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范文

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

第1篇: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范文

【关 键 词】 普通话;口语教学;示范;差异;实践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谁的说话能力差,不仅是他个人的吃亏,往往间接又间接会造成社会损失。”口语作为人类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交际工具,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传递信息,从而完成交际任务。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口语交流日趋重要,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师范院校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阵地,而教师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则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口语课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示范、找准差异、注重实践,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加强示范,树立学习典范

所谓示范,就是做出榜样或典范,供人们学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作为教师从教主要工具的教师口语,它的示范作用就是“师表”的重要方面。青少年学生对教师有着崇敬感和信任感,在学生看来,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她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法的。学生对教师的语言也普遍有着美好的期待心理,教师准确的解说、富有条理的讲述、推理严密的阐释对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严密性等品质的提高,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言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示范性,才能产生对学生语言的正面示范作用。

(一)用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做示范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推广普通话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特别是担任口语教学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技能,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一位教师只会用方言土语教学,那么即使他妙语连珠也不能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如果一位教师这样介绍奉节:“奉(hòng)节是长江边上一座美丽的山城,那里物(wú)华(fá)天宝,人杰地灵,奉节有蛮多的土特产,比如著名的脐(jì)橙……”尽管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听者也只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教师的师范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二)用声情并茂、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做示范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像一位演员,她要用自身的语言形象,诠释、证明祖国语言的准确与优美,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祖国语言的热情。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生动优美、富于表现力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可直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正如韦志成先生在《语文教师的语言美》文中所说的那样:“或明快与含蓄,或豪放与柔婉,或庄严与诙谐,或简练与繁丰,或平实与绚丽,教师一抖风采,给学生作出鲜活的示范。”因此,欲提高学生“说”的水平,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躬亲垂范。

二、找准差异,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差异,就是差别、不同。在口语课教学过程中,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存在着差异,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找准差异,找出不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找准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学好普通话的前提是找准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要想学好普通话,就必须从语音、语汇、语法三方面着手,找出对应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二)找准学生个体差异

同一方言区的人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大致相同,但由于学生个人所处的具体区域不同、个人的语言习惯不同,虽同属于一个方言区,方言与方言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找出每个学生语言与普通话的差异,预设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症下药”。

三、注重实践,巩固教学成果

所谓实践,就是实际去做,履行。普通话是口耳之学,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之一是让学生开口说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多听、多记、多练的实践活动,才能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更好地使用普通话,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实践活动应贯穿于普通话口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得到训练和发展。

(一)循序渐进的课前练习

每期要求学生坚持轮流课前5分钟口语练习。具体做法为:

1. 学生练习。内容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朗读训练――讲述练习――说话练习――演讲练习;形式灵活自由,或个人或组合。

2. 教师点评。学生轮流练习后,教师、学生从语音、语气语调、练习内容、体态等方面或鼓励或点拨,指出不足,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创设情境的课堂训练

课堂是普通话教学的主战场,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及内在动力需要,从而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有人说:“环境塑造人。”这些话很有道理。在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游戏如“传话游戏”“猜词游戏”“成语接龙”“扩充句子”“创编故事”“幽默歇后语”等,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欲望;教师也可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从一个话题,一个故事,一段情景中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而无拘无束地参与,从而增强口语交际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勇气和信心,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形式多样的课外练习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在课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有效机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指导、训练。如开展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比赛、模拟对话、角色表演、专题小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普通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在口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强示范、找差异、重实践的教学方式,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启明,赵林森. 教师语言艺术(修订本)[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第2篇: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语言

1引言

叶圣陶先生在《语言和语言教育》这篇论著中指出:思想的活动必须依傍语言,思想的定型必得拿出语言,思想的交流必然依靠语言。如何提高语言能力、学会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据此展开讨论。

2切实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

语言的规范化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言、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方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服务。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教师是文明与知识的传播者,应带头正确使用规范化语言。

首先,教师要说好普通话,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语文教师不仅要使用普通话教学,而且要教好学生使用普通话。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和地区性语言种类繁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的文化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做好推广使用普通话工作,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排除语言上的障碍,即使业务水平、知识水平再高,也难以解决教与学统一的矛盾,教书育人的目的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想教好书,首先必须讲好普通话。

其次,要提高用词的规范程度,讲课时不要用方言词。千差万别的方言,会使同一事物有若干种名称。人才的交流使教师来自四面八方,如果教学中使用了方言土话,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容易造成语言混乱。

语文教师是研究语言的工作者,学校课堂则是正确使用语言,并使民族语言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地。教师有责任在规范语言和推广普通话发面发挥作用,更要在语言的规范化方面做出表率。

3 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4 幽默的语言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

德国学者海因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被人接受。”初中文言文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初中起始年级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就是抽象、深奥的代名词。因此,要让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恰当地在教学中使用幽默的语言就显得十分必要。

如学《〈论语〉十则》一文的教学中,谈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中“士”的意思时,我专门谈了“士”的意思:“‘士’是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像老师这样的读书人在中国古代就是‘士’。”听到我这自我解嘲式的幽默的语言,学生们开心地笑了。我接着说:“中国古代读书人有学习好了就想考取功名的传统,考取了功名就可以当官了。因此,不带单人旁的‘士’考取了功名,做了官,就变成了带单人旁的‘仕’。”“同学们,你们日后是想成为不带单人旁的‘士’呢,还是带单人旁的‘仕’?”学生们有的说想做带单人旁的“士”,有的说想做带单人旁的“仕”,还有的说青年时做不带单人旁的“士”,中年时做带单人旁的“仕”,晚年再做回不带单人旁的“士”。回答问题的同学个个脸上带着微笑,倾听别人回答的其他同学也个个面带笑容。我总结说:“希望同学们现好好学习,今后无论是做不带单人旁的‘士’,还是做带单人旁的‘仕’,都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

恰当地在教学中使用幽默的语言既让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具体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又能让学生在“乐学”的笑声中受到特殊的教育。

5 语言美,美在抓住重点

语文课,也应该切忌套话、大话、空话、废话。不要惟恐学生听不懂地对全文的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讲,面面俱到、平均使力,这样既不可能讲清课文,学生听起来也觉得烦琐,不得要领,不能得到应有的美的欣赏。

上《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作者魏巍为了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之恨、打击敌人之狠,用了一系列动词,讲授时就必须抓住。像“猛插”、“切断”、“赶”、“占领”、“阻住”、“高喊”、“打”、“摔”、“扑去”、“抱住”、“掐住”、“紧握”、“衔”等等。紧紧扣住课文,将这些动词讲深、讲透,志愿军战士对敌人之恨也就很好地揭示出来了。这样抓住了重点剖析,学生被强烈地感染,觉得过瘾,有亲临其境之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与志愿军战士产生共鸣――恨敌人,这也是一种美的感受。

第3篇: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范文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愿说

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首先表现为不愿说。要让学生愿意说、想说、敢说,必须要让学生对口语交际活动有兴趣,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月两个月是做不到的。为此,教师在课余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教平台,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节目、信息放给学生观看,培养学生说的兴趣。

如:播放大学生辩论赛事光盘,学生们在观看中对辩论手的雄辩流露出佩服的神情,部分学生还有板有眼模仿起来。再如:组织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讲新闻、讲心得体会,说自己的学习方法或作自我介绍,并组织互学、互评、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和内在热情。又如:课间与学生讨论现在的流行歌曲、电视中的时事追踪,从这些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想尽办法让学生开口说,并且是用普通话说。这样,由于话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会从不愿说到愿意说、想说、敢说,口语交际能力就得到了发展。

二、教师示范,让学生会说

农村的中学生毕竟见识不广,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与低与教师的示范关系非常大。语文教师是语言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播者,其自身的教学语言就必须有吸引力。在平时的上课或课余与学生的沟通中,教师应要努力做到发音准确、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抑扬顿挫。我曾多次到外校听课,感觉到那些教师课上得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讲课中的教学语言时而高山流水,时而波涛澎湃,时而捧腹大笑,总是让人有如痴如醉之感。如学生常常在这样的课堂中生活学习,肯定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我们这样的农村方言区,语文教师首先要掌握好说话的技巧,要练好标准的普通话,不仅在课堂上讲,课余也要带头大胆讲。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农村的中学生毕竟视野不开阔,见识有限,学生间谈论的话题有时会非常有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关注到学生的这一实际,恰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如教完八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话题:我最喜欢的剧中人物。学生普遍对电视连续剧感兴趣,教师一抛出这个话题,有的学生就已经忍不住打响头炮了,小燕子,刘罗锅,李向阳,李云龙,许三多……对这些人物,有因外形而喜欢,有因其是英雄而喜欢,有因其刚直不阿而佩服,也有因其扮演者而爱屋及乌……有些学生则问老师:话题可不可以作少少更改,改为“我最喜欢的歌星”?我说当然可以,一下子学生的情绪又重新高涨起来,什么周杰伦,谢霆锋……因学生对这些明星非常关注,因而陈述的理由都很充分,有个别学生还争论起来。因话题恰当,下课铃响,学生还意犹未尽。

四、阅读积累,让学生说得精彩

为避免学生的口语交际显得干巴巴,欠缺文采,教师平时应让学生多些阅读文学书籍,积累一些有文采的词汇和句子。如: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指定一些书目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多背诵些诗词歌赋,并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要求学生碰到好的词汇或优美的文句,要用记事本摘抄下来,并应用到平时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去。这样,通过不断的阅读积累,增加学生文化知识总量,让学生说得精彩,话里有“源头”有“活水”。

五、注重实践,让学生在用中说

学生经过课堂的回答问题训练和师生间的交谈,对口语交流的技巧虽已掌握,但不经实践,难以转化为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多练习。如:在课余,可让学生练习向同学间借书,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业成绩,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住所,向同学请教学习方法,到商场购买物品,与来校嘉宾交谈……要求学生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口语练习,过后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探讨,如何说效果会更加好。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积极评价,让学生在赏识中说

及时的评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增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自信心。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方式有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元评价。在所有的评价方式中,关键是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教师的评价可采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肯定,并委婉指出学生某方面的不足,或可将学生的口语交际情况在成长记录袋中具体作记录,在学期结束时再来次总评。

第4篇: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范文

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师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共47个,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四)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五)广泛适用性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四、教学注意点:

1、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在发现学习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2、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不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根据识字规律,不过早脱离语言环境,承认学生差异,不追求课课清,人人清,转变学习方式,不局限教材课内识字,加强语言积累。

3、阅读教学要落实识字、写字,重视朗读教学,强化语言积累。

4、语文园地要注意题型变化,重视积累语言,引导课外延伸。

5、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互动性,并注重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

五、教学措施:

1、正确地把握好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

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4、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5、引发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6、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六、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而这册的识字量这么大。因此,我想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1班共有学生47名。这些刚入学的孩子,大多还不能适应小学较为紧张与辛苦的学习生活。他们没有良好习惯的概念,如作业不知该如何完成,遵守怎样的课堂常规,如何有效倾听,怎样与人交流。爱护学习用品,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一年级孩子入学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从第一星期观察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没有发言的意识,语言不流利,也缺乏连贯。但很多学生能很快领悟教师的要求,并逐渐学会学习。有以下几名学生不能顺利进入学习状况:王金霞、李含宇、陈梦婷、倪婷婷、王炬、许莹莹、许碧容。暂时只观察到这些学生书写困难,难以集中注意力。其他方面情况还不详。

二、各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汉语拼音的重点: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

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四、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的形式,让这些好习惯成为琅琅上口、根深蒂固的行为观念。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进而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3、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

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班级积极推广阅读。

采用教师读给学生听的方法,先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把阅读到的好东西和大家分享;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和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之便利,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童话。

5、让学生积极写话,把他们的童真童趣的作品向杂志推荐,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成功与快乐之感。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大多还不能适应小学较为紧张与辛苦的学习生活。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作业不知该如何完成,遵守怎样的课堂常规,如何有效倾听,怎样与人交流,爱护学习用品,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一年级孩子入学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汉语拼音的重点: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

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四、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的形式,让这些好习惯成为琅琅上口、根深蒂固的行为观念。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进而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3、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

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班级积极推广阅读。

采用教师读给学生听的方法,先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把阅读到的好东西和大家分享;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和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之便利,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童话。

5、让学生积极写话,把他们的童真童趣的作品在班级中展示交流,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成功与快乐之感。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4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体系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着是识字(一)。先让学生认真常用的一些生字。接着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然后是4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识字(一)和识字(二)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2-14个。14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4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教材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要求认识的字是随文呈现的常用字常见字,而要求写的是按笔画的难易进行分类编排的,每课要求写的是3-4个字,但这些字大多都分散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都是前文所认识的字,这样的编排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文已认的字,写字的要求很严格,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严格按笔顺规则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写会说。汉字的笔画名称表在课本的119页。

通过教学体会到,学生认字需要不断巩固,写字要严格训练按笔顺写。

(二)教材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如学拼音阶段就出现了短语、句子和儿歌,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和学科的沟通与融合。

2.科学性

内容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常见的,出现频率是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实行认字分开,多认少写。

3.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富有时代的气息。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爱国的主题;《自已去吧》体现了自主锻炼的愿望;《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关爱他人的品格;《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的教育因素。

4.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环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我会连”等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5.适用性

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地方,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和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教材内容结构及特点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3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纵观整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2)、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3)、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

(4)、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5)、针对我国地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四)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1)、重点:

a、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b、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c、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难点:

a、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b、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c、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4、通过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能用拼音正确拼读生字词,认识3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喜欢阅读,乐于与他人交流。能用普通话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五)单元教材分析:

(1)、入学教育

本课由四幅图组成,我们可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幅图以“我上学了”为主题,展示了开学之际校园内外欢乐、有序的场景,通过观察画面,讲述图意,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老师的亲切,并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第二幅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会祖国小主人公的自豪感,培养从小树立好好学习,长大之后为祖国做贡献的志向。

第三幅图一“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慢慢适应小学生活,从幼儿园的学习状态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幅图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把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给学生,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当然,我们都很明确养成教育要不断督促检查、常常提醒。延伸到今后教学的方方面面。

(2)、汉语拼音

这部分教材把学习的内容(拼音、短语、句子、儿歌)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每课都有一幅意境优美的情境图,借此图学拼音,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儿童语言,增强学习兴趣。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拼音,其次是识字,再次是儿歌。

1-2课学习6个单韵母及2个声母(YW),通过观察,先让学生说出相关的音节,掌握发音的方法,读准四声,借助儿歌和图形识记字形,了解yiwuyu整体认读。

3-4课学习8个声母,认识8个生字,会读儿歌,掌握拼读技巧(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两连猛一撞),学习生字,只要求认识,结合语言环境和情景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不作字形分析,整体识记。儿歌主要是巩固拼音,只要求熟读,为了激发兴趣,加强记忆,可配上动作表演读。学习情景图中的词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想象,用上这些词语编1-2句话的短故事,这样可以把巩固拼音,识记生字,发展语言综合起来学习。

5-8课学习13个声母,认识22个汉字,9首儿歌,学习方法大致相同,但要解决好四大难点:第一是三拼音节怎样读怎样分辨;第二是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分辨;第三是“jqx”与“”的拼写训练;第四是整体认读音节怎样读,重点要加强拼读音节练习。

9-13课学习9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6个整体认读音节,认识40个生字,5首儿歌,一些句子。要加强分类复习。

学拼音,要求读准声音、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根据具体情况大约只有70%的同学能过好关,30%的同学只有在课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

(3)、识字、写字

本册要求认识的字300个。上不封顶,也要保底。新教材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方法也有所不同。增加识字量是为了提早阅读,学生只要能把所认识的汉字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过细地分析字形,可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多次再现,从整体上识记字形。

在教学中,可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可借助已有的知识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的方法进行识字,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

识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识字是一个由生到熟,在复现中巩固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不必强求每个同学同时过关,有30%-40%的同学是不能当堂过关的。

识字教学要严格按教学用书中“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不要提高要求,按要求认识笔画,认识偏旁,笔画名称表在课文的119页,汉字常用偏旁名称表在教学用书的120页,有少量的变动,新的教材要用新的名称进行教学。

(六)本册教材的基础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环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我会连”等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七)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日期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9.1---9.2

9.5---9.91周\2周1、学教育2识字(一)

1、天地人2、金木水火土3、口耳目4、日月水火5、对韵歌3、口语交际:我说你做4、语文园地一5、快乐读书吧

1了解学校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认识生字,会写要求书写的字及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认识生字,笔画,偏旁,会写要求书写的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会写要求书写的字及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笔画,偏旁,会写要求书写的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数:14)

9.12-9.16

9.19-9.233周\4周1入学教育2汉语拼音aoe的教学2.汉语拼音Iuv的教学

1了解学校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2读准单韵母aoe,认识声调符号,正确在四线格里书写2.学会单韵母iuv和两个声母YW的读音书写整体认读音节及四声

重点:aoe的发音和带调读;难点:o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第三声教学。yuvYW及yi,wu,yu的发音和带调读。(课时数:16)

9.26-9.30

10.3-10.75周\6周1、声母bpmf的教学

2、声母dtnl的教学2复习一3声母gkh的教学v的教学

1、bpmf的认读及书写3正确拼读音节

2、dtnl的读音拼写及与单韵母的拼读和带调读;

3、练习巩固6个单韵母,10个声母及拼读音节3gkh的读音书写及拼读和三拼

重点:bpmf的发音及音节拼读,认识汉字;

难点:iuv的二声三声发音及韵母带调读重点:dtnl的发音拼读认识汉字;gkh的发音,三拼音的拼音及认字;难点:nl的发音和与韵母的拼读;三拼音的拼音方法(课时数:16)

10.10----10.14

10.17----10.217周\8周1声母jqxzcs的教学

2、声母zhchshr的教学2复3韵母aieiui的教学

1、复韵母的认读及书写,音节的拼读及特殊韵母er的认读,认识生字朗读句子,会读儿歌2、五个前鼻韵母四个后鼻韵母的认读书写及音节的拼读认识汉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1、重点:发音,音节拼读和认字;难点:er的发音

2、重点:发音,音节识记,拼读及认字;难点:三拼音节的拼读(课时数:16)

10.24--10.28

10.31----11.49周\10周

1韵母aoouiuieueer的教学2复习三3韵母aneninununangengingong的教学4复习四5拼音检测

1、复韵母的认读及书写,音节的拼读及特殊韵母er的认读,认识生字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2、五个前鼻韵母四个后鼻韵母的认读书写及音节的拼读认识汉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1、重点:发音,音节拼读和认字;难点:er的发音

2、重点:发音,音节识记,拼读及认字;难点:三拼音节的拼读(课时数:16)

11.7----11.11

11.14----11.1811周\12周

课文(一)1、秋天2、小小的船3、江南4、四季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语文园地四

1、认识生字,会写要求书写的字及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笔画,偏旁,会写要求书写的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2、重点: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课时数:16)

11.21----11.25

11.28---12.213周\14周

识字(二)6、画7、大小多少8、小书包9、日月明10、升国旗

课文(二)5、影子6、比尾巴

认识生字,笔画,偏旁,会写要求书写的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重点:认识生字,笔画,偏旁,会写要求书写的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初步的爱国情感(课时数:16)

12.5----12.9

12.12----12.1615周\16周课文(二)

7、青蛙写诗8、雨点儿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语文园地六9、明天要远足10、大还是小11、项链认识生字,笔画,偏旁,会写要求书写的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重点:认识生字,笔画,偏旁,会写要求书写的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课文故事里学会观察,学会动脑筋想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数:16)

12.19----12.23

12.26----12.3017周\18周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13、乌鸦喝水14、小蜗牛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语文园地八认识生字,笔画,偏旁,会写要求书写的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能从课文故事里学会动脑筋想问题、解决问题。(课时数:16)

1.2---1.6

(初九)19周期末复习查漏补缺(课时数:16)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5一、学科目标:

1、认识424个字,会写286个子,认识7个偏旁部首。

喜欢学习汉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按笔顺跪着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会试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习独立识字。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成语和格言警句。

5、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6、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并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愿望。

在写话中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7、学讲普通话,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内容,能复述所听故事、所看音像作品的大概意思和精彩情节,又表达的自信心。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能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见闻和看法。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册教材仍沿袭前面三册教材的编排特色,采用主题板块的形式。全册共有12个主题板块,依次为:

(一)春天来了、孩子眼里的妈妈、

(二)书里的故事、我们爱科学、幽默、劳动、音乐世界、神话、与众不同、爱在我们中间。

每个板块的内涵都很丰富,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过程。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重视学生自身的经验和愿望,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而且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情趣的熏陶,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的热情比较高,但是还不能掌握自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借助工具书来学习。上课思维比较活跃,不能很好控制情绪,学习方法上虽然有所进步,仍需着力引导。基础知识很扎实,汉字书写很规范。但是汉语拼音普遍掌握不扎实,不能正确拼读生字,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加强。写话方面部分孩子句子不通顺,需要继续锻炼培养写话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设计

第5篇: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范文

笔者长期将朗读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之中,深深感受到朗读法的作用巨大,虽不能说它万能,然而它那潜移默化的威力真是“妙不可言”朗读的功能,不论其深度和广度,都不亚于文字作品本身。朗诵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它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效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需要眼、耳、脑多种器官并用,即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其心理流程是眼脑口耳脑,与默读相比,默读的心理流程是目脑。由此看出,默读程度较朗读程序大大地简化了,虽速度快了,但使口,耳少了锻炼。对语感的培养也大大削减了。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水平也通常比较强。这也验证了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说话能力提高这一点。另外,因为朗读时要求采用普通话,这自然会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因为朗读的水平最终归结于对课文的分析理解的水平,反复朗读能使许多优秀篇章储存在大脑里,无形中也增强了语感。久而久之,语句的连贯、流畅与词汇语言的丰富,在写作中得到了潜移默化,反映在阅读上,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反映在口头表达上,就表现为语言的自然、清晰、达意、得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者出于吾云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

朗读,在语言活动中具有比文字更加积极的影响,作为有声信息传播,它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都包含着丰富的含意,并且对听者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思维也在朗读的同时,增强了广阔性、深刻性和批评性,从而为语言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吕叔湘先生说:“撇开语言教学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就是“跛脚”的、耳聋的、不及格的语文教学。所以,教师应重视朗读法教学,教朗读就是教语言,教学生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教朗读就是教能力,教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它可以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语义的感受能力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如果对精美的文章反复地朗读,会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反之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会从感情上感到不适,并加以排斥。

二、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朗读能让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表扬、鼓励、信任、期待是促使学生读好书的法宝。教师在学生读书过程中要相机指导,及时评价,对读书读得好的同学,教师要及时把他们好的读书技巧向大家推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品尝自己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读得不太好的同学,教师也不要随意终止他的读书,要相信他能把书读好,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朗读的习惯。

三、朗读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文章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感情是由语气来表达的,语气掌握得好,才能感动人。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中,作者运用了优美的词语,使得文章具有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和近乎音乐的美感,表达了一种喜悦之情。对这篇文章,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中作者的喜悦的情感。全身心投入的诵读替代了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使学生以一种更加贴近文本与作者的方式,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再如莫伯桑《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实践,如果采用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读、跳读、复读、演读等多种诵读方法,则更容易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从而领会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

四、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

在汉语中,汉字有四种声调。由汉字组成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直观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同时,文章还有急切舒缓、起承转合的律动的特点。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特别是,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文学作品虽然没有雕塑、绘画等艺术类型作品那么直观,但它的形象性却是一般艺术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构成了艺术形象。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

朗读,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利于领悟读写的技巧。朗读是综合,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是“活”的,朗读使人感知、共鸣。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而朗读就能将学生引入叶老所描述的这样高妙的境界。我们切不可忽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朗读是一门艺术,而激励学生敢读、想读、会读、善读、乐读,更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育智慧、丰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第6篇:推广普通话优美句子范文

近日观摩到一位老师展示的《匆匆》(朱自清)诵读指导课,观摩之后有些感触。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1 简介作者。

2 老师配乐范读。

3 揣摩感悟:

(1)学生评价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师生品词析句:

(4)老师指导诵读:

(5)学生分组诵读:

(6)指名学生背诵。

4 仿写练习:根据文章内容,仿照“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的句式,再创写一段文字。

5 拓展阅读:朗读朱自清的《春》和《背影》,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风格。

6 课后作业:

(1)完成《匆匆》阅读训练;

(2)收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这节诵读指导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四不像”。尽管老师在课上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来读来诵,然而《匆匆》一文的诵读到底如何进行,学生还是一头雾水;老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创写的环节,对诵读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实在令人费解;朱自清先生的《春》《背影》和《匆匆》一文的言语方式、情感基调都不同,却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去熟悉《春》《背影》,去“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风格”,我不知这位老师是高估了学情还是在刁难学生抑或是在听课者面前作秀;从“课后作业”来看,“完成《匆匆》阅读训练”“收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依旧与诵读指导不沾边。

诵读指导课到底该干些什么,它与阅读欣赏课究竟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本文试从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文本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有同有异

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四个学段都提到了“诵读”,并将诵读的目标依次定位为: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诵读指导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反复诵读中体味语言韵味,感悟诗文真谛,获得诵读方法,进而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又是什么呢?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欣赏课正是依据这样的理念而开设的一类课型。从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来看,它是日常语文课的延伸和拓展,是以指导阅读欣赏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提高欣赏创新能力等为重点的方法指导课。

如上所述,诵读指导课与阅读欣赏课的教学目标都指向传统与现代、语感与技能,都指向培养人文情怀、提高语文素养。不同的是,诵读指导课重在情感熏陶与体验,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语文实践活动课:阅读欣赏课则重在语言感知与品味,是一种激发潜能、倡导个性、注重揣摩、提升能力、鼓励创新的语文心智活动课。

二、教学流程:小同大异

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根据诵读指导课和阅读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粗略设计了两类课型基本的教学流程。

(一)诵读指导课

1 自然导入,激情激趣

可以通过联系旧知、简介作者背景、语言描述情境等方法,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拉近与作者、作品的心理、时空距离,奠定诵读基调。

2 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疏通词义、正音断句,初步读出诗文的节奏,对难读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力争将诗文读顺、读通。

3 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依据诗文,抓住理解的重点、难点,采用讨论、合作、精讲等手段理清诗文层次,理解诗文意思,体会诗文情感,为进一步诵读打好基础。

4 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根据诗文的内容、风格、长短,灵活选择、合理安排一种或多种操作方法(如音乐渲染、语言铺垫、示范引领、技巧点拨、名家欣赏、角色扮演、擂台竞读、合作表演等),充分保证诵读时间,体现诵读指导的梯度和层次,以提高学生诵读水平,将作品读熟、读美。

(二)阅读欣赏课

1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根据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读书方式。初读之后整体感知时,要能理解文本内容,理清文本思路,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 悟读文本,把握内涵

用于阅读欣赏的文本可圈可点处很多,课堂上不可能也无必要面面俱到地解读、赏析。运用主问题设计法(可以文章标题、主旨立意、谋篇布局、人物形象、事件评述等为抓手,“取其一点”),可以高度整合文本内容,深刻理解文本内涵。

3 赏读文本,质疑评价

懂得赏析(可以是赏析词语、句子、片段,也可以是一个标点),学会质疑,善于解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就文本的内容、语言和写法进行探究性阅读,或提出看法和疑问,或作出独特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