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职业生涯的规划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生涯的规划性

第1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摘 要:现在许多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块不够重视,过于偏重就业指导和创新教育,这样做其实是本末倒置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本文着重论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走上求职之路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开好这门课,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和创新教育才会有意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关乎大学生在校期间是成为人才还是庸才的关键,必须有具备丰富的职场经验和并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的人来辅导训练。

为什么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性呢?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生则应学习“大学”之道,要成为具备一定“治国安邦”才能的人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有所规划,进行明确定位,最终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是离不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用但不能一蹴而就的学问,需要与大学生活学习同步进行,从跨入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准备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以下几点可说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个人职业规划越早越好

1.在国外,很多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就能通过职业角色的扮演体验职业魅力,进而影响他们的职业规划。我国开设这门课程相对而言是非常迟缓的。比如我国著名的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还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通常也是在大一的时候才开设这门对学生很重要的学科。至于其他的学院开设的更晚,这样对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

在高中时代,略知职业规划,则不会出现在大学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就读的小张就是这种情况,他颇为纠结地说:“我不能转专业,只能逃课到别的系听自己的课了!可将来毕业怎么办?难道我学了几年的电视节目制作,最后却从事舞蹈表演吗?那我这几年学上得岂不憋屈……”

小张这种情况在学校并不少见。2008届舞蹈系在入学时有8名学生转系,转系成功的则只有1名,转系不成功的7名同学,则分布到其他科系,最后拿到的毕业证还是舞蹈专业的毕业证,显然在将来的就业之路上将会面临很尴尬的境地。

以上同学虽然没有拿到自己所学专业的毕业证,至少学到自己想学的专业,依靠自己的专业,至少能够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能够在职业找到满足感。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在报到的院系学习一年,再转到其他的院系学习这个院系的专业,结局会是暗淡的。戏剧系的小汪,在戏剧系学习了一年的影视表演,感觉没意思,哭着闹着要转到美术系学习动画制作。小汪的辅导员认为在影视表演上有着不错的潜质,希望她留在戏剧系认真学习好影视表演,在将来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小汪去意已决,非得去,找这个,找那个,最后转到美术系。尽管小汪转到美术系,但她缺失了动画制作大一必学的基础课程,在学习上有困难是必然的。等小汪毕业以后,发现自己啥也没有学到,然而她领到的毕业证依然是影视表演。小汪哭着去找影视表演班的辅导员,说自己很后悔自己当初的转系。

2.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一的新生而言,主要是提升自身知识、技能。大一是大学的开端,是影响大学三年甚至未来求职的关键,所以进入大学的第一步新生一定要走好,这样才可以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不做大学生职业规划会导致不良后果

1.大学新生一入校,会遭遇生活上的诸多不便,面临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由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突然进入到一个相当宽松自由的环境当中来,易造成没目标。导致学生在学业上马虎,进而会散布“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的不良言行。

2.不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会出现更严重的事态,将逐步演变成如《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书中所提到的:没来大学精力充沛,来到大学顿时后悔,几年青春白白浪费,大学生活枯燥无味,一二节课昏昏欲睡,三四节课肠胃开会,伸伸懒腰倒头再睡,老师提问啥都不会,每日自习吹牛派对,结业考试作弊劝退!

3.没有职业规划的大学生涯是没有前景的。小王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专业知识多而杂,缺乏准确就业方向。小王当时的想法就是想当管理层,但是通过与已经毕业了的学长们交流,知道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一工作就做管理层,必须从基层做起。但是这个基层范围太广了啊,很多人做了很多基层岗位工作还是升不到管理层。小王陷入了迷茫,不知所措起来。如果他做好职业规划,就不会发生这样让他迷茫的事情。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

郑州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主任王献玲教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概述》中说:具体从个人角度讲,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树立明确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路红斌在日志中写道:没有好的规划,就没有好的未来;有了好的规划,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校期间,做好职业规划,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和制定准确的职业定位,自然会在今后的发展有所斩获。大学生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道路,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我的朋友小柯刚就业的时候,月薪只有700元。但他有自己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通过在这份工作的锻炼,到更好的单位,得到更好的发展。700元是很低的薪水,往往不会接受,小柯的同学当场拒绝了这份工作,他认为超出他接受的底线。

小柯上班以后,单位没有宿舍,他就到附近租学生宿舍。这样,一个月只需要一百多元的房租。他办了张公交卡,每天早上挤公交车上下班。小柯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但每月到手的钱却只有700元钱。同学替他惋惜,小柯却不觉得难为情。

小柯每个月都会补充两本专业书。趁着早上上班之前的时间翻上几页。等公交的时候,他总是拿着一本小日语汉词典念念有词。他说多学一门外语没有坏处。三个月后,小柯结束了试用期,他的工资仍没有多少。一年后,小柯终于有了真正的初级技术证书。此事,公司一项国家级项目进入研发阶段,而负责单位正是小柯所在的研发部。两年来,小可一直工作勤勤恳恳,没有请过一次病假、事假。小柯曾向上司提过公司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小柯没有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仍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当小柯递交辞呈时,公司才真正意识到他的价值,就拿那项国家级项目来说,作为新人的小柯,出色地独立完成了所有的调试工作,为项目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司老总找他谈话,以加工资和升职极力挽留他。他去意已决,并在顶尖日企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是那家日企的高企工程师。

清晰的职业规划

职场精英往往是具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规划的人,他们很早就为自己制定了清晰的职业规划,并长期坚持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最终成为顶尖的成功人士。

第2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尊重知识,看中才干。这个社会人人渴望成功,希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个人只有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或方式,才能准确地把握方向,塑造成功的人生。实践证明,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的人。

一、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时间维度,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类型。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性。职业生涯规划有两大特性:个性化和开放性。

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特性。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由我们自己来主导。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个性类型、文化资本构成、价值观、能力、职业生涯目标、对成功评价的标准等等不尽相同,所以不同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一定不会相同。所以说,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性化的发展蓝图。

职业生涯规划的开放性特性。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置身于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之中。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在对主客观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广泛听取领导、同事、家人以及职业顾问的意见之后,才制订出来的。而且,在这个开放变革的社会里,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更要经历数次的修正和调整,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对个人的意义

有利于促成个人的自我实现。人的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层次推进的,较高级的人生需求,必须通过满足社会公众和他人的需求才能实现,而这些需求实际上都要通过职业生涯活动来完成。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使个人找到喜欢且适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我们努力去追寻自己所理想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发展。

有利于发掘自我。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你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与险阻,避免人生陷阱,并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缓解压力。社会变革带来的紧迫感要求个人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应对竞争的挑战,组织更欢迎有准备的人才,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如能主动地配合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自己才能适应环境,避免被组织淘汰出局。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存在的误区

笃信“人的命,天注定。”很多人都坚信成功者是由于有很好的机会,所以,他们大都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祈求上帝的恩赐,从不主动去计划、经营和努力把握自己的生活,结果只能是守株待兔,空欢喜一场。等靠、依赖组织安排。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有些人总指望组织的领导为你量身制作你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好好工作,组织就会帮助自己成才、成功。殊不知,组织考虑的是利益最大化,不会只顾及你个人的发展。

生活与工作互不相交。

有些人不愿意自己的配偶、亲友过问工作,殊不知家庭的支持、亲友的关怀对于工作成功是很重要的。因为,工作和生活都是人生的重要目标的两个重要成分。

(二)相应的解决对策

成功的人生需要信心、目标、行动。一个人要想取得职业成功,他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或条件是:坚定的信心、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积极的付诸行动。

积极主动规划自我,与组织协调发展。首先,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个人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去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其次,个人职业规划目标要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才能在为企业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实现。

取得家庭支持,享受工作的乐趣。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家庭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个人与家庭发展遵循着相互协调发展的逻辑关系,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统一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要在每天的工作中享受到乐趣,这样你才有追求事业成功的可能性。

四、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自我的评估方面的问题。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够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没有全面分析自己,或低估或自大,结果往往不能很好的评估自己。

对影响职业生涯的环境因素分析方面的问题。今天最热门的职业,明天可能就无人理睬,因而个人要想谋求职业生涯的发展成功,就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需求和变化趋势,力求适应环境变化,进而有所突破。

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方法方面的问题。个人没有明确、可行的目标;或者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不完善;或者职业规划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相应的解决措施

正确的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对自己做出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个人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需求等等的分析,以确定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和自己具备哪些能力。

客观的环境分析。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我们在全面认识了解自我的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外部环境(社会环境、组织环境等)特征,以评估职业机会。

实施与反馈。完成了自我评估与外部环境分析,接下来便是解决如何“抉择”的问题,即:解决如何确立目标、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实现目标和当环境变化时,怎样修正目标。

第3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

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对中职院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就成为中职院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中职院校中,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更加透彻的了解,能够对自身的技术和社会岗位的要求进行分析,从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选择未来发展的道路, 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岗位的需求。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我们应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探索。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不努力学习也能够在毕业之后找一份技术性工作,并且有的学校是包分配的,更让学生拥有了不用学习就可以找到工作的心理,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消极和怠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法,燃起他们对于学习的愿望。

(二)帮助学生做好自我分析

从一些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于自身的认识不足,并且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没有明确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们应帮助他们树立一个长期目标,使其能够对自身技能和职业发展道路进行明确认识,从一个客观的角度进行冷静分析,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在专业技术方面,职业生涯规范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进行分析,对于职业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防止出现“入错行”的尴尬,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从而实现长期发展。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中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一)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提高就业指导的实用性

中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个阶段的教育活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就业教育系统。学生从入学第一天就应该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并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避免毕业前夕的不知所措。第一阶段主要是职业理想和择业观的教育,是毕业择业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阶段主要是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准备,是职业理想教育的延续,第三阶段是就业实践教育,这是就业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择业前的素质和能力的集训阶段。

(二)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就业指导需要一支专门化、专家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而当前中职院校普遍缺乏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师资缺口非常明显。因此,一方面要经常组织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知识的培训学习。通过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力量。除此之外,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进国外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专家、学者来学校授课,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适当增加就和指导课程

在中职院校中,在就业指导方面一直缺乏有关的课程,使其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无法切实发挥作用。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从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在日常课程中,应有计划地加入就业指导课程,将其作为必要的课程内容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就业指导的意义。同时,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将职业生涯规划当作非常重要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对自己的技能进行定位,了解社会环境,确立职业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项技能,培养自己的专业水平,最终将学习到的内容转换成为想要从事的职业,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岗位上获得一定的成绩。

(四)开展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活动

在中职院校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校活动开展情况,有计划地开展与职业生涯有关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领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身参与来得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有的学校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年,就会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让所有学生作为参赛者,在规定时间之内提交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书,对自己毕业之后的职业和未来几年的努力方向进行阐述,从而实现对职业和自身的综合认识。例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有的学生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拥有自己的公司,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他明确提出,要在毕业之后的第六年成立属于自己的室内装饰装修公司。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的,他对自己进行了swot分析,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等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自己在绘画基础方面存在着不足,并认识到经验和人脉对装饰装修公司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规划中,他针对自己存在的不足,设定了两年美术功底培养计划,并且为自己安排在毕业之后的三年进入知名装饰装修公司工作,不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人脉,在毕业之后第四年组建自己的团队,经过两年的准备,于第六年成立自己的装饰装修公司。

三、结语

总之,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凸显。作为中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我们应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所学习的专业,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建伟.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刘宇航.全程化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

[3]刘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第4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规划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61-01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实际问题。对于各高校来说,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要在思想上认清目前形势,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工作的目标,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首先,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业能力既包括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包括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还包括应对“大学生”到“职业人”不可替代的职业能力。因此,在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媒介来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其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集中的区域多是大城市、发达地区、国家机关等稳定舒适、收入待遇高的工作。大学生求职的就业观趋于功利化和物质化。因此,进行在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取向。再次,职业生涯规划早,脱离实际情况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高校对就业工作重视,许多学校都尽早地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但是由于学生对自己专业缺乏深入的认知,过早的规划只能脱离实际的情况,最终的执行力较弱。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并应贯彻大学教育的始终。

二、完善过程、注重引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个单一的教育引导模式,而是一个覆盖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包括教育、管理、服务、指导等多个环节。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实效性,就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的教育引导,不断完善和填充各个环节的内涵,从而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多方面的引导。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首先,要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因此,是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入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和调整。应不断强化行业需求方向的引导,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适应并满足社会各行业需求。其次,要不断完善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积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及时、专业、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确保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管理的顺利进行。再次,还应积极探索适应各高校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平台,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为企业提供适应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实现校企合作的“双匹配”。最后,积极搭建适应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创业教育平台。可通过建立创业园、创业大赛等多样的体验式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为创业做好各种准备。

三、拓宽思路、加强规划

为了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实效性,还应不断地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要对就业市场进行考察,对就业形势进行合理分析,开阔就业指导工作的视野,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合理的标准和相应的规范制度。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强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各项规划,帮助学生明确各行业的职业标准,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并摆正就业心态。

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围绕以下几点:一是要引导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社会,并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够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关系,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就业定位,以正确的心态对自己适应的就业岗位进行合理规划,做好前期准备。二是要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鼓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加强对自身专业技能应用性的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运用能力。通过参与各类的专业实践活动,对自身的专业有明确的认知,从而能够了解更多的行业专业要求,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专业就业的执行力。三是要把握实践机会,不断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我们不难发现企业不仅仅只是看重大学生在日常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十分看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意志品质、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因此,大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应有所规划,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 个性化 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5-0133-02

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旨在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了解职业特性和社会需求,思考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职业生涯有初步的思考和规划,但对于学生而言也有学习一门课程完成一定学分之嫌,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如果学校没有相应学生发展的规划和引导,其作用也非常有限。多数低年级学生对大学学习和素质培训等自我潜能发掘缺乏合理规划,没有个人培养目标,一些学生有目标有规划,但由于学习习惯或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鉴于此,本文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思想下的大学期间的个性化素质拓展做简要分析。

一、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自己兴趣、爱好前提下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按照著名的职业规划大师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大学阶段正处于职业发展五阶段中的探索期,在职业探索期大学生依据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的分析,结合大学这个职业生涯发展特殊阶段特点,确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具体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并在确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

二、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指导下的个性化素质拓展

个性化素质拓展是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对学生在校几年的发展进行引导并指引学生进行规划,既有统一的要求,又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时期,是人生的加油站。通过深入了解职业特点,在大学阶段合理、科学地规划人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旨在引导学生完成“个性化素质拓展”任务,即培养一种职业精神,养成两种意识,学会三种本领,为辉煌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个性化素质拓展就是让学生年年有目标、步步有规划、人人有本领,实现阶梯式接近职业理想。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发展让全体学生成长为有目标有计划、综合素质强、个性化特点鲜明的毕业生。

(二)基本内容

根据职业规划的思想,大学生不同年级应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基于低年级学生的发展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对当前发展任务的不明确性,个性化素质拓展针对大学生从大学第一年到第三年确定三个具体的“123计划”。

大学第一年的“123计划”:突破“1个弱点”,发展“2个特长”,参加“3项活动”。

大学第二年的“123计划”:争获“1项荣誉证书”,达到“2项过级”,至少参加“3项活动”。

大学第三年的“123计划”:探究“1项专业成果”,锤炼“2项专业技能”,实现“3项拓展训练”。

(三)实施的原则定位

导航标:作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导航标,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开展引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个性,为其个性完善、人格健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实施学习上自主、行为上自律、人格上自尊等有效的人生导航。

反馈:结合专业特点,以Turbo c++、SPSS、MicrosoftExcel软件为支撑,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横向、纵向分析,即同一时期不同年级间的反馈信息分析,同一个年级在不同时期间的分析,同一个年级不同班级间的分析,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生之间的分析找准实施对象的切入点,让资源得以充分整合,真正做到“谋个性之发展”。

调整:从高年级的反馈信息中总结经验并及时调整针对本年级和低年级的“个性化素质拓展”,使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得以在实施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个性化素质拓展的具体内容及措施

(一)大学第一年探索期

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专题讲座等给学生介绍职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促使学生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等选择和设计职业生涯,并围绕这个主题确定学习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业规划。学生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统一安排下,认真分析自己的个人价值取向,深入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相匹配的职业特点,发掘需要突破的1个弱点,探寻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2个兴趣爱好,初步完成职业规划,计划参加与职业发展相关的3项活动,初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并填写出《学生个性化素质拓展“123计划”项目登记表一》。

(二)大学第二年定向期’

通过第一阶段初步的职业规划和一年的实践,学生工作人员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号一次脉,认真分析学生初定职业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部分实践效果不太好的学生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对人生的理解,针对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对学生初定职业规划的修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职业规划。学生要主动刻苦地学习自己的专业课,丰富自己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认识,结合辅导员的指导,进一步修改初定职业规划,最终确立基本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为自己人生确立方向,切实加以实施,争取实现至少1项荣誉证书,实现2项过级(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至少参加有助于职业发展的3项活动,并在这一阶段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并填写出《学生个性化素质拓展“123”项目登记表二》。

(三)大三冲刺期

根据学生大一和大二的职业目标选择和两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实践,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继续引导学生强化自己的职业目标,对职业素质进行进一步强化,拓展职业能力。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学生要重点围绕这个选定的职业目标去制订并实现大三的“123计划”。

1.探究“1项专业成果”。对选定的职业进行专业研究,并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专业成果的研究与整理,形成至少1项专业成果。

2.锤炼“2项专业技能”。特定职业需要特定的职业技能,选定职业目标,就必须具有特定的职业技能,要通过定向培训、专业技能学习等方式锤炼出至少2项专业技能。

第6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必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校的教育也存很大的关系。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近年来才引起各大高校的注意,很久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规划教育并没有正式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漏洞。其次,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认识不到位,缺乏专业化定位;最后,在高校,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的配套体系不健全,使得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顺利化开展,成效不大。

1 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1.1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职业目标

在我国,有部分大学生升入大学后,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觉得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部分学生开始不思进取,贪图享受,谈情说爱、玩网游等成为普遍现象。针对以上种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提早结合自身发展的个性特点来进行人生谋划,找准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够在就业大潮中确定自己的方向,为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前提基础。

1.2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校就业率,提升办学信誉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会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依据自我发展水平合理安排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有了清晰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向着目标的方向奋进,有利于大学生围绕着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展开自我活动,进而促进其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高效而有成果。此外,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一旦确定,就会充分调动学生努力奋进的主动性,有利于高校良好的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一定程度上会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减轻压力,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几率,这就会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信誉。

1.3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利国利民,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大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职业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确定自我的人生职业需要,有利于在众多的用人单位中间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会大大降少用人单位与就职者之间产生的偏差,不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而且对于个人职业发展、企业未来发展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下来,可以方便学生制定详细化的实现目标的策略与步骤,有利于学生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积极提升自我。学生的自我能力提高了,成功就业的指数就会上升,从整个社会大环境而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建设。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思考

2.1 从整体上提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做好宏观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在各大高校引起了重视,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没有在大的范围内获得推广。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尤其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局势来分析,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必须积极筹备,广泛普及。

2.2 突出专项化,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必须配备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为此,高校必须把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放在此项工作的首位。要注重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出台细致详尽的培训计划,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实践水平,并且对相关师资的培训要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保障师资队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2.3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要讲求一定的科学方法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要讲求一定的科学方法,要循序渐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首先要从理论知识上让大学生在宏观上能够有一个总体把握,让学生能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意义与重要性有积极的认识。同时要完善相关的配套知识的教育,如要同时对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等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按照学生发展的特点,按步骤分阶段来进行。在大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奠定职业规划的基础,积极帮助其形成相关方面的意识。在大二、大三阶段要对大学生开设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合不同学科与专业的特点进行专业化指导,并努力为学生创设社会实践的条件,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四学生即将参与社会就业竞争,所以要针对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使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我,能够为自己选择出恰当的工作岗位,顺利完成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的过渡。

2.4 积极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创设环境

高校要积极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创设环境。第一,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重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尽一切努力丰富大学生的就业信息。第二,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专项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要结合时展的特色,定期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知识讲座等,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而更好地完善自我职业规划。第三,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展开具体实践。学校要努力争取一切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条件,使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为大学生的日后就业与择业奠定基础。

3 结语

在就业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下,与时俱进,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应革新挖潜,重视这一课程的教育,重实施,重质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余文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0(18).

第7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准职业定位。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校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个人的职业兴趣,根据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设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找准职业定位。大学生最终必将走向社会,他们只有在社会中寻求和争取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充分获得相对竞争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体现自我价值。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竞争力。我国高等教育还是以专业学科为体系,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尚未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在现有教育体系的前提下,可以以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突破口,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目前社会上的岗位需求,使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人才在市场上高流动性。使学生理性地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给自己一个理性并相对准确的定位,使得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出现的“抢业”、“盲目择业”、“高违约率”、“高就业成本”等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克服用人单位缺少“想聘之才”,学生“无业可就”的现象,让大学生能充分就业,在就业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人职匹配”,减少人才在市场上的流动性。

二、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滞后。当前引进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仅限于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锚理论、职业匹配理论等,缺乏深入、系统的消化和吸收,难以直接用来指导实践。缺乏相关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是职业规划理论缺少基础理论的支持。我国长期以来缺乏面向大学生的大规模、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职业指导缺少实证的支持。

2.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落后。首先各校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门机构。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多由高校的德育教学机构或者就业指导部门,前者负责学生德育教育或者心理健康教育,后者则是各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门。就业指导部门的大多数人员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大学生的就业及择业过程、就业形势政策等比较熟悉,但是没有受到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从而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3.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指导方法存在缺陷。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渐探索出了一些适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观念与方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不足。

三、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行性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学校领导必须重视,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设置、课程开设、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组织测评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专家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个人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2.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要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仅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计划,还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形成一个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在内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及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能。

3.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首先应充分挖掘校内现有的师资资源,挑选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培训,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自己的专业化队伍建设,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校作报告,形成一种长期的、系统的指导模式。

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键时期。使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学会分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能,将使其受益终生。

参考 文献

第8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经营管理人员:从基层起步步步高

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其设计经营管理型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所吸引的人不同于走专业技术道路的人,他们把管理这个职业本身视为自己的目标。这类人对地位与影响力以及与此相伴生的威望、荣誉与待遇感兴趣。

经营管理人员一般是先在基层职能部门锻炼,表现出才能与政绩后,才会获得提升,不过不一定仍守在最初的专业领域。经营管理人员中思维能力突出的,可以担任技术部门的主管干部;既有思维能力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可胜任职能部门的主管干部,其中的优秀者可以晋升到企业决策层去从事全面管理;虽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却欠缺思维分析力及感情方面耐受力的人,不宜提升到高层,只能保留在低层领导岗位上。

专业技术人员:双重通道路路通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是沿着专业技术型发展道路发展的。专业技术型发展道路是指工程、财会、销售、生产、人事、法律等职能性专业方向。专业技术人员感兴趣的是专业技术内容及其活动本身,并追求这方面的提高和成就。这类人中较极端的,会厌恶行政性的事务工作,对人际关系不敏感,回避甚至反感,害怕卷入人事纠纷,更害怕脱离和丢弃了专业;即使被委派了管理责任,也不肯离开原专业。这类人的发展阶梯是技术职称的晋升及技术性成就认可与奖励等级的提高和物质待遇的改善。

但在这一领域中还存在着另一平行的发展阶梯,那些虽然开始时选择了专业技术方向,但在管理上仍有一定兴趣、才能与抱负的人员,一开始是从事某种技术性专业,兴趣起先是横向的,在组织内外扩大自己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打好较宽的技术基础,然后他们将寻找机会向专业技术部门的管理职位发展。在以职位为基础的传统职能型组织中,决定员工薪酬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其所在的职位在企业中的行政级别的高低。因此,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到一定的层次后,就将精力转移到了谋取职位晋升方面。企业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双重职业发展通道,一是走传统的专业技术发展路径,二是为他们设计管理型发展通道。

技术操作人员:一专多能复合型

一般操作型人才稳定性较好。在设计操作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时,可以结合当前技能人才紧缺的现状,激发操作技术人才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稳定现有的操作技术队伍。首先,要为技术操作人员搭建成长通道,采用“以师带徒”的方法,在技术操作人员的成长过程中,要适应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多方面技能。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文化知识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满足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借鉴“1358”职业生涯发展模式

第9篇:职业生涯的规划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困境 转型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有的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为“啃老族”,有的学生转行从事了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有的学生拿着极低的薪水承受着超长的试用期而成为廉价劳动力,有的学生则盲目地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而在打拼中碰撞得头破血流。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好就业路,怎样才能避免“毕业即失业”是高校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科学规划人生,实现职业理想。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强调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至今仍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制约因素和眼前的机遇,为自己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对行动的时间、行动的顺序、行动的方向等做出合理的安排。” ①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高校和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特点、优势劣势、职业倾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自我价值进行定位,减少求职过程中的困惑,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制订自我完善的计划,提升学习兴趣和成才愿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加强实践技能的锻炼,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获得成功的事业和人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开阔社会视野,学习必要的就业技巧和人际沟通技巧,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增强就业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平稳过渡。

(二)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对于高校而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校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和互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学校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可用人才,赢得社会的认可,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为学校的招生、就业乃至社会资助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

站在社会层面的角度审视,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逾越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鸿沟,搭建沟通高校与社会的桥梁,使社会因素直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有效避免人才浪费。

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自主性职业规划意识缺失

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尽管大部分学生都会考虑自己的前途或工作,但是与此相应的是,只有7.7%的被调查者表明自己在考虑工作的同时,正在为实现目标实施相应的计划。”②这很直观地说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普遍淡薄,缺乏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和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明确定位。我国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多数处于较为封闭的学习状态,升学压力较大,对社会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兴趣和特点缺乏必要的了解,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也缺乏明确的构想,而高考填报志愿时家长的影响因素很大,不少学生被动地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以至于他们从进入大学起就不能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进行学习,更谈不上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不平衡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从诞生至今已经有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仅仅是在本世纪初由于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出现不容乐观的形势,职业生涯规划才逐渐为社会、高校所认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重视程度、自身条件、人员配备等原因,高校之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不平衡的现状。很多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认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和日常指导的常设性职能机构,也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要求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但是一些部门和人员在思想上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存不屑一顾或无暇顾及的态度。这充分说明,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体系建构和具体实施方面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探索阶段,缺乏宏观规划和科学指导,尚未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清晰的思路。各高校从自身条件出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也取得了一定的宝贵经验,却在“五花八门”的状态中暴露出体制和机制方面的缺陷。

(三)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缺少新意

当前,我国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的内容。课堂教学大都围绕一本满是理论知识的教材展开,以学生完成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为结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在现实中受到学校条件和教师自身水平的很大影响。负责任的老师在教学中可能多穿插一些案例,搞一些情境模拟,条件好的学校可能组织学生做一些职业测评,搞一些拓展训练。反之,学生可能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课堂教学缺少新意和互动,学生上课也就没有兴趣,只把这门课当成普通的选修课程,得到学分成了最终目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具有很强实践性和个体性的科学,不是开设一门课程就能完成全部任务的。传授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完备的辅助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明确职业发展道路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任务。

(四)高水平师资匮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且实践性极强,需要授课者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开阔的社会视野以及科学的操作技能,既能够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生动、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依据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测评体系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而当前在高校中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多是在一线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政工干部,一方面他们专业背景不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对就业市场行情也缺少直观体验,课程教授只能单纯地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普及上,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多数照本宣科,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指导和跟踪服务。另一方面繁重的学生工作日常事务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这制约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在师资培养上,他们获得培训的机会很少,教学和科研方面又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作积极性容易受到挫伤。

三、在转型中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路径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迫切的成才需要决定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

(一)教育理念的转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高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改变办学理念,切实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它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完善自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自觉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高校必须正视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积极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理念和手段,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思路和模式,科学地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是过程,不是结果,需要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适应变化,并根据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③因而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要努力实现从临时性就业指导向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性转变,从单薄的课堂教学向综合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的根本性转变,从群体性教育方式向强调个性化的教育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教育模式的转型

构建科学、先进的教育模式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而且要切实改变“开了课程即万事大吉”的现状,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

1.构建教学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不是简单的开设一门必修课程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应该从大一开始,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年级,以顺利转变角色和培养职业规划意识为主,可以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初级的心理、素质测评,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从“在管理下学习”到“管理自己的学习”,初步了解所学专业、个人的性格兴趣、优势与不足,以及相关的行业发展趋势,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从二年级开始,对他们进行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陆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求职礼仪、交际艺术等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形成一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块体系供学生自主选择,并结合更加专业的职业测评等手段,帮助他们全面了解自我,形成较为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合理的职业预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强化优势,弥补不足,有计划地不断完善自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积极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在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成才热情,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完成一份以大学生活为起点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并认真地贯彻执行。

2.构建实践体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才热情,就要为他们尽可能地多提供一些增加感性体悟的实践机会。“在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中,美国教师喜爱使用‘团体训练法’,按照不同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训练。其训练内容主要是提高职业准备能力,如运用各种测评软件进行自我评估、以多种方式收集职业信息、准备求职材料和应对面试的技巧、与职场人士进行良好沟通与交流的方法等。”④“团体训练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应该是更具有针对性的小班教学,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加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围绕预先设定好的主题,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其次,学校应有目的地组织相关的学生活动,例如,模拟招聘、简历设计大赛、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创新型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弥补不足,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最后,学校应创造条件,以相关专业为基础利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机会,让学生走出学校参观、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社会状况,切身感受将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就业能力。(3)构建辅助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以一定的软硬件辅助作为支撑。学校要建设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体系,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指导学生科学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辟个体咨询机构,安排经验和能力俱佳的教师接待学生的咨询,答疑解惑,随时帮助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论证、调整,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勇敢前进。

(三)队伍结构的转型

师资队伍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高校可以采取“专兼结合”的策略。一是要对现有的任课教师进行系统的高水平的专门培训,使他们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满足日常教学和指导的需要。二是抽调职业生涯规划课骨干教师,吸纳部分业务精通、视野开阔的专业课教师组成个案咨询教师团队,为学生专门提供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三是从校外选聘优秀的管理人才或社会精英到高校中兼职,开设专题性、研讨性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指导学生团体训练等,将他们积累的亲身经验和当前最先进的职场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手段与学生分享,为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注入新的内容。

[注释]

①张秋山,王宪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4.

②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