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网络智能化工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智能化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智能化工程

第1篇: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系统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智能化工程

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十个子分部工程

1、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是指: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用户接入网(xDSL、HFC和FTTx 等)、VSAT 卫星通信系统、微蜂窝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光纤传输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公共及紧急广播系统等。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通信系统不同于电信级的主干通信系统。但他们确是构成信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通信手段已是建筑工程的必需。

2、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各独立用户终端计算机连接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主要有以太网、ATM交换网、令牌环网络。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由现场数据采集/控制设备(DDC)、传输网络、和中心主控制设备组成,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各类机电设备进行检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实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要求。主要实现:

1)对冷热源系统的控制管理功能

2)对空调与通风系统的控制功能

3)对变配电系统的监视功能

4)对照明系统的检测控制

5)对给排水系统的监视控制功能

6)对电梯与电动扶梯系统的监视功能

7)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主要设备间的数据通信

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报警探测器、传输线路、相应联动模块及设备、区域控制器或集中控制器组成。主要功能是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在早期发生火情时提前预警,当火警确认后,通过联动功能启动相应的灭火系统,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5、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通过利用科技手段、综合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对所保护的对象采取技术防范措施的手段。包括:入侵报警系统、音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等。

6、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是所有通讯系统的基础,是网络系统的物理媒质层,它主要为通讯提供物理链路,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目前主流为主干采用光纤,水平及接插件主要采用超五类和六类非屏蔽系统。

7、住宅(小区)智能化

通过各种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报警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实现居住环境的极大改善,目前主要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为住户提供使用上的便利及安全保证。

住宅(小区)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有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快带接入网、家庭网和控制网。

物业管理系统包括有建筑设备监控装置、物业管理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和自动抄表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有周界防越报警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电子巡更装置、访客对讲及电控锁装置、家庭安全防范系统、求助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

8、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随着智能化系统的发展,促进了防雷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生产,包括:信号防雷、电源防雷。接地系统对电子产品尤其通信系统尤为重要,接地系统直接影响到智能化系统及产品的正常安全运转。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要点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程序

建筑智能化设备需求调研智能化方案设计与评审招标文件的制定设备供应商与工程承包确定施工图深化设计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工程检测管理人员培训工程验收开通投入运行。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实施要点

智能化系统的深化设计应具有开放结构,协议和接口都应标准化和模块化。可从招标文件中了解建筑的基本情况、建筑设备的位置、控制方式和技术要求等资料,然后针对智能化产品进行工程生化设计。

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

例如:在室内墙壁和吊顶上安装消防及保安的各类探测器应与建筑装饰和机电施工协调定位。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界面的划分

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界面的确定贯彻于设备选型、系统设计、工程施工、检测验收的全过程。在工程合同中应明确各系统供应商的设备、材料的供应范围、接口软件及其费用,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扯皮现象,影响工程进度。

设备、材料的供应界面的划分

设备、材料的采购供应中要明确智能化系统设备供应商和被监控的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界面划分。主要是明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机电工程的设备、材料、接口和软件的供应范围。

例如:空调空调工程承包商提供的设备有变风量空气处理机,新风机及其控制系统等设备,各种阀门、风门等,电动调节阀、执行器和风门驱动器等(也可由监控系统工程承包商提供);监控系统工程承包商应提供的设备有温度、流量、压差与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关等设备及相应的软件等。

系统设备接口界面的确定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变配电设备、发电机组、冷水机组、热泵机组、锅炉和电梯等大型建筑设备实现接口方式的通信,必须预先约定所遵循的通讯协议。当设备控制器对外采用非标准通讯协议时,则需要供应商提供数据格式,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承包商进行转换。

例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以通过TCP/IP通讯协议或RS232接口方式等共享其它系统的部分数据,实现各系统的交互与联动;冷水机组、热泵机组

、锅炉设备也可以提供设备的通信接口卡、通信协议和接口软件,以通信方式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相连。

智能化系统施工界面的协调

主要是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涉及的机电设备和各系统之间的设备安装,管槽敷设及穿线和接线,设备调试及相互配合的问题。

例如:在智能化工程施工中需要确定控制阀门的安装位置与线路敷设,传感器的开孔与安装,调试过程中相关方投入的人力、设备以及责任,需要在施工前予以明确,一免出现监控工程施工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

参考文献:

陈春梅.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陈渝光,李太福,赵明富,雷建军.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集成的相关问题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第2篇: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关键词:公共建筑;智能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提出,其主要的理念是建立了“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包工自动化以及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结构,系统,服务以及管理的进一步组合,最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以及高品质的建筑环境。公共建筑是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其智能化对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优化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公共建设智能化的难度较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工程管理中需要统筹规划,创新管理模式。

一、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模式

1、单项子系统承包模式

在单项子系统承包模式中,其相关的单位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单项智能系统承包方。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单项系统承包方为合同关系,另外设计单位与单项系统就能够承包公司为相互的合作关系。管理的模式特征主要的体现在:管理和配合关系比较复杂,其技术的接口比较多,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协调工作量比较大,另外还要求建设单位配合专业齐全的工程管理人员。在适用范围中,其规模比较小,系统少。

2、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模式

相关的单位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项系统承包方。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智能化工程总承包为合同的关系,其他之间是协调的关系。在模式特征中:其主要的优势是:简化了管理的方式,大大的减少了建设单位的现场协调工作量,保障了前期规划设计,并且分担了一定的工作量,该系统为集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3、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

该项工程在管理模式中,主要的分为:项目管理服务,其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相关的合同规定,在决策阶段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然后进行总体的规划,具体的按照设计、招投标、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试运行以及竣工阶段进行。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等问题;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由项目管理企业签订合同,完成了项目管理工作后,需要进行具体的合同没那个约定初步设计,然后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决策。

二、我国公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1、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广阔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在社会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越来越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节能环保理念,政府在升级社会公用基础建筑的方面也在不断努力,应用更多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公共建筑的智能化,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的实现。因此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广阔,且有一定的需求量,因此智能产业要不断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智能化起步较晚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不仅涉及建筑行业,而且还有应用信息技术、电气工程的相关技术要点,因此对于整体的工程管理模式要求较高。我国的智能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在建筑智能化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差,将影响整体的智能化应用有效性,同时我国一些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导致我国的公共建筑的智能化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工程管理的模式也不够成熟。

3、公共建筑智能化整体水平低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起点比较低,而且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发展体系,目前,尽管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但是整体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在公共建筑智能化方面,很多细节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管理模式比较传统,导致项目的工程期较长,发展缓慢,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致使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的整体水平偏低。

三、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包含了诸多的高新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都比较复杂,在管理上需要科学的统筹安排,以及技术的协调一致。除此之外,技术方面的相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影响到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公共建筑作为社会的公共资源,要承受较多的人口以及较为密集的活动,因此对于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尤其在管理模式上是一项严峻挑战。

1、涉及到的技术错综复杂

我国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工程,与电气工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都联系紧密。错综复杂的技术只有配合一致并统筹协调,才能最终实现智能化。由此这些技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公共建筑智能化的社会需求。

2、各个行业协调一致比较复杂

在智能化的领域中,不仅是技术错综复杂,而且跨越的领域比较多,如何实现这些技术领域的协调配合,并顺利解决其中的矛盾冲突问题,是在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关键。因此,在工程过程中,对于设计的相关部门要协调安排好项目实践,并保证在每个环节的技术应用能顺利实现,在时间上没有断档的现象。同时,对于各个承包单位的总体规划,要从宏观出发,注意整体的管理。

3、重点把握后期检验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进程中,不仅要重点把握项目进行中的管理,而且还包括在工程后期的相关验收程序。这一程序中,要对于公共建筑的整体功能进行明确,并在验收过程中,及时发现相关的技术漏洞,并在技术上予以支持,使后期验收发展为一套规范化的体制。

四、完善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途径

1、公共建筑智能化的技术领域划分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因此很难讲其划分到一项某一行业领域内。在完善我国工程管理模式的时候,首先要将建筑工程智能化的技术领域明确清晰,对于任何一个环节设计的技术应用都要明确,无论是自动化工程,还是信息网络,还是通讯技术,只有将各个领域统筹综合应用,才能不断优化工程管理。

2、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体制

管理模式上,要积极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根据公共建筑的基本特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智能化工程进行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发展,因此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监督检验,都有完整的体系,不断促进智能化的发展。

3、拉动其他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尤其是当今一些新兴产业,以及相关的高新科学技术产业,例如信息工程、信息网络、软件工程等等,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对于建筑智能化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技术趋于成熟,智能化才能实现,并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结束语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尽管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并与其他相关的产业有机结合,统筹一致,在管理上积极采用现代的管理模式,是建筑的智能化与其他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公共建筑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案,为建设单位提供了总体的设计规划,解决了设计规划中的需求和定位问题,将管理和运行得到良好的解决方案,这就为加强智能化建筑工程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方案,提高了我国对公共建筑智能化管理的水平,从中提高了公共建筑的建设水平,提高了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包强,刘健,于UU.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183.

第3篇: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制造;工厂

一、智能化工厂

智能化机械工厂是以“智能化”为核心,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生产、经营实体。智能化工厂将逐步分层次实现。智能工业机器人在智能自动化制造工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智能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化数控设备中,除了各种数控设备和相关数控配套设备以外,智能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制造系统和智能制造工厂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日本发那科开发的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安装了三维视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用于数控设备自动上下料和产品组装方面。视觉传感器能识别三维图像、能识别零件的位置和姿态,能抓取散放零件。发那科的智能工业机器人,在安装了用于生产的视觉传感器之外,还使用了力传感器用于产品组装作业。

最近几年,国内外的工业机器人专家都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视觉伺服”智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方面,成为国内外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工业机器人的“视觉伺服”研究,包括从视觉信号处理到机器人控制的全过程。包括机器人运动学、控制理论;包括实时图像的识别与处理,以及三维信息的获取、处理和重构技术;包括实时计算技术等领域的融合;包括机器人本体标定和摄像机标定技术等。

“视觉伺服”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难点较多,较复杂,但是目前在数控技术领域已有较成熟的高速度、高灵敏度、高精度伺服控制技术和机器人方面的视觉传感技术作为基础和借鉴,相信是能够攻克“视觉伺服”工业机器人技术的。

(2)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在各种智能化自动化数控设备的基础上,智能化工厂将由工厂局部智能自动化、逐步分层次地发展到全工厂智能自动化和社会化智能制造。

第一层次:单机或单元智能自动化。单机或单元智能自动化,可以实现长时间无人值守。国内外都有用于生产的实例。比如日本发那科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智能数控加工中心上,加几个用于人工上下料托盘,可以实现24h 连续运转。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代智能加工系统,以4 ~6 台加工中心和装有带加工夹具的立体托盘架,能摆放待加工的大量毛坯件,可实现60h 连续运转。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第三代智能加工系统,称作“智能机器人化加工单元”,该单元就是用智能化机器人为智能加工数控设备的夹具自动装卸工件。与第二代加工系统相比,由机器人代替了人工上下工件,解放了工人的繁重劳力,减少了夹具,减少 了设备投资,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加工质量更加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二个层次:生产制造系统智能自动化。

在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化单元”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网络控制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系统。包括毛坯仓储管理,再制品仓储管理,成品零件仓储管理及其搬运、装卸、装配作业和质量检验等。

第三个层次: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制造系统。在第二层次生产制造系统智能自动化的基础上,配置网络综合管理系统,来实现全工厂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制造。智能化工厂的实现主要是靠信息通信技术(ICT)和智能网络的可靠运行加以保证。具有实时资料搜集与传输功能、高效能计算机与分析预测功能、远程监控与诊断功能及模拟功能等。

智能化工厂最核心的部分是生产过程和全面经营运行的智能自动化,包括设计智能化,生产排序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测试检验自动化,仓储自动化,电力管理智能自动化等等,进一步发展到自动化无人化工厂(绝大多数设备可以无人值守)。除生产过程智能自动化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优化调度,物资资源(设备,工具,材料等)智能优化调配,并具有强化专案时程能力,时间弹性应用支配能力,完善调整生产周期,优化生产经营方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目前,这种工业网络智能工厂基本形态在技术先进国家有实力的技术先进企业已率先实现。但是用于工业智能网络不同于一般ICT 通信网络,有不少难点需要克服。工业智能化网络必须具有防水、防尘、防磁、防爆以及抗高低温和抗腐蚀的能力。在可靠性、耐用性方面都比一般通信网络要求高得多。

例如:Tata汽车有限公司在印度Gujarat投资4亿1700万美元建造一座先进的具有智能化特征的工厂,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采用“智能化”制造技术,对于来自经销商的订单,可以及时对客户的偏好加以调整,满足个性化需求。采用“智能化”制造技术,可以追踪每种零件的来源,可以快速确认及解决任何可能产生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问题。此外,智能网络还可以与智能电网相连,以便在能源最为充沛或最便宜时段大量投入设备运行以降低成本。

智能化制造工厂,应该具有掌握整体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能力,适时调整生产经营的弹性灵活运行,协调生产线,推出最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发展智能化制造工厂,绝对势在必行。这取决于三大关键要素:人性化操作接口,高功能高速度计算机运算平台连接及跨网络的云端运算与信息集成分析与统计。

第四个层次:智能化社会化生产。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制造,将由企业内部局域网经因特网向企业外部传输。这就是所谓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可使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跨地区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信息共享、远程监控、远程诊断和服务等。网络能为制造提供完整的生产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将加工程序传给远方的设备进行加工,也可远程诊断并发出指令调整。网络使各地分散的数控机床联系在一起,互相协调,统一优化调整,使产品加工不局限于一个工厂内而实现社会化生产。智能化社会化制造能够借助Internet网实现跨行业、跨国际智能化制造,进入Internet/Intranet时代。云计算借助Internet网整合了计算机资源,为智能化制造开了先河。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制造将引领社会和全球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运用,同时将有效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逐步地减少人类的体力劳动而扩大脑力劳动的比重,进入知识社会,智能社会。

二、结束语

第4篇: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量;预算;编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也随之步入了建设高峰;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稳步改善,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得以蓬勃发展。根据有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保持25%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1]。

为了规范建筑智能化行业,我国推行了工程量清单招标,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遇到较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工程量清单项目组成与数量往往与招标推荐的众多品牌产品之间不能完全适应;(2)清单预算价格与实际市场成交价格偏离较大;(3)子系统多品牌之间指标及价格差异较大等。

以上问题的出现与建筑智能化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本文试图追本溯源地了解此专业,分析探讨在工程量清单与预算编制中一些需要关注的要点和基本程序。

2、建筑智能化工程系统分类

为了有效地完成建筑智能化工程,有必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按照子系统进行分类。全国统一定额建筑智能化工程系统工程共分为10个分部工程,37个分项工程,本文从实际工程角度出发,以项目需求为本,将建筑智能化系统划分为以下6大类别[2]:

(1)信息系统类: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2)安防系统类: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等;

(3)音视频系统类:公共广播系统、会议音响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多媒体查询系统等;

(4)楼控系统类: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智能灯光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

(5)辅助系统类:弱电系统供电及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弱电机房工程、综合管线系统等;

(6)特殊系统类:二如商务办公楼项目中的能量计费(远程抄表)系统;宾馆项目中的PABX、卡拉OK点歌系统,客房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医院项目中的排队叫号系统、手术示教系统;学校项目中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小区项目中的访客(可视)对讲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监狱项目中的探视系统等。

当然这些特殊应用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应用到其它类型的项目中去。

3 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量清单与预算编制要点

3.1 建筑智能化工程量清单编制

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系统繁多,工作量也理所当然的大,因此工程量统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编制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量的时候,遵循以下基本程序[3]:

(1)明确工程量清单的类型(如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还是大概的工程量清量清单;编制标准的工程量清单还是按业主的具体要求编制等)和项目特征,采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所要计算的工作范围等。

(2)提出具体编制工程量清单的费用并取得业主同意。

(3)检查工程量编制工作程序以及可利用的编制资料。

(4)确定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班组,明确各成员的具体编制内容,按时完成编制工作。

(5)获取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招标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和保持与相关人员联系。

(6)运用计算工程量清单编制软件,确定工程量清单的分类和要采用的编码,建立文件管理程序。

(7)对表达不清楚的施工设计或施工规范内容,编制人员应书面向相关部门质询,质询应采用统一格式。

(8)编制内容要与所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保持一致,编制项目负责人要审查已完成的编制内容。

(9)公司技术负责人要采用重点检查程序,确保工程量无误后打印和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清单完成后,做好必要文件备案工作。

对工程量进行编制统计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

(1)在施工蓝图上,将各子系统中不同终端设备,按楼层、物理结构、区域、能、名称等按照顺/逆时针、由南往北(或反之)规划编号。

(2)按编号,分子系统形成清单表,测量并统计出各类设备材料的数量。

3.2建筑智能化工程量预算编制

预算的编制直接影响工程的成本和施工单位的利润,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预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化系统工程量预算决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安装定额或电子通信等行业定额的编制手段用于编制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企业的内部定额,它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要经历从实践到理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多次反复检验、滚动、积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更新提高。

在编制智能化系统工程量清单预算,必须体现以下特点[4]:

(1)智能化系统工程量预算计价各单项的平均造价要比社会平均价低,至少要基本持平,否则,就会失去竞争力。

(2)智能化系统工程量预算要体现本企业在某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其局部或全面管理方面的优势。

(3)智能化系统工程量预算的所有单价都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查市场,定期总结本企业各方面业绩与资料,不断完善,及时调整,与建设市场、国际原材料市场等紧密联系,不断提高竞争力。

(4)智能化系统工程量预算要紧密联系施工调试方案、施工调试工艺并与其能全面接轨。

4典型建筑智能化子系统工程量清单与预算编制要点分析

为了更好地探讨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量清单与预算的编制,本文选取了4个典型的智能化子系统进行分析[5]。

4.1综合布线系统

本系统由能够支持信息电子设备相连的各种缆线、跳线、接插软线和连接器件成常被认为是智能建筑内的“信息高速公路”。

清单配置方面:系统接插件与线缆性能应相匹配。如:六类模块配六类UTP、单模光纤配置单模光纤接头及耦合器等;各种跳线规格与指标、应用(语音/数据等)相对应,其中光纤跳线需与网络交换机光纤接口模块相适应;各类跳线数量满足项目半年到一年使用需要即可。

预算价格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信息模块、水平UTP线缆及大对数UTP价格,三类/超五类/六类等不同性能、不同防火等级的UTP价格相差是比较大的;品牌成品跳线与制作跳线价格相差较大。

4.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清单配置方面:宜配置视频分配器,一分为二,一路进矩阵、一路进硬盘录像机;宜配置网络交换机,端口数为硬盘录像机台数十安防控制电脑台数;显示部分宜选用逐行扫描监视器或专用的液晶监视器;硬盘录像机注意录像分辨率大小,根据项目使用要求选择充足容量的硬盘(其中,硬盘容量计算可按CIF录像质量:250 G/16路/周,D1录像质量:1000 G/16路/周),选用硬盘录像机网络键盘实现对所有硬盘录像机的控制。

预算价格方面:矩阵是否带有环通、机箱大小与板卡路数不同使得价格相差较大;不同录像分辨率的硬盘录像机之间价格相差巨大。

4.3会议音响系统

清单配置方面:宜配置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以上各种设备与整个会议环境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会议的管理者只需轻轻一按,便可轻松操纵整个会议进程;设计一个先进的多媒体应用环境,应给用户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提供单机产品的罗列组合,以致造成不同产品组合在一起而引发的系统兼容性问题。所有厅堂环境设计必须本着先进实用性、稳定可靠性、完备可拓展性和标准化的目标,经过一系列认真的计算机模拟、频谱分析、建筑物理设计和标准测试,保证其性能指标的一致;再经设备选型的优化组合和精密的系统集成以期达到如下图标:听觉上实现建声效果好:音质优美、悦耳动听;视觉上无盲区、色彩还原好、图像清晰、传输质量稳定可靠;操作上人性化设计、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紧凑、便于掌握等。

预算价格方面:不同品牌的扩声产品即使标注的指标一样,价格也可能相差几倍到十几倍;不同流明数的投影机价格相差具有阶梯性。

4.4 综合管线系统

综合管路系统是各个弱电系统设备联接和集成的桥梁,由桥架、管路及辅助材料等组成。综合管线按区域一般可分为室外管线和室内管线两大部分。

第5篇: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1智能化技术的论述

1.1智能化技术的基本概述

智能化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并随着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逐渐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之中。与传统的控制技术比较,智能化技术的精度相对较高,工作效率也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协调性,而且还具有人的行动以及感应,技术优势突出[1]。此外,智能化技术在计算机技术进步发展的基础上,被逐渐应用到程序语言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能化技术操作的可行性[2]。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增大。

1.2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智能化技术的特点

从智能化技术具体特点上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①智能化技术是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指标,它可以提高电气工程的精度以及工作效率。②电气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多个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优化工程的操作工序,促进效率的提升[3]。③在电气工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对各种数据实施科学有效处理,借助图像以及图形等充分显示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智能化技术的可行性。

2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智能化技术的总体应用

2.1智能化技术的优化设计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仪器设备在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对仪器设备的相关设计人员在工作经验要求以及专业化技术水平要求上都相对较高。传统的仪器设备设计方法往往是以手工设计为主,仪器设备的合格率难以保证,而且在设计修改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修改难度。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控制中的有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提高了设计的质量以及设计性能[4]。例如,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中的智能化遗传算法,就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此外,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应用中不仅可以优化设计,还能够使电气工程的仪器设备设计方法以及思路得到较大拓展,有助于提高自动化控制中相关设备设计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2.2智能化技术的智能化控制

现阶段,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由多种控制环节组成,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操作控制实现自主化、无人化、高效化以及远程化,大大促进了自动化控制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充分体现出了智能化技术的自身优势,还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与发展基础。

2.3智能化技术中的故障诊断技术

目前,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日常运行期间,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一些设备故障问题,但是这些故障问题是能够预测以及提前控制的。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故障诊断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从而更加准确的找到故障的具置以及故障发生的原因,然后进行及时的处理,尽量减少电气工程的安全隐患以及因设备故障而带来的巨大损失。比如在自动化控制的变压器故障检查诊断过程中,智能化技术可以借助对变压器中渗漏油实施气体的分解研究,逐步缩小故障发生的范围,最终明确故障范围,找出设备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对其进行及时的修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故障诊断以及维修速度得到了较快提升,降低了设备故障给电气工程带来的经济损害,使设备的使用寿命不断延长。

3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智能化技术的PLC系统

随着人们对于电力要求的不断增强,智能化技术中PLC系统已经逐渐作为电气工程的辅助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PLC系统可以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有助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相关工艺流程的管理与控制。比如,PLC系统就是电气工程中输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辅助实现远距离监控,有效提升输煤系统的工作效率。

3.2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智能化技术的神经网络系统

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中的神经网络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子系统,具体来说,一个子系统主要是借助电气的动态参数来完成定子电流辨别工作的,而另一个子系统则是借助机电的系统参数来完成转子速度辨别工作的。神经网络系统中的反向转波科学算法可以有效控制电气工程运行中的非初始速度,改变负载的转矩,并减少定位时间,优势明显[5]。此外,神经网络系统中的函数估计器具有非常强的抗噪音干扰能力,可以提高模型控制能力。智能化神经网络可以适用于不止一个传感器的输入,从而使条件监控决策与系统诊断的可靠性增强。在神经网络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①足够的激励函数;②隐藏层;③隐藏结点。而为了提升其运行速度,需要采用反向传播算法来完成网络权重的优化调整,从根本上确保神经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4结语

第6篇: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智能建筑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且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由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晶。特别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它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综合性强,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新的弱电系统不断加盟到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内。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共同促进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电子和微电设备较多,这些弱电系统的设备耐受电压较低,如电子设备耐受电压为5V,微电子设备耐受电压只有1.5V,这些设备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信息系统设备(包括缆线)在遭受雷害和电磁干扰(如地电位升高、磁耦合、电耦合和电磁耦合等)时,必然会使信息系统中的设备、网络和布线将遭受感应过电压和电磁干扰的危害;各种高频、超高频的通信设施不断涌现,相互间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日益严重,大量的运行和实践证明,电磁干扰和谐波对智能化设备和布线系统危害的案例和教训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可掉以轻心。(下图系笔者参与完成的智能化工程案例)

在笔者参与完成的智能化工程中,深深体会到网络与布线智能建筑的实质是诸多智能设备的网络化问题,它包括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集成。但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是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所以消防联动系统目前我国还是独立的控制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其优越性是传统的布线系统无法比拟的。主要体现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可靠性――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星形拓朴结构等一条线路故障不影响其它线路正常运行;先进性――采用最新通信标准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或光纤,实时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经济适用性――将分散线缆综合到统一标准布线系统中。从网络架构上来分,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LAN),控制网(Infrenet),广域网(WAN)和城市网(MAN)。世界公认的网络协议标准――TCP/IP协议,使得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无缝连接。城市网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网,介于广域网与局域之间把多个局域网互相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支持高速传输和综合业务,成为适合城市范围使用的计算机网络。为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与信息网络的互联互融,尽管目前控制网络中多种总线标准同时存在,但由于以太网速度控制性价比高,有时一直在控制网络中推广应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在众多的现场总线技术中推广Profibus、Interbus、LonTalk、Modbus及CAN等总线。由于这样的规定从而使一些智能建筑没有出现瘫痪现象。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实现的,脱离了建筑这个平台,那么智能建筑也就无法实施。

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安全必须依靠电气技术如:电源技术、防雷与接地技术、防谐波技术、抗干扰技术、屏蔽技术、防静电技术、布线技术、等电位技术等众多的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

从笔者参与完成的智能化工程案例中就能验证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温岭市日报社智能化工程是座现代智能型建筑,具有建筑物楼层多、建筑物高、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垂直运输与通信系统同样倍受重视。

电梯系统是高层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为高层的智能建筑服务时,不仅要求自身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作为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计算为核心,构成对电梯设备的监控系统,并受计算机的监视、管理及控制。电子计算机中心的接地装置不但要满足人身的安全,还应满足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数字化设备等,除产品系列的不同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于场地、位置、施工和投资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电子计算机在“接地”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观点。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如处理不好将造成电子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工作在弱信号条件下数字设备接地线的脉冲干扰不容忽视。目前计算机工作频率多在100MHZ、200MHZ今后甚至1000MHZ及1GHZ、10GHZ.这时分布电感,分布电容会引起电流通路的阻抗发生很大的变化,当这些参数对谐波产生共振时又会产生超出常态阻抗和能量,将会直接危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有关电子计算机的接地有以下几种方式: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方式,在智能建筑中宜采用联合接地(共用接地)。经过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接地方式的调研,联合接地完全可利用其结构钢筋和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值不会超过0.4欧,很适宜作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装置。

目前,防雷技术也已提出“建筑物综合防雷系统”的概念,新国标《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规范》已批准实施。建筑防雷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合理布线加装过电压保护等多项重要因素),作为整体来统一考虑防雷措施。从而使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真正成为标准、灵活、安全、无误的网络与布线系统。

第7篇: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的测量系统

Ⅰ、对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一、当前建筑智能化建设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从已建及在建的智能建筑情况来看,建设单位化了很大的投资,但建成后许多不能发挥其作用,或开始使用尚好,但逐步被搁置。

从上海调查资料来看,只有20%的项目具有集成管理系统,而具有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也很少。纯管理自动化模式多些,更多的是各自独立分散系统。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不能共用,系统不能共管。没有完全体现和达到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由于不重视系统集成,各自独立分散的系统。通信协议各产品制造商独自开发,和对外保密。硬件也没有兼容与互换性。当损坏或需更新升级时只能购买原来厂商产品,往往由于价格太贵,而无力配置,造成整个系统不能运行,造成闲置、浪费。

造成这种状况,究其原因是建设单位不清楚建设部关于选定智能建筑设计及集成商的规定与要求及其重要意义。另外对智能建筑系统选择过程中需考虑的几个方面技术要求不清楚。本文综合了有关资料供设计及建设单位参考。希望能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建设有所改善,能较好体现出智能化建筑工程的优势和所达到的目的。

二、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及集成商的确定

建设部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集成商资质的规定。

建设部[99]117号文通知从2000年1月1日起必须持有智能化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证书的单位,方可在其资质证书范围内承担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和系统集成的业务。地方政府,业务部门应严格管起来,更不应自立门户。

2.系统集成商的选择:

当今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信息化,数字化的必然产物和发展方向。智能建筑除了与建筑物的个性、标准及用户财力有关外还要有前瞻性。现有方案要与发展很快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系统要能方便升级,与发展的先进技术相兼容。现在生产厂商都提出了15年质量保证体系,因而所实施的工程要能保证用户在15年内满足不断扩展的业务需要。使投资在15年内保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考察和选择集成商时,最重要的是集成商的经济实力和后援技术保障。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不仅在工程建筑完成后能达到设计标准,而且要保障其基础设施使用15年的寿命。在15年内能与发展的技术相兼容。对这些保障,集成商要有赔偿能力,所以集成商的经济实力必须是牢靠的,那些昙花一现的公司切不可信赖。

在后援技术保障方面,由于通信和计算机产品及技术更新非常快。计算机应用软件在系统投入运行后,也要进行后期的维护、更新、扩充和修改。这一切要求有可靠的,能够长期生存的,有良好信誉的,有业绩的公司,才能在交工后仍可得到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后援保障。在后援保障方面,集成商公司,应有一支包括下列人员精干的队伍,即系统集成、计算机硬、软件、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电气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科技人才。3.建筑智能化通信网络:

建筑智能化网络可分为二大类,一类为底层现场控制层网络,另一类为上层网络,包括过程监控及楼宇管理层。上层网络,由以太网,TOP等局域网组成采用标准ISO/SIO通信协议。底层现场控制层网络采用现场总线制网络,通信协议是采用实事性强,可靠性高简化的SIO标准。

一、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概念(FCS)

现场总线控制是工业(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的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络。它是依靠具有检测、控制、通信能力的微处理芯片,数字化仪表(设备)在现场实现彻底分散控制,并以这些现场分散的测量,控制设备单个点作为网络节点,将这些点以总线形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它是属于最底层的网络系统,是网络集成式全分布控制系统,它将原来集散型的DCS系统现场控制机的功能,全部分散在各个网络节点处。为此,可以将原来封闭、专用的系统变成开放、标准的系统。使得不同制造商的产品可以互连,是DCS系统的更新换代,大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成本,更好满足了实事性要求,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不同通信协议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一般通过工业PC机内总线插槽的PC接口板与现场总线网段连接。 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组成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由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而通信部分的硬、软件是它最有特色的部分。

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它的软件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系统的软件有组态软件、维护软件、仿真软件、设备软件和监控软件等。首先选择开发组态软件、控制操作人机接口软件MMI。通过组态软件,完成功能块之间的连接,选定功能块参数,进行网络组态。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对系统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优化控制及逻辑控制报警、监视、显示、报表等。

2、现场总线的测量系统:

其特点为多变量高性能的测量,使测量仪表具有计算能力等更多功能,由于采用数字信号,具有高分辨率,准确性高、

抗干扰、抗畸变能力强,同时还具有仪表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对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3、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提供设备自身及过程的诊断信息、管理信息、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智能仪表)、厂商提供的设备制造信息。例如Fisher—Rosemoune公司,推出AMS管理系统,它安装在主机算机内,由它完成管理功能,可以构成一个现场设备的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实现设备的可靠性分析以及预测性维护。将被动的管理模式改变为可预测性的管理维护模式AMS软件是以现场服务器为平台的T型结构,在现场服务器上支撑模块化,功能丰富的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图形化界面。

4、总线系统计算机服务模式: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计算机服务模式。服务器表示数据源(提供者),应用客户机则表示数据使用者,它从数据源获取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处理。客房机运行在PC机或工作站上。服务器运行在小型机或大型机上,它使用双方的智能、资源、数据来完成任务。

5、数据库:

它能有组织的、动态的存储大量有关数据与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交叉访问,具有高度独立性。工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参数连续变化,数据量大,操作与控制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可以互访操作的分布关系及实时性的数据库系统,市面上成熟的供选用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Orad,sybas,Informix,SQL Server;实时数据库中的Infoplus,PI,ONSPEC等。6、网络系统的硬件与软件:

网络系统硬件有:系统管理主机、服务器、网关、协议变换器、集线器,用户计算机等及底层智能化仪表。网络系统软件有网络操作软件如:NetWarc,LAN Mangger,Vines,服务器操作软件如Lenix,os/2,Window NT。应用软件数据库、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议等。

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1、在功能上管理集中,控制分散,在结构上横向分散、纵向分级。

2、要有快速实时响应能力,对于工业设备的局域网络,它主要的通信量是过程信息及操作管理信息,信息量不大,传输速率不高在1MPS以下,信息传输任务相对比较简单但其实时响应时间要求较高为0.01—0.5S。所谓实时性是在网络通信过程中能在线实时采集过程的参数,实时对系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迅速反馈给系统完成过程控制,满足过程控制对时间限制的要求。除了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设备外,还要控制管理控制系为统的设备,并具有处理随机事件能力。实际操作系统应保证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处置,保证完成任务,或完成最重要的任务,要求能及时发现纠正随机性错误,至少保证不使错误影响扩大,应具有抵制错误操作和错误输入信息的能力。实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时性的主要措施为:(1) OSI协议中7层都是提供高度的功能,为此降低了通信流量和增大传输时间,因而影响实时响应能力。因此将OSI七层通信协议,采取不同程度的简化,减少由于层间转换的复杂性,而影响实时响应能力。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一般为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再增加一个用户作为网络节点,互连成底层总线网。如PRUFIBUS总层的四层结构。(2) 把基本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具有智能的芯片或功能块中,使控制功能彻底分散,直接面对对象,接口直观简、结。把同时具有控制、测量与通信功能的功能块,与功能块应用进程,作为网络节点,互连成底层总线网。如PRUFIBUS总线系统,按照主站、从站分,把底层的通信及控制集中在从站来完成。各公司厂商提供较齐全的各类主站与从站列芯片,实现起来简单又便宜。有如LONWORKS虽然通信协议与OSI相同为七层,但全部固化在一个神经芯元片中,不需要经网络传输,同样可加快实时响应能力,同时应用程序定义一个特殊对象��网络变量存在于神经元芯片ROM中,它是在节点代码编译时确定,将不同节点。同类型的网络变量连接起来进行自控,大大简化了开发和安装分布系统过程。(3) 介质访问协议:一般采用令牌传递总线访问方式(TOKEN BUS)既可达到通信快速的目的,又可以有较高的性价比,对于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方法,虽然通信管理上较为简单,但并不能完全避免碰撞现象,实现冲突检测比较复杂,此外在线路中常态干扰与差错往往和碰撞难以区别,因此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并不十分适合。所以大部分总线控制系统均为令牌传递访问。只有LONWORKS采用改进型的,即带预测P的CSMA访问方式。当一个节点需要发送信息时,先带预测P测一下网络是否空闲,有空闲则发送,没有空闲则暂时不发,这样就避免了碰撞减少了网络碰撞率,提高了重载时的效率。并采用了紧急优先机制,以提高它的实时性与可靠性。(4) 通信方式:一般分调度通信和非调度通信多数为调度通信,用于设备间周期性传输,控制的数据预先设定。非调度通信用于参数设置、设备诊断报警处理。从其功能上分,有主站与从站区分。从站仅对收到信息时确认或当主站发出请求时向它发信息,所以只需总线协议一小部分,既经济,实时性也强。

3、产品要具有互操作性

各制造商产品要通过所属各类总线制协议符合其规定的OSI标准一次性测试,及互操作性测试,并以专门测试中心认证。为了提高其可靠性,还要经过在恶劣环境下鲁棒测试。接口技术采用了OEM集成方法构成产品,可以实现数据开放式传输。

因此,对于同一类型协议的不同制造商产品可以混合组态与调用为一个开放系统,使它具有互操作性。

4、要求具有较高可靠性措施:

(1) 硬件经过严格挑选,采用专用芯片(ASIC)和表面安装技术(SMT)。(2) 系统软件选用成熟适合实际需要的简单易用软件,及好的工具软件。应用软件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定义清晰明确。(3) 可通过在线可快速排除故障,强化硬件可修复性,如I/O模板可带电插拔,且诊断故障显示,故障时部件自动隔离等(4) 软件上分离化体系结构及各过程站有地域上各自独立的局部数据库。并经过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形成全局数据库。(5) 有多级安全措施,采用容错技术与冗余技术。

四、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代表性通信协议标准

从80年就开始制订统一标准。83年IEC/SC6 5B/WG6国际电工委员会生产过程计算机系统分会的通信分会,制订了PROWAY通信协议,主要是将ISO的OSI参考模型由原来七层改为五层。

此时同时不同行业还陆续出现了许多总线标准,其中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

1、基金会现场总线2、LONWORKS3、PROFIBUS4、CAN

5、ART

第8篇: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关键词: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对策

现代工程技术不仅需要具备集成化条件,还需具备一定的智能条件。伴随现代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工程机械技术已难以适应施工项目的规模要求。为了使工程机械能够适应当前施工项目的发展趋势,工程机械需改变发展方向,融合目前的科学技术,纳入智能化技术,使工程机械的监控系统、检测系统、预报系统、维护系统等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从而为现代施工项目提供更加高效的施工技术。

1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趋势现状

(1)工程机械智能化控制技术与单机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工程机械智能化控制技术与单机集成化技术主要包括电液控制自动换挡变速器、编程控制、无人操作等技术。就我国目前的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趋势来看,其自动换挡技术在当前的应用更为广泛。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质量,为工程机械操作技术带来更多效益,并在技术应用上能够有效提高技术性能,减少传统工程机械的工作强度及工作量,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其中,自动换挡设备主要包含了液压式及电液式两种。液压式的应用模式主要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车辆的行驶速度、油门启动程度等参数转换为油压信号,从而利用油压信号来控制汽车的换挡阀,使汽车的换挡阀能够形成自动化换挡模式。电液式的应用模式能够把汽车行驶的速度、油门开度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参数转换为信号模式,再将信号输入电子换挡控制器中,使电子换挡控制器来控制换挡阀,进而形成自动换挡模式,从而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电液式自动换挡技术能够与工程机械实现相互兼容,是目前工程机械实现电液一体化的重要趋势,也是创新智能条件的重要渠道[1]。

(2)工程机械智能化监控、维护、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工程机械的智能监控基本上以电子智能化为核心。该技术的主要应用是在线监控现场施工遇到的复杂情况,对工程机械执行一系列自动化监控,并对工程机械运转环节中的故障现象执行远程诊断及维修。该智能化工程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针对机械故障现象及现场监控工作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和管理化维护。进入20世纪后,微型计算机开始在全国普及应用。许多国外工程机械企业开始尝试应用微型计算机,并在多个领域及设备中开启实验环节。经过多年实验取得一定成果后,工程机械智能化运营模式开始受到工程机械行业的一致认可,并逐步应用于工程机械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效果。近几年,许多国外厂家开始在故障数据源输出部位及存储部位上安装电子监控设备,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在查找故障因素时,利用故障代码的输出与输入进行故障分析,从而更准确地找出故障因素及故障类型。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当前在工程机械领域中的智能化监控应用还比较薄弱,其故障诊断技术及监控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其智能化监控系统也未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的发展及完善[2]。

(3)基于网络机群的智能化管理。工程机械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当前不同建设项目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以公路施工来说,级别较高的公路路面在施工时,往往需要借助不同类别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很多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具有随机特征,使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无法针对施工项目形成专门的机械配置,致使施工单位在针对项目投入大量的设备资金时,该机械设备并未得到有效应用,成为当前我国工程机械应用常常遇到的难题。在面对需要高性能、多类型的施工项目时,该项目在施工设备上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机群在施工协调上,其由于机械设备较多,协调能力十分有限,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项目的工程机械机群配置及优化上,需将机群的协同工作进行效益发挥,以此降低施工成本。近几年,在我国工程施工频繁出现问题后,已有专门的研究人士开始进行大量研究。虽然在工程机械上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但至今还未有科学的完善手段。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其理论成果还未得到有效应用。当前,以网络机群作为工程智能管理及集成控制是当前工程项目建设继续完善的问题。这项设备部件能够有效优化机群的配置模式,还能对施工进度进行智能化管理,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及质量都有保障作用[3]。

2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对策

(1)技术综合利用。面对当下施工项目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单一的机械设备配置已无法满足当前项目的建设需要。为了使现代工程机械能够满足多元化的施工项目需求,我国工程机械需扩大应用范围,并针对数字化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进行协调设置,将其进行综合利用,以此改变传统工程机械的应用模式及范围,使工程机械向综合方向发展。在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的综合利用方面,工程机械需将控制系统与集成系统技术进行双向控制,以使该技术在智能化发展中形成核心技术及单元技术。综合利用各项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系统,还能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将工程机械技术实现自主创新应用,促进工程机械新型主导产品的开发,使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实现智能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形成跨越式发展,提高我国工程机械的竞争力,从而形成产业化形式的运营模式,为工程机械的未来发展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2)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故障是工程机械在运行过程中时常出现的技术问题。该问题不仅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也给工程机械设备带来较大损耗。为了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稳定性,我国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重点零件部位装置相关的故障诊断传感器系统,以利用传感器对工程机械以往的运行状态进行收集。例如,检测发动机设备的油温、油压等,并对发动机关键系统中的液压系统、燃油量、制动系统等参数进行准确检测。同时,结合机械设备的不同故障类型,采用不同等级的报警装置,使工程机械在运转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监视。一旦发现故障现象,立即发出警报提醒,促使工程机械故障能够第一时间采取完善措施,并记录该故障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减少机械设备的故障机率。

(3)应用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科技技术。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与科技技术的支持及创新有关。工程机械的智能维护系统与远程监控技术必然需要得到科技技术的融入及支持,从而促使工程机械智能技术得到有效开发。在工程机械故障因素上,利用远程监视技术及传感器,能够有效发觉机械设备的故障因素。对此,工程机械设备科将收集设备故障因素,针对机械的故障因素、预防方式进行整体分析,对机械设备最常出现的故障现象及故障部位进行故障诊断。同时,根据故障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液压系统、设备零件、散热器、制动器等多个系统部位。再针对典型部件的故障现象建立完善的故障模式系统及数据库系统,为机械设备的故障因素建立完善的故障数据系统,促使机械设备在今后遭遇该故障现象时,能够有效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维护,有效避免盲目的维护方式。

(4)开发工程机械智能管理系统——机群控制系统。项目正式施工前,调度员需对该机械设备系统进行详细了解,详细掌握其中施工车辆的车载控制系统。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优化机群配置,合理规划机械设备及车辆配置,并定期进行科学调度,科学安排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的运行轨道、操作方式。同时,要对现场施工项目所应用的工程机械设备开展定期维护及保养工作,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精准了解每台机械设备的故障因素,以提高工程机械的维修能力。此外,工程机械设备的智能管理系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对其中的工作机群进行合理配置及调度,以做好协同控制,使机群之间形成良好的网络通信,从而形成智能化控制与操作。

(5)开发机群控制智能机系统。对于当前的智能化施工机群系统来说,机群控制智能系统除了需涵盖基本的工程机械工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智能机配置,如机群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机群远程故障维护系统、机载智能化系统等装置。这些智能化装置能够使施工机群实现远程控制,并同时实现智能化控制,增强各个机群信号的接受强度及效率,也使机群在面对远距离控制时能够自动做好系统工作,自动执行维护保养工作,有效提升机群的工作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发展起点较晚,且应用范围上还十分狭隘,在多个领域中都还尚未得到有效应用。面对当前我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机械走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的发展之路。这不仅是施工建设所需,也是社会进步所需。从我国当前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应用趋势来看,我国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为单机集成化、网络机群的智能化管理、工程机械智能化监控、维护、检测等技术,极大提高了施工项目的施工效率及质量。发展对策上,我国需实现综合技术的应用,开发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将智能化工程机械应用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加大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及范围,加快工程机械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胡春毅,郭凯.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112-114.

[2]刘利槟.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趋势与发展对策研究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3,(4):136-137.

[3]耿平,朱培坤.浅谈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2,(2):52-53.

第9篇:网络智能化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是随着我国电子辅助设备技术的发展,引入到建筑设备中的智能化技术增多。在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小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

一、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低电压电能。例如,进行控制建筑大楼、报警监控、消防电气控制等,都属于该方面。第二,信息信号传输。例如,有线电视信号、电脑网络和信号接收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电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电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二)、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三)、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较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知道,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四)、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是指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二、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实施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不能适应当今发展,必须根据出现的新技术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点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点技术定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一)、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电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二)、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

(三)、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