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医院会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相对于旧制度变化很大,这就使得医院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就新会计制度的变化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医院会计制度 科目 变化
为适应医疗卫生体制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应医改的需要,2011年1月18日,财政部出台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及《医院财务制度》。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疗养院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医院也可参照执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其他制度。新制度于201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试点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相对于旧制度有着明显的区别,有着不同的核算理念,新旧制度的更替必然会造成医院会计核算方法的重大改变,对医院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来说,新医院会计制度相对于旧制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的适用范围有了明显变化
与1999年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相比,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有了明显变化,新制度规定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其中包括了综合性的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和门诊部及疗养院等。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制度同时规定非营利性医院以及民营医院等可以参照新制度执行。这就把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化了,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医院都可以实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
二、强调使用权责发生制
旧制度规定医院的会计核算除了使用权责发生制以外,还应按照事业单位的处理方法采用收付实现制,这样既能体现医院事业单位的性质,又能将医院与纯粹的事业单位核算方法相区分,这也成了医院会计核算的特色之一。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将权责发生制引入了医院的会计核算中,彻底取消了收付实现制,使得医院的会计核算更加接近于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三、会计科目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会计科目的变化是新制度比较明显的变化,新会计科目的设置更加符合医院发展的实际,使得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比如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规定医院的固定资产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计提累计折旧,会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以净值反映,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真正的反映医院资产的实际情况,同时规定医院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如果是大型的改扩建和修缮,并且能显著提高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应该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否则就应该计入支出科目。按照收入的来源合理的划分了收入类别,将医院的收入项目划分为医疗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收入、科教项目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取消了药品收入,同时为了适应医改的需要取消了药品加成,规定药品按照进价核算,增加了药事服务费收入等。
四、会计报表项目发生了变化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医院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和药品收支明细表以及基金变动表等几大报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是一样的,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到医院的现金流情况,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为良好的现金流动性说明医院的经营状况良好,避免了只通过资产负债表看医院的资产状况而缺乏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造成的医院潜在经营风险。
五、要求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
旧的医院会计报表并不需要外部审计,而是定期向上级单位报告就可以了,其审计主要是靠的医院内部审计,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医院的报表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通过引入外部审计,避免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使得医院的会计报表更加真实的反映了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通过以上的变化可以看出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核算影响还是很大的。首先是细化了医院的财务处理,使得医院的财务工作更加细致,相应的工作量也加大了,财务核算工作更加复杂。对于占医院资产绝大多数的固定资产来说,每个月都要计提累计折旧,这就相应的增加了医院的成本,减少了医院的收益,因此怎样计提折旧,提多少折旧就成了医院财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也对医院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也变得更加细致,要求医院的固定资产要按照自己来源分为财政拨款、科教项目形成的资金以及自有资金购买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来源不同在计提折旧时相应的计入待冲基金以及支出项目中,因此在医院核算固定资产时就必须分清资金来源,同时由于新制度要求医院出具资产负债表,因此在日常的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会计处理中,会计人员就要将每一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现金流量项目进行归类并进行汇总,出具最终的现金流量表,这也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复杂性。
总之,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新医院会计制度,更好的为医院的发展服好务。
参考文献:
[1]李友民.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财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浅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
[2]徐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工作重点之探析.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6).
【关键词】会计制度 医院财务 经营管理
一、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特点
1、医院财务表现与管理
医院财务表现为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医院会计是以货币为主的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完整地、系统地、客观地评价与核算来反映本中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医院财务管理是指对有关的资金筹集、分配、考核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考核等工作的总称,是医院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会计具体反映的内容是本中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分析资金时间价值、风险、资金使用成本及决策是财务管理人员的任务。
2、医院会计制度的具体表现
(1)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分为五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这种划分有大局观念,它改变了过去将会计科目分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划分方法。
(2)加强医院收入和支出管理。将医院收入划分为医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将医院支出划分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医疗支出和其他支出。
(3)实行医疗和药品成本的分开核算。一般而言,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下,医院的经济活动是比较单一的,它的支出主要来自医疗服务的收入。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靠出售药品差价弥补支出几乎不可能。因此,医院应将医疗和药品收支进行分开管理和分开核算。
(4)医院的药品收入实行按量收入的管理办法。对于医院药品的超出部分,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依法进行核定,按规定上缴,使医院回归到公益性事业上来,坚持以病人服务为中心。
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应卫生改革的要求
(1)不能适应医院多元化发展的要求。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这种规定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适用范围有限性,非公立的非营利医院应该执行何种会计制度目前并无明确的规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的发展,以及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相继成立。之前医院一般是由政府投资经营的,而现在更多的是趋向于企业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医院执行现行会计规范所设置的账户,采用的会计程序与方法都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这种核算体系显然已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难以反映出综合统一的财务会计信息。
(2)不利于会计信息的对外投资的核算。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有一个问题必须考虑,那就是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有效的项目中,做好合理利用、合理开发,这是医院财务核算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并没有对投资核算进行细化分类。在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不同所有制医院会计处理所依照的方法各不相同,并不利于资金的合理优化。
(3)投资主体对医院财务监督得不到有效实施。投资医院是一个利益甚好的项目,但各投资主体对医院财务监督并不好把握,它们能依靠的有效监督主要是财务会计信息。这其中会出现另外的问题,随着竞争加剧以及末来市场的价格波动,各种资产存放在医院的减值风险加大,而投资主体投资医院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收益,避免投资风险。这样就会致使它们不断改变投资对象,使资金的流动不稳定,不利于稳健收益。此外,不同的行业所依照的财务会计制度都是不一样的,投资主体想要实施财务监督,就必须热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这将会影响投资主体对医院财务监督的实施。
2、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现代会计制度应有两个的基本特征,一个是完整性,一个是系统性。所谓“完整性”是指会计制度应包括和覆盖全部会计实务,使每一种会计行为、会计事项都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所谓“系统性”是指现代会计制度应是在会计目标的统一约束下,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多分支、分层次的会计制度构成的有机体系。然而,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围绕医院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电算办公已成为行业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不可否定的是,由于某些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关会计监督制度仍停留在手写条件下,并没有相应地建立充分利用自动化办公的规范体系。另外,许多医院缺乏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使得医院走不上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这种制度,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的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根据医院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然而,目前许多医院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等,这样并不利于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往往导致医院成本不实、账目不清、数据不真。
3、管理者对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不足
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服务市场运行的风险也在加大。而目前各家医院只重视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诊人次的增加、基本建设的投入,对各类风险却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医院的基本建设资金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一旦单位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便会陷入财务困境,因此,医院必须有一种高效会计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环境。现代医院的院长﹑副院长一般都是技术性人才、学科带头人,但他们都缺乏系统的管理培训知识,从而造成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按照传统的观念,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并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些工作程序比较烦琐,不利于医院灵活机动地抓住发展机遇。但如果作为医院领导仍持有这种观念,势必会影响到会计制度效率的提升。管理者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医院的态度和行为,它会间接影响整个医院职工的工作意识。
三、深化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
1、深化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医院是一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医院从事公益活动的同时,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也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而随着医院投入的资本不断增多,如何对资本进行有效管理,管控好市场风险,必然成为医院追求的目标。管理会计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资本控制成本,创造合理利润,它通过运用系列专门技术方法,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考核与评价,向各级领导提供有关内部管理信息。综合利用医疗资源,强化内部运营和质量管理,增加医院收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费用负担,对提高医院管理效益、为医院内部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管理会计信息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深化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有利于完善医院会计系统,有利于医院改善运营状况,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2、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改进思路
(1)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体系。鉴于目前的医院会计制度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医院管理部分应该作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对行业的会计规范制度应进行改革,制定相关的能适用于各行业发展的具体会计准则。目前非营利性医院也应尽快运用企业会计的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独立核算与监督。营利性医院应经卫生主管部门登记注册,采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另外,为反映医院资金的利用效益,医院应对不同投资主体,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要求,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
(2)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明细划分。对医院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进行明细划分,其目的就是规范会计处理,做到账目有所依据。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加强,医院经营的集团化越来越明显,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经常发生。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改革过去不合理的会计制度,使业务状况的核算规范化,如可将对外投资项目细分为长期投资、中期投资、短期投资,做到具体的投资有具体的核算要求。另外,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增设投资收益项目,年底结账时直接将其转入收支结余项目中的“其他科目”里。无论如何,对各种形式下的资本经营事项进行明细划分,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都有利于完善医院财务会计体系。
(3)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监督机制。在医院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主体出于自身局部利益的考虑,比如为增进收入账目制定出的会计制度往往会与正式的规定不相符,这种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是缺乏有效监督的。一般而言,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都会得出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主体在利益上的分配。因此资产负债表中应有一个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使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可见,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以及监督机制有利于会计制度的深入改革。
(4)在会计核算上要建立医疗赔偿准备金。医院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如果事先不考虑医疗事故可能带来经济赔偿的财务风险,必将导致财务支出和净收入相背离。由于缺乏医疗风险意识,在抵御风险方面做得并不太好,在当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处理中经常会出现棘手的问题。按医疗风险保障的原理,应增补建立医疗风险基金的科目,及时建立医疗赔偿准备金。各医院可视其实际情况选择,但应遵守专款专用的原则。此外,应改变目前单纯按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的方法,采用按人员比例和收入比例相结合费用分摊办法。在风险发生经济赔偿时做好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并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的赔偿准备金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也与日俱增。面对医院普遍拥挤状况,更多人倾向于选择舒适度高服务个性化的专业医院。民营医院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对设备及环境有着较高要求,也意味着其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医院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合理、科学地管理,有利于医院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及行业竞争力。
关键词:
民营医院;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一、引言
自2010年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颁布以来,新的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鉴于当前我国医院中的固定资产管理还较为混乱,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现状,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就显得越发地有必要。民营医院为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增强竞争力,往往会选用价值较高的医疗设备,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民营医院的竞争力在于其专业性、舒适性、服务好等方面。如何体现其专业性舒适性则在于其提供设备的先进性,医院设施的全面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涉及到医院的固定资产部分,因此医院想要提高其竞争力、增强资金利用率的关键恰恰是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如何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则成为了民营医院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管理办法往往很难发挥它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而这同时也暴露出医院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所不足和其相应职能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的问题。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及其使用效率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之上。行之有效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仅应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核算、清查等,还应包括职能机构的设置以及管理责任的明确细则等内容。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管是从制度内容上还是从具体细则上来说都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这些条款更为容易流为形式。相关管理部门的结构设置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很多医院往往存在一部门兼多职、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而且这些部门职责的划分并没有进行专门研究,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配置专职监督检查人员等。
(二)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会计制度不规范
从传统观念来看,医院对会计的要求并不像商业企业那样高,因此大多数医院会选择专业素质并没有那么高的财会人员,同时也没有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鉴于民营医院也完全是一个市场化的产物,也需要置于市场上竞争的这一特殊性,则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较高。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一定欠缺,因此反映出医院在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上存在着漏洞,正是这些问题恰恰阻碍着我国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相关器材的采购上缺乏标准统一的财务制度细则,财务人员可以较为自主的处理设备的采购,这便给有效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还有在器材的采购以及维修上并没有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审核,这些都会对医院固定资产及其评估的真实可靠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松懈、未能及时对其进行盘点
大多数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很低,没有设置专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使得固定资产在领用后无人管理和记录,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及变动情况无法如实及时地反映给相关管理人员,基于此,使得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合理地维护和保养,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后续使用,甚至由于过度使用减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新《医院财务制度》中要求各医院应当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实地盘点。精确的固定资产盘点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基本上所有医院都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及时的盘点,从而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无从下手。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
从当前情况来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相应的软件对其予以支持,但是问题在于与医院财务核算软件相对独立,财务软件不能直接对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不能实时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二者之间协同作用的发挥,既增大了使用科室管理台账与资产管理部门账目核对的工作量,又造成了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信息不同步的问题,所有相关信息都需要同时录入两套系统,从而使得管理工作重复,增加了无谓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低,使得财务人员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许多无谓重复劳动中,因此占用了不少原本能够亲自到使用科室核对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的时间和精力,使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率明显较高,也使财务人员对医院实际的资产情况做不到心中有数。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界定、购置、折旧等事项已经做出了相当明确的规定,这便为各医院制定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民营医院需针对其专业性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入账管理环节上,应当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所采购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并对该资产的用途和使用环境进行规范,以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及成本核算。至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环节,则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流转登记制度,对资产的增减、处置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安排专人定期对流转记录进行抽查,以保证流转记录与医疗设备的实际位置相符。
(二)引进高素质专业财会人员,按照规范会计制度处理相关事务
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决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专业性程度不足的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上升不到一定的程度,从而对固定资产管理比较随性。要达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则需引进高素质的专业财会人员,从而为固定资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加强对在职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及专业性。在高专业性及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配置齐备情况下,能够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从而增加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三)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及时清点盘查医院固定资产
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及时盘点医院的固定资产。通过执行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可以确保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同时也能够使医院有关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便于对资产的管理使用。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确保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清查。另外,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现场监督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保证固定资产卡片的记录与实物对应一致,并对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迅速做出处理。要将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在现场实物清点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在册,使得医院能够准确掌握相关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购置决策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周转效率。
(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管理软件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进行有机的融合,将医院各部门管理终端相连接,打破信息隔阂,实现信息在医院内部的自由流通,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固定资产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提高管理效率。例如上海长宁妇幼保健院曾在很早就实施了其信息系统的建设,并积极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医院,同时建立正规的IT管理机制,以保障信息化系统在医院中的有效利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覆盖到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去,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从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使用、维修、直到最后报废处理,整个过程需进行连续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这样既能够轻松实现各部门的全方位沟通,又能够对固定资产的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同时还能够避免固定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等情况,从而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四、结论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民营医院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需重视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医院,为人们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能有效抑制资源的浪费,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有效地增强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有助于民营医院在经济市场条件下实现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蒋春艳 单位: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有限公司财务部
参考文献:
摘 要 本文先对医院会计核算的概念和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对我国医院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制度单一、管理不科学、从业者素质低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医院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这三个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医院 会计核算 主要问题 分析
随着医疗改革的加深,医院中很多潜在的问题被人们发现,人们对医院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大,而目前医院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财务问题,医生的收入、药品的价格等,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医院财务核心的会计核算,也开始被人们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医院的会计核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新时期医院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发展,医院主要目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在这种背景下,对医院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促使现在的医院会计核算方法必须进行改进,以便医院可以更好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医院会计核算简述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院提高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国际化,很多人都拿我国的医院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医院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虽然不够科学,毕竟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但是通过对比还是能发现我国医院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医院会计核算的问题。医院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是医院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效益,因此,何如处理好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成为了制约目前医院发展的最大问题,而会计核算在医院中的作用就是对各种医疗设备的支出、医院的收入等所有的业务进行核算,这正是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平衡点,由此可见,只要做好了医院的会计核算,就可以很好的平衡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医院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动力。
二、医院会计核算的作用
通过对医院会计核算的简述分析,可以知道会计核算对于医院运行和发展的重要,而会计核算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一般都会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首先就是对医院的所有资金的收支记录,通过记录的资金收支信息,可以把医院的财务数据真实、准确的反应给管理部门,这样医院的管理层就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对医院的运营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平衡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其次就是为医院的管理层对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一个财务的参考,医院的日常运营离不开经济收入的支持,而医疗设备和购入和医院的扩建等重大事项,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会计核算正好能够为医院的管理层提供一个财务的参考,管理层在做出重大决策是必须依靠准确的会计核算数据。
最后医院会计核算也是医疗改革的一种方式,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医疗制度中的弊端显现越来越多,现有的医疗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医疗事故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在形势的迫使下,我国出台了一些医疗改革的措施,包括限制药价的过高、减少医院的暗箱操作等,最近出台先看病后支付的政策都是为了更好提高医疗水平,但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目前出台的这些医疗改革措施都不是很成功,而医疗改革的根本就是减少医院的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很多医院的管理层都不愿意看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减少,这就形成了医疗改革中政府和医院最多的矛盾,但是如果能够正确的利用医院会计核算,对医院会计核算进行优化,就可以对医院的整体经济模式进行完善,最终消除这个矛盾,使我国医疗改革可以顺利的进行。
三、我国医院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核算制度单一
随着我国对医疗改革的加深,医疗市场变得越来越开放,原来只有自收自支的公立医院,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出现了,但是在对医院会计核算制度的管理上,相关的部门并没有跟上,目前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都是针对这些公立医院建立的,虽然对公立的医院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却无法适用在私立的医院中,而且医院所在地域的经济水平不同,也导致了医院会计核算制度不同,单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显然无法与之适应,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要求医院必须进行多样化的运营,而会计核算制度的单一,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的这种经营模式。
(二)医院对会计核算的管理不科学
在当前的形势下,会计核算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管理,但是通过对我国一些医院调查发现,很多医院对会计核算的管理都不够科学,甚至出现了管理混乱的现象,例如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中,应该把医院的支出进行系统的核算,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在成本核算时,只对购入、维护医疗设备和购入药品的成本进行核算,这样对医院成本进行核算的方式明显就不够准确,也起不到医院会计核算的作用。在对医院的坏账等进行核算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药品的保质期和失效等问题,医院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都要考虑到类似不可避免的亏损,而这些亏损累积起来,慢慢的就会形成一些坏账和呆账等,而我国的医院一般对这种亏损的估计都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营。还有对医院的一些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医院作为一个服务型的机构,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很大,其中医生的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对无形资产的影响最大,而较好的医生和较先进的设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请到较好的医生和引进先进的设备后,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产转化为固定资产,对医院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三)医院会计核算从业者的素质低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的人口大国,医院这种服务机构的数量数不胜数,会计核算从业中素质比较高的人毕竟有限,无法满足医院对大量高素质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小型医院为了节省成本,也不愿意去请一些素质较高的会计核算人员,这就导致了目前我国医院会计核算从业者的素质普遍较低,甚至很多医院的会计人员都是应届的毕业生,实际的工作经验几乎没有,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中就容易造成一些错误,对于医院会计核算的制度和准则了解也不够,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实行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医院的领导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医院会计核算中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目前医院会计核算制度
在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上,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等因素,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会计核算制度,而不是单纯的借鉴一些大型医院的制度,即使是借鉴一些大型医院的会计核算制度,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修改,使之更加适合医院自身,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的经营模式也在向着多样化发展,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制度也应该随着医院多样化发展而变得多样化,以满足医院对财务管理的需要,但是在建立会计核算制度时,应该考虑到整个会计核算的相关性,不能盲目的建立一个全新的会计核算制度。
(二)加强医院会计核算的管理
对于医院会计核算中出现坏账等问题,就要加强对医院会计核算的管理,同时应该注意管理的科学性,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核算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各种支出成本,除了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成本外,还应该包括医院管理部门的支出等。对于坏账的管理,首先应该确定坏账的标准,然后严格的按照这个标准对坏账进行计提,计提金额的设置应该根据医院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的调节,不能够完全的依据我国医院平均水平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对坏账的正确处理,使其对医院的正常运营不产生影响。
(三)提高医院会计核算从业者的素质
经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医院会计核算中,从业者素质的高低对医院会计核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高素质会计核算从业者缺乏的今天,要想直接的招收一些高素质会计核算人才,必然会在很大程度增加医院的经济负担,因此可以考虑对医院现有的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会计核算知识的学习,使现有的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都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为医院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准确的会计核算数据。
结语: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加深,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人们需要的医疗服务相比,目前的医疗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而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会计核算是目前制约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把医院会计核算做好,能很好的平衡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医院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祁爱华.浅析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财经界(学术版).2012(03):250,252.
[2]张玉杰.卫生改革下的基层医院会计制度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20-21.
一、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意识较淡薄、会计核算内容不完整、会计核算方法不够科学、执行能力较差等问题。会计核算是国家与相关部门利用严格的会计制度来规范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所以,即使是作为管理者和财务人员,也无权更改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准则。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于会计核算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政策。更不能因本医院的特殊情况而随意更改会计报表、会计账本,更不得随意增减会计核算科目。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进行全面、完整的反应,真实合理地进行会计核算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前提。对于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完整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报表、满足其资料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立医院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核算的结果可以全面、完整的反应该医院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时代,我国在各方面的发展都越来越国际化,人们通过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水平相比,我??的医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公立医院在管理决策方面的不合理,对医院会计核算的不重视,都会导致会计核算失去其真正
意义。
(一)公立医院对会计核算的管理不科学
在现有条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会计核算方面。但通过对一些公立医院的调查发现,很多医院在会计核算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会计核算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制度不严谨。正常来说,支出应该纳入医院的成本核算中进行统一核算,可调查显示,大部分公立医院却只对医疗设备及药品进行核算,而其他方面则忽略不计,这样对于财务管理来说,也就失去了会计核算真正的意义。不仅如此,大部分公立医院在对坏账处理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在医院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药品的保质期失效而对医院造成的亏损则是不可避免的,长此以往,这些亏损就形成了医院会计核算方面的坏账,但大部分医院却对这一方面的亏损预估过低,这些亏损经过常年累计又由于医院预估较低,则会在会计核算方面形成较大误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公立医院未明确规定计提减值准备,医院为了一些突况和临床急救的需要,往往会提前存储大量物质,在市场经济状况下,提前存储的这些物资很有可能会贬值,而且,公立医院的大部分设备设施都是技术含量较高,所以其价格也相对来说也会较高。而医院未规定计提减值准备,其财务报表反映的资产现状就是不真实的,也不具有实际意义。
(二)公立医院对会计核算方面认识不足
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出现了一大批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并驾齐驱,但是相关部门在对公立医院会计核算方面的想法却严重的落后,这种落后的想法也严重的影响了公立医院未来的发展。而一些小型公立医院,从费用的支出方面考虑,也不肯在会计核算方面做出过多的投入,这就直接导致了医院在会计核算方面的不完整,甚至在会计核算方面做出错误的决定。同时,大部分医院存在核算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普遍不高,很多医院的会计核算人员还只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工作经验更是少之又少,在工作中也较容易犯错,一些专业能力不高的会计人员根本不了解医院会计核算的标准和制度,甚至有一些从未接触过这一行业的人员也在从事着这一工作,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犯一些工作中的错误。这些因素都严重的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甚至会导致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和判断。
(三)会计核算内容不完整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大型公立医院在新设备和新技术方面投入较大,医院将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久而久之,资金短缺、入不敷出等问题较为严重。调查结果显示,针对这一问题,大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及时进行资金的筹集活动,给资金管理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也没有进行准确的资本预算,没有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预期收益进行合理分析,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也会导致部分设施和技术的闲置,没有达到一定的利用率。
大部分公立医院也没有深入了解和分析医院各个部门和各个科室的具体财务情况,在预算编制方面较为模糊,并没有做详细预算和分析,造成这一结果主要因为大部分公立医院没有较为完整的监督体制和管理体制。
三、公立医院会计核算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
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在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以往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一个合适的会计核算体系,而不应该一味地模仿一些大型医院的会计制度。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下,医院未来的发展也应该呈现多样化趋势。
(二)加强医院管理人员对会计核算方面的重视
大部分医院的管理人员对财务核算方面都没有很好的重视起来,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管理人员对会计核算的看法和了解,才能更有效的实施财务管理政策、才能体现会计核算的真正意义。比如之前提到的由于药品过期从而导致的坏账问题,在会计核算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这一问题,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重新对坏账计提这一部分做出调整,及时修改和完善其政策和制度,严格确定其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人员对坏账部分做出正确处理,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不失去会计核算的真正意义。
(三)加强教育和学习
财务管理制度能否有效的执行与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近年来,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人才,这样的做法也是提高医疗科学水平的必经之路。所以,公立医院应不断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时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当有新的财务政策出现时,单位应邀请相关学者或专家及时讲解,使财务人员在自身教育方面上不落后,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公立医院想要在市场经济中稳定发展,就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够不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和内容也能够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会计核算人员应提高会计核算效率,节约整个团队的人力成本,避免因为了加强教育和学习而给医院带来费用上的超支,从而得不偿失。医院也可适时的建立一些奖惩制度,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一些工作效率较高的、工作方法创新的员工,应提出奖励制度。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全面预算管理 改革 财务 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2月13日,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对外下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提出“我国医院等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并积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我国政府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预算管理还提出“核定收支、超支不补”等具体的预算管理办法。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改革的范围不断扩大。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被提上日程并在近几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各类医疗机构都统一实行《医院财务制度》。新制度的实施,对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医院这类特殊的事业单位而言,全面预算管理还是一个全新概念。全面而有效的实施预算管理机制,目前依然是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
二、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既是响应政策的号召、顺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公立医院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对我国公立医院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公立医院的成本。成本一直都是全面预算的重点,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势必能够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深化管理,有助于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能够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对项目进行研发前的可行性研究。不仅能够使医院对项目研发成本进行整体把控,还有助于医院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率。在全面预算管理下,医疗设备等均需由招标采购所获得。有助于医院降低采购成本。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公立医院的财务实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改革,医院间的竞争逐年加剧。在此背景下,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成为能够影响医院运营与发展的关键。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能够有效分析医院的资产构成和资本结构,以及负债等情况,并对医院运营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能够充分了解医院的盈利能力,掌握医院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围绕其运营情况对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与编制方法
(一)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对公立医院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立足于市场,围绕医院的短期运营目标和长期发展战略,所编制的一种涉及医院上下各科室各环节的数字形式的计划安排。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医院的资源配置和资金运用等情况予以充分反映,并且能够有效指导医院的绩效考评和成本费用的控制,对医院的各类经营活动也能给予协调。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含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
(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对公立医院而言,全面预算应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兑”的编制方法。医院的财务等人员首先应针对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确定医院下一会计年度的预算目标;其次,将该预算目标根据各部门科室等的工作性质与安排进行分解并逐级下发;各部门科室根据下达的预算目标,结合自身情况拟定详细的部门预算;医院财务部门统一汇集各部门预算,进行修正与调整之后上报至院方管理层;审批之后下达至各部门作为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
四、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提高公立医院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度
无论何种机制,唯有从主观上予以重视,方能使其充分发挥效能。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也不例外。因此,我国公立医院若要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必须提高医院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认知度。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的形式培养院方工作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能够主动做到每个会计期末主动编制本部门/科室的下年度预算计划;严格执行本期的预算指标;保障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从点到面”逐步强化各部门/科室和工作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同时,公立医院还应合理安排各科室各岗位的“权责利”,将责任落实到制度层面。
(二)公立医院应积极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应明确,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包含医院所有部门和科室的财务管理体系。根据医院的组织架构,全面预算管理应建立为一个“三级综合管理体系“。其中,第三级是由基层预算单位(各执行部门/科室)构成。在医院的宏观战略下编制”基层单位“的预算方案;同时,还要定期接受财务等上级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第二级是由财务、预算、审计等预算专职部门所构成。直接隶属于上级管理层,是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执行与监督机构;第一级是由院长及院方最高管理层构成,有条件的医院可以组建“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对二三级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
(三)制定有效的预算执行考评机制
实际上,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作用与目标是能够为医院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因此,我国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预算执行考评机制,并将其作为对各部门/科室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依据。公立医院在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考核之后,要根据考核结果编制预算执行报告。并于报告中分析医院对预算的执行差异和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找出差异原因,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归属。预算执行报告要及时上报给院方管理层(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层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考核会”,将预算与各部门/科室和各人员的绩效相连,通过这种方式确保预算的执行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蔡燕.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 2013(12)
[2]李海超.如何有效进行医院预算管理[J].会计师. 2013(1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在国家经济地位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而且在优化我国医疗事业、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我国中小医院发展迅速,但是很多中小医院在市场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纷纷倒闭,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中小医院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医院管理和运营混乱。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中小医院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以中小医院为研究对象,找出中小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从而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小医院内部控制的对策,希望对我国的中小医院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医院内部控制的意义
1.内控制度是医院正常经营的基础
为了提高医院效益,加强管理,减少工作失误,合理的调配各种有限资源,需要我们建立现代科学合理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否是现代医院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实施医院内部控制评价符合国际惯例,有助于揭示医院内控重大缺陷,维护举办方或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秩序。投资者对投资行为的选择,不仅仅基于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还要基于对医院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与运行质量的分析,以判断医院的抗风险能力。
2.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医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医院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方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医院各项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质量,促使医院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以及内部规章的要求,切实保证本单位会计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
3.有效的规范医院的经营管理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各部门各级工作人员的权责和分工明确,可以杜绝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的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确导致的越权行事,以及在发生问题后的扯皮推托现象的出现。规范的管理,可以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从而实现医院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推动医院经济的良性循环,保障医院有序、健康地发展,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4.规避医院的经营风险
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医院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的各项工作、各职能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都能在制度的约束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都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从而使医院可以规避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下的许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中的作用与地位也日趋重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应该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合理体现医院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与特点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建立涵盖医院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随着医院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相适应的全面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二、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控制环境是控制的核心,直接影响医院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目标的实现,有些医院治理结构权责不分,形同虚设。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没有认识到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在医院结构和治理问题上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导致在医院管理上出现很多的问题,对医院管理不够严格,对资金的流出流入管理也是比较疏忽。这样严重阻碍了医院的正常健康可持续发展。
2.控制活动不当
控制活动不当。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人员配置不当,冗员过多,职责不明;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制度只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导致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医院的内部控制是一种有系统的控制过程,它贯穿于医院发展的事前、事中、事后,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国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精细的监管体系,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快速传递与交流,不仅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完成,同时对内部审计也极为不利,从而导致医院的战略无法落实。因此,要想医院内部控制系统得以贯彻和完善,加强对其内部审计监管是必须的有效手段。
3.风险控制意识比较差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医院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医院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不高,会计信息不真实,使医院无法为外部债权人和潜在投资人及时进行信贷决策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风险较大,使得医院无法正常的运转,分析原因就是因为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医院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此医院抗风险能力较差,没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医院出现问题,医院运转就出现重重困难,甚至难以为继,民营医院就有可能倒闭。
三、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建立科学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在医院生产经营全过程中融入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第一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要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及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进行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个岗位、各个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的核查,建立以“堵”为辅的第二道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相关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医院领导层。
2.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建立一套完善并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并将结果报告给医院领导层。内部控制报告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有助于医院改进内部控制系统,防止和发现错误,有助于提升医院管理层的控制意识,并通过管理层改善控制环境,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3.加强医院外部监管
医院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医院的经营管理全过程,是由医院的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共同完成的。因此,要不断加强医院的外部监督管理,可以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对医院进行监督管理,也可以让社会公众参与到医院的监督管理过程中来,更加发挥媒体在对医院监督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形成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社会公众参与,媒体响应的监督管理体系。
【关键词】 医院财务制度; 变化; 动因分析
自2012年1月1日起,新《医院财务制度》在全国执行。基于新旧《医院财务制度》的比较,笔者认为新《医院财务制度》有五大变化,即医院财务目标的转向、强化医院预算管理、突出医院成本管理、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加强医院财务监督等。为便于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本文对上述重大变化进行动因分析。
一、医院财务目标的转向及其动因分析
(一)医院财务目标的转向
财务目标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决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所以,医院财务目标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指示仪、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评价医院财务活动是否合理以及财务关系是否和谐的基本标准。旧《医院财务制度》中有关财务目标的表述是:“医院是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在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下讲求经济效益”。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有关财务目标的表述是:“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保持医院的公益性”。可见,虽然新旧《医院财务制度》都把医院定位于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旧《医院财务制度》还要求医院承担一定的福利职能,即旧制度下的医院服务应当不惜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次,虽然新旧《医院财务制度》都提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问题,但是,旧《医院财务制度》以社会效益为主,强调经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而新《医院财务制度》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并列起来,不再强调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的从属关系。再者,综观新旧《医院财务制度》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总体变化,在核算原则(由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科目设置、核算方法、财务报告体系以及管理要求等方面,越来越类同于《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因此,笔者认为医院的财务目标发生了转向,即由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转向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二)医院财务目标转向的动因分析
新《医院财务制度》关于财务目标的转向,总体上来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新医改服务。具体而言,动因包括:
1.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医院面临的外部经济、政治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医院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营性也越来越强,医院的双重性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对于提高整体国民体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其必须保持社会公益性;另一方面,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又带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可以有差别地满足个体消费的需要,不应该也不能搞大锅饭式的绝对平均主义。所以,在医院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医院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将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确定医院财务目标的首要考虑问题,既讲求社会效益,又讲求经济效益,不偏废任何一方。
2.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医院是公共服务机构,但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医疗经营实体,必须合理使用医疗卫生资源,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经营管理。作为医院管理者通过财务目标的细化,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规划怎样进行组织运作,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更有效的服务项目上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医疗产品的需求;可以预测为社会服务的最大限度是多少,探讨以最低的运作成本,获取医院最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以对医院的要素资源组合进行评价,在若干的可行方案中择优,以获取最大的产出和做出最大的贡献。所以,财务目标转向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样体现在医疗卫生行业中。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已经突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多种所有制性质医院的崛起,既加快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明确医院财务目标中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医院加强成本管理,节约费用开支,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信赖度和满意度的前提下,以价格比较优势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使得医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起来。
4.减少专业人才的流失
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竞争是医院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培养人才,或要引进、留住人才,仅有空洞的说教是不够的,应当以人为本,基于人的需要,从行为科学上探寻激励的最有效手段。现阶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薪酬、福利待遇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一些私人诊所、民营医院出高薪就能挖公立医院墙脚的事实说明,医院必须重视内部员工的合理分配问题,必须优待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必须努力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很显然,要做好这些,医院就必须要有经济做后盾,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经济实力。所以,财务目标转向重视经济效益,是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是医院减少专业人才流失的需要。
二、强化医院预算管理及其动因分析
(一)强化医院预算管理
预算是指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可见,新《医院财务制度》不仅细化和完善了预算管理办法,而且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严格了预算管理权限,严肃了预算管理纪律,提高了预算管理的要求。
(二)强化医院预算管理的动因分析
1.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旧《医院财务制度》执行以来,医院对预算管理工作普遍重视不足,部分医院预算管理名存实亡或名不副实。具体表现:一是预算是医院的数字游戏,多为应付差事,草草了事,其编制不能配合医院的战略规划,执行的随意性很大;二是预算参与的人员少,在制定过程中甚至没有业务科室人员参加,导致基层科室收支计划与预算没有直接关联,实际工作更是无法根据预算进行安排;三是预算执行缺乏考评措施,不与奖惩挂钩,不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所以,新制度的预算管理工作,必须从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入手,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规范预算编制过程和方法
预算编制不是简单的上报和下达,而是在对医院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加工的基础上,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综合考虑医院未来一定时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医院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定量和定性预测及其安排。医院实行的是全面预算管理,而不是局部的或条块的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要覆盖到医院的各个角落,细化到每一个临床部门;预算编制的方法要强调适用性,如医疗收支、存货管理等以“滚动预算”为妥,办公经费等相对固定项目以“定额预算”为妥,基建项目、科教项目等以“零基预算”为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严格预算审核程序和审批权限
医院预算必须执行规范的审核程序,设置严格的审批权限。预算草案经医院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上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审核,再经财政部门批复后方能生效执行。预算执行中一般不予调整,特殊情况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只有执行规范的审核程序和严格的审批权限,才能杜绝预算的随意性,提高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4.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经批复的医院预算是控制医院日常经济业务收支的依据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医院要将预算逐级分解、层层下达,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或个人。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就是要求预算管理科学合理,收入和支出的确认与经济活动事项的发生相协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避免大起大落、时松时紧、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医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定期将执行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偏差,查找原因,采取必要措施,切实保证预算整体目标的顺利完成。
5.体现预算管理的功效
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考核,将预算执行结果、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业务工作效率等一并作为医院内部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与医院科室部门、个人年终评比、内部收入分配挂起钩来,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可以充分体现预算管理的功效,同时可以极大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三、突出医院成本管理及其动因分析
(一)突出医院成本管理
旧《医院财务制度》的成本核算徒有虚名,没有明确的成本核算对象,没有应当遵循的成本核算原则,有的只是费用的简单分类和归集分摊方法,以至成本费用的概念模糊不清,所进行的成本费用核算缺乏实际意义。新《医院财务制度》将成本管理单设为一章,界定了医院成本核算的范围,厘清了医院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依据,明确了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凸显了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二)突出医院成本管理的动因分析
1.成本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是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成本管理的目标包含在预算管理的目标之中,是预算管理的细化和条块管理。成本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既关乎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又关乎预算执行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所以,没有成本管理的预算管理就好比空中楼阁,强化预算管理必须突出成本管理。
2.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
医院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员工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加强成本管理,按成本核算对象核算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就是要把医院日常的医疗活动直接与成本费用开支联系起来,并通过对照目标成本或标准成本,采取趋势分析、结构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及时分析实际成本变动情况及原因,把握成本变动规律,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从而增加收入,降低消耗,提高医院的运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3.医院成本管理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
近年来,为了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等问题,政府部门逐渐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使医院的医疗卫生设备等硬件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医院成本管理就是沿着新医改的思路,打破“以药养医”的传统模式,通过成本核算,为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真实的医疗成本数据,以便于在医与药分开管理以后,政府部门研究应该如何配置医疗卫生事业的资源,如何制定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政策、标准以及补贴的运作方式。所以,医院成本管理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4.成本管理数据是物价部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依据
由于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人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以及医疗新技术、新材料的加速推广和应用,已经对原先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人为限价的部分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出现了医疗服务收费价格与成本的严重背离,由此所带来的医院大面积收不抵支现象,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服务质量的提高。所以,新医改必须在医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加强成本核算,实行成本控制,以成本管理数据为物价部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供合理依据。
四、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其动因分析
(一)修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旧《医院财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仍然滞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注重固定资产实物的增减变化,不注重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以至医院的固定资产信息严重失真,所以,新《医院财务制度》基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突出强调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和重要性原则,严格把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区分开来,调整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规范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计量依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明确要求。
(二)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动因分析
1.重视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益的需要
讲求经济效益,必然要求医院对固定资产的家底心中有数,掌握固定资产的动态,保持仪器设备等较高的完好程度,只有减少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所以,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是重视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益的需要。
2.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旧《医院财务制度》无法直接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净值。为此,新《医院财务制度》根据固定资产类别,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反映固定资产因使用中的磨损而发生的价值损耗,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各会计期间去,从而以其净值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固定资产磨损较少,实物使用价值比较高,在账面上反映的累计折旧金额也较少,固定资产的净值就比较大;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固定资产磨损较多,所发挥的效能降低,在账面上反映的累计折旧金额多起来,固定资产的净值就比较小,这表现为固定资产实物价值与账面价值的一致性,体现会计核算上的账实相符要求。
3.客观反映医疗服务成本
将医院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以外的资金(主要是医疗收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各期医疗成本,有利于框定医疗成本核算范围,夯实医疗成本数据,体现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同时,将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医疗成本,既可更好地体现医院的补偿机制,又有利于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对财政项目收支及结余进行核算。
4.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除固定资产折旧外,固定资产维护、出售、转让、报废清理等的处理办法也有比较大的修改,它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变动状况,而且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医院的收入支出及其财务情况,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决策有用性。
五、加强医院财务监督及其动因分析
(一)加强医院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是会计的主要职能之一。财务监督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活动及相关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旧《医院财务制度》关于财务监督的要求只言片语,新《医院财务制度》将财务监督单辟为一章,既明确了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又明确要求医院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与接受财政、审计、主管部门监督相结合。
(二)加强医院财务监督的动因分析
财务监督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规范医院的财务活动,严格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预防经济犯罪,保证收支预算的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重核算轻监督,财务监督意识亟待树立和强化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职能,本无轻重之分。但是,现实中财会人员所做的工作大多属于会计核算工作,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等无权或无法过问;有的财会人员甚至认为财务监督容易得罪人,吃力不讨好,少做或不做,工作缺乏主动性,责任心不强。所以,新制度有必要强调加强财务监督,从思想认识上解决财会人员重核算轻监督的问题。
2.内部控制薄弱,财务监督制度亟待建立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医院管理,规范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并逐步完善。然而,目前医院内部控制普遍薄弱,如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不健全,会计岗位设置缺乏相互监督,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相互制衡形同虚设,对决策层的约束和监督不力等等,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所以,新制度有必要加强财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3.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监督有效性亟待提高
保证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做假账、领导出数字、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使得管理者无法掌握医院的真实情况,以至决策者脱离实际,损失很大。所以,新制度有必要通过加强财务监督,把“会计岗位职责与会计职能分工有机地结合起来”,按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办事,严格授权管理,注重财务监督的有效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保护医院资产安全,财务监督作用亟待充分发挥
保护医院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资产的安全完整是财务监督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财务监督,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使用等环节,不仅能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杜绝各种损失浪费现象,还能保证医院采购各类医学用品的质量,维护患者权益,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制度必然要加强财务监督。
5.预防经济领域犯罪,财务监督措施亟待落实到位
医院管理人员贪污、舞弊、挪用公款、医生吃回扣等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原因何在?财务监督不到位或力度不足肯定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新《医院财务制度》提出加强财务监督,就是要把财务监督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既要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授权,规范运作程序,堵塞漏洞;又要把内外部监督串联起来,强调接受财政、审计和主管部门(举办单位)财务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形成预防经济领域犯罪的立体交叉网络系统,才能真正减少和消除医院的经济犯罪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国栋,刘瑞文,姚桂根,束美仙.论会计职业层次与会计职能的协调[J].会计之友,2009(11):14-17.
[2] 李国栋,戴祖田.企业财务目标定位研究[J].商业时代,2006(18):62-65.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1.医院管理会计内涵意义
伴随市场经济建设的持续深化以及医疗行业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各层级医院均面临更加激烈的考验与挑战。怎样能够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有效缩减财务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财务管理质量则成为医院管理人员应重点考量的问题。医院管理会计学融合了管理会计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经验,在此之上创建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利用规划分析、组织管理、评估控制等方式,可辅助医院分析各类重要的经济指标,明确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并制定合理的工作措施,利用比对分析掌握薄弱点,推动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应用管理会计可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各类所需的会计信息,使得医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并可缩减医院运行成本投入,推动其向着更加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另外,管理会计应用还可强化财务管理,提升实践工作水平。当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仍旧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应o予全面重视,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医院管理会计重要作用
医院管理会计重要作用在于可有效的预测以及决策,制定周密的计划并细致操作。通过科学方式以及有关理论原理、参考资料、周密计算,把握客观规律进行判断分析,预测医院发展趋势,并为决策制定、近期规划提供优质服务。医院管理会计重要任务在于保证人财物等资源实现最合理科学的配置以及应用,进而最大化创设经济效益。根本目标在于为今后的经济决策提供科学服务。为确保决策正确科学性,要通过预测提供有用的情报,令医院决策管理人员更加从容的了解未来,将不确定性内容或是未知因素降到最低,并由各类备选工作方案之中制定最优质的决策。
另外,医院管理会计需要清晰各职能单位责任,有利管控内部经济活动,更加真实全面的评估各个部门具备的医疗水平,并作出快速调节,需要制定完备的工作计划以及考评管理细则。实践操作阶段中则更加具体,需要为医院决策管理层归纳总结以往的医疗信息,依据计划按部就班的组织为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管理会计中应用的财务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决策、本量利分析等方式均为常用的手段,可通过深加工财务信息与再利用,完成对医院整体经济工作的精准预测分析、管理控制、考核评估,令该类职能变成一个综合整体。
3.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科学对策
3.1强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主体研究领域包括基础性实务工作,并兼顾符合当前医院特征的管理会计创新型发展。为提升实践工作水平,首要环节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创建形成一整套体现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系统。另外,应广泛吸取有关会计研究的工作经验以及取得成果,创建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系统。针对以往的医院管理会计理论系统应实施重新评估分析,将问题假设,并汲取精髓内容,同实证研究全面融合,开创形成新型医院管理会计理论系统。另外,需要应用创新型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界同会计实务的有效融合,理论同实践工作的全面融合,令管理会计体现更强的可操作性。
3.2提升管理会计应用重视性,优化工作人员素质水平
医院管理阶层应提升管理会计应用重视性,基于管理会计体现一定特需性,同时不具备法律强制性,因此可依照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特征的具体需要,向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可多样化选择的工作内容以及管理方式,进而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精准清晰的评估,并对医院未来工作方向进行正确科学的判断,令管理会计可在现代化医院中实现更加广泛的普及应用。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在一定层面对管理会计应用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专业会计员工应制定相应的标准,不仅需要做到爱岗敬业,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同时会计人员还应了解医院这一特殊环境,掌握同会计有关的临床知识,丰富工作经历,唯有如此方能确保管理会计应用更加得心应手,激发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内在功能与价值。
3.3积极开发管理会计工具软件,实现会计电算化
一般来讲,管理会计要应用到更加复杂多样的分析计算方式,采用专业化的软件工具不仅可确保计算分析的精准性,降低繁重复杂工作量,还可令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更及时精准的为决策管理层提供有关决策以及预算方面的信息,符合管理人员对一些具体信息的需要。为此,专业化的管理会计工具软件成为全面激发医院管理会计的物质基础,并使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4优化医院管理会计制度设计
为优化医院管理会计制度设计,首先应提升制度意识,由思想层面为管理层进行细致的讲解,令他们明确应用管理会计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力争获取管理阶层的全面支持与大力拥护,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医院财务管理体制的执行为管理会计的现代化应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夯实了基础,是体现集约型管理的根本保障。医院财务会计应全面遵循一致科学的会计准则以及行业制度,相反管理会计则不需要遵循财务会计的相关法规以及体制,不受工人会计工作准则的影响制约,也就是说可由医院现实状况入手,编制内部会计体制以及管理方式。由时间层面来讲,管理会计可依照内部管理需求明确会计期间,而范畴上可更为灵活的组织各个医院科室或是个人承担应有的经济责任以及工作目标。在工作内容上,可依照医院管理经营的现实需求,有目标的激发医院内部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与作用。应用操作方式上,可通过多重计量单位、丰富的采集各类有用的信息数据,从而应用科学技术方法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实践效益。实践工作中应全面重视医院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的内在差别以及互相联系性,使两种会计工作职能以及体系全面融合,创建形成综合型的管理工作模式,方能为医院管理经营人员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
由当前阶段来讲,可依照管理、决策、执行等多层次管理的目标入手,渐渐构成覆盖医院全方位的网络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更新以往传统的围绕财务会计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促进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的报账模式转变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之下的管理经营模式,形成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应采用管理会计的相关原理以及实践方式扩充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涵以及外延,例如,实施医院本量利研究分析,进行医院风险管理以及存货控制,并应创建医院管理会计科学的组织形式。
另外,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应建立科学的责任会计体制,进而提升实践工作水平。该项工作中应分级完成经济核算,责任会计则应担任医院各机构部门的责任经济核算工作,职能在于编制预算、日常登记、核算管理、制定责任报告等,同时直接面向总会计师以及财务科长进行负责。应将分析责任业绩看作是工作重点,创建部门管理机制,管理员应作为核算管理的责任人,直接对部门责任人负责,进而构建形成了整体的核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系统,可为医院制定预决算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的设计制定对比,医院管理会计欠缺法律约束力,排除单独设定责任会计等监督管理制约以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医院外部的管理监督,最为重要的便是审计单位以及纪律单位的监督核查。应独立于财务部门设定设计机构,并对其进行授权,由制度以及体系上确保审计管理员工享有的独立权利,可依照审计原则从事具体任务,对医院各类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保证信息的科学真实性。
4.结语
总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应用推广为一类极为庞大复杂的系统任务,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应全面配合、共同努力,同时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步伐的持续深入,医院法人治理管理结构应逐步完善,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制度的创建以及国际化医院的层出不穷,更加需要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方能符合新时期医院管理发展的综合需要。为此,医院管理会计只有继续向着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方能激发其内在功能价值,真正推进我国各类型医院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全面发展、不断升华。 [科]
【参考文献】
[1]焦云娣,刘莹沈.民营医院财务管理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
[2]涂巧先.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有关问题研究[J].决策与信息,2009(06).
[3]陈新中.对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