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谎言的背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父亲生病住进了医院,和他一个病房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因为我们是当地人,前来探望的亲戚朋友络绎不绝。邻床的老头来自外地,只有老伴每天陪护照顾,与我们这边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一天,老头和老伴出去散步,父亲让我给他编发这样一条短信:“各位亲朋好友,我已病愈出院,请勿再来看望。感谢大家对我这段时间来的关心和问候。”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我十分不解,父亲笑着解释道:“这几天来看我的人很多,因为他们都在当地,看我一趟很容易,可邻床的这位病友,亲戚朋友来一趟不方便,人相对就少些。对于病人来说,这或多或少是一种失落,咱们的热闹对对方也许是一种无形的刺激。再有就是病房里需要安静,咱们每天人来人往闹哄哄的,既影响别人休息,容易引起反感,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听了父亲的话,我恍然大悟,更为父亲的细腻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所打动。人生病了,能有人来看望,是对病人最好的心灵安慰,可父亲为了照顾别人的感受,宁愿用谎言的方式来阻止对别人的刺激和影响,让听到这番话的人怎能不心生感动、温暖和敬意。
二
有一年,单位建办公楼,我负责现场质量管理。在工地上待的时间长了,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正值盛夏,工地上干活的人多半短衣短袖,一个个胳膊、脸庞晒得黑黑的,唯有那个小伙子,每次见他都是长衣长袖,好像一点都不怕热,皮肤也比别人白许多。
一次,遇见他和几个工人在太阳下干活,其他人着衣凉爽倒还好,只有他满头大汗,上衣后背湿了一大片,就这,还不肯把袖子卷起来。他们休息时,我笑着问他,怎么不和大家一样穿凉快些。还没等他开口,已有人起哄:“人家是怕晒黑了,像个大姑娘一样,每天还往脸上抹防晒油呢!”话音刚落,大家笑成一片。他的脸红红的,低着头,也不争辩。看他如此尴尬,我便岔开了话题。
之后不久,有一天,我在楼道里听见有人打电话:“妈,我一切都好,我们办公室有空调,一点都不热,我工作也不累,轻松得很,你放心好了。”转过弯,打电话的正是那个穿长衣长袖的小伙子,看到我,他表情讪讪的,点点头,默默地离开了。我本想叫住他,但想了想,还是没吭声。难道他的家人不知道他在工地上干活?他又有过怎样的人生经历呢?也许他曾有过一份体面的工作,只是其间发生了一些变故,他不想让家人知道,不让知道的原因,大概是不想让家人为他担心吧!就在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他穿长衣长袖、抹防晒油的原因。是的,他的确害怕自己被晒黑,要不然,当他出现在家人面前时,他说的那些谎言岂不都露馅儿了!
三
菜市场,听见两个老太太在争论,一个说:“社区老年餐桌不是一天只收5元钱吗?你怎么能说是7元?”另一个说:“是7块钱啊,我女儿交钱时我看见了,我上个月吃了21天,总共交了147元钱,你算算。”“你肯定看错了,我的钱虽然是儿子每月交,可他说一天只收5元钱,他还能骗我?”……两人争得互不相让。担心她们看见我叫去对质,我赶紧快步走开了。
妈妈的心像断线的风筝
1992年5月,家住湖北荆门市的杨原和陈芳踏上婚姻红地毯。杨原在某机关工作,陈芳是一家商贸公司的文员。
次年8月,女儿小叶子出生了。9个月大时,小叶子呢喃着喊出第一声“妈妈”;一岁两个月蹒跚迈步;她最喜欢玩的游戏是“点名”,唱歌一样地问:“爸爸爸爸你在哪儿?”她最喜欢的玩具是串塑料做的钥匙,上面挂着三把彩色钥匙,她拿着钥匙满屋子跑,妈妈问她“拿钥匙干什么啊?”她会认真地回答说:“回家。”
1996年5月5日,一个令陈芳痛彻心肺的日子。
这天,陈芳带着小叶子来到漳河水库附近玩耍。陈芳买来一个蝴蝶风筝,小叶子很喜欢,不停地拍巴掌,一个劲儿地要求妈妈将风筝放得高一些,再高一些。陈芳奔跑起来,大概五六分钟吧,她将手中的线全都放完,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她跑回原地时,小叶子不见了。
陈芳不由自主地手一松,风筝越升越高,飘远了。她脚步慌乱,赶紧问不远处的商贩:“看见一个3岁大的小姑娘了吗?”她张口结舌了半天才说清楚女儿的模样:“我女儿眼睛很大,穿件粉红色衬衣,蓝色的裤子。”商贩们都摇头,说没注意。
陈芳大脑一片空白,声音嘶哑,头发不知什么时候散开了。杨原接到寻呼,匆忙赶来了,拉起妻子去报警,民警问:“有孩子的照片吗?”夫妻俩面面相觑。他俩老早就说要给孩子照相,因为工作太忙一推再推,原本想3岁生日时带她去照艺术照的,现在才发现,家里居然连一张女儿的照片都没有。
报过警后,杨原赶紧通知亲戚朋友,大家分别去附近县市寻找小叶子。陈芳拦了一辆的士就往最近的荆门长途客运站赶。20公里的车程她不停催司机:“快点快点,我女儿要被人拐走了。”司机风驰电掣地赶到汽车站,正好一辆开往宜昌的长途车出站。陈芳疯了一样扑了过去,死死抓住门框不放,就那样被车拖了好几米远,司机吓得赶紧停车,大声训斥她,她也不理,冲上车前前后后地喊:“小叶子,小叶子。”小叶子不在车上,陈芳颓然地下了车……
近20位亲戚朋友在宜昌、当阳、钟祥等各地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搜寻了5天5夜,然而,还是没找到小叶子。陈芳嘴里全是水泡,5天后,她被送进医院打点滴和镇定剂。
病愈后,陈芳离开了家,她要去寻找丢失的孩子。她第一站去了重庆奉节,然后又赶到万县,最后还去了四川达县、渠县等地。半个月里她几乎全在长途车上度过,渴了喝口自来水,饿了啃个馒头。她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傻傻地到一站就下车问客运站的售票员:“5月5号或6号,有没有看见一个3岁左右的小姑娘被人带到这里来?她有一双大眼睛,穿粉红色衬衣蓝色裤子。”这样大海捞针地寻找徒劳无功,所有的人都爱莫能助地看着她,摇了摇头。
陈芳不得不回到家里,家里特别安静,往常小叶子在各个房间里跑来跑去,一片欢声笑语,现在孩子不见了,家成了死气沉沉空洞洞的“坟墓”。杨原握住妻子的手,忍了很久的热泪终于淌落下来。陈芳扑进丈夫怀里号啕大哭:“是我将小叶子弄丢的,她在哪里啊……”
陈芳辞掉工作,此后两年时间里,她几乎每个月都出去一趟,寻找小叶子。因为没有孩子的照片,她复印了上千份的寻人启事,除了传呼号外,这样写着几句话:“小叶子,3岁,娃娃头,大眼睛,1996年5月5日在湖北荆门漳河水库走失,走失时身穿粉红衬衣蓝裤子。恳请好心人送她回家,愿倾家荡产重谢。”
1997年8月的一天,陈芳突然接到民警的电话,说武汉一家福利院收留了一个被拐骗的女孩,也是三岁多,请他们前往辨认。
陈芳再次燃起希望。女孩真像小叶子,也是童花头、大大的眼睛,杨原几乎要脱口而出喊一声“小叶子”了,然而,她不是他们的女儿,她的嘴比小叶子的大一些,皮肤也黑一点。
杨原失望地摇摇头。福利院老师叹了口气,这时陈芳却站了起来,跑上前一把抱住女孩,将孩子紧紧搂在胸前,大哭起来:“小叶子,我的女儿,妈妈带你回家。”杨原和老师赶紧上前将她拉开了。
坐在回荆门的汽车上,陈芳望着车窗外一个正乞讨的孩子痴痴地说:“你看,我们的小叶子在讨饭。”杨原看了看窗外,那明明是个七八岁的男孩啊。他心如刀绞,摇下车窗,给了那乞讨的孩子10块钱,然后强行让妻子靠在自己肩膀上睡一觉。陈芳也不挣扎,就靠在他的肩头。不一会儿,杨原就感觉到肩头一片清凉,T恤全被妻子的泪打湿了。
耳边传来妻子喃喃的自言自语声:“小叶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你4岁了,今天你过生日了吗?”
那一天正是1997年8月19日,小叶子已经失踪一年3个月零14天。
一封相约十年的陌生人来信
1998年3月,陈芳已经停止了漫无目的、徒劳无功的每月外出找寻,但只要接到哪怕看上去很缥缈的信息,她也必亲自前往,看个究竟。
这天晚上,当她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家里时,发现屋里一片黑暗。打开灯,她看见杨原孤独地坐在桌前,桌上摆着两个馒头和一碟咸菜,但几乎一口没动。
陈芳默默地坐在丈夫对面。杨原抬头看着她:“芳,你知道咱家还有多少钱吗?”
陈芳愣愣地看着他,杨原苦涩一笑:“我每月几百块钱工资根本不够开销,家里的几千块钱存款早用完了,现在我们已经借了大概一万块钱了。”
陈芳一惊。杨原走进女儿房间,从抽屉里翻出一撂车票、银行汇款收据摆到桌子上,一张一张摩挲着,那一站站路程曾凝聚着他们的希望,那一个个或陌生或熟悉的站名曾经都只代表着两个字――女儿。但如今,这叠车票、收据却只见证了这对父母的痛心与无奈。
半个月后,杨原带着陈芳来到离漳河水库很近的一条街上。杨原指着一间空置的铺子对她说:“就是这儿了。”陈芳没听明白,杨原说:“我从机关辞职了。我将咱家的房子抵押了3万块钱开了这家照相馆,明天我就去武汉参加一个短期摄影培训班,然后买器材回来。你的任务就是打扫和粉刷,还有,给咱们的照相馆取个名字。”
一个月后,他们的“五月五照相馆”正式开门营业。因为是5月开张,也因为小叶子是在5月5日这天走失的。
杨原每隔一段时间就在漳河水库边照一张照片,春天桃花灿烂,夏天柳树成阴,秋天柑橘累累,冬天白雪纷飞。他在照片后面注明时间,然后分别写上:爸爸妈妈思念小叶子。
照片越积越厚,可小叶子依然杳无音讯。
陈芳一直没能从失去女儿的打击中恢复过来。节假日是照相馆生意最繁忙的时候,她却丢下生意不管,一个人跑到小叶子当年丢失的地方坐着,眼睛警惕又空洞地在来来往往的孩子们脸上搜寻,有时会突然站起身,冲某个童花头、大眼睛的女孩喊一声“小叶子”,然后被既惊诧又生气的女孩父母责骂。杨原让妻子在家做家务,可她同样心不在焉,杨原不回家她就不做饭,自己也常常忘了吃,即使炒菜也总是将菜烧煳,家里衣服半个月才洗一次……因为担心她的安全,杨原只好将妻子带到照相馆,两人吃住都在那间小屋里。
有一天夜里,杨原醒来发现妻子不见了,慌忙四处寻找,发现她居然梦游一般往河里走,河水已经漫到脚踝处了。四月的漳水河乍暖还寒,陈芳冻得嘴唇直打颤,可她浑然不觉。杨原飞奔过去抱住妻子往岸上拖,她倒也不反抗,只喃喃说:“有什么意思呢?你说我这个把女儿都丢了的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杨原心里重锤撞击一般疼痛,他大声地想喊醒妻子:“你得活着,要不小叶子回来,她就见不到妈妈了。”
第二天,杨原带着妻子去了武汉一家医院精神卫生科,医生开了些抗抑郁的药物和镇定剂,然后告诉杨原:“给她找一个现实的替代品,让她转移注意力。除此之外,就只有等待时间慢慢过去,也许能够冲淡她的痛苦和思念。”
2000年5月5日这天,陈芳久已未用、却没舍得丢弃的传呼机突然响了,通知陈芳去拿一封信。电话是从一个公用电话亭打来的,电话亭主告诉陈芳,是位大概40来岁的妇女留下的信,请他转交。除了这位妇女说普通话,衣着得体之外,其他都不了解。
陈芳坐在漳河边一遍一遍地看这封信。信里字体娟秀,语气温和却也坚决:
杨原、陈芳夫妇:你们好。本来我是无颜给你们写这封信的,但愧疚感迫使我不得不写。你们的女儿小叶子,当然,她现在不叫小叶子了,她是1996年5月到我家里的,现在生活得很好,已经上一年级了。当时她还记得荆门,记得水库,记得放风筝,哭了一个月才好,现在大概都快忘了吧。我们夫妻都有正当职业,因为身体原因多年没有孩子,我们都非常爱这个女儿,并且会给她最好的成长环境,所以原谅我不能将她还给你们。但我真的心里有愧,整夜整夜做噩梦,特别是当我按捺不住好奇心来水库附近,从启事上找到你们之后。这几年,我来看过你们几次,我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你们可以再要一个孩子,而我们如果失去她就什么都没有了。你看这样好不好,咱们约定一个时间,就在2006年5月5日,我带她来水库这里,你会看见她已经长大成人。这样也许我的内疚会减轻一点,你们也能多少获得一点安慰吧。
一个同样痛苦的母亲
期待相见的那一天
那一天,陈芳很晚才回到家,杨原正埋头整理照片。
陈芳默默地坐到丈夫对面,拿出那封信递给他:“怎么办?”杨原一震,拿过信仔细看起来,陷入了沉思。许久,他开口了:“她一定有难以言说的苦衷,不过我相信小叶子遇到了一户爱她的人家,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陈芳“嗯”了一声,泪水缓缓滚落在脸庞。
一双宽厚粗糙的大手轻轻替她抚去泪滴:“不幸中万幸的还有很多,比如我们俩没有被这场横祸击倒,我们都还活着;我学会并且热爱摄影,现在还用这门技术来养家糊口,还清了外债。最重要的是,这几年过得这么苦这么难,但我们一直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我们没有分开……”
陈芳的肩头耸动着:“是你一直在鼓励我,而我做得很不好。”杨原掩住了她的嘴:“我们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得好好过下去,要坚持到看见小叶子的那一天,你说是不是?”
陈芳重重地点头,心里堆积了4年的冰山终于被暖流温柔地一点一点融化。是的,除了寻找女儿,他们还有那么多相爱的理由,他们是彼此最深的眷恋,他们还有繁花似锦的爱情,他们还将在秋天收获饱满的果实啊,为什么不勇敢一点、坚强一点活下去?
2001年11月,杨原和陈芳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了,因为生在秋天,因为生在橘园边,她的小名儿就叫:桔子。
陈芳几年来终于能够安稳地入睡了,只是有时还会梦见水库上空的蓝天,蓝天上有个随风飘舞的蝴蝶风筝,她在梦里不由地伸出手去,想握住什么,是的,她握住了一根绵长的线,那是系在风筝上的长线。这时陈芳会醒来,发现自己正握着桔子的小手,飘浮的心平静下来,她闻着女儿身上花一样的芳香,进入梦乡。
陈芳买来一个檀木箱,将小叶子的所有东西全装进去:衣服、鞋帽,用过的奶瓶,看过的小人书等等。最上面便是那封陌生人来信。偶尔她也会打开木箱,清新的檀香令她有片刻的恍惚,然后她含泪一笑。
转眼桔子已经4岁了,有一件事是杨原四年如一日坚持做的――每周都会给女儿拍一张照片。
2006年3月,杨原和陈芳买了新房。搬家的琐碎与忙碌让陈芳似乎没时间多想那个越来越近的约定日。然而越接近那一天,陈芳越感觉到内心的慌乱与挣扎:那位母亲会守约吗?她真的可以见到小叶子了吗?她该怎么办,上去相认还是流着泪离开?
2006年5月5日一大早,陈芳独自一人出门了。走的时候,丈夫和桔子都还没醒。
她站在漳河水库边耐心等待。太阳出来了,天空蓝得令人落泪,游人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多,放飞的风筝也越来越多。陈芳惴惴不安,心像小鹿一样乱蹦乱跳。
太阳越升越高,时间到了10点,正是10年前小叶子丢失的时间,陈芳觉得浑身战栗,快要支撑不住了。突然,天籁一般,她听到熟悉的呼唤声:“妈妈――”
陈芳抬眼望去,阳光正映照在朝她奔跑而来的两个人的身上,他们似乎披着金色的外衣,她眨了眨眼睛,再凝神望去,是的,他们跑来了,手里还牵着一只美丽的蝴蝶风筝,长长的线系在女儿手里,风筝在蓝天下灵动地舞蹈。
是的,来的是杨原与桔子,她的丈夫和女儿,她生命中最心爱的两个人。
一时恍惚,陈芳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夜里,陈芳独自坐在客厅里沉思,桔子疯玩了一天,睡得正香。杨原给女儿盖好被子走了出来,挨着她坐下。
陈芳眼里有泪,语气里有怨气:“你何必要用这样的方式欺骗我,瞒着我呢?让我抱了这么久的希望,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这样的打击岂不是更大?”
杨原握紧了妻子的手,掌心里传递着爱与决心:“是的,我当初请朋友来帮忙演这出戏时就想过,你也许会埋怨我的。但我还是不后悔,因为你不觉得吗?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快乐,有了新的希望与寄托,我们的事业有了成绩,搬了新家,我们感情深厚,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桔子。”
陈芳几乎要哭出声来了:“是的,我们过得很幸福,可是我们的小叶子呢?不知道她正过着什么样的艰难日子啊,我这个当妈的想着就揪心一样地疼,我内疚啊,我怎么能笑出来,怎么能够快乐呢?
“不,不是的。”杨原深情地看着妻子的眼睛,“你自己告诉过桔子,她和小叶子姐姐之间灵犀相通,能够感应到对方的快乐和痛苦。你是小叶子的妈妈,也一样能够感受。所以你要坚信,小叶子在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正和你一样,你快乐的时候她必然也在欢笑,她如果痛苦了,你会在这里分担她的忧伤。而且你一定要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相见,一家人会团圆的。”
6月1日儿童节,一个晴朗的日子,杨原与陈芳带着桔子去漳河水库放风筝,杨原在前面奔跑着迎风放飞风筝,陈芳牵着桔子在后面追赶着他,追赶着风筝。清脆的欢笑声飘得很远,场面无比温馨动人,有时几乎令陈芳产生错觉,仿佛她牵着女儿正追逐飞逝的光影与岁月。
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和责罚,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不可以说谎。
常常跟小朋友夸口说自己家里没有的玩具;偷偷把小朋友的玩具拿回了家,却说是别人给的;把妈妈的项链弄坏了,却矢口否认……当你发现家里那个天真可爱的宝宝说谎时,你可能感到震惊、难以置信,甚至怒不可遏。
孩子怎么学会说谎了?!这么小就会说谎了,以后还得了!怎么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要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谎言背后的原因。
形形的“大话”
据专家统计,孩子的700个谎言中,有67%是由于畏惧惩罚和怕被嘲笑,10%与孩子的想象、夸张有关,20%是故意说谎。
孩子的“大话”形形,说谎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我们大致可以分成无意的和有意的。
1 无意谎言
这类谎话大概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说过,它与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关:
说大话来满足愿望
“我家有一架真正会飞的飞机!”
“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多好多新玩具!”
孩子是最富于想象的,他的小脑袋瓜里充斥着天马行空般生动、逼真的想象,可是由于年龄小,他往往分不清愿望、想象与现实的区别,常常把想象当成现实,将愿望当作事实,“大话”就此出现了。应该说,这样的“大话”并不算真正的说谎。
此时此刻,这些“大话”正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小小心灵里的动机和愿望,无须责备,但可以引导孩子明白那不是真的。只要让孩子生活在诚实的环境中,到一定年龄时,他自然会结束这种无意的说谎。
记忆不准确
佳佳对小伙伴说:“一会儿我妈妈就要带我去买新衣服 。”事实上,根本没有这回事,妈妈只是昨天对佳佳说过:“如果你听话,下个月你过生日时就给你买新衣服。”
孩子因为记忆力不准确,经历过的事情往往记不全、记不清,回忆时便会用想象的内容代替记忆中不确切的内容,再加上孩子对于成人说的话理解程度有限,自己又难以准确地表达,在如此“力不从心”的状态下,说出来的话自然就像谎话了。
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说谎是不自觉的,并非故意,被“扣”上“大话精”的帽子实在是冤枉啊。
2 有意谎言
有些孩子的确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编织谎言,对这样的谎言,父母就一定要重视了。
满足小小虚荣心
当孩子看到别人有一件好玩具,就谎称自己家里也有或者有一件更好的,或是欺骗父母说老师表扬了他。这很可能是平时父母有意无意的言行激发了孩子的虚荣心,于是他以说大话来自我满足。
逃避一些事情
有时孩子因为内心的某种恐惧而说谎。如为了不去上幼儿园而说身体不舒服。逃避去幼儿园的原因可能是他被老师批评了、受小朋友欺负了或是不敢参加一些活动等等。面对这样的谎话时,父母应先搞清楚谎言背后的真正原因,及时帮助孩子解决他面临的问题。
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总是以打骂来惩罚,那么,为了逃避责骂,孩子就可能学会用谎言来掩盖事实,保护自己。比如“全盘否认”,极力辩解说不是自己的错误,如不承认打碎了盘子等;要么就“避重就轻”,只承认一部分错误,如明明打了小朋友却只承认轻轻推了一下;或者“嫁祸他人”,如说是别人把盘子打碎了。
模仿父母的言行
作为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父母任何不经意的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很多情况下,父母的说谎行为,包括所谓的权宜之计,都会成为孩子说谎的样板,潜移默化中把孩子变成了“大话王”。例如有人打电话来找爸爸出去,爸爸不想去,就推说家里有客人。孩子看在眼里,就会觉得说谎是对的。以后当孩子遇到类似的情景时,情急之下就可能会说谎。
当孩子有意说谎时……
当孩子说谎时,父母最应该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谎言背后的含义,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和责罚,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不应该说谎。
下面的例子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对待孩子的谎言。
妈妈在楠楠的口袋里发现一个没见过的玩具,就问楠楠:“这个玩具是从哪儿来的?”楠楠小声说:“小朋友给我的。”看到楠楠躲闪的眼神,妈妈很怀疑。于是,她蹲了下来,轻轻握住楠楠的小手,温和地说:“楠楠,看着妈妈的眼睛,告诉妈妈实话,玩具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只要你说实话,妈妈一定不会骂你。”
孩子是不是在说谎?敏感的父母会从孩子的表情、语言中发现蛛丝马迹,而要想让孩子说出真话,需要一定的询问技巧。楠楠妈妈的做法中值得借鉴的是:
语气亲切、温和。过于严厉、苛刻的问话方式只会吓得孩子更不敢说出真话。
保持目光对视。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谎对大人来说都很困难,何况孩子。父母看着孩子时,用眼睛传递信任和鼓励,很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防线。
鼓励孩子说真话。大部分情况下,孩子是因为畏惧惩罚而说谎,所以,向孩子保证他不会因为承认错误而受罚,是最重要的一步。当然,父母必须说到做到。
楠楠承认,自己因为喜欢这个玩具,所以就偷偷把它拿回家了。这时,妈妈把楠楠抱在怀里,说:“妈妈很高兴你对妈妈说了实话。喜欢别人的玩具,你可以请他借给你玩玩,但不能偷偷地拿走。那个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一定很着急,你说,是吗?”楠楠点点头。
后来,妈妈拨通了小朋友家的电话,楠楠在电话里小朋友道了歉,告诉他明天一定把玩具还给他。楠楠还准备把自己的一个玩具也带去给小朋友玩呢。
楠楠承认了错误后,妈妈做了很好的处理:
给孩子说真话以积极回应。
对孩子做错事和说谎的动机表示理解,并引导孩子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
启发孩子用实际行动弥补过失。
2、 广告总是在最精彩的时候出现,你总是在我爱的最深的时候离开。
3、 每一种创伤,都是另一种成熟。
4、 永远是个遥不可及的谎言,偏偏我就爱听这个谎言。
5、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
6、 我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想着你,你在我看不见的地方陪着谁?
7、 希望和信任是蜥蜴的尾巴,即使被切断,但它们还会再长出来。
8、 纠缠几年的两个人,就在几天前分手了,居然都笑着说拜拜。
9、 总想逃避你的眼睛,但我做不到。我不明白,为什么你就能勾起心中无限牵挂和无奈!
1、陈先生的恶意评论,是暗箭伤人。
2、这种恶毒的谎言完全是暗箭伤人。
3、这样一种恶毒的谎言简直是暗箭伤人。
4、偷偷告诉他老婆他有外遇的事是暗箭伤人。
5、陈先生是个暗箭伤人的人,所以他的朋友疏远他。
6、这种暗箭伤人的做法给新闻界带来了很不好的名声。
7、但英国幽默是按规则进行的搏斗,它决不暗箭伤人。
9、我们已经谈过这事儿。他很清楚作律师的总是会暗箭伤人。
10、并不是电视中描述得很离奇的暗箭伤人者和涉猎巨额融资者。
11、但那些卑鄙狡猾的懦夫却用暗箭伤人,不让人弄清箭从何而来。
12、他们说了他么们会支持我,但是事实上,他们却在背后暗箭伤人!
13、在露西的问题上,我们都认为你是错怪了她,她是从来不会暗箭伤人的。
14、我很爱我的女朋友,直到我觉察她告诉她所有的朋友我很蠢,()她真是一个暗箭伤人的人。
15、科学技术真是个莫测的怪物:它一只手递给你珍贵的礼物;另一只手又在背后暗箭伤人。
16、如果权势交锋,人们会说着“暗箭伤人”和“暗杀”;或者选举“大屠杀”;权利之路上“横尸遍野”还有“喋血”这些词。
17、魏玛共和国诞生于因战败遭受的屠杀的混乱之中,许多德国人将这场败局错误地解释为“暗箭伤人”,而这个羽翼未丰的共和国从一开始就孱弱乏力。
18、一年前,老王在中南山上求得暗箭一支,昨天在大街上与人发生口角,便顺势掏出此暗箭伤人了。
一、中学生说谎行为诱因分析
中学生说谎的诱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家庭教养、教师教育、学生自身等三方面。
(一)家庭的教养方式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惯用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认为孩子犯了错误不加以惩罚,孩子会记不住,继续犯错误,甚至可能越来越严重。这些家长以为打骂能让孩子长记性,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于是,只要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就必须惩罚。孩子为了不挨打,避免惩罚,在家长不断的打骂之下总结经验,久而久之学会了用说谎来应对,时间长了养成说谎的习惯。
(二)教师的教育方法
1.把学生说谎与品行联系起来。有些教师把学生说谎问题扩大、严重化,把学生说谎与品行联系起来,对爱说谎的学生抱有成见,贴上标签,认为学生现在不诚实,学会弄虚作假,道德品质肯定不好,长大后肯定没出息。还有的教师把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等行为看做学生品行问题,认为学生懒惰,没有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很少考虑作业是否过多,是否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没有想过他们可能需要的帮助。这些做法威胁到学生的心灵安全,学生为了应对,谎言就成了必然产物。
2.心理预设犯错学生一定会说谎。有些教师太在意学生行为的欺骗性,认为学生做错事后一定会用说谎来掩盖,在教育时,带着预设的情绪与学生沟通,学生从教师气急败坏的神态、语气和话语中能感觉到教师的愤怒和不信任,失去承认错误的勇气,并从心理上和教师自以为是的怀疑进行对抗,应付教师的盘问和审查,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说谎的心理体验,滋长了学生说谎和不信任的行为,遇事说谎的念头会根深蒂固。
3.没有为学生改正错误创造机会。有些教师将学生承认错误与犯错误同等对待,学生说了实话,承认了错误,没有为学生创造改正错误的恰当机会,而是继续对学生进行批评、惩罚,如写检查、罚写作业、罚站、罚做值日、请家长等等,施以更多更严重的责罚,令学生望而生畏。为了防止教师批评、生气,为了避免受到惩罚,学生下次犯错误时就会想方设法用谎言来掩盖事实。
(三)学生的自我保护
中学生在成人处于主导地位的环境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形形的问题,很多问题是他们难以解决的。面对成人居高临下的管教,他们丧失话语权,加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所限,他们不能准确、自如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在陷于无助的困境时,为了迎合成人的心理,为了保护自己身体、精神不受伤害,为了不在教师心中留下不好的或更不好的印象,为了维护在同学心中的形象,找个借口和理由说谎可以使自己得到暂时的安全保障,说谎就成为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总之,成人过于简单粗暴地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为了逃避惩罚,用说谎来保护自己,掩盖存在的问题。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说谎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使学生形成说谎的习惯。更为严重的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情绪,跟家长、教师作对,甚至做出过分的行为。
二、中学生说谎行为矫正策略
中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对其说谎行为我们要耐心、细致、正确地诱导,采取恰当的策略进行矫正。
(一)纠正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要注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孩子在未形成说谎习惯之前,如果说了谎,表明他有某种需求难以实现或正面临着挫折需要应对。此时,家长要小心保护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灵,孩子承认错误时要给予理解、鼓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同时要循循善诱,让孩子知道哪些要求不能满足,如何应付面临的挫折等,这样做的效果远比简单的惩罚和打骂要好得多。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信任
理解和信任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学生,才能真正信任学生;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的诚信。再爱说谎的学生长期面对无比信任自己的教师都不会无动于衷的,所以,教师要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和困惑,理解他们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理解他们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用自己的信任包容、感化学生,使他们从教师的理解和信任中看到希望,向友善、积极、健康的方向努力,最终获得教育的成功。
(三)对学生说谎行为不抱成见
中学生的说谎行为“是青少年不可避免的误区之一”。学生的谎言多数是无恶意的,有一些甚至是有益的谎言,背后有值得珍视的积极因素,如自尊心、进取心等,一味的训斥、惩罚可能会浇灭学生良知的火种。如果学生仅仅为了躲避惩罚或为了虚荣说了谎言,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他们品质有问题,给他们一个“不道德”的标签,“品质有问题”的结论,伤害其自尊心,而要了解学生说谎的动机,针对不同类型的说谎行为,针对错误本身“对症下药”。
(四)不要轻易揭穿学生的谎言
趋利避害是学生说谎的主要驱动力。揭穿谎言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说谎的危害,继而改正缺点。教师如果不加分析,无所顾忌地揭穿学生这种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就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使个别学生开始自暴自弃,说谎后不停地圆谎,导致说谎的能力不断提高,以致变成习惯。所以,如果不是非揭穿不可的谎言,不必在谎言的层面和学生较真、较劲,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急于把学生的谎言在众人面前揭穿,要“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以事实说话,通过多渠道发现、捕捉确凿的“证据”,从他们说谎的原因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五)教给学生矫正说谎的方法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对说谎的学生我们要就事论事,宽容而不姑息,不包庇纵容,也不把问题扩大化,既不让学生觉得说谎没什么,又不要因为责惩过重引起其他负面影响,要明确告诉他们说谎的害处和将要付出的代价,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给他们正确的做法和改正的途径。对于习惯性说谎的学生,要适当谴责或惩罚,帮助他们进行体验和感悟,学会承担责任。
(六)营造有利于教育的小环境
环境是说谎的重要诱因。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说谎行为背后的原因,营造有利于教育的班集体小环境,创造条件给学生留下自我解决问题的空间,因势利导,让其通过参与道德自我体验,心理辅导,同伴感染、启发,在群体中获得感悟、反思与内化,自我修复,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人格防火墙,抵御一切外在不良诱惑。对一些习惯性说谎的学生,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把握他们的心理动向,进而找到说谎的根源,从源头采取措施,长期地引导。
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虚伪,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等。别以为诚信只需要对别人诚信,对于自己,更需要的也是诚信,不自欺欺人,不做违背良心,有损人格,对不起自己的事。可是,谎言在我们身边却不鲜见。每个谎言的背后,总是以顾及面子,得取利益等原由。撒谎可能给了你暂时的利益,但那却严重地损害了你的人格。别总以为你的谎言“天衣无缝”,鸡蛋再密也有缝,总有一天,你将会露出马脚,到那时,就是你信用的丧失,人格的毁灭。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也是需要用点“善意的谎言”去鼓励,安慰他人,这种谎言跟损害人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想必“狼来了”的故事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一个小孩,单纯的放牧小孩,为了图一时开心三番两次欺骗山下的村民说狼来了,从而博取人们的同情,以同情来开玩笑,导师人们对这小孩产生不予信任的态度。结果,一天,狼真的来了,这个小孩声嘶力竭的大喊救命,然而,人们以为这小孩又在乱来了,于是给予不理睬的态度,结果不想也知道,这个小孩和一群羊就这样命丧狼口,这个放牧小孩的教训,何不给曾经撒谎过的人敲下一个深深的警钟。
在我们学生身上,诚信就更为重要,处为新世纪时代的我们,背负着振兴国家的重任,我们必须做为社会的榜样。然而,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诚实的行为却在学校频频发生,别以为这些都是小事,不用在意,从某个方面来看这确实是个小事,但是,深入的想想,这不是严重地损害了一个人的做人原则吗?如果,考试考砸了,但是这毕竟是自己完成的,这次考不好,下次再努力嘛!
中国呼唤诚信,有了诚信规则,大家才能无论内心愿意或不愿意,至少行为上要可信。
孩子从两岁起就开始尝试骗人,直到七八岁才能成功编出完美谎言。撒谎用不用打草稿,反映了儿童认知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管控系统的功能。这个系统跟成年后的自我决策和计划息相关。
正如世间万物皆有高下,谎言也分三等:三等谎言指鹿为马,混淆黑白;二等谎言蓄意欺人,隐瞒事实;一等谎言合情合理,首尾呼应。
能把一个谎话编圆,其难度绝对不亚于即兴创作一部小说。做一个诚实的人固然需要勇气,但同时也不需要太多智慧。
而要做一个高水平的说谎者,你不仅需要压抑自己想说真话的冲动,还得费神构思好让谎言前后一致。这就涉及管控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功能: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家公司,那么管控系统就是CEO。它从小掌权,在7个月―12个月的小婴儿身上就能观察到一些基本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它的能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脑科学研究者们猜测,它的核心办公场所大概位于额叶,负责制订计划、监督工作、达成目标、解决问题、制止开小差、打击拖延症。
一旦这个系统出了问题,就会出现如下症状:缺乏计划性、东西乱放、日程混乱、工作和娱乐时间无法区分、很难集中注意力、定了计划也不能很好地执行、无法决定从哪里开始入手工作、犹豫拖沓……
管控系统就是内心挥舞的小皮鞭,它绝对不会让人放松、偷懒,对它的测量也由一系列相当拧巴的实验组成。
首先是对抑制控制能力的测量,孩子们需要把大木块放到小桶里,小木块放到大桶里。
其次测量的是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复合能力。大部分人也许都被这种测试坑过:面对红笔写出的“绿”字,不由自主地回答这是个绿色的字。对还不太认得字的幼儿,当然不适合直接套用这个经典实验,但以同样原理改良的水果图片测试,就可以测出儿童是不是能有选择地调整注意力,说出正确答案。
还有两个关于偷看和撒谎的实验。第一次,研究者交给孩子一份礼物,告诉他们不要偷看,然后暂时离开。房间里隐藏的摄像机会记录孩子是否有偷看的行为。第二次,研究者让孩子根据叫声猜测背后的动物,创造条件引诱他们转身偷看,然后询问他们有没有作弊,那个动物是什么。同样,孩子的行为会被摄像机记录下来。对照来看就知道孩子有没有撒谎,以及说了谎之后,能不能保持镇定不露马脚。
通过这些测试,两位加拿大学者发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爱撒谎,撒谎水平也越来越高。正所谓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骗人也是需要勤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的技术活。而更重要的是,爱说谎话的孩子在管控系统的功能测试中表现得都相当好。
关键词:善意谎言 礼貌理论 语用功能 语用策略 言语行为
善意谎言这一语用现象属于非真实性话语研究范畴,它涉及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正如哲学家Nyberg(1993)认为,善意谎言是我们在礼貌情景下组织和建立世界,解决有分歧的人们之间团结合作等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善意的谎言”作为一种典型的言语行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逐渐得到了一些语言学家的关注。现实中善意谎言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出现非常频繁,在许多时候它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善意谎言是间接的语用策略,重视和应用其语用功能有助于发展和谐、团结和互助的人际关系。因此,本文基于说话人视角描述解释善意谎言的语用功能,研究善意谎言这一言语行为如何为人们使用与理解及其使用的合适性和得体性。
一、善意谎言
谎言就是不真实的话。谎言与人类共生,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不止一次地经历过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人的撒谎。但谎言并非都是用来欺骗别人谋取利益的。善意谎言(白谎)是谎言的一种。善意谎言以利他主义为目的,通常因遵守亲情、爱情、职责、职业道德原则和一些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而发生。辛菊根据谎言于己于人的利害关系区分了9类谎言,其中包括于己有益,于人无害而有益(双方受益);于己有害,于人无害而有益(舍己为人);于己无益亦无害,于人有益而无害(安慰病人)等。[1]钱冠连则把言语假信息分为利害假信息与功能假信息。其中利害假信息包括施害假信息和施利假信息。施利假信息是自己明知所输出信息是错,却仍发出给不知情的接受者,造成有利于或至少是无害于对方的后果。其中,英美人称之为white lie的,即属后者。[2]可见,白谎具有一般谎言的共性,即在语义上是不真实的陈述,也有自己的个性,即对听话一方是有益的,是维护对方积极面子的。[3]
在日常交往中,最起码的礼仪礼节的准则,要求有良好教育的人,表现出言谈得体、礼貌客气。出于礼貌应对的谎言在道德上是允许的,这类撒谎是出于礼貌,是待人接物的一种技巧。语用学观点认为善意谎言是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却在某种语境中更加利于交际的言语行为,是一种语用策略。在语用学视角下研究善意谎言,最主要的是运用礼貌理论对善意谎言做出解释。
二、语用学相关理论
(一)人们如何通过具体的语境知识来弄清楚说话人背后的意图和说话人怎样让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等问题是会话含义理论解释的问题。合作原则是重要的会话准则,指导人们为了达到成功的交际,如何去进行言语交际。善意谎言是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特例,其会话含义利于交际。但合作原则不能解释人们使用间接语言的现象,Leech的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掀起了礼貌研究的。
(二)根据礼貌理论研究,善意谎言就是研究我们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现实。在语用学领域,礼貌具有独特的理论内涵。虽然不同的语言学家对礼貌的解释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贡献和局限性,但礼貌策略、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早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了三大礼貌理论为论据来进行论述。Leech的礼貌原则认为,礼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态度,涉及双方即“自身”和“他人”,其核心“使自身受惠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使他人受损最小。”Brown & Levinson提出“面子保全论”,在他们看来,礼貌就是“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他们的礼貌概念本质上是策略性的,即通过采取某种语言策略达到给交际各方都留点面子的目的。顾曰国根据Leech的礼貌准则和汉文化中的德、言、行的礼貌要求,提出“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和温文尔雅”礼貌四项基本要素。这三种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和文化背景解释了善意谎言这一言语行为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证明了其在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三)对善意谎言的研究离不开特定的语境因素,否则人们就不能恰当地理解说话人在语境中所传递的交际信息。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本文主要考虑了三种语境因素:个体差异、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毋庸置疑,不同的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善意谎言所持的态度以及谎言的形式,由于不同的形式能够体现相似的功能,所以本文的重点放在了论述善意谎言的语用功能方面。
三、善意谎言的三种主要语用功能
策略是礼貌的根本,礼貌地使用语言就意味着策略地使用语言。善意谎言就是策略的具体体现,它顾及到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目的是传达一种潜在的真正意图。
(一) 善意谎言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具有产生言外之力和有效言后之果的功能。它能够把本质上不礼貌的指令类言语行为转化为礼貌的表达方式,也能够使说话人得体地表达承诺,还能让说话人委婉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1.缓和指令类言语行为
指令类的言语行为表示说话人不同程度地指使听话人做某事。邀请,建议,坚持,命令都属于这类以言行事行为。为了减轻这类行为的不礼貌性,通常我们采用改变语调,用个“请”字,还有一些诸如和人商量的口气如“你能做…么?”然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或是一些特定的人,这些方法就不一定能起作用。善意的谎言就发挥了它的语用功能。
再如,人们在交际中要考虑的面子有正和负两个方面。所谓正面面子,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这种愿望一旦获得满足,正面的面子就得以保留。所谓负面面子,指有自主的自由,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而使自己感到丢面子。说话人向听话人提出建议,劝告,认为听话人该做某事或不该做某事就意味着使听话人的负面面子受损。
2.使说话人得体地表达承诺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单位下班比较晚了,甲主动提出开车送乙,乙知道甲就得改变平时回家的路线了。所以甲就编了个借口。
甲:太晚了,我送你!
乙:行么?你就得改变平时回家的路线了。
甲:没关系,正好我要去办点事,就得走这条路。
乙:那太谢谢啦。
甲要送乙,符合使人受惠最大的准则;乙觉得给甲添麻烦了,不想直截了当地让甲去,乙的言语行为符合尽量使他人受损最小;甲在言辞上尽量使自身受惠最小,减少自己的付出,最后乙接受了甲的帮助。甲的善意的谎言符合顾曰国提出的带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中的德、言、行准则――有效地解释了这种会话现象,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4]。
3.让说话人委婉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善意的谎言可以被用作一种既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又保护自己、避免冲突、改善关系的策略。
A:我新买的衣服,怎么样?
B:我眼光不行,不懂审美。
根据“面子保全论”, B不欣赏A的衣服,但又不愿意直接品评,避免伤害A的面子,宁可牺牲自己的面子,用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来避开说衣服难看,表现出人际交往之间的一种礼貌。
(二)善意谎言还具有应酬功能
言语交际中,人们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还依靠语言来创造一种和谐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寒暄中经常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出于礼貌的考虑,使用善意的谎言,如“你今天可真漂亮!”,“你看起来可真年轻!”。在西方社会,尊重他人隐私是礼貌极为重要的体现,符合西方社会文化的要求。[5]通过语言来表达礼貌是最常用的手段,它的确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语用原则。
(三)人际功能。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总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为了尊重对方,说话人要适应语境采取一些恰当的交际策略以示礼貌,来求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善意谎言语用功能的积极意义是用来建立、维系、发展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善意谎言的实用价值体现在话语的合适性之中。正如何自然所说,话语的合适性与命题的真假没有必然联系。合适的话语,其命题不一定都“真”;命题为真的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下可能是不合适的。本文基于礼貌策略研究说话人视角下的善意谎言,认为人们言语交际强调合适性是善意谎言存在的基础。
当然,从语用角度对善意谎言展开研究,不仅要讨论善意谎言的积极作用,而且也要注意到善意谎言的消极方面。莎士比亚另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热恋中的朱丽叶,本想以诈死哄骗自己的父母亲,想不到也骗了罗密欧,酿成一出悲剧。当交际双方把信息的交流看作是高于一切的合作性活动时,礼貌原则要让位于合作原则,这就意味着任何出于善意的谎言都要让位于真话了。
四、结语
善意谎言研究涉及伦理、心理、语言和社会文化等因素。本文基于语用学中的礼貌理论,结合善意谎言的实例,适时地分析其功能,着重研究了说话人如何使用善意谎言来表达自己意图的问题。 善意谎言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的一种语用策略,比直率的真话更得体、礼貌,重视和应用其语用功能有助于发展和谐、团结和互助的人际关系。善意谎言这一语用策略对外语教学来说,其现实意义不容忽视。因为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习者的性格是影响其外语学习成败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教师有必要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言策略,以促进其学习效果的取得,从而推动课堂外语教学的进步。本文希望通过在听话人视角下对善意谎言进行语用分析的同时,也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角度综观复杂的语言现象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辛菊 试论谎言符号的语用价值[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8
[2]钱冠连 言语功能假信息[J].外国语,1987,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