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应收账款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收账款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收账款特征

第1篇: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管理 信用政策 国有资产

目前,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金额较大,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而且有着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地探究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所在,制定对策,以期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力度,提高管理效果。本文将尝试着从各个角度,更加全面地探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一、应收账款概述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

目前国内对于应收账款的含义有两种说法比较具有代表性。

王志坚(2003)认为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赊销产品、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

宋献中、熊楚熊(2000)指出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应收但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款项。

可以看出第一个含义简单扼要,但只是对应收账款作了一个表面上的描述;而第二个含义则揭示了应收账款的重要特征,便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应收账款。

(二)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1、商业竞争

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对于同等的产品价格、类似的质量水平、一样的售后服务,实行赊销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将大于现金销售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这是为顾客将从赊销中得到的好处。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由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2、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

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这也是导致了应收账款。当然,现实生活中现金销售是很普遍的,特别是零售企业更常见。不过就一般批发和大量生产企业来讲,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不同。这是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的缘故。结算手段越是落后,结算所需时间就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而造成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也不是应收账款的主要内容,本文不再对它进行深入讨论,而只论述属于商业信用的应收账款。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既然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那么其管理的目标就是求得利润。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地投资,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因此,应收账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采用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所付出的代价之间进行权衡。

二、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国有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着风险意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关分析等问题。目前,随着应收账款问题的日益突出,国有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对应收账款的本质和特征认识不清,难以准确把握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控制点,致使管理制度不完善。

(二)没有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不少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理念是“回款、要钱”,一味地追求高回款率,一味地要求加大回款力度,而不是首先考虑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应服从企业资产管理的大目标,使得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实际上成了仅仅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和对收回欠款过程的监督,往往会使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难以站在资产管理的高度,全局性地看待问题。

(三)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僵化,管理方法缺乏创新

不少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僵化,管理方法缺乏创新,管理方式比较单一。没有看到应收账款的回款工作的特点,是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打交道,是一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作,因此也就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机制,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根据销售人员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去组织、安排他们的工作,使销售人员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四)催款、回款方式单一

很多国有企业在催讨应收账款时,只知要钱,不知变通,不能够利用各种不同的途径催款,不知道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回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应收账款管理策略

(一)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的有力保证。企业应该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业务流程,保证企业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如销售部门需要努力完成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财务部门需要及时办理资金结算、加强对相关票据管理,认真、详细地登记有关票据、凭证、合同、业务情况等,并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

同时,企业对应收账款坏账的管理也应制度化、规范化。对已产生的坏账,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依照会计制度进行处理,并进行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应及时入账,防止形成账外资金。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有助于保证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不脱节、不滞后。

(二)根据企业资产管理的整体目标制定应收账款管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由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收账政策等四个可控要素所组成的,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最基本的政策和措施。应收账款管理,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一部分,必须要服从企业资产管理的整体目标。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应按照以下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1、定期调整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的调整,是在对客户的信用品质进行了充分的评价后,根据市场的竞争情况和企业自身的资产状况、抗风险能力进行的。由于客户的信用品质、市场的竞争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状况不断变化,企业应当定期甚至不定期地进行信用标准调整。企业调整信用标准时,一方面要考虑到信用标准过严可能会使企业的坏账损失减少,但也会导致销售量下降、库存增加而影响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放宽信用标准使企业扩大销售,以及因此带来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增加的可能性。所以,调整信用标准,一定要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断标准,只有在确实可以获得边际利润的情况下才能调整放宽信用标准;反之,则应制定较为严格的信用标准,减少坏账损失。总之,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首先应考虑到企业资产管理的需要,保证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2、经常评估、调整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的合称。企业需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管理需要,经常对信用条件进行评估和调整。企业在进行信用条件的评估和调整时,应充分考虑到信用条件的评估和调整对企业销售量的影响及给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和回款时间带来变化的可能性,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信用条件的调整所产生的收益和成本做出分析比较,从而制定出最佳的信用条件。

3、制定适中的收账政策

国有企业应经常对本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以及不同收账方式下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收账费用支出与坏账损失比率,制定适中的收账政策,使企业的收账政策始终保持在一种经济可行的状态下。

可见,根据企业资产管理的整体目标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就是要求国有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要从企业资产管理的总目标出发,既要保持企业资产处于最佳结构,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又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扩大销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加强机制管理,改变管理模式僵化的现状

在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中,既要加强制度管理,又要加强机制管理,创立两种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维护客户的良好关系,保护客户的声誉,充分发挥销售人员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例如,根据客户的地域、文化等特点划分出管理区域,结合销售人员自身特长,将管理区域进行分配,使销售人员的特长与客户的地域特点、文化特征等因素相吻合,以取得最佳的销售和回款效果。同时,企业还要加强销售部门的组织管理,相互协作,形成强大的合力。

(四)运用多种收款方式,降低和分散应收账款风险

企业不仅要积极的采取收取现金、银行汇票等直接收款方式,同时还应在间接收款方式上多做创新。例如,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协助客户解决其应收账款的问题来达到自身回款的目的;再如,对一些客户,也可以采用以物抵债或以货抵债的方法。当然,采取这种方法时应解决好物或货的价值确认等问题。总之,多采取一些灵活的收款方式,是降低和分散应收账款风险、提高企业应收账款回款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采用新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是可以采用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是以企业开展贸易或服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支持的资产证券化。它是将应收账款直接出售给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设信托机构,信托机构则通过特设托收账户对证券化的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和管理,并负责向投资企业清偿本金和利息。

从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流程来看,出售应收账款的企业,即应收账款原收益所有权人,出售以后原本回收周期长、流动性较低的应收账款转变成为商业票据等流动性强的证券资产,或者是货币资金,这就提高了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加强了流动性,大大提高了资产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个企业的效益。

以上对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国有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既要看到应收账款具有“双刃剑”的特点,又要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管理有着资产管理的性质,对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着重要的作用,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才能真正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最终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志坚.财务管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2]宋献中,熊楚熊.公司理财[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第2篇: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一、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1.应收账款规模的统计分析

(1)应收账款金额的统计分析应收账款的金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应收账款的规模大小,本文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从而对制造业应收账款的规模进行一定的认知和评价。

(2)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以及营业收人比重的描述性统计不同的公司规模大小不一样,不能仅仅通过应收账款的多少来评价该公司的经营现状,因此本文选取了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以及应收账款占营业收人的比重这两个指标来进一步衡量应收账款规模。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主要帮助衡量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是否得当,是否会由于应收项目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应收账款占营业收人的比重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营业收人中有多大一部分是由赊销带来的。由于现销收入才能够真正为企业资金周转提供保证,因此该指标也常被用来衡量利润质量。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以及营业收入的比重。

从2012-2014年的趋势来看,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与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由19.69%上升至22.49%;应收账款占营业收人的比重由23.03%上升至26.04%。说明我国制造业的各项交易中赊销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提高应收账款质量进而建立起良好的信用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统计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收回应收账款的能力,因此本文用该指标来评价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

首先根据2014年1642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将2012-201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进行比较,得出应收账款周转率近几年的变化趋势。

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化趋势2013年的周转率达到最高点6004次,但2012年和2014年的周转率均未达到其三十分之一。该数据说明这三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对销售资金的管理能力有很大的波动性,虽然2013年所显示的数据表明应收账款流动速度短期提高了很多,但随后一年的急剧下滑表明应收账款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二、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制造型企业拥有生产周期长、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工序复杂等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资金占用比重较大、回收周期长、资金流动慢、坏账率较高等特点。总体而言,我国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应收账款总体规模较大

我国制造型企业普遍采用快速扩张的销售战略,且其产品单价较高,导致在企业销售过程中,往往采用赊销或分期支付等结算方式。从上述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总体规模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大。规模总量最大的达到300多亿,并且有16家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超过100亿;此外,应收账款占营业收人的平均比重也达到26.04%,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比重偏大。

2.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慢,且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由于制造型企业生产周期长、运输时间长、投人使用时间长等特征,其应收账款回款周期相比其他行业较长。欧美国家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款周期在一个月左右,而国内制造型企业的平均收账期为93.99天,其中有1269?20?家应收账款平均回款周期超过一个月,占总数的77.28%。由此可见,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周期有较大的缩短空间。此外,由2012-2014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十分不稳定,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说明应收账款的管理并不是很完善,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3.应收账款坏账率较高

我国企业赊销比例大约是20%,但平均坏账率达到5%-10%。而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但平均坏账率仅有0.25%-0.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市场的信用体系要比国内完善许多,虽然赊销比例是国内的4.5倍,但坏账率仅有国内的二十分之一。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对三年以上的赊销款,企业应当全部计提坏账准备。但实际情况是,有些企业对该类赊销款的计提比例连50%都不到,只将五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全部列人坏账准备。国内部分企业正是钻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规范的漏洞,通过借助应收账款的增减来调节利润,这对企业未来的业绩变化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4.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大多数制造企业习惯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销售管理上,忽视了对应收账款质量管理。我国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常常只关注于账款的登记和催收。虽然2012-2014年的应收账款规模较稳定,但周转率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说明应收账款的管理仍存在问题。

三、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的建议

1.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

首先,重视应收账款风险,健全应收账款客户授信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各级人员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赊销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以提议管理层成立赊销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会每年要对授信名单、授信金额、授信期限等进行重新核定,并根据各类客户不同的信用等级给予相应的授信期限和授信额度。其次,准确分析客户的信用情况。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客户信用方面的相关信息整体综合考查,通过一系列信用标准评估方法来确定该客户的信用评级,并以此来评价该客户的风险程度。最后,确定适合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过低,可能会降低顾客的消费导致销售业绩下滑;信用额度过高又容易使资金成本和收账风险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当选择一个对公司而言相对适当的信用额度,并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将授信额度根据客户资信评价结果在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之间进行分配。

2.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实现价值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之间的功效、

质量日趋雷同,绝大部分商品都处于相对供过于求的状态。如今人们有着更多个性化的需求,单一雷同的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具备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竞争者相比要有相对的优势,而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价格、服务和结算期上。许多企业都在结算期上做文章,从而导致应收账款质量的下降,容易形成呆坏账。因此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应收账款质量问题,就应当对传统的竞争思维模式提出质疑,打破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默认规则或前提假设,并重新建立新的市场边界;规避现有行业存在的激烈竞争,关注潜在的需求。从而提髙企业产品竞争力,实现顾客价值的巨大突破,达到价值创新,提高应收账款质量。

3.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催收工作

(1)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企业可以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来了解其账龄结构分布以及逾期款项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等。企业要根据逾期金额和逾期时间来采取不同的催收措施。对于没有逾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懈怠,应当分析其在赊销期内付款的规律变化,以便在客户出现财务状况恶化迹象时,及吋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应收账款催收的难度会随着逾期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成为坏账的概率也随之提高。因此要依据赊销款逾期时间的长短,对逾期客户相应地采取由温和到强硬的催收措施。企业在选择催收程序时,可根据逾期时间从短到长,依次选择信函或传真催收、派人上门催收、诉讼等方式。

4.提高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应将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视为坏账,予以核销。而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3年以上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才能确认为坏账损失,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坏账准备计提不够,现有的应收账款中包括大量的高账龄应收账款,虚增了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也应该遵循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将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视为坏账,予以核销。虽然短期来看,将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对国家的税收影响较大;但从长期来看,只有国家从制度上做了规定,才能促进上市公司整体的良性发展,才会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和盈利能力,从而增加国家的税收收人。

5.拓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尽管赊销对企业有着显而易见的促销作用,但由于应收账款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周转与日常开支,容易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应收账款保理是指企业将满足一定条件的未到期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通过应收账款的转让贴现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进而加快资金周转。通过拓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可以加快资金周转、增强销售能力、改善财务报表,对于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回收率较低的制造型企业而言,有助于提升应收账款质量。

第3篇: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 应收账款 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 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目前很多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一、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一)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法律意识的欠缺

在签订合同时,多数施工企业急于承揽到工程,没有认识分析和审核合同文件中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纠纷处理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或工程竣工结算时,双方发生纠纷,致使企业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损失在所难免。

2、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具有各级各类施工资质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在投标前,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到工程,没有对建设单位的资金情况、社会信誉、工程施工过程是否按进度拨款、付款方式以及竣工后的支付能力等做深入调查,只是盲目投标签订施工合同,从而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导致大量应收账款被拖欠,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流动。

3、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常常将完成的工程量与工资报酬进行挂钩,如此一来,非常容易出现施工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忽视了工程的回款,只关心工程量的完成情况,从而使得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然而,施工企业并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应对这部分应收账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淀,致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行和发展。

4、其他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出现应收账款风险还与商业票据应用过少;发包方资金紧张,无力还款;社会信用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有关。

(二)应收账款风险的表现

1、施工企业出现应收账款风险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拖欠货款。当企业出现拖欠货款时,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致使企业丧失有利的投资机会,阻碍企业扩大再生产,而且如果货款拖欠时间过长,极有可能变为呆账坏账;第二,呆账。所谓呆账是指企业本金或利息到期后(至少一个月后)仍未偿付,处于呆滞状况,但还没有成为坏账的暂付、应收款项;第三,坏账。所谓坏账是指应收款项企业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或者无法收回。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会给企业带来风险,致使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如果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就有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

2、应收账款给施工企业带来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出现应收账款在所难免,应收账款可能夸大企业的经营成果,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是坏账损失,存在坏账成本。应收账款上反映的盈利并不是真实的盈利,多数施工企业为了体现真实资产经济利益,要求对应收款项提取坏账准备,充分估计一些潜在的盈利转变成损失。应收账款造成企业资金困难,延迟企业现金流入。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扩大产值和利润,不断通过市场拓展承接工程进行施工,然而,新增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支付。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需要充分认识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改变企业领导轻管理、重生产经营的观念。对于账龄长、数额大的应收账款,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切实组织好清收组的清欠工作,成立以行政第一管理者为组长的应收账款清收组。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清欠工作需要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这不仅是财务等个别部门的事。

2、设置专门的赊销和征信部门

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在施工企业应当建立设置专门的赊销和征信部门,及时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将调查结果及时交给征信部门,实施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确定客户的付款能力(依据企业信用评级结果),减少不必要应收账款的产生。

3、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当采用应收款项账龄法和应收款项重要程度相结合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明确应收款项重要性特征判定的标准、风险评估和减值测试、坏账准备的确认方法和计提标准。制定应收款项风险管理范围,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企业不应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但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4、制定应收款项风险分类及认定标准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依据公司实际情况,以独立法人为单位,将五大应收账款余额以及占应收账款合计10%以上的余额确认为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对于主要客户为铁道部下属的铁路局、铁路公司及其控股公司的单位,可以以这类客户应收款项余额的合计数,依据上述标准,判断其是否为单项重大的应收款项。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出现应收账款不可避免,因此,企业应当加强项目的事前风险评估和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努力在规避应收账款风险与提高营销收入之间寻找协调平衡的最优方案,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有效地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降低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才能保证应收账款价值的最终实现,才能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荔红.浅析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J].中国集团经济,2010. 8

[2]赖黎.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 6

第4篇: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一般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周期性较强的上市公司中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对这些公司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中集集团(000039)为例,对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结合公司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该公司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应收账款;分析控制;周期性

1 中集集团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中集集团于1980 年1 月创立于深圳, 1994 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主要股东为中远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是国有控股的公众上市公司。公司致力于在如下主要的业务领域: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和化工装备、海洋工程、物流服务、空港设备等,提供高品质与可信赖的装备和服务。作为一家为全球市场服务的跨国经营集团,中集在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拥有200 余家成员企业,客户和销售网络分布在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 年,6.4 万优秀的中集员工,创造了543.34 亿元的销售业绩,净利润19.39 亿元。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表示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被购买单位所占用的资金。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率。表1是中集集团2008-2012年应收账款相关财务数据。

注:1)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2)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100% 一般周转率越高,企业营运效率越高

3)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一般含量越高,企业资金越充足

2008-2012年,全球正好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对于周期性较强的中集集团受到这两次危机的影响尤为严重,这就更需要注意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和管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最重要的现金流和净利润现金含量。从表1可以看到,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越高,企业的净利润现金含量越高,而这又与企业周期性性质和全球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

2 中集集团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结合2008-2013年的财务报告,中集集团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应收账款风险与中集集团客户企业特征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些客户主要从事国际物流运输,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就导致中集集团应收账款对国际经济形势异常敏感,从表1的2008-200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观察到。同时企业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功夫,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

2)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不严对应收账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表1可以看到,企业的营业收入在2009年和2012年都出现了较严重的负增长,而同期的相关成本却依然较高,净利润率较低,为了尽快改善经营状况,企业扩大销售,提高营业收入,但同时应收账款也大幅度的增加,使企业资金变现能力减弱,为企业经营带来隐患。

3)企业经营涉及不同行业和国家增加应收账款的风险,中集集团的应收账款涉及6个行业,多种币种,特别是以美元和欧元进行结算的应收账款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一半,在中国经济不断崛起,人民币升值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应收账款导致的潜在汇兑损失风险也越来越大,据2013年中集集团半年报可以看到,2013年1-6月的汇兑净损失为17140.8万,而2012年1-6月的汇兑收益为1176.8万元。应收账款是企业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是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标志,在当今全球竞争中,企业在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中把握先机,不仅提高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中集集团尤为如此,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不仅涉及到资金如何正常回笼,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效率;更涉及到如何降低坏账风险。如2013年6月,企业的坏账准备达到38696.9万元,占到应收账款总额的2.95%,而同期企业的净利润率仅为2.5%,这相当于要额外增加1547876万元的营业收入。如果减少坏账的发生,相当于额外增加了1547876万元的营业收入。

3 中集集团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建议

为了减少或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中集集团的应收账款可采用全方位控制。

1)事前控制

在应收账款发生前,要对签订合同的客户信用进行评估和调查,简历客户信用档案,在合同谈判中,要清晰付款条件和违约责任。划分客户信用等级,对优质客户给于优惠条件予以激励。

2)事中控制

签订合同后,严格授权和收款责任,具体到部门和个人,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加强应收账款内控管理,对应收账款涉及的授权要分离和相互制约。对于中集集团这类周期性波动的行业,一定要对经济情况有所预判,严格应收账款的审批程序。

3)事后控制

形成应收账款后,要分析应收账款的风险,多渠道转移和规避风险,如中集集团应收账款中的汇率风险,可以进行远期交易规避。此外对形成的坏账,要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建立一套合理的收款程序和制度,定期更新客户信用档案。

4 总结

中集集团应收账款在上市公司中较典型,它的复杂性和周期性,要求经营者必须要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现金流,全方位风险控制法,把风险控制在源头,力争使企业的风险损失最小。

【参考文献】

[1]2008-2012年中集集团年度财务报告

[2]2013年中集集团半年度财务报告

第5篇: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现金流;利润质量

一、应收账款含义及成因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采取信用销售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企业经营的外部原因。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许多企业为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必然选择多样化的销售方式。赊销是传统的扩大销售规模的重要手段,因此赊销也成为了多样化销售方式下的一个重要选择。一方面,企业通过赊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也促进了企业信用度的交流与发展。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又恶意的拖欠账款,甚至事先在合同中暗设陷阱,造成收款方的巨大损失。

第二,企业经营的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商品交付时间和货款到账时间的不一致。另外,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也导致了许多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笼。第三,企业财务部门内部管理不完善,自身防范意识淡薄,缺乏相对完善健全的内控制度。而同时在信用管理上也缺乏创新。

因此,应收账款在实现其增加销售和减少存货的功能同时,也让企业付出了成本。该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等。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信用管理体系,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没有科学依据,完全依靠经验管理。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体系,对每笔或者多笔具有相同特征的应收账款进行统一的信用评估。针对信用程度低的款项,可以考虑提早加紧催收,而对于信用程度高的款项,不仅不用担心收回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更加合理的计提坏账准备,减少因为该应收账款而形成的坏账成本。

(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过高,某些企业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大量的使用赊销手段。并且完全忽略了在赊销中应该加速现金回笼。这样导致了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一方面,高比例的应收账款意味着坏账准备的增加,即流动资产的不实;另一方面,超高比例的应收账款往往暗藏猫腻,存在大量的虚构交易等违规行为。

(三)应收账款账龄老、不计提现象严重,部分企业为了保持财务报表的数字成果。同时为了掩盖企业亏损的真实情况,对于部分账龄较老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据调查,我国应收账款平均拖欠天数为90天,而美国仅为7天。应收账款账龄增加导致收回风险进一步增大。

(四)企业风险缺乏风险意识,盲目的追求市场规模与产品销量,导致企业对赊购方缺乏相应的风险认识。对可能发生损失的应收账款并不加以充分评估,片面的追求账面利润。

(五)内控制度缺乏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基础工作不健全,许多企业在交易的时候并不在意买卖双方约定合同的完善有效性,忽略其中存在的漏洞,更有甚者完全没有相关合同;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也是目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许多企业实行销售人员绩效与销售额挂钩。因此在销售过程中,大部分业务员更加片面的追求销售规模的扩大和销售额的扩大,完成销售任务使应收账款大幅上升;最后,内部会计制度控制不严也是目前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许多企业既无信用评价制度作为评估基础,亦不及时的清算和催收,更有甚者对挂账已久的应收账款不加以核实。

(六)市场的法制建设落后,这也导致了目前企业间出现三角债、循环债,即使企业在经济纠纷中获得胜诉也拿不到钱。另外,某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重,导致应收账款挂账多年而无人问津。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

(一)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其中信用政策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信用政策包含三个重要的因素,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信用标准是企业在商业活动中,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而必须提供的信息。通常这个标准是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信用标准决定了企业必须在销售规模与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和机会成本之间做出一个平衡的决策。信用条件指企业要求对方偿还应收账款的条件,也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折扣额度。收账政策是指对方企业违反信用条件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必然导致收账成本的增加。因此,合理的信用政策综合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之间的影响。

(二)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针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事后管理固然重要,但是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业值得重视。首先,健全企业考核指标体系,目前许多等企业的考核仅以销售规模来评价,而忽略了应收账款对企业正常现金流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本文建议,把收回现金也作为一个考核的指标更加合理。其次,要充分发挥信用政策的参与作用,起到事前管理的作用。实施信用政策前,对企业客户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估,针对信用状况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信用管理手段。

(三)合理利用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是指对商品价目单中所列的商品价格,根据批发、零售、特约经销等不同销售对象,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现金折扣通常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过程中。企业为鼓励客户提前偿付货款,会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债务人越早付款享受的折扣比例越高。企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冲减财务费用,并可在税前扣除,但不得减少销售收入而少缴流转税。

第6篇: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摘要: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赊销与赊购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虽然企业更希望现销而不是赊销,但是竞争的压力迫使许多企业提供信用业务即赊销。这种压力在煤炭销售中尤为突出,表现为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不断增加。如何制定正确的信用政策、管现好应收账款是从事煤炭销售人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应收账款;煤炭销售;管理

应收账款是煤炭企业为扩大销售采取赊销方式而形成的短期对外投资,但同时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坏账损失风险。针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实施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强化信用决策,做好客户的信息管理、信用分析、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等工作,可以从根本上防范出现坏账损失的风险,促使煤炭企业的应收账款处于一个合理的经济额度,确保煤炭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和效益的增长,现就分析应收账款在煤销售中的作用与管理。

1应收账款的功能

应收账款在煤炭销售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1 促进销售的功能当前煤炭市场总体上表现为供大于求,煤炭销售的作用逐渐实出,竞争日益烈,单纯依赖现销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严峻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双方的选择空间增大,可以要求现购,也可以要求赊购。煤炭销售企业在销拘同时向购买方提供一定期限内无偿使用的资金,对购买方而言具有极大吸引力。尤其是煤炭销售淡季,产品销售不畅、市场萎缩、竞争不利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的这种功能更为实出。

1.2 减少煤炭库存的功能赊销可以增加煤炭销售的实现,加快产品向销售收入的转化速度,从而对降低煤炭库存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缩短煤炭产品的库存时间,降低仓储使用费、管理费用等支出。因此在煤炭存货较多时,企业可以采取较为优惠的条件进行赊销,尽快实现产品向收入的转化,变持有产品为持有应收账款,以节约各项存货支出。

2信用政策

为了降低应收账款的成本,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首先应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减少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的发生。

2.1 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如果企业信用标准过高,会使一些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的标准而被企业拒之门外;如果信用标准太低,虽然有利于扩大销售、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但同时也会导致坏账风险加大和收账费用增加。

风险、收益、成本的对称性关系到企业信用标准的确定,使企业面临两难的选择。有效的途径是在制定信用标准前了解影响信用标准制拘几个基本因素:其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面对竞争对手,企业首先忌的是如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保持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其二,企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的强弱,对信用标准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企业有较强违约风险承担能力,就可以采用较低的信用隹争取市场,扩大销售。但是如果这种能力较弱,也只能以放弃一部分市场代价,采用严格的信用标准尽可能降低违约风险的程度。其三,客户的资信度。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时,必须对客房的资信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对信用标准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的效果。但实际情况各企业有所不同,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结合以往的经验,具体分析、判断,不能机械地遵循。

2.2 制定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现金折扣。

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的时间限定。延长信用期限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增加毛利,但不适当的延长信用期限可能会使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增加,也会引起机会成本增加。是否给予客户延长信用期限,应视延长信用期限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否大于增加的成本而定。

煤炭销售市场也可以考虑引入现金折扣的优惠政策,确定一批信用好,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客户,给予不同的现金折扣优惠。

2.3 应收账款的收账政策现行应收账款收账政策一般包括法律诉讼、债务重组、解除债务链、委托清收等几种。解除债务链是煤炭企业常用的一种收账政策,它的好处在于不损失应收账款,但缺点是易形成新的拖欠。委拖清收是国外近年兴起的一种收账政策,我国还很少采用,并且收账费用较高。企业为维护其合法权益,往往会采取法律诉讼的方式,但这不是一种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实际上有些信用品质良好的客户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如期付款,这时,如果企业直接向法院,不仅会花费相当数额的诉讼费用,而且除非法院裁决客户破产,否则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基于此,企业如果能与客户商量一个折衷的方案,也许能收回大部分货款,即通过债务重组,解决货款拖欠。具体可以通过延长信用期限、减少应收账款数额、以资产清偿债务等方式。债务重组即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又可以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密切相互间的关系,有利于巩固市场,建立人性化的营销网络。

2.4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工资,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

(1)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也就是应收账款结构的分析,具体做法是在应收账款中划分出尚未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和逾期账款,分别计算出它们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总体分析账款的可能坏账程度。然后对逾期部分进一步细分为逾期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三年以上,或更细分一点:以此判断分析回收的可能性。虽然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坏账可能很小,但也不可以放松管理、监督。

第7篇: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关键词] 国际保理债权让与应收账款

一、债权让与作为国际保理特征之分析

相对于出口商和进口商的基础交易而言,作为第三人的保理商以提供国际保理服务为对价,取得了向债权人收取应收账款的权利,但与此同时,保理商也负有向供应商付款的责任,并承担本不应由他承担的债务人的信用风险,保理商权利义务的享有均源自于国际保理赖以运行的法律基础。对国际保理法律基础的认识曾有委托说、债权质押说,上述两种观点均未能正确揭示保理的本质特征,基于以下理由,笔者认为保理的本质在于其债权让与特征:

1.供应商将应收账款叙作保理业务后,不再承担债务人信用风险,也不享有收款的义务和权利,保理商则有权持有发票副本等单据直接向债务人收款,并自己承担信用风险,进行账务管理。债务人只需要且必须通过向保理商付款才能解除其基础合同义务,保理商成为债务人惟一的债权人。换言之,出口商通过与保理商之间的出口保理协议将其对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了保理商,出口商退出债权债务关系,保理商取代了债权人的地位。

2.在国际保理的业务流程中,供应商的通知义务是保理业务开展的关键,即其应当在发货后,将代表应收账款的发票副本等单据交给出口保理商,并通知债务人已将应收账款转让给该保理商的事实,从而债务人负有将货款付给该保理商的义务。此后,保理商取代了供应商向债务人发出付款通知并负责到期收款。

3.国际保理蓬勃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多种功能的实现:收取应收账款、进行贸易融资、承担信用风险和销售账务管理等,而委托、债权质押只具有上述某一方面的功能。国际保理上述四种功能的实现正基于其应收账款转让本质。应收账款的所有权从出口商处转让至保理商后,应收账款的主要风险――债务人信用风险随着应收账款的所有权一并转移给保理商,保理商必须承担信用风险;保理商为了实现通过受让行为所获得的债权,必须负责收取应收账款并对反映应收账款的销售账目进行管理;作为应收账款的受让人,保理商应对有偿受让的应收账款支付相应对价,供应商通过这一对价即可获得赊销项下的货款,从而得到了资金融通。

有关国际保理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问题,大多数国家并未制定专门立法,通常适用一般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则进行处理:债务人与供应商的贸易合同通常规定了供应商可以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保理商作为受让人,通过受让获得的应收账款债权不能优于转让人即供应商,债务人基于贸易合同可以对抗供应商的抗辩,同样也可以对抗保理商;代表应收账款债权的发票及其他装运单据不具有流通证券属性,只能由保理商和供应商通过签署出口保理协议来完成应收账款转让。

二、国际保理应收账款转让制度在我国的现状

我国有关应收账款转让的国内立法主要体现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民法通则》采取债务人同意主义的债权让与模式,规定债权转让应取得债务人同意。该规定旨在维护债务人的利益和交易秩序,但限制合同权利自由转让的规定却漠视了债权人的权利自由,阻碍了保理业务市场的形成。《合同法》对债权让与的规定较之《民法通则》更加细致,对债权的可让与性、债权让与方式、让与效力等问题都做了颇为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债权流动的客观诉求,是我国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律基础。但是我国现有债权让与现有法律制度仍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合同法》应收账款转让条款的规定过于原则概括,而国际保理业务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都无法用现有法律规范进行调整,例如,对于债权让与通知的效力、将来债权的让与性、债权归属的优先权、债权的多次转让、保理的法律适用规则和纠纷解决机制等国际保理业务运作的基本内容都没有涉及,而上述问题在有关国际条约和一般国家法律中都有详细规定。

三、我国国际保理应收账款转让法律制度之构建措施

由于缺乏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始终比较缓慢,因此,完善我国国际保理应收账款转让法律制度必须健全债权让与法律制度。具体而言,应当制定以《合同法》中债权转让为基础的专门适用于国际保理的单行法。国际保理中的应收账款属于民法中的债权转让,有关国际保理的法律问题,通常适用一般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则进行处理。然而,较之于一般民法上的债权转让,国际保理中的应收账款转让又有其独特之处。例如,供应商和保理商之间的国际保理合同可以约定,在应收账款确定后、供应商发货前的某些情况下,保理商可以单方面撤销这种转让而使应收账款转让处于不确定状态。这种规定即赋予保理商有权根据债务人资信等状况的变化来适时调整所受让的应收账款范围,以减少自己承担的风险,也可促使出口商防范贸易风险,既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又能充分发挥国际保理支付与结算手段的作用。

依据债权让与法理,让与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不可让与的债权大致可分为三类:依其性质不得让与的债权、依当事人的特别约定不得让与的债权、法律规定不得让与的债权。在国际保理的实践中,依据通知主义,债务人接到通知后应收账款转让即发生效力,但是,如果出口商和债务人的基础贸易合同存在“禁止转让条款”时,应收账款能否转让?尽管《合同法》对债权转让作了规定,但其有关规定仍然因为过于原则简单而无法解决保理业务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这一问题需要制定专门的保理法律进行规范。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债务人和供应商可以在合同别约定,禁止供应商将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转让给第三人。这种约定对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效力的影响,各国立法与实践做法各不相同。英国成文法对此无明文规定,判例法确立的原则是:这种转让对债务人无效,而且债权转让根本无效。《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账款转让公约》则承认这种条款不影响债权转让,但是应对转让进行适当限制。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若当事人在基础合同中对应收账款转让有禁止性规定或在合同之外有类似规定,则该禁止转让规定有效,所涉及的应收账款转让无效。这一规定增加了保理商的经营风险,不利于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不能有效保护作为善意受让人的保理商。因此,我国应借鉴美国和上述国际公约的规定,对基础合同中的禁止转让条款的效力进行适当限制,以适应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转让的特点。由于出口商与债务人之间的基础合同和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的出口保理合同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独立合同,在法律适用方面也往往不同,于是导致保理商难以依据出口保理合同中的应收账款转让条款对抗作为出口保理合同第三人的债务人,因此,保理商一般会在出口保理合同中要求出口商在其与债务人之间签订的基础合同不得含有禁止应收账款转让的条款。如果基础合同含有此类条款,为防止日后应收账款转让限制而引起的风险,保理商也会要求基础合同双方当事人修改类似条款。

第8篇: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首先,应该改变企业重销售、轻回款的观念,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缩短货币回笼周期;其次,要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再次,针对面对的市场状况和客户群状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等;最后,要选择恰当的货款结算方式,尽量避免采用风险大的收款方式。

为了达到少发生应收账款的目的,企业要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尽早收回款项。本文仅就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加以较深入的探讨,以增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可持续性。

对于应收账款,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日常管理。

一、追踪分析

在应收账款发生时,就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应收账款是存货变现过程的中间环节,对应收账款实施追踪分析的重点,应在赊销商品的销售与变现方面。对赊销方面而言,如果能顺利地实现销售,客户信用品质良好,则赊销点企业如期足额收回客户欠款就有保证;如果客户也出现赊销或积压,就意味着与应付账款相对的现金支付能力的不足,赊销方就应该密切关注客户的信用品质和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序,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确保应收账款的收回。

二、账龄分析

企业应收账款的发生时间及收回期不是统一的,一般情况下,到期未还的,拖欠时间越长,账款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高,所以,企业应将应收款回收期进行重点分析,根据时间长短列表,统计不同时间到期的应收账款,对逾期的应收账款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对重点客户则展开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尽量找出发生拖欠的原因,其目的,一是对以后应收账款的发生作参考,及时调整企业的信用政策;二是采用不同的收账政策,采取变通措施,尽量收回欠款;三是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分散缓解其带来的风险,使对企业的影响最小化。

三、收现保证率分析

企业当期现金支付需要量与当期应收账款收现额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矛盾,并呈现出预付性与滞后性的差异特征,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对应收账款收现水平制定一个必要的控制标准,这就是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数量扣除各种可靠、稳定来源后的差额,必须通过应收账款有效收现予以弥补的最低保证程度。

四、收账程序与方式

收账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最重要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应收账款收账的程序一般是:信函通知催收、电话催收、派员面谈催收、法律途径强收。当客户拖欠账款时,要先给客户一封有礼貌的通知信件,接着,可寄出措辞直率的信件,进一步可通过电话催收。如仍无效果,企业的收账人员可直接与客户面谈,协商解决,如依然无法得到解决,则只好采取法律手段,由企业的律师向司法机关提交诉状,强制收回账款。诉讼时,应注意行使保全的法律手段,以保证胜诉时能及时变现,如果胜诉后无法执行,只拿到一张法律“白条”,则官司不如不打,其损失浪费会更大。2.确定合理的讨债法。客户拖欠货款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从性质上看,只有两类:即无力支付的和故意拖欠的。对无力支付的,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经过努力可以东山再起,企业则应进一步帮助客户渡过难关,以便最大额度的收回欠款。如果客户遇到严重困难,濒临破产,已无法恢复活力,则应及时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以期在客户被破产清算时得到最大额度的债权清偿。如果是故意拖欠的,则需要确定合理合法的讨债方式,以期达到收回欠款的目的。

第9篇:应收账款特征范文

【关键词】 应收账款;质量管理;坏账准备

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公司通常采取赊销政策以吸引客户,但赊销导致应收账款的增加,也为公司带来了风险。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逐年沉淀,造成资产质量恶化。加强应收账款质量管理,已成为上市公司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现状

通过对天津地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7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对2008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应收账款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发现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普遍低下,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应收账款数额较大

天津市17家上市公司披露的2008年度财务报告中,应收账款的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和流动资产的比重普遍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8年,有10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10%,其中,创业环保比例高达68.91%;有9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高于20%;有4家公司的这一比例达到30%以上。这两个指标表明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堪忧,长此以往,公司将缺乏可持续发展以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现金流。

(二)应收账款账龄较长

判断应收账款质量的关键是其流动性。逾期应收账款的产生通常源于客户丧失偿付能力或恶意拖欠,逾期时间越长,形成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百利电气只按种类披露了应收账款,从其他16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看到,只有中海油服没有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其余15家都存在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海泰发展和ST天海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比例超过了30%,天房发展和津劝业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比例分别高达75.05%和73.51%(见表2)。

(三)坏账准备计提不足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企业一般对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100%坏账准备,(如表3可见)只有天津港、中国远洋和中海油服达到这一要求,其余上市公司计提坏账准备都远低于这一比例,仅对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才计提100%。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计提比例没有强制性要求,造成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进行盈余管理。一旦提高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往往导致上市公司突现亏损或盈利大幅下降。

(四)关联方应收账款较多

借助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资金或明或暗地流向大股东或其他关联方。一方面上市公司巨额现金的流出,造成资金短缺,使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与偿债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当欠款方以物资抵债时,换来的劣质资产不但不能给公司带来任何转机,反而使公司的不良资产比例上升,加重了公司发展的包袱。如ST天海(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其应收关联方款项合计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高达87.27%(如表4所示)。其中,大新华物流有限公司是其控股股东,所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9.98%。

二、应收账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风险意识

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片面强调扩大销售额,公司没有信用管理部门或信用管理部门在未尽职对客户资信度作深入调查、未对信用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即与新客户签订赊销合同,将产品赊销给对方,造成产品销售出去,形成大量应收账款,货款长期无法收回。这虽然短时间内扩大了销售额,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大量货款被客户拖欠,不仅长期占用公司流动资金,且部分货款最终无法收回,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

有些公司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往往只将销售量或销售额完成情况与工资奖金挂钩,未将销售毛利率、应收账款回收率纳入营销人员考核体系,致使一些营销人员为超额完成销售量或销售额指标,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给公司经营背上沉重包袱,影响了公司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三)财务管理不善,监督失控

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只关注生产与营销,忽视财务管理,没有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不及时核对账目,对应收账款没有进行监控或失去控制,使核算与销售相脱节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或虽然知道公司存在逾期应收账款,但具体该由谁来督办、谁来清查回收没有相关责任部门和催收机制。由此造成了企业的应收账款账龄老化,大量资金沉淀在应收账款上,降低资产运营效率。

(四)账务处理不规范,涉嫌利润操纵

财务部门针对应收账款实际坏账的可能性计提坏账准备是其正常的基本工作程序,一些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会计准则及账务处理程序进行操作,利用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计提比例或人为安排关联方交易,操纵账面利润,最终导致实际坏账却长期挂账的结果。

三、加强应收账款质量管理的对策

加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管理,从应收账款防范机制的建立和逾期债权的处理两方面入手,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加快公司的资金周转,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信用管理,严格信用政策

公司内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或安排专业信用管理人员来管理客户信用。通过实地调查赊销客户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纪录、企业信誉等建立客户信用等级档案,通过加大资信调查力度,从源头上扼制逾期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坏账的形成,避免与有恶意拖欠行为的企业合作。

公司应当根据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级别,结合市场竞争及公司自身承受违约风险的能力,权衡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预计要负担的成本,制定和执行相对严格的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公司的业务活动,把应收账款控制在适当的水平,有效地减少坏账、呆账的发生,使公司资金的回收和周转处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

(二)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合同审批

作为应收账款形成经办人的营销部门和营销人员应当是回收账款的主要责任人,应把货币资金回笼情况纳入销售业绩考核中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对应收账款形成的坏账损失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一定比例的经济责任,调动营销人员对催收应收账款的积极性,增强其风险意识和责任感。

按照相关法律和法规要求,规范合同的格式和内容,重视重大赊销合同的签订、复核,严把赊销合同审批关。赊销批准权应高度集中,所有赊销业务,均需经过有审批资格的经办人员审批后方可办理。公司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制定赊销分级审批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的赊销限额审批权,超过限额必须呈报上一级领导审批,避免业务人员有意识赊销,从中牟取私利。

(三)建立台账制度,动态监测分析

公司应当按照不同客户分别设立应收账款台账,详细记载业务部门及责任人名称、应收账款发生时间、金额、结算方式、合同期限、折扣条件、增减变动、余额、账龄等相关信息,财务部门根据有关资料定期(按月、季、年)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及时向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反映应收账款的收回、余额等信息。

财务部门应配合信用管理部门,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客户品质、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预期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公司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

(四)建立收账制度,加大催收力度

公司确定赊销产品时,就拟定好收账策略,逐步进行账款的回收,做到既收回账款,又不影响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各个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原因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公司需要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对于信用记录好、因某些特殊原因而暂时无法如期付款的客户,则需派人协商解决,达成新的协议,争取妥善友好地解决问题。对于信用记录差、恶意拖欠货款的客户,立即停止对其进行信用赊销,并积极、坚决催收账款,如果催收失败,迅速诉诸法律。

(五)健全坏账准备制度,及时核销坏账

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公司应于每年年末,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即可较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性原则,避免虚盈实亏,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公司应对确认的坏账及时进行核销处理,保证资产的质量。一般符合下列条件,可以确认为坏账;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债务人逾期三年未履行其清偿义务,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

(六)落实《暂行规定》,及时披露关联方交易

因此,当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进行交易时,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2001),并对关联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等事项应及时披露,否则上市公司将承担不及时或不真实的相应责任,相关部门应对此加强监管。

参考文献

[1]胡玉明.财务报表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子健,占慧莲,谢续朋.浅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管理[J].会计之友.2008(3)

[3]朱勤丰.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