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

第1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一、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原因

技校生是因为没有升入更高学府,而选择到要求低的技校就读,为的是学习一门技术。因此,技校生在校没有紧张的升学压力,他们大部分都是为了混张文凭,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是太高,一旦接触网络就很容易迷恋上。同时,技校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他们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对社会问题较敏感偏激,但阅历尚浅,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因此,容易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抒发自己的感情。另外,青少年遇到问题不愿意与家长、老师交流,网络更是为他们提供了逃避社会的平台,所以,青少年才会更加迷恋网络而难以自拔。

二、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危害

青少年迷恋网络,给其自身、家长和社会都带来严重影响。对青少年自身来说,整日沉迷网络,不仅会危害自己的身体,而且会让自己的精神受到蛊惑。有的青少年为了打网络游戏而顾不得吃饭、睡觉,甚至几天几夜不离电脑屏幕,不惜毁坏自己的眼睛和神经。这样的情况,毁掉了很多幸福美满的家庭。同时,长期沉迷于网络的人,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中,整天想入非非,认不清社会现实。尤其是当学生对现实生活感觉不满足时,就容易对社会产生憎恨,自身脾气暴躁,沉默少言,不关心自身以外的任何事情。有时他们还容易受到网络上别有用心人的教唆,而做出违法犯罪的的事情。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误入歧途、自毁前程,对社会安定而言,更是隐患。总而言之,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世界,不仅伤害自身,阻碍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辜负了父母老师多年的教育心血,同时让社会损失了栋梁之才,还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三、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措施

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不仅是家长、学校的职责,更是社会的重任,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技校具体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技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

首先,技校教师可以对技校生进行思想的指导,让他们明白网瘾的危害,懂得正确处理网络问题。其次,学校可开设网络课堂,让技校生明白电脑知识的用途,不沉浸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能正确地对待电脑的用途。

2.技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技校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控制技校生的上网行为。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监督,达到减少技校生上网次数的目的。同时,技校可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监督技校生的网瘾问题,促进技校生的健康成长。

3.对沉溺于网瘾的技校生,进行心理指导

沉迷于网络的技校生,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可能是为了逃避社会现实,也可能是因为和父母有一定的代沟,还有的是不愿学习等。技校可以请相关的心理教师对技校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明白沉溺于网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只会让自己更加堕落。针对他们的问题,指导教师可以对他们提出自己建议,帮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模式。

4.开展多种活动,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形成广泛爱好

有的技校生沉溺于网络,就是觉得生活单调没意思。因此,技校可以组织各种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技校生明白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对技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5.组织技校生进行社会实践,让技校生多了解社会现实

技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沉溺于网络的人。因此,技校可组织技校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工作的艰辛、现实的残酷,明白虚拟世界的可笑与不可靠。这样,才会让他们真正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的可贵、现实的真正需求。没有知识就无法生存于社会,虚拟的网络只会让人更加空虚,更加无助,更加不安。因此,技校要多为技校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正确面对社会,努力打造自己的辉煌人生。

第2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格雷盒子删除不了,可能是因为用户是孩子端,因此是无法直接删除的,建议用户先从家长端删除绑定的设备,解绑后再打开孩子端的手机,然后选择卸载格雷盒子就可以了。

格雷盒子是深圳青葱果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帮助父母智能监控和管理孩子手机的移动应用,专门针对7-17岁青少年无节制的上网、游戏和聊天等不良现象。格雷盒子致力于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沉迷手机问题,培养孩子健康使用手机计划,养成自律好习惯。家长可设置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使用软件等权限,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业。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侵害;格雷守护支持将优质教育应用一键安装至孩子手机;还可通过应用获取孩子的实时位置,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基于青少年移动网络安全为基础的K12在线教育服务提供商,专注以“绿网教育云安全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守护工具、内容资源、亲子社交为内容,借助校内校外互动教育服务和学习行为大数据以及AI智能技术,通过小格雷品牌系列智能终端产品,以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以孩子为圆心的绿网教育生态圈,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助力于教育均衡。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网瘾;青少年;预防;家庭教育;学校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23-01

互联网能让青少年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有利于青少年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创造潜力的激发。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移动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青少年学生成为“低头族”,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和预防对策。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

就青少年的成长来说,网络成瘾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沉迷于上网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冲击。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难以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却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化身成绝顶高手,在网络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这种性质的网络沉溺有时是家长和教师说破嘴皮也难以挽回的。还有一些本身对学习存在抵触情绪的学生,将上网宣泄作为减压方式。他们通过虚拟的网络“交友”,或者利用网吧玩网络游戏,有的还把周末时间用来与网友见面,或在家里研究游戏技巧。这样,浪费大好的学习时光,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2)不健康的网站对学生思想成长造成冲击。互联网世界也充满着陷阱,一些犯罪活动是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的,比如跨国诈骗。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网站不计其数,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也藏身其中。一些网站传递的不良信息很容易使青少年受到毒害,有些青少年因为好奇却又自控能力差,沉迷于不健康的内容难以自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虚幻网络有时对学生造成精神伤害。有些青少年在现实中是家长口中的好孩子,他们积极向上、待人友好、踏实本分,但在网络中却可能消极、颓废、和杂乱无章。这种虚拟人格若固定下来,并通过网络不断强化,往往就进入潜意识,导致部分青少年经常出现与现实形象大相径庭的行为,形成巨大的人格反差,逐渐形成“网络双重人格”,造成人格分裂。

二、青少年网瘾的预防对策

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更加严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全社会还没有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前,家长和W校应该承担起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主要责任。

(1)在家庭教育方面,使用正确的沟通方式是关键。家长应该花时间更加关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给予孩子所需所想的理解与安慰。在解决网络成瘾的问题上,家长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耸听。1)正视网络,科学引导。要帮助孩子解决网瘾问题,家长就要学会上网,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和监督人。家长要引导孩子浏览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网站,把握孩子上网的时间和频率。孩子自控力较差,父母需要适时提醒,督促孩子做到上网有度,并郑重告诉孩子不要浏览不良信息。2)转移视线,提升自信。家长应当肯定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音乐会、美术馆,并适当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遇事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并采纳其合理的建议;寒假暑假可以陪孩子外出旅游,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情感,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家长还可以在社区组织有益的网络竞赛,通过家庭比赛和交流,引导孩子健康地使用网络。

(2)在学校教育方面,营造优秀的学校文化是根本。1)落实素质教育,让青少年回归课堂。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大多是因为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挫败、压抑的体验,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失望。只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使学生从虚拟网络回归课堂。2)建设校园文化,让青少年爱上学校。校园文化对青少年有强烈的教化、辐射、陶冶和激励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当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体育竞赛活动,比如举办英语节、艺术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比如与互联网有关的计算机兴趣小组、经典名著阅读小组。要有意识地让青少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避免青少年被网络锁定。3)加强辅导干预,让青少年心理正常。学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教师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要开设校园心理咨询中心,对有网瘾症状的青少年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要通过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帮助青少年尽快摆脱网瘾,回归正常的生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问题。网络成瘾毁掉的不仅是青少年的现在和未来,更是他们的家庭。但如果让青少年远离网络,被新技术甩在身后,那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危险。因此,学校要加强网络规范管理,趋利避害,给青少年学生正确的指导,引导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海丽.青少年网络成瘾对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丽水学院学报,2008(01).

第4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海口 小学生 网络游戏 成瘾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22-02

1 海口市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出现问题原因分析

1.1 网络游戏本身具有的特点

网络游戏的高度虚拟性使得其中大多的设置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事情,例如武侠题材中的武功、帮派之争;枪战游戏中的杀敌、建立军事基地等等。因此,对于有这方面兴趣的孩子们网络游戏就成了他们体验这种经历的一种途径,也就容易使孩子们沉溺其中。

1.2 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

(1)渴望探险但自制力不足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的兴趣。网络游戏的新颖、刺激使小学生为之向往。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没有正确的是非辨别能力同时自控能力比较差这些都是导致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条件。

(2)对自尊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可以得知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层次,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低层次的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影响高层次需要的获得,处于最高层次的是自尊的需要这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满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并没有在这方面得到满足。

(3)盲目跟随,认为不玩网络游戏显得落伍。小学生是一种群居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同伴之间的影响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和是非判断能力不足容易导致其随大流。

1.3 家庭环境影响

小学生的家长在家是否玩电脑游戏也是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因素之一。现在小学生的家长有相当一部分人是80后,这些家长是接触电脑游戏的第一代人,家长对网络游戏的钟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因为海口这个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居民有打牌、打奖这样的习俗进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使得孩子在接触网路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1.4 移动电子设备的便利

这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调查中这个原因并不主要的原因但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这是新时期新出现的影响小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周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平板这些移动电子的设备的普及和出现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小孩子玩各种游戏带来了方便。

2 海口市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鉴于网络游戏成瘾者大多数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同时小学生的心理和能力发展尚不完善,因此对于海口市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解决我们主要从学校、家长、社会3个大的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1 学校应加强德育、互联网工作、家校合作的建设

首先,学校要加强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的培养,德育工作对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通过学校科学的德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学校的德育工作还要不断的充实和丰富德育的内容。学校应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上出现的问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不断的更新学校德育的内容。

2.2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榜样、转变家庭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工作

首先,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父母要正确处理在网络时代下与孩子的关系,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思想动态,与孩子一起浏览一些有益的网站或信息,向孩子推荐健康的网站,帮助孩子正确的使用互联网。其次,家长要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在日常多与孩子交流的同时要经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户外旅游、亲子活动等等,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最后,家长要全力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理发挥到最大。

2.3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宣传和对网吧的宣传力度

(1)加大宣传,充分认识非法网站和网吧对小学生的危害政府应多多的走进校园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小学生们认识到非法网吧的危害性,在社会上营造一种良好的网络环境。

(2)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和整改力度。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或规章制度对社会上的网吧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对与不符合规定的非法网吧坚决给予取缔,对出现问题的网吧进行限时整改。如果发现存在、、的现象要给予严厉的处分。同时,政府要对社会上的网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强网吧的责任意识。

(3)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上优秀人才的智力力量,加强技术手段的控制,利用现在高科技的技术控制网络游戏的开发和运作,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游戏,从而禁止其他的年龄的游戏玩家玩此款游戏。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游戏开发商、游戏经销商的行为,明确其社会责任,在销售和经营的同时对玩家进行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 孔芳,刘美婷,姜小燕.国内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科教前沿),2009(15):5-6.

[2] 黄露,刘建银. 青少年网络游戏社会行为特征及群体差异分析――基于全国十省市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5):40-45.

[3] 高文斌,高晶,祝卓宏,等.中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与调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36.

[4] 王梁,武晓伟.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何在――基于网络游戏区别于传统游戏之特点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6):12-15.

[5] 李亚杰.网瘾青少年的四大特征《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R].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

第5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不过,我却认为盛大的转向决定无论是何原因,都肯定是对的。因为网络游戏这趟混水早晚有一天会再次成为舆论和民众攻击的重点。事实摆在那里,有媒体表示,现在15%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而这很显然将对青少年一代带来严重的危害,只是这种影响现在在媒体上处于弱势,随着下一波民众对网络游戏危害的关注,必将让这些网络游戏厂商再次处在风口浪尖,而国家也肯定会出台相应的控制措施。

回想当初,国内游戏厂商研发国产游戏的一个重要口号就是:开发国产网络游戏,防止韩国网络游戏全面占领中国。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宣传口号下,众多的媒体都表示了认同,甚至政府某些部门也为此摇旗呐喊。但是,这个产业带来的畸形发展必然将在某一个时刻将问题最大限度地爆发出来。陈天桥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陈天桥给雷军的一封短信中,说到:“兄弟,我已经决心全面转型IPTV,任凭金山在网络游戏市场上驰骋。”

金山当然不肯放弃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全力扑了上去,而网易同样也靠着游戏网民的口袋给Nasdaq交上了一份好答卷。现在,韩国网络游戏也已经悄然处于劣势。不过,很多人想问的是,这些网络游戏厂商是否会回头对自己发家史进行一番反思甚至悔恨呢?

第6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体育活动 缺失

网络不仅给人们带来丰博的知识,更让人们充分地认识外面的世界,给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社会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由于迷恋网络,影响学习、损害健康、淡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性格发生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等,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开展体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戒掉网瘾,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网络成瘾及其危害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伊万·戈登博格在1994年提出的。我国台湾学者周倩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长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连续使用网络的欲望,对于上网有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若被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就会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等类型。

许多青少年痴迷于网络,学习兴趣发生转移,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滑,逃学、厌学甚至辍学;网络成瘾会对青少年身体产生危害,更为严重的是长时间沉溺于网络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意识弱化、法制观念的淡化、人格异化、与现实生活的隔阂等严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活动缺失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体育活动缺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今社会充满着竞争和压力,出现了大量的亚健康人群。这些人身体表面看是健康的,各项身体指标均无异常,但与健康人相比,生活质量低、缺乏动力,学习工作效率低,注意力分散,没有目标,感觉生活没劲,这些人生活在一种麻木的状态中。现行教育体制下,青少年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和心理压力,很多青少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时间被文化学习所挤占。而青少年正处在精力旺盛、个性张扬、冒险和叛逆的阶段,他们需要宣泄情绪,彰显自己的个性。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能通过体育活动或实践活动来发泄压力,苦闷彷徨中他们就会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寻找出口。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随意性和娱乐性,恰好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内心需求,从中找到一个发泄情绪和压力的途径,也让青少年在不断积分、获得奖励中获得自我成就感和自尊心。一些自制力不足的青少年学生很容易沉迷网络之中无法自拔导致成瘾。反之,如果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培养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也就减少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二)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作用

1、促进青少年智力的开发,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供给大脑获得更多的养分,促进大脑的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的发展,提高大脑工作的效率。目前,青少年由于学业负担重、考试紧张和焦虑,大脑皮层会经常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大脑会自动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而体育活动过肢体活动可以让大脑神经系统得到休息,消除大脑疲劳,从而提高青少年学习效率,青少年在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时也可以提高团队意识,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青少年顽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一般都具有艰苦、激烈、紧张、对抗、竞争的特点,青少年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实现目标,就必须承受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各种压力,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越是困难重重,也就越能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起来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如中长跑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参加团体项目运动项目能培养青少年学生机智、灵活、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精神。

3、释放压力,调节心理

当今社会择校、升学、就业都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如能及时地疏导和宣泄就能把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体育活动是化解心理问题的好途径,实践证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有研究证明太极拳、瑜伽等活动,能起到舒缓情绪,放松身心的作用,步行走能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

4、有助于青少年戒除网络成瘾

体育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户外,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团体活动,能将青少年从网络的虚拟世界拉回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学做人、学会遇事沉着冷静,学习该如何面对困难,提高应对环境的能力,学会人际交往之道。

三、加强体育活动戒除青少年网瘾的路径思考

(一)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这几年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比例在不断上升,如何帮助青少年戒掉网瘾,健康上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青少年是祖国未来,他们的体质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关系着中国梦的延续,青少年体育锻炼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不能光喊口号,纸上空谈,应把青少年体育作为是全民体育工作的重点,这有助于帮助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戒掉网瘾。通过体育活动能够不断健全体魄,提高个人的免疫力,让疾病远离自己,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生活。青少年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体育爱好,如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在和他人比赛中,能够激发其潜在的能力,在体育活动中锻炼其反应能力及肢体协调能力,并通过团体运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苦闷的时候相互交流,共同减压。青少年热心于体育运动,在体育活动中充实自己,面对网络就不会为其阴暗的内容所吸引,而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丰博知识上,有节制地上网,戒掉网瘾。

(二)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占领网瘾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文化阵地

面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打骂不是办法,强制介入往往适得其反,帮助青少年戒掉网瘾,需要大力发展阳光体育。首先,要抓住关键环节,需要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让网瘾青少年学生自愿走出网吧,走向操场,在阳光下运动起来,让快乐在运动中滋生。其次抓薄弱环节,克服体育课以往枯燥的项目,改变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对于青少年喜欢的项目,有针对性分组、分类的开展教学,让青少年在快乐中体验体育运动带来不同寻常的感觉,在拼搏中提高抗击打能力,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自主锻炼、自我评价。注重集知识、健康、娱乐、竞技、兴趣一体的体育活动,在同学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帮助竞赛的氛围。调动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和自觉性。

(三)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对网瘾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进行齐抓共管

在接触和使用网络时,大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有着内在需要和动机的积极行动者。政府、社会和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疏导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把注意力从网吧、网络游戏分散和转移出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需要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学校需要端正认识,把青少年的体育课及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多听听孩子们的意见,组织一些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针对每个的实际情况,和家长沟通,给他们喜欢的体育运动多创造条件。社会方面大力提倡全民体育健身,可以通过国家重点项目资金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以及爱心人士赞助等方式加大对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对于网吧要严格管理,规范上网,保证青少年远离不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家庭中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带领青少年多参加体育锻炼,给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机会。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形成合力,通过宣传、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网瘾青少年主动参与,领略体育的无穷魅力,将沉迷网络的热情转化为参加体育活动的实际行动,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心中一个时尚的追求,在运动中远离网络,戒掉网瘾。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任占娟.大学生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7

[3]昝禾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归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4]漆昌柱,徐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03.9

第7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摘 要 大学生沉迷网络,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下降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本文就体育锻炼在这方面的作用展开讨论,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体育锻炼

如何使中学生走出迷恋网络的泥潭,通过有效的锻炼增强体质,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肩负社会责任的栋梁,而不是成为叛逆社会或被社会抛弃的人,应当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学生要“每天锻炼l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影响一代人,是增强学牛体质、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由之路。

一、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一)缺乏自律,自控能力差

很多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首先是看到听到周围的朋友眉飞色舞地谈论网络游戏,他们觉得如果自己不参与进去,就与朋友没有共同语言,就是落伍。

(二)生活单调,追求刺激,摆脱寂寞,宣泄情绪

网络是信息时展的新兴事物,网络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我们应该看到,校园主体文化思想的缺失对现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经常有不同主题的活动举行,但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文化思想支撑。学生课程任务重,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的生活让这些青春勃发的青年感觉乏味和平淡。当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的时候,他们必然要转向充满新奇,丰富刺激的网络。“调查中,97.8%的学生都说,玩网络游戏就是刺激有劲。”

(三)满足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得到的成就感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关键时期,许多这一关键时期的特殊心理活动由于没有家长老师的引导而封闭。网络便成为了他们互相倾诉的途径,网络游戏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会平台。在游戏中获得较高级别,拥有特权,都能让其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四)逃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周玲玲[2]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6.1%,与芮光来等[3]的研究结果15.8%很接近,但高于,祝丽玲等[4]的研究结果5.7%。这可能与所采用的测量量表不同有关,也可能是被调查者有本质差异造成了这种差别。上述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男生的成瘾率高于女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特别是心理亚健康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食欲减退、失眠、红眼、流泪、视力减退、头晕头痛等症状明显多于非网络成瘾者。而且,网络成瘾者中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抑郁、焦虑、敏感、紧张,甚至有过轻生念头。长时间的上网导致上网者与真实世界的隔离,他们以牺牲真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为代价来发展虚伪的、脆弱的网络人际关系。

二、加强体育锻炼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课余最喜爱的进行的两项休闲活动网络游戏和体育活动。

(一)运动锻炼可以改变学生的个性特征

运动成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联系[5]。梁德清等人对大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增进心理健康忙[6]。蒋碧艳等人在对上海市大中学生的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大中学生消除疲劳,减缓紧张、愤怒、抑郁、慌乱和自卑感,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7]。张勇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指标躯体类、情绪、人际交往、神经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

(二)体育运动的独有魅力

体育运动不仅有一视同仁的平等规则,而且有公开透明的执行程序。它以高度浓缩的形式展现了民主制度的运作模式,同时也以卓有成效的形式传播平等和尊重的理念。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不仅需要同学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更需要与社会,老师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一般说来,体育锻炼更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抽象的思维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要求受众。体育锻炼通常以群娱群乐、游戏消遣的方式迎合参与者,而参与者也必须亲身参与才能体验到直接的、愉悦的感受。因此,通过开展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来,在发挥体育教育功能的同时防止其沉迷网络,实为一个直接有效的途径。

(三)转移学生的兴趣爱好

据调查: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普遍对网络游戏没有依赖感,对网络游戏感兴趣的学生普遍不太爱好体育运动[5]。根据中医“相生相克”的道理“体育运动”应该是医治“网络综合症”的良药。医学上有一种医疗方法叫做“情绪转移法”,我们要用“体育锻炼”为主要成分,以“爱心和关怀”为药引的“良方”,通过他人的帮助暂时避开网络的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投入到一项体育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将情绪转移到这些运动上来,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减少心理创伤,也有利于情绪的及时稳定。运动保健科学中对身体不良状况也有多方法的运动治疗方法,体育所具备的开朗、团结、互助、配合、交流、勇气等正是破除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

沉迷网络的学生的课外时间,多数是在电脑前度过的。因此,除了正常的教学外,校体育教学部,校学生体育部以及体育老师应为学生安排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其次,和学校有关部门结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比赛项目尽量采用那些参加人数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比赛。比如,我校每年上学期进行的“迎新篮球赛”、广播操、乒乓球、拔河比赛等活动,以及在高校普遍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就吸引了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结束语

加强体育锻炼是解决大学生沉迷网路的有效途径,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找到乐趣,从而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要让学生了解体育中所蕴含的大量文化,提高体育在大学生眼中的地位,这些都需要各级领导部门,学校,辅导员,体育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

参考文献:

[1] 王思海,张建新,董学清.青少年为何沉溺"网游"[J].嘹望新闻周刊.21.

[2] 周玲玲.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亚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健康与社会行为.2006.33(7):1026-1027.

[3] 芮光来,王伟,姚应水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333.

[4] 祝丽玲,赵自雄,姚崇坡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多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29-230.

[5] 张力为,任来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39-554.

第8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80-02

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以及手机上网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青少年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网络应用水平,也是最可能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的群体。因此,对青少年群体上网行为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

一、青少年网民群体规模

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继续攀升。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较2012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1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54.3%,如图1所示。

因此,了解青少年在哪里上网,花多少时间上网,以及在网上都做些什么,对于学校、家庭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因势利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青少年上网行为特征分析

随着宽带入户等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可以在家里上网,加上国家要求网吧不允许接受未成年人上网,中学生有65%在家里上网,其他有17%在学校机房和14%在网吧,3.5%是在宿舍上网。据调查显示,因住校且学校有机房和电子阅览室,校园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大学生有9%在学校机房和70%在学校宿舍上网,其他还有21%是在家里上网的。随着3G、4G技术的发展,手机几乎变成了中国青少年第一上网工具。中学生手机上网占51.3%,大学生手机上网占63%。相对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农村青少年使用手机比例超过城镇青少年。从每天上网的时段来看,中学生一般在中午和下午,大学生一般在晚上到凌晨以后。从每周上网的时长来看中学生一般在11小时左右,大学生在20小时左右。青少年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也在提高,大概是平板电脑普及的缘故。

三、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分析

青少年上网都干些什么事情?青少年经常浏览的是什么网站?青少年平时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于不断出现的新的网络应用,青少年的态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1.中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对于中学生来说,排名第一的网络应用是即时通讯,每年以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上升,已经达到91.1%。2009年才出现的微博吸引了54.3%的学生,反映出中学生对网络新应用接受很快。而传统的网络交流手段,如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在衰减,BBS论坛在中学生网络应用也仅维持在8.33%左右。总体来说,除了电子商务和传统的邮件和论坛活动外,中学生网络活动参与度较高。中学生是手机上网的主要用户群,其手机应用排序依次为即时通讯、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社交应用。上网时间加长,中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不知不觉加大。在关于分享内容的调查上,发现有一半的中学生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各种视频、图片、文字,形式不一,内容丰富多彩,这体现出当代中学生追求个性的一面。

2.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已经达到常态化,变化已经不大。45%的大学生会在上网时看新闻,一般是通过手机来看,明显高于中学生。网络社交也是大学生的主要网络活动。大学生的即时通讯工具主要是QQ,还有新出现的微信、易信等。大学生搜索引擎的使用率也很高,92.3%的大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比整体网民的使用率高。在网络娱乐方面,近九成的大学生会在网上欣赏音乐和视频,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明显低于中学生。六成的大学生愿意利用网络来学习。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网络购物逐年上升,已经达到69.7%。随之而来的是网上支付行为的增加,网银的使用也成比例增加。总体来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网络上有丰富的网络生活,享受着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其主要使用途径是即时通讯软件、音乐影视、网上购物和学习需要。

四、其他比较结果

在调查中,65.82%的中学生对于离开网络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但仍有16.38%的学生表示离开网络会感到很空虚很难过。周末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家长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80.6%的家长认为只要时间合理就可以上网,还有7.6%的家长反对孩子上网。大部分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家长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而学生认为家长反对上网的原因是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其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

浩如烟海的网络资讯要想成为中学生信息、知识的重要来源。目前网络还仅是广大中学生的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

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数据显示,52.74%的学生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利用网上资源,只11.8%的学生是经常浏览学习资料。

五、结论和思考

1.结论。以上数据反映,网络确实丰富了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对他们的学业有所帮助,但其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上网时间过长,关注娱乐内容过多。过多地浏览娱乐信息既会影响学业,又会对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学生属于未成年群体,太长时间的面对电脑,不管是对生理还是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害处。过度迷恋网上交友,会导致青少年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另外,青少年涉世未深,容易受骗,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那般美好,不乏存在一些居心叵测之人,这样不仅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也耽误了学业。迷恋网络游戏对学业产生冲击。特别是男同学,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网游的暴力等不良因素会危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小部分家长坚决反对孩子接触互联网也存在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急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信息都是靠互联网来传播的,相比于现实生活,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如果中学生完全不接触网络,就是闭目塞听,不利于开阔视野。

第9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上网行为习惯 规范方法

网络上的东西良莠不齐,让不少家长和教师不无担心。特别是中学生,当他们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面对这样虚幻的网络世界,怎样规范学生正确的上网习惯显得更加重要。面对不良的上网习惯,我们不能“堵”,而要“疏”,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一、信息课上引导学生合理取舍网络信息

1.推荐优秀的学生网站

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多为学生推荐优秀网站,让他们在文明网站上汲取健康的营养。如向学生推荐雏鹰网、儿童网、中国少年网、科技博览网等学生网站,让学生在这些网上尽情遨游,享受在网络中学习知识的乐趣。又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网站,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门开放给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2.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面对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为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抵御网络糟粕的能力。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与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

3.建立主题网站

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中学生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网络道德相关主题网站,通过网络推动中学生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建设。在这些网站上,学生能了解到学校的情况、展示学生风采、能让学生在网站里阐明自己对网络的观点、倾听大家的建议、反馈家长的心声。教师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聊天,利用网络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跟他们倾心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进行教育和疏导,能更好地引发思想共鸣,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二、引导学生努力规范上网行为

1.防止上网综合征

网络是个无限大的虚拟世界,中学生由于自控力差,因此对网络的迷恋程度更高。心理咨询专家说,“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正在上升,上网综合征在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国内正在形成的中学生上网热,家长和学校要因势利导,既不要强行阻止,更不要放任不管。应该给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思想上先给青少年固定住,不参与到无关的网络活动之中。所谓“言传身教”,教师与家长也应该为他们树立良好榜样,不能在劝阻孩子的同时,仍然当着孩子的面参与其他易干扰孩子正常发展心理的网络行为(如玩暴力型的游戏等)。另外需要适时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以免其误入歧途。

2.警惕“黄色”污染

一些人利用Internet无国界、超控制的弱点,把“黄毒”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学生的好奇心常常会破坏他们的自控力,要防止中学生受到污染,除家长和学校要对他们进行教育,拒绝污染外,家长应尽量陪同孩子上网。同时,要通过设立防火墙等技术手段阻止“黄色”污染的传播。

3.加强道德自律

随着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不断扩展,网络道德也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对中学生道德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丧失责任。一些“网虫”把网络看做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一些对网络一往情深的中学生,甚至为上网而放弃上学。这不仅导致家庭及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且严重影响中学生的人格成长,尤其影响中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二是网络犯罪。在一些中学生中,不乏电脑奇才,他们一旦失去了法律约束,就可能对网络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危害网络安全。三是信息欺诈。人们上网聊天、交友多是不真实身份,使网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易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告诫他们慎交网友,不要把自己的真实住所轻易告诉网友;不能把自己的家庭和经济情况告诉网友;不要轻信网友的话,更不要与网友轻易会面。

4.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学生在上网时,能够做到自己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但如果整天沉迷于网络,则对身心健康发展还是不利的。为此,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教育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学校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他们,有专职的网络人员管理他们,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

总之,中学生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网络的诱惑性保持清醒和警惕。有了远大的奋斗方向,中学生就会为自己的前途和社会进步努力学习,为锻炼自己的才干而积极投身集体活动,从而避免漫无目的地使用网络,更不会沉迷于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青少年还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多参加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充实和丰富业余生活,从而减少接触虚拟网络世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