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第1篇: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 借班上课

“借班上课”顾名思义,就是借用其他班给其他学生完成自己的教学活动。如今,“借班上课”经常成为优质课、公开课考量教师的重要途径。因为“借班上课”不仅能如实地反映任教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教材的剖析能力,当堂的随机应变能力,预计和生成的能力等,更实现了比赛的相对公平和公正性。

作为青年教师,当面临着要上一节“借班”课时,心里总是有点焦虑。平时依赖的教学习惯用不上了,原本的师生之间的默契不存在了,那些善于积极配合你的学生不见了。我们怎样按照教学思路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如何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摆脱唱独角戏的尴尬,让生硬的教学变得自然流畅?

一、上课前,我们需未雨绸缪

1.备教材,我们需要精心。拿到课题,我们不需要急于想怎么上这节课。我觉得前期备课时,可以有选择地观摩一些优秀课例的视频。在多种课例中寻找亮点,寻找你可以借鉴的地方。别的老师的一个开场白,一个过渡,一个设计,说不定在你脑海里能激起千层浪,获得不少绝妙的灵感。

然后我们再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吃透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借班老师由于对班级整体水平不是特别了解,我们备课时需要多一份精心,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年,我参加沿江七市7A unit6 Reading What eat and how we live 优质课评选时,在处理Reading的时候,既有偏基础的判断题,填空题,根据图片问答题,也有设置一定障碍的文字问答题,思维导图和话题讨论。学生可以根据现有水平,有选择地完成Lever1,Lever2,Lever3和Lever4这些任务。我们在设置任务时,绝不能以偏概全,要突出灵活性,不要限定在某一个框框里,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备学生,我们需要细致。由于面对的是不认识的学生,我们对学生不了解,甚至叫不出一个姓名来。那我们能做的是充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心理特征,比如初一活泼,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参与到课堂,并且喜欢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初三的学生就相对成熟很多,一般的问题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提的问题,抛出的讨论,都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我在常州借班上七年级的那节课时。我获知该学校是一所知名的民办学校,生源比较好。所以设计课时,我会在以课本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深度的拓展和延伸,并且设计多样性的活动。并且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我美国住家Sam和我的合影来导入,介绍自己在美国游学的生活经历,并且介绍肥胖的Sam饮食生活。在后来的环节中,既有我的学生VCR介绍她的饮食,也有Sam的来电,需要得到同学们关于饮食生活方面的建议。同学们看到我的学生的视频,和Sam的电话求助,都特别感兴趣,他们诚挚地和我的学生进行饮食方面的对比和给Sam减肥方面的建议,整个过程顺畅自然,不矫揉造作。我们在借班上课的时候,如果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们还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拉近师生关系,建立默契的关系。当然,在上课之前,我们需要谦虚诚恳地与所借班级的任课老师多进行交流互动,多听听任课老师的意见和想法,多了解整个班级的大体情况,从而可以帮助调整你教学设计和节奏。比如,有的班级比较沉闷,你就需要在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方面进行有效设计;有的班级太活泼,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地局面,那我们要考虑好,如何让他们收放自如。

3.备过程,我们要留有余地。虽然我们在备课时已经把整个教学过程都已经设想好了。但是我们在借班上课时,仍要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手段,我们要持续性的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中传递过来的信息,并根据他们的掌握情况适度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当学生蹙眉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及时降低难度,搭起台阶呢,让W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完成思维的一次次飞跃。我在准备7A unit6 Reading这节课时,先在我们学校选了一个班级进行借班上课。我原本的设想是,通过了解Kitty和Daniel的饮食生活方式,让同学们做6个英文问卷调查,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但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回答问题也是磕磕巴巴的。我上课的时候,就把这个环节换成,让所有的学生起立,要求眼睛闭起立,双手垂下,单腿站立,看同学们能坚持多久。并且告诉他们“If you can keep long,it means you are very healthy. ”当孩子已经坐了25分钟后,让他们站起立做这么一个游戏。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以至于后面的环节的推进顺畅地出乎了我的意料。后来评课时,听课老师也对我的这个选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备课时多一个选择,就是多一种可能。如果我们经常基于学生考虑,不那么死板地推进自己所定的计划,真正地落实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时就算完不成既定任务又何妨?

二、上课时,我们心要热,头要冷

1.与学生真诚互动。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与新的学生建立感情,我们要进行“感情投资”。利用好课前五分钟的谈话互动,可以有效地拉近彼此的距离,沟通师生的情感,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点燃学生学生求知的火把。上课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说“请你”,不要说“你说”。让学生看黑板的时候,我们把身子蹲地低一些,把头侧向一边,这样就不会遮挡任何一个孩子的视线了。请他们回答问题时,不管回答的正确与否,都要给与正面的回应和引导。我们不能只关注那些在课堂中积极活跃的孩子,将其他学生则变成“伴唱”的。因为每个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策略上的表现不尽相同,他们有各自的不同的认知风格。比如有的学生爱听老师讲解,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喜欢和别人热烈讨论,有的学生却喜欢独立思考。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兼顾多种认知风格的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兼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认知风格学生学习的需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尊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自己的课上像隐形人般存在,在别人的课堂上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还不够。我们借班的老师,不能因为是借班上课,只关注于自己环节的推进,不要以为心中的答案已定,提问也好,互动也罢,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这样的目标明确,急于求成,往往会给人生硬的感觉,整个课堂也会给人索然无味的感觉。我们需要投入的是真情实感,因为教与学本来就是一种真情的互动。

2.与学生有效互动。我们在借班上课时,有很多老师害怕学生回答不出问题,造成尴尬和沉默的场面,往往会问一些停留在知识点表面的问题,或者只是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这样往往会导致无效和低效的互动。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会削弱外校老师的权威性。所以我们设置问题应该以文本为基础,面对学生当下的生活,并自觉地从教师自己的生活体验转向学生当下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听过一节《过去进行时》的借班上课,授课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上课开始,她接到了外教Sophia的电话求助,她的项链丢了。然后通过大屏幕显示昨天她各个场景活动的影像。上午她在给学生上课,中午她弹了钢琴和喝了咖啡。下午1:00-2:00她去球场打球了,晚上又和朋友去逛街购物了。看完录像之后,老师的问题是:What was she doing in the morning/ at noon/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并且帮助Sophia猜测项链有可能是什么时候丢的,最后发现原来Sophia的项链是打球前提前放到了包里。然后授课老师又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联想到自己昨天或者上周日各个时间段的活动情况,并且进行互问互答,让师生之间迅速了解彼此。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消除了原来的紧张感,又很自然地过度到《过去进行时》的教学中来。试想一下,如果借班老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对Reading进行Skim或者Scan,恐怕很多学生都会觉得索然无味。

在上课时,面对陌生老师的提问,有些孩子会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显得局促不安。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借班上课时,可以适当地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来进行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当个别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不能够理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同伴交流,以兵教兵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升他在陌生老师面前的自尊心以及后续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表现欲等。

3.突发意外妙解决。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借班上课往往都有充分地准备,但是当意外来临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六神无主还是草草收场呢?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名教师的课,课上到一半,竟然停电了,放到一半的视频顿时变成了黑屏,所有人的眼睛齐刷刷地看着那位老师,我心里也不禁想,完了,接下来怎么上呢。那位老师微笑地调整了一下说“I think God wants to play a game with us,never mind . I think we can also have fun.”后砟歉隼鲜Γ通过他精湛的口语,到位的肢体语言,机智地问答,有效地互动,精美的板书获得了满堂彩。这节课让我获益匪浅,我佩服那位老师在遇到突况时的泰然自若。那位老师的话至今还清晰在我脑海里:在遇到突况时,首先需要冷静的头脑,不能慌了自己的阵脚。因为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机智地对付突发的场面。

三、结语

有人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借班上课由于它的特殊性,缺乏师生间长时间的情感互动,和充分了解,总会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之处。所以上完课,我们也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层面的反应。自己也应该虚心地向听课老师征求意见和反馈,对自己的这节“借班上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更胜任于平时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颜鹏.“借班上课”显艺术,体育课堂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7):173-173.

[2]李镇西.话说“借班上课”[J].人民教育,2002(3):42-43.

[3]陈凌霄.教师借班上课时的课前谈话艺术[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105-109.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