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会计信息 主导作用 提升建议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与特性
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所颁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_术语》中有关规定我们得知,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一般来讲,会计信息质量具备如下及方面特征:可靠性、真实性、及时性、中立性、可比性等等。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从宏观来讲,会计信息是一种媒介,他能客观的反映出经济运行趋势和发展状况,是控制市场主动权和管理者运作的数据基础,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和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于对信息数据的需求和依赖也愈加强烈。
我们说,当今企业“四大流”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会计信息正是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充分体现,它始终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反映了企业特定阶段的财务情况和经营状况,是对企业管理判断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中的主导作用
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正确性的前提保障
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战略的成功是实现使命和愿景的最根本要素。但战略的选择、战略目标的制定并不是简单的,整体的战略规划要适应企业发展阶段,适合企业当前的环境条件,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分析这些因素的基础便是数据和信息,并且绝大一部分是反映资金的财务和会计信息数据,其中包括现金流量、经营计划与全面预算等等,战略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因此,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直接决定着企业战略选择的方向和目标的制定,至关企业成败。
2.管理者决策判断的依据
企业管理中,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是企业兴衰与否的关键,而管理者的决策大多数则直接体现在财务和资金之上,其中包括:企业投融资、运营中资金管理与匹配等等,资金的有效运用需要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相反,管理者的决策同样需要运营中信息的支持,使企业决策更加准确。企业运营中随着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和反映,这些结果的体现大都是以会计信息的形式呈现而出,既是各项经营决策正确性和合理性的综合反应,又是当前状况和管理控制能力的表现,如何依据目标和现状进行预测、判断和工作调整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同时,随时反映出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决定分析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为管理者有效分析、预测、资源匹配以及今后的决策工作奠定基础。
3.对于企业整体效益的加强作用
每个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最大化的实现利润,整体效益就是企业经营的最根本目标,所以,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是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而进行。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各个环节和方面的工作内容,为内部的管控和监督提供了依据和标准,使企业能够随时对经营管理进行调整和改善,降低企业的风险,使公司的管理更加的完善和严谨,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四.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做法
既然会计信息对于企业至关重要,那么就要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去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从会计政策的选择做起,加强企业内部的监控和纠偏。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和和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权结构以及各方利益及责任归属,加强会计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不同企业中不同会计人员所具备的道德、素质、能力等因素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会产生很大差异。那么从会计人员角度出发,首先就要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培养;其次,在日常管理中将信息的质量与绩效挂钩,对会计人员有效监督;同时要完善企业制度,严厉惩治弄虚作假,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2.工作方法的提升
在财务及会计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预估、预测、预算、概算的等内容,这类信息的准确性一是依赖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程度,二是依赖于一些基础参数的准确性,三是取决于工作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经验积累,利用更为合理的技术参数,更好的选择一些更为贴近企业实际的模型和工具,才更能计算和提炼出对相对于企业更加高质量的信息。
3.完善会计质量保障体系
首先,配合严格的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职业经理人管理办法;其次,建立会计信息质量责任制,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管控力度,以完善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为基础,明确每个工作环节中的责任人及工作标准,施行过程中管控。
4.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一、内部审计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
1.保证组织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我国部分组织已经实现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但内控制度的执行不够理想,内控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性,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加强组织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度,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才能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达到内控管理目的。通过对组织内部日常业务流程进行检查,并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保证组织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监督检查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通过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检查监督职能,确保组织内部相关人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制度和法规,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对组织的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财务会计人员违规操作,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误可以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防止组织经济损失。因此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内部审计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应用措施
1.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为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一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需加以立法支持,明确机构职责及内容,负责组织财务的检查监督工作。二要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通过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明确审计人员的岗位责任,排除外界干扰因素,使得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过程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三是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聘用高素质人才或是加强原有审计人员的知识培训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四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制订内部审计法明确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对审计结果全权负责。同时可以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律可循,提高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2.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职能主要是对经济的监督、评价、鉴证、管理四个方面。组织是由多方利益参与者组合而成的,组织的会计信息不可能同时满足各个参与者的需求。因此需要实施内部审计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实施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内部审计对组织经济的监督、评价、鉴证、管理。对组织的日常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经济评价方面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组织日常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在经济鉴证方面,要注意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对鉴定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管理者的工作,为组织管理者的考核做参考。在经济管理方面,结合组织实际情况和审计结果进行分析,为组织的经济决策提出科学的建议,促进组织的发展。
3.扩展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扩展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可以全面地收集组织信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组织发展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扩展需重视组织战略、明确社会责任、加强第三方风险管理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组织战略决定了组织发展目标和组织资源的配置。因此,审计工作要配合组织的组织战略决策工作,利用审计工作优势,以审计结果为组织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明确组织的社会责任对组织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组织的社会责任标准,制定相关制度,为组织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制度支持和审计依据,促进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第三方风险主要是合作组织的风险,在市场竞争中,任何商业伙伴本身也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审计工作要对组织的合作伙伴开展调查,有效降低第三方风险。确保信息安全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的信息对组织的发展和风险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组织办公的信息化,使得组织办公对信息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组织的信息一旦泄露会给组织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审计工作要注意确保组织信息的安全性。
【关键词】质管八原则;会计信息质量
前言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13项原则重新进行了归类,确定了目前8项会计原则,以此作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它们分别是:可比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时性原则、配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主要从会计专业角度,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方面,选择具体会计方法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ISO/TC176/SC2/WG15/N130《质量管理原则》中所论述的质管八原则是普遍意义上的全面质管原则,它们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质管八原则需要引入产品、质量的概念。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有企业内部环境、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会计人员、信息技术等因素。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信息质量八原则基础上,遵循具有普遍性的质管八原则,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利于节省会计信息成本,获得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满意度。
如何结合会计信息产品的特点,理解并运用质管八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先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分类,引入国际标准中“产品”、“质量”和“供方”的定义。
1.会计信息分类、产品、质量和供方的定义
信息是对人有用的,能够影响人们决策和行为的数据,包括文字、数字、图像等。信息具有客观性,信息经过传递被人接受和利用。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人员利用会计专业方法,通过会计报表、会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经营状况和管理效率和效果的信息。
1.1 现代会计学理论将会计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个主要类别,对应的会计信息分为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两大类。在此分类基础上,结合会计人员的系列产品—各类会计信息,充分理解质管八原则,运用质管八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2 产品定义。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会计人员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输入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专业方法和活动,产生新的会计信息,新的会计信息就是产品。
1.3 质量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会计信息作为无形产品,有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质量原则等衡量的同时,需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1.4 供方定义。提品的组织和个人。供方可以是内部的或外部的。会计信息产生的每一环节需要输入相关数据和信息。数据和信息的提供者就是供方,提供的信息来自内部或外部。内部数据和信息由相关统计或会计人员提供,外部信息通过函调、走访、穿行测试等方法获得。
2.运用质管八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质管八原则遵循“PDCA循环”方法,逻辑上有先后顺序,我们按质管八原则的顺序,论述如何理解和运用质管八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充分识别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作为会计人员的产品,其质量要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就是会计人员的顾客。会计人员的工作依存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人员应理解会计信息使用者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争取超过他们的期望。会计人员全面理解顾客对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谋求在信息使用者和社会、政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平衡。
满足使用者要求,不是一味迎合使用者要求,要合法合规提供会计信息。将使用者的需求传达至会计信息产生各环节的人员,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满意度进行测定或者评估,并为之努力;管理和维护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这样,会计信息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能直接与会计信息需求和期望相关联;对于改进会计系统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业绩,找出会计人员在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存在的知识与技能的欠缺,通过培训,提高会计人员技能,丰富会计人员专业知识。
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企业系统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系统内部各级各类管理人员。
2.2 发挥领导作用,促进会计信息质量提高
提供高质量超出使用者预期的会计信息,需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领导对会计信息质量能进行顶层设计,能为会计信息的产生聘用高水平的会计人员,能为会计人员提供适宜、充分的内部环境,能在企业内部带领全体会计人员建立健全有行业特点、积极向上的会计文化,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全体会计人员和相关会计信息提供者充分参与会计信息质量目标的活动。
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领导能及时了解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响应;能全面考虑到高质量会计信息所有受益者的需求;能鼓舞、激励和承认会计人员的贡献。领导通过沟通,能充分识别出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领导还能教育、培训并指导会计人员开展好各项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2.3 会计人员齐参与,共同提高知识和技能,为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提供人员保障
会计人员是会计系统的根本,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做出努力。会计人员理应承担起产生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责任,主动地寻求机会对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提供形式进行改进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会计技能、会计知识和会计经验,在会计系统中形成自由地分享会计学知识和经验的氛围。会计人员要时刻关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创造价值,对团队会计质量目标不断创新,更好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展示自己的会计信息。长期这样坚持,系统中的会计人员从会计信息产生和提供过程中得到满足,作为会计团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运用全员参与的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能够使得会计人员为有效地对改进团队的会计质量方针和目标作出贡献,会计人员对具体工作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有助于会计人员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符合整个会计系统的长远发展。
会计帐套的建立、会计科目的设置、报表设计及报表项目的设置等,在全体会计人员中充分沟通,前阶段工作的会计人员提前明确并告知后阶段工作会计人员,后阶段会计人员也要主动了解并获知充分的信息,形成双向的会计人员对数据和信息的沟通,是提高会计人员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内容。
2.4 运用过程方法,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会计信息质量目标
将产生会计信息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会计质量目标。对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和环节予以界定,以实现预期质量目标。
根据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识别并考虑产生会计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根据产生会计信息的过程的复杂程度,适当分层分类。有必要时,评价产生会计信息过程中或产生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果关系以及与关联方的关系。
明确地规定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进行管理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充分识别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在设计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时,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材料等资源,以达到预期的会计信息质量结果。
注重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细分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能够增强结果的可预见性、更好地使用人力、物资等资源;分工并行处理缩短工作时间、降低会计信息产生的成本;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将会计信息可能产生的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运用过程的方法控制会计信息的产生,能同时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会计信息产生流程是过程方法的体现,会计信息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是基于过程的方法的。过程中及时沟通使用者需求,对质量目标达成共识,减小数据偏差,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很重要的环节。
2.5 管理的系统方法来掌控会计信息产生的各步骤各环节
会计信息随着使用者需求不同,其产生的复杂程度不同;有现成软件和没有相应软件情况下,会计信息产生所耗用的时间有很大差异。针对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信息产生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会计系统的效率和产生的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实务中,一般根据既定会计信息质量目标的产生过程来定义体(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29页)系,以最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方式建立会计信息产生体系。
实施体系的过程中,组织协调好会计信息产生的各环节,需要减少相互交叉职能间的障碍,优化会计体系及会计人员工作。
2.6 通过PDCA循环改进,持续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
会计人员需要提供的信息时常出现新内容,但更多的时候出现的是相同的或类似的需求。对于新旧要求,会计人员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的变化,持续改进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方法,是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这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学习、补充新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技能,淘汰不适用的会计知识,更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去探索研究。
会计人员需要持续地对会计信息这一无形产品、其产生过程和产生体系进行改进作为工作目标,应用新的会计理论、会计准则、会计实务技能进行不同程度的适宜改进,PDCA循环是简单实用的方法。为不断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事前对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进行策划;根据策划方案,组织实施;根据策划方案、会计两则两制、会计信息质量目标,进行检查;发现偏差或问题后,会计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对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时总结。这样,既能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又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2.7 基于事实核算和分析,提高各类会计信息质量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逻辑和直观分析基础上。如果不这样,会计信息使用者可能做出错误或相反的决策。基于事实的核算与分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二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会计信息的产生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管理效率和效果。会计信息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提供与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记录和报告,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必须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和资料可靠。
会计信息产生前确认计量应分析交易或事项经济实质,而不应仅按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信息提供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为了使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依据交易或事项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确认和计量,做出的确认要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基于事实核算和分析,要先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目标,收集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运用现行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分析数据和信息。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定期采用适宜统计方法来衡量;根据统计结果,能改进和防止问题的再发生。
2.8 互惠互利处理好会计信息产生各环节人员、会计信息使用者关系
会计信息产生各环节人员之间,以及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保持互惠互利关系,有利于会计系统创造价值和管理价值。
在充分识别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基础上,会计人员把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关系建立在兼顾企业和社会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基础之上。会计信息产生的各环节的会计人员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理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人员要分享关联信息和工作计划。下一环节的会计人员人员要认同上一环节的会计人员的改进和成就。会计人员相互合作,发挥团队作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目标的设定,通过各环节会计人员的早期参与,可设定更优目标;管理协调好会计信息产生各环节的会计人员,以确保都能按时提供可靠的、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一、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概述
1.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涵义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信息真实、可靠、合法及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身份与需求是多样的,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的是评价主体依据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等方面的规定,通过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与评价方法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判断。
2.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要素
(1)评价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主体指的是所有使用会计信息的人。会计信息有很多的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
(2)评价客体。评价客体是由评价主体的需求决定的,与评价主体是相对应的。对于企业来讲,评价客体指的是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内部、外部等方面的相关因素。
(3)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指的是对评价客体有助于评价主体的衡量,是用来对评价客体进行衡量的,评价指标的组合就是对评价客体的全面反映,最终形成了指标体系。
(4)评价目标。评价目标指的是会计活动需要达到的结果,是设计与运行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南与目的。
(5)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指的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衡量的方式,评价方法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两种方法相互结合。
(6)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指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结果,属于一种结论性的文件。评价报告中包括企业状况、评价结论以及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
3.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与特性。对会计信息的标准进行规范,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高质量,同时还能够与利益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相契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作用强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实际上就是会计信息评价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要求。
对各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之后发现,这些研究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辅助特征方面的论述是基本一致的,最主要的不同就集中在可靠性与相关性哪个位于主要地位方面。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兼顾可靠性与相关性能够实现会计信息效益最大化。但是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可靠性与相关性在实现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必须要找到相互平衡的点之后才能够实现两者兼顾。通过对我国的经济环境与经济体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的会计信息的核心应该选择可靠性,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相关性。这种做法并不是说证明可靠性比相关性更加重要,而是说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这种选择,可靠性与相关性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二、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众多,而每个信息又分为不同的层次与类别,而且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会计信息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背景因素与供需因素两个方面。
1.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中的背景因素
(1)会计技术背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会计信息采集、传递与调用更加快捷、方便。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会计信息的定义、加工等更加多元化。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主要包括: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等。
(2)经济、法律与文化背景。会计信息系统是通过人的创造而产生的、为经济管理活动服务的系统。人类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会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文化背景是会计背景中重要的方面,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社会诚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中的供需因素
(1)会计信息的生产受到供需因素影响。第一,会计核算机制的规范性。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需要遵循会计规范,提高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会计核算机制从法律规范的约束力与程序方面的保障来对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证。第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会计信息由企业内部产生,可能存在纵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对管理者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进行防范,对接触与管理企业资产的人利用会计信息舞弊进行防范。第三,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企业的会计信息都是通过会计人员来形成的,对其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确保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才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2)会计信息的披露受到供需因素影响。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有着自身的供需规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供方影响因素众多,例如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企业内部控制等;需方影响因素主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要从供需两个方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考虑,受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供方只有一个,而需求方数量较多,而且需求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了供需不平衡,出现会计信息质量高或者低的问题。因此,要加强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信赖程度。
三、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
1.可靠性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能够对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为使用者所用。具有可靠性的会计信息是能够被信赖的,经得起核实与验证的。在进行可靠性的评价过程中,要明确可靠性只能通过强弱来表示,而不能表示对错,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只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可靠,却不能够保证完全正确。
2.可比性评价标准
对信息通过的人在不同时期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对比,这些会计信息的口径一致就表明该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可比性中评价指标包括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会计估计的变更情况、会计差错的更正情况。
3.相关性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与使用者之间的需求关系就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有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促进问题的解决与决策的变更,满足信息使用者不同的需求。会计信息需要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才能够成为相关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相关性决定着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只有会计信息符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才能够判定该会计信息是有用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需求之间的相关;另一方面是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利益之间的相关。相关性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对会计信息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并非是会计信息所固有的。
4.有用性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改善管理。提高效益,这就是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决策方面的有用性指的是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者的决策质量与后果的影响,是会计信息最为进步的质量特征,是确保决策正确的前提与基础。
5.完整性评价标准
在满足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会计信息中的内容是全面的,这就是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完整性包括:财务报告附注信息披露、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披露、或有事项披露、关联交易披露等。
6.重要性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程度就是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主要取决于需判断项目的规模、所致差错的大小等。重要性的评价指标包括:财务报告中重大财务问题的分析情况、重要分部信息的提供情况、重要项目的内部审计与监察情况等。
四、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1)为评价主体提供评价手段。基准点的设定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基准点的基础之上能够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在会计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基准点的选取相当关键,基准点的合适选择能够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精准性。本文中的基准点就是评价指标,合理的评价指标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评价质量,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的真实。会计学术界中非常关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问题,关于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但是距离形成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还有一段距离。
本文通过分析之后,分类与整合了相关的评价指标,而这些评价指标都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些来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对其有效及可行性进行验证。通过这些评价标准体系就能够使评价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与检验,使评价主体使用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确保质量较高,确保其经济决策能够更加的科学与完善。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为评价主体提供评价手段。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效率。我国的财政部门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与指示,检查与监督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一些存在会计信息舞弊与造假的企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对其他企业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使各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检查与监督系统并不完善,导致了检查与监督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效果并不明显。我国并不存在具体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也仅仅停留在准则层面,其评价的指标与标准并不明确,而且检查结果往往比较模糊。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是检查工作的效果比较明显。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会计信息检查工作提供比较明确的检查范围与检查方式,实现检查工作的有的放矢,提高检查工作的针对性。
2.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指的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全面地考虑各个因素及其内在关系。要通过系统的评价标准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得到全面而又正确的分析结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需要从对个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系统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中包括完整性、相关性、稳定性等方面。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指的是在利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时,得出的结论要客观、合理。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线选取的过程中必须观察科学性的原则,能够对指标的有用性进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的影响因素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
(3)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指的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对西方权威部门评价的方法进行借鉴。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否则的话不管在理论方面设计的多么科学合理,都不能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不能够对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发挥作用。
(4)重要性原则。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有着不同的重要性。首先是年度报告中财务信息评价,在财务报告中,年度报告时比较常见与比较重要的方式之一。信息使用者更加看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然而由于可靠性的特性,不能够对其进行完全的鉴别。因此,需要对重要性原则进行重点把握,换个方向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
(5)成本-效益原则。如果选择一个合理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该指标进行评价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此时就应该考虑通过可替代的指标来对其进行替代。这就是所谓的成本效益原则。进行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目的就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解,最终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如果需要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过程中付出加大的成本才能够得到预期的收益,那么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意义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某种需要重大成本投入的指标在进行替代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替代程序,那么为了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正确性,还是需要对该指标进行收集工作。
3.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选取
(1)相关性评价指标选取。可比性指标选取――会计策略变更情况、会计估计变更情况、会计差错更正情况;重要性指标选取――财务报告中重大财务问题分析的情况、重要分部信息提供情况、重要项目内部审计监察情况;及时性指标选取――定时报告及时披露、重大事项公告及时披露、会计业务处理及时披露。
(2)可靠性评价指标选取。谨慎性指标选取――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合理性、或有事项确认合理性、重大投资项目分析合理性;完整性指标选取――年报信息披露完整性、会计政策与会计变更披露完整性。关联交易披露完整性;实质重于形式指标选取――关联方关系的认定注重实质的情况、收入确认遵循业务实质的情况、企业合并遵循业务实质的情况;真实性指标选取――会计基础工作情况、高层管理稳定剂信誉情况、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情况、公司治理结构情况、企业资信情况、会计处理方法与会计原则的符合情况。
4.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如图所示。
图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关键词:外部治理机制;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完善
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政府和社会机制等,他们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市场机制是从宏观角度来说明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强化市场机制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来说是一种激励机制,它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市场机制主要包括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等机制。
(1)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规范的资本市场可以使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所有者、管理者和各中小利益相关者)有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使他们都愿意通过资本市场来发挥自身的作用和行使自身的权利,从而影响管理人员的决策,约束公司内部人员的行为,促使公司内部治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机制。另外,资本市场竞争中有一种主要的形式即接管,他可以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达到更换不良管理者的目的,淘汰弱势公司,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种约束和压力,防止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再者,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国有股比例较大,使得中小股东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也不会去关注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所以说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无法形成真实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
(2)经理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经理市场中,经理人员往往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理性地管理公司业务,发挥自身的价值去为公司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纪录,也使公司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如果经理人员发生舞弊行为,影响的还是自己,所以经理市场往往也会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去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3)产品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产品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进行传导的,需要经理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帮助。产品市场是一种可以量化的市场,它能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收益,这从侧面反映了经理人员其实是很用心的在为公司创造利润,他通过自己的领导为我们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否则,经理人员必然会发生更替,外界的人们会认为公司的产品并没有做出很好的业绩,资本市场上的优胜劣汰也会发挥自身的作用,这必然会给经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披露。
2、政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政府往往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规范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通过立法和执法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但是在我国,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影响,政府的行为与市场本身的调节相互矛盾,政府大多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却同时又要去监控政府的行为,它需要对外提供真实的信息,却又要实现自身大股东的利益,这种矛盾的要求使政府不能成为真正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3、社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社会机制主要是指那些中介结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及交易所等)所发挥的作用和社会人们的意识观念、文化观念和道德规范。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审计需求主要是由政府创造的,国家或者政府往往从形式上要求上市公司参与审计,并不是由市场本身的内在要求所引起的,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不仅要满足上市公司的要求,还要获得政府的认可,这样才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定的份额,所以会计信息质量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显得并不重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所反映的真实性。
二、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1、规范资本市场运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规范我国资本市场的运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制订一定的标准去规范资本市场主体(主要包括所有者、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和中介组织等)的行为。其次是运用资本市场最主要的竞争方式,优胜劣汰的机制——监管机制来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促进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最后,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发挥内外部联合的作用,在控制了内部控制的局面后,打开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必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规范和完善经理市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加强经理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使经理人所作出的决策是基于完整的专业知识和水平,能够代表委托人的职责去行使自己的权利,不断发展和完善优胜劣汰的经理市场机制,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外,建立一个统一的机构去发挥经理市场的整体效用也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规范和完善产品市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由于产品市场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两者所反映出来的,良好的产品市场可以说明经理人员将公司经营得很好,产品质量是值得信赖的,公司所反馈出来的信息是真实的,规范的资本市场可以说明公司的运作和发展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是处于有利的地位,公司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所以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生产运作过程中的程序,必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披露。
4、规范政府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政府是通过立法和执法来发挥其对会计信息的调控作用的。就立法而言,主要应该完善立法程序,反映会计信息的可操作性,规范各种因舞弊行为而出错的具体处罚行为;执法主要是加强执法力度,公平公正的处理会计信息造假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政府可以通过这种手段不断完善自身的调节行为,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更加规范。
5、规范社会各中介机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中介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主要着眼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因为他们所提供的审计信息对公司和各个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独立的审计制度,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应该突出的是过程的真实和纯洁,审计结果的真实,不应该参有任何的虚假成份,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言行和会计师事务所所代表的利益,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未来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26002
近年来,政治关联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法与经济学、财务与金融、制度经济学等领域的热点研究所在,并渐渐成为一个较热的研究领域。政治关联这一现象对企业的很多方面,诸如企业的微观运营、企业财务活动、企业价值等皆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有:企业的融资便利性、税收优惠、产权保护、政府救助、财务审计等方面。基于我国正处于转轨经济时期,加上中华民族悠久的“关系”文化与传统,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仍然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获取有利的政策支持或者争取到廉价优惠的公共资源,企业往往倾向于主动去建立政治关联,因此,政治关联现象在我国企业中也是极为普遍的。虽然国际上开展政治关联相关的研究已有20多年,但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进行得较晚,且现有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关联的动机、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企业价值和企业行为的影响上,而对政治关联与企业财务的研究并不多见,在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方面虽然也有涉猎,但依然不够充分。为此,本文通过对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希冀能对深化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有所帮助。
1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国外的证据FerdinandA.Gul(2006)
通过对812家在吉隆坡证券交易所上市,且注册地在马来西亚的公司1996-1998的数据研究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与非政治关联的公司相比,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审计工作相对更多,审计费用也更高,因为这些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政府对这些存在政治关联公司实施财务救助,从而以助其从金融危机中复苏时,这些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费用会呈现下降趋势。NarjessBoubakrietal.(2008)对245家新私有化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存在政治关联的达87家,即35.51%的样本公司在私有化以后仍然存在政治关联。也就是说,政府经常通过政治关联以保持他们对新私有化公司的继续控制,且一般都是通过在公司任命官员担任要职的方式来实行。他们的研究还发现,与没有政治关联的同行业企业相比,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其会计信息质量要低一些。Chaneyetal.(2008)基于二十个国家、6794家公司的数据,对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其研究结论表明,政治关联是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与非政治关联公司相比,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相对要差一些。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这些政治关联公司的关联形式为大股东政治关联或者政治关联层级越高时,其会计信息水平往往呈现为质量更差。另外,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下降,会导致非政治关联公司有着较高的债务资本成本,而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中,其债务成本却不受影响。这一现象说明,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下降给政治关联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大,公司因为政治关联可以获得较大收益。PaulK.Chaney,MaraFaccio,DavidParsley(2011)的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公司的盈余报告质量显著差于同类非政治关联公司。另一方面,分析师对政治关联公司的盈余预测显得困难得多,意味着政治关联会对分析师在有关盈余的预测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由于政治关联公司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市场压力较小,所以,与非政治关联公司相比,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为其披露的较低的会计信息质量而付出的代价可能有所降低,在所选样本中,仅仅只有非政治关联公司低质量的盈余报告会导致更高的负债成本。
2我国关于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一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些大环境对企业的所有权属问题、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我国关于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研究开始得较晚,相关研究成果中,较有代表性的如下:杜兴强,周泽将,修宗峰(2009)以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源,检验了政治关联对会计稳健型的影响。其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说,民营企业所存在的政治关联会降低其会计稳健性。在此基础上,将政治关联进行细分之后,发现在降低会计稳健性方面,只有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会产生显著影响,而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不显著。李琴,李文耀(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的大股东为国资局时,往往更易存在财务舞弊现象,一些公司治理因素以及环境与制度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产生影响。换句话说,当存在政治关联时,可能由于一些便利性或者制度上的优越性的取得,使得上市公司不注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黄新建,张会,饶茜(2011)以2005-2008年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政治关联对其审计需求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审计需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出,政治关联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审计需求,存在政治关联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此外,外部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相关,高质量的审计对应着更低的盈余管理,更高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就是说,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具有识别、约束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吴克平,于富生(2013)实证发现政治关联正向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相较于非政治关联企业,有政治关联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显著高一些。并且这种影响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而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蒋卫平,王赛(2014)同样以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不同政治关联形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政治关联方式不同,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其中,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面影响最大,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他背景方式的政治关联并未见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吴慧君(2015)以沪深两市上市的家族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样本公司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与非政治关联企业相比,政治关联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一些,并且政治关联层级越高,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越大,也更容易违规披露信息,其会计信息往往是先经过包装再披露,因此通常会计信息质量更差一些。
3研究成果评述与未来研究建议
3.1研究成果评述
在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得出: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政治关联可以通过影响公司的审计需求、审计师的选择,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也就是说,现有研究表明政治关联无疑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大胆假设政治关联是通过影响审计需求,从而最终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即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表现如下:政治关联审计需求会计信息质量。既然政治关联会影响公司的审计需求,为了保证法律的公正性,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约束有政府背景的高管的寻租优势。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具有识别、约束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因此政府及相关行业应进一步规范、完善审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及独立性。另外,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也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一些缺失:第一,对政治关联进行量化再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较少。凡是无法衡量的就难以评价,对政治关联亦是如此。第二,由于各位研究者使用的政治关联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测量指标不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样本不同,使得研究结论并非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就拿会计信息质量来讲,通常每种指标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都只是反映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某一方面特征,其能否较好地代表会计信息质量仍有待商榷。因而,如何科学、合理、全面地衡量会计信息质量,是未来的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3.2未来研究建议
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是政治关联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仍然起着主导地位,因此政治关联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作用,有大量的政治关联和会计监管问题需要研究,且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企业会计行为与英美有较大差异,这为研究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然而,总的看来,日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所以,未来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1)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偏重于通过将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和不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动态考虑同一公司在建立政治关联前后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变化,笔者认为如果可以进一步论证这一点,则现有结论会有更强的说服力。(2)其次,现有研究大多是从审计需求、审计师的选择、盈余管理等角度来考证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笔者认为,也许可以通过理论推衍和结合实际情况,找出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作用的其他因素来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拓展该领域的研究。(3)再者,我国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从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以及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两个方面展开的。一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状况情况以及环境与制度等是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的主要因素,而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则主要是指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现有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政治关联会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会计信息会进一步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所以,今后也许可以考虑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研究,进一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FerdinandA.Gul.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J].2006,44(5):931963.
[2]NarjessBoubakria,JeanClaudeCosseta,WalidSaffara.Politicalconnectionsofnewlyprivatizedfirms[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2007,14(4):696726.
[3]Chaney,Faccio&Parsley(2008),TheQualityofAccountingInformationinPoliticallyConnectedFirms[Z].Workingpaper,VanderbiltUniversity.
[4]PaulK.Chaney,MaraFaccio,DavidParsley.TheQualityofAccountingInformationinPoliticallyConnectedFirm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11,51(12):5876.
[5]李琴,李文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实证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1,(4):41
[6]杜兴强,周泽将,修宗峰.政治联系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09,(7):115121.
[7]黄新建,张会,饶茜.政治关联、审计需求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技术经济,2011,(4):118121.
[8]吴克平,于富生.制度环境、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1):116124.
[9]蒋卫平,王赛.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3):7983.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投资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3-58 -03
前言
MM理论中,在完美市场假设下,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和企业价值没有影响。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存在着许多扭曲性因素,使得资源错误配置,信息不对称和问题是其中最常见和重要的扭曲性因素。
关于投资效率理论存在两种假说,一种是S.Myers和N. Majluf在1984年提出的融资约束假说,在不完善资本市场,企业外部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拥有更多的内部信息。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管理者也不愿意受到更多的外部监督(银行会约束管理者行为,证券市场会监督管理者)更倾向于内部融资[1]。这样好的投资机会没有得到资金的支持,造成投资不足。另一种是Jensen(1986)提出自由现金流量假设:当公司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时,会导致管理层与股东的冲突及其所带来的问题,管理者出于机会主义动机,不是将多余的现金用于支付股利,而是将现金投资到净现值为负的项目,造成投资过度[2]。基于信息不对称和成本理论的非效率投资问题是当今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大量学者证实了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能提高投资效率。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会计报表减少了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使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降低了公司的筹资成本,减少了由于融资约束而产生的投资不足问题。其次,会计报表信息在缓解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冲突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频出现一些管理层急于扩大规模而滥用资本的过度投资现象,以及管理层过分强调组织的生存以求其工作安全性从而错失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的投资不足现象,会计信息没有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研究现状,并研究了影响两者关系的制度因素。着重从股权结构视角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最后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及展望。
一、文献回顾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关系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如何影响投资效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尽管Healy、Palepul(1999)和Bushman、Smith(2001)的研究发现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会提高投资效率[3]、[4],Jeremy .C. Stein (2001) 也进一步阐述了信息不对称和问题如何影响公司的投资效率[5]。但当时多为理论分析,相关的实证研究还不多,随着一些投资效率衡量方法的使用,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主要有如下一些研究成果。自Richardson(2006)采用期望模型实证检验了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假说后,大量学者引用了该模型。Rodrigo S. Verdi(2006)就利用了Richardson模型实证检验了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负相关。他将会计应计质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变量。具体关系如下:会计应计质量对投资不足的关系主要受融资约束的影响,会计应计质量缓解投资过度主要通过降低成本。另外,他还证实了在信息环境差的公司,应计质量的提升能更好的提高投资效率[6]。Sava Savov (2006) 同样利用了Richardson模型来衡量投资效率,实证检验了盈余操纵与投资之间成正相关,即高的盈余会增加期望的利润率,因此会导致更多的投资,为了增加投资,管理者倾向于正向的盈余管理[7];Frank Zhang(2006)研究了应计、投资与应计异象之间的关系。发现应计与公司成长特征如雇佣新的员工、发行新的债券和权益融资等相关,说明应计至少部分捕捉到了投资信息,基本投资信息可以解释应计异象[8]。Biddle、Hilary(2008)系统地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如何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作者发现具有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公司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生产率、资产回报和技术效率都很高。高质量会计信息在缓解过度投资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且拥有高质量会计信息公司的投资行为更加稳定[9]。基于国外作者的研究样本都是以较成熟的、完善的市场制度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那么建立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之上的高质量会计信息改善公司投资效率的观点是否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及转型经济国家呢?
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何清(2006)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行为是企业的资本边际收益等于企业的资本成本。他还实证检验了企业过去实现的利润与企业的投资行为密切相关。即投资行为主要基于过去的盈余状况。无论是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都是在配置和使用资源上的低效率[10]。孙铮、王跃堂(1999)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损害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11]。那么,盈余管理行为是否会影响到公司的投资效率呢?张琦(2007)的研究表明:随着盈余质量的提高,企业投资与上一期会计盈余之间关系更为敏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降低了企业投资的现金流敏感度[12]。邹颖(2008)对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投资过度和基于融资约束假说的投资不足进行了分类,两者在造成非效率投资过程中均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13]。李青原(2009)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现有会计数据,运用应计质量、会计稳健性和盈余平滑度等来估计加权确定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利用Richardson模型衡量投资效率。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显著负相关,其中应计质量和盈余平滑性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间的负相关性最为显著[14]。周春梅、张慧(2009)在Rodrigo S.Verdi(2006)的研究基础上以应计质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变量,利用Richardson模型衡量资本配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行为。相比投资不足公司而言,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过度投资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15]。向凯(2009)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认为当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财务报告未能缓解公司投资不足;当公司面临的现金过剩程度越严重,财务报告有效地抑制了公司过度投资。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治理功能但尚未发挥定价功能[16]。钱馨(2010)选取了2005~2008年深沪上市的全部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提高投资效率[17]。张圣利(2010)研究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信息不对称,致使上市公司产生了非效率的投资[18]。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支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能够抑制非效率投资。现有文献主要采用应计质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变量(Rodrigo S. Verdi,2006;Gary Biddle,2006)。Wei和Xie(2004)模型和Richardson模型来衡量公司投资效率。并且国内多数学者(李青原(2009)、周春梅、张慧(2009)、向凯(2009)、钱馨(2010))采用Richardson模型。他们的文献提供的经验证据都支持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能够抑制非效率投资。
(二)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关系的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大部分学者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但这一关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资本市场、融资方式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Gary Biddle(2006)实证检验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公司投资行为,发现在美国,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要比日本大,主要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发达,外部的股权融资能稀释股权,公司股权分散,加深了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更容易产生非效率投资行为。而在日本,银行借款在主导地位,银行有能力通过私人渠道获得信息。能够更好的监督管理者。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显著[19]。Rodrigo S. Verdi(2006)也证实了不同成本的公司之间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不同,他利用四个指标(现金余额、过剩现金、自由现金流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衡量公司的问题,他指出当公司具有更多的问题时,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更密切[6]。李青原(2009)从审计视角,通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来实证检验会计信息质量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分别与公司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负相关,同时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性在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公司中更明显[20]。李青原(2010)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来实证检验会计信息质量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间的关系,及最终控制人性质会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间的相关性,以试图阐明最终控制人性质、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三者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私人产权控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显著负相关,且这种负相关性在它们间无明显差异;会计信息质量与私人产权控股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但其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负相关性不显著[14]。
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下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然而不同的股权结构反映了企业不同的治理结构,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决策过程中相关权利分布,更能够影响公司对内部经理人的激励约束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效率,从而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吴敬琏(1994)股权结构是指各股票投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所持有股票的种类和数量在股票投资对象中的分布结构,表现了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持股主体间的力量对比[21]。公司股权结构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股东所拥有股份比例分布情况,即股权集中度,这是股权结构量的体现;二是拥有公司股份的股东的性质,即股东性质。一方面,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都会产生影响。王治(2008)我国资本市场作为一种政策性市场的特征仍然较明显,企业融资受到政府的非市场化安排,银行贷款向国有企业倾斜,上市公司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企业内部现金流动水平低,投资严重依赖外部融资。而非国有控股企业融资则面临“所有制歧视”,投资依赖内部融资。由于融资约束,更容易产生投资不足问题[22]。国有控股企业产生投资不足问题时,可以通过政府政策从银行获得资金,对会计信息的依赖不高,在非国有控股企业,由于融资约束产生的投资不足问题时,可以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高投资效率。同时,国有控股公司由于所有者的缺位,管理者与所有者利益不一致,容易导致管理者去投资一些 NPV 为负的项目,导致过度投资。李青原(2010)国有控股公司更容易受到政府干预,削弱了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14]。非国有控股公司受到政府的约束较少,所有者更有动机监督管理者进而减少过度投资行为,非国有控股股东更需要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减少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综上所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一方面降低非国有控股公司融资成本,进而减少投资不足;另一方面,减少非国有控股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少过度投资行为。总之,非国有控股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对投资效率会产生更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不同的股权结构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在股权分散的企业里,公司治理问题表现为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问题;在股权相对集中的企业里,表现为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不同的股权结构也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王治,2008、黄平,2010)也证实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投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22]、[23]。存在控股股东的公司大多是以集团公司形式存在,因此当上市公司出现投资不足问题时,可以利用公司集团存在的内部资本市场筹资,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对利用会计信息质量来降低外部融资成本的需求降低。而股权分散的公司更多地依赖会计信息质量去降低外部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控股股东更有能力和动机去监管管理者,减少信息不对称。他们可以利用私人渠道获取信息,减少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而股权分散的公司,更多地依赖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去提高投资效率。
二、分析与评价
目前,大量学者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并证实了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能提高投资效率。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信号作用和督促作用,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提高当期的企业投资效率。但是,国内外学者在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的指标选择上不尽相同。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市场发展程度及股权性质上的特殊性,国内学者在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衡量指标时不能盲目借鉴,要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尤其是在衡量会计信息质量时,任何单一的特征都不能反映全面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运用多个指标加权确定会计信息质量,以缓解单个指标度量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时存在的测量误差与极端值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开始研究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作用,国内学者研究了不同股权性质和审计质量下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作用。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不同的股权结构反映了企业不同的治理结构,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决策过程中相关权利分布,更能够影响公司对内部经理人的激励约束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效率,从而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频出现一些管理层急于扩大规模而滥用资本的过度投资现象,以及管理层过分强调组织的生存以求其工作安全性从而错失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的投资不足现象,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背景影响了会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一方面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化程度有待完善,消除融资上的所有者歧视,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参考文献:
[1] Myers S C,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ivisions When Firm Have Information the Investor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1984,(13):187-221.
[2] M Jensen.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323-329.
[3] Healy, P, and K. Palepu.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9,(31):405-440.
[4] Bushman,R and A.Smith.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ma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32):281-302.
[5] Jeremy.C. Stein. Agent ,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working paper842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050 Massachusettes Avnue Cambridge MA02138 June 2001.
[6] Rodrigo S. Verdi.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0 Memorial Drive E52-403A Cambridge, MA 02142.
[7] Sava Savov.Earnings management, investment, and dividend payment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2006,(12):198-236.
[8] Frank Zhang. Accruals, Investment, and the Accrual Anomaly,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5):1333-1363.
[9] Biddle G,Gilles Hilary and Rodrigo S.Verdi.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Improve Investment Efficiency. [R].MIT Working Paper,2008.
[10]何清.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研究――基于新古典理论的检验[J].当代财经,2006,(02):25-29.
[11]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04):17-20.
[12]张琦.盈余质量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
[13]邹 颖.基于自由现金流假说和融资约束假说的投资行为研究[J] .财会月刊,2008,(04):24-26.
[14]李青原.最终控制人性质、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J].经济评论,2010,(02):81-93.
[15]周春梅,张慧.盈余质量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04):35-41.
[16] 向凯.论财务报告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02):62-69.
[17] 钱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8] 张圣利.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公司资本投资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118-124.
[19] Gary Biddle. Accounting Quality and Firm-level Capital Invest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6,(13):169-186
[20]李青原. 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J] .审计研究,2009,(04):65-73.
[21]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2]王治.内部现金流、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研究[J] .财会月刊(理论),2008,(11):9-12.
[23]黄平.股权性质、过度投资与股权集中度:证券市场A股证据[J].改革,2010,(11):111-119.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构建体系
所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作的具体描述或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的规定”。从理论上讲,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基于实现会计目标的要求。它能够约束会计信息,并使其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是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
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体系构建
基于前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确立思路,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析如下:
(一)会计目标与信息质量特征应保持一致性
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增加,既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也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经营管理者、现实的利益关系人、潜在的利益关系人、机构法人,、个体自然人、国内信息使用者和国外信息使用者等。由于存在不同的信息需求偏好。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产生对信息质量特征的权衡;而信息供给者则会尽可能地考虑到多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而作出相关的权衡。因此,会计信息用户――多元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个变量,必须纳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加以考虑。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类
针对我国的现实,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按会计信息的流程分为两大类:会计信息内容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计信息内容质量是用来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的确认标准、计量单位、计量属性、计量方法和报告等内容,从而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信息的内容,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是指权威机构在监督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时所使用的标准,是根据会计准则形成的,是用来评价会计准则的执行结果的。二者不能混淆。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标准是会计透明度。会计透明度概念的提出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它是一个关于信息质量的全面概念,包括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信息披露与监管等,它不仅同时顾及了会计信息自身的质量标准以及实现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方式,而且还丰富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实现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方式。
(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构成体系
构成信息质量体系的质量特征除包括总体质量特征和构成总体质量特征的首要质量特征和具体特征之外,还应该包括次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可理解性和明晰性,质量的限定性是重要性和各质量之间的权衡。而对于实质重于形式,本文认为不宜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因为如果将其作为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则与“真实性”项重叠;若是作为披露的质量标准。则概念含糊不清,会给企业违反会计准则提供绝好的借口。例如准则规定广告费用作为营业费用处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完全可以作为“待摊费用”处理。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之间共同的不足
(一)没有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整体出发,对会计目标重视不够
虽然上述体系都或多或少地谈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或反映受托责任,但并未从会计目标的高度予以明示,不但不易表明其导向作用和核心地位。且难体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在的统一性和关联关系。
(二)没有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需要
在上述研究成果中,有的既没有提到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考虑到多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需要问题,更不用说谈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了,这样就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游离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之外。
(三)各质量特征间并未进行类属划分,缺乏系统性
上述体系大都将各主要质量特征堆列在一起。未能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流程或环节角度予以类属划分。而实际上不同环节各主要质量特征间亦有着主次轻重之别,缺乏系统性,不便于人们进行科学高效的权衡。
三、构建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建立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模式,但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即要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会计基础等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体现出多层次化:第一层次为核心质量特征,即公允性、有用性;第二层次为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透明度、可比性和充分性;第三层次为次要质量特征,包括如实反映、公允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前瞻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的制约因素包括及时性、成本效益原则及相对性和动态性。
总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可能一成不变,就我国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不断深化的国企改革,逐步健全的资本市场来看,我国企业的会计目标将发生变化,由此引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体系也将随之改变。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邱玉莲.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J].理论月刊,2006,(3).
[2]康霞,邸丛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但至今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改进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和运行的过程中,会计信息会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研究就有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1.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在如今,会计不单单是对经济事项的记录和企业的所有者汇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的阶段,而已经演变到组织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决策有作用的会计信息,同时目标也有了质的飞跃,已经从报告拓展到了资源优化配置。但企业会计信息有着共同的特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分析的主要因素。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有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企业只有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是事项来确认和报告,将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真实的反映出来,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时信息就能如实的反映出各项经济事项或者是业务,在传递给使用者之后能为该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可靠性作为整个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该特征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和使用财务报告的人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有一定的关系,这样有利于使用着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评价或者是预测。在信息化时代,高度相关信息对企业的准确决策时非常重要的。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在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如果发生相似或者是相同的交易,采用的会计政策要一致,就可以为会计政策变更以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这样给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可以提供很多方便。
2.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的文化、制度和法律性安排;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在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条件下,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文中是从广义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是为了实行事前监督,所设计的直接控制,即就是内部治理结构;第二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施的间接控制,也就是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依照《公司法》所确定的法人治理机构;外部治理结构是指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公司外部管理和控制体系,它们可以给企业提供相应的绩效信息,对企业和经营者的行为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自发的机制对企业和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约束。
3.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决定了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得到有效运行,它可以给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和运行起到指导推进作用:第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完善契约,进而对公司治理结构所造成的问题加以简化;第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监督和评价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第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控股权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运行;第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进行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由此证明,会计信息的质量会给公司的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对公司进行有效的治理,必须要有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障。公司治理结构在形成和运行的过程中,会计信息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产权。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又作为公司有效治理的基本条件。对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会鼓励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同时有效的信息披露可以给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和运装提供一定的帮助。
4.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外部治理结构,内、外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股权的不合理造成会计信息需求不足;第二,由于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导致会计信息质量趋向低劣;第三,内部控制问题导致对会计信息质量没有进行有力的监督;第四,公司治理结构中没有配套的约束机制,这样给虚假的会计信息提供了可能性和一定的空间。
外部治理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全造成公司外部治理效率低下,进而给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第二,缺乏有效的经理人市场,给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由于社会中的中介机构无法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制约,导致会计信息治理保证机制丧失效果;第四,由于地方政府的一些非理想行为造成了公司治理结构失效和会计信息使其真实性可靠性。
5.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公司现行的治理结构下,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给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的严重的影响,所以,应该对公司的产权结构进行改善,要不断完善公司的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才能给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提供保证。
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第一,要对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国有股权进行合理的流动,建立合理的多元化所有制机构,要积极引入机构的投资者,对由于股权分散而导致的一些股东只是追求眼前的目标和利益进行克服;第二,要执行完善独立的董事制度,要对现有的董事会加大监督力度,进而保护所有股东的权益,要合理的确定出董事的报酬同时对董事的业绩进行评估,进而使得董事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第一,在现阶段,政府应该不断的对资本市场加以规范和完善,对投资者、筹资方以及中介组织的所有行为进行规范,也就是对市场主体的规范,要对股价和业绩之间相违背的现象进行治理,对信息披露制度要不断完善,进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流动性;第二,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经理人的职业化,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和统一的经理人才市场;第三,要坚持建立独立健全的审计制度,要时刻监督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进而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6.结束语
总之,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是双向互动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得到有效运行。只有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又作为公司有效治理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汉文,林志毅,严晖.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由“琼民源”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0(5).
[2]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2).
[3]潘琰,辛清泉.所有权、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契约理论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4(6).
[4]熊亚.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5(9).
[5]叶祥松.关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两个基本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