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农村社区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社区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社区问题

第1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新农村;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这一概念可以分析出农村社区主要由地域、人口、社区意识、社区设施四部分组成。现如今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农村社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从新型农村社区开始建设到建设成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也可以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得到反映。

一、农村社区的历史沿革和特征

自从人类开始出现,人类就过着群居的生活。随着人类开始运用工具,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便逐渐形成了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单位。最后国家的出现,使得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群体成为国家组成体系中的一部分。相对较早出现的氏族,便演变为村庄。随着历史的发展农村社区的概念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之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可以说是自成一体。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我国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之一,应该学会接受新的事物和学会尝试改变。新型农村社区便是改变过程中的一部分。(一)农村社区中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农村居民不仅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也是农村社区的缔造者和维护者。正是因为这样,农村社区的建设不是以环境或者经济为主要参考因素,而是把人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新的活动场所,它能不能将农民吸收进来,并使农民定居,就要看农民们能不能接受并希望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二)农业生产是最基础的经济活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经济组成都离不开农业生产,因为农业生产是保证一个国家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在我国城市及其周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普遍存在,而在我国农村,农民绝大多数还是以从事农业为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一些地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民开始增多,但是农村居民内心还是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以基础农业为主要活动。(三)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规模小。农业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不能像城市、县城的居民那样聚居在小范围区域内,这就造成了农村居民大多数是小规模的、分散的定居。这是因为这样,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将农村居民聚集在一起,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同时可以增加农村社区的人口,对土地实现整体规划。所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时代的需要。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从2008-2015年之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尼系数徘徊在0.47到0.49之间,说明我国收入差距很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内部和城乡居民之间。然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其目的就是整合农村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不再分散便于管理。这样就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使我国未来的基尼系数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二)促进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整个社会的物质极大丰富。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的居民,对来国家、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还是很低。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之后,人口集中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日常生活消费其实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方式。(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追求,其特征就包括安定有序。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包含着社会稳定,发展有序的理念。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是老百姓永恒的追求,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应该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契机,将“和谐”融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推动和谐社区的构建。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拉力不足,内部推力有限。所谓拉力就是来自农村地区以外的助力,这些助力可以帮助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可以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所帮助。主要形式是招商引资到乡镇,但是很多企业都因为农村的交通落后或者是环境等原因搬离了该地区。招商引资的困难和企业的离开,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难以得到调整,最后出现了外部拉力不足的局面。传统农村社区以一种稳定的文化作为凝聚力,在于其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能推动农村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新农村社区的建设的内部推力不足。(二)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财政动力。资金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是国家拨款。虽然市县各级财政积极筹措、大力投入,但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模、实际所需相比却相去甚远。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缓慢。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起多种资金来源渠道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三)农村居民过于分散,积极性不高。我国九亿多农民分布在五百多万个自然村,如此大的数字告诉我们想要将村民集中在新型农村社区存在一定难度。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就是农村公共服务和基层设施建设的缺乏。仅仅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就可以看出“集中难”的困661周刊境,新型农村社区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新型农村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现象打击了村民的积极性,比如房屋建设没有考虑到农民生产工具的存放、没有针对养殖业专门规划土地等事项,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够周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非常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一种内部支撑,这种内部支撑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因为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调整,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居民固有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变,促进内部经济的发展。如此一来,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引导了农民主要生产活动向高级生产活动的转变,增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部推力。(二)扩展资金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政府投入的资金是社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政府必须做好“领头人”的作用,积极引导、规范使用资金。二是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规范的合作制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政府虽然主导着社区的建设,但是太过于依赖政府反而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虽然政府不能主动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可以引导农村金融平台的创建,通过融资的手段来吸收社会资金。(三)坚持以人文本,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人服务的,人口数量是新型农村社区必不可少的基本单位之一,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之间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成。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正确的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认识。首先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让农民知道新型农村社区的存在。其次定期组织农民参观社区,增加大家对社区的认知。最后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养农民的大局意识。二是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能够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社区是为人服务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绿化水平。整体规划严谨,使社区建设更加科学合理,那么农村居民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作者:周广涵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厉有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分析[J].西部学刊,2013,(08):35-37.

第2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教育;人;财;物;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内的问题,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社会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出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是一个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的过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为根本目标。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教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同样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当今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力已由边缘化走向了中心,教育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强烈的促进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而农业、农民、农村三个要素中农民是最活跃的因素,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点就是通过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就是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所在。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探求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本文从人、财、物和理念四个方面来探讨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

一、人

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什么事情都谈不起来,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农村社区教育问题就解决一半了。我们这里所说的人,一方面是指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及自愿者,另一方面是指农村社区中接受教育的人――农民和农民子女。

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有多种,但是无论是那一种模式在县、乡两级都必须有专门机构,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专职人员列入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系列。我国目前大学教育中还没有专门培养社区教育人才的专业,更谈不上专门为农村社区教育而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组建农村社区专职管理和教师队伍时,要制定选聘标准对社会公布,列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招聘体系,对社会公开招聘人员。考核聘用先培训后上岗,在任用过程中实行年度考核淘汰制,农村社区教育的专职人员岗位不能变成“养人”的岗位,农村社区教育的专门机构更不能变成将要退居二线领导干部的休养所。

相对专职教师而言,兼职教师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占的比重较大,兼职教师大部分由下列人员承担:(1)普通学校中的教师。(2)社区内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专家。(3)社区领导、社会名流以及英雄模范人物。农村社区不同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在目前情况下,一方面要与农村社区周边的城市社区建立联系,利用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请他们帮助选聘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调查了解退休返乡的各类专业人才情况,从中选聘身体健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虽然有一技之长,但是不一定个个都适合做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师,所以在选聘兼职教师时也要有标准,聘用时要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也要进行岗前培训,也要进行考核。建立兼职教师档案和数据库,社区聘用教师原则上在兼职教师库内选择。兼职教师库内人选定期不定期地更新,符合条件的进来,经考核不合格的退出。

志愿者是指以不计报酬的方式,自愿将自己的才智、专长贡献出来,服务于农村社区教育。目前在我国农村社区教育中的志愿者还不多,有组织的志愿者还仅仅停留在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这个层面上,还有一些是个别大学生或社会人员自发的志愿行动,还没有形成制度和体系。但是对于我国目前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而言,招募一大批志愿者从事农村社区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的问题,但是对志愿者的招募也要有标准,也要先培训后上岗,管理上也要有相应的制度,不能仅凭热血和冲动行事。

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要比教育者复杂得多,所有愿意或不愿意接受教育的社区内人员都是教育对象,不分年龄、性别和原有文化基础,教育对象没有可选择性,根在社区而人外出进城打工者也是教育对象。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农村,现在的农村社区教育也不再是过去的农村社区教育。所以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就一定进行教育对象分类,如分成: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外出务工人员、颐养天年人员、学龄儿童、学龄前婴幼儿等。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生产项目来分类,外出务工人员也可以根据从事工作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了解清楚他们的教育需求,选择适合的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二、财

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做支撑,前面所讲的人的问题解决得再好,农村社区教育也持续不了多久,所以在解决好人的问题的同时也要很好地解决财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获得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是有了经济来源如何合理地使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这应当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背景。在这样的前景下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经济来源自然应该以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渠道,社会各界捐助为辅,不提倡农村社区教育机构自己搞创收,不能通过向农民或农民子女收费来积累财富,也不能为了获得某企业的资助而出卖农村社区的市场资源,限定农民购买某品牌的商品,更不能为了获得资助做出伤农害农的事来。我觉得现在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处理好如何用好财的问题比解决财的来路问题要难得多,因为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经济基础,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还是会得到很好解决的。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没有制度化的管理,靠人治化的管理有了钱未必是好事,所以在制定政策解决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来源的同时,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经费支出与管理的办法,如专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兼职教师课酬标准等,这个问题很重要,待遇低了留不住人也聘不到适合的兼职教师,标准高了经费筹措的难度又加大了,所以本人建议参照当地中小学教师标准或公务员标准执行比较恰当。还要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和教材图书资料采购事前申报与审批、事后检查与评估制度,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钱物交换中最容易滋生腐败,如果在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上发生了腐败,不仅害了当事人,让其受到法律或党纪的处罚,也会大大地挫伤农民或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直接影响农村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培训事业经费下拨应与社区教育培训量的完成情况挂钩,年初按培训教育方案制订财政预算,分季度或半年度结算,让每一分钱落到实处。

三、物

由经济转化为物质才能体现经济对教育的支撑作用,很好地整合原有物质资源才能让物发挥最大功效。所以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如何整合物质资源,合理建设和添置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图书,也就成了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

教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教育要通过一定的途经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实现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依托农村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教育资源重组和充分利用。在我国由于有效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农村学龄儿童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中小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教育设施,所以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小学闲置和未充分利用的教育设施为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场所,另一方面要整合农机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中心校、县乡文化站等为农服务机构的教育资源。在整合和利用的同时,进行物质建设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农村社区教育的教材建设。教育者有目的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活动以教材为中介。教材在一定程度是衡量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测量器。有了很好的老师没有很好的教材,农民听完课后很难巩固和进行实践,教育的成效就大打折扣。开发和建设农村社区教育适用的教材,是农村社区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的教材体系应当是,适应农村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需要的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农村适用技术教育、人文知识与科学常识教育、道德法律与公民教育、卫生保健常识教育、运动闲暇与行为习惯教育等教材。以前我们只注重前三类教育的教材开发和出版,后面五类教育的教材开发与出版几乎是空白,就是有一些也是针对城市社区居民的多,针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少。就是前面三类也是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而开发的教材多,以理论讲述为主,对于只有小学或脱盲后的农民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5%。所以对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类教材,相同的教育内容要以不同的形式来编写,以便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需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同一类型的教材还有区域适应性的问题,相同内容的教材还要以不同文字的形式出版。所以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前期,大量的经费要投入到教材开发与出版上。学习资料的管理可以实行无偿借阅制或图书漂流制,本人不赞成无偿赠送制,因为赠送制不符合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原则,在农村社区教育经费还不是十分宽裕的情况下,管好物质资源,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还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设备的添置要以够用为度,不搞小而全,更不能搞大而全。要做到能借用替代,尽量借用替代,无法借用替代必须添置的,要分批添置,特别是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设备,因为技术更新快,设备折价和技术升级也快,设备淘汰也快,不能搞一步到位。

四、理念

“理念”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独立存在于事物与人心之外的一般概念,它是事物的原型,事物不过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分有’了理念,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是唯一真实的存在。”那么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中坚持哪些永恒的理念呢?

1.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 2.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 3.学习和教育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 4.学习和教育要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 5.学习和教育将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一切过程; 6.学习和教育将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各个方面; 7.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学习和教育职能。

对于农村社区所在地的党政部门而言,要坚持的理念是: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是自身的工作职责,是实现工作目标的手段和重要途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因而对于各级党政部门来说农村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标准,肯定就无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农业生产是关系全社会食品安全的源头,也是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而农村社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殖水平,保证食品原料安全,提高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加大投入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不是政府的包袱,而是政府实现工作目标的促进剂。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社区教育必然从农村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大舞台的边缘迈向舞台的中心。

对于从事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而言,要树立的理念是:从事这项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积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乐土,不是谁给谁施舍,不是谁帮助谁,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将更加和谐与稳定,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将惠及社会上的所有人,是一个多赢的结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除了享受建设的成果外,对于专职人员来说,农村社区教育这项工作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就业,解决了自己的生计问题;其次,这项工作让他们学有所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农村社区教育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专长和才能的舞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增加经济收入的合法渠道,在这样的岗位上实现了自身价值的进一步升值,愉悦身心。对于志愿者他们虽然不能从这项工作中得到物质上的报酬,但是这样的一个舞台给他们提供了检验自己能力、了解农村社会的机会,从而丰富了经历和内心世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本文从人、财、物、理念四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讨。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之下,管理好用好人、财、物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保障,有了基本保障后,教育内容上要做到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和提升,所以在进行技能性针对培训的同时要进行社会知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培训,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的兴趣和能力,提供菜单式培训或活动内容供社区农民选择,达到全面性与针对性的完美结合;教育时机上要做到适时性和长期性相结合,农有农时,农民有忙时与闲时,所以在农村社区开展教育与学习活动时机把握很重要,如种养殖技术与知识,要有适时性和超前性,外出务工人员教育培训要在外出人员集中返乡的春节前后开展;有了适时性还不够,还必须坚持长期性,不能搞运动,要有长期为农服务的人员和阵地,随时协调各方力量解决社区内的各种教育培训问题,这项工作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结束的工作,而是伴随着农村社区存在而存在的长期工作。

参考文献:

第3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关键词:菏泽;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问题研究

总的看,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力搞好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开工建设生态文明村237个,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达到111个,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有26个。目前全市完成了村镇体系规划,今年初步建成的300个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都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规划设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关键,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有很多成功的模式。我市农村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178.06亿元,增长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 890元,增长23.9%。全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到117.22亿斤,实现了连续八年增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90家,比去年增加4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90亿元,同比增长11.2%。

一、我市人口和地理位置基本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京九铁路与新欧亚大陆桥在此十字交汇,现在已成为我国纵连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虽然交通发展给人们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对社会管理也增加难度。我市人口91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10;土地总面积12 239平方公里,南北最长距离157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0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

二、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有以下因素影响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对推进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还缺乏积极性、稳妥性;对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够,采取的形式,多种渠道培育试点村还需要加强。对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确保真正达到标准。对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村,还需抓紧做好“四通”、“五化”等工作,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农民早日入住。对开工建设的村,要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工作建设质量,尽快建成生态文明村。

(二)资金投入力度相对不够。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于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重点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土地复垦政策,土地挂钩试点政策,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气、农村医院、学校、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向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尤其是重点村镇倾斜,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确定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如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四通”工程、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所以,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达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还需要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生态文明乡村,强化后续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日常保洁队伍,形成长效机制,还需要重视。

(四)农村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虽然2011年9月份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但全市清理“粪堆、土堆、柴草堆、垃圾堆”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对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农村“脏乱差”现象的根本改变还有一定距离。

(五)工作督导调度力度相对不够,详细了解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进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六)个别地方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如和潍坊寿光市,滨州博兴县、滨城区,德州平原县、齐河县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七)农民对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不够。同时,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制度规范广大农民群众的行为,农村文明风气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乡村两级干部有的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闻不问,有的对发生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持有推脱的态度,不积极进行处理和解决,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影响了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发展。

三、加快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4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关键词:北京新型农村社区;农村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物业管理从业人员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18-04

借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东风,北京农村先后建成了许多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这些社区的物业企业员工每天的工作强度大且任务重,而物业企业员工人数有限,有时难以应对出现的各类物业管理问题,日久天长,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便逐渐增多,如物业员工入户维修不及时、员工服务态度不好,又如物业保洁不力导致小区环境脏乱差、小区内停车无序等现象,物业企业不作为等问题越来越多地呈现于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工作中,从本质上讲,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整体不高。

致力于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三十余年的物业管理经验,有许多可供学习和借鉴之处,针对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只有积极汲取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经验,寻找有效的应对措施才是解决农村物业管理矛盾和问题的出路。

一、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员工物业管理服务意识普遍不高

北京农村开展正规化、专业化、系统化物业管理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新型农村社区,特别是楼房村中,这些新型农村社区除极少部分社区将物业委托给社会上独立第三方的物业企业实施物业管理外(即托管),大部分农村社区是由当地村民组成的物业企业或是由村委会牵头成立的村办物业企业或村民自治组织实施物业自主管理(即自管),管理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的物业从业人员除了所占比例很少的员工具有物业管理学历、学位、职业资格证或工作经验外,绝大部分物业员工均为本乡本土,没有物业管理学历或经验,缺乏系统化的物业管理学习和培训,具有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的员工数量也不多,是当地乡(镇)政府或村级管理组织为解决村民就业问题而实施的无奈之举,这并无不妥之处,但这些村民从事后续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水平和质量很难令人满意。可见,北京农村物业管理人员结构和物业管理专业化不足,使得北京农村物业管理队伍在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上就存在先天缺失。

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除少部分设施由智能化机器完成外,大部分岗位工作都要靠人来完成,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物业管理服务意识及其相关技术技能,而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的物业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物业管理服务意识,物业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均不高。如客服人员接待业主或客户时态度冷淡、对业主反映的物业管理问题故意刁难不及时处理、及时回馈,对业主冷言恶语;工程维修人员入户服务不及时且返修率高,导致业主室内维修场地狼藉一片;入室盗窃频发、车辆停放无序、公共设施被毁现象暴露出来的安保不利等各式各样的物业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几乎在每个北京新型农村社区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物业员工没有将“业主致上”的物业服务意识贯彻于每天的物业管理岗位工作中,意识决定行为,如果从业人员在每天的物业服务过程中没有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情和为业主奉献的精神,哪里会有高质量的物业服务水平。因此,严重缺乏物业管理服务意识是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根源和主要症结所在。

当然,导致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物业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物业管理服务意识不高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员工工资不高没有动力、只为谋有一职有个生计而已,别无他求,即使热情服务,也不会有额外的奖励等等诸多理由。不可否认,这很现实,即便从事了物业管理工作,没有良好的物业服务意识,高效的物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又从何谈起。

(二)员工物业管理技术技能相对薄弱,专业型人才匮乏

物业管理的每一个岗位对技术技能都有要求和标准,都需要懂业务、有技术、心灵手巧的行家理手,以便为业主提供高水平的物业服务。现实情况是北京农村物业企业员工收入普遍不高,难以吸引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北京本乡本土的农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特别是年青人外流现象很普遍。所以,导致北京农村物业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匮乏,人数少,学历低、年龄大但有一技之长,这是目前北京农村物业管理队伍的整体特点,这些人愿意守家守地,不安于现状却也无太好的高就之所,心态相对平稳,这些人却是北京农村物业管理队伍中的技术骨干。

随着社会对物业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的要求,特别是现代化设备设施在农村社区的投入使用,农村物业管理也在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转化,现代化办公或系统的引进大大提升了北京农村物业管理质量,这是农村物业管理不小的进步。同样,对物业管理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会提高,而在北京新型农村社区中,不是每个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都会操作并熟使用这些设备,遇到问题或故障不会处理,也只有少数人会用而已,一旦这些人另谋高就或离职,其余的人往往不能及时顶上而延误正常工作的进行。

(三)对与客户、业主的沟通不够重视

在开发商建造每一个北京新型农村社区时,都会与地方各级各类客户有业务往来,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公司等,如社区水、电、气安装要与当地政府职部门衔接配合,安装门窗要与制造门窗的企业合作,建造绿地要与绿化公司合作等,开发商与每个单位或部门的密切配合,才有了如今的新型农村社区。因此,当开发商将建造好的农村社区交与村委会或物业企业接管后,与这些协作单位经常性的沟通绝不能中断,以保证村民入住后整个社区物业管理各方面工作有序可循、有据可查,这点十分必要。但现实中,不少物业企业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当开发商撤走物业被接管后,不少业主将如房屋漏水、墙体倾斜、门窗关不严、排水设施设置不当等开发商遗留问题转嫁到物业企业身上,此时的物业企业百口难辩,若是保修期内的房屋质量问题,物业企业还要联系开发商,尽快解决此类问题,但若问题产生在保修期外,物业企业会处于两难的境地,矛盾和问题便就此埋下。又如社区中每家每户的门窗、太阳能、壁挂炉、有限电视和宽带端口等都是统一安装的,在这些设备设施的后续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物业企业有义务维护好与这些产品生产或安装厂家间的关系,为业主解忧,但物业企业往往疏忽了与这些协作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只有当遇到问题时才会想起,有的物业企业为避免麻烦,往往让业主自己联系这些单位或厂家,而这些单位或厂家业务繁忙,通常会让业主长期等待,使业主的问题不能得到尽快解决而心有不悦,很大程度上会将不满发泄到物业企业头上,从而引发更多的矛盾。

对于管理农村社区的物业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来说,更多的是要经常与业主打交道,如接待业主报修、收取物业费等,都会与业主直接接触,物业管理问题解决得好,物业费就容易收,否则就难收,而物业费又是物业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管理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的物业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时刻要将业主的利益放在首位,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对业主反映的问题要尽快解决,绝不拖延。但现实情况是,管理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的物业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因大多是本乡本土的村民,对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基本有所了解,彼此很熟悉,甚至有亲缘关系,他们明确处理好邻里关系的重要性,但往往疏忽了站在物业企业角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业主间经常性的有关物业管理权利义务话题的沟通和交流。业主通常会站在个人的角度看问题,但凡物业问题没有处理或解决好,即便物业员工与业主再熟悉,轻者不配合物业工作,重者以不交物业费相抵触。

二、提高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对策

(一)将物业管理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物业管理活动的始终

物业管理的服务性特点,促使管理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的物业企业必须重视并加强对所有员工物业服务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学习城市中优质小区和品牌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经验,建议外请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专家与物业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启发、诱导员工时刻树立物业服务意识,特别是物业员工将这种服务意识应用于岗位工作对树立物业企业良好形象的影响,强调每位员工在每天从到晚的整个物业管理活动期间,物业服务意识要贯彻始终,所有物业员工要从每件小事开始,一天天、一点一滴地持续下去,形成习惯和制度,时间久了,大家的物业服务意识就会形成固定的程式和习惯,整个物业企业的物业服务水平就会有明显的改观和提升。物业员工习惯性地养成物业服务意识,不妨做好以下几点:

1.与人为善,微笑服务,礼貌友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社区内所有人能持续共处而不发生摩擦很难,物业从业人员每天都要与各式各样的客户、业主打交道,必须抱有理解宽容之心,和善地与客户、业主处理好关系,微笑常挂脸上,以平常之心、礼貌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严谨的作风和灵活的头脑尽力为客户、业主排忧解难,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备案、记录,并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予回馈和答复,绝不可遇事无音讯,无回复,力求减少客户、业主的不满,努力做到不积怨、不留后患。

2.时刻进行换位思考。业主到物业企业反映问题,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力求使个人不受或少受损失为前提,此时,物业从业人员接待业主时,绝不能随意应付,要搞清缘由和症结所在,并时刻进行换位思考,有自己也遇到了业主类似的问题会如何做的换位思考心理准备,共同协商,共同面对,拿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力求双方都能接受,将损失降到最低。

3.落实“首问责任制”。社区村民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物业问题时,会找到物业企业寻求帮助,无论业主来到物业企业寻求哪方面的帮助,也无论业主最先问到哪位物业员工,这名员工一定要信守承诺,将接待业主的责任承担下来,并将业主反映的问题落实并持续解决完毕,这就是所谓的“首问责任制”,物业企业员工上到领导,下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将“首问责任制”铭记于心并用心去做,从帮助业主每件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形成常规制度延续下去,也会在不经意间赢得业主的认可。另外,“首问责任制”绝不能只成为响亮的口号,所有物业员工遇事不推托。

(二)过硬的技术是做好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保证

面对北京农村新型社区物业从业人员职业技术技能不高的短板,物业管理人力资源建设将是未来北京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可逾越的难题,提升这些员工技术技能的阻力相当大,任务也很艰巨,也一定是一个漫长的提升过程。因此,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并付诸实施,也会使北京农村新型社区物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技能有显著改观。

1.制定并实施员工绩效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式企业管理模式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建议在管理北京农村新型社区的物业企业中开展并实施员工绩效激励机制,给在一定期间内积极肯干、做出成绩、对企业经济或声誉有积极影响或带来效益的员工,予以额外的物质或货币奖励,表彰优秀,弘扬正能量,使企业员工在比、学、赶、帮的积极氛围中奖优争先,这远比口头表扬来得更实惠,往往更能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督促后进。

2.鼓励员工考取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具备一技或多技之长。管理北京农村新型社区的物业从业人员拥有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的数量较少,接受正规物业管理培训的员工也不多。因此,建议物业企业在推行员工绩效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对积极考取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的员工同样给予奖励,鼓励他们的自我成才、自我提高。同时,对于既考取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且又取得物业管理相关岗位技能证书的从业人员,更要进行双倍或多倍的奖励,表彰他们的多技多能,并以更优厚的政策留住这样的物业人才。这样的人才越多,对提升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物业员工的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就是促进和贡献。

3.物业员工经常开展技能大比武。诚然,自我比较往往缺乏动力,员工彼此间的比较方能体现差距。为提升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物业员工的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建议每个物业企业都可以阶段性地组织一些岗位技能大比武,如所有物业维修员工某项维修作业大比武、消防栓操作大比武等,可以使相同岗位的物业员工熟悉彼此,对成绩优异者同样进行奖励,从而形成物业企业内部物业管理岗位员工公开的良性竞争。

(三)加强与客户、业主的沟通和交流

客户、业主是住宅物业管理的两大群体,物业企业都要维系好与这两个群体的关系,重视加强与客户、业主的沟通和交流,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保C物业管理的正常进行和物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重视老客户,不忽视新客户。如果说在建造北京新型农村社区时与开发商协作的政府部门或企业算是老客户的话,物业被接管后当地公安部门、安保公司、广告商、社区附近的医院、学校、开锁公司等就是物业企业的新客户,物业企业建立并重视与新、老客户间稳定、持久的协作关系十分必要,既可以帮助物业企业解决物业管理中的一些纠纷和矛盾,又可以帮助社区内的业主们解决一些棘手的急事、难事,甚至是小事,都会对提升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提供有效帮助。

2.多为业主办便民、利民的好事。管理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企业与业主之间可以说是非常敌对的,是管与不服管之间视同水火的两大阵营,物业企业当好业主的管家十分不易,农村物业管理也不例外。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的物业管理也面对同样的窘境,为拉近与业主间的距离,建议物业企业要多站在业主的角度,为村民们多办一些便民、利民的好事,如在宣传橱窗内张贴水、电、气故障报修联系电话和附近银行、邮局、派出所、有限电视、学校、医院、饭店的便民服务电话,以备业主不时之需,又如可以帮助村民们代收信件或快递,代为发放附近超市宣传海报等,以方便村民的日常生活。这些细微的小事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令村民们感受到有物业企业管理很贴心,这对提升物业企业服务水平也会有不小的帮助。

3.组织业主开展各项活动。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物业企业与业主间的沟通和交流往往局限在人数少的小范围内,与大量业主的沟通交流不多。因此,建议管理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的物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节假日的契机,组织社区内的村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参观、文体活动、棋类比赛等,使社区内有更多村民有机会参与到物业企业的日常活动中来,可以与物业企业员工有面对面的交流,彼此消除陌生感、疏远感,这对于提升物业企业形象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物业管理的核心工作是物业从业人员每天的服务,多而杂,农村物业管理工作者要将物业服务中的说、做、行融为一体,做好物业服务中的每一件事,用以心换心的服务,将物业服务真正落在实处,才能赢得村民的认可与信赖。因此,良好的物业服务需要物业员工身体力行,多学、多问、多做,认真对待物业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不回避矛盾,不逃避责任,积极面对,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为不断提高京郊农村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迈出坚实的脚步。显然,北京新型农村社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存在的问题也不会在一朝一夕之内有质的飞跃,它需要基层物业管理工作者们从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措施,甚至每个环节入手,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向高水平迈进,才能使农村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不断缩小与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张焱.浅议城市住宅物业管理问题[J].时代教育,2016,(7):246.

[2] 谭惠峰.服务在物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6,(12):97.

[3] 赵阳.浅析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1):87-90.

第5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指示精神,国家大力支持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0 多亿,有效缓解了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村改居”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转型期问题,本文通过对主要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中情况的研究,分析“村改居”社区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公共图书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对其农家书屋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村改居农家书屋文化建设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自2007 年3 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家书屋工作,截止2012年基本覆盖了所有行政村,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但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与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近些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中村”,面临着转轨变型问题。“村改居”这种把农村社区变为城镇社区、农民变为居民、社区文化需求不断外张的新型社区,如何去建设一个良性的能为社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更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就至关重要。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摸索,“村改居”背景下建设“农家书屋”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针对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完善“农家书屋”建设,这些正是本文所关注的。

1.2 研究意义

一方面,本文通过对我国“村改居”社区文化需求以及农家书屋建设管理过程的研究,结合对主要社区书屋的实际使用情况的调查结论,总结出目前我国“村改居”农家书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行优化管理的具体建议。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农家书屋才具有持续的吸引力。鼓励人们学习科学技术,提高文化知识,摒弃传统迷信,丰富业余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财富的创造。

2 农家书屋发展概况与研究综述

2.1 发展概况

总体上来说,我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家书屋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国家惠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全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结构性差异,建设资金供给能力的差异,使得东部发达省份优先完成这项惠民工程,而中西部和行政村数量较大的省份在农家书屋覆盖率上较落后。重视三农和城镇化问题,一方面要承认转型以来的历史机遇,改变了以往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各大城市迅速发展,并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群。还要认清,城市化进程中群众需求问题,确保“村改居”社区公平享有社会福利待遇,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农家书屋就是围绕“生态宜居社区、兴业致富、文明和谐”的目标,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中国梦关系到每个社区、村庄。

2.2 研究综述

近年来农家书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学术研究方面,也体现了相关学者对此方面改革的关注。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输入“农家书屋”等关键字,共查找到2008 至2013 年间国内对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的期刊论文、重要会议论文、优秀硕博论文等共有2977 篇。其数量在2008 至2013 年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2008 至2013 年农家书屋相关论文数量表

从内容上看,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书屋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

首先是农家书屋发展过程中的症结。李英对农家书屋运行机制的分析中提出了8 个影响因素,包括政策稳定性、资金来源稳定性、出版物市场、农民接受程度、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资源选购与更换、管理员。目前我国农家书屋普遍管理不规范、建设资金不足、农民阅读习惯缺乏等等问题。其次,学者纷纷为此提出建议,探索适合各基层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主张政府投入为主,并增加其他融资方式,放开农家书屋经营模式,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等等。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其特殊性。这与我国改革开放30 余年,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的社会背景有关。在目前城镇化的进程中,办公楼,高速路等物质上的公共设施的建设,我们已经具备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技术条件,包括高铁技术在国际领域的领先。但是在社区文化方面,我们国家的起步还是很晚的。“村改居”后,农民变成了居民,身份,生活方式有所转变,但社区文化的发展与物质条件还没有协调统一。“村改居”社区由农村社区转变而来,是一脉相承的,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提出“村改居”社区具有的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对此进行探讨及对策分析。

3 我国农家书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 年8 月,主要针对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内“村改居”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共回执200 份有效问卷,根据问卷所得数据,利用软件绘制各种图形以此分析结果为基础对以社区文化需求为切入点来对“农家书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的结果可以为“村改居”背景下“农家书屋”提供必要的帮助。

3.1 群众积极性不高,缺乏专业性管理(图1、图2)

从图1、2 可以看出在200 人的调查群体中,知道并了解农家书屋的人有98 人,所占比重是49%,只是听说的人数有58 人,比重达到29%,而从未听说的人数有44人,比重达到22%。从群众阅读时间来分析,有48 人每周读书少于2 小时,占比24%,2 小时至6 小时的人数达到85 人,占比42.5%,6 小时至10 小时的人数为35 人,占比17.5%,10 小时以上的人数有32 人,占比16%。

这个数字也是客观的,是“村改居”社区和农村社区都存在的共同问题,并且符合我们的预期,说明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 年正式启动以来,成效显著,人们在工作之余,通过阅读书籍来扩展视野的人还是很多的,一半以上的居民了解这项惠民政策。惠民政策的稳定性要求我们继续重视该项工程。受历史及经济、社会等客观条件限制,群众较低的文化水平影响了阅读积极性的提高,这就对宣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是目前被认同的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来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其次,宣传受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宣传本身存在问题,农家书屋管理的工作者大多是村镇干

部,或者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看,即使是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缺乏公共管理的实战经验,有些只是在基层临时工作,未来一两年还是会调到上级工作。因此,管理者本身存在着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管理技能缺乏的问题。这是规范管理,完善机制的切入点之一。

3.2 服务与需求未能及时对接

“村改居”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的不同在于,在农村社区的图书选购中,农业技术类图书居多,是基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农民科学致富的出发点。在“村改居”社区的图书选购中,由于从事传统农业的人数大大减少,许多青壮年出门务工,而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儿童所需的是生活保健,儿童文学等,这类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有限,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阅读需求,图书选购缺乏针对性。“村改居”是城镇化道路中实质性进步,不是表面上名称的变化。更深层的影响是打破了以往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的枷锁。农民身份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有一大半以上的人不从事农业生产,与城镇居民享有同样的社保待遇。在这个过渡期间,需求就随着环境发生了变化,“村改居”群众需要的一种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共同认可的社区文化,将每个人紧密联系起来,共同融入到新型的社区中。在以往的农村社区,农民通过田地里集体劳作,沟通彼此情感。而现在的“村改居”新社区大多是单元式楼房,文化活动单一,邻里之间的联系也少了许多。此时,农家书屋作为建设社区文化的载体,就要发挥其作用。

目前的管理忽略了“村改居”社区人口结构与文化需求,还停滞在农村社区的书屋管理模式中。

3.3 缺乏“村改居”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办法

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有一套运行良好的规章制度。农家书屋建设已经有8 个年头了,相比农家书屋建设而言,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打造“村改居”农家书屋是全国各基层单位的重任。而我国许多省份还没有专门针对“村改居”社区农家书屋的管理办法,也没有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做出解决方案,只是沿用农村社区时期的管理办法,未能与时俱进。

4 农家书屋的创新思路与建议

4.1 组建优良管理队伍

由于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大多学历、文化程度较低,或者大学生村官也对农家书屋的管理缺乏前瞻性的理念与实际经验。面对这个“村改居”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共同难题,首先要坚持输入新鲜血液,鼓励发挥大学生村官在这个岗位的优势,为国家基层贡献力量,继而,更重要的是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可以将周围各个社区管理人员联谊,线下交流,吸取经验。还可以由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组织人才培训,将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体系联系起来,由上级带动下级,并对书屋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增强管理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随着未来农家书屋越来越成为当地村庄,社区的精神文化的核心,良好的管理队伍至关重要。

4.2 提升服务品质,创建和谐社区文化

“村改居”社区农家书屋不仅仅是设立在每个社区的公共图书馆,它还应该是一个社区文化的象征。农家书屋工程就是帮助“村改居”的群众解决转变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让社区居民充分融入到和睦互助的环境中。摆脱“农转非”带来的不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当地政府,农家书屋工程管理办公室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制定符合实际的活动方针,将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多样化。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在鼓励人们阅读书籍,学到实用新型技术,掌握致富信息的同时,定期举办特色活动,将其写进规章制度,在社区内传承起来,互相交流感悟与心得,使得农家书屋在群众之间广泛宣传,营造积极的社区环境和文化氛围。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往这个方向进展了,例如安徽省亳州市开展“文化助老”活动,把农家书屋办成老年人娱乐、求知、健身的“老年之家”。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正进行尝试,在省内试点“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将“农家书屋”与“新华书店便民店”、“农民绿色网吧”三合一联动发展。打造一个多位一体的文化娱乐场所,村民既可以读书上网,也可以打球下棋。把农村中的退休干部、教师等“乡贤人士”利用起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搞好农家书屋建设。

总而言之,这些举措都是把农家书屋建设成多元文化的载体,体现人文关怀,弘扬社区文化的表现。

4.3 完善公共事业的法律规定、增强其社会地位1846 年美国就已颁布了世界第一个图书馆法,将近200 年的立法管理,使得美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成熟。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今天,立法需要人大的审批,才能通过。农家书屋作为一个惠民的新工程,还需漫长的时间去进步,现在初步需要的就是各地方政府“村改居”社区农家书屋规章条例的明确制定,才能指导基层群众建立和谐美好的社区文化。

因此,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征求当地人民意见,制定合理规范的法令条文,并坚持执行,做到责任分担,共同完善农家书屋的管理。

5 结语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农家书屋工程正在起步,人们需求的信息量也日益增加,信息是人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是缩减城市与乡村差距的平台,人们对科学技术更加渴望。因此,在数字化升级改造,增补书刊,后续所需资金逐渐会增加,在地方债务危机的今天,对财政来说更需要增强财政透明度,公开预算,反腐倡廉,将资金切实用到百姓需要的实处。办好农村社区及“村改居”社区的农家书屋,才能增强公共精神和社区归属感,构建“团结互助、融洽和睦、和谐发展”的良好社区文化。有序组织工作,认真谋划,广泛宣传,全方位发动,切实提高农家书屋工程在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发挥人民群众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作用,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董明,吴宙.安徽省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现状调查[J].理论观察,2013(12):15-117.

[2]彭昱丽,奚淼.安徽省农家书屋现状与读者需求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0):47-149.

[3]周立军.刍论农家书屋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与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2010(06):61-63.

[4]董明,陆爱勇.当代大学生对农家书屋建设的关注研究[J].南方论刊,2014(03):71-72.

[5]李芳.更新建设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浅谈“农家书屋”的发展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91.

[6]姚秀敏,樊会.基于SWOT 分析的农家书屋发展战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05):56-59.

[7]杨鹏星.农村文化建设新平台———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浅谈[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03):56-157.

[8]孙璐婧.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24):193.

[9]孟艳琼.农家书屋为何门前冷落[J].黑龙江史志,2014(05):235-236.

[10]张利洁,樊兴博,李艳.受众视角下的农家书屋的调查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0(06):48-52.

[11]王仕勇.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2(08):36-38.

[12]赵虹,徐跃权.我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J].2011(20):92-96.

[13]蒋福明,周晓阳“. 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的实践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2(02):60-64.

[14]何少华,蒋福明“.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2(04):41-42.

第6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1.1加强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缺失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农村中,运动场地往往只存在于学校,有的农村学校甚至都没有满足自身体育教学需求的场地设施。为了给广大农民提供进一步运动健身的基本保障,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体育设施资源,政府部门应在新农村社区中应先建设一些基础性的,能基本满足农民健身需要的健身设施,然后逐年逐步地增加体育运动场地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满足农民体育健身的需要,促进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1.2结合农村本地特色文化形成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河南省是一个拥有农民数量众多的农业大省。在基层农村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地自身条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反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将农村自然地理等优势展现出来,符合当地农村生产劳动的特点。例如豫南地区依山傍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赛龙舟成为当地比较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政府可以对比赛进行全面的包装,合理规划比赛,使赛龙舟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不仅可以达到吸引游客观光,又能够使农民达到健身运动的目的。豫西北等地多以山地为主,当地的农民喜欢以登山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老百姓的兴趣爱好,组织好以登山运动为主题的运动健身项目,比如举办“登山节”或有奖登山比赛等形式的活动,积极促进农民参与体育锻炼。

1.3通过媒体进行舆论宣传,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社区的居民也开始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愿望,也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也对体育文化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提高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鼓励农村居民更主动的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中来。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村内喇叭等对体育文化健身知识进行科学地宣传,也可以通过短信、彩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传,吸引年轻的农村社区居民产生对体育运动健身的兴趣,达到全面宣传巩固体育文化的效果。

1.4做好村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

村官是一个影响着村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角,村官对体育的喜好程度对本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村官对某个体育项目的个人情感也决定着村落体育发展的具体内容。在他们的支持、指导、示范和积极主动的带动下,更好地促进整个村落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村官。大学生村官只有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获取指导体育锻炼的技能与技巧,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有效指导村落体育文化的开展。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村官锻炼,使之成为村落体育的指导者,村落体育文化的建设者。

2结语

第7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关键词】贵州;农村;基础设施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贵州省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总量取得显著提高。但相比城市,贵州农村经济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基础设施也很落后,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贵州省大部分农村的自然环境还是很恶劣、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还比较低,特别是农业生产性设施建设落后、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农业生态环境日夜恶化、农村生活服务性设施普遍不足等,从而导致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如下:

1、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中央财政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只占有投入资金的一部分,很大部分是需要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所承担的。但目前贵州省政府财政的支出也很大,在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相对较少。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也在逐年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建设的需求。加上资金使用效率底下,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致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存在诸多的问题。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需要很大投资的工程,实施周期长,难以管理,私人大多都不愿意来投资,使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单一,这直接影响了建设的速度和建设的质量。

2、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贵州省在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都还不够完善。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建设机制来主导基础设施的建设。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落后,部分基础设施贱没有进行过科学的规划,甚至脱离实际,不适用或者不便于操作,还有的是规划了但是缺乏统筹,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协调统一。还有的地区甚至没有规划就盲目建设,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农民也没有从中得到利益。近年来,贵州省很多贫困地区虽然修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工程,但是由于没有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有一些新修的道路桥梁在短时间内就被损坏,后续维修成本大大增加,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使用效益的降低,并且还影响投资者与农民群众的建设积极性。

3、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建设不足

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没有规划好建设的重点项目,甚至有的地区是盲目建设,不但浪费了资源资金,还损害了农民的建设积极性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如: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设施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教育设施的建设好与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来看,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率还很低,很多地区农村孩子上学要在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如,贫困地区水利设施,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生活的保障。贵州省很多贫困地区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为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是“靠天吃饭”,这就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有的地区建设了水利基础设施,但是由于年久失修以及无人管理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使用。又如,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医疗设施的建设,贵州省今年来不断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建设,但建设水平和建设范围在贫困地区还没有铺展开,贫困地区农民的接受程度还很低下。文化设施建设在贫困地区几乎为零,文化设施的建设对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4、加强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8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精英流失缺位;双重利益模式;利益聚合表达;利益和谐

新农村的建设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和谐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而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当前,农村社会在制度、市场、文化等维度的利益非和谐现象凸现,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现行的制度安排扭曲了利益驱动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制度的框架下运用利益驱动实现利益和谐无疑是治本之策。在新农村建设中,法律能够有效地规制公平竞争、缩小贫富差距、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利益的和谐分配,形成良性利益驱动机制,最终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在法学框架下导入利益与利益驱动原理,建构良性利益驱动机制,对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利益和谐问题意义重大。

一、利益驱动机制原理的导入

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需要”。[1]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们的一切行动都根源于利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利益关系。从哲学上讲,利益是利益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肯定,它反映客体所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利益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用,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即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需要和利益是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因。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必须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的利益需要。从本质上来讲,利益是社会主体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转化形式,它表现了社会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关系,构成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2]由此可见,利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的一切都与利益相关,人类活动的根本目是追求利益。

利益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由此形成在追求利益这一基本动因驱动下的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利益驱动机制。因为社会发展是一个由无数的社会个体以及利益群体不断博弈的过程。高速发展总是要伴随着新的利益分化与组合,旧的博弈均衡会不断被打破,新的均衡会逐步建立。整个过程呈现出一个由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动态的博弈进化过程。对一个社会而言,规则的改进就是制度的创新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因此制度创新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3]有学者指出,我国逐步形成的利益关系,特别是重大利益关系已经构成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与此同时,也构成了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危机的基础。原有的利益关系均衡被打破,利益群体的形态由隐变显,利益冲突由暗变明,利益差距和矛盾更加明朗,利益群体的利益观逐渐变强,利益冲突亦日益突出。[4]笔者认为利益驱动是社会主体在一定制度条件下追求自我利益,并以利益为动力从事相关社会、经济活动,改造社会经济活动的对象,创造物质财富的驱动过程。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在利益驱动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利益的和谐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点。

利益驱动作用需要借助于法律等规范性制度中介得以实现。因为制度作为社会的规范系统,对调整利益秩序、协调利益冲突、减少利益分配的不确定性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法学家庞德指出的,法律制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尽其可能保护所有社会利益,并维持这些利益之间的、与保护所有利益相一致的某种平衡或协调。”[5]由此可见,利益驱动作用的实现就是在有效制度的框架下,社会成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在制度对逐利行为的鼓励——利益的驱动下,并在制度所建立的行为规制体系下,达到个人利益之间、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发展,减少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在现阶段的我国,正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利益主体在利益关系上发生了重大调整,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利益驱动机制被扭曲、极化了。导致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距离拉大,出现不平等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再加上利益结构分化的弱质性、不平衡性以及利益整合机制的缺乏,利益表达机制的软弱,造成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呈现出矛盾和冲突的态势,这种利益矛盾不仅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即使在同一利益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大量的非和谐因素的出现。

利益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能够整合且能全面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利益和谐是指在制度的安排下,利益的产生、分配、表达及保障等环节和谐有序,使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得到有效供给。人类社会就是在利益和谐——利益非和谐——利益和谐中发展和进步的。因此,要在利益调整中找到新的利益平衡点,在利益驱动作用下,进行合作博弈,达到利益和谐。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制度创新,构建良性利益驱动机制。具体到新农村建设中,就是必须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减少或避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利益驱动机制,让一切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都充分发挥作用。

二、我国农村非和谐因素考量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农民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农村社会的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凸现,农民社会地位边缘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大的“社会弱势群体”(social-vulnerable groups),农村社会的利益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

(一)农民利益的制度剥夺

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多向度的社会经济现象。在经济层面,表现为城镇与乡村在所有制及其在交换、分配、就业、税赋等方面存在的政策差异;在社会层面,则表现为城镇与乡村居民在教育、医疗、劳动、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等方面适用不同的政策。[6]具体来说,我国城乡二元分治的不合理利益倾向突出表现为我国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不对等的待遇和权益。这种城乡不平等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农民承受着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长期存在的“剪刀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社会保障制度只面向城市居民,而农民则被长期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城市建设用地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剥夺农村的现象。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具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经济根源和具体制度的根源。在建国初期,这种二元治理模式是符合当时国家的利益取向——赶超型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是在当时工业优先发展的利益驱动下一种较为合理的制度安排。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工业化初期都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农业、剥夺农业,用农业剩余来支持实现工业化。根据当时的具体国情,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这就需要在初期动员一切财力、物力作为重工业启动资金,农业自然首当其冲。然而,在我国持续发生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中,这种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得以沉淀、延续,乃至进一步滋生,必然使得资金、农产品等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村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工业和城市。这种短期性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只能维持工业化暂时的快速发展。从长远来看,它不但不能支持工业和城市,反而制约了工业、城市、农村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自然资源遭到极大浪费和破坏,农业资金积累不足,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的利益遭到严重损害,从而造成了农村社会种种利益不和谐的现象。[7]因此,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农村的利益和谐,必须要通过制度创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建构有利于促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体系。

(二)农业利润的市场流失

市场是资源配置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使资源流向效率较高的部门,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要发展,农村的市场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一个农村市场化的过程。而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尚不成熟,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如农村交通不发达,市场数量少,基础设施落后,层次低,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突出;市场制度不健全,垄断经营,强买强卖现象严重;政府对市场的不规则干预过多,使市场机制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依然存在,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缓慢,生产要素市场的欠发达,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科技市场远未形成,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尚未完全确立,还不能有效配置农村资源。[8]此外,我国农民一般采取独立、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农户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经济组织化程度较低,面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时往往缺乏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再者,由于受传统农业思维和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分散农户的商品交换、交易方式落后,商品竞争意识和市场风险意识总体上不强,在与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竞争意识强的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博弈中往往处于劣势,利益受剥夺、利益流失的现象严重,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的发展缓慢。

另外,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以及农业的部门利润较之其他生产部门低,市场的介入将会使农村优质资源在利益的驱动下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的其他高利润部门,从而进一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三)农村发展的文化阻却

文化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复合性、综合性的概念。文化是人之生活的样式,文化只有存在于适应的社会中,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因素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输给社会成员、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演进和改变,从而激发人们身上所蕴含的潜能,以致在现实中焕发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新农村建设需要形成一种崇尚科学文化,以先进文化为正驱动力的动力体系。文化的一个突出的动力作用就是孕育社会精英,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精英是指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掌握先进的科学技能,思想进步,能推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新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内发的性质,而这种内发发展的原发性力量就是农民,农民的代表就是农村社会精英。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精英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农村民主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影响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利益分配的积极推动等方面。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国家对于农村的教育、科技等文化领域的投入十分有限,造成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制度性屏障。现有市场机制对农村的经济剥夺也间接地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下,由于制度和市场的双重剥夺导致了农村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文化土壤的缺失,不仅使农村精英的产生受到了本源性的障碍,也造成了农民思维意识的封闭,大大降低了农村社会本身塑造精英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农民的发展权不断丧失。另外,在市场的利益导向作用下,作为理性的社会人——农民对改变自己命运的个人价值取向发生了扭曲,他们对于现行体制的适应性行为变成了“民工潮”现象。由此导致大量的农村精英流入城市,加大了农村建设的难度。因此,从根本上说农村精英缺位是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利益驱动作用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复兴,没有大多数人的积极主动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7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农村,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要在要赋予农民应有的文化权益,实现其文化利益,改变现阶段的精英缺位问题。

三、建构良性的利益驱动机制

通过对上述农村利益非和谐因素的解读,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益和谐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性、系统性工程,仅从某一个方面进行对策性研究,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调整,实际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建立和谐的利益关系,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各利益主体,将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协调和保障作用。我们应发挥以普遍化和标准化为特征的制度优势,特别是法律在保护农民利益时所产生的利益驱动作用,从而最终实现和谐的利益关系。因此,必须着眼于农村社会的实际,多维度进行探讨,在法律的框架下从双重利益驱动、聚合利益驱动及个体利益驱动等层面进行多元利益驱动的架构,深入研究利益驱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政府维度:双重利益模式

根据米格戴尔提出的“国家的社会嵌入与互动论”分析范式,国家嵌入于社会当中,并与社会发生互动,而且两者处于一种相互转换过程之中。根据这一理论,代表国家的各级政府其行为在社会公共利益的驱动下会采取某种选择,而这种选择以政府的相关政策或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对于其他的利益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这种双重驱动正是在利益驱动机制中应加以恰当利用的驱动形式。

首先,在社会公共利益驱动政府行为层面。社会公共利益反映的是社会与其环境中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一定社会的需要一旦具体化为社会公共利益,就会成为政府活动的基点与归宿,以实现其公共利益的安排。其中法律在这一层面的本质特征最为鲜明,这是法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政府在现代的经济活动中是一种主导型主体,是一种领导性,管理性力量。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为了达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政府被赋予了宏观调控权和其他的经济职权,而恰当的行使这些职权,是政府对于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由此形成社会公共利益对于政府的驱动作用。第二,在政府的相关政策与行为驱动其他利益主体的层面,我们认为利益驱动机制作用的发挥,应以政府的保障为条件。政府在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决策施动对象等因素对于其他的利益主体具有巨大的驱动作用,甚至可以对社会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利己心必须会使人去选择优越的有利的事业。在农业受到保护时,就没有一种职业能和农业一样可以保证获得确实的利得。因此,农业可以由那些把必要的财富来投资的人而获得复兴。”[9]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的政策着力点应在充分考虑农村农民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利益引导,从利益的产生和分配方面建立政府宏观层面的利益驱动机制。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合理的利益引导:首先,坚持非均衡发展的原则,实现政策的差别,因为现在的城乡差别已经不是发展速度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利益的实际均衡必须给予农村发展建设的加速度;第二,冲破制度坚冰,改革户籍制度,将户籍制度中所附加的不合理因素及价值倾向从该项制度中剥离,还农民以“国民待遇”,给予农民最基本的平等权与发展权;第三,完善农村投入制度,特别是加大对于教育与科技的投入力度,培育农村精英,实现对于农村的实质意义上的政策倾斜,并逐步形成制度化投入机制;第四,实现基层政府的综合性职能转变,明确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协调者、生产服务者、市场培育者等方面的定位。

(二)组织维度:利益聚合表达

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精辟地阐述了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是对利益的追求;处于社会利益结构体系中的个人只有成为利益集团成员才能维持其社会、经济地位和保证其根本利益。David Truman认为,利益集团是指一种在其成员所持的共同态度的基础上,对社会上其他集团提出某种要求的集团。[10]当前我国城乡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已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农业生产在经济上具有弱质性,因而更加需要合作博弈,以联合起来的集体力量共同抵抗各种利益侵害。否则农民在中国社会利益博弈中,其所表达的利益始终不能形成对决策的有效参与和影响,不能通过组织化形式和集体的力量来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正是在这种聚合利益的驱动下促生了农民的组织化利益表达的机构的诞生——农村中间层组织。有学者指出,组建中国的农业利益集团,通过在法律的框架内就“三农”问题进行利益表达与矛盾疏导,不仅可以逐步恢复农业的造血再生功能,而且可以避免基层矛盾的极端式触发,在政府、社会各利益集团和农民之间构筑起缓冲与调和的通道,有着巨大的政治与经济意义。[11]而法律对于社会中间层有着特别的关怀。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独立于国家经济管理主体与市场活动主题,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及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12]基于对于社会中间层促生,就需要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在利益的协调与表达层面建构中观的利益驱动机制——农村社会中间层。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对农村社会中间层加以完善。

首先,弥补社会中间层法律主体缺位问题,进一步明确农村社会中间层的法律地位,形成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法律地位模糊,没有完全独立的法律地位,在很多事务上受行政机关很大的制约。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中间层的主体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将成为新农村建设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协调主体,所以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中间层主体,赋予其明确而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人格,政府也要把具体的利益协调机能赋予社会中间层主体,使他们拥有相应权限,保障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农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及文化利益组织化争取;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中间层组织体系,加强农村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村社会中间层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之一,要实现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益协调作用,必须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即建立各种农村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对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利益参与协调与分配,各种组织相互独立,相互配合,实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和谐。最后,要建立农村社会中间层的利益联动,农村社会中间层本质是在农民的聚合利益驱动下建立的,是利用农民集体力量来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益进行协调,即以农村社会中间层具体运作为平台,实现对农民利益的表达与协调。

(三)农民维度:个体利益维护

农民是中国各利益群体中的现实主义者,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农民也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农民与其他社会个体一样要追求自身利益。对自身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追求,形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原发性力量——个体利益驱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内发性力量,而内发性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左右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对于农民的利益的导向与保护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没有农民利益的保护,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影响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农民利益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经济利益是农民最基础的利益。现阶段,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农民利益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日益突出。各社会主体作为“经济人”展开对社会利益的争夺,这就需要对利益争夺中处于弱势的农民及其利益进行特殊保护。利益驱动的最主要方式是通过制度来实现,因此在以制度实现对农民利益的导向与保护具有当然性。法律对农民利益的导向与保护体现在对农民市场交易过程中利益实现的关注,我们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利益的实现与保障层面架构微观意义上的利益驱动机制。

首先,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得到应有确认。我国至今仍在实行的户籍制度是城乡有别的。由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体制下,户籍制度实际上制造和巩固城乡居民之间的实质不平等的制度源头。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作为原发性力量的社会角色及其待遇应得到法律的明确承认,这就要求在法律的特别是经济法的层面推动市场主体地位的平等,进而实现在文化利益上的平等,实现人才回流,精英归位。其次,切实保障农民在市场交易和分配中公平待遇。在经济法中,需要通过合同制度、价格制度和竞争制度等相关法律制度的有机组合,并在此组合中实现对农民利益的保障。再次,确保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权利实化。农民的合法权益的实现是客观上推动政府决策和农村社会中间层发展的终极力量。最后,农民行为得到恰当引导。正如前文所述,农民也要追求自身利益,在利益驱动下,要求我们用利益来引导农民的行为,政府利用税收、信贷、金融、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运用经济政策来引导它们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士忠.公平博弈、利益协调与和谐社会[J],经济论坛,2006(7).

[4]李长健.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中国法学,2005(3).

[5]庞 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义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李昌麒 孟庆瑜.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若干法律思考[EB/OL].

[7][8]沈春玲.中国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分类号:323.8,编号:10468.

[9]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0]David B. Truman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M] . New York : Knopf ,1951.

第9篇:农村社区问题范文

[关键词]:花庄; 新农村; 居住区; 住宅

1. 花庄村简介

宝应县花庄村地处宝应县城北侧,处于城乡结合部,村域面积4524亩,耕地面积175O亩,辖28个村民小组,1l87户, 4627人。花庄跃进新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扬州市文明村”等系列荣誉称号,通过开展新农村示范村的创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村庄面貌、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花庄村跃进新区建设

2.1 花庄跃进新区的选址

跃进新区是花庄村土地被征村小组农民的新居住区,政府征用该村位于环城公路以南原村民宅基地征为国有土地,再在位于环城公路以北的区域进行新村规划,建设低层住宅的新农村居住区。花庄跃进新区新址西面滨河,南有环城公路,东临城市主干道经过,北靠村庄和农田,新区地段好,距离城市近,有良好的交通。

2.2 居住区建筑的平面布局

花庄跃进新区的住宅朝向正南方向,两层,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南北纵向两排一组,住宅间的巷道距离1.5米,支路宽度约6米,宅前入户道路宽4米。

2.3 居住区的交通环境

居住区的交通组织方式应视居住区的区位、等级规模、交通结构、建设资金以及居民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

花庄跃进新区的外部交通环境很方便,居住区有两条入村道路与城区主干道白田路相通,西面的水泥路可通往城区,居民出行可以乘公共交通工具,还可以选择使用灵活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花庄跃进新区内部的交通系统则较混乱,由于路网密,道路等级不明确,给居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和潜在的危险。

2.4 居住区的绿化景观环境

小区南端的公园是将原先的养猪场拆建成公园,改建成公园后,这里不再雨天污水横流,夏天蚊蝇成群,臭气熏天,大大改善了居住区的人居环境,该公园已经是居民们晨练娱乐和户外交往的重要空间。公园的设计结合这里的原有生态环境,为村民们提供茶余饭后健身散步的鹅卵石小径,集体公开娱乐活动的广场,三两朋友聊天对弈的私密空间。公园建设利用原有水体,设亲水曲桥,将水体自然地融汇于绿化与建筑中。公园的东端有一处汽车修配厂,视觉上很尴尬,在此种植了大量的竹子,起到了掩蔽汽修厂建筑的作用,柔化了人们的视觉。公园还利用原有的长势良好的白杨树的小林子,在小树林中铺设地砖,设置石桌石凳。

居住区内的绿化,除了部分热爱花草的村民家的小院里种满了花草,小院的外面便是一排排整齐的小楼房,没有高大的树,没有水池,没有草地,太多的硬质地面,炎热夏季里,居住区小环境得不到良好的调节,视觉上也很单调。

2.5 花庄村跃进新区住宅的单体设计状况

住宅单体建筑外观设计现代、简约,不再是外观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的村舍,居住新区的部分有节能意识的村民在自家窗户上使用双层中空玻璃,体现民族文化、现代气息、现代文明和建筑节能,新农村住宅单体建筑既要兼顾农村特色,又要兼顾村镇的总体规划。花庄村跃进新区单体住宅的风格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有简单洁白的现代欧式风格的,前者居多,建筑风格、样式趋于雷同。

花庄跃进新区单体住宅的建筑面积较大,建筑内部功能空间能够很好的满足四代同堂家庭的使用。一层主要有厨房、餐厅、卫生间、主次卧室、客厅、储藏空间,年长者居住使用一层的空间。二层则为青年人使用,功能空间大概包括主次卧室,卫生间,书房,起居室,储藏间。三层阁楼空间,村民们一般用来储存农具和粮食,尽管粮食储存在三楼不方便,但苏北平原雨水丰沛,在梅雨季节,粮食,衣服容易受潮变质发霉,而三层的阁楼空间通风,干燥,粮食不受潮,避免了霉变。

3. 花庄跃进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状况

拆除了位于原村址花庄小学校舍,迁至小区的北面,新建设的花庄小学校舍,为附近的孩子提供了就近上学的便利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新建小学校舍的对面是基础健身器材和一个占两个宅基地的篮球场。正在建设中的花庄村便民服务中心设有农资超市、生活超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讲堂、群众健身广场、卫生服务室等,为农民提供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读书娱乐、卫生保健等专项服务。

4. 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宝应属于夏热冬冷地区,能耗上除了日常照明,夏日大量的使用空调和沐浴需要的热水加大了能源消耗。在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最便捷的就是太阳能,太阳能应用最普及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花庄跃进新区每户的屋顶上都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清洁的太阳能,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热水,很少使用电炉,煤炉或是气炉烧水,既方便节能,又非常环保。

5. 花庄跃进新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花庄新区的房屋规划整齐,沿路成片规划成居住中心区,道路整洁,有干净的居住环境,房子高大宽敞,然而由于花庄跃进新区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规划先行,导致居住区存在以下问题:

5.1 居住区内部无绿化,生态环境差

在居住区的周边有很好的绿化,如小区西边的乡村小道两边有高大的白杨树,而在居住区的内部环境中,100%的硬质地面,使小区看起来,灰暗,生硬。没有绿色植物的遮挡,在炎热的夏天,居民区内的水泥路热气蒸腾,而居民的家中,尤其二层,闷热异常。规划与设计的缺失导致居民点内无绿化,无景观,生态差。

5.2 路网过密,道路等级划分不明确,交通混乱

路网过密,道路等级不明,使交通路线变得模糊与混乱起来,太多的十字路口与转角,易发生车辆碰撞。而路网过密,不仅造成交通混乱存在安全隐患,还浪费了宝贵的土地,100%的硬质路面,降低了居住区的绿化率,降低了居民们的居住品质。

5.3 空间规划呆板,住宅外观样式雷同

规划与设计的缺失使得居住小区的空间规划呆板,居住区的建筑一行行,一列列地整齐的排列着,俨然水泥房子的“方正”。

5.4 建筑间距小,住宅空间划分不合理

建筑南北间距小,阳光差,住宅空间划分不合理,如盲目追求大客厅,大卧室;功能不齐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如健身房,书房的缺失。

5.5 基础设施的不全

居住区内无消防设施,缺乏配套的环卫设施,目前仅靠环卫工人用板车拖运居民们的生活垃圾,无公用厕所。

6.结语

花庄跃进新区在建设过程中规划滞后,缺乏政府的有力引导与管理,导致浪费土地资源,居住区空间布局呆板,绿化率低,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全等问题存在。新农村的建设和城市一样,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以及相应的财政投入等相关措施来最大程度上地优化配置农村的资源。新农村建设能够节约和集约土地资源,能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能很好地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谢晓林.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村庄合并”的探讨[J].黑河学刊,2007(3)