应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是戴尔的核心竞争力,二者的融合使得戴尔的对手发现,戴尔降价之后还有很大的利润潜力,结果就只好望而却步。

联想通过分销渠道的管理将生产商、大经销商与零售店、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三赢”,实现分销增值是其核心竞争力。联想的品牌与渠道是其比较优势。然而,联想并没有将其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融为一体。联想设计一个与经销商共赢的价值链,该价值链依赖于消费者对联想品牌价值的认可(多付钱)。因此,其通过品牌支撑分销的模式所创造的利润就成了“假利润”。戴尔玩的是“低成本高品质”的游戏,而联想玩的是“品牌支撑渠道”的增值游戏,当戴尔与联想相遇,戴尔的核心竞争力终将一点一点地将潜力发挥出来,因为,低价优质销售在任何时候都对客户有吸引力。反观联想,却可能在一点一点地丧失优势。戴尔可以用低成本的客户订制,将零售点变成多余,将消费者从联想手中一点一点地夺走。

联想与戴尔之战告诉我们:企业可以没有核心技术,但必须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有多种比较优势,但低成本优势是企业最终制胜的法宝。如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在产品或服务相同的条件下,企业就能获得市场,也就能获得利润。利润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反过来,如果有了市场,但没有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原来所拥有的市场优势也会逐渐消失,以致被低成本的竞争者挤出市场。简而言之,成本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提高企业成本竞争力的途径

(一)制定的成本竞争战略

一般来讲,企业可以通过高效率运作、规模经济、技术创新、低人工成本或优惠取得原材料等手段提高企业成本竞争力。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存在的,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通过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来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所遇到的问题,既不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了极限,也不是体制转型的活力已经枯竭,而是缺乏战略或战略缺乏科学性。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因为企业战略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虽然也有一些企业在资金经营中自觉地提出了适应企业环境的种种思路,但科学战略的观念依然没有形成,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经营者很难在环境复杂变换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的企业战略。从主观上看,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在中国体制转型期练就了一套“出奇制胜”的商战战略,体制转型也为企业采取“机会型”战略创造了客观的环境,他们屡屡尝试,屡屡得手,成功的经验夸大了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于是对科学战略特性中的长期适应性不屑一顾。战略是寻求支撑比较竞争优势的“核武器”,以继续获得竞争优势。科学的战略在具备全局性、未来性、系统性、层次性、竞争性和保密性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就是长期的适应性。它是指企业为达到价值最大化目标,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保持战略的相对稳定性,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增加企业对环境的长期适应能力。

核心能力是指包含在企业内部、与组织融为一体的技能和技术的组合,而不是某个单一的、独立的技能或技术。它决定着企业适应环境的快慢和竞争优势持续的长短。它是企业现有业务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根据经营环境变化进入新兴领域的发动机,是企业在任何时间和市场推行产品标新立异战略的源泉。企业培养核心能力的目的是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如果企业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企业便能够针对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通过对企业多元化战略深度和广度的良好把握,不断增加企业的价值。只有基于核心竞争能力之上的竞争优势才是战略性的优势。同样,也只有基于核心竞争能力基础上的扩张才是战略性的增长,才能够支持或支撑持续性的增长。因此,科学的成本竞争战略应该具有长期适应性,注重企业价值创造和核心能力的培育。只有有了科学的成本竞争战略,企业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和渠道获得成本竞争力,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

(二)建立有效的成本竞争战略机制

“机制”是指在特定组织和范围内,具有一定功能的各事物之间为实现某一目标,相互联系、作用,并形成有机整体的一种运作方式。成本竞争战略运行机制是指为实现成本竞争战略目标,将系统内的组织和部分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建立健全良好的成本竞争战略运行机制是企业实施成本竞争战略的基石,也是企业增加价值,促进可持续的重要保证。

成本竞争战略运行机制可以由成本竞争战略的生成机制、成本竞争战略的协调机制、成本竞争战略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所组成。该运行机制具有目标性、系统性、动态性、整合性和灵活性等特性。

1.目标性。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作为机制内的任何一个部分的运作,都应该遵循成本竞争战略总目标,在该目标的统一指引下,发挥各自功能和作用;二是指各部分由于自身功能和作用不同,因而有其各自的具体目标。在各具体目标下,各部分充分发挥其功效,通过实现具体目标而最终实现成本竞争战略总目标。

2.系统性。它是指企业成本竞争战略运行机制中各要素并非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干或杂乱无章、无序堆积在一起的,它是按照一定构成的,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监督和控制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在统一目标下,通过发挥各自功能实现整体效益。

3.动态性。它又可称为应变性。它是从机制运行环境、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组织变动等方面考虑,当运行机制的环境、战略目标、措施及组织等发生变动时,企业的成本竞争战略运行机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调整机制中的要素、要素构成,改变要素关系等,否则就不能实现战略目标。因此,动态性特点是指企业的成本竞争战略运行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随着机制运行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的调整,也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处于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变化的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甚至替代企业成本竞争战略运行机制的某种要素,调节运行机制结构,使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更紧密,机制运行达到最优化效果。

4.整合性。在成本竞争战略运行机制构成中,具有不同功能的各要素在运行过程中既相互独立地运行,发挥着各自的效用,同时,又会因为某种原因相互之间发生碰撞,出现矛盾。但因为其是在统一目标下的系统内运作,因而会为发挥最优化效用而进行相互磨合,使系统要素结构保持优化组合,保证系统运行机制的速度和质量,以达到预期目标。成本竞争战略运行机制中各要素组合相互碰撞运行、相互磨合即体现了机制的整合性特点。

(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SCM)是指在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同时进行的成本管理。它是指管理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资料,帮助管理者制定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如何在改善企业竞争地位的前提下进行管理是SCM的核心,借助会计功能编制成本管理计划并实施之,以使企业能更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是SCM的精髓。它具有外向性、竞争性、长期性和全面性等特点。

第4篇: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中图分类号:G25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26-01

摘要: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大背景下,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焦点,在新形势下,创业者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知识产权提高竞争力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竞争力

当前我国依托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努力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激化了大量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建立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但我国以前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保护并不是很重视,导致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一些领域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致使我国在国际贸易及政治交往中吃了不少的亏。国内企业如何增强企业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保护,走好未来发展道路,这一重大课题,引起了国内企业的共同思考。

我国目前仅仅还是世界的制造工厂,而不是创造中心,由于这种不是以知识发展为核心,不是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因此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当中,必将会遇到反倾销方面的指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低成本制造优势并不能永久的保持下去,而知识产权对我们的制约则将显得日益突出。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担负着各种技术创新工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技术型企业,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维持,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利益成为重中之重。

企业的知识产权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对生产技术、工艺发明、改造及科研的一种肯定并以法律形式确认的具有不可侵犯、盗用的一种属于企业、个人或企业与个人共同拥有的类似财产性质的权利。通常所说的企业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和著作权,企业知识产权的完整组项还包括技术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商业方法及其他智力创造的可运用于企业经营的智力财富。

企业在创立之初,就应当学会利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整合公司自己的各类资源,促进公司的科学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用足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利好政策,建设一个创新型公司。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应当从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知识产权战略是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其他方面相互补充。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由一个完整的体系构成的,合理构建现代公司的知识产权体系,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知识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行动成为社会公众的广泛自觉。不仅知识产权的拥有者要知道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依法与各种形式的侵权行为作斗争,而且知识产权的利用者也要明白只有依法才能取得知识产权,才能使用知识成果,不然的话,就会受到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惩罚。逐步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尊重知识产权,自觉维护知识产权,努力开发知识产权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为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完善企业专利、商标管理制度建设未雨绸缪。

自我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如果能够从源头上做好保护工作,可以消除很多纠纷,减少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权利人,尤其是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应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订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专利申请工作,争取获得专利保护; 做好商标注册的申请工作, 并对商标进行合法使用;制定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做好对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的保护工作,避免对外泄露,尤其是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利益攸关的商业秘密更要着重加以保护;在与他方的合作或交易过程中,就知识产权问题应做到约定明确、权责清晰,防止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企业还应提高警惕,实时考察自身的经营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有关权益,避免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被推上法庭的被告席。

三、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纠纷

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人,可能经常会发现权利被他人侵犯;而作为市场经营者,又可能会面临知识产权人的侵权指控。一旦发生纠纷,应合理运用诉讼策略,实现利益最大化。首先,企业对于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诉讼应当积极面对,而不能消极回避,应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全方位衡量诉讼利弊得失,选择适当的应对策略;其次,应确定整个知识产权诉讼的核心问题,搜寻案件的突破点,争取在诉讼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应将知识产权诉讼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以诉讼为核心,辅以行政处理手段、媒体宣传等,全面开展工作;第四,诉讼中应审时度势,有效利用洽谈磋商等非诉讼解决方式,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不利结局。此外,如果一旦遭遇大规模的诉讼,涉案企业还应积极争取同行业企业的支援,增强后援支持力量。

四、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自己。企业之间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因此一定要多学习知识产权方面的新知识,多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起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要及时将自主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名优产品在国内外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注册,以期得到有效保护。要以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为依托,构筑自身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措施体系。充分重视知识产权战略,企业可以设立独立的部门执行知识产权战略,有专项资金投入,并纳入业绩考核。如果把企业之产权部门运作好,企业高层必须充分重视,否则部门之间很难以协调好,更无法长期的执行下去。虽然不可能每个企业都能建立知识产权部,但至少也要有专人负责,且作为企业的一个独立部门。

五、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品牌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过培养、引进和聘请品牌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把品牌知识、品牌经营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增强企业经营者品牌意识,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与大专院校和有关机构组织合作,开展以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品牌运作水平。同时,企业要通过公司战略会议的形式将实施品牌战略作为公司的重要决议;通过建立专利、商标管理制度,开展自主创新、产品研发重构知识产权优势,全部巩固与保护自身的无形资产。

因此,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法权和无形资产,也是经济主体的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武器,在经济生活中不仅作为无形资产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有巨大的商业竞争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竞争资源,也是企业参与竞争、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注重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所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勤南主编:《新编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万迪、王光全《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分析》科学管理,1997(4)。

[3]何孝元:《工业所有权之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

[4]王中《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科技论坛 2005(6)。

第5篇: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策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个企业独有的、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一种使该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可以是一种独特的产品、技术或者管理方法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①要掌握独有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②具备创新能力,指企业在研发、技术、产品、管理运营等的任意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具有创新能力;③具有自主品牌;④拥有优秀的反应能力;⑤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1.增强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1.1增强核心竞争力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今天的热销产品,过了几年可能就会被新的更好的替代品所取代。因此企业如果只把经营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项具体的业务或某个具体的产品的研发生产上,则势必很难在市场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而如果企业拥有某种核心竞争力,则很可能在市场上长期处于不败之地。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某一产品的成功,它很难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较高的行业标杆性,会提高其它企业的准入门槛。

1.2增强核心竞争力是煤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重要前提

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就能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产品的需要,达到拓宽市场、扩大市场容量、获取丰厚利润的企业目标,也能使企业有实力推进多元化经营发展。从而大力培养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公正有序地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才能科学高效地利用煤炭这种一次性能源,获得最好的开发效果和利润。

2.提高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2.1重视企业科技创新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想要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进行创新。同时创新也是企业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经济发展之源,是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坚强后盾。科技创新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技术开发、应用和改进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根本目的。煤炭是一种非再生性资源,可供开采的年限有限,因此,煤炭采掘企业更应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开采,提高煤炭回采率、降低煤炭含矸率,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要努力提高煤炭采掘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实现安全高产高效。所有这些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因此,煤炭企业必须重视科技创新。要加强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和安全生产环境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综合开采技术和设备,加强选煤技术和煤炭深加工技术的研究等等。

2.2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管理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同样重要,千万不能忽视管理创新的作用。我们要根据煤炭企业的现实情况,大力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规范企业行为,通过对煤炭生产、安全作业、技术研发等进行组织、激励和控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高效运用煤炭资源,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在竞争中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积极创新产品,实施名牌战略。煤炭是各国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世界经济文明的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要求更高。煤炭企业应有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以研发高质量、竞争力强的产品为基础,打响品牌知名度,进而提高市场美誉度和占有率,打响了品牌,赢得了信誉才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会。

2.3向多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无论煤炭储量多么丰富,总有开采完的那天,煤炭企业的发展规律就是勘探-投产-开采-减产-枯竭,煤炭企业要考虑长远发展问题,就必须要适时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正因如此,目前世界上一些大型的煤炭企业往往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很多企业以煤炭开采为主,同时经营煤炭运销、煤炭发电、煤化工等等。通过多元化发展,可以分散经营风险。目前,国内也有一些煤炭企业开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如中国神华集团、兰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当今世界煤炭企业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集团化。一些发达国家的煤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手段,组成了庞大的企业集团,通过规模效应,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反观国内,我国的煤炭企业总体上呈现小而分散的格局。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如对一些小煤窑采取强制关闭、收购等措施,已经使煤炭企业的数量大为减少,企业规模扩大,但这种小而散的格局还没有完全扭转。很多小型煤矿企业,由于企业主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将煤矿关闭或者卖掉。

2.4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特点就是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资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煤炭企业应该实行以下几点措施,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第一,要善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首先,要建立人才激励保护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将企业的发展同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为职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再次,要以人为本,塑造和谐公正的企业文化和氛围。第二,要完善人才培训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体系,对全部煤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为煤炭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开采研发人才、市场人才和生产人才,营造健康发展的企业和安全生产的环境。其次,要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要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光靠物质上的奖惩还不够,还必须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他们就会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自觉地做好安全工作。

2.5塑造强大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在管理学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三流企业做项目,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是多么重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好的氛围,增强企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让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相反,如果企业没有好的文化,职工们就会像一盘散沙,团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煤炭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工人劳动条件很差,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建设自己独具特色的有强大感召力的企业文化,用文化感染人,促使所有员工鼓足干劲,极投身到企业发展中去,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3.结束语

核心竞争力能够保证企业基业长青、经久不衰,是每个企业都希望拥有的。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时间还非常短,现有的一些现代化的煤炭企业的发展时间也很短。为了尽快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用人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第6篇: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 产品;附加值;设计;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120-031 附加值的基本概念

1.1 附加值的概念 构成产品的要素不外乎分为三种: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所谓附加产品其实就是指产品的附加值。[5]日本产品设计家平岛廉久认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硬性商品价值,是指商品实际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另一种是软性商品价值,则是指能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某种文化。在设计同质化的今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挑选的不仅仅是商品的硬性价值,而更多的则是关注能满足人们感性追求的商品软性价值。

1.2 附加值产生的原因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跨入了设计时代,设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世界经济正由“物的经济”向“知的经济”发展。[2]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时代意味着附加值的时代。

需求的变化,市场的新潮,设计的主要方向也开始了大的转变:由单一的产品销售转变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附加值产品和服务。[3]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需求的出现、审美情趣的变化,使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产品附加值在市场上的地位就越来越高,它与产品卖点难以分割,日益融为一体了。

2 产品附加值的设计误区

设计无疑要从市场的需求出发,为市场服务的设计首先要做到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至于购买以后所产生的效果则是次要的了。投资获利的最大化的要求也会把优秀的设计资源放在那些最重要的、值钱的商品上,而忽视了那些不值钱的、平常之物的设计。这个问题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设计师也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而应该依靠自己的设计眼光,积极利用一切可能,设计出合情合理的设计产品。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的现象,足以说明产品附加值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归纳产品设计中附加值的设计误区

2.1.1 各种功能的无用集合 把原先不同的产品的功能集中在一个产品上,不断的增加产品的功能含量提升产品的价值,就是功能的集成。在这个领域体现对为突出的就是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上。比如从最开始简单的只有通话功能的手机到现在可以视频定位的手机,在一味电子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从最开始的直板机,到折叠的、滑盖的、旋转的、触摸的,设计在不断地更新以达到消费者追求新颖的消费心理,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缺忽略了很多。许多功能却是很少用到或者根本用不到的。因为这些功能毕竟没有办法与专门的设备相比,这样以来就造成功能的闲置,而仅仅成为概念化的技术。闲置也是一种浪费。

2.1.2 过度奢侈的豪华包装 显而易见,过度豪华的包装就是将本身很普通的东西用过于贵重的材料和复杂的形式进行设计的包装。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简单的功能需求,而是更多的注重精神感受。不免会有人虚荣、炫耀,在产品外包装设计中,尤其明显的是中秋月饼的包装,小小的一份带有美好寓意的月饼,在市场浮躁化的今天通过改良包装价格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包装盒的工艺上也是煞费苦心,各种烫金、烫银、雕花的工艺很是普遍,还有利用各种金属的、玻璃的、木质的材料进行包装外盒设计,甚至有的还搭配各种酒水做为配套推出。作为一种食品的包装,虽然借助中秋这一美好的祝愿,但是在产品附加值设计上有些失衡。这样以来,潜移默化的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暗示消费者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由此以来的盲目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设计,并不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再满足商家盈利的同时也要把握好有关附加值设计的度,这才是我们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2.1.3 毫无关联的混合拼凑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儿童学习用品,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玩具。很多生产厂家为了谋取暴利,玩空心思的使没有自控能力的儿童产生好奇心,购买酷似玩具的学习用品。这样以来,所有以学习为初衷的购买行为却无形的暗示了孩子玩的动机。比如,最简单的铅笔盒为例,本身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装铅笔、橡皮等等基本的学习工具,但是这种最原始的简约式笔盒已经早已不再生产,取而代之的附加了很多功能的笔盒,很多加了密码锁,甚至在盒盖上添加小镜子、迷宫等带有玩具倾向的设计,不少商家还之家把文具盒生产生汽车造型,在内部安装弹珠游戏等等。

有的笔上安装各种动画片中的形象,安装弹簧,还加上各种带音乐的按钮。生产厂家一味的寻找能吸引孩子注意力产生购买行为的切入点,却没有考虑到使用对象正是没有自我约束力的孩子们。在产品附加值上大做文章,带了的也许是商家通过增大产品附加值带来的巨大利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迎合儿童爱玩的特点,将本身帮助孩子学习成长的学习工具变成了影响他们正常学习、分散注意力的玩具时,产品附加值的意义和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2.2 探讨产品附加值设计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第7篇: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竞争力;人才;信息;合作;优化

正文

目前我国从事建设工程检测工作的机构状况大体上有三种:第一种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二种是设在工程质量监督站和科研机构以及高校中的检测室,虽独立运行,但无独立法人;第三种是依附在施工单位中的试验室。该三种形式中除第一种外,后两种都是按照其附属的母体以部门的形式进行运作,未形成独立发展的理念。但随着入世的冲击,国家根据质量检测的重要性,为推进实验室技术进步,提升其管理水平并实施有效监督,制定了《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方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在《评审准则》首页4.1.1节明确规定:“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账目和独立核算。”笔者结合国内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具体情况,就如何提高其竞争力,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由于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恳请共同研讨、指证。

1. 由于规则定位已明确,各类检测机构都应该逐步向具有独立法人、自负盈亏的第三方独立服务中介机构转化。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复杂机构的建筑以及建筑新型材料在工程中广泛的采用,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也应随之同步发展,在原有检测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技术含量高的新型检测项目(水泥、混凝土、钢筋等的常规检测人皆有之,竞争力相对较弱),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注重专业人才的引入和检测人员素质的提高。无论任何工作,都需要人的参与,如上面所提到的增加新型检测项目,若无相应的技术人才,根本不能开展。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就体现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之上。

4. 明确信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注意信息的采集,掌握先机,及时了解检测市场的动向、国际上的检测新技术、新型检测仪器等的资讯。

5. 结合自单位的实际运作情况、特点,建立和强化现代化企业管理观念,摆脱以往的陈旧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引入电脑自动化管理、实现企业网络化,优化内部协助关系,节省资源,进一步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6. 无损检测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检测方法。无损检测独特之处直接对实体检测,不会对检测物结构造成破坏,可避免检后的补强工作而产生安全隐患。今后的发展空间应该十分广阔,是一个新的领域。

7. 一个试验机构,应该创立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独有的强项和专利。开发一些快速的和新的检测技术。传统检测的大都是手工操作,应该走智能化,自动化,高效的路线。

8. 开设网站,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打破地域限制,宣传检测技术知识,增加合作机会,融入信息社会,发挥网络功能。

9. 积极参加行业的技术会议。有机会扩展与高校、研究所等的联系合作,促进彼此技术交流。

10. 加强业务公关部门、人员的工作,改善服务,改变过去的“技术衙门”形象。

11. 开源节流,按实际情况有计划增添新设备,做好原有检测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

12. 虚拟仪器和测试技术,是电子技术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可列为本企业的一项革新。

下面结合我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本人的多年检测工作管理经验,对以上一些观点的具体运用、操作作出分析。首先是人才,所谓“以人为先、以人为本”。优秀的人才真是可遇不可求,假如对同行知名的人才进行“挖角”,难度较高,成本大,不太符合经济原则。所以,最好是将重点放在平时的物识和培养上。先把好面试一关,通过面试,观察其作答应变能力,结合其工作经历、个人特长、语言表达等可以初步了解应聘者总体水平,求职信上的内容仅作参考,毕竟实际的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一旦认可,则可试用进一步观察。

注重岗前的培训工作。该环节很容易忽视,本检测行业的试验虽然都有相关的规范对其过程作严格的规定,但检测人员总有生手和熟手之分,持有上岗证并不代表人员精通所有试验,实际中很多都是“纸上谈兵”,其后果可能是因操作不当而使检测数据严重偏离,或者损害仪器设备(贵重设备更是损失惨重)。所以,上岗前一定要先讲解和示范试验的要点、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多加练习。平时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要有突发性,监督员应选择熟悉操作、经验丰富、有一定资历的人员担任)及检测人员间的比对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为顾客提高真实可靠的检测数据,获取公司公正客观的的良好声誉。在提高竞争意识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让员工明白到质量检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树立起强的责任感及好的道德观念。

善于挖掘员工的个人性格特长。每个人的性格特长都不相同,有的擅长电脑;有的擅长机械;有的擅长电子;有的较细心;有的口若悬河、交游广阔……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尽量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发挥出每个人的特长,根据内部运作情况,妥善安排好工作岗位:数据处理、报告部分应由擅长电脑的担任;仪器设备维护部分应由擅长机械、电子的担任;负责收发室的人员应较细心;交际能力强的则适合业务、采购方面的工作……要善待员工,尤其是有潜力的技术骨干,增强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要令员工能各展所长,上下一心,发挥出集体的凝聚力。拥有一支团结而强大的技术队伍,无疑能大大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重视无损检测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空间。我公司现有无损检测设备主要有ZC3-A型混凝土回弹仪、ZBL-R650型混凝土钢筋检测仪、美国Troxer公司2701-B型无核密度仪。我们可以无损快速地获得水泥混凝土强度;准确探测钢筋位置、钢筋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走向及分布情况;快捷、可靠地测出沥青道路密度,检查离析、低密度区及道路的均一性。这些数据对于施工方能及时发现隐患、解决问题、验证施工质量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通过该类便利的辅检测项目,为施工单位及时地提供技术援助,就能进一步增加彼此的良好合作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第8篇: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对外开放;国民经济;经济竞争力

1978年,党的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发展应以对外开放来推动,并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自此,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沿边-内地”,逐步推进深入的开放政策为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30多年来,我国通过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国际劳务合作、创办经济特区和在海外建立公司等多种形式,通过与世界各国、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大力推进对外开放,不仅加速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显著。

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即汇率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品牌战略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外汇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当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于美国财政部债券和投资收益率较低的美国国债,这种单一外汇储备结构,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若美国出现美元贬值,势必造成我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进而,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力求彻底打破单一的外汇储备结构,确保我国外汇储备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开展。

2.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对企业产业结构完善与调整,经过多年的努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大多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相对低下。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导致其尚未全面认识到第三产业的重要性,造成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就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而言,其主要以信息产业、咨询产业、科技产业以及金融产业等诸多新兴产业为主,为我国第三产业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为主,部分新兴产业虽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但没有得到我国企业的重视,再加上,我国现行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以及营销技术低下,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造成难以立足于竞争力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

3.品牌战略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形象,而且还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总结来说,企业只有构建起独立的品牌才能够更好的立足于国际市场之中,进而,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就我国现行企业而言,品牌营销意识较为薄弱,再加上,我国现行企业缺乏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导致其企业丧失了维护国家以及企业自身安全的战略主动权,此行为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企业品牌的构建,进而,不利于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4.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

有效的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相对滞后,其结构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首先是我国大多数产业位于世界生产价值分工链条的最低端,大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隶属于“高成本、低收入”,难以对西方发达国家同行业形成相对竞争力;其次是我国企业精加工、深加工的产品较少。就我国电子产品生产制造而言,其高附加值的芯片和软件、关键性的电子器件大都是由国外进口,之后,中国企业进行加工生产,使得中国获取到极少部分的经济利润,以至于难以实现中国企业的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为此,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当前的产业结构,以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基于对外开放的促进我国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有效对策

1.建立健全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兼备的汇率制度

健全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兼备的汇率制度对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汇率高低程度最大程度上决定着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此,我国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对汇率制度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投入,即在以市场原则的基础前提之下,以防止汇率剧烈波动,保障其稳定为目标,利用浮动汇率来引导经济协调发展,确保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应有的职能。就我国现行汇率制度而言,其缺乏稳定性和灵活性,所以,这就要求在传统汇率制度的基础之上,通过实现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有效结合,优势互补,力争构建起健全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兼备的汇率制度,以此,不仅能够为外汇需求营造一个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还为促进企业核算的精确化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2.不断完善外汇管理体制

健全的外汇管理机制对稳定汇率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实现外汇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对结售汇制度的持续调整,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电子化信息化的突飞猛进发展,传统的外汇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行外汇管理的需求,为此,应通过借鉴和汲取国外先进的市场机制、非现场监管等管理机制,实现外汇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成熟,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外汇管理体制的有效监督,进而,保证外汇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以及政策协调等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3.不断完善和调整产业结构并创造竞争优势

由上述可知,有效的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对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所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虽相对滞后,但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上三点优势为合理规划我国产业结构提供基础保障。因此,对于我国的具体实际来说,我国相关部门只有立足于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够最大限度上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效果,进而,实现我国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4.加强缺乏竞争力的特定产业建设

现阶段,我国相当一部分特定产业尚未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为此,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推进比较优势逐渐向竞争优势转变,切实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我国缺乏竞争力特定产业资源闲置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所以,为鼓励和促进我国特定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应实施贸易保护,进而,最大限度上加强对缺乏竞争力的特定产业建设,保障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壮大与发展。

5.进一步强化国际品牌战略

品牌不仅是一种名称、一种术语、一种图案、一种标记以及一种符号,而且还是企业国际竞争 综合表现。基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再加上,大多数企业品牌打造意识较薄弱,以至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品牌培育能力较低。因此,首先要不断加强企业品牌意识,使其能够全面的认识到品牌打造的重要性;其次是通过不断借鉴和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国际品牌战略,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制定出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品牌战略,进而,为我国打造出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

三、小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充分认识并正确把握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坚持不懈地把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为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提高我国国际投资竞争力本文是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为基于对外开放的促进我国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有效对策,即建立健全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兼备的汇率制度、不断完善外汇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调整产业结构并创造竞争优势、加强缺乏竞争力的特定产业建设以及进一步强化国际品牌战略。

参考文献:

[1]张寒梅 王 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J].新,2011,(05).

[2]罗 峰 张 准: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J].中国经贸导刊,2011,(02).

[3]丁 源:“十二五”期间我国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J].中国商贸,2011,(23).

[4]王 硕: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J].企业研究, 2011,(07).

第9篇:如何提高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非营利性组织 市场营销 公共物品

非营利性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机构、组织和团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诸如学校、医院、社会养老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在社会服务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运作的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大政府,小社会”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在政府主导型公共事务管理体制下,我国非营利组织大都是“官办”和“准官办”性质,造成大部分的非营利组织对于自身的“非政府”性质以及公众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组织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缺陷,缺乏广泛和深层次的社会认同;缺乏完善的法规和政策支持;缺少必要的培训;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抗风险能力小等等。

其中,公众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已经成为我国非营利机构发展中的重要瓶颈问题。如,教育、卫生等非营利性组织,由于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其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资源配置等都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实施,其“官办”性质使它们长期以来根本没有资金、市场方面的忧虑,在政府主导下运作,其市场营销意识薄弱,进而导致其没有足够的营销人才储备以及成熟的市场营销运作机制,甚至认为作为组织的发展壮大完全取决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殊不知“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还得靠吆喝”的道理。高校、医院的市场推广、公关宣传“大篷车”深入到各中学、社区,也就是近年出现的现象。另外,资源投入的力度不够,围绕自身营销建设方面的力度也严重不足,甚至是“一手硬、一手软”,过度重视外部形象,忽视内部修养。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运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及其管理机构对经济和社会管理逐渐由直接和微观转向间接与宏观,非营利组织由“官方”走向“民间”、从“政府”走向“公众”已成必然趋势。这一角色转换使非营利组织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并从中获得开展活动的各种资源,并有成效的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由于履行我国加入WTO对服务领域的承诺或部分承诺,我国服务业领域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前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这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非营利性组织的运作推向了市场。

有市场就有竞争,这就必然要求非营利组织能够以专业和成熟的方式有效地传播自己的理念和诉求,达成与公众之间善意的相互理解,建立并维护与公众之间的信任与互动,利用市场营销理念,娴熟的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卓有成效的开展组织的运作。营销专业人士参与和介入到非营利性组织这个角色已成必然。

比如,教育是非营利性事业,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这是几乎世界各国都普遍予以肯定的一个事实。在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与市场无涉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教育领域正逐步形成影响教育运行的三种力量,这就是学校力量、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其中市场力量是一种新兴的、对教育构成巨大影响的力量。近年来,通过大幅度扩大招生,虽然我国高校在校生翻了一番,但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还相当短缺。

许多国家十分看好中国教育市场,加入WTO进一步放宽国外机构进入我国合作办学的条件,在我国境内直接与我国现有学校竞争。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产生,同时,又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形式,知识的传播已经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实现“跨境交付”。

这一进展推动了教育的市场化运作,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正由此产生,它强调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可选择性,体现学习者本位的思想,包含着“用户至上”的市场营销理念。

又比如,卫生服务体系呈现多元化格局。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私营和个体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等多种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将逐步形成。市场机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人才竞争加剧。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非营利性组织的宗旨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是免费的,非营利性组织也存在生存、发展的问题,其运作也要讲效率,追求社会效益。为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营利性组织的市场营销方法和经验被引入到非营利性组织的营销当中。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已意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把营销工作作为工作的重心,但仅保留在表面上,由于受传统思想的羁绊和束缚,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市场营销运作体系,从而导致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

营销观念滞后

现代营销理论在引进非营利性组织相对较晚,在日常的实践中运用较少,因而使得整个非营利性组织的营销理论匮乏;观念滞后是组织效率和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市场研究不深

现阶段的非营利性组织营销中,对市场的调查较少,大多调查浮于层面,不够深入,现代化的市场预测方法、手段、技术运用的不科学、合理、灵活,因此,对业务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把握不准,从而在市场营销运作中常处在劣势和被动地位。

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非营利性组织对市场的研究、预测活动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定性的分析多而定量的细致分析少,不能对客户进行有效细分和定位,造成服务或物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成本很高。目标市场认识不清、研究不深,无法对它进行灵活而有力的操作,因而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就不高。

公共物品粗放,关联整合性差

非营利性组织的服务或物品的开发,从自身的风险防范和业务流程上考虑较多,而对市场需求考虑较少;注重新业务开发的同时,忽视对优秀传统领域的改进和优化;在发展新客户的同时,没有注重对老客户的稳固,造成客户流动性高,营销成本增加;公共物品的创新,难以根据社会的需求对现有产品进行整合,协调性较差。

创新能力差

在公共物品创新方面,一方面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到市场上去捕捉商机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和效率等方面的原因,对市场需求反映较为滞后,从市场需求出现到产品推出的创新周期较长,往往丧失了竞争的最佳时期,使营销处于被动。

另外,非营利性组织的某些公益性活动在促使公众改变其态度及行为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公众对非营利性组织和组织活动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毫无兴趣。造成了非营利组织的营销计划无法制定或即便制定了计划也无法实施。

提高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营销竞争力的对策

随着非营利性组织地位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非营利性组织涌现出来,使得这一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一些商业企业也进入了社会服务领域,更加剧了非营利领域的竞争。如何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是每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必须认真思考和力求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树立正确营销理念

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基于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求。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任何组织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如果不了解市场需求,任何组织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非营利组织必须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自身的特点,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中心,通过争取更多公众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去满足市场需求,从而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和预测

通过市场调研,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环境各因素对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运作的影响,是非营利性组织认识市场、了解顾客需求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境分析,从中发掘出有利于组织的市场机会,以便于采取相应措施和策略,为非营利组织制定战略、确定经营目标、计划和营销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和定位

任何一个非营利性组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整个市场的所有要求,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然后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再进行恰当的市场定位,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牢固树立“以服务促经营,以服务促发展”新型服务观念,切实转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格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使优质、高效的服务为营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台支撑和保障。注重全过程服务,完善售前和售后服务;注意服务的连续性,既要吸引新顾客,更要留住老顾客;注意服务的全面性,使服务内容具有多样性,重视服务的准确性、方便性和舒适性。

开展积极有效的关系营销

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理划分出客户类别,实施实时、互动的客户关系管理,从总体上掌握客户需求变化和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创新公共物品,以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强化组织与政府、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为组织的生长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制定市场营销战略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非营利组织内、外部环境,制定非营利性组织的市场营销战略,确定市场竞争战略、市场发展战略,以及营销组织与控制等。

最后,要不断完善组织自身建设,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克服依赖性,不断增强自主意识,发展自立和自治能力,逐步建立规范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增强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自律机制和诚信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以章程自律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组织的自律水平和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同时,强化组织内部跨部门协调及相互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非营利性组织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著.营销管理(第十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王方华编著.非营利性组织市场营销.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