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邓稼先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把预习放在课上
一提及教学任务和上课时间的话题,我们最常用的语言恐怕就是“时间紧、任务重”。于是,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循循善诱的教诲几乎充斥了每节课。其实,预习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是每位教师要努力培养的。教师要舍得在适当的时候留出一些课上的时间让学生预习,指导学生预习。
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要求学生收起所有的教辅材料,用一支笔、一本书、一本字典进行独立的阅读和感悟,并在同学们充分地阅读和感悟后进行全班交流,及时肯定同学们的预习收获。这样训练的次数多了,学生对教辅材料的依赖性也就大大减少了。
二、让学生“能说会解”
对教辅材料采取完全排斥、敌对的态度是不对的。一来,教师管得了课上,管不了课下,课余时间同学们仍然在大量、频繁地参考着各种教辅材料。二来,各方面条件也决定了学生的独立感悟不可能那么完全和深刻,而教辅材料则是必要的补充。这就和学生充分预习、独立感悟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强调是同一个道理。排斥之路行不通,就在利用上动动脑筋吧。
我不反对同学们参考教辅材料,但必须做到“能说会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最无奈甚至厌烦的就是自己精心设计了某个问题,但是学生却磕磕绊绊地背诵着某些材料上的答案来应对我。此时的学生根本不理解答案,只是死记硬背,有的甚至连答案中的句读和停顿都搞不清楚,有的还会念错音、背错字。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说答案”。一个“说”字,就意味着学生必须看懂、弄清答案,再加入自己的一点理解,用语言较为流畅地表述出来。还有更进一步的做法是让学生解析教辅材料上答案命制的思路,体会思维过程,学习思考方向的确定,思考切入点的选择,以及如何组织语言等。当学生在参考、借鉴教辅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一番理解、分析、消化,做到了“能说会解”,我想教师们就没有必要为学生手中拥有大量的教辅材料而烦恼了。
三、师生合力超越教辅
教师静下心来翻一翻学生手中的教辅材料,就会发现其大多是一些最基本知识的“搬家”,没有太多新意。即便有的教辅材料的编者是动了脑筋、费了心思的,但一个或几个编者的思路哪里能顶得上全班四五十位同学再加上一位任课教师的思路广阔?当教师和同学们一起以更敏捷的思路、更开阔的视野、更新颖的视角、更精准的语言、更独特的感悟来超越教辅材料时,同学们对教辅材料的依赖和崇拜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把教辅资料当成自己学习的一个助手、一个相互交流的朋友。因此,第三招就是师生合力超越教辅。
例如,在学习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时,有的学生参考借鉴了教辅材料中对“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中的“朵”字的分析。说一个“朵”字表明流星如花朵一样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我及时引导学生跳出教辅,触类旁通地又赏析了“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中的“儿”字。同学们商讨后逐渐明确了这一儿化韵运用的妙处在于,使老牛的形象也显得那么的亲切可爱,和诗中的牛郎织女故事的整体色调吻合;从结构上考虑,加入这一儿化韵使得上下两句字数相等,更具音韵美。
又如,在学习《邓稼先》时,引导同学们注意下面几句话的作用: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这类发散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自然教辅资料也派不上用场,同学们只能调动各自的能动性,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解读。这一自由发挥的过程中,生发出好多令我出乎意料的精彩片段:
“这部分内容描写了中华民族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为后文写邓稼先为祖国作出的巨大贡献做了铺垫。”
“这四个自然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列举了1898年列强侵华的罪行,叙述了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本部分共四句话,每句话都独立成段,突出强调了列强的罪行。”
“文中的‘租借’一词加了引号,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勾勒了列强的丑恶嘴脸。”
“每个自然段中均运用了‘强占’和‘租借’这一组词,列强明明是‘强占’,却美其名曰‘租借’,两个词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四个段落中,地点、时间列举得准确、具体,百年前的屈辱史留给人们的是切肤之痛,是心灵深处的深深烙印,令人记忆尤为深刻,描写极其细致准确。”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学习;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3
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符合学生心理,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它打破课堂里学生长久的服从的状态,这种课堂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初中生自主学习角度来看,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学习过程。
一、自我感知预习研读
自我感知预习研读是自主学习的要素之一,是学生要参与课堂研讨,研读文本是第一步,预习研读基础有两点,第一是单元讲读的示范作用,在将读课中,教师强调单元教学的知识重点和阅读某些文章的方法,学生将在预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以消化和运用,预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文体,掌握文学常识,读课文,识生字,解新词,理层次,明中心,品写法,教师可以给学生印发理解文章的延伸拓展材料,文后的课后练习与思考。只有预习了文本,学生才拥有对文本的发言权。自主探究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如果不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研读预习文本,在学生尚未熟悉教材,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各种要求,就要求学生交流讨论,这违反教学规律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预习、阅读各种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积累问题,形成对文本一定的独特的感受,这就为后续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预习文本是以后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个阶段属于感知阶段,要确保预习有效进行,就一定要保证充分的时间给学生。
二、质疑问题发现难点
学生在教学中生疑是常有的现象,学生学会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预习文本到时,必然会对文本产生很多疑点与难点,并有所发现。它是学生对文本的一种初步把握。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交流体会,丰富和加强内心感受的过程。随着不断地思考和研读的深入,学生必对文本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教会学生生疑、质疑,这一点是教师极力保护的一个方面,教会善疑,这种不断的疑,刺激着学生,使他们不停地产生阅读的兴趣,不断发现问题,活动保持在一定的活跃状态,才会有活跃的课堂。
当然,学生是各个不同的个体,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生活经历、学习水平、情感体验、等的不同,他们对于课文的发现也各个不同。但正是这种差异,使学生会又不同的疑问与发现,将会进一步探究的进行、教学的深入起到推动作用。因为不同的思考使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成为有层次的可能,他们相互补充,相互交流,并激发了学生对文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产生了想看看其他学生的问题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学生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共性问题及个人问题的发现是教学问题的真正源头,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找到了切合实际的起点。如学生研读《邓稼先》一文时,学生会思考,为什么杨振宁会为两弹一星没有外国人的加入而热泪盈眶,他与邓稼先谁的思想更崇高,这些问题体现教学情感目标实现的基本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问题提出决定学生是语文教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一本教参进课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只是个人总结,或全根据教参书中要求提供,有些教师,也只是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加入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并没有注视学生的着眼点。这样的教学以书本为本、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感受,未免不够客观,太奴化。通过学生质疑问题,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探查点,通过学生的主动发现,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困惑,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课堂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学生手中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的目的更明确,教学效果也更好。
三、交流展示探讨迁移
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在预习充分、发现多样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赞扬学生发现意识、研究能力、探索精神。给与学生自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学生中提出的问题作了整合,师生共同确定了教学的内容后,学生进行交流展示他们所集中的问题,探究就成了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探究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探索的目光引向课外,将许多书籍引入课堂或将课堂转移到图书馆、I}览室,查找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还可以引领学生向广阔的空间寻找答案;个人研究,小组讨论,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与他人争辩正误,共享他人的探究资源,开拓个人思维,集中全体的智力和想象力,把探究问题细化深化,电脑及互联网络的普及为探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针对性的第一手资料的获得,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零星知识的梳理、归纳、整理,对前面己有发现的分析和阐释,也包含对问题的解决。他们掌有对问题的解释权和解决权。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对课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经过讨论归纳后,。学生应该能够成功解读文本,即使稍有偏差,教师也应及时堵截散乱的流向,在教师的帮助下,思维也会有有所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更高的准确度。
四、总结规律,留疑拓展
讨论交流展示,不是模式的终点。人的思维是一个循环往复,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在对文本的反馈性思考和延伸问题的回味中,学生会有更多更新的问题发现。教师利用好这个阶段,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提升到一个更高高度,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也是对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拓展,也可以根据课堂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作一些延伸性练习的布置,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思维,得到的感悟和思考有一个实践的途径,感受能力提升层次。在教学中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教师在完成任务后,应该好好反思,教师要珍惜利用好这个时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绝对不能浅尝辄止,应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将学习研究引向深入。
一、研究考纲――中考语文复习的前提
中考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内容、范围及要求为依据。语文复习的全过程,可说是透彻理解和全面落实《中考说明》的过程,必须认真学习、逐项对照,使复习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考试范围的变化。去年“古诗词名句”改为“古文名句”。去年“古诗词名句积累以现用教材的古诗词篇目(含附录)为主要考试范围,文言文阅读材料采用现用教材的文言文篇目(带*号的篇目除外)或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今年改为:“古文名句积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七~九年级推荐篇目为主要考试范围,文言文阅读材料采用现用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或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二、抓纲求本――教材是中考语文复习的根本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尽管中考题大多数出自课外,但它们大部分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变形和延伸,是对学生学习文本能力的考查。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忠实于教材,不能热衷于复习资料而让教材受冷遇。这不是说资料就不用了,关键是不能滥用,不能广种薄收,得注意使用的有效性。复习是把教材教薄的过程,教师必需善于使用教材,字词、古诗文记诵积累、古诗文阅读鉴赏等自不必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也都应该从教材经典篇目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借鉴,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
1.整合课内作品,理解各类文体的特点
中考复习工作的本质是为了对学生初中所学知识的梳理、夯实,为学生以后学习打基础,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立足课本,以课本为“本”,帮助学生系统梳理课本知识,引领他们搭建知识框架,实现由课内向课外能力的自然迁移。教师要善于从某一角度、某一目的出发,对课文内容进行有确定方向的信息搜寻,从大量的综合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并加以提炼、整合。
复习时可将几篇在人物形象、描写方法、作品主题方面有共同之处的小说加以整合,在比较中阅读、欣赏、品味,这对于剖析人物形象,鉴赏作品技法,挖掘文本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重点回顾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不论选材立意、思想情感、还是表现技巧上,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典范”细加揣摩、品味,力求悟得透,析得深,品得精,做到烂熟于心。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可谓深得人物形象表现技法之奥妙。鲁迅对主要事件的处理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浓墨重彩。就题目来看文中有很多内容是可有可无的,写它们有何用意?该文通过吃福橘、讲述“长毛”的故事、为“我”买来《山海经》等具体而微的事件,长篇累牍地展现了阿长粗俗、迷信、守旧,但善良、热心、乐于助人的形象。先抑后扬,使阿长善良、热心、真诚的一面表现得更突出,这就理清了事与事之间的衬托关系。而文中对阿长买《山海经》着墨并不多,略去买《山海经》的经过,只写了原因和结果。这样做是否本末倒置呢?原来没有和盘托出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同时是采用铺垫蓄势、对比衬托的方法来表现阿长的形象。
(二)对教材中的各个写作点进行归纳,为学生写作导航
中考语文命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已经形成共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因此在复习中两者必须同步进行。
1.在课文中寻找作文技法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课文永远是学习的最生动的例子。要充分运用好课文,跟着课文学作文。比如写人,记叙性写人即以事表现人,初中在小学的基础上对此不但有延伸,如《阿长与〈山海经〉》、《老王》、《藤野先生》、《我的母亲》等课文,还给学生分角度描写人提供了范例。文学性写人,可让学生跟着《俗世奇人》学用夸张手法突现人物一个特点,使人鲜活,跟着《变色龙》学用漫画笔法不动声色塑造人,跟着《范进中举》学用对比手法刻画人。评议性写人,可以学《邓稼先》由点到面综述与专项相结合,可以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时段多角度只评人物一个方面,还可以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把人物评价揉进他自身的外貌、行动描写中。比如写事,《走一步,再走一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写事文的典型结构:“事+理”,事中寓理,理从事来。如何把事写得感人?学《背影》,给事一个典型的背景,描写时不断注入与强化感人感受的描写;如何把事写得生动吸引人?学《社戏》,一波三折造波澜。
2.具体的作文指导时应牢牢树立“从课本中找答案”的意识
喻国明在多个场合都说过这样一种人生状态: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他以为,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个新闻人,只要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就一定会有好的成果。这是他长期以来的深切体悟,也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就像一把锁钥,给我们深入了解喻国明,打开了一扇视角很好的门户。
慧者自清明
无论是听喻老师上课,还是和他交谈,他那种常有抽象思维的语句和时不时的幽默智慧,总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综观他的人生履历,把那些遍布于生活经历中的独特片段穿缀起来,更可以对他的这种魅力有深入的理解。
喻国明1957年9月生于上海,从小聪颖过人,记忆力极强。孩童时的喻国明象棋下得极好,每每使大人投子认输,而对弈,也常成为他与大人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早早地开发了他的智慧。
中小学时的喻国明,正好赶上“”。所以,在喻国明的人生经历中,干过许多现在的学生难以想象的事情,他站过柜台、卖过肉、当过手扶拖拉机司机和修理工、爬过电线杆、捡过中草药、做过农田水平测试、在北大老图书馆的建设工地做过电工。
在讲述这些色彩斑斓的过往时,喻国明始终带着一丝慧黠的微笑。他说,在五道口商场学习时,我曾经为那些师傅们编制了一个“速算表”,因为那时的物价都是固定的,对照使用起来很方便。后来好多年后去那里,他们还在使用我的那个“速算表”。
高中毕业后,喻国明当兵去了东北。
1979年,距离高考近3个月,22岁的喻国明满脸沧桑地回到母校插班备考。在一位学生记叙喻老师的文章中,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况:
校长对大家介绍说:“你们现在不认识他,过半个月就认识他了!”果然,半个月后在海淀区的模拟考试中,喻国明的各科总分竟比原班级的第一名高出115分,让所有人都不得不重新认识他。
来:为什么当年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还能有如此好的成绩?
喻:“”期间的教学,并没有对我们产生太大的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影响。这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周围的环境。我父母的单位当时属二机部九院,在我们家所在的院子里,有很多著名的大科学家,如周光召、邓稼先等人。我家住在四楼,周光召家住在三楼,我的一些同学都是科学家的子女,虽然“”期间的世界很嘈杂,但在我们那里都没有改变对学习科学知识的认识。第二点是来自自身的影响。我自小记忆力很好,比如(喻老师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拿起一本书)像这样的一页书,我大概读上十五分钟,整页整页的书就会印在我的脑子里。考试时,只要是书本上出现过的内容,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抄答案一样。只要是老师讲课时讲过的内容,我就会清晰地记得他当时讲的方式、表情、写在什么位置等等。这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当年高考,喻国明以北京市文科前五名的成绩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此后,由本科而硕士、而博士,一直读了10年,并且,他有幸得以师从著名的甘惜分教授。1989年,喻国明获得博士学位,留校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一名老师。
慧者自清明。对于智慧,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曾写到:梦想+现实+幽默=智慧。我们无法准确给出智慧者一种生活的样态和标准,但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常有智慧,使污浊清雅,使混沌澄明。
喻国明认为,真正的大智慧是在一种沉静寂寞的环境中产生的。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大智慧。
据说,喻国明在读书期间曾经看完了人大图书馆中新闻类的所有书籍。有学生当面求证,喻老师说,是真的,那时候的书少,很有限。当然,现在读书一定要分情况,不一定什么书都要读。
知识分子有三重身份
喻国明讲话很流畅,即使是那些抽象的学术思辨性的话题,他也能保持着很快的语速;与他交流,无论日常事情还是学术问题,思维很快就能与你对接,让你感觉不到接缝;他做事情效率高,办事快;对学术前沿的变化很敏锐,文章常常起引领作用。作为一个处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最前沿的学者,每天都有大量的学术会议、课题、项目、资料、课程来处理,完全是一种“超负荷”的生活。
来:能不能简单描述您比较典型的一天的生活状况。
喻:我基本上每天早晨七点起床,有重要的事情时会更早一些,晚上一点半到两点左右开始休息。凌晨三四点到七点是我的睡眠黄金时期,如果这个阶段休息不好,第二天一天精神都不好。中午不休息,每天大概睡五个小时。
上午我一般不安排上课和其他事情,主要是自己看和写,更多的是看,搜集准备一些资料。下午除了上课,会安排各种会议和学术活动。晚上会通过QQ、MSN等进行一些交流,了解学生们的研究进行到了什么程度,给出一些指导、建议。一般写东西都在晚上十一点之后。其实,对我来说,到外地去,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一般只有讲课、开会等事情,可以腾出大块的时间看书、写东西。很多问题我都是在飞机上思考,落地后在网上再搜一些资料,完成写作。
在周围人的眼中,喻国明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生活情趣和学术高度的人。喻国明的丰富和多元,也正在于他绝不只是在学术上不断获得各种成就,而是有一个综合协调、蕴含深刻并有着悲悯情怀的生活境界的人。
喻:从每周来看,基本上会进行各三分之一的分配,即周一到周三在学校处理事情,周四周五完成一些社会活动,周六周日在家。一般情况下,每周游泳三四次,会坚持每天跑步或者快走,一定要到出汗才行。我喜欢小剧场的话剧,过去经常去看,现在没有时间,不怎么去了。
在其新作《传媒的话语革命》一书中,喻国明这样开始:“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内容就是Web2.0时代带给我们的林妹妹。
如此轻松的语言,精彩的表达,正如同有人在看了他的博士论文之后所评价的:很有才气,非常精彩。喻国明不仅注重好的结果,他更强调到达的方式。
喻: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要通过不断的成功,进行成功激励,积累信心。积累要做到“积小善成大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对大目标进行分解,要做到“功夫在诗外”的积累,否则难以做到突破性的进展。
喻国明还说过一句话:知识分子有三重身份:第一,是社会的良心;第二,是人类智慧的传播者;第三,是神明的亵渎者。一位学生说:“我当初读喻老师的文章,看到这里,非常有感触,后来就一直记住了这句话。”
喻国明还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他周围的人,教诲着他的学生。在喻国明的课堂上,经常有很多慕名来听课的学生,将教室挤得满满当当,只在讲台一角给喻老师留出来活动的空间。而在课堂上,他常常中外古今、名家各派,并时不时幽苏格拉底一默、拿自己解解嘲,意趣横生,多姿多彩。学生所濡染到的,不仅是从他那里传递来的知识和思想,还有一位学者的人文情怀。
研究者要进得去,出得来
在同喻老师的交谈中,他花了许多时间介绍自己近些年的学术思路,从他所思考和注重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的一种责任感,一种超乎于术业之外的思考境界。
喻:这些年,我们前后做了大概一百六七十个项目,在业界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我们注重的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有同世界接轨的问题。
如何同世界接轨呢?一方面是积累,另一方面是对现代工具、技术的运用。
现代世界学术的起点,是由西方世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等等建立起来的,我们要同世界接轨,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一些世界通用的数学工具,再就是通过对一些现代科技仪器的使用。前一方面,比如,我们每年在做的《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通过对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央视、工商总局、调查公司等方面所得的数据,进行新的价值挖掘,从而对传媒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做出深刻地描述,增加对传媒业发展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发现其中的问题,比如当中结构性的落后或者先进的地方。
后一方面,我们注意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比如眼动仪和脑电设备的使用,通过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方式,来确定人们在进行阅读时候的信息接收和反馈情况。再比如,我们目前正在使用方正的内容文本分析软件,实现文本搜索分析的人工智能化,通过这样的工具,我们可以对搜索文本进行高相似度的过滤,去除掉大量的垃圾信息。比如学者们在使用一些相同的词语时会有不同的概念内涵,通过这样的文本分析,可以获得一种直接的比较。进一步,我们可以发现之中的扩散路径,可以发现传播的规律。这就是通过对现代仪器的使用而达到传播学研究方式的进步。
来:现在很多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正如李泽厚所讲,“术在突出,学在退步”,对于这样的情况,在新闻传播研究者中,或者在一些年轻的学生当中,似乎表现得多一些,以喻老师的经历,怎么样看待这样的状况。
喻:我以为,专业研究要有两个境界,一是进得去,二是出得来。进得去是讲要进入自己的研究领域,要成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这是基本的要求,大部分人都会做好这一点,但更重要的是还要能够出得来,只有出得来才能具有自觉和创新,能够审视。出得来实际上是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问题。进得去出不来会成为“故纸堆里的奴隶”,但出来不是简单的出来,是更有把握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实现,是以更高的东西来把握,话语权在更高点位上能够实现,你出来了,可以看清它的前前后后、左邻右舍,可以跟其他学科比。
来:这些年,喻老师面对传媒业的问题单子,开出了一系列的方子,做出了很多预测,如何对这些成果做出评价?
喻:应该说,过去这些年,我们的评价、预测等等还是比较准确的,这是建立在我们对传媒业发展长期的跟踪上,是对实际情况的准确了解和把握,是建立在学术逻辑的基础上的。比如对“必读性”概念的提出,对“影响力经济”的提出,对“拐点理论”的判断,对范围经济、发展路线等问题的提出和关注等等。在中国,实践界的创新是很活跃的,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东西,必须要有对学术背景的“了然于胸”,要有丰厚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