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45―01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和传统美德富含其中,这些文化精华汇聚于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经典篇目之中。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大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审时度势,认识到传承保护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借助古诗文教学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
1. 重温文化精髓。近年来,国学热兴起,国学走出国门,孔子学院遍及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报以崇敬之情。国人也重拾文化自信,将国学经典渗透到领导讲话、职业培训、专家讲座、亲子教育之中。与初中语文大纲教材相比,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明显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也体现了国家课程重视文化传承的明显意图。重温古代文化精髓,已经从口号、文件演变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行动。
2. 汲取文化智慧。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优秀的文化精髓,将这种精髓植入学生思想中,并由自身的民族智慧内化涵养,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处处迸发着闪光的思想,古人以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采总结历史,给予后人的除了惊叹,更多的是启迪和智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人们需要更开拓的眼界和创新的思维,在保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发扬光大,改革创新,不负时代。
3. 重拾民族自信。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经实践检验了的解决当今世界道德滑坡、国际争端,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一剂良药。我们要重拾民族自信,将华夏文明精髓首先植入学生内心,让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在新一代学子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传承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3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21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古诗词就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文化。古诗词最早起源于我国的唐宋朝时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色文化。通过学习古诗词,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综合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感受优秀古诗词的精髓和文化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这些古诗词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大文豪,并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学生通过阅读古诗词,能够感受古人在遭遇困境时的心态变化,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表现的内容。但是要想真正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从各方面出发,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应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就能综合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一、古诗词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古诗词。而且,这些古诗词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属于经典作品,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文化素养。古诗词学习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智力水平发育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古诗词只有依托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够得到发展。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古诗词占据着重要位置。
通过古诗词教学能够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这些经典古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宣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词不仅仅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且阐述了古人的人生哲理和生活习俗。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智慧结晶,能够通过精炼的文字体现出中国特色文化,形成了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人们感受这种文化意境。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重新焕发学生生活、朋友、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可以教会学生最传统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以来,我国语文就开始了古诗词教学。但是,在古诗词实践教学中,教师仍然没有转换教学观念,没有完全重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古诗~语法的讲解不够彻底,仅仅让学生机械式地背诵古诗文,使古诗词教学失去了灵魂。教师在古诗词的理解教学上运用大量的时间,并没有完善教学模式,把古诗文翻译作为教学重点,没有让学生自行领悟古诗词背后的传统文化,忽视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意境和情感,只有通过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才能真正领悟古诗的魅力。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死记硬背成为了学生学习故事的主要方法,教师过于重视考试内容,而忽略了原有的意境美。
目前,许多学生学习古诗词缺少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对,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死记硬背,虽然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但是也让学生丧失了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同时,古诗词内容与现代化科技内容存在着本质差别,所以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学习古诗没有任何用处,无法提高学习成绩。而且,古诗词理解非常枯涩难懂,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所以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古诗词。
三、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大量的古诗词,重视积累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就是说,做任何事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获得成功。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也是一样,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阅读大量的古诗词,才能由量变达到质变。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古诗词,在这些古诗词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而且,积累大量的古诗词,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学生的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二)结合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必须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由于初中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性格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古诗词学习计划。例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教师可先给学生具体描述王维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学生带入当时的场景中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又如,在学习曹操的《龟虽寿》时,教师可让学生用慷慨激昂的语调进行阅读,体会曹操的那种老当益壮的情怀。这样通过特定的节奏,可以描述出生动形象的意境画面,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之美。此外,在每篇古诗词中都有名句。对此,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赏析名句意思,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品味诗词意境,获得情感体验,充分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充分体会诗人所处的情境以及诗人的心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面对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从古诗中撷取朵朵浪花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诗歌的主旋律。 南宋诗人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一生忧国忧民,不忘国家的统一,很多诗歌都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可以说首首感人至深,无不催人泪下,称得上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的真实写照。 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在病危中,仍心系国家统一,不忘恢复中原,其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王昌龄以一曲《出塞》抒写爱国之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无不流露出其感人肺腑的家国之情。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通过具体的语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人浓烈的爱国之情延续着我们民族的血脉, 今天学习古人的作品,就是要学习古人的思想,学习古人的情操,学好本领,为将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还要热爱家乡的教育。 家乡是每一个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 古人道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故乡的山水永远都会铭记在每个人的心里, 家乡的亲人是每一个人永远的牵挂。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借助明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 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依然借助明月,表现了自己的思乡情绪。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让学生在诗歌里留住乡愁,从小热爱自己的故土,热爱自己的亲人。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 爱情,友情与亲情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史, 成为诗歌吟咏的亘古不变的话题。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传递正确的伦理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诗歌蕴藏着这方面丰富的题材, 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素材。 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兄弟之情让人感动不已, 这是每一个远离故土的人在重要节日思念亲人的自然表现, 其诗句至今让人们传唱不已。 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感情细腻,让人读后泪流满面。 李白的《赠汪伦》, 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 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关键词:汉语典故;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
作为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和教师,我们应该思考:最好的孩子教育在哪里?我认为,首先应该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因为,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传承,汉语中的每一则典故都是流传已久的精彩故事,体现了深刻睿智的人生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些积极的人生理念和道德精神,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学龄前的幼儿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心理时期,如果在他们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引入汉语典故教育,既可以开发记忆力,又可以打好语言文字功底,还可以获得文化熏陶和修养。
一、对幼儿进行汉语典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加上生活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还难以理解那些抽象的思想内容。而汉语典故是一个个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故事和事件,富有知识性和文化内涵。对幼儿来说,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是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利用这些故事对他们进行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因为,一个典故能精确描述一段历史,婉转表达一种人生态度。在教育中把比较抽象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他们,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也更易于孩子接受。这些汉语典故中的故事情节能够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提供多角度的帮助,给他们启迪,让他们从中汲取经验和知识。所以,合理地利用汉语典故对幼儿进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化性教育,既是可行的,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对幼儿进行汉语典故教育的策略运用
1.网络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激发幼儿对汉语典故的学习兴趣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电脑电视等网络多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一般的说教,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学习过程。因此,通过电脑电视的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幼儿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幼儿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
2.注重理解典故内涵,尝试记忆
幼儿对于典故的内涵并不能很容易理解。有些幼儿背诵汉语的一些经典如诗歌等,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把诗句死记硬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朗朗上口,一字不差地全部念诵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首诗的内涵却一窍不通,究竟诗中说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并不能完全明白。其实,碍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我们不能要求幼儿完全了解汉语典故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那些对于幼儿来说太深刻了;我们也不能要求幼儿深刻理解典故含义,毕竟个别字词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相差太远了。所以对于汉语典故,让幼儿了解字面的内容和浅显的含义便足够了,例如,悬梁刺股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给幼儿解释“梁”是古时候建筑房顶用的木头,“股”是指人的大腿。然后告诉他们这个故事是讲古时候有两个人用功读书,发愤图强。后来,一个成了饱读诗书,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一个成了六国的丞相,非常显赫。
在幼儿阶段,典故的学习贵在精而不在多,每一个典故我们不应该主要以能否记得作为成功的依据,而应该要求幼儿从中受到启迪,得到自身在语言和审美,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提高。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典故更应该深刻、完整地去理解、去感受,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同化幼儿。我想用那一句诗来表达正恰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所期望的就是这样,在一种淡淡的无意识之中把汉语的经典融入幼儿心中,融入他们的生命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之间给幼儿以影响、以启迪,让他们真正接受五千年优秀文化这座“南山”。
今天,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应该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所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需要幼儿继承和发展。汉语典故正是蕴含了丰厚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一大国宝,让幼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但可以让幼儿更加了解这一文化精髓,同时还能赋予这些典故时代感,让它们在新的时期里焕发出新的现代风采。
参考文献:
[1]王金龙.用典种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2]季燕.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世界公民:关于幼儿本土文化教育与外来文化教育[J].幼教博览,2007(01).
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人类文明和审美思想的指向标,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人们思想和传统理念。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演进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礼制审美和生活习俗等等。中国素有“衣冠故国”的美誉,早有《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中国服饰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龙凤纹样的服饰图案、体现着皇权的威严
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服饰最富有特色的纹样之一,它不仅积淀了深厚的华夏文明,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中国古代,龙凤图案一直是皇权的专用纹样,成为权力的向征。
龙凤纹样在服饰中的运用超始于殷商时期,造形抽象怪诞;至春秋战国,龙凤纹样变得富有生气,并开始与皇族文化相融合;发展至唐代可谓繁荣期,龙凤纹样华丽精致,杜甫《秋兴八首?其五》“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描写的就是皇帝服饰中的龙纹图样,生动形象。此后历代君王都以龙纹作为帝王服饰的纹样,且形式多变、造形丰富。凤凰作为帝后服饰中的图案,也是身分和地位的象征,与皇帝的龙纹相呼应,不仅体现在服饰的刺绣上,也体现在女性的头饰和发饰上。唐宋以后,男性官服上也出现凤凰图纹,成为权力高低的象征。
龙凤纹样在服装中能经久不衰的运用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蓄藏着浓厚的中国味,深受人们和外国友人的喜爱,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未来的憧憬,对吉祥的渴望和世代相传的祝福,“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云龙凤虎”等等都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这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于人们思想中的印记和传统理念。直到现代,龙凤图纹仍然是中国服饰中的重要纹样,在服饰文化的对外交流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服饰色彩的差别、彰显封建等级和时代审美趣味
服饰色彩差异最为明显的应属古代官服,官服的色彩象征着官员品级的大小高低。官服以颜色分级别始于唐代: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袍,五品以上官朋为绯袍,六、七品官服为绿袍,八、九品官服为青袍。白居易《瑟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表达的是仕途不济的悲伤心情,官位级别低下。
虽然历代的官服在形式和色彩上可能会所不同,但是其内涵寓意都是如出一辙,即体现着儒家的等级思想和忠君效力的的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理念在服装色彩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和运用。
服饰中的色差不仅是封建等级的坐标指向,也是社会审美趣味的反映。例如唐代文明开化、繁荣多元,其服饰色彩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变新颖,有明显的外来文化和民族多元化的特性;而宋代崇尚文治,其服饰色彩与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创新,色调趋于单一,有向质朴、洁净、自然方向倾斜的趋势。可见,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服饰色彩也有考究,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
三、服饰布料考究细致、反映社会地位和宗法制度
以古代丧服制度为例,丧服是指在血缘关系网中一人死了,有关系的人应遵守规定用特定的服饰以志哀悼。[1] 服制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各等级服布料有所不同,如斩衰服以粗麻布制作,不缝下边,是最亲近人应穿着的丧服,如子女为父母服丧、妻为夫丧;大功以粗熟布制作,是关系稍远一些的人穿着的丧服,如妻为夫之祖父母服丧等。它体现的是古代宗法原则,“亲者其服重,疏者其服轻”的传统思想得到应证,是儒家的礼仪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
同时,布料还是不同身分和地位的象征。古代平民百姓、奴仆穿的都是褐、布衣。褐是粗糙的麻、毛编织品,布则比褐细致一些,成为平民百姓的衣着布料。《诗经·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描述的就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生活,是贫贱者的常服。而达官贵人的服饰布料多是绫罗绸缎、丝帛锦绢。《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眼中的王熙凤,对其服饰有重点描写:“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关翡翠撒花洋绉裙。”把富贵显达的身分表现得恰如其分。
四、玉佩作为服装配饰、体现文人雅仕的高端品行
服装的配饰是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画龙点睛之笔的作用。与现代人们的装饰物不同,古代人常以佩玉为装饰,这与古人的理念思想和玉本身的品性密不可分。
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都秉持“正以修身、平治天下”的理念,在古代,玉一直与封建等级制度密切联系,是达官贵人的饰物,《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候佩山玄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其次,玉还镀着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古人把玉器作为辟邪之器,是讨吉祥之意,这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的认知肤浅有极大联系;再次,玉又是古代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志,玉的洁白纯净与仁、礼、乐、知、忠、信等品德联系在一起,因此也深受文人墨客们的追崇,喜爱随身佩戴。不管是自身修养,君子之交,都与玉本身蕴含的良好品德相关联。
关键词:中日故事;俗语;十二生肖;背景;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从古时候就开始有着文化交流,因此相互之间也受到了彼此文化的影响,从而也产生了许多文化上相似的地方,而故事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来讲,即使是地理上相距甚远的两个国家,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故事类型。也就更不用说中日两国之间地理位置如此近,很容易就能够想象的到两国故事之间一定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了。但是,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文化虽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即使是同样的一个汉字也有不同的意思。因此,中日两国的故事也有做比较的必要性。所以,本论文决定研究中日两国相同的分类,即动物故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动物故事部分中取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接近的十二生肖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便能够使研究更方便地进行。
“故事”(昔話)的形式特点比较
首先解释一下“故事”这一个概念在两国之间有什么区别。
日本著名国语辞典《広辞苑》对于“昔話”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i:
(民俗学口传文艺之一。与具体的事物紧密相连的传说不同,主要以幻想的世界为内容,一般会以“很久很久”等句式作为开头。民间故事。)
而日本民俗学家稻田浩二的《日本故事通观》ii中对于“故事”这一概念是这样解释的:
(以语言为传播手段的艺术形象有两种,分别是文学和口传文艺。故事是一次性的口传文艺,即使说话的人一样,但是严密地说,即使讲同样一个故事内容也会有不同。但是说话人每次讲述故事都会给予故事一种新的一次性的文艺特征,但是故事类型,则可以说是指民族或者人类共同的文艺素群。)
上述看法帮助我们把握了日文中“昔話”一词的内涵。那么在中国文化中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应当是什么?在参考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日汉大辞典》后,得出其中文翻译为“传说”或“故事”。上海字典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大辞典》iii中,对传说和故事是这样解释的:
传说: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或某种说法。
故事:(1)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2)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实践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而在《中国民間故事集成(江蘇卷)》中对“民间故事”是这样定义的iv: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所使用的“民间故事”这个名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其中有神话、传说,还有其他各种样式的故事,如动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寓言,以及某些民族或地区特有的口头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等等。
“故事”(昔話)的内容比较——以十二生肖故事为例
两国都流传着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种动物的故事、俗语等,即十二生肖故事。中日两国的十二生肖都是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但其中的羊日本所指的是山羊,而中国指的是绵羊;另外,日本所称的猴是猿猴,而不是中国的猴子。还有,日本以前没有家猪,只有野猪,与中国所称的猪也有不同。经过对资料的研究以及分析,可以得出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一些异同点。
十二生肖的来源:
相同点:
1. 故事主线相同
2. 都会补充说明猫为何不是十二生肖
不同点:
1. 日本故事当中只含糊交代了神,而中国故事当中单独指出是玉皇大帝
2. 在中国还有其他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说法
3. 关于猫为何没有进入十二生肖的说法虽然都是因为老鼠的原因,但是具体的情节有所不同。
进一步,通过对相关语料(包括以十二生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俗语)的分析,可将十二生肖动物的特点总结如下:
动物名
相同点
不同点
鼠
大体上关于老鼠的形象都是一致的。虽然老鼠是十二生肖的老大,但是依然是总会引起大乱,对农业有害的形象。而且讲述老鼠跟猫之间的故事有很多。
在中国某些地方有关于老鼠的特别的节日。另外, 关于老鼠为什么会位居十二生肖首位的说法也各有不同。
牛
牛的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是个大迟钝。
日本喜欢用牛毛做比喻,而中国则侧重于其性格憨厚、勤奋。中国还有在某些节日将牛作为特定的祭品。
虎
老虎的大致形象是一致的。是令人畏惧的、代表了威严的形象。同时在某些故事中也会出现老虎报恩之类的故事。
日本没有老虎,所以关于老虎的故事很少。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老虎”,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狼”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兔
都喜欢将兔说为是嫦娥的化身。也有时候会用于负面的比喻。
在日本有许许多多关于兔的俗语,而中国相对少。另外在中国则大多数强调兔子纯洁的形象。
龙
都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
由于龙是中国原创的幻想的动物,因此在日本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蛇
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常用语负面形象。对农业有害。
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马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温顺的,跟人和神和睦相处的。在古时候都作为交通工具。
在日本的故事当中,会出现负面形象的马。而在中国则有关于马的特定的节日。
羊
都作为牲畜。
在日本关于羊的故事很少。在中国,特别是少数民族有许多关于羊的节日,有时候会将羊作为特定的祭品。
猴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喜欢捣乱的动物之一。在故事当中关于猴子的故事特别多,而且形象生动。
在日本所指的是猿猴,而中国所指的是猴子。
鸡
都作为牲畜。也作为食用和祭品。通过鸡鸣知道时间。
在日本故事当中鸡的形象较为生动活泼,而中国的则需进一步考察。
狗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衷心、报恩。关于狗的俗语和成语也很多。并且有时候都会出现“恶狗”的形象。
在中国有哮天犬等将狗神化的形象,而日本没有。
猪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体大迟钝。也由于其体大,常被用作丰富的形象比喻。
在中国很早以前就将猪作为牲畜,而日本则说的是野猪。
对上述异同 点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首先,关于故事的定义以及分类,两国都将其定义为具有口头讲述的,从古传今的特征。另外,也都将动物故事作为单独的类别研究。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其故事主线一致,并且都会附加说明为何猫没有进入十二生肖当中。在十二种动物里,除了龙、羊、猪以外,其大体形象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交流源远流长,因此文化相同之处也就很多。包括故事以及俗语方面。
另外,由于地理上还是有些差距,各种动物形象上还是有些具体的差距。这在以上的论述中都分别提到了。而当中的龙、羊、猪则区别很大。有的是由于生态上不存在,而像龙则是由于是中国原创的所以日本关于这方面的论述相对少。但是日本都会取与之相对应的最相似的动物作为十二生肖。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在少数民族中会出现关于某样动物的特定节日,而日本则没有。这明显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了。
但是,在张巨武的《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v这一论文中,作者提出,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类似地,日语和汉语也一样,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是跟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的,并且我认为,从对动物的比喻中可以看出,人们与此动物的情感色彩。
从生活地域上看,前文提到的虎、羊、猴、猪,因为地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中日对于此三种生肖的对应动物有所不同。在日本是不存在老虎的,因此关于老虎的故事则非常少,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入的,因此有很多比喻意义都是类似的。而羊、猴、猪则是因为地理原因,所以日本中指的羊是山羊,而中国是绵羊;日本指的是猿猴,中国指的是猴子;日本指的是野猪,中国指的是家猪。
从生活习性上看,前文提到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有许多关于某种动物特有的节日,特别是鼠、牛、羊更是作为少数民族节日当定的祭品。另外龙,作为中国古代图腾的象征,也是中国独创的幻想的动物形象,在日本则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以及俗语,当然即使有也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在列举出来的故事以及俗语当中,许多动物的形象是一致的,或者有些同样的故事类型却发生在别的动物身上,这就是刚才提到的对等性当中的“完全对等性”以及“部分对等性”。比如,关于十二生肖为何会是这十二种动物,关于猫为何没有被选为十二生肖,参考上述的表格也可以看到,在故事当中大体形象一致的动物很多。另外,像俗语当中,俗语中老鼠的形象是危害人间,相当于危害国家的小偷一样,这与中国农业文化当中的老鼠形象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中日文化中,动物在语言以及故事中是具有对等性的。而像老虎,在本文中不能罗列出来,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国有名的民间故事《虎外婆》,在日本居然有很多个版本,包括“狼外婆”、“熊外婆”等,其中的故事主线是一致的,但是动物形象却有了改变。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可以翻阅《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以及《日本故事通观》作对比。这说明了中日文化的部分对等性。
另外,从研究当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与中国自然观的不同。比如关于老虎的故事当中,《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当中的如《义虎》、《老虎报恩》等故事中描述的是老虎由于受到了人类的恩惠,从而给人类带去食物甚至是新娘等,然后从此与人类一起过上幸福生活。在日本也有类似的故事,如在《日本故事通观》中的《狼的报恩》,但是根据不同县,其故事具体情节是不同的,当中有大部分县的故事结局并不是狼和人类和谐生活在一起,而是人类要求狼回到自己所属于的自然界当中去。
结论
综上所述,从十二生肖动物的俗语以及故事等中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之间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由于这些背景的不同,反映出了两国之间不同的语言、故事、民俗以及自然观。作为日语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认清两国之间文化的差异,并且能够具体地分析,从而得出两国文化上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稻田浩二,「日本故事通观,同朋舍,1988年;
关敬吾,「日本故事大成,角川书店,1984年;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1998年12月第一版;
张巨武,《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八卷第四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阅读;古诗教学
引 言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中蕴含丰富的语言知识,其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意识价值,使得其对于培养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是古代作者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其在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进行阅读教学,可以使小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魅力和知识,从而规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个人言行。
一、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基本以传授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语文教师为中心,语文教师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接受水平。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教学多是古文教学,对于古诗阅读教学的涉及比较少,使得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难以进行渗透。由于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处于学习阶段,其对于古诗阅读教学的理解基本是由语文教师进行引导,而一些语文教师为了追求知识讲授速度,不注重于古诗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导致小学生无法通过古诗阅读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一)优化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材案例
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材内容都是有限的,在规定的文章中合理的融合传统文化进行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关键途径。对此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材选材是,需要选择传统文化元素较多的古诗进行阅读教学,使得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美和文化形象。例如在进行《题破山寺后禅院》古诗教学中,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在清晨的美丽风景,其中蕴含了作者对于风景的情怀感受,后禅院不但是《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描写对象,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体现。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阅读此篇古诗,在阅读后对学生们进行古诗的中心思想讲授,使得学生们能够对传统文化的建筑和艺术的赏析,从而体味到作者写这首诗时的情怀。
(二)利用诵读教学加强传统文化古诗阅读的深入
诵读教学是小学古诗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小学生在大量的古诗诵读情况下,能够对传统文化的语言进行丰富的语言积累。体现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比较多,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的教学标准,选择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的语文古诗词,让学生进行进行古诗词的诵读,以在古诗的诵读过程中,领悟到传统文化在古诗词中的体现形式。例如《游子吟》这首古诗词,这首诗看似在描写一个母亲为临行儿子进行缝衣,实际在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其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感激和深挚的爱。小学生在进行《游子吟》古诗诵读时,能够在流畅的古诗语言中,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与作者深深对母亲的爱。
(三)优化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模式
相对于传统讲授式模式,情境式古诗阅读教学模式更适用于传统文化的融入,其能够在情境模式的具体展现下,引领学生们去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古诗词中含有的韵味内涵。例如《三衢道中》这首古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的黄鹂四五声。”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此诗时,可以结合传统时令文化,对学生们讲授这首时蕴含的作者情怀和文化描写。语文教师在进行《忆江南》古诗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江南的风景,并适当的插入江南的古典音乐和古诗朗读,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情境式的展现下融入到江南风景联想中,从而更好的感受古诗中传统文化的艺术美。
(四)用民族习俗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传统文化中含有较多的民族习俗,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民俗习俗进行课外古诗阅读教学,以加深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感受。如王安生的《元日》这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春节文化,给学生们进行古诗的渗透和讲解,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个人的传统文化体会,明确知道这首诗描写的作者心情与传统文化。我国有很多关于描写传统文化的古诗词,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些含有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以让小学生感受中华的传统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中含有较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品,其是我国中华民族重要的传承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入一些传统文化,利于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古诗阅读的理解,同时使得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品格以及酃精神能够得到培养。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古诗阅读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阅读的兴趣,同时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有利作用。
参考文献:
[1]房姝.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院报,2013,(11):66-68.
[2]王立志.于永华.锻炼古诗经典.丰富文化底蕴-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22-24.
阎志:(笑,纠正)什么老师,我们是兄弟。
《鄂商》:你怎么评价他?
阎志:他是中国少有的,杰出的作家。是有成就的,有自己代表作品的,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有自己根的一个作家。以他的才华和积淀,在未来世界上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鄂商》:你的这本《挽歌与纪念》带有很大自传体性质吗?
阎志: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多多少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就算写小说,也有他的生活经历。但是完全理解成自传就狭隘了,像这个诗里面写的,我没有讨过米,也没有流过浪。
所以不能简单这么认为,只能说精神上有些东西有自传性质。这里面有些东西很偏激,现在我再来写呢,可能有些东西就没有那么偏激了。
《鄂商》:为什么不那么偏激了?
阎志:历练吧,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
《鄂商》:作为一个很文化的商人,你是怎么在这个斗争很凶猛的商战中站稳脚跟并且走到现在?
阎志:做得好得永远是少数,还有多少半路倒下的呢?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鄂商》:你怎么平衡作为一个地产商人,同时又作为一个诗人的角色?商人攫取利润,而诗人又要保持内心纯净。
阎志:我不是地产商人,汉口北也不是地产,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商贸平台。
一个人一辈子有很多角色,我写诗,也做企业,是个父亲,也是个朋友。有的人角色多,有的人角色少,有的人精彩一些,有的人黯淡一些。我就力争精彩一点。
《鄂商》:天下置业的陈潜峰跟你算是老友,他评价你特别“霸气”,执行力很强。你这么认为自己吗?
阎志:是霸气还是大气?(笑)有时候别人可能会觉得我强势一点,那是因为我想把事情做好。
《鄂商》:06年你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希望5年后退休”,结果5年后你成为了湖北首富。
阎志:人每个时段想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现在就有责任,有时候我也想现在停下来行不行,不行。你得把事情做好,把公司做好,对股东负责。
《鄂商》:你对于汉口北最初的构想是怎么样的,到现在有没有一些变化?
阎志:首先要弄清的是,汉正街和汉口北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关系,只是一个承接。并不是我知道汉口北这个地方要搬了,针对这个情况做的汉口北,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情况。
我2007年开始做汉口北,那时候有谁预知汉口北要搬了么,没有。只是我看到了汉口北这样一个区位优势,就是这个地方适合发展现代的,新型的商品集散地。而我在做汉口北的过程中,汉正街的问题出现了,而此时的汉口北正好具备这样一个承接能力,于是这种转移构想顺理成章出现了。
《鄂商》:除去汉口北,你还做了武汉客厅等项目。卓尔是如何取得政府信任将这些工程承接下来的?
阎志:(笑,摆手)不是交给我,武汉客厅不是政府要做,是我策划的项目。它顺应文化、商业和会展产业的发展,适合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所以才能推进下去。
所以现在有人说,阎志后面多少领导支持啊,不知道有什么背景。其实我就是一个写诗的,(指桌上的诗集)看这本书就知道我什么背景。
现在武汉客厅的价值还没真正发挥出来,再等个几年,武汉客厅的价值绝不亚于汉口北。
《鄂商》:你对于商业的敏锐度是从哪些地方来的呢?
阎志:诗能帮助我,诗能培养一种文学敏感。你看刘醒龙多敏感。
《鄂商》:回顾从最初的编外记者到湖北首富,你有什么感慨?比如有媒体报道,你当时在《良友》杂志工作的第一个月,编辑给了你500块钱,还说了一句挺伤人的话“其实你不值500块,我给你这些钱很冤枉。”
阎志:这就是过程。人一定会有经历,一定会有挫折。
你是不是想问我对他有没有仇恨?没有。如果他当时给我一个好的环境,我可能还不会出来。(大笑)
《鄂商》:你当时在武汉最艰难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阎志: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做不下去了,要把自己都卖了,就是那个8000块钱的典故。
《鄂商》:你现在成为这个身份之后,觉得再卖自己的话起价多少呢?
阎志:(大笑)那不知道。要买我的人那可买不起。
《鄂商》:在香港的上市你还满意吗?
阎志:卓尔的股价还可以。但是被严重低估了,也不说严重吧……确实被低估了。
因为现在一个资本市场的情况也不好,再一个香港市场找不到我们类似的一个东西,他们不懂什么叫做批发,没有概念。
《鄂商》:你怎么看待这个首富头衔?
阎志:不提也不关心,也不希望媒体宣传报道。在湖北可能是,拿到全国一比算多少,所以没什么意义的。
《鄂商》:你现在还跟一些诗友一起参加活动吗,比如说车延高和刘醒龙?
阎志:我们现在还在一起办刊物,《中国诗歌》,那肯定是有接触。
《鄂商》:你对于成功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阎志:聊到这里我想起一句话,但忘记具体是谁说的。就是现在的中国如果存在问题,就是衡量成功的标准太单一,要么当大官,要么赚大钱。
这个社会不可能全是这样的。你现在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吗?不是吧。如果说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以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还能有一些稿费收入,你就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幸福的。价值观是多元化的,社会才是健康的。
《鄂商》:这么多年的商海沉浮,你有没有总结什么经验?
阎志:守正出奇,和而不同。
《鄂商》:你的商业生涯有没有遇到比较大的挫折,或者现在有没有遇到一些什么困惑?
阎志:整体来说过程中有困难。可以告诉你,我现在就遇到一个很大的困惑,但是也不能跟你说,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你能理解成我失败吗?没有。我还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可能马上我还有一家公司上市,我手握现金几十亿,是不是?
但是当我遇到一个很重大的症状,或者一个很重大的困惑,你也不能说它是失败。就我刚才说的衡量成功的标准,你不要随意把你的很多经历理解为失败。
有一句话很深刻,可能对你都有用:“每天早晨醒来,我都要感谢上帝”。你说是不是,你可能醒不来,人一睡过去就是混沌状态。所以我们还是要积极,淡定一点,不要去计较一些东西。你去努力了,去做了,那这就是一个珍贵的过程。
《鄂商》:你平时有开博客和微博吗?
阎志:我不写博客,也不发微博。第一需要时间打理,第二网上参差不齐,你说犯得着吗?我把作品贴在那里,有人说好,但是总有人喜欢骂你两句。
我既不听,也不看。偶尔有时间看下新闻,搜一下“卓尔阎志”,还好基本没有没有什么负面的,有一点也很正常,看看就过去了。
留言没法过滤,这就是微博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你发出去了再想去更正来不及了,而且看客很容易激动。最典型的就是那个“私奔帝”王功权,本来只是个人的私事发出去,再过三四天觉得不行要回头,但是这个事情已经搞得全中国都知道了。
我们有寄托,有些时候有些事,有些感慨就写些东西,看看就完了。我骨子里头还是一个传统的文人。
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化传统:公正思想;和谐社会
从古希腊奴隶制社会开始的两千多年历史中,西方思想家一直前仆后继地追求一种正义的理想社会,并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不懈努力,创造出了丰富的公正思想。现以古希腊文化为视角,对公正思想的演进脉络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示。
一、西方古代文化传统中蕴含的公正思想
公正((justice,或译为“正义”、“公道”)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典籍中,源于古希腊文“Orthos”一词,“表示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后引申为“表示真实的、公平的和正义的东西”。正义观念实质上是人类对自己生存发展的社会秩序、条件和规则的意识,是一种社会化的理性、理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体现着人的发展水平、自我意识和理性的健全程度。
“德漠克利特认为正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正义要人尽自己的义务,反之,不(正)义则要人不尽自己的义务而背弃自己的义务’。二是‘正义的力量在于坚决和无畏,反之,不(正)义的结果则是对不幸的恐惧’。可见,德漠克利特的正义观揭示出正义即各尽其责,正义是善恶是非的评价标准。这两点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而且对今天都具有借鉴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正义不仅仅是利益的合理分配,更是义务与职责的正当履行,正义既是价值目标又是价值评价的标准。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正义作为一种美德也源于知识和智慧。“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由于苏格拉底把正义看成是美德之一,并把它归结为知识和智慧,也就使正义由宇宙的客观法则转化为人的主观知识和据于知识的行为。
柏拉图突破了美德的知识局限性,在《理想国》中把正义解释为“每个人作为一个人应当只做适合他本性的事情”,并把正义作为最高道德准则,成为古希腊著名的“四大德”(智慧、勇敢、正义、节制)之一。他在论及正义时坚持苏格拉底的论断,即一方面,他认为正义应被视作其自身和家庭“正当地享有自己的东西和做自己的事情”。这一论述涉及当时社会三个等级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将正义与其社会固定的等级秩序相联系;另一方面,柏拉图又将正义视为既具有个人性质,又具有行为和事物性质的统一体。而个人、行为和事物是否能够被判定为“正义”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被判定为“正当”的,这一问题只有具有认识形式或理念卓见的人才能够回答,因为只有他才知道所有具体的人、行为或事物在多大程度上带有理念的特质。
亚里士多德继承、发展了柏拉图的正义观,集古希腊正义思想之大成,系统、全面地分析、论证了有关正义理论的内容。认为正义就是适当的比例。他首先从正义的表现形式上,把正义分为普遍的正义和特殊的正义。又指出特殊的正义中存在着分配正义和纠正正义目,分配正义的实质就是各得其所应得,即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等情况不同等对待;纠正正义则指人与人之间经济上交往和制定契约所遵循的原则,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关系。
古希腊后期,斯多葛学派主张,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奴隶和外邦人,而不仅是城邦中少数公民是平等的,平等的基础在于他们拥有理性。即使地位、天赋和财富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别,但人人至少都有维护人的尊严的起码权利,正义要求法律应当认可并保护这些权利。
二、西方古代文化传统中公正思想的特点
在比较全面地回顾了古希腊各流派的主要正义观点后,可以发现西方古代文化传统中的公正思想有如下特点:
首先,最为明显的是,对于公正思想源头的追溯使古希腊时期的正义理论映人眼帘。如前面解释的正义内涵所述,虽然在汉语中正义和公正有着些许差别,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述及源起时,二者都源于对于英语“justice”的理解和认识。在古希腊时期,正义主要是个道德和法学概念,是一种伦理学和价值观,是人们对美德的向往和理想社会的憧憬。但这种正义观为以后公正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西方古代文化传统中的正义论传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有机统一。正义表现为对安全、秩序、公正等社会层面的共同要求,也表现为对于个体发展中的自由与效率等的诉求。人类的一切制度以及对政治文化之理性设计和历史实践,都遵循着社会有序、个体自由思维进行。作为人们的价值目标和塑造理想社会的途径,正义是评价社会秩序好坏以及社会制度公正与否的价值标准,引领着社会的建构、发展与进步;同时,正义还属于应然的、观念的和道德的范畴,是具体的、客观的、现实的,规范着人们的言行和品格。可见,正义或公正是对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理性平衡。
再次,正义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正义会有不同的理解:从德漠克利特的正义即各尽其责,正义是善恶是非的评价标准的抽象的思辨正义,到柏拉图的正义是理性之体现的理想主义正义观,发展到亚里土多德的对正义进行具体分类讲究“正义就是适当的比例”这种现实主义的正义观,使正义走过了一条从思辨到理性、从理想到现实的沧桑之路。总之,尽管西方先贤哲人们的观点各异,但对他们思想精华的把握使我们了解正义的一般内涵即为:各得其所。具体而言,正义是人们在当时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依归,合理分配社会权益和义务的道德理想和法治标准。
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和谐是一个系统概念,指各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存在状况。用来描述人类社会,指的是社会秩序稳定,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相互关系融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趋向缓和,社会各成员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精神生活不断充实,人类文明不断推向前进的状况。这与西方古代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不谋而合。因此,对西方古代社会公正思想的梳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1.西方古代文化传统中的公正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维方式的启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统一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基础。西方古代公正思想的演进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注重思辨,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再加以综合,走过了一条从思辨到理性、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我国传统文化注重直观整体经验,通常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整体分析、判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要保留传统的从整体上观察分析事物的长处,同时吸收西方思想家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汲取西方实证分析、层面分析和归纳综合的科学方法,把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把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用制度、理性、社会公正等思想来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