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障碍。抛开交通、港口等硬件建设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
1、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民营经济发展缓慢 。环渤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全国平均为47%。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 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天津达86.74%,全国平均为43%。民营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总量还是速度,都较长三角、珠三角低。这种经济类型结构,是经济整合中难以打破行政壁垒的重要原因。
2、 产业趋同,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环渤海地区产业关联度小,没有形成彼此间的产业链。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同时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这种区域性的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严重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3、 没有统一的市场体系,制约着生产要素的流动。主要是市场分割,竞相争夺企业及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进入,限制外出;相反,鼓励产品流出,限制流入,特别是保护本地落后的企业和产品。在产权交易上,由于地方政府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不希望本地的企业被外地企业并购,为企业异地并购设置了障碍;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特别是直接融资难,据统计,环渤海地区企业间接融资达80%以上;区域内信息不能共享,技术、人才流动不畅等等。这些现象严重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4、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以上,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利用外资情况与此相类似,并且区域内存在较大差异,如2003年北京利用外资占区域总额的55%,而河北仅占3%。环渤海地区利用外资和外向型经济总量小,且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区域经济整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推动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
在分析影响环渤海经济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推动;以企业为主体,构建统一市场体系;以资产重组为载体,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应是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按照这一思路采取以下措施:
1、推动企业跨省市资产重组,促进区域产业整合
企业资产重组,是指通过对企业资产总量和资产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行为。其实质内涵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微观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效率;在宏观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率。不难看出,资产重组对于调整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也证明,大规模的资产重组,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与跨所有制的重组,是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次重组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资产重组是环渤海区域经济产业整合的重要途经。进行资产重组,一是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跳出单个企业结构变化的小圈子,突破地域结构局限,突破“诸侯经济”的区域行政管辖局限。二是在运作方式上主要通过资产经营、收购兼并、联合、优劣资产的置换,股权转让,对上市公司的买壳、借壳上市,以及产权交易等形式。要把跨区域组建企业集团作为资产重组的重要载体,选择一批相关企业与之重组,建立起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集团公司,形成整体竞争优势。2004年9月,辽宁大连、抚顺和黑龙江北满三家特钢企业集团重组为东北特钢集团就是跨省市重组的成功案例。也标志着环渤海经济圈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迈出了突破性一步。三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中介机构有着完善的信息网络,具有专门的经验,又熟悉企业重组的操作规范,是资产重组市场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的经验看,民营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经济类型等经济结构调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营经济的企业战略、经营理念、经营机制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不受地方行政管理的束缚,总是向资源、效率高的地方流动;民营经济所占比重有较大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就会有较大提高,民营经济在市场中有较大的发挥,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更加具有活力。各省市要协调一致,统一政策,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扶持。一是放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引导他们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运输等产业,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二是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积极探索银企合作的有效形式,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引导非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资本组建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三是采取政策推动、产业联动,快速壮大民营经济。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形成区域性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成长型民营企业群体。
3、联合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外向型经济是一种综合经济结构、运行机制、发展战略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经济系统。根据一些国家、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其实施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本质内涵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基于国际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建立适应其发展的产业结构,以带动经济发展。因此,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必须联合起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也是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划束缚,联合建港、用港。要加强港口之间、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分工协作与联合,减少不良竞争。二是联合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工业产品出口。结合国企改革,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结合资产重组、兼并,组成跨省市、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三是建立区域银行,联合对外融资。各省市要加强区域内金融机构的协作,聚集国内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同时加强与外商之间的融资合作,联合对外引资。四是联合利用开放窗口,变沿海优势为区域整体优势。环渤海沿海区域要实现全方位开放,加强与腹地的联系与协作,为全区域提供各种服务。
4、构建共同市场体系,保障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共同市场体系是指没有区域、行业以及所有制区分的,没有税收壁垒障碍限制的,各类商品和要素能够充分流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相互联系、互相结合的有机市场体系。这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保障。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必须建立共同的市场体系。一是应着力培育和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消除行政壁垒,解决产权交易地域限制问题,建立区域内统一的交易平台。二是京津要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拓金融市场,建立区域银行,联合对外融资。经国务院的批准,股份制金融机构――渤海银行拟于2005年在天津成立。作为环渤海经济圈内新生金融机构,如果渤海银行能够定位于区域银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将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三是建立和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人才的地区和所有制壁垒,打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的交流渠道。四是整合信息网络。建立相互开放的电子政务、商务网络,建设协调联动的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信息服务体系。要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全方位整合完善技术、人才、信息、劳务等要素市场,实现相互开放,创造外来企业与本地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
推动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配套措施
建立政府对话机制。应组建政府高层协调机构, 重点解决地区间的行政障碍。由国家有关部委、有关省市的领导和专家组成,下设执行机构;主要职能包括,从战略上、宏观上打破条块分割,制定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方案,规划新的产业布局,并纳入各省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实施。目前虽然有京津冀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但要着力加强其有效性,由务虚转向务实,并由执行机构督促、协调落实。
【关键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是调整长株潭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长株潭地区的贸易产业群、重工机械产业群、汽车工业产业群、IT 制造业和网络信息产品产业集群大多是外向型的涉外企业,需要既懂英语语言知识又能操作外贸业务流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实训实习方面,长株潭地区的企业单位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合作空间。长株潭地区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可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要求及特点,在校内模拟实训及外派学生到企业实训两条线结合,让受训学生能切身体会具体各位的工作要求与职责,将商务英语实训与具体岗位技能要求有机结合,让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很快适应用人单位对岗位能力与技能的要求,缩短职业适应期,从而实现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链接。
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数据分析、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走访长株潭地区相关企业和进行商务与外贸行业交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商务英语专业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往往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旅游管理、涉外文秘等专业界限模糊,造成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把握不准,专业思想不确定,从而给专业教学和实训带来困难。
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带有浓重的英语专业本科学科课程设置的痕迹,以培养学生语言理论知识和能力为主,教学内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实训教学力度不够,专业特色不明显。
3.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薄弱,高端技能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求教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来自企业一线的数量不多,在职教师在企业锻炼的机会少且不深入,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偏弱。因此,在实训项目设计和专业技能指导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经验,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匮乏,商务英语专业受到学科体系发展的限制,其培养模式还未能实质性地转变到高职特色“工学结合”模式。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未能给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以及功能的开发带来变革。此外,校企合作缺乏机制保障导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经验和支持,校企合作仍在探索之中,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成规模。
三、人才培养模式三要素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把握人才培养三要素。(Who:培养什么人、How:怎样培养、What:培养什么)。
1.人才定位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根据长株潭地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体系,既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又要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相适应,面向区域涉外的机构、企业、个人来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方式问题,“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需要我们“以就业为导向”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以任务驱动”,为核心推进项目课程改革;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才是解决人才培养方式问题。
3.解决培养什么的问题。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以长株潭区域就业岗位群为导向,在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习实训等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形成符合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鲜明的专业特色。具体来说要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长株潭经济发展五个对接:即岗位群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人才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立足湖南,服务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熟悉国际贸易等行业中外贸易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和商务助理等岗位群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业务流程,具备一定的外贸知识和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并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外贸业务能力、涉外活动能力、办公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依据长株潭区域经济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要突出“商英结合、商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实现 区域化“零距离”就业。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订单式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的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以“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为主体,依托湖南省外贸行业、湖南省培训行业联盟和湖南省翻译协会,依据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商务助理等职业岗位标准,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打造项目教学、工学交替、职业考证、技能竞赛、社会服务、顶岗实习等为载体的实训教学体系;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构建由“课证融合”“课赛融合”“项目教学”组成的商务英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深度融合,优化毕业和就业质量,培养符合长株潭经济建设的商务英语一线技能型人才。
理论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仅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制订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长株潭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采用“英语+商务+技能”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英语应用为平台,将英语学习贯穿全过程,注重商务实践环节,强化商务操作训练,贯通教学、实习、实训三个环节,融合英语交际和商务业务两项技能。具体来说,商务英语专业要建立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三个版块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把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认证考试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和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同时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阶段和要求,开设相应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和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习实训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通过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合作,准确把握长株潭区域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如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和商务助理等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需要。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制订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习实训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模式的培养下,从英语中学习商务,从商务中体会英语应用,从理论走向实践,体验职业技能。专职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外聘教师在指导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训的过程中,要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项目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按照工作流程设计教学任务,编排训练项目,使学生的主要技能能够在循环实习实践中得到强化和提升,从而达到良好的实习实训效果,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迅速地转化为职业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以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商务英语为主体,以商务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知识和技能的有机整体,形成专业课程模块、知识与技能模块、理论与实践模块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三大模块: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语音、视听说、综合英语、商务阅读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口语等。商贸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传统的“英语专业+商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不能体现商务英语的专业特色。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把商务与英语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活动操作能力,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删减-些重复或是交叉以及内容滞后的教学内容。
4.职业资格证书。为符合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湖南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实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突破口,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行业和企业资格证书融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取以下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证书(一级)、湖南省计算机一级证书、普通话二乙及以上证书、全国外贸业务员证书或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
5.师资队伍建设。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是解决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当前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理论研究还停留在介绍国外相关理论的表象上,实践研究也徘徊于经验介绍等萌芽状态。只有培养专业教师扎实的英语学科和商务学科知识、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方法、系统的商务领域知识和一定的商务实践技能才能真正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职业能力。首先要明确专业教师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和商务专业素质、掌握相关的商务实践技能,并能够运用自身的商务实践能力和商务实践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商务实践。其次,健全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培养体系。宏观层面上,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本科院校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商务学科知识和商务英语教学法的培训,也可制定计划安排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在国内外商务培训机构进修。中观层面上,高职院校要积极展开校企和校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微观上来说,商务英语教师要具有专业教师发展意识,即多维度的立体化吸收商务英语专业学科知识。此外,商务英语专业理论课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承担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根据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总体特点和对省内相关行业企业的调查,以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根据对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按照工作任务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训体系,推进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实现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曹深艳.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研究[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6).
[2]向俊峰.高职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1).
【关键词】一体化进程 边界地区
一、相关理论概述
对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研究,一般都来源于两个经济理论:一个是传统的区位理论,另一个是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的区位理论把边界地区看作是处于国家没有优势的区域,他们认为边界地区较强的边界效应和较远的距离都成为了阻碍国内生产商把工厂设置在边界地区的因素。这种劣势在拥有较大的国内市场的国家越为突出。而另一方面,由于关税、语言、文化和消费偏好上的不同,边界地区的边界效应影响着边界地区的跨边界贸易活动,因此国外厂商更倾向于把工厂设置在离邻国市场中心较为接近的地方。从区位观点来看,一体化降低了边界壁垒,减少了边界效应。边界地区有可能成为新的增长中心,最好的案例便是美国―墨西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后,美国―墨西哥的边界成为了一个较为开放的经济区域,随着关税壁垒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墨西哥的区位优势突现出来。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准入壁垒的降低都吸引着美国投资者。很快美国的制造业中心转移到了美国-墨西哥的边界地区,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特别是产业内贸易连续快速增长。美国-墨西哥边界地区赫然成为美国历史上的发达地区之一。
从国际化贸易的观点来看,俄林认为国家贸易理论只是区位理论中的一部分,但是只涉及到了区位问题。
而新的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认为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厂商的活动只会集中在某些区位,而贸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的活动倾向于那些接近消费者市场的区位。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降低了贸易壁垒,减少了关税同时扩大了消费市场。国内公司便有了重新选择区位的动力。这篇文章的目的便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理论是否与中国的边界地区的情况符合。
二、实证研究
1、边界地区产业的趋势变化
中国的边界地区有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甘肃、新疆。与他们接壤的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在这里我们把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划分为东北边界地区、将新疆和甘肃看作是西北边界地区,把广西、云南和看作是西南边界地区。根据公式(Ellison和Glaeser):
来粗略的分析边界地区的产业集中度的情况。在这里表示I地区时间t内j部门的就业水平。若果行业能够非常完美的分散在各个地区的话,这个值为零.如果这个行业只集中在一个区域时,这个值接近2。这个值的变化的意味着这些行业在不同的区域发生了某些区位性的活动。表1的相关数据反映了几个较为有趣的现象:总的说来,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向中国的边界地区(西北边界地区的第三产业有离散的现象)集中。很明显,中国不同的边界地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其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均衡性。是什么样的因素影响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可以就这些因素做一些讨论。
(2)
在这里i代表地区,t 代表时间,c为国家的首都并且b为边界。E代表地区i在t时间内的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规模,E代表全国t时间内的就业人数。右手边等式的第一个式子表示地区i时间t的平均工资与国内t时间的平均工资的比值。为了避免自回归,工资变量滞后了一个时间。DIST表示边界地区到北京的地理距离。ω表示一个权重,他用地区i时间t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与t时间内全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如果贸易自由化,或者有重新面向国外市场的过渡阶段的话,这个变量就不好确定;否则的话,他就与就业成负相关,因为贸易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DIST表示到边界的地理距离。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由于边界效应的存在,边界地区远离国家的中心地区,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而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一体化的进程,使封闭的经济环境变为了开放的经济环境,它靠近国外的市场,从而有了地理优势。FDI代表I地区t-1时间内外商直接投资,本文用实际利用外资中得外商直接投资来表示。这个数据用来测算这个地区的规模效应。FDI通过外溢效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般而言,相对的就业比率会随着FDI的增加而增加,不过在一体化进程的最初阶段,FDI与就业比率呈现负的相关关系。ROAD表示I区域t时间内的公路密度,它衡量的地区I的基础设施程度,如果这个地区拥有的基础设施越多,这个地区的就业人数就会越多。SERi t表示I地区t时间服务部门的就业量来衡量,因为服务业对地区的经济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的产业划分和国外的有所不同,中国的第三产业包含了大部分的服务部门,不过还缺少了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业的服务业。本文用I地区t时间的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来表示。
四、估计结果(见表2)及分析
(注:由于的特殊性,本文并未排除了。为了拟合的效果更好,减少变量间的相关性,本文的模型采用了确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模型的估计方法为广义最小二乘法。)
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如果把边界地区看作一个整体,边界地区的相对工资与相对就业呈现正的相关关系。按照模型假定的理论来讲,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贸易自由化,制造行业的公司为了降低相关成本,会向那些具有低劳动力地区转移。但是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中国的边界地区并没有呈现出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公司如果把生产活动安排在边界地区,他将会面临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的压力。再看距离变量对制造业相对就业的影响,到北京的加权的距离与相对就业呈现出负的相关关系,而边界地区到边界的距离变量与相对就业水平呈现出正的相关关系,且其系数值较小。这说明中国的边界地区制造行业的经济活动更多的依赖于国内市场。而变量――外商直接投资、公路密度与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相对就业的相关程度并不高。一方面说明中国的边界地区并没有能吸引制造业活动的发展良好的第三产业、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而外商直接投资可能由于投资量较小,或者本地公司缺乏与跨国公司相媲美的经济效率而使得外商直接投资与相对就业无关甚至出现负的相关关系。
把模型的分析结果分地区来看的话,东北边界地区、西南边界地区、西北边界地区的相关程度都呈正的相关关系。东北边界地区相对工资与相对就业的相关系数最高。从距离变量与相对就业的关系来看,东北边界地区的制造业更多地依赖于国外市场,西南边界地区的制造业即依赖于国外市场又依赖于国外市场,不过从距离与制造业相对就业人数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得比较来看 (0.457
(注:本文系导师梁双陆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边疆经济发展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5CJL024)
【参考文献】
[1] Laura Resmini:Economic integration,industry location and frontier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J].Economic Systems,2003(27).
[2] NilesHansen.BorderRegions:Acritigue of Spatial Theory And A Europena CaseStudy[J].Annals of Regional Sience,1997(11).
[3] Gordon H.Hanson:U.S-Mexico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Border-City Pai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50).
[4] Gordon H.Hanson:Integ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activities-Economic integration,intraindusty trade,and frontier region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
[5] 甄艳、刘力臻: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6(4).
亚太自贸区是所有经济体的共同需求
首先,自贸区的建设是促进亚太地区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配置、形成生产分工网络的条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科技不断进步和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不断改进,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合作已经成为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主流模式。例如,美国拥有苹果手机的品牌、设计、技术和芯片,日本负责生产部分芯片、内存和屏幕,韩国提供内存和屏幕,中国台湾提供部分组件,中国主要负责加工组装就是典型案例。著名的东亚生产网络就是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结果。亚太经济体已一致认识到未来亚太的创新与包容性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不断扩展,从而使所有亚太经济体,特别是那些发展中、欠发达、最不发达经济体能够融入到区域性网络中,从而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和发展能力不足问题。因此,亚太经济体加强全球价值链合作是有战略眼光、有洞察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共享发展成果、达到合作共赢目标的必经之路。
今年5月的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提出,2015年前使区域供应链绩效指数提高10%,将使区域内贸易投资环境、生活环境等均发生明显改善和优化,对其他地区吸引力显著增强。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各成员间相互投资的增加,投资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投资的进一步自由化和便利化。
其次,亚太自贸区是缓解当前全球经济贸易碎片化、提高亚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要求。目前双边、多边自贸区数量和类型越来越多,这样的发展态势实际上反映出亚太各经济体之间希望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推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共享增长和发展的强烈动机。然而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都有不同的诉求。当今世界的经贸格局正面临碎片化的趋势,双边和多边自贸区泛滥,导致了所谓“意大利面条碗”现象,各自贸区各自不同的规则给企业投资和贸易反而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能够更大程度的推进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从而使我们的经济合作效率更高,使各经济体都能从自贸区当中获得利益。
FTAAP设立的意义,首先是将消除这种碎片化效应,其次有助于亚太经济体在更大范围的合作平台上优化资源配置和开展合作,有助于亚太在全球竞争力的提升。FTAAP也将包容区域内所有的双边、三边和巨型FTA(自由贸易协定),使所有亚太经济体融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成为亚太合作的建设之一。未来FTAAP的规则将趋于规范,标准将逐步提升,既照顾到发达经济体的高标准要求,同时也兼顾发展中经济体的现实条件。
亚太自贸区的路线图复杂,需要深入研究论证
在全球经贸日益碎片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条件下,亚太自贸区的路线图制定将会是极其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因而其可行性研究需要深入地探讨论证。
一方面,由于发展差距过大,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给自贸区的建设带来挑战。最近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然而由于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在亚太的很多发展中经济体受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同时,一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变化导致很多新兴经济体市场出现了如外资出逃、货币贬值等很多负面因素。很多发展中经济体正面临从出口导向型向创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压力,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许多发展中经济体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适应发达经济体提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发达经济体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与合作的艰巨性、挑战性和阶段性。拔苗助长将会导致区域发展与区域合作夭折。另一方面,上文提到的“意大利面碗”效应也增加了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复杂性。亚太地区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自贸区,有些自贸区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基于这些因素,中国提出希望能够共同加强合作,构筑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实际上是希望能够把这些问题都涵盖进来,并且寻求一些解决的方案。
亚太自贸区的建设与推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条件下,亚太自贸区的积极意义只有在合理设计、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融资条件、投资环境、分工网络的建构则同样是支撑自贸区的重要环节。因此亚太自贸区的建设与推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本次APEC将PPP推至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模式的高度,意在调动商业资本参与互联互通建设。另一方面,区域金融治理的补充和完善,也将成为促进互联互通的又一种重要金融支持。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亚太自贸区的进一步推进提供新的开发性金融支持。虽然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区域性的金融治理方面,中国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亚洲开发银行中,日本是主导,中国只是一个参与的角色。而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中国的投票权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中国的外汇储备、经济实力,以及在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方面的优势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亚投行,以及前不久由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签署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使我国这三方面的优势得到综合发挥,一方面能够带动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形成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8-0065-05
一、引言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互动性,决定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金融必然走向一体化。中国经济改革二十多年已经造就了一批区域经济体,比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等。这些区域内部经济的关联性日益密切,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这种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将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与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全国现有的10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着先天的致命缺陷,即经营范围局限在中心城市。以城市边界为外延的城市商业银行,其对区域经济“极化”与发展极“扩散”的功能都受到制约。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不能越出中心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只能坐看良机失去。而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失去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有力支持,其步伐将不得不放慢。可见,城市商业银行走出“发展极”,结盟或者合并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体化,这既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新成立的徽商银行、江苏银行都是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成功模式。但就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区域内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能照搬这些模式。本文以山东为例,探索这个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思路。
二、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必要性
虽然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总体不良资产率较之成立之初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资产规模在逐年上升,但是由于自身先天不足和受到区域限制等各方面的制约,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首先,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一般由城市合作社发展而来,员工的素质较差,人才与管理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其次,是规模经营效益差,客户对银行信誉信任不足,并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结算渠道在大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体系,资金汇划的品种、速度、电算化程度与国有商业银行还有相当的差距,多数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参加一级交换,这也是其难以争取客户和锁定客户的重要原因。另外,随着2006年底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来自外资银行抢占中国市场的巨大冲击,市场份额也将被迫重新分割。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给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城市商业银行一方面面临着国有银行的垄断和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其形势可谓岌岌可危,因而进行联合重组将会成为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的一条新出路。
三、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走重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006年,随着枣庄和泰安城市商业银行相继开业,山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城市信用社全部单体改组为城市商业银行的省份。山东省14家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在2006年末全部达到现代商业银行8%以上的要求,是全国首个所有机构均按时达标的省份。2007年以来,山东省14家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资产质量、发展速度等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07年6月末,山东城市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1507亿元,较2000年初增长471%,年增长31%;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比例已由2002年末的17%降至2.5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同类机构平均水平。这样好的业绩,是否就意味着山东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走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等模式的道路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山东与安徽、江苏城市商业银行情况的对比看
2005年10月,徽商银行在合肥挂牌成立。徽商银行实行一级法人模式,由合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徽商银行作为存续公司,采取“6+7”的吸收合并模式:即在合肥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吸收合并芜湖、安庆、马鞍山、淮北、蚌埠5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六安、淮南、铜陵、阜阳的7家城市信用社,组建成一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徽商银行的成功重组,其重大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实现打破区域限制的模式,使国内其他试图摆脱困境的城市商业银行看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通过合并重组,得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壮大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资本水平,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资产利用率和盈利水平,最终提升整体竞争力,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2]然而,徽商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省市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徽商银行之所以能采取吸收合并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原合肥市商业银行在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中占盟主地位,而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城银行规模相差不大,即使排名第一的济南市商业银行也不能占盟主地位,这样山东省的城市商业银行就不宜采取徽商银行的模式,以免重组以后协调不好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利益关系。
而江苏银行由省内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镇江、盐城、连云港10家城市商业银行根据公平自愿原则,按照“合并统一法人、综合处置不良资产、募集新股充实资本、构建现代银行体制”的要求新设成立,江苏银行的成功组建,拓展了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方式,是对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方向的有益探索。[3]但江苏银行的成立也是具有一定背景的。江苏银行中的原10家城市商业银行,其中半数资质不佳,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只有两三家,其他行缺乏社会投资吸引力,资本补充困难。而中国银监会则要求达不到监管要求的城市商业银行将被撤销,所以江苏银行成立的意图很明显――借重组拯救面临退市的5家城市商业银行。相比之下,目前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全部达标,14家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资产质量、发展速度等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就意味着山东省不用因为担心城市商业银行被退市而刻意进行重组。
表1 2006年底山东省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一览表
注:济宁、枣庄、泰安三家城市商业银行是2006年以后成立的。
(二)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中“扩散”与“极化”的程度看
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两个过程: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极化过程只是使区域经济系统由孤立分散的均质无序状态向局部集聚不平衡的低级有序状态发展。扩散过程能使区域集聚系统由低级的非均衡发展向高级的相对均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循着“极化”与“扩散”两种路径交替进行。近年来,山东半岛在环渤海经济圈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从总体看,还是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阶段,极化效应强而扩散效应弱,即山东还是各中心城市的集中发展,还没达到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区域金融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发挥着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作用。“极化”,要求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等金融手段将经济资源向中心城市集中,打造经济增长圈的发展极。随着经济资源如现代生产向条件优越的核心城市集中,巨大的聚集规模效应随之产生,从而推动核心城市的发展梯度向顶端攀升。[4]从这个角度看,山东省各城市商业银行不应采用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等重组模式。
(三)山东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
1.信贷决策中心贴近需求主体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山东城市商业银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截至2006年末,全省由城市商业银行支持并发展起来、净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合计1.1万余户,产值达到5500亿元;现正在支持的个体业主和中小企业有3.58万户,吸纳从业人员达216万人。这1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已经建立较为稳定的金融联系。
中小企业的金融要求具有小而分散、频率高、起伏大等特点,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在甄别和认可企业信用过程中,需要匹配与之相适应的下移决策中心和分散决策的管理体制。据调查显示,在对“现有成就的因素贡献率”和“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判断中,“贷款审批权”、“报酬分配权”均列前两位,行长和企业经理意见完全一致,行长、业务主管和信贷人员均对“贷款审批权”、“报酬分配权”十分看重。这说明,城市商业银行现有内部组织结构、权利配置模式是一种被市场所接纳和认可的合理模式,是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经济需求相适应的,任何偏离和改动,都极有可能引发市场各个层面高成本的适应和对接。可见,独立的法人权力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立命之本,不可废弃;即使在城市商业银行组合改造后,二级法人制仍是金融供给与经济需求相兼容的最佳模式。
2.非信贷类中间业务的比较劣势。据调查,从2003年到2005年,山东50亿元以下贷款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综合成本年均只增长了3.79%。而50亿元以上的,增长10.1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已基本进入规模经济状态,且这种规模状态是与城市商业银行零售银行特性相匹配的。如过度追求贷款规模,反而会出现管理成本提升、风险控制难度加大等规模不经济问题。可以初步推断,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已基本达到规模经济,不需要改变现有的信贷管理体制。所以,即使城市商业银行重组,也不宜将贷款业务“大一统”,保持现有的信贷决策机制是一种合理选择。[5]
其实,真正需要重组和整合的是非信贷资产业务。在对结算、理财等后台业务的问卷判断中,“银行卡”居首位,其次是“通存通兑”、“金融理财”、“外汇业务”和“银团贷款”,且各城市商业银行均对此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希望重组能在此类业务上有所突破,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劣势所在。而且,各城市商业银行2004、2005年非信贷类中间业务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36和1:1.72,呈现投入增加和收益边际递增状态,这说明对非信贷资产进行深度合作和开发的潜力还很大。但众银行单独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原因是由于该业务多是以交易银行信用为基础和被对方银行认可、接受的过程,信用程度越高,规模越大,开发的实际效果就越显著。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借助“整体优势”来提升信用等级。因此,只有集中开发,才能营造出“整体优势”,形成统一品牌,才可有效降低、分摊成本,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借助重组整合非信贷类业务是非常必要的。
从以上对山东城市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判断:第一,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就目前来看,不宜走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等模式的道路,即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只进行某些业务上的联合,而不进行机构联合。第二,在业务联合中,当前只有非信贷资产业务需要借助重组来实现。因此,城市商业银行重组的重点应该是,保留现有信贷决策机制上的比较优势,集中整合中间业务上的比较劣势。
四、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实行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同业合作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而且,城市商业银行与同业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将进一步加强。同时,合作将从业务合作上升到资本领域的合作,通过相互持股,实现跨区域的资本合作。从前面的分析看,目前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须进行非信贷资产业务的整合,具体措施如下。
(一)关于银行卡业务方面的合作
目前,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均已发行自己的借记卡,银行卡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但与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仅靠借记卡业务还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银行卡业务的竞争力,限制了对高端客户的选择。在现有全国银联清算网络的基础上,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发行一种市场认同、统一品牌的人民币贷记卡。从目前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合作情况来看,假如由济南市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牵头行申报人民币贷记卡的发行手续,由当地银联分支机构共同参与,制订贷记卡章程、业务操作规程和风险控制制度,省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卡行,共同出资委托开发贷记卡应用系统,利用全国银联的结算网络,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向社会发卡。
(二)创建网络营运中心,构建全联的资金结算网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群落的不断发展,由经营地域限制而导致的结算瓶颈制约愈加明显,资金结算借道央行和国有银行加大了时间和手续费成本。而在某一经济区域内构建资金结算网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城市商业银行的结算渠道。山东省可考虑由省内各城市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按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成立服务于网内各行的网络营运中心,开发全新的资金结算网,实现网内互联。初期营运资金和技术开发人员由各行以其经营规模按一定比例分摊,后期营运资金在跨行交易手续费中抽取,工作人员由各行推荐或对外聘任。通过网内互联,进行统一产品开发和品牌宣传,最终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是行际间业务合作的根本目的。由于城市商业银行资金实力单薄,各行在日常资金运作中会存在暂时性的周转困难,因此,应依托网络营运中心建立便捷的融资平台,调剂资金余缺。[6]
(三)外汇业务合作
1.境外账户行和外汇资金清算、SWIFT系统方面的合作。开办外汇业务首先面临的是开立境外账户行和外汇资金清算的问题,这方面的合作可走这种模式:以一家业务量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如济南市商业银行)的名义开立境外账户行,省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在济南市商业银行开立外汇资金清算账户,通过济南市商业银行进行与境外的资金清算,使用济南市商业银行的SWIFT系统,这样,业务量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减少开户费用,减少SWIFT使用费用,这一方式尤其适用于刚开办外汇业务的城市商业银行。
2.国际结算方面的合作。可以成立一个行际间的单证中心,集中各行单证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集中操作,以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在开证方面,可以共享行资源,如在某一地区无行的商业银行可委托已建立行的商业银行开证。同时,先期开办外汇业务的银行可利用其相对优势,协助其他银行办理一些较为复杂的国际结算业务。
3.外汇资金业务方面的合作。行际间的外汇资金存在着不均衡,对某一币种来讲,很可能一个行面临着短缺,其他行则存在盈余。通过外汇资金拆借和存放的形式,外汇资金可以在城市商业间进行余缺调剂。因各行的代客外汇买卖结构不一样,行际间可以进行外汇买卖的平盘。或者业务量小的行委托业务量大的行进行外汇买卖平盘;外汇资金方面经验较少的行可以委托经验丰富的行叙做结构性存款或其他衍生产品交易,提高外汇资金收益率。
(四)国债基金业务方面的合作
在近两年储蓄存款增长乏力的宏观环境下,国债基金等理财产品正成为银行争夺个人客户的有效载体,而城市商业银行因为受到区域经营、资本金不足或总资产较少等因素的限制,承销国债或代销基金业务存在政策上的障碍,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超市”。所以当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争相成为基金公司的托管行或行,不少证券公司及营业部也纷纷加入销售开放式基金的行列时,城市商业银行却很少介入此项风险小、收益高的中间业务,这样就对其收益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区域内的各家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加强合作从而冲破从事国债基金业务的限制。
城市商业银行形成国债基金业务合作的客观条件现已基本成熟,个别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注资建立“易时行”系统,由银联牵头的“柜面通”也已上线运行。山东省可在此基础上委托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或全国银联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协商,由省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承销国债业务,国债资金清算可依赖“易时行”或银联网络,直接划付山东省国库,各城市商业银行按承销金额分享手续费。同时,由济南市商业银行建立开放式基金代销系统,出面与基金管理公司联系基金代销事宜,各地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销售系统中的一员进行营销,按照事前确定的手续费分成比例获得收益,资金清算通过“易时行”或银联“柜面通”系统实时清偿。
(五)统一产品开发和品牌推广
1.新产品的联合开发。目前,城市商业银行间开展新产品的联合开发存在非常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一,降低新产品的程序开发费用。通过联合山东省内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开发资源、科技人才资源或采取联合招投标的形式进行开发,可以降低开发成本。第二,方便联网互通。由于采取共同开发策略,这就使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采取相对标准统一的业务程序,为新业务的互联互通打下基础。
2.品牌的共同锻造。近年来各城市商业银行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不遗余力,但是因在后期的宣传推广上投入不足以及本身较为有限的客户资源,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新产品往往缺少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业务知名度低,影响了新业务的市场规模和效益。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在各自范围内不存在相互间的竞争关系,因此存在较好的品牌共享条件。合作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共同开发的新产品按协议进行投入共担、品牌共享,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品牌效应。近期可着手进行电话银行、个金产品业务的统一开发与包装等。
(六)资产转让业务及联合贷款业务
1.开展资产转让业务。资产转让业务是指金融机构间根据协议和约定相互转让特定资产的行为,该业务具备了资产证券化的某些特征,目前尚处在以信贷资产为主要转让标的的初级阶段。在信贷资产转让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已有过许多成功的案例,其操作方式较为成熟。当前,应研究扩大可转让资产的范围,将租赁资产、不良资产等纳入转让标的,或将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收益水平的资产打包组合进行转让。同时,创新转让方式,尝试一(转让方)对多(受让方)的资产转让,为银行资产信托业务积累经验。
2.开展联合贷款业务。“联合贷款”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金融机构向同一基建或技改项目贷款,并以协议约定由一家牵头、共同参与、共管项目、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贷款形式。对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开展“联合贷款”业务的意义在于避免资本金和存贷比例的限制,使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得以介入门槛较高的基建、技改等大型项目贷款市场,进一步拓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谢绍荣.由“徽商模式”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J].金融纵横,2006,(10).
[2]杨家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与重组――徽商银行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徐昕.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模式研究――以江苏银行为例[J].现代商业,2007,(21).
[4]向力力.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区域经济 企业发展战略 三门峡
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中,三门峡地区处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过渡区域,目前被定为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政府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好规划、引导、推动、服务、协调作用,构建具有三门峡特色的区域经济,而区域内的企业,又如何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调整、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与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赢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区域经济理论简述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比较优势后能够吸引区域外众多生产要素像该区域内聚集,俗称“洼地效应”,形成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凸显。
二、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可执行的,它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
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是一种契合和共生关系。政府是区域经济构建的主题,企业是区域经济有效载体。政府宏观引导,区域内企业个体积极参与,形成区域产业经济板块。区域经济宏观走势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小气候,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制胜的机遇,区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也导致了区域内各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谈起区域经济的典范,我们不能不提浙江台州经济模式以及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1、浙江台州经济模式:
台州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诞生地,是中国当前两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的创始者。中科院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调查,于2008底首次提出了“台州模式”,即再生资源-专业市场-块状经济-民营机制”四位一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崛起对台州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台州产业集群数量众多,近几年来在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如当地的十大支柱产业集群:塑料模具、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电力能源、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新兴材料、鞋帽服装。??
2、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晋江是一个农业小县,资源贫乏。晋江剑走偏锋,提出“质量立市、品牌立市””的口号,创造了 “晋江经济模式”。晋江模式源于一批专业镇和专业村,形成产业集群效益,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条道路,使发展为全国闻名的制造基地。经20多年的培育,诞生了恒安、安踏、七匹狼、SBS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已形成鞋业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陶瓷等一批较成熟的产业集群,聚集各类企业6000多家,被冠以“中国鞋都”、“中国纺织工业基地”等美誉。
四、三门峡地区区域经济特色及发展趋势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是中原经济区、金三角试验区的交集地,其区域经济以资源型工业和传统农业为支撑,资源型行业优势较强。
三门峡市政府目前正着力推动的三大工程。一是产业聚集区建设:将铝工业、能源工业、黄金及有色金属加工、果品加工、煤化工、盐化工、机械电子、高新技术、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等确定为主导产业,着力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大通关” :2011年3月,国家同意设立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三门峡海关,另外三门峡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疏通企业进出口渠道。三是“大交通”:三门峡“三纵四横”交通黄金十字架雏形显现,使三门峡融入了郑州、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
三门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和台州、晋江有相同之处,依托比较优势,主要有矿产资源如:铝矾土、煤炭、黄金、特色农产品如:苹果、大枣以及充足的电力等,着力实施的“1333”工程。目前铝制品中戴卡轮毂、柠檬酸金钾等品牌优势已经显现,这将有效带动区域内外同类及相关产品在三门峡区域内聚集,区域经济的“洼地效应”显现。
五、区域内的企业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调整、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寻求企业发展切入点。
区域内企业应研究区域经济,融合区域经济体,更好地把握趋势、抓住机遇、顺应调控、利用政策、整合资源、集聚要素,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科学规划,在区域经济共同体内,甚至共同体外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本文根据目前世界经济实力和国际货币体系现实以及“特里芬难题”和最优货币区理论,指出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终结目标。人民币区域化遵循国内货币统一-周边化-区域化路径,通过增强实力、强力推动和区域合作,是达成人民币国际化唯一选择。
【关键词】
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统一货币;亚元
金融危机爆发和持续恶化,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重要契机。但中国人均GDP仍过低、金融市场和体系仍不完善、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等因素存在,短期内人民币成为与美元抗衡的国际货币几无可能。长期内由于“特里芬难题”难解,理论上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也不大可能。加之,当前人民币结算更多是在比中国更贫穷周边国家使用,而且测算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空间很小。因此,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终结目标确立为区域化是现实选择和长远之计,并通过先内后外路径,使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核心货币和关键货币,进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1 人民币以区域化为终结目标“三原因”
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终结目标还是阶段性目标?学术界大部分人认为,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部分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但是,在新历史条件下,人民币想成为类似于英镑和美元那样的国际货币,已没有可能性。
1.1 难破“特里芬难题”
由于“特里芬难题”无法克服,未来出现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可能性越来越渺茫,“超货币”是唯一选择。“超货币”是与国家脱钩、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能够避免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特里芬难题”。人类货币史上,只有英镑和美元作为货币成为世界货币,之前的银本位和金本位,都是“超货币”。而英镑和美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货币,是在极为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基础就是它们超强的经济地位和独霸世界的国力。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出现超强实力大国也不大可能。正是权衡这些因素,我国也极力主张建立“超货币”代替目前的美元,而没有主张把人民币目标设定为国际货币。
1.2 欧元成功镜鉴
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指导下,欧盟各国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启用统一货币——欧元。这不仅对欧元区各成员国、欧盟和整个欧洲事关重大,而且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对正在形成中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特别是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广泛而又深远影响。欧洲货币一体化实践为最优货币区理论提供经典案例,证明该理论可行。据此,区域化是人民币次优选择。
1.3 经济区域化发展必然
全球经济区域化必将导致货币区域化。当前世界经济已融为一体,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区域化基础上。以美国、欧盟和中日为核心的美洲经济圈、欧盟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圈已基本形成。经济区域化不断深化重组,要求区域内货币统一,以减少交易成本,提供各种便利。但形成统一的新的世界货币尚需时日。现实选择如欧盟一样,先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
2 人民币区域化“三部曲”
国内学者大致认为,人民币区域化需要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路径以及“贸易结算、金融投资、国际储备”发展次序,而忽略了当前中国内部货币尚未统一事实。中国内部货币难以统一,实现人民币周边化难度更大。因此,先统一国内货币,进而实现周边化和区域化,是人民币区域化实现的“三部曲”。当然,统一中国货币、成为亚洲关键货币和实现亚元构想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交织过程。
2.1 统一国内货币
货币统一被视为国家在货币层面具体反映,货币是国家和民族核心之一。一个国家内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货币统一是每个国家和民族所期盼和不懈追求目标。在亚元难于实施情况下,作为亚洲经济大国中国,借鉴欧盟和其它国际货币发展历程经验,以最优货币理论为主导,不妨先统一内部货币,实现人民币、港币、新台币和澳元统一,推出“中国元”,为人民币区域化目标实现积累经验。当前,虽然两岸四地四种货币并存,但两岸四地同文同种,统一货币相比较而言难度要小。因为,两岸四地经济上存在互补关系,实现货币统一和大中华经济圈是必然趋势。同时,中国货币统一为两岸四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红利,成员之间收支不平衡可以通过金融市场交易得到融通,从而减轻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因与其它国家或地区国际收支不协调而受到约束,在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过程中有更大发言权,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中获取更大利益,获得国际铸币收益将不可低估。当前,呼吁两岸四地货币统一呼声也越来越高。只要,不断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中国经济一体化和货币单一化完全有可能。
2.2 辐射周边
统一货币有利于强化民众国家意识,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凝聚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中国货币统一,有利于港澳台经济发展,节约外汇储备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汇率的稳定性和国际收支的平衡性。这样,一方面会产生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会产生辐射效应,使人民币向周边辐射,与周边国家逐渐实现经济和货币一体化。
2.3 推出“亚元”
目前,亚洲借鉴欧元模式,提出亚元构想。许多国家为实现亚洲货币联盟和亚元流通进行不懈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极其复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因素影响,亚元实施仍然障碍重重,还只是一个美好愿望。“中国元”形成后,为人民币区域化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前提条件。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创造坚实经济基础,巨额外汇储备成为人民币区域化重要保障,人民币币值稳定、汇率稳中有升,成为人民币区域化的强大推动力,中国巨大市场和无限经济前景为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创造前提条件。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内外部条件正在成熟完善,人民币最有可能成为亚洲核心货币和关键货币。
3 人民币区域化“三措施”
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增强经济实力是根本,政府强力推动是前提,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关键。
3.1 增强实力是根本
一国经济实力决定该国货币和他国货币竞争力强弱和生命周期长短。一个国家国际生产、贸易和金融上占有重大份额,其货币就具有天然优势。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强大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强有力后盾。人民币成为重要国际货币,才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但是,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均GDP距离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市场不完善,金融不发达。区域内竞争对手日本实力仍然强大,印度正奋力直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实力在亚洲还受到严重挑战。虽然港澳回归,但台湾尚未统一,实现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道路还很慢长。因此,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当务之急还是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3.2 强力推动是前提
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创造了强有力的货币。如果一国政局不稳,经济就难以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然导致本国货币不稳定,更难以成为国际货币。而拥有较强世界政治经济地位,才具备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从欧美日货币国际化进程来看,都是在政府强有力推动下完成的。英镑一枝独秀,美元持续霸权以及日元和马克兴起,概莫能外。当务之急是中国政府可在与周边国家贸易中强力推行人民币试点结算,通过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信用证贸易,稳步提高人民币使用比例,同时鼓励游客使用人民币,提高人民币接受度,则可加快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同时,加快推进资本与金融项目下自由兑换,加强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使投资国接受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另一方面,做好人民币回笼工作,给境外人民币提供投资渠道、允许境外居民开设人民币账户,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等。
3.3 加强合作是关键
如果“亚元”实现流通,那么“亚元区”内国家将互相享有零关税优惠,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扩大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研究表明,统一货币可以使亚洲区域内贸易额提高300%。巨大利益促使亚洲各国迫切需要建立统一货币。其中,东盟国家呼声最高。因为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东盟国家深受其害。当前金融危机更使东盟国家希望摆脱美元不断贬值“梦魇”。人民币区域化必须加强与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联系,而中国与别国跨境贸易最早采用人民币结算是从东盟国家开始。中国与东盟之间巨大贸易额,也为人民币在东盟率先流通打下坚实基础。在加强与东盟各国联系同时,中国还必须加强与亚洲经济大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联系。东亚目前货币总体格局是人民币与日元两足鼎立,经济实力也是中日两国最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关键是中日两国经济与货币整合。中日之间历史恩怨和领土纠纷,会妨碍两国合作。但当今时代,经济就是最大政治,巨大经济利益必将促使两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中日整合走上轨道后,亚洲货币统一和人民币区域化重点就是中印经济和货币统一。中印虽有领土纠纷,但没有历史恩怨,合作难度小于中日合作。因此,区域经济和货币竞争合作是人民币区域化关键。
4 结论
中国应该抛弃人民币国际化(向美元、英镑一样的国际货币)目标,扎根国内,整合亚洲,放眼世界,全力建设大中华经济圈,大力发展与周边和亚洲各国经济联系,着力于区域共荣共赢,实现其货币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吴官政.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定位及路径分析《经济学家》,2012.2
关键词:物流企业 供应链 市场化 整合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38-02
一、引言
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物流产业的支撑,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该地区物流业。物流扩大了城市和周边区域的联系,使城市起到了辐射作用,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物流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互补、互动。同时物流是社会生产运动的桥梁,是建设和商品生产的物资保证前提,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撑作用,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利润源泉。同时,物流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重要纽带,是商品交易的重要环节。一体化、市场化的今天需要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物流企业凭借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社会既有物流资源,进行产业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过程叫作市场化整合。这样的市场化整合不仅符合物流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还顺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物流企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一剂良方就是物流市场化整合,它担负着物流一体化构建和发展的“灵魂”作用。
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各个环节能够有序衔接,组织结构能够得到深化改革,区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除此之外,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实施推进对于以点带面的城市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链的发展,提升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强化城市联系,优化城镇体系和城市布局。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影响地区供应链体系之间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不容忽视的方面。
1.有利于发挥区域协调性。这样不但能充分优化各种资源,不重复作业,节约有限的资源,而且能充分利用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在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上合理组织区域物流。
2.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社会在不断进步,生产力也从未停止向前发展。专业化分工,更能提高生产的专业性,带动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一体化物流要求经营者专心从事自己主营业务能够精益求精,能以更好的产品或是服务提供给客户,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在北美、巴黎、纽约、伦敦、东京这世界五大都市圈,还有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区域),这些地方都是很看重区域物流协同性发展的。区域物流的协同性占据很大的比重,无论是区域自身的发展建设还是物流,即便你仅仅想改善投资环境,这个因素都不应当被忽视。
4.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物流企业在运用传统的物流作业方式时,没有规模经济,再加上高成本,低利用率的人力资源,使得企业都是以自营物流为主。然而区域物流协同的出现打破了原来固有的局面,物流企业能够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运作方式,提高各种经济效益。
三、物流企业的市场化整合
从一种角度来看,整合才能促进由于差异化导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提高。换一种角度看,整合的实质就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化经济效益而对地区内的各种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几乎都能看到区域物流的影子,不言而喻,资源重新整合的意义深远。
1.基于供应链理念的整合。企业迫于逐步深入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不断加剧的竞争,不得不抱团以改变孤军奋战不能应对物流发展的局面。供应链研究的深化推动了企业间的协同,企业就供应链理念而展开相互之间的合作,为物流企业的整合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物流系统流程的改造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以及企业对自营物流的不断深入整合是一方面,各个企业扬长避短则是另一方面。(1)工商企业自营物流整合。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对自己经营的物流采用供应链整合的方法,即便是跨地区的企业也是如此。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还保留着物流设备,开展物流业务,随着市场的扩大,企业也逐渐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企业物流系统的改造当中。有的企业已经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对自身的物流系统改造,并且提高了竞争力。也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以大型,垄断型或是商业连锁企业为主。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物流形式繁荣了物流行业。(2)建立物流联盟。企业之间除了竞争以外,有时还有合作,他们采取各种形式成为利益共享的组织。一旦组织联盟的关系确立下来,各个成员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在组织当中实现资源共享。这种做法不但更加高效,快捷和方便的为客户提供了服务,从某种程度来讲,对于企业自身长远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粘住了不少客户群。这样的组合通常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形成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是为获取自身获取不到或是难以达到的利益而互换各自的优势资源。这样的联盟一旦建立,就会持续一段时间,本着互利共赢的目标,在逐渐的磨合与交互式沟通发展当中,形成一种双方或是多方靠自身都无法达到的效益。成员越多,资源也就越多,从而为高效的整合做了最直接的铺垫。从这个层面来讲,物流联盟的建立对市场的意义还是相当大的,它对资源的流动以及打破格局的重新排列组合,对于推动区域物流水平的发展,从整体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2.基于规模经济的优化重组。企业供应链的竞争是市场白热化竞争的直接体现。对于物流行业来讲,各个企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是资源合理高效实用的前提。物流企业需要通过对自身的深入剖析改革走规模化的道路。优化重组的方式多种多样,总体可归纳为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纵向整合是指物流企业对实体设施的成本削减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而横向整合则多是指物流企业对比其小的同行或是相似的企业的兼并和联合。
DHL,Masers等等国际物流巨头进入中国,使得本就竞争激烈的物流行业更是进入到了空前的白炽化状态。优化重组的作用此时更加凸显了。苏州高新区物流中心和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资源整合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单靠自身的能力,两家市场占有率都比较低,达不到理想的目标。然而通过整合,两家的效率比原来从质上都有了飞跃。
物流企业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可以采用资本化的重组,还可以采用兼并联合的方式。兼并联合这种方式体现在操作和管理。对于操作,包含高效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自身的主营业务。例如,用新兴的成本低的技术代替落后的成本高的技术。又譬如在运输方面,制定最经济的路线。对于管理,精简机构的高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不设职能重复的部门。
3.基于信息平台的虚拟整合。虚拟平台的整合,特别是港口,物流园区等物流产业相对集中的企业之间的整合在信息平台的虚拟整合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虚拟整合是对工商企业需求信息的输入和物流企业需求信息的输出通过信息平台中间组织进行信息的提炼,归纳和共享,在信息平台的调配下,形成一个能够把握住市场战机的利益整体。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自身资源不足而丧失获利的机会。
物流平台的中转可以由码头、园区等聚集型的物流平台来充当外,还可由综合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来充当。物流园区或者诸如此类的企业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不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出了规模经济效应,而且对于各自的隐形知识交流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得知识能够转化为财富。至于综合型物流企业,通常是为了完成某个时间段的物流项目而通过协商借助彼此的资源从而建立起来的虚拟组织,它既可以优势互补又能够风险共担,是非常适合大型物流项目高效完成的有效组织形式。
四、结论
1.基于供应链理念的物流企业整合,是按照现代流通规律,特别是按照现代物流技术和理念对现有物流系统及物流经营方式的转换。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使跨区域的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真正成为以供应链为纽带的群体企业。
2.不论是同地或是异地物流企业的规模扩张和网络拓展,或是其它形式的优化重组都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产生规模化的产业。
3.虚拟物流企业是整合众多中小物流企业而形成的多企业物流联合组织,其组织成员突破了地域、行业、部门的局限性。在具体运作上,中小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相互协作,为用户提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一站式”物流服务。以物流园区、港口等物流产业集聚区为信息平台的虚拟整合,为物流园区扮演一种信息中介的角色,主要依托其计算机网络资源,搭建一个虚拟物流交易的信息平台,为物流服务需求商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平台的处理,由其物流服务供应商使得该方案得以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华蕊.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J].物流科技,2004(9)
2.澎文湛.物流企业资源整合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理论学习(山东),2006(12)
3.绎明宇,张铎.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J].中国物资流通,2000(6)
4.苑久富.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6(7)
关键词: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安徽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04-04
2008年同志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系与协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长三角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高地,大力推进长三角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形成泛长三角合作区,是促进东部与中部互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不利影响的重要举措。因此,同志提出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问题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泛长三角区域概念的提出与范围的界定
“泛长三角”是相对“长三角”而言的。关于“泛长三角”概念的提出,在学术界最早是2002年4月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的蓝鲸管理论坛上由专家提出的。专家们认为,以往长三角多指上海及江苏、浙江的部分城市,带有区域不稳定性、行政不对称性、目标不确定性,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或是最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此,专家们提出了泛长三角经济区概念,即“3+1”模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专家们认为,泛长三角经济区克服了长三角的缺点,具有地理发展的延展性、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发展水平的梯度性[1]。
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无锡长三角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徐长乐先生发表文章,认为泛珠三角模式的付诸实践,给正在寻求合作与发展的长三角带来了启示:从长江经济带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探讨与进一步增强长三角与长江上中游区域合作的大计,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根据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仍以“15+1”个城市利益主体单位的现状,以及近年来浙江金华、安徽马鞍山和江苏苏北等市要求加盟长三角,长三角区域外延有待不断扩大的客观要求,“15+1”的狭义长三角应当逐步淡化,取而代之并应进一步强化的将是以江浙沪三省市为合作主体和更高行政级别的经济合作交流模式。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加强长三角与长江下游省份安徽的战略联盟,通过与安徽省全面合作、地区互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共同打造以申、苏、浙、皖三省一市为合作主体的“泛长三角”,形成长江下游及河口地区的整体联动发展新态势[2]。
嘉容在《新时代论坛》上的文章《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是比较早也是比较系统地研究关于泛长三角经济区的文章。该文针对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启动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编制试点问题,提出了泛长江三角洲及其区域发展规划的理念和构想,并对泛长三角及其规定性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文将泛长三角范围界定为:以上海为中心,上海和江苏、浙江三省市的一部分或者上海和南京、杭州三个特大城市所构成的长三角是泛长三角的第一层级;包括安徽和江西的一部分在内,是泛长三角的第二层级;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和福建的一部分以及安徽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是泛长三角的第三层级。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和福建及其以外地区,包括重庆、四川等长江中上游地区则可能构成泛长三角的第四层级或者空间层级。这样一个递进的和渐变的空间地域结构,就构成了泛长三角经济区域概念。
2008年7月中旬,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08年年会、十七大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成为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7月25―26日由苏浙沪三地社科院主办的“首届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安徽、江西、福建和台湾的专家都参与了此次会议。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在学术界关于泛长三角的各种讨论中,根据上海会议上所通过的《泛长三角合作发展建议书〈讨论稿〉》的建议,学者们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先将上海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六省(市)列入泛长三角合作区域;同时把在长三角投资活跃的台湾也纳入这一范围,形成“6+1”格局。除了“6+1”之外,泛长三角格局尚存“3+N”的动议。其中,“3”是指沪苏浙一市两省,“N”是几则说法纷纭――N是2,那就是安徽、江西;N是3,即应加上福建;N如果大于3,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重庆都可能在其列。
笔者认为“6+1”的提出,以这些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来看有其合理性,但在这种格局中,同时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体制,即参与省市的行政区、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及台湾,从操作层面上看,目前难度较大。作为“3+N”概念,即苏浙沪加上沿着长江溯源而上的沿江省份,从长远发展来看,有其必然性,但这种划分区域范围过于庞大,经济形态过于繁杂,且超出目前长三角可能辐射的半径。泛长三角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概念,泛的要求是既超出原有的范围,但是受一定规律的约束又不能无限扩大。具体说就是这些区域内部之间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具有经济要素的组合优势、经济成长的后劲优势、交汇融合的环境优势等,客观上具备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条件与潜在条件。因此,从推进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当下泛长三角区域由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构成比较合适。即采取“3+1”区域合作模式,由东部地区的苏浙沪二省一市和中部地区的安徽省共同构成。
(二)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重大现实意义
1.有利于增强长三角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2008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在说到长三角的方向、功能和要求时指出,长三角要“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这也是对同志关于泛长三角指示的具体落实和推进。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但与国际上的几大城市群相比,这里的区域太小,辐射带动性不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2007年长三角地区土地占全国1%,人口占6%,GDP占全国的18.7%。即便与国内城市群相比体量也处于较低的地位。京津唐地区面积是长三角的1.7倍。泛珠三角地区9省的人口、GDP占全国的1/3,土地占全国的1/5。长三角地区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通过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实施,使之成为全国发展动力源,不仅对该区域而且对全国都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部与中部区域合作,促进中部崛起,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完成这一任务,目前尚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很好的措施。泛长三角地区内,一方面,东部苏浙沪二省一市与中部地区的安徽省相互之间的差距很大;另一方面,中部的沿江地区又具有加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处于经济崛起之中。特别是安徽省可以发挥“居中靠东”的优势,做好“左右逢源”的文章,有效地改变“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和局面。长三角则可以利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带动周边的中部地区经济走向繁荣,同时在合作中求得自身发展,进而起到在区域合作方面的示范作用。
3.有利于促进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前,为了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分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目标,一批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只有在核心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更好地向周边地区进行产业转移,而大量的传统产业转移出去迫使核心区要有新的更高层次的产业填补。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合理的区域分工,使价值链均匀分布在合作区内。核心区向产业的高端发展,把中低端的产业向周边扩散,推动周边地区企业的专业化分工、集群化发展,把各地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好是通过把区域一体化的分工深入到产业内部,即相互之间形成围绕统一产品进行研发、生产、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分工模式,由此既可以促进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又有利于统一利用品牌、人才和技术等稀缺资源,还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服务水平[3] 。而在这方面,目前全国还没有成功的典型与案例,泛长三角“3+1”模式将在全国的区域分工与产业升级中起到先导性作用。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在合作区域范围内客观上存在着地理发育的延展性、生产要素的互补性、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发展水平的梯度性和区域文化的相通性。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区域分工合作具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一)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现实基础
长三角地区企业资源市场扩展与安徽省有参与区域分工的客观要求是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现实基础。这主要表现在:
1.当前长三角迫切需要在中部地区开辟新的发展腹地。长三角地区在经过多年的扩张和大发展之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各类企业都达到了相当多的数量和规模,生产要素、环境容量、发展空间已经到达相当紧张的程度,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建立有效的高新技术转移促进机制,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和水平。这就需要营造一个更强的大后方作为支撑,其对能源、劳动力和各种初级加工产品形成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中部地区的安徽省虽然各类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与东部长三角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近几年也有较大的发展,已基本具备提供能源、劳动力和各种初级加工产品的优良条件,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基础。目前,安徽省外投资的一半以上来自于苏浙沪。当前,中部的安徽正在成为长三角需要开辟的新腹地。安徽省已与长三角地区开展了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黄山等城市已程度不同地与长三角融为一体。
2.安徽省具有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要求。安徽省的最大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与长三角相比在技术、人才和资本等方面则比较稀缺,而要实行丰富资源与稀缺资源的置换,从分享苏浙沪经济繁荣中获取比较利益,只有参与到发达地区的市场分工中去,才能得以实现。苏浙沪具有向其他省区转移和扩散劳动密集型甚至技术、资本密集型加工业的要求,而安徽也具有接纳这种转移和扩散的需求和能力。同时,这种需求和能力正由被动式转向通过区域分工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共同繁荣的主动创新方式。安徽省在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中正在抢占先机,争取率先发展。2008年8月,安徽省党政代表团专程赴苏浙沪开展为期七天的学习考察活动。学习考察中,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分别与苏浙沪两省一市召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座谈会,共同探讨安徽与两省一市交流合作新途径,全面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下,目前安徽省一些城市已经行动起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中去。例如,靠近浙江的宣城市,90%以上的省外投资来自苏浙沪,85%以上的农产品销往苏浙沪,80%以上游客来自苏浙沪,70%以上的劳务输向苏浙沪。
3.资源的优势互补是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经济基础。安徽省与东部的苏浙沪相比,在土地、森林、矿产、劳动力和水资源等方面具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决定了其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苏浙沪自然资源禀赋缺乏,而其他生产要素,如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则具有相对优势。苏浙沪所稀缺的正是安徽所丰富拥有的;而安徽所稀缺的,也恰是苏浙沪所丰富拥有的。东部的苏浙沪与中部的安徽省在资源优势上有很大的互补性,这就奠定了泛长三角实现区域合作的经济基础,而且也决定了各自在泛长三角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
(二)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有利条件
1.天然的地理人文历史联系为区域分工合作提供了良好区位条件。虽然安徽是中部的成员,但却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那就是居中靠东,具有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区位优势。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地域上要连成一片。安徽位于长三角腹地,同属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连绵,民情相通,历史传统一脉相承,文化习俗合而不同,具有天然的融合性。延绵起伏的江河原野平川,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积淀,深沉厚实的血缘亲情连结,紧密交往的经济文化关系,形成了“3+1”区域合作模式的地缘优势。这种天然的地理人文历史联系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2.经济的层次性差异性特征形成了区域分工合作的经济社会条件。泛长三角区域内既有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沿江和平原,又有经济比较落后的山区、老区和库区;既有代表产业发展先导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也有还处于较落后水平的一般种植、简单加工、初级开采等传统产业。泛长三角区域内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特点明显。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经济结构形态多样,市场发育参差不齐,物质技术基础各异,生产力呈明显的多层次性,地区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文资源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有这些,为泛长三角区域多种形式的分工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区域分工合作提供了难得的社会历史机遇。国家战略意志是区域合作的最终导向。新的历史时期,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东部沿海许多企业已受到严重冲击,曾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多年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走内源型经济增长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协调东中西地带互动发展,形成强大的国内需求,已经成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泛长三角经济带,是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实力最强、势头最好、前景最优的区域。泛长三角仅涉及三省一市,且都处于长江中下游广阔平原和丘陵地带,这里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容易形成庞大的国内需求,加快建设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选择,这将给“3+1”区域合作提供难得的社会历史机遇。
安徽省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交通十分便利,腹地市场广阔,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同长三角梯度差异明显,互补性较强,是长三角产业转移最为有利的承接地。与苏浙沪相比,安徽省的环境容量和市场潜力有一定空间:煤电、冶金、建材、汽车、家电等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与之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可以在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1.打造泛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长三角为安徽省开拓农产品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长三角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仅上海市每年农产品消费需求就高达1 000亿元,其中约有800亿元农产品要靠外地输入。安徽省农业资源丰富,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动植物品种多,粮食、棉花、油料、肉类、茶叶、淡水水产、蚕茧和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且紧靠长三角,鲜活农产品销售半径小,运输成本低。安徽是长三角重要的“菜蓝子”供应来源,每天超过200吨水产品、400吨蔬菜等销往长三角,常年生产的生猪、牛羊等40%以上销往长三角。据统计,安徽农产品70%销往长三角。随着长三角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安徽省作为泛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2.打造泛长三角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目前,在长三角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达3 000万人,安徽70%以上的劳务输出集中在长三角。2007年安徽跨省外出务工1 000万人,其中有760万人流向长三角,仅在上海的就超过210万人。随着长三角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每年需求增幅约在70万~100万人。上海市目前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安徽等地,已达400多万人,超过本市从业人员的1/3。安徽省针对当前东南沿海部分中小企业因受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使农民工返乡回流明显增多的新情况,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等,优先做好对需要培训的返乡农民工的专业技能、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和维权等方面的培训,为他们外出再务工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打好基础,并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用工企业联系,争取务工岗位,为返乡农民工再务工提供服务。随着长三角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安徽省作为泛长三角劳务输出基地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增强。
3.打造泛长三角能源原材料基地。长三角煤炭、原材料等资源缺乏,90%以上的一次性能源需求和30%的电力需求需要从外部调入。安徽历来是华东地区能源供应基地,安徽34%的煤炭输向长三角。2007年,安徽向长三角输出煤炭3 100万吨,比上年增长12%。安徽11%的发电量输向长三角。2007年安徽省向华东电网输出电量107亿度,2008年预计达到300亿度,同比增长180%。“皖煤东运”、“皖电东送”在为长三角提供巨大能源支持的同时,也有利于安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安徽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4.打造泛长三角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安徽省建设泛长三角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不仅能减少相互竞争、扩大市场份额,而且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安徽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由2000年的803家增加到2007年的2 404家,主营业务收入由363亿元扩大到2 232亿元。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奇瑞、江淮、星马、昌河等知名品牌;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3%、20.5%、14.7%和7.6%,均居全国前列。因此,安徽省依托现有众多知名企业完全可以打造成为泛长三角的装备制造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