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全面防范、有效处置,有效防范化解工业园环境风险。
二、工业园环境风险现状
工业园重点环境风险点有两点,分别是安全事故伴生的环境风险和企业非法排污的环境违法行为造成的环境风险。
三、工业园环境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1.制定详细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物资存储。在深入全面调查工业园的环境风险,对环境事件风险作出评估,编制详细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9年6月前完成;根据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列出应急物资清单并准备齐全,归类存放,定期开展环境事件应急演练,2019年12月前完成。(牵头单位:工业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县环保局)
2.建设和完善大气及水环境应急设施。一是建设规划红线外500米生态隔离绿化带,以生态绿化的方式减缓和降低环境事件对周边环境和群众的影响,2019年12月前完成;二是建设园区事故应急池及配套的截留导流设施,环境事故发生时,起到有效的拦截、降污,避免对外环境造成影响,2019年12月前完成。(牵头单位:工业园管委会)
3.加快推进园区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拆迁安置。制定工业园规划红线范围及华塑公司防护距离范围内居民区拆迁安置推进计划,按推进计划逐步实施,2020年12月前。(牵头单位:工业园管委会)
4.建设和配备高效的应急监测队伍和设施。加快环境监测队伍和设施的配备,注重平时学习和演练,故事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好环境风险监测,为事故救援和决策提供有效的风险级别,快速高效处理环境事故,此项工作长期开展。(牵头单位:县环保局;配合单位:工业园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第一,一线班组直接在具有以上特点的环境下工作,所有人员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技能,时刻保持警惕的工作心态;第二,化工生产中时而发生一些突发状况,要求一线班组具有一定的安全技能,能够应对各种紧急状况,做好应急工作。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来,化工企业一线班组安全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必须想方设法的提高一线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2提升化工企业一线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
2.1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一线班组安全意识及知识技能
提高一线班组安全管理水平,首要工作是加强学习与培训,增强一线班组人员对安全法律法规、化工生产流程、安全操作规程、风险因素及其危害的认识,使之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过硬的安全知识、技能,进而达到良好的安全工作状态[2]。第一,牢记“安全第一”准则,形成较高的安全意识。对风险要素引发的后果严重程度有一定了解,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安全第一”的工作准则,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患于未然。第二,加强所在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熟练掌握生产流程,对流程操作没有任何障碍;懂设备原理、懂设备操作、懂设备用途,会设备检修保养、会设备故障排除;能正确使用安全保护用具,懂安全器具维护。第三,根据工作岗位新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活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一线班组员工必须对其有所了解,掌握所需的操作技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第四,具有风险要素分析、识别与预防的能力。对一些风险要素的发生几率、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并做到超前预报防范,杜绝安全事故。
2.2立足岗位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要想提高一线班组管理管理水平,主要是立足工作岗位要求,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常言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放在化工企业一线班组员工身上是非常适用的。一线班组人员应当像和尚念经一样,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站好每一班岗。众所周知,一线班组工作单调、重复,员工心态上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出现侥幸、麻痹大意等心理,甚至形成不好的操作习惯,如不执行操作规程,违规操作等,没有很好的履行自身岗位责任。针对这些情况,化工企业应当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提高一线班组员工的责任意识,尊重一线班组人员,体现出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向心力,像爱家一样热爱自己的企业和工作岗位,认真负责的完成每一项工作,成为企业大家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同时,化工企业还应加强工作监督,要求一线班组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一经发现怠工、误工等问题,按照规定给予惩处,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2.3建设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针对一线班组工作特点、实际情况以及以往的事故情况等建设不同等级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锻炼一线班组员工的应急突发状况处理能力,增强他们的实战能力[3]。第一,应急预案要有全面性、预见性、实效性,包含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及应急处理方案,符合一线班组工作实际;第二,应急演练。在应急预案基础上,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应急方案制定后如果不演练就好比“纸上谈兵”,根本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制定应急预案后,必须定期进行演练。应急演练工作中要注重演练结果分析,总结演练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更健全,打好安全工作的“坚守战”。
3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企业一线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工作影响重大。为了做好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强一线班组员工岗位教育培训、要求一线班组坚守工作岗位、建立应急预案并定期模拟演练,不断提高一线班组安全管理水平,适应化工企业安全工作需求。
作者:李志恒 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鲁昌波,王宏山,韩向阳,.探索提升化工企业一线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J].河南化工,2014,(05):10-13.
关键词:钢铁厂;环境风险;应急管理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首次把“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作为专门条款写入国务院文件,提出了“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实行环境应急分级、动态和全过程管理”。同时,“环境风险防范”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首次列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与“总量削减”、“质量改善”并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三大战略任务。《2014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环办[2014]16号)明确要求开展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指导并督促企业在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划分环境风险等级,编制评估报告”、“督促业主将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作为编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依,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共同备案”。2015年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通知,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履行责任义务,制定和备案环境应急预案,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
钢铁厂工艺复杂,主要生产工序包括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以及原料场、自备电厂、制氢、空压站、水处理设施、煤气柜等辅助生产设施,原辅材料主要有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氨、酸、碱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周围环境及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钢铁厂进行环境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并制定应急管理措施,以此降低环境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事件对公司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本文以某钢铁厂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实际调查总结,从风险源辨识、风险危害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对厂区环境风险相关的技术要点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为公司环境风险监管及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一、风险物质和风险单元识别
(一)环境风险物质
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对某钢铁厂化学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有丙烷气、氨、煤气和油类物质,其中丙烷、煤气及油类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值,属于重大环境风险物质,煤气主要成分为CO、H2等易燃气体。环境风险物质的主要用途及环境危害如表1所示。
(二)风险单元区划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建设场地地形,以流程布置合理、紧凑为原则,进行风险单元划分。风险单元划分按功能与环境风险物质分布把公司分为七个主要风险单元:分别为原料场区、烧结区、炼铁区、炼钢区、轧钢区、能源中心区和仓库区。
原料场承担炼铁车间高炉以及烧结车间烧结机的原燃料贮存、运输和混匀作业,进入原料场贮存和处理的原料主要有:烧结所用含铁粉矿、熔剂、无烟煤,高炉所用焦炭、球团矿、块杂矿等。各种含铁原料在原料场进行混匀后由胶带机送到烧结车间,烧结区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煤气和油类物质(液压油、油),煤气作为烧结过程中点火及燃料通过管道输送,液压油、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抗磨液压油、系统、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炼铁工艺由槽下供料系统、上料系统、炉顶系统、粗煤气系统、炉体系统、风口平台出铁场系统、炉渣处理系统、热风炉系统、煤粉喷吹系统、碾泥机室组成,炼铁区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煤气、丙烷和油类物质(燃油、液压油、油),煤气作为炼铁过程中燃料通过管道输送,丙烷为钢厂切割气通过钢瓶集中存放并做好预防措施。能源中心是新钢铁的动力心脏和血脉,承担着为全公司各生产厂提供电、风、水、汽、气等能源介质的供应任务。转炉炼钢厂设转炉、CAS站、流方坯连铸机和LF精炼炉,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煤气、丙烷和油类物质等。轧钢区分为棒材和线材,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煤气、油类物质(液压油、油)等。仓库区由公司营销部管理运营,主要用于存放油、脂、废油、废油脂等,仓库区主要涉及环境风险物质为各类油品。
二、风险识别与危害分析
结合公司生产、使用、贮存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风险程度以及在各种异常、紧急情况下可能引起的重大事故特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危害如下:
1、废气的事故性排放:废气事故排放主要为装置设备故障造成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处理不达标排放以及火灾事故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废水的非正常排放:废水处理设施在处理过程发生故障,废水未处理达标排入环境;废水输送管道损坏导致废水泄露;消防废水未及时收集,直接进入周围环境;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清洗废水未及时收集,直接进入周边环境。
3、化学品泄漏风险:危险化学品在贮存、使用、卸车环节中可能存在泄漏风险,此类事故发生率概率很低,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失误、设施维护不到位、物品看管不严造成的;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因碱酸储罐的破裂等原因引起的酸、碱等有毒物料的泄漏。一旦发生泄漏,如不加控制和处理,直接进入周围环境,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危险废物在收集、装车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贮存设施破损,或者因为台风、暴雨造成构筑物破坏,造成泄漏。若不及时控制和处理,直接进入环境,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台风等自然灾害破坏造成氨站等危险化学品存储装置存在泄漏风险;其他化学品泄露产生事故的原因为主要为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或设备本身的原因等。可能产生容器破裂、阀门断开或加药管线破损而引起泄漏,最严重是因反应速度控制不当导致压力过大产生爆炸,气体或原料扩散形成危害。
4、火灾爆炸事故次生环境污染。火灾爆炸事故对本公司员工、周边居民的安全造成较大影响,进行消防时会产生大量的消防废水,消防废水携带物料的污染物,若不加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进入地表水体,对周围水体造成严重影响。
5、极端天气下的环境风险:由于大风、台风、暴雨造成厂区地面以下管沟和坑井等漫水;由于台风、洪水、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构筑物、支撑物倒塌,设备设施的滑移或倒塌;由于倒塌、洪水、台风、强对流天气造成的人身伤亡。由于洪水造成变、配电设备的损坏;由于暴雨、洪水造成生活设施倒塌或房屋进水,导致财产损失;因暴雨、强对流天气造成电气设备绝缘降低或雷击引起线路跳闸,使系统中断。由于洪水的侵袭造成人员淹溺;台风灾害特别是突发性强阵风对码头安全生产和机械安全构成威胁,雷暴灾害对码头安全生产和电气系统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台风、雷暴灾害是公司危险因素之一。
三、环境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一)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本工程原料场区、烧结区、炼铁区、炼钢区、轧钢区等均安装除尘设施,并定期进行污染物监测,确保达标排放;烧结区设置了脱硫设施,安装脱硫在线监控设备并联网运行。实际运行过程中若相关环保设备出现故障,将及时调整运行工况或停止生产以减少污染物不达标排放,环境风险较小。
(二)非正常工况废水排放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本工程的废水控制措施分为2个层次,在各生产单元设置各自独立的循环供水系统,全厂设置集中废水处理设施,各生a单元循环系统排出的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和全厂的零星废水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无废水外排,公司设能源中心,定期对废水进行检验,确保达标以满足回用水质要求。厂区雨污分流,雨水排口设控制闸板,确保事故废水不随雨水进入周边环境。
(三)环境风险物质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环境风险物资方面,公司在煤气管道设水封切断阀、燃气燃烧设备等煤气可能泄漏处设置CO监控报警装置和警示标志,中央控制室、主厂房主要通道设置有煤气声光报警器,满足预警要求。企业在存放丙烷的供气房设置了报警装置和警示标志,满足预警要求。企业在可能泄漏有毒气体的场所设置有通风柜和机械排放装置。
酸碱罐区周边设置了围堰及综合应急水池,满足应急要求。厂区氨存放并设有警示标识,加氨间设有截流排水渠,有效收集泄漏氨并集中处理。厂区油品进行集中存放,存放区设置了综合围堰、地面硬化及防雨防晒措施,防止油品泄漏影响周边环境,同时在围堰近处配置必要的标识牌及消防等设备。
(四)消防废水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公司主要环境风险源为高炉、转炉煤气柜,丙烷气站,油品仓库,酸碱罐区,主要环境风险为高炉、转炉煤气柜泄漏导致煤气中毒并引发火灾、爆炸;丙烷泄漏引发火灾爆炸;油品泄漏以及酸碱泄漏导致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同时潜在的环境风险为上述事故发生时处理过程中洗消废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周边环境,针对消防废水项目采取以下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1、煤气柜区域。煤气柜区域设置了围墙及周边雨水管网,为防治洗消废水经煤气柜四周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外环境,在煤气柜区域雨水网连接主雨水管网处设置了雨水控制阀,在进行事故处理时关闭雨水阀门,防止事故废水进入主雨水管网,事故废水通过泵及时抽至厂区污水管网,进入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若事故废水产生量超过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可通过公司消防队槽罐车将事故废水送至应急池暂存,待废水处理站能力恢复后统一处理,经处理后的水作为水质要求不高的辅助生产用水、绿化、厕洗等用水,不外排。
2、丙烷气站。丙烷气站设置围墙及进行了地面硬化,并在出口处设置排水沟及事故缓冲池,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洗消废水截流并收集至缓冲池,同时通过泵将事故废水抽至污水管网,进入公司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若事故废水产生量超过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时,可通过公司槽罐车将事故废水送至应急池暂存,待废水处理站能力恢复后统一处理,经处理后的水作为水质要求不高的辅助生产用水、绿化、厕洗等用水,不外排。
3、油品仓库。成品油仓库:油品存放仓库设置排水沟及事故缓冲池、地面硬化及防雨防晒措施,防止油品泄漏影响周边环境,同时就近配置必要的标识牌及消防等设备。事故状态下事故废水通过截流后通过事故缓冲池统一收集,防止事故废水通过雨水管网进入外环境,收集的事故废水通过公司槽罐车统一送至公司废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为调节、除油、混凝、沉淀等。
废油品仓库: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油统一存放于废油品仓库,废油品仓库根据现场专家意见重新设置排水沟及事故缓冲池,同时就近配置必要的标识牌及消防等设备。废水处理处置同上。
4、主雨水管网。项目在煤气柜区域、丙烷气站、成品油仓库以及废油品仓库等火灾易发区域采取了阀门、截排水渠以及事故缓冲池等措施防止洗消废水通过雨水管网进入外环境,同时在雨水主管网设置了2处雨水闸门,事故时可及时关闭闸门进一步防止事故废水通过雨水管网流出,闸住的事故废水通过泵及时抽送至厂区污水管网进入厂区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置。
5、事故废水收集池。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止事故废水通过雨排管网进入外环境,事故废水统一经厂区污水管网收集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站,经处理后的水作为水质要求不高的辅助生产用水、绿化、厕洗等用水,不外排。
综上,公司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相对完善,针对环境风险源区域,均按要求设置围堰或应急池设施,基本满足环境应急要求,但需加强日常维护及管理,及时排查设备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四、结语
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实行环境应急分级、动态和全过程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以某钢铁厂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实际调查总结,从风险源辨识、风险危害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对钢铁厂环境风险相关的技术要点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为公司环境风险监管及应急处置提供依据,通过风险评价与应急管理能有效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及公司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2]《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3]赵春丽,杜娟,刘甜田.钢铁企业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辨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4期.
[4]赵江平,周慈,张遵毅.关于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技术的讨论[J].安防科技,2004年06期.
[5]亮.对重大危险源安全预警系统的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11期.
【关键词】 财务公司; 财务集约化; 风险管控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一类特殊的金融机构,它是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产物,在企业集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名列2008年《财务》全球企业500强第24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作为其专业的财务公司,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其角色定位是国家电网坚强的资金管理平台。
一、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在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个建设’为根本保证,以建设坚强资金管理平台为核心,积极服务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全面增强公司‘三个能力’,努力实现‘三个发展’任务”。该工作思路的明确提出,使公司广大财务人员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部署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对切实承担起中国电财赋予业务部的“资金归集平台、金融服务窗口和风险防范前沿”重大的职能与责任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位,对业务部的发展任务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深入贯彻公司“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能力建设,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切实提高未来竞争能力,是江苏业务部目前及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二、业务部风险分析
中国电财主要业务是为国家电网公司及其成员单位以及经银监会核准的服务对象办理资金结算、存款、贷款、融资租赁、票据承兑、贴现、债券承销以及证券投资、财务顾问等业务,截至2010年9月,中国电财拥有5家区域分公司及20家省级业务部。公司总部、分公司、业务部三级的组织架构赋予了角色定位、业务的层次性与差异性,风险在各层级的表现形式及防控重点也不尽相同。进行风险全面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充分考虑公司总部、分公司、业务部三个层面的业务特点,对风险管控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并确保不同层级风险管控体系的衔接及一致性(如图1)。
业务部作为金融服务窗口和资金归集平台,也是风险防范的前沿。以江苏业务部为例,其主要业务包括信贷业务、营业结算业务和资金业务等。
(一)信贷业务
业务部严格执行公司信贷制度和流程开展信贷业务,配合分公司做好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工作。
由图2可知,江苏业务部在整个信贷流程中涉及业务受理和贷后管理两步。业务部建立、健全贷款业务台账,并与华东分公司信贷部、营业部及时核对,确保各项贷款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贷款利率执行方面,如遇有利率调整,按照华东分公司的调整利率通知配合进行相应调整。业务部及时按规定提前发出贷款付息通知和《贷款到期通知书》。业务部信贷合同和档案原件均由分公司统一归档管理。业务部贷后检查按照公司总部规定的时间间隔要求,配合华东分公司信贷部做好贷款单位资金使用、生产经营情况的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信息。
(二)营业结算业务
营业结算业务中涉及内部账户和集团账户两类账户。内部账户是指客户单位在中国电财开立的账户,集团账户是指按规定可以直接在商业银行开立并可以进行相关结算的账户。在集团账户业务中,江苏业务部开立的是一级账户,成员单位是二级账户,二级账户的变化实时反映在一级账户中,由此实现一级账户、二级账户的联动,从而集中资金。而内部账户的收款业务中,业务部根据银行收款回单同时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增记客户单位账户和江苏业务部总账户数额;内部账户的付款业务中,在汇总客户单位的付款凭证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根据客户支付额度及时与银行进行换票。营业结算业务中应该关注操作风险,严格按照制度与规定,将全面风险管控理念嵌入到标准化的流程之中。
(三)资金业务
在资金管理方面,业务部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流程办理内部融资业务,经业务运营系统、书面申请单双重审批控制,经业务部领导审批签字后方可出款。业务发生后及时更新内部融资业务台账,保证利息计算准确、资金划转及时。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业务部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以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和业务部资金备付安全。
三、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的建议
业务部应该结合自身需求和阶段性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工作,由上到下,由点及面,层层深入,最终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整合与提升。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控等理论的学习,就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能力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认清形势,查找不足,切实做好风险管理基础工作
针对公司“两会”提出的公司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业务部要自我解剖,对症下药,处理好安全和效益、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切实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确保业务健康持续发展,为业务部全面完成各项经营任务保驾护航。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对于中国电财基层业务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应结合开展“依法治企”活动的有关要求,围绕业绩考核指标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各部门要积极行动、参与,开展好互动和交流沟通,真正找出公司发展中的风险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降低风险,实现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业务部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落实公司业务部建设方案的要求,切实克服业务部人员数量较少和风险控制力量相对薄弱的困难,主动进位,极尽责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加强风险、内控、合规管理,充分发挥业务部资金归集、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的职能,为网省公司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强化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执行力
依托三级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管理流程再造和优化,构建统一的业务模式和操作规范,形成与财务集约化管理相匹配的纵横有序、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流程体系;通过滚动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指导意见,提高制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构建适应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调整、适应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强化执行力建设,有效提升内控水平。
(四)改进风险监测与评估技术,提高风险量化管理水平
先进的风险管理需要先进的管理工具支撑。结合银监会现场检查意见,公司应当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对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完善风险评估方法,提高风险量化管理水平。公司上下应协调互动,在现有关键风险指标(KRI)的基础上,按照操作风险所处的地理、客户、产品、流程及价值链中的位置,进一步拓展应用KRI指标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发挥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包含对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进行评估的二维评级体系,深入挖掘客户因素和内部控制机制风险因素,通过精准度量风险,依据风险水平计量,有的放矢地进行操作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设立最低备付预警额度、备付率、存贷比等资金监测指标,设置预警边界,对指标进行动态监控,根据流动性缺口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制定备付资金调节方案,确保资金备付安全。
(五)建立健全风险应急预案体系,及时防范化解风险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出现时而采取的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采取止损行动的步骤和纲领,以预先作出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应急预案体系就是针对不同机构、部门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系统的总体预案。针对国家电网财务集约化管理带来的内外部变化,在已制定各类风险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各项工作的相应应急预案,提高在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对风险事件反应的灵敏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针对各类风险,结合业务部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细化应对措施。加强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明确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应急演练的过程和处置程序,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和重大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内部员工的持续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能胜任本职工作;继续深化、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人才的专业序列通道;积极加强重视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培养一支通晓财务、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的复合型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同时,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支撑,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结合公司开展的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统一布置,统一推进,加强宣传沟通,增强员工主动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推行诚信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使员工从“要我做正确的事”向“我要正确地做事”转变,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杜胜利,王宏淼.财务公司――企业金融功能与内部金融服务体系之构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冯云飞.中国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5).
[3] 龚娟娟.我国财务公司功能与业务创新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
[4] 韩月纪.财务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J]经济论坛,2007(19).
[5] 何华,李诗.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理人,2006(16).
[6] 李伟.国内外财务公司比较研究[J].财会月刊,2006(2).
[7] 马亚军.电网企业“十一五”融资之道[J].国家电网,2007(7).
[8] 庞明芳,刘沪湘,来广志等.中国电财为集团资金集中结算模式创新研究[G].中国电财获奖课题论文汇编,2008.
[9] 史可新.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功能,强化集团资金集约化管理――中石化财务公司案例分析[J].中国电财,2009(8).
关键词:金融信息;业务风险;安全防范
1.金融信息化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变化
1.1办公方式自动化。厚厚的纸质文档资料变成了电子文档,存储介质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文件传递变成了机器间的电子邮件;这就要求管理方式必须跟着变化。
1.2交易方式电子化。现金交易的方式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网络银行、电子支付工具、金融电子商务等。这就引发了银行结算方式的变化。
1.3金融信息计算机化。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涵盖了金融信息处理的各个方面。业务办理、业务服务等系统逐渐的完善与增加。基本已经达到90%的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
1.4金融管理信息化。通过建立金融资料库、方法库等来实施科学管理。彻底改变了原来的人工的粗放管理模式。
2.银行业务办理时的风险点分析
2.1启动环节存在的风险。一是个人道德、素质引发的业务操作风险。如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警惕性不强,造成口令不执行、口令执行错误、审核疏漏、操作错误等不良后果。二是人力资源分配与调控引发的操作风险。当仅有一个人行使一种技术类职能时,也许就会造成因休假或其他事情而影响技术实施空挡。当一个人身兼两职时,则有可能造成无人监督管理,或抽身无术的问题,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2.2转型环节存在的风险。转型分为外部转型和内部转型两种情况。外部转型是通过宏观调整、供求信息、行业内竞争加剧等发生的变化;内部转型是通过转变业务运行方式、再造业务流程、新系统上线等发生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就很可能会造成管理上的疏忽,引发风险。
2.3转换环节存在的风险。根据各大银行的新的政策和规定,或者使用的新的核算系统、支付系统等,就会有执行部门转换工作重点,甚至把旧的工作系统直接取缔。而在此过程中,大多数支行可能就会把工作重心转向财务管理与核算、账户审批等业务,而不再重点关注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与之相关的内控工作也管理松懈,引发风险。
2.4衔接环节存在的风险。计算机病毒使作案手段不断的更新,而且更智能、更加高技术。而主要通过局域网传输数据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属于一种半开放的网络,很容易受到病毒攻击。网络非法入侵使远程攻击变得简单,只能依靠简单的口令密码进行控制的内联网很容易被解密攻击。再有就是会计核算系统的自身缺陷,如权限分配不完善,有的会计权限过大,万一没有做好约束与监督工作,则很容易带来资金风险。
2.5收关环节存在的风险。工作人员的放松心理一般会在下班前一个小时内表现的更为突出,极易在此时出现自我约束松懈,操作违规失误。另一种情况就是监督人员通过翻阅、勾对等纠错,很难及时防范操作风险,不能做到有效监督、把关堵口。
3.风险防范的几个特点
3.1内涵和外延上的变化。金融风险已经不再是实实在在的实物风险,比如人身、财产等,变成了隐私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病毒防护、黑客攻击、非法入侵、智能犯罪等全方位、立体化的风险。
3.2从有形向无形变化。金融信息已经不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资料,而是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等资源,主要表现为网络银行、网络金融、信息金融、知识金融和数字金融等,少了可见性,多了隐蔽性,从而也变得更具风险、更具挑战。
3.3形式变得多样化。一是在共享与扩散的特性下容易被遗漏、丢失、篡改、冒充和破坏;二是由于操作失误引发风险;三是 “黑客”入侵、病毒入侵等带来的威胁;四是文件传输、存贮给保密带来新的威胁;五是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风险;六是利用智能系统诈骗、盗窃、挪用公款等。
4.金融信息条件下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认识不到位。(2)组织上,管理不到位。(3)防范上,措施不到位。(4)预警上,机制不到位。
4.2风险防范的对策
(1)合理设置防范风险的组织结构,加强组织领导。从思想上更加积极的认识到信息化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要组建一个合理的领导机构,统筹管理风险预防和风险防范。要做到统筹兼顾、积极预防、突出重点、综合治理,还要把安全教育和制度约束结合起来,把充分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结合起来,把安全管理和风险监督结合起来,将信息化安全落实到个人责任制,让风险防范的基础更加牢靠。
(2)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在建立相关制度之前,先做一个充分的调研报告,从各个方面考虑周全,然后认真规划论证,利用最短的时间建立一个最有效的防范机构。这个机构要包括人员的安排、分工安排、轮岗安排等。同时还要有专门的业务复查核对机构,专门的计算机机房,还要更加准确认真的对磁介质、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存贮进行控制。保密工作到位,监督工作顺利,让所有员工的执行与操作都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对于技术方面的防范措施,不仅要采用相应的保密方式,而且还要一些特殊的系统认证的方式,如防火墙、安全系统监测、等技术,加强信息保密的绝对性、安全性、有效性。真正做到防止秘密泄露、防止病毒侵蚀、防止“黑客”入侵、防止不法篡改等。
(3)严格的规范业务操作。风险往往出现于操作过程中,所以严格规范业务的操作是很重要的一点。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要首先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将一些常见的、容易犯的错误提上监督日程,时时刻刻提醒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警惕的心理。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风险因素,排除尚未发生的隐患,除掉各类风险的根源,把风险预警贯彻整个业务操作的过程中,并要进行追踪监督,确保风险在重重监督下彻底消失。同时,将风险分类区别对待,分清主次,重点对待高位风险以及频频发生的风险。
(4)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金融信息行业是一个知识含量要求高、技术 要求高、操作复杂缜密的业务工作,所以员工的知识储备、技术能力、性格品德等综合素质要求就必然要比其他工作者要高一些。金融信息行业是一个刚刚兴起不久的行业,按照目前的状况,这一行业仍然急需对国际标准、高操作技术、信贷业务熟练掌握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如果员工尚不具备以上的高素质,也可以通过如下几条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流程进行专业培训。可以聘请专业人才进行精讲培训,保证员工的业务水平无可挑剔,或者挑选一些领悟能力高的员工到其他精英基地实地学习、实地培训。其次,从源头上引进一些有过丰富经验的业务精英,他们的自身素质就高,会省时省力,节省资源。再有,建立稳健的管理制度,用有竞争优势的薪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人员的稳定性。另外,从根本上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的辨别真伪的能力,防范于未然。还有,提高员工的道德素养和服务质量,一个拥有较高的道德素养的人会有更加自觉地自控能力,他的价值观就会指导他坚守职业道德,避免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错误及损失,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让员工的服务质量发挥到敲到好处。
(5)建立并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方案。风险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建立一个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金融信息,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突然断电都会对信息造成严重的遗漏风险。要及时对长期重要及有效的信息进行硬件备份,以确保在突发性风险到来的时候不至于将重要信息丢失。建立完善灾难恢复、业务连续性管理,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以及演练,确保在意外突发时,能够及时依照原有制定方案进行有效处置,把风险缩小到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保证金融信息的安全与稳定发展。
总结:我们从以上可以看出,金融信息下的风险更多而且麻烦,稍有疏忽可能就会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建立完善的防范风险规范是必不可少的。要从各个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万无一失,确保应急预警完整无纰漏。只有做到并做好以上几点才有可能避免在这个金融信息时代受到不必要的威胁。
参考文献:
[1] 《武汉金融》PKU-2010年6期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2]《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10期谷秀娟何雷
如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使得大量的档案资料因为掩埋而遭受重创,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2011年3月,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遭受持续的雨袭击,致使一部分公共机构及商业机构的档案文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不过这些机构都能够科学有序地对于已经受损的档案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与修复。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就是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抢救应急预案。所以,我国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地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必须不断地提高档案应急预案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尽可能地降低各类突发事件对于档案的危害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和降低档案人员与各类档案信息可能遭受的损失。
1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是档案部门成功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基础和保证
档案的应急管理是指档案部门通过对于自然界与社会所产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原因、经过与后果进行综合分析,在有效整合档案领域当中有关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整套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事前防范、事中反应和事后处理的管理程序和手段。档案应急管理通常具有突发性和非程序性的特点,但同时又必须满足预见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所以应急预案也是成功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前提。
1.1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属于档案安全的最迫切要求。在过去,世界很多国家的珍贵档案资料,都曾经遭受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产生了巨大的难以估量的损失。如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让位于世贸中心的很多金融机构的计算机数据档案瞬间被毁。而各类频发的突发事件,不仅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也为档案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这就迫切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必须展开积极的行动,不断加大应急预案的管理力度,以便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1.2 应急预案管理能够提升档案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实践证明,应急预案是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各级档案部门通过制定和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从而规范档案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仅有利于使各级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树立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而且有利于及时鉴别和处理各类档案的安全隐患,并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在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上,在应急预案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做到未雨绸缪,并提高应急决策的主动性、时效性与科学性要求。
1.3 应急预案管理可以增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保障力。2010年5月12日,国家档案局局长兼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并根据《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与《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等规定,明确要求我国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应急预案在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并明确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完善应急预案管理标准和要求。这也表明,强化档案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并为提升档案管理安全增强保障力。
2 国外应对档案管理突发事件的有效设计
2.1 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与分工。在档案部门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国外非常重视档案人员的分工和合作,档案馆(室)的工作人员队伍通常非常精简,因此,要求各工作人员在平时的档案管理突发事件中,各项预防工作和应急处理都非常明确。如加拿大温莎大学所制订的档案防灾减灾计划把档案工作人员分成三类,分别是灾害预防小组和灾害行动小组以及灾后恢复小组,分别负责在档案灾害发生前的预警预防、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以及灾害后期的档案修复工作,并且均依据不同的职责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培训工作。
2.2 加强档案部门可能遭受的灾害研究力量。在国外,档案部门比较关注可能面临的灾害和突发事件研究,并热衷于突发事件对档案建筑和馆藏档案造成的危害,并高度重视各项预防策略。如美国档案机构就非常重视自档案馆(室)建筑和应急设备以及应急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以便于更好地降低对档案机构的各种危害。在2008年举办的国际档案大会上,日本某档案学界专家曾指出,对于文件管理机构来说,预防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是保护档案文件资料安全的重要措施。全部文件保管设备都应当在紧急状况时,确保档案实体不会遭受严重的损坏。
3 目前档案部门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档案应急预案的严重缺失,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很多档案部门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重视不够,很多还是缺乏高度的防范意识,即使制定有应急预案,在体系上还很不健全,甚至有很多的档案管理部门,根本就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另外,大部分的档案部门也大都将重点放在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制定上,往往忽视了事故灾难、社会不稳定事件和网络冲击等应急预案的制定,比如对于网络侵入和篡改等方面的威胁甚至没有丝毫防范意识,这就出现了档案部门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的状况。
3.2 应急预案内容空洞,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合理。 现阶段的各级档案部门,在应急预案的内容方面,大多是因为仅仅注重形式而脱离实际,并且存在着相互抄袭的现象,结果造成在操作时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另外从总体范围看,由于很多档案部门尚没有完善的档案风险等级评估体系,还没有进行档案的安全分级管理,这就造成在各类档案的实际存放过程中,往往忽略将珍贵、重要的档案进行集中存放,这样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乱成一团,反而使珍贵的档案得不到及时抢救,造成巨大损失。
3.3 没有明确的奖罚标准,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各级档案部门已经公布的应急预案中,很多缺乏档案应急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这样就会对于考核标准的界定不够明确,缺乏绩效考核的标准和奖励机制,档案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成就感就会明显下降。而应急预案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惩罚机制,主管部门对于失职人员的惩罚没有依据,无法实现绩效考核的公正和公平,使各项工作难以推进。
3.4 应急预案的演练流于形式,其联动能力缺乏协调和统一。目前,许多档案部门还处在“纸上谈兵”阶段,不能够实现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应急联动能力的密切联系。而事实上,应急预案的演练不足,则应急联动的能力就必然较弱,结果造成档案应急处置中出现“不联不动,联而乱动”的混乱现状。在电子档案信息应急处理方面,往往在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局域网中断,以及档案馆业务管理系统出现了严重漏洞,而造成业务数据错误和操作失误时表现得束手无策。这在实践中也必然会降低应急效率与水平。
4 档案部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的科学设计与构建
4.1 加快档案应急预案管理的职能和组织建设。要组建应急预案的编制队伍,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各项管理工作。要明确预案编制小组的具体职能,不仅要确定预案编制小组的人员和职责,而且对于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类别、范围和适用等还要做出明确阐述。至于编制小组的组成,最好邀请相关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人员参加,通过广泛参与和相互协作,真正实现明确分工,高效运行。
4.2 提高档案管理内在风险的监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大部分可以从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和预测。在特殊时期,档案信息技术部门还要加强对网站、网络运行和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密切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持续的监测。同时,还要从档案部门的自身出发,及时排除档案管理过程中所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因素产生的可能。
4.3 重视档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努力完善应急预案的管理体系。科学严密的应急预案,能够让档案部门的各项应急管理做到有条不紊和有章可循。档案部门在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时,应当对内容框架进行科学设置,并明确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和依据及实施的范围,力争所制定出的应急预案,可以应付所有的突发事件发生。同时,对于档案信息系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其应急处置预案应当尽可能细化,比如,在档案馆官方网站或者微博中,出现非法言论和黑客攻击事件以及网络病毒感染等,都有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应急预案拥有完善运行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出积极功能和作用。
4.4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以检验档案应急预案的效果。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是考验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最有效方式。所以,在档案安全应急演练开始以前,应当预先熟悉已经编制的预案,充分了解该演练所主要考核的各项技能,尽可能地掌握该演练的组织策划和进度控制等演练模拟方案的要点。应急演练结束后,还应当迅速针对应急预案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的应急演练,才能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同时有效提高档案部门的应急救援水平。
一、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服务恢复工作
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完善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做好人员出入管理和内部防控,加强责任落实,及时让工作人员知晓最新防控规定和要求,在确保防控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恢复养老服务工作。
二、着力抓好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排查治理
从5月份起,为深入贯彻上级关于汛期期间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灾情发生,市民政局在开展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平时预防和排查整治,强化对民政服务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做好养老服务机构汛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深入、不留死角。做到隐患不排除不放过、整治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坚决杜绝养老服务机构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不断提升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民政局要求各民政服务机构要依据自身特点,认真开展自查,进一步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和“生命通道”畅通工作的集中整治,对人员较集中的住房、库房、厨房、档案室、餐厅等活动场所进行认真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各机构认真进行整改,建立安全隐患清单和排查整治台账,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消除隐患,暂时整改不了的,要采取措施,安排专人负责监控,确保不出事故
1.1方法
1.1.1分析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
疾病特点。从患病人群疾病组成看,这是一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高的群体。从病人病种统计数字看脑血管病占绝大多数。全国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的统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75%左右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致残。神经内科病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卧床病人多,病情变化快,不同程度地存在肢体、吞咽、言语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甚至智能障碍等特点,是护理风险的高危人群。病人年龄特点。根据资料评估,神经内科病区的病人年龄偏大,平均年龄67.2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度的加快,年龄也在逐年提升。老年人除了自身疾病因素,更有老龄化的特点。缺少家人的细微照顾,脏器功能的衰退,加上疾病本身的因素。使这个病区的风险护理显得更加突出。护理人员特点。近些年来,医院发展较快,护理人员的大量引人,人员梯队无法在短时间形成。从人员构成上看年龄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从文化素质上看本科学历太少,绝大多数是专科毕业。从床护比1:0.4:1看,护理人员编制不足。这样一支年轻的护理队伍缺少足够的护理经验,必然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科特点。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是非常繁杂、琐碎的,特别是基础护理任务繁重,分级护理制度在目前给护理人员带来的雄她的矛盾冲突中,风险的系数必然大幅增加。
1.1.2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建立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组员由年资髙的主管护师、护师组成。主要负责护理风险的收集、制定风险管理的方案、定期培训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时时监督护理人员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的情况。以及出现风险时的积极应对、组织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从而使风险管理方案得以持续改进,更加适应神经内科护理学科和谐、稳定、安全的发展需要。制定适合神经内科护理的应急预案及组织体系。结合神经内科病区特点,制定了15项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并成立应急预案管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具有抢救应急能力的髙素质护士担任组员,小组成员每月定期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演练,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方案。从而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设立科室的质量检查小组。护理文书书写质控小组、健康宣教小组、病房感染管理小组、三级培训小组。各小组成员由科内2年以上的护理人员承担,使整个科室呈现出人人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护士长每月召开一次科务会,各小组成员积极汇报本月质控中成绩与不足,针对不足,大家共同探讨进一步改进措施,使科室的护理质量呈阶梯上升的良性发展趋势。培训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能产生伤害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我科特制定了适合本病区护理安全的高危人群及危险物品安全防范措施10项,并进行逐项培训,如跌倒、出走、坠床、误吸、压疮等病人的防范措施进行讲解和督察指导。护士长每天早査房中深入病房直接指导,使护理人员耳濡目染,逐日提髙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实现风险双方共担是在目前的医疗纠纷中,大多数纠纷不属于医疗过失,而是部分民众对医疗风险不认识、不承担的反映M。建立告知签字制度,是医务人员从法律的角度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使患者及家属有思想准备,利于建立医患互助、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从而减少纠纷发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全病区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罚条例》、《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分析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制定护理安全用药规范,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制度,护理缺陷上报制度。规范节假日、8h外管理的关键环节,使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神经内科的护理队伍很年轻,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护理管理者就要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使用,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首先,合理搭配知识结构,老中青相结合搭配年龄结构,实行按职称上岗制和科室人员相对固定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其次,施行弹性排班,加强夜班、节假日、交接班时间的力量,使这些高风险的时间段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开展人性化服务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职业道德建设是人性化永恒的主题。如果医护人员医德髙尚、具有一颗慈悲同情之心,就不会搞不好医患关系。因此我科推行文明用语、微笑脤务、亲情服务,以诚心换放心,拉近了医患距离。同时精心设计就医流程、工作环节、医疗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使患者充分体验到神经内科就医的人性化服务。在开展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特制定出服务标准及要求,如接诊时间掌握好两个5min,5min内准备好床单位、医嘱下达5min内给病人做上治疗。两个8h内,即责任护士8h内与病人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新入院病人日间护士长8h内到床前问候等等,使人性化服务从“纸上谈兵”落到实处。2结果通过对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持续的质量改进,提髙了护士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增强了护士依法施护、防范风险的自律行为。
2讨论
2.1护理风险评估是前提通过对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特点的评估,使护理管理者正确判断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注重了风险管理的前瞻性。
2.2完善制度加孩管理是关键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防范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基础。有了健全的制度,护士有章可循,护理管理者的监督和指导落到实处,护理工作才能更加井然有序。
护理风险是指对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参与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后果的可能性,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普外科是一个专科性较强的科室,病情杂、急症多、手术多、护理工作繁重。常涉及重大复杂的病例和手术,风险管理是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和评价,并寻求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如何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在我院普外科病房住院患者743例作为实施组。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患者685例为对照组。两者疾病均包括:阑尾炎、肠梗阻、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胆囊炎、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胆道结石、胰腺炎、门脉高压、乳腺癌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原发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10年发生的72例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风险因素,制订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实施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普外科风险因素包括:患者、护士、环境、管道因素、应急处理等风险识别并采用可行性的、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的风险处理.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风险管理内容包括:①针对普外科急诊、危重、手术、老年的患者进行重点管理。建立护理巡视卡,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健康教育及护理重点等;对行动不便患者加用护床栏,避免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保持地面干燥,卫生间安装扶手,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定期检查病床的轮子、刹车、护栏等,及时维修;要求护士交接班需提前15min进行,并严格核查床头交接班内容;加强对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了解其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耐心解释治疗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认真解答,使患者及家属有被关心、被重视的感觉: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切实落实告知制度,以达到医患间共担风险。②针对我科护理人员普遍年轻,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法律知识淡薄,护患沟通不良,责任心较差等风险因素。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及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培训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护理常规、三基技能、普外专科护理、急救技术等,教育护士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程序闼: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管理效果评价。对病人认真进行风险的鉴别和评价;引导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增加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护理工作中不慎言语;提高护士沟通能力和技巧,以取得理解与支持;合理排班,在人员搭配上进行合理安排,如资历高护理与资历低护士搭配,性格急躁与性格稳重的护士搭配,共同承担护理风险,把护理风险降至零。定期了解护理人员心理情绪解除护理后顾之忧,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护理人员身心健康。③针对环境。保持病房整洁舒适,清洁安静,为患者营造舒适休养环境;严格探视制度,保证患者安静的休养环境:地面湿式清扫,遇有血液等应用消毒液进行消毒,作好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使用标识防跌倒图示等。④我科患者留置导管多,如T管、胃管、导尿管、腹腔引留管、静脉留置针等,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因此应加强各种管道的观察及护理。保持导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扭曲、牵拉;严防差错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分别记录;加强无菌观念,注重手卫生,防止因护理不当,导致管道脱出、受压、堵塞、感染等护理风险。作好记录,每日评估拔管指征,并与医生沟通,防止因管道留置时间过长而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⑤建立普外科专科的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如防特殊药物静脉外渗应急预案、防导管脱出、堵塞应急预案、预防压疮应急预案、预防烫伤、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交叉感染应急预案、突然停电、停水预案等,并定期培训演练,要求科室护理人员均掌握,做到万无一失。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在简单的临床活动中也无一例外。要求护士对每一项操作做到谨慎和精心,预见性地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因素.以规避风险。
1.3观察指标:①观察实施护理风险实施前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如管道脱落、摔倒、感染、突发意外风险、沟通不良等。②观察两组患者风险管理实施效果,对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纠纷投诉率、护理质控评分进行分析。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法,实施前后普外科所有住院患者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③质控评分以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为质量标准,以护理部专人每月质量检查为评分依据。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照组685例患者共发生风险事件72例,百分率为10.51%,实施组743例患者共发生风险事件12例,百分率为1.62%。两组百分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风险管理实施效果:实施组患者综合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质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普外科的护理过程从患者人院开始。涉及患者住院的全过程、任何时间、任何阶段都可发生护理风险,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应急预案及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规程和行为,注重细节管理和细节,加强患者及家属沟通。提升护患间信任度与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增强法律保护意识。积极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亚洁,张丽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