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化面积计算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工程 规划验收 竣工测量 面积计算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073-02
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以下简称:竣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技术方法对已竣工的建筑物准确测定建筑的形状、平面位置与高度、以及与周边建筑和规划界线的关系,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建筑物面积,是对规划局所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筑工程的验收,即审核建设单位是否按照该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进行建设。所以对建筑工程进行竣工测量是必要的。
在我国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是在单项工程竣工之后进行的重要工作,是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对已批准的建设工程进行规划监督检查的基本环节。而我国现在在建筑工程竣工测量方面并没有统一的规范为依据,特别是在编制图形图方面更是方法各异。本文以广州市城市规划验收竣工测量工程为案例,阐述了广州市规划验收竣工测量技术、作业方法和建筑面积计算面积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1 竣工测量的技术依据及精度
1.1 竣工测量技术依据
由于竣工测量表示的内容较一般的工程测量与地形测量更丰富、更复杂,所以在满足工程测量普遍性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参考其他规范,即其参考的作业依据如下。
首先,应执行《城市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建设工程面积计算规范》等规范和标准。其次,竣工测量成果需要测量各层单体并计算建筑面积,则需要测出每一层的外轮廓线并明确建筑面积的计算标准,分别表示计算全面积、半面积及不计算面积的部分,应执行《房产测量规范》、《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最后,竣工测量成果需标示竣工建筑物和权属界线类地物与用地红线、规划道路(河道、绿化带、历史保护建筑等)控制线的关系,这类地物的测绘应参照《地籍测量规范》。
1.2 竣工测量的精度
(1)建筑物尺寸、建筑物平面位置关系测量必须采用经鉴定的钢尺直接量。丈量总长与分段丈量长度之和的较差≤±10cm[2]。
边长测量的精度要求:
Ms≤±0.001L (L>20m)
Ms≤±0.01 (L≤20m)
Ms和L单位为m。
(2)高度测量可用直接丈量或光学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垂直角测量用6秒级以上全站仪施测二测回,边长用光学测距施测一测回,仪高量至cm。高度测量的中误差≤±5cm。
2 竣工测量测量的内容与流程
外业测量:(1)采用全数字化野外测量方法测绘建设工程范围内的1∶500竣工数字化地形图,并转绘用地红线、规划道路和规划河涌等。(2)对有退缩要求的用地界桩和规划路(涌)特征点进行现场放样。(3)现场核验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工程竣工图与现状的一致性。(4)竣工规划验收要素测量。①测量各功能分区范围进行面积计算并汇总。②根据报建及放线要求形成建筑物平面位置关系图。③根据建筑物高度测量形成立面图。④建筑物属于公建配套设施独立用地时应测量用地面积。
内业处理:(1)填写《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成果汇总表》。(2)按适当比例尺绘制建筑物平面位置关系图。(3)绘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立面图或剖面图(含地下室覆土层厚)。
3 竣工测量内业处理
3.1 建筑物总高度的计算
(1)坡屋面建筑。
坡屋面建筑一般指别墅、顶层为复式的建筑物,这样建筑物总高度由内地台即±0.00算至檐口顶。
(2)平屋面建筑。
平屋面建筑比较常见,其总高度由内地台即±0.00算至顶层女儿墙顶。
(3)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水箱间等不算入总建筑高度。应按图1所示计算屋面建筑高度。
3.2 竣工测量图形编制
3.2.1 地形图编制。
(1)地形图的地物元素应全部实测所得。地形图上应转绘建筑范围涉及的全部用地界线(红色)、规划道路(红色)和规划涌(蓝色),如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控制线时也应展绘。(2)地形图的实测范围为用地界线范围或建筑范围,并向界线外扩测30m,同时应标注相邻单位名、地名、路名、门牌号码,通过地形图中便可了解验收工程周边的建设情况和单位信息。(3)应适当增加高程点密度,同时应测量相邻用地的高程,以便于从地形图中判读室外地坪竖向标高关系,以及建筑用地与周边规划道路、相邻用地的竖向标高关系。
3.2.2 平面位置关系图编制。
验收测量平面位置关系图是反映建筑物是否按规划审批位置、形状、大小来建设。在绘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筑物尺寸的标注应有代表性,简单、明了,原则上首层尺寸应全部标注,对于建筑物塔楼部份比较复杂的可适当取舍,以保证图面线条的清晰、整洁。(2)参考原报建审批的征地红线图、总平面图和放线册,转绘与报建有关的用地界线、规划道路和规划涌。(3)退缩间距标注位置与报建四至图、放线册退缩间距标注位置应一致,退缩的参照物(线)亦应一致,如放线册标注位置与报建四至图标注位置不一致,则以放线册的位置为准。不满足报建四至退缩要求的数据用红色表示,满足的用黑色表示。(4)对于间距较多的群体建筑物可用不同颜色表示并加以说明。
3.2.3 立面图编制。
绘制立面图时,首先要选择能全面反映立面变化的立面方向。当一个立面图不能全面反映立面变化时要绘制两个或多个立面图。
3.3 面积计算中常理解错误的问题
现在的建筑物比起以前较为单一外形的建筑物来说外观造型更美观、复杂。这对于竣工建筑面积的测量和计算的要求更高,除了测量技术要提高之外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建筑面积计算的规范,熟悉面积计算的有关规定,才能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资料。
(1)坡屋顶顶层的面积计算。
很多别墅和顶层为复式的建筑天面都设计为坡屋顶,当利用坡屋顶空间时,此部分的建筑面积通常的做法是:只要该层的净高度超过2.1m则全部计算面积。但是,这样处理并不恰当。正确的计算应该是:净高超过2.1m的部分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2.10m的部分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0m的部分则不计算面积。
平面图中阴影部分应计算全面积,两侧计算半面积。该层的建筑面积应为:
S=5.4×6.9+2.7×6.9×0.5×2=55.89m2
(2)建筑基底的面积计算。
建筑基底面积是指建设工程首层平面建筑物外墙边线在地面的投影所围合的面积,如果首层为架空层,则为架空层柱边线在地面上的投影所围合的面积[3]。基底面积包含建筑内部的中空部分面积,对于四周为建筑物围合的天井或庭院。
如表1此部分面积亦应计算为建筑基底。阳台是计算半面积的,但对于首层的阳台,阳台面积应全面积计入建筑基底。
(3)特殊情况下的面积计算。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越来越高,很多建筑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建筑物的设计除了空间实用外还讲求外形的美观,这就给我们测算其面积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对于一些在面积计算规范上没有明确的建筑物,该如何计算其面积呢?我们认为建筑面积的计算应遵循“设计不利用的空间,不计算建筑面积”的原则。如某建筑的装饰阳台,此阳台的设计户主利用不了此部分的空间最多也就是摆放花盆,但由于户主能不能出去淋花都成问题。此阳台只是为了该建筑的外形更美观,属于装饰性的建筑,不应计算面积。
4 结语
竣工验收测量是城市规划批后管理的一项重要程序,是实施城市规划审批后动态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对《城市规划法》贯彻落实的具体表现。竣工测量成果是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下一步规划审批提供可靠、详尽的依据。对房地产市场规范化起了推动作用。
本文针对竣工验收测量过程中的地形图编制及面积计算方面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多项验收工程积累的解决方法,希望本文中提出的相应方法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谭荣一.测量学[M].北京:民交通出版社,1995,6:101~103.
[2] 李生平.建筑工程测量[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12:79~82.
关键词: 规划竣工测量、成果资料
中图分类号:O35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城市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在中小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住宅小区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其工程项目也往往是整体报建、分期施工和分期竣工验收,因此城市规划竣工测量的作用性和监督性也日益突出。竣工测量成果的整理就是要将竣工测量的各种外业测量数据用文字、图形、数据表等方式准确、简洁、清晰、直观的表示出来,方便规划管理人员的使用。
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已开展竣工规划测量工作,但成果各异。现结合清远市勘察测绘院竣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整理方法同大家做一些探讨。
二、资料收集
当开发商来我院填写项目委托书时,须同时提供经规划局审核盖章的规划总平面图、规划建筑红线图、规划用地红线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施工图全套的复印件,以及刻有以上资料的光盘一个。
三、外业测量内容与要求
1、地形图测量按1:500数字地形图修测的标准施测,不允许取舍。
2、每栋建筑物的高度及内地台标高。
3、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讯等)测量及开盖调查,查清管线的性质、材质、埋深、埋设方式、埋设规格、流向、支管情况及建设时间等。
4、建筑物四个立面拍照。
四、内业成果整理
竣工成果资料按内容分工程类和建筑类两大类成果。
1、工程类
工程类竣工成果资料主要包括建设基本信息表、建设工程竣工现状图、管线点成果表、管线竣工现状图等。
1.1、建设工程基本信息表:主要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红线图号、资料编号、拨地定桩资料编号、地形图面积、各种管线长度等信息。
1.2、管线点成果表:主要包括测量点号、管线材料、特征、附属物、三维坐标、管底高程、管径、埋深、管孔数、埋设年代等信息。
2、建筑类
建筑类成果资料主要包括:规划验收测量与计算说明、单体建筑信息汇总表、验测平面位置图、分层建筑面积测量计算图、建筑楼高示意图、现场实景拍摄相片等内容。
2.1、建筑物外墙装饰材料(外墙砖或钢挂)厚度应扣除,不计算建筑面积,扣除厚度在计算说明里说明。
2.2、验测平面位置图:将建筑物红线与竣工地形图叠加,在右下角用表格方式分别列出建筑物各角点的建筑红线坐标与竣工坐标,并计算位移量。
2.3、分层建筑面积计算时,如果竣工图的计算面积与施工图上设计的面积相差过大,应对照施工图,在竣工图上圈出变更的地方并填充晕线、标注变更面积,方便验收人员使用。
3、当小区项目最后一期进行验收时,应同时对整个小区进行整体验收。地形图和管线图要将前几期本小区的竣工资料汇总,并在实地进行调绘修测,并同时编绘绿化图,计算绿化率。当成果经院检查人员检查合格后,由内业人员将地形图编绘到清远市测绘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地下管线图则编绘到清远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这样即大大的缩短了地形图修测的周期,又节省了资金成本。由于规划竣工测量的精度比一般地形图测量精度高,同时规划竣工测量一般在工程完成后6个月内完成,因此规划竣工测量成果具有很高的现实性和准确性,而利用规划竣工测量成果来动态的更新城市基础地形图库是最经济、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五、总结
竣工测量成果反映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基础地理信息的实际变化,为今后的规划设计、管理、使用提供了详细、准确有力的数据支持,作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重要依据,有效监督了城市规划建设项目按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进行施工建设,满足了规划管理的需要,促进了规划建设的落实。因此,测量成果的基本原则必须是客观、真实可靠、表达简单、明了。
目前竣工测量成果的模式不能充分地、逼真地反映现场实情,因此有必要适当的采用三维竣工测量、全景竣工测量等新技术手段作为补充,为规划验收提供更具体、更详细、更易认知的建筑三维实景,进一步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05
关键词:建筑;竣工;测量
中图分类号:P2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竣工测量是建筑物竣工后所进行的一项城市规划实施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所需的基础地形图和规划管理所需的相关信息。竣工测量图和现状地形图以及拨地测量图在电脑上叠加显示,经过软件分析,可以直观地对照建筑物在建前、批后、建成3个阶段的变化情况,为规划实施监督等管理创造条件。竣工测量的成果成图要素中最重要又是最难以准确测量的一项就是竣工建筑面积,它从数量上反映了建设项目的规模及建设工程是否存在违规及违规的程度,是规划验收人员对违规部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的重要依据。竣工建筑面积测算精度会直接影响规划执法的力度,并影响到建设单位巨大的经济利益。
一、面积测算问题及测算工作流程
1)随着建筑理念的发展,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提高,使建筑在外观上越来越漂亮,在造型上越来越复杂。这给建筑面积测算工作增加了难度,如现在很多房屋主墙面外有装饰性的柱跺或玻璃幕墙,使得外业测量时难以测到主房角点坐标。有些采集到的装饰性的柱角点坐标与主墙面上的点的坐标距离很近,在绘图时很容易出现连线错误,造成建筑面积计算成果的较大误差。
2)竣工测量工作经常是房地产开发商委托进行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对于竣工测量工作在时间上往往要求很紧。竣工测绘人员只有高效率地工作,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3)要快速而准确测算建筑面积对竣工测绘人员来说是一个课题。准确测算竣工建筑面积应从外业
采集房角坐标点,连线作图到内业面积计算全过程进行控制,抓好每一个环节。竣工建筑面积测算工作流程如图l所示:
图1 竣工建筑面积测算工作流程图
二 、竣工建筑面积测算工作的要求和方法
为了高效而准确的测算建筑面积,要求测算人员在理解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运用外业测量方法,以及内业精确计算面积的技巧,并利用各种资料信息,最终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测算成果。
2.1 外业房角坐标采集的要求及问题
测绘人员在现场根据房屋面积计算规则迅速判断待测建筑物各部位是否计算建筑面积,应采集哪些房屋点坐标。测绘人员应尽可能施测到所有的主房角坐标,舍去一些装饰性的突出主墙面的柱跺的角点。同时,测绘人员应能熟练使用测绘仪器并且了解仪器的特点。目前,通常使用无棱镜测边全站仪或手执测距仪施测房角坐标,这种方式省去了跑尺员,工效很高,但由于各种墙面反光不同,可能出现实际测到的坐标不是欲测的墙角,而是其后方墙面上的某点(如图2所示,欲测A点却测到B点)。有时当仪器视线与墙面夹角较小时,测不到墙角,只能测到墙边上某点等(如图2所示,欲测c点却测到D点)。象这些采集的精度较差的房角点必须在以后的测绘步骤中予以消除。
2.2对竣工建筑物照相工作的要点
对竣工建筑物进行照相应反映建筑物的全貌,应反映建筑物中阳台、走廊、架空层、底层车库、设备层、结构转换层以及建筑物内夹层、中空等状况。竣工建筑照相资料可以作为内业检查的参考资料,对于一些复杂的房屋,有时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中对某些部位如何计算建筑面积没有明确的界定。这时通过相片,测绘技术人员可以对建筑物得到直观的认识,以便研究其图面表示方法和面积计算方法。
图2 全站仪采集房角坐标常见问题示意图
2.3 绘制工作草图的要求
测绘人员可以利用建筑红线定位册或地形图等便于使用的图纸现场对照,量测房屋边长及间距,绘制工作草图。工作草图应能反映出建筑物的形状及层数,应标示出所测主要房角坐标点在草图中的位置。
2.4连线作图的要点
首先应准确找出建筑轴线,建筑物通常具备规则图形,如长方形,圆弧形等,所以房边之间一般实际为平行关系或垂直关系,但是由于施工或测量点位不准确等原因,有时造成房边连线不完全平行或垂直,这时应根据房屋尺寸,比较各房边之间的关系,找到一条准确的长边连线作为主轴线,以此为基础,然后根据采集的房角坐标点、外业工作草图、建筑施工图、房地分层平面图及外业相片等资料,内业连线作图。连线后可能发现有些采集的房角点与图中对应点不完全重合,但这些点都应在测量误差允许范围内,否则作记号以便外业仔细核对。
2.5外业全面对照检查
测绘人员应利用所作的图外业仔细核对建筑层数,检查采集点与所作图不符的部位,量测建筑内夹层、插层、中空等尺寸,作出仪器未能测到的部分的图形,以及测绘门廊、架空层,设备转换层、顶层设备间及斜面屋顶中超过2.20m部分的轮廓线。测绘人员必须对建筑物从外到内、由地下室到屋顶天面每一个角落仔细核对,不能有一丝马虎,更不能偷懒而凭经验作图,否则会造成连线作图错误。
在外业作图时,存在有许多高层建筑中电梯还未投入使用,建筑中有些部位因施工或管理原因而难以到达等现象,这给测绘工作增加了难度。测绘人员不能因此而懈怠,必须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真正做好全面对照工作。测绘人员在丈量尺寸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条形房屋,应仔细检查房宽,因为它在面积计算中会以房长为倍数放大误差,如果房屋层数较多,就会造成较大的面积测算误差。通过的外业复核,应能够消除测绘中的粗差,准确反映出建筑的实际情况,为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2.6面积计算方法
对建筑物面积计算可采用各种软件或程序,通过对建筑物纵剖、横剖、纵剖与横剖相结合等方法分解计算面积然后汇总。注意不要遗漏或重复计算面积。另外应根据建筑报建审批资料(建筑红线定位册,建筑核位红线图等),在竣工图中标明各种不同功能部分(架空层、设备转换层、斜面屋顶、商业用房、公共建筑、物业管理用房、地下室等)的建筑面积。这样分类表示面积,可以方便规划管理人员审核该建设项目的容积率、绿化率等技术指标,判断竣工建筑是否存在违规现象,以及违规建设的部位和违规的程度,并对违规建设行为作出正确的处理意见。
2.7全面检查及成果提交
对建筑物面积计算成果要做到全面自检,互检和专检。检查时应仔细核对面积计算过程中有无遗漏或重复计算,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资料核对房屋形状及层数。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到现场核对,确保提交的面积计算成果可靠。
三、结语
竣工测量作为规划验收中的一项重要测绘工作,肩负着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任,其成果必须完整、准确地表达出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另外测绘工作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性工作,建设工程的建筑竣工测量与面积测算该如何结合所服务行业的特点,生产出更加贴近客户的产品来,还有待于城市测绘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以及各测绘单位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也应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竣工测量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毅力.房屋工程竣工测量控制方式研究[J].科技资讯,2009,23(05):56~57.
[2]周洪斌.房建竣工测量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测绘报,2006,21(06):35~36.
[3]陈文同.房屋工程竣工测量技术与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04,23(08):101~102.
关键词:房产;面积;测算
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102-01
1前言
房产测绘是房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其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采集和表述房屋以及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为房产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以及为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为此建设部于2000年8月1日实施了我国第一个房产测绘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其实施对加强房产测绘管理、规范房产测绘行为、提高房产测绘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我国房产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该规范是开展全国房地产测绘工作的统一技术标准,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欠妥,再加上由于测绘者对《房产测量规范》的理解程度还不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实际测量操作中总是捉拿不准,给工作带来麻烦。本文通过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面积测算问题提出来进行探讨,进而寻求合理的处理方法,让测算成果更准确。
2楼层的认定
《房产测量规范》5.6.6.1规定,房屋的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的,计算自然层数。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房屋地下层数之和,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顶层突出层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房产测量规范》中对地下室及半地下室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可以参考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对地下室及半地下室的定义,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一半者;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三分之一,但不超过一半的地下室。由此可以判断当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超过该房净高的三分之一的既不是地下室,也不是半地下室,应记入自然层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楼房在设计图纸上标注为地下室(或地面车库等,室内地坪±0以下),而实际上室内地面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根本不超过房间净高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在地平面以上(地面车库),根据上述规定该楼层应计入自然层。
《规范》8.1.2中规定房屋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含2.20m)以上的永久性建筑在进行房屋面积计算时,《规范》中对层高概念的解释是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但在对房屋面积进行具体计算时,对层高部位的取舍,怎样进行操作产生困惑。一是某些架空层、车库或地下室的层高,根据规范解释进行测量确实已经超过2.20m,按规定是要计算建筑面积,但地平面到大梁或水管弯头部位的高度则大大低于2.20m,这部分使房屋无法正常使用。二是由于地面做法或楼板太厚造成架空层、车库或地下室净空太低,影响正常使用,而地面做法或楼板厚度很难进行测量,这样也给准确合理计算面积带来不便。三是斜坡屋面房屋计算面积时,对于整个大的斜坡屋面,我们要取2.20m的点,是从板顶结构表面去实测还是从做完保温隔热层后的表面去实测。
3变形(伸缩)缝
《房产测量规范》8.2.1.0中规定,有伸缩缝的房屋,若其与室内相通的伸缩缝计算建筑面积。变形缝是指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伸缩缝主要是防止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大产生开裂;沉降缝主要是防止建筑物由于沉降不均产生开裂;抗震缝主要是防止建筑物由于地震产生开裂。由此可见,上述规定不仅适用于伸缩缝,也适用于沉降缝和抗震缝。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会出现变形缝全部或部分与室内相通的情况,对于全部相通或其与两边房屋任一边完全相通的情况测算时没有影响,而对于局部相通的情况在测算时由于理解不同而造成测算结果出现差异。第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伸缩缝与房屋相通,伸缩缝都全部计算建筑面积;第二种观点认为,伸缩缝局部与房屋相通,通行部分计算建筑面积,不通行部分不计算建筑面积。个人认为,第二种观点比较可行。如图所示,因为在规范规定中仅将是否与室内相通作为唯一判断条件,并未考虑伸缩缝宽度等其他因素,说明与室内相通是根本,同时计算建筑面积要具备房屋的一般条件,因此第二种观点比较合理。变形缝仅三角部分计算建筑面积。
4阳台封闭的问题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方气温差距较大,南方天气较暖,阳台大部分为不封闭,北方气候较冷,阳台大部分为封闭阳台。而作为中东部地区的徐州市在楼房建设时,阳台有的封闭、有的不封闭、有的原为不封闭后来又由房主自行封闭的,因此在测算时对阳台封闭与不封闭问题很难判断,但封闭与不封闭对房屋建筑面积影响较大,阳台面积在计算时相差一半。如果判断不准确,容易造成面积纠纷。笔者认为在阳台封闭问题判别时应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若规划设计阳台为全封闭阳台,在实际测算时阳台也是封闭的,则按封闭阳台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第二,如果规划设计阳台为封闭的,而实际上测算时为不封闭的,则按不封闭阳台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第三,规划设计为不封闭阳台,实际测算时无论封闭与不封闭,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5室外楼梯
《房产测量规范》8.2.1.g中规定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在8.2.2.d中规定无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对于规范中这两条规定如果从字面意义上进行理解,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照楼梯每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无上盖的室外楼梯按每一层楼梯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在对室外楼梯进行测算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室外楼梯,室外楼梯是位于房屋外部的、供人民生产或生活的、上下各层通道之用的、有围护结构的永久性建筑物,属房屋的附属设施。当上层楼梯设计为下层楼梯的顶盖,且可以完全遮盖的,可视为该层室外楼梯有顶盖。因此我们在对室外进行测算时,首先对室外楼梯的层次进行判断,作为房屋附属设施的室外楼梯其水平投影面积应该按照楼梯的水平投影面积进行,即五层楼房室外楼梯的水平投影面积应该为四层,即n-1层,当该室外楼梯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时其面积为(n-1)s,其中n为楼房层数,s为一层室外楼梯面积;当该室外楼梯为无上盖的室外楼梯时,个人认为其面积为(n-2)s+s/2,其中n为楼房层数,s为一层室外楼梯面积。如果仅仅根据规范字面意义上的理解,对于室外楼梯有无上盖在面积测算时相差一半,差别太大,只有从现实出发,根据室外楼梯的定义,有无上盖的差别体现在顶层,既体现了规范的严肃性,又灵活运用规范,让交易双方满意。
另外,在一些综合楼宇中,经常会出现下面几层(一般为非住宅)通往上部功能区连续空走的情况,即下面几层的楼梯不开门直接通往楼上。从使用功能看,空走楼梯只为上部功能区使用。而从设计角度看,它的出现是出于为上部功能区使用者出入方便和非住宅部分便于管理的需要而设计的。《规范》中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办法中,按功能区分摊无疑会加大上部功能区的共有面积。因此,笔者建议,多功能区综合楼中的空走楼梯应作为整栋分摊的公用面积来计算,或者干脆不要计算建筑面积,这样操作也可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6虚拟分割的产权测绘
虚拟分割一般是指房地产开发公司将大型商场或办公用房以明确的界址形式分割成小型单元进行出售,每个单元没有实体围护,而是以界址钉的形式进行分割和围合成一个特定的空间,每个单元可以独立使用并拥有唯一编号。
有的人认为虚拟分割的小型单元没有实体围护,无法进行房产测绘和产权登记。笔者认为,虚拟分割的小型单元符合《物权法》规定的物权要求: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也符合《房屋登记办法》第10条规定:房屋应当按照基本单元进行登记。房屋基本单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有明确、唯一的编号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那么在实际测绘中,可以按照现场测量的每个单元的四至界钉进行测量和面积测算。
地下室的独立车位也可参照此办法进行测绘计算。
7消防连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日趋紧张,房屋建筑不得不向高层化发展,为了满足消防安全需要,部分高层住宅在十层以上设计了一条消防连廊,连通不同单元消防楼梯。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以挑廊与不同单元消防楼梯直接相连;(2)通过相邻两户房间外设计一条类似阳台的廊,再经过相邻两户的房间与公用消防楼梯连接。对于第二种,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按照上层阳台在本层的投影部分计算阳台面积,其余有顶盖部分并入梯间一起作为公用部分计算建筑面积。对于第一种有人认为是由于十层以上高层住宅引起的,应当分摊给十层以上住宅。这种做法有些不妥,消防连廊的布局是由整幢楼整体结构设计要求决定的,并不是某户或某层独有,若消防连廊下部某个楼梯发生火灾,也可向上经过消防连廊到达其它楼梯疏散。所以,应将消防连廊与相连的公用消防楼梯一起分摊给共同的功能区。
8架空层的楼梯、电梯处理
随着住宅建设发展,有些小区为了增加通风和绿化,在某几幢房屋架空用来种植花草,美化小区环境。那么架空层的楼梯和电梯该如何处理呢?各地的处理都不一样,有的不计算面积,有的建筑面积单列不分摊。笔者认为,既然架空作为业主所共有,为小区业主服务,为公用休闲,梯间及门厅部分作为整栋共有部分计算建筑面积,其余架空部分就干脆不要计算建筑面积为宜。
9结束语
以上为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与同行进行交流,找到一种更为合理的测量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房产测量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冷晓辉.房产面积计算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8(13):347.
关键词:建设工程 竣工规划验收 三维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046-02
城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是为满足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为科学的制定城市规划,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规划实施、落实的一项法规性的测绘工作。通过对项目的规划审批图纸与实际实施情况进行对比测量,反映出施工与报建的不符情况,以达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时进行跟踪及规划监督。
目前珠海市的城市竣工规划验收测量主要贯穿建设项目的开始、进行、完成阶段三个阶段,以二维平面测量为主,并加测了建筑面积及楼高数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规划管理的要素也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二维的竣工图结合面积及楼高将不能满足规划管理的进一步要求。
本文结合珠海市当前竣工规划验收测量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同时对未来城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1 竣工规划验收测量的应用现状
1.1 建设项目的开始阶段
建设工程定位放线。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相关报手续和设计图纸后,委托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具有相关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定位放线。
建设工程定位放线的主要技术依据有《城市测量规范》、《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相关的报建图纸等。
测绘单位首先对建设工程的相关报建资料进行核对,再对报建总平面图上的各报建建筑物坐标、轴线、边长等与单体报建平面图进行核对,确认总平面图上的建筑物引注坐标正确无误,并符合用地红线图中对建筑红线的退让要求。
建筑物定位放线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放样,使用PDA电子手薄进行全过程的记录。放样前必须对所使用控制点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放样。放样结束后,要求换测站,换定向点对所有放样点进行放样平面精度检查,并对所放建筑轴线点进行相对边长检查,以保证所放建筑物轴线的相对精度。
1.2 建设项目的进行阶段
建设工程灰线、±0.00检验。
为检验建筑物在建设初期是否按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报建图纸进行实地建设。当测绘单位对建筑物轴线定位放样后,要求施工单位对建筑物轴线复核后撒出灰线。由测绘单位至施工现场对建筑物轮廓是否与报建图纸相符进行实地核查,并对灰线(轴线交点)进行实地测量。采集其二维坐标,内业对现场采集的坐标与规划报建设计坐标进行比对,生成坐标比对表。对点位误差是否符合要求(S≤14.2 cm)作出判断,出具《珠海市建设工程验线记录册》,以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验。
当建筑物建设至±0.00平台时,要求测绘单位再次对建筑物的轴线交点及±0.00标高绝对高程值实地进行测量。内业与报建设计坐标及报建±0.00绝对高程值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在《珠海市建设工程验线记录册》中反映出来,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验。
1.3 建设项目的完成阶段
建设项目的完成阶段即建设项目已完工,现场已具备竣工规划验收条件。由测绘单位对报建的建设项目,现场进行面积量测、楼层地坪、楼层高度、配套设施、竣工地形图测量等。
1.3.1 建筑物竖向高程的测量
为检查建筑物层高及建筑物各层地坪绝对高程是否按照规划报建审批图纸进行施工。要求在建筑物竣工时,对每一幢相对独立的建筑各层地坪绝对高程进行实地测量。将所测高程、高差与报建高程、高差填入《报建批准标高与规划验收勘测标高对照表》。
建筑物竖向高程位置应选择与报建图相对应的位置,测量每幢的地下室、室外地坪、每层楼面、登高面(最高一层的楼梯面)、天顶面、建筑高度的高程。
(1)建筑物竖向高程测量位置。
1)地下室。
有地下室的建筑物必须实测地下室各层地面及地下室天花面的高程。
2)室外地坪。
室外地坪指建筑物外散水坡最底处(外边缘)或进入楼梯间的最底位置。
①一幢只有一个楼梯(单元)的建筑物,只测一个室外地坪。
②一幢有多个楼梯(单元)的建筑物,如室外地坪基本水平的,任意测一个室外地坪即可;如室外地坪不水平的,则每个单元的室外地坪都要测量。
③一幢建筑物下部为裙楼,上部为几个独立单元,则分别测量裙楼和各个单元的室外地坪。
3)每层楼面。
实测每一层的楼面高程的测量位置。
如每层的室内与梯间高度相同,可测室内或梯间;如每层的室内与梯间高度不相同,则测室内高程;有错层的楼房,按各边的楼层测量。同时建筑物每一层的净高要求外业用手持测距仪测量净高,以便对采用实测高程计算出的楼层高进行检核。
4)登高面。
每幢建筑物最高一层的楼梯面为登高面(顶层为复式的,复式下层的楼梯面为登高面)。一幢建筑物下部是裙楼,上部是几个单独单元,则分别测量各个单元登高面;顶层为复式,复式上层有向楼梯开门的,要在测量成果中说明。
5)天顶面。
一幢建筑物中,天面为水平的,测一个天面高程;天面为斜屋面的(≥45度),测一个最低点,一个最高点;如各单元天面不同高,分别测各单元的天面高程。
6)建筑高度。
一般指一幢建筑物的最高女儿墙顶高程。
(2)建筑物竖向高程测量方法。
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功能观测高差(盘左、盘右各测高差,取中数,盘左、盘右观测的高差较差应小于5 mm),组成高程导线。高程导线应起闭于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垂直角应有对向观测)点或高等级高程控制点。附(闭)合高程导线的路线闭合差≤±40(mm)。
1.3.2建筑面积测量
建筑面积指在一个建筑中所有由墙体围合的有顶空间(含墙体)的面积。建筑面积的计算依据规划审批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及珠海市规划局于2008年1月印发的《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面积计算以建筑单幢为一个单位,分层计算,住宅、商业、公共设施功能等单元均应单独计算。
面积计算首先要使用报建图纸复印件作为工作用图。在实地对照报建图纸,对每幢建筑物的外部及内部相关尺寸进行详细丈量,并对建筑物的细部构造与报建图纸进行认真比对。对不相符的地方,应现场仔细复核确认,并在工作图上详细的绘制变化的尺寸及注明变化内容。在实地对照建筑物现状,在工作图上分别注明计算100%建筑面积的部位,计算50%建筑面积的部位,不计算建筑面积的部位。记录数据和测量草图应字迹清楚、工整。
在对外业丈量的尺寸数据进行平差整理后,在计算机上用Auto CAD绘制与实地相符的房屋各层平面图。图形要求绘制建筑物的外墙、每户间、户与共有建筑间的墙体,并绘制每户内的内墙。实地与报建图纸尺寸、细部结构不符的地方,要同时采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绘制报建图图形(叠绘),并加注说明报建为什么,现状为什么,由此是否引起了面积计算的变化,增建或减建面积多少都应在图面上加于说明。
如有层高超出《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规定的相关标准(厂房层高超过8米,按两倍计算建筑面积;商铺面积小于150 m2,且层高超过4.5 m的按两倍计算建筑面积;住宅层高大于3.3 m,小于4.4 m的按1.5倍计算建筑面积;住宅层高大于4.4 m的按2倍计算建筑面积)有面积增计现象的,也应在图面上加于备注说明。
在Auot CAD图形中求取每一个图元的面积,通过计算最后算出每户的套型建筑面积、本幢建筑的各功能面积、大于90 m2的住宅面积、小于90 m2的住宅面积、阳台及住宅其它面积、基底面积、总建筑面积等。然后将报建批准的相关指标和验收指标一一对应的填入《珠海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记录册》,形成直观的报建和验收指标对照表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验收。
1.3.3 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测绘
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主要反映建设单位是否按照规划报建批准的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建筑红线、用地红线、小区配置停车位个数、绿化面积等相关规划要素进行实地建设。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在进行测量时,要求各工序必须保证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的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要素完备性、图形质量等质量特性满足国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和《珠海市规划局竣工规划验收现状地形图测绘要求》的要求。
(1)地物点平高精度: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0.05 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小于0.10 m;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应小于0.15 m。
(2)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要素分类、代码及分层要求:按南方测绘公司开发的南方CASS9.0成图系统的分层方法进行分层(房屋层、交通层、管线层、水系层、地貌层、绿化层等)。
测绘仪器使用测角精度不低于DJ6级,测距精度不低于Ⅱ级的全站仪,应用南方测绘公司开发的南方CASS9.0成图系统进行地形图编绘。
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数据格式按全战仪测图法成图规定的编码格式,外业数据应及时传输整理和备份。
竣工验收平面图勘测过程中,加强测前第三方向、观测过程中仪器的对中整平、测后归零的检查。针对不同的碎部点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针对建筑物拐角点、路灯等棱镜无法直接立镜的情况,使用反射片和偏心测量的方法;建筑物顶部的屋檐使用免棱镜红外测距,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确保成果资料精确性。
竣工规划验收平面勘测图中除要按图示要求表示一般的地形要素外,还要求表示用地红线、建筑红线、退让建筑线距离、建筑物之间距离、建筑物至建筑红线距离、用地红线点坐标、验收建筑物主要房角点坐标,室内地坪、室外地坪等特殊要素。
2 三维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技术应用展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中各种三维信息的表达与处理日益迫切,不仅需要表达单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还需要建立整个城市景观模型,并希望利用这些模型进行有关城市的规划设计、应急指挥等工作。
2.1 三维竣工规划验收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
使用Auto CAD对竣工规划验收建筑物的房屋分层图、DWG地形图进行处理。删除不必要的图层,仅保留建筑物、标注、绿地、道路树木以及等高线所在的图层,提取其中的等高线图层,然后对等高线数据进行内插处理,生成地形DEM。把处理好的数据导入到ArcGIS中进行拓扑检查,对那些没有闭合的建筑物轮廓线进行闭合处理,以保证后面的建模可以顺利进行。将处理好的建筑物数据与楼层标注信息进行空间关联,给建筑物赋以楼层属性,并按照实测的建筑高度设置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从而形成建筑物的平面轮廓数据和高程信息的矢量数据。
对卫星影像进行纠正和投影变换,并使用Photoshop进行调色处理,使其符合美观自然的原则,作为地形纹理或者说是三维城市的“底图”。
建筑物的纹理分别通过近景数码照片提取和影像提取的方式。拍摄竣工规划验收建筑物的近景照片,并在Photoshop中对近景照片进行处理,主要是综合利用裁剪、拼接、自由变换和拉伸等一些基本操作。建筑模型的顶面纹理则是从遥感影像中采集。
最后使用3DMAX等软件将以上数据进行合成,最终形成城市三维模型。这样规划管理人员就不仅可以获取常规的二维审批要素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室内就可以直观、方便的查看竣工建筑物是否按照规划审批方案进行得建设,还可以直观的进行日照分析、净空分析、建筑物外立面设计效果分析等规划审批工作。
城市三维模型的建立,将以全新的方式表达和处理地理空间信息,并且可以实现对城市三维模型库的动态更新,所得数据都是高精度的实地测量数据,对于城市规划管理的项目选址、规划方案评审、旅游、交通管理、领导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特殊城市工程测量。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建设中提供了准确的、可靠的建设项目规划竣工验收资料,也有效的帮助了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批与监督管理,确保了规划管理目标的实现,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目前,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成果的二维加层高的模式不能充分、逼真地反映现场实景。未来的三维竣工测量技术将为规划竣工验收提供更具体、更详细、理易认知的建筑三维实景,将进一步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C].珠海:2008.
[2]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关键词:居住区;停车位;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居住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居住区的景观开始成为置业者考虑置业的一大因素,而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除了很好地设计亭、台、水、榭、休闲设施及园林植物之外,停车位的设计越来越受到政府、开发商、置业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停车位的设计入手,通过优化停车位的设计,提高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居住区绿地率指标和土地利用率。从这一角度探讨,将对设计现代居住区景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停车位设计规范要求
在居住区设计规范中,要求停车位数量为住户的10%,且规格为3 x 6m。在一个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中型楼盘中,按平均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每户计算,则计算出停车位为100个,按占地面积计算为1800平方米;若小区容积率为1.5,则绿化面积为20000平方米,停车面积占绿地面积的9%。这是规范的要求,而现实生活中,随着城市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轿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固定停车位及停车库根本达不到停车的要求,造成目前许多居住区的道路上都停满了车,给小区的物业管理以及住户出行都带来很大的不便。
2、居住区生态环境对停车的要求对于汽车停放,应该符合区域生态系统的相应规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交通流线合理,保障居民的交通和休闲安全;
2.2 达到户均泊车位的要求;
2.3 区域环境的绿化率不受影响;
2.4 结合环境,综合考虑停车景观;
2.5 避免对住区环境造成噪声干扰;
2.6 尽可能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3、坚持生态原则,多途径解决停车
住区停车考虑的因素很多,从住区的气候条件、土质水文、地形地貌、动植物生长状况到市政配套设施等,涉及到区域经济、住区规划、小区道路系统、建筑空间形态、住区景观、生态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
停车位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从车位角度分有正置式、斜置式,从利用时间上分有临时和固定停车位,从停车数量多少分有停车场、单个停车位及多个停车位。但不管哪种停车位,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问题在于占据的空间与周围景观效果的关系以及作为嵌入体与周围的融合程度怎样,是否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因此,居住区停车的问题应坚持生态原则,多途径解决。
3.1 地面集中式停车场
这种停车方式投资较少,存取较为方便,但对居住区环境影响较大,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用地指标为 20~24 平方米/每辆,车门到住宅入口的直达均匀性差,部分居民存、取车时,汽车和人出行受不良气候的影响。结合实际用地情况,可作为设计时未考虑停车问题的小区进行改造时的一种措施,或作为当前小区设计中的辅停车。
3.2 路边停车
这种停车方式增大了道路用地面积,影响交通,容易引起交通事故,造成小区道路 周边环境景观恶化,小汽车排放尾气对小区空气有一定的污染,给其他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不便,且停车空间的开辟受小区道路用地指标的限制,常用于夜间临时停车。地面停车场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应注意对其美化,避免“砼的海洋”。设置可渗透的绿化生态型停车地面,种植对二氧化碳具有吸收能力的花草树木。
3.3 高层住宅建筑附建半地下、地下车库
半地下停车如采用向外扩大车库面积避开更多的停车位则可以提高其适用范围。用框架向外扩大空间,在住宅底层平面形成过渡空间,有利于形成小区完整的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等多种空间层次,甚至可以把各组团之间的架空连廊联系成小区完整的步行空间与车行完全分离。高层住宅的结构利于地下空间的利用,目前较为普遍采用。
3.4 居住小区单建地下、半地下车库
地下停车地上绿化,虽然造价较高但节约土地,以最大的比率创造空间环境,并由此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土地紧张的大中城市中尤其适用。
3.5 首层架空停车
这种停车方式中首层成为联系住宅组团内外的全步行空间,对改善居住环境有所帮助,但停车对住户有干扰。住宅楼间利用平系的可在首层平台下停车,既减少干扰,又提供户外活动场地。
3.6 多层停车库
集约化的土地使用,汽车集中停放,集中设计成开敞式,可节约许多机械通风和采光设备,有利于改善小区环境。虽然可解决大量停车问题,但存取不方便,投资较高,车门到住宅门的通达均匀性差,服务半径偏大,车在库中的垂直交通安全性要求高,层数不宜过多,造型单调,车辆噪音和汽车入库上坡排出的废气小区环境造成污染。目前住宅小区中还未普及。多层停车库可用于用地紧张的市中心地段,结合市中心白天上班车流与小区车流的互补,白天对外开放晚上用于小区停车,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但必须与小区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和防火要求并加强管理。
3.7 研究步车共存体系
步车共存的目的是通过植物栽植、铺地变化和相关的设施,减少居住区的车量和降低车速,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步行环境。
具体的措施有:选择不同材质的铺地、地面高差和不同种类的绿化,界定人与车辆的不同行走路线和节点;在限定的地点停车,儿童游戏场禁止车辆进人;步行者能方便到达居住区的任何地方,而机动车不能;采用弯道、路面驼峰以及局部窄路来限制车速;通过适宜的景观层次的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步车空间的优化。
4 结论
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的安家之所,而交通又是人们出行的必由之路,小区内停车位的合理规划建设是当务之急。从居住小区的实际出发,采用合适的停车方式解决好居住区内停车问题,将住宅小区停车置身于整个小区的规划设计之中,发挥其应有的潜力,使停车规划具有超前意识,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对居住小区内停车位的设计施工时,要通过采取多种模式的停车位,并与小区的规划设计相融合,以求使居住小区内停车位适应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东辉.居住小区停车问题研究[J].中外建筑,2004(2):80-81.
[2]杨运平,李 硕,徐丽华.我国大城市停车问题分析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5,31(17):16-17.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统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76-03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地面积增长很快,每年接近9个百分点,都接近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然而,当前园林绿化统计工作却存在一些问题,统计工作无人过问,统计队伍素质低,特别是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还处在有认识无评价或有评价无计量的状况。多数单位对绿化的效益还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水平上。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园林绿化统计工作的完整性、准确性,阻碍了正确评价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统计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园林绿化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三项统计指标,全面而直观地反映了城市绿化的水平与质量。在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园林化城市的带动下,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控下,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态势,也从中显示了古老同林的崭新魅力。在绿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园林统计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不能全面地反映绿化成果,因此,园林统计工作完善和创新是当务之急。
但因种种原因,园林绿化统计基础工作明显被减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领导认识偏差所至重视不够。大部分领导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对园林绿化来讲,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不能与企业相比,把统计工作简单化。(2)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上报准确与否都无所谓。因此,同林绿化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林绿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管理形式发生多样性,新生了一部分企业化管理的绿化公司、景观公司,这些公司没有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统计制度,有的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工作岗位,统计报表由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3)认为统计对园林绿化而言没多少用途,更没有实际意义,许多园林绿化单位不设立统计职能部门,特别是在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人员精简,统计岗位撤销或合并,且变动频繁,专职统计员少兼职多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权威单位对报出的统计数字的准确性进行监督。(4)统计队伍素质低。多数统计人员普遍理论水平较低,未系统地学习,又因重会计轻统计,造成统计人员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个别统计员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很少甚至不向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单位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由于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决策层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我认为主要在于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统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了解不够。
二、城市园林绿化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针对上述认识上的误区,我认为有必要加强园林绿化统计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意义的认识和作用的发挥。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全体”的思想贯穿于统计学的始终。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一抽样调查一统计推断一结论。显然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而统计工作是通过收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做为园林绿化统计工作,主要是了解城市绿化的水平和情况,衡量各城市园林绿化的差异,促进各城市的园林绿化事业全面健康地发展,充分发挥绿地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的作用,满足人们游憩的需要。
园林绿化统计将具有以下作用:既可以反映园林绿化单位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宏观看。它可以反映目前各城市生态环境、文明程度等社会效益。从微观看,既反映单位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现状,又动态地反映生产发展情况,科技开发、财务运转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从规模看,可以反映本单位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盈亏规模等。从结构看,反映本单位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既可以反映速度,也可以反映效益与效率。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产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三、树立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统计工作
园林绿化统计工作是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园林绿化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园林绿化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城市园林化和园林管理精细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一)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城市园林绿化统计工作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各地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创建,造成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园林绿化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园林绿化发展的需要设计较为科学的指标体系,要克服贪大求全的做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删繁就简,讲究高效务实。如:绿化覆盖率的统计。“绿化覆盖率,指统计区内一切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园林绿地以外的单株树木覆盖面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航空遥感技术或调查方法测量的数据为准(无条件的地方可按原计算方法计算)。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城市不具备航空遥感技术测定绿化覆盖率的条件,使用原计算方法各地标准很不统一。同样树种、规格,其覆盖面积可能不一样。我们的计算方法是:各种绿地的覆盖面积等于它的实有占地面积;零星树与行道树不分树种、规格,一律按乔木(包括落叶与常绿)数乘4平方米,灌木株数乘2平方米得出覆盖面积。事实上,这个计算方法有显著误差:(1)各类绿地面积即为覆盖面积不准确。其中没有剔除绿地内道路、小品建筑、管理用房、游戏设施等占地,覆盖面积一般均小于绿地面积。(2)零星树、行道树覆盖面积计算方法较现实的是:按树种、规格分类、分级,经实际调查算出最接近树木实际投影面积的系数,再乘以同类树木株数得出覆盖面积。可各省市分别确定各自的系数,减少计算误差,增强覆盖面积(覆盖率)的可信性。
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也要满足微观的要求。(1)普及性原则。统计指标的含义应当简单明了,大众化,易懂易记,避免产生误解。不仅专业绿化人员易于掌握,也能为非专业人员所运用。(2)科学性原则。统计指标的概念要准确、避免模棱两可,防止具体操作时无所适从,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3)积极性原则;园林绿化指标不仅应客观反映一个城市的绿化现状与水平,还要以此调动城市搞好绿化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城市各类绿地的发展和提高。(4)统一性的原则。各个统计指标的计算口径要统一,统一的口径来源于明确的要求和准确的标准。(5)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发展状况,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细化。
(二)健全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有条件的单位设立综合统计机构。无条件或者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的职能:设计并制定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要收集审核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要收集分析园林绿化以外但对园林绿化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分析生产进度情况、综合分析、统计信息分析、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为确保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三)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强化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绿化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和城市发展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总之,园林绿化统计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买卖合同的标的条款系合同的不可或缺的条款,标的必须明确、具体,否则合同亦无法成立。合同的标的可以是种类物,也可以是特定物。如果是种类物,如大米、水果等,则对其数量的要求必须确定,否则买卖无法进行。如果是特定物,则必须在合同中载明明确的特征,使该物具有惟一性或排他性。
而商品房买卖合同所涉主要标的物即为商品房,由于商品房所处的位置肯定是惟一的、排他的,所以合同所涉标的是特定物。
一、对于出卖方交付内容的确定标准
(一)合同所约定的套房是合同的核心内容,内容包括位置、楼层、面积、建筑质量、装潢以及套房本身的配套设施。
(二)由于商品房系属于某幢高楼分割成若干小块而成,这不仅涉及买卖人的自有部分,还要区分共有部分。这也是商品房不同于其他商品之处。所以,对于商品房标的的认定,不仅指套房,还有包括绿化、公共配套设施等。
二、对于实际交付是否符合约定的认定原则
审定实际交付是否符合约定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合同系约束双方当事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商品房的一些特征以及绿化、配套设施的约定,均应被视为对于标的的描述。
(二)规划说明。由于规划必须经国家行政部门审批通过后,出卖人才能进行施工,而出卖人施工也必须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由于规划方案将决定买受人房屋的朝向、采光、通风,以及公共面积分摊的问题,这些虽然在合同中有所体现,但不可能全部体现,因此,开发商所交付的房屋必须如规划设施。
(三)样板房。出卖人为促销,常制作样板房以吸引消费者。但这属于凭样品的买卖。在样品买卖中,出卖人应担保其交付标的物与货样有同一品质。《合同法》第186条规定:凭样品买卖的当事人应当封存样品,并可以对样品质量予以说明。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应当与样品及其说明的质量相同。而样板房其应担保其他所售房屋与其同样的品质。一般样板房都进行了装潢,对于装潢是否属样品,这应视出卖人如何处理而定,如出卖人在样板房内或有关附加说明中,明确装潢仅为参观所需,而不属样板之列,则装潢不具有样板效力,若出卖人未予明示,则买受人有权将其视为样板之列,出卖人对买受人取得的房屋应尽相同标准进行装潢。如何对待样板房的隐蔽瑕疵,购买者的房屋是否也允许有此瑕疵?这里所指隐蔽瑕疵,是指买方尽交易上的注意未能发现的、且非卖方故意不告知的瑕疵。《合同法》第169条规定:凭样品买卖的买受人不知道样品有隐蔽瑕疵的,即使交付的标的物与样品相同,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的质量仍然应当符合同种物的通常标准。这样的规定类似于《美国统一商法典》第2—213条规定的“适销性品质”,即:(1)合同项下的货物在该行业中可以无异议地通过检验;(2)如果出售的货物是种类物,则卖方所交的货物应在该规格范围内具有平均良好品质;(3)货物应适合于该商品的一般用途;(4)除非允许有差异外,所有货物的每一单位在品种、品质和数量方面都应当相同。因此对于样板房隐蔽瑕疵,如果买受人购买时并不知晓,买受人所购房屋的质量仍应按同种物的通常标准处理。
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认定规范
[关键词]海绵城市;房建工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人口聚集给城市房建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的理念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经过科学的设计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应用于房建工程,一方面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极端天气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1]。
1海绵城市的含义
海绵城市是我国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借助相关的配套设施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移,避免突发的极端天气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我国为了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专门制订了相关的政策。在房建工程中落实海绵城市的理念,需要从房建工程的多个方面来进行落实,其中主要包括构建生物滞留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施工地点的生态环境,构建宜居的居住环境[2]。
2在房建工程中构建生物滞留系统
生物滞留系统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系统,如图1所示。生物滞留系统是海绵城市中房建工程的重要一环,后续维护时需要注意生物滞留系统表面积、土壤渗透率系数及成层土等效渗透率系数以及排空时间控制。生物滞留系统表面积应根据GB51174—2017《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由生物滞留系统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出Af=V/[fmt+dbcnr+dp(1-nz)]。其中Af是指生物滞留系统表面积(m²);V是指调蓄容积(m³);fm是指土壤入渗率(mm/h);t是指降雨历时(h);dbc是指生物滞留系统种植层和砾石层的总厚度(mm);nr是指种植层和砾石层平均孔隙率;dp是指生物滞留系统表面蓄水层厚度(mm);nz是指植物横截面积占蓄水层表面积的百分比。结合公式分析可知,降雨的下渗量、畜水层的蓄水量以及种植层和砾石层的蓄水量直接影响生物滞留系统表面积的大小。土壤渗透率系数及成层土等效渗透率系数也是生物滞留系统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参数,生物滞留系统是多层结构,不同层的填充物不同,渗透率系数也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表达生物滞留系统的渗透率问题,提出了等效渗透率系数的概念。等效渗透率的计算公示如下:ke=(dp+ds+dg)/(ds/ks+dg/kg),公式中ke表示等效渗透系数(mm/h);dg表示砾石层厚度(mm);kg表示砾石层渗透系数(mm/h)。借助土壤渗透率公示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优化生物滞留系统,更好地实现反硝化功能。排空时间控制是生物滞留系统运行维护的重要参数,由于生物滞留系统运行过程中土壤渗透率系数可能随着时间而减小,也可能因为植物根系的生长而增大,因此无法通过控制土壤渗透率系数来有效控制排空时间,一般是借助系统底层的穿孔排水管来控制排空时间。穿孔排水管的设计需要借助公式a=V/[tfCdg(df+ds+dg-hs-hg)]来实现,其中a表示开孔面积(m²);Cd表示孔口流量系数;g表示重力加速度(m/s²);df表示生物滞留设施表面层平均蓄水厚度(mm),df=dp/2;ds表示生物滞留设施种植层厚度(mm);hs表示种植层水头损失(m),可借助hs=kdds/ks计算;hg表示砾石层水头损失(m),可借助hg=kddg/kg计算;kd表示生物滞留设施外排能力(mm/h);dg表示生物滞留设施种植层厚度(mm);ks表示种植层土壤渗透系数(mm/h)。通过以上几种公式结合房建工程的实际需要就可以设计科学的生物滞留系统。以某生物滞留系统表面积计算为例,该系统服务面积为2000m2,雨量径流系数为0.6,设计降雨量为25mm,设计蓄水层厚度250mm,种植层厚度为400mm,平均孔隙率为25%,设计渗透系数为25,砾石层厚度为250mm,设计渗透系数为250,平均孔隙率为40%,排空时间不得超过24h,且不得低于12h。则其调蓄容积为V=2000m²×25mm×0.6=30m³;假定降雨历时3h,则其表面积Af(1)=30m³/(25mm/h×3h+400mm×25%+250mm×40%+250mm)≈57m²,Af(2)=(30m³×400mm)/[25mm/h×(250mm/2+400mm)×24h]≈38m²,取其中较大值为该系统的设计表面积。
3在房建工程中构建雨水收集系统
海绵城市也被称为“水弹性城市”,因为海绵城市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灵活性以及对雨水造成的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因此在房建工程中要注重构建起雨水收集系统,下雨时,它会吸收、存储、渗透和净化水,并根据需要“释放”存储的水。因此一套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应该包括雨水的收集、预处理、储蓄、净化、控制以及污水处理回用系统[3]。房建工程中的雨水收集需要通过提高人工铺设地面的渗透率来实现,比如常见的透水混凝土,在公共场所路面施工时大面积采用透水混凝土可以有效保障雨水渗入地下。在透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摊铺之后7d之内不得行走,避免混凝土内部的连接受力破坏;同时在混凝土终凝前要注意洒水养护。雨水的预处理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对雨水收集系统中所收集的雨水中对环境有污染的一部分弃流,从而消除雨水中包含的土层废弃物。雨水的储蓄系统需要结合当地的降雨量来设计,其容积一般约为平均降雨量的1.5倍。雨水净化系统是指借助物理、化学方法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过滤除菌,经过这些步骤的雨水可直接流入收集池,收集池中应设立液位显示器用于对水位的实时检测。雨水控制系统是指能够对整个雨水收集系统进行检测和控制的系统,借助这套系统用户可以实现整个雨水收集系统的自动化工作,避免因降雨量过大导致的雨水收集系统异常的情况。污水处理回用系统由污水处理系统和回收利用系统两部分构成。雨水储蓄系统历经长期的浸泡,蓄水模块表层会粘附很多的污渍,此时可利用水的冲压冲击力开展內部清理,并将废水根据污水泵排入园林市政工程管网;为考虑使用人的多元化要求,依据雨水的储蓄量,个性化、针对性地设计雨水回收系统方案,以控制操纵系统的数据信号命令为准,利用离心水泵将清洁后的雨水送至各水点,如道路两旁绿化用水、园林景观用水、消防用水、地下室自动洗车等场景。
4基于自然环境开展房建工程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房建理念,借助海绵城市人们可以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布局构建宜居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向有2个。(1)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人类活动对其造成不良影响。(2)通过人为干预,恢复和修复已经被严重破坏的生态。在对人口稀少地区进行开发时,需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人类活动对其造成不良影响。以某开发区的建设为例,开发区占地面积约20km2,年平均降雨量为665mm,开发时为了保护环境专门在居住区、商业区、公园区之外开辟了生态保护区。其中在商业区建筑物密集,不利于采用促渗,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居住区要从促渗减排两方面入手;公园区可以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开展雨水的净化调蓄;生态保护区以水源涵养为主[4]。人口密集的城区原本的生态环境已经被严重破坏,通过人为干预,恢复和修复已经被严重破坏的生态,是房建工程的主要设计方向。以北京某安置房项目为例,工程建筑面积约18.9万m2,除了配套的住宅楼外还配备有相应的海绵设施安装和绿化种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利用雨水。首先是借助雨水调蓄池、透水铺装等方式收集雨水,其次是利用下凹绿地、植草沟、环保型雨水口等方式对雨水进行储蓄和净化,最后再通过给、排水管路将处理后的雨水应用于道路洒水、绿植灌溉、工业生产等各个方面。在此项目中硬质屋面面积9664m2,雨量径流系数0.9;沥青路面5796m2,雨量径流系数0.9;硬化铺装1985m2,雨量径流系数0.9;透水铺装7056m2,雨量径流系数0.4;普通绿地9329.5m2,雨量径流系数0.15;下凹绿地面积9329.5m2,雨量径流系数0.15;经过合理的规划,该项目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0.49,完全符合DB11/685—2013《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要求。
5结束语
海绵城市下的房建工程必须考虑到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开展房建工程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自然环境。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绿色能源充分应用于房建工程中,将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房建工程的考虑范畴。
参考文献
[1]侯毅攀,马骞,牛兆丰.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在房建项目中的具体应用[J].砖瓦,2021(4):58–59.
[2]程习刚.“海绵城市”理念在通州区某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究[J].建设科技,2020(7):55–58.
[3]陈传帅.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在房建项目中的具体应用[J].城市住宅,2020,27(4):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