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建构理论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构理论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构理论研究

第1篇: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关键词]女性-自然联系

人类-自然联系 主体身份建构 相互性自我 对话

[中图分类号]I01;B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12-0154-05

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成为女性主义研究领域的一支生力军以来,其流派纷繁复杂,主张各异。粗略地说,生态女性主义可划分为两大支流: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和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其理论分野主要在于妇女是否与自然产生联系,或者妇女该如何与自然产生联系。弄清这一问题,对于重新评价妇女、女性特质以及自然的地位至关重要;不仅涉及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而且影响男性和人类身份的建构。本文在澄清女性一自然联系所蕴涵的二元论架构和所生发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纠结的基础上,探讨生态女性主义怎样跨越其理论疆界,采用其他理论来合理阐释女性~自然、人类一自然的关系,重新建构人和自然的主体身份,为发挥生态女性主义的政治潜力和指导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一、女性一自然联系蕴涵的二元论架构

一直以来,西方文化中对自然和妇女的否定主要是以“背景化”和“工具化”的形式,即将自然和妇女处理成衬托前台聚光灯下显赫功绩和成就的背景。这一背景化深深镌刻在经济体制的逻辑中,也存在于当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结构之内。把自然背景化就意味着否定人类对于生物圈过程的依赖,并将人类视为游离于和外在于自然的存在。把自然工具化则是把自然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供给源,没有任何自身需求和主体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方社会非可持续的自然利用模式。

对自然的背景化和工具化与施加在妇女身上的同等待遇如影相随,潜移默化地构造了妇女在公共和私密空间的主要角色。例如,在经济系统的阐释中,妇女从事的传统劳动被忽略不计;在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叙述中,妇女往往缺席。男人拒绝承认自己对妇女的依赖,却持续地构造自己的概念世界。在那里,男性(也是人类)的前台自由活动发生在由女性(自然)所提供的背景和必需品的基础上。如同人类身份的定义是通过与自然的对立和否认而建立起来的,男性身份的定义是通过与女性的对立和否认而建立起来的。在这种女性一自然与男性一人类的对立中蕴藏着更深一层二元论架构。于是,妇女成为一个他者、一个例外和一种失常,男人则成为主导;自然也成为一个他者和被征服者,人类则成为中心和主宰。这种二元结构对西方文化的扭曲以及对妇女和自然的历史性贬低,是基于一套包含着紧密纠结的多种二元论概念的假设,尤其是理性一自然或文化一自然的类似结构。只有把这些假设清楚地呈现出来,才能寻找出一条避免这些陷阱的道路。

二、女性一自然联系生发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纠葛

为了澄清女性一自然联系背后潜藏的一系列二元论概念的假设,薇尔・普鲁姆德在《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一书中提出两套对应的假设:

A套假设:(1)女性=自然假设(将女性等同于生理和自然的领域);(2)自然低等假设(假定女性和自然的低等性);(3)二元论假设(通过一套二元论概念来建构女性和自然,并将自然领域与理性和人类对立起来)。

B套假设:(1)男性=理性假设(将男性等同于理性、真正的人以及文化);(2)理性优越性假设(假定理性、人类和文化优越于自然);(3)二元论假设(通过一套二元论概念来建构人类和文化,并将它们与自然对立起来)。

对上述两套假设的不同解释、接受和批判,生发了不同形式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同时也使生态女性主义面临着被批评和类型化的危险。例如,社会生态女性主义(或自由派生态女性主义)拒绝A(1),不承认传统模式下的女性一自然联系和将妇女排斥在真正的人类之外的主张。为了摒弃女性一自然的联系,自由派生态女性主义采取非批评性平等策略,要求妇女被允许平等地加入主流社会的建制中,进入那些由男性精英把持的领域,例如科学技术领域。在要求平等的进入权这一策略中,妇女加入科学界,但科学本身及其所具有的支配自然(或支配其他受排斥的族群)的导向却没有改变。实际上,这种将女性一自然联系彻底摒弃的方法并不可取,因为它不仅没有注意到公共领域中个人主体隐含的男性特征,也没能看到其排斥性的偏见,因此未能挑战由此而产生的人类统治模式以及人类文化与自然的对立。由于非批判性平等观不仅在对社会个体的阐释中带有隐含的男性主义色彩,而且在人类身份的假设和文化价值的评价中都隐含着理性与自然的对立,所以它默许了一种双重菲勒斯中心主义模式,即接受A(2)、以及B(2)和B(3)。在这种意义上,自由派生态女性主义未能看到,理性主义与自然相排斥的人类模式不仅蕴涵了性别优越性的理论假设,也蕴涵了阶级、种族和物种优越性的理论假设。

与自由派生态女性主义相反,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或激进派生态女性主义)接受A(1),但摒弃将女性和自然进行贬低的前提假想,并逆转传统上赋予女性和自然的负面价值。这种非批评性逆转模式把解决女性压迫的方法归结为能否重新发现女性的本质,认为性别差异是天经地义的,而没有看到其在权力关系中形成的事实,因而把理性这样的品质从新的女性典范中排除出去,承认这种品质为男性所独有。这实际上是在重新肯定女性特质的过程中保存和维护原先的二元结构,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维护对妇女的压迫。虽然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即“为女性的准则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在女性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女性文化。但是,它仍然未能脱离二元化的问题,对两极分化和排斥缺乏必要的批评,也没能承认女性身份的多样性。同时也模糊了女性的各种生存环境和政治中所存在的主要差异。由此可见,虽然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抛弃A(2)和B(2),但却未能触及更深层的A(3)和B(3),也就是将妇女和自然定义为对立于男权文化和理性的假设。

以上两大生态女性主义流派在女性一自然联系的问题上面临着二者必选其一的两难境地:要么是逆性别歧视的全盘接受(生理本质主义),要么是非批判性平等的彻底摈弃(理性一自然二元对立的主宰模式)。但这两种选择都未能摆脱二元论架构的束缚。要走出本质主义和二元对立的樊篱,生态女性主义必须超越平等论和逆转论,向全部的两套假设――A(2)、A(3)以及B(2)、B(3)提出质疑,同时彻底审视性别身份和人类身份的二元结构,重新构建女性一自然和人类一自然的联系。

三、女性一自然联系的批判性重构

在质疑女性一男性和自然一人类二元对立的架构过程中,生态女性主义发展了一种批判性生态女性 主义。其主要观点是,在男性统治的西方文化中,是妇女和自然共同遭受的压迫,而不是生物或本质身份构成了妇女和自然之间的特殊亲密关系;也正是男人和女人都受到男性统治的文化力量的影响,使他们不能参与所有人类共有的自然。男人和女人同时都是自然和文化的一部分。男女两性不仅能与自然共处。而且可以携手打破主流文化的二元建构,质疑被二元化的人类身份,并发展出新的人类文化。

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把女性身份看作是重要的传统,对它进行批判性重构:既认识到女性身份带来的力量,也明白它所产生的问题,因而会注重与传统性别典范的延续性和差异性。这样可以纠正西方文化通过对女性和自然的场所进行肯定和赋权而造成的扭曲,因而能以一种改进的形式继续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怀。但是,女性身份批判性重构一定要考虑到性别身份受到权力影响的方式,也一定要应对权力悖论在女性主义中的反映;必须认识到,女性身份就像被殖民者身份一样,并不是偶然地被作为一种独立的本质而摆在从属地位,而是在殖民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女性特征和价值是在从属关系中形成,就应该使妇女在得到社会尊重和重视之后还能保持她们的品质和特征。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者不能是女性身份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积极地在本质上和传统意义上对女性身份进行塑造和定位。要明白,那些受到贬低和背景化的妇女特征、活动和生活领域在另一种语境中可能具有价值,因而它们不能简单地被作为缺乏权力的表征而被忽略,而且某些女性特质在一种合理的社会中还能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和真正的价值。

要想使性别二元论解体,不仅要承认差异。而且要认识到延续性和差异性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模式。既然传统上已经对男性和女性进行本质上的区分,而且性别二元论已经造成男女界限和等级划分,那么生态女性主义者就必须强调共同的政治权利和共同的人权,打破排斥的障碍,使妇女脱离那个被劣等化的特殊领域。另一方面,只要性别二元论对于女性的定义仍然是相对于中心的主宰身份的一种欠缺或他者,女性就需要强调女性身份的正面和独立的概念和根源,进而创造性地重新解释和肯定女性的差异。然而,批判性重构所包括的远远不只是对女性特质和女性差异的肯定。在压迫的网络中,殖民者和被殖民者身份的交织是平常之事。女性的身份是双重的,在性别意义上,她们是被殖民者,但同时她们也可能是殖民者(例如,在其他种族、文化、阶级和物种的关系上)。只要这种双重身份的结合还存在,批判性重构涉及到的就不仅仅是对从属身份的纠正和重构,而且是对双重身份中的另一种身份――主宰身份也要进行重构。不仅要批判性重构女性一自然的联系,而且要批判性重构人类一自然的联系,以消除西方文化中其他主要的压迫、异化和统治形式。

四、人类一自然联系的批评性重构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识到,人类一自然联系也面对着同样的延续性和差异性问题。那些完全基于人类与自然延续性的理论看不出非人类自然最明显的特征和价值,也就是它独立于人类之外的状态;那些只强调非人类自然的差异性和独立性的理论则无法反击西方主流文化把自然作为异类的做法,也不能为善待自然提供理论基础。这一两难境地在深层生态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一些观点中时常体现。深层生态学家阿恩・奈斯在他提出的“自我实现”的概念中,把自我最大限度地与世界等同起来,把自然和荒野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这种通过吸纳的方法来与未了解的事物和未涉猎的领域建立关系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它只承认人与自然的延续性而否认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之间的差异性(吸纳),实际上是否认他者的存在。因而,存在主义哲学家彼得・里德批评这一观点未能认识到自然本身所展示的他者性和独立性。随之,他提出“作为陌生人的自然”这一概念,并认为对自然的尊重应基于其完全的他者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全然分离。但是这种论调同样是一种扭曲,因为它维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裂痕,否认建立延续性的可能性(异化)。这种刻板地把自然定性为同类或异端的观念,表明我们未能跨越二元论的障碍。

杰西卡-本杰明在《爱的盟约》一书中发展了一套相互性自我理论。在她看来,自我在现实世界中的抗拒体验来源于与他者需求之间的遭遇。此遭遇产生一种互相转变和互相限制的交互过程,即“交互性之舞”(danee of interaction),这种自我的相互性和交互性不仅适合于他者的存在,也要求他者必须存在。但是他者同样必须是独立的,这有助于“共鸣与差异的有机结合”,它是自我与他者之间互动的基础。在本杰明的相互性自我理论基础上,薇尔・普鲁姆德提出了生态自我的概念,即地球上其他存在也具有主动性和意向性,他们也在地球这个社群中占据着和我们一样的一席之地。但是他们是不同的存在,并制约着我们的行为。自然界的兴盛与繁荣并不是工具性的,而是从本质上和它自己的兴盛与繁荣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需要把他者与自我等同起来或合并起来,或把两者之间的边界抹除。在相互尊重的关系中,我们既要保持对对方的谅解与同情,又各自维持诉求上的差异。这种生态自我可以被理解为是共同自我的一种形式,即自我与地球上的其他存在建立重要关系,在实现自我的目的时,也实现了他者的目的。在特定的关系之内,他者因为其自身的缘故而受到关怀,因此被认为具有内在价值。关系性自我和内在价值是对生态自我的美德式描述,也体现了一种人类身份的新概念,即打破对自然的极端排斥,改变人类与自然的统治和工具主义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对自然万物丰富的关怀方式和关系,包括依赖、责任、关爱和延续性,以及对差异性、独立性和无限性的尊重。

在延续性和差异性互动中建构的生态自我理论有助于自然和人类主体身份的多模态建构。因为人不仅与自然和世界上其他存在发生联系,而且与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发生联系。休艾伦・坎贝尔从后结构主义角度提出了人的身份是由各种不同力量建构的理论,而非人类自然是这些力量之一。由于非人类自然也具有主动性和意向性,那么自然世界就不应被看作是资产阶级或男权主义计划中被映射和被挪用的资源,而是一个积极的主体;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建构,而且是一种政治建构。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中,其身份和定义会不断变化。它不是人类政治的被动受害者,或沉默无声、丧失主体的人类文化的工具,而是一个随政治风向变化而变化的说话主体。由于人类的干预,自然世界也会在人类领域,甚至在人体内部进行干预。

为了认识非人类的说话和行动潜力,人类有必要通过艺术角色塑造或文字散文形式,把自然表现为说话主体,并把它展示的含义转化为语言描述。由此,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家提出了让主体通过话语颠覆性地参与自我和他者的主体建构的身份理论。她们意识到,当主体暴露在变化的意识形态力量和不同的言语结构中时,它是不断变化的。正如琼・斯科特所阐释的,“主体是在言语中建构的,但是言语体系存在冲突”。任何体系都有矛盾,都会由于概念的展开而形成多重意义。正是言语系统中、不同差异轴中、以及个人主体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使得多重意义或多种阐释成为可能。正是通过阐释那些对人们产生影响的话语和意识形态力量,个人主体反过来参与这些力量的建构。为了让个体发挥其阐释 和参与意识形态力量和自我主体性建构的潜能,德・劳雷提斯提出了“古怪的主体”(strange subject)概念,即通过一种政治和个人换位的实践,跨越社会性别和团体之间、身体和话语之间、人类和自然之间的边界,以获得一种“额外批评立场”。这种换位可赋予主体新的视角,突出对意义阐释的差异性和多重可能性。但是换位不是从二元角度去选择边界的一方而放弃另一方,或者把两方均匀地结合起来,以消除边界,而是采用对话形式。只有通过对话,自我和他者的思想才能沟通,但又不会融为一体。对话中,思想的独立性仍然存在,所有主体地位和价值都是平等的。同样,墨菲在《表达另一个自然》一文中使用“另一性”(anotherness)的术语来理解“他性”,即尊重差异,而不以此来为统治辩护或阻止联系。正如她解释的,“‘另一性’产生于异构结构――即非等级结构――的差异意识。”这种非等级差异意识有助于人们接受主流人类文化经历之外的观点和社群,使自我成为一个包容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矛盾分裂体。这样的自我拥有颠覆统治意识形态的潜力,因为其分裂和矛盾允许他/她联系,而不会使其身份过度单纯化以至于以新的形式重蹈原来那些意识形态。

第2篇: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关键词】体育伦理学;学科性质;逻辑起点;研究价值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Sports Ethics

LI Hong-b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Sports ethics, as a branch of ethics, is a new subject of applied ethics which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moral relations and phenomena in the field of sports. Sports activity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is discipline.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ethics system is both pract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significant.

【Keywords】 sports ethics, nature of disciplin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research value

体育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对体育领域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新兴应用伦理学学科。运用哲学、伦理学等多种视野和视角,研究体育道德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揭示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道德规范,从而构建体育伦理学体系。

1体育伦理学的界定

1?郾1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要明确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应从体育概念界定和体育分类入手。

关于体育概念的界定和体育的分类,体育界有不同的观点。我在《质疑传统体育概念和体育分类》(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一文中,对传统体育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归纳和综述,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对各种观点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哲学的视野,结合体育社会的现实,对体育进行了新的界定和分类,指出所谓“体育就是人的特殊育化”。即人类依据自身需要,有意识地以身体运动为根基,以人本为本质,以强化体能、愉悦心身为目的,以“释放”方式为特征,化育自身,使人向“完全人”(完善人)方向发展的方式和过程。依据“体育”这一新的界定,我们把体育类型划分为:作为运动的体育(体育实践)、作为科学的体育(体育理论)、作为产业的体育(体育经济)和作为文化的体育(体育精神)。在这四种体育类型中,体育运动是基础,离开了体育运动,体育的其它类型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决定了发展体育科学、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要紧紧围绕体育运动这一中心来进行,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体育运动的健康开展,而体育运动健康开展则诉求于人的身心健康,人的全面发展。

依据对体育的上述界定和划分,从总体上把握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关于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流的观点认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道德结构,包括体育道德意识、体育道德行为和体育道德规范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第一,研究道德与体育的相互关系;第二,研究体育项目的人道主义问题;第三,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具体的道德问题。

我们认为,体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育化方式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育化的对象,必然和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界等发生关系。正是有了这些关系,体育伦理学的出现才有了可能。因此,我们认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体育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所谓体育关系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结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联系或状态。体育关系应分为体育外部关系和体育内部关系。体育外部关系指的是对体育产生影响的其他关系,如体育与自然,体育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体育内部关系指的是体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不难看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上述各种体育关系中的道德问题,重点是体育内部关系的道德问题。

我们把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进行特别强调,是因为:第一,“对象”和“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象是指行为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事物和观念等。范围是指周围界限或界域。第二,体育界对体育分类存在着混乱现象,把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社会(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三类,给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带来许多困惑,也给体育伦理学研究带来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加以明确。

总体上说,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整个体育领域。即我们对体育分类时进行重新划分的体育运动(体育实践)、体育科学(体育理论)、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四个领域(祥见《质疑传统体育概念和体育分类》)。

但是,在体育的四大领域中,体育运动领域是主要领域。因为,体育运动是体育的本源,是体育存在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体育的实践方式,是其他体育类型的源头活水,最为根本。作为用以指导体育实践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的体育科学,是应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促进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和物质条件的体育产业,是体育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体育文化(精神)是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价值凝结。此外,体育道德问题也集中反映在体育运动领域。因此,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应集中在体育运动领域。

这并不是说体育的其他领域不是我们的研究范围,没有道德问题,相反,在体育的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道德问题,如在体育科学领域,存在着科研成果应用到体育实践中的道德责任问题,理论工作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品质问题,体育理论界的知识产权问题等;在体育产业领域,存在着公平与效率问题,体育市场的规范问题,生产、经营、消费的道德问题,产业中的不当竞争问题,产业主体追求利益是最大化还是最优化问题,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设施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问题等;在体育文化领域,存在着体育一体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矛盾问题,体育国际化与民族的体育精神问题,体育大国和强国的大国沙文主义问题,如何对待不同的体育价值取向问题、体育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问题,如何看待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问题等。

1?郾2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体育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首先,体育伦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各学科的交叉是现代科学理论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而交叉学科的建立必须明确两个基本点:一是交叉点,二是侧重点。体育伦理学是体育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其交叉点是体育和道德的内在关联性。体育和道德是社会两大文化主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二者又常常联手联姻,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次,体育伦理学的侧重点是伦理学。体育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伦理学而不是体育学。体育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的规律,揭示体育的本质特征,剖析体育的各种现象的学科”。〔1〕其主旨在于揭示“事实是什么”。而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学问”。〔2〕其主旨是研究和回答人的行为“应当如何”。体育伦理学研究的是体育的“道德关系”,即道德现象,研究和回答的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应当如何”的问题,而不是研究体育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相互依存和平衡关系等“是什么”的非道德关系问题。由此可见,体育伦理学属于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

体育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关于什么是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的本质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程序-方法论。程序论认为,应用伦理学的任务是“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应用伦理学应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应用伦理学首先是一种程序方法论”。〔3〕其唯一目标是通过交往对话而达成道德共识。有人认为,20世纪60、70年代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代表着道德哲学的根本性转向,应用伦理学就是当代的道德哲学。程序论者大致赞成这种看法。第二,伦理学原理应用论。正统伦理学家认为,程序方法论夸大了应用伦理学的作用,应用伦理学只是伦理学的一部分,与理论伦理学相对。“它以伦理学原理为依据,着重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应用伦理学中‘应用’本质上是将理论伦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道德生活领域,并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理论伦理学的理论,以推动理论伦理学的进步和完善”。〔4〕第三,双向反思论。“应用伦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对话商谈而达成道德共识,以便为立法和公共政策提供依据,但这不是应用伦理学唯一的任务,改变共识是应用伦理学更重要的任务”,“应用伦理学必须进行双向批判:既要反思、批判现实和潮流,又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出发点,在批判反思现实和时尚的过程中反思自身的思想前提”。〔5〕不认为确立对话程序是应用伦理学的首要任务,也不认为达成道德共识是应用伦理学的唯一目标。哲学伦理学必须是实践性的、直面现实的,它应该保持其应有的批判性。第四,基本价值论。在《从当代哲学及其应用看应用伦理学的性质》一文中,基本价值论者强调现代哲学的价值论转向使应用哲学和应用伦理学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哲学所构建的理论观念体系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和终极尺度,但是仅此还不够。由于现代社会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哲学要充分发挥其批判、规范和引导功能,还必须把所确立的根本生存理念、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延伸到或应用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确立不同具体领域的具体生存理念、具体价值原则和具体行为准则,并构建不同领域的具体理论观念体系,从不同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为人们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规范。”〔6〕

上述学界的各种观点,都各自具有其合理性和建设性。我们认为,在建构当代中国特色应用伦理学时,应该坚持一种作为基本价值观和程序方法论的有机相统一,实现这两种基本特性的良性互动:在一种共鸣性、共同性的基本价值观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应用伦理学的“程序方法”、“分析工具”等特性;在其“程序方法”、“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合理地形成共鸣性、共同性的基本价值观。而体育伦理学就应该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伦理“应用”学科。

综合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我们认为,体育伦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所谓体育伦理学是研究“体育领域”中道德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关于体育道德的学问。从狭义上讲,所谓体育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伦理学,运用多种视野和视角,依据基本道德价值观和原则,采用“程序方法论”,结合体育现实,对“体育运动领域”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新兴学科。我们在进行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时所使用的就是狭义上的体育伦理学概念。

1?郾3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体育运动”是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关于如何确立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我们依照“构成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的东西,必须是该学科研究的一种最简单、最常见、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或细胞,这个规定或细胞包含着往后发展的一切矛盾胚胎,而往后的一切逻辑发展都是它的矛盾的展开”〔7〕这一基本思路,最终发现,运动是人类体育活动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也是体育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方式。体育活动的逻辑发展都紧紧围绕运动而展开。从运动实践上看,它包括了肢体练习,活动能力练习,素质练习等基本运动;也包括田径、体操、游泳和各种球类等技术运动;还包括以争取优胜为目的各种体育比赛等竞赛运动。从运动理论上看,它包括围绕运动而产生的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社会学等几十个分支学科。从运动功能上看,它具有竞技功能(以锦标、名次为目的)、健心功能(以观赏、享受为目的)、强身功能(以强筋健骨、强化体能为目的)、休闲功能(以轻松、快乐为目的)等。正是运动自身所具有的上述功能,才有体育的不同形式(竞技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等)和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离开了或没有了体育运动,所谓的体育理论、体育实践和体育功能就不复存在,体育就无从谈起。

而体育运动是属于人的运动,身体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之所以能成为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是因为它是人的需要,对人具有价值,一句“生命在于运动”人人皆知的普通表述,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人对运动的需要,不仅仅表现在对运动本身的需要,更重要是表现在对运动过程的需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的运动不是孤立进行的,必然和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界等发生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上述所论及的体育关系。因此,我们把体育运动作为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2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代中国体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有关体育运动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逐渐深入到体育的各个方面。从我国体育自身纵向发展来看,其理论与实践成绩是十分巨大的。但从横向上看,我国体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质量与速度等要求相对照,依然存在较大的落差;与国际先进的当代体育文化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距证实了我国现代体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毫无选择地被置于大社会中,与其他领域一样艰难地发生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它逻辑地反映着体育人文研究的相对滞后。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学体系构建研究,随之成为其中的一个宏观重大课题。

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引人注目的理念,既考虑周全,又意蕴深远。然而它们既没有得到完整深刻的阐述,也没有得到具体完整的落实。就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学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既是探求中国体育良性发展之道,又是解决人文奥运之需要,同时也是发掘和展现其深远意义之所在。具体说来,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的意义如下:

2?郾1体育伦理学研究将深化和拓展伦理学理论研究

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理论价值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拓宽所属学科的研究视域;二是深化本学科具体问题的研究;三是对其它相关学科的影响。第一,体育伦理学研究的理论价值首先表现为拓宽了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其研究深入到经济、法律、科技、环境、生命、网络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应用伦理学。这是道德的本质特性和伦理学的实践要求所必需。第二,体育伦理学研究有助于建构完整的体育道德规范。以往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体育科技领域,关涉我国的体育伦理研究的少量成果(相对于其它领域的应用伦理学研究)零碎分散,且未能及时追踪我国当代体育伦理新动向、把握世界体育伦理新走势,一些重要的体育伦理问题尚未纳入研究视野,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过于简单,只是伦理学的机械解读,未能体现出“应用伦理学”模式的本义。全面而系统的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第三,体育伦理学研究同时可以丰富体育学理论研究。体育伦理学虽然只研究体育现象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但对体育现象的把握是以体育学的把握为前提的,而对体育的伦理诠释必将影响体育学对自身研究对象的全新理解和深层次地把握,从而丰富体育学理论。

2?郾2有助于扬弃中西体育文化,实现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人类体育文化知识宝库,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因此,应以扬弃的态度挖掘和总结中西体育伦理思想,丰富我们的研究内容;以广阔的胸襟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体育文化成果,确立起社会主义体育伦理精神;以开放性的思维和平等、协商的对话的方式,处理由不同价值观念引发的不同的体育态度和行为,以期达成共识。由此可见,中国体育伦理的建构和规范化过程,必然是我们对中外体育文化的扬弃过程,尤其是一种在中西融合基础上的体育伦理文化的创新过程。

2?郾3有助于对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发展进行合理的理论解析与辩护

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体制的摩擦仍很严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在这种背景下的体育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和矛盾,对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往往容易错误地把它归结到市场经济本身。体育伦理与规范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对贫乏,一时又难以作出透彻的解析并进行有力的辩护,这势必要影响到体育市场培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对当代我国体育伦理的研究与合理构建,将为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提供伦理辩护。

参考文献

〔1〕叶加宝,苏连勇.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4.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2.

〔3〕甘绍平.什么是应用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8):5-6.

〔4〕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539.

〔5〕卢风.论应用伦理学的批判性〔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04(8):1,8.

〔6〕江畅.从当代哲学及其应用看应用伦理学的性质

〔EB/OL〕.中国应用伦理学网,5-5,102,0

第3篇: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关键词:篮球;网络;课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7)05-0683-02

篮球运动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中受众最广,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是贯彻 “ 以人为本”、“终身体育”教学思想的重要教育媒介之一。篮球网络课件,则是通过网络营 造一个实现多种学习模式并存的篮球课程学习的基础环境。借助网络建立篮球运动的立体式 自主混合学习模式[2],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网络化的全面交流,这种新型 教学手段的应用将大大的深化以健康为本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普通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件的构建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1认知学习理论对于网络课件设计的要求

基于当代认知学习理论的特点,要求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1网络课件的设计应面向学科专门知识 人的智力程度不是主要依赖所记忆的知识,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脑子中所建立的知识处理 方式,所以,对于学科专门知识的处理应强调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与教学 形式的多样性。

1.2网络课件设计应面向学生的学习过程 设计者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放在课件设计首位,注 意情境创设和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使学生乐学 ,方能学有所得。

1.3网络课程设计应面向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学生如何在大脑中储存知识,即认知结构。因此,课件设计 重心应是如何促进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发展和优化,强调教与学的交互功能,以促进学生新 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2篮球网络课件的构建方式

2.1课件目标分析 目标分析是实现网络课件的前提条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网站的教学内容选择主要 依据最新的高等学校公共体育篮球教材,网站设计则遵循建构主义学习原理,在分析传统教 学模式的同时,在网站上设计具有网络特色的助学型网络教学环境,开发存储于WWW服务器 上的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3],用html 和ASP语言编写的超媒 体教学软 件,通过网络教学环境的集成,将课堂授课与网络化的全面交流相结合,全面为课程教学服 务,为最大程度发挥教师的教学效能打好基础。

2.2实施方案的确立 确立实施方案则是课件开发的必然途径。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 要》,我们在对课程管理进行深层次研究时,除需要加强不同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分 析外,还应该从它们各自的变革中找到原因,以便结合课程管理的特点提出反映最新体育教 育理念、符合我国国情,且操作性较强的改革方案。因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网络课件 的实施方案可以确立为:

1) 建立以数据库技术为信息平台,以动态页面为用户界面的篮球教学网站。

2) 建立以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为后台支持,通过数据库技术与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线测 试评估系统、交互BBS等多种手段的无缝整合,为各种资源、消息的和信息处理、反馈 提供通畅的途径。

3) 实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学习的的网络化全程管理,利用网

2.3篮球网络课件的主要组成 为节约网络空间,也为避免网络协作学习中的无政府状态,网络平台应该运用协议或注 册等方式,建立注册与登录窗口,以此追踪用户身份。并可将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教师、 学生三类,且设置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2.3.1界面的设计系统的交互界面以Web浏览器为基础,设计时 可根据课件的内容和使用对象的特点,结合课程的具体情况,本着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交 互性强、可控性强等原则进行设计[4]。

由于篮球课件内容丰富,因此主页面的布局必须紧凑、整体、统一,可采用框架式结构,以 便使主要栏目在界面上直观体现。

除可直接点击主要模块外,主页面还可设置学习导航、篮坛动态、每日提示、课程简介 、教师风采等等内容。其中学习导航是学生与课件的重要交互媒介,它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学 习点,在课件信息网络结构中明确所处当前的位置,并能协助教师及时审视学生的学习进程 ,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以更好的制定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2.3.2网络课件组成的主要模块 基于课件目标分析,及确立的实施方案,优选可体现课程特点的模块,是课件开发的重 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网络课件组成的主要模块可以选择:

2.3.2.1分级测试 初级班主要是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健身作用,培养学生对 篮球运动的兴趣,以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为主;中级班则在初级班基础上进行递进,要求在 熟悉球性、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篮球的基本战术配合,了解篮球运动主要规则 和裁判法常识,并具备一定的篮球比赛观赏能力;高级班则为符合有发展余力的特长生的发 展目标,以培养篮球的训练、竞赛能力为主。在网络课程学习之前,用户可先通过分级测试 ,以了解本人的篮球理论水平,进行初步分层。

2.3.2.2课程学习 在内 容安排上可采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模块化的组织方法,以知识点教学单元为依据,提供课程 简介、教学大纲、参考文献等等全面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扩充性知识,且通过大量视频的展 示,以保证教学动作、内容的正确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可以具有良好导航结构的WEB页面为 主,链接有特色的、精心海选的网络运行的教学资源;课程内容则注意情境创设和信息资源 设计,根据具体教学要求采用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多样化的手段予以展示。最后可通 过在线测试评估系统评价每章的学习效果。

2.3.2.3学习资源 篮球课程的学习资源可由名词解释、篮球基本技术、篮球基本战术、篮球图片、篮球音 乐等五大部分组成。由于篮球网络课件信息量大,内部信息间的联系较复杂,因此在篮球基 本技术、篮球基本战术部分可以采用列出树状结构形式来导航,让用户可以直观的了解该部 分的信息结构,直接、灵活的到达所需要的学习页面。

2.3.2.4裁判规则 裁判规则部分可由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和裁判手势、裁判英语、裁判 法视频等扩充性知识组成。由于篮球裁判员不但要在理论上精通规则和裁判法,而且要有准 确、快速的判断和反应能力。因此大量裁判视频及网络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促使篮球裁判理 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很好的克服这个教学难点。

2.3.2.5视频集锦 为促进网站的推广,支持课外学习的个性化定制,可将多媒体软件开发过程中收集整理 的各种多媒体资料用数据库的形式组织在一起,以提供丰富完整、形式多样的教学媒体资源 ,构成开放性的跨媒体教学资料库。为方便资源库的持续更新,资源库的结构设计应保证发 展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特点。资源库中可以准备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和扩充性知识,用户可 以从资源库中灵活提取资源,满足对于自学或教学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

2.3.2.6师生交互模块 这是网络课件实施阶段发展到最终阶段实施的一种模式,实时讨论系统BBS可方便教师 答疑,给学生提供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讨论,并可通过此来控制教学进度、及时布置和评点 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

2.4网络课件构建中信息呈现的主要特点 1) 应该坚持人本理念,体现个体差异,注重个体化教学。可结合不同学习层次,设置 不同知识单元体系结构,建立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的模块组织结构,确保用户在学习或教学过 程中根据学习进程和需要自动切换,灵活完成教学进程的控制。

2) 必须强调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与教学形式的多样。即强调利用各 种精确、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来支持更好的“学”。

3) 支持开放性的跨媒体教学资料库构成。资源库的结构设计应具有发展性、开放性和 多样性的特色,可使资源库的资料来源扩展到整个Internet。

2.5网络课件的技术基础

2.5.1软件运行环境及所需插件、播放器 Windows 2000或XP;Flashplayer7.0以上;Internet Explorer6.0;Windows media player 以上。

2.5.2软件开发工具Flash;Photoshop;Dreamweaver;ASP编 程语言 ;Adobe Premiere 7.0。

3结束语

第4篇: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新课改 研究

据说,马和穆托夫认为课程结构就是对教学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和安排,这种说法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并当做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指导。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没有做到对课堂上40分钟的合理安排和规划,所以他们的课堂结构混乱,直接表现为教学方法随意性强,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正视这样的教学事实,即使我们知道很多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就无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实践新课改理念,通过创新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现代教育者们要考虑的问题。

一、建构主义教育教学观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数学学科的教学方式比较特别,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也是根据数学知识体系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很多人认为,研究数学的人正是通过各种构建活动才创造了大量的数学理论知识。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理解和熟悉新的概念,并为其赋予意义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制力,目前还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方向发展的过程,但是其形象思维有利于教学。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按照直观、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通过形象生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通过自主学习来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

(一)通过现实生活进行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学生必须在自己原有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这种构建活动必须由学生主动、独立完成。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我们要不断促进学生基础认知结构的成长。小学生的认知经验基本上来自现实生活,所以我们要从实际生活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材料,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

在给学生讲解几何体的时候,一开始,我们主要从生活中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知识建构。等到学生能初步建立对第一个几何体的认识时,在学习其他的几何体的过程中,教师仍然通过在生活中选取类似的事物帮助学生熟悉新的几何体,同时让学生利用第一个几何体对新的几何体进行抽象的建构。举例说,讲到圆柱体的时候,生活中最常见的圆柱体就是装可乐的圆柱体罐头盒。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将两个圆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将罐头直接还原成圆柱体的形状。学生在生活中就见过很多圆柱体形状的物体,所以教师就在学生的这种认知基础上对圆柱体进行抽象化、立体化的再认识。

(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采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学生可以采取独立探究或协同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构建,让他们用各种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完成知识构建的过程。教师要建立开放式的课堂,尽量不要主动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职责就是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及时、适当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主要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进行初步理解,之后就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案比较固定,学生主要是通过练习的方法从初期的模仿到后来的熟悉,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被忽视了。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来。学生主要是在脑海中进行联想和思考来熟悉和掌握新知识,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彼此之间的积极合作与沟通,一起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三)将学生当做课堂活动的主要构建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生必须独自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逐渐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为此,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其主动完成知识构建。学生知识探究的成果与其自身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究欲以及学习兴趣有很大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说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它主要是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方法,培养其思维能力。在构建意义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和分析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料,对目前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然后充分验证它们的对错。学生主要是将目前所学习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各种知识相联系,意义构建的关键就在于联想和思考,如果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协商的话,意义建构的效果会更明显。

(四)通过课后复习和反馈的方式,让学生思维在反思中升华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周围的学习环境会对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反思过程中对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从而全面提高其知识构建的能力。所以,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课后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继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要贴近学生生活,不但便于理解还能提高其学习兴趣。比方说,在学习算数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来计算家里面每月的生活费用,并提出合理的节省开支的方法,同时教育学生基本的生活经验。在课后答疑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其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数学教学方法也并非是固定不变、毫无缺陷的,每种数学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和缺陷,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们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潘桂玲.谈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1)

[2]唐瑞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7)

第5篇: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为应付高考,我们的教育成为一种竞争型的教育,通常表现形式以成绩排队的形式来确认优劣,更加着重于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强调。正基于此,我们的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也就独立于他人进行自我的学习,回避与他人的交流,这与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

二、心理契约是构建和谐班级团队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契约是双方对于相互之间责任与义务的期望,是组织中双方关系权益和责任的一种主观心理的无形约定,心理契约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与归属感,适当的报酬,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职务的晋升。

三、运用心理契约构建和谐班级的可行性

在我们简要了解契约的发展后,我们发现,心理契约可以应用于我们现在的班级建设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心理契约主要论述的是企业,他的对象是员工,是成年人,但学校心理学作为大众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心理契约在引导学生,家长维持动态平衡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班级团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有利于这一理论的拓展。

2.学校、教师、家长有共同的教育目标,班级管理得到家长的信赖,班级工作处于和谐状态时,家长、学生就会对教师、班集体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就会支持班级工作,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就会发挥出较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基于老师、学生的相互信任,它反过来又会促进心理契约向更高的平衡发展,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会促进和谐班级的建设。

3.与企业不同的是,学生的任务比较单一:他们以提高能力为目标,不存在报酬和培训、晋升的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各种德育活动中采用各种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兴趣不同者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认同,让学生对班级有着自己的归属感,达到构建和谐班级的目标。

四、怎样构建和谐班级

1.用心灵上的互动构筑师生、生生关系的桥梁

学生源于各种家庭条件,同时自身经历而形成的各种优势和劣势,造成班队学生中心理上的不平等。家庭条件好的因为教育投入大,学生自信心强,较为活跃,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缺乏自信,表现为沉默寡言或不活跃。心理契约本身是为了在学生中不论各自的条件,互相认可,在互相交往中明确彼此的权利和责任。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需要明了我们进行组织管理的目的:即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运用各种方法来弥补一些不利因素,因此,班主任首要任务是搭一个平等的平台或表现为一种姿态,让学生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演绎。

2.共建一个共同认可的制度是和谐班级的保证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班级都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是对一些不规范行为、不良行为的约束,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对良好行为的奖励和不良行为的惩戒制度的形成,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从心理上加强对良好行为认同和对不良行为的否定、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使班队中的学生行为习惯保持良好状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

3.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大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心理融合

(1)我们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相互交流,亮出自己的优点,坦承自己的缺点,每个学生就会摆正自己的心态,充分认识到我的“这一个”不是班上的唯一,我的长处对这个班队有益处,我的存在有着一定的价值。这样有利于今后日常活动中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让他们明白:我和大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也有着各自的小缺点。有着相互之间的了解,大家就能做到相互理解,互相包容,为和谐班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充分利用班队之间的竞赛活动,提高凝聚力。运动会是典型的班队竞赛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才能“潜伏”的学生会展示他们的长处,让他们认可自身价值,提高他们的自信,使之能更好地带入到大团体中,也使其他学生认识到班级集中,这批学生是不可或缺的。这样,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破除了心理障碍,还有其他的各种才艺竞赛等等,教师应充分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并且要在每次比赛后,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第6篇: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关键词:证券公司;IT;治理

2008年9月,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试行)》,从治理的高度制订了IT建设的指导性原则,这对证券期货行业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本文将对证券公司进行IT治理的原因、目标以及如何建立完善IT治理机制进行探讨。

一、IT治理的内涵

IT治理是在IT应用过程中,为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有关IT决策权分配和责任承担的框架,主要包括在IT原则、IT架构、IT基础设施、IT应用和IT投入5个关键的IT决策方面制定相关制度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现IT决策的责任与权力有效分配与控制,提高IT资源的有效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五个关键IT决策的基本含义是:IT原则决策——阐述IT的商业作用;IT架构决策——定义集成和标准化的要求;IT基础设施决策——决定共享和可提供的服务;商业应用需求决策——确定购买或内部开发应用的商业需求;IT投资和优先权决策——选择资助哪一个立项以及投入多少资金。如何确定以上五个关键决策是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的问题,对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至关重要。

二、证券行业推行IT治理的原因

(一)IT关系到证券市场运行的安全问题。

证券公司IT一旦出现故障,小而言之是影响一个公司的投资者,大而言之其影响范围几乎就是全国性的。尤其是在行情异常火爆的时候,如果因IT系统的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堵单、交易中断甚至系统垮掉,会给证券公司带来致命性的灾难。如果IT系统故障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营,如“三方存管”系统的大型银行出现故障,将影响大半个市场的安全运行。此外,侵入IT系统盗取资料、修改交易数据、网上盗买盗卖等刑事安全事故也将危机证券市场运行的安全稳定。

(二)IT关系到证券市场运行的效率问题。

从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看,从人工白板交易到自动撮合,从纸质股票存托到电子存托的无纸化,从人工报单和有形席位到电脑自助下单、无形席位直至网上交易,无一不是依赖IT技术的进步。IT不仅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无比便捷的市场参与方式,更是极大提高了交易效率。比如,深交所1995年9月上线的内存撮合系统,把整个市场的交易处理效率提高了6倍,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容量。

(三)IT关系到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问题。

证券柜台系统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个人或法人利用柜台系统恶意窜改数据,甚至要求开发商开发专门的功能或模块以便于违规操作;二是缺乏可稽核历史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数据修改或删除无存证记录,数据恢复与核查的难度很大;三是IT人力资源管理不善,开发与管理人员频繁变动,导致系统运作混乱。这些问题极大助长了证券公司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最后导致相当大比例的证券公司走向被接管和倒闭的不归路。

近年来,证券行业IT应用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问题和不足也是不容回避的,一些事故更是为行业的决策者们鸣响了警钟,警示决策者们去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寻找今后更好地驾驭IT的启示和经验教训。其实,证券公司IT在某些方面出现的“乱象”,已非IT本身的问题。在探究这些问题、破解其中的迷局时,除了寻找IT本身的原因之外,更需要探索发现更高、更深层次的东西,这就是关于IT决策方面的制度和责任承担机制,其中包含的关于IT的战略决策、资源调配和资金投入等需要高层决策考虑的重大问题正是IT治理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实质上也是公司治理的问题。可以说,IT“乱象”背后的根源就是IT治理缺失。

三、证券公司IT治理的目标

(一)保证信息系统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IT治理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信息化战略,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所需的信息和功能需求形成完善的IT治理框架,保证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营跟上持续变化的业务目标。

(二)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针对信息系统资源分散、资源滥用、信息系统不能完美支持业务应用、信息系统性能瓶颈等问题,IT治理应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有效管理,明确管理职责和资源使用权限,保证IT投资的回收。

(三)完善信息系统相关的风险管理。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新技术缺乏有效的管理、新技术可能不符合现有法律和监管要求等新风险不断涌现。IT治理应强调风险管理,通过制定信息资源的保护级别,对关键的信息技术资源实施有效监控和事故处理,实现公司内部业务流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改善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效果。

总之,证券公司IT治理的目标是推动管理层建立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促进业务与IT的整合,合理平衡公司发展与IT投入的关系,正确定位IT部门在公司的作用,针对不同业务发展要求整合信息资源,制定并执行推动公司发展的IT战略,有效控制风险,使信息系统始终成为公司各项业务发展的支撑和驱动平台。

四、建设与完善证券公司IT治理机制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IT治理意识。证券公司总是许多IT应用的最先使用者,其最高管理层(董事会)在树立IT战略地位的同时,应意识到建设完善IT治理机制的重要性,树立公司战略与IT战略的互动观念;准确定位IT的角色,从业务的角度制定信息技术指导原则。从公司的发展战略出发而不是从系统的需求出发,可以避免脱离目标而进行建设的困境;从业务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充分利用公司的现有资源来满足关键需求。

(二)加强行业环境建设。缺乏优良的公司治理和IT治理机制是前些年许多证券公司无法抵御市场低靡和适应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监控机制不断健全,行业对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中缺陷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证券公司的信息风险管理意识也逐步增强。在证券公司建设完善IT治理机制过程中,证券监管机构必须扮演一个重要的推动角色,通过上下协商、交互式地制定规则和标准,解决规则的充分合法性、可执行性问题,为证券公司建设完善IT治理提供一个具有约束力和指导性的外部环境。

(三)借鉴COBIT控制框架建立IT委员会。COBIT提供了一种国际通用的IT管理及问题解决方案,可以进行基于角色的IT管理、定义流程措施、改善IT服务质量、提高IT治理水平。借鉴COBIT框架建立治理机制委员会是IT治理中最重要的环节。IT委员会应由证券公司最高管理层(董事会)、管理执行层及IT管理和业务管理有关部门负责人、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就公司战略与IT战略的互动与设置等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决策,为公司IT管理提供导向与支持,把IT治理的相关规范融入到公司的内部控制中。

第7篇: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一)资本结构的界定

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既可以用绝对数(金额)来反映,又可以用相对数(比例)来表示。公司的资本结构是由公司采用何种融资方式来决定的,公司一般采用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组合,由此形成的资本结构又称为杠杆比率(或债务比率),表示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资本结构问题通常指的是债务资本比率问题,即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占有多大的比例。

(二)最佳资本结构的界定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搭配资本结构中的负债和股东权益,寻求理想的负债比率或负债权益比率,在这一点上使企业在可承受风险的条件下,企业资本总成本最低,而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就是财务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一种权衡,只有在这种权衡状态下的负债比率,才能使企业资本总成本最低,价值达到最大。

2.最佳资本结构是一种理论上的结论,一个企业可能永远也达不到最佳资本结构状态,但是在寻求最佳资本结构的过程中,必将获得较大的利益。

3.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尽管也许达不到最优,但通过不断改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财务风险,逐步使企业资本结构接近最优。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资本市场发展所依赖的制度环境方面,还是资本市场发展的起点、动机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从制度环境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是私有制为基础上,我国是公有制体制;从发展动机上看,西方国家是为了顺应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企业进一步的融资,发行股票,发展股票市场,而我国发展股票市场最初目的是为国企融资,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国上市公司产生与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使得中国上市公司形成其自身特有的资本结构,亦不例外。就目前来看,我国上市公司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

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特点

股权结构是指股东资产在不同股东之间的分布和构成状况,也就是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以股权集中度即股份在股东群体中的分布情况为标准,可分为高度集中型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型股权结构、相对控股型股权结构;以股权属性为标准,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及社会公众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如下不合理特点:

(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既有A股、B股、H股之分,又有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之分。A股、B股、H股虽然能够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但三种股票却因流通市场的不同而彼此处于分割状态,有着不同的市场价格。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转配股却不能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转让。

(2)股权集中度高,控股股东股权比例过高,“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是其股权结构的主要特征。根据有关资料计算,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平均持有45.3%的股权,远大于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重之和16.7%,这说明了控股股东不仅存在而且其持股比重过高。

(3)国有股比例总体占绝对优势,已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近几年国有股股东将国有股转让给其他法人,股权性质变更为法人股,另外国有股股东在绝大多数公司的配股、增发中部分或者全部放弃,导致了国有股比例的下降。

(4)非流通股的比重大,流通股比重过小且极度分散。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我国股权结构向国有股严重倾斜,致使流通股比重过小,非流通股的比重大,且股权高度分散于个人股东中。

(5)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的上市,出现了私人股东和家族股东一股独大的新问题。抬高新股发行价格、高派现、高配股等种种“圈钱”的手段层出不穷。

2.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1)股权集中度与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用来解决委托人和人之间关系动力问题的机制。在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情况下,控股股东可以派出自己的代表或由本人担任公司董事长,使他们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基本一致,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激励。

在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情况下,任何股东都不能对上市公司进行直接控制,年薪制与股票期权等对经理的激励作用有限,经营者的利益很难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而经营者的社会地位、荣誉、知名度等都与企业的规模成正比,经营者的收入和声誉之间也有正相关关系。所以经营者会冒险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投资,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张。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可能操纵信息,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损害股东的利益。

在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中,相对控股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较大的处置权,拥有一定数量的股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激励,但是,由于其持股比例并不是很大,要承担的经营损失的比例也不是很大。因此,若某经营活动给相对控股股东带来的收益大于个人承担的公司损失,他就会从事该项活动。

(2)股权集中度与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公司的所有者及其相关利益方可用以对经营者的经营决策行为、结果进行有效审核、监察与控制的制度设计。

当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时,单个股东在一家公司所持股份很少,监督成本大于监督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小股东对监督权比较冷漠,存在“搭便车”问题。

对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公司而言,各大股东的内部利益相互牵制,达到了互相监督、抑制内部人掠夺的股权安排模式。在经理人员是相对控股股东的人的情况下,其他大股东因其持有一定数量的股权而具有监督的动力,不会产生“搭便车”的动机,较好监督所获得收益往往大于监督成本。另外,大部分国家法律都支持大股东对董事会或经理的诉讼请求,这就使得大股东在监督经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3)股权集中度与权竞争。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充分竞争的经理市场是建立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经理市场的存在或经理更换的压力可以给人形成外在竞争压力,促使经理努力工作。在股权高度集中时,最大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能直接选拔高层经理人员,除非该人已失去了控股股东的信任或有重大经营错误时,否则经理人员很难被更换。因此,股权的高度集中一般而言不利于经理的更换。

在股权高度分散时,更换经理人的可能性较小。由于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比较彻底,经理人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突出,容易形成内部控制。而小股东缺乏足够的公司信息,“搭便车”心理存在,小股东没有能力和动力通过权竞争机制更换经理人员。

公司拥有相对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可能是最有利于权竞争发挥作用的一种股权结构。论文格式相对控股股东有动力和能力去搜集信息,发现经营中的问题,从而提出更换经理人的要求。并且相对控股股东比较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较容易得到其他中小股东的支持。

(4)股权集中度与并购机制。并购机制,也称接管机制,是指公司经营不佳,股票价格水平明显下跌,而被其他公司大量购买,导致公司控制权易手的一种治理机制。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公司被成功接管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控股股东对接管有抵制心态,标购者需要支付较高的溢价,从而并购成本很大。

公司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任何股东都不能对所投资的公司进行直接控制,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小股东倾向于“用脚投票”,这对公司的兼并收购极为有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英美两国,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被企业界普遍采用的原因。

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对外部并购者而言,该公司的若干个大股东会对并购意见不一,阻止并购成功。但若并购者为公司的大股东之一,一方面并购方已拥有了不小的股权,减少了并购的成本,另一方面,并购方作为大股东之一,对并购公司的信息掌握较多,这对并购的成功非常有利。

(二)对股权融资过度偏好

中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大部分都是法人股东,他们将上市公司作为自身发展的资金来源,侵害小股东的利益。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关联交易占有资金和实物。通过向上市公司借款,再控制上市公司对应收账款大量提坏账的方法,无偿占有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在实物占有方法上,采用融资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法,往往只支付很少或不支付对价。这些现象将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掏空了,从而形成了上市公司有无穷的股权再融资欲望。其次,为了追求非流通股的增值促使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非流通股无法通过二级市场的流通获取资本增值,增值的方式只有靠分配的现金股利和资本增值。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很少分配现金股利,只有依靠资本增值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实践中,非流通股的转让主要通过协议转让,政策规定协议转让价格不低于每股净资产,从实现的交易来看,转让价格远低于二级市场股价,与公司经营业绩无直接的关系。因此,每股净资产是大股东关注的主要指标,其获利模式主要通过每增加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增加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公司的经营业绩,另一种是通过证券市场配股或增发新股,后一种方式是周期短、风险小的获利方式,两者比较,控股股东会采用股权再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

(三)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偏低

上市公司历年的平均负债率均在50%以下,虽然近年有上升的趋势,但仍然偏低,而全国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均高于50%,即使和整个制造行业以及整体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四)负债结构中流动负债水平偏高

负债结构是资本结构的另一重要方面,它是指上市公司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债源安排等,一般来说,债务融资的来源很多,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可转换债券、可赎回债券和不可赎回债券等等。负债期限结构中应均衡安排短期、中期、长期负债,并保持适当的比例,以适应生产经营中不同的资金要求,特别是避免还债过于集中和还款高峰的出现。我国上市公司在这几年中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极高,2010年达到85.78%,高出全国企业9.20%,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一般而言,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一半较为合理的,若此比率较高,会导致企业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如银行利率上调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这样会增加企业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三、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与建议

(一)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措施

1.股权多元化。股权多元化能从结构上确保公司内部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有利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和实现,保证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接受股东的监督,从而使公司不易于倾向某些特殊利益集团,以遏制股权垄断的问题。

2.减持国有股。减持国有股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重构。减持国有股以后,国家从某些企业或行业中退出,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引入其他所有制性质的股权,优化股权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也会相应的变化,从而改变内部人控制的局面,有利于发挥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与约束,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3.培育理性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具有资金规模优势,专业技能优势,信息优势,因而发展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上市公司权力机构的制衡者,从内部增加对大股东的牵制和对经理层的监督,不仅能改善股权结构缺陷,而且能规范投资行为,保护投资环境,促进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4.推行管理层的适度持股和职工持股制度。扩大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进行合理配置,可以克服问题,减少内部人控制的负面影响,保护股东的权利。职工持股既能保证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使公司的长期发展得到更多的关注。

5.完善经理人市场。在优化股权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经理人市场,在经营者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是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6.建立一个健康、稳定、成熟的证券市场。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中小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一个健康、流动有活力的证券市场缺少了广大中小投资者是难以想像的。因此,监管部门应大力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改进对股权融资过度偏好

1.维护流通股股东利益,加大股权分置改革

股票投资者可以承受股价下跌的正常投资风险,但不能遭受欺骗和欺诈,如果受到上市公司或其他投资者的欺诈和掠夺,其资本受到损失,必定会丧失投资信心,进而退股市。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让流通股股东整体能够获得收益,是维持整个证券市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从历史和现实情况来看。流通股股东的大量资产已无偿转移到了非流通股股东的名下,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必须拨乱反正,以流通股股东利益为本,不能再让非流通股股东无偿占有流通股股东资产的现象出现,保护好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股权分置改革才能高效进行。

2.健全权利制衡机制,完善董事会结构

二元股权结构下一大弊病是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董事会的两大缺陷表现为:一是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的合二为一,另一是经营层占据董事会的大多数席位,形成内部董事占据优势的格局,董事会实际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董事会的改革势在必行,人员的组成要多样化,成员应该是本公司各类股东的代表,避免一种类型股东垄断董事会的情况。特别是代表非控股股东的独立董事,在若干关键问题上是否具有表决权,对于防止控股股东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十分重要。其次,实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即将公司的“立法”系统和“执法”系统分开,是解决公司内部制衡缺乏的关键。

(三)改变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

1.优化股权结构,增加流通股数量,尽快推出国有股全流通。虽然国有股全流通这个话题理论界和实务界以及国资委、证监会一直在争论,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妥善的方案。不过,国有股不流通是证券市场最初设计时一个不容置疑的制度缺陷,现在要解决不可能不付出代价,无论采取什么方案,国有股全流通问题肯定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现在的对策是尽量使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使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都能够接受。由于每个上市公司的具体条件与环境不尽相同,因而全流通不可能推出全国统一的方案,而应当是基于每个上市公司不同状况采取个案处理的方案。从目前市场反应情况看,社会各界对国有股全流通还是持欢迎态度的,各方对全流通多给予了正面评价。所以全流通的改革应尽快提速。国有股一流通,扩大了证券市场的规模,改变股票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改变上市公司喜好股权融资的态度。稳健实施国有股减持,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减持的原则应当是,采取分阶段实施的办法,逐步降低国有股所占比重,在适当的水平上实现股权分散化,让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公司中来,关心公司的发展,监督公司的发展。

2.强化债券市场建设,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在国外发达国家债券融资已成为主要融资手段的趋势下,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却发展缓慢。政府应在政策上为上市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创造便利条件,减少对企业债券市场运行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及完善法规体系等多个方面来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减少审批环节;应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逐步放宽对发债主体资格的限制,积极鼓励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发债程序,尽快将企业债券的发行指标由分配制向注册制、核准制过渡;扩大发债资金的用途,不能限制过死;开展企业信用评估,虽然政府一直鼓励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有关行政法规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但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和数量还是有限,经常受到政府行政的干预,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因此应鼓励资信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推进民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评估机构的设立,及时公布企业信用等级,以便制订不同的企业债券利率,评级低的企业通过高利率来吸引投资者;丰富债券品种,放松债券利率的限制,债券期限可以适当缩短,同时参考国外经验,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及加强债券二级市场的建设。

3.提高股权融资成本,严格配股审批制度,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低股息甚至无股息的股利分配政策以攫取低成本资金的融资行为,证券管理部门应关注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情况,加强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情况的约束,对于盈利企业必须进行股利分配,使股权融资对经营者也能构成“硬约束”.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市场监管,如可考虑将目前配股审批的单点控制改为全过程监管,即严格跟踪审查公司配股之后的相关行为,如配股资金使用是否严格按照原计划进行,项目收益情况是否与预期一致等。鉴于上市公司在配股融资方面存在着无序现象,跟踪审查的结论应作为公司配股资金的首要条件,从而加强对配股公司资金使用上的约束,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益。

4.建立和健全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改变经营者的业绩评价机制目前经营者的报酬主要包括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就货币性收入而言,不仅数额较少,而且与公司的绩效没有多大相关性,因此经营者没有为股东工作的积极性。相反经营者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往往取决于在职消费的好处,即取决于控制权收益。

由于控制权收益占上市公司经理层收益的主要部分,所以经营者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必然首选无破产风险的股权融资而不选择增加企业破产风险的债权融资。作为企业监管者应改变对经理层的考核标准,提高经理的报酬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综合指标的相关性,使公司业绩与经营者个人利益密切挂钩;提高其货币性收入,控制非货币性收入,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努力使经营者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奋斗。

(四)加强流动负债的管理

流动负债不只是指的是短期借款,也包括自发性的流动负债,如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在上述的筹资风险中也提到了负债的期限结构,把短期借款运用到长期资产中会造成支付危机。但是,目前许多企业还是主要依靠短期借款,也有企业把短期借款运用到长期资产上,这虽有很大的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也不是不可行的,重要的是要保持稳定的现金流。流动负债中的其他项目,只要不是需要立即偿还的资金,也可以运用到长期资产上,这就需要一定的现金流管理,能够保证到期支付应偿还的资金,不至于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1.可以把部分资金放在有价证券中

若企业在把流动负债中的资金投入到长期资产的同时,把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资金外的多余资金投入到有价证券中,这样可以使这部分资金保值增值,也可以随时变现偿还到期的债务。

2.资产证券化

第8篇: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内容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本文对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分析以及对现有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构建了包括经济、科技、环境、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理念六个维度的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的建立对于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低碳经济 评价体系 理论模型

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对各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自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中率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和削减碳排放,已经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和社会实践。短短几年时间,低碳经济已经演进为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的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最大限度地限制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最终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意义

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城市聚集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消耗了全球的大部分资源,排放了约占全球总量75%的温室气体,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注重点,而发展低碳经济应以城市为单位。然而,如何综合评价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低碳经济发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对于我国发展城市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为我国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想使科学发展观得到真正的落实,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必然前提。有评价才能有定位,才能确定发展的程度,才能找到发展存在的差距,才能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建立更为科学、可行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准确地考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和变化规律提供衡量标准和依据,为今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支持和有价值的参考。

(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选择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评价指标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构建的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合理。从而能够综合反映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效率、状态、效果,实时、量化、动态地分析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系统体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在不同维度上存在的发展差异。它可以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方针的制订和执行提供决策支持。

(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使现代产业中的软件、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旅游经济等低碳产业更好地升级和发展。它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增加大量绿色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现状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关评价理论和方法也相继出现,很多组织和国家都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从可持续发展的4个主要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着手,以“驱动力—状态—响应”的概念模型为指导,运用了开放的菜单方法使其适用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需要,构建了33个评价指标;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标体系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框架,构建了环境压力、环境状态和社会响应三大类指标,用于跟踪、监测环境变化的趋势;联合国统计局创建了一个由88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涉及社会经济活动事件、影响与结果、对影响的响应等方面,清晰地反映了指标之间的关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从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系统、废气和水污染四个方面,构建了25个指标,并根据指标的当前值和目标值赋予了指标各自的权值。此外,欧盟、芬兰、德国、瑞典、瑞士、丹麦等国家和地区也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各自的指标体系。

我国学者也做了许多研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小组(2009)按照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独立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环保局也颁布了《低碳城市指标体系》试行版,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付允等(2010)在复合指标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构建了包括23项指标的城市低碳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付加锋等(2010)在研究探讨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五个维度、14个指标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胡大立(2010)等从产业链的初始资源到最终消费市场这一路径,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逻辑结构框架,提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大多对资源、环境的指标研究相对较多,以经济、社会为基础的综合性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少;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硬”的因素的分析较多,对社会意识、文化传统等“软”的因素的分析较少;对客观的定量的分析较多,以人为主的定性的分析较少。如果没有详细的论述和相关理论的研究,那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会存在理论上的“空洞”。因此,在参考总结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是比较科学的思路。

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一)低碳经济内涵分析

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做深入了解。至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的定义和内涵做了深入的研究,低碳经济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英国政府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概括来说就是指要通过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Ramakrishnan Ranmnathan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非化石能源作为投入,GDP和碳排放作为产出,对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的关系以及能源消耗和GDP的关系进行了研究。Paul B stretesky等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得出人均碳排放量与出口有一定关系,并从产业角度分析得出,能源产业、化工产品和再进口产品等三个行业对人均排放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吴昌华(2009)指出低碳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和结构重构。付允(2008)提出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夏堡(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张平等(2011)指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狭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从而产生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应对当前气候变暖问题。付加峰等(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潘家华等(2010)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袁男优(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牛文元等(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不仅是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是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生产力与人文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因此,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低碳理念,基础是经济发展,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直接体现是减少影响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目的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总结

本文选取国内20篇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对各个学者选择的评价维度进行总结,如表1所示。

在文献梳理中发现,不同的学者往往将具有相同意义的维度用不同的词语进行表述,有必要把这些具有相同含义但是表述不同的维度进行总结归纳。比如,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经济、社会经济资源基础、技术经济、经济低碳化、发展能力、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能力都可以归结为经济发展维度。因此,本文最终归纳出六个准则层:经济发展维度、科技发展维度、环境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节能减排维度以及低碳理念维度,如表2所示。

(三)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指标体系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以及资金上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最后还是要落在经济发展上,所以说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科技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没有低碳技术应用于各个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就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发展科技。环境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低碳经济要依附于环境空间;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达到社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期望;低碳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节能减排指标是低碳水平的直观表示,可以直观地反映碳排放情况;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同时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低碳理念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低碳理念要贯穿于低碳经济各项活动的始终;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普及低碳理念。由此,所建立的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包括经济、科技、环境、社会、节能减排及低碳理念六大方面,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结论

本文分析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低碳经济内涵和评价体系文献总结两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维度、科技发展维度、环境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节能减排维度和低碳理念维度六个维度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以期为低碳经济的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科学出版社,2009

2.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

3.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

4.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

5.吴昌华.城市引领中国低碳经济转型[J].中国投资,2009(2)

6.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2)

7.夏堡.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8.张平,杜鹏.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研究难点分析[J].商业时代,2011(10)

9.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10.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33(1)

11.牛文元.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N].中国报道,2009(3)

12.辛玲.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7)

13.李晓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

14.唐笑飞,鲁春霞,安凯. 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4)

15.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16.杨敏.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10)

17.王嬴政,周瑜瑛,邓杏叶.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

18.李伯华,徐亮.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对策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

19.谈琦.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南京、上海动态对比为例[J].生态经济,2011(12)

20.马军,周琳,李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

21.华坚,任俊. 基于ANP的低碳城市评价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24(144)

22.李刚,王忠东,张明.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2)

23.郑林昌,付加锋,李江苏.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过程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7)

24.气候组织.中国低碳领导力:城市[R].2008

第9篇:建构理论研究范文

关键词:伦理学;体育伦理;体育教育

一、引言

当代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在以迅猛的趋势向前发展。然而,由于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领域也滋生了一系列不道德的现象,并在不断地蔓延。在这种情况下,适应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立足于当今我国体育的现实,遵循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有机结合的原则,建构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已成为理论界的一项伟大使命。

体育伦理教育是指以体育(指身体活动)为中心所形成的各种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伦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体育伦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要素的视角来看,它是体育伦理意识、体育伦理关系和体育伦理活动的有机统一;从体育伦理教育主体层次的视角来看,它可以划分宏观体育伦理教育、中观体育伦理教育和微观体育伦理教育三个层面。体育伦理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与激励学生等方面。

二、中外体育伦理教育发展史考

在西方,早期的体育伦理从属于体育哲学。“然而,早期的体育哲学研究与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和美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其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体育哲学的知识体系中,体育伦理主要属于价值论形态知识,包括:体育的伦理论述与形而上学论述的关系;体育的特殊精神功能在于工作差异背景下的体育道德形态;在体育中人类基因辅助的道德含意;以及体育中的公平公正等。这种情况使得西方的体育伦理既关注基础理论的探讨与建构,又特别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批判,以应用促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当代西方体育伦理的研究一方面使得自己具备了独立的形态,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而进入专业院校课堂;另一方面,又反过来使得自己可以以独立学科的姿态,突破对自我的反思,与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管理学、体育营销与市场学以及生物与技术运用等学科领域的体育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了体育伦理研究的视野,增强了成果应用之针对性与实际价值。实际上,当代国际体育已不是相对独立的具体活动形态,而是一种综合性文化,需要体育伦理融入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当中。

中国,作为一个德治传统国家,在古代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体育伦理文化。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主要是以“武德”和养生文化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身心并育,道德先行”,“武”会友,“礼”“让”为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这些体育伦理思想散见于历史上各类著述之中,中国人在认识自然及人类生命时,从来就没有把天单独、唯一地视为人类生命的生存本体,他们在“天地者,生之本也”,“始生也者,天也”的观念背后,还涌动着“养成之者,人也”的生命保存和发展意识。因此,传统体育既讲究“顺天”,又提倡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改造身心,求得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体育总体上站到了生命哲学的高度同时把握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并将二者相互贯通,显示出中国生命哲学的博大精深。

三、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

体育本身就蕴涵着教育与激励。体育的娱乐性、教育性、规则性和竞争性或挑战性等本质属性决定着体育具有教育与激励功能。为学校所设计的体育具有最为明确的教育与激励性,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常常是通过“必修”体育表现和发挥功能,青少年的伦理意识常常因为体育活动与游戏而启蒙,体育伦理关系常常因为体育活动而巩固,体育伦理道德习惯因活动而得以内化;为社会所设计的体育以一种相对自然的方式教育和激励着社会大众,其社会文化环境性的作用极其具有亲和力,人类文明社会常常将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体育道德相互融合,潜移默化地熏陶着社会大众,社会体育中所表现的伦理道德常常就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体育伦理成为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为“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运动等所设计的体育及体育伦理,常常是以“竞争”和“榜样”的力量发挥着教育与激励功能。

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是在体育实践中得以发挥的,它既是理想而又立足于现实,最易为人们所乐于接受;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也是在多种激烈的冲突与挑战下进行的,它常常使得活动者的人性本来面目大白于天下,“应当”与“不应当”都得到了及时的反馈;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有明确的内容和方向,它既以理想的“应当”为参照,又与现实的“榜样”(包括对手)相比较,个人和团体的伦理道德修养水平以及境界的高下优劣之分,一目了然。由于现代体育活动的广泛性及其影响的深远性,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发挥作用的范围非常之广,影响也非常深远。从个人的角度看,体育永远是个人精神风尚展示的最佳场所;从民族国家来看,体育与民族的命运,民族的解放和民族的振兴有着天然血肉般的联系,体育的精神风尚就是民族国家精神风尚的优秀代表和最佳伦理道德教育与激励资源;从全人类来看,体育伦理文化精神已逐渐演化成为一种世界的伦理精神,在当代世界,我们谈“全球伦理”而不涉及体育伦理,其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

四、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建构的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当代中国体育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我国有关体育教育的研究在不断加强,逐渐深入到体育的各个方面,如体制与机制、伦理与法制、教育与训练、经营与管理、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结构与功能特征、市场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等。从纵向发展来看,毋庸置疑,我国体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然而,从横向上看,我国体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质量与速度等要求相对照,依然存在较大落差;与国际先进的当代体育文化相比,多方差距十分明显。这种差距不仅证实了我国现代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毫无选择地被置于大社会中,与其他领域一样艰难地发生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且它逻辑地反映着体育人文研究的相对滞后。因此,处在建设与发展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体育与社会主义市场规范相互契合之问题尤其不能脱离我们研究的视阈。“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的建构”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引人注目的理念,既考虑周全,又意蕴深远。然而,它们既未得到完整深刻之阐述,也没有得到具体完整之落实。本文就当代中国体育伦理(结合法律)建构进行研究,旨在既探求中国体育良性发展之道,又发掘和展现其深远意义。具体说来,其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建立完整的体育规范体系。以往我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体育科技领域,较少涉及体育伦理和法制规范。而社会主义体育市场的良性发展,首先必须树立市场主体的规范意识,并把它同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宏观管理以及现代的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将其转化为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只有科技、法制与伦理三位一体协同建构,才能形成完整而良性运行的体育体系。

第二,有助于对体育文化的扬弃。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运行方式,也是人类一种能动的活动方式。因此,为了保证中国体育规范化发展,我们必须在研究和借鉴西方行之有效之市场方法的同时,努力学习唯物辩证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成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理性精神。由此可见,中国体育规范化过程,必然是我们对中外体育文化的扬弃过程,尤其是一种中西融合基础上的体育伦理与法制文化创新过程。

第三,有助于对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发展进行合理的理论解析与辩护。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未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体制的摩擦仍很严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和矛盾,往往容易错误地归结到市场经济之上。体育伦理与法制规范化发展之理论与实践的相对贫乏,一时又难以做出透彻解析并进行有力辩护,这势必要影响到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民的信念与决心。对当代我国体育伦理之研究与合理建构,其目的就在于对我国体育市场的合理性进行理论的解析与辩护,为其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