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农村交通设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交通设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交通设施

第1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

在我国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过程中,虽然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配备,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公路建设中就存在技术等级低,缺乏建设养护资金等问题。而在行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安全隐患,据统计,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已经占全国全部交通事故半数以上。驾驶技能差、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车辆状况不佳、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等是造成事故的大多数因素,而我国大多数农村公路特别是山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等附属设施不配套,建设标准低,急转弯、陡坡、视距不良、路测险要等危险的路段普遍存在,这就成为人们出行的一个极大的隐患。我国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需要系统地从农村道路结构、线性及设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下面,我就分别从几方面具体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1 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现状分析

农村公路的安全设施属于道路的基础性设施,对排除各种纵、横向干扰,提高公路服务水平,防止和减轻事故的严重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包括:警示灯、公里碑、示警桩、防撞护栏、标志、标牌、减速带等。这些都是为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必须配备的交通安全设施,为行人和车辆起到了警示信息、视线诱导和路测保护的作用,也减轻了潜在事故的严重程度,在增强道路景观,提高道路服务水平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我国农村公路安全附属设施中,县道和乡道的安全设施的设置完好率基本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而村道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通安全设施。

我国的农村公路绝大部分是三级或四级公路,而在一些偏远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大量存在着等级以外的农村公路,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在连续的长陡下坡的路段,不论是何种等级的公路,都应该在危及运行安全处设置避险车道,不仅如此,还要在下坡的途中实施相应的减速措施。但是在设施位置方面,我国的农村公路相对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等级公路而言形式及材料的选择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直接导致了实际位置的选用没有标准依据,所以就急需加强农村公路各个方面的管理。

2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选用及设置

为了保证农村公路上行人和行车的安全,必须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如视线诱导设施、交通标志、路测防撞设施及表现等设施,但是这几类设施都存在形式多样、设置方法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针对农村公路设施设置的具体特点,下面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路测防撞设施

完善的路测防撞设施能够给驾驶员提供一定的行车安全感,也能在引导驾驶视线的同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进而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而在路测防撞设施的设置中首先要做到设置位置的合理准确,特别是在宽路窄桥或路面及车道宽度发生变化的路段,可以根据设计行车速度在桥头引道或宽度变化处设置20m左右的路测设施,起到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通过的作用。在形式的选择上,我国的农村公路一般采用刚性防撞设施,主要是因为它有造价低、技术简单的优点。

2.2 交通标志

虽然目前我国的农村公路多多少少都设置了一些交通标志,但是这些交通标志仍然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的缺点,所以应当综合考虑农村公路的实际状况、设计车速等因素选取标志的设置和相关的参数及标准。这些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要能够提供足够的视距给驾驶员以足够的反应时间,这是交通标志设置的最为基本的要求,也应当以设计车速和驾驶员在不同行车速度下的视距来确定交通标志设置的位置。交通标志的形式有很多种,一般农村交通标志采用柱式即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因为我国的农村车道多为双向两车道,交通量不大,路面宽度小,驾驶员行驶的速度较低,不仅如此,柱式结构的交通标志造价低廉且施工方便。为了满足车辆行驶安全的要求,一般规定农村公路上的交通标志距离危险点应为20~50m。在设置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道路实际情况以及地形条件将标志设置在醒目、无干扰的地方。

2.3 交通标线

路面标线在交通中起到视线诱导、分割交通的作用,路面标线在保障行车安全、规范交通行为上具有其他交通安全设施补课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当在农村公路路面宽度允许的条件下设计道路中心标线,即当路面的宽度可以画两条机动车道时,为了指示车辆驾驶者应设置道路中心标线。

3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完善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农村公路主要有地方政府负责投资修建养护,由于各种原因,各地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设计不合理、技术等级低、边坡边沟、道路标志等附属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3.1 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加快通乡公路、文明生态村、“村村通”的建设,使乡村的通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原因,作为农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安保工程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强制性标准,进而导致了安全设施的缺失,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3.2 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税改革后,县级以下的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都是由区、乡和村级投资建设,国家相关部门给予一定补助。而乡、村毕竟财力有限,导致公路建设及养护的资金不足,对民间投资的支持也不够,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十分明显。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建设时主要的资金都用在了道路长度的延伸上,并没有用到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上面。

3.3 日常管路不到位,维修养护不及时

在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中,并没有设置专业的养护团队和管理人员对乡村公路进行养护,目前基本处于失养的状态,而安保设施的管理更是无人问津,严重导致了交通安全设施的缺失和损毁,使其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修整。所以,在当前农村道路硬化和机动车辆急剧增长,农村地区安全意识比较欠缺的情况下,农村公路安全防护缺失点问题日渐突出。

4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完善的对策

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首先要做到完善设施,逐步改善农村道路的安全通行条件,然后做到多渠道投资,保证交通安全设施的投入,要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最后要科学安排,确保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稳步实施。

5 结 语

就目前看来,我国对农村公路交通的重视程度与投入量都在逐年提升,但是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上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所以必须在重视国民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全方面的加强。要结合地形特征、资金投入、交通流量等多方面的因素,灵活运用国家的相关标准,从而在保证日益增长的农村交通运输需求的基础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事业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第2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城镇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同步”)。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推动“三农”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011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继续把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为2012年“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作为时代性、实用性都很强的农村社会学,有必要对“三化同步”这一重大社会背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揭示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变化、未来发展趋势规律的目的。

工业化、城镇化越是深入推进,农业的支撑作用越明显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47%,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人均GDP已超4000美元,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已成为普遍性趋向。在这一趋向中,农业的战略地位、支撑作用越发凸显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进程中,多种因素叠加使得粮食和主要农产品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使农业更加成为“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到2011年底,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连续第五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但还没有摆脱粮食供求紧张的局面。历史经验表明,一旦出现农业滑坡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两碰头”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引发高通胀等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保证粮食基本自给,立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人多地少水更少的状况使土地等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地、人水矛盾进一步加剧。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2009年,我国人口从12.58亿增加到13.35亿,而耕地面积从19.24亿亩减少到18.23亿亩,且减少的大都是良田。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农业生产的耕地水资源的硬约束日益强化。这就要求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使耕地和水资源发挥更大效用。三是改变农户数量多、经营规模小的格局不能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自然完成。据统计,我国农户平均经营规模为0.47公顷,而美国为187公顷。小规模经营导致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价格,国外低价农产品的进口压力很大,农产品贸易已连续多年呈逆差走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四是解决我国生态脆弱、农业面临源污染严重问题,需要一个长期、渐进过程。我国水土流失、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目前,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仅为1.8%,比欧洲同类土壤低1.5%~3%。我国耕地面积占全球7%,而化肥施用量却占世界总量的35%,化肥、农药利用率仅有30%~40%,这对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工业化、城镇化越是深入推进,农村这块“短板”越需补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复杂的变革。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依旧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可以说,农村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业这块“短板”补不上、补不齐,工业化、城镇化必然受影响,我国的发展质量必然受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拉平公共财政对城乡均等覆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以公共财政为主要带动的农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等制度的建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政策惠及了农村。但是,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居民拥有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资源,还远远低于城镇。城镇居民享有的社区管理、环境卫生、消防保障等服务,在农村才刚刚起步。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总体还是分设状态,在标准、转移、接续等方面还未接轨。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须付出长期的艰辛努力。二是打破城乡户籍壁垒,需要集中攻坚。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在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农村人口落户城市的政策,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并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农民工需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作为进城落户、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的先决条件。应当看到,户籍只是一种标识,其背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福利体系。工业化、城镇化越是深入推进,我们就越要打开这种制度壁垒,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特别是要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能与户口挂钩。三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任重而道远。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2/3,旱涝保收田只有36%左右;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89亿亩,占耕地比例不到49%,灌排设施老化失修,工程不配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到0.5。同时,农业技术进步和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刚刚超过5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向农村,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同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越是深入推进,农民这一群体的影响力越不能忽视

个体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整个社会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分布呈现出3个1/3的特点,即有城市户口、在城里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占1/3;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工及家属、务工经商人员占1/3;住在农村,靠务农为生的农民占1/3。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需要特别保护,再组织化工作需要特别加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由土地资源引发的矛盾凸显。工业园区、铁路、高速公路、旅游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产生了征地拆迁和失地农民问题。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每征用1亩地,就造成1.4个失地农民。如果土地征用补偿方式不当、标准偏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现在,因征地拆迁引发的和占1/5。可以预见,今后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更加突出,由土地资源引发的矛盾将会更多。二是进城农民工对城乡社会管理造成的压力凸显。目前,全国有2.3亿农民工,其中有1.5亿多外出务工。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支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大军,也给城乡社会管理构成了很大压力。他们的身份、待遇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部分人心态失衡、情绪不满;他们的合法权益屡遭侵犯,工资被克扣拖欠、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对他们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完善。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三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一些农民游离于组织之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亿万农民“离土又离乡”,出现了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一些农民游离于组织之外,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组织化程度明显降低,这给社会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四是即使将来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很高,仍然会有数以亿计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农村、居住在农村,农业经营收入仍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始终是“三化同步”的重要目标、“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

结论

第3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社会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76-04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类型

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1](P98)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景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亲子交往的实质。[2](p487)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过程和行为规范中体现出来。然而伴随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的留守儿童弱势群体,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社会化关键期,却得不到父母在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上的引导和帮助,被动的以各种监护方式留守农村。其留守类型主要有:

1.隔代监管型

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家中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健在的均采用祖辈抚养的隔代监管方式,因这种监管方式是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基础的,为了弥补父母不在身边呵护的缺憾,祖辈往往通过物质、生活上的全方位满足来补偿。一般祖辈年纪偏大,观念陈旧、文化水平低下、知识缺乏,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没有能力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导致该监护类型重养不重教,对儿童精神和道德层面的引导和管束不够,这就容易给儿童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祖辈还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劳动时间的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祖辈与孙辈的亲子交往,在日常互动中,祖辈往往表现出顺从、妥协,出现亲子关系的不平等化,祖辈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弱化,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实施以及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2.委托代管型

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把儿童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老师监护,这一模式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由于不是自己的子女以及碍于情面,监护人主要关注儿童的安全,避免各种安全隐患以便向儿童的父母有所交代,对儿童的行为多数是采取认可的态度,很少采取太严厉的态度进行约束和管教,更不会关注儿童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监护的亲人朋友通常情况下也有与留守儿童年龄相仿的孩子,留守儿童在各种待遇面前,经常处于寄人篱下的尴尬境地,即使在这些儿童遭遇了困难和挫折时,也不会主动寻求监护人的帮助,而是压抑起来,这种父母监护权的缺失,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和社会化的发展都将产生负面效应。

3.单亲监管型

这一类型的监护是由父亲一方或母亲一方单独实施的,儿童主要是与其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多数情况是与母亲生活,而父亲长期在外打工。这一监护类型方式的儿童一般生活不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但却因家庭主要劳动力缺位,儿童不得不分担家务劳动,导致不能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上。而在农忙时节,监护人承担着照顾家人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双重重任,使其无暇顾及儿童的教育。加之农村的生态系统结构中,母亲的文化水平一般都较为低下,多数甚至是文盲,根本无法给予儿童学习上的辅导和帮助,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成长,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维护易出现问题。

4.自我监管型

因不具备上述的监护可能,或因父母没有找到合适的监护人,一些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就只能自己照看自己,由于缺乏成年人的看护,通常被视为特等弱势群体,常常遭受别人的攻击和欺侮,特别是留守女孩,其安全和健康问题尤为突出。父母长期在外,试图通过物质上的过渡补偿来减少内疚感,尽其所能满足儿童物质层面的需求,而对儿童其它方面的需求和关注却显得鞭长莫及,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无法享受到父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引导和帮助。长期的亲子分离,影响了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权威地位的确立。父母亲的缺位,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使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容易失控,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纪的道路。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归属于弱势群体,其在经济上、心理上、社会地位与教育体系中均处于弱势地位,在家庭教养中,游离于边缘地位,成为易以被忽视的边缘群体。因此就有必要给予这一群体一定的关注,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其存在的时空背景,从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产生这一教养方式的原因。

1.体制结构的制约

城乡二元分离的体制,导致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阶段的非均衡性,在地域上,甚至在校际之间教育投入和资源的占有都是不平等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均衡性,以及我国教育体制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政策法规,使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处于不同的教育制度构架中,并享有不均等的教育资源,对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而言,将子女带在身边,进城上学是很难实现的。除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外,子女进城入学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以及需要交付昂贵的借读费用,因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时无奈只有选择把孩子留在老家。即使把孩子带在身边,也只能送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上学,这些地方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偏低,效果得不到保证。于是出现了进城的“流动儿童”被社会“边缘化”,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的现实情境,弱势性和边缘性成为留守儿童的基本特性。

第4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合作共同体 培养培训

2004年底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一系列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相继展开。不管是什么培训,采用什么方式,培训的目的都是: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促进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本文通过对江苏邳州市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的调研,发现培训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与地方大学合作,由江苏师范大学、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的多年从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信息技术学学专业的学生与农村小学教师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环境的设想。在现有培训的基础之上,在实践共同体内开展培训,真正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

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教师的工作压力等原因,不便于集中学习,较多地选择自学为主的分散学习形式。由于是远程培训,系统仅能统计学员的在线时间,而无法跟踪学习的效果;培训中学员与指导教师间的交流是非面对面的,不及时;在线提交作业的方式,使指导教师无法确认其原创性。因此,小学教师培训后依然难以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培训效果自然不能被肯定。邳州市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每个乡镇设一个中心学校,中心学校下辖10个以上村小学,分布较广,大部分村小学坐落于各乡村之间,教师之间沟通不便;学校硬件资源欠缺,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多数教师不能简单操作,更谈不上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教学和学习;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数较少(每周1节),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佳;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部门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但由于培训缺乏后续的效果跟踪,培训结束后一切随之结束,培训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实践活动,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丰富和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成员自发组成一个团体,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成员间通过“深度会谈”了解差异,互相帮助,共享资源,实现共同成长。

二、学习共同体的含义及特点

学习共同体指的是一个由学习者、专家和同伴构成的群体,他们有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并在一定的环境下针对同一个问题主动地展开讨论和协作对话的学习组织。共同体成员间有着共同的事业,所有成员都认可并追求共同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担当不同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最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成果的共享,即共同体中既相互合作又有成员互动还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切磋,以及新手在旁边静静地观看。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他们迫切需要的就是通过持续的实践方式强化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建构的实践共同体除了具备一般特性以外,还具备连续性和实践性两个特性。连续性:强调培训的连续。以往的阶段性培训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教学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教学理念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革新的过程。实践教学不可能随着培训结束而结束,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理念和能力。实践性:强调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学的思想是受美国学者杜威的“从做中学”的启发。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从实践中学是关键,让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真正理解学会所培训的内容,明白什么是信息化的教学,如何使用技术达到教学的信息化。

三、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设想

设想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践共同体的人员由农村小学教师、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运河高等师范的高年级学生(助手)及多年从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组成。实践共同体成员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以国家远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资源,邳州市教育资源库为基础,农村小学教师通过对资源的学习,接受学生和专家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应用所学信息技术,实践培训内容,检验培训效果。根据人员组成的不同和依赖的资源不同,我们建立如下几种实践共同体。

1.基于网络资源的实践共同体。基于网络资源的实践共同体重点强调资源在实践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在共同体中,网络为教师的共同学习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能保证享受一流的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缩小地域差异,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和学生之间通过培训网的互动栏目、或是通过邮件、QQ、MSN等交流工具相互合作与交流,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个体进行持续的学习反馈和反思。这对推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等有重要的作用。

2.以专家指导为主的实践共同体。以专家为主的实践共同体是由多年从事培训工作的专家和农村小学教师共同构成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专家根据教师在培训中及其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师的观念和行动上给予专业支持,同时从小学教育实践中获取理论研究的素材和案例;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形成教师与专家之间相互沟通协作、相互影响的关系。

3.基于项目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基于项目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是,鼓励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积极开展有利于农村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项目申报和研究,并把项目带到实践学校,和农村小学教师组成基于项目合作的实践共同体,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项目研究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

总之,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不同于以往的阶段性培训。通过辅导者持续的辅导、交流和帮助使农村小学教师学会信息技术,并准确地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晓新,雷丹.基于建构主义的成人学习环境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5).

第5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论文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基金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七五计划”提出抓紧研究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通过试点,逐步实行。1991年,民政部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在山东烟台的部分县市率先进行试点,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出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由点到面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此,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起步发展阶段。到1998年我国已经有8025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0世纪初至2009年这段时期,由于政策缺乏连续性、各级政府财力投入不足以及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进入低潮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下降,退保人数逐年增多,到2007年达到最低值5171万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9年。

为了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富余劳动人口的流动,同时作为重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20o9年民政部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农保发展以来,改变了参保人数一直下滑的局面,2009年末我国参保农民总数达到8691万。

2009年《指导意见》的出台,虽然推动了近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但在其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一体化程度和农村富余劳动人口流动性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指导意见》并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全体农民纳入研究范围,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二、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国家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农保的推出既是为了解决农民养老的问题,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尽管如此,2009年《指导意见》推出至今,新农保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城乡不协调的问题。

(一)城乡间不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间衔接政策缺失

《指导意见》中规定,“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制定。”但是,目前具体的指导性政策还没有制定出来,各级地方政府在缺乏主要指导纲领的情况下自行制定实施细则。这样,新农保没有就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的养老保险部分如何转入新农保中以及农民进城务工如何进行社会养老保险衔接做出具体规定。

城乡统筹的要求是实现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但由于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之间衔接的政策缺失,使得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流动受到很大限制。首先,作为城市之中重要劳动力的农民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为了保障其福利水平,地方政府规定,农民工在城镇已经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中个人账户资金可以一次性转为新农保中个人账户资金,但是企业缴纳部分不得转入。这项规定导致农民工在城镇养老保险中的企业缴纳部分化为乌有,同时缴纳年限也无法续接,使得农民工多年的参保时间和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白自流失,产生福利的巨大损失;其次,相关衔接政策的缺失,直接导致农民工或农民定居城镇时,只能退出新农保,重新缴纳城镇养老保险金。同样带来福利损失。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发放形式不灵活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领取方式都比较固定,如黑龙江省的农民领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只能到固定地点领取。对于那些离固定领取点较远的农民,为了领取保险金需要支付高额的路费。有些地区为了规范管理农村养老保险金领取,采用以银行存折的形式发放,这对于离银行较近的农民比较方便,而对于离银行较远的农民,领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仍需要支付高额路费。这些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农民加入农村养老保险的成本,造成农民的福利水平损失。对于那些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发放在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还没有实现统筹安排,还会带来更多的不便。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解决三农问题,绝不是在增加农民福利的同时增加农民的负担,因此这种不灵活的发放形式,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三)国家层面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不足

当前我国没有一部法律,就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做出立法约束,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连续性,直接导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剧烈波动。图1表明,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推出之初,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曾经超过8000万。之后,由于没有法律约束,缺乏相关政策制度保证,导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缺乏连续性。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开始逐年减少,特别是2000、2001、2002三年连续下降,在2006年参保人数达到最低值,可见这一阶段有较多农民退保。2009年《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应措施,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参保人数将近9000万。可见,政策和立法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由于没有法律约束,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中,各级地方政府对具体政策的设立、撤销和改变的操作缺少约束,这不利于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稳定性。这种不持续稳定的发展,导致农民不愿投保,加之各种纠纷的出现导致“羊群效应”,产生大面积退保。这种情况的存在最终不利于我国农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低效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主要由县级政府管理,由于县政府缺乏基金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人才,只能采取简单的保值的措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用于购买国债和存人银行,在实际运营当中大多数地区都是将基金用于购买银行存款。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中个人账户的增值,只能按照每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来计量,导致基金运营收益较低。在发放农村养老保险金的资金来源中,个人账户的增值占绝大部分,因此,较低的基金运营收益决定了农民只能领取较低水平养老金这一现状。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提升缓慢,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拉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五)“集体补助”制定不合理

《指导意见》中规定“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这直接导致有钱就补,没钱不补的现状。我国除了东部的一些地区可以对“集体补助”这一项进行补助外,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村集体都没办法对农村养老保险提供集体补助,使得《指导意见》中对集体补助的规定形同虚设。深究其原因可以发现:1)无法衡量一个村集体是有条件的还是没条件。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条例中也没有说明这一点,使得这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一句空话;2)我国东部地区农民收入高,村集体资金实力强,而西部农民收入很低,村集体收人也低,使得西部地区村集体就是想补也没有钱补;3)中国广大农村民主化程度不高,补助标准能由农民的意愿制定的可能性极低。通过实地了解,很多村委会根本不向农民谈这一事情,就算农民提出要求也会以村委会资金缺乏为理由不予补助。村务公开在很多省份还无法做到,这一政策也被放缓执行。这一政策的放缓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也无从实现。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议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当务之急。

(一)建立起城乡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合理衔接制度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反复会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这就需要做好新农保与其他各险种的衔接工作。

1.新农保与农民工在城里的各种养老保险的衔接。农民工想把在城里参加的养老保险转为新农保时,除了可将个人账户中的全部资金转入新农保中的个人账户外,还应允许把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的那部分资金一并转入新农保中,多余的资金可以转给农民工,不足的部分由农民工补足。对于农民工所在城市中养老保险与其他险种混合的情况,实现相关险种有条件转换。如北京市对农民工实行的是一种全能保险,在转换为新农保时,可以提供最低的保障,对投保年限也应予以承认。

2.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农保的衔接。在农民转为城镇户口想享受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时,应将新农保中的全部资金一次性转为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如果不够,可以进行补缴,如果出现盈余,则对个人账户中超过的部分予以退还,国家补助和集体补助不予退还。同时在账户管理方面,新农保的个人账户中包含了农民个人缴纳和村集体缴纳两部分,可以按照比例转化为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这样有利于发挥城镇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的激励作用和最终向城镇养老保险方向过渡。

(二)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发放形式多元化

各地方政府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发放农村养老保险金,出台的政策应该结合所属地区的情况,对参保各个县分别规定。如偏远地区实行村发放制;对金融机构发达的地区,实行银行发放或农村信用社发放。对实行村发放制的地区,要做好保险金的管理工作。另外,随着金融基础化设施的逐步提高,可以进一步将城乡养老保险发放统一起来,推行“一卡通”,即城镇和农村可以用一张卡来发放,逐步推行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

(三)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养老保险法》

虽然我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养老保险法》(草案)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酝酿与修改,但其中农村养老保险方面的法律规定还处于空白。该法案的补充应着重规范农村养老保险的各项制度,为解决法律纠纷提供依据;应该对城乡养老保险、农民工的城镇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提供法律支持;规定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进而减少政策的剧烈变动,使农村养老保险能够持续发展。

(四)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与社保基金运营并轨

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与城镇社保基金一起运营,即可有效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低效的问题,同时也是打破我国的二元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好处是:1)利用我国社保基金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大量的专业管理人才,提高基金运营效率;2)可以减少管理机构,节约开支,减轻县一级政府的负担;3)可以解决基金规模小,规模报酬低的问题。对于基金运营的成果的分配,可以按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比例进行分配。

第6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根据刚刚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实名制是指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的学生需要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或经县级政府指定部门审核的有效证明,以便准确掌握学生信息的管理制度。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指为有效实施实名制管理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建设应利用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遵循“准确、完整、实用、够用”原则,能够接口开放、充分兼容、数据共享。信息采集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工作。所有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的学生信息必须进入系统管理。

实名制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校基本信息、报表信息等。实名制学生信息实行分级录入、分级审核。学校和学生基本信息由学校负责组织采集和录入,经系统和审核,报县级教育部门确认入库。在初始使用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时,学校应及时录入当前所有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在每年9月20日之前,学校应完成新生信息的录入与核对工作。学校应根据学生基本信息变动情况,及时在系统中更新。学校于每年9月25日前按照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的要求上报常规报表至县级学生营养办。由县、市审核汇总后报省级学生营养办,各地省级学生营养办于每年10月中旬前将电子数据和书面报表汇总上报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复核后,对各地营养改善补助资金进行拨付。

目前,实名制学籍系统建设进展如下:

1.2012年5月2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基础一司、全国学生营养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开发单位进场开发。

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将数据采集指标和统计报表以签报形式送基础一司、基础二司、全国学生营养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征求了修改意见,并将修改意见体现到系统设计中。

3.2012年5月18日,召开了学籍业务专家研讨会,进一步征求对数据采集指标、统计报表和系统原型设计的意见。

4.2012年6月1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向基础一司、全国学生营养办汇报系统建设进展情况,确定了系统一期试点的工作安排,并同步进行学籍管理办法、电子学籍管理办法、系统管理办法的编写等配套工作。

第7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关键词: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优化设计;公共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一样面临着来自交通拥堵与环境恶化的压力,但是由于在发展背景与客观条件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小城市如果照搬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则效果欠佳,甚至可能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分析中小城市交通和研究改善对策必须根据中小城市独特的发展背景与实际情况。

一、中小城市的城市特征

(一)、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中小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同大城市截然不同。大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大,综合功能完善;中小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一般比较低,建筑密度也较低,即便是开发强度较高的地区功能也非常单一,而且很多用地富裕的城市片面追求建设新城区或经济和技术开发区以扩大城市建设面积,开始“摊大饼”式的城市用地发展模式。而受到自然环境限制,建设用地资源紧缺的中小城市,城市发展格局才会呈现出群组形态。实践表明,中小城市的开发密度过低不利于公共交通的运营,开发密度过高又会引起客流过于集中,降低公交服务水平。

中小城市早期往往是依靠过境公路或铁路场站发展而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面积逐步扩大,由此带来公路或铁路场站两侧严重城市化,渐渐呈现出以过境公路或铁路场站为轴线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是交通事故频发,噪音、尾气及扬尘等环境污染严重,且随着机动车出行的增加也将对城市交通的组织与管理带来问题。

(二)、历史及自热背景特征

历史及自然资源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因素之一,中小城市由于街道狭窄、城区河流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城市搬迁困难,限制了城市用地以及交通设施的建设。

二、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

(一)、出行特征

中小城市受城市用地范围的限制,居民出行规律同大城市相比较就有以下几点不同:

1、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在2~5km范围内,且以步行、自行车(包含电动车)和摩托车为主。这几类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70%以上,公交出行所占比重约10%,具体比例如表1所示。

表1不同中小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比例(%)

2、学生出行占据公交客流较大比重。此外,由于工作距居住地近,午间易出现回程高峰,因此,一般会出现早、中午下班、中午上班、晚4个高峰时段(午间高峰有两个时段),并且中小城市人均出行次数要高于大城市。

3、周边村镇出行比例突出,然而农村客运需求增长与城乡公交建设之间、城乡公交一体化与交通管理之间的矛盾突出。在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后,消费、看病、出游等生活性出行大大增加,城乡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农村公交开始得到发展。

(二)、中小城市客运交通模式分析

1、私人小汽车的发展

对中小城市,虽然政府鼓励和扶持公共交通发展,以提高城市上地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方便广大市民出行,但客观上由于这类城市规模较小,公共交通难以吸引大景乘客而形成规模经营。因此,中小城市未来必然而且合理的客运交通模式是公共交通方式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私人小汽车等个人交通方式并存互补,且以个人交通方式占优。私人小汽车的拥有率和使用率将大大高于大城市。

2、城市公共交通的位置

在中小城市,自行车、摩托车、助动车等个人交通工具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其中的一部分会转化为私人小汽车,一部分应考虑引导到公共交通上。中小城市限于自身的条件,公共交通可能不会成为人们出行选择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于人口超过10万人、半径超过2km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应仍然作为一种重要交通设施和手段加以建设和发展。

3、自行车交通的作用

自行车是一种非常经济、方便的门到门的个人代步交通工具。当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备、公共客运服务水平又低时,自行车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三)、适应小汽车时代的路网规划

随着城乡经济高速发展,小汽车正悄悄走近寻常百姓。中小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趋势,从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小区建设、道路网规划以及停车场的布置等方面,全而系统地研究考虑。尤其是城市道路网及停车场的建设方面,要求能够适应小汽车时代交通的需要。

1、大型公建布局模式

大中小城市习惯上都将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大型公建集中布置在道路交叉口四周,形成所谓“四大金刚”。中小城市的交通几乎完全是平面交通,机动车流、自行车流、行人流都在道路的同一平面空间内流动。到了交叉路口,各种交通流汇集在同一平面内穿插、交织、冲突,形成难于疏解的“结”。这种情况下,商业(文化、娱乐、餐饮)功能与交通功能重叠,使本已十分紧张的交叉路通状况雪上加霜。如果将传统的交叉口点式集聚模式改为路段集聚模式,则可大大减轻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又有利于大型公建增加营业和活动空间,集散更多的顾客。

2、道路网布局模式

如前所述,中小城市可能而且合理的交通结构是各种交通方式并存互补,以个人交通为主,同时必须有公共交通辅助的模式。其交通系统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互不干扰。为此,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道路网设施。

三、中小城市公交规划

(一)、线网规划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分为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和城乡公交线网规划两部分。在线网规划前应统一经营管理权,针对不同类别的公交线网制定出符合各自运行情况的规范章程;在线路经营上可采取拍卖模式,建立“冷”、“热”公交线路差别补贴制度,必要时可针对“热”线收取一定的“热”线使用费以补贴“冷”线经营,培育出有序发展的公交市场,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打好客流基础。

(二)、场站规划

由于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欠缺考虑以及中小城市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不力,导致公共交通设施用地规划不足以及原本属于的用地部分被分割侵占,给现实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因此,针对新建城区或开发区应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审批及监管力度。在设施规划层面应具有足够的前瞻性,确保未来城市发展所需的公共交通设施用地面积,合理划分区域内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区位;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审批层面应给予最大的方便,确保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能够及时快捷的划拨到位;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监管层面应做到关键领域重点监督,及时发现并制止用地属性变更情况的发生。

四、中小城市道路的优化设计

(一)、道路特色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中小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中小城市道路设计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和谐。

(二)、道路线形优化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十一世纪的首个10年,中国的各大城市纷纷进入堵车时代,接踵而至的雾霾天气又一次席卷各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小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又一阵地,应认真总结各大城市的经验教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和建设经验,真正做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交通系统,科学引导交通出行。

参考文献

第8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公路得到了大力的修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车辆也越来越多,农村道路状况空前增加。随着发展农村道路管理政策亟待实施,许多道路偏于狭窄,道路交通安全设备缺乏,道路指示标志过少甚至没有。当遇到交通问题时,多半是大家私下解决,很多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真正的安全隐患也得不到消除,这些都是目前农村道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落到实处,得到解决。

二、农村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探索

在多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管理上的难点,长期以来未能解决,导致成为了交通管理工作中久攻不克的“顽症”,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基层交警警力不足。由于许多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国家部门根本考虑不到这么仔细,往往交通部门只有一两个交警。

(二)编制出现负增长,在很多农村地区,民警职位调到频繁,大队人员不断的调换,往往安排并不合理,使部门实际人数越来越少。使部门警力编制出现了负增长。

(三)经费出现“短腿”现象。经费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经费非常困难。根据预算核发每年的经费,许多地方部门除去发放工资、水电费、燃料费等其他必须支出的项目后,剩余经费很少,根本没有金钱投入到地方管理当中。只能力保个人经费、公用经费的开支,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网络、装备等基本建设无钱购建,路面监控等更是无力顾及。

(四)农村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失管、漏管。农村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工作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单靠地方交警根本无法解决。农村道路车辆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因为地方经费不足、部门人手不足、许多政策落不到实处等问题,地方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同时县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并没有履行相关的职责,各乡镇对农村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当前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道路交通事故产生一种侥幸心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三、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中公路隐患排查工作难点

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和排查工作一直在实施开展,然而年年整治都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三:

(一)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进行,农村道路交通网络还未完善,许多村镇还没有通公路,为此每一年政府都投入资金来开路,全国新开通的农村道路在逐年增加,但是这些逐年增加的公路里程却没有配套的交通设施,而且政府部门追求的只是达到开通公路的目标,却没有维修和增设交通设施的观念。

(二)由于地放财政收入较低,对新开通的公路没有专项经费进行维护和治理,无力增设相关的标志标牌。并且许多临山道路因自然环境而被破坏,导致通行能力降低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四、道路交通车辆安全宣传工作的难点

(一)道路交通车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展开,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多数认为事不关己,甚至看着其他人因车辆不符合上道要求而引起交通事故受伤也无忧患意识,无车辆合格要求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意识。

(二)单靠交警部门的宣传,显然势单力簿,影响力较小,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宣传部门不直接参与,我们应该加大车辆管理宣传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化交通车辆合格上道的宣传教育的良好局面。

五、面对农村车辆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解决农村车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加大基层交警中队的建设,积极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提出申请,要求解决当前警力不足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辖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车辆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化的建设基层交警中队,解决地处边远乡镇的交通车辆上道管理问题,明确对新建交警中队的管理、规划。

第9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

【关键词】美国城镇化 特点 启示

截至到19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城镇化经历了第一个阶段,在该过程中,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城镇化率为30%;在1880年至1960年的八十年期间,美国城镇化迎来了它的鼎盛期,尽管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城镇化率仍得到了41.7%的提高。1960年到21世纪的今天,美国城镇化进入到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其特点较为突出,并极具美国特色。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时,可以对美国的经验加以借鉴,这是提高我国建设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一)城镇人口的分布比较平均

美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除了东北部和中西部外,还有西部和南部两个区域。在建国初期,美国人主要居住在东北部和南部,并呈现人口各一半的特点。随后,人口逐渐发生迁徙,中西部和西部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起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各个地区的人数逐渐持平,分布慢慢变得均匀。自1960年开始,更是直接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南部人口数越来越多,并比其他地区的要高一点。而其他三个地区人口数差别不大。人口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均匀并且,移民成了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国家的人们在美国的吸引力下逐步涌向美国,并大都选择在美国的城市中落脚,使得“移民”成为美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又一大特色。

(二)城镇化与工农业之间的关系密切

在城镇化建设时,美国将农业和工业等多项产业的发展都融合到了其建设过程之中,加大了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就美国农业来说,它首先为城镇化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解决了城镇化中的粮食和资金问题。通过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人均享有的耕地面积就有10亩左右。另外,其大量的粮食储备通过出口的方式,获取了很多的交换资金,为城镇化建设扩大了资金来源。此外,美国的工业发展使更多人成为了“城里人”。工业技术革命让美国的工业事业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各类资源不断得以开发,各种新型建筑相继拔地而起。在该形势中,人口展开了大量的迁徙,各种城镇逐渐诞生。

(三)与交通体系建设相互交融

在最开始阶段,美国的东部发展最快,交通工具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很大。欧洲人民只要通过跨越太平洋就可以直接到达。经历了工业改革后,美国发明了蒸汽船,并大量开挖运河,拓展了交通领域,促进了各沿海城市的建成兴起。之后,在水上交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了陆地交通,提高了铁路里程,对铁路网进行了,大大扩大了城镇规模。汽车的普及更是为城市和郊区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加快了城郊一体化的进度。在开展城镇化工作时,美国深刻地认识到了交通和城镇之间的关系,大大提高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其作为统一整体来发展。

二、美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启示

(一)城镇化建设应该从基本国情出发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国家国情而存在。客观来讲,美国城镇化道路走得比较顺利。然而,它绝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涵盖的内容及其广泛。所以,我国在借鉴时,要做到理性借鉴,以本国国情作为立足点,对各类影响因素作深度分析和慎重选择。比如,我们可以从国家的发展起点作为借鉴的出发点。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城镇,而且,农业也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区别。(美国历史较短,在最开始阶段人口不足)。所以,在城镇化建设时,应该把解决人口过剩作为主要任务,而不能盲目模仿美国采取移民措施。

(二)注重中西部城镇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很多区域层面之间的发展步伐是不一致的,协调度极其不佳。城镇化现象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很少,且中小城镇的规模也很小。中西部地区的占地面积极广,大概占到全面地理面积的一半,其城镇化发展落后不仅会对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很容易出现民族分化、边疆动荡等社会问题,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会有很大的阻滞作用。所以,在建设时,应该加强中西部城镇建设,使城镇化发展更加协调。

(三)大力发展交通设施

虽然改革开放和科技革命对中国的交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起步晚,中国在交通设施方面仍然处于落后地位。所以,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该就加对交通设施的利用率。除了使各交通工具的性能得以提高外,还应该扩大交通的应用区域,让各大交通走进农村中去,从而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同时,还要努力提高使用交通设施的技术,使交通设施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度。当然,中国还应该把产业发展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大力发展各产业,从而从多方面来促进城镇化发展。还要适当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强化城镇化制度,调控好各城市的放假,使更多的人实现在城市居住的梦想。

三、结束语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它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国家的文化素质水平。通过对美国城镇化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利的信息,这对我国的农村人口尽早实现向城镇人口转化具有重大帮助。而我们只有将启示转化成实践操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