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不到黄河不死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不到黄河不死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关于黄河的谚语、俗语1.谚语: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2.俗语:

天下黄河富宁夏

不到黄河心不死

圣人出,黄河清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3.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4.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第2篇: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当我看到扑克牌时,就想到叠纸牌的游戏。想着,想着,又想到了那激烈的场面:那天,我们组的成员都说好带来扑克牌。可是他们都没带来。

我们组只好向外组“请求支援”,请求不到。我只好看别的组叠纸牌。我看见唐加成组成组叠得最高,可惜的是搭到很高的时候,唐加成想精益求精,还要搭下去,结果下面不牢固,“啪”地一声倒下去。远远看去,像一座玲珑宝塔倒了一样。我看见唐加成组的纸牌就那样弱不禁风倒了。连我也替他们惋惜。其他组也不甘落后,拼命地叠。你看,唐加成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扑克,好象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泄气,还要叠。

经过茅老师的话,终于让我们组有了扑克牌,时间不多了,只剩下五分钟了。我们按照唐加成组那样的三角形叠法,一个一个叠了起来。我们本来想让茅老师量的。可是,葛行路还是要搭上去,结果倒了。加油!我心里暗暗说到。

最后,我们组以34CM的长度得了第二,我们连蹦带跳互相拥抱,唐加成组获得了第一。我终于知道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比赛我真是受益非浅。

第3篇: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关键词:汉语;哈语;紧缩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1 紧缩句概述

汉语紧缩句是一种简化了的复句,是由复句的分句和分句凝合而成的,形式上象单句,内部关系却是复句,表达复句所表达的内容。紧,是指紧凑,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念起来只像一个句子形式。缩,是缩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连接词被压缩掉了。构成紧缩句的主体是动词性词组,从形式看,象是一个单句的谓语部分,尤其是与单句中的连谓句比较相象。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紧缩句的谓语部分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陈述内容,这两个陈述内容之间存在着承接,条件,假设,因果等关系。

紧缩句是一种特殊句子,其形式也有多种,简单说来,按关联词语和关系的多寡可以分为单纯形式和多重形式。

(一)单纯形式的紧缩句结构上和普通复句一样也分为用关联词的和不用关联词的两种。

不用关联词的紧缩句

这类紧缩句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

如:你不说我替你说。

此句是转折关系,可以扩展成为“如果你不想说,那么我就替你说”的形式。在此,虽然没有一个关联词,但是在上下文中可以清楚的判断出句子所表达的转折含义。

雨过天晴。

此句是承接关系,句子可以扩展成为“雨过接着天晴”的形式。

使用关联词语的紧缩句

这一类紧缩句格式比较固定。

用单个关联词的紧缩句。

用“就”关联的,可以构成不同关系的紧缩句。

如:去晚了就来不及了。(假设关系)换成:如果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天一亮就出去锻炼。(条件关系)换成:只要天一亮就出去锻炼。

用“才”关联的,可以构成不同关系的紧缩句。

如:无私才能无畏。(条件关系)换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他看了半天才看懂写的是什么。(顺承关系)换成:他看了半天,才看懂写的是什么。

用“又”关联的,可以构成不同关系的紧缩句。

如:说了又说。(并列关系)换成:说了一遍又一遍。

想上台又害怕。(转折关系)换成:虽然想上台,可是又害怕。

D、用“都”关联的,可以构成条件关系的紧缩句。

如:你们说什么我都同意。换成:无论你们说什么,我都同意。

E、用“也”关联的,可以构成不同关系的紧缩句。

如:下雨我们也要干。(假设关系)换成:即使下雨,我们也要干。

我没见过也听说过呀。(转折关系)换成:虽然我没见过,可是我也听说过啊。

F、用“还”关联的,可以构成转折关系的紧缩句。

如:我说了几次还不明白。换成:我说了好几次,可是(他)还是不明白。

一天没吃东西了还没什么食欲。换成:虽然一天没吃东西了,但是还是没什么食欲。

(2)用成套关联词语关联的紧缩句。

有的紧缩句采用了成套的关联词语,这种紧缩句的整体性更强,逻辑关系更密切,紧凑。

A、用“越……越……”关联的,主要表示承接关系和条件关系。相当于“……后来……”、“只要……就……”

如:人越来越多,兴趣也越来越大。

B、用“一……就……”关联的,主要表示承接和条件关系。相当于“……然后……”、“只要……就……”。

如:一走就再没回来。

C、用“非……不……”关联的,主要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除非……否则……”。

如:(今天)我非去不可。

D、用“不……不……”关联的,主要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就……”。

如:不到黄河不死心。

E、用“不……也……”关联的,主要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也……”。

如:冬天,不刮风也冷。

F、用“再……也……”关联的,主要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也……”。

如:困难再多也不怕。

G、用一对代词或数词来关联的,表示假设关系的较多。这一类可以斟酌归入不用关联词语的紧缩句范围中去。

如: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二)由多重复句紧缩成的紧缩句叫多重紧缩句。它可以扩展成为多重复句。

如:你爱信不信。

这个句子可以扩展成:如果你爱信,你就信,你不爱信,你就不信。第一层关系是并列关系,第二层关系是假设关系。

除以上的紧缩句分法,紧缩句还可以根据谓语的主语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1、紧缩句两个谓语的主语不同,即异主语紧缩句。

如:不问不开口,一旦开了口又停不了了。

2、紧缩句两个谓语的主语相同,即同主语紧缩句。

如:你不想去也得去。

3、紧缩句中两个谓语的主语都不出现,即无主语紧缩句。

如:不想你还能想谁呢?

2 紧缩句的哈语表达法

(一)汉语中是假设关系的紧缩句,在哈语中用动词条件式来表达,有时用条件复句或者简单句来表示,有时用否定副动词形式或动词后加mejinXe、majRnXa表示。

如:不到黄河不死心。

degenine CetpejinXe tRnbajdi.

(二)构成条件关系的紧缩句,在哈语中用动词条件式表示或副动词表示,也可以用条件复句来表示。

如: 在哪里你都要好好工作。

qajda bolsada qRzmetti CaqsR istewi/ kerek.

(三)构成让步关系的紧缩句,在哈语中用让步关系的复句来表示,有时用否定动词的条件式和da、de结合或用mejli……bolsRn表示。有时也可用简单句来表示。

如:这个道理不说也明白。

bul qaHjdanR ajtpasada tYsininedi.

(四)构成转折关系的紧缩句,在哈语中用转折复句来表示。

如:你不害怕我害怕。

sen qorRqpasa/ men qorqamRn.

条件不好也干出了成绩。

Xart CHdaj CaqsR bolmasada n*tjCe CarattR.

(五)构成因果关系的紧缩句,在哈语中用因果复句来表示。

如:不同意就别勉强。

qosRlmasa/ zorlanbjaq qoj.

(六)构成承接关系的紧缩句,在哈语中用sajRn、barHan sajRn等表示。

如:我越想越想不明白。

ojlaHan sajRn tYsinbedim.

身体越不好越要加强锻炼。

densawliHi/ naXar bolHan sajRn, XRnRHw kerek.

哈萨克语是黏着语,与汉语的体系有较大差别,因此在表达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的表达方式,而是要根据翻译和上下文的需要,具体选择表达方式,以求得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定京. 现代哈萨克语使用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第4篇: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比喻不付出代价或不做出牺牲,就达不到目的或得不到好处。那么,这个俗语真的是说牺牲孩子的生命以达到捉住狼的目的吗?其实,“孩子”是“鞋子”的讹传。吴方言中,“孩”和“鞋”读音相近,实为“舍不得鞋子”。因狼狡猾多疑,为了逮住它,猎人往往要翻山越岭,因此不能怕费鞋。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旧时提倡女子“三从四德”。此俗语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顺从地跟他生活下去。这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但人怎么能嫁给鸡、狗呢?原来,这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的讹传。乞,乞丐,借指穷家男子;叟,指比女子年龄大很多的老年男子。

有眼不识金镶玉――比喻眼力差,识别不出好人或珍品。其实,“金镶玉”并不是指黄金镶着玉石,而是“荆山玉”。荆山,在今天的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为西周时楚国建国之地。相传楚国的卞和曾在此得到一块璞玉(含玉之石),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均被视为顽石,两次受酷刑,后献给楚文王,方识得宝石,琢之成璧,命名为“和氏璧”。“有眼不识金镶玉”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对问题刨根问底;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和底细。为什么非打破砂锅才能问个究竟呢?砂锅,质脆,碰得裂迹,一裂到底。而“问”是“璺”的谐音误传。璺,与“问”同音,指陶瓷、玻璃等器物上的裂痕,裂开而器物未分离。

不见黄河心不死――比喻决心大,非干到底不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比喻人固执,不走到绝境,决不回心转意。那么,为什么说“黄河”而不说“长江”呢?原来,“黄河”本应为“黄荷”。相传,六盘山的一户农家有个女儿,俊俏如荷花,取名“黄荷”。黄荷与财主家的长工喜雨相爱,却遭到黄荷父亲的反对。喜雨最终相思成疾,临终对母亲说:“不见黄荷心不死……”后也说“不到黄河不死心”。

“连中三元”指什么?

“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清代科举制度规定,秀才参加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中,考取第一名的称为“解元”;会试中,考取第一名的称为“会元”;殿试中,考取第一名的称为“状元”,合称“三元”。如应试者在这三级考试中,都取得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

京剧主要流派及创始人

谭派――谭鑫培

孙派――孙菊仙

杨派――杨小楼

盖派――盖叫天

言派――言菊朋

余派――余叔岩

尚派――尚小云

马派――马连良

刘派――刘鸿声

程派――程砚秋

裘派――裘盛戎

汪派――汪桂芬

高派――高庆奎

梅派――梅兰芳

荀派――荀慧生

麒派――周信芳(麒麟童)

仲马父子

第5篇: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每天早上,我就开始和各种各样的数字组合打交道。坐在电脑前,第一件事就是等待开机后输入开机密码,启动“窗户”之后还要上QQ或名MSN,当然也少不了输密码;紧接着,开邮箱看邮件,又要输入账号和密码。

忙完工作,想去天涯、猫扑等论坛等看看帖子灌灌水,又要再次和数字密码打交道,好在这些论坛几乎天天去,闭着眼睛都能敲对密码。

中午吃饭后去银行取钱,在自动取款机前,我对着一大堆银行卡仔细回想每张卡的密码分别是多少,几次提示密码错误之后,后面的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于是我开始后悔以前为什么要把不同的银行卡设置成不同的密码,搞的自己现在都分不清。

回到家,正准备休息一下,这时,坐在电脑前浏览淘宝网上五颜六色商品的老婆发话了:“老公,我们淘宝的密码是多少啊?我不记得了。”在这个越来越发达的世界坐,购物都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网上完成了,却意味着我们又要多记几个密码。

夫妻准则第11条说:老婆的话不能不听。本来就有点记忆混乱的我只能再次在脑海里N个(N大于或等于10)不同的数字组合中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几次三番,终于进去了之后,在最后一步使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支付密码了。老婆发扬不到黄河不死心,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打电话给支付宝公司找同密码,于是一连几天,传真身份证、打电话、发邮件,忙的不亦乐乎,等密码找回时,已是身心俱疲。

周末准备好好放松放松,双击桌面上好久没碰的游戏图标,输入账号,却怎么也想不起密码,连试了几次之后,账号被锁定了。懊恼之余却又有几分庆幸――还好忘记的不是银行密码之类的,否则又是一阵忙活。游戏密码忘记之后,也懒得找回了,引用《手机》里的一句话就是――主要还是怕麻烦!

小时候,老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想来,老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于是乎,找了一个本子,把银行账号密码,淘宝账号密码以及QQ、中国人同学录、艾瑞调研、互联星空、雅虎、新浪博客等等的账号密码都记了下来。

记下密码,我的脑子里却又冒出另外一个念头,如果有一天别人看到这个本子上记载或者不小心把本子当废品卖了会怎么样?

想到这里,我就不寒而栗,于是又把本子放进了密码箱里锁起来,这下终于感觉安全了!

回过头来,忙了一圈,我最后还是给自己留下 了一串数字,而且还是最长的保险箱密码!真有点自找苦吃的感觉。

第6篇: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江苏省泰兴市曲霞初中

一(1)张倩

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她圆圆的脸,短短的头发,小小的眼睛上已有一副眼镜,这是她努力“工作”的结果。

她呀,酷爱画画,素描、国画、水彩画样样都爱,每一次画完,手上都有“作案”的痕迹。她的画画得不错,虽谈不上形象逼真,但也算有模有样了。每次一画完,就拿给父母看,父母一夸奖,脸上就笑得如绽开的花朵一般,父母一皱眉,就哭丧着脸走进房间,嘴里还嘟囔着:“你们真不懂欣赏。”每想到,她画画还画出了名堂。四年级时,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她画了一张《今年的银杏真多呀!》和几个同学一起寄上了北京。几个月后,她意外的获得了金奖,从此她更加热衷于美术了。老师也对她非常信任,每期黑板报上都有她的“杰作”,而家中她的书桌上也放着她心血来潮时画的画,抽屉里珍藏着她的奖状。她说,她长大后还想当画家呢!

除了画画,她也十分喜欢看书,这副眼睛就是书和电视的结合版。她看过的书,可说是数不胜数,历史、小说、童话、游记……她都爱看。一到超市,她首先奔向的是售书的地方,父母逛超市,她看书,这已是习惯,她要的礼物除了书,还是书。同学带的书,她不管是软磨硬泡,还是好借强夺,都一定要拿到手,她是不到黄河不死心,非借到手才肯罢休。

她呀,是个有个性的女孩,她争强好胜,看不惯别人比她好:只要哪一堂课发言少了,下一堂课一定要补回来;哪一次有人作业全对,而她却错了几条,下次一定要保证全对;哪一次考不过别人下一次一定要赶上。虽然她嘴上不说,心里却在暗暗较劲。当她实现时,她会高兴地笑;失败时,她心里想:下一次,下一次一定要成功……

第7篇: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前不久,在全省组织部门办公室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以“赏梅四贵”为题,勉励组工干部学习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情操和积极向上、无惧无畏的政治品格。组工干部学践梅之四贵,就要结合实际工作提升四种精神。

一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梅花飘香源自寒冬砺练,组工干部要炼就珍贵品质、提升个人才华也需努力修炼、克服万难方能达到。以梅为镜,须立志奋发,顽强拼搏,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要增强忧患意识,以“梅雪争春未肯降”的拼劲带头学习新知识,做学习型干部。要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贵有恒”、“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坚持学以“勤、苦”,在艰苦付出上有所为。组工干部日常工作忙,加班加点多,各种诱惑大,要学有所成,更需耐得住心灵寂寞,守得住寒窗清苦,脱得了低级趣味,具备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到黄河不死心的钉子精神。

二是“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坚强刚正、无惧无畏的傲骨精神。梅之四贵贵就贵在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傲然挺立、昂首怒放。组工干部以梅为范就要党性鲜明,在风雪一样的复杂环境中立场坚定,讲求大局,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任霜凛冽笑开颜,就是不低眼”,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锤炼自己的品格意志。就要有梅花知止不殆的境界,“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学习它搏斗严寒,赢得春天,却并不强夺春天美景,对进退荣辱拥有一颗平常心。

三是“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那种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组工干部要作开拓创新的表率,须具备梅花“先天下而春”的精神。创新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特色。要“视野宽”,善于发现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思路宽”,以新观念、新思维、新视角审视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和改进工作,以变革的思路研究和解决疑难问题;要“作风实”,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一线情况,研究苗头问题,提出高效举措,开创崭新局面,做与时俱进、善思笃行、创先争优的表率。

四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超然自逸、自甘淡泊的奉献精神。组工干部生活清淡,要以“凌寒做得墙角梅,淡看群花斗芳菲”的人生态度提升自己的品性修养,做“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模范。要以“凌寒独自开”的韧劲埋头干事,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豁达立身处世,以“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突出业绩彰显自我价值,看重职业操守,看淡物质享受;看重社会贡献,看淡个人得失,既积极进取,又宠辱不惊;既超然物外,又情系黎民。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心神、戒除浮躁、顶住压力,不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馨香本色,树立无私奉献的忘我形象,做到自尊、自爱与自律。

第8篇: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关键词: 文化语境 机器翻译 局限性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是指利用计算机实现自然语言间的转换。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机器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诸如谷歌(Google)和爱词霸(Iciba)等网络运营商也相继推出了翻译服务。尽管目前的机器翻译已经能够基本实现忠实,但其翻译质量仍受到一些人文因素的限制,特别是语境的限制。本文认为,突破机器翻译所面临的语境瓶颈,关键在于以文化语境分析来消除歧义。

一、语境、文化语境

语境由客观世界、人的意识、语言系统本身等多种因素构成,是一个统一的客观系统,而又由交际主体所主观构建。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语境划分为两大类:“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是指词、词组或句子等语言单位在使用过程中的篇章内语言环境,决定话语形式的语义取向。“非语言语境”指的是言语事件发生在其中的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两者紧密联系,前者是如声音和文字等语言符号的意义载体,是对后者的抽象和符号化;而后者则隐藏在符号的背后,是前者的根源和反映对象。

“非言语语境”又进一步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类。“情景语境”指语言交际活动的话题、时间、地点、场合、参与者等相关背景知识。“文化语境”指特定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因素。我们可以把文化语境概括为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即一个社会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二是社会规范,是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做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表明,不同语言在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社会组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方面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因文化语境的差异而产生的语言喻义的不同,往往也会引起语言交际双方不同的情感认知。

二、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译者把源语文本中的语码在特定语境中传递的信息用译语语码传达给译语文化中的接受者的过程。纽马克指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翻译实践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语境中进行的。因此,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并通过找到语境的关联来进行演绎推理,以达到准确并如实地再现原文的风格以及信息。

翻译涉及到前后两阶段语境:一为原文生成与接受的源语语境,二为译文生成与接受的译语语境。为了使翻译交际圆满成功,需要做到:译文与原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同一;译文适合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标准和心理需求。

一些学者将影响翻译的诸多语境因素命名为“翻译语境”。这一概念的首倡者丹尼尔・肖将其定义为:“翻译过程中聚合起来的文化互动的总和”,认为影响翻译的相关语境因素既包括了“为即将翻译的文本提供意义的文化”,又包括了“原文本得以重构的语境”。换言之,译者在翻译时,一方面根据自己的语境,另一方面根据原文作者的语境来确定意义。两方面的总和也就是译者的翻译语境,是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文化各种相关因素互动的总和。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也体现着语境对翻译的三方面重要作用。一是对词义选择的影响。词义的选择必须联系和依赖语境,才能在言语交际中消除含混性和歧义性。二是对信息取舍的影响。为有效达到翻译目的,译者往往会根据译语语境对原文信息进行取舍、调整、改写。三是对语体选择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语体的把握,也就是依据译文语境的需要,选择译文的语言变体,使译本庄谐得体、雅俗相宜。

三、文化语境对机器翻译的限制

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如社会历史、风俗民情、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质量。下面我们将从历史文化、地理文化、风俗文化和文化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机器翻译的限制。

1.历史文化

各民族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因而各自都有表示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的民族色彩及文化个性。例如,汉语里有很多习语与频繁的战乱、黑暗的封建统治有关,如“围魏救赵”、“官官相护”等。而英语中则有很多习语与教皇和国王有关,如“Live like a King(过得像国王一般奢侈)”。从这类词语的翻译可以看出,只有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例1】原文: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Google译文:Yu first test clouds and rain conditions.

Iciba 译文:Into try his hand at the clouds.

在【例1】中,“云雨”是指男女交欢,出自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序》:“旦为行云,暮为行雨。”中国文人常用“云雨”委婉指代男女性关系。以上的两个机译都明显未能体现这一含义,而将其直接翻译为“clouds”、“rain”,使译文读者不明就里。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Pao-yu has first taste of love”。

2.地理文化

地理文化是指围绕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等。而汉语习语则多与土地有关,比如“土崩瓦解”、“地动山摇”等。这说明,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

【例2】原文:他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Google 译文:He is less than the Yellow River did not give up.

Iciba译文:He is not reconciled to the yellow river.

黄河被中国人民视为“母亲河”,汉语中的“不到黄河不死心”,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思。从【例2】可以看出,两个机器翻译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费解。如果直译“不到黄河”,译文读者会因不了解黄河对于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而难以理解。因此这一汉语习语宜意译为:“He refuses to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

3.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也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比如说,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有贬意,如“狗急跳墙”、“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在英语中常有以狗喻人的例子。

【例3】原文:You lucky dog!

Google译文:你幸运的狗!

Iciba译文:真走运!

在【例3】中,英文中的“dog”是指代人,不含动物“狗”的意思,完全不必译出。然而Google机译将其直译出来,令人啼笑皆非;Iciba机译结果较为合适,但仍未能完全符合译文语境,如能翻译成“你可真幸运!”就更好了。

4.文化

中西方不同的,也影响着翻译。英语中有很多成语典故来自于《圣经》。而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受佛教影响较深,因此有许多佛教用语。中国人往往习惯于说“阿弥陀佛”用以表达庆幸、释怀,而英国人用“Thanks God”来表达这一情绪。

【例4】原文:Even the nations are like a drop from the bucket.

Google译文:即使是国家就像从杯水车薪。

Iciba译文:甚至国家都像是从桶中。

【例4】语出《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40章第15节,“a drop from the bucket”为英国人日常表达中所经常使用,意谓“沧海一粟”。Google机译能将其翻译成“杯水车薪”明显是误译,但它能从译文(中文)的角度出发来翻译,也算得上是一种进步了。而Iciba的翻译则采取的是直译法,可是译文读者却看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

四、结语

翻译要求译者重视语境因素。翻译的表达就是把源语语码在原文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及社会文化语境中承载的意义和信息改由译语语码承载的过程。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力求译文的语境与原文的语境达到共合。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文化的翻译,翻译是不能脱离有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的。因此,在翻译中不能就词译词,而要把它放在文化语境中去考虑,以便更好地传递原作的信息。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机器翻译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很大改进的空间。解决因文化语境限制的问题,关键在于利用电子科技的进步,改进现有的语料库,扩大语料库关于文化语境知识的容量。依此为基础,以文化语境分析来消除歧义,进而提高机器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Pergamon Press,1982.

[2]Daniel Shaw,R.The translation context:Cultural factors in tanslation[J].Babel,1987.

[3]陈林华,牛强.语境新探――试论语言语境的解释和制约功能[J].外国语,1999,(2).

第9篇:不到黄河不死心范文

摊上这么一个墙头草老公,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楼上的邻居都欺负到头顶上了,他居然还在和稀泥。这刚结婚半年,以后是要跟他过一辈子的,难道要跟着他受一辈子窝囊气么?

早晨起来,发现楼上的邻居把一包垃圾丢到我们家的露台上,我执意要去找他们算账,新账旧账索性一起清算――太不讲公德了,已经发生好几起这样的事件。他们家生活倒是挺悠哉,垃圾袋里又是鸡骨又是蟹壳,捎带着还有热带水果的皮核,一股臭气熏天的酸腐味。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次,我非连本带利一起讨回来不可。

走到门口换鞋的时候,老公冷不防从卫生间里冲出,从背后一把抱住我:“老婆,冷静,关键时刻一定要冷静,冲动是魔鬼,做人要厚道,不就是一袋垃圾吗,至于生这么大的气?消消火,待会儿我上班顺路扔下去就是了。”我在他怀里挣扎,使劲嚷嚷:“你看看你这点出息,都快成人家的专职垃圾搬运工了。”老公好脾气地说:“顺道而为,也不费什么事。”我气不打一处来,转回头来刚想说几句狠话,却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公满嘴牙膏沫,像一只花脸猫,遂一溜烟把他推回卫生间。

垃圾事件刚刚告一段落,想不到楼上的卫生间开始往下渗水,楼上淋浴,楼下下雨,简直太可气了。我去楼上敲门,楼上刚把门开了一条缝,我的火爆脾气就开火了:“你们还讲不讲公德啊?垃圾乱丢,卫生间下雨,欺负我们住在你们楼下啊?”

楼上的男邻居冷冷的,说出来话能把人气死:“谁叫你们家住楼下,有本事搬到楼上去。”他把门“咣当”一声关上,我狠狠地朝门上踢了两脚,想不到他把门打开,依旧冷冷地说:“再踢门我就报警,告你破坏他人财物。”

我对着门,目瞪口呆,为之气结。好不容易盼到晚上,老公下班回家,我死缠硬磨非逼着他上楼给我报仇,他们也太欺负人了。

老公放下包,把我拖到茶几边,亲手为我冲了一杯大麦茶,柔声说:“老婆,消消气。楼上不知死活的家伙,居然敢欺负我老婆,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你等着我的好消息。”

老公一走,我一想不对,他一向是墙头草,他的座右铭是做人要厚道,说不定是讲和去了,做检讨也说不定。

老公前脚进了楼上邻居家,我后脚爬上楼听墙根。果然不出所料,老公狠狠地跟人检讨了一回,陪着笑脸说:“我老婆有些孩子气,你们别跟她一般计较……”诸如此类,左绕右绕,绕了一个大圈圈,最后他才奔向主题:“你们家的垃圾如果不方便扔,可以放在门口,每天上班的时候,我顺手帮你们带下去;卫生间漏水这个问题,如果你们没时间,我可以找人来修,不过要麻烦你们家里留人。”临走的时候,他还一个劲儿地跟人家客气:“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休息了。”

本来是他们不对,怎么现在倒像是我们犯了错?这样一来,楼上的邻居还不得寸进尺啊?我气得手脚哆嗦,心中暗暗发狠:“等你回来,我再收拾你不迟。”

老公回到家里,我刚想发火,谁知他抚着胸口说胃疼,我赶紧把所有的抱怨咽回去,倒水找药。他再不好,再是一棵墙头草,可他是我的老公啊。我心中恨恨暗想,明天指不定露台上又会收到一包垃圾礼物!

一宿无话,老公睡得很香。早晨起来,我直奔露台,果然有一包东西,看来老公的谈判白费了力气。我提着那包东西进卧室,对老公说:“我早说过,你的那种墙头草作风不顶事,你就是不信,你看看,人家又开始挑衅了吧?”老公自言自语:“不会啊,他们答应得挺好的啊!”我忍不住冷笑:“你这种人,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一句话没有说完,老公却惊喜地“啊”了一声,打开塑料袋。这一包东西不是垃圾,竟然是热带水果,芬芳扑鼻。包里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了几个字:“朋友送的,一起分享吧!”

看来楼上也是个倔家伙,想道歉又不好意思,所以用这种方式。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