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城市建设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建设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建设建议

第1篇: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本报记者 程彦博

今日,各类IT厂商、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纷纷摩拳擦掌,期盼在“智慧城市”这棵树下收获果实。中国联通对外宣布,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联通已经与118个城市签定了智慧城市类项目。

笔者认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只是第一步。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为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智慧城市的外延广泛且复杂,涉及城市运行的众多行业和领域,例如交通、建筑、电力、医疗、人口、防灾……正缘于此,智慧城市建设绝非架设光纤、布局WLAN这样简单,也绝非某个厂商凭借一己之力就能主导并完成。

在这样一个宽泛、庞大的智慧城市体系中,必须存在一个统筹和领导的关键性角色。而作为城市的规划、管理和运营者,各个城市的政府机构无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

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2012年2月底,中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量已经达到154个,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

在各个城市纷纷勾画智慧城市宏伟蓝图,并呈现出一派热烈、繁忙的智慧城市建设场面时,笔者认为,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思维。

第一,智慧城市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现在,中国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在规模、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地理因素等方面有着显著不同。甲城市的成功案例,照搬到乙城市未必行得通。要建设智慧城市,我们一定要明确自身需求,辩证地借鉴,量力而行。

第二,城市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才能保证智慧城市建设顺利进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城市管理作为一个综合体系,其交互性越来越强,各个模块和系统需要交互和信息共享,这也就意味着城市管理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协同。如果不能打破条块的管理壁垒和局限,仍然按照条、块的范围去建设封闭的城市管理信息化体系,这恐怕至多能称为“智慧行业”,而不是智慧城市了。

第2篇: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因此,我国高度重视促进中等城市建设与发展,2009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积极支持大中城市和县城加快发展。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促进其加快发展,尽早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中小城市。

一、吉林省中等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吉林省共有9个地区(市、州),除延吉为县级市之外,长春市和吉林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属于大城市行列,其余6个地级市城区人口在50万左右,属于中等城市。与之近邻的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地级市分别为13个和14个,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高于我省。

总体上,吉林省的中等城市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是吉林省城市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是产业带动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吉林省县级市比重较大,县城范围内工业和人口过于分散,县城内的城市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尽管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分散在面广量大的小城镇之中,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难以形成,城市化水平也难以提高。

二是城市结构不尽合理。中等城市的缺少,使吉林省缺乏从“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型城市”的动力传输。

三是吉林省缺乏政策优势。很多国家政策是以地级市为一级单位制定的,而吉林省地级市数量不多,在享受国家政策上处于不利地位。

二、加快吉林省中等城市发展的建议

吉林省现已有一批中等城市以及即将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的小城市,从发展角度看,中等城市的规模还有较大幅度的成长空间。建议对条件较好、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县级市重点倾斜,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率先突破,为加快吉林省城市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加大放权力度,提高行政级别层次。吉林省2005年开始实施“扩权强县”改革,通过两次集中放权,赋予县级政府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财政上实行“省管县”,完善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县级市的经济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实质性权力下放不够,特别是市县级关系有待进一步理清。虽然省级政府将部分行政审批权下放到县一级政府,但是地市级政府对县(市)的经济发展、行政事务、人事任免等管理权力仍然存在。在总体发展规划、区域布局调整、重大项目建设、副县级干部任免等方面,地级市政府具有更大的权力。建议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将发展较快的县级市升格为地级或副地级城市,如延吉、梅河口、公主岭等,真正实现省直管,破除城市发展的体制。对于其他一些县级市,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加大放权力度,推动其发展。在权力下放的同时,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群众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市场能够办好的事情交给市场来办。

二是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引导各城市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项目为支撑,以园区为载体,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体系,提高二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为城市发展积蓄能量。注重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各县级市在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基础设施投资、防治污染和吸收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形成基础行业、传统行业、新兴行业有序发展,全民、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市区、卫星镇、重点镇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如东北部地区,将延吉升格为地级市,以珲春、图们为辅,形成开发利用长白山资源、沿边开发开放、旅游和民族经济为特色的城市群。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注重规划,逐步提高县级城市的城乡规划水平,坚持重点县级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科学发展,集约利用土地,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适当扩大城市的建设规模,加快城市建设进度。加大省级财政对县级城市的支持力度,设立发展新兴中等城市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新兴中等城市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鼓励和引导各城市进行城市资本运营,应用市场机制,加快新兴中等城市建设及城市化发展速度,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在城市建设中,特别需要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个性的塑造,不宜片面追求“豪华精美”,而应重视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将时代性特色、地域性特色和文化性特色有机结合起来。

第3篇: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关键词:城市; 规划建设; 布局; 生态型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城市规划建设的含义

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身代表的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文化,将各行各业集中起来,不可避免的,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会被集中起来从事经济,政治,金融,贸易,服务等行业。

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所谓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从而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并进一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和综合性工作。所谓城市建设是指政府主体根据规划的内容,有计划地实现能源、交通、通讯、信息网络、园林绿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将城市规划的相关部署切实实现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城市建设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工与自然完善结合,追求科学与美感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2、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也日益成为政绩的象征,引起城市规划建设重改变而非效果,存在盲目追求速度,缺少统筹兼顾的所谓“城市大变样”现象,出现了很多城市陷入盲目无序的城市改造中。

2.1重速度轻规划

为了尽快地完成规划指标,部分城市选择大大缩短规划时间,降低了城市规划应有的协调规控作用。对于城市规划建设而言,由于占地面积广,涉及利益冲突较复杂,人口程度密集,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应当在规划之前充分调研,具体了解城市的地理环境,人员成分,行业分布等等,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耐心统筹的工作,只是简单地看看和了解,是不可能完成一个适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的。

2.2不易于城市生活

一个成功的城市规划建设应当是布局合理,实现社会利益、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发展的,但是现在部分城市的规划建设缺乏系统性,基础设施的设置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紧急避险设备的建设,基础绿化的布置以及道路交通协调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市民在城市生活中遭遇很多不遍,而且对于城市的环境质量而言,容易遭到遭到污染和破坏,在上下班高峰期极易造成交通堵塞,这都是城市规划不合理带来的后果。

2.3忽视对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体现,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但是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追求高楼大厦,追求道路宽阔,以旧城改造名义对很多文化遗产进行了拆除改建。以北京城市改建为例,很多名人的故居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例如林徽因故居,鲁迅原址等等,被打着开发和改造的名义强行的拆除了,不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2.4忽略城乡体制协调

很多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将建设中心放在城市中心,围绕市中心“摊大饼”,致使市中心的吸附力或“向心力”过程过大,无论是绿化还是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一旦脱离市中心,特别是城郊边沿地带,就是显出较大差别,这种形式的城市规划忽视城郊部分的建设管理,造成城乡规划体制分割脱节。

2.5无特色的单一化。

城市规划建设本身应当突出城市的特色,体现城市的文化,但是现在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极为类似,很多城市都将高楼大厦作为城市现代化的象征,而不充分考虑城市突出特色,致使很多基础的设施,例如广场,公路,公园等等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

3、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合理规划城市整体布局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多采用“单中心”规划模式,将会带来市中心人口密集,导致环境恶化,资源分配不均,人口密集程度大等弊端,因此建议,城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采用“多中心”的方案,即确定城市是由多个城区组成,相互之前具有独立地位,但是分工协作,共同构成城市和谐的整体。具体而言,可采用“田”字城、“申”字城、子母城、棋盘城等建筑设计构想,以“田”字城为例,将市中心规划为十字大街,形成四通八达的商业中心,街道两侧为商业大厦,行政单位、服务性机构以及居民小区等不具污染性的建筑,可以充分利用竖向空间,在建筑物之后可以规划为公园,绿地,休闲场所,从而保证了市中心本身的绿化面积。在交叉的两条大街延伸路上,分设若干环城街道,街道形成围合,内部相互连通,从而能够便利交通,减少一条道路堵住,整个交通瘫痪的现象。道路与道路之间的空地可以建构为公园,烈士陵园,大型游乐场等绿化面积较大的公共场所,从而可以对道路上车辆造成的空气污染起到一定净化吸收的作用。

3.2维护便捷的交通条件

四通八达的交通干道相当于城市的脉搏,向城市输送动力和资源,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交通道路的便捷和安全性是关系到城市真正现代化的关键。首先对于道路布局,应以市中心为中心呈整体放射状,环形或者井字型设计,便于交通的四通八道。其次,道路宽度应当因地制宜,和周围相关环境相配套,既要便捷交通,也要合理用地,盲目扩道也不利于城市整体规划。最后,在交通指示路标,专用车道,限行标准等设置要明显合理,这样才能各行其道,便于城市交通出行。

3.3设置优良的公共设施

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便利、质量和安全,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中,优良的公共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舒适的公共场所,可以给居民美的享受,成为放松城市压力和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共场所的亲民性应当放在第一位,贴近居民区,商务区,便于市民的休闲交流。其次是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因为公共设施具有普遍性,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故而要更具安全性。以城市的排水系统为例,如果城市排水系统设置不好,遭遇大雨或者暴雨就有可能造成人们的出行不便,甚至威胁生命财产的安全,排水系统的设置要以城市以往降水量的最高数为标准,就高不就低。

3.4构建生态化城市

构建生态化城市是指要以因地制宜,重绿化,少污染,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实现城市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构建水城或者山城,突出地方地理环境的特色。重视可循环利用产业的开发,城市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生态化城市就是要充分开发可循环产业的开发,地下水循化系统,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等产业,都有利于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绿化工作要做切实放到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位置。在我国园林规划一向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建议在之后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要将绿化工作做到合理有效,切实还城市一个碧水蓝天,而不是单纯的追求“人均绿化率”。

3.5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个城市的灵魂不在于它的当下而是它的历史底蕴。在我国有很多文明古城,沉淀了我们传统的美德和文化,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将城市的文化之美展现给每一位异乡客,而不是撕碎给大家看。这可能面临到新旧城区的冲突,这就要求在规划时注重两者的衔接,或者呼应或者对比,从而更能突出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第4篇: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关键词:园林建设;绿化;可持续发展;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然而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片片绿地正转变为高楼林立的城市。经济的发展确实可以带给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上的满足,却满足不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望,因此,城市园林建设显得势在必行。

1 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不足

1.1 园林植物设计不科学

不同的植物往往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依赖,然而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人们为了提高绿化面积或者为了设计上好看,便把完全没有生态联系的两个品种放在一起,或者单一的栽种某一植物,这样的植物设计十分不科学,它没有注重植物本身的生态学特征,没有科学的利用植物使之产生的最大生态效益。好的园林设计应该要让植物与植物之间产生生态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这样植物在栽种之后才能形成自然的生态系统自给自足,不科学的植物设计将不利于园林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1.2 园林建设同质化缺乏城市个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有自己独特的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因此园林的建设不仅要与该城市的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相结合,也要符合该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但是,现在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都盲目的照搬那些成功的园林设计,导致它们的设计风格类似,每个城市的园林建设看上去都一样,这样的“同质化”便失去了园林建设的意义,它们不仅难以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健康发展,也会与当地的文化特色格格不入。

1.3 园林建设缺少“人情味儿”

我国有些城市的园林是为了迎合人们需要、应人们的要求而建设的。这样的园林建设在外观上虽然好看,但是却缺少人文关怀,缺少“人情味儿”。城市园林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让人们能在其中更好的生活,然而有些园林设计却丝毫不理会人们的日常需求,只顾设计的美观,比如设计了大片的草地,却没有设计一个亭子可以给人们休息、遮阳、避雨等,有些园林建设为了景观看上去更和谐甚至连一个可以让老人坐的长椅都没有,这样的园林设计也许有很好的生态效益,也能改善环境问题却缺少了该有的“人情味儿”。

2 针对城市园林建设不足之处的几点建议

2.1 参照生态学原理,根据当地情况合理科学地进行园林建设

城市园林的建设要参照生态学原理,要以生态平衡为目标,使栽种的植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自给自足,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以达到生态平衡,如此也能促进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要尽量使栽种的植物与自然环境条件相协调,比如地貌、气候等,选取的植物要能良好的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而不能仅仅选取外观好看的。具体的设计方法可以有下面几个原则:首先,要采取优化园林布局的设计,使园林能在有限的面积内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可以参照自然生态系统,合理进行植物的栽种,使乔木、灌木、草地等都能充分吸收阳光和水分。其次,为了植物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条件,最好选用当地的物种,如此一来,也会使得园林建设更具当地特色。最后,在满足前面两个原则之上,园林建立还应具备美观性,合理搭配物种使之在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让人们觉得美不胜收,这样也许还能促进该城市的旅游业的发展。

2.2 融合城市特有的文化,发挥城市个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因此在园林建设中要将城市自己的文化背景融入园林建设当中,体现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和名族风情等,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使城市的园林建设更具当地的文化色彩,创建城市独特的园林景观。

2.3 发扬人文精神,合理进行园林建设

城市园林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发扬人文精神,合理地进行规划,园林的设计必须符合大众的需要,不仅要提供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让老人能有休息的场所,也要让小孩有玩乐的地方,能在热天遮阳、雨天避雨,让人们能在园林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人性的关怀。

3 结语

我国的城市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设计不科学,缺乏个性,缺少人情味儿,但是只要城市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园林设计方面不断改良,用科学的方法合理设计,融入城市特色文化,在建设中发扬人文精神,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会做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专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

2 褚晶晶.城市园林建设优化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0(7)

第5篇: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关键词]市政建设工程公司;绩效管理;建议

时代的进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需要充分重视绩效管理工作,提升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绩效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部分市政建设工程公司依然采取落后的绩效管理办法,制约到绩效管理作用的发挥及水平的提升。

1市政建设工程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1.1没有结合工作分析设计绩效评估指标

具体来讲工作分析指的是明确规定特定的工作,且确定采取何种行为方可以完成这一工作。市政公司明确定义了公司的每一个岗位,如工种、职称、等级等,对企业每一个职务的任务性质、内容及形式、任务完成步骤等科学研究与分析。在工作职责分析方面,公司对各个职位的任务范围、责任大小和重要程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不同职位之间的关系科学分析,且将职位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及员工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充分纳入考虑范围。现阶段,市政公司在对绩效计划进行制定时,并没有充分依据工作分析,而是将公司年度发展目标及管理层制定的工作目标作为设计依据。

1.2没有专项培训绩效评估责任主体

部分市政公司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制订计划还是年底考核,都仅仅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足够重视绩效管理。没有对绩效管理系统认识,在管理中没有科学融入绩效,仅仅将较为简单的绩效考核表提供给管理人员,比较空洞,不够丰富。采取了较为简单的绩效管理过程中,过程沟通及辅导比较欠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方才开展填表及考核业绩工作,制约到了绩效管理效果的提升。

1.3绩效辅导没有良好开展

绩效实施之前,需要对相应计划科学制定,之后被评估人员依据计划开展工作。工作实践中,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联系与沟通被评估者,指导和监督被评估者的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且结合实际情况的改变,对相应计划有机调整。在绩效管理中,绩效辅导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绩效实施过程中,制度内很少体现绩效辅导、中期回顾及绩效反馈等环节。一般来讲,项目经理命令,要求调整施工计划,下属结合这些要求开展工作,项目经理没有充分考虑本项方案是否能够将员工绩效充分发挥出来。在公司管理台账中,也没有完善记录绩效辅导等。

1.4没有充分重视绩效沟通

和我国诸多企业类似,部分市政建设工程公司并没有充分重视个人绩效反馈。完成绩效考核工作后,人力资源部门向各个部门及员工发放考核表,员工及部门经理确认签字。从部门绩效的角度来讲,为了促使制定的绩效目标能够顺利完成,部门经理可以组织相关的讨论交流会议,对过去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计划合理安排。但是却没有专门组织员工讨论个人年度绩效考核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向员工反馈考核结果,促使其找出存在问题,及时完善和改进,把握个人优势和缺点,促使其工作成效得到提升。如果绩效考核给员工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那么企业现状不仅无法维持,还会对员工自信心造成严重打击,其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程度的不利影响。

2市政建设工程公司绩效管理的建议

2.1系统认识绩效管理,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

在具体实践中,市政公司需要专项培训全体中层以上员工和管理人员,可以将一些专家及培训师邀请过来,开展针对性的短期培训,促使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得到提升。借助于板报、内部培训、宣传手册等方式,大力宣传和讲解,提升其他一般员工的认识,帮助其认识到个人在公司绩效管理中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在人员培训中,需要对人力资源精力的专业化水平大力提升,其除了招聘人员及收发绩效考核表之外,还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绩效管理整个流程框架科学设计,把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包括规章制度体系的建设等,且将必要的咨询帮助提供给其他部门的员工。

2.2结合工作分析,制定绩效考核指标

每年年初,公司在对绩效计划制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工作分析,合理设计绩效评估指标,同时将公司年度发展战略目标和管理层制定的工作目标充分纳入考虑范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促使各项绩效指标得到科学制定。在制定员工绩效指标时,需要对过去主管上级直接传达的方法有机革新和完善,需要与员工密切沟通,对其意见积极征求和采纳。要紧密结合以往绩效表现及公司本年业务目标所设定的关键绩效指标目标指标来合理设置各个绩效指标、工作目标等,且在工作人员升迁、奖惩等考核中,也需要紧密依据本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设置的考核指标,需要对存在较强主观性且不够明确的内容尽量减少,避免指标过于形式,没有意义,要保证设立的每一个指标都与工作业绩有密切关系。在权重设置方面,则需要科学分析每一个被评估者的职位性质、工作内容以及经营业务和影响因素等,合理设定工作目标及每一项指标,确定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比值,以便促使考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增强。

2.3将绩效辅导认真开展下去

将阶段性目标及各自目标确定下来之后,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开展员工辅导工作。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会议式和非正式两种辅导方式,会议式主要是通过会议的开展来辅导员工,而非正式则是借助于一些非正式渠道来辅导员工。因为项目经理部承担了市政公司大部分的生产任务,那么项目经理除了完成日常基础工作之外,还需要依据工程施工目标,对下属工作情况积极了解,做好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对下属有机指导,促使工作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公司总部管理人员也需要对各个工地的人员及工程情况及时掌握,绩效辅导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在目标实现过程中,需要持续开展辅导沟通工作,除了正式会议之外,还需要积极开展非正式沟通。对实现目标的期望值进行明确和强化,给予员工相应的激励,促进员工不断发展和完善。

2.4对薪酬体系进一步优化

通过薪酬体系的优化,主要目的是提升员工的收入满意度。每一个员工的基本追求是通过劳动,获得理想收入,但是大部分员工所得到的收入,都不会完全满足。对于员工来讲,薪酬收入十分重要,也是企业留人用人的关键。因此,在公司绩效管理中,还需要充分优化薪酬体系。避免对员工收入单纯提升,而是要将公司收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纳入考虑范围,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做出最为科学的决策。

3结论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对于市政建设工程公司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和影响。现阶段我国市政建设工程公司大部分已经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到公司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刘雪佳.市政施工企业转型发展的几点技术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5(10):123-125.

[2]孔祥生.有关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6(18):55-57.

第6篇: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一、城市规划要考虑群众的长远利益

个旧是一座有着20xx多年锡矿开发史的老工矿城市,是闻名中外的“锡都”,城市化水平达68.3,具有“城在山中,湖在城中,青山映碧水,湖畔是人家,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的城市景观。近年来,为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吸引外来投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创造高度文明的城市社会,打造城市品牌;扩大城市影响力,让人民生活走上富裕,个旧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云南省一流精品城市的目标。

创建精品城市,旨在塑造团结干事、开拓进取的政府形象;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强广大市民奋发向上、热爱锡都的凝聚力。通过建设精品城市,创造最适宜人居住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游客,为个旧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使居住者自豪,来访者羡慕,投资者满意,振兴个旧老工业基地。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指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编制规划时要注重其科学性、前瞻性,既要考虑城市的发展前景,提升城市品位,考虑城市长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不能忽视短期、长期、远期规划实施过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因素。要让群众成为最大的受惠者,依法依规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分析规划实施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好城市政策设计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和工作方法,为每一步规划实施涉及群众利益制定保障措施。

二、城市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是创建一流精品城市的基础,也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受惠,但由于建设资金紧缺,可采取逐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办法,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亟待解决的道路、供水、供电、住房、排水、防洪、治污、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列几项民心工程,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重点解决城市发展中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个旧市政府政府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和全民健身的需求,投资300余万元修建的总数为2686级台阶,集健身、观景、休闲于一体的阴山登峰大道,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又为山顶的村民进行经营活动,提高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同时在双休日将公园大门的免票时间延长至早上10点,极大地方便了市民,被市民称作“政府为老百姓造就的健康大道”。在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后,金湖日益美化,为让环湖步行的群众得到美的享受,愉悦身心,又不断提升环湖绿化和夜景灯光,安装了音乐喷泉和环湖音响。

精品城市的建设是全面建设个旧小康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全市人民,因此,个旧精品城市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金湖南岸怀源芳圃是一个群众文化的主要场所,为拓宽群众活动空间,将原来的喷水池改造成小广场,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从20xx年起,在省内率先修建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在一类公厕的改造中增设了残疾人坑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作为全省廉租住房试点城市,为解决“双困户”的住房问题,自20xx年始,陆续建设廉租住房,逐年让“双困户”住上设施齐全、生活方便的配套房。

精品城市建设的人性化不仅反映在重点项目的建设上,小项目也同样不能忽视,要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个旧在旧城改造中在老阳山新建了绿海小区,从市区到小区有一条山道,由于小路崎岖,没有路灯,市民出行不方便也不安全,后来由建设部门把它修成了一条既可锻炼身体,又可观景的盘山小路,还安装了路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三、倾听群众呼声,认真办理建议、提案

精品城市建设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仅靠几个部门的力量的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参与,共同献计献策。可通过公示重点建设项目,提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意识,加强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的积极性,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广泛征集建议、意见,促进各项建设工作的不断完善,并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关闭金湖径流区内的采石、采砂厂,取缔金湖捕捞、垂钓行为,取缔永胜街马路市场,修通德政小区道路等深受赞誉的举动,就是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经过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多个部门联合

在精品城市建设中维护好群众利益第2页

行动,成功办理的。建议、提案多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对有能力,有条件办理的要及时解决,对条件不暂不具备的要尽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办理,对不符合本市实际,不易操作的要解释清楚。

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及网上留言,必须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倾听呼声,采纳有价值的建议,虚心听取意见,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尽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环湖音响中播放新闻,就是市民在“锡都建设”网站中的“市民之声”栏目中提出的,建设部门领导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在满足群众在湖边休闲、健身、娱乐的同时,不耽误他们收听新闻,于是,责成有关部门购置设备,进行技术处理后立即实施。至于建设部门工作职责内的问题,如下水道阻塞、化粪池泄漏、路灯不亮、占道经营、道路不平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要执一颗爱民之心,及时处理解决,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实施“阳光决策”,改革招投标管理办法

在城建项目的决策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经营城市”的理念,重点工程实行“阳光决策”。每个项目设计方案基本确定后,均要通过专家组认真评审,设计单位根据专家及领导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将方案、效果图陈列于市政府门口橱窗内进行公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后,不断完善,再组织实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有效节约资金,最大限度地挖掘施工企业的潜力,改革招投标管理办法,推行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案,完善招投标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大监管力度,防止商业贿赂。认真贯彻《招标投标法》和国家相关部委行政规定和规章,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工作原则,遵守廉政规定,提高监管、服务水平,更新观念,创新方法,严格把关,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规范行为,切实解决规避招标、非法分包、转包和串通招投标等问题。个旧金湖文化广场的“中心广场、入口广场”、个旧一中新校址建设工程作为工程量清单招标和合理低价中标的试点,证明这种评标办法是适应当前建筑市场改革需要的。

为增加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和公证性,让建设工程真正成为“阳光下的交易”,招投标工作要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启动网上招投标,设置投诉箱,公布投诉指南。在每个工程的招投标、竣工验收过程中,邀请检察院、纪委、监察局的同志参加,以规范的行为自觉接受监督。

五、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廉政集体

第7篇: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urban planning of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sign, green system constructi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to guide the designers in the city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hold the right design concept, a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design scheme.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建筑的热潮,各种类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争奇艳,使城市的景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城市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使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三者之间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三、处理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一)、科学性的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 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二)、建筑设计依赖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

四、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场地设计的影响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无、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对于室内空间的要求是建设目的中最主要的部分,这使建筑物成为一个项目最主要的内容,建筑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这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野猪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详细培植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的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二)、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中间环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其控制力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加速,同时也出现种种失控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a.开发商和建设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断更改建设用地和增加建设密度。b.行政领导为了招商引资,强行干预控制性规划。我国控规传统做法忽略了经济规律。目前,我国控规典型的做法是由规划师在指定的大街区或几个大街区内,参照甲方提供的容积率(密度),摆房子,即在保留部分现状的前提下,追求空间体量的美学关系和视觉效果。然后以此来分割地块、分配楼板面积、指定建筑红线,以供将来批租土地之用。这种做法常常土地市场经济规律。如,规划师为了追求美的原则,把地块分配的大小不一,建筑规定的高低不一,丧失了统一的标准和公平的原则。还违背了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 我国城市规划的误区。历史上由于种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规划设计与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之间一直难以区分,这种现象造成我国的控规地从美学和视觉效果出发,缺乏对土地经济体制的全面认识。在控规立法上,我觉得应该注意两个原则:一是对用地的控制要符合土地建设开发的经济规律。二是一切对地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应该在立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三)、建筑设计的建议 一是:结合环境。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二是:造型。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我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佻。三是:理性。承传历史文脉,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续历史的痕迹。

第8篇: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 建设 难点 方法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154-01

前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各级政府越来越加强对环境工程的管理,污水、垃圾、公园建设等都被列入政府重点工程,同时加大了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雾霾治理、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大气、水环境质量对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改善,本文通过对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好环境工程建设的一些建议,供广大环境工作者参考。

1 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

1.1 生活垃圾没进行分类处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加大,城市生活消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因此而带来了很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来源有很多方面,包括家庭生活垃圾、商场垃圾、餐饮服务行业等等方面的垃圾。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大型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几千吨,小型的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也在几百吨以上。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城市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堆满垃圾的地方,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还停留在传统的做法上,或者采用运输到郊区进行掩埋的办法或者是进行焚烧处理而已。这种办法存在着投资大、运转成本高,同时垃圾中的有用资源也会被烧毁,加上,现有国内焚烧厂运行均比较困难。没有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1.2 园林绿化建设没跟上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相对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各地的城市发展当中,建设水平也不一致。园林建设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降低城市的噪声和空气污染,还能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但是在当前的城市建设当中,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重视不够,片面地强调加大商品房和高档住宅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密切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绿化空间,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的高速建设发展,将会严重限制未来城市的进步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

1.3 城市的污水处理不完善

城市生活的污水主要有三个来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径流污水。其中,城市的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家庭、商业区和城市的卫生公共设施等等。这些地方产生的粪便、洗涤污水经由城市的排水道进入地下污水区。对这部分的污水进行处理主要采取的办法是把它们送到城市的污水厂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出来。这部分水具有明显的周期循环使用特点。城市当中的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工业污水在全国各个城市当时的分布是不一样的,那些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污水排放相对严重些。

对城市工业污水的处理要求更为严格,因为这部分污水当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腐蚀性、难化解的污染物。需要采用更为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最后的一个污水来源主要是城市径流污水。他们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特点和复杂的成分。主要是由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造成的,也有一些是地面上的垃圾和废物经由流过城市的河流造成的。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污水的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污水处理实施比较落后,在每个区域建设当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污水处理不及时,污水的回收率差,没有进行集中处理等等,这些都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2 环境工程建设的应对方法

2.1 改革工艺和设备,开发全新流程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抓清洁生产工艺较早,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降低了物耗和能耗,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都极大地减少了“三废”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2.2 物料闭路循环,废物综合利用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流失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物,尤其是化工、农药、燃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利用率一般只有30%~40%,有60%~70%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在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实现的是用水闭路循环,供水、用水和井水一体化,一水多用,分质使用,净水重复使用。目前已研制成功的利用磷石膏联产硫酸和水泥,利用硝酸生产尾气制亚硝酸,利用硫酸生产尾气制亚硫酸钠,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金、银、铁,从乐果合成废水中萃取回收乐果等.都是很有使用价值的“三废”综合利用技术。

2.3 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资,强化环境工程建设的体制建设

城市环境工程是一项耗资比较大的工程,在发展当中不仅要求政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还鼓励社会上多元的投资力量参与到其中来。包括在城市生活污水的建设上,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上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上,都需要有比较规范的一套体制系统进行维持。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有利于城市环境工程的良性运行。建立起必要的环境引导机制,加强宣传,加大政府对这些参与者的奖励和维持,调动他们的建设积极性,推动整个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

2.4 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二次资源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原料、燃料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60%~70%。一些基础工业原料,如煤、石油、矿石、盐等大多具有多种化学成分,一些生产厂家仅利用其中的“有用部分”,其余的“无用部分”均作为废物弃置,不仅产品成本高,而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当前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0%。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废弃物量与日俱增,一些企业已认识到废品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利用二次资源的紧迫性,认识到必须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把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弃人环境这―传统的开环模式变成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废品―二次原料资源的闭环系统,使原料资源进入社会后,能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实现多次循环,不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二次资源的利用列为国家优先考虑的经济战略之一,使二次资源的利用率逐年上升。每年有300多万吨废钢铁、600多万吨废纸、200多万吨废玻璃,70多万吨废塑料、30多万吨废化纤、30多万吨废橡胶未被回收利用,大量的可利用资源作为废弃物流失,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回收利用二次资源、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任务也相当艰巨。

3 结语

环境工程建设的耗资使十分巨大的,在建设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还需要社会各界多元化的投资。应当鼓励社会各界加强对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让更多有能力的企业主动的参与到当前的环境工程建设工作中,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良性运转,并且可以加快环境工程的建设步伐。

第9篇:城市建设建议范文

关键词:城中村城中村改造建设规划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与城市内村镇发展应是互为联动的过程。近几年来,随着临沂市主城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与区域面积的快速扩张,使许多社区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并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使主城区内形成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出现了“城中村”现象。“城中村”和城市在地域空间上呈现非融合的形态,这种非融合形态的相互交错,导致城市形象受损,功能受到破坏。因此,如何较好地解决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规划建设的模式,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几年,临沂市大力实施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的老城改造,加快推进现代居民小区建设和公用设施配套,从根本上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结合开发区建设、滨河大道建设、市场改造提升、北城新区建设、涑河片区综合治理等区块改造重点工程,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区域统筹、配套建设、公开透明、依法办事的原则,将“城中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积极开展旧城旧村改造,改善了居住生活环境,促进了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现代化进程。

一、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人口密度过高。目前,临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和城市住房制度的限制,外来人口只能将租赁房屋作为解决居住问题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城中村的房屋租赁价格远远低于城市商品房,更诱使外来人口向城中村高度集中。

2、建筑密度过大,布局混乱。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村民随意搭建增建房屋,城中村建筑楼挤房密,高低参差不齐,空间布局混乱。有的城中村建筑密度达到70%以上,甚至达到90%,“握手楼”、“贴面楼”、“一线天”现象十分常见。

3、市政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城中村大多道路不能满足消防、急救、环卫等车辆通行。水、电管线混乱,公厕奇缺,在消防、抗震、抗台风等方面存在隐患。此外,城中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欠缺,文体医卫设施和商业服务点不足。

4、环境卫生条件差。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城中村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不足,加之村民的生活方式并未根本改变,使得生活性和生产性污水就近排入河道或农田,固体废弃物无序堆放。

5、社会治安混乱。城中村暂住人口过多、人口构成复杂、素质较低,加上出租屋分散、隐蔽、无人管理,使得城中村往往成为犯罪嫌疑人的隐匿处、边缘人群的聚居点。绑架勒索、吸毒贩毒、无证游医等现象屡见不鲜,社会治安状况堪忧。

二、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

1.城中村整治

除少量市政公用设施外,基本不涉及建筑的新建,通过多种手段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包括: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建筑外观改善、公共空间改善、市政公用设施改善、公共配套设施改善和道路交通设施改善。解决安全隐患和市政基础设施不足问题是城中村整治的首要工作。

2.城中村改造

通过建筑物的拆除和新建等手段彻底改造城中村的建筑形态和居住环境,原则上改造必须满足城市规划和建设标准,改造后按照相关规定可以取得完全产权,且城中村空间形态基本上和城市一般社区相同。城中村改造通过改变物质空间形态的方式促进城中村社会组织形态等各方面的彻底改变,达到城中村与城市全面融合的目标。

三、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政策建议

临沂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城中村改造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

1.充实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近期建设规划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

(1)城市总体规划要将城中村改造作为重要专题和内容之一。城市总体规划应对建成区和城中村地区的建设做到统一规划管理,统筹安排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解决外来人口的生活和居住空间需求。

(2)近期建设规划避免只征用农用地而绕开农村居民点的城市拓展模式,妥善安排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时序和规模。近期建设规划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中村的现状、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产权属性和范围、整治或改造需求及可行性,统筹安排城中村地区未来的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中村改造规划及计划等,统筹安排城中整治或改造项目布局、规模和时序,防止项目安排的任意性。在空间上合理安排待改造城中村的安置场所和回迁住房建设,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3)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覆盖城中村,其规划要求作为城中村土地利用和进入土地市场的前置条件。可适当增加控规弹性,放宽利用条件,以便多元化地吸纳资金,加快城中村改造的进程。

2.出台城中村改造调查、规划的技术规范

应出台城中村调查的要求,明确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城中村现状、问题及成因、村民改造的意愿、改造方式、资金筹集、运作模式、拆迁补偿安置要求和配套政策建议等。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及计划的编制技术规范:城中村改造规划包括城中村改造计划和专项规划;城中村改造计划可分为市级和区级计划,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应包括:改造项目名称、范围、专项规划编制情况、拆迁补偿、改造后的用地结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参与改造的单位、资金筹集和优惠措施等;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是对具体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规划管理的依据,是改造项目审批的必备条件,应包括:城中村现状、问题、改造的目标与功能定位、地块划分和规划控制指标、建筑功能和空间结构、实施时序安排、运作模式、拆迁补偿和配套政策等。

3.规范城中村改造计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市级城中村改造计划由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与区级政府共同协商编制。区级城中村改造计划由区级政府负责编制。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原则上以原行政村为单位编制。城中村改造计划和专项规划由市政府有关领导小组和主管部门审批。

4.强化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

城中村改造规划和计划的实施情况由编制单位定期向市有关领导小组和主管部门汇报;城市政府应对城中村项目的实施条件和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开发机构的资质做出具体规定;城中村改造项目可逐步推行招投标方式确定开发机构;要加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合同管理,严格追究违约责任;监察部门对项目涉及公共利益的环节实施全程监督,确保国家、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加强规划监督力度,对纳入改造计划和范围内的城中村,按城乡规划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实现城中村建设活动按“两证一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核管理、建设项目的有证跟踪管理和违法项目的惩罚管理。

5.实施城中村地区的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